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唱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合唱指挥;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56-01
前言
指挥在合唱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但我国在合唱指挥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指挥、学生模仿的传统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他们对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体验。因此,分析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创新合唱指挥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育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合唱教学研究不全面,对童声或是变声期的研究较少;只注重合唱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改编、编排合唱活动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缺乏研究和重视;教学手段单一、落后,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点,以上问题都容易对合唱指挥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1.没有正确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和指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整体,合唱指挥课程开设的基础是合唱,连接其教学和实践的关键也是合唱。因此,合唱课和指挥课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然而,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对合唱指挥教学还存有一定的认识偏差,对合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合唱和指挥融合在一起,没有达到精准、良好的教学和指挥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往往重视对指挥相对独立的研究,而忽略了从合唱的角度来研究合唱指挥教学。
2.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最近几年我国的合唱指挥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仍然是其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合唱指挥教学多数是由声乐、器乐或是理论课等教师兼任,或是由经过专业院校短期培训的教师担任,这在合唱指挥教学中,产生了教师变动大、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3.合唱指挥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环境特点。为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对合唱指挥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教学工具,强化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合唱指挥的认识程度和指挥水平。
4.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存有许多问题
在我国,合唱指挥的相关教材有很多种版本,但能够全国通用、长时间流传的教材却不多。目前我国使用的合唱指挥教学教材,多数都不能适应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不能明确体现合唱指挥的教学目标。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大同小异、缺乏创新的,此外,还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等问题,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合唱指挥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提高合唱指挥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在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合唱与指挥的技巧外,还要让学生从合唱者与指挥者的双重角度,学习和分析合唱作品的音乐内涵、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把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相融合,从而实现提高合唱指挥教学水平的目的。
1.加强对合唱指挥教学的认识程度
传统的合唱指挥教学一般是分开进行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的,应该将指挥和合唱相融合,然后再进行综合教学,这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指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站在合唱者的角度来掌控指挥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合唱者心理的理解和感悟,对指挥方式和技巧进行更好的学习。
2.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合唱指挥教学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势,把集准确性、趣味性、全面性于一身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积极的运用到合唱指挥教学中,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来深化教学内容。通过利用网络建立合唱指挥教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知识更加方便;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合唱和指挥作品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合唱指挥技能的掌握。
3.改革和完善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
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开展其教学活动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教材语言要深入浅出、简单明了,不能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脱离实际的教材,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没有帮助。另外,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合唱指挥知识融入到丰富多样的形式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把音乐作品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使学生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节奏和情感的掌握。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合唱指挥的学习主动性,令他们更好的掌握指挥技能,对提高指挥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5.培养学生具有指挥者应有的品质
指挥一个庞大的合唱队有序而协调地演出,没有完善的纪律和制度是不行的。做为指挥者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认真准备好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排练中的日程安排,杜绝随意性;也不可由于自身的忙碌而安排临时指挥,这种临时代替制度是合唱队的一大问题;其次要加强队员的时间观念,实行点名制,健全出勤制度,强化集体意识,遇事要克制自己,以整个团队的大局为重。指挥者的情绪对队员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这就要求指挥与合唱队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指挥工作是艰辛的,排练中的各种困难也是层出不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指挥的教学与实践中,通过对学生严格的要求、耐心的诱导、刻苦地磨练,逐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富有激情地投入到指挥的排练过程中去,以指挥者的情绪带动全体合唱队员。
6.与形体课结合,开阔指挥思路
指挥是用身体的动作来指挥合唱团的,这与舞蹈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别于舞蹈,指挥主要是通过手的动作来带领合唱团演唱,双手是指挥的核心。我们可以借鉴手的优美动作来为指挥服务。此外,我们在排练或仔细观看指挥家指挥合唱时会发现,指挥者头的摇摆,眼的表情,面部表情,身体的轻微摇动等,这些暗示动作若用之恰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挥教学时就要结合典型的范例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以开阔学生的指挥思路,丰富指挥艺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应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改革合唱指挥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合唱指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合唱指挥效果和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合唱指挥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英辉.合唱指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6).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健康成长 作用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中国古代的文人以优美的文字、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开导劝慰,有的逍遥浪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古诗文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什么是健康成长
