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天宫授课直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没什么实际意义,或许还会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激发青少年航天热情的太空秀。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神舟天宫组合体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40公里的高度,属于近地轨道航天器,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
受地球曲率影响,地面或海面单个测控站对340公里高度的神舟天宫组合体的测控、通讯范围很小,如果要保持不间断的通联,理论上需要布设100多个站点均匀分布在地表,这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是不可能的。此次太空授课的时长是50分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这期间神舟天宫组合体已经围绕地球飞行了半圈多,依靠地面测控站进行不间断视频直播的话,最理想情况也需要10多个测控站,我国的地面测控体系现在也缺乏这个条件。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航天强国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依靠其强大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在全球多个国家建立了地面测控站,建造了大量测控船及飞机,但也无法实现对低轨航天器的无间断测控。直至1983年,美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太空,他们发射了运行在静止轨道上的数据中继卫星。低轨航天器先将数据上传至中继卫星,中继卫星再将数据传回至地面,即一个"星-星-地"的通讯流程。中继卫星运行36000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上,分布均匀的3颗卫星即可以基本实现对200-1200公里高度航天器运行轨道的全覆盖。相较地面、海上测控站点,数据中继卫星具有覆盖面积广、实时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
我国则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发射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01、02星,天链一号03星在2012年7月25日发射成功,由此建立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在央视对神十发射的直播中,屏幕右上角有时会出现"天链"字眼,这是表示当时的视频信号来自"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转发。而"滨海"、"南亚"、"喀什"和"远望"等字眼则分别表示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测控站、南亚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测控站、中国新疆的喀什测控站和海上的远望系列测控船。
数据中继卫星是个好东西,但技术难度却相当大,美国在60年代即成功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但在约20年后才拥有数据中继卫星。我国则直至去年才建立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与普通通信卫星相比,数据中继卫星需要克服的第一个技术难题是对航天器的捕获和跟踪。中继卫星运行高度是36000公里,低轨航天器的高度仅为数百公里,距离非常远;而视频、高质量静态图像又需要高速数据传输,中继卫星与低轨航天器之间需要采用增益高、波束极窄的Ku/Ka波段天线进行通讯。通讯距离远、通讯波束窄,这就对跟踪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要达到0.06度。
数据中继卫星天线尺寸大、加工精度高、测角精度也非常高,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中继卫星为了与众多中低轨道卫星通信,天线处于复杂的变速运动状态,在转动速度、加速度和角度上都没有规律,天线的机械驱动机构不仅要精度高,而且要求在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制造难度很大。同样麻烦的还有天线与卫星的振动耦合问题,非线性结构的天线不规律的运动和振动,对卫星本体姿态控制也有很复杂的影响,对卫星控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天线制造本身也是一个难题,高数据传输速率要求高增益天线,通俗地说,中继卫星的抛物面通信天线尺寸要尽可能的大。同时,Ku/Ka波段波长小,对天线抛物面精度要求也非常高。数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整体形面误差要低于0.1毫米,并且要在外太空高温差条件下长期保持这样的精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数据中继卫星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通讯卫星。我国在去年完成第一代"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体系的建设,今年进行"太空授课"实则是对自己航天测控实力的一次展示。
一、采用综合直播方式
1.现场实况直播
中央电视台对“神十”的发射及返回采用了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实现了现场多机位拍摄,导播切换组接完成的客观记录。这是对新闻事件原始状态的客观记录,相应对参与新闻直播的人员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直播过程中这种无数次的选择就积累成最终的节目面貌。”“这个成片不是完成在剪辑台上的,你不可以搜看素材、不可以预演编辑方案,而是完成在每时每刻按键的一刹那。”[1]因此,对于直播人员,尤其是对于直播导播来讲,对于视听语言的理解、新闻内容的深刻把握、演播室及外景各环节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在导播台上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决定一场新闻直播成败的关键因素。[2]此次“神十”载人航天飞船媒体报道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也体现出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2.演播室直播
演播室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连接新闻现场和受众的纽带作用,起到调控新闻现场和调动受众关注度的中介作用。演播室直播能够弥补现场直播的不足,展示新闻事件的过去和未来、展示新闻事件的特性、承担对新闻事件的理性解读,给受众以理性的升华。[3]
