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县城郊的××村为例,作一些初浅探析。
一、基本村情
××县××村隶属于县城所在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蔬菜种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道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山公园等项目的陆续开工,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时期的2000多亩,缩减至现在的7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发展机遇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加上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目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体力劳动。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自己又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闹事。
症状三:管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格控制,所在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建房条件、提出建房申请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办法,如××村最多的时候压了68户符合建本文来源:文秘范文房条件的建房申请。由于缺乏有效的疏导办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导致该村一方面建房杂乱无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闲置、荒废。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居住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化差异,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化相融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区边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在××村村民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自行其是;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在生活习惯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症状五:地域限制,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村由于地处城郊,不适宜兴办花炮等高危行业企业,加上没有固定资产用于发展第三产业,仅靠出租原有的一些厂房,村集体一年的收入不到3万元。土地被征用后,厂房被拆除,出租收入也没有了,当前主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和征地的工作经费来维持村级组织的运转。
三、思考与对策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必由之路,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也是城郊村发展的一种现实决择。××的城市发展给××村及其村民带来的种种影响与困惑,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其典型性。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使城郊村尽快摆脱当前困境,走上又好
又快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对策一:完善机制与加大宣传相结合,实现基本生存社保化
当前各地在征地补偿上,基本上都是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一次性发放给被征地村民。对县里制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村大部分村民都能够接受。但很多村民担心失去土地后找不到工作,今后生活没有着落,对征地工作存在着抵触情绪。对此,××县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土地开发增值收益、村民三方各出一部分的社保体系,逐步实现城郊村村民基本生活的社保化。在此政策出台之前,该县把城郊村完全无地的农民统一纳入农村低保,如××村1539名完全无地的村民已纳入了农村低保,每月可享受30元的低保金;今年新农合在全县全面启动,××村90%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进城市化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使城郊村村民自觉服从全县发展大局。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如今××村没有出现因征地而发生集体越级上访的事件。
对策二: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相结合,实现收入来源稳定化
靠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纳入社保体系,还不能完全解除被征地村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让他们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对此,××县对××村被征地村民进行了分类管理、区别帮助。一是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青壮年,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他们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并积极向工业园区企业、县城宾招场馆推介。据统计,通过技能培训,××村有300多名村民在工业园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县城所有餐饮宾馆的工作人员中几乎都有××村的村民。二是对有经营头脑和自主创业愿望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创业培训,在税收、办证费用等方面按照下岗职工创业的标准予以减免,并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小额贷款。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村有近百人办起了小餐饮店、小型机械加工厂等实体。三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村民,由政府出资购买一批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如县国税局、地税局办公楼都建在××村辖区内,建设时征用了该村土地,其招聘保洁、保安岗位都优先安排给××村的村民。
对策三:有效疏导与严格堵治相结合,实现个人建房合法化
城郊村村民强烈要求私自建房,但规划审批相对滞后,加上监督管理不够到位,违规违章建房特别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突击加层的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一件事情。对此,××县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由县政府在新城区中心地带统一征地50亩,用于××村拆迁户安置,采取拆一补一的原则,凡是××村拆迁户和符合建房条件又自愿拆除旧宅基地的都可以到那里建房,由政府统一房屋外观设计,统一楼层高度,完善基础设施,农民出资自建。另一方面,对于今后出现违规建房的,一律按违章建筑予以坚决拆除。通过疏堵结合的办法,既保证了城郊村村民居者有其屋,同时又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实现村民与政府的双赢。
对策四:提升素质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
城郊村村民在失去土地依附后,虽然在身份上实现了村民向市民的转变,但多数村民的交际范围仍然局限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休闲娱乐也仍然以玩麻将、打扑克为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县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加快撤村并入社区的步伐,对紧邻城市又完全无地的村民小组,就近并入已有的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村民社区化管理;二是通过以社区为平台,经常组织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对刚进入社区的村民开展城市文明规则意识、交通意识、环境卫生意识、人际关系意识等培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促进村民与市民的文化交流,加快村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更新。
一、“十五”全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就业机制,构建了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底,全市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2001年—2009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39.66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
