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营销专业毕业生 改革 思考与建议
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用人单位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了营销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营销专业改革对大学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寻求促进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研究主要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背景,重点研究高等院校营销课程的改革问题,希望通过改革能够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提升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
(一)企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学历要求
本项研究是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问卷资料的对象是由淮阴师范学校04级经济与管理系的毕业生,内容是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问卷调查了52家企业。63%的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基本满足,13%的企业已经不再需要营销人才,并且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营销人才学历的要求不同。根据问卷结果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即通过检验证明交互分类表中所出现的分布差异是由于随机误差引起的,还是由于总体中的分布情况所导致的。
从上面的交互分类表看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企业对于高学历的需求比较多,而私营企业对于学历要求则要低。我们通过X2检验来说明这个样本能否代表总体情况。
通过计算得到X2值为36.94317,假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查表得到X2的临界值为36.415,X2值大于临界值,我们可以认为: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学历要求是不同的,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高等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具有的本科学历基本上可以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要求,但还是无法满足一些营销主管类职位需要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所以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二)企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能力的观点
首先,企业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具备多种能力。对于营销专业毕业生来说,具备这些能力就能符合企业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说,也要培养学生掌握这些能力。在对企业的问卷中我们发现有86.5%的企业认为营销人才应具备销售实战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从销售实战能力方面加强对营销类学生的训练,使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
其次,客户关系维系能力也是营销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营销策划能力与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也有一般的企业认为这是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企业认为营销人员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的排序来看,上述四种能力是企业比较看重的。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进行交流,而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都是营销专业毕业生必须学习的营销专业课程,学生只要增加实践能力就可以符合企业的要求了。
(三)专业知识是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业知识的教育是高等学校实施专业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大学生显示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专业教育改革、更新专业知识内容、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被调查的企业认为营销专业毕业生最大的优点是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这是学生在学校受到系统教育的成果;第二个突出的优点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营销专业的系统知识与相关理论知识;第三个比较突出的优点是沟通能力强和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这两个优点是并列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因此,高校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企业所看中的营销专业学生的原因,也是在高校教育中应该继续加强的。
(四)实践经历逐渐成为影响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实践经历是营销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缺乏的,然而实践经历却是企业所看中的营销岗位应该具有的,在问卷“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不满意的方面”这一问题中,结果显示7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并且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脱节。这就说明了营销类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会在就业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高校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重点应该是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高校也可以联合一些企业,与他们合作培养学生,以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具体如表2所示:
二、对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制定大学生能力培养计划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增设实训课程,如市场调研、销售训练、模拟洽谈等,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营销类课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应以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指向,由于企业最清楚一线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所以,有必要建立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发、设置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度。
我们可以采用经济实体与教学双重性质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把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结合起来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使营销专业毕业生具备从事营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我们必须在全真职业环境中对学生加以培养,同时要有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综合两大途径的互补性优势,学校可以将校内的超市、餐厅、招待所等在整合、提升后改建为实训中心,该中心应该是具备双重属性、多重功能的实践性教学机构,应具备不同于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的经济实体性质,还应具备不同于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的教育性质,学生可以在全真的环境中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师作为实训中心的决策者,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应得到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二)增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在改革课程时应打破学科专业教育的单一性,加入一些相关学科来拓宽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
学校可以按照如下要求设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上述课程体系安排要根据营销人员的从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增设以营销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课程。同时营销职业能力不仅要涵盖基本的营销技能,还应包括营销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基本职业能力模块突出的是营销工作各环节所需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在专业方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营销专才。
(三)加强营销专业教师素质建设
师资是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销专业的教师,学校不能只看其学历、职称,还应看其是否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高等院校营销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教师缺乏营销实践能力和营销实战经验。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打造合格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可以吸纳社会人才,面向社会招聘营销实战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来校工作。但是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加之企业的高薪竞聘,使得招聘此类教师的难度很大。其次高校可以自主培养,学校通过鼓励本校教师自主创办经济实体或到一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学校需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健全激励管理制度,确保自主培养的教师可以把实践知识用到教学过程中。最后学校可以择优聘任兼职教师,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营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训练指导教师的力量。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够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地位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教育没有太大关联,一般是在学生大三和大四时举办几次讲座,而且全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去听,没有针对性,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与专业教育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使其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这会大大增加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五)建立一种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这是确保营销类课程改革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新的课程改革强调人本主义思想,要求评价要全面科学,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为主。
对学生的评价,要根据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要建立一系列考核评估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体系、科学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更注重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系,要把评价的重心更多地转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度、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探究、创新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等综合能力因素。同时也要把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等纳入评价的范畴,多关注其成长的过程性。
对教师的评价考评,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成长过程。营销专业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教学新体系,督促自身提升专业化水平。因此,对教师的评价考评,应采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要看其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力度;看其教学过程能否科学全面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功能等。
综上所述,高校营销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的确存在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脱节、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等问题,所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若干企业,从问卷的分析中,给出了一些促进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推动学校专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为民.对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6):254-257.
