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生态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第1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情感教育 社会价值

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指情感教育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感教育,它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儿童文学作品专门为儿童创作并适合儿童阅读,它作为幼儿园各领域主要的教育传达方式之一,同时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教育价值,满足了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这种文学品种在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的阅读材料中也占据一席之地。其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和生态这三个方面。

1 政治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幼儿阶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展爱国主义等相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一味的说教会使爱国主义等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而在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阅读材料中,则通过轻松多样易懂的文学作品将这种情感教育的政治价值阐述得淋漓尽致。

主题活动二中、次主题三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为祖国过生日》,此教学活动的开展按照整个教学计划恰巧是在国庆节期间,活动的选取的设计都很巧妙。该作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以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这首悠扬动听的歌曲引出。活动的目标首先要求幼儿知道每年的10月1日为祖国妈妈的生日,也就是国庆节、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其次让幼儿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等;最后让幼儿观察周围节日景象,体验节日快乐。

次主题三中教学活动六诗歌《美丽的祖国》从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朋友五个不同的角度表达出美丽的祖国有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和欢乐。同时,该教学活动也要求幼儿根据这种句式进行诗歌仿编,充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在这些阅读活动中,文学作品很好地承载了我国政治最明显的特征标记:五星红旗、国歌、国庆节、国家的自然环境等等。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学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及时巩固了前面所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爱祖国的政治情感,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的政治价值。

2 文化价值

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感教育活动能否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以及对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幼儿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

在主题活动二中的次主题二“中秋情”,但从主题名称就可以发现该主题活动表达的浓烈的文化特色,中秋是我国独有的节日。该主题中穿插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和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幼儿可以很直观深刻地了解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节日中有吃月饼的习俗。同时《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故事的讲解,也使幼儿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中秋节和月饼的来历。

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主题活动二中次主题三里面的儿童文学作品《爱吃水果的牛》和《蜗牛和苹果》;主题活动六中次主题活动二里《问路》和次主题活动三里的《小蚂蚁坐汽车》,这些文学作品很好地传达了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

《爱吃水果的牛》这个故事里,一头牛喜欢吃水果,所以身体抵抗力特别好。当大家都因为没有吃水果抵抗力下降然后染上风寒时,爱吃水果的这头牛拼命吃了好多水果,把挤出不同口味的水果牛奶送给大家喝,大家的感冒就都好了。

《蜗牛和苹果》这个故事讲到蜗牛看到苹果树生病了,请了乌龟医生热情地给苹果树看病。虽然这个故事里助“树”为乐的是一只慢吞吞的蜗牛,更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它请的医生是跟它速度差不多的乌龟。但正是这种幽默,才让幼儿以愉悦的心情感受并习得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

《问路》中,孤独的鼠先生在路上遇见了同样孤独的鼠小姐。第二天,鼠先生拿着鼠小姐给他的地址要去鼠小姐家,但是去不知道应该怎么走,在青蛙、公鸡、狗熊、狮子这些热心动物的帮助下,顺利地找到了鼠小姐的家,最后与鼠小姐拥抱在了一起。或许这个故事还会有个像童话故事里的美好结局: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在这个故事里,鼠先生敲了绿颜色的房子,出来的是青蛙;红颜色的房子里,出来的是公鸡……幼儿不仅能从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里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愉悦,同时也认识了颜色、掌握了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

《小蚂蚁坐汽车》讲述了熊婆婆要坐车去森林里看她的小外孙,上车之后小羊、小狗、小蚂蚁等都要让座给熊婆婆,最后熊婆婆坐在了小蚂蚁的位置上,小蚂蚁就爬到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在亲情、友情交叉的这个故事里,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3 生态价值

情感教育的生态价值指情感教育活动对一切生命现象及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而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断出现。在生态环境问题中如何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态问题的关心,就成为幼儿园情感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主题活动七中次主题二里有一个文学作品,名字叫《纸飞机》,乍一听似乎跟生态根本没有联系。但该故事内容却与保护环境密切相关,故事讲述了一架纸飞机请求青蛙在它身上画一片森林,青蛙很好奇问为什么,这架飞机就很伤心地告诉青蛙,“因为森林是我的家乡,在我没有变成纸以前,我是一棵树”。青蛙画完后,这架纸飞机就飞到了一个小男孩的家里,妈妈告诉小男孩“这架飞机上画了森林,是想要告诉我们:纸是用树木做成的,不能浪费纸。”这个道理从幼儿喜欢的故事中生发,会比单纯的讲述道理要有效果得多。