(一)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双“三o”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市及区县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区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检查考核办法,落实了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起的显著。
2001年底我市基本实现了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4090”人员等困难群体未实现再就业。从2002年底以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转向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上。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等措施,确保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2003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决定》,有关部门的9个配套文件以及形成的7个操作性文件,对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我市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对“4090”人员、一户两代、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制度,利用政策杠杆,积极支持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3-2009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70万元,扶持1024户33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带动597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认定服务性企业等措施,税务部门减免各种税费1.6亿元;全市财政为下岗失业人员指出生活救助和就业再就业资金1.92亿元,其中,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公益型岗位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7460万元。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我市作为劳动保障部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日渐明显,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服务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成功实现了向乡镇和街道社区的延伸。全市已建立起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3家,其中,政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0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22家。22个街道、87个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有185个居委会(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共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93名,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平台,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本着“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规范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力争2009年以前建起以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专业市场为补充,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延伸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辐射区县人力资源力市场,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形式职业介绍网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组织的作用,基本掌握全市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奠定了基础。
2、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确定了6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市政府已拨付200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同时,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市劳动保障部门编印了5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南》免费发放。
3、积极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先后三次到**市的*县、**县、**县参加农村劳动力输出洽谈会,共提供2万多个岗位,意向成交12230人次。组织了84户企业、5764个就业岗位,赴**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1.5万农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254人次。
4、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250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张店区狠抓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了区、镇、村、个人共同出资的培训投入机制。
(六)失业保险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我市失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统筹范围已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乡镇企业中的城镇职工。“十五”期间,全市参保单位3039户,参保人数达41.5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达4.16亿元,为24.3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4.5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不但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还承担了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经费,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来,我市城镇需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在10万人左右;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市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也加剧了城镇就业压力。再就业困难人员虽总量有所下降,但剩余的多为再就业难点,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区县属以上企业“4090”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干部特困户有1.1万人。此外,大中专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二)保障体系不到位,企业用工不规范。一是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不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等问题。二是同工不同酬,由于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有的企业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三是有的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不按《劳动法》办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和维护。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市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109.09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62.11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6.66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47%、26.8%、7.2%,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
