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信用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用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用分析报告

第1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累计超额回报;未预期盈余;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Ball and Brown(1968)被公认为是会计实证研究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会计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期报告不断成熟完善,那么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如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的相关性,检验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8年了第34号国际会计准则(IAS)“中期财务报告”,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次就中期财务报告问题的准则。在借鉴国外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可以及时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各项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然而,投资者们对于中期报告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年度报告。

二、文献回顾

Ball and Brown(1968)开创了会计领域实证研究的先河,研究发现盈利变动的方向和股票超额回报的方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首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会计盈利信息的信息含量。Beaver(1968)以1961~1965年143家公司的年度收益报告为依据,发现盈利报告期股价变动高于非公告期股价变动的67%。不仅个人投资者的预期会随着盈利报告的而改变,整个市场的预期也会发生改变。股票交易量和价格的变动,不是由于报告期其他信息的影响,就是由于盈利报告公布的影响。盈余报告期股票价格变动达到了最高点,股价变动的研究结果与盈余报告具有信息含量的判断一致,从而证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Ball and Brown(1968)、Beaver(1968)的研究,促进了实证研究的发展,这两篇文章是会计实证研究的起点,是对会计实证研究具有启发作用的开山之作。

赵宇龙(1998)以上交所123家公司3年的会计盈利数据为依据,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幼稚模型,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票异常回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预期盈利的符号与股票超额回报的变动方向有显著相关性,证实了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盈余信息的有效性。陈晓、陈小悦、刘钊(1999)以沪深两市764个盈利数据为依据,以盈利公告前后20天的超额收益为研究对象,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盈余信息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将会计盈余与股票超额回报联系起来,运用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验证未预期盈余和股票异常回报之间的关系。

(一)累计超额回报(CAR)。累计超额回报(CAR)是股票异常回报累加的数值,股票异常回报(AR)是实际盈利与预期盈利的差额。本文采用累计超额回报(CAR),运用事件研究法,来计算中期报告所引起的累积异常回报值。

本文以中期盈利公告日为事件基准日,以中期盈利公告前后5天为时间窗口,通过测算基准日前后5天的股价变动,判断盈利公告是否产生异常回报,从而验证中期盈余报告的会计信息有用性。

其中,Pi,t是i公司t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i,t-1是i公司t-1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m,t是市场t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m,t-1是市场t-1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

本文的事件时间窗口是以中期盈余公告为基准日前后5天的股价。

(二)未预期盈余。本文采用幼稚模型计量未预期盈余。在native model中,采用上年中期的实际盈利数据来替代本年中期的预期盈利,未预期盈余变动是当年中期盈利数据与上年中期盈利的差额。为方便起见,本文选择EPS作为盈余变量,计算未预期盈余。

ui,t=Ii,t-Ii,t-1;

u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盈余增量,即未预期盈余(盈余变量采用EPS);

I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盈余;

Ii,t-1:i公司t-1年度的中期盈余。

(三)未预期盈余和股票异常回报回归模型

CARi(t1,t2)=c1+c2ui,t+?着

CARi(t1,t2):i公司t年度的异常回报;

u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未预期盈余。

(四)样本的选择。本文选择2002~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样本开始时间选择2002年,是由于从2001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之后,我国中期报告格式和内容都逐渐规范,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实证结果分析

将未预期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带入回归模型中,检验二者的相关关系。未预期盈余变动和股票超额回报的相关系数为0.14。R方的数值较小,这和国内外对于未预期盈利和累积超额回报二者关系研究的结论非常相似。Baruch Lev(1989)对众多研究未预期盈余市场反应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这些研究都验证了盈利信息的有效性,但拟合优度都偏低,基本在2%~10%之间,这表明未预期盈利对股r的解释程度只有2%~10%。对于较低的拟合优度,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未预期盈利对于股票累积异常回报的解释程度是很有局限性的,盈余报告本身的信息含量不高。

由回归分析可知,未预期盈余对股票异常回报有影响,并且是正影响,当企业中期报告释放出利好的消息,股票回报率就会上升;当企业中期报告释放出坏消息,股票价格则会下降。

五、小结

通过分析未预期盈余和股票超额回报的回归模型,我们得到了预期结果,即未预期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正相关,说明中期财务报告的盈余信息会对资本市场的股价变动产生影响,进而说明了中期报告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Ball,R.J.and 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2.

[2]Lev,Baruch.“On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Earnings Research:Lessons and Directions from Two Decades of Empir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9.31.

[3]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J].经济研究,1998.7.

第2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有害物排放。作为能源领域的设计单位,完成了众多燃气锅炉房的设计工程,为了贯彻国家的法律,有必要掌握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所起到的效果,因此,对运行中的燃气锅炉房节能技术利用情况进行调研是十分必要的,对我们今后的设计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为贯彻国家的节能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燃气锅炉房采用的节能技术调查

我们编制了《燃气锅炉房节能减排技术运行状况调查表》。该表内容包含所调研锅炉房的名称、地址、供热面积、热负荷、锅炉容量、数量、供热方式及节能减排措施,其中节能减排措施涵盖了气候补偿器控制、锅炉群控、烟气冷凝回收、水泵和风机变频控制等多项。

3、数据统计结果

4、数据分析

①燃气锅炉房节能技术利用率比较

由表1可知,在燃气锅炉房采用燃烧器比例调节技术和管道保温方面,北京和新疆地区都做得比较好,达到了100%,但是阀门等附件保温方面均没有涉及。气候补偿器控制及水泵和风机变频控制技术目前采用较多,其次是超压泄放利用、烟气冷凝回收和锅炉群控技术,分时分区控制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采用最少。由于北京地区锅炉房煤改气工作开展较早,烟道尾部的冷凝回收装置安装率较低。

②5种最常用节能技术组合使用情况

针对气候补偿、锅炉群控、风机和水泵变频、分时分区控制、烟气冷凝回收这5种最常用节能技术。

同时采用2~5项节能技术的燃气锅炉房项目较多,只采用1项节能技术的项目较少,说明在改造或新建燃气锅炉房工程项目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

