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内在情感。虽然它很抽象,但我们的古诗人却可以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得形象可感,让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们心中这种难以言说之情可以有所托,可以如此外化的。那么古诗人是如何把此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呢?

一、借助特定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意象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象。像高中课本所学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把“春水”作为抒发“愁”的特定意象;无独有偶,杜甫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像李煜的《虞美人》那样采用了“水”这种意象作为表达“愁”这种感情的载体。贺铸的《清玉案》里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烟草、风絮、梅子雨”就成了抒发“愁”这种思绪的载体,同样“如烟如雾的青草、漫天飞扬的风絮、永不停歇的梅子雨”这三个意象构成了三幅漂亮的画面;李后主的《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选用了“草”作为舒解愁绪的工具;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们司空见惯的“白发”也成为了一种意象;以上所举的不管是“水”、“白发”,还是贺梅子的“烟草、风絮、梅子雨”都是特定的意象,而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可感的。诗人借助这些特定的形象把心中复杂抽象的“愁”绪外化成形象生动的东西。

二、借助形象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具有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的特点,诗人善于利用它的特点,把抽象的“愁”具体形象化。像李煜千古传颂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愁”比作“春水”,“愁”是君内在的思绪,君有多少愁绪?君的愁绪有多深?我们无从得知,可我们熟悉滚滚的“春水”,滔滔的长江水一望无际,奔腾不息,我们可以从长江水斗量出有多少愁,可以从长江水的奔腾不息丈量出君的愁有多深。君有几多愁呢?那就是只要长江水不干枯,君的愁就在,只要长江水还在流动,君的愁就不止。贺梅子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只用了一个本体“愁”,连续运用了 “烟草”、“风絮”、“梅子雨” 多个喻体,而这是比喻修辞当中的博喻。词人通过这些喻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回答了“愁”有几许:满城如烟如雾的烟草,漫天飞扬的柳絮,永不停歇的梅子雨。白居易著名的《赋的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便可得知青草是年生年长的植物,尽管是放一把野火把它烧光了,但只要吹起了春风,它又开始生长了,并且是越长越旺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言下之意便是说词人的愁同样具有野草那般生命力,是坚不可摧的,此句从强度方面阐释了“愁”之强。又似天空中满城飘扬的柳絮,此句从数量方面写出了“愁”之多;再有把“愁”比作梅子雨,南方到了梅雨季节,雨总是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长,那么这句就从时间的长度写出了“愁”之长,究竟要多长时间心中的愁绪才能烟消云散呢?究竟要多长时间心里才能雨过天晴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梅雨天气结束了,雨过天清之时便是愁绪了结之时。“诗仙”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愁究竟有多长呢?在这里诗人把“愁”比作“白发”,“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那么“愁”就有三千丈,当然我们都知道“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那么长,诗人只是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修辞手法,故意夸大,使得读者更加明白诗人心中的愁绪之长,难以排遣。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运用了常见的修辞手法以达到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w更加形象、具体、生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愁情,更深刻地掌握诗歌内容的目的。

第2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风徐徐地吹过,夹着点点雨丝,搅乱了倒映在酒中的狼牙月。此刻,他的心,却如此纤巧而明亮。

他曾经豪情万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曾感慨万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淡泊一切,“钟鼓馔玉不足贵”;也曾借酒浇愁,“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曾劝慰我们,给我们无尽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曾自发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曾潇洒淋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曾浪漫高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这就是李白,豪放不羁的李白。

然而,人生的路不尽是平坦的,他惜自己怀才不遇:“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他了解仕途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他还把友谊歌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这也是李白,在人生十字路口,却坚持到底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是苦涩的酒;月,本是美丽的,倒映在酒中,就成了凄凉的月。二者相融,铸成了他悲壮的一生。而他,透过这酒中月,学会了坚强,不气馁;为了信念,不放弃。他爱酒,只有酒能浇灭心中的一切愁,然而,当他醒来,望着这酒中的月,却越来越愁……

从“举头望明月”认识李白,从“天生我材必有用”敬佩李白,从“但愿长醉不愿醒”理解李白。喜欢他,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豪放浪漫,喜欢他的诗仙风范!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一生的不得志居然成就了你永恒的传世佳作,悲耶?幸耶?