(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滞后。依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我市适时制定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但是,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县之间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相对薄弱,影响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据调查统计,全市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65%以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意识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是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六)失业保险基金欠费严重,资金缺口大,“两个确保”形势严峻
一是困难、停产、破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二是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且日趋严重。截止目前,全市失业保险欠费企业达431户,欠费总额3509万元。
三、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十一五”期间及较长一个时期内,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任务。
(一)突出就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紧紧盯住个体私营经济,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紧紧盯住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就业容量;紧紧盯住劳动密集型行业,打造鲁中制造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紧紧盯住中小企业,改善发展环境,挖掘就业潜力;紧紧盯住灵活形式就业,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拓展就业空间。要坚持发展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突出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强各类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培训,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就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创业培训工程,扩大创业培训规模,为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全面推行面向各类青年的就业培训,鼓励没继续升学的青年学生到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机构接受技能培训;扩大技能扶贫实施范围,使更多城乡困难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与就业联动机制。
(三)突出就业服务,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一键登陆、全市查询、资源共享”,推进市场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巩固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集岗位开发、再就业服务、托底安置于一体的基层再就业援助平台。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监督各类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
(四)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逐步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实现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坚决清理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着重解决好拖欠克扣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突出就业目标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推动就业工作的重大责任,认真解决影响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证“四到位”。要明确就业工作的具体目标,继续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五项内容作为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或提出解决方案。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将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落实打足。要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工作的局面。
(六)加快城市化步伐,不断拓展城市就业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必将有一个大的飞跃。为此,要把加快城市化步伐作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做好中心老城区改造开发的同时,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总体规模和就业容量。要加快县区城镇建设,扩充城镇规模,拓展就业门路,适度分流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减轻中心城区的就业压力。要逐步消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缓解农村就业矛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土地征用、失地农民补偿和社会保险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以避免“无耕地、无工作、无低保”的“三无”人员现象的出现。
一、部门协作不畅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的规范制定权、处罚权、强制权、许可权、征收权等多项权力分离,这对保持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之间一定的权力制衡、预防权力腐败等现象显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变量的复杂系统,是具有非线性和复杂回路特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城市管理活动而言,行政处罚权与其它行政职权又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城市管理系统中的任何行政活动,都完整和连续地贯穿和包含了这些职权。人为地割裂这些行政权,虽然可以达到相互制衡,减少寻租的可能性,但也增加了部门协作难度,提高了行政活动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主要表现是:
(一)信息获取滞后,信息不对称,处理问题被动。城市管理系统范围极广,内容繁多。现行管理方式下,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动获取,即执法人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日常路面巡查以获取信息。这种途径比较直观、直接,对情节轻微的违法活动,可以通过劝阻教育迅速进行纠正。但是,执法人员的巡查仅局限于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等直观领域的信息获取和监督处罚,而对其他众多领域的信息获取较为困难,这也就限制了城管部门在拓展执法领域上的努力。而且,执法人员发现问题越多,自己的工作量就越大,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部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执法部门的执法效能和执行力。另一种是被动获取,即群众发现问题后打投诉电话进行举报,或通过市长热线、城管110以及等方式直接向执法部门反映,或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等进行曝光反映,经领导批示后由执法人员进行处理。这种途径有利于借助群众和媒体的参与,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同时也能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但是,这增加了问题发现到问题处理之间的环节,增加了行政时间和行政成本;并且容易被误认为群众不举报、媒体不曝光、领导不批示,城管执法部门就不去发现、不去查处问题了,容易造成执法部门无所作为的错觉,最终导致“领导批评、群众埋怨”,执法部门费力不讨好的后果。由此可见,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获取途径,信息获取滞后,处理问题被动。
