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指导教师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05-02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计划――协调――实施――评价――反馈的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与时俱进。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容仍是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设置,只是简单地加以删除改动,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强调公式定理的灵活运算,教法特点是知识点加习题,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印象是一门抽象、理论性强、公式多、实际应用少的课程,因此产生讨厌学数学的思想。实际上,高职数学教学不仅可利用数学技能与技术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及就业适应能力,也可以从数学文化价值与思维方法熏陶学生、训练学生。
20世纪70年代,行动导向法首先运用在德国职教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行动导向法教学目的是强调能力本位,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重视在行动中学习,是体现数学教学特色的一种理念。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在保证“必需、够用、会用”原则基础上,突出“两个结合、两个服务”的特色:一要结合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二要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要服务于专业的应用实践,二要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岗位所需的数学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后续工作。
高职数学教学要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行动导向法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培养人才的功能。
1 确定学生的中心与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由所学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并提升,进而形成能力,是行动导向法运用在教学中的关键。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是:复习旧知新课讲授课后练习。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则是被动地理解和“驯服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作为导向,以任务作为驱动,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高职特色的“任务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合理均衡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实践或行动为主导,给学生传达本次课程的任务,指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分组研究协商、分享学习成果,通过“讨论、分析、操作任务”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与达标率,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发挥课堂的灵活性、互动性、趣味性。
2 以岗位及专业需求为契机,优化设置数学教学内容
多数高职数学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改写版,体现数学实际运用的较少,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与讲解的内容完全相同,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数学教师要调查专业主干课程及实际工作岗位对数学的需求,与专业教师讨论研究,根据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搜集、整理、归纳有关的生产或生活实际问题,以模块为单元重构课程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岗位需求,在优化重组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达到不同专业学习不同的应用数学。
这就需要强化集体备课,发挥团体的智慧,共同研讨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来的知识结构体系,避免过多的算式游戏,简化公式的推导证明,利用有限的课时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例如:电气系专业课程线性电路中用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营销专业侧重于介绍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商品边际替代率的数学含义等;机电系专业的绘图工程课程,用到空间解析几何、复数等。
3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明确数学的学习方向
及时地将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新知识、新内容、新案例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以提高课堂的有效率;改变现有数学内容的深奥、枯燥,改变教学与学生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形。通过教、学、用的有机结合,学生感受到为何学数学,如何学数学,再到怎样用数学,真正发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4 构建学习情境,结合使用多媒体及数学工具软件,丰富数学教学手段
高职数学要与实际应用背景即“情境”相联系进行教学,符合高职数学教学目的,在专业化情境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构建,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探究式任务开展教学,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通过合作学习同化并主动地建构新知识。具体来讲,通过对实际问题认真进行分析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再借助于MATLAB、Mathematica、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学建模实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绘制曲线、曲面的图形等;使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数学实验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5 以行动导向法作为数学教学的引领,设置行动模式及体系
由各系各专业的不同要求,重新设计与修定适应本专业要求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建设及研究,以模块式项目化开展教学,每一个教学的项目都以“专业或岗位实际问题导入任务学生解决任务数学知识融合应用解决任务小组考核评价”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围绕师生间实施教学这个中心任务,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包括授课课件、教材、电脑、教学任务等。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分组讨论,选择解决方案,互动互助地解决问题,达成任务目标,小组任务信息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作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体系的主体,均需其全程参与。
下面举例说明教学过程。
项目:有放回的产品抽样的概率计算
任务:伯努利概型
第一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引入本节课学习任务
①准备工作。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一个纸箱,里面放五件形状相同产品,三件正品,二件次品。
②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任务实验报告;动手操作,有放回地抽取产品多次,将抽取次数,正品、次品的个数分别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第二步:问题分析
①从抽球的过程中,分组讨论,概括出伯努利实验的特征。
②根据卡片的记录,小组研讨,问题由浅入深。先计算:由2次抽取产品的实验中,恰有1件正品的概率?进而计算3次、4次抽取产品时,恰有2件正品的概率等,抽象出二项概率公式。
③利用公式计算实验报告中其他抽取记录的概率,进而解决其他的实际问题。
第三步,实施与检查
学生分组探讨概括出“实验特点及计算公式”;加强任务解决全过程的检查与监督。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
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作为代表演示本组完成的“任务报告”,介绍本组探究问题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小组评议。上交实验报告作为考评资料。
6 以行动导向法作为教学手段,改变数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及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平时与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平时成绩为30%~40%,主要是平时上课的表现及作业完成的质量;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占到70%~60%。要制定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评价制度,就必须改变考核方式,大幅度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降低结果性评价所占的比重;以项目任务的达标完成情况考核为主,考知识、考能力、考素质,即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合作交流、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与解决问题、提取信息、概括表述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质量;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6-1747-02
Giving Full Scope to Teachers' Leading Role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he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 Zuo-zhu, XIONG Wei
(Center of Computer and Experiment,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is the supple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computer teaching theory and it's also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rting teachers, this paper raises the necessity, methods and means of giving full scope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Key words: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lit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leading role
1 引言
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会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实际上学生是非常愿意参与计算机课程的实验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如对实验操作过程和步骤不熟悉,不会查看操作过程的错误,不会查看实验结果等,学生辛辛苦苦1、2个小时却得不到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进而不重视实验或者避免实验,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影响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帮助学生,既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体谅,做到真心地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学生的贴心人和可以信赖的朋友;同时,自身也要以对学生充分负责的态度做好学问,以求实的态度,治学严谨的学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竖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心里佩服你、敬仰你,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课程教育的质量。