纵观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阅读材料,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故事的主人翁无一例外都有会说话的小动物出现,都有花草树木的出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采用废旧生活材料再利用等,都在无形中向幼儿传达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情感教育要抓住幼儿期这个关键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体现情感教育的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引起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鑫蕊.论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第2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第3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中国春节海外传播研究

“节日与狂欢”题解

法国狂欢节与城市政治

凉山彝族文化中的“都者节”

论节日狂欢的表现及内涵

从本土经验提炼中国传统节日

以信仰为基石的节日狂欢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狂欢的思考

相异时空下的节日与狂欢的理论思考

官方、消费体制下的节日与狂欢

浙江地区传统岁时节日研究综述

青海省东部地区端午节民俗调查

胜芳花会及其火神信仰

俄罗斯文化中的“鬼”与“鬼节”

浦东崇福道院中元节法会20年的变化

节日文献数据库著作权的若干问题

浅谈文化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数字民俗资料与民俗地图

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

节日民俗研究的数字化问题

中国古代人日习俗对日本的影响

身体民俗与节日文化主体

在古今中外的格局中探讨民俗志的写法

关注文化实践者的中国节日志

反思“写文化时代”中的志书写作

“存在的文化”如何表达

历史文化时空状态下发生的节日民俗

跨境傣泰民族节日的互动及影响

简述跨境民族节日的主要特征

跨界民族节日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关于跨境民族节日研究的若干问题

怒族“如密期”节:历史记忆与活态存留

当代贾村赛社活动中的祭祀戏剧形态变化

世俗化的动力机制——雪顿节与藏戏关系研究

闽北的普度与目连戏——中国初期戏剧史初探

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多元文化场景中的纳西族春节

满族春节习俗的生态特征与文化意蕴

《宛署杂记》中的岁时民俗记述研究

浙江节日习俗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差异

温州永嘉上塘庙会与卢氏女神信仰

云南省永仁县直苴村彝族赛装节调查报告

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团结村“纳顿”节调查报告

当代民间宗教的复兴与地方宗教节日的产生

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

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民俗学的数字化档案建设

石婆庙庙会调查及庙会对当地社区功能的分析

第4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内涵及特色;构建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41-01

同志曾说:“应创建社会注意的和谐社会,构建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团结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此外,在这句话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和谐,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等,依据以上情况,早已明确我们只有在在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的基础前提下,才能构建出一个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这个和谐社会必须包含很多特色(普遍性、可持续性等)。实际上,其就是人们提到的和谐文化,想要建设和谐文化,就需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特征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彰显

对于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的看法,在我国理论界有不少看法,其中最根本、普遍的就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系的和谐文化。这最主要就是追求、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并且以规范社会风尚,融化思想观念的行为为导向基础,来建立和谐社会的政策以及制度。此外,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田心铭教授以说文解字的视角下看,和谐的文化可以解释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即文化属于主语,和谐属于定语。实际上,具有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服务社会的文化,解释成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广东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却是从意识与政治制度的视角下分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才是基本性质,同时,以革新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和民族的精神,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财经作家张小平在辨证角度分析,和谐不光是辩证法的内涵,也是中西文化中传统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主张多元一体化。

(二)和谐文化特征

赵维绥认为和谐文化主要有先进、目标、继承以及创新四个基本特征。然而,郭宇光确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要有一些特征:首先,以社会主义性质文化作为本质属性;其次,将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作为价值取向;第三,把培养四有公民作为目标定位;第四,以民族性、大众性以及科学性为基本理念;第五,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以及面向世界的时代特征;第六,具有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以及和而不同的鲜明个性;第七,以坚持人为本为核心要求;第八,与时俱进引领先进文化,以实践为基础。总的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民族、先进、时代、多元以及发展等特色。

二、如何实现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针对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谐文化不仅指的是追求时尚的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特色文化。彰显和谐文化的多元性和一元性、普世性和特殊性以及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特色。唯有以和谐文化的概念及特性为基础,才能够让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得以实现。

