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关于月亮的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月亮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月亮的文章

第1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

第2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关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1】中秋节那天最重要的便是赏月了,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是圆形的,当然吃月饼也少不了了,中秋节前几日菜市场里排着龙一般的队伍,买月饼有的是自己吃,有的则是给亲朋好友吃,各式各样,看的眼花缭乱,我们家也不例外,早早就买好了月饼,这一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姥爷家、

我们一进门所有的家人全都来了,我先拜访了姥爷,然后就坐下来帮忙帮饺子,边忙变闻,真好吃啊,口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到了厨房,鸡鸭鱼肉……哇,我们姐妹几个惊呆了,都在说“这和过大年有什么区别呢?”爽啊,我现在就等着饭菜好了,全家在讨论姐姐结婚的事情,大姨夫开口了“这个车也好了,饭也定下了,这才艺弄些什么能搞搞气氛呢?”我一听大事不好,正准备开溜,没想到姐姐一下子拽住我,唉,倒了大霉了,他们送了我一个才艺名额,我顿时灵机一动,看UFO,哈哈,逃过一大劫。

开饭了,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下跑的,中式,西式,整个一个满汉全席啊,全部都到齐了,大家举杯,共饮了一杯甜蜜的水,开吃了,我们几个小孩子,眼睛齐刷刷地看着那一大盘螃蟹,心中倒数:3.2.1所有的筷子将螃蟹一扫而光。弟弟又想和果啤了,我从小对任何酒味都特别过敏,所以就没理他们,弟弟把一杯果啤放在我的面前还说要一口干,我却毛不理睬他们,自己吃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哥哥几个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过后,妹妹猛地过来掐住我的嘴,哥哥和弟弟将果啤往下灌,不到半杯我就晕了过去,他们喝了好多都没有事,我愤怒到了极点。

我们家的中秋是不是既丰富又充实呢?

关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2】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

关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3】中秋到了,对小孩们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吃月饼吧。可对于我来说,最留意的却是那一轮月亮。

抬头仰望星空,最显眼的则是那一片漆黑。今晚的夜空,寻不到一颗星星,转过头来,发现的却是那一轮明月。在这个黑暗无垠的夜空中,它是最亮的那一个;在今晚的夜空中,它成了主角,虽然没有星星的伴舞,它仍然是最美的;在寥寥宇宙中,它用力的绽放自己的光辉,照亮大地和夜空,它不曾放弃,不同周围的事物一样,它不畏黑暗,它努力地尝试用自己的光明去战胜黑暗。想到这里,我便想起了自己,在学习中,自己常常是粗心大意,碰到难题就不爱思考,考试成绩不够优秀,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看着这轮明月,心想:我怎么能这么软弱呢?我应该要像明月那样,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只要不断努力,还怕发不了光吗?我点了点头,望着那一轮月亮说:多么明亮!

第3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近大远小看风景

刘磐幕

宋・许元信

山悬翠幕几千丈,我疑山顶即天上。

扪萝蹑蹬到山巅,犹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应无极,幕阜苍苍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一镜圆。

当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刘磐幕》这首诗的作者叫许元信,我们只知道他是宋朝人,其他信息就不知道了。在《全宋诗》中收录了他的两首诗,这是其中之一,另一首题为《幕阜山》,也就是本诗提到的“幕阜”。幕阜山,在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东面,海拔1 596米,为湘、鄂、赣三省边界最高峰,风景秀丽。本诗题目说的“刘磐幕”中的刘磐是三国时代割据荆州的刺史刘表的侄子,他曾经率军攻打东吴,与吴军将领建昌都尉太史慈在此对峙。后人把刘磐立营之地称为“刘磐幕”,太史慈驻兵之处为“营幕坪”,“幕阜”之名也由此而来。

吐槽:其实“阜”就是山,估计后人忘了“阜”的意思,于是今天变成了“幕阜山”,幕山山。

作者览胜访古至幕阜山,登上山顶之后产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象。往上看,“天高应无极”,往下看,庞大的幕阜山成了小小的“一卷石”,远处方圆八百里的浩渺洞庭湖变成了“一镜圆”。作者非常准确地描写了视觉上“近大远小”的几何学规律。其实,这就是遥感技术的科学原理啊!在天文学上,同样也适用几何学规律,只不过由于天体离我们实在太远,以至于看起来都太小了,遥远的行星、恒星看起来都只是一个光点儿,只有太阳和月亮能够看出圆面。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

