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用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沧州公司优先处理用户部门调整的操作流程。用户因工作变动或借调等需要调整工作部门的具体流程如下图3所示。沧州公司用户部门调整的管理流程,针对市公司和县公司两种不同的审批手续,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在具体实现上,即市公司和县公司用户采用不同的申请表。沧州公司信息运维人员在收到用户部门调整的申请后,会立刻联系用户处理待办文件,用户处理完待办文件后即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如无特殊情况,整个调整流程会在收到申请后的半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
2及时处理信息系统用户问题
沧州公司及时处理用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日常工作中用户反映较多的问题包括:信息系统密码不正确、部门调整问题、应用系统权限丢失、应用系统系统无法访问及其他终端系统问题导致的应用系统方面的问题。沧州公司针对信息运维人员不足的情况,采用信息客服技术支持的工作模式,专门负责客户服务和终端现场的运行维护工作,并且在公司门户网站公布了信息客服技术支持人员的信息。如果用户有问题,可直接拨打电话反映问题,沧州公司信息客服技术支持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4所示。另外,信息客服也负责一些协调及收发邮件的工作,这样沧州公司的运维人员从前台转向了幕后,工作效率逐步提高,服务水平也逐步提升。
3定期开展信息系统用户账号清理工作
沧州公司信息系统账号清理的工作流程如下:(1)联系省公司管理员,制作应用系统账号核对反馈表;(2)在公司门户关于开展信息系统账号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根据认真核对本单位应用系统账号,填写核对结果并上报。(3)收集汇总并统一进行注销。沧州公司定期开展废旧账号清理工作,规范了信息系统账号的管理工作,有效保证了信息系统账号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4结束语
[摘要]管理者心理学目前还是比较新的一门学科,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还不多。本文以某网络企业出现的盲目多元化问题的教训为例子,利用管理者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作简要分析,说明管理者心理学对企业管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管理者心理企业管理
一、“盲目多元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近年来,新创的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诞生。新创的网络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有的企业就会出现“盲目多元化”现象。具体表现是:企业同时开展了很多项业务,但没有哪项业务能真正产生效益,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撒的东西很小很细,撒出去就看不到了;事情作了不少,时间花了不少,钱花了不少,但收益甚微。
例如:某网络企业就出现了上述问题的教训。该企业定位于近年来的热点题材“网络传媒”。但该企业的产品线拉得非常长,其产品包括了四五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开展了多种具体业务,共计十多种各类产品。由于各个产品差异很大,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比较少,所以在经营上每个产品基本都是“各自为站”,经过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停滞状态。在老产品停滞不前但又不明确不再经营的情况下,又盲目推出新产品。使得企业经营重点不断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频繁,人力资源不能相对稳定,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
1.具体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散,导致企业每个产品都缺乏竞争力。盲目多元化问题与恰当多元化运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迫于无奈使得产品越来越多,产品之间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关联,即使企业总体的资源比较充裕,由于产品过多,具体到每个产品的资源非常有限;导致企业资金、人力资源的紧缺。同时由于盲目地运营多个产品,公司管理层对每个产品投入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在一些产品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合理决策。而恰当多元化运作,是企业管理者把握好大目标的情况下,相辅相成地开展多项产品,达到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推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赢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具体的产品都有数量众多的竞争对手,盲目多元化的产品得不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结果必然缺乏竞争力。(2)目标分散,导致组织整体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的重要性毋庸质疑,而战略传递的重要性也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很多现在很流行的管理工具诸如KPI(核心关键指标);BSC平衡计分卡等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向企业员工传递战略目标,让所有员工很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并向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而盲目的开展多项业务使得企业战略变得模糊,负责不同产品的员工目标大不一样,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互相之间也缺乏沟通,企业整体战略自然是难以统一。(3)产品更换过快,组织结构不稳定,组织内部人心涣散
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到能够赢利的产品,企业不断寻找、尝试新的赢利模式,经常会推出新的产品,但产品推出的越多,组织机构变化越频繁,反而增加了新产品日常运营方面的开支,形成了恶性循环。产品推广不力致使企业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二、从管理者心理学角度分析“盲目多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前期资源整合工作非常出色,同时企业管理层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经营经验,出现盲目多元化问题,应该不是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而应该考虑的是管理者心理层面的问题。下面简要分析。
1.从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分析。众所周知,决策是管理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决策而言有多种方式,其中最涉及管理心理策略的可分为:个人决策、参与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人决策毫无疑问是一种专制方式,直接依赖于管理者的本身素质;集体决策方式容易产生三种消极心理现象,即从众思维、小集团意识和某种极端性倾向;参与决策方式比较符合管理心理规律,不仅能激发参与决策者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吸取决策参与者的智慧和增强领导者的群众观点。上例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产品的运作和管理过程中,没有采取以上较好的决策方式。
2.从目标任务的角度分析。管理好一个企业,最中心的原则是目标任务。企业经营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过程,立竿见影,迅速见效的事是极少的。每一个成功的赢利模式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需要管理者有面对困难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在确定经营目标之后,就要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下去,纵有千难万险,也不轻易改变初哀,带领员工战胜逆境实现目标。如果没有这份坚持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的搜狐、新浪、腾讯、分众传媒等等大企业。例子中的企业管理者似乎缺乏这份坚持的心理,运作产品过程中没有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到底,而是半途而废节外生枝,造成盲目多元化。
3.从双赢、互利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明确的提出,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除了满足明显的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之外,还有许多团体的利益必须得到满足,其中很重要的几个团体就是企业的顾客、企业的合作伙伴和企业的员工。某草根出身的浙江商人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三句话:“对得起合作伙伴,对得起顾客,对得起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保持与他人合作的心态,坚持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心理尤为重要,是自身产品常胜不败的保证。例子的企业管理者在作决策时恰恰忽略了上述几个利益团体的利益,草率的终止产品是对合作伙伴和顾客的伤害,随意的组织结构变动、频繁辞退员工使得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者在应用管理心理学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特别要注意克服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心理,避免盲目多元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说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操作非常简单,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普及,其较为简单操作、便捷的功能实在是功不可没,每个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属性并且游刃有余的操作,该性能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大特点之一;除了操作较为简单以外,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人们常说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使用,现如今的地球不再是地球,而是一个“地球村”。可见,互联网将整个偌大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这都归功于计算机的资源共享性。通过计算机的资源共享性,哪怕是在千里之外也能够瞬间掌握信息的变化。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企业管理,并进行重要的企业数据分析,这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安全性,计算机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加密处理,使得企业的相关数据非常安全。
2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截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而这些信息化的工作主要是对在企业中日常工作和生产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的搜集、整理、储存和整合。这些资源的信息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科学化的数据分析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运作状态,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而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办法,对企业运作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资源整合,使得企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都得到妥善的安置和处理,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内部的工作发展水平。
