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相关概念及心理健康标准解析
1.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指的是课堂学习之外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和调节精神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这种身体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心,而且可以发展人际关系。身体活动是一种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身体运动,其概念至少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由骨骼肌产生的身移;二是对体制有积极的影响;三是能量由高到低变化过程的消耗。
2.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表现为衰弱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状态,也因此促成了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也有学者将此“健康”定义总结为两部分:一是生理健康。指的是有完整的生理状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二是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心理在环境条件和本身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即把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归结为心理健康,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人马洛斯对心理健康问题做过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马洛斯的心理健康标准共有10条:有足够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理想和生活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和谐完整、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人际关系、适度控制和发泄情绪、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前提下恰当地满足个人要求,这10条标准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和广泛引用。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特点
1.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当今学校体育中,体育课堂教学己经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因此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不仅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巩固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外体育锻炼促进素质教育向前推进。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不受空间、器材限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故而能使学生在不受太多制约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体育潜能,提高学生学生的自觉锻炼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课外体育锻炼是改进教材、优化教法的纽带和桥梁。教师把新的教材、教法运用到课外体育锻炼实践,有助于课外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把体育内外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较好地验证体育教学的改革效果。
2.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课外体育锻炼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以及特长;是以有安排、有组织的获得感性认识为主的锻炼形式;灵活的锻炼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具有计划性、课余性、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指导性、制宜性、独立性、扩展性、补偿性等特点的锻炼形式。
三、课外体育锻炼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依据
对学生来讲,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锻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学术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不断深入的认知体育功能,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论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程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纪宏、东北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留美博士季浏等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中留美博士季浏的相关研究受到普遍推崇和认可,他认为: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提高智力、改善情绪状态、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疲劳、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治疗心理疾病等六个方面。
四、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
1.促进学生心理发育
体育锻炼主要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中枢,从感觉开始,在大脑皮层主导下所进行的一种随意运动,它是以人体肌肉效应活动而告终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学生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必须加倍重视的教育领域。处于学习紧张氛围之中的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并随时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育。课外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较好的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手段,更是消除成长和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2.改变学生心理状态
健康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刘国军在他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研究报告中通过实验得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远远大于不自觉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方式;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幻想”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993年,吕红斌就提出:在体育锻炼行为中获取良好的心理效应类似于医学上标准的心理疗法,这种心理效应分为两种:即身体锻炼产生的长期情绪效益和身体活动产生的短期情绪效益。国内学者韩旭、毛志雄归结出身体活动可产生以下情绪效益: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改善心境状态、产生如跑步者以及行为流畅等良好情绪。
3.推动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体育运动是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锻炼过程、竞赛过程也是展示自己的能力、修养和魅力以及认知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认识,提高各种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一个人如果心理健康,就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热情、宽容、友爱、团结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过程也是集体之间、个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能够促使群体成员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体育运动的公开性和集体性能够促进人际关系融洽、良好发展、团结协作,推动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4.树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毋庸置疑,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提高运动技能技巧、增强身体素质以及生理机能的过程。当参与竞赛并取得成绩后,认识和情感体验便会自然而然的使人产生自我成就感、幸福感和愉悦振奋感。具备强烈的成就意识和果敢顽强的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体现在人的价值方面,因此使得体育成为了备受关注、影响广泛的一项事业。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使有抑郁情绪的参与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获得心理满足,使他们重新认知、把握和提升自我,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从而成为朝气蓬勃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青年一代。
5.治疗心理疾病
1990年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提出:体育锻炼己经成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参加体育锻炼频度越高自我反应引起的生活和心理紧张度就越低。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许多人包括青年学生在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演化为孤独、忧郁等心理障碍。有学者曾经对1750名心理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消除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手段;8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预防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学生经常参加课外锻炼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从而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从锻炼中产生积极的成就感并获取心理满足,从而降低焦虑,摆脱悲观压抑的消极情绪,消除忧郁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
[2] 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体育学科,2004(6).
