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找规律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在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1年级时学过找规律,你们还记得吗?好,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形有规律,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师:如果在右边继续画两个图形,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生:接下来的应该是正方形,三角形。(师点击课件。)
师:那你观察的方向是什么呢?
生:从左到右看的。
师:如果我在左边再放一个图形,你觉得又会是什么呢?这时我们的观察方向又是什么呢?
生:左边再放一个图形,应该是三角形,这时的观察方向是从右到左了。(师点击课件。)
师:这时的排列只是按形状分类的吗?
生:不是,也是按颜色分类的。
师:(小结)像这类有时按颜色,有时按方向,有时按形状,有周期地重复出现的分列规律,是咱们1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通过老师黑板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找规律。
生:“找”写得大。
师:老师就是希望你们能动脑思考,认真观察发现更多的新规律。
二、探讨新知
(一)密码门的规律
师:同学们,刘老师这段时间特别高兴,因为我家买新房子了,正在装修呢。今天这节数学课你们想到刘老师的新家去参观参观吗?
生:想。
师:好,这就是老师家。(出示课件。)
师:我家的门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只要输入正确的4行密码,门就会自动打开。
师:我已经输入了3行密码,最后1行我想留下来考考同学们。这行密码到底是什么呢?(师在黑板粘贴3行密码。)
师:请同学们先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3行图形。每行都有圆形、三角、五星和菱形。
师:下面请同学拿出学具袋里的“密码锁”,粘一粘,比一比谁能最快找到密码。摆好的同学,小组内再互相检查一下,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摆。(师巡视。)
(生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小组讨论。)
师:谁来到黑板前摆一摆?(指生到黑板前摆图形。)
师:他的摆法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摆的?
生:我有一个小窍门:每一列缺什么,就贴什么图形。
师: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出更多的规律吗?
生1:第一行的圆挪到了最后,其他3个向前挪,是下一行。
师: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叫“挪”,数学中我们应该用“移动”。同学们跟老师说一遍,“移动”。
…………
师:还有什么规律吗?
生2:斜着看图形都是一样的。
师追问:斜行为什么会相同呢?
生3:因为横行都向后移动了一格。
(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演示横行移动的规律的课件。)
师:刚才我们横着看找到了规律,斜着又找到了规律,还有更多的规律吗?
生4:竖着看,第一个圆挪到了最后,剩下的向上挪,就是下一行。
师:应该是下一列。(生说老师演示课件。)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组图形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颜色形状都有不同。原来每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右面,然后其他3个图形顺次往左移动,就可以得到下一行的图形。竖着看每列的排列也一样,每一列的第一个图形移动到下一列的最后一个位置,其他图形顺次向上移动。像这样的分布规律就是咱们这堂课要学的循环排列。(板书。)
师:关于排列老师还编了一首小儿歌,同学们听一听。“循环排列并不难,数准图形是关键;找出一定的规律,排列规律不乱变;每行首尾确定好,斜看规律来检验。”(师有节奏的领读,生拍手齐读。)
师:如果同学们把密码锁横着放,你还能找到循环排列的规律吗?(生把密码锁横放,汇报。)
生1:横着最后一个图形移动到了前面,其他的都向前移动。
生2:竖着最后的图形移动到了前面,其他的都向上移动。
生3:斜着都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好极了。
师:其实,如果我们把这4行图形分成4部分,左上角的图形和右下角的图形是一样的,右上角的图形和左下角的图形又是一样的。这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复变化。
(二) 地砖的大循环规律
师:同学们找的密码正确吗?咱们来试一试。(师点击课件)密码正确!请进!(师点击课件)这个房间是我的卧室,漂亮吗?(生:漂亮)这间是我女儿的卧室,她可以在这里休息、学习。对了,这间客厅,我还没有装修完,我先拿了一部分地砖的图样,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砖色彩的分列有甚么规律。
师:(出示课件)你能从前4列发现规律吗?
(学生独立思考。)
生:每一列的第一个颜色的地砖移动到最后的位置,其他3个颜色依次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就成了下一行地砖的颜色。
1.研究第五、第六列。
师:如果再画一列的话,会是怎样的?
(生汇报,课件演示。)
师:第六列呢?
…………
师:请你认真观察,除了用循环变化的规律找到第五列和第六列是什么颜色,能不能有更快的方法呢?
…………
师:第七列,第八列会是什么样的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轴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发现、探究、推导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形成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享受丰富的数学文化浸润。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找规律》(第一课时)为例,按照“想学、会学”的课堂教学架构,设计听规律、看规律,引发学生想学;运用找规律、用规律,引导学生会学;通过赏规律、化规律,引领学生活学,力求使课堂教学回归教育的原点。
一、听规律、看规律,引发学生“想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现实沉重的负担。”因此,创设适切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伊始,教师讲述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跟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能一字不错、一字不漏地复述上述故事。
生: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师:(课件展示)你真棒!能说说你为什么能这么快就记住这个故事?