2 教师应该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才会想方设法地去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1 教师要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理论教学模式,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实验内容,把下次实验中的实验难点、重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解,实验后更应该把实验中多数学生出现的普通问题、实验的数据与结果在理论教学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教师要激发学生计算机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实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重视了计算机实验,他们才能掌握计算机知识,才能把计算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为此,教师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主动做好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感受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他们愿意到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得到操作结果,教师应给予的积极的评价与建议,进一步激发学生操作的愿望,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强意识,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 教师应该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实验讲义
准备实验讲义就是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变更,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选订或者编写实验教材时,要注意同课堂讲授的内容相衔接,确定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教学目标要十分明确和实用,便于学生清楚的知道每次实验课要达到的目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内容要依据大纲,非常简短以便于记忆,非常具体以便于操作,能顺利完成,让学生清楚每次实验课要完成的内容。实验内容不仅应该有验证性实验,而且也应该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学生实验时也比较容易动手。综合性实验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只要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复习和准备也能完成,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应该认真复习书本知识,广泛查阅资料,综合设计出实验方案,这是对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不可缺少的。
教师应该在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讲义,了解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实验讲义的要求逐项试做,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测试实验讲义对机器和软件的要求。教师应对所有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的数据与结果都要心中有数,免得学生提问时措手不及,答非所问,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保护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教师权威性。另外,熟悉实验内容后,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可根据每个学生设计的不同的实验步骤和方法,按其思路,设计出一些个性化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设想然后去探索实现的方法,能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自主地获取知识,达到实验课的理想效果。
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专业特点和接受能力,仔细安排好教学方案,安排学生在实验课中必须完成的、选做的、甚至可以不做的实验内容,告诉学生准备实验的方法、资料、步骤,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实验准备能有的放矢。
3.2 采用机前示教的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局域网把教师机和学生机连接了起来,教师应该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示教,结合实验内容边讲解、边操作示范,让学生边听课边练习。运用同步的示范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先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知识做一简要的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否则学生就只能对某个具体操作比较熟悉,不能进行归纳和总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然后总结学生预习自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难点,作简要陈述或重点讲解,时间不宜过长,讲话不要重复,要精讲。在讲解某种具体操作时,要慢慢地演示,着重强调操作要点和步骤。同时应该通过虚拟网上电子教室把教师操作计算机的步骤直接向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相当于教师在“手把手”地教每个学生,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直接学到教师的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操作,是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捷径。最后应该把新知识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阐明模糊不清的概念及步骤,进一步扩展实验要求和内容,把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运用这样的示教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教师要精心辅导学生实验
教师在机房示教让学生了解了实验内容和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后,学生就开始实际操作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机房内要勤于巡视,主动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询问学生的实验感受,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早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把学生实验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集中起来,分析其原因,然后在适当时间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和,从基本概念、解题思路及实现方法上引导学生,注意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请教老师,真正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万一遇到自己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切不可敷衍学生,应告诉学生待查证后再解答。当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本实验内容及操作后,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选做其它内容,只有在上机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4 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对实验的总结,教师应该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实验作业。每个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清收学生的实验报告并认真地批改,批改时除了标注出操作结果和步骤的对错外,还应该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进行评注。对于那些实验作业完成得很好的,教师应该大力表扬,树立榜样。如果发现有抄龚现象,教师应该对他们批评教育,并且要求他们重新完成作业。对于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个别的教师可以直接在实验作业上标注或讲解,而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在理论课堂上再重点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也能及时地调整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因材施教。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验,重视实验作业,而且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教师还应该在实验课堂上随时检查作业,查看学生的操作结果和检查操作过程,甚至改变一些数据和条件让学生重新操作,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上机效果。
通过对实验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习惯,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教学水平。
4 教师应加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管理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也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4.1 教师应该加强对实验教学课堂的控制和管理
教师在实验课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想作怪,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经常发生:如学生逃课、在机房上网和玩游戏、不完成上机作业等。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实验教学课堂的控制和管理以杜绝以上的奇怪现象。在开学伊始,公布实验教学行程考核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实验课重要性,并将每次实验的成绩及时公布,通过实验考核的成绩来进一步督促学生重视实验教学。
4.2 教师应该改革实验考核记分方法
实验考核记分是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保证实验课有秩序进行的一种手段。在考核评价时,教师不能仅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组织纪律和到课情况评分,而应该重点评价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一些小题目测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等。但由于学生人数多,操作不熟练,考核的知识点多,测试的内容相同等等,在评价时就可能流入形式,不能真正做到公正客观,而且会大量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开发或引进考试系统,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记载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学生重视实验课,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