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圆。

其二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宵月好莫渠孤。

旧传月径圆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同样为宋朝人的杨万里,名气要比许元信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他号“诚斋”,是一代诗宗,光流传下来的诗作就有4 200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古人云“文章憎命达”,可杨万里诗文写得好,官儿也做得顺,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又受封庐陵郡开国侯。更难得的是,杨万里写的诗语言浅近明白,描写景物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号称“诚斋体”。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首描写中秋月色的诗词同样极具“诚斋体”的特点。在这一年的中秋节,八月十五当天没有见到月亮,第二天月色却甚好。夏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月相变化周期因此称为“朔望月”。这首诗的题目让我们不禁想到有句俗话叫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按照日子来算,十五是夏历一个月(29天或30天)的中间,但由于月亮最圆,也就是月亮、地球和太阳排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实际上大多数出现在十六。

“月入秋来夜夜妍”,秋季天高气爽,空气的透明度好,大气层对光线的吸收也少,所以秋季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最适宜观赏的原因了。所以杨万里非常豁达地说,十五没有月亮也不要紧啊,“今宵月好莫渠孤”,今晚不要辜负它就好了。孤,通“辜”,渠,是方言“它”。

日月的大小

最后两句诗非常罕见地谈到了月亮的大小:“旧传月径圆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以前的传说认为月亮有千里之大,但是落到酒杯里看起来小得像是一粒珠子。这句诗其实揭示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月亮的大小应该怎么形容呢?

对于月亮的形容,常见的“玉盘”或“宝镜”,如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拿一个盘子或拿个镜子来跟月亮作对比的话,会发现其实月亮并没有那么大。其实我们伸长手臂,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把月亮挡住了,普通大小的盘子或镜子会比手指头大十倍以上。可见这个说法略带夸张,不过由于夜空里月亮最亮,我们感觉上会认为它挺大的。

在天文学上谈论月亮的视大小是用几何角度来描述的。我们伸长手臂,小指宽度约等于一度,而月亮大小其实只有半度。张衡在《灵宪》里谈到,(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有现代学者认为应该是730分之一),也是半度。可见天文观测不能单凭印象去判断,一定要借助科学仪器来测量。

第4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一、 扣词赏景入境

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如诗如画。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感受月夜的皎洁、静谧、朦胧。如“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句中的“安详”一词,将月亮的形象拟人化,读来温暖亲切。“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句话中的一个“镀”字,将月光洒落在江上的情态,写得自然妥帖。“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一句中的“跳动”一词,更是把这月夜的静谧衬托到了极致。就这样,学生品着词语,想象着画面,赏着美景,自然而然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月夜之美、文字之美。

二、 找点寻序悟法

1. 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写话的关键点。课文不仅描写月夜美景,还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小外甥”这个人物。对于这个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笔者再次品读课文发现,“小外甥”这个人物才是本课的主要人物。他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差不多,引导学生品析这个人物,容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生对月亮想象的欲望。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时,笔者把整节课的教学切入点放在理解“小外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大问题上。学生很快发现本课第4自然段中交代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围绕这个特点,学生通过抓住文本中一些重点的语句和关键性词语来感受这个人物形象。如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诗“眼睛一眨就是一句”,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又冒出一个问题”“几乎不假思索”“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等语句感受到他的爱幻想。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不仅打开了作者幻想的翅膀,也打开了学生们幻想的翅膀,为课后习题第4题的写话训练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课文后该练习题要求学生,围绕“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写一段话。让学生掌握这写话要点,还应依托文本,从“小外甥”这个人物入手。对于月亮,“小外甥”把它想象成“天的眼睛”,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的奇特呀!经过思考,学生发现“小外甥”关于月亮“闭眼、偷偷睁开、圆圆地睁大一次”的想象,其实就是在讲述月亮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的精妙呀!找到了“想象奇特而精妙” 的关键点,学生的想象就有了方向,写话也有了趣味。他们有的把月亮想象成“每个月来地球给孩子们发放礼物的魔法师,礼物发完了又回去装”;有的想象成“月亮就像顽皮的小姑娘,玩热了就把身上的外套脱了,冷了又扯过云层披在自己的身上”……