[2]宋,韩凤晶,金代志.高校市场营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0-124.
[3]李倩兰,阳红梅.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7,(9):79-80.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需要具有从事本营销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理念更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职业教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与产学研探索,顺利的达成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技术措施的处理者、技术革新的推行者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其培养目标。下面就从以下二个方面就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施策略进行一些有益的研究。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往往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这就迫使学校加强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基础能力的形成以教师为主导,而专业能力的形成则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创造能力的形成则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网络资源,部分课程要有CAI课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从当前高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高职教师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复合型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性质、学生自身学习的需求等方面要求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探索式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1)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2)仿真实践教学
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以10人左右为一小组成立模拟公司,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模拟方案,进行模拟教学,使学生在“经营”中学习营销,在“竞争”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创造条件让模拟公司参与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情景模拟教学法
模拟案例情景的方法,是分小组,通过学生自选、自导、自演、自评的方式,再现一个涉及到与所授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表演完后,小组各自总结所选案例表现的营销主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项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营销案例、分析案例、解析案例的能力。
(4)校外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去校外实地现场观摩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增强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同时也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求专业知识的兴趣。现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典型企业概况;生产运营系统;营销活动过程与方法等。
(5)探索式教学
设计相应活动或者提供实际方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练习或讨论,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受,并且经过课堂交流环节,开拓学生视野;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6)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
①校园网的应用,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学校斥资建设校园网,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也仅仅是基础,必须加大对这个教学和科研平台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当务之急是组建优质团队,构建立体的教学资源网站,给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及业余学习提供全面的多方位的服务。②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网络教学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与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应以专业方向为导向,强调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紧密性、整体性,并建立起“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专业骨干课程教学为主体,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知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情感,获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可以通过讲座或者学术报告、校外实习基地的认知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把实践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经验传授给学生。
2.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
实践性教学多种多样,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可机械。比较成熟的做法包括:模拟实验室教学、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专题活动课等实践教学环节。
(1)模拟实验室教学。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
(2)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一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掌握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使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知识领域进一步拓展。
(4)专题活动课。利用专题活动课,使学生能够将某一课题的理论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应用新学习的知识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进行模拟推销、商务谈判的策划、市场营销策划、CIS策划大赛等学术活动已经成为颇具特色的专业学术活动。
(5)产学研合作。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具体条件不同,因此产学研合作应该是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应根据高职学院与企业的具体状况、任务要求,确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以专业建设委员会形式合作办学。高薪聘请行业、企业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有计划的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参与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的制定,编写教材,指导实习和实践环节,能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行业背景、岗位群的要求,确保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应用能力强 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毕业生适销对路。
②以协作形式合作办学。协作形式合作办学是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比较普遍采用的类型,根据校企情况、条件和合作的程度确定校企双方的权力、职责,将企业的生产场所作为学校的实习场所,让学生到实际岗位参加生产操作,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企业指派现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并为毕业 生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科技开发等。
③以联合办学实体形式合作办学。这种合作是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高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教育。学院与大型企业集团紧密合作,双方得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获得最佳的人才效益。
总之,与普通高校和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相比,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手段,还是教学模式等方面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顺利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才能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应辉.试析"1311"制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5):82-85.
[2]平建恒.建构主义与市场营销教学[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1):21-23.
[3]陈群平.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经济师,2005,(4):108-109.
[4]梁修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广西大学报,2001,(12):26-27.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方法 授课质量
一、营销课程常规教学状况
技校生源一般较差,学生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养成了以教材为主,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此外,为了提高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许多学校被迫采用“应试型”教学,教学目标是围绕考试大纲将预先设计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师为考试而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作业多是应付考试的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反思目前的市场营销课,有多少时间消费在背诵与做题中!因此,专业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更新理念,不断学习,丰富自身教学方法!