4.3 教师应该改革计算机课程总评成绩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突出体现实验课的重要性,应该改革计算机课程总评成绩的组成部分,如规定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30 %。教师对学生的每堂实验课评分,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和重视感,杜绝以往将实验课当成调节心情、玩玩电脑、抄抄报告的现象。
计算机实验课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必要手段,提高计算机实验课教学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重视实验课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尧猛,陈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01):17-19.
[2] 许征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人学学报,2005,7(1):92-94.
[3] 李艳华.浅谈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7,(03):87-89.
[4] 杨怀卿,张丽.加强计算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0,(04):48-50 .
图导图测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近两年,我在大量汲取别人教学经验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本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原则,结合潍坊教科院提出的“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初中地理“图导图测”教学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图导图测”教学法,以地图为载体,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它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基本运作程式可图示如下:
一、预习导读——自主识图
在预习自学时,从预习导学案的设计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从地图上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要素及人口、城市的分布、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要素。学生只有在预习时做到图文结合,才能完成预习任务。
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意识到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二、探究导析——合作析图
课堂上的“探究导析”环节,包括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重难点导析”。学生“合作探究”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预设的一些重难点题目,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分析地图、探究讨论,从而得出答案。而在“疑难导析”部分,我现在一般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强调重点事物在地图上的落实,如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河流、湖泊、矿产、城市等的分布,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位置、地形等得出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征,分析地形、气候的分布进而分析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个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落实应思考理解的内容(形状、分布和特点等),还要分析出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内在联系性(规律、原理、成因等),并且要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更多地分析、发现新的地理问题,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以学习台湾省为例。课堂上首先出示台湾省地图,学生展示预习效果:指图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范围、主要城市等。然后教师指导分析,挖掘图中隐含的知识点:结合纬度位置分析出台湾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并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其主要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农作物、水果等;结合海陆位置分析出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祖籍主要来自于福建;结合地形分析出台湾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台湾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部,受台湾山脉的影响,东海岸为迎风坡,降水多,进一步分析得出台湾的海盐生产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等等。通过指导分析,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地理事物与内容融合到地图上来,增加地图的知识含量。
三、复习导练——合作述图
这个环节是在自学梳理和师生重难点解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地图为载体,述说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落实基本内容的地理分布、表达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这个过程由小组长协调,每个学生依次叙述,在叙述的过程中其他组员可及时予以纠正和补充。这样4个成员叙述、补充4遍下来,学生也就基本掌握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真要钻进地图里,会发现学习的效率能大大提高。
四、达标检测——限时填图
这个环节安排在学生复习巩固之后,目的在于训练或检测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填图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熟练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再者,限时填图又因为具体检测与评价的双重作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它是将零散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
五、课后延伸——简炼绘图
这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提升过程。运用地理简图,能清晰准确填绘地理要点知识,那么知识点的落实和掌握也就达到了。新授课后的简图绘制,并不要求一定要怎么规范、如何准确,只要能够绘出大体轮廓形状,能在图上填注主要的地理事物即可。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能够表示出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如在学习完“滚滚长江”后,我教学生绘制长江干流的方法:长江干流是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L”加上一个“w”。学生在我还没有说完时就已经跃跃欲试,一番比拼之后,长江流域的支流、湖泊、城市、水电站等的位置早就烂熟于心了。下一节是“滔滔黄河”,上课前我赫然发现黑板上已经出现了学生的“大作”,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知道:黄河干流是一个“s”加上一个汉字的“几”字。自然,这节课是结合着学生的画图来的,对于黄河流域的相关知识学生自然也是掌握地相当不错。
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为切实做好毕业典礼的组织工作,确保典礼安全、有序进行,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典礼时间地点
时 间:2021年6月19日上午8:30
地 点:南校区体育馆
二、任务分工及进程
(一) 任务分工
1.党委校长办公室
负责人:孙 马
联系人:汪振明
主要职责:负责汇总毕业典礼各项工作方案;负责协调有关处室和召集相关工作会议;负责协调出席毕业典礼的校领导和主席台就座人员;负责毕业典礼主持词、校领导讲话稿的拟定,审定典礼议程,相关文件签发等工作。
2.党委宣传部
负责人:徐 海
联系人:孔 亮
主要职责:负责毕业典礼会场氛围营造;毕业纪念视频录制;“我最喜爱的老师”“最可爱的校园守望者”寄语录制;做好摄像及新闻宣传工作,负责毕业典礼横幅、背景板的设计和布置工作等。
3.教务处
负责人:陈遇春
联系人:王晓娟
主要职责:负责2021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有关组织工作。
4.学工部
负责人:王文博
联系人:邓亚丽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毕业典礼工作方案,草拟典礼议程;负责起草《关于举行2021届毕业生典礼的通知》;负责绘制毕业典礼就坐区域平面图,组织毕业生参加典礼;负责选拔本科毕业生学生发言代表,审定发言稿;负责2021届十佳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边疆建设优秀毕业生、兼职校友联络员、“我最喜爱的老师”“最可爱的校园守望者”等表彰工作,拟定各类表彰文件及颁奖词。
5.研工部、研究生院
负责人:陈帝伊
联系人:唐海波 王彩绒
主要职责:负责选拔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学生发言代表,审定发言稿;负责确定教师发言代表,审定发言稿;协助学工部做好参会毕业生的整体组织、就坐的区域划分和现场秩序维护;负责2021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及其指导教师的表彰工作。
6.后勤处
负责人:化小峰
联系人:李大寨
主要职责:负责布置体育馆主席台和台下座椅的摆放;负责体育馆电力线路检修,空调、灯光、音响等设备的检测、调试和维修及活动期间的运行保障。
7.信息化管理处
负责人:韩苏建
联系人:王西军
主要职责:负责线上视频直播调试工作,直播链接和二维码。
8.保卫处
负责人:化小峰
联系人:毛友林
主要职责:做好毕业生典礼现场秩序维护及安全保卫工作。
9.团 委
负责人:李国龙
联系人:师燕妮
主要职责:负责毕业生典礼会场彩排及典礼当天礼仪组织工作。
10.校友会
负责人:王吉成
联系人:薛小荣
主要职责:负责准备兼职校友联络员聘任有关材料,于6月18日前准备完毕。
11.就业指导中心
负责人:罗建峰
联系人:陈长友
主要职责:负责准备志愿服务边疆建设优秀毕业生表彰有关材料,于6月18日前准备完毕。
12.校医院
负责人:穆沛红
联系人:金 彪
主要职责:负责参加本科生毕业典礼人员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13.各学院(所)
负责人:各学院党政领导
主要职责:做好本学院(所)参加毕业典礼学生的组织工作。
(二) 任务进程
1.6月17日前,召开学院专题工作会,部署相关工作;领取毕业典礼学生入场券(负责人:王文博)。
2.6月18日17:00召开现场协调会(负责人:孙马);组织毕业典礼彩排(负责人:王文博)。
5.毕业典礼当天,7:30-8:00各学院组织学生入场,8:10之前确保学生入场落座完毕。学生以学院(所)为单位,一楼就坐学院依次从体育馆南北两侧入口进退场,二楼就坐学院依次从体育馆二层入口进退场。各学院(所)自觉维护本单位参会学生秩序;学生处全体工作人员分别联系各学院(所),协助做好学生组织工作。(负责人:王文博、各院党委副书记)
五、注意事项
1.按时入场。各学院(所)要整队按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入口,有序组织学生进场,全体观礼人员8:15务必落座;
