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创业导师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导师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业导师工作计划

第1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XX年是我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流到科技局的第一年,担任区科技局副局长,分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局属经济和“530”项目的引进工作。一年来,我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局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班子成员、全局干部密切配合和自身的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从下几个方面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评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今年初我积极参加机关组织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一方面我认真学习xx关于科学发展观相关方面的论述,另一方面我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进行对照排查,那些事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那些事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应该立即加以改进或进行纠正的。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自己认真学习 “公务员职业意识与执政能力提升”等内容的学习。除此以外,我还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和各种业务讲座,通过学习,一方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升,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也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指导工作的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和进步,对党的依赖感、信任感更足,对小康社会的前景充满信心。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一年来自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时出勤,遵纪守法,注重团结。在工作上,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使自己受益良多。

二、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工作

XX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加快产业提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根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按照全年目标,XX年需要引进30个以上的“530”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及创业项目,全区累计引进“530”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及创业项目达到80个以上。据统计XX年到XX年全区共引进“530” 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及创业项目48个,而XX年一年要求完成80个以上,所以我感到任务艰巨,压力巨大。面对现实我把这压力变成我工作的动力。

1、针对目标,制定全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措施。

2、从“早”从“实”,认真抓好 “530”计划实施工作。

第2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以及对辖区内实名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职业指导师们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就业观念固化且与现实差异大、对就业创业政策不了解、职业指导开展受冷遇等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固化且与现实差距大,急需职业指导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固化且与现实差距大,表现为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主要特征为就业取向因学科专业、地域地区、单位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重庆市江北区2012~2014年对600余名有就业失业实名登记的江北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发现因专业不对口未就业的为118名,占未就业总数的19.67%;在家准备教师、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公招考试以及准备考研的为157名,占未就业总数的26.17%;已有工作单位对工作薪资不满,实习期满自动辞职前来失业登记的为122名,占未就业总数的20.33%;对工作地域不满,想在重庆主城区进行工作的为166名,占未就业总数的27.67%;无工作经验影响就业的仅为22名,占未就业总数的3.6%;因工作发展空间不大而继续择业的也仅为15名,占未就业总数的2.5%。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固化成为了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

2.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政策了解不深,职业指导服务开展受冷遇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趋于务实,但政策给予的种种优惠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并不熟知。通过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并没有让高校毕业生有参与的热情;甚至职业指导师对他们提供职业指导服务时,因羞涩或不信任等原因,毕业生们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公共职业指导受冷遇。在高校毕业生的意识里,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职业指导服务离自己较远。高校如能在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中,对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解读培训,高校毕业生全方位了解公共就业服务,才能真正让高校毕业生主动接受公共就业服务中的职业指导。

二、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深入挖掘储备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在职业指导后实现尽快就业

一是依托全区就业信息员队伍,大力开展空岗申报和用工备案制度。2012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组建成立了首批就业信息员队伍,就业信息员队伍的主要成员为重庆市各大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指导师等。截至目前,已有201家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列入就业信息员队伍,对全区用工及就业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和数据共享,让江北区的人力资源市场能够实现求职与用工的无缝对接。2012年~2014年就业信息员队伍共提供各类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有效岗位13.41万个,为到江北区寻求职业指导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岗位。

二是加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为高校毕业生挖掘更多满足其就业意愿的岗位。重庆市江北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全区公益性岗位区级统筹,政府购买岗位统筹用于就业援助,把通过机关事业单位、街镇、社区及区级公益性组织挖掘的较好的公益性岗位,用于优先安置本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安置”三统一。截至2014年底,全区51家机关事业单位与区级公益性劳动组织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委托管理协议》,岗位统筹程度和管理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每年区公益性组织举行的辅警、社会工作者、食品药品监督员等公益性岗位的招聘成为了职业指导中广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求职途径。历年来区内累计开发此类公益性岗位8733个,为绝大部分江北区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优质岗位。公益性岗位规范用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奋发图强,实现真正就业和自我提升的激励器和助推器。

2.大力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在职业指导中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用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又一法宝。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创业环境的优化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条件。重庆市江北区既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给予优惠,减轻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压力;多方面扎实推进职业指导中的创业指导,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搭建平台。

从2014年起,江北区推进了“创建充分就业创业社区”的活动,以社区为基点,职业指导进社区,指导高校毕业生在家附近就近就业创业。在进行职业指导时,对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师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江北区已建立的嘉陵三村微企创业园、石马河市级家庭服务业创业基地、五里店创业培训基地、新洁净创业实训基地、港城工业园创业基地等“五大孵化基地”,鼓励大学毕业生进驻该五大创业孵化平台。同时,职业指导师们还提供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街镇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点供高校毕业生们创业学习。