(二)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无人管理与多头管理并存。城市管理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分工越细,管理、综合执法人员的知识积累、法律准备以及对人才的培训就越快,但部门与部门、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不对称就越严重,协调合作的成本也就越高。同一个问题在具有不同执法权的部门之间转手反映,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同一性质的执法权在不同部门之间所进行的分割。这也是职责不清的一种表现,以及造成群众对执法权归属认识不清的原因之一。从而也就造成了群众反映问题难,执法部门获取信息不及时的问题。比如,对一个大排档夜间噪音扰民的群众投诉,环保、*、卫生、城监等多个部门都具有一定的管理职权,群众往往不知道应该向哪一个部门反映,或者反映了迟迟得不到圆满处理。由于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都有一堆管不了的理由,无人愿意去管理;反之,又因为有利可图而多头管理,出现“九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的执法扰民现象。
(三)过多地依赖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长效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建立。目前,对城市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治理往往局限于搞运动、搞突击式的整治。例如“城市牛皮癣”泛滥了,发生交通死人事故了,媒体报道了,于是领导批示,层层发文,层层开会部署一个专项治理活动就此开始。类似的问题的报道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类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实际效果往往是前治后乱。虽然专项治理在短期内对改善城市管理问题确实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始终正常稳定有序运转才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如果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专项治理往往治标不治本,结果只能导致“乱—治—再乱—再治”的恶性循环,城市管理耗能大、效率低。
(四)缺乏统一调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城市管理部门众多,工作侧重点和依据的法律法规各不相同,往往是各行其是,协调配合不够,更谈不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既监督又协同的关系,致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只批不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部门没有很好的配合,直接制约了城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现行行政权力划分的制度下,政府行政部门需要创设良好的协作机制来愈合制度内的裂口,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来实现管理、执法资源共享,弥合因行政权各组成元素分裂而造成的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的不良后果。
二、健全城管协作机制,强化部门长效协作
建立健全城管协作交流机制,是优质高效开展城管工作的需要,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在现有城管体制下,只有遵循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助、相互监督的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行政手段和现代科技技术,建立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长效协作的新机制,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政策制定,共同现场发现问题,共同现场处理、监督、反馈、检验的良好协作模式,才能真正做到源头监控、动态管理、及时处置和反馈城管问题,确保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一)城管协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结合当前城管工作实际,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六项协作交流机制,确保城管工作的协调高效开展。
一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根据本级政府的要求或者专项整治的工作需要召开行政执法联席会议,统一安排部署联合执法的事项、方法、步骤、措施,通报和沟通执法工作情况,协调处理联合执法中的争议,研究解决联合执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议议定事项以会议纪要形式送执法机关执行,各执法机关要定期报送联合执法情况。
二是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同层级的行政执法机关针对城市管理领域较为突出的违法行为或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活动的,应集中执法力量,实施联合执法。联合执法牵头机关应当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有关机关应当积极配合,不得各行其是,不得互相推诿。
三是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市级执法主管机关与区县(自治县、市)执法机关要建立上下联动执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中的层级联动。上下联动执法应依法界定双方权责,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四是建立健全互动执法机制。同层级的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要建立互动执法制度,确保各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需要相关执法机关承担协助(协管)义务时能得到及时、有效配合。执法机关协助调查、采取强制措施等协助(协管)要求,只要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协作机关应及时无条件予以配合。
五是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应当公开各自的信息、技术和资源,提供查询方便,对其他机关请求查询有关信息、资料、数据的,被请求的机关应及时、无偿提供。应当建立执法信息互通平台,保持及时、灵敏的信息沟通,把握违法行为动态,防止违法当事人利用地域、时间差异,流动作案。应当确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渠道,采用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联络员等方式,建立联络网,互相提供执法工作情况。
六是建立健全执法调处机制。行政执法机关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发生的争议或者其他问题,应当首先由行政执法机关互相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由同级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协调不成的,则应当报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法裁决。
以上六种协作机制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如上海市推行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制度,依托政务信息网络,共享行政执法案件信息,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执法工作衔接和协作更加便捷、规范、透明、高效。深圳市建成了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通过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网络,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实施网格化监督和管理,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又如,我市城管委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也是一项城管协作机制,对协调解决城管重大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城管协作机制的实现方式
由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势必会出现两者所作出的行政决策、行为相互矛盾、打架的现象。由此,城市管理执法实践已了更多的权力协调要求。协作得好,可以提高政府宏观管理效能,否则将会产生极高的管理执法成本,对城市建设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对城市软环境建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当今城市管理发展趋势来看,城管协作机制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个:
一是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夯实城管协作机制的法制基础。
目前,我市的城管协作,多是通过市城管办综合协调的方式来实现的,或者是依靠部门的力量去实现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其协作成本和难度较大。市城管办作为一个议事协调机构,对级别高、权力大的各个职能部门,往往是协而不调,调而不果;而部门之间的协作往往是利益搏弈的产物,这种相互妥协的产物是无法达到理想的协作要求的。鉴于以上情况,建立健全城管协作机制必须自上而下来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来创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的机制,从而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更好地打造强势政府,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可以说,通过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来建立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不少城市已经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如杭州市就较早地注意到了该问题,并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作了一些明确规定。《杭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市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负有积极协助、配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义务;在涉及行政处罚权与行政许可权行使的统一管理对象时,审批部门负有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抄告批准结果的法律义务;同时建立完善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其他各有关行政主体之间的“双向告知”、“意见反馈”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再如*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定》,为城市管理系统内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蓝本。该决定就如何规范完善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执法机制、联动执法机制、互动执法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执法调处机制等六大协调协作机制,作了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可以夯实城管协作机制的法制基础,为建立健全城管协作机制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是建立城管数字化网络,完善城管协作机制的技术支撑。
建立城管数字化网络,实施数字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综合化的必然要求。以建立城管数字化网络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如杭州市城管部门安装“千里眼”帮助管理,深圳市城管部门建立了“数字城管”,*市率先在城市管理中推行信息化网络管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惠州在全省来看是一个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城管数字化监控网络、数字化信息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做到城市管理中的事件(指人的行为,如摆卖、烧烤、沿街乞讨等)和部件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数字化处理,网络化传输,资源化利用和社会化共享。通过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统一信息的收集和分配,提高信息的收集面和准确度,使信息前置,以全面准确的信息来引导管理,从而将传统的滞后管理改变为实时管理和监督,增强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带动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我们应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以此为催化剂,进而建立起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动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活力,打造数字惠州。
三是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扫清城管协作机制的体制障碍。
[关键词] 粮食增产;农业发展;玉米水稻;农村经济
自2004年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以来,把我县粮食生产水平推进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使我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增加了优质高产杂交良种的推广,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培训和锻炼了并且提升了农技干部的技能和业务水平,展现了农民的科技种植水平,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粮食增产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
从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以来,农业种植制度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大力提倡现代化节约密植型农业种植制度,重点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是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务川县为了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提出了以农业局为技术指导,(乡)镇为主、农业局为辅的实施单位。
1.实施面积及示范样板点
截至2008年,全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年平均种植面积14万亩左右,周边辐射面积3万亩左右。2008年各级各类示范样板点490个,其中县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一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100亩,由农业局农业技术干部亲自到地里实施,每个镇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2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50亩,由乡镇农技站农技人员负责实施,每个村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2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50亩,由乡镇村委干部负责实施。
2.产量
2008年,玉米平均单产为286.7kg,比2004年亩增产37.2kg,比2005年亩增产24.6kg,比2006年亩增产9.87kg(受灾年),比2007年亩增产9.9kg;2008年水稻平均单产为565.3kg,比2004年亩增产157.4kg,比2005年亩增产153.1kg,比2006年亩增产278.06kg(受灾年),比2007年亩增产133.55kg。
3.项目区内品种及管理
在项目区内的玉米、水稻品种比2004年复杂,2004年,在项目区内的玉米杂交品种为“遵玉系列”,品种单一,水稻为优质杂交稻。由于单产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比2004年更高及大田管理要求更严格。
二、发展《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有利条件
1.农民群众有丰富的种植经验
紧紧围绕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农业技术推广者严格按照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技术方案实施。继续抓好《粮食增产工程》这一重要项目,快速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积极推广“少面积,多收入”的节约密植型农业生产模式。
2.发展现代化节约密植型农业具有很好的自然条件
务川县属云贵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深厚,土壤呈弱酸性居多,海拔多数为650-1000m,平均海拔1034m,年均气温15.50C,年日照时数1000h,无霜期280,全县山地气候立体差异明显。这几项气候指标均符合《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发展,特别是玉米需要在海拔800-1000m既高产,品质又好。
3.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具有广阔连片的土地资源
全县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上连凤冈县下接彭水县,仅公路两边连片的田地就不少于10万亩,这对于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和交通方便等条件。