③5种最常用节能技术组合使用效果

北京地区84座燃气锅炉房均采用了以上节能技术中的某项或某几项,燃气锅炉房节能改造前、后的燃气耗量及节能量见表3。

5、结论

①调研的燃气锅炉房项目均采用了1~5项节能技术。

②阀门等附件保温技术均没有采用。除燃烧器比例调节和管道保温这种常规的节能技术外,气候补偿器控制及水泵、风机变频控制是目前采用最多的节能技术,其次是超压泄放利用、烟气冷凝回收和锅炉群控技术,分时分区控制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采用最少。

第3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法定代表人:程刚,主任。

委托人:时建中,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周凯北,内蒙古北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住所地:包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服务楼。

法定代表人:杨泽繁,主任。

委托人:张凤鸣,内蒙古法园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包头润华永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包头市青山区体育场圈楼。

法定代表人:何润槐,董事长。

委托人:赵连友,副经理。

委托人:顾先平,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包头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住所地包头市东河区环城西路路南。

法定代表人:马立厚,经理。

委托人:宋长进,公司职员。

委托人:王建华,内蒙古铭法律师事务所律师。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为与包头润华永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华永庆公司〉、包头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包头二建)工程款结算纠纷一案,不服高级人民法院(1997〉内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本案,管委会委托人时建中、周凯北,创业中心法定代表人杨泽繁、委托人张凤鸣,润华永庆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润槐、委托人赵连友、顾先平,包头二建法定代表人马立厚、委托人宋长进、王建华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本院审理查明:1993年10月25日,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创业中心。1995年5月16曰: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中心为管委会下设三级单位。1992年底,包头二建综合队负责人何润槐利用其挂靠在该队的设备和人员,与包头市海外工程贸易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海外公司〉一起申请将该公司所属的建筑工程公司变更登记为包头润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润华公司〉。1993年1月20日,润华公司成立,资质等级为三级。1995年2月2S目,润华公司与新加坡永庆私人有限公司合资组成包头渭华永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润华永庆公司〉,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等级为二级。1996年9月16日,经包头市工商局审核,何润槐与何美丽等人以设立登记的形式将润华公司变更登记为包头市润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润华建筑公司〉,更换了部分股东,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包头市工商局在1999年10月6日出具证明,润华公才是润华建筑公司的前身,该公司是在《公司法》实施前设立的,《公司法》实施后,依照国务院《关于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规范的通知》和国家工商局《关于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重新登记实施意见》的规定对该公司名称及有关公司登记的其他文件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了规范,重新登记为包头市润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在1997年公司年检之前,润华公司的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仍在使用,年检之后即开始启用润华建筑公司的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所以在1997年度的润华建筑公司的《公司年检报告书》印鉴式样一页上,同时出现了上述两种印鉴。1997年3月15日,包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批准合资润华永庆公司终止合营,终止后不对外公告,所有债权债务由合营甲方(即中方)承担。4月25日,包头市工商局以包工商外企字(97)第001号外商投资企业注销通知书核准注销了合资润华永庆公司。同年3月19日,润华建筑公司及何润槐、何美丽等人向包头市工商局申请设立润华永庆公司,4月3日,包头市工商局核准了该申请,并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润华永庆公司的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仍沿用合资润华永庆公司的二级资质。对此,包头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于1998年11月25日证明,合资润华永庆公司注销后,自治区建设厅已将其资质证书副本作了变更,润华永庆公司继续沿用该资在证书。1999年元月6日,经包头市工商局批准,润华建筑公司与润华永庆公司合并,前者的权利义务均由后者承受,同时办理了润华建筑公司的注销手续。

1992年11月9日,管委会的前身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以下简称开发区办公室〉与包头二建签订了创业中心一期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一期建设工程补充协议》,约定由包头二建承担创业中心一期工程的施工任务。包头二建将该工程中的中试楼和一号库的施工任务交给了其下属的三队。该公司又将该工程中的科贸主楼(即三区工程〉和二号库的施工任务,交给了其下属的综合队,工程于1992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1993年后,由润华公司继续施工。1993年l月5日,开发区办公室向包头二建拨付磊程预付款171万元,其中含三区工程预付款111万元,由包头二建转给了何润槐负责的综合队,3月9日开发区办公室拨付第一次工程进度款390万元,含三区工程款380万元,由包头二建转给润华公司。以后,开发区办公室按月审核润华公司报送的工程进度表,核准每月应付的工程进度款,并将部分工程款分50笔直接付给润华公司。1993年4月2日,润华公司编制了创业中心《科技综合楼整体现浇平板、密肋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开发区办公室加盖公章表示同意。在施工中,按管委会要求,润华公司将创业中心主楼由原定的六层增加至十层,管委会在上述工程的检查记录中予以签字认可。创业中心与润华公司、包头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共同对科贸工程图纸进行会审,并签署了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开发区办公室驻现场的工程监理人员证明润华公司成立后,该工程由润华公司承建,有关手续由润华公司直接与开发区办公室办理,包头二建不再管理此部分工程。

1993年11月10日,创业中心与润华公司就创业中心二期工程(即四、五、六区工程〉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创业中心在1994年8月包头稀土节期间已将部分工程投入使用。从1994年8月25日起,为配合稀土节,润华公司暂停施工,施工现场部分机械设备及人员处于窝工状态,10月5日创业中心筹备处通知润华公司和包头二建,告之“工期暂告一段落”,要求在“10月15日前全部清理现场”。1995年9月20日创业中心与合资润华永庆公司就创业中心的水电控制中心部分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1996年9月14日,双方就创业中心院内外网工程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12月8日双方再次签订创业中心院外排水工程施工协议,上述合同已履行完毕。

创业中心在1994年4月20日的《用户意见》中承认润华公司从1992年底开始承建创业中心项目。1995年1月19日,开发区办公室给中国建设银行包头中心支行的《证明》中认可润华公司承包的创业中心科贸部分的土建工程,到1994年底已完成该工程75.2%的工作量。1995年4月13日,创业中心对润华公司已完成的稀土大厦展厅、国际会议厅进行验收,出具了验收证明书。另该中心还于1997年5月13日向润华公司发出验收2号库的通知。包头市建设工程质检站于1996年9月16日证明,润华公司承建的创业中心大楼,主体结构为优良。包头二建1997年4月12日证明,在润华公司成立后,原综合队承建的科贸主楼和二号库工程移交给了润华公司,由润华公司执行一期合同的有关条款,已口头通知了开发区办公室和创业中心负责人,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往来、质量监督等有关业务均由润华公司对建设单位负责,该公司再未参加该项目的管理、监督、结算工作。1997年5月16日,原包头二建的法定代表人侯淮证实:原由综合队承担创业中心项目的科贸主楼和二号库施工任务,由于开工不久何润槐担任了海外公司组建的润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考虑到何润槐在此工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完成了部分基础工程,其他施工队无力承担该施工任务,公司决定由何润槐继续负责此项工程,向管委会负责人通报过,管委会表示认可,所以自山3年4、5月期间甲方拨付工程进度款即直接付给了润华公司,包头二建再未收此部分工程款,有关施工方面的问题,包头二建也不再过问,由管委会直接找何润槐。

