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历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要摆正位置,科学规划。民族高校实验室管理需要从理念层面上得到应有的重视。要对管理队伍、资金、政策环境等方面大力投入,才能构成良好的组织运行平台,运筹实验室管理中各项事务。应该在仔细分析学校现状的情况下,结合民族地方特色、学科建设方向、科技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对学校实验室进行战略布局,制定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在规划好远景目标的同时,制定详尽的实施策略,使实验室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上把广西的优势和学校的优势结合起来,以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设计理念规划打造多语种经贸商旅及信息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能为学校东盟学、经贸商旅专业的学科提供支撑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这种结合地方特色的科学规划为民族高校实验室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要健全体制,改变作风。要创新民族高校实验室管理,建立职权相对统一的管理部门,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实现有限集权,适当放权[5]。提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同时,为了更全面有效地管理实验室,学校实验室平台可以由点和面的结合进行构建。点是根据各学院专业特色建成的实验室,面是通过各种手段开展实验室内涵建设。这样的方式,能极大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热情,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6]。此外,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验室管理人员要依据实验室发展规划,从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实验设备的完善性、技术水平的先进性、特色优势的显现性考虑,主动帮助各学院争取国家、省部级的各类项目经费,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7]。
2辩证看待“短板”,掘其潜力,补其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校中各个实验室的发展并非是均衡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整体的综合实力很大部分是受短板而制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短板问题,努力将短板补长。对于那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验室不能滥用“末位淘汰制”。对于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验室,我们可以挖掘其潜在价值,与其他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以优势互补,使之变成一块新的长板。对于一些被忽视其重要作用的实验室,要转变观念,大力投入建设经费,为实验室不断注入新的活力[8]。广西民族大学早年对于文理科实验室的投入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对于发展文科实验室的意识相对薄弱,一度造成文科实验室落后的状态,成了学校实验室体系中的“短板”。近年来,学校党政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推进,学校审时度势,进行了校内文科实验室资源整合和深化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组建了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广西民族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依托民族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打造了文科公共实验平台、民族学科群实验平台、东盟学科群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等四个文科实验教学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该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厚基础、强综合、重创新、高素质”的实验教学理论,构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从专业培养实验教学需要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此外,对于理工科实验室,也要不断转变其短板属性,使实验室不仅具有指导和解释的功能,还要具有整合、引领及创新的功能[9]。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位于交通欠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却赋予了本地人民致富的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有待科学合理地规划这些资源。学校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科研力量,与本地企业实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加强技术投入力度和资源深加工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产学研合作型实验室,既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又能解决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因此,只要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合理规划,深挖其潜力,实验室的“短板”总会有加长的途径。
3以激励制度树立“长板”的领头作用
对于一个木桶,有意向长板倾斜,盛的水会多些。这样的长板要足够牢固,能负荷起整个木桶的重量,装在上面的提柄才能被轻松提起。在实验室团体中,必须要培养优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使其成为实验室核心竞争优势,以这样的核心竞争优势来统领整体的发展。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到实验室工作。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建设工作。要尽心尽力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勇当领头雁,发挥榜样作用。同时,要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奖励制度,对先进的实验室及实验室工作者予以奖励,使其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0]。
4补好“缝隙”,打造和谐团队
一个木桶有足够大的容量还不能证明它能承载足够多的水,还要取决于木桶各块木板间是否有缝隙,缝隙会导致木桶向外漏水,使木桶滴水不剩[11]。因此,每块木板都要按其固定的位置和顺序排放,不得互换,不能出错并且木板间要紧密配合,相互衔接,团结协作,保证没有空隙[12]。同理,实验室管理部门也应该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提高效益。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像箍紧木桶一样,将各实验室凝聚起来,优化组合,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实验室要注重团队建设,要创造足够多的机会供大家交流沟通,倡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多为实验室考虑问题。此外,在实验室队伍中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氛围,对于好的实验室建设规划要给予智力支持、财力支持和物力支持。同时,设定团队的目标,以此为动力,鼓励每一名成员为之努力。当大家认识到,只有全体成员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时,这个目标就会集中大家的注意力,一些内部的小矛盾也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5结束语
经T检验,汉族幼儿教师的恐怖症状显著高于黎族幼儿教师,呈显著差异(t=-3.034,p=0.003),而其余各因子和总分黎族和汉族幼儿教师不存在显著差异。乡镇的幼儿教师的恐怖症状显著高于城市的幼儿教师,呈显著差异(t=-2.499,p=0.013),其余各因子和总分不存在地域的差异。在办学类型上,公立和私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症状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显著。
二、不同年龄、学历和职业满意度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在年龄差异上,由表2可知,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总体水平上都呈显著的差异,事后比较表明,31~35岁、36~40岁的幼儿教师在躯体上的症状明显高于26~30岁。在心理症状总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性、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上,25岁以下的幼儿教师显著高于26~30岁的幼儿教师。26~30岁的幼师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在学历差异上,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饮食睡眠障碍和总的心理症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经T检验表明高中及其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饮食睡眠障碍因子以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大专及其以上学历(p<0.05),呈显著差异。在不同职业满意度差异上,由表3可知民族地区对职业不满意的幼儿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以及总症状上都显著高于对职业满意的幼儿教师。