关键词:民间传统体育 心理健康 高职学生 体育锻炼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随着对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许多专家学者[1][2][3]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取得了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高认识和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以往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局限在基本理论和状况调查的范围,虽然这些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要真正解决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还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目前主要对策是从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然而在以往的学校体育中这方面未予以重视,因此,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就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及在具体体育锻炼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上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健身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的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度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民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进行研究,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1 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武进电大2004级、2005级、2006级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选32人(男女各16人),共计96人。其中48人(男女各24人)作为实验班,另48人作为对照班。实验组用跳绳、跳皮筋、拔河、踢毽子等民间体育项目连续干预10周,对照组仍用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10周教学,两组被试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40分钟。实验前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简称MHT)分别测试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实验结束后仍用MHT分别测试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包统计处理。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表1结果显示,实验后民间体育锻炼组被试无论在总分及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自责倾向六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及其它因子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对照组被试除了冲动倾向因子得分外,其它所有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但只有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2.2分析与讨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口,可以将各种心理矛盾引发的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蔡先锋[4]等人的研究指出,长期参加运动训练的高中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中生。蒋碧艳[5]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调查中指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降低紧张、愤怒、疲劳、慌乱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连续参加民间传统体育锻炼10周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与改善,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有关身体锻炼能够调节心理矛盾,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
但是对照组被试参加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锻炼后,除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状况有明显改善外,被试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各个因子状况上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似乎又与上述运动有利心理健康的结论有不吻合之处。对此可作如下解释,对照组被试是集体形式参加锻炼的,锻炼者可在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因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状况改善是很正常的。那么,为什么对照组被试运动后其它因子状况没有改善呢?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趣味性较差,不受学生喜欢所致。张力为[6]研究认为,身体锻炼要取得最佳心理效应,首先必须是令参与者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当然,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解释,陈建国[7]等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与锻炼,实验前后对照组被试心理状况未发生明显改善,可能是由于实验前后锻炼内容相同所造成的。在此暂且不论其解释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对其解释提出以下两点质疑。首先,实验前没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假如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心理健康状况已处于较高水平,那么运动后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改善不明显是很正常的。其次,在研究中仅对被试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作了比较,没有对心理健康其它因子状况比较,究竟各因子状况变化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当然,以上仅是一种推测,对此尚需实验加以验证。
3 小结与建议
民间传统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它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深受学生喜欢,建议把民间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材列为高职学生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62-64.
[2]Moses J, Steptoe A, Matthews A,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mental well-being in the normal population: a controlled trial [J]. J Psychosom Res 1989,33(1): 47-61.
[3]Dunn AL, Marcus BII, Kambert JB, et al. Comparison of lifestyle and structured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J]. JAMA 1999,281(4): 327-334.
[4]蔡先锋,翟一飞,王霞等.高中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北,2003,22(3):58-60.
[5]蒋碧艳.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7,7(2):75-78.
关键词: 体育锻炼中学心理健康影响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成现代教育者的一道难题。在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通常会出现一些自我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求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等。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并使自己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学生健康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增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病种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它是由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常见病,是既有精神性症状,又有躯体性症状的心因性疾病,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器官性神经症等。(2)心身疾病。也称心理障碍,它是指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在身体的生理机能和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的损害,如长期焦虑、恐怖、忧愁、愤怒等消极情绪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偏头痛等。(3)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精神活动分裂,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全面分裂与失调。
1.2原因分析
导致中学生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很复杂,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个体自身原因,但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2.1学习负担过重。
目前,中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和家庭把重心都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学生,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背负过大的学习压力。学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能力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
1.2.2生活上的挫折和对挫折的敏感症。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于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失恋、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常使这些承受巨大学习压力的高三学生再遭受难以承受的精神上的打击。有的认识水平不高,情感脆弱,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心理脆弱者均可导致不同心理障碍。
1.2.3人际关系紧张中的矛盾。
在一个真诚友爱和谐的班集体,其亲和力强,使人感受到自然和谐而有安全感,若环境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则感到烦躁恐慌,毕业班的学生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有的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行为不羁,上课时影响他人学习,在宿舍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感受,影响他人休息,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多,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造成不和谐局面。