在直播“神十”飞行任务现场的同时,也插入演播室现场报道。在“神十”发射之前,央视演播室的直播已经开始了。其中的一大亮点是虚拟演播室中的直播——泉灵探“火箭”。通过先进的技术,主持人仿佛置身于火箭脚下,搭乘着“太空电梯”让观众对“神十”的外观及内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做到了模拟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并追踪火箭飞行进程。在“神十”飞船返回时,央视新闻频道请来了“神九”航天员刘旺做嘉宾,解读返回时令人期待的几大看点,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观众此刻宇航员在返回舱中的活动和心理状态。当画面切到返回舱返回画面时,刘旺担任画面解说,主持人代表观众向他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直播太空授课的地面现场时,演播室直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和嘉宾先在演播室进行话题讨论。在太空授课结束之后,直播并没有马上结束,央视国际频道特别报道中主持人和嘉宾继续就刚结束的太空授课进行了讨论。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实况直播的结合,形成了新闻事件和评论的互动,很好地配合了现场新闻事件的直播,实现了对“神十”航天任务的立体解读,构成了现场和演播室的多信息源切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层次和维度。
通过现场实况直播、演播室直播、记者现场采访解说等综合电视报道方式,央视对“神十”航天任务进行了立体综合的新闻直播。
二、整合立体视听元素
所谓“可视性”是电视新闻传播表现中可看、可听、可读等诸要素的复合及其相互影响、变动过程的总括。在直播过程中,只有兼具这多重视听读要素且可以相辅相成的题材,才可能产生生动、新鲜的电视场效应,也才是适合电视新闻直播表现的题材。[4]“神十”直播报道中包含着足量足质的“可视性”电视语言,这也是保证此次直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画面语言
在直播“神十”升空时,受众看到了不同角度、不同机位、不同景别的画面。指挥中心指令员倒计时的近景、按动火箭发射按钮的特写镜头、火箭发射前的全景、近景画面等,让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发射的全过程。火箭升空后的跟踪拍摄,让观众的兴趣点无限地向上蔓延。多视点、多机位的拍摄和镜头的切换,让受众同时置身于“神十”发射现场、北京指挥中心、央视演播室等不同的场景,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立体化展示。当“神十”发射成功后,展现了航天工作人员激动欢呼的现场画面。电视新闻直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现场感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直播画面中也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如在返回舱返回的直播中,有来自地面测控系统的画面、空中搜救直升机摄像头拍摄画面、红外光学镜头拍摄画面等。不同来源的镜头丰富了受众的感官系统,让我们更立体直观地感受返回舱的回归。
在直播中还多次使用到双视窗:飞船成功升空后,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外观,置于其中的宇航员他们此刻感受如何?能适应吗?通过双视窗的展示,我们同时看到了飞船上升画面和飞船内驾驶员状况,极好地满足了受众此刻的心理需求。在太空授课直播中,实现了地面课堂、指挥中心、天宫舱内画面切换,同时展现了地面学生提问画面、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太空解答画面,以及太空实验演示画面和地面试验演示画面对比等,使互动参与性显著增强,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
2.声音元素
(1)同期声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是指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时,同时记录的新闻现场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和现场采访同期声。在“神十”直播时,大量采用了各种同期声。同期声增加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如返回舱返回时,受众同时听到了指挥中心汇报各种数据的声音、返回舱内宇航员对话的声音、演播室内主持人和嘉宾的声音。几种来自不同空间的同期声叠加在一起,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也使得电视画面的立体感、运动感得到了更好的表现。
(2)解说
影像具有多重意义,在没有同期声配合时,难于传达深层次的、具有确定意义的信息。电视新闻解说词对画面起到了补充、升华作用,每句话、每个字都应该反复推敲、精心锤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太空授课”开始之前的直播中,主持人配合画面做了现场解说。这里的解说是附加于图像之外的声音成分,是理性思维的一种直接外化体现。画面通过摇、移等运动镜头介绍了展开“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的学校情况,解说说明了接受此次地面课堂的学生组成,包括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解说使电视直播新闻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引导受众更好地理解了影像的重要意义。
三、凸显电视新闻直播魅力
电视新闻直播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其独特的传播魅力使其成为了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传播形态。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凸显了电视新闻直播的魅力,同时体现出新闻直播的手段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1.即时同步
