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三打白骨精概括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打白骨精概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打白骨精概括

第1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下面,就以六年级教学《三打白骨精》为例,谈一谈以问题带动师生和谐互动的尝试与探索。

一、抛砖引玉,引发学生质疑的愿望

复习导入,我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回忆,并对应板书,指导学生概括故事。适当指导学生就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环境描写的作用。

浏览课文,找到描写环境的语句。

指名找读句子:“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师:当你读到这样一个开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这座山有多险?

生:这样的环境与写三打白骨精有什么关系?

……

师:同学们很会发现问题,有了发现就能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收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是本堂课第一次组织学生质疑。这里我告诉学生,学习要善于去发现问题,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知识的学习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有疑问、提问题、解答疑难、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代替不了学生的角色的,也不可能完全揣测到学生心中所疑的。所以还是应当将“发现权”“提问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在学生的问题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教给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二、推波助澜,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回顾课文之后,带领学生随着故事开启惊险之旅,边读故事情节,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还考虑到应该让我的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于是,就以“一打”为例,指导学生详细解读,再小结学习思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分别学习“二打”和“三打”的过程。

【一打】

师: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回合。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了什么?(变成美貌的村姑来送斋饭)你想了解什么?

生:这个美貌村姑究竟有多美?

生:看到这样一个白骨精出现时,为什么其他人没认出妖怪,而孙悟空却一眼认出是白骨精?

……

点拨:我们学课文就是要这样,读到哪,我们就要思考到哪。“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矣”。

师:人们通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美貌的女子?(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故事中的村姑究竟怎么个美法,让我们走进原著去看看。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这样一个女子在唐僧师徒心中各是什么形象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说一说。

生:此时唐僧眼中的白骨精是一个善良的村姑,“特地”来送“斋饭”;八戒眼中的白骨精是个美貌而善良的村姑;孙悟空眼中的白骨精就是一个可恶的妖精,“摇身一变”变得好快,迫切想吃唐僧肉,再荒山野岭“特地来请”吃斋饭,行迹诡异,不怀好意。

师:再看看这里的环境?要求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生:……

师:同样一个白骨精变的村姑,唐僧看到了善良,猪八戒看到了美貌,孙悟空却从美貌的外表下看出了妖精丑恶的本质。不一样的形象,情感也不一样,接下来的行动又各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4自然段。

生:……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边疑边学,学习了一打白骨精的过程。老师留心了一下,我们刚才主要通过这样三步思考来学习的(出示):

(1)这样一个白骨精出现时,在唐僧师徒心中各是什么形象呢?抓住文中关键词来说一说。

(2)不一样的形象,情感也不一样,接下来唐僧师徒的行动又各有什么不同呢?

(3)在不同中,感受到人物怎样的个性?

【自学二打、三打】

过渡:贪婪的白骨精一计不成,怎罢甘休,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6、7自然段,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过程。

三、授之以渔,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在学习“三打”的过程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对比孙悟空三次打法的不同,让学生关注第三次打白骨精的特别之处,并指导学生对比质疑:

【三打】

师:同学们,看,白骨精阴险狡诈,先变成貌美村姑使出美人计,被识破后又变成八旬老妇使出苦肉计,不成,又变成老公公使出挑拨离间计,真是――

生:诡计多端!

师:这一切怎能瞒得过悟空。这回悟空怎么做?

生:请众神作证,让妖精再也无机可趁。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前面两打。(同频出示相关句子,对比“劈脸一棒”“当头就是一棒”“把金箍棒藏在身边”“没有立刻动手”)。你发现了什么?又想问什么?

生:孙悟空其实早就认出了眼前的老公公是白骨精变的,为什么要“把金箍棒藏在身边”“没有立刻动手”?

通过对比,聚焦学生的质疑点,再通过探讨,感受到孙悟空不仅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还富有智慧。最后,再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题中的“三”这个数字:

师:认识到了孙悟空的本领高强、神通广大之后,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齐读)。你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

生:孙悟空本领这么大,为什么一次打不死白骨精,却要“三打”?

师:还记得我们曾经读过的三国故事吗?《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历经周折,把我们深深吸引。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故事情节,也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了。这也正是小说特有的一种写法,叫做“一波三折”。

这样一点拨,学生又学会了读题质疑的方法,并相机讲解小说一波三折的特点,水到渠成。

第2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果

现代媒体,特别是音像教材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再现生活画面,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对生活回忆的波澜,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一、提高作文审题的效率

作文审题,往往处在揭示题目后,一般在上课开始的前十分钟进行。这时直接运用一些音像媒体,有刺激感,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转移到音像上。同时,音像提供的教材不仅形象生动有趣,也更准确鲜明,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准确把握题意的审题效果。如看图作文《农贸市场》,什么叫“农贸市场”?与“菜市场”有什么不同?学生很难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正当学生疑惑、难以作出正确判断时,通过一段录像,直观形象的视听,学生明确了,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交易的地方称农贸市场,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全体学生达到审清题意的目的。同时,录像中的农贸市场物多货多,繁荣兴旺的景象为进入教学中心环节,有顺序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基础。