生:这个故事老是在重复几句相同的话。
师:(在课件上用红色标明)真聪明!难怪你们会记得那么快,因为你们找到了规律。像这样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找规律”。(板书课题)
上述故事虽然简单,但提出的要求较高,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字不漏、不错地复述故事,就是要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规律的学习活动中。
师:每逢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人们都会用盆花、彩灯、彩旗装扮生活,营造浓烈的节日氛围。(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仔细观察,从左边起,盆花的摆放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彩灯、彩旗呢?
(提示:同小组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尽量把话说完整。)
生1:从左起,盆花每2盆为一组,按蓝、红顺序排列。
生2:从左起,彩灯每3盏为一组,按红、紫、绿顺序排列。
生3:从左起,彩旗每4面为一组,按红、红、黄、黄顺序排列。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整体感知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保持知识的统一性、完整性。学生认真观察场景图时,重点观察每一组物体的数量和排列的顺序,全面总结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初步感知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找规律、用规律,引导学生“会学”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要学的东西,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当学生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经过归纳、类比,采用画图、列举、计算等方法,初步探究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后,重点引导学生优化策略、形成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思维体验,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问:在图中能看到几盆花?猜猜看,从左边起,第9盆是什么颜色?第10盆呢?
追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先自己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写写画画,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比一比那组的方法多?
教学中,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维,深度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上述问题。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交流情况,及时发现不同的策略,重点寻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展示,教师追问,适时板书)
画图:表示蓝花,表示红花, …… 第15盆是蓝花。
列举: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计算: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思考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追问:为什么余数是1就是蓝花?如果没有余数呢?
接着探究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突出研究彩旗的排列规律,深度提问: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第250面呢?引导学生主动对画图、列举、计算三种找规律的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优化。
由于思维习惯、认知策略以及选择的学习方式的不同,学生通常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呈现了用画图、列举、计算三种找规律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重点解释除法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具体含义,适时引导学生对画图、列举、计算三种策略自主进行优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数学化程度高、适用面宽,从而在解决复杂的找规律的问题时使用计算方法,实现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目标。
接着学生独立解答“试一试”第1、2题。第2题课件演示:在每面彩旗下标上1、2、3、4、5、6……每组4面彩旗用彩笔圈起来,在第一面、第二面彩旗下面分别标上1、2,在第三面、第四面彩旗下面分别标上3、0,再在1、2下面用红色长方形标注,在3、0下面用黄色长方形标注(如图),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找出规律后,师生进行“说余数猜彩旗颜色”的游戏,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规律,稳定积极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第1、2、3题。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的?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创作:《我是小小的设计师》。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当作小手帕),利用老师给的学具为小手帕设计美丽的花边或图案,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
上述教学,教师引领学生在解答“试一试”“练一练”时,及时反馈纠正,重点关注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特别关注反应慢、计算慢的学生的练习结果。同时,安排了《我是小小的设计师》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升华对规律的认识,初步感受规律的应用美。
三、赏规律、化规律,引领学生“活学”
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的同时,感受规律的美,享受数学的美。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现象,能说一说吗?
生:每周只有7天,衣服上的花纹,地面铺设的瓷砖,窗帘,斑马线,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师:(课件展示:自然界春、夏、秋、冬交替的规律,古文物上的花纹排列的规律,少数民族小朋友服饰上图案的排列规律等等)像白天、黑夜的更替,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都是大自然中有规律的现象。而我国的十二生肖属相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12种动物分别表示不同的出生年份,且他们是按照题中呈现的顺序不间断地排列的,每12年为一个轮回。
学生解答练习十第1题后,教师追问:你的同桌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他(她)是同样的属相?
通过对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的欣赏,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练习十第1题的适度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引领学生欣赏规律的美。
师:数学家坦普·倍尔说过:“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能够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要用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把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打扮得更加靓丽!
摆摆,说说:( )÷3=( )……2(可以用黑白棋子、不同色彩的小圆片摆一摆)
动脑筋:找找规律,你能说出第2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每道题每个图形逐个出示,边出示边提问:猜猜下一个是什么图形?)
追问:在出示一个完整的周期后,为什么能很快猜出下一个图形?