为添制技能大赛培训所需材料和工量具,张主任、朱部长、李育康老师等,曾多次不辞辛劳往返于材料市场和学校。是你们,给了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以信心和力量,也才使这次技能大赛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指导教师和全体参赛选手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第二种美丽和感动来自于我们的指导老师们。这次培训工作时间非常短,前后仅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学生需要训练的项目和内容却很多。为了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效率,我们的指导教师从3月9日到3月24日几乎天天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多,有时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这段时间中没有星期天,更没有午休时间,实作室有的只是指导老师忙禄穿梭的身影。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通过了层层筛选,逐步淘汰的办法确定最终参赛选手。培训工作我们分为了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和弥补阶段,分步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每一次训练就是一次考试,有成绩,有点评,有书面总结。我们给学生提出的口号是:每天吃掉一个问题,到比赛前没有问题。正因为老师的热心、用心、尽心,也才使这次技能大赛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请允许我对我们的培训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第三种美丽和感动来自于我们参赛的全体同学们。是你们用行动更好的诠释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格言。记得在训练过程中,有很多次因为你们为了多练几分钟错过了学校的吃饭时间而不得不吃泡面。看着你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端着泡面盒,吃得津津有味,嘴里还在不停地讨论着加工中的问题,老师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是呀!同学们!当你付出汗水时,你收获的会是成功、是希望。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自信、获得了认可。有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技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没有文凭,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没有技能”。是呀!同学们,你获得的技能会是你一生的奖状。借用文学大师冰心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感谢参与本次技能大赛的各位同学,你们的认真参与、积极表现为我们本次技能大赛增添了最绚烂的色彩。
三种美丽和感动,有着三种滋味,三种滋味调和出本次技能大赛别有一番韵律的交响乐,在交响乐的演奏中:同学们的辛勤付出、老师们的倾情奉献和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演奏出了近乎完美的乐章!我们真诚的希望本次技能大赛的精神能永久的带入到我校今后的发展建设中。
在这里我还想对高一的同学道上一句:同学们,加油吧,明年的今天站在领奖台上的将是你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今天能够代表新教师在这里发言。一起庆祝新学年的开始。
告别炎夏,凉爽的秋天向我们展开了笑颜;告别了假期的安静,沉寂的船形校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对所有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憧憬和新的征程,成为一名新教师既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挑战。感谢学校给了我们新教师一个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和秀出自我风采的舞台。这里有关怀备至、平易近人的校领导;这里有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老师,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在这里我代表新教师向我们的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示由衷的谢意,谢谢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们的谅解、关心和照顾,希望我们这些新鲜血液会给学校工作带来更多的生机。我们将以老教师为榜样,以校为家,与生为友,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我们依然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致力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立足于讲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用和煦的道德微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灵魂。始终以成为一名好老师为奋斗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把一片爱心奉献给学生,真诚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力争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进步,让自己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我们愿倾我们所能,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荣誉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人生非坦途,同学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所以,拿出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一幅又一幅精彩画卷呢?同学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那么就请用我们的勤奋和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抓住这宝贵的每一天,师生团结一心,努力在今朝,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在此,我想借用开学第一课里的几句话来勉励大家:你们要成长,健康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你们要努力,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你们要自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相信幸福就在眼前,前途是光明的。
最后,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期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也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愿我们学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新教师代表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能够代表新教师在这里发言,与**的各位领导、同事一起共同庆祝我工作以来第一个意义非凡的教师节,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荣幸。值此佳节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新教师向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各位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祝福。
我们每一位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位真正人民教师的新老师一定都清楚的知道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背后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我们自己最能体会。也许我们曾为之哭泣,也许我们曾经历了失败再失败但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今天我们要在**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征途。是**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努力的工作,尽自己所能的教好每一个学生。
久闻**具有严谨的校风,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为自己能加入这个充满希望的集体,由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倍感自豪,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着的重大责任。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们,虽然对教育事业充满着憧憬和热情,却也曾因为角色的转换而感到迷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可以走到我们面前,微笑着说:没事,我来教你!很庆幸,在我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学校就为我们每位新教师配了教学上的师傅,还让我们能跟着很有经验,很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学习管理班级。尽可能地让我们新教师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得到帮助,迅速成长。我们新教师深深体会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良苦用心:通过这种互动,使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漫漫长路上能够比较顺利地得到指引,从而前进。学校的关怀使我们如沐春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有领导在注视着我们,有同事在关心着我们,有师傅在搀扶着我们,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深知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这一切与学校的期待相比,与前辈们的学识相比,与我们自己的目标相比都还有太多的差距,我们迫切的期待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尽快胜任学校的各项工作。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一定能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在师傅的帮助下得到提高、茁壮成长。
诚心、精心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将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功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在结对期间,我们定会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勤学多问,认真去听好指导教师的每一堂课,努力实践于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抓住学校给我们做副班主任的契机,学习班主任独特的班级管理方法,耐心细致的观察总结、多思多问,去尊重、保护、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我们任教于一年级的新老师更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同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我们教师职业道德最好的诠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不辜负校领导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把更多的敬业精神、责任心、爱心,投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去,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把爱的光环撒向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一定会促使我们迅速成长,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今天,我们是一棵棵教坛新苗,明天我们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本次活动由综合实践实施资料展示和专题研讨两部分组成。在综合实践实施资料展示大厅,小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外作品让前来参观的老师赞叹不已。专题研讨部分由芙蓉区教育局陈纲要副局长拉开序幕,接着育才学校教研主任彭艳如老师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汇报,然后是吴娟老师的《我的班级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它包括了三个部分:方法指导课、过程指导花絮、成果展示。这是该校“润泽育才文化 享受快乐童年”综合实践活动系列的一部分。吴娟老师的成果展示课将本次活动推向了。同学们侃侃而谈,活动中笑声阵阵而起,孩子们不仅大胆地介绍着他们精心设计的班名、班徽、班级公约、班级影集、班级日志、班级吉祥物等,而且还唱起了自己创作的班歌,跳起了“班舞”,展示了“班花”。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作品、一个个表演,见证了孩子们认真探究的足迹,体现了孩子们热爱班级的浓浓之情。最后,省城教科院王又山老师、市教科院姜平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的点评。
课堂展示精彩连连,开放活动好评如潮。与会者在反馈信息中这样写道:“学生太精彩了,学生的精彩就是老师的精彩,就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活动大气而精致,真实而精彩”……回头看看一学期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走过的点点滴滴,有太多太多的感慨。我想将这次开放活动前前后后付出的一切浓缩到几个小故事之中。
