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杜甫的四句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杜甫的四句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关键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学调查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91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既是人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又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肠道菌群失调或细菌总数剧增时,可引起胃肠道感染而导致腹泻、败血症及多组织炎症等,病菌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可污染环境及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1-2]。2008年7月19日大连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员工因食用被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生食物中毒,本文将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资料

1.1 概况 2008年7月19日5时许,大连开发区卫生监督所接到开发区医院电话报告,称自7月18日4时左右开始,有数人因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前往开发区医院急救中心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大连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随后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大连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大连市某港口内,该公司近期在东北各地新招员工240人;自6月1日起,该公司租用大连某专修学院场地进行岗前培训,每天由该专修学院食堂为240名新员工和3名管理人员提供三餐。

1.2 流行病学调查 (1)发病经过调查:包括首例发病时间、发病高峰时间、末例发病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就餐人数、发病人数,进食情况等。(2)病例调查:首先确定发病者、可疑发病者和非发病者定义,然后排除消化道疾病复诊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凡7月18日在该学院食堂就餐,且有腹泻(指首次腹泻后24 h内腹泻次数≥3次、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或有腹泻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种或几种表现者定义为发病者;有腹泻(首次腹泻后24 h内腹泻次数

1.3 现场卫生学调查 (1)现场卫生勘验:大连某专修学院食堂采取内部承包管理模式,委托他人负责食堂的全面管理。食堂冷荤配餐间无上下水设施及制冷空调,主食库无防鼠设施(挡鼠板),且库房内米、面均就地存放;副食加工间内的各种食品容器无分类标识及生、熟标识,盛放食品的容器为回收再生塑料制品。因学生已经放假,仅为大连某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培训的员工供餐,但7月18日早、午、晚三餐食品均未留样。(2)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学院食堂共有从业人员6人,均持有效健康证明,近期均无化脓性皮肤病和腹泻等病症。(3)现场采样及控制:现场采集发病者大便标本4份、肛拭标本9份、血标本2份,采集员工剩余晚餐主食2份,送实验室检查;对所有剩余食品及原料、食品用具、容器等进行了封存控制。

2 调查结果

2.1 发病时间 首例发病时间为7月19日0时,患者发病高峰时间为7月19日3时,末例发病时间为7月19日6时;潜伏期为7~13 h、平均10 h。

2.2 临床情况 本次共有发病者17例、可疑发病者2例;表现有发热3例(15.8%)、头晕8例(42.1%)、头痛1例(5.3%)、恶心13例(68.4%)、呕吐6例(31.6%)、腹痛17例(89.5%)、腹泻17(89.5%),多为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水样便,发病24 h内腹泻次数多在4~6次。经医院对症治疗后19例患者很快康复,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2.3 发病与饮食的关系 7月18日共有207人在大连某专修学院食堂就餐,早餐时间为7:10,主食为煎鸡蛋、大米粥,副食为拌黄瓜花生米、拌大头菜;午餐时间为12:00,主食为米饭、馒头,副食为红烧肉土豆、芹菜炒肉、西红柿炒鸡蛋;晚餐时间为17:00,主食为海蛎子包子、大米粥,副食为黄瓜拌猪耳朵。根据平均潜伏期推算,引起中毒的可疑餐次为7月18日晚餐。19例患者均食用了晚餐的主、副食品,而未在该学院食堂就餐的员工无一人发病。

2.4 实验室检验结果 2份剩余晚餐主食标本和13份患者粪便标本均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份患者血液标本未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3 讨论

3.1 调查结论 本次中毒事件发病急骤,患者局限在该公司的员工中,发病者有共同饮食史、临床症状相似,发病高峰呈一过性,相互之间物传染,符合食物中毒的特点。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确定本次事件是一起由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再依据平均潜伏期推算,引起中毒的可疑餐次为7月18日晚餐,可疑食品为“海蛎子包子”及“黄瓜拌猪耳朵”。