(一)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创建和谐文化期间,应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体为核心,将其作为构建价值系统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我国民族历史所选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今,创建和谐文化,正步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相关标准中指出:创建和谐文化应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将创建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正因如此,构建满足其根本要求的和谐社会,此外,有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对马列主义思想及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予以肯定,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把全党武装起来(用中国化这样的新成果),对人们实施教育。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经验来说,一旦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国家的政权就会出现问题。就好比,前苏联的解体一及东欧剧变等。对此我们可以引以为鉴。想要保证和谐,必须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层面上,发展特色社会注意。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出指导的方向,在综合国内外文化的背景下,引领社会思潮,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来创造和谐社会。

(二)以人们的文化发展成为为基础,创建和谐文化,并且应借鉴以往的经验,基于此层面上不断创新、发展。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系统,表明和谐方向,而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实践性要求有借鉴、继承、创新的精神。有关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史的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变革以及创新的过程。在其中,创新又是关键中关键,它是文化本身推陈出新、活力的源泉所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想要走上文化繁荣与生产力发展这样的道路,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端上,对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方法进行不断革新。同时创新体制机制。社会和谐文化的创新动力就是文化多样性以及交融性,同时,吸收人类的文化成果。所以,人们的创建和谐文化期间,要不断创新,借鉴其中的长处,吸取优点,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吸取所有对民众有益的文化,进而拓宽人们的见识,为创建和谐文化夯实基础,促进其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应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基础,创建和谐社会。只有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才能使我国多个领域(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生态等领域)的和谐得以实现。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才能促进对社会的坚持发展,同时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2]余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3]郭宇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5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布局;建设

收稿日期:20131215

作者简介:汤菲(1977―),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7303

1引言

中国古代都城是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者地方政权的首都,是当时这些国家或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及经济文化中心。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史书记载的中国古代都城就有217座之多,它们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百科全书,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上的变化和成就。在城市选址、布局形态、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等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布局形态的演变、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的发展等几方面来谈谈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主要特征。

2选址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在早期是和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都城的选址开始更重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考虑。伴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宗教的引入、对美好未知世界的向往等观念融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取舍和利用,风水学说也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上的一个关键因素。

2.1自然因素

中国古代都城早期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良的地理环境,其选址的思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农耕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考古发现: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族群的定居地的选择就强调了便于耕种、利于获取水源与食物以及良好的安全条件这三方面要素,这主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而且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密切相关。因此在奴隶社会的早期,古代都城的选址上更看重的是自然条件的优势,强调“近水利而避水患”,会首选地理条件优厚,水源充沛,便于农业耕作的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防御性。

2.2社会因素

随着农耕的发展和物质的积累,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人类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壮大、族群数量在不断增多。奴隶社会中期开始的战争、分裂、统一一直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题之一。作为统治阶层在都城的选址上除重视自然条件之外,还将政治、军事、防御、经济等因素作为了重要的条件。

都城的选址关乎到国家的江山社稷,早期春秋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使当时的都城选址中更多的包含了军事及各种政治因素,都城的地理位置要便于统治者控制他的国家,还要很好的防范外敌入侵的同时能有利于自己去扩大疆土范围。因此这些君主们的选址不约而同的遵循了“居中”这一原则。建都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多年的北京、八百多年的洛阳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当时朝代里的居中的地区,并且还是交通的枢纽中心。其位置既能够在军事上很好地控制西北外族的入侵,又能够很好地控制东南海疆,并稳定和发展建设整个中原地区,有利于国家的长效控制、管理和发展。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之后,将都城从原来的中都迁到了位于幅员辽阔的大元帝国的中部的大都,有利于对各地区的控制。

军事和防御也是古代都城选址的重要条件。例如:明朝之前的都城就是在当时版图上位置居于中间的南京,后来朱棣发动之后称帝,由于称帝之前他被封为燕王,驻地在北京,其势力范围也在北京,同时也为了摆脱南京篡位带来的巨大的政治压力,加之当时北方边患也非常严重,因此明成祖朱棣果断迁都北京,很好地镇压了反叛和骚乱。

整个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还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不断东移。北方的不停战乱使大量人口南迁,远离战争的南部区域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城市繁荣,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支持在都城选址上也逐步东移。