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学生是否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否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可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身心。然而,中国古诗文“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好载体,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并充分利用。
二、如何利用古诗文
古诗文教学以“听读”、“诵读”、“思考”、“联想”为主,我认为要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巧选诗文,以德为本。
古代文人赋诗言志,好的诗文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文本的时候要有取舍。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在此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学校教学应格外注重学生优秀品德培养,以“育人”为目标。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选择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诗文,因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操是身心健康的保障。中国古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如何修养也有不少描述。例如,《论语・宪问》中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告诉我们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再如宋代诗人程颢在诗中写道:“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形容志士们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诗经・小雅》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是在告诉我们,人们对道德高尚的人崇敬和模仿。
这些诗文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德。如何培养品德,古代文人告诉我们一些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告诫人要每天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省;《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在告诉我们知错能改的道理;《孟子》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古人自我修养的至高境界。若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选择、推荐这一类的诗文,进行系统性的诵读、品鉴、记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平静心态则有很大的帮助。
2.以“乐”引路,提高审美。
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注重押韵、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诗歌更是被改编为歌曲。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引入音乐不仅可以达到古典诗词的教育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孔子曾说:“音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淳教化。”在诗歌教学中尽量结合音乐,精心挑选与所讲古诗词相关的乐曲贯穿教学,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方法。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读懂古诗词,体验诗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提高诗词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实例不少。举个例子:在学习《诗经・蒹葭》时,我播放了一首由它改编而来的歌曲《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邓丽君的歌声给学生塑造了凄丽迷茫的意境,很切合诗中要表达的那种缠绵悱恻、独自彷徨的情愫。经过聆听乐曲,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较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在解读诗歌内容时更有画面感,并能准确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诗情乐韵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情感体验和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让音乐领路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轻松地学习和传承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3.知人论世,情感共鸣。
诗文是作者抒怀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文人的积极向上、豪迈胸襟,也可以看见他们的自然纯真、坦率豁达,还可以了解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可以看见他们的爱国热情,等等。透过诗文,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本人。我坚信伟大的诗人穿越千年,依然能散发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学习和了解,抓住对人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因人爱诗,因诗动情,给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目前学生学得最多的就是唐诗,诗仙“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篇,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他的乐观和自信,尽管李白的一生充满波折,但是在现实与理想有很大差距的时候,他却没有悲观,而是依然执著追求自己的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说“诗圣”杜甫,身处战乱年代,但是忧国忧民的他依然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文人都有个性,每一个文人都有独具风格的作品,那么不论是深处浊世却坚持九死未悔的屈原,还是隐居山林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还是为因为离别怅然神伤的柳永,抑或是怒发冲冠奋力抗敌的岳飞,总有那么一个诗人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内心。
三、古诗文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对优秀品德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格特征的人。我们要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借鉴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家庭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都是符合时代要求。我们要通过古诗文这一载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担负起传承中华美德的责任。
2.对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之美,调动学生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在古诗文中,那些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诗人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诗人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借此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古诗文中,大自然已经成为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为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对情感世界的充实。
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会调节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那些激励斗志、自强不息的诗篇,让学生汲取奋发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那些规劝开导,分析得失成败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成功不容易,失败不气馁的道理。通过古诗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品诗读文,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更可以淡泊名利心,净化灵魂。古诗文教学应受重视,它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它。
参考文献:
[1]李玉霞.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9(13).
[2]范爱蓉.论中学语文古典诗文教学中的学生人格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4.