1997年3月14日,开发区规土局通知包头二建和润华公司,要求终止合同,23日创业中心又通知润华公司终止合同,包头二建和润华公司明确表示不同意终止合同,要求管委会和创业中心继续履行义务。但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未予理睬,24日,创业中心强行磋开润华公司在科贸主楼的库房,将存放于其中的工具和用于该工程的材料等堆放院中,造成部分工具和材料丢失或损坏。对此,润华永庆公司提供了1996年12月28日库存材料盘点明细表及1997年12月7日至10日双方共同派员对堆放于院中的物资进行清点的明细表。1994年10月5日创业中心发出“工程告一段落”通知前,润华公司为该工程定制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价值28303元。1998年9月30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受一审法院委托,对润华永庆公司已完成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结论是已完工部分造价为19952371元。管委会先后以开发区办公室和稀土开发区名义共支付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13952328元。根据创业中心1994年5月lo目与常州市腾腾装饰设计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腾腾公司)的装修合同,管委会应付给腾腾公司装修款206.8万元,其中直接付给腾腾公司76.8万元时,另外130万元已包括在管委会付给润华公司的工程款中,由润华公司付给了腾腾公司,故应在欠款总数中扣除76.8万元,因此,管委会尚欠润华公司工程款5232043元。

1997年4月,润华永庆公司以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拖欠工程款为由,诉至高级人民法院。请求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支付拖欠的工程款6000043元;赔偿违约金及利息损失4757661.39元;赔偿该公司因停工、窝工、搬迁、材料丢失等经济损失1480965.85元;赔偿因单方终止合同造成的经济损失909006.64元;由于管委会和创业中心长期拖欠工程款,该公司已无法继续完成合同规定的剩余部分工程,要求解除合同;案件受理费、鉴定费由管委会和创业中心负担。

一审法院认为,润华永庆公司的名称变更与本案争议事实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管委会虽与包头二建签订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但履行义务的是包头二建和由包头二建依法分立的润华永庆公司,对合同主体的变更,双方虽未采取书面形式,但管委会在建设中直接与润华永庆公司发生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法应视为对合同主体变更的默认。创业中心作为其余三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与润华永庆公司存在权利义务关系,该公司要求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支付工程款、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主张应予支持。管委会辩称施工合同与润华永庆公司无关不能成立,管委会和创业中心长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润华永庆公司无力继续履行合同,该公司要求解除二期工程合同应予准许时,该公司为工程定制定购的材料构件,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应予接收并支付价款正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拖欠工程款应承担迟延付款的违约责任,并赔偿润华永庆公司的停窝工损失。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擅自将润华永庆公司存放于工地库房的物品搬至院中,致使部分物品损坏,应予赔偿。管委会作为创业中心上级单位,以自己名义支付工程款,掌握全部工程款的结算与支付,应主要由其承担民事责任,创业中心承担连带责任。润华永庆公司其它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应支持。管委会在诉讼中经多次敦促拒不提供于其不利的证据,并放弃庭审质证机会,应视为其自动放弃诉讼权利。创业中心虽对鉴定报告提出质疑,但在举证期限内没有举证,鉴定报告应予采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六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7号《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依据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判决:一、解除润华永庆公司与创业中心所签的二期工程施工合同;二、管委会给付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6000043元、逾期付款违约金4753662.58元;三、管委会给付润华永庆公司停窝工损失783497元;四、管委会赔偿因侵权所致润华永庆公司物资损失154936.06元;五、管委会接收润华永庆公司为工程定制定购但尚未安装的材料构件,并支付价款283303元;六、管委会给付润华永庆公司上述二、三、四、五项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至给付之日止的利息(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七、创业中心对上述二、三、四、五、六项内容承担连带给付责任;八、驳回润华永庆公司其他诉讼请求。上述给付内容于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案件受理费75748.38元,由润华永庆公司负担以6817.35元,管委会负担6万元,创业中心负担8931.03元。鉴定费10万元,管委会负担6万元?创业中心负担2万元,润华永庆公司负担2万元。

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管委会称:润华永庆公司与上诉人无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原告条件;上诉人未与包头二建解除合同,润华公司没有履行上诉人与包头二建约定的权利义务,上诉人不欠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只欠包头二建部分工程款,原审判决认定拖欠工程款数额有误;原审认定润华公司并入润华永庆公司与事实不符,实际并入润华永庆公司的是润华建筑公司;上诉人没有违约,不应承担违约责任,更不该赔偿窝工损失,也不应承担被上诉人成品、半成品费用,润华公司曾派人参与搬迁,因此不能认定上诉人侵权,不应由上诉人承担侵权责任。请求撤销原判,驳回润华永庆公司诉讼请求或发回重审。创业中心上诉称:该中心只与润华公司签订了创业中心二期施工合同,与润华永庆公司无任何利害关系,该公司没有承继润华公司的债权债务及合同关系,被上诉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原判创业中心承担连带责任错误,管委会发包、包头二建承包的是一期工程,创业中心发包、润华公司承包的是二期工程,主体不同,合同内容也不同,不能连带;原判适用法律不当。请求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润华永庆公司辨称:该公司已完成创业中心大楼和仓库的活工,管委会一直向其支付工程款,双方形成事实上的合同关系,包头二建始终未参与合同的履行,管委会应当支付所欠工程款,并对给被上诉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包头二建辩称:整个创业中心一期合同均是由其履行的,要求管委会与其进行结算。

