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第1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第2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欢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可以谈成合作、可以求婚、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可以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欢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欢热食,他们喜欢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欢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第3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居民俗文化等级思想地域庭院

0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超级秘书网

5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第4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英语 阅读理解

1.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之间的关系

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其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都是有着比较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简单来说,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拥有丰富,就能够对阅读理解越容易,并且在理解过程中,也较少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相反,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自然而然会影响自己到英语阅读理解。

所以在英语阅读理解当中,除了需要掌握英语阅读材料知识,还需要理解相应单词、句子和段落,并且能够拥有充实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准确去理解英语阅读。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换句话来说,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影响到自身对阅读的理解。本文简单举三个例子,来阐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例一,在英语当中“Runalresidents”,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理解,就会认为这单词指的是在偏远地区的经济不富裕人。但是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是知道住在郊区的一般都是有钱富人,因此这个单词不可能是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其在西方当中,这词意思为运行居民。

例二,以“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为例,这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昨天我去了两趟厕所。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西方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John”的意思就是“厕所”。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能够影响到英语阅读翻译的。

例三, “房东”这个词在中国文化当中,是指那些将自己房屋出租给其他需要居住的人,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就造成对“房东”这个词理解成指那些拥有土地然后去压榨劳苦大众。在西方国家,对于这个词理解是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就只是单纯指一种身份状态。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的研究,不难知道英语背景知识是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着比较强影响。所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3.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文化知识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得阅读理解更加方便。简单来说,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阅读理解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这也就需要英语教学者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来加强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训练。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述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3.1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想要培B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需要结合英语现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阅读材料本身相关的资料,将其进行合理的输入与输出,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理解印象。这也就需要英语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并且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样,这也需要英语教学者,能够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抓住阅读训练当中的重点,从其阅读中的重点来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

3.2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意识

通过上述论文的研究,不难发现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存在着一定关系。所以想要更好学习英语,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是说,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保证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对英语教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可以通过加强直观的视频资料环境的熏陶,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引导,来吸引学生对其文化产生兴趣并进行学习。

3.3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因为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限制了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也就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建议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才能够保证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英语教学者是可以通过加深学生对于“美国西部牛仔”形象的认识、“苏格兰短裙”文化的认识等等,让学生在英语文化当中学习英语,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当中了解英语文化背景,让二者学习进行有效的融合与提升。

4.总结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深感中西方文化背景对提高促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必须潜移默化的需要灌输给学生丰富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就是研究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寻找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差异对学习英语的影响,提出来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观点。在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当中,提出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这三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焱.谭跃越.跨文化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J].2014

[2]张彦.阅读英语看世界.浙江大学出版社[J].2011

[3]郝晓静.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影响要素分析[J].青

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

[4]金涛.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山东商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J].2013

[5]刘丽军.论文化差异与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现代商贸工业

[J].2012

[6]席玉虎.英语阅读文化背景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第6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世界观,道德,文化特征

 

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以形象化”的过程,是后人记录前人流传下的关于人、神、半神的故事。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历史的演进时序不同,所以造成东西方国家在神化传说方面,尽管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相异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精神、世界观和思想伦理观点。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大禹治水”是中国帝尧时期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帝尧时期,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但其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 “疏顺导滞”的方法,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传说。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免费论文。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把这两部传说相比较而谈,似乎相去甚远,因为两部神话既非同一国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感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

一、世界观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先帝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二、伦理道德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三、文化背景不同

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诺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四、文化核心不同

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免费论文。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因此,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免费论文。

综上所述,“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作为东西方神话传说的典范,对它们进行比较非常有意义,中国和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两国神话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它们在世界观、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东西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映,从而描绘出更为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当今世界,任何民族与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拒绝国外的先进文化。单一的固守某一方面的文化,是不利于民族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当有机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促进人类长久与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南京:学林出版社,1997.

[2]黑格尔美学 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埃及神话传说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第7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成功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帮助语言学习者有效建构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知识制约着语言学习者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出了语言教学中有效建构文化背景知识的四种策略。即:文化呈现策略、文化探究策略、文化比较策略和文化解读策略。

引言

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重大障碍并非纯粹语言能力上的问题,而主要是由于交际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欠缺。从某种程度上说,掌握一门外语实质上就是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反过来。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又成为学习语言的动力。如果不了解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他们就会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许多语言学习者,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发挥因文化知识的欠缺而受到限制,往往引起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导致文化干扰、文化失语或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

语言教学的实践经验表明,具有母语基础的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最易出现负迁移,由于文化的原因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是常有的现象。因此。语言教学中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学习者建构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是我们语言教学者的重要任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联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模式。文化的构成包括语言、观念、信仰、习俗、禁忌、直觉、技术、工艺品、礼仪及其它与之相关的部分。

社会文化是一种模式,是人们确定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交往方式的依据,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制约着人们的举止,帮助人们知道他人的期望,以及辜负了那种期望会产生的后果:帮助人们了解作为个人所掌握的分寸及个人对他的义务,

2、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作为文化之重要因素的语言通常用以实现社会目的、充当与其他民族建立和保持某种关系的媒介,同时也是记录和传播文化成就并促进其发展的手段。因而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受制于文化,文化在语音、词汇。甚至结构方面影响着语言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其中包括了最重要的部分——语言,并对语言产生了深刻影响。语言是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不懂得社会文化则无法精通其语言:语言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建构。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人类社会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其它社会文化系统有交叉之处。中西方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必然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人是直线式思维方式,东方人则是曲线思维方式。如“油漆未干!”英语则为:“The wet print,”在写地址时中国人习惯于从大到小,而美国人则恰好相反。

