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分层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更换新护理记录,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配合医院培训科计划,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并参加“远程教育”学习。
4、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二、打造消化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消化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一年来,我们已经收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多封表扬信,甚至有在患者过世后,家属为表示感谢亲自送来的锦旗。
三、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四、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中国医大一的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五、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设立温馨提示卡、健康宣教卡,方便患者,满足患者需求。
4、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
临床上护理分层管理的使用越发广泛,其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全面的划分,对相关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使得护理资源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保证了所有护理环节的顺利进行,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为了进一步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对在我院就职的100名护士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19日~2017年1月19日我院就职的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关的因素后随机将护士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护士50名。在研究组护士中,男性5名,女性45名;年龄在22-40岁,年龄均值为(31.25±2.28)岁;工龄在1-12年,工龄均值为(6.35±2.37)年,学历为:本科25名,大专20名,中专5名。在参照组护士中,男性4名,女性46名;年龄在20-40岁,年龄均值为(31.34±2.19)岁;工龄在1-13年,工龄均值为(6.44±2.27)年,学历为:本科26名,大专20名,中专4名。两组护士除护理方式不同外,在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别,对比P>0.05,可进行组间的相互对比。1.2护理方法。参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护士采用分层护理管理。1.2.1明确相关护士的层级划分在进行相关护士的分层时,应该严格按照医院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护士分层机制的构建,可以以竞岗的方式来挑选责任护理组长,然后根据相关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经验等标准对护士进行详细的层级划分,最后由护士长进行组织,所有人员相互讨论制定完善的护理责任分层制度。1.2.2相关各级护士的职责相关的护士应该采取全程包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连续不断的护理服务,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的疾病治疗以及进行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的干预,保证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均可得到最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上级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指导有误的护理操作,责任组长的主要责任就是对危重或者高龄患者的监督指导,而且责任组长还应该积极的培养经验尚浅的年轻护士。普通的护士对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护理,并可协助上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1.2.3层级的设置分层护理管理的主要理念就是能力优先,体现能级对应,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护士,明确其各自的职责,建设金字塔式的护理团队模式,保证不同疾病的患者能够得到更满意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医院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如专业能力、学历水平以及护理经验等对相关的护理人员采取分级上岗,确保每个护理人员均能做到人尽其才,将相关的护理工作内容和流程等进行详细的构建,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1.2.4分层护理的培训及考核工作建立与护理分层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详细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及考核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应该根据每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层级的培训均是通过相应的层组以及分项的方式进行,同时采用护理专题讲座及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进而来提升护理质量,不同的护理层级护士应该采取不同的待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一个护理人员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环节,相关护理人员在会诊以及查房的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的展现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对分层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充分的展现。再结合相应的奖励制度等促进护理人员积极认真的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护士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等方面。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护理质量指标采用(x±s)表示,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评价护理质量指标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详见下表1。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0%,对比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认识不断加深,来院就诊的患者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越发严格,护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个医院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2]。护理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严格的护理管理,在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使用护理管理,最大程度的给予患者最优质性的护理服务,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护士分层管理是经护理层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3]。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划分,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充分调动每个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患之间的矛盾,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层管理的护士其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管理显著提高,本次结果也上述理论相一致,间接说明了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确切,通过分层管理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职责,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充分体现了能级对应的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安乘.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2):83-85.
[2]华秀芝.探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52-253.