(1)■■……
(2)■■……
(3)■■……
(4)……
课堂结束时呈现的“动脑筋”,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领下悬念迭起,在诸多可能性的牵引下,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进入了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胜境,教师、学生的情感和文本高度融合,教师神秘、兴奋的情绪成功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
数学教学的终极价值是为了“不教”,即当有一天,学生独立面对陌生的数学问题时,是否有能力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自主寻得问题解决的最佳策略。因此,数学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技能等短期目标,更要放眼长远目标,“某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习者接受后续教育或参与公民生活的影响,即无论一个人在或不在数学领域内学习、工作,通过数学学习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运用工具的能力依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2]想学是会学的前提和基础,会学是想学的关键和保证。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并内化学习策略,不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乐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能回归教育的本真和原点。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关键词:探索规律;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近期听到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找规律》,课堂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图片,热闹的魔术表演,旨在让学生发现图形按形状或者颜色排列的规律。教师出示有规律的图片如: 学生连续不断说出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红圆绿圆红圆绿圆红圆绿圆……再如教师出示这样的排列:
学生接下去说出自己的发现: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整堂课学生都在快乐地照着图片接着说下去,并根据这种发现接着画一画或者摆一摆,到了课的结束,学生仍然在一个一个读着颜色或者图形的形状。课堂很热闹,但似乎缺少了什么。
既然学习的是《找规律》,那么我们就从课题入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要明确“找”的对象,在本课要“找”的对象是“规律”,那我们就要讲清“规律”是什么。规律从概念上理解要分为两方面:内涵与外延。“规律”一词的内涵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其中的“不断重复出现”是指以一组为单位的不断重复出现。规律的外延在本节课的表现为课堂上出示的有规律的图片或者物体。学生在课堂上,说规律的时候一直是在照图读,一节课下来学生理解的只是规律的外延。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奥苏伯尔在他197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现》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样照图一个个想下去的方法孩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幼儿园就能说出来,那么在一年级再上这节《找规律》的课意义何在呢?弗赖登塔尔指出:与其说是W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本节课就承担了理解“规律”的内涵并将“找规律”问题“数学化”的任务。
当学生一个一个读图说规律时,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说红黄、红黄、红黄……这样停顿一下说一下。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分组的意识,再不断重复出现,触及规律的内涵。“红黄、红黄……”是学生对规律生活化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红、一个黄……”这两种描述方法在背后不同的是学生对规律内涵理解深度的不同。这种引导把学生对规律的生活化理解上升到数学化的理解。
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探索规律”作为渗透函数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探索规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那么每组图形规律的特点是什么?《找规律》一课在课堂的深度上应该达到让学生提炼出每几个图形为一组,这一组中各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像的程度。如:
再接下去是什么?当学生能够说出两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你怎么知道再下面就是这样的图形呢?你是怎么找出这个规律的?”规律是要靠我们发现的,那就一定要有发现的方法,对找规律的方法提炼抽象的过程正是学生对规律内涵理解的过程。
一、例题呈现
例1:下表的红框中的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3)如果在上表中每次框出4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5个数呢?先试一试,再填写下表。
二、初次尝试
按照例题的设计,我制作了1-10的数表,让学生框一框,思考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和?学生很快得出答案9个,接着每次框出3个数呢?4个?5个?学生一一动手框一框,得出答案填入表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平移的次数,平移的次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所以得出规律: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一直用这个刚得到的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模具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改进教学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入例题,使例题教学自然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材料必须是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本节课,教材对新知的处理是直接进入例题的学习,出示例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研究的学习程序,我认为如果直接进入难免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到达头脑兴奋激动的状态,我决定增加一个置疑的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希望和一起看电影的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是吗?老师这里有18张天文台的入场券,邀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天文台,请你拿三张连号的券,你想拿哪三张?
生:我想拿左边的1、2、3三张!
生:我想拿中间的三张。
师:一共有几种拿法呢?
学生皱着眉头想了会儿,有的学生说15种,有的学生说16种。
师:到底是几种呢?
学生仍然不敢肯定,急切地等着老师的答案。
师:像这样拿连号的券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一类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找规律。
师:我们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都是从比较简单的情况入手,我们先来研究有10张券,取2张连号的券的情况。
说明:这个拿券的题目原本是书上练习十的第1题,教材的本意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进行练习巩固所用,我分析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觉得完全可以用此题激趣置疑,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动手操作—交流总结—解决疑问的完整过程,也是满足学生自我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挖掘例题的生长点,使例题教学深入化。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例题的功能,引导学生以原有例题为生长点,组织积极的迁移,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采取步子大一点,即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细节问题深一点、精一点的方法,积极启发,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得到培养。
在学生进行了操作后,例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把操作的结果填到例题的表格里,以便于进行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我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这个表格与教材没有任何冲突,却比教材上的表格多了两个思维点:
1.进行完试一试的教学后。
师:这个表格还多了一行呢!你有办法填一填吗?
生:每次拿6张券,平移9次,得到10种不同的拿法。
生:还可以每次拿7张券,平移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
生:多呢!可以填无数种呢!
生:不对!最多拿15张,超过15就不够拿了!
师:你的回答真好!看来并不是有无数种填法的,总张数有多少张就最多可以拿多少张!如果拿15张还能平移吗?