第5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一、创设趣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求趣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与氛围,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有位教师在《庐山的云雾》导入环节用多媒体出示庐山云雾美景:云雾笼罩在山头,云雾缠绕在半山;云雾弥漫着山谷,云雾遮挡着山峰……

(生欣赏时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刚刚大家看到的是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谁来说说它的特点?

生1:庐山的云雾充满了神奇色彩。

生2:我从屏幕上看到的庐山云雾好神秘呀!形态多种多样,变化速度很快。

生3:在庐山游览,伸手都能摸到这飘来的云雾,好像走进了仙境。

生4: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我真的好想去看看!

师:有位游客来到庐山,就被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陶醉了,回来后用生动的笔触写了下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庐山的云雾》。

(生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

从欣赏美景到畅谈感受,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尽管在描述庐山云雾特点时有些零碎甚或肤浅,但课文描绘的情境已入眼入心,极大地激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语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言植根于文字之中,“咬文嚼字”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对文字内涵的直观呈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揣摩其用词的精当,真正领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不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

《广玉兰》一课文质兼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如对广玉兰花瓣色彩与质感的描述:“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我们看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段文字,大家一定想亲眼目睹一番,就让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在广玉兰的花瓣上吧!(出示多幅广玉兰盛开的图片,最后定格于花瓣的特写画面。)

师:看了图片,你觉得作者的形容是否贴切?

生1:乍一看,广玉兰的花瓣是白色的,如果不是读了作者的描写,真的很难发现上面那一点淡淡的青绿色。

生2:从“渗透”一词中,我感受到这两种颜色不是简单的添加,而是融为一体的。

生3:我觉得用“玉琢冰雕”来形容广玉兰花的质感已经很贴切了。

生4:我不这么认为,“玉琢冰雕”让人觉得花瓣很生硬。你看图中的广玉兰花,除了洁净,还能看出它很柔韧、富有弹性。

师:是呀,这段描述让我们感受到广玉兰花瓣色彩与质感真是妙不可言!

多媒体的介入,让广玉兰花瓣变得栩栩如生,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的思维和想象随之变化,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得更加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创设思境,催生学生语言表达

多媒体为学习提供了生动的表象,犹如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内容具体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一个个特定的氛围中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

《望月》一文的教学,教师把小外甥的话转换成诗句的形式用多媒体出示:

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一一/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师:读读这首小诗,它写出了什么?

生:月亮的形状在不断地变化。

师:让我们来看看月亮在每个月当中所发生的奇妙变化。

(出示月亮由新月至圆月再到残月的变化图片,学生观察。)

生:好奇妙的变化呀!我觉得月亮除了像眼睛,还像小船,像镰刀,像圆盘……真是太多啦!

师:同学们不妨模仿小外甥的话创作一首关于月亮的小诗。

生1:月亮像什么?/像花瓣,盛开的花瓣。/这是一朵骄傲的花瓣。/它很喜欢炫耀自己的美丽,所以一一/每一次合上了,又――/忍不住大大地张开,/每个月都要大大地张开一次。

生2:月亮像什么?/像天使,天上的使者。/这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天使。/他一会儿把自己变胖,/一会儿又把自己变瘦/每天――/都在变幻着自己的模样。

上述教学片段图文对照,相映成趣,学生很轻松地踏入文字意境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的冲动,主动投入语言实践,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课堂上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第6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一、厚积:让学生“腹有诗词”

1.广阅读,多背诵。课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愉快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如学完《送元二使安西》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齐读、小组读、赛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把短小精悍的古诗牢记于心。还应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扩大阅读面,同时注意阅读材料的多样化。