3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探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4.5亿人,与2009的数据相比增加了7000万人次,可见互联网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除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用户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对于中国的大型企业来说,互联网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100%,中小型企业的接入率也达到了90%以上,可见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范围是非常广阔的。由上可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不可或缺,相继开始引入互联网技术。这也充分说明了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来说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比如说,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管理和运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对企业的运行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且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总结出合理化的工作流程,计算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并且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另外,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员配置上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但是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投入使用,该技术对企业的人员配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析,从而制定出较为中肯的人员配置方案,让合适的人从事较为合适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企业资源浪费,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在与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另外,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工作流程的整理,大大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过对企业工作的整合,将历届员工的工作经验整理成具体的方案,成为供内部人员借鉴的工作资源,此种方法不仅科技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够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精神。
4结语
(一)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外贸企业的发展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良好的国外企业信用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建设,而且外部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主要靠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交易记录来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判断,这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基本不对私人开放。那么,在对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方面就更加参差不齐,因此外贸企业基本上是难以获取国外客户资信信息和信用管理服务;除此之外,我国外贸企业之间也存在壁垒。由于存在激烈的竞争,涉及国外客户的信息也基本上不予交流,很难及时共享到其他外贸企业被欺诈的信息,这就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甚至出现同时在我国十多个口岸进行诈骗的荒唐事件。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从大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外贸企业因为内部没有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引发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但因公司管理层的不重视或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三)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交易环节,而是贯穿了整个贸易流程,因此,构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交易环节,实现对各个风险环节的全程控制。所谓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就是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都对企业出口信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事前管理是要求企业在业务开始前加强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等进行调查,事中管理要求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对授信对象和授信金额进行实时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三项资产(应收、预付、存货)的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做到如上三步骤,基本就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合理制定信用标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给客户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信用额度,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首先是调查客户所在国家的宏观环境,评估东道国的风险因素,有效控制因国际因素原因带来的信用风险,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企业规避此类风险还是以预防为主。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规模不大的外贸企业还是咨询专业机构的一些评价指标:比较权威的有欧洲货币指数、机构投资家风险等级指标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除咨询上述专业机构外,还应该委托他们对一些专项因素进行调查、评估,做到真正了解东道国的风险所在,建立预警机制,有效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其次是针对国外客户本身所采取的一些资信调查评估,从不同渠道了解国外客户的资信状况,加强信用风险档案管理。企业可选择通过传媒、网络等自己掌握和了解客户信息,也可通过国内的一些银行或专业资信调查机构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客户的经营情况、资信偿付能力并做出准确判断,以此来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外客户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等问题进行差异化管理,最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额度。对信用管理要做到时时跟踪,对于超过额度的客户,未进行新的评估审定前,对超出部分坚决不予赊销。
(三)完善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体系
1.加强征信管理建立信用制度的核心是征信数据的采集及评估(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估,消费者信用调查和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主导建立征信系统,此系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服务。
2.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信用体系必须要求信用信息市场化。目前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应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结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其次是大力推进和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
3.快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在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应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出口信保业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四)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竞争优势
一、引言
全球化经济时代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逐步认识到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它们所拥有的知识,知识地位的变化凸显了知识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在快速变化的战略环境下,对知识资源开发、管理、运用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目前,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界最热门的管理变革之一,但是很多企业的知识管理绩效却不尽如人意。据有关资料表明,只有6%的企业认为自己从知识管理活动中获得巨大收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含糊不清,已有的知识管理理论更多地偏重对技术解决方案、企业知识特征及知识创新的研究,缺乏对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研究。为此,本文将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有关问题。
二、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多年以来,对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表明,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Prahalad和Hamell早在1990年就已经明确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无论是“生产技能”、“技术流派”、还是“积累性学识”,都是“知识”的一种。Teece等人(1997)则认为:“企业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等不断培养新的核心能力的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可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企业知识的竞争力和对知识管理的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长久保持的关键。本文将从最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的企业文化力、学习力与创新力等方面来探讨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关系。