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2.1体育锻炼含义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与人交往,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参与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种群体性的体育运动,可以得到社会强化和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安全、友谊、亲情、爱情、支持、理解、尊重方面得到应有的满足。
2.2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主要包括智力、心境、意志、人格、心理适应几个方面。
2.3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为:一是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二是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三是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四是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五是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良好;六是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七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此时,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家长可多带学生参加户外运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以此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1.2体育锻炼项目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锻炼项目需要。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场上队员的位置,注意得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还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有勇敢、顽强、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不能满足上述运动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慢慢地得到提高。
3.1.3体育锻炼能改善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复杂及对前程的担忧而产生紧张、焦虑、烦恼和不安等。因此,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学生在运动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及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运动可以释放人的心理能量,特别是当人体在直接参与或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宣泄,促使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带来身心的愉快。
3.2消极影响
中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不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3.2.1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痴迷。
一般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规律的锻炼生活有一种心理依赖,故在停止锻炼的24~26小时以后会出现一些停训症状,停训症状有:焦虑、易怒、肌肉痉挛、全身发胀和神经质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一般是因为被动停止锻炼而出现的,这里所谓的“被动”是一些锻炼者本身无法抗拒的必须打乱自己的体育活动的计划的因素。如果锻炼者要有意停止训练,则一般不会出现这些症状。锻炼者对体育的痴迷,表现为锻炼依赖性或运动依赖性,是指类似于对酒精、药物和赌博的精神依赖并难以摆脱。其典型患者的表现是把运动作为一个无节制项目,即使受伤也不愿放弃运动,这种对体育锻炼的痴迷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3.2.2中学生过度锻炼易造成心理疾病。
过度进行体育锻炼将会产生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锻炼者的身上,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在发病的早期。过度训练早期运动员往往主要表现为类似精神官能症,主要表现症状有:压抑、焦虑、易怒、冷漠、自尊心下降、情绪不稳、害怕竞争、工作或训练时精神不集中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做及时的治疗或开导,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厌恶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易形成心理疾病。
中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同时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因此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对祖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处于半成熟状态,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则可以帮助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反之,过于运动训练不利于中学生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积极功能,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3-125.
[2]赵海峰.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J].长春工程学院院报,2001(2):63-64.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中国 北京 100875)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当前国内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群体合作型、较高强度的持久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好;不同锻炼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不同。
关键词 老年人;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0 前言
2013年2月26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此外,有调查显示,心理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1],但目前我国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均比较低,心理问题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焦虑等因子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 [2-3]。由此可见,在进入快速老年化的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单靠医疗保障心理健康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体育锻炼作为提高身体健康的一种既经济又具实效性的干预手段,其如何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值得研究。
1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
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研究者们也已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我们将从锻炼形式、锻炼强度、锻炼项目以及锻炼时间和频率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分析。
1.1 锻炼形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即个体为主的锻炼形式和群体为主的锻炼形式。尽管有研究发现,以个体为主的锻炼形式与以群体为主的锻炼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4]。但大量研究显示,不同锻炼形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群体为主的锻炼比个体为主的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效益更大。更有研究发现,以群体为主的合作型体育锻炼形式对于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的改善更加明显[5-6] 。
1.2 锻炼强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高悦利[7]将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划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锻炼量,发现三个不同等级老年人在支持体验、舒适体验、自主支持体验、知足充裕体验、幸福感总分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杜磊[8]发现,较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
1.3 锻炼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量研究显示,老年人主要以有氧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秧歌和健身舞等。且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均具有促进作用[9-13]。但不同的锻炼项目具有其不同的锻炼特征,产生的心理健康效益也各不相同。如赖爱萍[14]发现,快走、慢跑组心功能、通气功能明显优于门球和太极拳组。罗丹等人[15]发现,扇子舞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优于太极拳及快走。周成林[16]等人发现,自行车、游泳、慢跑项目的锻炼方式对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效果明显,而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项目的锻炼方式对调节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效果更佳。张冬雪[17]也发现,由快速到舒缓的锻炼方式与老年人心理情绪基本呈正相关。
1.4 锻炼时间、频率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锻炼持续时间和频率的不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会不同。陈维奇[18]发现,在SCL-90的偏执因子上,每周3至4次、或5次以上的锻炼者显著低于每周1至2次锻炼的老年人,每次30至60分钟或60分钟以上的老年人显著低于每次锻炼不足30分钟的老年人。张冬雪等人[17]也发现,随着锻炼年限的增加,锻炼时间的增长,锻炼频率的增多,老年人的心理焦虑和抑郁逐渐减轻。持续锻炼年限在半年以内、每日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和每周锻炼不超过3次的老年人,其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要明显高于相对应锻炼年限、锻炼时间较长和更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人。谢蓓芳等人[18]也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总趋势是随锻炼时间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 结论
综上所述,群体合作型、较高强度的持久锻炼可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好,不同锻炼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各不相同。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量文献主要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效益,而忽略了不恰当体育锻炼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不合理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研究,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唐峥华.南宁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100-102.