2.勤摘抄,常运用。让学生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在读到好词佳句、优秀诗文时都要熟读成诵,最好随手摘抄下来,以加深印象和方便今后运用,同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积累所得。如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景,让学生活学活用。改作文时,我会让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把一些引用得精彩的词句画出来,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互相比一比谁用的好词佳句多,谁把最近读书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作文中去。评讲作文时,我经常把学生作文中引用得特别精彩的部分当作范例来读,进行恰当的评点,还让小作者讲讲自己是从哪里学到的,让其他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读书摘抄积累的妙处。

二、畅写:让学生“倾吐心声”

1.寻“美”——细致观察。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教学时,我灵活调整教材内容,提前半个月布置学生对月亮进行跟踪观察,并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经过细致观察,写出来的作文也富有童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天空中出现了一弯新月,像眉毛,像镰刀,像小朋友爱吃的香蕉……月亮的周围还有一层银色的光芒,真迷人呀!”“我跑到楼顶的水缸边,月亮果然映照在水缸里,我随手拣了几颗小石子,扔进了水缸里,月亮就碎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又合起来了,真神奇呀!”……

2.拾“趣”——真实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之趣,从而激发起作文之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拾“趣”。如编排课本剧,开展小实验,举办小竞赛,搜集民风民俗、神话传说等。教学作文《吹泡泡》时,我让学生把吹泡泡的工具带到课堂上,学生动手、动脑,眼中有物,胸中有情,笔下有文,其语言如诗性流淌:泡泡呀!你能带我一起飞吗?我要飞到北京,去看天安门;飞到埃及,去看金字塔;飞到法国,去看埃菲尔铁塔……

三、言真:让学生“放飞心灵”

“真情实感”是学生写作文时的基本要求,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可信、可读、感人。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写真话,抒真情的冲动和激情,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指导学生写作《我爱我家》时,一位教师这样巧妙地设计:

师:猜一猜,这是谁的家?(老师拿出一张照片放在投影仪上。学生纷纷猜测。)这是老师的家。(学生瞪大了眼睛,有的“啊”了一声,没想到老师会把自己家的照片带来。)

师(指着照片说):这孩子是我的女儿。那时一下班回家,刚按响门铃,屋里的女儿就立即把身体往前倾。你们猜她想做什么?

生:她想把门打开,想早点见到你。她都快哭了!

师:那时她两岁多一点,还不会开门呢。家是什么?对于老师来说,家是孩子的哭泣,家是亲人的等待。(老师用手指着板书“我爱我家”,深情地说)我爱我家。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瞬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足以表达老师对家人的牵挂。关于家,什么让你们最难忘、最留恋、最喜欢?静下心来想一想吧!(学生思考约2分钟。)

生:我最喜欢家中爸爸妈妈那张宽大的床。一天晚上,趁爸爸上卫生间的时间,我抱着枕头,来到爸妈的床上躺下。爸爸来了,我假装睡着。爸爸见我忽视他的到来,就狠狠地挤我。我便在爸爸腰上用劲抓一把,弄得他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又使劲挤我。我就使出“绝招”……我爱我家!我家有张快乐的大床。

……

学生得到老师真诚的感染,个个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对家的情感。其喜、怒、哀、乐的表达,是真挚的、动人的,笔下流淌的是真实、真切、真诚的语言。

四、怡情:让学生“以心相许”

第7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所谓“趣点作文”,就是通过可以挖掘、利用的“习作点”, 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寻习作方法,练习作能力,享习作快乐。

“趣点作文”中的“趣”和“点”是习作的关键。毋庸置疑,要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者相辅相成,将“趣”与“点”有机融合,寻找并利用“习作的训练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对“趣点作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抓住文本中的“点”,兴趣中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资源,编者根据课标精神,精心选入的篇篇课文寓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体,是多彩亮丽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我运用“趣点”思想,灵活使用教材,对学生在学习文本别感兴趣的插图、句段,精典的课文、主题等紧抓不放并巧设练点,让学生在“练点”中生趣,在“兴趣”中练笔。