2.3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就是关注人的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客观上形成了特殊的生态观念。“风水”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晋汉时期,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期日臻完善。注重人居环境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景观问题。

古代中国人早就将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上很早就开始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观,注重“风水”环境的选择,其主要表现在都城选址上对地形地貌、水源水质、气候天象、土质情况、植被绿化等考虑上。隋大兴建造时,宇文恺不仅斟酌地势,将太极宫至于乾位,更以承天、朱雀等命名。而古都北京则具有“北枕居庸,南襟洛河,右拥太行,左环沧海”的风水形态,被风水学上誉为“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3布局形态

3.1礼制

“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上,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制在都城布局及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都城在建设上遵循“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礼制。即在宫殿的左边设立宗庙,以祭祀祖先;并在宫殿的右边,兴建社稷,专供民众祭祀土地公与五谷之神。另外,把宫殿前面开辟为朝堂,作为帝王召集文武百官,传达政令之处。而宫殿的后面则作为市场,供商贩和市民们作为赶集、贩卖日常用品的场地。

3.2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都城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夏商周一直是以氏族聚落的形态为主体的;逐步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由西周的闾里制度逐步发展,到春秋至汉,里坊制这种居住管理制度开始逐步确立起来。发展到三国至唐到了里坊制极盛期。

里坊制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这一制度增强了统治者对都城内部的管理,降低了内患的爆发。也使那一时期古代都城功能分区非常的明确,形成棋盘式的网格状布局形式。随着曹魏邺城的建立,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又形成了一条新规,即:宫殿位北居中,主干道呈“丁”字形,中轴线明确。

到了宋代以后,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里坊制开始制约城市的发展被废除,古代都城布局开始坊市结合,不再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夜市也逐渐兴盛起来,都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3轴线布局

中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上不是一开始就遵循“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的。这种布局形式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

夏至西周时期,建筑都采用茅茨土阶的构造形式,考古发现那一时期的都城建设中,宫殿遗址中殿堂和庭院虽是呈轴线对称的布局,但是与宫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连贯的轴线。到了春秋战国,建筑水平提高了,台榭建筑出现。这一时期的陕西凤翔县秦雍城宫室遗址 已经显示出宫殿建在了城市的中轴线上了,但是这种布局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确立下来。因为在后来两汉时期,在宫殿建设上采取了两宫分立形式,如:东汉洛阳宫殿就包括南北两宫,以阁道相通并相互错位,没有形成统一轴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再次将宫殿布置在中轴线上。隋唐开始都城建设强调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式的重要特征。

4道路及市政建设

4.1城市道路

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上,《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显示,周代时就已经结合等级制度形成了城市道路在建设上的标准:王城内的大道、环城道路和郊外道路三者之间依据等级以“轨”为单位是9∶7∶5的比例关系宽度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特色。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办法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因此在后来的城市道路上更多的是采用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在具体处理上也是因地制宜的。在地形规整、地势平坦的都城,城市道路呈方整的井格式布置;在有山川河流、不平坦的都城中,则根据地形随机变通,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的均齐。

在城市道路的材质上,在宋以前都是土路,没有路面,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城市道路的修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都城道路的排水上,封建社会的中晚期也采取了多种不断优化的方法。在汉代的长安城城市道路下铺设了陶管并用砖砌成了下水道来排放道路积水;唐代的长安则采用挖土成明沟的方式排出路面积水;宋朝的东京城内有四条河穿过,因此用河道排水;清代更有详尽的城内沟渠图,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沟渠的疏通。

4.2城市安防

南北朝以后,都城大都设有鼓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夜市等的出现使都城里的房屋非常密集,木质结构的房屋常常受到火烛之灾,为此专门设立了消防队。城内每隔一里还派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队,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嘹望。从元大都开始,还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

5建筑类型的发展

都城建设的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因此在建筑类型的发展上也是先宫殿;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爷、大臣们的府邸及市政建筑;最后才是民居和商业街市。基于这个原因,古代都城在建筑类型的完备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逐步发展完备的过程。