传统的电视新闻是在新闻现场作选择性的拍摄,播出时需经过后期剪辑,其叙事是删节性的,有大量的信息损耗,再现的不是完整的原生态的东西。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叙事时间和新闻题材的进程时间是一致的,其中的信源—编码—传输—译码的全过程是共时空的。[5]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负责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报道的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报道、边播出,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导播切换的报道方式,省略了大量的后期工作。新闻报道和播出同步,电视机前的观众如同亲临现场,目睹了神十升空激动人心的瞬间。2013年6月26日,经过15天的飞行,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央视也做了直播。从“神十”距地表十多分钟时开始,观众看到了主伞打开、返回舱落地成功、着陆后出仓的全过程。这些关键点的直播,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电视新闻直播即时同步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的需求。
2.互动参与
从电视传播的方式来看,观众可以同现场参与者几乎完全处于同样的心态和思维活动。透过电视新闻直播,受众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参与感,这是其他播出方式无法相比的。也正因此,受众会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的活动中去,主动地关注、去寻求新闻事件发展的轨迹,预测事情的发展。
“神十”太空授课的直播尤其突出了受众的互动参与性。此次太空授课采用天地互动的形式,航天员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同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地面课堂和电视机前观众的积极性和对太空的探索热情。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其实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51分钟的太空授课直播画面清晰流畅,没有出现任何信号故障。天地互动进行得有趣而又有序,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理念层面这都是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取得的巨大的进步。
3.悬念新鲜
从新闻直播的分类上看,对“神十”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任务的报道属于可控制的、预发性事件的新闻直播。虽然是预发性的新闻直播,但每一次直播的结果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神十”的直播过程仍然具有悬念性和新鲜性。神舟十号的发射能否成功;太空授课究竟如何展开,能否顺利进行;航天员能否顺利返回等。电视新闻直播利用现在进行式的报道,充满了连续性的态势,有着不可预测的悬念。这种强烈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大地刺激了受众的收视欲望,增加了受众的亲历感和现场感、新鲜感。
电视直播对“神十”执行航天任务的现场讲述是跟踪式的。我们的视野被扩展到神奇的宇宙空间,接收到了很多未知的新鲜事物。受众在观看的同时,兴趣会不断积累叠加。最终“神十”圆满完成任务,宇航员顺利返回时,观众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一个个悬念终于被揭开,与之相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时愉悦的心理体验。
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核心
此次央视媒体在对“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这一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
科技新闻由于专业性强、涉及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常人难以理解等特点,新闻媒介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往往难以摆脱枯燥、干瘪、严肃呆板及模式化的毛病。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中,对于涉及专业概念和在操作的报道语言上,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可接受能力,通过恰当的类比和解释,化“硬”为“软”,以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和人文视角切入事件进行了报道。[6]在“神十”成功发射和返回的时刻,央视利用三维动画、虚拟演播室、双视窗等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原本抽象的新闻内容。
在报道中,央视媒体注重以人为核心,特别关注三位航天英雄及幕后的工作人员。在“神舟”十号发射之前,就采用了系列专题的形式,通过人物专访、新闻背景材料、历史资料回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介绍了航天员选拔过程、训练情况、宇航员的生平、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知识等,全面进行了人性化展示。这些前期策划中积累的资料,填补了直播中的空白,也能提高直播中的信息的包容度和表达的深度。
在介绍宇航员完成航天任务的同时,媒体也格外关注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如怎样喝水、进餐、睡觉,如何进行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如何避免太空中对身体的损伤等。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就观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深化了受众的理解,体现出了更为强烈的人文观照。
“神十”的成功报道,标志着我国电视直播新闻取得了新的进展,记录了我国“飞天梦”的再一次实现。这一方面源于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更加体现出传播观念的革新。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民主的进步。
注释:
[1]郑月:《电视节目导播》[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峥:《再谈电视新闻直播》[J].《当代电视》2013年第1期
[3]徐志东、李文秀、李谦:《关于演播室直播的几个问题》[J].《中国商界》2009年第10期
[4]阎怡男、邵珏武、王薇:《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浅辨》[J].《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颜道丽:《电视新闻直播美特征与功能》[J].《新闻前哨》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