4.《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8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0万亩,粮食总产18万t,《粮食增产工程》项目面积17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6.67%,粮食总产达7.3813万t,占全县粮食总产41%。
三、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务川县粮食增产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子市场的开放。
2.从事常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比较低。
3.农民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意识比较淡薄。
四、发展《粮食增产工程》的对策措施
《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步伐,要使《粮食增产工程》更快、更好地在常规农业中起示范带动作用,有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整理开放的种子市场,严格按照《种子管理法》管理市场。
2.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意识,改变其种植模式。
3.大力宣传农业新科技。
4.培训科学田间管理知识,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为了配合市抓好“五项工程、五个目标”专题调研活动,找准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加快发展的硬措施,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市政府决定从月初开始,集中一个月时间,围绕进一步突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确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全市深入开展“五项工程、五个项目”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过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拟实施的五项工程:
(一)拟达到的五个经济目标:今后5年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节能减排等五项考核指标的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办法,与要实施的五项工程进行衔接。
(二)财源建设工程:我市当前的财源状况;财源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今后5年我市财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培植壮大财源的主攻方向、关键增长点和具体措施。
(三)民生工程:当前全市“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推进“民生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5年全市民生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编制全市“民生工程”五年规划。
(四)城市建设工程: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特色定位、功能布局以及发展规模;城市建设在规划、资金、土地、环保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商业网点在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魅力上的新举措。
(五)农民增收工程:全市农业发展概况;我市农民收入基本构成情况和收入水平;当前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三万工程和三五工程)存在的制约因素;今后5年全市农民均纯收入的预期目标;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
(六)工业提升工程:我市工业的发展现状;制约我市工业经济“333”工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今后5年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扩张工业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的具体举措和实现途径。
二、任务分解
这次调研活动由负总责,按照上述6个专题,分别成立6个调研小组,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一)五个经济目标:由同志负责,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统计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二)财源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财政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民生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四)农民增收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农林局、畜牧中心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五)城市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城建局、城管局、环保局、商务办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六)工业提升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经济发展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从月25日开始。各调研组务于月20日前拿出调研报告初稿,月底召开汇报会,交流调研成果。调研成果由调研报告和实施意见两部分组成,调研报告不超过5000字,要有数据、有对比、有分析、有举措。与调研报告相配套,提出具体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稿不超过3000字,语言规范,简明扼要,易于发文实施。
四、具体要求
( 一组 王薇 )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里,本人很荣幸地成为了XX中青班的一员。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不使52天的学习生活留下缺憾,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以便时刻督促和激励自己。
一、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
通过指定科目的学习、课外读本的阅读和心得体会的撰写,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公文写作、统计知识、历史人文知识、依法行政等多种领导干部必备知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以外出考察、市情调研为载体,积极撰写考察报告和调研报告,通过交流、讨论、答辩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积极参与课堂主持、课前小故事讲述、大组发言、小组交流、演讲、辩论等,努力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对媒体能力、即兴演讲能力,全方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时间进度表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已完成)
1、 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
2、 接受廉政教育;
3、 拓展训练
第二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课外阅读《科学发展观案例读本》;
3、 完成xx届四种全会精神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角度参加探讨;
第三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完成《科学发展观案例读本》心得体会的撰写;
3、完成城市形象与品牌建设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如何塑造温岭城市形象与品牌”为切入点参加探讨;
4、 明确调研课题的选题(初步拟定温岭市餐饮业环保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
第四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完成温岭经济转型升级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促温岭经济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参加探讨;
3、 调研课题的基础资料收集。
第五周
外出考察(根据安排)
第六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撰写考察心得体会;
3、 完成调研报告初稿。
第七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结合本周课程,进行面试和演讲技能的自我训练;