二、拓宽选材的广度

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中吸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但许多学生记忆中的“材料”不多甚至感到“头脑空空,没有东西可写”,因而对作文感到畏难。其实不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而是他们“没有想到写的东西”,学生们的生活虽多彩,但缺乏留心观察,或经历过的事忘了,一时难以提取有效的信息储存。如半命题作文“这件事”,首先要在头脑中选择一件事,然后想想这件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再确定该补上什么。但学生面对题目却常常无从下手,觉得身边的事多,但又觉得上不了文,不知道选哪件事来写好,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助确定题材。老师抓住这一时机,播放一组录像,用社会上、学校中、家庭里发生的小事来引发,使学生体会到可从社会、学校、家庭的广阔空间来选材,拓宽了选材的思路,从而减少选材的难度。

三、培养观察能力,展开合理想象

运用投影片或录像直观形象,能引起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引发学生具体、生动的表达。如“农贸市场”看图作文,挂图画面比较单调,化静为动,展开合理的想象难度大,因而难以写具体。这时穿一段录像,再现主画面称鸡买卖经过,学生马上能从思维的低谷转向,想象的闸门就会再次打开。至于买卖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学生就会依据生活、经验作进一步的联想来对繁荣兴旺的景象加以描述。因此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记忆的闸门,还能触发学生联想的引擎,有助于学生对所选择材料的进一步把握和深化。

四、引导有条理写具体

学生审清题意,选择题材后,将进入习作。作文时要把适用的材料条理化,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的前后,或把材料作出归类。学生选好了材料,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材料之间关系往往把握不准。如作文《初中生活中难忘的一件事》,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一步一步写下来。对于学生来说,起因、经过、结果大多会按顺序写下来,但要将经过分步层次清晰具体生动地进行记叙就难以下手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借助直观形象的音像媒体就能更好地使学生分清步骤写具体。

五、浓缩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文既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又要培养学生鉴赏概括的能力。如初一学生练习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缩写成500字以内的短文,要达到既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做到语句简洁、通顺、连贯的写作要求,老师仅用言语提出怎样符合原文意思,怎么把握中心、重点,剪去枝叶,保留主干的要求,很难讲清,且花费的时间也多。运用投影片,将孙悟空三打和唐僧责怪――怒喝――赶走分别制成三框投影片,将“老妖”引白骨精三变,唐僧悔悟制成抽拉活动片,最后一框是悟空用神火把白骨精烧成灰,配上录音,以五框投影片集中地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投影片,很快地在文中找到与五框投影片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快速地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缩写到500字内。

六、多媒体的情境设置使作文范读欣赏更加精彩

学生不喜欢作文,更不喜欢写作文。对于范文,常常是教师在上面念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在下面听得恹恹欲睡。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好能够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愿意听范文,乐于听范文。

多媒体是图、文、声并茂的整体,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变得更为形象,可以让学生对平日里感到乏味、头痛的作文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又何愁学生不喜欢作文呢?

七、优化师生间的多向交流

运用媒体,可使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得到优化。师生共同参与作文的评改全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状态,使各种器官都调动起来,全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整合。如运用符号修改作文和习作后的点评作文,可充分利用书写胶膜片进行师生的双向交流,同学间的多向交流提高,更能充分发挥电脑联网师生双向反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大量的信息。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林.电影进课堂 教学效果好[N].文汇报,2004

[2]周军.多媒体带来别样教学效果[N].生活时报,2002

[3]陈福如.三方面着手提高数学教学效果[N].宜春日报,2007

[4]实践催开创新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第3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孙悟空,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毋庸置疑,孙悟空可谓《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且是《西游记》中大力讴歌的中心人物。他具有追求自由、平等的本性,勇敢好斗的战斗气概,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活泼乐观的诙谐个性等等,让我们感到孙悟空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立体、真实的感受。同时,这些“多面”性格,为他取经路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也为他取得正果做了有力的铺垫。

追求自由 向往平等

自由无非是指有自己做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而平等则指 政治、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或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其实,孙悟空自出生的那一霎那,就开始追求着自由和平等。

孙悟空是由天地日月精华哺育出的一顽石,无父无母,每天被大自然自由的细胞孕育着。因此,从他破石而出的那一刻,就开始真正追求着自由和平等。这些,可从可从《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得知。到其后来,悟空为了长生不老,毅然决定离开花果山寻求法术,可见其不受时间约束的自由。同时,他也希望有上天入地等本领,可见其不受空间限制的自由。甚至,就连他的如意金箍棒也是大小、伸缩自如。这些,可谓自由精神很好的体现。