职业指导还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江北区成功举办了多届“劳动之星”技能人才大赛、积极参与“泛海杯”重庆创业大赛和“泛海”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等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龙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3.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营造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良好氛围

一是在各类公益性专项招聘活动中设立职业指导专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职业指导。江北区每年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在各类专项活动的招聘现场,各级职业指导师组成了专家团队,在职业指导区为现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评、择业咨询服务、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同时,对到会的招聘企业提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咨询,鼓励用人单位设置多类型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通过现场的职业指导及招聘管理,为高校毕业生和用工单位搭建了良好对接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尽快尽早就业。

二是创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绿色通道,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就业局、街道、社区三级就业平台形成一体,深入推行“三四三”职业指导帮扶举措。“三到底”即就业信息到底、就业岗位介绍服务到底、就业人员职业指导服务到底;“四个勤”即上门勤、询问勤、跑腿勤、联系勤;“三回访”即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争取做到登记一位、指导一位、就业一位。

三是倾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稳定就业。以“五个一”,即一台(电视台)、一报(报纸)、一网(网站)、一栏(宣传栏)、一信(短信)为载体,建立职业指导服务平台,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区内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区内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及意愿,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实现稳定就业。2012年~2014年共计为近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服务,近4000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4.大力提供政策支持,探索职业指导与优惠政策的高度融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庆市江北区已有多项就业优惠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职业指导师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是将优惠政策与职业指导工作高度融合的有力保证。

一是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把职业指导的利好政策拓展到街镇、企业。职业指导服务部门一方面联合区内街镇、社区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社会保障工作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在街镇、社区的服务岗位就业,提高其就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财政对见习基地发放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给予补贴。见习基地留用见习人员就业,还可享受高额补助与社会保险补贴,以此增加高校毕业生实习后的留置率,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干一行、留一行、爱一行。

二是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政策,提供优质的职业指导服务。江北区职业指导公共服务人员正在认真实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该计划翔实掌握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制信息,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推介等服务;通过个性化量身定制服务,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畅通了高校毕业生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对接渠道。

第3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大学生“村官”眼中的沈浩

朋友、兄长和导师——大学生“村官”眼中的沈浩

来源:中国人事报(1月11日)

沈浩走了,永远离开小岗了。沈浩精神留下了,永远守望着小岗的发展。忆起和沈浩一起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小岗村的3名大学生“村官”仍历历在目。

带领农民发展致富也是创业

2006年3月,安徽科技学院大三学生苗娟和她的12位同学,做好了三番五次说服沈浩,接受他们在小岗村创业的思想准备和游说台词。当他们见到沈浩后,发现之前的顾虑多余了。“好啊,小岗非常欢迎你们。”听完他们的想法,沈浩爽快地答应了。当天的情景,苗娟仍记忆犹新,“他穿件旧T恤,很土很朴实,就跟农民一个样,根本不像省城来的人,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一点距离感。”

更让苗娟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星期后,沈浩亲自来到安徽科技学院。找到她和十几个同学,围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交流起来:“小岗村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村民的思想落后,小岗需要像你们这样有思想、有技术的新生力量,去引领他们发展。”

经过2个月的市场调研,苗娟等3位同学最终确定来小岗村发展双孢蘑菇大棚种植。沈浩积极协调,为他们腾出28亩土地,每个大棚还给予5000元的创业补助。然而,搭建大棚的成本需要2万多元,对于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来说,缺口仍然很大。沈浩又拉着他们去见县委领导,为每个大棚争取到1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架好大棚,苗娟去奶牛场购买培育菌种的牛粪,老板看她是个黄毛丫头,根本不愿理她。回到村里,苗娟把遭遇跟沈浩汇报了。第二天,沈浩便开车带着苗娟到奶牛场,找到场长商谈,签订了长期供应牛粪的合约。出菇以后,沈浩又四处帮助联系销售渠道。

“沈书记在我眼里,既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领导,更是一个知心的朋友。”苗娟说,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蘑菇大棚暂时遇到困难,她被安排到村里任党委副书记。可苗娟不甘心,还是想去创业。沈浩找到苗娟做思想工作:“办蘑菇大棚是创业,在村里带领农民发展致富也是创业,这种创业更有价值。”

不能因为在农村就放弃理想

在赵玲的办公桌里,精心保藏着两本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辅导书。这是沈浩借给她的,再也没有机会还给他了。

“他经常把他读过的好书借给我们,还要我们坚持写日记、写工作计划,对工作要有自己的设想,不能因为在农村就放弃理想。”在赵玲眼里,沈浩就像一个热心的兄长。赵玲刚到小岗村时,住的平房特别热,沈浩帮她们装了空调,还配置了电脑和网络。