故事一:“我只是想做得更好”
吴娟老师是学校的兼职综合实践老师,担任组长、班主任,任教语文,本来就很繁忙的工作任务并没有让她放弃学校的这次展示机会。开学初便与教科中心的李玲老师协商,本学期由育才来承担市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任务。李老师欣然答应了,答应任务是爽快的,简单的,但完成任务是艰辛的。回校后,她便多次与教研室、语文组商议开放活动的主题。商议的主题从传统文化到校园特色,从零花钱的使用到小学生的消费;我们的商议地点从教导处到学校的会议室,从三年级的办公室到金牛角餐厅,几经推敲,几经周旋,终于将主题敲定为《润泽育才文化 享受快乐童年》。
有了主题,我们的活动便有了方向。接下来,吴娟、刘英姿、教导处的几位人员一同策划活动当天的开放形式。三个部分:录像课、活动花絮、现场上课。这种形式能完整地再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全过程,体现活动的系列性。在开放形式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研究方向上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但这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工作,三项任务全落在了吴娟老师的身上,学校行政都认为吴娟的任务过于集中,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但这时,她非常乐意地承担了所有的任务,且当场表态:“我一定尽力展示学校风采。”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看到的吴娟每天匆忙的脚步,忙碌的身影。设计教学流程,安排学生活动,拍摄学生花絮,录制教学光盘……每每她到教导处处理工作时,我便心存怜悯地说:“娟,别太累了,注意休息。”一向乐观自信的她,总是微微一笑:“没事,我只是想做得更好。”
开放活动结束时,王又山老师即性点评,他认为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粗犷的做法,拥有了细腻的手笔,也找到了如何指导小学生的方法,餐桌上,黄老师再次赞赏育才的综合实践老师活动开展好,现场课上得漂亮;姜平老师一再强调本次活动精彩纷呈、亮点多多。是不是做到了更好?我想两位专家的点评应该是最好的回答。
故事二:“这次活动我投入最多”
肖旭是学校信息组的老师,擅长美术。对于学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倾注了不少的心血。短短的的一个星期,他负责了6块宣传板报的审稿、联络任务。修改后传过去,根据意见再次修改再次发送,直至6块板报的成稿、上架。与此同时,他还承担着25块校史馆板报的制作,每一块板报内容的选定、形式的呈现,他都精益求精,力争完美。
在本次的开放活动中,他还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录像课中三四班班徽制作的指导教师,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指导过程,但他格外认真,反复修改讲稿,多次试讲,寻求最佳状态,在开放活动的现场,市教科院姜平老师对他录像课中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说:“这位老师以人为本,注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法的指导与总结,难能可贵。”
活动花絮的制作也是一相极需电脑技术的工作,我们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70多张图片,每张都要有效果体现,且各不相同,这是一项极其细致的活儿,肖旭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开放活动的前一天晚上七点多我们还忙碌在会场,与向宏林老师一道调试音响、检查课件,直至一切准备就绪。他无不感慨地说:“彭姐,明天我们的活动肯定会成功,因为这次开放活动的前期准备史无前例地顺利。”很随意地一句话,道出了一位育才教师对活动的牵挂及追求卓越的心理。“每一次活动都成为育才展示学校风采的窗口”,他很在乎,大家都很在乎,因为,我们是育才人。 共2页,当前第1页1
吴娟、肖旭是我们育才团队中的一个缩影,其实,在每一个重要的环节中,都会有一批像他们一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在背后默默奉献的育才老师。如:尹俊华老师为了让吴娟的录像课有最好的效果,他多次联系教科院;向宏林老师为了作好汇报材料的课件,加班加点;罗娟老师出色地完成了撰写发言稿的任务;黄克宇利用双休日打印、装订200份资料;全体语文组老师挤出时间,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活动当天全程陪同在活动现场;总务室制作横幅、布置场地、摆放资料;王焕群老师献计献策、撰写新闻,;大队部陈冰媛帮忙训练礼仪队……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彰显了育才学校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 高职生 顶岗实习 社会化进程 因素分析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进行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高职生在参加以就业为目标的生产一线实习中锻炼,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与企业员工相同,使高职生提前完成由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的转化,他们不仅仅只学会一项操作技能,重要的在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岗位要求,磨练个人意志,学会人际交往,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将有较大的进展。
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法,了解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当今高职生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影响其社会化进程的各种因素,便于职教工作者对高职生进行科学地、及时地指导,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他们的社会化教育,帮助高职生愉快的完成实习任务,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信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和获得
通过抽样选取我校2007级系统、网络等专业在到校外实习基地――嘉兴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加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创智有限公司、嘉兴市无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承启网络等有限公司实习的三年级学生,向符合入选条件的实习生介绍本研究,并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深入访谈。
2.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对象为我校在企业实习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其中15名女生,20名男生,年龄在20~22岁,学历均为高职。
3.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深入访谈法,记录了35名高职生在专业实习中的主观感受,了解他们在实习中真实思想,概括出影响他们社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二、结果
经过调查概括,影响高职实习生社会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人生职业理想模糊
经过调查,高职实习生普遍缺乏人生理想和信念,自己没有制定一个中长期的人生职业规划。从学校走进企业,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和单一的流水线工作,对一些人生问题缺乏认识,诸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应该追求什么?人生价值何在?我们为外企老板“打工”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不甚清楚。人生信念的确立,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变得复杂不一,高职生普遍缺乏较明确的人生职业理想和信念,实习时常常混天了日,不思进取,影响着高职生在实习过程中社会化的进程。
2.个人综合素质欠缺
高职生的年龄在16~19岁之间,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易型期,也是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时期。据调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重操作,轻知识”的现象,其中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的提高,即重学会做事,轻学会做人,这种现象的后果,会导致个人的综合素质存在缺陷。因此,他们在生产流水线实习时,具体操作时往往不用心思考其原理,而是将其配件简单组装,完成一道工序了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大量次品、废品、重新返工的现象。个别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起社会上的诱惑,个别人沉迷于网络,甚至成瘾,导致个人意志消沉,实习时经常出现迟到、甚者旷工等现象。高职生个人素质存在缺陷,也同样影响着高职实习生社会化的进程。
3.适应企业能力较差
实习生到企业实习,就要认同职业的行为模式,遵守厂规、厂纪,自己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都有自己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要求,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方式,我校实习基地创智、加捷等公司均对员工采取5S管理和考核,企业的管理纪律和操作规程非常严格,在无菌车间内统一着装,穿工作鞋,按规定进行风淋浴,按规定的通道行走,手套、口罩规范佩戴,按时上班,经常加班,每天的工作时间10小时左右。经过调查,企业岗位的要求与实习生的自身能力存在着差异,由学生的角色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较慢,大部分实习生需要经过1~2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少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影响着高职实习生的社会化进程。
4.个人心理素质低下
心理素质社会化就是使人的健康的心理指导自己的行为。据调查:年龄在20~22岁之间,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易型期的高职生,心理上还不成熟,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心理素质还不高。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对企业、社会估计过高,对一切环境理想化。实习后,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受到管理人员批评时,上夜班疲惫时,就会对自己的选择发生动摇,心灰意冷,心灵孤寂,尤其是和领导、同事、同学不协调而发生矛盾时就会出现退缩心理,实习中不能虚心接受领导、同事的建议和批评,对人冷僻、淡漠。由于个人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而中断实习,较大地影响着高职实习生心理素质社会化进程。
5.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能拥有较多的成功机遇。实习生的社会化过程很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增强参与社会的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共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礼貌待人。据调查:实习生普遍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不知道如何同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旦有矛盾,就可能要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处世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同样影响着高职实习生社会化的进程。
三、对策
1.加强学生实习前教育,使高职生有充分思想准备
(1)开展专题讲座