仅以北师大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明月》为例,我抓住此主题单元“留白”处生成新的“训练点”,创造出新的学习资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本单元的三篇主题课文和开卷有益的几篇文章涉及了“月”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及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表达练习。学完古诗《鸟鸣涧》《暮江吟》,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下景色;学完《月迹》让学生无拘无束讲述自己或听到的别人与月亮间的故事;学完《飞向月球》,组织学生在班级“晒一晒”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知识;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与“笔下生花”说写并轨,联系紧密,我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月亮的资料、诗歌、故事、科普小品等,然后组织“啊,月亮”的主题系列活动,第一环节:写月诗歌大比拼;第二环节:月亮知识我知晓;第三环节:月亮故事大家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大量听、说的基础上,学生再也不会陷入“咬笔杆”的尴尬境地,甚至有许多学生“眼中的月亮”完全脱开了一般的结构和内容,因为产生了“趣”、找准了“点”,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构思与创意,天上的月亮一个样,眼中的月亮各不同,从学生趣点练笔“眼中的月亮”中彰显出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二、抓住生活中的“点”,兴趣中习作

捕捉生活中的“点”进行趣味习作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乐此不疲的事情。我曾经抓住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作为“点”,煽起学生创作激情,生成了非常成功的兴趣练笔。

至今记得那天是我的语文早自习,我让一个连续两次未交作业的褚小博坐在座位上写写未做作业的原因。然后在全班开始采取“男女生读书对擂赛”检查读书情况。轮到检查男生读书了,男生齐刷刷站了起来,我随口问道:“还有男子汉没站起来吗?” “没有了。”齐刷刷回答的同时,几个同学把脸转向小博,发出了轻微的笑声,紧接着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射向他,教室里笑声一片。这一笑一看激怒了小博。他收拾书包就要往外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我能够做的就是赶紧拦住了他的去路。我亲切地对小博说:“同学笑笑你,你就不是男子汉了?越是这样,你越应该向同学、向老师证明你是一个宽宏大量的男子汉。现在先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吗?”他站着不动。我寻思,他肯定是放不下“面子”。我当即顺势向全班说道:“同学们,褚小博在等大家的掌声呢!”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褚小博抬起泪眼看了看我,低着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下课了,我准备找小博交交心,我还没去找他呢,他却递来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他两次未做作业的原因和刚才的冲动之举。看着孩子肺腑之语,我心里涌起阵阵热潮。我把小博的话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同学们就刚才发生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对“此事”可有兴趣啦,一个接一个地发着言,有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看法。

目睹此景此情,我怦然心动:平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是有意都会为学生创设习作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习作材料吗?这偶发事件可是难得的好素材。何不抓住难得之“点”对学生进行作文与做人的教育呢?我当即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环视着举手的同学:“还有这么多同学想发言啦!既然大家对这个话题如此感兴趣,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老师了解每个人对此事的见解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开火车一个一个地说”“分组交流”“干脆写下来”“……”几个办法一说出来,无需大家再讨论再表决,52个孩子一致同意写下来。趁着孩子们的兴致高,我简明扼要地谈了谈写作的要求,并高兴地宣布:“这次事件大家都身在其中,材料只有一个,但是老师希望看到的是别具一格的文章。根据你们所写内容我们将设立过程真实奖、评论公正奖、构思独特奖若干,你们觉得如何?”“好!”异口同声的回答溢满课堂。“趣”已激,“点”已明,学生开始快速动笔。结果,许多文章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这件事情的过程,还细致地描写了老师、同学的表情、语言、动作,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自己对此事的不同看法,做到了有详有略、感情真挚。

第8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中国著名十大上古神话女神

1.女娲

女娲这个有着娲皇、女阴别名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创造人类社会建立婚姻制度、熔炼彩石补苍天、留下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并抟土造人的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也是开世造物,被民间广泛流传并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2.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这个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是以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的身份出现在神话中,也是有着西王母、西灵圣母、瑶池金母别名的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也有些人认为这个位居女仙之首的女神也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

3.羲和

羲和这个来源于远古神话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是从最初的日母经过不断研发发展而来的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中国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还以羲和命名。

4.常羲

常羲又被称为常仪,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生育月亮的女神,也是生了十二个月亮,与日御同为帝俊之妻,制定时历,出自《山海经》中的上古神话体系中的女神,生出的十二个月亮,也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