二、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市场营销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刻苦耐挫能力等。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开展。
1.基础理论知识授课教学探索
为了打破基础理论课授课质量不高的现象,不少教师也努力提高自我,甚至采用普通人看来颇为激进的办法。2008年,广东某大学某专业的教授曾经给学生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写一份“打劫银行”的计划书。据说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面对着这个颇为刺激的作业,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无一不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功课,且对书本的理论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来看,该教授无疑进行了一次创新性尝试。
笔者曾在所任教的市场营销专业选取两个班做过以下试验:在讲授SWTO理论时,同样是两节课的授课时间,在甲班用满90分钟,根据书本知识结构对基本理论做了详细的分析;而在乙班却是仅仅用30分钟时间简单讲解,剩下的60分钟,则布置了一道课堂练习题“以《西游记》为题材,运用SWTO理论对唐僧西天取经进行分析”,要求乙班同学以四人为单位组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辩论。试验结果显示,后者无论从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前者。
可见,在教室里对学生面授理论知识,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
2.市场调研教学探索
市场调研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某一特殊的产品、产业或市场进行专题性调查与研究,从调查市场需求、竞争者状况等项目开始,分析问题,撰写专题分析报告。教师在讲授该部分理论知识后,应尽快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书本的理论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曾针对“限塑令”,专门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限塑令对零售终端的影响”为主题的市场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为期一周,具体部署如下。
在课堂上将国务院颁发的法令给学生解释清楚。
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有选择性地设计问题,亲自设计一份市场调查问卷。
协助学生对调查问卷的问题及其顺序进行调整,并油印调查问卷。
以小组为单位,派遣学生外出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线市场调查的艰辛。
外出调查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同学按时将调查问卷交回,由各组组长统计并提交调查问卷统计表,交班长进行数据汇总。
公布数据汇总后各问题的统计结果,并由各小组对问卷各问题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各小组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性地撰写专题分析报告,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教研活动经验总结。
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开展过相应的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实践证明,学生在了解书本该部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刀真枪地来了一次市场调查能更好地掌握实操技能。
3.营销策划设计教学探索
营销策划是市场营销专业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该部分的教学探索,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活动等入手设计策划方案。
笔者认为,填鸭式教学法是不可能让学生学会市场营销策划的。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更新,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市场营销策划的理论去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上。因此,在课堂上授课时,对基本理论应点到为止,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到引入经济领域典型案例上,或针对某一产品进行广告策划与设计,或是针对某企业的CIS进行策划与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创新性的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教师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策划方案,允许多种不同方案的并存。对于“奇谈怪论”,要以欣赏性的眼光对待,切勿冷嘲热讽,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推动他们大胆去摸索,解决问题。
专业教师还可组织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以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笔者所在学校营销专业曾联系了广州×××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由企业提供最新推出的产品,组织了一次“×××杯”营销策划大赛(见图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1 比赛现场
4.推销及谈判实践教学探索
推销实践是学生结合所学的推销理论进行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人员推销工作的艰辛。该部分教学的探索主要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二是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推销实践,三是课堂角色扮演。
第一种方式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在进行推销实操中掌握本专业职业技能。但是建立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践基地并不容易,许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书面协议上,缺乏长期性、持续性。另外,有的企业的产品较为专业,学生对产品及市场了解不足,缺乏长期跟进的能力及时间,因此只能做一些柜台促销等简单活动,锻炼效果也不甚理想。
第二种方式实行起来较为容易,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内跳蚤市场,销售竞赛(见图2)。由学生自筹经费,自找货源,在商品推销中收获“第一桶金”,从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刻苦耐挫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教师可在推销技巧方面进行辅导,促进成单率。
图2 营销活动现场
第三种方式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上虚拟场景,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体会如何进行推销。例如,“某软件公司推销员为拓展业务,通过黄页寻找潜在客户,了解到某公司的名称、联系电话以及地址,但缺乏具体联系人资料,请问该推销员如何实现成功约见并进行推销?”邀请一位同学扮演受访者,另外一位同学扮演推销员进行现场展示,其他同学提出建议。
实施购销模拟谈判也是一个提高学生营销技能的好办法,教学组织上可按以下三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生以4人为一组,模拟案例中的相关公司或组织。专业教师调整好课室布局,为各小组提供商务谈判背景资料。各组根据材料召开小组会议,进行人员分工,研讨谈判资料,策划谈判方案。
(2)模拟谈判阶段。为能真正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考察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对模拟谈判过程可预先进行设计,总体计划45分钟。具体操作如下:开局――初次谈判――休局――再次谈判――成交/不成交。
(3)成绩评估阶段。由各小组互评,相互给出改进建议。教师则根据每个谈判小组的谈判计划书及在模拟谈判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5.创业教育探索
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构造出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提高创业教育质量,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求职学生在机会来临时能转变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作为专业营销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创业尝试,或组建团队帮助企业销售产品,或成立模拟公司,实战式地开展各种创业活动。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低成本创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义乌工商学院配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网店,网店业绩甚至可抵学分!校园内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商业触角已遍及海内外。据悉,该校有一位同学在校期间的网店业绩不菲,月收入达到三四万!在利润的驱动下,学生主动自觉地寻找市场营销书籍,从书本寻求提高销售额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其专业知识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三、小结
为基本依据。当前高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比较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的契合问题的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关于增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契合程度的建议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市场营销 专业课程 工作岗位 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应是针对工作岗位要求而组合的相关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是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学内容。从高职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来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契合度不高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1 高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契合