在工作中,赵玲也犯过错误。2008年7月的一天,赵玲在办公室接到一个传真的电话,操作后没成功传过来,也就没管了。后来,沈浩接到对方的电话,来到办公室要传真。赵玲说传真机坏了。沈浩走过去,调试了一下机器,传真机上出来十多份传真,许多工作都被延误了。沈浩严厉地批评了赵玲一顿。气消后,又耐心地对她说:“年轻人在工作中,要细心点,要注意细节。”还推荐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书让赵玲去读一读。

到村里办事要多走路

2008年8月,汪静静从大学来到小岗,担任书记助理。沈浩就像导师一样,手把手地教她农村工作方法。

2008年10月,大严组的一位妇女来村里办理小孩落户证明手续,对方的准生证、医学出生证明都没有,按照规定,汪静静不肯出具证明。那妇女竟胡搅蛮缠,破口大骂起来。汪静静委屈得流泪了。沈浩把她叫到办公室,倒杯开水安慰她:“在农村做工作,要做好受委屈的思想准备。你们每天看到我都是笑容满面的,其实你不知道,我一个人回到房间的时候,也有很多辛酸委屈。但第二天,依然要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小岗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最远的组离村办公地有十来里路。尽管有车,但每次下村组办事,沈浩都是走路下乡。汪静静不能理解,沈浩告诉她:“到村里办事的时候,一定不要坐车去,要多走路,村民看你开车来,就和你拉开距离了,就不愿跟你交谈了。”

第4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今年上半年,我科室在区人力社保局、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就业相关各项优惠政策,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为全区流动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提升我区流动人才党委党建工作质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下半年工作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概况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一是继续实施“一揽子”服务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揽子”服务的实施方案已提报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会上讨论通过,目前正在逐项落实。二是全区共有就业见习基地xx个,其中:今年新申报成立xx家区属就业见习备案企业,新增xx人参加就业见习,留用xx人,留用率为66%。三是完成今年市人才中心下达我区大学生暑期实习岗位收集任务,收集到辖区xx家单位提供的就业社保服务、医疗临床服务、农技服务、水务综合服务等xx基层一线实习岗位。

(二)流动人才服务管理

一是流动人才党委党建工作。党委现有党员xx名,通过“互联网+”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xx次,专题研讨xx次,专题党课学习xx次,“组织生活日”xx次,报送党务宣传信息xx篇;6月12日,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流动支部书记培训班的xx名参训学员到流动人才党委参观学习,党委组织委员兼二支部书记xx在培训课堂上进行了“现身说法”。二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我区现存xx万余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正式启动,市人才中心委托的专业机构已于6月1日进场开展档案整理、扫描工作,目前已整理完成xx余卷。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目标任务下达滞后。每年市对各区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绩目标考核任务(市教委提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名单)一般在10月底才能全部下发,而考核截止时间为当年12月底,区县就业服务经办机构还要采取逐一联系、实名登记、定制服务等一系列就业帮扶服务措施,工作周期较短,完成工作任务略显紧迫。

(二)购买就业创业服务成果有待细化。按照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转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可按政府购买服务相关规定,用于向社会购买基本就业创业服务成果,具体范围由省级财政、人社部门确定。”但由于市级还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区县在就业补助资金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三、意见建议

(一)适当提前下达目标考核任务。建议市局协调市教委,尽量于8月份前提供并下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名单,为区县开展就业帮扶服务提供更充裕的时间,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出台购买服务成果实施细则。建议市局协调市财政局,尽早出台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用于向社会购买服务成果的实施细则,以方便区县执行,有利于提升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率。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揽子”服务。

1.开展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做好xx届高校毕业生回区报到工作,依托镇(街)、村(居)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利用电话问询、入户走访等方式,通过开展实地摸排、窗口办理、网上在线登记等渠道,全面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和就业创业需求。将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定制服务计划,并为其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为缓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移动通讯、车旅等费用压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参与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门针对市下发我区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微信红包、手机话费派送活动”。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完成今年市下达我区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实绩目标考核任务,确保全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年底登记就业率保持在xx%以上。

2.举办就业见习对接活动。优化辖区就业见习备案企业(单位)质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见习岗位,提升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备案企业(单位)深入xx大学、xx学院等辖区高校开展就业见习对接活动2场以上,为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通道和平台。

3.实施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引进专业的职业指导素质测评系统,针对辖区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帮助高校毕业生全方位了解自身素质,为其就业、择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今年计划针对辖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实施免费测评服务xx人。