月下,一杯酒,一个人,一颗心。

风无声,雨无息,倒映在水中的狼牙月那么清澈,他的心,却乱了……

(指导老师 刘 勇)

简评

第3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李白斗酒数十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李白才华、性格和爱好的描绘。李白才华横溢,唐玄宗闻其诗名,召他进宫陪伴饮酒作诗。李白生性浪漫不习惯宫廷生活,更不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久离开长安,重新流浪江湖,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李白与杜甫不同,他虽是杜甫的好友,却没有在他身上找出一点忧伤,一点讽刺。他在《戏赠杜甫》中,更是表现出了他的豪放、浪漫、可爱。“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还在笑呵呵的与故友开玩笑,但杜甫早已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李白还是位超现代的人。在他身上能找出美洲人渴望自由的影子;能找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穿着长衫,喜欢喝酒;也不难发现李白的头脑于别人不同,他的比喻,他的托物言志,他的想象……他的大脑是中国古代文科版的“爱因斯坦”!他的文学版图,可以超过俄罗斯。在李白身上也有一种郦道元、徐霞客的韵味。他游遍大好河山,他虽然遭贬谪却依旧只顾游山玩水,他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历史名篇。他不是李白,而是“浓缩过的精华”,中国古诗文学的“魂”!

李白是一个“孩子”,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李白爱玩,哪个童真童稚童趣的孩子不爱玩?李白是一个少年,对古诗的痴狂,对自由的向往,难道不是少年那纯真之心中的理想、志向吗?李白是一个青年,健壮的青年,游山玩水的青年。他看到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是一个中年人,他看透了势力,他不爱权势,不爱功名利禄,独享自己的一片宁静。李白有一天,老了,他看破红尘,独享一份宁静,他隐居起来。“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第4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岳飞一生的追求是一种壮烈的红,沉重的红,凝重的红,驰骋于三十功名尘与土之间,从未放弃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屈原的追求是圣洁的白,放弃了在楚怀面前争宠的机会,挥一挥就衣袖,离开了朝庭,但从他的眼神中却可以看到他的一颗爱国之心,而他却坚守了自己”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的圣洁之树。

李白的追求是青色的,这种青比绿更苍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离开尘世,去追求一种宁静以求内心的安逸的诗仙般的生活。

凡高的追求是金黄色的,面对一间画室,他用绚丽的画笔画出了金黄的向日葵,以此来抒发他对世俗的感慨之情。

鲁迅的追求是黑色的,他在黑暗中摸索,寻找。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在极力地拯救麻木不仁的劳动人民……

他们的追求让我们敬畏,他们的追求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色彩,这种色彩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个陌生人,他在巨浪中拼搏,把人救起后,又悄然回到人群中,他就是救人英雄魏青刚。

他把时间留给了孩子们,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在病魔面前他坦然面对,从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他就是让人敬佩的丛飞。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箱子行医在田垄间,一间破烂的小屋,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她不是迁徙的候鸟,而是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从古至今,不管是名人也好,平凡人也罢。他们的追求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一个人在世上,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对物质的追求,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高于生活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乐!

第5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眼下,在中学生当中关于该不该看武侠小说的问题有不少争议。我认为,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古龙等名家的武侠小说值得一读。

很多人认为小说俗,没有价值。一些中学生也把读武侠小说当成学习之余调节身心,换换脑子或是打发时间的最佳办法。虽然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但内容多是关于生死、朋友、刀剑、大义、爱国、爱情、经济、酒……一点也不俗气,相反,不少主题还很高尚,使现代人缺少的美德。有人认为武侠小说太过血腥暴力,太残酷,但这是“以暴易暴,以杀止杀”主题的体现,是维护正义的必要手段。还有人认为武侠小说太不真实,都是吹牛。那么李白的诗句,什么“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流”也有点太玄了。凭什么李白的夸张就是浪漫主义,武侠小说的夸张就是吹牛呢?再有人认为武侠小说文字粗俗,那他一定是专读以武侠小说为幌子的了。仅将小说文学当成消遣是不够积极的。细读武侠小说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一些大家的力作堪称“百科全书”。以《天龙八部》为例,其中包括地理、历史、围棋、佛学、道学等知识。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课本上根本学步到的。如果在读武侠小说的同时注意吸取其中的知识那是大有裨益的。

