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窗花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诗蕴;价值引导;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23-04
【作者简介】靳贺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南京,21001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诗为“六艺”之首。作为国学经典的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传承国粹,谨防古代诗词教学被边缘化,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始自《诗经》,涉及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散曲等各个时期多种体式的古典诗歌。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必修教材全五册共编入古诗13篇,必修教材的读本全五册单列五个专题编入古诗48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入古诗65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读本》选入古诗64篇。以上总计为190篇。其篇目之多,跨度之大,体制之全,内容之丰,蔚为大观。
然而,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堪忧,无论是教学之量还是教学之质,均与课程目标任务相距甚远。教材数量和教学内容被裁成一个“略”字:对必修教材中规定要背诵的古诗,重背略讲;对选修教材中的65篇古诗只选讲若干,其余略去不学;对选修读本的64篇古诗,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全部“略”为“冷藏”。教学方式被缩减成一个“讲”字: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感知;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挟持学生的审美鉴赏个性。教学目标被异化为一个“考”字,“以考定教”“为考而教”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此流行如此低效的古诗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现就古诗的特征是什么、古诗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
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是古诗最突出的特征。古诗凝结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的艺术创造。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择取了强烈触动自己情感的人与事、景与物,并借助“诗”的形式,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言语风格来抒发自己的情与意。诗人借助两个“独特”,从原生态生活瞬间提炼出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而诗句中叠映出的“人格”,是诗化的人格。
1.诗化的生活。
古诗是高雅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心智的建构物。为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人生遭际,诉说自己即时即地、即景即事的感怀,诗人借助诗化的语言,或描眼前之景,或状心中之物,或叙当下之事。无论是赠友送别、羁旅行役、边塞军旅,还是咏史怀古、山水田园、咏物述怀,这些诗章,无不是诗人亲见、亲闻、亲历、亲感所成。因而,优秀的诗篇,均是诗人内心情意外化的真实写照。“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民之性情也。”(刘熙载《艺概》)一首佳作,就是一幅包孕着诗人深远情思的生活画卷。“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这是杜甫以悠闲的心态欣赏到的月夜江上宁静的生活图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是苏轼在妻亡十年之后,以悲痛之情梦见当年妻子的生活图景。古诗词所创造的生活,绝非原生活的“套版”,它虽源于生活,但凝练了生活,诗化了生活。上述杜甫的诗,如果不是择取“江”“月”“灯”“鹭”“鱼”等富有特征性的月夜江上之景物,不是借助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就不会富有恬静、闲适、神秘之美。苏轼的诗如果不是以意幻情真、虚中寓实的细节刻画,就不会绵邈无尽,催人泪下。
2.诗化的人格。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可以说每首优秀的古诗中都站立着一个或几个情感丰富、呼之欲出的人物。的确,古诗中植入了诗人的人格基因。李白壮游天下,生性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磊落不群的铮铮傲骨;杜甫饱经苦难,颠沛流离,却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苏轼面对人生短暂、仕途惟艰所表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态度;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皆在各自的诗作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古诗中,诗人人格的形成与展示是相当复杂的。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给诗人们打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它有着清晰的地域差异,“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水乡与“平沙茫茫黄入天”的塞北荒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农舍与“雕栏玉砌应犹在”的都市宫廷,会带给诗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怀。而起决定作用的,当是诗人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形成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决定了诗人表达生活阅历及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诗人的形象不是直白宣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经过诗歌艺术的深度加工和精心装点,隐身于字里行间的“诗化形象”,诗作显示给世人的“形象”,往往是诗人主观认为的最佳“形象”。换句话说,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已由“自然人”转化为“诗化人”。其人格当然是诗化了的人格。
二、创建诗蕴与以诗化人
1.创建诗蕴。
古诗阅读教学离不开创建诗蕴。那就是借助读、解、赏、评,准确解读诗意,深层探求古诗的思想情感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进而发现诗人在烛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表达情意的手法和风格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个过程是还原当时生活、感受人格魅力、享受艺术熏陶的过程。
如何创建诗蕴?清人况周颐说得好:“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这段话精当地介绍了古诗词的解读之法。其中的“取”“想”“虑”“入”“玩”“化”几个节点,值得我们借鉴。“取”,就是选取一首古诗中的词句、意境最精彩之处;“想”,就是展开联想想象,完成对整首诗歌的画面复现;“虑”,就是对古诗的名句之妙意蕴之丰深入分析,反复考量;“入”,就是进入诗境,感同身受,与诗人同处一境,同感一情;“玩”,就是赏心悦目,沉浸玩味,获得审美享受;“化”,就是受到诗作性灵诗人气质的感化,思想情绪上、艺术修养上得以升华。
这六个节点,“取”则为关键之点。“取”之不当,其余则为空谈。欲取一首古诗的“名句意境绝佳者”,首先必须读懂诗歌,通晓大意。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串联诗歌意象,把握狭义背景,明白诗人所处之境,所叙之事,所见之景,所记之人,所抒之情。进而,据触己知亮点,抠出诗眼,悟出其“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的意境。
根据王昌龄主张的“物境”“情境”“意境”的诗歌“三境”之说,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取古诗的“意境绝佳处”。
可关注意境深邃的写景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作者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切准“新社”“清明”时令,选定“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早春典型景物,描写了一幅春景递嬗、春意盎然的春日图。可谓雍容典雅,极丽艳秀。
可关注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境遇。诗中此时此地的境遇,那是诗人真切的“有我之境”。“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寥寥数语,冠于词的开头,昭示了自己由帝王沦为囚徒的生活处境。诗人的悔恨、痛苦,失落、孤独的心情皆寓于此境中。
可关注动人心扉的细节处。“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诗中描写了一位灯下裁衣的独居思妇,夜闻笛声,勾起思绪,魂不守舍,竟然误剪衣料的情节。“误剪同心一半花”,这一传神的细节,可视为神来之笔,使思妇思亲的深远、孤独、苦闷之情跃然纸上,岂不称妙?