一、接待工作细致,活动安排紧凑
飞机上午*点到达**机场,我和张老师出了检票口,就有人举着“*艺术学校”的横幅接待,因为焦作艺校孙校长乘坐的班机此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写作网本资料权属文秘写作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比我们晚一小时左右到,接待方就安排我们在机场里面的茶座休息等待,并叫了茶。孙校长到后,我们就一同乘车到达下榻酒店,就看到酒店里悬挂的“热烈祝贺*艺术学校25周年校庆”的横幅,酒店入口处立有一块“校庆活动日程安排的告示牌”,有专人负责签到、安排房间,并安排了午餐,午餐后回房休息。
第二天参加校庆典礼,学校设有两个签到处:贵宾签到处和校友签到处,签到时我们拿到了日程安排表、校庆画册、礼品和晚上演出票;来宾被安排到休息室用茶和水果,休息室设有两个:来宾休息室和校友休息室,感觉主办方考虑得比较细致。操场上左右两排分别立有学校宣传展板共*张,将学校教学管理成果、艺术实践活动向来宾展示。
上午*点左右,学生先入场,操场从左至右划分了5个方阵,分别为:学生、校友、来宾(邀请领导在来宾方阵前排)、教职工、学生;校庆典礼活动整个议程为:1、介绍来宾,宣读贺电;2、校长吴樟化介绍学校情况(时间大约2分钟);3学生代表发言;4、教职工代表发言;5、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致词;6、*市政府副市长讲话;7、举行顾问聘任仪式,聘请上海著名昆曲家梁谷音、上海昆剧团原团长王济生等二人为学校特约顾问。整个典礼历时约30分钟。
典礼结束,学校随即安排上车回酒店就餐。因有考察任务,我与张乐华老师找到学校一位年轻老师,并在其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美术展、文化课教室、舞蹈排练厅、戏曲排练厅等,并拍摄了一些资料照片。
中午聚餐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大约有近20桌,是自助餐,晚上人数稍少,也为自助餐。
晚上的演出在*投资3亿元新落成的大剧院举行,节目时间在1小时20分钟左右。
第二天上午,学校安排来宾游览了*市内几个景区:沈园、兰亭、鲁迅故居。中午在酒店就餐,餐后不少来宾纷纷离绍。由*艺术学校代订飞机、火车票的客人,主办方会派人电话告知你怎么到客运中心,然后坐车到机场或火车站,只有少数几个学校由校方安排了接送。
不足之处:
1、日程安排表应提早发放。日程安排应在来宾在酒店签到时发放,立在酒店门口的告示牌几乎没人注意,而且告示牌上活动日期标示不清晰,让人不易领会。
2、接待感觉有始无终。学校似乎只有一辆小车,活动期间租了两辆大客车。最后一天接待也许是顾不过来,没逐一安排接送。虽然各学校代表均能够理解,但总让人感觉有始无终。
二、几点感想:
这次*之行,我不仅拍摄了校庆典礼、晚会、教学场地、宣传展板等资料,还想方设法,收集到校庆典礼中校长、市长、学生代表等讲话稿共5篇,作为今后写作的备案参考。通过参加这次校庆活动,我总结了*艺校的几点成功经验,也归纳了一些感想:
1、领导班子年轻化。
*艺校领导班子成员现有校长1名,副校长1名,校长助理2名,办公室主任1名,5名成员中3名是女性,除了副校长徐洁年龄超过40外,其余几名领导均只有30出头,班子非常年轻,因为年轻,敢想敢干,有闯劲,精力旺盛,富有活力。
2、校庆晚会教师展现多,学生节目扬长避短。
*艺校的校庆晚会算是成功的,其中教师参与的节目占了整台演出的三分之二。校长吴樟华表演了笛子独奏,年轻的校长助理曾获戏曲小百花奖,这次也在越剧片断中出演西施;其他教师纷纷登台,表演小合唱、舞蹈等,师资力量得以尽情展现,也提升了整台晚会的艺术质量。
*艺校以戏曲专业为长项,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也许是因为学生进校年限短,基本功还不够全面,戏曲节目中以展示“做”为主,比如花旦的水袖、武生的跟斗等,“唱”、“念”、“打”在学生表演中似乎没有,注重了扬长避短。
3、政府大力支持,新校园环境一流
*艺校诞生于1980年,经历了25年的风雨坎坷。学校基本是在“三无”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也没有教材此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写作网本资料权属文秘写作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之下,由绍剧团划出了一块土地让给“艺校”,又从剧团和有关单位陆续调来了10多位干部和教师,于1980年12月招收了第一期学员。*艺校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5000万建成新校区,占地130亩。学校从单一绍剧表演专业发展为如今的戏曲、器乐、声乐、舞蹈、影视表演、美术、幼儿师范等7个专业,在校生达758人,教职工已达110人。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校园环境、设施在全国中等艺术院校中尚属一流,这一点得到与会来宾的一致公认。
三、对学校明年20年校庆的一些设想
1、晚会在精不在多。
个人觉得学校筹备校庆晚会,一台综合性节目足矣,在精不在多。如果准备节目过多,既分散精力,又容易滥竽充数。从学校目前现状来看,尚不具备举办多台晚会的实力。专业教研室应充分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几个精品节目,其中全露舞蹈和铜管班合奏应作为一个演出亮点,使整台晚会精彩纷呈,迭起,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接待工作考虑充分、细致,留有余地
吸取*艺校和今年乌克兰格里艾尔交响乐团来校访问接待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校校庆活动的接待工作应提早筹划,精打细算,具体分工,每一环节落实到人头。经费预算上要留有余地,因为临时可能出现少额不可预见的开支。在细节考虑上,应周到,细致,因为小中见大,接待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声誉,应尽量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应该考虑学校标志性象征
一个学校应该有校徽、校训、校歌等标志性的象征,能很好地反映出学校整体精神面貌。*艺术学校有自己的校徽和“学高、志远、德厚、艺精”的八字校训。而遗憾的是,这些我校目前尚无一项。个人认为,我校应该借20周年校庆之机,将学校校徽、校歌、校训确定下来。校徽和校歌的征集可以集思广益,在报上打征集启事,悬赏1000-3000元,用小额的投入,为20周年校庆宣传造势,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4、论文集出版一事还望商榷
一、充满活力、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综合组有专职教师人,除了个别教师兼代两个学科外,他们都是专职教师,组内年轻教师多,专业水平高,有两名是高级新秀教师,名区级骨干教师,名校级骨干教师,他们对于学校和本组的各类活动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说我校的综合组是宁小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二、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组学科多,涉及了不同学科,同一学科教师不属于同年级,这样会在教研活动及备课时存在困惑,开学初,在制定教研计划、研读课标时,采取以备课小组为单位,进行各学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来领悟课标内涵,由于学科的不同,我们寻找一些“共性”的问题来研讨。例如:我们的计划中就有“
“结合学科特色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班级建设推动良好的学习氛围“各学科交流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苦练内功----说课比赛”让教师抓住机会,让教师加强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提高教师对教学六环节的重视,做好课前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英语教师教研成果展示”以展示活动为平台,锻炼教师、培养教师、发现教师,等这些“共性”的主题,开展研讨,同时对青年教师挖掘学科自身的特色,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也大大提高学校全方位的工作进展。