[2]邱莲.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8):517-518.
[3]廉蓓.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52-153.
[4]解登峰,葛明贵,谢章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99-301.
[5]李妹,吉承恕.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6]吕仙利.体育锻炼类型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20-1022.
[7]高悦利.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30-31.
[8]杜磊.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26-4427.
[9]朱,毛文忠.长年长跑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81-82.
[10]程志清,勾庆华.太极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5):735-736.
[11]傅健,缪茂森,马爱民,等.长期游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6):44-46.
[12]王雷.太极柔力球对清华大学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3]钟志兵,章文春,万志莉.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850-851.
[14]赖爱萍,华明,陈剑.不同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心肺功能影响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技,2009,31(4):88-91.
[15] 罗丹,李林,李娅慧.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2,8:1-4.
[16]周成林,于晶,谢虹.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51-53.
[17]张冬雪,张志峰,郭炳彦.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情绪影响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75-77.
[18]陈维奇.澳门特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论文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促进
前言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 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 内啡肽也会产生欣,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 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 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 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 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 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 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 促进身体健康, 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 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 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 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 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 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 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顾渊彦. 体育社会学[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姐刚彦. 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 体育科学, 2000,(1).
[3] 江宇. 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9).
[4] 李京诚. 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3).
[5] 汪继兵.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 黄山学院学报, 2006, (10).
[6] 张力为, 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刘协和. 心理卫生大全[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07级选项一班和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男生),一班有28人为实验班,二班有30人为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体育锻炼干预措施,对照班按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2研究方法
(1)实验法
本次实证研究主要是对实验班实施所制定的体育锻炼干预措施,对对照班实施正常教学进度的教学。实验前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各项指标测试,并通过T检验,检验两个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处在同一水平,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实验。实验时间是2007年3月至6月,为期4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运用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对测试结果做纵向和横向的检验,以检验体育锻炼措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是否存在显著的效果。
(2)干预措施
①在课堂教学中充实体育与健康理论教育,讲解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体育锻炼进行心理调整等教学内容。
②利用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运动技能,锻炼身体,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氧练习、无氧练习、混合练习等训练方法。
③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将他们分成大、中、小强度的练习小组,并结合课后作业的布置,督促学生持续锻炼,以达到调整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④加强对个别学生给予课后辅导与相关的咨询服务的工作。
(3)症状自评量表
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然后对测得的各项指标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析。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对实验前、实验后的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测试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测试,并对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T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CL-90)各项因子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学生均在同一心理健康状态下,这为实施体育干预措施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实验后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把测试结果(表1)从纵向与横向做一下分析和比较。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横向比较情况来看,实验班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显著变化,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有着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P
从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测试的结果纵向比较来看,实验班在接受了体育锻炼措施后,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均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T检验结果P
另外,从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来看,在躯体化、强迫症、敌对性、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检验结果,P>0.05,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P
从上述的比较分析来看,体育锻炼干预措施对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班。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体育干预措施不仅能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能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情绪、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所采用的体育锻炼措施对参加实验的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效果,其改善效果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等心理指标方面的干预效果极其显著,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等心理指标方面则影响不大。由于受体育锻炼措施设计的限制,使实验对个别心理因子的改善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总结。
四建议
1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面的健康观,摆正健身与健心的关系。应不断推广新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增强体育锻炼措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对学生健康促进的目的。
2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摸索和探究有利于学生身体情况和心理状况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以达到心理健康的优化效果。
3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与促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4研究表明,应建立“常态”层面的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模式,为高职高专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依据,为高职高专的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姚应平.主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1).