有的中学生抱怨说看武侠小说会上瘾,影响学习成绩并导致视力下降。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在少数,但问题不在武侠小说本身。事物本身并无好坏,决定好坏的是人。鸦片在好的医生手中是上好的止痛、止泻药,在不法商贩手中是“福寿膏”;武器在公安手中是保卫人民的工具,在歹徒手中是犯罪的凶器;权力在正直的人手中将是人民的福祉,在心术不正的人手中将是人民的祸害。同样,武侠小说在一些中学生手中成了拖累,也只能找自己的原因。总不能“非我也,兵也”似的把责任推给武侠小说吧。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克制住自己。他们如果能克制住自己,也就不会有上述情况发生了。

武侠小说只是众多文学流派中的一种,并无可怕之处。中学生们如果能克制住自己,在学习之余,不妨读一读武侠小说,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增长见识,何乐而不为?

第6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请听通俗歌里唱的:“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夜不流泪,所有真心实意,任他雨打风吹,付出的爱收不回。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伤悲,就算我会喝醉,就算我会心碎,不会看见我流泪。”原来忘情水就是那种使人健忘使人解脱的神水。

那么,在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过关于忘情水的描写呢?有。最典型的就是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曾与玛甘泪真诚相爱,不料,此爱却不被世俗认可,玛甘泪的妈妈与哥哥也在极力反对,玛甘泪为了与浮士德幽会,曾让妈妈喝过安眠药,不料剂量过大反而害死了妈妈,玛甘泪的哥哥不许她与浮士德相好,导致了浮士德与他的决斗,结果哥哥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玛甘泪因此痛不欲生,甚至在极度的绝望中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结果被法庭逮捕并判了死刑……显然,这一切对于浮士德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好就好在浮士德的身边还有个魔鬼,魔鬼把昏死过去的浮士德背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并让他喝了忘情水,才使他一举摆脱了极度的悲痛。

如此看来,对于希望摆脱痛苦的人,这“忘情水”的确功德无量。

于是想起了另一种水,什么?无情水。何谓无情水?就是酒。古代的冯梦龙说过:“劝君休饮无情水,醉后叫人心意迷。”老外也有类似的见解,莎士比亚就有一句:“酒是祸水!”

奇怪的是,明明酒是祸水却偏偏饮之者众,为什么?想摆脱忧愁。

这忧愁也的确不可低估。它有重量,李清照就曾有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它有长度,李白也曾有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忧愁还极有杀伤力,伍子胥过韶关,因为愁,只一夜工夫就白了头发。于是,被忧愁困顿的人的脸上总是布满了浓重的乌云,被忧愁烦扰的人的眉尖总是锁着一个深深的无奈,这才“以酒浇愁”。那么,以酒浇愁对吗?请听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答案极分明,以酒浇愁显然不对,现代医学更是言之凿凿,将醉酒称为“酒精中毒”。

既然如此,何不抛弃“无情水”而来点“忘情水”!

痛饮忘情水后,出发!投入大自然,让淙淙的流水把忧愁冲走,让山间的清风把忧愁吹散。

请细品王蒙小说《听海》的情节:一个被忧愁困扰的老人,由护士陪着来到了海边,他双目失明,只能听海,他就这么听着,由海浪轻拍沙滩想起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由秋虫唧唧想起逝去的老伴的温馨的耳语;由浪与礁石谁个更有力想起了意志的重要;由大海的涛声想起了生命的辉煌……就这样,他越想越激动,当他从海边回来时,他已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充满朝气的人。

这当然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启发,“忘情水”处处有,只要找,就能找到。

第7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关键词 夸张 夸大夸张 缩小夸张 修辞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xaggerated

――Rhetoric in Ancient Poetry

YU Dan

(Zhenji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16)