3.2 中毒事件特点分析

3.2.1 临床特点 (1)潜伏期较短,患者在进餐后6~15 h内发病,平均潜伏期10 h,基本符合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致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特点[3]。(2)临床症状相似:患者均有腹痛、腹泻表现,腹痛多为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为水样便;败血症及多组织炎症表现少见,仅较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增高并有发热症状,基本符合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致病的临床特点[4]。(3)实验室检测阳性率高,采集患者9份大便标本和1份食品标本均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3.2.2 流行病学特点 (1)集中发病,中毒者占就餐人数的21.09%,均在进餐后7~13 h内集中发病,可排除个案散发。(2)污染食物易确定,中毒者均无外出就餐史,均在食堂内食用同一类食物发病,而未在该学院食堂就餐的员工无一人发病;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均饮用同批出厂的桶装矿泉水而仅少数人员发病,可排除饮水污染所致。(3)现场存在卫生学隐患,食堂在卫生管理方面有欠缺,冷荤配餐间无上下水设施及制冷空调;主食库房内无防鼠设施,米、面就地存放;副食加工间的各种食品容器无分类标识及生、熟标识等。

3.3 防控措施与建议 (1)责令该学院加强对食堂的日常卫生管理,搞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对所有剩余食品进行销毁处理,餐具、食品容器、设备等用1%~2%碱水煮沸或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擦拭、清洗消毒。(2)责令该学院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食品生产加工间,预防食品意外污染。(3)要求该学院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学院食堂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后,应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坤,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7.

[2] 焦凤兰,石淑霞,李永强.一起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9,4(4):224-226.

[3] 左翠瑛.一起由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3):403.

第2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前言】

《宿府》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名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注释】

⑴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⑵井梧:梧桐。梧:一作“桐”。

⑶炬:一作“烛”。

⑷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

⑸中天:半空之中。

⑹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⑺伶俜: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⑻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

【翻译】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鉴赏】

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第3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自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们常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诗人不幸诗歌幸。这话如用在一代“诗圣”杜甫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杜甫出生在大唐盛世,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故而少年时也曾有过“裘马轻狂”的豪情,幻想着步入庙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但长年的战乱不仅使他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让他的生活日渐艰辛,晚年不得不四处漂泊,靠友人的救助为生。这两首诗分别写于767(《登高》)、768(《登岳阳楼》)年,离他去世只有两三年时间。研究者认为杜诗“晚节渐于诗律细”,所以这两首诗也最能代表杜甫律诗的风格和水平。赏析这两首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杜甫律诗的一些基本特点。

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都是抒写登高所见所感。古代的文人有一个不太成文的传统,大抵逢高必登,登高必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登临之作。虽然这两首诗登高的原因各不相同(前者慕名,后者为重阳习俗),但这两首诗无疑都可作为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因其登高,故而视点也是比较高的。《登岳阳楼》的视点是在岳阳楼上,诗人居高临下,面对着浩瀚的洞庭湖,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所以写来大气磅礴。《登高》的视点在高台之上,因此远处的落木、江水形胜看得分明,写来自然雄浑。

写诗之法与作文之法大致相似,律诗写作也要讲究“起、承、转、合”之法。《登岳阳楼》起笔平缓,张弛有度,符合杜诗的一贯写法;而《登高》起笔连用六个物象拼合,涉及上、下、纵、横、视、听诸方面,节奏急促,读来却感觉整齐有序,笔法纯熟老到如此,非大家不能为也。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是全诗最用力之处,场面宏大,意境空阔是二者的共同特点。《登岳阳楼》用极为凝练的语言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展示了洞庭湖的非凡气势,此联一出,顿使其他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相形见绌,古往今来也只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与之媲美。不同的是孟诗写实,所以极力夸张;而杜诗写虚,所以较为神秘灵动。《登高》此联则反其道而用之,用极为动感的语言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落木在生命凋谢那一刻最为悲壮之美和江水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这两联在气势上占据了全诗的最高点,便为下文的转、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甫的律诗名句多出现在此联,如《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虽然意境、作用不一,但写法大致如此。

第4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关键词:近体诗 声律 对仗

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从形式上来看,常见的近体诗就是绝句和律诗;而《诗经》《楚辞》《汉乐府》,汉“五言诗”和我们刚刚学过的《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江花月夜》以及我们所熟悉的《行路难》《石壕吏》《登幽州台歌》等都是古体诗。关于近体诗有这样一首歌诀:

格律诗,有规定,主要内容要记清:

四句为绝八为律,更长就叫排律名。

首句入韵可自由,双句末尾定押韵。

中间各联要对仗,词类力求对工整。

讲平仄,不含混,不讲平仄不好听。

一联平仄要对立,一句平仄交替行。

出句对句定要粘,各句不能犯孤平。

规矩严,不易学,青年之中不倡行。

学民歌,写新诗,优秀传统要继承。

一切形式为我用,唱出时代新精神。

近体诗是南朝齐梁以来,诗的声律越来越讲究的产物,唐朝初年初步形成,盛唐时期成为全盛。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的框框就多了。粗分只有两体,律律和绝句,律诗一首八句,绝句一首四句;因为一句可以是五个字,也可以是七个字,所以细分有四体,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此外有五言排律不限八句,通篇对偶(末联例外),作的人不多。一般押平声韵,隔句一韵(首句例外);平声三十韵,不许通用。语句要合律;所谓合律,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单位(后一个是重点),平仄要变化,如上句是仄仄平平仄 ,下句要是平平仄仄平(非重点字可以通融);不这样就是不合音律。照一般习惯,律诗中间两句要对偶,成为两副对联,其他各句(包括绝句的四句)以不对偶为常,对偶为变。变得最多得是律诗和绝句通篇对偶,以及律诗通篇不对偶。前者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后者如: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闻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唐人写近体诗,一般是照规矩作,并且时间越靠后,要求越严格。这从写的方面看是又不能不承认是收获很多。所谓多包括两种意。一是至少从声音美方面看,近体诗确是远远超过了古体诗。

唐朝以后,近体诗的气运还没有消减。例如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好像到了宋朝,诗已经被词挤到次等地位。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宋朝的词人也大量地写诗,而且出了不少的诗人,如王安石、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宋朝以后,文人习惯作近体诗的风气还是一直没有消减,如元明清各朝的文人不只都作,而且出了不少大家;甚至到“五四”以后,白话文已经取代文言,有些人深有所感的时候,如鲁迅先生,还免不了要写“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七律。

我国古典诗歌文学形式,种类很多,但总的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两大类。规矩很严格的诗歌是“格律诗”,一切非格律诗是“古体诗”。不过,格律诗这名称是我们当代人取的,古人并不这么叫。唐人把“格律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把“古体诗”叫“古风”。这是因为,“格律诗”形成于唐代;唐代以前的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格律的束缚。现在,人们习惯把“近体诗”或“今体诗”叫做“格律诗”了。

律诗八句,两句为一联,一共四联。开头两句叫“第一联”,又叫“首联”;第三四句叫“第二联”,又叫“颈联”;第五六句叫“第三联”,又叫“颈联”;第七八句叫“第四联”又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除第一联和第四联以外,中间的两联要求对仗,即出句和对句应成为一副对联。也有极少数律诗,中间两联有一联不对仗甚至两联都不对仗的。

对仗又叫对偶,就是两句中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相同,语法结构要相似。拿词性来说,要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代词对代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等等。不但词性要相对,词组的结构也要相对,如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等等。

第5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第一首一字诗《西施吟》:一笑一颦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

诗中的“一笑一颦一捧心”写出了西施的迷人之美。传说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即“一捧心”),皱着眉头(即“一颦”),比平时更美丽。后有“东施效颦”的讽刺性成语,即源于此。“一国倾废”是写西施为帮助自己的君王越王勾践复国,而在国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西施终于用“美人计”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致使吴国灭亡,彰显了一个小女子的爱国情操。最后两句则是写西施在完成复国使命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四句诗,恰当巧用十个“一“字,概述了西施传奇壮美的一生,妙!

第二首一字诗《昭君吟》:一车一马一路尘,一鸣秋鸿一缕魂。一曲一唱一声怨,一月空照一丘坟。

这首诗写的是西汉美女王昭君主动出塞,嫁于匈奴单于的故事。王昭君劝丈夫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前两句写的是昭君出塞,路途漫漫,独尝思乡之苦的悲壮之气;后两句则用凄清的诗句赞美了王昭君为国而忍辱负重,身丧他乡的巾帼情怀。正如杜甫《咏怀古迹》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昭君吟》四句诗,巧用十个“一”字,描述了王昭君的孤苦命运与爱国精神,奇!

第三首一字诗《貂蝉吟》:一计一献一连环,一朝兴亡一欷款。一笔一纸一方砚,一段风流一段书。

这首诗写的是东汉末年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歌女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忧国忧民、欷欺不止的主人王允分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便设下连环计。貂蝉依计步步诱使吕布最终铲除了董卓。四句诗,巧用十个“一”字,描述了一个绝色女子知恩图报的情义与不输男子的胆量智慧,好!