汉代在都城建设上把建筑的重点放在了宫殿和礼制建筑上,建筑类型并不完备。

发展起来,但是限于里坊制度,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东西两市之中,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商业建筑。到了宋代,里坊制被废除,加上商业发达,才开始有了临街的商店、酒楼、饭铺、浴室、医药铺、瓦子等专门的商业建筑,还出现了国子监等专门的教育类建筑,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增加,围绕城市服务的如:消防所等市政建筑也开始出现,使都城里的建筑类型不断的丰富起来。

6结语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漫长过程。受到了自然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现实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步在都城的选址、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李允.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1.研究“考点”。围绕考点梳理教材观念、一一进行链接。

中考通过教材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设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情景材料和问题去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为了打好有准备的“复习站”,教师必须积极地寻找突破口,即哪些是主干知识,考哪些方面的基础素质(如守法遵纪、基本社会责任和公德),然后在教学中创设和引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问题,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素质,也达到了迁移效果。另外,中考的命题有“两关注”,即关注时政热点和关注时代主题,对时代主题的考查、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对初中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需顺应的这一发展趋势,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并通过研究考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法。

为了更好的链接知识,体现复习的多位性,与高效性。可以利用建立“概念图”,勾画“思维图”的方式强化复习。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的把握一个概念体系,供学生回顾整个思维过程,用线条和箭头构造一个清晰地网络。有利于直觉的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迁移,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主题概念应该是含义最广、包容性最大的概念。

2.研究学情,改进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复习新动力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大大小小的考试经历很多,特别是政治科,学生知道用一些理论加上说好话、说称赞的话基本可以应付考试。另外一些社会热点也已不再新鲜、缺乏当时那种好奇和研究的劲头。因此需要有特别的导学方法。要深入研究显示当前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知识水平能力、内在心理需求。只有适合学情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取得效益最大化。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设法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确立积极可行的阶段目标,促进学生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也有利于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在迎接中考前的复习课上,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揭题——自评——导学——迁移的方法,这种模式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全面提高。

在复习课上会涉及许多的时政问题,因为他们发生在过去,不是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种情况可以淡化学生"为考试而学时政"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地关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家乡、社会的变化,培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升华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在课前教师搜集、筛选信息,拿到课堂上,开设“时政论坛”,“我的小贴”等活泼的发言交流形式,也可以通过辩论,编专题墙报的形式链接教材知识,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实践,应用的统一,提高了中考答题的综合能力。

3.拔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考要拿高分,要拉差距,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要强化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更要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突破条条框框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的能力。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的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所以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在争辩中产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新意提出表扬。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

第7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关于网络社会的系列巨著,成为当前关于互联网与社会研究的经典和重要参考范本。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一书中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及地域的人们使用互联网实践的差异,以及基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人们使用互联网的实践来考察网络社会的重要意义。

新闻传播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新闻传播被认为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重要起源之一。在中国,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关注最早也来自于新闻传播。当然,今天互联网对于中国的影响绝非仅有新闻传播可以包涵。然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闻传播,曾经而且仍然深深地影响和重构着中国社会,成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以新闻传播为落脚来考察中国的网络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结构、功能、效果研究》一书即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旅程。

直面困难 努力前行

彭兰和高钢两位老师,可谓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权威和领军人物,然而,此书开篇他们便将互联网新闻传播及其研究的复杂性及困难一一道来,可谓知其愈深,愈知其难。在互联网试图颠覆和重构所有理论的当前,要构建一套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件极其考验知识储备及智慧的事情。两位前辈为我们搭建的研究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框架,可谓启蒙与开山。然而,以此为框架的研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与其说该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供执行的研究路径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如说两位前辈给我们捅开了一个洞,让我们可以看到洞里的丰富及洞的深远。

互联网对于人类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虽然它已经来到中国近20年,然而,我们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和了解其实才刚刚起步。而且,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和高科技爆炸发展的时期,新东西、新玩意、高科技、新应用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要在这时时变化、处处颠覆的互联网时出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多年的积累和观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高钢和彭兰两位老师都可谓中国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元老,高老师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最早的一批实践者,亲历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彭兰老师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信息学和信息技术的,他们的功底可见一斑。

