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30-02

心理健康是个体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这些构成了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个性发展自主化

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性格倔强、孤僻、古怪,易冲动、爱冒险,反对权威,不服管教,喜欢搞恶作剧,但通常会有独到的见解;(2)外向、躁动、灵活,而行为的稳定性差,办事有开拓精神,喜欢交朋友,但办事不周到,经常有漏洞;(3)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办事冲动,不冷静,较兴奋,情绪激发后很难平静。总之,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注重个性的形成、发展和张扬,思想特别活跃。进入大学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学习成为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过程,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明确,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的学习主要是靠自学,大学生获得了相对过去较多的“自由”、“自主”和“开放”的环境,“成人感”和自主自立意识迅速增强,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本身就注重追求独特的个性,认为追求个性才能激发灵感。他们希望自己能主宰、决定自己的一切,行为独立。因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更加明显,对老师的督导、学校的规章、家长的引导容易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

2.自我认知片面化

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小除了要学好文化课以外,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培养艺术特长,由于艺术特长而优越于他人的感觉陪伴了他们多年,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大学人才荟萃,一旦失去了原来的学优生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自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消极情绪一旦被激发就具有弥散性和持久性,很难被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另外,进入大学后与他人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容易产生在很多方面不如他人的感觉,因此,一些学生刚上大学就产生了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了阴影。

3.功利性和攀比心理较强

功利性在当代艺术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为了各种功利目的,踊跃参加学生会、党课培训。另外,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就开始在校外打工。面对金钱的诱惑,艺术类大学生逃课现象相当严重。由于艺术是一项高投入的教育,需要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艺术类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学生在上学期间穿名牌、出入打车、配备高档通信设备等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攀比摆阔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 家庭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

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最全的,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诸多问题的学生的父母不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就是方法欠科学;对子女的期望值或过高,或过低;不是专制,就是放任溺爱。而对于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教育不当,会使孩子们非常自我,不服从管教,规矩意识淡薄;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见;性格孤僻,心理自卑,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能力,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没有开拓精神,遇事急躁莽撞,稳定性差。

2.家庭关系因素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对家庭成员的感知、情绪、情感、个性和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对未成年人影响更深。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情绪、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不融洽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大学生的冷漠、寡欢、孤独,甚至自我封闭、自信心差,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参与社交活动时方法简单、无所适从,有时会拒绝交往,恐惧社交,怕受伤害。但在学校不可能不与人交往,尤其进入大学后,远离家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专业都需要从头开始。假如在初始阶段未能得到调整和有效干预,就会出现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对、恐慌等症状,使人际关系处在紧张状态下,社交范围狭窄。

3.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大学生出现自卑、孤僻、抑郁心理,在心态上体现出如下特点:长期抑郁、焦虑、自我封闭,使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导致神经衰弱,不敢面对现实,遇到问题总是逃避,总是为自己寻找借口;乐群性差,性格与众不同,独来独往,害怕群体生活;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易悲观、偏执、心胸狭窄,行为不理智;学习效率低、效果差,不仅厌学且想退学。尤其是面对身边艺术类专业同学家庭情况较好的,面对名牌、奢侈品的诱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容易悲观、孤僻、焦虑,容易采用极端方式,危害他人或社会;容易发展成精神性疾病。

三 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举措

1.结合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加快课程建设和改革

艺术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应有别于其他院校,在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艺术审美心理、人格心理、创作演出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应有所侧重。可以利用艺术教育本身独有的交流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愉悦而富于情感色彩的审美心理,使学生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宣泄和释放负面的情绪,从而缓解紧张状况、减少焦虑,进而达到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丰富宣传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如讲座、报纸之外,还应注意到,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心理治疗功效,目前很风行的音乐治疗、舞蹈治疗、绘画治疗正是利用了艺术的创作,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发挥无可替代的精神保健和心灵抚慰的作用。因此,艺术类院校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艺术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观察,编排和设计一些有意思、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剧和宣传海报,来激发艺术类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热情和提高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激活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获得更好的社会发展。