三、讨论
(一)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阳性心理健康症状检出率为41.6%,低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的61.9%[3]。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12.3%,高于甘肃农村幼儿教师的检出率10.13%[4],低于山西省16.6%[5]、广西省22.17%[6]和沈阳市23.6%[7]幼儿教师的检出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相对较好,但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心理健康症状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上都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成人平均水平要差。主要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强迫等人格缺陷;饮食和睡眠障碍;突出的敌对、焦虑等消极情绪。海南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教师自身因素等有关。1、社会经济环境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往往这个“师”指的是大中小学教师,而不包括幼儿教师,其职业被称为“保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一开始就没有直接纳入到教师的范畴内,同时,也没有得到与其他阶段教育同等的重视。民族地区轻视幼儿教育的社会意义及教育价值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同时,幼儿教师绝大多数由女性构成,也进一步减弱了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可[8]。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有的甚至不满足家庭开支,住宿和工作环境较差。加上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而又不被人重视,社会地位低,心理容易产生敌对、紧张和焦虑等情绪。2、心理压力目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压力:(1)来自家长的压力: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要求以及与家长难以沟通让教师感觉压力极大。民族地区家长对孩子普遍要求较高,如要求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幼儿园就要会认或写很多汉字,会算数(有的甚至要会乘法和除法),有的家长无理、挑剔,责怪、冤枉教师,不尊重理解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与家长沟通压力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来自工作的压力: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有的中午不能休息。通常一名教师带一个至少40人以上的班级(班额过大),有的既要上课又要担任保育员的工作,家园联系、环境创设、备课、准备教具、游戏、午休、孩子中餐和午点、负责孩子安全等都是工作范围,同时,教材门类多,教学偏向小学化,有的教师课程全包,任务重,力不从心。早出晚归,自己的家庭无暇顾及。有的教师报告长期在幼儿吵闹的噪音中度过造成精神性高度紧张。(3)来自园长的压力:幼儿园给教师的规章制度很多,有的还不合理。园长要求高,要求严,孩子出了事要由老师负责,责任过重。每天精神绷得很紧。时常担心游戏活动时孩子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每一天都担心吊胆,压力过大。(4)来自孩子的压力: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不良习惯多,做事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有的幼儿教师缺少教育经验,难以与幼儿良好情感交流和沟通,容易让人烦躁,引发各种心理问题。3、教师自身因素有些教师容易冲动、没耐心、爱发脾气。一旦遇到工作上的烦心事、家庭矛盾等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应对压力,调节自己。有的教师知识水平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存在职业倦怠,也容易引起各种人格或情绪问题。
(二)不同民族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汉族幼儿教师在恐怖因子上比黎族幼儿教师要严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包括对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的恐惧以及社交恐怖。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幼师比黎族幼师心理健康水平要差。这可能与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幼儿教师心理压力更大有关。黎族幼儿教师由于地域文化特点,环境相对封闭,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现状,知足常乐,而汉族幼儿教师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比较受当地人重视和尊重,目标远大,不安于现状,处处想做出表率,但由于工作环境、教学条件以及工作压力等方面差强人意,汉族幼儿教师比黎族幼儿教师表现出较多心理问题。
(三)不同群体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1、乡镇的幼儿教师在恐怖因子上比城市的幼儿教师要严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原因有:乡镇的幼儿教师对于工作环境、食宿条件等极其不满,乡镇学校教学条件不好,玩教具配备不到位,教辅材料少,常规教学不易施展,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但乡镇孩子的家长对学习的要求有的比城市还要高。同时,乡镇幼师配备不足,教师兼任保育员,上班时间比城市的长,有的园7点就上班。园里领导不关心不体谅不信任员工,管理不科学,任务繁重等压力都容易引起恐怖和害怕情绪。2、在年龄方面,民族地区25岁以下幼儿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容易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多种心理问题,应该重点关注。而在31~40岁幼儿教师躯体化上的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出现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身体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相比之下,26~30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因为26~30岁幼儿教师在家庭、工作上趋于稳定,对各种压力能较好的应对。而25岁以下的年轻幼儿教师由于缺少工作经验,面对来自家长的责难、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社会职业地位低、孩子安全责任、同事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怖、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31岁以上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容易职业倦怠,出现种种躯体不适的症状。3、在学历方面,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比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能与民族地区低学历的幼儿教师心理调适能力较差,其认知狭隘,容易钻牛角尖,时间管理不合理,缺乏应对的弹性等有关。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学历以及认知观念水平,有效应对压力和自我成长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一种途径。4、对于职业不满意的幼儿教师更容易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园长不重视关心园工,工资待遇低,幼儿学习任务重,教学压力过大,家长不容易沟通,学校教学条件不够好,出去学习的机会少等还有些不满。提升其幸福和满意指数,将更有益于其心理健康。
四、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语言 历史文化 历史地名 影响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1-01
前言
地名的形成不仅仅是为了对某一地点进行命名,还包含了该地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很多地名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更名、雅化等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反映出当地在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民族语言对历史文化和地名研究所具有的价值
1.能够发现蕴含在地名中的历史故事