可关注直抒胸臆的深情句。情到无物可托者,不得不发,其喷薄而出,自有缘由。“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诗人以直接述怀作结,摒弃唉声叹气、一蹶不振的情绪,高立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格调高亢昂扬,意境开阔明朗,带给读者以积极进取的力量。
当然,还可关注那些古今称赞的名句或诗眼。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等。这些名句或诗眼,浸透着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和艺术的匠心,在全诗中起到了点染或点睛的作用。
创建诗蕴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三大能力的过程。一是感受领悟能力,即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感受诗中形象,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领悟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思维创新能力,即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课标”语)。三是鉴赏评价能力,即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把握鉴赏评价的客观标准,发展自己的审美个性,具备口头和书面的评价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以诗化人”的过程。
2.以诗化人。
古诗词教学是诗歌本体文化与师生个体精神之间的一种互相影响的审美活动。因而,我们要通过鉴赏,发现诗魂,唤醒诗魂,进而重塑诗魂,以诗化人,关注学生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成长。“以诗化人”有着三重意义指向。
一重意义指向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心智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内容浩繁、思想精深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它是地理,真实再现了华夏民族不同地区的地理形胜和风物民俗;它是政治哲学,深刻包含了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思想和精深哲思;它是美学经典,凝结着历代精英诗人在艺术传承中创造的多样的美的形态和宝贵的审美经验。阅读鉴赏古诗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古诗阅读中所富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经世原则,积极入世忠心报国的群己之道,与人为善广交益友的重情之举,寄情风物物我同化的超然境界,自填胸壑释然达观的宽广胸襟,等等,如此关乎人性美好、人情练达、人格高尚的思想精髓,会濡染感化着学生的心灵。
二重意义指向学生的艺术审美领域。古诗中所呈现的风骨兴寄、刚建飞动的创新主张,恪守韵律、沉郁顿挫的写实风格,奇异瑰丽、清新飘逸的浪漫笔调,高雅闲谈、雕凿炼饰的审美趣味,渗润秀洁、理深旨远的艺术追求,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风格个性,晓畅明白、清新天然的语言风味,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它无疑是涵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强化学生艺术修养的典范。
三重意义指向学生未知的神秘世界。相对于现实阅读的此岸,它属于学生思维时空的彼岸。因为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潜流之中,将会有也一定会有一种无限的创造性如巨流般喷涌而出。比如学生由阅读鉴赏上升至诗歌创作,由评价探究上升至诗典传承……未来的诗家巨擘,未来的诗论大家,必定在后学之中。所以说,失却传承的教学可能是“短命的”。
三、价值引导与主体建构
古代诗歌教学,我们不可缺失三个观念。一是感知而非告知。对诗题、诗体、诗意、诗情、诗理、诗艺的把握,要靠学生亲读亲解亲赏亲评,方可获得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包办代替,照本宣科,谆谆告知,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感知”。二是习得而非“套得”。鉴赏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形成,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在读、品、评的反复历练中习得,教师以图考出兴致、“套”出公式的做法,只能扼杀学生创造的潜能。三是积贮而非灌注。关于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如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诗体知识、写作知识、鉴评知识等等,应靠学生日积月累的自主积贮,而非靠教师耳提面命的灌注。鉴于此,我们主张古诗词教学应坚守价值引导和主体构建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价值引导。
价值引导,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内涵包括引导内容和引导方式的双重价值,二者不可或缺。价值引导必须建立于教师对古代诗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大意义的宏观视野下,对古代诗歌动态发展轨迹的清晰认识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共性“规则”和个性特质的熟练把握上,对学生成长潜能的关切激励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评能摒弃陈言别开生面、进行精辟独到的示范上……“引导”,是带领、指导、开导、疏导,而非牵制、驱使、糊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学记》)。这是教师引导的理想准则。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现略举一二。
(1)创设情境法。教育家李吉林指出,“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古诗所表达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异彩纷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山水形胜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静态美;加之语言的色彩美、音律美,均可成为教学中穿越时空、链接现实、创设美的情境的鲜活载体。
(2)设疑提问法。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称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两个要素,前者关注的是“什么”,后者关注的是“谁”。比如,“无言独上西楼”“百年多病独登台”与“独钓寒江雪”三句诗中的“独”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古诗用词大都避开直指义而采用联想义,像“一川烟草”及“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字,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它们的妙处吗?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旦人们掌握了特定问题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出现一种顿悟般突然贯通的新经验,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设计的问题本身要有连带性、渗入性、思辨性和触发性,而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时空性、时机性和对象性。同一问题由不同教师提出则效果迥异。在学生欲求而未得,欲言而不能之时的问题提出,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心智,构建新型课堂时空,以实现引导的“全息”功能。
此外,如适度答疑以求茅塞顿开,组织活动以求交流互促,示范批注以求由读促写,介绍学法以求形成经验,反思总结以求多得少失,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情昂扬的宣讲,恰到好处的激赏等等,均是教师实现价值引导的可行之法。
2.主体构建。
构建“意义”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师生、生生、学生个体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学生审美个体的自主建构。“个体学生会把学校期望他们学习的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而且会有意识地参与知识的文化建构。他们会为自己创建个人意义,会在同伴小组中讨论社会意义,会在班上与其他学生选定分享意义,然后再与教师一起考虑他们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同时,反思标准意义。”(【美】乔治・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这里强调的“创建个人意义”“讨论社会意义”“选定分享意义”和“反思标准意义”,展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建构的全部动态过程。“创建”,发挥了学生个体的特长,“讨论”“选定”,以求互学互补;“反思”考证,实现总结批判创新。这其中,学生个体发挥了决定性的内因作用。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学习建构方式。
其一,反复诵读,因声求气。“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刘大《论文偶记》)可见忘我而诵读,因声而求气的重要。较之学习散文小说,古诗词更要反复诵读。可放声朗读,可心底默念,可浅吟低唱。务必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方可实现读中犹在“代古人说话”。
其二,咀嚼文字,强化文字感。古诗特考究炼字。文字是有温度、有气味、有声性、有灵性的。诗人往往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特别是诗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更显其文字的张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连用14个叠词,来创设冷极清绝的氛围,抒发孤独悲苦怅惘失魄的痛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用了“横”“拥”二字。极言“云”“雪”之广度和高度,可谓境界宏阔,气势磅礴,易之则难收其效。通过品字析词,既可弄清其表层意和潜在意,又能领悟作者遣词用字之甘苦和匠心。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62-02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制定,生化检验所提供的具体信息是必不可缺的,而且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依赖于临床检验所提供的依据,这也就进一步的凸显了临床检验医学的重要性。而这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上的一大重点,如何利用已有的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客观的数据,提高检验质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就此,笔者就我院近年来临床检验科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在进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有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标本的储存以及运送过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1、清晰的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检查对象、检查项目、疾病诊断、标本编号等,确保不出现误差,对于存在疑问的检验申请单应当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联系,对于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询问,以免出现误差,另外对于一些重点病例或疑难重症患者则应当咨询临床医师,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才能更好的保证标本质量;2、采集和存放标本应当注意认真、轻缓,防止标本出现污染、溶血或水分蒸发等因素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3、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当要求患者暂时停止服用药物,避免血清中的药物残留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所以建议标本采集时间应当控制在清晨患者未服药之前;4、为了避免患者的饮食、剧烈运动以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干扰到检验结果,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好标本采集时间,并且在采集前一天应当通知患者第二天保持空腹进行抽血等。
2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
2.1 质量控制工作应当从基础做起
2.1.1 严格控制检验科室器械、设备的品质和洁净度的保持 在应用检查仪器之前应当对仪器的刻度、数据等进行分析,确保仪器无误差之后再进行检验工作。保持好仪器和设备的清洁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清理,并保持好每天的消毒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矫正,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正常。一般而言仪器的稳定性误差应当控制在1%以内,重现性应当控制在0.5%以内,比色杯误差应当控制在0.5%以内,对于一些精密的仪器更是应当做到由专人进行负责和管理。
2.1.2 重视工作技能、基础知识和业务熟练度的提高 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和各个程序都密切相关,建立科室良好的学习风气,促进工作技能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于检验质量的控制。
2.1.3 检验方法和标准的统一性 具有统一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才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要求在科室中做到操作规程统一、操作方法统一、操作标准统一的三个统一,对检验工作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懈怠、懒散、随心所欲的工作态度出现。对于一些特殊的检验工作则应当按照试剂说明来进行,切忌我行我素。
2.1.4 标本的存取应当细致、认真,在应用室内质量控制血清时应当小心打开瓶盖,然后将新鲜蒸馏水加入其中直至规定刻度,之后将瓶塞盖回,轻轻旋转,过程中避免导致瓶身出现摇晃、振荡等现象,以免产生气泡导致误差。冻干血清应当在放置溶解达半小时以上时在进行使用,使用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日常工作与质量控制应当紧密结合
2.2.1 检验质量的提高应当分解在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当中,与日常工作密切关联,而这之中的关键又在于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室内质控应当坚持每日在图上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一目了然的通过质控图来看出误差的来源以及性质。如果失控现象出现,可以立刻进行误差原因的查找并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建议按照WHO所推荐的样例制定来进行质控图的绘制[1],并对于每月的质控图进行评判和讨论,对于其中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出现同类情况。
2.2.2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及时反馈质控结果 临床科室是最直观能够感受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所以应当及时与其取得联系,向临床医师解释各个项目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范围,并及时收集临床医师所反馈的具体信息,对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加强重视。如果临床医师反应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则应当立刻进行标本复查。
2.2.3 采取室间质量控制互评的措施来提高工作质量 室间质量控制互评能够宏观的对实验室工作作出评价和坚定,而且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互评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于科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质量控制漏洞进行探究,及时进行弥补和改进,有利于科室质量控制的提高和改善。
2.3 注意控制物的种类及其使用
2.3.1 控制血清主要包括液态控制血清、冻干控制血清和参考血清[2-3] 液态控制血清:主要包括动物血液和人体血液所制备的血清,目前此类血清主要由实验室自己进行制备,其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在经过多次测定之后被确定;冻干控制血清:主要由动物血清制备,分为定值和未定值两种,未定值的控制血清一般多用于室内质控,成分在经过实验室多次测定之后确定,而定值血清则是一般由厂家提供,具有已经测定的数据供室内核对使用;参考血清:成分经过几种参考方法进行测定,一般是先经过透析去除掉某些成分,之后再加入所需纯品,多用于仪器校正或试验方法的评价。
2.3.2 使用控制血清应当注意的是 在进行自制血清的保存时,应当注意分装之后保存在-10℃-20℃之间,如果需要连续使用多次则应当在使用间隔中注意加盖,防止血清蒸发,液体血清的优点在于不用考虑分装的问题,但是液体血清容易发生污染,导致成分的改变;在使用冰冻血清时应当注意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溶解,之后应当进行混匀之后再使用;在使用冻干血清时应当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来进行操作,保证均一性,如果对于检测结果出现的差异存在疑问,则可以随机进行抽取观察瓶间差异,必要时可以在使用前进行稳定性的测试[4]。
参考文献
[1] WangZhiguo,et al.InternetBased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Data[J].Clin Chem,2006,Vol.48(No.6,Suppl A173).