当然,最让大家熟悉的还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场景,悟空对神权的违抗让人不禁大叫畅快。在小说前七回中,作者写了孙悟空二次大闹天宫。第一次是觉得玉帝不会用人,只给他小小的弼马温一职。第二次则因恨玉帝赐个他的空头衔“齐天大圣”,而没资格参加王母的蟠桃宴。于是一气之下,悟空偷吃了仙桃,喝光了御酒,吞下了仙丹,并且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甚至还在被擒后,说出“玉帝不让位,打乱天宫”等大逆不道的词汇,这一切的一切充分体现了悟空想要追求自由、向往平等的本性。

勇敢无畏 爱拼才会赢

“斗战圣佛”的美名从来不是孙悟空自许的,当然,也不是别人强加于他的,而是名副其实地属于孙悟空的称号。从悟空的“智闯三界”(地府除名、龙宫索宝、大闹天宫)到取经路上为保唐僧与妖魔的生死拼杀,无不显露出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凌霄宝殿上,“齐天大圣”不畏强权,大闹天宫,力争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可谓其英雄本色淋漓尽致的表现,更是其勇敢好斗、敢争、敢拼的完美体现。

取经路上,本就困难重重,再加上妖魔的级别提升、师傅的不理解等因素,使孙悟空除妖上增添了不少麻烦。可不论环境多恶劣、妖魔多能耐,都无法减弱“斗战胜佛”勇敢无畏的英雄本性。从黑松林的黄袍老怪,平顶山的金角、银角大王,再到女儿国的琵琶精,无底洞的老鼠精等等,孙悟空都凭借自己的能力化解一桩桩危机和困难。

当然,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小说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片段: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在白骨岭白骨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虽然,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中遭到师父多次误解,并写下贬书,但这只是悟空未能好好与师父沟通的结果,可这却又从另一方面深深体现了孙悟空那勇敢无畏、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精神。因为,斗战胜佛相信“爱拼才会赢”!

活泼调皮 机智诙谐

猴子是灵长目中动物的俗称。灵长目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普遍好动。而孙悟空本就为一灵界石猴,当然,必不可免的具有活泼好动、聪明机敏的猴性。

例如,在《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孙悟空早猜到让猪八戒巡山必然会偷懒,并编写谎言欺骗大家,于是,变成一只小鸟跟踪猪八戒,并在其回来后让师父盘问猪八戒,揭穿其谎言,让猪八戒着实出了不少洋相。他还知道猪八戒喜欢美女,就经常变作美女戏弄猪八戒。在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由于玉兔精心系唐僧,孙悟空就经常调侃唐僧,让其与玉兔精成亲。还有在女儿国时,孙悟空也经常调侃唐僧,要求其与女儿国国王成亲等。甚至,连观音、佛祖他都不忘调侃一番,更不用说那些妖魔鬼怪了,更是孙悟空拿来戏耍的对象。这些都是孙悟空猴性中活泼调皮、诙谐的体现。

而孙悟空的机智,在《西游记》中更是随处可见。例如,在其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中,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于花果山,当他与二郎神大战三百多回合,还未分出胜负后,他转而变成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等与二郎神斗智斗勇。更精彩的是,后来变作一座土地庙,嘴巴为门、牙为门扇、舌作菩萨、眼作窗户,可是还剩一条尾巴怎么办呢?孙悟空灵机一动,将其尾巴变成一个旗杆竖在庙宇后面,害的二郎神一顿好找;还有,在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中,悟空和猪八戒、沙僧分别巧变成三清观三位神仙,从而戏弄三大妖怪等事例,数不胜数。

孙悟空如此多面的性格特点,造就了他以后的正果,“斗战胜佛”的称号,也美名远扬。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他的性格有着重要的联系。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决定其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选择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根本性的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如果一个人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性格就是其钢筋骨架,人知识和学问等则是从充斥于骨架上的混凝土。钢筋骨架决定着大厦能建多高,建多壮。概括的讲,性格就是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理智、沉稳、坚韧、执着、含蓄、坦率等等。

第4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关键词:智慧理答;修正式理答;强化式理答;提升式理答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真实的表情,或者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课堂上的对话、交流、互动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给予恰如其分的理答,那么学生求知的欲望就会被激发,思维的火花就会被点燃,从而产生积极的动机和活跃的思维,增效课堂教学。

那么,何谓理答?在笔者看来,“理答”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给予明确、肯定的评价。它产生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因时、因人而变的教学机智,其本质就是教学信息的反馈,直接影响着课堂生成和课堂文化场的营造。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理答有哪些形式呢?