民族语言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地名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寻找出当地历史文化。例如新疆中的呼图壁,该地名不是新疆范围内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不是汉语,而是满语。呼图在满语中的含义为鬼,而壁在满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为有,该地方主要是指有鬼的地方[1]。该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锡伯人本身所使用的语言为满语,其奉旨来到新疆伊犁驻守,当途径乌鲁木齐西部较为荒凉的地带时,由于当地风大、坟多,并伴随着很多动物的鸣叫,使锡伯官兵彻夜未眠,所以便给此地命名为呼图壁,主要是指该地有鬼。而在军队离开之后,当地人们并不了解满语所表达的含义,便也将此地一直呼作为呼图壁。该地名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名,但其不仅反映了锡伯族西迁的历史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当地在当时的生态信息,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此外,除了呼图壁,还有很多城市的地名都与民族语言有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呼和浩特,其在蒙古语中所表达的含义是蓝色的城,也可以称之为青城,该名字的由来主要是指当时该地位于大青山,表明从最初该地一直为蒙古人的游牧之地。
2.能够反应出当地的自然生态情况
地名的由来有很多种形式,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给所在地起名也是地名重要的起源方式之一,人们通常会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对其所生活的地方进行命名,通过利用民族语言对地名进行研究,能够清楚了解到当时该地的自然生态情况。例如乌鲁木齐,该名字在蒙古语中所表达的含义主要是指肥沃的牧场,虽然在现在其已经成为了新疆的省会,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城市,但是在几百年前该地还依然是一片草原[2]。还比如吉林省的和龙,该名字在满语中的含义为山谷,由此能够推断出当初和龙是位于长白山中的山谷。除了这些地名能够用民族语言对其进行翻译之外,还有一些地名如果想要明确其在民族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应当熟悉并掌握相关的音韵知识,才能够破译出来。如鲁克沁、吐鲁番等,鲁克沁应被称为鲁陈,而吐鲁番则被称为吐蕃,这些地名的读音主要是因为音节入声尾发生了脱落,导致音节变短而使读音发生了变化,转音成为了其他地名。因此,在翻译这些地名时应当以音韵学为基础,才能够了解到其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民族语言对历史文化和地名研究的启示
1.民族语言对历史地理研究的启示
很多地名经过民族语言表述以后,在含义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宁古塔,宁古在满语中所表达的含义为六,而其本身地名单词为ninggute,该词所表达的含义为六个,而汉族利用自身的语言将其音转译成为宁古塔。虽然最开始此地的含义为六个塔,但实则没有,其相传清皇族有六人来到此地居住而得此名。因此,在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地理文化时应当先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够使地理的研究和考证更为精准。很多地名除了是少数民族语言直接音译过来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少数民族自身独有的特殊文化而产生的。这种形式地名多见于北京,如、XX营等。
研究地名领域的学者,不仅要重视民族语言和地名之间的关系,还应当将其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口语和语言学等领域当中。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还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甚至保存有一个地方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发生的事件等,利用民族语言对其进行解释能够充分反映地名背后的故事,对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的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
2.民族语言对地名工作的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便需要对新开发的城区和街道进行命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地名进行保护,对地名工作所产生的启示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当重视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地名。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当中应当重视利用民族所产生的地名,特别是在一些各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如北京,该地中的地名由民族语言而形成的地名已经很少了,但就是这些具有特色的地名体现出了北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其次,地名不应该随便被改变而失去其原本的含义[3]。对地名进行更改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其进行简化和雅化,其应当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而发生改变,而不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随意对其进行更改,否则将会使其失去地名原本的含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后进行地名工作时,应当尽量保留地名所表达的本身含义,不应对其进行过多的更改。
总结
总之,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之上生活着很多民族,不同民族语言都能够对地名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要想能够对地名有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先了解当地民族的语言,根据民族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研究地名形成的历程和其所表达的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并且了解我国历史地名形成的规律,还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地名工作,使所产生的地名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寰熹.试论民族语言对历史文化和地名研究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01):133-136.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阶段:心理孤独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离开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常常感到孤单、孤独、愤怒和压抑以及总是对当地文化挑三拣四。他们会尽量避免和当地人接触,却更经常地和本国人及同是“外国人”的他国人在一起。这个阶段的负面感觉比第二阶段要强烈得多。
第五阶段:接受及融合期。再过一段时间,当人们渐渐习惯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时,他们开始接受并将其视作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一切来。他们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国文化和批评当地文化了。
当对语言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之后,人们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来越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了。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或个人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低,从而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则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高,而疏远主流文化,则采用了分离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觉得维持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都较高,从而积极融入两种文化的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边缘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策略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据郑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结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的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班集体,通过种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文化适应,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学生 文化适应 生态环境 养成
[作者简介]黎翔(1967- ),男,江西赣州人,赣南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学。(江西 赣州 34100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82-02