作者以“结构”、“功能”、“效果”为关键词,试图厘清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内在逻辑与外在作用,而书中的论述既有基于现有理论的构架和分析,又有大量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实实在在的数据及案例,很多部分读起来颇有一种看故事的趣味。比如:书中谈到网络舆论时,收录了1998-2010年中国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而对于这些热点事件的纪实及叙事描述,则是放在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网民成长的大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书中收录了当时大量的重要新闻网站的统计数据。这些不仅有力支持了本书的论证,而且都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及互联网新闻传播发展的重要史料。

本书的效果研究部分,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对于互联网新闻传播及网络社会研究非常有价值的理论线索,可以看出作者知识的广博和积淀的深厚。作者认为,以新闻传播为基础,中国网络媒体对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作者对这一作用的凸显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是中国网络社会研究的重要贡献和参考。

理论的渗透

互动是贯穿于该研究的重要的思想。互联网上的互动,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系与网络,重构着社会生态系统。互动是互联网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由于互动而不断改变和重新结构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又作用于人所组成的社会。作者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统领互动,将网上、网下、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变化与重组视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研究网络社会的要点。将政府、企业(商业网站、媒体网站)、网民三者都纳入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情境下进行讨论,因为互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这三者的互动和影响又直接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中,不仅影响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网民。通过互动作者将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研究引申到互联网与社会、互联网与政治、互联网与权力的更深入的思考。

全书仅有关于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引用,却画龙点睛,使得该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的意义更为深远。

值得商榷的是,在互动与关系的讨论中,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媒体网站(比如重点新闻网站、传统媒体机构网站)似乎更应该视为政府力量的一支,或者政府力量在互联网上的一种代表,与商业网站(或其新闻频道)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确实,对于已完成的研究和成果的质疑似乎是最容易的,对于该著作也是如此。然而,如果你真正明白互联网发展变化之快,互联网研究之难,以及中国当前监测、测量互联网相关(尤其是互联网新闻传播)数据的现实状况,你就会为这本书资料的新鲜、案例的丰富、数据的详实而折服。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也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链接

1、《网络传播学》

作 者:彭兰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本书继承了很多传统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但目的不是对传统理论进行简单的诠释和印证,而是希望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下研究网络传播的某些特性,进一步探索人类传播的某些共同规律,深化对传播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传统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束缚。

2、《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

作 者:蔡文之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把网络传播革命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予以考察,首先剖析了由传播生态变革而引发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的交互方式等多棱面的社会进步,继而分别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网络赋权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效应进行了阐述。

3、《众声喧哗》

作 者:胡泳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Q945.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since the 1990 s, green is always the way to protect biology, landscape ecology, city planning and landscape more disciplin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rontier and cros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urbanis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green way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American green way network plan, put forward the city green way China experience meaning of thought.

Keywords: landscape urbanism; Green wa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詹姆斯・科纳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作为都市主义的景观”的说法;其后,在1997年,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正式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一词。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批判,现代主义无法产生有意义和宜居的公共领域。景观都市主义提倡使用基础性系统和公共景观,以形成区域本身的组织机制,塑造和改变城市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应对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在研究绿道的理论和实践。张文、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首次引入了“绿色通道”概念,使中国绿化系统建设有了新的借鉴模式,带来了新的思维[1]。刘滨谊、余畅在《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中对绿道概念、分类、形成过程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介绍[2]。周年兴,俞孔坚等在《绿道及其研究进展》中阐述了绿道的功能、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对城乡规划的启示[3]。李开然在《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认为绿道理应作为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应用于以其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设中[4]。夏媛等人在《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珠三角区域的绿道规划,提出了绿道作为多功能性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十分有效的观点[5]。

实践探索方面如美国的迈阿密河绿道是以滨河为基础,经过发展带来了良好效益,成为区域改造的标志性项目。国内的珠三角(图1)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深圳市规划在盐田区打造一条连接沙头角、盐田港到大梅沙滨水海岸线的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将山景、海景、港口、生态岛、海鲜街等主要景点元素有机串联。

二、绿道的概念及其分类

绿道(Greenway)是包含线形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等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从广义上说,绿道是具有连接作用的各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有时也被称为生态网络、生态廊道和环境廊道。

查尔斯・莱托在《美国的绿道》中对绿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并根据绿道形成条件及其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道;②以道路为特征的娱乐绿道;③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道;④风景或历史线路绿道;⑤综合的绿道系统或网络[6]。其中城市河边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目前,国内正在兴起的沿河绿地规划项目,就属于该类型的绿道。