4.开展就业创业宣讲行动。进一步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讲队成员,充分挖掘典型资源,从辖区高校增选部分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典型、扎根基层的就业典型充实宣讲队成员。今年下半年,将深入辖区高校和镇街开展至少x场“就业创业宣讲会”,宣讲队员用自己的创业就业亲身经历和高校毕业生谈经验、摆感情,激励其调整好心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5.举办创新创业活动。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营造更加积极的创业氛围,充分调动全局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今年下半年,将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创业沙龙、创业导师进高校“专家问诊”等活动,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针对性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难题。

第5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2015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十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医专党〔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主要形式

(一)每周举行一次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在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印制创业知识宣传简报,邀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学校网站开设创业专栏,将各类创业信息和政策及时公布。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为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择优、兴趣驱动、注重过程"的原则下,鼓励成绩优良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或学生团队,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开展创业项目的策划,经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业中心论证、学校考核,选择那些目标明确,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和场地方面的支持。学校内开辟了创新创业基地,设办公区、商铺区、会议室、洽谈区、文印通讯区等办公场所,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

(三)抓好大学生创业体验项目的试运行。结合学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学校目前开展了四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分别为:荆半夏读书吧、"博学"教育培训中心 、"酷奇"车行、百草药种植园。学校将以上述试运行项目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在学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20万元的无息贷款,扶持、培育3--5个创新创业项目正常运转。

(四)探索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创造出新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规范化。多途径的搭建开放式实践课程,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之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选择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教学工作"导师",引导其他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师培训要求,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活动步骤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至2015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审核宣传、推进实施、半年度总结提升、再推进实施、年度总结提升五个步骤。

(一)审核宣传(1月至3月中旬)。审核学生创业策划案,确定学生创业项目,上报创业明细。印制第一期创业知识简报,组织举办学生创业体验项目论证会,研究部署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方案。

(二)推进实施(3月中旬至6月底)。根据学校上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详情见附件),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三)半年度总结提升(7月至8月)。认真总结上半年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再制定下半年的具体安排。

(四)再推进实施(9月至11月底)。根据学校下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待制定),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五)年度总结提升(12月)。认真总结全年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成果,探索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与分工

(一)组织机构

在学校已有的"创业协会"基础上,成立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是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分俱乐部。为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熊XX

副组长:杨XX

成 员:刘XX

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育和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各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组织分工

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活动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审定各类创业项目,招就办根据创业项目确定具体资助和金额的划拨,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创新创业项目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指导,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招就办,再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

2015年4月27日

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方案

各基层团组织、各有关单位:

大学生是人才强市、科教兴市的宝贵资源。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给有理想、有抱负、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搭建起一座施展才华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着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服务大学生就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帮助大学生就业"减压",经研究,决定联合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公益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负责人组成,并邀请有关领导担任顾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服务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由主办单位分管领导和承办单位负责人组成。

为了提高培训和指导水平,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

二、承办单位

XX市联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三、服务内容

1、政策宣传和咨询

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就业意向进行登记与指导。

2、就业指导

主要是通过就业知识讲授、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强化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在心理上消除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调整就业心态,实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完善。

3、创业培训

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YBC扶持项目、SYB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并由专门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制订创业计划书,直到大学生顺利开办企业。

4、创业项目推介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为有创业需求而没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推荐创业项目;为社会投资机构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

5、就业招聘信息

捕捉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人才招聘信息,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学生创造"对接"机会。

6、建设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选择实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平台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能力。

7、开展创业就业文化活动

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设计大赛、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等活动。

8、开展其他方面的服务活动

共青团XX市委员会

XX市人事局

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

XX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XX市青年文化研究会

2015年X月X日

主题词: 大学生 创业就业 方案

抄 送:南平团市委,XX市委组织部,XX市政府办,

XX市民政局,XX学院党政办,存 档

共青团XX市委员会办公室

第6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制定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总的时限,又要有每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以及人力、物力的安排。这样,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争取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大学团支书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团支书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工作宗旨

作为一名团支书,肩负着把握着整个班级的思想方向的重要职责。故在本学期比上一学年的不同之处就是要以思想建设为抓手,在理论学习、活动和平常生活学习中时刻注意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活动计划

团支部的建设不仅需要理论教育,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活动。现把本学期我班团支部计划开展的活动公布

(1)在9月份,迎来了光荣的教师节,届时可举办一次主题班会

(2)在9月份底,认真搞好一次团日活动。迎接我国建国xx周年的华诞,加强爱国主义建设,可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或者图品展,具体待定,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思想的升华。

(3)同时,同学们提前为中秋可以举行一个相关的活动。

(4)在10月份,配合学院和系部安排,积极发展第八期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发展好一批预备党员。计划发展6--8入党积极分子。

(5)11月份,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到来,配合学院及系部工作,积极动员全班同学投身到运动会中,争取为班级获得荣誉。