在第周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研讨《结合学科特色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态度、用科学的理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萌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经常给予欣慰的微笑、赞许的手势、热情的话语、给予细心的帮助,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有机地运用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老师在美术学科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从学生把手工材料变为废料开始引导学生要爱护环境,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很抓学生的课堂常规,抓学生的听课效率,抓学生的小骨干建设,抓好学生场地安全,给学生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安全上好体育课。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有童趣的演唱习惯,有感情的演唱,要求学生唱歌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这样才能把歌唱好。
在第周“教师苦练内功----说课比赛”这次说课比赛活动中,使综合组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中成长,,这位教师的说课给予了肯定,这位青年教师谈了自己对说课的认识和感受。首先,自己感觉有了“压力”,也发现自己的“亮点”,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她们能驾驭教材,挖掘教材,对重,难点的把握,在做完课后及时总结得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反复尝试,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分析的能力,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相互学习,彼此协作,有利于解决学科的教学难题,有利于教师的共同分享,彼此支持。在主任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组的教师吸收了新的血液,对所执教的内容与对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给了她们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她们也希望这个活动能延续下去。
通过老师们的互动与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可以看出教师的说课是精心准备的从说课的过程中就能看出对学生的养成行为习惯抓的很好,老师的一个手势,一段音乐,一声哨令,学生就知道要做什么,她们以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获得知识,并从中贯穿德育知识。
本学期继续开展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计划,围绕本学期教材进行教学研究、挖掘教材、钻研教学理论,钻研教学方法对教材中出现疑难,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本学期,还以校本课程资源包学科的形式进行互相听课,学人之长,补已之短。老师们还结合自己的观点做出了点评、互评。在大家的互评、互学找出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及教学中的得失。
组内老师做开公教学,校领导,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备课到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教研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这样使得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修改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也发挥出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各项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1.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单人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三人第二,四名的好成绩。区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第一名。
2.校排球队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第七名,区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团体第一名。
4.英语组的老师组织并举办首届英语节。
5.老师带小合唱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小合唱一等奖。
6.老师参加区教师美术基本功大赛。
7.老师带舞蹈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舞蹈一等奖。
8.老师带器乐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器乐二等奖。
四、本学期我们反思教研工作的不足。
一、办学理念要“新”
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冲击着教育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教育人,那种办学思想保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管理者必将被迅速发展的现实所淘汰。无论是优质学校或是薄弱学校的校长,无论是具有多年办学管理经验的老校长还是初出茅庐的新锐领军人,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校长务必崇尚学习、崇尚创新,切合本校实际,定准学校发展“基调”,带领大家稳步向目标迈进。
二、管理要“实”
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法宝”,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家长会情愿把孩子送到一所管理涣散的学校。学校管理的“精、细、实”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师资队伍的管理要完善。学校领导集体要以身作则,起到“火车头”的榜样作用。要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修养建设,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赖一个样”的弊端,所有人都动起来,不消极、不怠惰,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甚至更多份外工作。
其二,要把教育教学管理放在首位。要努力营造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长一定要走出校长室,深入班级多听课,多指导,亲自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坚持听课,为教师做出表率。同时,作为校长还应将教育科研摆在第一位,扎扎实实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有权威的领导。
其三,育人环境的管理不容忽视。校长要带领师生积极营造整洁优雅的育人环境。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薄弱学校的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增大,我们要牢牢把握好这一良好契机,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三、办学思路要“独特”