Abstract Exaggeration is the use of imagination of some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that stand out, deliberately exaggerated extravagant objective fact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image and unique mood, causing the reader's attention to listen to a special "made things by their meaning" expression. As a rhetorical way, it has much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xaggeration; exaggerated hyperbole; narrow exaggerated;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但语言又是人们思维的直接体现,它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还带有人的主观感彩,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下和感情的变化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这时人们便认为此现象即为夸张,但是事实上这种无意识的扩大或缩小客观事实并不是“夸张”。夸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一文中这样说“壮辞可得喻其真。”所谓“壮辞”,就是指夸张的语言;所谓“可得喻其真”就是运用这些词句可以显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夸张。“夸张”就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意识地不去顾及客观现实而对客观事实所作的扩大或缩小的表述。

1 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按其表现方式看,可分为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类,刘勰说:“言峻则崇高极大,论狭则河不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子遗。”(《文心雕龙・夸饰》)刘勰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夸张的两种基本类型。

1.1 夸大夸张

夸大夸张就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作夸大描写,这种“夸大”是广义上的,它既包括了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也包括了程度的深浅、性质的优劣,还应包括长短、高低、快慢……如《楚辞・招魂》中“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就是夸张。因为生活中蚂蚁再大也不会像一只大象,黑胡蜂再大也不会像个葫芦。但是,诗人所创造的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读者不但不觉得荒唐,反而乐意接受,这就是因为一切艺术夸张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招魂》一诗是屈原为楚怀王的亡魂而写的一首名诗。“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而“赤蚁若象,玄蜂若壶”无非是极言“西方之害”而已。然而,我们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夸张手法可以看到屈原对楚怀王的悼念之心和对楚国命运的无限忧虑之情。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是夸张手法运用的一个典型,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生活中,因过度忧虑而促使须发早生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缘愁”而“白发”长到“三千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白发三千丈”这句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诗句,人们却是十分喜欢的,原因就是透过这种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诗人忧国感时、怀才不遇的孤寂情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乐府诗集・上邪》中的内容,虽然那是在遥远的古代,但是劳动人民将妇女对于爱情的坚贞描写得如此深刻,“山”要“无陵”,“江水”要竭尽,冬天要打雷,夏天却要下雪,这样才能将你我分开,足见一个女子的坚贞与执着,这里所用的夸张是显而易见的。又如王粲的《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是极写白骨极多,已将整个平原遮蔽,通过诗句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所见,同时也将人民生活的悲惨遭遇用寥寥几笔刻画得淋漓尽致。屈原的《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用“九死其尤未悔”写决心之坚;白居易的《海漫漫》中“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用“无底”夸大海的深度;郭璞的《游仙诗》中“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栋梁间,风出窗户里。”用“青溪千余仞”和“云生栋梁间”写山高屋大;《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度日如月……这样的夸张在古代的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其运用范围也可见一斑。

1.2 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顾名思义就是与夸大夸张相对的一种夸张类型,缩小夸张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尽量地作缩小描写,与夸大夸张相比,缩小夸张在古代诗歌语言中用得并不十分普遍。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了缩小夸张,前者写的是丈夫志向远大,将“四海”视为“比邻”,后者写的是与朋友情谊,两者都是通过“比邻”一词将茫茫天地缩小,前者是说虽然他和兄弟不在一起,但他们的兄弟情谊依然如故,后者让我们深深体味到王勃对于友情的珍视,千山万水隔不断他与朋友的深深情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前句极写人生的短暂,后句极写人的渺小;苏轼的另一首诗《澄迈驿通潮阁》中一句“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青山一发”就是极言远处青山的细小;《孟子・尽心上》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用“拔一毛――不为也”写杨子的“为我”等等,这些都是缩小夸张在古文中的运用。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夸张还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如从内容方面着眼,有程度夸张、时间夸张;又如从表达方式着眼有单纯夸张、复合夸张。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所举例子都为单纯夸张,所谓复合夸张也就是作者在运用夸张这种修辞方法时又加入其他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是与比喻一同使用,如杜甫在《从军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用“海水”比喻“血”;也有同其他修辞手法一同使用的,如“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水襄陵,浩浩滔天”中兼用对比和对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兼用代称等等。复合夸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古代诗歌中也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2 夸张的修辞作用