(6)在本学期,与xx届的学弟学妹们举办个联谊活动,提高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情和激情,同时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

三、工作略述

(一)活动方面

在活动方面,要继续提高活动的质量、继续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其中在活动影响方面不仅仅注重对本班同学的影响,有可能的话要提高本班在系、院乃至学校中的活动影响力。要凸现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着力重点办好几次活动。例如首先要办好迎国庆的。像社会宣传,像学校展示xx的风采,即实现策划好,活动组织好,事后总结好。在活动中应该职责明确,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到本次活动的目的和班级凝聚力。在活动中思想的到升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爱国之心。

(二)常规工作方面

在常规工作方面,要努力办好学院、系部通知下来的各项活动。要加强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关心、关注、关爱同学,注意与其他团支部的经验交流,同时也要注意与老师、辅导员的工作交流。其次,要监督纪律委员做好团员日记工作,注重团支部内部建设,明确团支书、组织宣传委员的职责和工作,提高着两人的思想素质。计划在本学期发展6-8名入党积极分子,3-5名预备党员。“团推优”工作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结语

一个班级的思想建设无疑会影响到这个班的整体面貌,这给我以及团支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相信在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有信心把我班团支部建设成为“文化素质好,思想觉悟高,各方面综合素质优秀”的优秀团支部。

大学团支书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二

工作目标:

1、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在班委共同努力下,为班级创建更好的环境。

4、在适当的时间条件下,参加公开团活展现班级风采。

工作计划:

一、完善基础工作常规管理

不断规范完善班级团支部工作,重点加强团支部工作例会制度、团费收缴、团籍档案管理建设等工作。

二、深入推进团员意识教育,优化团员的思想先进性

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明确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三个代表”以及“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带动各支部的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夯实基础,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团支部成员能履行职责,开拓进取,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三、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以及团组织生活会

大二学年,课程较多较难,同学们压力很大。而正是在这样忙碌的一年里,还要进行多项考证。因此,开展以考证为主题的班会是很有必要的。在班会上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讨论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大家一起进步!

团组织生活会的性质主要以教育为主,同时穿插娱乐性节目,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使同学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四、组织集体外出活动

通过集体出游,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了解以及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班委工作的开展

五、明确团支部工作制度。

制定团支部工作安排。主要是在团组织生活会准备期间,首先统筹大局,把各项工作安排到个人,实行责任制,使整个团会有条不紊进行,同时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次团会结束后,团支部开会总结,找出工作中不协调之处。对于在团会中没有积极工作或者工作质量不高的班委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表现积极的进行表扬,从而使下一次团会更顺利进行。

六、团支部、班委会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强团支部、班委会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搭建共青团组织交流的新平台,对内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对外树立新形象,提高服务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扎实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

大学团支书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三

20xx年,学院团委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德育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目标,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按照学院党委的指示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重点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入手,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力争使学院共青团的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主题,创新形式,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日常思想政治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团委工作的重心。院团委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影响广泛的主题活动,详细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并坚持定期落实。通过座谈会、民主评议、个别谈心等形式,主动深入学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理顺青年情绪,疏导青年困惑,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做好信息反馈、校园舆情分析监测等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努力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1、制定20xx年度院团委政治理论学习方案,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x大、十x届x中全会、十x届x中全会精神、同志在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等理论学习座谈会,以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政治觉悟。

2、以纪念建党、建团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院团委将深入开展演讲、征文、书画比赛、板报比赛等系列活动,来引导团员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围绕学院人才培养评估工作,院团委将集中全院青年学生的热情,奉献一台高质量的文艺晚会。

3、围绕创先争优主题,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一系列团校培训活动。拟邀请团省委组建的导师团来学院为学生举办系列讲座,有效引导大学生理性的进行社会观察。

4、开展20xx年度五四表彰大会、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鼓励先进,培养学生典型。

(二)青年者培养工程建设

通过政治教育工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帮助大学生骨干有效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定期开展推优入党活动,做好登记,并及时汇总。

让学生骨干参与到全国、全省统一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中,学派2-3名学生团干参加团省委举办的青年者骨干培训班。

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坚定的青年者。以业余团校为主要阵地,举办新生团干培训班、学生社团干部培训班,适时举办团干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拓展培养内容、丰富培养载体、健全培养机制、提高培养成效。

继续举办公务员考前培训班,开阔学生的就业视野,引导学生多渠道、宽领域就业。

二、健全体制,完善队伍,不断规范团组织自身建设

(一)团组织建设

1、按照团中央、团省委要求,切实做好我院团干部县级团委挂职工作。

2、积极完善团组织体系。建立了院级团委、系部(校区)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组织机构齐全。落实开展五四红旗团总支、五四红旗团支部工作特色奖、优秀学生社团评比活动。定期举办团校培训,不断增强团组织活力,力争在基层团建创新上取得新成效。