Ahern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将绿道定义为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 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形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7]。该定义强调了5 点: 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三、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绿道设计原则

景观都市主义就是将城市理解成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相结合,使城市得以发展。绿道是景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景观都市主义提出了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的设计理念

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城市设计的高度考虑绿道的内容和形式,串联城市绿带各组成部分,综合安排各种要素,使绿道、自然和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自然、建筑、绿地的结合来创造城市完整和令人难忘的形象。

2、景观、生态和人文的统一

绿道必须以实现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的基础。既要营造美观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又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

3、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空间

绿道设计要以人为本,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作为景观的绿道要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好去处。

4、经济性原则

绿道要以恢复保护由本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自然生境为主,节约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成本高的人工生境的比例,减少一次性投入和后续养护管理费用。

四、典型案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美国的绿道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不管是现实基础、理论研究、建设观念,还是法律支持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奥姆斯特德为波士顿规划的“翡翠项链”就是19世纪城市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这一理念的实践体现,即靠公园、公园道、住宅以及游憩地来实现。摩西的哈得孙公园道就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特殊条件,将居住开发、游憩设施、公园以及纪念性建筑等整合在一起,并容纳了高速运输、地方交通及公共运输系统。

五、结语和展望

1、结语

我国的绿道建设起步晚,起点低,绿道的建设基本上依附于道路、铁路、河流等的建设所展开,绿道建设理论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理论,以普遍绿化和美好环境为目的,对绿道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结合我国国情的绿道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政府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极不完善。

本文由于资料的欠缺,数据的不完善,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绿道的结合应用实例上有待进一步深化,仍需要实证研究和经验积累。

2、展望

城市中的绿道网络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美学的综合效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鉴于当前我国的绿道建设情况,必须要加大对绿道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利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优势,提高我国绿道规划研究与建设水平,构建全国性的自然保护网络。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文捷. 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 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2]刘滨谊,余畅. 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8-81.

[3]周年兴等.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9).

[4]李开然. 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中国园林,2010(3):24-27.

[5]夏媛等. 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9):39-43.

第9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路径;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11-02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该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而,大学学习具有其独特性,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理解和认识大学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大学生学习的关注与研究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从时展的要求来看,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学习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应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大学生在大学生涯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及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是在该时代背景下对由学习目标、学习策略所构成的大学生学习路径进行研究并探讨其评价体系。

一、大学生学习路径中学习目标的研究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大学生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高校学风建设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部分大学生感到困惑,迷失了方向,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远期目标,却无法将目标转换为实际行动;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也未必能找到好的工作,由于没有学习目标进而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导致了现在的大学里学习气氛不浓,学风有所下降。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得出A高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情况如下:找份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47.4%,找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8.2%,读研究生32.3%,出国留学3.4%,创业0.43%,参军0.43%,提升个人综合素质6.47%,其他1.3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有较为明确的远期目标,并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作为首要目标。

可见,学习目标对大学生非常重要,如何指导大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进而将远期目标细化为阶段目标并转换为实际行动,从以下四个步骤实施:(1)制定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分析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制定学习目标。(2)分解细化目标,学习目标的内容应该包括能够促进大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要素,将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细化为身心素质目标、科技基础知识目标、人文素质与政治品德素质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并依据该目标体系对总的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为四个学年的目标,并进入实施阶段。(3)调整实施目标,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形势的发展,最初建立的学习目标会逐渐暴露出某些欠缺,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确定的学习目标也应该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合理调整并及时更新,对学习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状况应当经常检查和总结,若发现学习目标偏离正常的轨道,要立即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强化或充实学习目标内容,甚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正目标。(4)及时评估激励,根据完成的情况及时评价,并作为下一阶段目标和计划的一举,及时给自己以激励,让学生在达成阶段目标的情况下得到进一步强化,增强完成下一阶段目标的信心。

二、大学生学习路径中学习策略的研究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主要以“被动”、“受控”为主要特征,该特征下学生在学习上侧重理论知识方面的灌输,往往忽视接受有关学习策略的科学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基本处于个体封闭式学习模式,学习场所为单一的课堂学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难以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人潜能,达到学习效果。