[2]胡小军.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4).
[3]李渊.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6).
[4]侯志红,赵青山,徐成娟.体育教学中的干预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4).
关键词 体育健康 高职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体育健康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一、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素质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200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已经充分体现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大量研究也证实: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并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心理特点
高职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到20岁之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一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参与者的不同个性心理,因而在体育课堂上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方面。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在体育课堂中,这些同学经常躲在角落里独自“苦练”,既不善于表现自已,也不愿意与同学协作,缺乏竞赛意识和团队精神。而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沟通和人际交往,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往往力求表现,与教师互动较多,这也容易影响体育教师对学生整体的全面了解,不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2、思想认识方面。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生分化,其中有一些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但也有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持消极态度,不愿意锻炼。有的学生认为,将来也不从事体育工作,体育活动参加不参加都不会影响到将来的求职和工作,他们缺乏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就是球类、田径、体操等项目的身体练习,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参加。
3、情绪、情感方面。在体育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学习新的技术时,不敢参与尝试,表现出优柔寡断、思维紊乱、肌肉紧张,他们害怕学习,害怕尝试,怕做不好被别人讥笑,怕丢面子;有的学生有怕苦、怕累、怕难的思想,表现为懒散、对各项体育活动毫无兴趣。
4、意志方面。有的学生顾虑重重,对老师要求的运动动作,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遇到点小困难就马上退缩;还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外因干扰,偶尔刮风下雨,就放弃学习,一旦有个别学生动作失误或偶尔小伤,都会引起他们反应过度或者惊慌动摇。
5、合作方面。在体育课堂上,部分学生不听从安排,与同学合作交流差,不愿参与小组学习,只看不练;有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催促下才勉强参与、一旦没有监督,就几个人聚在一起偷懒聊天,个别学生甚至逃避上体育课。
尽管如此,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大,只要体育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和游戏的兴趣,这一部分学生也会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而积极参加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是大学生发展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从国内外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常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项目锻炼,不仅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好的影响,在包括智力、情绪、健全人格、提高自我效能感等等很多方面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有益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也是人们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时,由于体育活动和脑力活动合理交替,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使大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长期的体育运动还能促进大学生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
(二)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
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缓解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冲动潜意识,化解烦闷和单调,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友谊的需要,磨练性格和锻炼意志,改善心理健康。伯格(Berger.1993)的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
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三)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师生互动行为更为外显。体育教学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彼此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融洽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人格更健全的人。
(四)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经常参与健美操训练,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还可减轻体弱者对身体健康的担忧,提高对自身身体活力认识的功能;体育锻炼虽不能改变女生及体弱者对自身身体吸引力的认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身体自我价值感,并显著提高对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积极评价,体育锻炼能够对参与者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产生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功效,研究表明,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
四、结语
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当前高校的扩招,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高职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参与体育锻炼,在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心理素质的完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独到而显著的功能。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倡导、推广运动的理念,向学生讲清道理,阐明价值,提供选择,也就是说,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运动中来。
(作者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城如,李秋萍,雷红如.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2)
论文摘要: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梭炼知行调查问卷》时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时体育梭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徽炼:3)高中生体育梭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2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诊断量表》
本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并赋予分值。
2.2.2《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殷恒蝉教授等2006年编制的《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处于健康状态,有31.89%的高中生处于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状态,有36.7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状态。
3.1.2不同群体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2.1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2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与特点
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65.2%的高二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76.8%的高三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
3.1.2.3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63.3%的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共有76.5%的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城镇和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来自农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2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的分布情况
对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高,45.3%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低,7.1%的高中生认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分布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运动十认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运动十认知低的高中生占11 . 8%; 3)不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参加运动。