[2] 金志东.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探析[J].医学信息,2011,(7):3393-3394.
[3] Staffan H,Lars J,Tom M,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erlanc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vertional depot neuroleptic medications[J].Clin Psychiatry,2008,(59):294.
失眠,又称“不寐”、 “目不瞑”, 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 其表现有轻重之别,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或醒后难以复寐, 重者彻夜不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对睡眠的生理机制以及失眠的病机有了深刻的阐述。《灵枢·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说明正常睡眠有赖于卫气循行有度,一旦机体因邪气所扰,导致营卫失度、阴阳失调而致目不得瞑。后世医家林佩琴概之以“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类证治裁·不寐》)。
随着脏腑辨证体系的逐步建立,后世医家对失眠的论治亦有较大发展。营卫阴阳、心、肝、肾、脾胃、痰、瘀、火等诸方面均有涉及,临床治疗和用药也随病因病机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这其中调理脾胃法[1,2]在治疗失眠的大法中占有一席之位,但众多医家多从心脾血虚、痰热内扰、气滞中焦、胃阴不足等方面论述。张宝利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医疗、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对于失眠一病诊治亦有较多收获。他认为,临床中尚可见到一组失眠患者以脾虚湿阻为其主要病机,应用健脾化湿法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现对其病机、辨治、用药规律作一总结。
1 脾虚湿盛导致失眠的病机
脾胃居于中焦,上连心肺,旁邻肝胆,下接肾命;脾为胃行其津液, 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 为气血生化之源, 同为“后天之本”。生理上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火运行之通道。《血证论》言:“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 气生于肾水而上注于肺, 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此言脾为水火上下运行之枢纽。《四圣心源》谓: “脾为己土,以太阴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为降……中气者合济水火之机。”
从五行关系来看,脾(胃)与心和肝的关系较为密切,脾属土,心属火,肝属木,脾与心是母子相生的关系,脾与肝则是相克关系。心主血,主神明,肝藏血,主疏泄,二脏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因而脾(胃)的病变最易影响心、肝两脏的功能活动,从而出现不寐。
如前所述,《内经》中“阳不交阴”为失眠之根本病机,后世有医家[3,4]认为其在临证上又当细分。其一,在阳之病。阳气太盛,或蕴为邪热,阴不制阳,阳气浮越于外而不眠;其二,在阴之病。阴液亏虚,不能敛阳,导致阳气浮于外,故而失眠(“老者之气血衰,……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其三,外邪阻碍阴阳交通。即机体的湿痰瘀血等病理产物阻碍了“阴阳交通”的道路,阴阳不交则失眠。或为瘀血,或为水饮, 或为六。“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灵枢·邪客》)。
因而,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困阻脾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中枢转运失常,水火不得升降,交通受阻,因致心肾不交,神不安守;脾虚湿盛,有形之邪阻滞,卫气不得入于阴,而致失眠。
2 脾虚湿盛导致失眠的辨治及用药体会
病案一,患者,女性,57岁,平素进食量少,食后易胃脘胀闷、泛酸,曾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近3个月因家中事务困扰出现失眠,入睡尚可,稍有动静即易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烦躁异常,平素大便稀溏。舌质淡暗,苔白微腻,舌体胖大,脉沉。辨证为脾虚湿滞,心神不宁。治以健脾化湿安神,处方如下:苍白术各30 g,猪茯苓各30 g,砂蔻仁各6 g,泽泻15 g,清半夏10 g,夏枯草15 g,香附10 g,郁金10 g,炒枣仁30 g,远志10 g,珍珠母30 g,炙甘草6 g。患者服药3剂后即感睡眠较前好转,醒后可再次入睡,续服十剂,每晚可睡4 h~5 h。以此方酌加疏肝之品,并调理脾胃续服月余,患者性情急躁较前好转,纳食转佳,每晚睡眠时间恢复至此次病前。
病案二,患者,男性,69岁,失眠数年, 入睡困难, 睡后多梦易醒,有时彻夜难眠,夜尿频多,曾服用多种镇静催眠类药物,服药后可睡数小时,但易早醒。白日精神萎靡不振,纳食少,食后易腹胀,便溏,自觉腰以下畏寒、喜暖,舌质淡暗,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弦。辨证为脾虚湿滞,肾阳不振。治以健脾化湿,补肾温阳,处方如下:苍白术各30 g,猪茯苓各30 g,砂蔻仁各6 g,泽泻15 g,仙茅10 g,仙灵脾10 g,当归20 g,桂枝10 g,生龙牡各30 g,炒枣仁30 g。水煎日服1剂, 连服14 剂,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精神气色好转, 以此方加减善后。
按:上述两例患者平素均有纳食不佳,食后易于胃脘胀闷,大便溏薄等脾虚不运之证。处方中所用白术、苍术、茯苓入中焦健脾化湿,泽泻、猪苓入下焦利水渗湿、通利水道,砂仁、蔻仁芳香醒脾,诸药共用以健脾行气化湿,中焦脾胃气机得以运化。上述两例患者虽均以脾虚湿阻为其主要病机,而病案一患者尚有肝郁之象,心神被扰,酌加疏肝之品,并选用“半夏、夏枯草”药对,此药对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之意[5]。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喜用此药对以调整阴阳治疗不寐。病案二患者脾阳不振累及肾阳,遂加用仙茅、仙灵脾等药以温振肾阳。两个病案恰恰印证了前所述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火运行之通道”。如《四圣心源》所论:“脾升则肾肝亦升, 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 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 水升则火不上热, 平人下温上清者, 以中气之善运也”。
张宝利主任医师认为,此类失眠患者平素多有纳食不香、大便溏薄等症状,舌质多为淡暗,舌体偏于胖大,舌苔多为白苔或白腻苔,脉象以沉弦脉为主,以此症状、舌脉辨证为脾虚湿滞,应用上述健脾化湿之药并加用安神之品,均可见效;若有畏寒肢冷、精神困顿萎靡者,则须考虑脾阳不振,累及肾阳,酌加补肾之品,仙茅、仙灵脾二药具有温肾阳、祛风除湿之效,常选之。如若患者舌苔偏于黄腻,尚有口干苦、性情急躁、便干等症,则非此方证之适应证,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另外尚应指出,此类患者平素多有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善后调理脾胃不宜应用药量过大,仍应须辨证施治,以恢复脾胃气机升降为大法。
参考文献:
[1] 章波,卢建新,高荣林.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源流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2821285.
[2] 卢世秀,苏凤哲.路志正从脾胃论治失眠[J].北京中医药,2011,30(1):1516.
[3] 刁丽梅,刘泰.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7374.