生:不能!只能得到1种拿法!
说明:表格最下方多出来的一行让学生自由填,引发了一次思维的撞击,让学生知道了并不是任意填法都可以的。
2.继续进行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为什么同样是拿2张券,上面平移了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下面却平移了13次得到14种不同的拿法?
生:因为数字不一样。
师:什么数字不一样?
生:因为上下的总张数不一样。
师:对了。大家看,上面是在总张数为10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而下面是在总张数15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平移的结果就不一样,这个对比提醒了你什么?
生: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总张数是几!
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在学生独立解题时却经常忽略,这个大表格把总张数不一样的例题和试一试结合了起来,挖掘出例题中能让学生更清晰看见两题区别的生长点。
三、充分准备学具探究例题,使例题教学自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第一次试教,我没有准备学具,只有一套简单的教具和PPT课件,每个学生只能看老师的演示,课件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一呈现,学生仅仅记住了这个表格,只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肤浅的结论,印象不深刻。教材的内涵应该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重新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了课件,增强了交互性,也方便了我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同时我把例题需要用到的红方框,用透明胶片打印了50张,也设计了练习纸,让每个孩子都亲自体验了平移的过程,感知了用小红方框平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和这个细节引发的思考。(学生操作好,填好了表格,并讨论了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是从左往右平移的。我发现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先在最左边框住了几个数,没被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师:为什么没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生:比如,我框住最左边两个数,这时后面还有8个数,就意味着还能往后平移8次,所以只要用总个数-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
师:你从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真了不起!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移的次数再加1,就是一共有几种拿法。
师:为什么要加1?1在哪里呢?
生:1就是我们一开始框住的那一种拿法。
师:你们同意吗?你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一种拿法是一开始框住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啊!
[关键词]找规律 核心 创设情境 探究 错误资源 数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30
英国学者P・欧内斯特说过:“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教学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数学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便解决不了关于教学上的争议。”那么,“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该如何抓住核心,引导学生聚焦数学的本质呢?
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至少重复出现三次)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关键词“一组”和“重复”,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规律的本质。
教学实践:
一、新知引入,追本溯源
师(课件呈现生活中蕴含规律美的图片,略):你们觉得这些图片美吗?(生答略)这些图片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直指本质
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正在排练节目呢!瞧,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多漂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2.找彩旗的规律
(1)独立观察后找规律。
(2)理解规律。
①体会“重复”,明确“一组”的意思。
师:彩旗是怎样排列的?
生1:彩旗是按红、黄、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的。
师:我们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说一说彩旗是按红、黄、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的。(生初次尝试说)
师:感觉说得好累啊!怎样才能说得更清楚,让大家一听就知道彩旗是怎样排列的呢?(生再次尝试说)
生2:彩旗是按红、黄(停顿),红、黄(停顿),红、黄(停顿)……的顺序排列的。
师:是哪两个颜色在不停地重复?
生:红色和黄色。
师:是的,红色和黄色在重复(板书圈出“红黄”,如下图)。现在你能用“重复”这个词,再说一说彩旗是怎样排列的吗?(生第三次尝试说)
生3:彩旗是按红黄颜色为一组,不断重复排列的。
②小结彩旗的规律。
师:像这样,我们可以说彩旗是按红黄颜色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3.找彩花、灯笼的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找到了彩旗的排列规律,现在你们能像刚才那样,用圈一圈的方法圈出彩花、灯笼重复的一组,并用一句话说一说彩花、灯笼的排列规律吗?(生先动手操作,再交流展示)
4.对比分析,总结规律
师(出示下图):仔细观察,彩旗、彩花都是几个为一组的?(2个)灯笼有什么不同?(3个为一组)也就是说,重复的一组有可能是2个,也有可能是3个,还有可能是4个……不管是几个为一组,找到重复的那一组是关键。
师:彩旗按红黄颜色为一组,重复了几次?彩花呢?灯笼呢?(生答略)
师:像这样,按照同一组依次不断重复3次或3次以上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师:接着摆,下一个是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答略)
5.找小朋友排队的规律
师:这两列队伍的排列规律相同吗?接着往下排,下一个同学是谁?你是怎样想的?(生答略)
师:看来,我们在找规律时,除了要看清每组有什么,还得看清楚每组排列的顺序。
(2)出示男女间隔围成圈跳舞的小朋友图(略)。
师:小朋友的队伍变了,围成一个圈,你还能找到队伍的排列规律吗?(生答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了不同的规律。
三、新知应用,强本固源
1.找生活中的规律(略)
2.运用规律(略)
3.创造规律(略)
四、总结收获,提升本质(略)