本院认为,润华公司是何润槐以其挂靠在包头二建综合队的人员、设备、资金,与海外公司将该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经变更登记成立的,原审判决认定润华公司从包头二建分立出来与事实不符。润华公司成立后,创业中心的科贸和二号库工程即由该公司组织施工,此后包头二建再未插手该工程,管委会实际上也将润华公司视为施工单位,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关系,润华公司直接向管委会报告工程进度,管委会直接向润华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双方还对施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协商与核定,以上事实表明包头二建已明确此部分工程由润华公司承建,润华公司基本上是按照包头二建与开发区办公室的施工合同来施工的,也得到了管委会和创业中心的认可,尽管二审中包头二建又主张这部分工程是其履行并完成的飞,管委会和创业中心也否定润华公司作为施工单位的事实,但包头二建事实上并没有履行科贸楼和二号库的施工任务,润华公司和管委会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

根据本案已查明的事实,润华公司于1996年9月变更登记为润华建筑公司,合资润华永庆公司注销后,其权利义务由中方润华建筑公司承受,润华建筑公司后又于1999年元月并入本案被上诉人润华永庆公司。因此,由润华公司完成的三区和二号库工程,润华公司与创业中心的二期合同,及合资润华永庆公司与创业中心订立并完成的水电控制中心工程、外网工程、给排水工程合同,其权利义务都应由本案被上诉人润华永庆公司承受,该公司具备原告的主体资格。二上诉人称其与润华永庆公司无关的理由不能成立。

由于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在工程部分完工后即将润华永庆公司清理出建筑工地,双方未对工程款进行结算,双方对管委会和创业中心拖欠工程款的数额存在很大争议,本案计算欠款数额应以一审法院委托建筑工程定额总站对已完工程量作出的鉴定结论为基盐,扣除管委会已经支付的工程款。管委会提出另有76.万元装修款由其直接付给了腾腾公司,该款也包括在总造价中,应在欠款总数中扣除,润华永庆公司认为按合同约定,装修由该公司负责,管委会直接付装修款与其无关的主张不能成立,对管委会的该项上诉请求应予支持。因此,管委会实际拖欠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为5232043元,原审判决第二项责令管委会给付拖欠润华永庆公司的工程款6000043元不当,应予变更。由于管委会和润华永庆公司没有书面协议,双方形成的是事实合同关系,其中并未对违约金作出约定,原审判决管委会向润华永庆公司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没有事实和法律根据,应予撤销,但管委会应当支付长期拖欠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的利息。

二上诉人对原审判决其支付润华永庆公司停、窝工损失、赔偿侵权造成的物资损失和接收润华永庆公司为其定制定购的材料构件存有异议,认为不构成侵权,也不应承担上述给付义务和赔偿责任,但未能提供相应的证据;至于管委会提出在将被上诉人的物资搬出工地时,该公司有人在场对物品进行清点和接收,但被上诉人予以否认,不能证明该公司同意终止合同,也不能推翻二上诉人构成侵权的事实,因此,对此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在创业中心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创业中心尚处于筹备阶段和成立之初,没有独立的财务,整个创业中心项目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及外网、水电控制中心、院外排水工程等的工程款,都是由管委会统一支付的,管委会和创业中心虽以各自名义发包工程,但却是由管委会统一支付工程款,而且付款时也未注明具体付的哪部分工程款,鉴于上述情况,原审判决责令创业中心对管委会承担的给付义务和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并无不妥,对创业中心称其不应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维持高级人民法院(1997〉内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第一、三、四、五、八项;

二、变更高级人民法院(1997〉内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第二项为:管委会支付润华永庆公司工程款5232043元;

三、变更高级人民法院(1997〉内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第六项为:管委会支付润华永庆公司本判决第一、二项中的款项的利息(从1997年3月24日起至付清之日止,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四、变更高级人民法院(1997〉内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第七项为:创业中心对本判决第一、二、三项中的管委会应承担的给付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五、驳回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其它上诉请求。

本判决确定的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应承担的给付义务,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应在本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履行完毕。逾期不履行,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第4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一、水仙公司应收账款对其短期借款行为影响分析

数据取自巨潮资讯网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通过分析这9年的数据,可以得出应收账款对其短期借款的影响(见表1、图1)。

第一,模型建立。从图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与短期借款的一致性很高,可以假设企业为了弥补当年应收账款的漏洞不得不筹措短期借款。根据假定,建立短期借款Yt与应收账款Xt关系的模型:

Yt=b0+b1Xt+u

式中,Yt为短期借款,Xt为应收账款,u为随机误差项。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1992~2000年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与短期借款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消费模型为:

Yt=-972.2553+1.035291Xt

S=(1569.531) (0.059907)

T=(-0.619456) (17.28164)

R2=0.977098,F=298.6549,S.E.=1943.768

第二,实证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回归系数估计值b1=1.035291>0,说明该公司短期借款与其应收账款正相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应收账款每上升1万时,短期借款增加1.035291万。

拟合优度检验:Adjusted R-squared=0.973827说明回归方程及上述样本影响力的解释度为97.38%,即应收账款能对短期借款变动的97.38%做出解释,拟合优度较好。

以上结果表明假定成立,该公司正是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资金周转困难而进行短期借款,而这部分资金并非无偿使用,由此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二、水仙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由于数据资料有限,本文仅就1996年~1999年水仙公司的账龄进行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从1995年开始应收账款急剧增加,1997年之前90%应收账款账龄在一年以内。而到了1998年、1999年该公司一年内应收账款锐减,分别减少至44.7%、31.4%。1~2年的账龄则分别增加至45.2%、22.2%,1999年公司2~3年和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更是高达30.6%和15.8%。会计师事务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会依据谨慎性原则及国际惯例,对账龄时间长的应收账款做出坏账处理。处理方法通常有:对于制造业,账龄为半年至一年的应收账款,按50%计列坏账;账龄超过一年者,按100%计列坏账。

以1998年为例,坏账所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77.63%(15502×50%+(34654-15502)×100%=26903, 26903/34654=77.63%), 而1997年坏账所占比例仅为54.47%。也就是说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坏账损失进一步扩大;另外,在加大收欠工作方面也增加了费用,从而更加扩大了损失面。