第6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课讲述“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我把它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我中国,天下闻,多处曾有原始人。

    若问何处最古远,元谋、蓝田、北京人。

    这四句歌谣,第一句表明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天下闻名,也暗含了课本上“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的意思。第二句则揭示我国境内远古时代广布着原始人类活动的踪迹。第三、四句则突出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原始人。学生吟咏后不仅可以很快掌握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人类遗址,而且可以激发对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的自豪感。本课关于北京人的叙述,我是这样归纳的:

    北京地,远古人,七十万年约距今。

    打石器,用木棍,会制工具已为人。

    天然火,常保存,照光烤食吓兽群。

    出以伙,居以群,依靠集体求生存。

    捕野兽,采果根,得到食物平均分。

    这段歌谣,把北京人生存的大致年代、使用工具、生存方式、生产活动及分配制度基本涵盖学生结合教材阅读几遍,就会对北京人产生一个生动形象的感觉。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讲长平之战、秦灭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开拓边疆等。我把长达五页的教材内容浓缩成下面一首叙事快板诗:

    公元前,二六零,秦赵大战在长平。

    坑赵卒,四十万,六国再难抵秦兵。

    秦始皇,名嬴政,十年就把六国平。

    建都城,在咸阳,中央集权好威风。

    置百官,设郡县,一切大权握手中。

    秦王朝,有规定,小篆文字全国用。

    方孔钱,度量衡,四海之内都相通。

    焚诗书,坑儒生,留下千古罪恶名。

    防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到辽东。

    征越地,设三郡,边疆开拓费经营。

    开灵渠,有大功,湘江漓江两沟通。

    这首快板诗节奏紧凑,押韵顺口,既对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华夏的业绩予以赞颂,也对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举措加以褒扬,同时对他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的做法予以斥责,善恶美丑,径渭分明。全诗囊括本课要点,层次清晰。学生如结合阅读教材,背诵全诗,就能方便地掌握课文。

    再如《中国历史》第二册讲唐代文化有一子目“诗歌的黄金时代”,开头的文字介绍说;“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百花齐放的唐朝文学里,诗歌最为光彩夺目,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我把这八十多字的内容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唐代诗歌放异彩,五万首诗传下来。

    内容丰富风格异;至今仍为人喜爱。

    课文接着介绍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我编的歌谣是:

    初唐诗人陈子昂,诗歌意境有独创。

    《登幽州台》歌真感人,令人读后永难忘。

    课本介绍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和边塞诗人岑参,大诗人李白、杜甫编的歌谣是:

    盛唐诗人有王维,山水田园诗优美。

    岑参擅写边塞诗,悲壮豪迈感神鬼。

    盛唐诗仙李太白,诗作清新又豪迈。

    讴歌祖国江山美,千古绝唱传万代。

    人称杜甫为“诗圣”,“诗史”雄浑语凝重。

    “三吏”、“三别”不朽篇,人人读罢受感动。

    其中的四处引号,是介绍杜甫诗的要点,我把它们嵌镶在四句歌里,也算安插得当,流畅自然。

    我用诗来讲诗,别有一番情趣,概述每位诗人的诗,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诗歌特点、代表作大都涉及。讲这一课时,我有一个特别的想法,认为唐朝诸多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笔,书写了诗国历史的壮丽一页。我们讲的时候,无论从语言、形式和情感,都要有诗情画意,这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诗国历史引为自豪,使中华民族的“诗魂”万世永存,否则,我们将有愧于唐朝的“诗仙”、“诗圣”们。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些章节讲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平铺直叙,或让学生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编成诗歌。口谣,就会显得生动有趣。比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十五课中的“东京和临安”这一目,我把它编成这样一个段子:

    宋东京,大城市,二十万户居民地。

    城布局,破“坊”“布”,商业不再受限制。

    有早市,有夜市,通宵达旦谈生意。

    娱乐场,称“瓦肆”,说书唱戏演杂技。

    汴梁河,贯东西,千百货船真拥挤。

    临安城,繁华地,湖光山色好美丽。

    城内外,店铺立,无论街道多偏僻。

    商品多,人稠密,四海商客齐云集。

    这个段子比教材着墨还多,是有意渲染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的繁华景象,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上东京和临安有生动形象的感知。