这里谈到的“独特”绝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要立足本校实际,尊重学校传统特色,根据教师突出特长,挖掘学生的爱好和潜能。不能因为学校办学规模小而固步自封,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少,地处偏远,往往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开发空间。比如某县一所农村小学自主开发的“足球特色班”,在全市比赛中名列前茅;某乡镇小学的学生利用校园绿地搞科学种植,水稻、草莓等农作物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一位聘用的民办教师为学校办起了几十人的合唱队、乐队……成功的范例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倡导的办学思路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只要教学改革来自于孩子们内心的需求,他们徜徉其中,不断进步着,无比快乐着,那就有必要用“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坚持下去。在取得一定成果后,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各类竞赛、校刊校报等渠道进行彰显展示,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学校定会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一、教学研究,齐头并进,做研究型教师
她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把剩余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提高自己。年取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主动订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参加网络芦花博客教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撰写的《石头趣》获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农村小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探索》和《体育课中常见的七种腹痛》获全国三等奖;《做好“情美活实”让体育可充满快乐》和《农村小学德育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区一等奖;《浅析“特质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对策》等4篇文章获区二等奖或在杂志上发表。负责或参与的课题在获市、区获奖。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她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成绩:基本功比赛获市第二名;优质课《小兔子乖乖》获市三等奖;《石头趣》获区一等奖并上挂衢江教育网;《原地侧向投远》获区二等奖。
二、严格管理,率先领范,打造强健团队
满怀一颗学习的心,她走上了教研组长岗位。在工作中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一定做到。敢作敢为,从不感情用事,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综合组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在她的带领下,连续三届被评为校“优秀教研组”。教研组的建设方法形式被其他学科组所学习、借鉴。
1、打造合作学习型教研组,构建教师发展的强力团队
综合组的21位老师们在她的带领下,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组风,老师们彼此感情融洽,是杜泽小学“最团结的教研组”。在合作的进程中,“由老带新,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在组内持续进行。组内教师近年来4篇论文在全国获奖;26篇市区获奖,优质课12次市区获奖;基本功、才艺9次省、市区获奖,8人次获优秀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整个教研组形成了“我很重要”的组内氛围,“我们一起发展”的合作理念,教研组呈现自主、合作、竞争的良好态势。
2、立足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
她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组老师虚心好学,年轻教师成长迅速。虽然综合组很多老师任教的学科不同,但是毕竟学科之间也有共性,大家以沙龙的形式研讨,各抒己见,形成共识。推出的每一堂优质课都是通过教研组老师的深入探讨,汇合多人意见,不断修改而形成的,所以多位老师在能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比武连续两届获一等奖。
3、建立芦花博客,追求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工作室成立已经三年,吸引了很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为师教搭建了交流、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品牌。每位成员在工作室的研修中都能做到敏于发现、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精于积累,走自主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组内老师的博客获市网络教研三等奖。
4、特色活动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她带领组内教师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开展了11个特色项目,分别是:田径队、围棋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合唱队,铜管乐队,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在这些兴趣小组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乃至全国的、省级的比赛,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16人次全国获奖,159人次省、市区获奖。
三、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做奉献型教师
一、苦练内功,把音乐技能素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这也称之为基础素养,包括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这些基本技能,教师要下功夫训练、培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知识扎实,表演技艺精湛的优秀教师。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必须提升的必要素养。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学科交融,学科互相渗透。我们认为,音乐学科综合课程之“综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综合;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就是说音乐是其他艺术所必需的,艺术是非艺术学科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摈弃音乐教育的“孤立”观念,建立音乐“大课程”思想,必须把“音乐”放入“整个艺术”中来考虑。音乐教师要有“大音乐”的概念,有“大音乐”的意识,要广收博纳,从其他学科汲取更多的营养。音乐教师不能自我封闭,应该打通和其他学科的内通道,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学会继承、巧妙嫁接,尽最大努力为我所用。要不断学习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丰富、更厚重、更全面,做一个善于学习者,善于借鉴者。只有不断丰富其他学科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知识全面的人,才能达到触类旁通,才能综合驾驭,才能把自己的素养提升上去。
二、严谨治学,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能够上课,同时还能进行科研。音乐教师也要有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探究意识,懂得治学,学会做学问。