(二)团制度建设

建立对学院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办法,对学院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予以考核评估。通过五四表彰等团内奖惩、团内表彰方式,评选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双十佳等一系列先进基层团组织和个人先进。及时登记好违纪团员数并进行团内处分,处分材料登记在团员档案中,且在所受处分一年之内,取消该团员所有的评奖评优资格。

(三)共青团日常工作

1、做好规划,及时总结:学期初,各系部(校区)团总支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统一上交至院团委,便于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学期末上交工作总结,及时反思,院团委对各院团委进行考核评估。

2、团工作管理方面做到严谨认真:及时做好团员注册、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团员登记率100%;妥善保管团工作档案,除收齐工作档案之外,定期做好登记,确保其齐全、清楚,并按时向团省委、团州委报送各项工作材料。按时收缴团费,团费收支有明细账目,并于每年年末制定团委团费支出情况的报告。

(四)学生组织建设

1、团委、团总支、各社团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积极落实,其中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考评条例、议事制度、审批制度以及考核任免机制。院团委指导院团委各部门,让他们自主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学生社团种类齐全,组织机构健全,严格管理各学生社团,积极推行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与申报制度,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

2、积极向团省委、省学 联推荐20xx年度优秀学生社团、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优秀社团干部。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的选拔、约束、激励、保障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

3、结合团省委、省学 联、团州委部署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要求,院团委将认真落实,并及时上报各项数据。

三、面向社会,创新手段,切实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

1、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院团委将联合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校友及相关专业人才,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座谈会、创业报告会,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择业技巧,增强创业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步入社会时更具竞争力。

2、为提高广大学子的创业能力,院团委将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带动学术与科技创新。拟举办首届创新,并有计划地将创新作为特色活动举办;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带动学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组织学生积极参加20xx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3、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联合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毕业生离校纪念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四、培育特色、提升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社会实践工作与志愿者工作

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管理规范并成功组织多次志愿活动。在20xx年,院团委将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团州委的注册志愿者活动,为全州的各项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在青年志愿者日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以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活动,使青年志愿者活动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弘扬志愿服务和奉献精神、服务社区和社会、宣传学校形象的目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xx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中加强对团队规划、主题定位等方面的指导,建设院级重点小分队2~3支,动员各系结合本系专业特点组建系级团队,通过三下乡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以个人方式就近开展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力争成为全省的20xx年度三下乡优秀单位;继续深化与州社会福利院的交流,与其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

2、校园文艺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体娱活动,是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院团委积极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校园精品活动--五四表彰文艺演出、迎新生文艺晚会。

院团委将继续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努力,主要办好迎评估文艺晚会、迎新生文艺晚会两台高质量文艺演出。另外,还支持各系团总支结合专业特点,面向全院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扩大基层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积极筹建大学生艺术团,全面发挥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重要示范作用。紧抓艺术团的梯队建设,克服资金、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做好艺术团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工作,力求出精品,出人才。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胆创新,开拓更大的活动空间,建设一批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发挥更大的积极示范作用。

五、主动思维、多方联系,有效开展贫困学生扶贫救助工作

紧紧抓住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机遇,积极与团州委、州扶贫办联系,力争在20xx年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扶贫救助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救助指标分配到校、救助总金额突破100万元的工作目标。

主动与青基会衔接,为我院贫困学生争取希望工程资金、青基会救助资金,使贫困学生能安心读书。

六、针对问题,抓住重点,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

院团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院党委部署,结合本部门实际,紧紧围绕团委工作中心,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反腐倡廉措施。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院团委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在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坚持每周二下午党团课时间的集中或自学制度,通过学习增强了反腐倡廉的信心,推动了共青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第7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师生比;奖惩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25-02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选课制、学分制逐渐普及,本科生导师制逐步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开始试行这样的新机制。所谓的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校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本科生的学习、科研、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那么,为什么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即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目前实施这样的制度存在哪些具体的困难,如何解决呢?怎样才能保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新型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一、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1.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需要。每个学生的能力、偏好兴趣都是有差异的。按统一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抹杀学生的个体差异,抑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分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有更大的自由度,打破了以前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从按要求学习转变为自己选择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对社会的需求把握不准,大多数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落入就易避难,“凑学分”、“混学分”境地。其结果将导致学分制的优势难以发挥,也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保证。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课程表。因此,在保证学生选课质量和知识结构的合理的条件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相统一。