一、修正式理答

修正式理答是指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表述不清、内容含糊或者思维混乱的问题时,教师就要给予引导和纠正,使学生从不完整的感性认识回归到理性的层面上来。

1.指导性修正

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表达时往往喜欢用儿童语言,有时很容易断章取义。这时,教师就要用确切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修正,同时给予明确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请看窦桂梅执教《三打白骨精》的片段:

生:我觉得白骨精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坚持自己的理想,有信念,很执著,很了不起。

师:哦,那你能不能说说白骨精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要吃唐僧肉,想长生不老。

师:那你再说说,我们该如何评价白骨精的这种“执着”?

生:(皱了皱眉头)她会不择手段,誓不罢休。

师:好,你先坐,呆会儿我们再聊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评价孙悟空。

生:孙悟空对师父很忠诚,重情义,也很执著。

师:你觉得悟空的“执著”和白骨精的“执著”一样吗?

生:不一样。孙悟空的执著出发点是“善”,白骨精执著的目的是“恶”的。

师:嗯,不错,你真是“善恶分明”!现在请你结合白骨精的“无心向善”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的地方不对,它总想害人,所以没有好下场。

师:妖精的执著不是一种智慧,而是一种害人阴谋!它的出发点错了,方向不对,所以即使方式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方向,存在价值取向问题时,窦老师采取了“暂时搁置”,这是一种高明的智慧理答。与其纠缠不清,不如放弃即时引导,转换视角,尝试拓宽学生的狭隘思维,通过反问,使学生重新审视刚才的错误思维,从而经历了一个“自悟”的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归纳性修正

课堂上,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全面,或者是些只言片语,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将这些“零星之言”概括成精要的知识或结论,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

比如虞大明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时的理答片段:

师:咱们这堂课领略了刷子李神奇的技艺,也体会到冯骥才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精彩。那么,老师想请你说说,读了这篇小说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挠头)

师:心中清楚,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是吗?

生:要想在社会上混,必须要有绝活,手艺要高超,

生:有能耐的比没能耐的吃香。

师:这是肯定的,你也要有些能耐。

生:做人不能徒有虚表,要有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生: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手艺活更是这样。

(全班大笑)

师:对啊,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勤奋、努力、顽强,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就。这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虞老师不动声色,见招拆招,或安慰,或不答,或肯定,最后引导学生综合各各观点加以归纳修正。

二、强化式理答

强化式理答是指当学生回答的问题富有价值和意义,或对问题的理解有独到之处时,教师就要用重复、突出的方式加以强化,以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

1.语言强化

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用丰富的语音语调进行重复。

请看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的理答片断: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

生1:极其瘦弱的背。

师(低沉地重复):极其瘦弱的背。

生2:弯曲的背。

师(颔首):弯曲的背,佝偻的背。

生3:脊柱突出的背。

师(微微皱眉):因为瘦骨嶙峋,你看到了突出的脊柱,看到了一根根的肋骨。但是,不对呀!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4:笔直的。

师(激昂地):是笔直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5:挺拔的。

师:对呀,是挺拔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6:胖胖的。

师(急促地):确切地说,是结实的、丰满的、健壮的,这才是我记忆中母亲的背呀!

重复语言有强化创设情境的作用。王老师正是通过不断重复学生的回答,加上丰富的语调和表情,强调学生回答中的词语,强化了学生对母亲人物形象的感受。

2.体态强化

体态强化是指借助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强化,这种强化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笔者在执教《燕子专列》,让学生回到课文语言文字中去体会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时,就采用了体态强化方式展开教学。

师:听你读这句话时,我觉得“长途跋涉”这个词你读得特别有感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长途跋涉”说明燕子已经历经千山万水,疲惫不堪。

(师做动作,一边“飞”,一边不停擦汗,装出一幅疲惫不堪的样子。)

生(大笑):“长途跋涉”这个词表示路途遥远,燕子飞了那么远的路,累得快不行了。

教师通过动作、表情示范,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对“长途跋涉”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里,教师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作理答。平时课堂中,特别是当学生的回答十分出彩时,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点点头,拍拍肩膀,或者握握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理解为神情理答。教师夸张有趣的表情有时也是一种理答方式。皱皱眉头,是暗示学生你还没有听明白;瞪大眼睛,是让学生觉得他的回答令人惊讶;点头微笑,是鼓励学生就这样一直说下去。虽然这样的理答没有声音,但有时更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起到强化效果。

三、提升式理答

提升式理答是指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情况下,再次组织问题,引导学生重新深入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答。提升式理答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所采用的教学行为。

1.探问

当学生面对问题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时,教师就要改变提问角度,或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然而再逐一发问,或者提供回答问题的线索等。

比如孙双金老师上《落花生》一课,等学生初读课文后:

师:今天上课的问题由同学们提出,能提出小问题的就有小进步,能提出大问题的就有大进步,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那我就拜你为师。

学生思考了3分钟后,却依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无头绪。孙老师意识到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还没学会提高,便立刻调整心态,问道:“你们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生:新花生,开辟,茅亭等。

师:有不理解的句子吗?