3.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标本兼治的物质心理双脱贫

对贫困生在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指导。具体做法如下:(1)挫折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挑战。(2)完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主动争取在竞争中完善自己。(3)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学生打开封闭的自我,主动与他人交往,学会处理人际关系。(4)引导学生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和不卑不亢。(5)教育学生在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要尽力帮助他人,学会互助。(6)引导学生学会倾诉、宣泄、缓解心理压力和苦闷,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殊性。一方面,由于医学专业学制长,课程多,医学生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医学生本身惯有疑病倾向[17],使得医学生与一般高等 

院校的学生相比,精神病的发病率更高。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医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 

约为9%~29%。国内有关资料则报道,医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 

系障碍、抑郁和偏执[18]。 

朱心怡等连续13年对医学新生进行人格测试和趋势分析,得出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 

年代变化特征显著,研究报告显示医学生的神经或精神患病率达20%,同时个体神经质倾 

向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9]。 

医学生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群体,面临着与其他大中专学生同样的社会认同危机。 

诸如环境的适应、经济负担的加重、就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等全方位的问题。因此,心 

理健康问题也是医学生成长及将来在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 

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医学生切身 

利益的各项改革,使医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愈加复杂、多 

样和具体,医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 

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心理卫生问题增多,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取向的偏离,加剧了心理冲突。医学生中独生子女数的增加,把独生子女家庭教 

育中的突出问题带进了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偏离,表 

现在求学动机上,多考虑个人前途,少有社会责任感;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考虑自己多, 

顾及他人少;表现在行动上,于己有利的事多干,于己无益的事少做甚至不做等等。个人 

主义倾向严重,集体观念淡漠,一旦个人奋斗达不到预期结果,极易产生心理失衡,导致 

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眼高手低”是相当一部分当代医学生的普通情况。就业形势把 

医学生推向市场,许多医学生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和必要的应变能力,便深感前途莫测,或 

一味责怪社会环境不利而不能自拔,等等。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强化了业已存 

在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较明显的心理疾病。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一般较为 

顺利,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极易产生受挫心 

理,造成情绪波动。又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差,不能及时 

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定因素,经过长期积累,心理问题也就日益严重。 

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教 

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突出知 

识的积累,轻视心灵的熏陶。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与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比较 

少,课程设置比较单调,远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加上单科医学院校办学重专业轻 

人文,造成学生人文知识甚少。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医学生受实用主义、利己主 

义的影响,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只讲实惠,不讲精神;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 

理道德修养,在诚实、守信、勤奋、谦虚等基础文明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对社会历史、现 

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 

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不少学生只注重专业学习,文化修养较差,导致自身的工具化; 

更有甚者,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原本具备很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反而走 

上了反科学、反人类的道路。上述种种医学院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加强对医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戴梅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3 

吴广清等。大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研究及其对策。心理科学,1997,13(4) 

[2]张克让等。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现途径

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生将于明年开始毕业,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1 正常的认知能力

认知指人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正常的认知能力要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清楚,理解力强。

2.2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正常)

2.3 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中能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不良习惯多而难以改正,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换目标,甚至一曝十寒。

2.4 自我评价恰当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 、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是自暴自弃。

2.5 人格完整

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无缘无故的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

2.6 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良好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对人友善、理解、悦纳他人,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卑不亢,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与人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结果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知心朋友,总把自己流离于群体之外。

2.7 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现途径

3.1 用积极的眼光看社会

心理健康的人总是对社会极大的关注,愿意同外界密切接触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原则。他们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本人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上,对广泛的公公事务都有兴趣,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看到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和主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目标和行为都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和社会需要相协调。因此,作为积极进取的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必须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社会。

3.2 观察、反思、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测评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有专业人员负责,大学生可以用非正规的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自评,协助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偏离了自己的年龄范围?是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明显不良影响?是否严重影响了自己与现实的接触?是否使自己无法悦纳自我?是否明显地妨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明显地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3.3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交往、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因而大学生多参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往往有利于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经验,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的健康与发展。 宣泄情绪法 大学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困扰,应及时宣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