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教学研究需要教师有四种能力:一,教材研究能力;二,教学方法研究能力;三,教学评价研究能力;四,教学论文写作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音乐教师就必须站在音乐教育的前沿,善于吸纳新的音乐教育理论,洞察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摸透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向音乐教学新的领域挺进。
三、美道慎行,努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道德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
教师必须心中有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
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社会大环境对音乐教师的影响比较大。我们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力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音乐教师必须在职业道德上下功夫,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教师。
四、苦练外功,虚心向生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告诫儿子写诗的诀窍。音乐教师的敏感、悟性、灵感不仅来自课本,来自理论书籍,来自专业知识,还来自社会和所接触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抛开课本,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社会中、学生中去汲取广泛的营养。一切艺术的灵感都来自社会、自然,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和体悟。
办真教育
创设自主学习型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什么才是真教育?在张广利校长看来,就是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教师享受教学、享受生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负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发展。就是遵循“以人为本”,办有利于师生终身发展的教育。
张广利提出创设“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并果敢地进行精彩实践。“校长就应该是教师的教师,是一位道德高尚并富于人格魅力的人。”张校长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从当教师那天起,他一直钟爱并打造着自己的课堂,曾先后进行过初中英语听说读写评价改革和高中英语的整体教学实验。任校长后,百忙中的他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初中英语简笔画情景教学实验、和谐教学法实验、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与实验等课题研究。2000年,四中重组后,他积极推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改思想,在积极借鉴课改名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并形成了“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名师示范、全员研讨、逆向评课、一人一课、全员考核达标、骨干评选、同课异构、整体推进等措施在全校推开,模式效应逐步放大。尤其是2009年4月份,成功承办了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胜利四中“三名校同课异构观摩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500余名教育同行到校观摩学习,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走进四中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我们看到每名学生在课前都领取一份《导学提纲》,而这份《导学提纲》是在备课组集体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设计的,它是“自主学习型”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在老师的适时指导和点拨下,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的工具。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导学提纲的设计既遵循教学法的大方向,又呈现出了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灵活变通,体现了“和而不同,纷而不乱”的自主学习特色,有利于实现学生互动共长。
真正的本真教育就应是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和享受成功的教育,是以人为本注重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胜利四中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准定位就在于此,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其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对情感和思想的主动感知,彰显了学生学习和自主成长的内在动力。
育真教师
“自主学习型”课堂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在“自主学习型”课堂上,教师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而设置导学提纲的考验。而在这个备课环节中的考验,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说,无疑于凤凰涅磐经受浴火重生的检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遵循学校课改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本班实际,将“自主学习型”课堂向纵深演绎。
李丽老师不但在课堂上运用“学习小组”,而且把其扩展到了班级管理中,卫生、桌面整洁度等都进行小组捆绑评价,每周评选一次“优胜小组”,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张秀莹老师注重从不同角度划分小组,不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小组,而且还尝试着打破小组的界限,将学生构建成一种“网络”,人人都既有负责人,也对他人负责。在小组分工中,既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等,还可以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如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宣传组长等,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能充分发现和利用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点。
教师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导航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校的发展。本真教师不在于自己怎么教,而在于怎么让学生有效地学。善于思考的张广利校长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改课改推进并驾齐驱,以课改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教师的不断发展来推动课改的前行。