生:“那晚上天气不大好,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接下来,孙老师引导学生问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1)父亲和我们在一起是常事,为什么作者的父亲难得回家?(2)既然父亲难得回来一次,为什么选择花生节那天回来呢?(3)他回家仅仅是为了吃花生吗?

孙双金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遭遇学生冷场,他没有盲目“进攻”或“撤退”,而是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降低难度与坡度,让学生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主题,步步深入,最终把学生引入主动发问、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

2.转问

所谓转问,是指当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完整、不准确或者错误的时候,教师再向其他多个学生追问。它的好处是可以引导更多学生的参与,可以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课堂上教师一般会用“你知道吗”“谁还有补充”“谁也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这种类似“抛绣球”的方式,既可引起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也可为教师赢得时间组织思考。

转问的另一种思维是求助。一次,于永正老师上课,一个学生站起后,一时思维“卡壳”回答不出来。于老师笑眯眯地告诉他离开座位寻求帮助者。当这个学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帮助,并且很完美地回答了问题,课堂上的一个冷场就十分巧妙地化解开了。

面对课堂中的“冷场”,教师通常的理答方法是让学生先坐下,并且告诉他再想一想。至于学生有没有想,能不能想出来,就没有顾及了;然后调转枪头,转问他人,班上那么多学生,总有一两人答得出来的。于老师的理答处理,不可谓不充满智慧,他不仅引领这个学生解决了问题,还向全班学生渗透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助。

3.追问

所谓追问,是指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深刻为止。追问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个学生,是纵向深入式的,这样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引领学生进入思维的深处。也可以是不同学生,是横向的递进式,这样,可以从多角度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深处。

总之,理答在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有潜力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提升式理答;对于大多数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找到回答中的关键点、闪光点,运用强化式理答方式给予引导提升;对于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要多用鼓励的修正式理答,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多采用探问、引答、转问等方式,分解问题的难度与坡度,以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新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项阳,等.让课堂充满灵气――智慧理答入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第5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一、悟人:在感悟形象中习得记人方法

人是历史事件的重要元素,阅读教学就应该将文本中的历史名人作为教学关注的核心对象。以历史的视角关注文本中的人物,不仅仅需要结合课文故事和文本语言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明晰作者刻画、展现人物的策略和技巧。

以“三顾茅庐”为例,课文在刻画主人公刘备时,就在“第三次拜访”这一环节中紧扣了人物的动作,借助刘备“半里多路、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耐心等候”等词语凸显了人物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则侧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对人物这些细节的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揣摩与补充。首先,揣摩人物这些行为背后的心中所思:让学生借助文本鲜明的动作描写,揣摩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走进人物内心,实现与文本人物的心灵对话,以己之心揣度人物之腹;其次,补充文本未尽之言:课文中没有对刘备进行对话描写,教师则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开掘刘备与关张二人、与童子、与诸葛亮可能出现的对话,进行补充性描写。这样的对话描写既与课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相得益彰,更让学生在深入人物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的方式将人物的内心展现出来,更好对凸显了刘备的内在特点。

正是由于对人的品鉴,历史类文本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走进人物,走进作者,在体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积累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鉴事:在把握事件展现中积累叙事技巧

历史题材类文本在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记叙,旨在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的真实。由于所隔的时间较长,历史事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所以常常在写作方法上都有着值得学生悉心领悟的独特策略。而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审视,我们绝对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学会跳出“历史事件”,学会以理性的视角品析事件、品鉴作者对事件的处理方法,从而让历史类课文的教学回归语文本位。

“三顾茅庐”作为刘备拜访诸葛亮过程的高度概括,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事件体系。其事件的由来可谓错综复杂,而入选教材时并没有涉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适当了解“徐庶回马荐诸葛”,以及刘备当时的军事处境等背景,从而为感知历史事件奠定基础。而从语文的维度出发,课题中的“三”字在教材内容中体现并不明显,第一二两次的拜访课文仅仅以一个自然段进行了略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当学生深入体会到这种写作方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后,教师则可以拓展认知,让学生知道历史类文本中“三”其实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标志。其在表达中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具备了一波三折的特点,比如“三打白骨精”“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读来荡气回肠、曲折跌宕。教师则顺势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文,补充阅读“三顾茅庐”的事件全貌,让学生形成整体地了解与感知。

三、品景:在感受景物特点中迁移写景策略

历史类文本在展现事件的过程中,常常会穿插一些景物描写,往往这些景色描写并不单纯是为了写景,更多的是将景色描写与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进行有效链接。关注历史类文本中的景色描写,不仅可以从作者那里窥探到景色描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借助景色感知人物,学会作者“借景喻人”的表达艺术。

仍旧以“三顾茅庐”为例,在刘备进入卧龙岗之后,作者就进行了一段景物描写。教学中,教师首先从纯粹景色描写的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总分构段、选取典型事物的写景方法。随后,教师则引导学生结合事件和人物深入思考:卧龙岗景物众多,为什么作者偏偏选中了“松林、溪流、竹林”等事物,让学生学会从借助景物特点和人物形象之间的相似结构解读历史题材类文本中景色描写的独特规律,丰富学生景物描写的方法。继而顺势为学生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写法进行随文练笔:考试不理想的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心情郁闷,你会选用怎样的景色进行表达人物心情呢?