……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向数学本质回归,最根本的是对学科本质的揭示。通过对“找规律”的教学实践,我对触及数学本质的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1.情境和素材贴近本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情境和素材是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主要载体。本节课,课前通过展示生活中蕴含规律美的图片,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感受规律的美,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然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感悟找规律的关键――“一组”和“重复”。这样就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操作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建构起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素材的选择要尽可能地贴近数学本质,既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把握数学的本质。
2.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和反例突出本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正例有利于丰富概念,反例有利于明晰概念。只会背定义的学生往往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较低,而运用概念去判断、分析问题,才能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有透彻的认识。如上述教学中,在学生明确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列后,我让他们判断出示的排列是否有规律并说明理由。学生借助本节课所建构的数学模型,通过观察找是否有按相同的“一组”进行“重复”的排列,深化了对规律概念的理解。
3.架设生活桥梁分析本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在学生理解规律后,让学生找找身边有规律的排列,这样学生就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然后让学生创造有规律的排列,可以拍拍手、做做动作、摆摆Pose、画一画等,培养学生应用规律的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学习只有和生活联系起来才有活力,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才能产生数学学习的内部需要。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用结合 亲切感 真实感 实用
一、为创而创――不如不创
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结果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躲躲藏藏”。为课堂创设的情境成了为创而创,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
前不久笔者听了两节“找规律”课,两位新教师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煞费苦心创设情境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
(一)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境不创也罢。
案例1.“找规律”。上课一开始教师用课件播放了2008年奥运会的热闹场面。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知道这场景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这是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的。
生2:我们国家得了好多金牌。我很骄傲。
生3:我特别喜欢跳水运动,长大了我也要学习跳水。
生4:我发现我们国家的田径运动不行,我现在就要多锻炼身体,长大了为国争光。
……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想法,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有什么想法?”于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又不断有新的回答。让许多听课的教师以为是在听一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在讲解数学知识。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位教师创设的奥运会的情境与下面的“找规律”教学内容毫无关系。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气氛虽然热烈,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是数学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事实证明也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创也罢!
(二)没有目的的情境创设,不创也罢。
案例2.还是“找规律”一课。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出示了一幅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儿童乐园的一角”。果然学生看到后都开始兴奋起来,毕竟是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场景,都有精神了。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积极发言。
生1:我发现儿童乐园很好玩,有小河、气球、大树。
生2:我发现还有小鱼在河里游玩。
生3:我发现小山上有几只猴子在做游戏。
生4:我发现小兔子在开心地跳着。
生5:还有蓝天、白云,真美啊!
……
还有许多学生高高地举着小手积极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非常热烈。可是能很明显地看出来讲课的教师非常着急,因为她要的答案迟迟不出来。学生被困在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其实,在出示情境图后教师只要提问:“图上有几种装饰儿童乐园的东西?”(三种,即气球、彩旗和鲜花)、“它们各有几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它们排列有什么特点吗?”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算一算、排一排的方法发现饰品排列的规律即可。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规律美”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找规律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为需而创――精心准备
(一)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案例3.小学数学三年级“千克和克”的情境创设。课件出示《西游记》师徒取经场景,猪八戒面对两个差不多大的西瓜在发愁:“想吃大的,可是看不出来,怎么办呢?”教师直接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吧。”学生独立思考后积极地回答起来。
生1:可以请孙悟空帮忙。
生2:可以用手分别抱起两个西瓜掂一掂,凭感觉就能知道哪个重。
生3:还可以让孙悟空变出个秤来称一下,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哪个西瓜重了。
……
教师:“同学很爱动脑筋,帮猪八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对了,要精确地知道哪个西瓜更大用什么呢?”
学生齐回答:“用秤!”