    教材讲到的有些历史事件,只是粗线条式的勾勒,我用歌谣形式着力渲染,学生读来有滋有味如: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联络月支出阳关。

    一三八,公元前,张骞西去离长安。

    大月氏,已西迁,不愿打仗愿平安。

    出使命,虽未完,西域情况了解全。

    公元前,—一九,张骞再次西域走。

第7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李 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渡荆门送别》 是开元十四年 (公元726年) , 李白由三峡出蜀, 沿江东下途中的作品。二十多岁的李白, 意气风发, 对前途充满乐观的憧憬。诗人以雄奇飘逸的笔触, 描写开阔伟丽的景象, 抒发倜傥不群的胸怀。 《旅夜抒怀》 大约写于永泰元年 (公元765年) , 是时杜甫携家小自成都乘舟东下, 途经渝州 (今四川重庆) 、 忠州 (今四川忠县) 。老病交加的诗人, 在浩浩长江上漂泊无依。他以雄浑沉厚的笔致, 表现在茫茫天地山川间渺小的个人, 以及个人渺小的孤愤??两个伟大的诗人, 在同一段江水前, 同一轮明月下, 同用五律, 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的所见所感, 是这样的相似又是这样的不同,人们因此往往把这两首诗并提。以下, 我们从它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方面作一些分析, 希望对理解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及把握他们的作品有所启示。

一、 憧憬之心与孤愤之怀

首先看 《渡荆门送别》 。第一句 “渡远荆门外” , 用了不辞千里的 “渡远” 开头, 特别又在 “荆门” 二字后加了个 “外” 字, 似乎他的千里之游刚刚走出荆门。第二句又用表示地域宽阔的 “楚国” 二字一接, 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 于乘风破浪的船头临风而立; 辽阔无垠的大地, 一泻千里的江水, 恰似他恣肆挥洒的一腔豪情。三四句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迅急掠过视野的是一片平旷, 一片坦途。轻舟疾驰, 前程广阔, 年轻的李白怎能不豪情万丈?五六句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行天中, 影落江底, 月似天镜飞旋而来, 伴他疾舟飞行; 天边升起的云气, 犹如金碧生辉的海市蜃楼。七八句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轻轻一转, 道行舟之由,离蜀之情。全诗轻快高昂, 字字句句流淌着掩抑不住的憧憬之豪情。

再看 《旅夜抒怀》 。第一句 “细草微风岸” , 起笔就轻而谨, “细草” “微风” 还轻适, 但第二句 “危樯独夜舟” , 一下子就孤危又凄凉了。第三四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境界明朗开阔了一些, 但星月之光却是虚空的, 星月之光使浩淼之江水愈见大, 独夜之舟愈见独, 孤寂之心愈见孤。这样就有了五六句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 一 “岂” 一 “应” , 诗人渺小的孤舟置于浩淼的山川江水之中, 孤愤又如何?还不能撼动一棵江边的小草。而诗至此, 诗人的孤愤之怀, 是 “足以拄撑于天地山川间” 的了。

二、 “佳处不著纸” 与 “佳处力透纸背”

清人洪亮吉在论及二人的风格时说: “太白诗佳处在不著纸, 少陵诗佳处在力透纸背” 。所谓 “不著纸” 应该是指其轻松、 疏朗、 概略, 在李白诗中, 因其疏朗轻快、 自然流走、 挥洒豪逸、 一气呵成, 而使其情有 “不著纸” 之感。所谓 “力透纸背” , 应是指情感表现细致、 深入、 透彻, 在杜甫诗中, 因其意象丰富、 笔致精细、 锤炼遒劲, 感情凝重深沉, 而使其表现起来产生 “力透纸背”的效果。