高校民族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往往面临诸多问题,学生主要表现出急躁、焦虑、情绪困惑、孤独感、压抑感,甚至是暴力倾向。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不仅影响其成长成才,还直接影响其对国家、民族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在调查中发现,民族学生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上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就越高。从相关程度上来看,民族学生的主观支持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得分相关系数最高,客观支持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得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自我效能感越强,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内高班学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民考民学生;与民族学生社会支持呈现显著相关的因素除了自我效能和生活满意度外,还有学生类别因素。不同学生类别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民考汉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最高,民考民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最低。
一、文化适应理论
文化适应作为一种人类学的理论成果,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其活动开展必须符合我国中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遵循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新的课程理念和实践内容。文化的适应是在多种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开展的。上升到理论面来说,就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影响过程。
二、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模式
本研究在生活方式、习俗、人际关系以及语言等方面考察民族学生对流出地文化、流入地文化两个维度的态度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两个标准对民族学生所使用的文化适应模式进行划分:计算每种适应模式的得分情况,以得分最高的适应模式作为民族学生当前的文化适应模式;在文化适应模式的选择过程中,需有较明确的自主选择意识。本次调研对象所使用的文化适应模式为:整合模式274人,隔离模式14人,同化模式7人,边缘模式5人。可见,民族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主要采用整合模式。鉴于90%以上的民族学生采用整合模式,所以本研究按照每位同学整合模式得分高低进行分组,得分前27%的为整合模式高分组,后27%的为低分组,然后对高低分组进行方差分析,见下表。
结果显示,整合模式高分组的民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整合模式低分组,且在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及其显著。这说明使用整合模式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方面表现较好。
三、 影响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
影响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一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一定的学习类型与文化相关。当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类型相适合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校的态度明显改善,学生违纪的现象明显减少。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丰富和生活技能较高的学生自然、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高。二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文化适应、智力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具有复杂的交互关系,个体任何一个方面的表现既受他两个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又与意志、人格、道德等心理因素与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适应直接相关,承担着智力的始动、定向、激励、强化和保证功能。三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意识、反思意识、互补意识和发展意识。任何族群、个体都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文化自觉行为具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文化接触者能否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消除文化间的误解和偏见,并按照新的文化环境调适的能力。影响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内在因素还有家庭经济的收入、父母文化水平等。
外在因素: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二是制度理念环境不同,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等。学校制定执行的规章制度没有体现民族平等,文化平等,教学模式忽视民族学生个体和群体性差异,评价机制不健全,势必会对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学校认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社会支持环境。社会支持对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从调查来看,主观支持对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最大,支持利用次之,客观支持影响最小。
四、高校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养成策略
1.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设立由统战部、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保卫处、教务处和后勤等部门和院系共同组成的民族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民族学生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民族班或民族学生较多的院系,要有专人负责民族学生工作。选派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过硬、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热爱民族学生工作、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民族班或民族学生较多班的班主任。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
2.制定规章制度,健全支持体系。根据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又贴近民族学生特点的民族学生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等,依据规章制度对民族学生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在民族学生工作中,各院系要严格遵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开展教育和管理,统一标准和要求,杜绝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不一致性。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规定,降低学习要求,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建立民族学生支持体系,对他们给予经济、生活和心理上的有力支持。
3.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精神是全体师生产生强大凝聚力、创造力、适应性和持久性影响的根源。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民族学生来到学校后,感觉到家的温暖,对多元文化给予认同。在重要的民族节日,组织、动员民族学生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给民族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文化交流和深入了解,加深同学间的感情和民族团结。加强汉族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育人氛围。
4.完善文化关怀,建立适应机制。加强学业指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整体上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只要打好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良好基础,专业学习同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课不单独编班,将少数民族同学融合在全校同学人才培养体系中,促进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积极开展学业交流。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特点,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孙丽璐,郑涌.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10(3).