3.4 正确运用心理自我适应调整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适应是所有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新生学习与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将有助于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适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顺其自然法: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主动直面各阶段出现的得失成败,特别是要坦然接受适应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问题,不抵制、不反抗、不回避,而是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努力克服、解决它,形成与大学相协调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生活的个体安排与学校的整体进程保持一致;积极暗示法:暗示是对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重新评价法:由于中学和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对优秀中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主要是学习成绩,对于优秀大学生的评判方式是多元化的。除了学习外,还有社交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个人特长、专长等。因此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就显得非常紧迫;再定目标法。大学生在进校后不久,随着对大学好奇新鲜感的逐渐消退,多数人发现,不仅在上大学前对大学的美好期望、无限理想被客观现实击碎而且还强烈感受到各种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使其的学习、生活有明确动力、努方向,每个学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设定目标。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在高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渴望聆听大学生的心声,我们希望他们的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希望他们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走进大学生的心理是我们辅导员老师迫在眉睫要做的。

【参考文献】

[1]聂振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这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大力开展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心理辅导和干预外,校园文化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承载心理教育氛围的手段和载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隐性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创造能力的群体,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外,还具备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对心理健康给出了十条标准,分别是: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且处于青春期末期,正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育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加之突如其来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激烈竞争、快节奏生活等,容易受到心理冲击,产生心理波动。

据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17%出现焦虑症状,14%出现抑郁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的过度担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紧张的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精神衰弱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人格成长、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而且给学校、家庭及全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校园文化的含义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究其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论点。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而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标准,特有的浓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等等。

3.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完成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任务,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建设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立足之本。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校园内部区域结构,遵循科学规律,打造功能划分合理、学习生活便捷的区域结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校园绿化工作,营造优美的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建造雕塑等来传承学校的悠久历史,凸显景点的纪念意义,激发学生进取、拼搏、团结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设置景点来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善加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素质。最后,建造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坚实之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健全图书馆强大的功能,建立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分门别类完善和规整图书馆数据库,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补充、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资料;修建功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建立实验室或实践基地

,使之成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完善现代化校园网络,进而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快捷多样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

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起到一种隐性的引导和影响。因此,从育人理念的视角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便具有陶冶熏陶功能、审美与美育功能、内化与自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最终能够达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成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目的,产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起到内化和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3.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精神存在和精神价值,是校园显性和隐形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发展目标、意识形态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格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大学生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增长见识、展示自我的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相应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锻炼人际交往技巧,与志同道合者结交朋友,培养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或在出现一定心理问题时缓解不适感。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效应。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大学生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强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健全,促进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提高。其负面效应则包括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动摇其固有价值观念,影响其精神意志,扭曲其交际心理,并误导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占领网络这一主要精神文化建设阵地,使其发挥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校园生活事件及校园心理剧等都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3.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部分,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以及学校组织中无形的习惯、规范、传统、风气、价值观等。

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起到强制性作用,从而使学生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符合身份的规范行为;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实施,保障学校稳定的秩序,以及校园内的平等;能够以条令条例的形式制约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保证校园教学活动、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可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属于育人环境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毅静.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廉海明,高立威.大学生心理现状及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1,(4).

[3]刘昌盛.关注大学校园潜伏的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

[4]吕业文.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5]苗存龙.创建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物质文化.人才资源开发,2010,(6).

[6]王婷.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3).

[7]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8]白彦民,王嘉惠.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科教论坛,2009, (4).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2005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发展心里研究所“大中专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湖南、重庆、浙江、河南等不同地区选取的16472名大中专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0.8%,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特质,已成为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大学各学科中,作为思想教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大众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报刊、网络资讯对青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家庭中,青少年每天接受大众传媒的时间超过于和他们父母进行感情交流的时间。原来一些被人们所接受并一直公认的道德观念渐渐远离现实生活,新的道德规范尚未确立,造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指导青年的道德社会化教育工作滞后。转型期的青年在道德价值观上的认识错位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评价问题,也就是说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混乱,使青年人在实际生活中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例如:理想信念区域迷茫淡漠,只讲金钱,不讲奉献,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自我设计和功利化;行为方式上;趋于不文明、中学生早恋、打架、不遵守公共道德;生活态度上,趋于享乐和高消费化,讲吃喝,穿戴讲名牌,相互攀比,胸无大志,沉迷网吧等。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引起党和全社会包括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对青年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

强化社会大环境对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引导和约束

首先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打破封闭格局,改变道德教育过程脱离社会实际、滞后于时代变革的弊端,倡导青年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主法制教育和“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年在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真实性和前瞻性,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达到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其次,青年的道德社会化教育工作必须依赖于社会面貌的根本好转就要优化社会环境。一方面,党和政府应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强全民的公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大气候;另一方面,要改善局部小环境,缩小大小环境间的差距,增强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工作的说服力。此外,对青年实施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过程既要开放,又要保持其内部系统结构的稳定,实现两方面的平衡。要逐步建立目标体系、教育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使青年道德社会教育制度化,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此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探索