3.2.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将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4组样本予以赋值,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表明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3.2.4不同知行等级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十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与建议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抓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创建和拓展维护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加强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2)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所以在准备高考的同时,学校和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意给他们创造积极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
【关键字】心理健康;应激反应;自我效能;内啡肽假说;胺假说
一、引言
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全方位的提高自身能力,谋求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更具备竞争力。健康的心理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先决条件。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高智商条件,还要有非常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个体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犯罪率的上升,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备受关注,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体育运动作为多种干预手段之一,有相当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国外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 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 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的作用问题已有研究,但是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的发展变迁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并没有确定的说法。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健康定义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早在1930 年的一份白宫会议报告中就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界说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个体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对社会作出良好适应,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的心理状态。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操作性定义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西方心理学家雅荷达提出六大要素,以帮助我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分别从个体的自我认识、人格、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1]。祝蓓里与季浏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是: 1. 智力正常; 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 3.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毛志雄和王则珊提出心理健康包含四个维度: 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3]。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含义,虽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深化了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1.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机制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曾满腔热情地歌颂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它能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有着良好的作用。体育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一种体育过程。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 包括心理健康) 、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是任何文化活动都不能取代的。德国的k. bos与 f. grobe(1991)统计73个相关实验的研究结论(其中30%是实验研究,其余是准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共识,即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承。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显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而且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功能有促进作用[4]。
2.体育运动能促进智能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试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运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4]。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皮质反应的灵活性,激活脑细胞的功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3.体育锻炼改善情绪控制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应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体育运动是最为突出的两个因素。心理学家指出,与习惯坐着的人比较,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6]。如果有应激反应,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long(1993)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意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以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式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急情景的能力强[4]。roth关于有氧健身运动与心理应激和紧张的研究显示,有氧运动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试验组参加持续25 分钟的,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而控制组是观看电视。报告结果发现运动后积极情绪增多,消极情绪减少,持续30 分钟左右的一次性身体活动可产生如下短期情绪效益: 可改善心境状态,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活动中可产生一些良好情绪体验;研究发现,坚持每周2- 4 次的运动锻炼,持续8- 10 周以上,可产生长期情绪效益,主要表现在它与心理自我良好感觉相关,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有治疗作用[7]。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刺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以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张弛适度,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4.体育锻炼提高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运动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观念,有助于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个体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参加体育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albinso,wheeler的研究认为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7,8]。schuele,young,adame等学者的测量研究发现体质好的人比体质差的人倾向于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躯体概念[9,10,11]。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心。在美国,许多成名的大企业家或多或少都有体育经历。体育锻炼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self - efficacy)。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信念,它包含许多元素,即可以是认知的、社会的和身体活动的。自我效能最初由bandur提出,他认为人们完成了一项自己认为较为困难的任务后,会感到自我效能提高[6]。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能力的自信心与完成这一行为的现实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常锻炼者相比,非锻炼者对于完成同样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小的自信心。效能、信心、效率等在体育锻炼中均有体现。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消除与抑郁、焦虑和其他消极心境状态相关联的恶性循环,改善心境,增加对影响心理健康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身体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抵抗作用。