高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有机契合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其表现形式为专业课程设置与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之间相适应,专业课程实施的结果与具体工作岗位人才需求规格和质量之间高度吻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高度契合应该全方位的:①课程目标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②课程设置按照学生将来在具体职业岗位“做什么、如何做”的要求,决定教给学生什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③课程组织以现实的工作过程的展开顺序及工作过程中动态需求的内在联系依据。④课程实施以工作实践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使学生熟悉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
2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所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契合度不高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2.1 课程设置目标与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错位
许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按知识的科目结构求量、求广地组织教学,没有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划分并按照各科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来组织教学。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对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学生只掌握专业知识,对其他方面知识知之甚少,这种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致命的。
2.2 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的现实需要不适应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严重老化,课程内容衔接不完整,忽视职业岗位能力和态度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课程设置较少且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完整的工作岗位技能应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部分。从某种角度说,职业能力和态度的成份是构成学生岗位技能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2.3 课程结构与所对应的工作流程契合度不高
市场营销专业在安排专业课程的结构、组织专业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设置专业课程,课程构建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健全。实践教学任务不明确、内容不系统,缺乏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3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契合度不高的原因
3.1 缺乏与工作岗位变化的主动适应
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对工作岗位变化进行有效预测分析。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不是从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出发,而是以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心。这种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导致了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也难以实现与工作岗位技能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同步。
3.2 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
很多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是学科化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对大学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经过简化而得到,甚至有的专业课程与同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完全相同,或是普通院校专业课程的“压缩饼干”,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樊篱,无法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3.3 没有以相应课程标准为依据
专业课程的制定没有依据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来进行,缺乏对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体系、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教学参考资料、课程考核等方面严格把关,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特征是突出职业核心能力技术标准与技术操作标准这一重要问题。
4 增强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契合度的对策
4.1 加强课程设置对工作岗位变化的主动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营销工作岗位内涵不断变化,高职学校应建立紧盯市场的专业课程开发与选择的岗位需求预测机制,针对那些有着旺盛社会需求的职业和岗位设置专业课程,保障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所针对的工作岗位的契合,确保人才培养的适时适需,避免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需求脱节而导致课程开发和设置的无效性。
4.2 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动态完善
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市场营销学科的现状和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构成系统和完整的网络,建立一整套的相关课程来适应这个系统中各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和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虽然现代市场营销学必须随市场的主客体交易特征、运行机制、营销环境等变化而变化。但是,作为培养市场营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体系内的课程在空间和时间排列上应互相照顾,有机整合,同时,注意吸收从各个层次的人员(包括专业教师、在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其他学员等)反馈上来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之应对新一轮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4.3 从内涵上优化课程开发及设置
①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程,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方面和商业文化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和团队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如礼仪类课程,通过整合与更新避免在内容上重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内容,如增加数据库营销方面知识。对于工具性较强的课程则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③采取多重教学模式,开发学生潜能,如在强化电化教学方法之外,大力加强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营销氛围,感受营销工作的多变性和复杂性。④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训室建设,工学结合落实到位,真正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提升的平台。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要注意实践操作的难度逐渐增加、控制范围逐渐扩大,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得到逐步积累。其次要设计好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营销实践,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⑤市场营销岗位就是要对不断变化工作环境的创新性适应。营销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把动态的营销实践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教材的内容要反映现代,融合前沿,增添现代市场营销学科研究的新成果。选用教材内容要新颖,具有时代气息。
重新审视当下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的契合,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契合相关问题的探索,力求在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从知识能力的依托——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完善我们的培养目标,完成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课程研究领域,还有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新课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尚忠.略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1996,2.
[2]周益斌.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调整[J].机械职业教育,2006,1.
[3]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4]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职业技术教育,2005,
2.
[5]徐国庆.职业知识论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职教通讯,2006,
7.