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这种教育要用正确合理的途径和方法去引导大学生,才能真正发挥政治思想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重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用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教育主体教师来说,充实自己知识结构,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知识、热情和对学生的关怀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用正反两个方面实例和语言艺术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用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强学生的说服力。学校可通过环境教育、实践教育、自我修养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育体系上,学校应积极营造拼搏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也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高校要坚持用共同理想、信念来凝聚和武装青年大学生,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另外,还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育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要不断激励大学生和引导他们增强爱国爱党、积极的进取意识。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历史和国情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带头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和争取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为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队伍而努力奋斗。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学校、社会和家庭都要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来引导大学生,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大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培养、道德教育也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1.要改革教学结构,寓德育于智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改的深入,学生兼职、毕业生自由择业等现象的出现,使道德教育与智育的结合成为必然。要求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内容,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养成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要积极进行学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

2.重视社会影响,突出学校教育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训练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除困惑的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更重要的实际有效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社会中进行实践认知,深化感性认识为理论认识收到德育的实践性效果。

3.要强化青年的道德社会化意识

要进一步强化青年的道德社会化意识,使规律式的道德教育在自我意识的深层激发下,达到进行自律式的道德修养的目的。在社会文化日趋多元的趋势下,青年能动性的发挥使被选择的道德观念的不确定性增强,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要根据青年的心理、思想动态、激发其道德社会化意识的觉悟,促进其道德修养自律性的形成。

4.选择运用多样的道德社会化教育方法,培养青年的道德修养能力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手机依赖”;大学生心理健康;危害;矫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现代社会,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人们把手机称之为继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又一新媒体。不可否认,手机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但人们在使用手机便捷的同时,一种“新鲜病”即“手机依赖症”“手机焦虑症”被捆绑销售给了人们,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使得他们沦为了“手机奴隶”。作为“三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期的大学生,如果产生如此依赖,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们通常说的‘随大流’现象,即个人在受到别人或社会他人的相同性影响或感受时,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或行为相同于社会舆论或大多数人,甚至可能出现与自己意愿不同的现象。”[2]大学生每天都在同一校园内,大学生内部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一致性。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年龄较小,独立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弱,对所处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善于接受新环境,对环境规范容易产生顺从,具体表现为追求流行、大众等诸多方面。

(二)信息渴求

大学生思维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而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其自身的便捷和强大的网络功能,在一些较为重大、敏感的实际问题上的传播通常能够先于传统媒体,并以其快速,广范的优势在手机中传播,以最快速度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同时,现代化的智能手机还拥有着许多其他的功能,包含聊QQ、玩手游、看书和浏览新闻等功能。处在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对知识和信息充满了渴求,手机的便捷应用,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

(三)排遣情绪

大学时期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面对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较高中时期的“自由化”,以及新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出现了“理想间隙期”,在心理上会出现寂寞、无助。同时,理想和现实的差异,造成大学生无法对自己正确的认知与评价,很容易造成其自我意识的“两极化”,具体表现为情绪上的不安与焦躁。他们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排解和发泄,而手机正是因为其方便的优点、诸多的功能迎合了大学生们的这种需求,成为他们找寻安全感和排遣烦躁无聊的“小助手”。

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一)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处于心智尚未成熟阶段的大学生,会从手机里接受到很多不良或者错误的信息以及新闻等,很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会造成学生的抑郁、自我封闭等行为。从生理角度来说,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具有强大的辐射,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专注力、记忆力、免疫力等多方面,加之,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学生长期保持一种拿手机的姿势,也会使学生身体的一些部位产生不适。

(二)降低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大学生长期通过手机短信、聊QQ、发微信等方式与人沟通,这种联系方式虽然能够降低与他人交际时紧张、焦虑的心理,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所建立和维持的人际关系与现实有较大差别,手机依赖严重的大学生长期热衷于维系虚拟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缺陷,致使人际关系冷漠。