5.体育运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运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感。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感。有研究显示,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分散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认为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身体抱怨中解放出来。
有学者认为慢跑、游泳等运动能使运动参加者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反醒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但是,哪种体育活动更能够有效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在学术界上仍有争议。
6.体育运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尤其是住在高楼的老年人群) ,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体育锻炼者以体育活动为纽带,不论职务、层次文化水平,平等地从事体育锻炼,锻炼者胸怀坦荡、心情舒畅,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不带有任何个人隐私目的,这种体育锻炼过程能够促进参加者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产生亲密感,联络与他人的感情。体育锻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则约束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同伴,在运动过程中,参加者会努力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此外,体育运动一般伴随有激烈的、对抗的竞争性特征,这对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是严峻的考验。
7.体育锻炼缓解心理疾病
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运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等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起来。根据ryan(1983) 的调查,1750 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12]。north (1990)等人对1969- 1989 年的80 项研究进行运动与抑郁关系的元分析,结果支持两者间的正相关,特别指出剧烈运动与缓慢运动有效地降低临床抑郁;他认为长期的身体锻炼,在减少消极情绪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他,更能够分散注意力,同时更有效地达到运动的愉[13]。拉方丹(1992)等人对1985-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焦虑、抑郁,对于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运动者参加运动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收益于体育运动的程度也越大[4]。petruzzello等的元分析表明,有氧锻炼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与焦虑相关的心理生理反应(血压、心率、肌肉紧张、皮肤反应、脑电活动等)具有降低效应[6]。bosscher(1993)调查了体育运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实验对象采取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一种运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等体育运动结合放松练习。报告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的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自尊感增强。与此相反,剧烈运动(如:踢足球、打排球等)和缓慢运动(如:散步、慢跑)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方式对患者没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4]。最新一期的《哈佛心理健康通讯》在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慢性的心理障碍有很好的帮助。“虽然我们还没有明确体育锻炼有益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具体调节作用,但是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锻炼的良好作用,而且丝毫没有不利的影响。”哈佛大学的心理健康专家说[14]。
三、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学机制
1.内啡肽假说(endorphin hypothesis)
内啡肽假说是一种用来说明身体运动影响心理健康的流行假说[15]。内啡肽是由脑垂体、下丘脑等分泌和释放的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具有与吗啡类似极强的镇痛作用,并出现欣。内啡肽能够使人振作、精神愉悦、引起欣,同时可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运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左半球电活动在运动后降低,运动中和运动后生化活动的改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到愉快的水平。人体在进行长时间运动时(60分钟以上) ,体内内啡肽能保持较高水平。在激烈的比赛中,许多受了重伤的运动员仍然能坚持比赛并得到好成绩,可能与内啡肽的镇痛作用有关。有氧运动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氧运动可以引起内啡肽的释放,从而能缓解精神疾患的某些症状,是最好的生理镇静剂。为此,许多坚持锻炼者能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信心,都与内啡肽效应有关。这种效应还能影响到性格,能使人们对精神紧张和来自各方面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加强。
2.胺假说(amine hypothesis)
运动时机体内单胺类物质的变化可能是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机制。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加强脑内单胺类神经突触的传递。脑内第一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基可以影响机体的觉醒和注意力,同时也与抑郁和睡眠失调有关。有研究表明,机体抑郁现象可能由于产生、传递、重吸收或代谢缺陷而损害了胺类突触的传递[16,17]。人体运动研究表明,抑郁病人在运动后,胺的代谢产物在尿中排泄增多[17]。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单胺假说在解释运动抗抑郁效应时过分单纯化,但它仍是可靠的[17]。仍然需要学界更深入的研究来证实这种似乎真实的假说。
3.结语
近几年,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运动如何促进心理健康这一课题已经成为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引起心理学、体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多项研究报告显示,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安排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但是,目前关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推测和实证出发,很少有明确的结论。此外,生理与心理相互影响的机制仍不清楚。虽然大量研究从运动项目特点、人群等方面作出了尝试性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到底哪种因素真正发挥了作用,是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尽管目前这些方面研究缺乏较明确的结论,但是,因为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会更深的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3] 毛志雄,王则珊.北京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
[4]陈佶彧.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时代文学,2007,3: 246-247.
[5]李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132-133.
[6]petruzzello s j. ameta 3/ analysis on the anxiety reducing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xercise: outcomes and mechanisms[j].sports medicine,1991,(14):8-10.
[7]roth d l.acute emotion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j].psychophysiology,1989,(26):593-602.
[8]wheeler d. the self- concept of participants in kayaking,skydiving and hand gliding [j].completed research in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1982,(24):33.
[9] schuele m k. the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fitness in women to self-concept[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80,(40):5380- 5381.
[10]young m l. estimation of fitness and physical ability,physical performance,and self - concept among adolescent females [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and physical fitness,1985,(25):144-150.
[11]adame d d,johnson t c,cole s p et al. physical fitness in relation to amount of physical exercise,body image,and locus of control among college men and women [j]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0,(70):1347-1350.
[12]ryan a j.exercise is medicine [j].the ps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1983,(10):11.
[13]north t c mccullagh p,tran z v.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j].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90,(18):379- 415.
[14]贺玉强.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j].养生大世界,2007,10:48.
[15]dunn a l,dishman r k. exercise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j].exerc sport sci rev,1991,19: 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