一、认清题型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历史小论文正是议论文中的一种。
历史小论文题是近几年高考,特别是新课改之后出现频率很高的题型之一。高考中的历史小论文一般是通过对某段给定的材料谈谈个人的观点看法,从而考查学生论由史出、史论结合的批判、分析能力,体现了历史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导向。当然,它的命题特点也是以自主研究性学习为方向,以论由史出、史论结合为答题的原则,以开放性的答题形式,对学生的历史能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历史小论文一般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
自从2001年在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中首次出现小论文题型之后,其有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以考促教”、促进自主学习、引领教学改革、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试题必要的区分度等考查功能的优势逐渐更多地被考试命题者所认同,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试题的必选题型。然而,对于该题型,学生们的答题却总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认识的不够重视,更有对该类题型缺乏应有的理性分析而导致针对性复习举措的无力、低效使然。为攻克这一复习难题,我认为历史教师必须客观审视小论文题型的考查意义及其命题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二、日常训练
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历史小论文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史论题,要求考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另一种是史料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正常来说,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水平可以反映出学生历史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水平,与大学历史专业课考试题型接近,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挑战度。
历史小论文写作既要符合写“论文”的正常要求,又要体现“历史”的固有特点。所谓“正常要求”,就是要具备小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所谓“历史特点”,即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要尊重史实,它是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判断;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
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小论文的写作,就像语文作文的写作一样,把它当成长期性的一个学习任务来完成,让学生熟悉这一题型,在规范化的训练之后,能够有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中肯地表达个人的观点。
教学生写历史论文,要让学生能透过历史事物的现象看到历史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质。比如评价秦始皇,我会首先让学生思考、讨论这几个问题:有人评价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北筑长城,南凿灵渠,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所以,秦始皇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功劳盖世,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时,陕西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举世闻名,你怎么看待这一浩大工程?为什么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大秦帝国到了二世就亡国了,他的目的为什么没有实现……由上述问题,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个人?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使学生懂得这样的道理:历史发展自有其所属的客观规律,秦始皇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样,学生写起论文来就会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三、解题技巧
1.利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还可以有目的地针对课题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1写作论文。写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为了培养一种科学的探究的态度,理性的思维方式及对人和事的客观评价能力,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所要达到的目的。历史论文的选题很多,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程度,我认为采取教师定大选题,学生自主决定小选题的方式是比较恰当的。
学生论文完成以后一定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通过成绩评定了解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例如,在高2003级,我将史学界对成败的争论观点介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己选择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查阅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历史小论文。结果,同学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文题目丰富多彩。如:
“――一次失败的伟大革命”
“――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看的功与过”
……