[6]吴建设.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高职课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关键词]优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设置的应用性特色不鲜明。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院现有的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与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相比,除了课时量有所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
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两种教学形式。从时间的总体分配上看,现行教学计划中第一学年多开设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第三学年上实习实践课,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
3.专业课程开设过于集中。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在第4学期陡增,且集中在第4、5学期,这两个学期平均每学期有5门专业课。在针对学院市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课学习期间需要足够的自学时间,另外考虑到第4、5两个学期要进行各种类型的技能考试,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备考,因而不宜将专业课程过于集中在第4、5学期。
4.课程设置的横向整合性不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单科课程较多,综合性课程较少,忽视了课程之间的整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强调基础,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强调宽口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使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不少课程内容严重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1.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以就业为导向”来优化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在明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关注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课程体系和就业岗位之间的相关性越高、课程体系的设置就越合理,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也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2.有效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程的目的则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实践能力。在整个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两者应当各司其职、相互补充、有效整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营销人才的合力作用。
3.课程体系优化对高职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促进性。高职营销专业的培养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优化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营销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课程体系优化为契机,从而更好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人才培养要求,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和其他系、部的教师参加教学计划调整的讨论,对课程的开设的先后顺序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学生的实地调查,借鉴他们的建议对于部分课程的增减、开设学期和课时进行了调整。
1.设置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1)加强课程设置,拓宽基础教学内容。为此在具体方案中,适当增加基础课时,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并加强基础教学内容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把高等数学改为经济应用数学,把大学语文改为经济应用文写作。(2)构筑合理、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为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在实施方案中,系统设置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等。(3)针对专业特点,适当设置一些技巧性、实用性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如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现代推销理论与实务、企业形象策划等。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可以结合具体课程能力标准和教学与考核标准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市场调查。在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中,结合教学的内容提出若干专题,安排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专题市场调查。(2)模拟推销(推销实践)。在开设现代推销学课程时,结合推销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巧,进行模拟推销活动。本环节分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以模拟公司为基础相互交叉“模拟推销”,时间与理论教学同步:另一种是在理论结束或基本结束后,安排1~2周的推销实践。(3)模拟商务谈判。在开设商务谈判课程时,结合商务谈判的开局、磋商及签约的程序和技巧,组织一次“模拟商务谈判”,分非正式洽谈、正式谈判、签约仪式等环节进行,时间安排为3~4周(可结合模拟公司的实际,事先设计业务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模拟谈判)。(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将学生送到商贸零售岗位一线,使学生直接接触职业岗位工作。这就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实践课程实施的一条有效途径。
3.整合教学内容。(1)整合相近同类课程,减少单科性课程。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把原有的几门课程重新组合成一门新课,避免了内容的重复,提升了课程的层次和水平,突出了高职特色,也减少了授课时数。如将商品学和物流管理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教学。在现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不少相近或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严重重复,可将两门或多门相近或同类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使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化课程。(2)进行专业课整合。市场营销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类及消费者需要的理论等内容与消费经济学整合,市场营销学概括介绍,消费经济学进行详细讲授,营销渠道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两门课程整合为营销渠道与客户管理。(3)整合不同类可交融课程,增加综合化课程。现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有一些不同类但日益相互交叉融合的课程,可将这类课程整合为综合课程。通过整合可使课程相互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进行整体整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系统,形成教学模块,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4)整合重复内容的课程,精简课程内容。现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有不少教学内容重复的课程,如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中都有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购买动机分析等内容,可将市场营销学中的有关这部分内容删去,整合到消费心理学中去,这种整合可以精简课程内容,减少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办学效益。
4.构建市场营销专业的“金字塔”。(1)社会综合能力体系作为金字塔的塔尖。以人的生存、生活、工作、学习、发展需求为原则,构建社会综合能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与生活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社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社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尽快进人职业角色。(2)营销专业能力、微机应用能力作为金字塔的塔底。以就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能力体系。分别满足商品营销岗位的要求、企业管理岗位的要求、企业财务岗位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要求、创业能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简彩云.高职实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1.内涵理解存在偏差
在教学实践中,仍有教师对案例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简单认为采用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增加举例环节,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存在着根本性差异,甚至还将二者混为一谈。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经筛选,直接选取连篇累牍的真实企业营销情境片段当作教学案例,学生在阅读这类案例后,很难从大量信息中作出准确分辨,并不能有效获取所需专业信息,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关注点,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谈不上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得出所学理论。
2.案例内容滞后
尽管我国商品经济正飞速发展,但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却是近几年才被逐步提出的,总体上水平较低。这就导致教师在查找案例时,能够查阅到的案例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有的理论甚至已经不合时宜,发生了较大变革,所选案例与专业内容的关联度较差。
3.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我国现阶段情况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多数课程仍停留在理论教学为主的程度。提供给高校教师走入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给同学讲授的课程中理论知识占了大部分篇幅。尽管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普及,教师也尽可能采用计算机、投影等多媒体设备改善教学效果,增加课堂中的互动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仍存在诸如教学设备不完善、学生基数庞大等困难,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学习动力不强
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在直接呈现案例后只留给学生少量思考时间,紧接着就开始分析案例中体现的相关理论知识,没有注意到教学实施步骤中思维的逻辑关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多年的应试教育也导致其养成了依赖心理,一切围绕考试走,也习惯了在学习中以被动接受为主,懒于思考。即使教师在课程中插入了实践训练环节,有的学生也只是为完成考核而应付了事,且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学习方法,创新动力不强,导致实训效果不佳。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问题对策分析
1.注重案例库的建设