作为一校之长,张广利不管多忙,总会主动参与并深入到课改的活动之中,不仅为教师发展做好服务,还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开展在教育情景中的问题研究,引领教师做实践的研究者。他组织教师以合作研究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合作、探究培训,让教师首先感受课改课堂的成长魅力,并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和实地感受,感到实实在在的课堂改革就是教育发展和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从而有力地激发起教师课改的欲望和热情。
张广利还提出教师课改要遵循“团结、集体、捆绑”等几个关键要素,以加强团队精神的培育,来充分发挥对团队教育、凝聚之功能。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重塑和弘扬以“奉献、拼搏、创新、开拓,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团队精神,积极推行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逆向评课法”,形成了教师间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个性化课堂教学实战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拓宽教师的课改思路,张广利用超前发展思维,着眼优化教师多元学科知识结构的建设,勇敢打破学校以往的机构编制,设立了教师发展部,在胜利教育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许玉琴名师工作室”和“商虹名师工作室”,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实施名师帮扶计划,为教师搭建起学习和借鉴的互动平台,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张广利极其注重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学实践,仅2007年一年,学校就外派学习和参观的教师就有130余人次。名校、名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了教师视野,高端课程培训更新了教师知识结构,这些措施都有效促进了四中学习型班组的建设和学习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近3年来,在探索“自主学习型”课堂实践中,学校教师先后有196人(次)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省级以上168人次),158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
除了让教师享受教学成功外,张广利还想方设法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让教师们在工作之外,享受到七彩生活的幸福。他创造条件,丰富教师校园文化生活,建立了职工之家,开展了班组师生合唱赛、师生联谊篮球赛、冬季越野赛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读书十佳”评选等活动,让教师享受教学,享受生活,专业上不断成长,人生之路快乐延伸。
树真人才
“自主学习型”课堂助推学生一生发展
关于课程改革目的和意义,张广利校长认为,改革就是改变和革除不利于孩子自主成长和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创设出“让学生享受学习,让学生享受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发展”为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构建起以学生自主学习、快乐体验、合作互动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树真人才,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的创新性人才。
把握教育的先机,才能赢得主动发展。在“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张广利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他认为,只有学生认可说好的教育教学才是真正的教育。张广利平易近人,在餐厅、校园、操场、宿舍,学生与他无话不谈,大到对学校课改的建议,小到生活中的秘密话儿。
九年级5班安琪同学对我们说:“‘自主学习型’课堂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到主动,老师说的少了,我们参与的多了。在老师给我们制订的学习目标中,任由我们想、我们讲,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每一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小组交流中,讨论、质疑,然后加深理解记忆。”
从安琪那开心的笑脸上,每一名走进四中的人都感知到:这种“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能在最大限度里减轻学生的负担,开启学生的心智,拓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近几年,学校先后有124人次获奖,其中地市级以上69人次。2007年,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有22人获山东赛区一、二、三等奖,8人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分获山东省赛区一、二、三等奖,2人获山东省信息学联赛一等奖。
张广利校长说,“自主学习型”课堂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小课堂”,学校开发形成了以特色校本课程和社会实践基地为主打的一系列“自主学习型”社会大课堂的新模式,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设置,在创新改革层面有机交融,相得益彰,构建起较大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网络。
走进四中就像进入一片世外桃源。四中本部校园虽小但精,栽有上百种植物,校园文化浓郁厚重,为师生的自主发展带来鲜活的气息。学校立足自然环境,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编写出《花木种属图集》、《校园百草图文集》等多种校本教材,并列入课堂教学计划,着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自主学发展的大课堂。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四中学子普遍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炼就了一种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塑造出优秀的行为品质,成为支持他们一生发展的智力源泉,将伴随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一、培养先进教学理念
1.基于活动,超越活动――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目的不是增加难度或培养“音乐艺术家”,而是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社团活动课中,全身心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应该说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在音乐社团活动课中的精神状态、面貌以及他们的个性发展、自信心的树立等这些远比“活动”更有价值的精神要素,而且这些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爱音乐的习惯。
2.基于课堂,超越课堂―社团课程化是打造活力课堂的主要载体之一
舞台能锻炼人的能力和表现力,更能培养人的自信心,音乐社团活动课堂就是一个能为学生提供表现能力、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的“社团活动课”不仅仅使“特长生” 有了施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关注了部分胆小、怕羞、性格内向和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找到了自身的 “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在各个场合(文艺会演、班队活动及其他音乐表演)中的多种能力。