但在湖南大学的学生眼里,他只是可敬可亲的“钟校长”。在他的讲座上,学生们总会挥着签字本,大声喊着:“我们都是您的粉丝!”更流传着在湖南大学的女生宿舍里,墙上挂的不是明星偶像,而是钟校长的照片。
这位钟校长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他有着怎样的魅力?
“中气一号”惊艳亮相
“用一辆奥拓的价格可以买到性能堪比奥迪的车?”对中国人来说,这还是一个不敢奢望的梦想。然而,在钟志华和他的科研团队的努力下,几年后,这个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2009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当钟志华亲自驾驶着自己设计的“中气一号”驶上展台,便被现场所有的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对于“中气”的含义,钟志华解释道,“中”是中国的“中”,指中国自己研发的产品:“气”与汽车的“汽”同音,是“志气”的“气”,意思是要以开发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轿车为载体,争取以最少的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高水平汽车研发的成功案例。
这款车身身长超过5米、外表豪华气派的“中气一号”是由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联合启动的“中国高水平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简称中气项目)的主要成果,它的惊艳亮相,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相关技术已趋于成熟。
“中气一号”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它是第一辆从原理到方案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更因为它不同寻常的性价比。“它的配置堪比奥迪A6L,但是价格却低得多,甚至不及国内一些其他品牌的中高级轿车。”
“中气一号”的设计制造由钟志华担任总负责,湖南大学,吉林大学,长丰集团共同完成,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而设计出该车所用的经费仅仅为1000万元。
钟志华介绍说,“中气一号”的车身和底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正在逐项申请国家专利。该车的定位是行政和商务用车,搭载2.0排量的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配置高低还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量身打造。
“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只能给别人打工。这个项目之所以取名为‘中气’,就是要为中国人争气!”当钟志华面对在场的所有记者说出这番话时,立刻迎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玩“概念车”不为时尚
“给中国老百姓设计一款舒适,安全,成本低,能耗小的小汽车”,是钟志华一直以来的梦想。“中气一号”并不是钟志华第一个让世人惊艳的成果,早在2001年,他就设计出了第一辆具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车。这款前后备一个轮子,中间两个轮子的菱形车在200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棒极了!”“这是我见到的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最漂亮的车!”“太有个性了!”在车展的留言簿上,很多观众甚至汽车产业的前辈们这样表达对这款车带给他们的激动心情。
菱形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汽车外型的概念,显得颇为另类,人们因此送给钟志华一个“时尚校长”的称号。然而,钟志华研究概念车的初衷却与时尚无关。
为了改进汽车的性能,钟志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对汽车碰撞的研究,在无数次的实践中,他发现当普通汽车对撞时,由于是平面接触,会100%顶死,而菱形汽车通常会“擦肩”而过。菱形汽车中间有两个驱动轮,使抗侧撞的刚性和缓冲吸能区也大大增加。钟志华起初就是从改进碰撞安全的角度,采取了菱形-布景。同时,菱形车的造型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还有利于减轻重量,进一步节能和环保,降低制造成本。
钟志华设计这辆菱形车没有参照物,从底盘到车身及内饰都是根据想象设计的,当然,想象的背后是十几年不息的探索。他对学生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的创新。
“只有越来越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让中国人在世界利益格局中不处于被动位置。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在一些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参与到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我的梦想,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不断创新,让民族汽车产业能够尽早与发达国家竞争。”钟志华这样说。
“中国创造”的梦想之旅
从湖南大学走出去的钟志华,对母校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16岁时,钟志华就跳级考入了湖南大学,开始了他简单而充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每天清晨登岳麓,背单词,中午带着图纸四处临摹,晚上翻阅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大事,有空的时候泡在图书馆里“胡思乱想”,回顾起昔日的校园生活,钟志华记忆犹新:“湖大四年,那些难忘的人和事都让我倍感幸福。”
备战考研的时候,他因为失眠而兴奋,拿着电筒躲在被子里通宵看书,还曾半夜翻墙去自习,结果导致胃出血,连续住院一个多月。正是因为如此“拼命”,刚满20岁的钟志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瑞典勒欧大学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相继在瑞典获得勒欧大学副博士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被林雪平大学先后聘为“终身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成为瑞典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在国外的日子里,钟志华潜心研究,独著了英文专著《Finlte EIementProcedures for Contact-lmoactProblems》,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美国斯坦福大学Hughes教授等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他称为“最满意的作品”。
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为中国老百姓做点什么”的使命感,钟志华体会得异常深刻。
钟志华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那是1984年,在瑞典留学时,他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一个介绍中国桂林山水的风光片。片尾镜头里,当地农民正在紧张地抢收早稻。节目主持人评论道;“中国人比欧洲人早上千年发明了扁担,早几百年发明了镰刀,但现在他们还在使用扁担和镰刀,而欧洲人早就有了先进的运输工具和耕种工具……”
血气方刚的钟志华觉得很不服气,“我是学机械的,不能做一个让家乡父老用得上的收割机吗?”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研制出一种适合小块水田和丘陵地带使用的联合收割机。抱着这样的信念,钟志华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攻坚,探索和实验。
研究收割机是“副业”,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经费也要自掏腰包,他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产,贷款80万元,投入收割机研发。
在很多人看来,这位汽车专家研究个收割机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小把戏”,但实际上,研究收割机比汽车更不容易。“收割机是世界性的难题。汽车是在平坦的路面上跑,收割机了除了要在田里跑,还要割稻子,还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泥田,要考虑到农民的操作水平,价格又
不能太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副业”他已经研究了近20年。
因为收割要赶季节,他和同事们进行收割机的试验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想尽可能实地测算到更多详尽的数据,有一次他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半都泡在水田里。慢慢地,附近的农民都知道了,那个一天到晚赤着脚泡在田里开收割机的小伙子,原来就是湖南大学的教授、博导。
为确保收割机使用的可靠性,钟志华先后研制了几十台样机,有6代不同的超轻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样机问世,并突破了困扰我国农机行业几十年的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作业的技术瓶颈。“钟志华的研究有望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专家这样评价。
1995年,钟志华放弃了国外的绿卡和工作机会,携妻子回到祖国,回到了他的母校湖南大学,为了“中国创造”的梦想孜孜不倦地探索。
钟志华的核心攻坚方向是模具设计和碰撞安全。他带领的项目组已成功开发出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研究出多项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新工艺和新装备,为汽车和模具等行业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并不像菱形车和收割机那样直观。2005年,42岁的钟志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二位院士。
“高校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而应站在国家层面,瞄准国际前沿,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钟志华认为,大学的汽车研究躲进国家的项目成一统不是长久之计,而是应该更多地趋向干实际操作。
2001年,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自主开发“五菱之光”汽车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汽车碰撞安全结构的设计。钟志华和他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坚拿下了这块硬骨头,使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摆脱了长期以来对国外的依赖,为我国汽车产品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2005年,上汽通用五菱主动与湖南大学签订产学研长期合作协议,第二年又授予湖南大学“战略合作伙伴荣誉奖”。“这是最让我自豪的一个荣誉,因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钟志华说,“如今上汽通用五菱已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湖大有100多名教授和研究生常年驻扎在广西柳州,与企业进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中华儿女》:国外的汽车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您觉得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
钟志华:我觉得成不成熟是个相对概念,就是当环境变了以后,原来成熟的技术可能变成落后的,就像原来的胶卷,胶卷作为摄影的工具是成熟的,数码相机出来以后就面临被淘汰了。
同样的道理,比如说电视机的显现管和液晶等等,这些都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所以我不认为国外的汽车技术走到前面,我们就没有机会了,我们可能有新的途径,但是我们要去基于科学的这种原理去思考,去探索。
《中华儿女》:在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方面您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校长您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进行创新?
钟志华:我觉得应该从大学入学就给他们灌输创新的一些理念,比如应该有个专业方面的引导,让大学生知道这个专业有哪些内涵,他可能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前景,他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讲的专业介绍入学教育这个环节,然后在很多环节中就告诉他,你学好这个专业,在这个领域成才需要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哪些环节特别重要,然后让他们思考问题。然后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引导他们去做不同类型的创新,如果提前给他太难的一些创新的思考,可能达不到效果,但是太晚给他问题去思考,可能对他更好的成才又不利,所以这里面都要进行设计,要系统的思考。
《中华儿女》:您鼓励您的学生毕业之后尝试创业吗?