首先从语言含量上看看李诗的疏朗明快与杜诗的丰富深细。李诗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只说得江山” 二事, 而且是一笔带过千里, 足见其疏旷。纸上只说船行之快, 但正是这一泻千里的气势透露出一泻千里的豪情逸气, 纸不着情而情自出。而杜诗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野阔星垂, 江流月涌, 自是四事” , 语言的含量增大, 景致密生, 意象丰富了 (而且李诗写的是动态,非一时一地之景, 杜诗写的是静态, 一时一地之景) 。相比之下, 杜诗的语言含量就更见丰富 — —明亮的星光照着广袤的平原, 浩瀚的江水, 空蒙的月色: 在这广垠的背景下, 恒常不变的自然物象中, 诗人的渺小与无常之感便从纸上凸现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 “力透纸背” 的效果。就这两首诗而言, 还可以从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和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等句子的用语中看出疏与密、 简与丰的区别。杜甫往往一词就是一个事物, 李白却常常一句合起来叙说一个事。

其次, 在个性风格上, 一个豪逸健爽, 一个沉郁深重。可不可以说豪逸之气不太着纸, 深重之情自然显得力透纸背。在李白的眼中, 江中之月是从天飞落的镜, 用语奇硬, 豪逸; 天边的云是海上的蜃楼, 想象大胆, 意象伟美。而杜诗就深重的多, “危樯” 与 “夜舟” 加“老病” , 凄彻幽冷;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 其沉痛郁结无语形容??同样的山水, 滋生出如此不同的艺术感受, 除了与他们二人的经历身世有关外, 不能说与他们的艺术个性审美情趣毫无关系。李白愁也愁得豪情万丈: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共销万古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早散发弄扁舟” 。而杜甫, 喜却喜得谨慎平和、 深沉忧伤: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所以, 李诗似惊雷疾风, 杜诗字字句句如歌哭。

最后, 从音韵声律方面谈谈。李诗不受律约, 一气呵成, 杜诗律切精深, 锤炼遒警。杜甫的五律对仗工整, 平仄和谐, 音律雅浑, 字字精密; 李白的五律一般不屑声律排偶, “一气直下, 不就羁绊” , 任意挥洒。杜五律讲究句剪字裁, 精密无限, 李诗则虚实平仄任情而度。因此杜诗规模正大, 格致深沉, 律切精深, 甚为妥帖; 李诗以神运外, 想象丰富, 夸张奇特, 英才爽笔, 逸气凌云, 天然秀丽。如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平仄和谐, 音调圆美, 一 “垂” 一 “涌” 犹见炼字之精工。而“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冲口而出, 一气流走, 全不受声律平仄的约束。

第8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我从不会写诗,也不会作词,但对读诗却特有兴趣。

尤其是唐诗宋词,诗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湛,语言清丽,音律和谐,始终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气势和旋律,在反复研读和品味中得到不少启示,揣摩着诗的读写一定要注重三个方面,即押韵、对仗、声调和平仄。

所谓押韵,就是指诗人在诗中用韵。所谓韵,大概是指汉语拼音字母当中的韵母。一个汉字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拼读,有声母和韵母两部分,一般是声母在前,韵母在后。比如:王wang光guangg等等,它们的韵母都是ang,可以说是同韵字。凡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显而易见,就是把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且把韵放在句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韵脚”。比如杜甫的“锄禾”:锄禾日当午wu,汗滴禾下土tu,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ku,它们的韵都是“u”。在一般的情况下,四句诗,包话格律诗,第三句是可以不押韵的,从读古诗到读现代诗,第三句的押韵读起来显得格外顺畅、迭宕、和谐、动听。如四句诗都押韵,读起来就显得重复、单调、平淡,可见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亲的乐音在同一位置的重复,它便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例如的诗“六盘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虫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显示万里即将结束,胜利的曙光即在前头,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读起来使人心潮激荡,情感清满怀。当然,古人写诗的时候有时为了押韵,按照现在的常规去理解,可能不可思议,但必须遵从当时的语言环境,押韵就显得更为重要与和谐。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愈墙走,老妇出看门”,这里的“门”就是和首句的“村”,次句的“人”押韵的,构成了谐和。意思就是“出门看”,如果写成“出门看”,那就不押韵,读起来没有韵味,也就没有杜甫的风格和创意了。

所谓对仗,就是诗词中的对偶。所谓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显得工整。在古诗中尤其是格律诗中,对偶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1)对偶可以是两句相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也可以句中自对,如“打黑除恶”。我们说对偶,一般是两句相对,过新年时常写的对联就是对偶形式。比如的“四海翻腾去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就是对偶句。两句相对的对偶句即出句和对句。出句和对句基本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前面诗中的“四海”对“五州”,“翻腾”对“震荡”,“云水”对“风雷”,“怒”对“激”,就是很工对。(3)对偶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其作风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单音词多,音素也比较独立,很容易写成对偶。我们所看到的对联基本上就是对偶句式。因此,它显示出来的规则就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基本不重复,这在的诗词中就有突出的例证。比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达到了委诗对仗的标准。