3、 调研报告的修改和完工。
第八周
1、 准备论文答辩、研讨;
2、 完成明年十大民生工程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中的一项民生工程”为重点参加探讨;
区政协常委会、专委会(办公室)、活动组20__年工作活动安排,已经区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现发给你们。希望全体政协委员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政协的调研、考察、视察等活动,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与全区各族各界人民一道,为把__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区而奋斗。
一、常委会工作要点
1、第一季度召开区政协六届四次全会,完成会议各项任务;协商决定区政协20__年常委会、专委会、委员活动组的工作安排。(1月)
2、第二季度组织常委视察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3、第三季度组织常委视察__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9月)
4、第四季度召开常委会,听取区政府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通报;讨论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审议通过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有关事宜。(12月)
5、召开区经济形势通报会,组织常委、委员听取管委会领导通报我区上半年经济形势。(7月)
二、专委会(办公室)工作要点:
提案委员会工作要点
1、搞好区政协六届四次全会以来提案的整理、交办和督办工作。筛选重点提案,处理好没有立案的提案。
2、配合__新区“两委办”搞一次承办单位领导和专干培训会。
3、搞好三次提案督办活动。会同__新区“两委办”督查处召开一次部分提案承办单位汇报会,搞一次重点提案办理视察活动,开展一次对“b”类提案(列入计划拟解决的提案)进行督办的活动。
4、对我区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6月)
5、做好六届五次全会的提案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
6、协调__新区“两委办”督查处搞好20__年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的准备工作。
7、年底做好优秀提案评选工作和提案工作报告、优秀提案选编等会议材料的撰写工作。
8、进一步充实网上提交提案的各项功能,为政协委员提出提案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9、做好新一轮政协民主监督员的选聘工作,选择两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
10、完成《社情民意》的编写任务。
经济科技委员会工作要点
1、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针对新区提出的“一产精、二产强、三产优”的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上半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优化新区产业结构,促进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6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视察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活动,9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4、组织部分委员视察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7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坚持走访委员活动,加强与委员的联系与交流。年内对新委员进行一次普遍走访。
6、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7、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工作。
文教法制委员会工作要点
1、负责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__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9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关于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活动。
4、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__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情况开展专题视察活动,8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与交流,走访所负责指导、联系的活动组的__协委员。
6、在教师节前夕,组织召开政协委员中教师委员座谈会。
7、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 “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8、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
办公室工作要点
1、牵头办好《政协简报》。认真做好区政协简报内容的采编和印发工作,使广大政协委员及时地掌握区政协工作动态,推动各委员活动组的工作。
2、做好《社情民意》专刊的牵头和服务工作。按主席办公会议的意见,《社情民意》继续由各专委会轮流承办,办公室在负责做好编辑、印送工作的同时,完成编写任务。
3、做好区政协信息反映工作,及时宣传我区政协工作情况。
4、负责《__年鉴》(20__卷)“人民”的编撰上报。
5、完成“关于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于10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6、做好政协机关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政协工作的协调、正常运行。
三、各委员活动组活动计划
工业一组:
1、视察__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调研新区石化产业发展状况。(3月)
2、参观__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现场、视察东芝__有限公司,了解外资
企业管理及发展情况。(5月)
3、视察金港集团,了解湾里街道经济发展情况。(7月) 工业二组:
1、定期走访本组委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形成全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对新区重点项目进行视察,了解和掌握新区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情况。(4、8月)
3、赴外地对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9月)
农业组:
1、视察凯富隆蘑菇生产基地、__迪辉农业生态园,了解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状况。(5月)
2、考察新区及周边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8月)
3、赴先进地区考察休闲农业、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情况。(9月)
科技组:
1、赴外地考察生态园林城区建设情况。(4月)
2、定期视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3、对新区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调研。(8月)
服务业一组:
1、赴外地考察旅游服务业发展情况。(2月)
2、视察新区旅游景区休闲旅游规划建设情况。(6月)
3、视察新区现代服务业区发展情况。(10月)
服务业二组:
1、举办服务业相关知识培训。(3月)
2、视察新区服务业先进典型企业。(5、7、9月)
3、考察服务业发达地区发展情况。(10月)
城建一组:
1、春节前走访贫困户,开展扶贫帮困活动。(1月)
2、视察金石滩规划建设、杏树渔港建设情况。(6月)
3、赴外地考察民营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9月)
城建二组:
1、对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进行视察(5月)
2、对新区房地产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视察调研。(7月)
3、考察外地城市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9月)
教育组:
1、视察__新区__枫叶学校、__模特艺术学校办学情况。(4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8月)
3、调研__新区学校特色建设情况。(10月)
文化组:
1、视察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文化产业的国学保护情况。(7月)
3、调研__新区网吧经营管理情况。(10月)
医药卫生组:
1、赴外地考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先进经验。(5月)
2、视察__新区相关医疗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情况。(7月)