目的: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护士层级管理进行利用,可以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提高。方法:对护士层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建立,并对各层级护士的考核及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制定,量化的护士进行考核,促使护士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能对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提高。结果:在护士层级管理实施后,病人的满意度明显的有所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可以对护士队伍整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提高,有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建设。
关键词:护士层级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16-01
质量和数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故而,对于护理管理而言,现如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使护理质量有所保证以及如何合理的对护理人员进行配置。同时,在实施层级管理时,要和本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提高当下,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细化和拓展护理工作的范畴及护理人员的,进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1 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
1.1 对层级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进行建立:
在护理管理的组织结构中,要对护理管理委员会进行建立,同时还要在科研管理委员会和护士培训中对培训和规范化护士层级小组进行建立,担当组长和组员的护士长需要具备丰富的考核和临床培训的经验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负责对各层级护士专业技术能力的核心要求和考核评定的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相符合的管理规范来开展分层选拔、考核、审核及培训等工作。
1.2 合理的对护士层级进行设置:
各临床科室要以“能力优先,利于个人的发展,利于工作,利于团队建设”为原则,再按照护士的实际表现合理的对护士层级进行设置,这样护理人员的梯队才能真正地形成,才能对不同疾病、不同病情和不同病人的需要进行满足,进而护理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各层级的护士在资质构成方面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具体如下:
1.2.1 助理护士(N级):护理专业的大专、中专的毕业生同时也没有护士执业证;
1.2.2 第一阶段的初级责任护士(N1级):从事一年以上助理护士工作并有护士执业证,同时还要能基本的对常用急救技术、护理基础理论及各种护理操作的规程有所掌握,并且能在上级护士的带领下对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解决;
1.2.3 第二阶段的初级责任护士(N2级):在临床工作方面,中专要满5年、大专要满3年、本科要满2年,护士层级培训的小组在科室综合考评后进行审核后的合格者;要能对常用急救技术、护理基础理论及各种护理操作的规程有所掌握,并且能对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解决;
1.2.4 高级责任护士(N3级):护士层级培训的小组在科室综合考评后进行审核后的合格的护师或主管护师;要能熟练的对常用急救技术、护理基础理论及各种护理操作的规程有所掌握,并且可以独立准确对本专业的护理问题进行判断、处理和评估,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对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进行制定并组织实施。
1.3 动员全员:
对护士层级管理的体制知识进行学习,对护理工作模式的要求、目的和意义以及新的人员配置进行讲解,同时对管理科室的相应措施进行制定,这样临床护理人员才能对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进行明确,把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确定好,进而对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
1.4 培训和考核
1.4.1 对培训和考核的计划进行制定:
各科室的护士长在建立层级管理模式后,以各专科的特点为基础,根据专科层级能力的核心要求和护士层级设置对各层级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的计划进行制定并实施。各科护士要进行分组分项,由专人对培训进行负责,对于培训而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利用示教、专题讲课等形式。
1.4.2 对培训和考核的手册进行制定:
在实施护士层级管理一段时间后,对分层培训和考核的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对培训和考核的手册进行制定,考评记录护士的操作能力、理论水平、撰写护理报告的能力、管理病区业务的能力、教学能力及绩效考核,在每个季度的初始发给护士,护士按照自己的层级对培训内容和考核结果如实的进行记录,在季度末对护理部进行报告,由培训和规范化护士层级小组进行综合检查并进行考评,表扬成绩优异者。
1.4.3 考核的方式和结果:
按照岗位职责、考核计划,护士长每月考核高级责任护士,对于高级责任护士而言,他们对护士长负全责,并负责对下级护士的工作进行安排以及考核其的培训内容,这样就可形成一个从护士长到高级责任护士到初级责任护士到助理护士的模式。把考核结果分为差(小于85分)、中等(85-90分)、良好(91-95分)和优秀(大于95分)四个等级,若出现一次差或两次中等则把降级使用纳入考虑,若三次均是优秀则作为优秀护士的评选条件。这样可以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并使护士队伍整体的结构得到优化。
1.5 不同工作权限和待遇的给予:
进行层级管理后,高级责任护士在讨论疑难病例、护理教学、护理查房、二线值班等中有效的把技术支持、技术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让他们担当科里的急救物品管理员、病历质控员、带教组长等。在待遇方面,以责任风险、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为原则,综合量化地进行考核,不同护士层级的薪酬是有不同的比例系数的。
2 应用效果
2.1 医护、护患关系更加密切:
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较高评价,满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责任护士由于对病人的情况十分熟悉,这样就能有效及时的和主管医生进行交流,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参考依据。
2.2 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层级管理实施后,护士能比较了解病人,动态的对病人的病情、检查结果及治疗的变化进行掌握,对病人的需求进行满足,连续的整体的对病人进行护理。下级护士在高级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及时准确的对病人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进行记录,同时还形成了三级业务管理系统,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得到了完善,管理力度也有所加大。
2.3 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护士不再是机械的对医嘱进行执行,而是有预见的、有目的的实施护理,如责任护士要主动热情地迎接病人,详细的对入院须知、病区环境进行介绍并把入院评估做好,促进病人信任感的增加,同时还要每天细心的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关注,有针对性的把问题及时解决好,防止工作出现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张莉.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6):355-356.