授课过程中选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是决定其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营销专业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进行案例库建设时,可采用教学团队共同参与的方式选择和收集典型的案例,并及时进行补充、更新最新案例。例如从身边事件、近期典型或热点的商业事件中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案例,也可从网络资源中搜集整合、适当加工后用于课堂教学。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可将其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中小型案例作为辅助理论知识教学使用,大型案例则用于布置小组作业或作为阅读材料。典型或热点的案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整体的营销实践能力。
2.小组讨论式教学的应用
目前,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都采取整班甚至合班方式授课。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对于案例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采取分组讨论式教学。教师可提前将案例材料等分发给各个小组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在课堂讨论阶段,小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后总结出各自观点,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接着教师可以针对案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提炼和归纳出解决对策,避免学生因理论与实践转化能力较差而造成知识体系的断裂。
3.加快教学水平的提升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尽管相比于其他教学法来看,案例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教师在授课中不能全程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及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师必须将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此外,大多数高校教师本身的社会实践经验较为欠缺,要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转化运用的能力,可以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举办讲座,同时,鼓励教师以深入企业参观、参与具体工作的方式提高对商业实战的认识程度。
4.合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教学的评价考核往往以试卷测验为主,若案例教学后仍采用传统的试卷进行测试,就不能全面准确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想要改变由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的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加大平时表现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一是加入对学生在课堂上就案例进行分析以及讨论过程中参与程度与认真态度的评价;二是参考学生在课堂讨论基础上作出课后的案例分析报告、总结、认识等书面作业作为衡量其学习效果的依据。这样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争取下一次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结论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一、情景模拟教学概述
情景模拟是指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套与所处情境类似的项目,模拟和复制逼真的环境,并设计一些问题,提供给人们进行探讨与研究,根据不同的解决方法测试人的心理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在这样的情景模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和感受事物发展的过程及规律,通过行为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积累经验,加强技能。情景模拟并不是一味复制事物及其发展处境,只是将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提炼出来,通过设计、编排得以展现。情景模拟法具有真实性、动态性、预测性、互动性、实践性等优点,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被嫁接到教学实践中来,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仿真的亲验性教学法,目的是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系、发挥内在潜力、产生情感、形成科学的教学观,通过自身的观察、认知、体验、思考和感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在营销环境中,角色模拟练习可以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情景模拟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情
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的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实践中能深刻体会到营销理论及方法的实用性,激发获取知识的欲望,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以课程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习过程中单纯、被动、机械地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记忆,对企业的经营流程一知半解,实践能力根本得不到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培养和塑造适应营销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而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情景模拟设计环节将市场环境及营销任务等实践性很强的信息资源设计其中,能够很大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将所有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到模拟活动中,真实体会营销市场的动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从信息获取角度看,理论课程信息资源的获取主要通过单向模式和双向模式两种方法,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封闭式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中,大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对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动进行引导,拓展学生学习互动的空间,经过营销课程的模拟活动,学习小组会积极将工作成果呈现出来与教师进行沟通与探讨,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企业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的人才,而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团队意识的人才,所以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情景模拟教学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小组划分,学习模拟任务布置后,小组间的成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组长安排小组成员执行活动任务的各个步骤,如资料搜集、案例分析、角色排练、汇报总结等,各项任务由谁做、怎么做都需要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的安排能够使学生明确团队的分工与协作,有计划地执行和完成任务,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至关重要,决定着学习任务的成败,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法能够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适合学生进行市场营销情景模拟课程的内容,根据知识目标和学习进度将营销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模拟内容中,保证情景设计的完整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学环境的布置尽量做到逼真。如,推销过程的教学情境中,分别对精准客户的定位、销售的洽谈、销售成功、售后服务这四个发展阶段进行模拟练习,完整地将这一销售过程作为情境任务进行模仿。
(二)根据模拟案例布置模拟任务。根据模拟案例布置学习模拟任务,按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布置模拟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接受任务后,一是对模拟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并预测和估计情景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设计和研究应对策略。如模拟营销员上门推销产品情景,扮演推销员角色的学生要提前熟悉和掌握产品知识,针对不同的推销对象实施不同的推销方案。二是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划分,并组织进行排练。三是要加强教师与各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鼓励各小组之间的沟通与讨论。
(三)教师对情景模拟活动的引导。各学习小组经过排练准备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的模拟演练,每个小组演练完,其他小组成员可根据情景内容及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和建议,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人见解,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两点问题,一是演练环节不要打断学生,以防打断学生的思路。二是注意调节课堂的气氛,演练环节学生难免会紧张,教师要控制场面,保持课堂活动营造活跃、轻松、热烈的氛围。这一环节教师会获取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教师要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针对不同的模拟内容进行不同的指导。
(四)对情景模拟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演练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模拟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检验模拟演练是否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营销理论知识评价、技能评价和态度评价三方面对各小组的模拟演练进行客观的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案决策是否合理、可行,市场营销技能的高低,小组成员是否能积极的参与到模拟演练中,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信息资源。教师要多从正面的角度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营销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在评价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作为现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要与课堂讲授、情景案例及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合高校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成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宝,焦立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2]李培敬.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以销售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
[3]宁亚春.案例与情景模拟整合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运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5
[4]张金凤.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市场营销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3,36