三、水仙公司应收账款对销售额的影响分析

由图2也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增加对销售额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1992到1994年由于采用赊销方式,企业的销售额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1994年以后企业的销售额开始滑坡,大量的应收账款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利润,最终由于这些问题造成了水仙公司最终退市。水仙公司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抹杀了很多应收账款的正面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呆账、坏账,造成企业资金长时间被对方无偿占用等等。于是企业不得不通过短期借款来保障企业的现金流,而大部分资金属于有偿使用。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水仙公司应收账款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短期借款确实是缓解应收账款不能有效回收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大量依赖短期借款只能增大企业的资金成本,扩大损失面。二是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坏账损失将逐步扩大;此外,在加大收欠工作方面也增加了费用,加重企业财务负担。三是应收账款对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确实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有限。企业扩大销售收入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此,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具体为:设立资信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提供的信息,重点调查客户在经营、支付能力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情况和违规事件,及时分析客户信用度变化情况,定期做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提出销售策略以及欠款警戒线建议,以便及时调整销售方案。二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具体为:建立赊销申报制度。公司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不能只从销售人员口中了解情况,应当建立健全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地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三是进行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具体为:建立合理的催收程序;定期致电、面谈,必要时委托律师;参加应收账款的保付业务。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也为产品适销对路、货款回笼周期较长的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进行应收账款的反馈控制。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以及催收过程存档、分析,指出各控制环节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事前控制阶段,重新评估事前控制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第5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必须向社会开披露的上市报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

所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上市公司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作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它是运用会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决定其股价的长期的、重要的因素。而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则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和研究财务统计报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分析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了解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及其股票价格涨落的影响,也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定期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根据报表使用者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会计报表与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投资价值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能力的分析。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高低是债权人(银行、赊销供应商、企业债券持有者等)非常关心的,而出于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受到管理者与股东的普遍关注。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润的分析目标、构成分析和质量分析等。它是企业有关利益各方都关注的,股东关心企业能否获得最大回报;债权人(特别是长期债权人)关心其本金和利息的收回能否得到企业盈利的保障;企业管理者通过盈利能力来衡量业绩,评价得失。因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使用率和周转情况所做的分析,常用一系列周转率来衡量。资产的周转速度快,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好,偿债能力强,受到债权人的关心;而资产周转速度又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的到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4、投资价值分析。对于投资者(股东)或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一个企业或一种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短期投资者关心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价,而长期投资者更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投资价值分析是为满足这些需求,为指导投资和评价投资行为所做的分析。

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步骤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分析的有效进行,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分析步骤,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讲,会计报表分析包括以下几步:

(一)确定分析目的、制定分析方案。不同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其报表分析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例如,投资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分析投资的盈利性和安全性;信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另外,从分析形式看,有日常经营分析、定期总结分析、预测分析和检查分析。分析目的确定后,要按照分析目的的制定分析方案,包括确定报表分析的范围,采用的分析方法,分析工作的组织安排等。

(二)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确定后,可以收集被分析问题的有关资料,主要是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但单纯的报表数据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受整个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还要收集报表以外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的)以及企业内部相关资料。收集资料可通过查阅资料(包括在因特网上检索)、专题调研、相关会议等多方收集。

(三)审定并整理资料。首先应审定所收集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相关资料间是否有出入,然后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以便获得隐含在报表资料中的重要关系和其他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财务数据或指标。

(四)分析资料,写出分析报告。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与评价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揭示成绩与失误,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办法与途径,最后归纳整理成一份论据充分、叙述清楚、分析透彻的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1、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在会计报表分析、判断与评价普遍适用方法。

主要有以下分析方法:单指标分析法;结构比重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2、财务比率分析法。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分析、营运能力比率分析和股票市价比率分析。

3、综合分析法。利用财务比率进行会计报表分析,虽然可以了解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但不能反映企业各方面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各种财务比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在进行报表分析时,分析者必须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比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全貌。常用的综合分析法有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第6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

1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工业总产值占比已增至82%左右,而银行信贷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左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的现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对于小企业贷款,政府虽推动力度不小,但商业银行的响应有限。目前,商业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仍然显得过于保守。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以抵押为主,同时,抵押贷款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2商业银行现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高的特点,导致了银行对其业务开展的谨慎,从而发展缓慢。也存在了巨大的问题。(1),信贷准人政策缺乏灵活性。银行偏重对大规模企业的信贷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论优劣,只因规模问题而直接被银行融资拒之门外。(2).信货授权高度集中。审查程序繁琐,这种授权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间急”的特点。(3),激励机制和管理考核不合理。银行内部并未能形成有效的企业估价体系,仅凭领导决定制的“关系贷款”,这也挫伤了业务人员的开展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

美国花旗银行主席及总裁沃尔特威斯顿有一句名言:“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和规模的不断膨胀,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某些高风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有可能在转瞬间葬送整个银行。然而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大厦的坍塌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当前,如何把握风险与利润、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银行既不承受过大的风险,又能保持适当的发展,是每个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银行经营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致使银行经营失败的情况频频发生,然而也不乏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银行。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中外银行,分享它们的成功经验。

一、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

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四大银行之一,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近十几年以来,巴克莱银行十分注重不断拓展其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资产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巴克莱银行各项业务快速拓展的过程中,成功的风险管理为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构造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银行一样,巴克莱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如此,在这一系统内,对风险的管理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职责清晰。具体来说,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业务条线负责人负责识别和管理业务线条的风险;风险总监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分类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风险控制框架的建立与监控;业务风险团队负责协助业务条线负责人识别并管理其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独立地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清晰的结构与权责明确的分工为防范风险布下了天罗地网,为巴克莱银行成功进行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控制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内部使用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估计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及实现这些业务规划的资本需求,将这些与目标资本比率、红利等因素相对比,并将这些结果转化为每个主要业务板块规划的风险容量。风险偏好的数值要通过估计集团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来进行验证(这种估计是利用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巴克莱银行集团信用风险总监安德鲁·布鲁斯认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几年来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加强限额管理,强化了经济资本在集团内部的运用。而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也是国际活跃的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普遍经验。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先进,数据充分

与其他银行一样,信用风险是巴克莱银行最大的风险。据统计,巴克莱银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上。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巴克莱银行主要利用五步风险管理程序(即指导、评估、控制、报告、管理和分析)以及基于COSO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巴克莱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主要利用自己的历史数据和其他外部信息,通过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来对借贷者、交易对手以及零售客户进行评级。与此同时,巴克莱也采用一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和评级工具,当然这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及评级工具必须经过巴克莱银行的相关验证。