2.实施导师制是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来说,其中的研究并不仅限于教师的科研,也包括学生的科研。而实际上大多数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都缺乏科研的机会,缺少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实践活动。期间唯一的科研可能就是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前最后一段时间内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训练和面临即将就业的压力,论文的质量也是差强人意。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本科生提供了平时参加教师科研活动的机会,使教学中增加科研的成分和实践环节。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带有科研性质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早期的学习中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那些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对学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将会在学生对导师的选择过程中被淘汰,这样在教师一方就会形成竞争供给机制。在这种竞争机制下,教师要想完成规定的指导工作量,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精心设计指导内容,以品牌魅力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自己。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来自学生一方的压力。教师必须随时给予学生答疑解惑,只有知识丰富、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这就迫使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指导教师在与学生智慧的碰撞和交流中,也能汲取青年学生的新思想,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避免过早地老化。教师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最终会转化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导师也可以择优录取,适当地挑选学生,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普遍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要变批量生产为精工细作。这客观上要求一个指导老师只能指导少数几名学生,才能保证教师的有限时间资源充分地配置到每个被指导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切实的帮助。一些世界知名学府,他们的师生比都很高,如斯坦福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师生比为1∶6。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相对于对本科生导师的需求而言,导师的数量严重短缺。目前中国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而且师资分布也不均衡,经济欠发展的地区、一些热门专业的师生比更低。对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院校,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多达数十名,从时间和精力上讲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这种条件下难免会出现走过场现象,致使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师生比低是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首要难题。

这样的难题在短期内无法靠扩大高校教师编制来解决,因此必须要有新的思路。首先,可以仅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为,在低年级阶段,绝大多数的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本科学生都是要必修的,很少涉及到选课的事情;另外,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尚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无法进行科研实践。在这一阶段,专职辅导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介绍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特点,使学生逐步端正学习态度,适应高等教育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专业目标已经明确,发展方向已存在差异,大多数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架构和接受科研训练的条件。因此,在这一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有限的导致资源发挥更大的指导效应。指导教师能够有相对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安排每位高年级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收系统的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严格训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解决好指导教师短缺的难题,也可以从本校离退休教师中,选择身体好、责任心强、水平高、愿意发挥余热的离退休教师,对他们进行返聘,来充实本科生导师队伍。另外,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出发,也可以聘请社会上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来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为缺乏科研兴趣、而又愿意投身社会实践的同学提供一定的上岗机会,在实际工作中予以指导。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规章制度,是实现其良好效果的保障。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责、权、利。本科生的指导教师要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学生选择课程等提供建议,也要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理解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掌握本科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等。这是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在各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中一般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在导师的“权”和“利”方面的规定很模糊,甚至没有对应的条款。因此,在有些学校对教师指导本科生不付报酬或付很少的报酬,教师的指导工作被计较少的工作量。这就造成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不相等,严重地挫伤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这种失衡的状况必须从制度上予以纠正,要规定对教师的指导工作付给相应的报酬。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工作考评制度与奖惩制度。包括定期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活动记录,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等,从指导过程上来考核指导教师履行职责情况;另外,辅之以学生考试成绩、、参加各类创业竞赛获奖、考研情况等,从指导结果上来考核教师履行职责的业绩。对责任心不强、不能履行导师职责、学生普遍意见较大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取消其指导工作的报酬,还要给予适度的惩罚,如延迟其当年职称晋升等。学校要开展优秀指导教师评比活动,对业绩突出的指导教师,要给予表彰,并对其在进修、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价值,鼓励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指导时间。

参考文献:

[1]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5-77.

[2]潘雅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153-157.

[3]周鸿勇,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0):104-108.

[4]张福生.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3):139-142.

第8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坚持“以生为本”是落实高校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其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培养合格的人才。落实到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从大学新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作为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归宿点,深入分析其群体特性和思想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生为本”,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只有持之以恒地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在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地完成高校“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这既是对已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教训之深刻总结,又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新之路。坚持“以生为本”是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的客观需要。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持续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年招生人数从1998年以前的每年百万人扩展到现在每年六百多万人。这一方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拉动了内需,扩展了教育产业,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让更多的适龄青年共享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扩招实施多年后其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高招的录取比例一升再升,生源质量呈现多元化趋势,加之高校生源急剧扩张,导致师资、后勤等难以配套保障,学生在入学后的一些诉求往往无法得到及时回应,与学生的期望值产生落差,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尤其是扩招后,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就忧虑今后的就业出路,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形势下充分把握新生的思想脉搏,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坚持“以生为本”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必由之路。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办学育才、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是与广大学生接触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部门,既要协助学校党政班子从宏观上谋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长效机制,又要根据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具体考虑从何处入手、用何种方式,使学校的学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如何坚持“以生为本”,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每一位同志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其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育人工作能否做到踏石留痕、实现预期,进而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和落实。大学新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教育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个人终身的发展。紧紧抓住此关键阶段,坚持“以生为本”,创新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与学校各部门一道认真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项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既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新机制推进的基础是准确把握新生的思想脉搏