[5]党荣.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营销类课程中运用效果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76
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新时期,经济也保持稳步的增加,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探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O,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基于项目驱动课程建设模式,更能够符合学生就业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专业课程结构趋同
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相关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多是重复的。没有与专业体系知识结构相一致。这也是导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晰,理论课程的交叉与重复,又导致专业的培养方向性不明确。再者,理论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消费个性化分析存在资料陈旧,数据不详实,市场定位也没有及时与现代信息时代相吻合等,这些差别容易给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1.2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在这方面,学校主要想通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以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更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注重员工的“行为导向”,而对素质要求并没在学校所想的那么高。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与规划有很好的促进,但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员工而言,业绩和成果是企业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
1.3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冲突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仍显出诸多不足。专业技术的知识无法与营销理论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具有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营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很快的成长为该专业领域的营销人才。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对技术领域的不了解,使其很难进入到技术领域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这给现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2基于建立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重构课程体系建成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为适应企业现代营销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能力三递进、销售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即通过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高本专业学生基础能力、专业技术、综合技能的进步和发展。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开设不同营销方式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营销能力。
2.2“工学互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将企业对本专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知识,教学评价中结合企业考核评价,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深度结合。通过举办企业专家讲座、品牌策划技能大赛、营销状元秀、跳蚤市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指导专业建设作用,听取企业对教学改革及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3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2.3.1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有效的探索。通过在一个项目驱动下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学习、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本专业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创新与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2.3.2项目流程的确立
一个项目可以是会议或者展览、某一营销策划方案、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某个庆典、某项具体活动等。应根据不同项目实施,确定相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在确定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流程的具步骤以及每个流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高项目实施中利用专业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依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
在进行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生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社会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重点对学生市场分析能力、交流沟通专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课程体系根据培养重点,由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平台通修课程、营销实践模块、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组成。
一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其内容以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其中项目策划包含营销策划、投资学等课程。项目研究包含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项目组织包含市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等课程。项目现场管理包含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等课程。客户管理包含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
二是平台通修课程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以及通识模块。本专业必修主要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通识模块包含必需的政治、文化、身体类课程,例如马哲、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
三是营销实践模块。此模块主要以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相结合,从而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技能性人才。
四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含品牌管理、价格策略、广告学等课程;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
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拓展、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等课程。在这方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不仅要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为今后职业发展储备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拓宽学习面,可以?x修学生感兴趣的技术专业课程,也可以学习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就业面的广度。
3课程体系优化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3.1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制定
在实训项目的选择时,要注意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来进行,项目要符合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相关知识要求,也要保证每个项目完整性和系统性,最好具有整合不同知识、不同专业的特征。而且项目要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从而使得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项目群可以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覆盖。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分析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优化项目的针对性。
3.2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固化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由教师课程和项目的认识不同所决定的。这些不同之处,造成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学效果出现波动。这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通过教师团队统一对项目和课程体系的认识,在运用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后,对课程教学方法也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寻求满足项目要求的教学方法,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细化,从而可以保证专业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摘 要 如何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增强高职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每一个职业院校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办学,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战型实训基地,对接职业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通过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融合等途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做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职业标准 高职课程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2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Vocation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LIU Ju
(Dalian Staff and Workers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3)