二、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

民生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今天,民生银行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风险管理道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日益多样化的信用风险。

(一)重视贷前调查——充分检验,防范风险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是广州地区唯一实行“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的银行。当年广东南海华光集团骗贷屡屡得逞,“洗劫”了广州数家银行近74亿元人民币。然而该集团存在的风险却无法逃过民生银行的火眼金睛。

南海华光集团曾向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当广州分行收到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资料后,立即进入其受理贷款申请的检测达标通道,这第一道关卡就是大名鼎鼎的“预授信申报公示”。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是广州分行2002年上半年刚刚推出的新制度,目的就是为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其实这套制度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当银行接到授信申请时,在银行内部网站上将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材料进行为期7日的“公示”,广而告之,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的呼声。预授信制度不但大大节省了支行具体经办人员实地贷前调查的工作量,而且使调查渠道更为广泛、通达,使授信通道更为透明、民主、公开,很难出现漏网之鱼,为自身保护提供了安全绿色屏障。南海华光集团的申请也正是在公示期间,由于该行员工们陆续提供的华光集团的相关信息显示出其众多漏洞,经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核实后,而被多票否决,实现了防患风险于未然。

(二)加强贷后检查——重视结果,更重过程

尽管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款项贷出后就“一劳永逸”,贷后管理也绝对不可小觑。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主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赵继臣说,在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高于业务发展。银行不良资产反映的是结果,但产生却是在过程,因此对于分行来讲,过程控制重于结果控制,注重贷后管理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杭州分行曾为杭州某企业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然而该企业的两幢房产早在2003年9月就被法院查封,分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分行组织相关人员多次与借款人、保证人联系,制订清收措施。经过各项艰苦努力的工作和与当事人谈判,终于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全额收回了400万元贷款的本息。

另外,在对湖州某集团有限公司的续授信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销售渠道及财务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检查人员随即向分行贷审会提出了不能给予其续授信的理由,果断退出,避免了后来其他贷款行因来不及收贷而最终采取法律补救手段情况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杭州分行还了解到安吉某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存在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分行配合支行几次到安吉,与企业和政府联系落实分期还款计划,并积极争取到了总行的支持,分三期收回了全部贷款本息。可见在贷款业务中,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杭州分行正是通过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中”。

(三)培养风险意识——认识到位,团结一心

民生银行的一位领导曾说过,“银行经营同质化趋势很强,民生银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靠的是员工们工作拼搏、热情、坚韧、执着。”是什么力量鼓舞激励着民生员工?我们应该看到,民生银行尤为注重员工队伍业务培训、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多样化、实用化、层次化的培训方式,生动

活泼地为员工的实际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大大强化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他们的业务操作,对真正做到按章办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做后盾,才有了广大员工在风险防范方面更强的行动力。在高度风险意识熏陶下,风险防范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民生银行员工的内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成为民生企业文化的重要灵魂。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外银行成功案例带来的启迪

(一)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外资银行大多具备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其内部监督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实行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与本级机构相互独立,或者在分支机构不设内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职责直接由总行的内部监督部门实施。

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是外资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典型。再来看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2004年,民生银行华北、华东和华南授信评审中心——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评审人员“直系”隶属于总行,是总行的“嫡亲”,而与分行没有任何血缘——人事和经济利益联系,这使得总分行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审贷分离”,从制度上避免了由基层行领导者的长官意志可能带来的授信业务经营性风险。实践表明,民生银行的独立评审与区域授信评审中tk,等制度非常成功。

(二)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操作规章制度是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保证。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难免会带有个人倾向,造成判定结果有失公正。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主观主义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判定风险。

巴克莱银行作为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与周密。在民生银行,各项内控制度建设也紧随业务的发展步步推进。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审,从放款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责任追究,分行都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信用评级体系往往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肩负着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信用管理部门在授信前做出的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的信贷决策机构决定能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

巴克莱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拥有较为充分的历史数据,为其测量与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尽管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如民生银行对申请授信的客户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在数据集中管理方面,民生银行也走在全国同业中的前列。该行率先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将全行所有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实践证明,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只有将风险管理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必须贯彻到全行全员,贯彻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银行的每位员工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应考虑到风险因素,贯彻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思想,始终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经过长时间发展,风险管理观念在大多数外资银行早已深人人心。而对民生银行来说,正是由于民生银行上下都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各级行领导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使得员工达成共识,才使民生银行在风险管理进程中硕果累累。

(五)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第7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过去五年间,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流行做法,今后将面临诸多监管限制。

8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的文件,对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征求意见。

这份包括11项具体内容的文件,对当前商业银行建立动态资本补充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划定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底限,并表示将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减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

《通知》中的内容一旦生效,根据业内估算,将使得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几十个基点。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改变银行业过于依赖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行为模式,也将一定程度上提高次级债的发行成本。

“虽然有些银行会对文件的内容有所反弹,但监管当局的着眼点就是要提高资本质量、强化资本约束。通过银行资本内生性的增长,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标准普尔金融机构信用分析师廖强认为,监管当局此次就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征求意见,表明对国内银行间互持次级债虚增资本比率的潜在担忧。

“在我们看来,这种担忧长远上是存在的,但不是那样迫在眉睫。不过,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充,从对其风险进行提示意义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是有必要的。”廖强说。

危险的互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监管当局一直将提高银行资本实力视为对抗风险的急务。然而,今年上半年汹涌的信贷投放不可避免地稀释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从年初的12%和9.9%下降至11.3%和9.2%,预计上半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将下降至11%以下。

“这加大了银行融资的压力,发行次级债成了最为便捷的选择。”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于是,次级债发行继2004年之后,出现新一轮过热。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属于商业银行附属资本。

据信达证券统计,今年前八个月,商业银行已发行次级债(包括混合资本债)总量达2316.5亿元,是2008年全年724亿元发行量的3.2倍。而按照目前上市银行已公告的拟发行次级债规模计算,未来仍有2380亿元的发行量。其中,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时发行的次级债今年到期,银行需要滚动发行以替换,这部分的到期量约661亿元。