[2]张洪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5):60-61.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
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医院应根据本单位的任务、目的及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1]。培训计划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借助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实现。我院自2009年转变护理人员培训模式,实行护理部-教学组-总带教管理体系,分层次负责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和考核。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切入点,以规范护士行为为重点,逐步形成护理服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使护士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目标,熟悉和掌握了基本操作技术,增强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护士的综合素质均明显提高[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50张,现岗护士244人。低年资护士79人,其中一年资护士占44.3%,二年资护士占30.3%,三至五年资护士占25.4%。
1.2方法
1.2.1建立管理体系,制定教学职责具体内容有①分层次培训计划;②课程安排;③带教老师评聘规定;④教学职责;⑤奖励机制;⑥互动教学。带教老师通过示范、理论指导、讲解及提问等互动方式,将护理知识结合临床讲授给年轻护士,并指导实施。
1.2.2确定培训基地护理部根据各病区护士年度三基考核成绩评出前三名暂定为基地。然后对其护士长及带教老师进行综合教学能力测试,测试在95分以上者,确定为培训基地。制定培训基地教学职责。每年度结束根据职责落实情况、理论技能成绩、护士问卷反馈等再次评定,优者胜劣者汰,以保证临床培训质量。
1.2.3低年资护士培训手册的使用根据分层次培训计划制定低年资护士培训手册,其内容根据年资不同为:①基本技术操作;②专科技术操作;③基本理论;④基础护理项目;⑥专科疾病护理;⑦参加业务学习;⑧参加病例讨论及查房。手册的完成情况作为考评的依据之一。
1.2.4效果评价①对带教能力测定:从政治思想,工作作风,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服务水平,沟通能力,履行职责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出优良中差;②对低年资护士的考评:科室考核、护理部年度考核,手册完成情况,病历书写及个人总结述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③问卷调查:采取双向调查反馈,了解低年资护士对培训内容及方法的接受与否,同时,获取教学相关信息,以期改进培训模式。
2.结果
2.1带教水平护理部定期对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培训和指导,使其带教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激励了她们为寻找自身职业生涯的目标定位而不断努力和探索。
2.2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见表1)①在每年度的“三基”考核中,达标率逐年提升;②病历书写水平有所提高,根据“护理文件书写考核标准”质检结果显示,病历书写缺陷项目呈递减趋势。③提高了护患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调查被评为最满意护士中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逐年增加。④在每季度星级护士的评选中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
表1低年资护士综合测评反馈
2.3问卷调查结果①培训周期结束发放“带教调查表”,由低年资护士填写,从七个方面给每位带教老师进行打分测评,调查结果是优秀占85%,优占11%,良占4%。②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填写“低年资护士调查表”,优秀者占84%,良占11%,差占5%。
3.讨论
3.1以临床为出发点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
采取讨论或启发式培训激发年轻护士参加多种形式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009年以前培训比较笼统,没有层次,自从建立培训体系、手册和双向调查反馈,护士们普遍反映:①贴近临床,有指导意义;②互动式教学方式调动了学习热情;③知识面是递进的,便于掌握和提高;④双向问卷调查起到了互相监督,及时纠正偏差,教与学共同进步的作用。
3.2激励制度在培训考核中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在职教育环境,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参与培训考核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我院的护理绩效制度中规定:①年终理论技能考核前三名的科室分别进行奖励。②年度内护理论文、综述在省市级发表的给予奖励。③参加培训考核取得的学分与职称晋升和星级护士评选、科室护理质量评比挂钩。护士参加培训考核的积极性明显的提高,大大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3.3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护理工作按流程进行,护理操作遵守规范要求,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3年来,坚持不懈抓护士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护理环境,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内涵。
4.小结
规范化操作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更是护理安全保证的基础;规范化培训这项工作不在形式,重在效果,必须常抓不懈,长效管理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宝珍.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关键词】带教方法 血液透析 专科护士