(三)增强学生的孤独感

大W生群体大多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使用手机可以派排遣自己心中的空虚和孤独感,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让自己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特别是那些因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大的大学生,为了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他们便经常使用手机来排解,他们多会利用手机聊天软件向“朋友”倾诉或者利用手机游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看似发泄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但实际上会对手机形成依赖,让大学生脱离了身边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久而久之,反而会增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矫治方法

(一)学校合理约束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

由于大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这一现象,不但对学生的内心以和身体造成了伤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影响,所以学校应多开展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手机。学校应引导学生强化自我调控,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另外,学校还需加强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还可以着手制定有关的制度和下发相关文件,在校园中落实相关的措施,严格管理课堂中使用手机。

(二)搭建学生心理疏导平台

对于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同学,辅导员应通过谈心谈话的方式逐步消减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并且可通过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帮助“手机依赖”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让他们学会放松的技巧。对一些已经手机依赖症状明显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如引导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等。

(三)大学生应提高自律意识

大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缺乏自控能力。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应该全力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同时还需要大学生的配合。大学生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在使用手机过程中要多发挥自身的能动意识,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并对手机中的信息有一个正确的辨认,拒绝不健康信息,使得自身能够有一个合理的人生规划。再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踊跃的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信息时代,手机功能日益发达,大学生在享受手机给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要做到适度使用手机,克服“手机依赖”心理。

参考文献:

[1]张秀娜.“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潘嘉楠,王悦.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10):106.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经济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心理问题也更加复杂化,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以解决大学生思想中的一些新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导致的大学生人格出现偏差乃至引发犯罪的事例呈上升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素质教育工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积极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既是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又是高校工作的长远之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与可靠保障。

1、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这也就是说,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优良的思想品德是同一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大学生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并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那些被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搞得忧心忡忡而致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因缺乏学习动机而厌学的大学生,其症结都表明了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大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使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认知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帮助大学生挖掘和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2、情绪稳定教育。情绪稳定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3、意志力优化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协助大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学会调节激情、应付挫折刺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心理偏差,具备自觉、果断、坚持与自制的意志品质。

4、个性健全教育。个性健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个性品质,促进个性的完善。要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个性的标准及自身的个性特点,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良好性格。

5、人际和谐教育。人际和谐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6、积极适应教育。积极适应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既要有认识和知识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其主要途径是:

1、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种社会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如果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是难以完成学业、顺利成长成才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纳入学分管理,在学生评价方面要体现以德为首,率先破除只重成绩而忽视其它各方面素质的评价体系。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使全体学生系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观念,增强防范心理问题的免疫力。所有教师都应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要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编写教材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要。纲要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3、拓展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要通过举办讲座,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告知学生青年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提高心理求助的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伸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

4、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防止学生犯个人主义的错误,切身感悟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的宝贵,有利于学生克服狭隘的思想意识。丰富的校园文化,能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因此,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校园进行严重侵蚀的环境下,更要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为广大学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

5、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一是建好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网上心理咨询站等,以鲜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范围。二是建立学生公寓心理辅导或咨询室,坚持心理学专业教师、有关专家定期“上门会诊”和24小时值班咨询相结合,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有效途径。三是支持大学生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多彩多姿的活动,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使追求健康心理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总之,要经常性地举办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为主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电话书信和网络咨询等形式,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种面对面、或电话、或书信等的方式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九零代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引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81-1

一、轻型变迁的时代环境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样的世界,大学校园里云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学生精英、天之骄子。大学阶段是这些天之骄子人生中的上升期。他们正处在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烈的阶段,也是思想行为变动最快的时期。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在学习、心理、生理、情感、社会交往方式与接触的事物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同学第一次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走进大学校园。有的学生虽然来自城市,但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家,走上独立的成长之路。现今大学校园中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他们是转型期社会出生的第二代,称之为九零代。九零代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二代。与七十年代出生的上大学的大学生不同,还没有时间、经历、经验、精力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当时大学生问题没有现在大学生问题这样突出,可以忽略不记。所以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代大学生是高校里最后一代喜欢诗歌的学生,是大学校园诗人一代。他们学习传统与现代社会文化,喜欢唐诗宋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的原著,并且讲授的老师大多是都是那些经历过动荡岁月的经典老一代教师。七十年代的人上大学时代是精英教育时期,改革刚刚开始,社会变迁不快,时间和时空还没受到挤压,整个社会生活比较平和。所有这一切使得七十年代的这代人的大学生活表现得很平和。所以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代人大学时,很少出现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八零九零代人上大学的时候正是改革的广度、深度、速度进入到加速时期和关键阶段,因此社会生活的节奏和社会变迁的速度、广度,让社会人感觉无法适应。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到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创新人才的需求、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就业压力大等大的社会问题,八零、九零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于和平时代,没受过挫折、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的一代。他们面临就业、人际、心理、贫困等现代社会问题。