钟志华:对,我们现在很重视这个。其实我是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怎么样能够尽快的走向企业,然后再自主创业的。如果说我们的大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创业方面有很强的能力,那他就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岗位对他的需求,至少有一部分假如说是10%、20%甚至30%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他能够自主创业,那么一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能还能带动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这样对我们整个全民素质的提高,对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作用会更大。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企业文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1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富民强在经济,经济振兴在企业,企业发展靠文化。企业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反映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年展程度的标志;制度文化是指在适应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精神文化是指在适应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核心。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与环境相处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为整个企业群体所自觉认同和执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行为准则、管理风格等的总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以知识创造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具有非常意义。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知识经济作为一场经济的新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领导与决策方式等。从社会文化的整体视角看,知识、信息及知识化、信息化的过程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因而,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互动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显重要。在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较以往任何时代都变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更为开放,更为相互影响和渗透。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文化背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不仅取决于一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实力和条件,更取决于全民族、特别企业界人士的知识、素质、文化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说,知识经济时代也可以称为“文化时代”。
3企业文化创新的紧迫性和迫切性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在知识的生产、占有和有效利用方面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学习、研究和开发话动当作企业的核心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企业创新,企业把己有和可以利用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西方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不创新即死亡。”那些经受了知识经济浪潮的洗礼,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的企业,其秘诀就在与他们奉行永远创新的理念。企业只有真正地开展创新,才能创出具有时代节奏感的企业新文化。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竞争实力的最终表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关系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创新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正如伏尔泰所说:“谁不具备这个时代精神,谁将承受这个时代的全部不幸。”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良好内部环境,创造容忍失败的环境,建立稳固的创新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从而必然会不断促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断走向繁荣。
4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从企业文化创新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4.1选择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人视作企业运营过程中按既定规则配置的机器零件,忽视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责任感等主观能动性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较多地依赖指挥和命令等外在的硬约束,缺乏凝聚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体现人的主体性要求的自主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新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管理方式。
4.2即注重高科技同时又要“以人为本”
科技革命和人本身的进步总是相伴而行的,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企业创新过程离开了哪个方面都难以达到目的,企业的竞争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高。有学者指出:高科技可以在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最终应该是理念方面,“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就包括了这层意思。这一见解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日趋强烈的人性化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创新只有把高科技与"以人为本"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供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否则,企业即使兴盛一时,终究会因受到消费者的冷落而退出竞争舞台。很多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紧紧抓住了给予各层次的顾客送去真诚的关怀和温暖这个关键。
4.3提高领导者综合素质和能力
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动力,而由于企业家在企业活动中的领导地位,企业家的素质又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一些企业家快速崛起又快速倒下的“企业家短命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外,企业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创新,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需要古今中外多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要打开国际市场,还需要有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与把握,单靠哪一门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都难以胜任综合创新的任务。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习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4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素质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正如著名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立者彼得・圣吉所说,企业要想在这场变革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要通过建设互动共享的学习系统,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国内外很多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十分重视员工的学习,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努力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
(2)重新定位领导的角色。培养学习型组织,必须把领导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领导者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管理决策人员,而是整个组织的设计师和教师。
(3)把学习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知识型社会由于其知识密集性,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重视短期培训,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渗透于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4)树立企业共性与员工个性统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企业上下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做到企业共性与员工个性的统一。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共性与员工个性的统一是在尊重员工个性的前提下,使员工的个性融入到企业共性当中,为企业发展服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5)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多种形式创建学习型企业。爱学善拼,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改变“学习是手段,工作是目的”的传统作法,确立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思想。
因此,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未来唯一具有持续能力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企业成为知识型企业,企业管理就要成为文化管理。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只能是通过培养企业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共同的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来实现。通过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激发员工的责任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他们自愿合作并承担开发知识资源,完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任务,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这种管理也就是文化管理。
5 结论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只有建立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有可能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以信息技术变革为主要特征的21 世纪,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模式有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从而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外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变化。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认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客观规律办事,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构建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胜,刘燕.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J].冶金管理,2004(4).
[2] 李冬冬.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 李述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新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4(12).
[4] 初蓓.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措施[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版画创作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发展和利用版画工作室是版画创作课开展的主要需求之一。版画工作室对创作课程的帮助可以提升创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更多好的创意、更新颖的作品、更精良的制作水准。
一、版画工作室是版画创作课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
在美术学院的版画创作课教学过程中,对利用实践条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对建设适合课程要求与时代配套的工作室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版画设施配置和工作环境,以利于创作课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作平台的构建。