1.2写作调查报告。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历史和现实是割裂不开的,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要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选取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话题,让学生经过实地调查、思考以后,写出调查报告,不失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在高2003级,结合对“”一章的学习,我要求学生通过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熟识的曾经当过知青的人,结合查找与当年知青运动相关的资料,写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回顾与反思”的调查报告,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学生们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回顾了知青们的苦难历程,探讨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和给全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谈到了这场运动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和感慨,还有的对如何认识这场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女同学在报告中写道:“历史证明,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个错误。我认为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正视这段历史。对于这场运动的巨大失败和深远影响,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诚然,知青上山下乡绝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如果为了掩饰这场运动的过失而刻意夸大那些益处,却是一种危险的倒退。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都能去认真地了解和认识那段历史,因为我们正视历史,是为了历史不再重演。”
2.利用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对于这一点社会、家庭都有共识。但是学生历史水平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虽然学习是一个人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动性的过程,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人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能实用的就学,要中考、高考的就学,其他的马虎过去就行了,这是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二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时,手段单一,教学方式死板。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压抑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了。这也属于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然,它是影响历史教学的小环境。
从上学期开始我和另外两位老师承担了一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科研课题。课题的重点在于寻求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手段或教育模式,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科研过程中、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历史知识的文学化
1.故事化。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据我们课题组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50%的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诗歌化。在古文学中,诗歌是高度凝缩的文学。优秀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带入历史情境中去,并迅速产生共鸣。如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引入,使学生的思绪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从而迅速切入主题。
3.戏剧化。讲台是教师的舞台,也可以是学生的舞台。初中历史的故事性为学生扮演历史中的人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战国七雄那一课讲商鞅变法,可以编一历史短剧:商鞅舌战公孙龙。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商鞅和公孙龙。辩论题是“变法还是守祖宗之法”;讲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可以让学生扮演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或自述历史,或二者、三者对话。通过戏剧化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中去感受逝去的久远的历史,从而增进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文物(模型)、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文物是史实的实证,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前者如山之铁证,后者具体形象,给学生形成历史观念、历史概念提供丰富的可靠的想象根据和判断根据,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历史文物反映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物,能有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通过历史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1.幻灯教学。幻灯教学是当前普遍运用于历史课的电教手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文物图片、历史地图或历史图表等在课堂上放映,便于教师配合图像进行讲解。它的作用虽类似挂图,但是,比挂图更迅速、更准确、更逼真地反映历史图像。因此,教学效果远远超过挂图。
2.电视和录像教学。电视和录像教学是声音和图像的最佳结合,它能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它能以多种方式剌激学生的大脑,能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有血有肉地复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当然,以上的一些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过这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也是我们在教学手段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三、历史知识的个性化