我们以问卷形式来调查A高校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问卷分为8个部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焦虑控制策略、激励策略、努力管理、信息策略、交流/合作策略以及研究/创新策略。统计结果中,平均分高于3分则说明学生比较频繁地使用该策略,平均分低于3分则说明学生使用该策略的频率较高,平均分值越高说明学生使用相应策略的频率越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元认知策略3.5分、焦虑控制策略3.4分、信息策略3.4分、认知策略3.3分、努力管理3.4分、激励策略3.3分、交流/合作策略3.3分、研究/创新策略2.2分,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可知,学生整体学习策略水平较高,八项策略使用的总平均分为3.2,但是学生在研究/创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使用上尚存在一定问题。

从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来看,应该引导大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引导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转变,从单一形式的课堂学习向开放的网络学习转变,从局限的教材学习向全面体验学习转变,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网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等先进的学习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而教师应根据专业、课程和学生特点选择设计师生间互动、双向沟通交流和探索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调动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创造性,逐步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掌握、阅读理解、独立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路径评价方法的构建

传统的评价方法比较注重结果并用来评价优劣,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评价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机械鉴定”和“粗略分等”,而应该将学习路径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其能够及时地发现自身学习路径上存在的问题,从目标、兴趣、学习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科学地考量自身学习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科学的大学生学习路径评价方法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先进性。大学生学习路径评价体系应以基本学习任务为基本标尺,并结合各自年级特点,突出个性化的考量。(2)全面性。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要看静态成绩和动态变化。(3)完整性。评价方法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学生工作部门,各班级协调配合,形成评价网络。(4)可操作性。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使之充分地体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并根据结果进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督促和帮助。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以评价促成长。大学生学习路径评价方法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实施。

大一学年为大学学业生涯的探索期,其主要特征有:新环境的冲击;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处理。大一学年标志性评价目标:(1)完成大学“四个转变”;(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3)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4)培养自身学习兴趣;(5)通过外语四级六级;(6)优秀学生奖学金;(7)各类学生表彰及荣誉;(8)参加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9)参加学生科创活动;(10)制定完整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大一学年的策略指导:(1)向老师和高年级学长求教;(2)尽快熟悉本专业领域的相关情况;(3)开始接触、初步进行职业规划。

大二学年为大学学业生涯的定向期,其主要特征有:人际关系的处理环境已经熟悉,但对未来依然迷茫;有了相对稳定的交际圈子。大二学年标志性评价目标:(1)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培养自身学习兴趣;(3)国家奖学金;(4)国家励志奖学金;(5)优秀学生奖学金;(6)各类学生表彰及荣誉;(7)扎实专业英语学习;(8)至少参加一次学生科创活动并获奖;(9)参加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10)确定专业学习攻读及辅修课程学习方向。大二学年的策略指导:(1)全面分析自身特点进行职业规划;(2)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3)学会放弃,以专注于目标。

大三学年为大学学业生涯的准备期,其主要特征有:开始专注于个人的学习目标;专业课的学习迈进深入强化阶段;开始反思自己的道路,并进行调整。大三学年第一学期标志性评价目标:(1)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培养自身学习兴趣;(3)优秀学生奖学金;(4)国家奖学金;(5)国家励志奖学金;(6)各类学生表彰及荣誉;(7)参加学生科创活动并至少获奖一项;(8)扎实专业英语学习;(9)确定升学和就业方向并提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0)争取各类出国学习和深造机会。大三学年的策略指导:(1)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2)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3)在行动中反思;(4)抓住突破性机会。

大四学年为大学学业生涯的抉择期,其主要特征有:面对当前抉择,既有憧憬又有担心;对未来的思考更加现实而理性化。大四学年标志性评价目标:(1)培养自身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2)优秀学生奖学金;(3)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4)争取各类出国学习和深造机会;(5)扎实专业英语学习;(6)顺利完成就业和考研工作。大四学年的策略指导:(1)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信息;(2)学习各种技巧(面试、制作简历);(3)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四、结语

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方式,学习内容专业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考核多样化。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合理构建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学习路径指导方法,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和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学习路径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能,夯实坚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成长为国家的可靠顶用之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