1.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文化力的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静态看是一种实力、一种结果;从动态看是一种行动、一种过程,是企业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水融、相辅相承发挥作用的过程。文化是以价值标准、行为习惯为核心的概念,是人类能力高度发展的标志。文化以其独特性为人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竞争资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惯例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几乎所有推行知识管理的企业都认为知识管理不只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建立在全组织范围内、渗透于组织每一方面的学习型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与塑造的实践证明,没有知识的获取——处理——传递——应用过程,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而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就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2.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求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认为:“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的能力也更要增强”。他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引用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的话说:“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有的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因此,组织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团队学习和系统学习,使企业的运行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对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培育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学习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开发与共享,通过知识管理可以使企业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
3.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创新力的提升。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创新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构建企业的知识库,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知识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交流思想,引发创意;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培养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强化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有着深刻和积极的作用,但从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实践运作来看,分散、盲目、零乱的知识管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只有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进行知识管理,才能真正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依靠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只有适应、满足顾客对价值的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创造竞争优势,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核心内容。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一般通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或通过差异产品和服务来创造价值,而忽视依靠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知识管理如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或为企业增加收入?企业可以通过加快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和流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好处是通过降低知识获取的成本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因而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被编码的知识,其特点是容易交流和转移。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直觉性的和不能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如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等。在没有知识携带者(认知主体)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所以,企业要通过各种方法,加快企业成员之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成功实现知识的转化,不断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进而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竞争优势。
2.注重稀有性知识的识别与创造。许多企业都善于积累和创造知识,但如果许多相互竞争的企业拥有同样的知识,则这样的知识不能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相互竞争的企业拥有同质的、有价值的知识,最多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不至于处于劣势。所以,如果企业拥有的知识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则这样的知识必须是企业特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知识。许多企业已经发展出了获取知识的文化,但没有发展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和制度保证,由于知识通常被视为权力的象征,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在企业扩散和转移,企业不能利用知识的独特价值。如果企业要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发展出具有独特的、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独特的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能够识别出对自己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真正稀有的知识。
3.塑造难以模仿的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塑造一个知识共享型的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印上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因此,有价值的、特有的知识在短期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但如果其它企业可以模仿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稀有的知识不再能够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发展和培育出难以模仿的资源,即独特的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是其它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因此,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
4.实施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管理战略。实施知识管理并将之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需要系统的、有机的知识观,其中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管理战略,如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将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基础,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许多多因素对企业创新的过程、机制、模式、政策和绩效有影响。因此,在技术和市场剧烈动荡的环境下,企业只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着力发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全面创新管理,才能快速稳健地提升核心能力。
5.重视知识型团队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核心能力的人才载体主要是高素质企业家、技术顶尖人才、管理顶尖人才、营销顶尖人才、工程技术骨干。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个体智力资本、团队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吸引、培育、发展和凝聚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策略。特别是要制定和执行环境战略、成长战略、支持战略、关系战略、补偿战略、并通过文化整合,以留住优秀人才。同时,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加强知识型团队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和增强组织资本。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已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利用、整合和创新知识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研究表明,将企业管理的重点转向知识管理,就是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很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流通,增加企业内部知识的存量与价值,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个体成员与整个组织的能力,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武兴,闫同柱等.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高:战略、路径与案例.科研管理,2004(2).
2.余光胜.企业知识理论导向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新进展.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3).
3.喻金田.企业的知识构成、测评及管理探讨.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
4.王能元,霍国庆等.企业知识创新的战略目标及模式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