历史知识个性化的特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讨论会、演讲会、写历史论文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历史,独立地作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它强调学生的活动。
1.专题讨论会。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由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报刊上有争论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或直接就书上的人物、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讨论。专题讨论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形成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历史演讲会。在学生讲故事的基础上,选择内容较好、思想性强的材料,由表达技能较高的同学,举行历史故事演讲会,并进行评比。这对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都将起一定的作用。
四、历史评价的多样化
即使中国儒家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道路传入到越南,但这些差异方式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得到折射。所以可以说,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具有一些相同之处。
(一)儒家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生存基础。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的相同在于它的存在基础,甚至日本儒家、朝鲜儒家也如此。依笔者所知,儒家长时间在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家生存下来的基础是东方国家社会经济条件,东方国家社会存在基础在于稻作农业经济与三角洲流域紧紧相连。该经济基础使社会产生更大的凝聚力,融入大自然,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崇拜天地自然,社会中人尊重长辈,尊重有经验者,尊重社会和家庭的秩序,注重和睦相处等等。这是个好土地给儒家扎根生枝以及发扬自己的学说。虽然在越南、日本和朝鲜,儒家都是来源于中国,并不是土著思想系统,但是,像中国一样,在支配社会发展时,儒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封建社会发展。今天,儒家思想虽然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家思想的标志仍然保留——它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具价值。在中国,儒家支配所有乡村和家庭关系、道德关系、教育活动等社会中人的活动,是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从汉代(公元前206年至220年)至清代(1644年至1911年)。在越南,日本,韩国也是如此,儒家思想也强烈地影响社会的所有活动。在越南,儒家长时间是支配封建朝代所有活动的指导思想系统,自李朝(1010年至1225年)至阮朝(1802至1945年),特别是后黎朝(1428至1788年)至阮朝末期(1802年至1945年),儒家在社会占据了独尊的地位。朝鲜李朝时期(1392年至1910年)和日本德川幕府(Mac phu Tokugawa)时期(1603年至1867年),朝廷重视儒家,儒家思想成为支配社会所有活动的思想体系。如今,儒家不再是支配社会一切活动的正统思想系统,但是,儒家仍在社会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以及许多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思想,成为民族传统文化。
(二)经学相同。儒家透入越南的同时,经学经典也不断地涌入越南。越南儒家并没有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而是在中国儒学经典书籍的基础上创作出越南儒学作品,最有代表的是《四书》和《五经》。因此可以肯定越南经学和中国经学是相似的。李朝时期至今的越南儒士都使用孔孟、程朱作品作为经典书籍。例如:13、14世纪朱文安(1292年至1370年),阮廌(1480至1422年)非常重视《四书五经》以及儒家仁义思想和教育思想。他们的话和引用语都是来源于中国经学中的内容。十五世纪,越南儒神吴士连编撰了《大越史记全书》,15卷有174段评语,其中有98段引用或提到作者和作品,如:《周易》《金诗》《书经》《春秋》《论语》等文献,孔子、孟子、朱子等儒家学者。十八世纪末,中代时期越南最有学问的大臣代表——黎贵敦进士(1726年至1784年)十分重视朱熹。在越南,到目前为止,越南儒士忠于传统儒家经学。越南儒家仍重视孔孟经学,程朱思想则是道学。潘珠贞、潘佩珠、黄叔抗以及提倡民本(一定意义上是民主)、抵抗君主专制制度的东京义塾运动都一直重视儒家思想。潘佩珠(1867至1940)编写《孔学登》也是提倡儒学价值意义。
(三)思想体系相同。从诞生到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儒家和儒家内涵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并被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空间所支配;换句话说,中国历史阶段,历史背景和地域空间的不同,引起中国儒家思想不同的变化。简单地理解为“中国历史中没有一种统一和纯粹的儒家”(同一个空间和时间中没有一种同一宗教形式),更没有一种纯朝鲜儒家、纯日本儒家、纯越南儒家。展开其观点,可看出没有确定何为中国儒家、朝鲜儒家、日本儒家、越南儒家的划分标准。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儒家都有异同之处,但总体来说能称它们为儒家思想。因为在任何国家、
任何时代,儒家都要依靠一个基础、一种不可改变的哲学体系。儒家诞生与发展于中国后才蔓延到东北亚地区,可见儒家的基础即是中国儒家。确定在丰富多样的中国儒家思想系统中哪里是中国儒家、朝鲜儒家、日本儒家、越南儒家的根本和共同点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有三种共同儒家思想流派在东北亚地区发展并支配该地区的所有活动,那是:1.孔孟思想的系统。2.汉儒思想系统(董仲舒为代表)。3.宋儒思想系统(程朱为代表)。上述三种中国儒家思想的所有内容(关于哲学、道德、教育等)是越南儒家、日本儒家和朝鲜儒家的基本依据。无论发展在自己的家乡中国还是发展在异国(越南、日本、韩国),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可儒家仍然还背着它的基本思想内容。因此,中国儒家、越南儒家、日本儒家、朝鲜儒家都有共同的名称,为“儒家”。当认识到儒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共同基础”和“不变”因素,我们才能了解到各国儒家的差异之处。