当代大学新生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思想言行必然留下特有的时代烙印。一方面,十多年来所接受的中小学教育使他们掌握了今后自主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且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整体健康向上;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偏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自我人格的完善、公民道德的养成,在全面发展方面存在欠缺。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管理,必须深刻分析和把握新生群体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新时期大学新生思想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热爱祖国,却易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这代新生诞生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市场活力逐步提升,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使每一位见证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青少年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民族振兴欢欣鼓舞,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是,由于思想尚未定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面对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党内不正之风、贫富两极分化、社会分配不公等现象,以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误导,他们极易受到影响,造成信仰与现实的脱节,甚至对理想信念产生怀疑,发生动摇。心怀梦想,却不知从何入手。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新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从小立志报考理想大学,以分数出人头地,以名校彰显自我,以期大则能够体现人生价值、服务国家,小则可以满足生活需求、报答父母,因此,他们在领取到梦寐以求的高招录取通知书时踌躇满志,对今后的生活充满着期盼和幻想。但跨入大学之门后,因多年考试压力已经透支了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思想上的懈怠悄然滋生。动力的缺乏带来安于现状的心理和拼搏精神的丧失,加上在高招报考时往往只关注学校的选择,对专业不甚了解,甚至对所学的专业兴趣不高,这样,他们的个人奋斗目标出现阶段性的真空,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感到茫然和无从下手。情感丰富,却不擅长与人沟通交流。经过多年苦读并在高考中胜出,大学新生成为青少年中一个独特而醒目的群体。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认识敏锐、精力旺盛,他们关注社会,充满激情,急于完善、充实自己,以期得到外界认可,体现个人价值。但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应付考试而多偏重于“学会知识”,他们在“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方面受到的教育有所缺失,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缺乏内心丰富感受的宣泄渠道。一些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同学之间各行其是,人际关系淡薄。有些学生甚至长期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脱离现实生活,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常常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心理症状。渴望自立,却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对每一位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长期紧绷的考试神经得以松弛,无尽的习题和作业不见了踪影,身旁再也没有家长严管吆喝,多年以来被压抑的自立渴望终得以释放。但是,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他们发现,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学什么、背什么”有老师指点,“吃什么、穿什么”有父母照顾,而入学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料理,原有的思维定式和心理结构被打破,他们常常为学习不得法而茫然无措,为应对人际关系而疲于周旋,为生活琐事而困惑苦恼,为今后的就业出路而心怀焦虑。如果新生入学后不能顺利度过学习、生活、心理“三关”,就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新机制运作的关键是实施系列配套的工作计划

第9篇:创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趋势发展,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余万人,如果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大学生,待业队伍可谓庞大。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和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最突出的原因就是人才的专业结构的问题,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企业找不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难以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高校、企业、国家政策和就业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外,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大学生自身实践和就业能力太低。具体表现是: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观念陈旧。

二、造成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不高现状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不高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学校、家长、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政府管理的体制来看, 教育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二)从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来看,主要是大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不力。(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不正确,没有正确理解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内涵。毕业生一方面就业希望值偏高,没有认识到我国高级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民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增添,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价值绝对下降,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没有转变,社会现实与大学生盼望值存在差距,高不成,低不就。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或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能胜任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对策

影响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和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在国家政策制定、教育教学模式安排、大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及政策引导。

(二)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1、以就业为导向,找准社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2、改革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3、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行创业教育,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在教材取舍上,要充分斟酌到实践接洽实际,在教养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巧,活泼形象,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点课拘泥于课堂,要采取多种情势,如请一些优良企事业人士做讲演,开设模仿应聘运动,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组建网上课堂或论坛,让师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探讨等。

(三)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应聘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要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价能力,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要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掌握丰富的知识,做好实践和就业技能准备,提高基本的技能,增强就业争实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拓宽知识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的动态,还应适应知识发展的要求,接受和吸取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培养自己不断自学的能力,自觉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缔造成功的事业,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则完全可能会给就业带来不良的后果。沟通是关系到能否获得一个职位,能否在工作中获得肯定和提升的关键。通过沟通才能让上司了解到你的工作作风、确认你的工作能力、理解你的处境、知道你的工作计划、接受你的建议。人际交往能使人的社会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一个人在工作中如果有很强的交际能力,那么就可能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使整个公司的工作环境得以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的新轨制、新渠道、新理念就会不断产生,但相信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大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一定能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问题,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赵维新,马锋旺.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地方农林高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梁茜,宋琪,易辉.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6).

[3]宋伟新.关于高师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4).

[4]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6(03).

[5]钱春,刘素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