前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很多银行都指望通过一次性发行次级债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从2004年的次级债,到2005年的混合资本债,债务工具不停翻新。这种路径依赖,使得部分银行甚至倾向于为了资本充足率达标而达标,对资本补充缺乏长期的战略安排。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本质上是要把分母,也就是风险资产缩小。但现在很多银行通过一次性发债,是分母不动,想办法动分子。”该人士认为,监管部门进行资本监管,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如果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还是很粗放,风险资产权重还在不断加大,提升的资本充足率还是会降下来。”

另一方面,次级债发行带来交叉持有,也加大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根据中金公司测算,考虑到赎回因素,上市银行2009年底次级债余额约为3766亿元。根据监管机构调查,大约有51%的次级债为银行互持,约为1921亿元。

交叉持有意味着并未有新的增量资本进入银行体系,“次级债作为附属资本,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次级债又大量由银行互持,虽然每一家银行资本充足率都得到提高,但并没有改善银行业整体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前述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说。

多位受访的银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一定程度上会形成资金债务链,“这其实就是一种‘数字游戏’,银行之间甚至不需要发生实质性的资金转移。”互持比例越高,相应的系统性风险越大。一旦债务链上某家银行出现偿付危机,都可能将风险迅速传递给其他机构,引发金融恐慌。

目前次级债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中期票据和企业债的发行利率。标准普尔测算后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次级债收益,大概比类似的香港银行业次级债(标普评级为BBB)低100个基点;比印度同类债券收益低300个到500个基点。

偏低的一级市场发行利率,也导致次级债在二级市场上不受欢迎,因此多数银行会选择持有认购的次级债直至到期,流动性很低。

在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专门提到了次级债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当时,很多银行的次级债发行申请在银监会审批时迟滞了许久。8月19日,各大银行收到了这份《通知》的征求意见稿。

重估次级债

《通知》在规划未来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时,对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做出严格、细致规定,重估了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在银行资本补充中的角色。

“《通知》释放的信号就是告诉商业银行,要摆脱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路径依赖。”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构成。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通知》表示,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时,应按照与核心资本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充。通过发行次级债务补充附属资本时,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其他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这一指标较以往提升明显。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公开发行次级债,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以私募方式发行时,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发行额度方面,《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额度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5%,其他银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这一指标也较以往收窄明显。如果以资本充足率8%为例进行计算,原规定是发债可以占到其中四分之一;而新规定则意味着只能占到其中的八分之一。

此外,对于次级债发行中出现的互持问题,《通知》对过往规定进行了细化和重新切割,要求未来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原则上应面向非银行机构发行。

互持额度方面,之前对于银行投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求持有额度不得高于自身核心资本的20%。《通知》对这一指标进行了细化,要求银行投资购买单一银行发行的次级债额度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15%,单一银行所持其他银行次级债的总额不得高于自身核心资本的20%。

更为严厉的是,《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中,全额扣减该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的额度。

“这种‘谁买扣谁’的做法,从根儿上堵住了银行间交叉持有次级债,作为买方的银行业没有动力去给别的银行发行次级债时‘抬轿子’,尤其是在本身发债不多的情况下。”上述商业银行人士说。

限定次级债在银行补充资本中扮演角色的同时,《通知》着力突出核心资本对风险的抵补作用,明确银行资本内生性增长的必要性。要求各家银行应优先考虑补充核心资本,强调股东持续注资的责任和内部积累能力,其中,银行股东应承担补充核心资本的首要责任,将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内部积累作为提高核心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界也开始重新审视“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对资本监管的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8%合适不合适?要不要更高?”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说,“这次征求意见,也是总结了国际金融机构这轮危机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尤其是要重视资本补充顺周期性的难题,适当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质量。”

约束信贷几何

此番监管部门就资本补充机制进行的变革,外界解读认为,这势必将在未来对银行的信贷投放产生约束。

中金公司出具的分析报告认为,《通知》本质上已将银行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了7%左右,也将降低银行最大财务杠杆比率。“如果资本充足率维持在10%-12%之间,在旧规则下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可以达到6%-7.3%,而在新规则下最低只能达到7.2%-8.8%,银行所能应用的最大财务杠杆也会从25倍至26倍降低到21倍至22倍”。

从静态角度分析,若从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中全额扣除持有其他银行的次级债,将会降低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约0.6个百分点。上述报告认为,目前大行次级债发行量较大,60%-70%的次级债由四大银行互持。不过,目前大行资本充足率还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该项通知最终实施,部分中小银行受制约明显,对贷款潜在发放能力的影响约为6000亿元至7000亿元。

受访的多位债市人士也认为,评级相对较低、资本金补充问题较为迫切的中小银行,受影响较大。而大银行次级债风险较小,购买方中非银行机构也较多,新规对其发行影响相对较小。

正因为此,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认为,此项《通知》在征求意见后,应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对次级债发行实行“新老划断”或给予一定的宽限期,使得目前持有次级债的银行进行转售处理。上述中金报告估算认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只要发放贷款和投资债券的税后收益率差距在0.2%以上,银行就应当转让持有的次级债,从而为发放贷款创造空间。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结束后,会进一步对通知修订进行商讨,但监管部门推出此项措施的决心已下。

尽管次级债新规尚未明确出台时间表,但今年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打响了“资本充足保卫战”。从公开数据来看,上半年共有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不甚乐观。

已公布中报的银行中,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没有达到《通知》中最低7%的标准,三家分别为5.90%、6.84%、5.08%。除以上三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一季度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低于7%的标准,分别为4.84%、6.54%。

截至今年6月末,交行、民生、华夏、深发展发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超过核心资本25%。中信证券出具的分析报告称,根据各行的发行次级债的计划,交行、华夏、深发展尚有850亿元、100亿元和85亿元未发。建行倘继续发行200亿元也将超标,而工行继续发行600亿元尚在标准内。因此,如果《通知》的标准确定,这些银行的次级债发行计划都将受到影响,部分银行需要转向股权融资来补充资本。

截至《财经》记者发稿,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均已了自己的股权融资计划,并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其中,招商银行计划在沪港两地股市募集资金150亿元至180亿元;民生则计划年底前实现H股上市,预计募集资金200亿元;浦发将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此前浦发股东大会通过的股权融资额度为150亿元。

上半年信贷投放居首的中行,在发放了近万亿元的人民币贷款后,已经面临资本充足率有所下滑的问题。虽然中行目前资本充足率仍能满足监管要求,但审慎起见仍有补充资本的需要。中行行长李礼辉在8月27日的中报业绩会上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正在考虑利润留存转增资本、发行可转债、通过股票市场增发或配股等方式补充资本。根据公开数据测算,如果中行要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维持在2008年底的水平,股权再融资的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左右。■