鲁迅曾这样说过夸张的修辞作用;“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甚至也是并非无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来的。”高尔基则这样说夸张的修辞作用:“艺术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东西而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人类的东西,使之望而生厌,这种方法也应当是语言的一种最有效的‘战术’。”上述两段话对夸张辞格的修辞作用的高度概括是相当精辟的。

夸张能够极为深刻地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般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展示出比现实生活更强烈更鲜明的艺术真实。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就是抓住了离别时莺莺的行为和心理中最突出的特点――流泪和离愁。泪多,多到流入黄河里能使黄河泛滥溢出;愁重,重到若将愁苦放到山顶上,能将山峰压低。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的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也是抓住了蜀道的主要特征――难,上蜀道要比上青天还难,可想而知蜀道之崎岖,登之不易。

夸张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夸张重在感情的抒发,不重在事实的记述。充沛的感情或深刻的体会,通过夸张可以畅快淋漓地抒发出来。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的深度表明我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极言“桃花潭水”的深,恰当的对照,适度的夸张,将汪伦对我的真情实意充分地表现出来。又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出自杜甫的《兵车行》,这里是用“直上干云霄”极言“哭”的强度。当时是安史之乱,又逢云南瘴疠,无人肯应征入伍。杨国忠派御史分道捕人,将他们送入军营,父母妻子儿女前来相送,哭声震野。该句用五字便将父母妻儿的恋恋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而且也从反面衬托出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如此深重。

夸张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读者的联想,以利于读者能对描述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欧阳修《晚泊岳阳》中一句“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就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在群山峻岭之间嵌上一条绿丝带,一叶轻舟箭步如飞,轻轻地向天地问候一声,余韵袅袅,余韵不绝。这是一种明亮轻快的色彩。如若心境不同,读者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也会有不同的想象。又如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雎不逝”,极度夸张项羽的力大无穷,可结合后面的句子使人不得不为项羽感到惋惜:空有一身蛮力,在现实面前他又是如此地软弱无力。

3 修辞的运用与理解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即所谓的“饰穷其要”(《文心雕龙・夸饰》)。如“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里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也是抓住了“贪小利者”贪婪残忍,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通过极度夸张,将他们典型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白居易的《新制布裘》中“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一句将“吴绵”的特点紧紧抓住,“软于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特点――软,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二是要有分寸,有一个“度”的限制。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能无限度地夸张,即所谓的要“夸而有节”(《文心雕龙・夸饰》)。如“相如持璧睨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皆用“发”“冲冠”“上指冠”形容人的愤怒,形象生动,且均可为人所接受。但若说“冠为之裂”(《晋书・王逊传》),却反而过犹不及,过分地夸张了怒的程度,使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夸张的“度”也不能太低,要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所说的是“夸张”。如说“白发三千丈”,显然是夸张;若说成“白发三尺长”就变得模棱两可,分不清楚是夸张还是事实,而且也失去了那种李白式的浪漫主义情调,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三是要有事实依据,不能毫无根据的夸张,即所谓的要“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对此,鲁迅先生有一段相当精当的叙述:“虽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无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就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就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漫谈“漫画”》)“广州雪花大如席”之所以会成为笑话,是因为广州很少会有雪花,缺少构成夸张的事实基础。换句话说,没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往往是不能成立的。被夸张的事物尽管是主观想象的扩大,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扩大到千倍万倍,但它是生活真实的再现,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亦即所谓的“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文心雕龙・夸饰》)