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及现实社会的风潮的影响,社会文化思潮呈现出多元丰富性。中国社会各阶层正日益形成,社会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东西,特别是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全球化的趋势和浪潮席卷全球,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压路机一样向发展中国家开来,没有抵制的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迅速被西方文化替代,西方价值观的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后盾,而资本的扩张带来的是西方价值观的流行,青年大学生更容易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和涤荡。这一代人是成长于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时期,他们的生活相对于以前的人们是十分优异的。他们大多是家庭的中心,看着各种科幻电影长大的一代,由于现代社会喧嚣、躁动、变迁、流行的风潮也影响着这些青年人。进了大学校园,面对新人、新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心理、情感、人际交往新变动,而中国现阶段存在着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经济、文化的对比产生各种思想的变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的引导就非常的重要。

二、引发心理健康的一些突出现象

对大一的学生来说,首先是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思考、探索、发现、研究、实践、动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团队协作精神。大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只是起到引路的作用,主要是靠自学钻研,与中学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学为主,老师为辅。在大学里,学生变成学习互动的主体,时间的利用和安排以自己为主导。班主任的作用不再像高中那样时时管、事事管。来到大学里,目标变得多元,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注意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做人、做事的能力,与中学单一追求学习效果形成鲜明的反差。因此有的同学一下子适应不了这种转变,没有了班主任像妈妈一样的指导,失去了追求上进的目标,缺乏独立选择判断,从而感觉到空虚、苦闷、彷徨、抑郁。

现代大学都是规模较大、集成管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以多元的文化,多样的性格居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因此人际沟通的能力、性格、爱心、宽容程度决定着这个人在宿舍里与人交往的质量。如果把宿舍当作一个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宿舍氛围,学会宽容与接纳,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原则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家的感觉,那么会使同学感觉生活愉快、自由,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无形中会使大学生活变得活泼健康有意义,充满幸福。大学感情生活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好多同学进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找一个对象,拍拖一次。大学生心理情感与生理的综合反应使有些同学缺乏处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主观上想找一位拍拖对象,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性格、交往能力等限制,会使他们处于一种欲罢不能,求而不得的两难境地,甚至更有甚者,爱情观念是一种纯粹的占有主义。一旦谈对象以后,会产生许多的现实矛盾。从大学一年级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与异往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欠缺,会使爱情陷入困境。再者,由于理想主义的爱情与现实主义、享乐主义、欲望主义向钱看形成极大的反差,并且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己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爱情生活需要物质基础,如果处理不好,会在经济上产生负重感。另一种问题是学习过程中遇到奖助贷的评定;班委与同学之间的现实利益和管理上的冲突。普通的同学会把班委看成汉奸走狗,只要利益出卖同学,班委又会觉得要完成学校班主任要求管理的事项就不得不对那些违反纪律或有其他问题的同学进行管理,把各种情况向班主任及相关主管部门老师汇报。这就会造成二律背叛现象。所以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注意选拔培养使用德才兼备、办事果断、行动果敢,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班干部。引导全班同学树立和谐、团结、拼搏、进取、宽容、关心的班级氛围,引导同学树立健康,快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和谐的心理调试机制,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爱情心理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引导