历史题材类文本中的景色描写,可以说是历史事件的浓缩,更是人物形象的印证,从语文视角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体会。

第6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我们都知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到高中,漫长的十二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不放,通过工具渗透人文性,这是“本真”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从儿童的成长过程来看,就是保持童心,养成善心,释放潜能,语文综合素养得以习得,合乎规范而自由健康地成长。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从教师的教育精神来说,就是希冀通过保留、引导、升华儿童善良、率真、多问、乐学、好动等本性,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从师生共同活动来说,就是双方平等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换,质朴人性的碰撞,科学价值观的共鸣,在共鸣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得以提升。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怎样演绎“本真”的内涵呢?

一、本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朴实的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语文阅读教学之根是利用文本引领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涵咏中品味语言的内涵、内化语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例如最基本的词语教学便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看似已教过,但学生什么也不明白。“要让词语教学生根”,就是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词面义、词中义、词境义和词外义并且理应让学生会写会运用。

阅读教学中可以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不仅仅将课堂串连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词语的感悟由静态到动态,由抽象到形象,由孤零零的词到情感丰富的文本内涵的感悟,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语文课中应一直润浸着语文教学之根即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涵咏中品味语言的内涵、内化语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这正是本真语文阅读所要追寻的首要境界。

二、本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合融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应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多方面的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的独特体验,所以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前两层逻辑关系可以说是大家对“语文教育特点”的共识,问题就出在第三层逻辑关系上: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共识,而且是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问题――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有时这种体验和价值取向却又偏离文本的指向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理应合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多元解读的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和人物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对此,一些教师不但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对这种解读大加赞赏给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试想,如果社会上真的涌现出这么一批“聪明机智”的“狐狸”和“白骨精”以及“把握时机”的“南郭先生”,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采用“放羊式”教学,让学生用个体文本解读的结果来代替文本原本的意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缺乏大体统一的标准。教师甘当学生的“伙伴”,而忘记了自己“教”的专业角色。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时,必须明确: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但毕竟还是林黛玉,而不可能是薛宝钗。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让学生任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将会陷入混乱、无序状态。

尊重个性差异,倡导多元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在处理“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时,可采用先放后引,先求异后求同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让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这正是本真语文阅读需要的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的合融。

三、本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智慧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直立行走、用手劳动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语文课堂,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然而,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观摩课,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热闹有余而静思不足,多的是小手如林、议论纷纷,少的是潜心默读、圈圈写写。“写”,成了被语文课堂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写”,怎样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因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思考、书写的时间。匆匆而就,所表达的就难免肤浅、草率,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写”的训练活动,要做到三个“有”。

有的。每次安排“写”的训练,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概括故事而写,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可以为感悟课文而写,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加真切地进行感情朗读;可以为理解表达而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这样的写,既有利于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又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写的机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均等的,人人都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较之“说”,有三个优点:一是消除了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避免了课堂上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听讲的弊端;二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表达得更加有序、严密;三是通过书面的展示,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点、修改留下了空间,而说话训练,稍不留神,学生的发言就从耳边溜走了,想帮学生订正都没有了凭借。

有法。写的训练,不能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不能是学生已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再现,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写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写的方法的指导,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别人思考角度、思想内容的独到之处,开阔写的思路、丰富写的内容。

有情。一是要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写只是让学生“如愿以偿”的一个过程,写得要适时。二是要让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能写空话、套话。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当然,写的训练要适时、适度,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简约有效,才会变得本真。

四、本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广博的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有过一段话,他说:“可以说,中小学教育的全部工作和意义,就在于‘为孩子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牵着中小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创造未来的孩子在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无怨无悔的啊!”而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针对如何学好语文也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明白语文教学的真谛,那就是――信仰阅读!而要做到大量阅读就必须走出课本,走进书海。这就迫使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以课本为基点,充分开放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举办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7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对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比较玄奘与鉴真的异同,培养初步的比较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玄奘、鉴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对文化传播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玄奘西行,吃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鉴真不怕艰险,六次东渡到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讨论法、讲授法、图片展示

作业设计:

上网查找其他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把你认为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讨论的问题:

1 在比较玄奘与鉴真异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如何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及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背景: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为渲染气氛,我首先放了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同学们一下子进入了状态,一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同学还跟着音乐哼起了歌词。

我问:“同学们,《西游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你能讲几段吗?”