教师: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秤,大家跟着老师来认一认。
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场景中。教师在本节课的创设情境中注意了两点:一是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了情境。二是根据教学情境的提问切中要点,解决了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的麻烦,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复习铺垫,通过复习来创设情境。
新课教学之前要不要组织学生复习呢?其实,新课教学前复习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前者,如果有必要,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后者,如果用不好的话,会产生反作用。常常有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须探究或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铺垫”,对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形象化教学 挂图 板书 游戏 学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30
学校“形象化的课堂教学风格”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把形象化作为教学的常态手段,形成自己形象化的课堂教学风格。这一要求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实际、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在多次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教师为了教学形象化而形象化,有些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流于形式,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使用。如何让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实效呢?下面,结合几个我从校级教研课中撷取的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返璞归真――不可替代的教学挂图
课件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被广大教师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而广泛运用,但很多时候它像电影一样一闪而过,没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自己导演的一出精彩的教的画面,反不如传统的教具――挂图更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找规律――周期的规律”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了教材的情境图(如下),让学生逐一发现规律。
在学生说出“盆花是一蓝一红,每两个一组依次循环”后,课件声形并茂地圈出两盆花,接下去的灯笼每三个一组、彩旗每四面一组,都是学生口头叙述教师利用课件一组一组地圈出其中的规律,自始至终学生是欣赏者,教师是操作者。我们都知道“找规律”的教学重在“找”字,“找”的过程是必须让学生充分经历的过程,也是不必让课件唱主角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在盆花图部分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先观察规律,后由教师示范,即每两个盆花用彩色粉笔圈为一组,教师画的过程就是突出规律的过程。后面的灯笼、彩旗图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课本的情境图先找后画。学生只有自己动手画了,才能深刻体会“每几个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从而加深对这一规律的理解。这一环节用挂图比用课件的教学效果显著,因为挂图更利于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规律,更便于学生集体纠正。
二、手舞足蹈――全员参与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低年级数学教材里有很多知识都是融入游戏之中。
例如,教学一年级“9加几”练习课时,有一题是借玩“钻山洞”的游戏(如下图),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能力。
上课时我就课本内容设计游戏,选了10个学生手拿数字卡片到讲台前玩“钻山洞”的游戏,其他学生做“小老师”,结果台上热火朝天,台下嬉笑打闹。从中不难看出,其他学生对这一游戏没有热情,参与率不高。究其原因,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观众,可以事不关己。如何设计一个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游戏,让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呢?我想,如果换一下游戏规则,效果会迥然不同。于是,我出示新的游戏规则:“全体同学起立,先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想一想,然后听老师的口令手脚并用出示答案。要求:‘跳一下’表示得数是10,如果答案比10多的,多几个就用手指表示;如果不足10个的,就直接用手指出示。”比如9+4=,学生跳一下,再出三个手指就表示结果是13。这样不仅全班参与,而且学生要手、足、脑并用,大大发挥这道题中游戏的作用。一个游戏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只有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才更利于学生接受,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事半功倍――学具的优化运用
皮亚杰指出:“那种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仅靠语言而忽视动作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年幼的学生理解算术知识和几何更需要动作。”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外显的操作真正成为获得内隐知识的平台,教师精心准备学具是关键。
例如,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一课“试一试”的内容:“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将其变化为通过活动角的展示,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体会角大、角小的含义。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信封,内有圆形纸片、两根小棒、一根吸管、一根线等,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角再把角变大和变小,使学生在操作中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开的大小有关。
此环节是对角的大小的初步感知,但学生通过操作明白的仅仅是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分开的大小有关,如何让学生借助学具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呢?教师只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让小改动有大收获。如在学生的信封里放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固定螺丝,其中有几组学生的硬纸条较短些,让学生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大小不同的角。同时,要求学生想办法把手中的角变大一些或变小一些。
学生通过把做的角放在一起观察、比较、交流,最后概括得出:①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拉开的大小有关;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经过优化后的学具――同桌两人的硬纸条长度不一,学生产生了个性化的操作结果,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的小组认为较长的硬纸条拉出大一些的角,有的小组认为较短的硬纸条也能拉出大一些的角。于是教师让学生再经历比较、反思、顿悟的过程,使他们感知: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借助优化后学具的操作,让知识顺其自然地渗透,这样教学何乐而不为?
四、精益求精――板书的不懈追求
板书对大多数数学课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怎么让这条龙点上睛之后能腾云驾雾,这需要教师精益求精的设计。如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先后教学“通分”一课,两位教师都板书了将和分别以12与24做公分母通分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归纳通分的概念后,第一位教师把教材中的一段话(概念)原样照搬写在黑板上。如下:
通 分
把它们改成分母是12的分数 把它们改成分母是24的分数
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而第二位教师则对板书呈现的形式做了设计,如下。
通 分
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
把几个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方法:(1)确定公分母(最小公倍数);
(2)化成同分母分数。
上述两种不同的板书,显而易见,后者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考虑了呈现的形式,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让板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是“学”而不是“教”,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体验、生成建构呢?下面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找规律)的学习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创设以“学”为本的“生”动课堂。
1晤: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个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怎么样?准备,开始!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女生0566。
男生和女生齐答。
师:好的,旗鼓相当!加大难度。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36455463,女生056605660566。
师:记完举手!(女生人数多)哎呀,男女人数悬殊咋这么大呢?女生说数字。
女生:056605660566。
师:我们一起来校验一下。我宣布:女生以绝对优势获胜!
男生:不公平!女生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0566,然后重复3次。
师:有道理,委屈男同胞啦!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也尤为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思考:“晤,遇也”,课堂开篇通过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注意,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快速记忆PK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
2焐:探究规律
师:(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把你观察后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与同桌交流。
师:有结果了吗?咱们先从盆花说起。
生:盆花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花,第2盆都是红花。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盆花是每几盆为一组呢?
生:每2盆为一组。
点击课件演示分组。
师:同学们规律找得真不错!谁能把盆花的摆放规律完整地再说一遍?
生: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红花。
师:说得真棒!谁能像这样来说说彩灯的规律呢?