3.基于发展,超越发展―音乐社团活动是学生音乐体验最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音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一种全员参与、互相合作的体验。社团活动课中以亲身体验音乐、参与音乐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将音乐各要素分解在活动课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塑造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人文审美视野的开阔,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展现的机会,更能促进学生体验交流,并在音乐审美的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欢愉,达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的目的。
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1.优化教师学科知识
我校的音乐社团活动课程由四个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课程组成(百灵鸟合唱社团活动课、金孔雀舞蹈社团活动课、戏曲社团活动课和器乐社团活动课),音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工与合作。活动课程的开发使我们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做了重新规划。因为除在原有具备的歌唱、表演、戏曲、演奏和乐理等音乐学科知识外,活动课程还要求我们有一定的舞台演出、乐队编排和训练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促使指导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满足课程需求,这个持续学习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科知识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2.拓展教师课程知识
通过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这个过程,音乐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材料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前,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只是专家们的事情,但经过实践,发现课程开发存在于日常教学生活中,只要努力,教师也能开发出像样的课程,而且在开发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感觉到自己的科研能力、学习主动性都在提升。这些都会促进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知识的增长,促进多元知识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三、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1.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得以形成
音乐社团活动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规划者、开发者和评价者,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教师逐步掌握了“新课标”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技术,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处理方式,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等。音乐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学会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技能。
2.合作能力得以锤炼
课程开发过程中,音乐教师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就活动课程教学、学科专业知识、活动课程内容、课程编制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日常活动教学研讨以及研究性问题研讨,分担活动课程中的责任,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的智慧,完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有时也会通过向兄弟学校及优秀学校学习取经、合作交流等形式使教师们的主动合作意识、智慧、分享意愿、有效合作能力得到有力的锤炼。
3.科研反思能力得以提升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音乐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发展的需求、学生成长的需要,还要研究音乐课程理论、课程制度和课程开发方法等,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形成具体的音乐教学理念及研究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时,音乐校本活动课程开发促进教师逐步树立反思意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景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和分析总结,久而久之,教师就养成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自己的体会和反思写成教学论文或案例。
四、增进教师专业情意
1.构建了新的课程观
通过开发音乐社团活动课程,教师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的结构与功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看法,对音乐活动课程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们不再认为自己只是被动的课程服从者和执行者,而是发现了自己的专业自,赋予了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权、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权,发现了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合作的课题开发与编制者。音乐活动课程的开发使教师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成长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组织者、实施者、研究者和评价者。
2.构建了新的学生观?
社团课程开发宗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体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构建了新的教学观
在开发社团课程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也有了实质性突破,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组织者、激发者,师生成了学习、探究和发展的伙伴。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自由探索和创造的舞台,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4.构建了新的责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