大家纷纷说道:“三打白骨精”“过火焰山”“盘丝洞”……

“明朝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根据唐朝的高僧玄奘西去古印度取经的史实,又虚构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艺术形象完成的,我们非常喜欢和熟悉,那么请同学们帮我解答几个问题。”

我问:“玄奘为什么西行取经?他要经过哪些准备?玄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玄奘西行取经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我把问题列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以议论或阅读课文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有了答案。

“玄奘取经是因为他发现原有的佛经有许多误译、缺失和错漏之处,容易引起人们误解,于是便决定西去印度取经。”有同学从课本中找到了现成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也比较简单,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他自己的观点。

“简单的行李、交通工具(马)、食物和水。”回答得干脆利索。

“玄奘西行取经,加强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唐朝的进一步发展。”

“印度的名称就是玄奘在译著时,把‘天竺’译为‘印度’,一直沿用至今。玄奘口述,他的弟子记录编写了《大唐西域记》,是今天研究印度、佛教的重要史料。”我补充了一些同学感兴趣的知识。

关于鉴真东渡日本的内容:我决定用优美的故事告诉大家。

口才展示:

程子建同学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课外书读了起来:

鉴真本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唐朝佛教盛行,他的父亲也是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淳于14岁时,有一天跟随他父亲去扬州的大明寺。也许是佛缘触动,他当即向父亲提出要出家,得到父亲的赞许。淳于进大明寺受戒成为智满禅师的徒弟,法名鉴真。鉴真26岁登坛讲律疏。鉴真人虽出世,却以出世之情怀关切人世之事。那时,中国同日本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在第九批遣唐使团中,有两名年轻僧人荣睿和普照。他们在长安的大安国寺学习,他们的老师是鉴真的徒弟道航。道航经常在授业时,把对师傅的敬佩之情流露出来。两位年轻的僧人因此很想见见他们的师祖。公元742年,他们终于在普照寺见到了德高望重的鉴真。他们请求鉴真与他们一起东渡日本传播佛学,鉴真欣然答应了。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鉴真进行首次东渡。又过了5年,鉴真和弟子们进行第五次东渡,这一次的行程最长、遭受艰险最大。鉴真一行在海南休整近一年半后,返回扬州,开始为他的第六次东渡日本做准备。鉴真到达日本后,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者,为中日友好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

讨论:

同学们按小组进行讨论,把讨论结果列表如下。

列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比较、分析的过程。

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小结:“唐朝时期,我国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鼓励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唐朝的强盛。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繁荣,必须要实行开放式的国策,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课后反思:

第8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关键词】多元解读;体悟与发现;价值导向

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 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 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 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时,相同的课文在不相同的学生个体阅读中产生了“多元解读”效应。按理,“多元解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再创造。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透过作品和文本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与理解。

学生产生多元解读本身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单一,有时候可以这样说是创新思维潜力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教师保护和张扬的。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正如一则笑话所说,一个“O”,数学家看见“零”,化学家看见“氧”,音乐家看见了“休止符”。鲁迅先生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看到缠绵。”但是我们的教材课文内容由于时代的不同,所恒定的价值取向就不同。作为文化的传承,我们是不能把课文内容全部更新成为新时代课文内容的。如今,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材内容的导向问题,刻板理解新课标提倡的多元解读。加之我们一些教师理解层次不一样,从而使部分教师在教学阅读实践中产生误区,即不管学生解读的结果如何,一味予以肯定,美其名曰让学生个性特征等到充分张扬,独特体验得到充分的展示。

选入教材的文本,有的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后,作者当初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产生了怀疑,甚至批判,比如《落花生》一文,作者的价值取向是做人要做一个象花生那样,不张扬,默默无闻,外表不好看,但很实用的人,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学生再解读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和批判,提出“为什么要做花生那样的人呢?难道苹果、石榴就只是好看而不实用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苹果、石榴呢?这正说明它有实用价值啊。我就要做一个象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既要做一个外表美的人,又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谁说花生的内涵就一定比苹果、石榴丰富呢?”这时候,有的教师一片茫然,觉得学生讨论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好像是对的,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傻。殊不知,是教师没有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思想目标是什么。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呢?承认文本或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引导学生发现阐释文本或作品的“多元主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对其它学科教学应承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既要肯定作者的价值取向,又要肯定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向学生讲清楚时代不同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就不同。同时,对一些文本的解读,教师就必须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决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文本解读。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他们带着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走出课堂,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误读与曲解,也是语文教师的失职。