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 高科技、 劳动强度大的科室,对护理人员要求较其他科室高,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高。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09年正式成为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有效提高护士专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因此, 针对血液透析专科特点,在临床培训过程中,制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科已培训学员90名,均为女性,年龄24—45岁,平均38.6岁。本科15名,大专69名,中专6名。主管护师38名,护师50名。护士2名。工作年限3-15年,平均6.8年。其中有透析工作经历的68名,初次接触的22名。学员临床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研究组(B组)。A组45人,平均年龄38.2±0.4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8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B组45人,平均年龄38.4±0.2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7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两组学员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专科培训的方法:我科是血液透析科,分两种带教方法培训学员90名,分3批进行培训,均为女性。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2专科护士人员分组,由于护士带教师资不足,凡具带教资格的老师和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方式带教。A组为一对三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3名学员,全程带教的模式。B组为一对一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一名学员,全程带教。
1.2.3分组带教法:护士在每个专科培训班时间为3个月。培训第一月为专科理论学习时间,要求全体学员参加。由专科教授和主治医师及有授课能力的护理人员根据培训教材讲授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及目前国内外的血液透析专科新技术和新业务。第二,三个月在血透室分两种带教方法进行操作培训,要求学员通过培训能够规范掌握所有能够提供培训透析机器的操作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能够进行透析过程中病人的护理和病情观察以及透析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带教培训,使得专科护士不仅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培训,提高血液透析专科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掌握规范的血透技术操作和提高对病人的管理。
2 考核与评价
各批次学员均根据考核手册规定,对培训内容中的专业知识进行闭卷考核,专业技能采用现场抽考,并对每项成绩做好记录。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标准参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进行。以一百分为满分。分为合格,不合格,良,优。
3 结果
本院血透专科护士培训3批学员,在培训结束时。A组学员考核优秀5人,良好25人,及格15人,不合格0人。B组学员考核优秀25人,良好15人,及格5人,不合格0人。研究组学员的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A、B两组学员操作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人)
平均成绩(分)
优秀率(%)
对照组(A) 45
78
11
研究组(B) 45
89.8
55.6
注: P
4 讨论
制定规范的配训计划,通过对两种带教模式学员的考核和分析,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更适合血透专科护士的带教培训。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高科技、劳动强度大的科室。透析过程中病人极易发生多种急性,重症并发症,即使在病房工作了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护士来到血液透析室,对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还是很陌生。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一对一的带教不但更具针对性,而且更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放手不放眼地对学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带教。更能直接影响学员对血透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专科技能的规范操作。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由于培训时间短,又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渐进地提高专科护理能力,所以一对一的带教更能使得培训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对专科知识和技能的规范操作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
通过三期血液透析专科培训学员,分两种带教模式进行操作培训后的反馈和考核,可以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培训出的学员,其规范化的专科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因此为保证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安全规范的专科护理服务,培训基地应主张一对一的对学员进行全程带教。同时针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特点,各血透室也应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为血液透析专科培养和储备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叶锦荷.探讨血液透析护士的专科分层次培训.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6卷第4期:83 (下半月版).