生: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每组的第1盏是红灯,第2盏是紫灯,第3盏是绿灯。
师:照这样的规律,第9组的第1盏灯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每一组的第1盏灯都是红色。
师:那第108组的最后一盏呢?
生:绿色。因为每一组的最后一盏都是绿色。
师:真棒!继续看彩旗!
……
师:再看,它们后面的每一组都和前面的一组怎么样?
生:完全一样。
师:像盆花、彩灯、彩旗每组依次排列,而又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周期现象。(板书:周期现象)
【思考:“焐,煨也”,《找规律》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在于“探究”,注意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概括、交流,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形成共性的认识过程,进而自然揭示周期现象的本质特征。】
3悟:求索策略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
生:(实物投影展示)我是用画图的方法,用圆表示蓝花,用三角表示红花,画到第15个是圆,所以是蓝花。
师:这位同学画得好,讲得更好,掌声鼓励!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盆花左起的第1、3、5、7盆是蓝花,第2、4、6、8盆是红花,也就是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15是单数,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看来用单双数的知识列举,也是一种办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有,我是用计算的方法。
师:好,你说我写。15÷2=7(组)……1(盆),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共15盆花,每2盆为一组,15÷2得到7组余1盆,就是每组的第1盆,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计算的方法不错。
师:刚才同学们在解决盆花问题时,用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方法,看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那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另外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咱们先来解决彩旗问题。
生:15÷4=3(组)……3(面)。(板书)
师:余3面,你的判断是?为什么呢?
生: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
师:谁来解决彩灯的问题?
生:15÷3=5(组)。(板书)
师:现在结果没有余数,怎么判断?
生: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盏,所以是绿灯。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两个问题用画图法解决的请举手。人数不多,为什么呢?
生(大部分):麻烦。
师:(问画图的学生)你觉得麻烦吗?
生:画15个并不麻烦,而且很清楚。
师:是啊,画15个并不麻烦。认为画图法麻烦的同学有话要说吗?
生:假如画100个不就很麻烦吗?
师:(再问画图学生)假如画100个,你还画吗?(该生连忙摇头。)是的,数量少画图也不错,数量多了画图确实麻烦。有用单双数知识列举的吗?怎么都不用啦?
生:因为彩灯和彩旗分别是3个、4个为一组,都不是2个为一组。
师:有道理吗?你的思考真深刻。看来,用单双数知识来列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都喜欢计算的方法呢?
生:简便、通用。
师:请你结合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认真观察、对比黑板上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两道算式的结果有余数,后面一道没有余数。
师:有余数,我们该怎么判断结果?没有余数,我们又怎么判断呢?
生:第一道算式余1盆,就看每组的第1盆,所以是蓝花;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绿灯。
师:说得太好了!掌声谢谢小老师的精辟总结!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三道算式的被除数一样,除数都不一样。
师:是呀,同样都是求第15个,为什么分别除以2、除以4、除以3呢?
生:因为按规律,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所以除以2;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所以除以3;彩旗是每4面为一组,所以除以4。
师:精彩极了!照这位同学这么说,找到规律,根据每组的个数就能确定谁?
生:除数。
师:是啊,简单的算式背后竟蕴涵着这么大的学问。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规律解决几个问题。
【问题思考】
正如文中评析所提,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15页的“找规律”一课,教材例题安排了厨房装修的墙面和地面(如左图)。笔者认为教材作此安排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一下教材中已经编排了一组图形(彩旗、彩花)和等差数列的周期排列规律,而对于二下的“找规律”,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经验,因此教材编排了从整体入手以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颜色的循环变化为主的循环规律。
认真剖析教材,笔者认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找规律如何突出一个“找”字。规律在客观世界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观察的角度不同、行为标准不统一,找到的规律自然也不一致。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测一系列活动无非是为“找”服务的。孙、宋两位老师认为:教材这样编排难度偏深、以整体入手观察发现规律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让成绩中下的学生一时无从下手,为此需解构教材、分解难度。但笔者认为,教材提供丰富组图“墙面、地面”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落实“找”的过程服务,而单一的材料很难达成多维的教学效度。或许这就是解读教材视角不同而认识不同吧!另外,如何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发挥学生的潜能?