本刊记者温秀对此文亦有贡献

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之路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遵循不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1998年之后,四大国有银行经过1998年注资达到的8%的资本充足率持续下跌。

2000年,四大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5%。其中,附属资本仅占8.94%。

2003年,新成立的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

2003年12月底,兴业银行首先以定向方式发行了总额为3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定期债务,使资本金比例达到了8%。

2004年6月,央行和银监会共同制定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可以交叉持有次级债,但明确银行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

2004年7月7日,中国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发行第一期次级债券,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在募满100亿元的基础上,追加发行了40.7亿元。随后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分别以私募和公开方式发行了120亿元和150亿元的次级债券。而到2005年8月时,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已分别发行了600亿元、400亿元和350亿元的次级债,使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发行达到了。

截至2008年上半年,国内共有15家商业银行累计发行次级债1956亿元。

第8篇:信用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平台; 教学效果提高

一、开展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模拟实验是指在受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下,有计划地设计特定的实验条件,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过程,对其变化过程进行观察、测量、干预、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对象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必然的因果关系)。实验是自然科学领域内教学和研究广泛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而近些年来随着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模拟实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重视。不过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特点上的区别,实验方法和要求在这两大领域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同。就教学而言,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教育以传授已有知识和发现新知识为目的,因此该领域的实验以发现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的知识为目标,对实验过程的要求非常严格,实验过程必须做到可控制和可重复。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因社会现象复杂多变,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参与,社会现象过程往往难以控制和实现简单重复。社会科学领域教育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领域教育中的模拟实验主要以展现社会生活中的情景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校训练和提高在未来真实生活情景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社会科学领域的模拟实验过程不严格强调实验条件的可控制性和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实验环境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金融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微观主体活动的层面,金融交易越来越注重和电子技术的结合,金融创新使金融领域和其他经济领域的活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金融决策需要考虑更多复杂多变的因素,所有这些都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社会科学教育一样,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占重要比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主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是教师完成的,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将已经发现并且解决的问题加以叙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远离实际问题,因此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相反,在“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和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中心是“问题”,学生在实验环节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归纳和总结,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教学,能将学生从被动地思考问题,引导到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模式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离问题最近的是学生。基于此,早在2000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风泰副司长就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突出强调“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他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普遍开展,全国各高校对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得到空前重视。

二、金融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实施的目标定位

模拟实验教学是实施专业人才教学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开展方式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来进行。从我国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校都普遍强调对金融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但由于各个学校办学定位目标的不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也随学校层次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学校层次上看,“985”工程院校和多数“211”院校以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在金融本科学生培养上注重学生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因此在金融人才培养中注重知识传授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多数非“211”高校则将办学目标定位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生培养上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通常注重学生解决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在这些学校学生培养方案中往往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金融学研究生层次人才的培养上,由于目前金融学研究生全部为学术型研究生,金融专业硕士点的设立工作刚刚启动,因此实验教学(如果在某些高校开设的话)在研究生教育中仅仅作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实验环境方面主要以数据库和应用工具软件为主,实验内容多为运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或模型验证。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目前各高校相关金融专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对金融实验室实验资源的投入。在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尽管模拟实验教学的开展丰富和改善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有些高校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不完全和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相匹配,不能够有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因而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二是在模拟实验项目的建设上往往过分依赖软件资源而不重视实验内容的有效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容易出现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影响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三是在模拟实验项目资源利用上重购买、轻使用,造成实验室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模拟实验教学效果的发挥,对此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外的辅助实验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往往是多层次的,而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教学来实现,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对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学生就业去向以金融机构一线柜台业务为主的专业,则需要在教学实施中加强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常见的实验环境有模拟银行柜台、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保险业务模拟等。培养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复训练,加深学生对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的了解,做到熟能生巧。在实践中由于金融业务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比如证券投资、企业信用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利用衍生产品进行保值和投机等,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靠业务流程类的软件来培训,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相关的交易。分析决策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实验教学教师,按照分析决策要求设定分析目标任务,实验室提供相关的信息平台和分析软件工具,通过分析报告配合,以模拟交易操作来强化学生在多变金融环境下分析和解决具体金融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借助模拟实验室进行,尤其是建有大量金融数据库的实验室。在一些重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或研究生层次学生的培养中,可以使用实验室数据和分析统计软件进行模型验证或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实现实验室作为连接教学和科研的桥梁纽带作用。

综合对金融专业学生不同能力培养的需要,可以构建如下金融模拟实验教学平台,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平台的构建和使用上有不同侧重。

四、提高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各高校普遍加大金融模拟实验室建设投入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模拟实验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实验室建设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取决于参与各方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提高模拟实验教学效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和组织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在高校日益重视研究导向的管理取向下,如何调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关键。目前各高校金融实验教学由专职和兼职实验教学教师两支队伍组成,而实验教学设计和组织以兼职专业教师为主,这也是实验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共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所决定的,为此需要重视从事实验教学教师的培养,对他们在参加实验教学培训和对外交流上给予鼓励和扶持,并在计算实验教学工作量上和其他课程教学工作量上予以合理计量。

(二)正确处理实验条件建设和实验项目设计的关系

在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中,实验室条件(包括硬件软件的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实验条件的完备能够提高学生从事模拟实验的效率。但是在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过多依赖硬件和软件条件、忽视项目设计,往往不能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方面的实验教学上,目前不可能有完善的软件代替使用者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功能,而且软件开发商通常重视软件功能的通用性,而模拟实验教学恰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方面分析决策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合理设计模拟实验环节和要求、通过目标任务管理让学生在实验室所提供的信息平台和工具平台的帮助下完成实验任务。因此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是“道”和“器”的关系,应辨证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

模拟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实验项目的针对性、实验方案的有效设计以及学生的有效参与。在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上,除需要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外,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由于实验教学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实验方案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消极应付和“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节点目标的检查和考核,以通过竞赛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对金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4):49-51.

[2] 晏爱敏,冯月辉.构建和完善金融学科全方位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39-141.

[3] 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264-266.

[4] 吴文忠.谈金融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48-49.

[5] 吴文忠.构建信息化金融实验室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