第9篇:三打白骨精概括范文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0-2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居住在闽浙赣山区的一支古老淳朴的民族。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现有六十三万畲族同胞。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她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谣语族苗语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表现为民间口头传说和山歌这种口头文学形式。小说歌形象地反映了畲族人民在各阶段的社会生活,表达了畲族人民的爱与憎、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他们的民族心理结构和审美理想。为了解和研究畲族人民的社会组织、经济制度、婚姻形态、、道德观念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原始材料,实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产生,一直可以追溯到民族形成的东汉时期直至恒古。畲族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和“捕野禽射野猪”的原始狩猎阶段,当时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决定了畲族人民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处于被自然奴役和支配的地位。然而,畲族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与强大的自然作斗争。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就产生了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并且借助最初的意识和语言,去探索大自然。畲族先民对自然的探索和思辩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这种抽象复杂的思维形式在语言上得到表现,这就产生了畲族人民最古老的文化——神话。如属于创世时期的神话;反映人类起源的神话《凤凰蛋》,以及民族起源神话《高辛与龙王》等等。

畲族小说歌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口头文学,也称畲族山歌。畲族小说歌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幅记录畲族人民社会生活、民族心理特征的历史斑斓长卷。

畲族小说歌有:歌唱富有反抗精神的《孟姜女》;表达畲族人民对自由美满爱情追求的《祝英台》和《白蛇传》《三公主》;叙述仙人故事的《吕洞宾》《洛阳桥》、《李彭其》;三国故事《仕许回家》;历史人物传说《姜公吊鱼》,《洪武帝》;西游记故事《三打白骨精》以及《闹和天》、《百寿图》、《钟景祺》等等。这类小说歌共同的特点是:富有畲族山歌特色,不仅结构严谨韵律铿锵,而且语言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其中《祝英台》和《白蛇传》、《孟姜女》、《三公主》最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富有独创性。畲族小说歌《祝英台》的结尾并没有以“化蝶”而告终,而是“五雷辟地好敬(惊)人,崩入三丈三尺深;英台魂魄坟前走,变做蝴蝶入山林”,“马家公子气死阴府,人皇庙上去告状”。最后人皇(即汉族城隍庙)判定祝英台“这世山伯为夫妻,后世再做马家人”。后因梁山伯考中状元,丞相欲招其为婿,而山伯不从,最后“发落油州筑城墙”。祝英台收拾家什去找夫,最后夫妻团聚在“油州”。又如汉族民间传说《孟姜女》中关于长城崩塌是大海怒潮所致,而畲族小说歌却以为是九头神牛的力量才使长城崩塌。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正是明清时期畲族人民开始“牛耕锄种”的社会现象,在畲族民间文学之中的反映。再如,汉族传说孟姜女最后跳东海而死,而畲族小说歌却使悲剧变成喜剧,使一对情人,相聚在天堂。这正是畲族人民叛逆性格的外露,对残酷封建制度仇视的折光。

畲族人民从自己的社会生活出发,以畲族人民自身的审美理想为标准,接受或吸收了汉族民歌和传说以及戏剧、说书的各种成份,并把它溶进自己的山歌之中。

畲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这些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同等于任何“作家文学”。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尊重畲族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民间文学的特色,从历史、民族、民俗及其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上进行客观和民族特征的结论,来帮助整理和发展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化。

1 畲族语言的发展对畲族小说歌产生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畲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但她却有统一的语言。畲族民间文学只能表现为口头文学形式。勤劳,聪明的畲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劳动节奏和畲语语音的特点,以及生活环境,总结概括为七言四句的山歌形式。因为畲族没有书面文学,所以山歌在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劳动有《劳动歌》传授劳动技能;做丧事有《哭丧歌》(也称《死人歌》)来抒发悲伤,表达对长辈的哀悼;嫁女有《劝嫁歌》来告诫做人的伦理;娶媳妇亦用山歌和清茶来款待来宾;即便是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也用山歌来互诉衷肠。总之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她在落后贫穷和畲族地区代替了教育、娱乐等的作用。其实山歌是畲族人民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一种形式。她的多功能性,是由畲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决定的,也正是这种原因使她成为畲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口头语言的运用是畲族小说歌及其它口头文学形式创作的主要方法。

2 畲族小说歌兴起和繁荣的内在原因

畲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有的内容和形式已不适应人们的社会要求必须有突破。过去原有的形式,如神话、传说、杂歌以及单调的叙事歌,已不足表达这个时期的复杂社会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要求有一种容量大、篇幅长、情节曲折动人、注重大物形象的艺术形式来满足畲族人民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畲族小说歌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和繁荣的。

畲族民间口头文学和古老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杂歌和长篇叙事诗的出现,为小说歌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畲族民间职业或半职业歌手的出现,对小说歌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畲族人民称自己的歌手为“行郎。”他们大都出身于社会低层,本身就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最熟悉自己的民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