[2] 苏小妹,杨柳枝,贺珊.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J]现代医院, 2010,(09) .
[3] 唐春苑,王饶萍,叶晓青.血透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J].护理学报,2006,13(8):83—85.
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生年度总结工作述职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医生年度总结工作述职报告一
时光飞逝,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__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__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__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__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
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__。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医生年度总结工作述职报告二
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的岗位职责。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妇产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年共计记业务工作笔记__万字,撰写工作报告__份,撰写业务工作论文__篇。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__人,实施手术__例,治愈病人__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医生年度总结工作述职报告三
对于医院、科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在这20__年中,我们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经过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有了质的转变,快速的成长,明确了奋进的目标。
一、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中国医大一的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设立温馨提示卡、健康宣教卡,方便患者,满足患者需求。
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严”培训及带教工作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更换新护理记录,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配合医院培训科计划,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并参加“远程教育”学习。
4、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六、打造消化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消化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一年来,我们已经收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多封表扬信,甚至有在患者过世后,家属为表示感谢亲自送来的锦旗。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2、培训方面:今年医院新增了标准化培训学员,培训的任务就更重了。要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科室的护士分层次培训,护士、培训学员、实习生分层次培训,务求达到人人过关。
【关键词】分层次护理管理;心内科;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通常采用轮流班护理工作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存在工作质量缺乏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护理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等特点。随着患者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改变护理管理模式,以减轻护理工作负担,我院循环内科尝试采用了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将护士分层次管理 护士长打破以往年青护士干重活,老护士干轻活的传统。改为年轻护士干简单工作,老护士干复杂工作。可以安排低年资护士从事大多数常规临床护理,高年资护士从事复杂病种和重症的护理。可以综合考虑劳动强度,合理分配工作量,做到既照顾高年资护士的体力,又充分发挥其知识和经验。根据护士的资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责任护士、执行护士、助理护士和辅助护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助理护士和辅助护士(工作不满一年或护士执业证未注册),约占护士总数的50%,以生活护理为主;第二层是执行护士(工作满三年以上约占护士总30%,以执行基础护理及部分专科护理为主;第三层是责任护士(工作满五年以上),约占护士总数的20%,以执行专科护理疑难复杂技术为主,并努力培养其为专科护士。
1.2 明确各岗位职责 有责任护士职责、执行护士职责、助理护士和辅助护士职责。
1.3 制定各岗位的业绩评价体系 每天由责任护士对其所管理的危重患者作出护理质量评价,并同时对执行护士和助理护士作出评价,并有资料留存,护士长做综合评价。
1.4 进行质量评估和培训 每月安排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业绩公示,畅谈工作体会,进行质量评估及改进,同时进行相关的业务讲课,讲课人员为本科专业护士,带教老师,护士长。
1.5 满意度调查 每周进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
1.6 进行月总评 护士长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设置岗位系数,奖金分配时,用工作时间×岗位系数即为奖金系数,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和临床经验的价值。另外,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切实从得、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定,评估可以每半年组织1次,并把评估结果资料作为年终奖金的发放指标。
2 结果
一年多来,本科通过分层次护理管理,各层次护士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由2008年的92%提高到2009年的99%,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2008年的89%提高到2009年的98%,收到锦旗5面和感谢信50多封。在院内护理部组织的“三基”考核中,科内平均成绩名列前茅。护理质量层层把关,并且有专人负责,保证了动态的评估与护理措施的及时修正;健康教育得到了更好的落实。由于资深的护士负责,提高了家属对我科护理工作的信任。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层级管理 在心内科开展分层次护理管理,使患者自入院到出院除了有主治医生还有资深护士主管,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且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2 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通过尝试层级管理,由护士行使发言权,使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和能动性,护士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我院有开放床位85张在编护理人员568人其中护士56人护师165人主管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55。资料收集;资料来源为6年7月~7年1月护士长夜查房156次其中发现问题9例。对9例护士长夜查房时发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 果
护理问题的分类与原因见表1。