学校根据内容安排《就业指导》课教师、班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教育的内容包括:①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明确人生的意义。②学习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及实习公司员工的行为规范,使高职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是高职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定过程,是高职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是培养高职生适应社会,提高能力促进其成长的重要阶段。③介绍实习企业的环境、特点和企业文化。学校专业部应在实习前,让高职生知道即将实习的时间、地点,并介绍企业的概况、文化、工作特点、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等。④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强调实习过程中集体的团队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高职生法制观念。⑤学习实习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教育引导高职生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防范工作差错的有效途径。在实习前组织他们重点学习安全实习的相关内容,如安全用电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产品的安全包装制度等。
(2)进行班会讨论
以“怎样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为题进行教育和组织高职生讨论。讨论题目如“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实习环境”、“怎样和领导、带教师傅、同事相处”、“怎样做一个好员工、优秀实习生”、“当同学在实习中遇到困难想退却时,你如何来帮助他(她)”、“班干部、团员如何在实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可分组讨论后,人人写出发言稿,选出有教育意义的稿件发言,使高职生对角色转换及环境的转换有一个理性认识。
(3)互相交流经验
安排上一届已实习过的优秀高职生和即将实习的高职生进行交流,现身说法,介绍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实习成功的经验。运用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案例,对实习生进行强化教育,让他们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2.加强实习前技能训练,树立高职生实习的自信心
高职生在专业学习中,虽然经过了学习理论、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仅仅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渡。为使他们在进入实习企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进入实习企业前,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进行专业技能操作的强化训练,训练后对高职生逐个进行考核,不及格者留校再训练,推迟实习。在高职生实习前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给予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
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与企业“接口”的5S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坚持日常严格考核,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持清洁,按规定放置物品,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在实习中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奠定基础。
3.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受知识、技能、环境、经验、阅历的限制,部分高职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更为薄弱。大部分高职生在实习前担心与企业领导、班组长难以沟通,害怕难与带教师傅、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因此,应及时对高职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高职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学会同领导、同事、同学如何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虚心接受企业的每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批评,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发展和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定期给予辅导。
参考文献:
[1]尹保华.通识社会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04-223.
[2]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52.
[3]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8.
——课改特色汇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工作一次深刻的变革。它犹如滚滚的海潮,浩浩荡荡,席卷神州大地,翻江倒海间,激浊扬清,对沉积已久的教育教学观念来了个颠覆与重构,课改带来的生机如春风拂过,如春雨入土,新课程在古老的土地上百花争妍,竟相开放。我们18小学作为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一所学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奋勇争先,勇于创新,大胆实验,迎课改潮流而上,并跟随新课改一起成长。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求知,让每一位学生生动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理念,以“基础扎实、师生和谐、质量稳定、特色鲜明”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教科研为引导,以改革评价方式为手段等,坚持了“在实验中成长”、“在实验中思考”、“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的途径,几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少年军警示范校称号;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第五、第六届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美术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市级《课程目标与开放式达标教学》课题先进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乌市“十五”教科研工作优秀教研组;沙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基地;沙区“十五”课题先进集体;沙区校本教研先进科任教研组;欢乐六一“放飞绿色梦想”少先队环保课题实践展示活动沙区优秀组织奖;沙区教育工会开展的“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学习型组织等。
回顾新课程探索实践的历程,我们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研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全面构建了学校文化型模式,彰显我校课改特色。
一、以打造优秀教师群体为根本,走内涵发展之路。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改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课改”的不断滚动推进,使我们不再一味挑选优秀教师参与“课改”实验,而是致力于以校为本,加快每一位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和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优质化建设,坚持为教师搭建五个平台即:
学习、培训的平台:加大教师学习、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一切条件支持教师专业提升,力争青年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教师能力展示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成果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展、课件制作展示等。
跨学科互动的平台:坚持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举行教师论坛,教师沙龙。
交流合作的平台:校内合作、校际合作。
教育科研的平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成就人生。
平台的搭建增强了教师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五年的课改教师硕果累累:获全国级奖励约110人次,自治区奖励约130人次,市级奖励约160人次,沙区级奖励约300人次。
(一)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突破口,构建学校新的“学习”文化。
我们把创建学习型学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把创建学习型学校当作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
从校本培训入手,积淀教师理论基础。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的观念,所以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使教师在培训中养成学习的职业习惯,加快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
培训内容丰富
(1)细学课标。我们把每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定为重温课标,进行语数教师课标测试,让课标深记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彻底更新教育理念,逐步确立与课改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2)开展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①利用每次政治学习开展 “好书共赏”“快乐读书”读书交流,王瑞、马玉花、李粉梅等11位教师把自己读书的感悟与全体教师分享。②建立教师“读书摘记本”。我校教师每月摘抄四篇读书笔记,40岁以上教师不得少于200字,40岁以下教师不得少于400字,从校领导到普通教师无一例外,每一本都体现教师个性特点,每一本都体现教师成长的足迹。③开展“读书摘记”传阅交流活动,在传阅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④开辟“新书推荐”“好书推荐”栏目。由教导处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激发教师读书的欲望。⑤开展师生“半日读书日”活动。开放半天让教师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享受书中的乐趣,教师及时将所学、所感、所思、所悟记录下来,教师在交流中提升理论素养,在感悟中夯实基础理论,在参与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一个活动拉开了我校全面参与理论学习的序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少先队围绕学校读书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学生读书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学校十分重视“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口号、基本策略和具体实施要求。各班级根据少先队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了本班的读书活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向家长下发“读书倡议书”,倡议家长也参与读书,为孩子营造更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配合学校开展书香家庭,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学期末,同学们每人为班级捐赠一本书建立了本班小书库,学校根据活动计划和开展情况全校评出六个“书香中队”和80名读书之星。通过读书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积极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结合教师的困惑进行教学理论的培训。时时关注着教师的需要,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应写些什么?什么是校本教研等认识较为模糊,于是结合实例组织全体教师对怎样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进行等专题讲座,明确了教师的认识。
(4)以“致教师的一封信”形式提出教师假期自培要求,以鼓励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研修的意识。