版画创作课需要的具体条件和培养要素有:建设专业先进的版画工作室,设计合理规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设施配套完整;开放式的版画工作室运转,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全天候地利用工作室进行创作科研活动;管理制度常态化,安全高效、科学合理。要利用版画工作室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创作取向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在进行创作活动时,虽然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但往往缺乏持续的信心和耐力,在进行实践时后劲不足,缺少创新的动力。
所以在创作课程里要利用版画工作室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主观分析决断能力进行培养。版画工作室的特殊设置和实践设计可以在课程进行中提高学生对事物观察的范围和深度,对创作过程的理解可以脱离抽象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落实教学内容和目的。在版画创作课和工作室的综合学习实践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版画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率
学生进入版画工作室开展创作课程后,实际就进入了实践创新课程阶段。版画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要有大量的新技术和高科技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而版画工作室正好提供和保障了版画创作课的进行,版画创作的技术性、工艺性、程序性具有独特的规律,可以发挥、演变成各种技术效果应用,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1]
学生充分利用工作室的资源,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创作,除了进行传统的技法和创作规律学习,还可以根据工作室的条件配置来进行具有实验性和游戏感的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模式,会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开展,提升创作作业的质量。在版画创作课中利用工作室的工作实践条件,使学生有可能完成计划的创作项目和进行实验创新。在版画工作室进行的教学,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同时可以对材料技法进行多方位的实验和尝试。在版画工作室的工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艺术思维和方向方针的指导,工作室的专职技师承担对技术技法和工作程序的教学,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辅导;版画工作室的创作活动不仅仅是具体的实践行为,在那里学生可以体验一个职业艺术家所实施的艺术构思、艺术创作、艺术工作的过程。
三、版画工作室的设备设施可以对版画创作课教学进行有力支撑
在版画工作室进行创作课教学时,实际利用各种设备工具进行创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进入创作角色,摆脱纸上谈兵的状态,应该突出实验式的创作方法,以摆脱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提升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在工作室开展集体活动和互助式的创新行为;对创作方案和方法进行讨论和计划;使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在创作中实现,这样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工作室创作实践的定向发展,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梳理其创作思维发展脉络,辅助个人个性风格的形成。
版画工作室的实践过程,需要辅导教师把创作课程的要求和目的贯彻在实践工作的每一部分,使基础课程和创作阶段有机结合。利用工作室的设备器材,辅导学生熟悉操作程序,鼓励学生探索发现新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手段,推动学生去实现艺术自由和崇高的真谛,这样学生的创作水准和思考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版画工作室的环境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创作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因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比较熟悉,学习就自然会产生懈怠和散漫的情况,而学生在版画工作室新奇的工作环境下学习的印象和体验,会刺激学生提高创作兴趣。
版画工作室不同于传统教学环境的体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在版画工作室中可以开展各种与课程有关的创作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和组织,提出想法,实施计划,实现目标。任课教师和工作室技师对学生的创作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每一名学生的创作都会表现出其独立和个性的特征,而教学的成果也会丰富多彩。在版画工作室进行的课程,没有太多的抽象理论,更多的是直观而感性的体验,可以找到创作思维发散的各个切入点,学生在新奇而愉悦的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创作产生更多的兴趣。指导教师也会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地调整创作课程的作业要求,提出符合每个学生自身特点的创作命题,分析说明版画工作室各种设备仪器的特点特性,以及其在创作表现中的效果优势,以使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工作室设备,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版画工作室是美术学院重要的创新精神培养基地,为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提供了高标准、高附加值的综合资源。通过版画工作室的锻炼和实训,版画创作课程的培养目标会更加明确和清楚,版画创作课教师的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版画工作室的创作课程培养途径需要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重视和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这样就能更加高效地利用工作室的实践资源,真正实施创作课程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激发其创作能动性,从而使版画工作室成为推动版画创作课发展的发动机。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12318)
参考文献:
一、向教材发问
1.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该内容为何安排前?在前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氯气的工业制备和实验室制备的内容在前,而性质的内容在后;铝土矿的内容也是,铝的来源在前,性质在后。如果学生有关于编排的问题意识,就会去思考,并会发现编者这样安排符合人们或化学家的认识规律:先知该化学物质的存在,再得到这种化学物质,最后才是对性质的研究和探讨。如果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去思考,然后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掌握得很好了。
2.问教材的表格信息:表格中的内容或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1)已知下列物质的密度,计算1mol这些物质的体积,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
改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位于学习者的重要位置,教师通过预设问题,把学生的生成过程掌控在有效的思考范围内,重点通过化学性质的分析和总结环节,为后面的可能生成营造氛围。学生在情境中对乙炔的制备装置进行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生成契机,并且产生了有效的生成。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构知识的途径是学生的有效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有必要思考该怎样给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机会,令其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进而促进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必须明确,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必然现象,尊重生本的生成是革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进步的力量之源泉。
四、教法灵动,以生为本
教无定法,这是教育界内所有认识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一条定则。作为教师,要在主观上深刻领悟灵动的教学方法才是促进教学卓有成效的基本保障,在客观上则以学生学情为教学方法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因学而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追求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教育境界,摈弃死板僵化的教条思想,与时俱进,锐意革新。
针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一方面,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中传承了许多优秀的做法,比如实验演示、板书总结、课堂提问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化学研究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使得化学教学方法更加趋于多样化。比如教学《苯芳香烃》时,教师首先对课堂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规划,即主要以归纳、演绎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并最终理解和确定苯的分子结构,同时辅以情境激学法和实验促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知识。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以“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奇闻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苯的分子式,让学生自主推理并书写“苯的结构简式”,有合作探究过程也有最终的结论演示方式。在学生板演苯的结构简式后,教师又适时提出“你发现这些结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总结。随后而至的是对学生自己总结的理论进行验证的实验探究环节。一方面,教师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在互相探讨中建构新知;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学生总结,教师还采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用软件演示了模拟实验的过程,形成师生探讨的环境,并加深巩固学生的探究结论。
总之,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此遵旨为指引,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终极目标,尊重学生,讲求效率。只要摆正师生关系,积极钻研教学教法,那么摘得课堂优化、教学效果提升的果实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责任编辑罗艳)说明:固体、液体密度均为293K时的测定值,气体密度为1.01 × 105Pa、 273K时的测定值。
(2)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利用这些因素对以上计算结果作出解释。
有问题意识的学生通过数据计算,对表格最后一列的数据进行比较,就会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相同,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是相同的?
问题2: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小,而气体的体积大?
问题3: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1和问题2,自然会提到问题3,而问题3就导入了正题。如果提出这些问题,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就会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问教材中的插图:其作用是什么?编者想给予学生什么东西?
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中的专题一,在教材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现这样7个国际基本单位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学生若有问题意识,看到这个图片后,会发问:其作用是什么,是可有可无吗?肯定不是,学生就会开动脑筋,努力思考,迫切想知道编者的意图。在内驱力的推动下,学生想到了这主要是让学生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熟悉的基本物理量迁移到陌生的物质的量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二、向实验发问
1.当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预想现象不一致时,问为什么。
例如,在用实验探究新制的氯水成分时,分别取样做实验,有以下几种现象:(1)先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有白色沉淀;(2)加NaHCO3有气泡产生;(3)所取液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4)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的混合溶液,红色褪去。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会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现象3为何多出一个褪色现象?是什么物质具有褪色的能力?是氯气、盐酸,还是其他物质?怎样证明氯气和盐酸没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物质,那这种新物质是什么?
问题2:既然得出有漂白性的物质存在,那现象(4)看似正常的现象也不正常了。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褪色,到底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使颜色褪去,还是因为漂白性的物质存在而使有色物质褪色?又如何证明呢?
向实验问问题,就是要认真观察实验,找出与预设现象不一致的地方,多方位地思考,尽量思考全面,再一一去探索,对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2.当实验中实验装置、操作不理想时,问可否改善。