大学是一本五彩缤纷的大书,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翻开阅读;大学是一个缤纷的世界,只要你愿意,时时都可以探索。在这片天地里,无论你是何种人,都可以拾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大学里一帆风顺。但是一些同学因为各种因素使他们身处于自卑之中,不与同学交往,缺少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针对具体的情况,辅导员多与他交往勾通。在交流和沟通中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先了解他家庭环境、兴趣。然后根据他的性格爱好,与他交流勾通,跟他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千万不能说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话题,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爱护同学、保护同学,尊重每一个同学,尊重他的隐私。从人性人权的角度来理解和关心每一个同学,切记操之过急,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网络游戏往往是伤害同学最大的“利器”。上网、聊天、玩游戏荒废了学业,花销了经济,年底不敢面对。一方面是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另一方面是学习越来越差,失去了信心而变得自卑。对这些同学,要采取“多手抓多手硬”的策略。首先是思想上的明确指引,对他们给予开门见山的当头棒喝,他们属于网络成隐,与吸毒没什么差异。如果不及时改正,将会荒废青春,遗憾终身!这也属于一种心理不健康,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所以第二步要做的是,告诉他们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所谓的心理健康,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指:“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也就是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备如下的一些要素:对现实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言行坦率、自然和纯真;不过份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需要。

第三步,看住、管好,用好这些问题学生。让这些同学明白自己的失误和缺点之后并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自卑的困境。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班上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实行一对一的包干,让这些同学辅助他们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保持校园的安定团结,就要从思想上引导好青年大学生,使他们心理健康、学习努力、品格良好。

四、结束语

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引导就变得更为重要,本文章从个人经验及实际工作出发,浅谈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心理问题是复杂的,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不但要心理健康充满活力充满自信,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社会是一所不断变化的大学,大学学堂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大学学堂在我们面前展开一本本书,阐明各种传统和新兴的学科,导向真理和智慧,既有接引之台阶,又具深化之门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开卷有益。

参考文献:

[1]卢婷婷.我的大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北京: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3]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一 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7年9月,共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2013年9月面向普通本科全部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开设此课程的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蚌埠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学生2906人,其中理工类2325人、文史类361人、艺术类220人。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任课教师、学生的角度了解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访谈的组织和实施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5名一线教师,了解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教学现状,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开展情况的看法;学生主要包括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的部分同学。

(二)问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编制了《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6月课程最后一次课,对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401名大一新生实施测量。

三 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确定课程目标。

1 知识层面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层面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等。

3 自我认知层面

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师资情况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名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名。师资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6月统计数据)。从性别上看,以女性为主;从年龄层次上看,30-40岁教师有3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从学历、职称层次上看,本科生2名,研究生3名,其中2名本科生职称均为副教授,3名研究生中2名讲师1名助教;从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从教龄上看,3名教师教龄超过10年,其中1名超过30年;从总体上看,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

(三)课时安排

根据蚌埠学院2014年修订的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共28课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学期14课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本课程从2013年9月首次开设,至今为止,只有 2013~2014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分两学期开展教学;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由于阶梯教室不够用等原因,均为第二学期集中教学,2017~2018学年度截至目前尚未开课。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8个部分。主要涵盖三大类,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二是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大学生常见适应性与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五)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人数为200人左右,班额较大。通过教师访谈得知,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配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心理故事短片和心理测试。

(六)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类型为考查,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查(开卷笔试)与平时成绩。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计分,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出试题。根据?L谈得知,期末考查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和试卷答题两种形式。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

2011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学校方面

从总课时量来看,少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课程课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由于第一学期需要使用阶梯教室的课程较多,所以随意变更课程教学时间,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课。教学时间的变更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方面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整体偏低,自觉到课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做其他课程作业、吃零食、发呆、睡觉等。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表3所示),55.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和非常没有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较为排斥、不重视。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所示),出现超过三次的问题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和说话,其中玩手机的占86.5%、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占52.1%。

进一步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二是,理工科课程多、作业多,学业负担较重,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还不如抓紧写作业;三是,自己心理很健康,所以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需要了解的问题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即可;四是,考查课开卷考试,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不够强

教学内容是为人的,是帮助主体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客体条件和工具,应适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多元化、快速传递使得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典型案例,降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发现,67.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指导性不强。

此外,教学时间的调整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如“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按照课程原有时间安排,这一内容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第四周,此时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磨合期,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一内容授课时间变更为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教学内容基本无效。

(三)班额过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变得鲜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主,可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作用,即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无法实现技能目标和自我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通过广泛搜集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虽然喜欢案例,却仅限于听故事,不能认真剖析案例和反思,课后容易遗忘,很难在自己遇到相应的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尝试使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自由表达、角色扮演、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讲授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技能和自我认知层面的目标。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工科学生上课氛围相对沉闷、学生配合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教师无法完全把控课堂、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新的教?W模式无法顺利实施。

(四)教学考核缺少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