5.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这个以玄鸟为象征的中国上古神话时代的女神,是以传授兵法的女神为身份,并有着创兵法、主战争、诛妖魔、救危难成就,在民俗信仰中具有较为崇高显赫的地位,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中的上古女神。

6.嫦娥

嫦娥这个有着常娥、素娥别称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在商朝的卦书《归藏》中记载着,完整故事则记载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东汉时期则确定了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

7.后土

后土这位有着共工氏之子身份的中国上古神话里的中央之神,是早期在左传、礼记、淮南子等书籍中有着相关记载,性别尚未明确,在汉代后才开始确定为女神,掌阴阳育万物的大地之母。

8.女魃

女魃这个有着天女这个身份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女,也是在《山海经》一书中有着相关记载,女魃帮助黄帝阻止大雨,最终帮助皇帝赢得战争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并与旱魃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

9.嫘

嫘又被称为嫘祖、累祖,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出生在西陵的西陵氏之女,轩辕皇帝的元妃,并因其发明了养蚕技术,还被称为嫘祖始蚕,并育有玄嚣和昌意二子,在山海经一书中还被写作雷祖。

10.巫山神女

第9篇:关于月亮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地理;STSE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59-03

STSE(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范式,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STSE课程是当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达成教学目标,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后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而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单纯的讲授传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有效、具体和鲜活的特定教学情境活动中,通过不断的亲身体验、内化过程而形成。STSE是一个承载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的良好平台,在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寻求加强科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社会的联系。

2004年起,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施中,采用了必修和选修的模块化结构,体现基础性、结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将STSE的教学地位提高到新的高度,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案例来看如何通过STSE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夜之圆舞”STSE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目标

每个孩子对月亮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离不开对月球的探索,“月相观测”是很好的的高中地理STSE课程。本活动课程以STSE的思想,统整天文、地理、语文、历史、英语、物理、数学等学科,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中、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学素养。

“夜之圆舞”由核心问题“月相观测”延伸出几个单元活动,通过STSE教育,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以内化的科学价值观为基础,进一步寻找重要的信息、认知发现和评价,直到最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1、课程学习目标

(1)科学素养的目标:

科学态度:

1、能倾听别人的报告,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养成遇到问题时,先试着确定问题性质,再加以实地处理的习惯。

3、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4、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5、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

6、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认识。

科学精神:

1、相信细心的观察和多一层的询问,常会有许多新发现。

2、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培养出信心及乐趣。

3、能常自问“怎么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决的办法。

4、养成主动参与工作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5、养成运用相关器材、设备来完成自己构想作品的习惯。

科学方法:

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

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

2、九大基本能力的目标

(1)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学生可藉由在探究问题时,个人提出什么的思考贡献,来了解自我及发展潜能。

1在思考特质方面:

了解在叙述观测纪录和结果的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2在思考方式方面:

是否会积极加入学习活动,主动思索问题、提出意见,进而进行探索活动;是否能大胆的创作,产生突破性的思维。

(2)欣赏表现与创新

大家的研究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创意?你欣赏这些创意的研究和设计吗?

1欣赏自然之美:当学生观测和记录月亮时,同时也能引领他们欣赏体会大自然之美。

2学生将自己的月亮观测资料转录在半球面天空模型上,大家互相欣赏。并可提出各种不同观测方法和记录方式。

(3)表达、沟通与分享

在本单元的每一学习阶段中,大家不断的动脑思考,同伴互动,共同建构新知,因此充分学习到表达、沟通与分享的能力。

(4)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本单元的分组共同合作,能表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对别组的研究发表,也能尊重与关怀,养成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5)文化学习与国际瞭望

本单元经由中秋节赏月以及日常生活中观察月亮的经验切入主题,进而研讨中国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且在弹性课程的搜集数据,进一步探讨古今中外对月亮的幻想及文化特色。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本国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并体认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培养互相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

(6)规划、组织与实践

在本单元各学习阶段中,从情境的布置,到问题的发现、推论的产生、设计实验的验证,以及观测纪录结果的解释,都给了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的学习机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