在探究钠与水反应的产物,确定产物中的气体时,通过价态规律可以确定是氢气,但需要实验验证,可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不好,需要学生设计一个更方便操作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学生想到了用矿泉水瓶,装一部分水,把小粒钠放进去,赶紧盖好瓶塞,等反应完后,打开瓶塞,移至火源处,听到有爆鸣声,说明产物中的气体是氢气。
3.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些小实验来激发问题意识。
比如,在学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会问,能否利用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的原电池?(准备一个番茄、一枝铅笔、两枚铜币、一些导线、一个电流计)如果学生能想到去做,知道准备什么材料,利用化学所学的基本化学原理,在问题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三、向生活发问
衣、食、住、行是与人们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生活中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这样有什么坏处,可用什么方法改进等。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其中80%合并有糖的代谢紊乱,是引起围生期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作者曾对56例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窒息患儿作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56例新生窒息患儿。其中男36例,女20例;胎龄28~37周10例,37~42周41例,>42周5例;出生时体重4 000 g 3例;轻度窒息35例,重度窒息21例。窒息程度按Apgar氏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正常喂养情况下,于生后1小时及以后4~72小时取微量血检测血糖。
1.3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
1.3.1新生儿低血糖:以全血标本检测,足月儿最初3天内的血糖
1.3.2新生儿高血糖:国内学者多以全血血糖>7 mmol/L为诊断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见表1。
2.2分析:轻度窒息组血糖值虽有变化,但较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易恢复正常;重度窒息组不但血糖值难以恢复正常,且个别合并多种合并症者存在持续低(高)血糖现象。
3讨论
3.1新生儿窒息引起血糖值降低的可能因素有:(1)新生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胰岛功能易受外环境的影响而处于波动状态,缺氧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增多、活性增强。(2)由于围生期应激、缺氧及酸中毒,使无氧糖酵解加快,改变了糖代谢的激素供给,使糖原异生障碍,血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激素下降而发生低血糖。(3)窒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其摄入减少及合成糖的原料下降,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的酶系统功能不成熟以及脑组织偏大,使葡萄糖的利用率较大。小于胎龄儿由于糖异生的限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发育延迟,摄取糖异生所需的特殊氨基酸能力低下,导致糖原储备减少和糖异生障碍致低血糖。
3.2新生儿窒息引起血糖值增高的可能因素有:(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胰岛素活性低,缺氧状态下胰岛反应差,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值增高。(2)缺氧使受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3)由于应激使血中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升高,使糖原异生增加,血糖值增高。
3.3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脑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缺氧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下丘脑―垂体使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发生紊乱,经适当的对症治疗后,缺氧状态可逐渐改善,血糖值可趋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缺氧的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造成对多脏器的不可逆损伤,虽经治疗,血糖值都难以纠正,且常呈持续低、高值状态。
4治疗
4.1低血糖的治疗:确诊为低血糖者立即静脉输入葡萄糖,但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由于输液速度波动导致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最近更多的使用方法是10%葡萄糖液2 ml/kg,推注时间在1分钟以上,然后以8 mg/(kg・min)持续静脉输入。当静脉输糖速度在15 mg/(kg・min)以上仍无法保持血糖正常时,可使用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二氮嗪或生长抑素进一步治疗,在治疗中,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及降低静脉输入葡萄糖速度,并增加口服摄入营养物质量有助于患儿得到成功、彻底的治疗,当确诊为胰岛细胞腺瘤病时应予手术治疗。
4.2高血糖的治疗:轻度高血糖可采用限糖,即静脉输葡萄糖液速度4~6 mg/(kg・min);中度高血糖组可采用半张盐液以降低血糖;重度高血糖在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每小时0.05~0.1 U/kg输注并监测血糖,正常后停用。以上治疗均未禁食。
5预防
(1)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慎用25%葡萄糖液推注,稀释药液以5%为宜,应激状态下往往血糖值不低且有高血糖的可能,所以新生儿葡萄糖输注量宜偏小,速度宜慢,以防止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2)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糖原贮备少,兼之生后代谢应激状态下所需能量相对较高,血糖值虽高,却不能为组织细胞充分利用。为避免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细胞内脱水、脑出血等,宜及早控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在治疗中一般不严格限制糖的供给,且对出生>3天的新生儿常规给予TPN治疗,在严密的血糖监测下均能满意控制血糖,死亡率明显降低。
自本期起,我们郑重推出“世界之窗”专栏。该栏目由本刊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合办,特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为栏目的学术主持人。本专栏将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各项世界艺术展事及相关轶闻,还包括海外藏家专访、各国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的综合介绍,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资讯,期望藉以开拓国内读者的视野,使大家更多地了解世界文明脉络及文物知识。
缘 起
“窗”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隔离的屏障,但抽象的“窗”,却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它可以是电视、报纸、书籍、网络、也可以是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或有形或无形的物件,“窗”的外延范围与承载的内容可谓丰富,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就是一个世界艺术文明与中国对话的“窗”。
2006年元旦、北京、一个崭新的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她是中国第一家以世界艺术为收藏、展示对象并借以发挥研究,教育功能的公益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
“我们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因为改革开放20余年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正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进入世界大市场和国家大舞台。走向世界,需要了解世界。一个开放的民族对于了解、理解、包容,吸收优秀文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传播世界文明和文化,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促进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民众一项重要的精神准备。可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经过百年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体系中。始终没有一个以世界文明和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一缺失,在国际化进程的今天,不仅仅是博物馆体系中的建设问题,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所在的城市、甚至于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影响着我们的国际化进程。”王立梅馆长在2006年首届北京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如是说。
世界艺术馆秉承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大众需求为宗旨,以各国博物馆、艺术馆,学校等文化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致力于建设一个各种文明的交流平台和世界艺术的展示窗口。从艺术馆开篇之作到专题展览,都在展示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历程,公众从艺术品里可以阅读到世界沧桑而多变的历史与文化。
展 览
文艺复兴运动发端于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美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世界艺术馆开馆之展即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这也是2006中国意大利年的开篇项目,从佛罗伦萨乌斐济美术馆、学院美术馆等12个博物馆精选的80件(组)意大利13至18世纪的大师们的作品,在世界艺术馆华丽登场,展示了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中的重要艺术成就。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巨匠一一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乔尔乔内、提香、波拉约洛等20多位大师的作品,有11件作品是首次向世人展示。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还属现已少有人能够表现的坦培拉绘画作品,如代表作:皮耶罗・代尔・波拉约洛为私人画的女性肖像,这可以说是中国公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接触西方传统绘画。精彩的展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平均每天有1140人次前来参观,3个月下来,约计12万人次走进世界艺术馆。专业人士对开馆之作非常肯定,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展的评价是:“具有学术性的大型欧洲古典艺术展,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内容最高水准的展览。”对世界艺术馆的创建当初存在“质疑”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也说:“我觉得最应该来的其实是文艺复兴展,它来得有点迟了,但还是很高兴它来了。”
送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2006年5月的黄金周眼看在即,可世界艺术馆没有享受一丝闲暇,而是把第二个大展“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印象派至现代派精品展”奉献在观众面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于从2005年开始了为期5年的扩建工程,直到此时,该馆的馆藏精品才得以离馆外出巡展。该展包括绘画46件、雕塑14件,与文艺复兴展相比,这次展览所展示的艺术品门类更加多元,涵盖的画派更加广泛,43位大师的美术作品令中国公众大开眼界。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凡・高、塞尚、马蒂斯、高更、毕加索、罗丹、蒙德里安、莫迪里阿尼、亨利・摩尔……这些如熏贯耳的艺术大师影响并主宰了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其中的画家更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其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西方的浪漫情怀。这60余件艺术作品不仅是欧洲视觉艺术的珍贵遗存,也是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境外艺术展览所不多见的。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先生对“从奠奈到毕加索”感受最为真切的是其中一幅奠奈的作品《红围巾:莫奈夫人画像》,靳先生讲。他买过这幅画的复制品、印刷品,但是与真迹面对面这还是头一次,机会实在难得。这也是王立梅馆长为什么如此急切地希望更多的观众去欣赏、去感受。因为参观博物馆绝对是美的享受。
世界艺术馆的高端展览令民众折服,也一时间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艺术馆并没有因为开馆两个大展的成功而放慢脚步,而是按计划筹划下两年的基本陈列,即“伟大的世界文明”展,于2006年9月28日隆重推出,并长期展出。360多件艺术遗存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费城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宝尔博物馆等欧美14家著名博物馆。它主要向人们讲述了埃及、罗马,印度、希腊、美洲和美索不达米亚六大文明,使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不同国度的文明,这是国人何等的福气,这不仅是世界艺术馆的骄傲,更是国家、民族的骄傲。其中,古埃及展厅里神秘的木乃伊,古希腊展厅里和奥林匹克有关的瓶画,总能吸引孩子们前往观赏。“伟大的世界文明”展期将至2008年9月,2008年以后展品更换的后续计划也已基本选定,必将成为世界各民族之间和各文明之间增进了解,理解和尊重的窗口。2006年年底,世界艺术馆还配合中俄友好年,自行举办了“现代俄罗斯大师双人展”,承办了“俄罗斯民俗艺术展”“游牧人的世界”等展览。