因为一下教材单列一组图形的周期排列规律应该说是比较丰厚的,学生的基础也是比较扎实的。因为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兴趣特浓,积极性也高(见笔者在贵刊2011年第6期发表的《另辟蹊径 巧循规律》一文所述),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如何利用和发挥这种已有的知识基础在课的导入环节简单一点,还是如孙老师借助一系列的颜色、数字、图形来建构周期排列规律后步入新授教学,笔者对此有所思考。三是学生找到循环规律后教师该如何搭建平台,让学生向思维更深处发展,让多维度的教学达成变为现实?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四是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和感受规律所带来的美,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规律的兴趣。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一次示范课中进行了教学尝试,现将过程整理成文,难度是否偏深,期待探讨。
【教学尝试】
一、 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图形,并提问:同学们,一年级时我们已学过找规律,找一找这组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吗?你能找出什么规律?说说理由。往后排接着应该是谁?往前排呢?说说不同排列的理由。
感悟:导入简洁明快,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步入新课;笔者又从往后与往前不同的两个维度初步渗透不同观察标准能找出不同规律,为新知教学作好铺垫。
二、 找出规律
1. 教师变图形,并提问:这组图形与刚才的这组图形又有什么不同呢?你能找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吗?(师生反馈交流时借助Flas演示,第一组绿色的圆形跑到第二组最后,菱形、三角形、五角星依次前移,此时突出“移”的过程和对“依次”的理解)谁来说说第二组图形是怎样排成第三组图形的?你认为第四组图形应该怎样排列呢?并说明理由。(交流得出:像这样的排列顺序,我们称之为循环规律并板书)
2. 教师继续变换图形并提问:现在你又能找到哪些规律呢?比一比哪位同学找出的规律多?老师喜欢听不同的声音哦!(同桌合作找、交流说)
生:我发现斜着看,从右上方往左下方看,图形都一样。
师:那斜上去接着应该画什么图形呢?按这样的规律,三角形应该画在哪?(生答略)请动手画画。想象一下生活中这样的墙面多美啊!
生:我横着看,发现第一行的圆形跑到第二行图形的末尾,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而第二行的菱形跑到第三行的末尾,其他依次前移……(师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机演示动画课件)
生:我是竖着看的,发现第一列的圆形跑到第二列的末尾,而其他图形依次往上移;而第二列的菱形跑到第三列的末尾,其他也是依次往上移的……
生:我是竖着从下面开始看,我发现第四列最下面的三角形跑到第三列的头部当领头羊,而其他图形则是依次往下退……(此时听课的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横着从第四行开始看,第四行最后的三角形跑到第三行的第一个,其他图形依次往后移……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用课件辅助演示,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随机板书如右图。
感悟:掌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师生群情激奋,笔者深深惊叹于学生的潜能。坦率地说,教学预设时笔者预估到斜着看、横着从前往后看、竖着从上往下看三种情况,对于后两种竖着从下往上与横着从后往前的规律,笔者有预估但不敢预设,怕实际教学中难度太大而大打折扣,而事实上这一多维达成也得益于对学习素材的整体把握、有效利用。
三、 深化延伸
师:你们谁能找到这么多规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吗?
生:都是4个4个一组……
师:4列4列为一组,猜猜看第五列应该怎样排?第六列呢?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第五列是圆形、菱形、三角形、五角星,因为竖着看的规律都是把第一个移到最后,其他依次上移,所以把第四列的五角星移到最后,圆形、菱形、三角形依次往上移。
生:把第五列圆形移到最后,其他依次上移成为第6列。
生(急着说):我发现第六列与第二列一样的。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4个4个一组,6-4=2。(板书算式)
师:其他同学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那老师让你排第八列,应该排什么?请说说理由。
生:第八列应该与第四列一样,因为8里面有2个4,算式为8÷4=2。(板书)
生:4+4=8,4个4个一组,两组刚好,所以与第四列一样。
师:根据刚才找出的规律,判断一下第十二列跟谁一样?第十六列呢?请用算式来验证。
师:谁还愿意上来说说哪列图形的排列顺序?要让大家心服口服哦。
生:我知道第二十一列图形的排列顺序,第二十一列跟第一列是一样的,因为4×5=20、21-20=1或者4×5+1=21,所以与第一列是一样的。(此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生:……
师:挑战极限,有谁知道与第三列一样的可能有哪几列?并说说理由。
生:3、7、11、15、19、23、27……因为4个4个一组嘛,3+4=7、7+4=11,接下来都是加4加4……
师:快速抢答,竖着看,第五行呢?第八行呢?第10行呢?请说明理由。
四、 练习(略)
感悟:课上至此,笔者不得不折服于学生的潜能。叹服之余笔者思考:事实上,任何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极富挑战、极具魅力的数学探究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数学活动经验的建立、数学思想的熏陶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地发生变化。而教师要勇于上一节失败的课,只有不怕上失败的课,数学教学才会放手,才会从学生的需要考虑,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究、开放、有适当难度的平台。如在本节课教学时笔者也曾犹豫过,怕难度太大而导致自己的公开课不“完美”而有瑕疵。可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一难度颇深的整体素材,而意外生成了横着、竖着的从后往前、从下往上的规律,以数形结合为主,乘加、乘减、除法等运算方法为辅的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就是这一难度颇深的整体素材成为落实学生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的这一多维目标达成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