3、调研__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8月)
政法组:
1、赴外地学习考察综合治理先进经验。(4月)
2、视察__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活动开展情况。(8月)
3、调研__新区部分街道中小企业对提供法律法规援助的需求情况。(9月)
机关群团组:
1、赴外地考察残疾人事业建设情况。(4月)
2、“助残日”前夕对新区残疾人工作进行视察(5月)。
3、视察__新区园区与街道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情况。(8月)
4、调研__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情况。(10月)
民族宗教组
1、赴外地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3月)
2、赴鞍山市考察宗教场所管理情况。(5月)
3、视察__新区宗教场所及活动情况。(6月)
4、调研__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9月)
派组
1、视察__新区金石国际运动中心区建设情况。(1月)
一、调研时间:10月30日-11月10日。
二、调研题目、范围、内容及分工
(一)做好市级调研课题
根据市委指导组的安排和分工,市委党校参与“关于组团式城市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关于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构建服务型机关问题,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问题”三个课题的调研任务。市委党校由明子夫、刘昕剑、孙学海三位校领导牵头,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参加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活动,及时地、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党校的调研任务。
(二)抓好校内调研课题
1、第一调研组,明子夫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建设全省一流党校对策研究》。调研范围:济南市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各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市委党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先进党校科学发展现状、先进理念、好的发展思路。参加校领导及处室:办公室、党校工作处、社会培训部。
2、第二调研组,由刘继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为建设全省一流党校提供重要保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全省党校系统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我校目前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应对举措等。参加处室:办公室、财务处、开发办。
3、第三调研组,由刘昕剑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和创新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市级党校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突破口,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等。参加处室:政治处、机关党委。
4、第四调研组,由张志忠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调研范围:西安市委党校、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市属大中型企业。调研内容:我市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及特点、适应当前培训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进一步打造我校精品课程的办法和举措。参加处室:教务处、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政法教研部、经济教研部、管理教研部、综合教研部。
5、第五调研组,由张洪超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加强后勤保卫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后勤建设、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应对举措。参加处室:后勤处、保卫处。
6、第六调研组,由孙学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夯实基础,提升科研工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科研工作的难点和着力点、科研工作的服务方向、科研氛围的营造及利用等。参加处室:科研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7、第七调研组,由阚兆国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教研工作需要》。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党校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现状、我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对措施等。参加处室:信息中心。
8、第八调研组,由庞允悌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改进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我市干部队伍现状、特点及培训需求,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参加处室:培训进修处。
三、调研方法
可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由领导、专家学者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我校调研工作由校党委成员分组牵头,各处室(部、中心)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
2、除调研组形成党委成员调研报告外,其它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结合本职工作,确定并形成个人的调研报告。
此外,据正略钧策合伙人梁瑞芳介绍,此次报告还对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进行了充分调研,并对上市公司的激励体制的操作要点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中西部地区逆势大规模招聘
今年二季度以来,GDP增速加快,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增速超过200%,半年新增贷款规模超过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以“稳”为主,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在3月触底后,同比及环比同时呈现加速上涨局面。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预计可实现政府制定的“保8”目标。
而对于危机预期的影响,企业都处于谨慎观望状态,但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招聘计划仍持续进行,沿海城市受制于出口贸易影响,在招聘方面趋于保守和消极;而中西部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大规模扩大招聘。
被调查企业中,有超过半数企业在今年下半年增加或大规模增加招聘人数,其中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招聘持积极态度,而中外合资企业更多地选择减少招聘人数,以应对未来的经济环境。增加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机械制造、IT和医药行业,而减少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金融、能源化工和传媒行业。
消费行业薪酬增幅居首
正略钧策的《2009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中外合资企业在此轮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最大,其业绩完成情况也最差。平均薪酬增长率上的数据指标显示,中外合资企业的薪酬增幅只有7.2%,低于其他企业类型。而在各大行业中,消费品和汽车行业的薪酬涨幅最高,均超过10%,而传媒和IT行业薪酬增长率最低,仅6%出头。
从地域上来看,华北地区薪酬增长最快,达到11%;华南地区薪酬增长率最慢,只有6.8%;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级城市中薪酬增长率最大的是深圳,达到8.8%,其次为上海,平均薪酬增长率超过8%;而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平均薪酬增长率接近10%,相对的,3亿元以下的企业薪酬增长率是8.16%,员工薪酬增长幅度随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