护理问题的分布:查对不规范、护士应急能力差主要发生在内科无菌操作不严、仪表不整主要发生在外科而急诊科主要是负责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经过近年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模拟训练、考核达到人人过关因此急诊科夜班护士问题较少;外科因大部分科室都有ICU或加强病房夜班护士人值班若遇危重病人抢救、疑难操作人互相协作完成但因外科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随意性大无菌操作不到位、护理记录不规范;而内科大多都是一个人值班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若遇个病人同时抢救就感到力不从心手忙脚乱。针对这些问题从8年1月开始护理部要求大内科夜班增加1名值班护士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必须个护士值班病房护士长排班时做到新老搭配合理排班确保抢救病人顺利进行及时处理突况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夜间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工作超负荷现象减轻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1]。名护士值夜班确保了长期医嘱查对及时安全符合查对要求。
不同学历、职称与护理问题:夜班护士出现问题主要以年轻护士比例较大安全意识差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差记录不规范。作为护理管理者在班次和科室人员的安排上应按职称、能力等分层次上岗特别是ICU、加强病房、急诊科等重点科室要建立培训后准入制度。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安排各个班次、各个时段的护理力量将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落实到各个时段实现高年资护师对低年资护士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使低年资护士迅速成长起来。鼓励低学历和低职称的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经验成为有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的护理人员[]。
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分层管理;内科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2-01
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1]。在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2]。本文通过对内科护理进行分层管理,提高了内科护理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5岁。工作年限为1-20年,平均工作年限8年,文化程度:本科学历有8名,大专学历有10例,中专学历有12名。
1.2方法:对内科护理进行改革,由传统的轮班制改为分层管理制。护士长直接对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任务的分配,然后每位责任护士下属几位基础护理人员和助理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并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岗位的职责。其中,责任组长任职资格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带教能力。主要职责为全面掌握内科病区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能熟练回答患者的问题,每日查房2次,检查护理措施及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能够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带教工作。责任护士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护师以上职称2年,能够数量掌握护理学的理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本科护理的技术操作,具有沟通的技巧,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可根据医嘱完成患者的各种治疗及临床护理,能够及时查房。制定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及时对出科患者进行处理。辅助护士需具备注册护士资格,掌握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和沟通技巧,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1.3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阶段性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按岗定系数与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阶段性考核课时率、学分达标率。每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季度进行技能考核,每年理论考核2次。考核结果纳入星级护士评选内容。每人每年有1次考核记录即可。
2结果
通过实施分层管理,护理人员的课时满意率由70%提高至85%,学分达标率由65%提高至81%,专科考核优秀率从70%提升至90%以上,实施分层管理前后课时满意率、学分达标率和专科考试优秀率明显提高。
3实施分层管理的意义
3.1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中,护士长及责任护士除了日常管理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工作。其他护士在完成自己的护理任务认为是做好了本职的工作,不再积极护理工作中,并出现工作过分依赖护士长的现象。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明确了各层护理人员的职责,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患者的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分层管理后能够层层把关,使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3]。有助于发挥各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护理工作管理有序,护理管理效率提高。
3.2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由于分层管理分工较为明确,每层均由相关负责的护理人员来完成,通过护士长考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对辅助护士负责,责任层层落实,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层层质量控制[4]。尤其是对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责任感增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绩效。实施分层管理使各项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3激发了各层次护士的创造性:分层管理为每位护理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护理人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论是从理论水平还是业务技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积极发挥了各个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位护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为提高护理质量出主意想办法[5]。通过沟通和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临床技术技能、协调能力、操作能办、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韩旭娟.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1,12(9):590
[2]常永红,毕玉美,邓亚玲,孙凤伟.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9(25):795-796
[3]谢来英,王安莲.基层医院继续护理教育分层管理实践与质量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