指针匆忙走进2007年,这是中国人喜爱的猪年.就在除夕前几天。中国意大利文化年接近尾声之际,展览“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也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珍贵艺术品,虽说有的是残骸,但正是艺术瑰宝的不完美才给了人们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人们在想象中构建自己对庞贝的唯美幻境。展览通过古城庞贝一幅幅壁画,一件件珠宝、一具具在灾难中惨烈挣扎的人体残骸的模型,向人们诉说着悲壮,哀婉的人与天的故事。我们叹息维苏威火山残酷毁灭庞贝辉煌的同时。也要感谢火山,正是这大自然的力量才使庞贝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迹得以永久凝固,才使今天的人们通过庞贝就可感受古罗马帝国的人文脉络。
时下,“想象的时空――杰利・尤斯曼摄影展”3L将人们带到后现代主义的黑白胶片中。2007年9月20日至11月10日,展览“300%西班牙设计即将在世界艺术馆隆重展出,大家可以看到来自20世纪西班牙最知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300余件杰出作品:100把椅子,100盏灯,100张海报。充满工业与艺术之美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椅子可以这么制作:原来台灯可以这么设计:海报有时也可以这么涂画;是神奇与诡秘、激情与冷静的碰撞,是绝对的灵感泉涌.喜欢DIY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梳理世界艺术的脉络
精彩的展览令人目不暇接,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从莫奈到毕加索”,再到“伟大的世界文明”,2006年的世界艺术馆就是在展览中推广介绍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艺术。选取“意大利文艺复兴”作为开馆之作,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是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它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的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以挣脱1000多年封建教会势力的统治,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美术作品也是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最有历史意义的。
走出文艺复兴,走进印象派,在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严谨的构图与线条,而是更多的张扬的造型与奔放的色彩,在19世纪。人们否定和质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损失,文艺创作由此丧失了对人的真正形象的理性肯定。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就是这样一些有双重性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们从不同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代表画家是某奈),描绘艺术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虽然新的潮流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颓废”成分――在创作中舍弃崇高的理想。然而,具有的革新意义不容忽视,它们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因而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新思潮和新流派本身是艺术领域中的革命,它们同时也孕育了20世纪艺术更为激烈、难以自我控制的变革。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革新了人们的思想,革新了封建主义统治下的古代艺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印象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文艺复兴,古代艺术、文艺复兴、印象主义这三个极具历史使命的艺术时期,用作品为人们梳理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伟大的世界文明”帮助大家找到了西方艺术的渊源,“意大利文艺复兴”让人们看到了颠覆封建主义的艺术变革,“从莫奈到毕加索”引领人们解读近现代艺术,展览按时间顺序把西方艺术文明融会贯通,给人们呈现出了充满激情和张力的西方历史画卷,帮助人们走进、认识、梳理和理解世界艺术脉络。这也是建立世界艺术馆的初衷。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精彩的展览令人心潮澎湃,但是有谁知道展览背后的故事?这些顶级展品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如此大方地来到中国?可以肯定的是国家的魅力。中国在世界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的腾飞推进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国力无疑是世界艺术馆成长的强大后盾,从某种程度说,世界艺术馆的建立也是国家外事文化交流的点睛之笔。
世界艺术馆在建馆之初,就与国际阵营中的博物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博物馆遂无偿借给世界艺术馆如此之多的罕世珍品。通常,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都是属于自己的馆藏,尤其是涉及世界多国的古代文明,但这样收藏量的博物馆可谓屈指可数。我国国际化博物馆程度的提高,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梦想,举办这样规模大,品质好,水平高的展览――“伟大的世界文明”。这基本依靠各国合作伙伴有计划地更换部分展品。实行长期陈列,使展览成为国际博物馆间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展了与国际博物馆界的良好合作模式。
从性质上看,世界艺术馆合作伙伴涉及博物馆的种类形式多样,有国立的、私立的、企业的、高校的、基金会的等等:从地域上看,合作伙伴跨越亚、欧、美.范围广泛而多元。包括: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宝尔文化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梅龙基金会;意大利的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佛罗伦萨地区博物馆中心局、乌裴济美术馆、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都灵埃及博物馆.罗马国家博物馆,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考古博物馆,梅塔朋托国家考古博物馆,卡拉布里亚国家博物馆、塔拉托国家考古博物馆、朱利亚博物馆、帕埃斯通国家考古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埃尔伯特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映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世界艺术馆还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机构有合作往来。如此众多的博物馆鼎力支持,展示着世界艺术馆国际化进程的前景,也为世界艺术馆的成功增添了信心和保证。
一个博物馆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世界艺术馆为此定期举办的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就是该馆与国内外同行进行集中交流探讨的方式。2006年9月。该馆以“世界艺术在中国”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来自英、美、意.日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博物馆馆长和业内专家.就世界艺术馆的基本陈列展设计方案.各博物馆在2010年之前的展览交流项目以及博物馆教育工作进行了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为中国的博物馆献计献策。第二届论坛(暂定2008年3月举行)仍以“世界艺术在中国”为主题,重点交流博物馆管理模式。
“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促进了馆际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为我们了解国际博物馆发展大势.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为我们向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学习、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提供了机会。论坛这样的形式,也将逐步扩大世界艺术馆的国际合作体系。
博物馆教育
作为艺术类博物馆,世界艺术馆特别注重教育。教育是博物馆四大基本功能之一,博物馆具有典藏维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四大功能。
王立梅馆长在建馆之初就指出“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参观人数的寥寥,足以显示出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缺失,换句话说:这也是社会教育的不全面。那么我们的艺术馆就是要培养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习惯,把看博物馆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早在1984年,美国博物馆学界的重要文献新世纪的博物馆中就提出如果说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的确。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对比家庭与学 校的教育有优也有劣,但它作为全民素质提高和实现自我教育的大课堂则是另外两种教育形态所无法比拟的。
从国际上来讲。博物馆界近20年来形成了一个重要认识:博物馆不仅关心“物”,更要关心“人”。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实现其终极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博物馆的研究从重“物”向重“人”的转变,就是由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向公众活动中心的转化。传统博物馆以收藏和研究为中心,强调学术性和时政性:现代博物馆则以人为中心,强调服务意识和服务的人性化,强调社会教育与发展文化产业两者兼顾、共同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虽然我们国家对博物馆教育缺乏整体认识,较之西方发展滞后,体制、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缺口。但是世界艺术馆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艺术馆在成立伊始就设有教育部,主要在讲座、教育活动,志愿者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推广。教育对象也是主抓儿童,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艺术史的学习,只了解本国历史和文化远远不够,中国步入世界舞台。国民需要了解世界,补上这一课。所谓艺术无疆,文学与艺术的沟通最容易产生共鸣。世界艺术馆不仅重视儿童,还重视社会各个年龄段的公众,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教育活动进行艺术教育普及。
首先谈谈世界艺术馆的公益讲座。讲座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拓展了机构间的交流,从形式上分为馆内和馆外讲座。馆内讲座一般是结合展览,主持者不但有国内的优秀学者,如丁宁,朱青生、邵大箴等,还有外国著名学者,如美籍印度学者丁文嘉博士、美国后现代主义摄影大师杰利・尤斯曼先生;馆外讲座我们走进了学校、教育研修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等。讲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对话的空间和深入了解展览、了解艺术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讲座直接扩大了博物馆的受教育人群。
其次,教育活动方面.世界艺术馆积极配合展览,根据受众年龄,心理和学习特点主导策划家庭教育亲于活动,内容包括画画,泥塑、剪纸等等,其中已成功进行的活动主题有“亲临火山爆发”“神秘的埃及木乃伊”和“希腊与奥林匹克”。西班牙的斗牛举世闻名,其实西班牙也培育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格列柯、里贝拉、委拉斯贵芝,戈雅、毕加索等人。今年是中国西班牙年,依据“300%西班牙设计展”,教育部也自主策划了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对象有亲子组和成人组,主题就是展览主题的立体化,即如何设计海报?如何彩绘椅子?又如何自己动手制作台灯?活动侧重展览的学术性与社会的普及性,意在帮助人们体验、欣赏和理解现代设计作品。
博物馆教育分馆方主导。参与方主导和馆校合作主导三个方面。要想扩大影响,推进教育普及,就要有合作。2007年3月.世界艺术馆就与北京二中分校首度尝试了“馆校合作”项目。共同策划了以庞贝展为依托的初中多学科整合课程。馆校合作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良好结合,“馆校合作”项且,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使书本知识实物化,具体化,博物馆让学生在尝试与体验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最后来谈谈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在世界上诞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与此相比,中国的志愿者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是世界艺术馆随着不断地摸索。总结,前进,逐渐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队伍,因为有了热情积极的志愿者,艺术馆倍具活力,他们是世界艺术馆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志愿者的招募面向社会全体公众,只要是对艺术,对历史感兴趣,有意愿为公众服务的人们都可以报名参加,志愿者通过培训,考核方可上岗。我们的志愿者主要进行常规讲解,因为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观众还达不到不需借助他人帮助就能完全看懂展览的程度,听不到讲解,看不懂展览,势必会影响观众的兴趣,所以就具体情况来说,讲解任务还非常重要与艰巨。2006年秋,《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对世界艺术馆的志愿讲解给予了很高评价,我们的志愿者为艺术馆带来了社会影响,也为艺术馆带来了口碑效应,这也证明成功的陈列与精彩的讲解总是相得益彰。
世界之窗就是要促进民族间,国际间的理解与认同。博物馆正是承载和展示人类文明的地方,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衡量城市文明和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尺。世界艺术馆就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将西方的艺术文明带到中国,将中国的艺术文明推广到世界,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不能忽视自身担负的艺术教育使命,世界艺术馆就是要努力通过自己的窗口,借以展览并与世界对话,借以合作并与世界交流,借以教育并向世界学习。这个“世界之窗”展现的不仅是人类文明瑰宝,更是资源丰富的教育平台,“世界之窗”也会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为公众服务,使世界艺术馆早日跻身于国际一流艺术博物馆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