四是正确理解夸张的运用。刘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文心雕龙・夸饰》)这说明,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格式,一向是被文人诗家所喜用的。艺术的夸张就是对现实中人或事物作一定的艺术渲染,使人感到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这就是说通过夸张之后现实生活所显示出的效果与我们所接触的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它是通过言过其实的说法表现生活的真实,因此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对夸张作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这样也就理解不到字面上的言辞所要表达出来的实际内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古柏行》,诗中前四句是“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里的“四十围”、“二千尺”无非是夸饰“孔明庙前”的“老柏”是如何古老、高大而已,它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杜甫对“古柏”作了艺术加工,经过处理不但不使人感到荒谬,反而使人感到真实、合理。但是宋代的沈括读后在《梦溪笔谈・讥谑门》里对其后两句提出异议,认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而高却有两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这里沈括误将艺术夸张描写当成现实真实照像似的叙述了,其实这里只是通过夸张形容古柏的高大。可笑的是后来据《靖康缃素记》记载,黄朝英又为杜甫辩护说:“存中性机警,善九章算术,独于此为误何也?古制以围三径一,围四十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若以人两手大指相合为一围,则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尺三寸,又安得三尺也?武侯庙古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以细长讥之乎?”这里所评述的内容已完全抛弃了夸张手法的运用,只是在辩论数学问题而已。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夸张所表达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注意语境。夸张虽然有很强的修辞功能,但也不能滥用,也要符合语境,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恰当的运用夸张手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要看清语体性质,一般来说,理智型语体类的文章中是很少使用夸张的,譬如关于文学理论类的文章,因为真实准确是其本质特征,即使是其他语体类型的文章中,使用夸张也要注意语言环境。

夸张的方式看来十分浪漫,其实它对事物的表达仍然是现实主义的,不管它离开事物的外貌有多远,它与所表达的事物之间仍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正如鲁迅所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其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点――不论优点或是缺点,却更知道这是谁。”这就是夸张的灵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同时,既然夸张是用以抒感,揭示事理的“激昂之言”(宋・范温《潜溪诗眼》)、“情至之语”(清・叶燮《原诗・内篇下》),“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物的记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那么,理解时自然应该以理解其感情、道理为核心,切不可拘泥词意。要意识到作者是在用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不能用“数学家”精细的目光对待。要之,还是孟子那句“老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文”。

参考文献

[1] 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语文出版社.

第8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关键词:《秋浦歌》 教学设计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1、谁能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在自己的人生之路已是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副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到新生。于是,他忘却自身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17首。

(二)、独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求把诗句读通读顺。

2、检查反馈: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些什么?(弄明白诗意)

4、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古诗,自己思考古诗的意思。

5、课件出示“赧郎”的注释,让学生再次独立思考古诗的意思。

6、请同学逐行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补充。再连起来完整地理解诗的大意。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生: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生: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字眼袅袅。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欢快。

……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生: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生: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生: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赧”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生: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生: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生: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生:他们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高亢的劳动号子,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动”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读三四行诗。

生:“动”是惊动,因为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惊动了寂静的夜。我认为他们劳动号子是响亮的。(读)

生:我认为“动”是“震动”,因为从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号子是激昂铿锵的(读)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寒川”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生: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无比艰辛;积极奉献……

生:“寒川”是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6)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9)听《秋浦歌》歌曲,练唱,注意诗句中每个字的写法。

第9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唐诗;欣赏

Abstract:Formanyyears,translationactivityandculturalsenseareindispensablefromeachother.ThepoemsproducedinTangdynasty,aculturalrelicinChinesehistory,needstospreadandbeappreciatedbythewholeworld.ButtheculturaldifferencebetweentheWestandChinahassloweddownitsinfluenceandspeed.Therefore,toenhancethemutualunderstandingandcommunicationisthekeytoperfectthetranslationofpomesinTangdynasty,whichcanalsobetterwesterners’appreciationtoourancientculturalachievements.

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communication,poemsinTangDynasty,appreciation

一、“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A.Giles、W.J.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whiteninghairwouldbealonglongrope.”用alonglong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hundredmountainsandnobird,Athousandpathswithouta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hundrd”,“万”译为“A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theYangZhouRoadforthreemilesinthebreeze,Everypearl-screenisopen.Butthers’snoonelike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thespringwinduprollsthepearlywindowscreen,Herfaceoutshinesthoseonthesplendidthreemiles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windsofautumntheywaitnotforme,ButhurryonthitherwhereIwould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latereturningdoesnotangerme,Butthatanotherstealedyourheart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