培训渠道拓宽。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我们极为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架设平台,特别是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派教师参加“标本制作”培训班学习、党员骨干学习、全国小语阅读大赛等培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聘请市、沙区专家、教研员、外籍教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理念培训、解决困惑,鼓励教师与专家靠近,与专家对话,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空间。
(2)通过“学”与“教”,“帮”与“促”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遵循“发现名师、培养名师、用好名师、开发名师”的思路,1)开展拜师活动。根据教师的“双向选择”为各培养对象安排“导师”,并对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期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每个培养对象都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收获,期末,还要从公开教学、撰写论文等方面进行汇报。“导师组”成员并非清一色的中老年教师,其中不乏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各“导师组”和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议课、反思点评等活动,指导教师言传身教,毫无保留;青年教师勤学好问,积极锻炼,进步很快,拜师活动促进了各年龄层的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真诚同伴力量,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加大校内选拔、自培力度,打造名师工程,积极培养 “三种人”。采用“定点、定向”的办法,公开条件、自愿申报、学校评选的程序确定名师候选人,经过严格选拔,评选出成世莉老师为学科带头人、高艺、王瑞两位老师为骨干教师、王春娟、马玉花、李粉梅、高菲、鲁鑫五位为优秀教师。以构建教育理念,形成教学风格,编撰教学论著为基本内容,通过导师引、讲座、考察、学术研究等形式培养。优先选送我校优秀青年教师王春娟、李粉梅、马玉花教师到山西、长春、上海等地学习。3)发挥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开展“骨干教师汇报引领课”锤炼教师,实施培养工程,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3)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创建“教师成长档案袋”。45岁以下教师每人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计划,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师把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放入档案中,可以是自己满意的教案、学生作业、课件、自制学具,也可以是反思随笔、教育小故事、论文、荣誉证书等。“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项新的举措,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展评,使教师既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又能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促进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见证教师成长的足迹,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
(4)人文关怀。我们认为其核心是:理解、尊重、赏识每一位教师,只有进行对话沟通才能走进教师心灵,只有走进教师心灵,才能真正做到沟通、理解。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谈话、书信等等。同时做好:对教师及家属及时的关心与慰问,送生日蛋糕,为教师提供早餐、考勤制度人性化等等。努力使我们的教师感到在第十八小学工作有安全感、成就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辛苦却快乐着。
(二)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构建学校新的“研究”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对传统教学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即研究者,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校本教研的实质是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我们紧紧围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开展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一种学校新的“研究”文化,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
(1)自我反思的形成。
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职业习惯,五年的课改是我们深深意识到反思才能进步,反思才能提高。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强化反思环节,鼓励教师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剖析并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们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发展。
1)每日一反思。提倡以教学日记的方式,反思自己一天教学的得与失。2)每周一聊。以办公室为单位由负责人随时组织人员进行教学聊天交流,在不经意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3)每月一反思。提出月反思可以是①新理念的闪光点;②传统教学中的精华;③教学得失;④教材修订意见、建议;⑤典型片段剖析;⑥教师抒怀等等。教师在自我追问中、深刻的反思中不断的提升。4)教学随笔。以年级组为单位没有时间没有约定教师自觉主动记下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教学问题、成功作法等,逐步形成善于反思的行为。5)撰写教育教学叙事 。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解释,更深层的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成长变化。学期末教师们以“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成长的足迹” 叙写一学期的心灵感悟,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程回顾、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是更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训的过程,真正能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的目的。这种以实践——反思——实践的个人反思行为成为教师前进的动力。教师乐于将反思当作常规工作,并分享课程实施的酸甜苦辣。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校教师有几十篇论文、随笔、案例收入在各种书籍、教学杂志上发表。
(2)感受经历一种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对话交流。
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生涯的展开过程,在彼此互动中,在不断地反馈、调节、体验中,表达自已的思想,汲取别人的创意火花,领悟到教学的技艺,体味到教学的乐趣和自已生命的意义。
1)狠抓教研,力促课改实效。教师的课改新理念从量化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是需要长期课堂改革的磨合与撞击。改革集体备课。出台《第18小集体备课流程》各备课组严格按照自研教材、集体研讨、分工主备、修改施教、二次备课五个流程进行每一次备课,主备人写出详细的发言稿,其他人略写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的发言稿,主管学科的教导主任依据各组备课计划深入备课组参与、检查、指导,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让教师静心研究教材,强化了合作意识,做到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提出“资源共享,留有余地,个人增删,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开展“我当主持人”及“我的教研我做主”教研活动及展示活动。以学科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需要向学校提交教研并填写申请表,教导处依据申请表协助教研组开展活动,教师独立主持了教研活动,以课例研讨,以与学生对话,以观看特级教师精彩片段,以辩论会等新的教研形式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积累》、《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效》、《在反思中成长—做研究型教师》等11个专题的研究,活动赋予教师教研自主权,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热情,驱动教师全身心投入教科研之中,在浓浓的教研氛围中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实现了教师自主教研的愿景。依托“集体备课观摩展示”,促教师快速成长,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不仅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同时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了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实践,决战课堂,唱好课程改革重头戏。为了营造课改的浓厚氛围,以科研带动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让新课程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让新的课改理念真正在课堂上生根开花、结果。
抓住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我们以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确定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努力推进课改的全面实施。做到带题研究,带题上课。每学期末向每位教师下发《教学问题征集表》征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对问题困惑进行梳理汇总作为新学期教学研究的重点,分学科年级填写《小课题申请表》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制定实施计划并具体操作,保证了小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几年来语文学科针对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课的教学?如何进行阅读、作文课教学?进行探索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自我;数学学科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进行研究;科任学科为如何提高学生对科任学科学习热情?如何把握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研讨;围绕问题组织开展“希望杯课堂大赛”、“同题异构”“二度教学”的课堂研讨活动,教师紧紧围绕研究主题按照专题一备课一一度教学一重构教案—二度教学---群议—提炼的基本流程。进行“说一讲一评一议—思”等系列交流互动活动;开展教师案例分析会。由教导主任分别选取一线教师随堂录象课组织教研组教师对其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通过观看课例—课例学习----课例分析(反思)----课例讨论----评价课例的过程分析讨论,在讨论中解惑,在分析中总结,较快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展“三阶段二反思” 听课活动:即一名教师要听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教师两节课并分别二次与听课教师进行反思交流;开展了“对话----引领----成长”与专家共探新课程课堂教学现场交流会,与专家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吸收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储备;组织“教学问题大沙龙”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语文、科任学科“教学问题大沙龙”活动的开展,以教师自由发言和现场随机采访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教研;了解课堂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通过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无论什么学科,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进行校校间的专题互动大讨论,在教师当学生,师生同学习的微格片断教学的引发下不同学科谈到了自己评价学生的点滴经验;尝试实施分层作业、特色作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去疑、去猜、去试、去探、去说、去发现、去解决,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体现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