所谓声调与平仄。音调就是汉语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声调。古代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如今的普通话就是在古汉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声调分别为阴平声为高平调,阳平声为中开调,上声为低声调,去声为高降调。在我们朗读古诗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读平声,平声平调莫低昂,读上声,上声高呼猛烈强,读去声,去声分明哀道远,读入声,入声短促急妆藏。四声和谐,关系密切,在诗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同韵,同时也不能押韵。所谓平仄就是平和不平的意思。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声平缓无升降,读音较长,而其仄是有升有降,读音较短的意思。声调平仄在诗中交替相错,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调铿锵有力,语调错落有致。其中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其一,平仄在句中是可以交替的,如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前一句的平顺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后一句的平仄顺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就韵而言,每两个字一个节奏,第一句是“平平”后面跟着“仄仄”,“仄仄”后面跟着“平平”,然后是“平”,第二句是“仄仄”后面跟着“平平”,“平平“后面跟着”仄仄“,然后是一“仄”,这就是交替。在末句或对句中平仄交替,读起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明快,声调优美,产生的结果是平仄谐和。其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春草萋萋鹦鹉洲”为例,“晴川”对“春草”,即“平平”对“仄仄”,“历历”对“萋萋”是“仄仄”对“平平”,“汉阳”对“鹦鹉”是“平平”对“仄仄”,“树”对“洲”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平仄的道理是常人比较易懂的,但要写诗作词,做到“平仄”交替,“平仄”对立,尤其做到押韵和对仗,并不是易事,而必须深刻研究其中的规委,多读古诗和诗词,不断揣摩他们的写法,多加实践,也许会给自己有很多的效益。

第9篇:杜甫的四句诗范文

一、借“落花”表达诗人的伤别之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曰: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尾句中的“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老友重逢的时间,又是对两人自身不幸的慨叹。歌唱家李龟年、大诗人杜甫当年享誉京都,风华正茂,而今漂泊江南,宏大抱负无法施展,看到纷纷“落花”,顿生隔世之感。“落化时节”还包含着诗人对唐王朝昔盛今衰的苍凉之情的沉痛之感:开元盛世已成为历史陈迹,安史之乱已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总之,两位老友的身世之悲、家国兴亡之叹,尽在“落花时节”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结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说,水流逝了,花凋谢了,春天过去了,与“无限江山”永久相隔了。由此可知,这位亡国之君的绵绵不尽故土之思,家国之恨,真是肝肠断绝,遗恨无涯。

二、以“落花”自喻,表现诗人的情怀与骨气

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借“落花”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和积极精神。他在《已亥杂诗(五)》中高唱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俨然是“落花”的代言人。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倾吐了自己的心曲。尽管一生备受压抑,却始终不甘寂寞消沉,为变革中国社会呼号奔走,为改革和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结句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梅花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它的香味一丝一毫没有改变!“只有香如故”,诗人的坚贞骨气由此可见一斑。

三、借“落花”烘托人物的心情

宋代诗人梅稽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开首四句云: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这四句诗,作者从对方着笔,写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先说秀才心中如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愿望;再说他的心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诗中的“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既表现了秀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诗人的深长怀念。写别情没有丝毫的伤感,还烘托出了欧阳秀才的游兴,真是情致绵邈,意味无穷。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表达凋零之感和离别之恨;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写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四、用“落花”营造特定的氛围,表现诗人的某种情趣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营造了春山之夜的幽寂氛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说诗人内心十分清闲,环境非常幽静,除了可以看到桂花在晚风中徐徐飘落之外,什么声响也没有,更使诗人感到夜的寂静和山林的空旷。两句诗用“桂花落”这种极细微的动态来表达作者心境的平静悠然和环境的寂静。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以“桃花”与“流水”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图。该诗云: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作虽写了桃花随溪水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朽情调,而是把它当做令人神往的一种美来渲染、来赞叹。具有天然、宁静之美的碧山与“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酷爱自由、酷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