Abstract How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students to adapt to social empowerment, social service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problem is solved every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have faced. In this paper, the marketing profession in my school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der" schools, companies deeply involved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bat-type training base, docking occupation and job, docking enterprise culture; and vocational skills identification through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other ways, in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ng Voc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system of doing superficial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voca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随着买方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产品销售日益艰难,迫切需要掌握一定营销理论与营销技能的专业人才。但是从我国人才供求市场上看,存在一定的供求质的失衡。由于校企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各职业院校仍然“闭门造车”,依据传统的模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导致大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相脱节,从宏观意义上讲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症结主要在于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等等。为了解决企业用人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我认为应该首要实施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于实践研究。
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质上是把职业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点,认真分析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在能力、素质及岗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要求,并据此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开发,以期培养面向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结合大连职工大学为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就我校在校企双主体办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双主体办学、与国家职业技能坚定衔的具体做法,探索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
1 校企合作,实施了“订单式”办学,构建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
我校与大连珍奥集团实施校企合作,深度办学,成立了“珍奥商学院”,“订单冠名”,校企合力培养掌握扎实的营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适应企业需要应用型初级管理人才――助理店长――店长等。为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要求。
1.1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设置专业于课程,量身打造企业需要人才。在专业开发、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合作企业深入研究,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主管领导、经验丰富的区域经理和优秀一线销售人员多次分析商谈,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计划,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定位,设计典型职业活动,构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订单课程+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五个阶段的课程体系。
在公共基础课部分,我们遵照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用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商务应用文实训、通用管理能力、英语等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及基本文化知识等。
职业基础有:营销法规、市场营销基础、统计学、营销信息技术、管理学基础、服务营销管理、广告理论与实务、零售管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满足其专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职业技能课程,主要有零售管理实务、市场营销策划、现代推销技术、客户服务管理等课程,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如市场营销基础对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市场营销基础》和《市场营销技能》三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订单课程,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了以大连珍奥集团冠名的“珍奥订单班”,结合企业特色文化,开设订单课程,包括兴趣、追求、演讲、企业文化、服务意识、销售技巧、店内日常服务流程、产品知识等。
顶岗实习,最后一年,学生进入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销售管理、营销策划、推销谈判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完成实习、就业。
1.2 建立实战型“珍奥核酸”连锁店,为教育教学提供实训基地,对接职业与岗位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订单培养的需求,我们在学校实战型商业一条街门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让出大学生孵化基地门店,装修改造成“珍奥核酸”连锁店,作为订单班学生实训基地,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学实训环境。学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零售店,接受企业式的培训、管理,企业区域经理、连锁店店长作为顾问,在真实的销售环境中指导学生产品推介、客户开发与服务,训练了学生的礼仪、接待、观察、交流、操作、服务等职业综合能力。
1.3 对接“珍奥”文化,在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与理念,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
订单培养不单纯是使学生接受岗位技能的培养,还应了解企业文化对员工成长的要求。我们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我们的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珍奥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职业素养。
为加深学生对企业的深入认识和好感,我们组织学生到珍奥集团总部和连锁店参观、培训,感受企业“大爱”文化,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珍奥集团秉承“立足生命科学,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弘扬大爱企业文化,以“诚信、行善、积德、尽孝”作为珍奥人行为准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捐款希望工程、老龄事业、慈善事业。让学生懂得珍奥倡导大爱企业文化,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了解珍奥由于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道德规范,对国家他严格按章纳税,使珍奥集团连续多年位于大连市纳税50强之列;对员工实行“平等、尊重、关怀、扶持、同乐”的人性化管理,不仅从不拖欠薪资,同时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对顾客以“诚信、行善、积德、尽孝”行为准则,进行“真诚、周到、朴实、自然、亲切”的服务;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推行“结盟双赢”的经营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感热心公益、感恩社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2 融合职业技能鉴定构建高职体系课程
在充分考虑合作企业需求的同时,我们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 构建职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营销基本理论,具备娴熟的营销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化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技术型、应用型初级管理人才。通过在校系统学习,走向社会后能从事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业务活动,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开发、商品市场投放策划、客户服务与管理、销售管理以及销售促进与公关,等等。我们一改过去计划侧重营销理论授课,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市场营销、推销与谈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为了与职业技能考试紧密结合,使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家营销专业的技能鉴定,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除了考虑与企业及岗位有效对接外,还兼顾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对接。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市场营销礼仪、营销职业技能训练、现代推销与谈判等课程,并且缩小理论课时,增加市场营销技能训练。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技能、推销与谈判、营销法规、营销策划等课程,我们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体系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标准与课程内容。这样,既保证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教学需要,又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2)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与创新。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变一主体为多主体,使学生动起来,全面参与教学过程。采取演讲、分组讨论、互评自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引领、推销实战等多种方法,理论教学渗透实践内容,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在课堂教学的,教师力求精讲,尽可能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并且在内容侧重教材以外的前沿知识的补充。这样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是他们有更多展示与锻炼的机会,教师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在便于操作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上,如市场营销、推销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讲台上推销,黑板上调研,而是要走出校园,让学生深入辉山乳业、点石健身中心、招商银行、恒大地产、珍奥集团等企业,在市场实际操作中学习、锻炼、成长,切实掌握推销等技能。另外,我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录制了系列微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目的。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触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将以创建课程体系为契机,以就业为切入点,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和行业对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探索、实践,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注:本论文参与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JG14 EB061 《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