立足科研,推进课改。没有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课题研究是新课程实验的灵魂。我们提出了“人人参与课题,个个都会研究”的口号,促进教师逐步向“科研型”“创造型”转型。我们紧紧抓住每年“教科研活动月”这一契机组织一次次扎实有效的教研科研活动,驱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的活动之中。五年中我校确立了六个课题分别在国家、自治区、市级立项。一是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小学创新学习指导的行动研究与实验》于2005年8月结题;二是国家实验课题《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研究实验》;三是市级课题《课程目标与开放式达标教学》于2005年7月结题;四是国家“十五”课题自治区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在实施。五是自治区课题《新疆地方课程实施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实施;六是自治区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实施,研究中我们注重“实”与“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拓宽了研究的渠道,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
3)瞄准方向,拓展资源,创办课改集《足迹》、《求索》校刊、网站。2006年5月乌市第18小学第一本校刊《求索》诞生了,涉及“每期一星、我成长我快乐、学习园地、推荐推荐、身边的事情、校园风采”6个栏目的校刊以丰富的内容、真实的信息,人文的理念展示出学校特色、教师风采,为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窗口,至今已承办9期。2006年6月18小网站创建。设置学校管理、教学天地、名师工程、学生园地、家长学校等9个窗口33个二级目录。校刊的承办、网站的成立拓展了学校、教师交流和发展的空间,让教师拥有更广泛的平等对话的平台。网站的建立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使学校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教育绩效。2010年9月创办《启航》教育科研专刊,展示我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加强特色教育研究,构建学校新的“校园文化”。
1、进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和探索,以此来加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特色构建,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
我校以体现学校办学的特色,挖掘教师特长与潜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宗旨开设军警班、铜管乐班、轮滑班、葫芦丝等特色班,民间剪纸、小记者、七巧板等校本活动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不足,每周四下午定为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 “多彩的童年” 校本活动课程汇报。
2、弘扬我国书法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写字上星级活动。
本着对祖国传统文化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传承,铸造儿童的民族之魂,从小就把民族的根深植于儿童的心中,从2001年4月,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写字课,启动了写字上星级活动,确立“人人写好一笔字”的培养目标,做到写字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色的思路,普及:做到三个保证,时间上保证每周每班一课时排进学校总课表;师资上保证——配备专职、兼职写字教研组长及教学教师;教学内容上保证——自编写字教材。提高: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二是进行双姿检测活动提高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三是开展“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提升学校写字文化。2006年初在写字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自编写字教材。教材含概:前进中的校本活动课程--让“墨香”永飘校园、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利用评价提高学生写字水平、中国书法发展史、名人小故事五个章节内容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与能力;举办了十四届“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形成每天固定20分钟全校性练写字的氛围,凸显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写字上星级活动采用滚动式评比,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始终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近五年中,我校已开展了十届写字上星级评比活动,共有680名同学获得了“星级生”称号,680名学生家长收到了学校发的喜报。
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技实践活动。我校在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上,以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勇气和精神。如: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物理光束传递仪式,参观了板房沟新华联温室大棚的荷兰迷你黄瓜、樱桃番茄、无公害蔬菜种植,开展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知识传播活动(科学环境知识讲座);举行七巧板比赛、风筝比赛、四驱车车模比赛、航模比赛等,学生们结合生活常识发明出“防盗信箱”、“吃垃圾的螃蟹”、“环保筷子盒”、“节水洗衣机”等分别荣获市级小发明奖;学生的科幻画获奖在市级也榜上有名。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智力七巧板”比赛,获奖面超过95%以上,学校三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科技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4、拓宽渠道,活用资源。我校充分利用资源,让“课改”“立体”起来,将校园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将资源配置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把学校建设成为花园、学园、乐园,使学校本身就是一部“课改”的大型“教科书”,每一面墙,每一块标牌,每一片绿地都能充分体现丰厚的文化底蕴。一进我校,最醒目的是校训“我努力、我成功、一生一世学做真人”,随处可见“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育人的名人名言和“快乐地学习、高兴的成功”“相信自己、我也可以”这样激励性的凡人凡语。校墙以“四有”、“行为规范”、“课间生活”为内容进行了美化,让校墙“会说话”,渲染了育人的外部氛围,校门口、校内的橱窗、科技长廊,分别以“党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为内容展现教育的方向,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楼内悬挂“市民文明公约”,放置本周校务公开栏,每周文明提示。悬挂人性化的提示标牌、名言警句,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悬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了解世界。旧楼墙体由美术老师创作了以“喜迎奥运”“民族大团结”“儿童乐园欢迎你”为主题的大幅宣传画,就连厕所的墙体上也布置了“我是文明的小学生”的画面,新楼一侧还为学生准备了一块可以自主写写画画的大黑板,楼后巧用废旧轮胎为原材料,建立有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的攀爬、秋千、坐垫等娱乐设施的儿童乐园,操场上画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棋盘、跳方格等场地,这一切不仅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审美需要,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富有装饰性和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发扬个性、增强友谊、强身健体的场地空间,从点滴之处形象地引导学生的文明言行。这些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塑造美好心灵。
三、尝试评价改革,形成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是课改的指挥棒,被称为“课改”的“瓶颈”。
1、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1)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新课改需要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队伍,面对新时期的需要我们把教师日常工作与质量效益紧紧捆绑,2004年3月我校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赋予每人基数为100分,再依照德、勤、技、能加分与减分条例的考核细则进行自我评价、年级组组评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考核及教师聘任制的依据。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出了优质+创新的工作目标,以人文的管理方法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2)出台教研组(年级组)团队建设评价细则。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其中教研组(年级组)更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教研组建设直接关乎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它建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因此,我校改变以往由学校单方面评价为教研组自评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含师德、教研计划、活动实施、教育科研、资料归档、成果、创新与特色,其中前五项评价为100分满分,后两项为附分。评价体现教研组(年级组)与组内教师的评价主体意识,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将团队文化建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成绩的提高等综合评定,使每位教师都融入并参与教研组(年级组)文化建设之中,体现教研组(年级组)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创新的信息中心、指导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教师是推进课改的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之中。
2、形成学生评价体系。
(1)构建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生动态评价体系。2002年9月我校教师针对学生评价方式经过5年的辛勤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评价体系——“看看我的收获”,这套评价体系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作业评价体现评价的人性化,突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个性化作业用苹果、星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案代替了冷漠的“ˇ”、“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