二、中越儒家的差异
除了相同之处外,越南儒家、中国儒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儒家也有许多差异之处,最凸显的是儒家学者队伍和思想风格。
(一)越南儒士与农民和农村密不可分。越南儒士亲近农民,他们的生活与农村生活紧紧相连。据史料记载,17世纪,越南都市已发展到一定的繁华程度了。升龙、蒲献、会安和顺化是越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但蒲献儒士寥寥无几,只有三贡生、没有进士,17-18世纪的会安也有如此状况。19世纪,绝大部分贡生(举人)和进士都出身于农村。比如说,自19世纪初至1919年,阮朝时期,39届考试的555位进士,47届考试的5226位举人大多都出身于农村。当官者在位时被调动到全国各地,他们退隐之后仍然选择回归农村生活。可以肯定的是,越南儒士是农村儒士,农村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越南儒家及儒士,对越南儒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農村儒士阶层当老师、当大夫,同时也将儒家传播到农村。此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儒家与越南有不同之处。中国清明时期,华南地区的士大夫多出身于都市。余英时教授讲到:“清明时期,商人开始当官,他们也可以得到官品和功名。地方商人是有势力的。付依菱教授也有相似的观点。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能看出士大夫生活的环境是城市生活环境。朝鲜韩国的儒士是社会精英。在日本,儒士是研究儒学的专家或寻求儒学作为个人道德学科的武士。越南儒士阶层生活与农村乡村生活紧紧相连,因此诸多儒家观点,特别是宗法思想中的宗族和家庭组织渗透进农村生活中。越南儒生是越南封建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来源。据黎贵敦在《乔文小录》中所统计获悉,在山南镇,壬午年(1462)香考共有4000多名考生,乙未年(1499)香考共有5000多名考生。18世纪,考生数量猛增,朝廷必须通过指定名额来限制报考者数量,如:乙酉年届(1765)大城市考生名额为70名,中型城市考生名额为50名,小乡镇考生名额为40名。自红河三角洲枝清艺地区的考生数额也达到上万人。根据上述数据获悉,乡村中,系统学习儒学的儒生数量繁多,直到21世纪初。在19世纪,阮朝主张通过儒学教育、科举考试和训条加强儒家思想在社会的地位。
(二)越南儒家的思维风格。研究越南儒家学者的认识和思想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儒家与其他的国家不同,它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面向实际与功利。面向实际与功利体首先体现在学习目的。绝大部分越南儒生设定自己学习目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享荣华富贵的生活,完成学习目标标志着结束学习过程。极少人有远大的志向,学习是为了探讨地区热门问题,学习是为了服务社会或为了国家社会文化的进步。此外,儒家学者的学术态度也是该关注的问题。客观分析可见有一些儒家学者关注学术研究工作,他们常关注政治道德问题,少讨论玄学或高级思维领域,其中隐藏在内深刻的认识和创新的能力。甚至,他们将无形变成有形,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例如:天地人关系中“天”的概念,他们不考虑作为一种自然实体、“天”的本质怎样,或不考虑作为一种精神实体、超自然实体、“天”在宇宙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而只从利于人类的角度来考虑,如:“天”运行得有“时”、人要知道天时、种植耕作才能丰收,或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人类要如何对待天才能享福,从而主张“敬天”“顺天”“奉天”等。另一个例子,《易经》提出世界原本:“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 越南儒家学者并不关心到底何为“太极”“两仪”和“四象”,而是对最后一句“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感兴趣。他们关注到能带来给他们直接利益的东西。因持有如此的学习方法和思想,他们很少做出大贡献。高榜提名的成千上万举人和进士,很少有人能创作出国家和民族能记住的工程和光荣的事业。当然,越南儒家也有伟大的文化家,如:阮廌、阮秉谦、黎贵敦,阮攸。但是这是罕见的。2.习惯性地简化内容。越南知识渊博诸子在中国巨大渊博的儒家宝藏前都会有意识地简单化,选择主要内容,编辑成简单、明了又易懂的教学教材。例如,在中国已有关于某问题的完整书籍,如:朱熹的《四书集注》和宋、元、明、清的《四书大全》,到越南就变成“说约”(学说简约)和“约解”(简约注解);或明朝胡广的《性理大全》到越南卻成为“节要”。该现象并不是一个朝代特有的现象,而是越南封建王朝较为普遍的现象。关于《四书》的简化工作,陈朝有朱文安《四书说约》,黎郑朝有黎贵敦的《四书约解》,阮朝有阮文超的《四书选讲》;黎郑朝裴辉壁的《性理节要》仍被阮朝视为经典教材。简单明了的优点是易懂、容易记住、容易传授和学习。简单明了却是学术的局限,因为简洁等于要删略学说的许多观点,失去许多潜在的暗示教义,删除学说中丰富多彩的含蓄内容。更不用说简略和节要很可能将核心内容减去而留下来次要的。传授知识者满足于简单明了的内容,学习者也如此,这样抑制了人的思想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语
总之,儒家传入越南后,在越南领土上存在和发展几百年了,虽然有时达到顶峰,有时衰落。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越南人民和社会。儒家作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封建阶级以其建设封建社会制度,推进封建社会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对原有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一定改变,并成功运用到处理朝廷内部事务以及抗外敌事业。除此之外,儒家思想是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当时越南社会及人民生活,尤其是道德教育领域。儒家融入越南文化,被“越南化”,成为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相比,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存在诸多异同之处,越南儒家有着本国特有的风格,包括儒家在社会发挥的作用不同,儒家运动方向和发展动力不同,思考风格不同;越南儒家远离超形、崇拜利益的现象,越南儒家与人民实际生活紧紧相连,融合和折中人民的思考方式,为人民的利益而考虑。
【参考文献】
[1]潘文阁.新时代新地区背景下越南儒家之研究[J].哲学期刊,1999(3).
[2]潘大尹,阮玉琼.关于阮朝官制的一些问[M].顺化出版社,1998:118.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付依菱.明清社会经济历史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