2、语言行为的差别

人们往往认为汉语中的“请”与英语的please相对应,其实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英语please。例如,让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般用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东西、喝酒或请人吸烟,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omething),也不用pIease。

3、文化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文化习俗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同。如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不同,西方人庆祝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中国人则重视春节、龙舟节、中秋节等。且各节日的内涵和纪念方式也迥然不同。中国人打招呼常说“您到哪儿去?“(Where are you going?),英美人士会认为你干涉人家的私事。很不礼貌。西方人在餐桌上拿出香烟自己抽。倒杯酒自己喝,从不会让别人,中国人认为西方人不够哥们意思,其实西方人绝没有中国人那种让烟让酒的习惯。

诸如此类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不胜枚举,而且无疑会通过语言体现出来。如果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理解语言上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建构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如何有效地设计相应教学策略,对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建构十分重要。

1、文化呈现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首,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来刨设语言使用的情境是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建构的首要策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电子呈现提供了优势。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将声音、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加人演示中。设计制作文化背景课件,生动地呈现相关文化知识,从而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呈现的方法把文本、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综合管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使信息呈现多种形式:静态的、动态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等等,提供的信息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创造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当它与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2、文化探究策略

这一策略旨在引导语言学习者对所学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背景知识等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以解决运用中的相关文化问题。探究形式可以采取教师与语言学习者双方进行探究,也可以是语言学习者之间的探究。实施这一策略时,既强调语言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文化探究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语言学习者是文化探究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可以将语言学习者分为不同课题小组,布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知识专题。例如:中外节日习俗、西方人文历史、禁忌语的使用、中西方颜色词的使用差异等。让语言学习者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进行查询。并记录所查询的主要内容,然后以网上论坛或者课堂讨论等形式让语言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文化,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3、文化比较策略

词语(包括词汇和短语)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能在该语言的词汇中找到痕迹。我们在词语教学中 可以运用文化比较策略。例如,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sugar”(棕色的糖);汉语“红茶”,英语为“black tea”(黑色的茶):英语的“Mack coffee”,汉语为“浓咖啡”(不加牛奶或糖);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 eyes”。而英语的“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黄色影片”,英语为“bluefilm”(蓝色风光片)。

我们也可以在交际实践教学中运用文化比较策略。例如,在日常交谈中。西方人见面一般说:Hello,Howarn you?How are things doing?但中国人见面常问“吃了吗?”“你去哪?”如果和西方人见面问“Where are you going?”他一定认为你在监视他,因为对他们来说个人行为不能随便问。如果你问他“Have you earn?”他定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 4、文化解读策略 在视听教学中解读西方文化,如在放映一段生动的英语场景对话后,对其所涉及的文化进行解读:在英语文化中,被人踩了一脚,得先发制人说“Sorry”;听见别人打喷嚏,最好说一声"Bless you”: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

也可以以文学片段赏析的形式解读西方文化。如选择一段与西方禁忌文化相关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们观看,然后对片中的禁忌文化进行系统解读:对于隐私话题的谈论,中西双方迥然不同,中国人倾向于关心尊重他人。把他人放在第一位。因此,见面时会问一些身体、家庭等在西方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西方人倾向于把个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而国际交往中就有五不问之说:第一不问收入问题,第二不问年纪大小。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不问健康状态。第五不问个人经历。

四、结语

语言教育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语言”。语言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差异渗透到语言教学中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必须注重语言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透析语言在交际中的文化背景。因此,为了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就一定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Moran,Patrick 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Practice,Beg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csearchPress,2004。

[2]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Ladc R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 York:McGraw-Hill,1964。

第8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对于语言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文化差异重视不够,致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结合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从现实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尤其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以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各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我们迫切地感受到学习英语这门世界语言的重要性,而在此类盛会期间跨文化交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文化差异无疑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诸多间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人。重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使各国人民有更多接触的机会,世界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地球村”。这使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不与外国人面对面交谈,也可能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在网络上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阅读外语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总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Byram所说,“文化教学的教育目的是增进对异民族文化的理解,减少对异民族文化的偏见。”学习者如果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排除由这些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而对文化差异的忽视,就会导致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使交际受阻进而产生隔阂、障碍和误解。

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学生现在已经不再用“Have you eat-en?来打招呼;不再用,"No, No, It’s really nothing.“来回复别人的赞扬;也不再随便问有关年龄、薪水之类关乎西方人隐私的问题。但由于汉语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欠缺,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用错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走进大学英语课堂时,还会听到有不少学生用“Good morn-ing , teacher”来和老师问好。因为学生还是不明白,英语中的“teacher”是不可以当称呼语的,也不是尊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1中国学生A想请美国老师B帮助办点事,他用汉语的习惯方式提出,结果没有引起共鸣。

A:Are you busy recently,Professor B

B:Yes. Very. I’ve been working on an English play that will be put on next week.

A:……

例2一位美国朋友A赞扬学生B的鞋子漂亮,学生因不知这仅是为了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而导致出现尴尬。

A:Hi,B. You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shoes.

B: 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them for me in Shanghai. Do you like them

A:Oh,Yes. They look very comfortable.

B; Well. If you like them,I will ask him to buy a pair for you too.

A:……

文化差异不仅影响语言交流,在肢体语言的运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止一位外籍教师和笔者谈到,中国学生在跟他们说话时靠的太近没有距离感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同样,国外归来的一些朋友也抱怨说英国人太不友好,总跟你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握手的时间很短暂。其实这些问题跟“友好”没有任何关系,都是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关于文化差异的知识,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并使交流更顺畅、更愉快。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多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经典著作和学术杂志,经常看一些新的外国电影、电视片,结合教材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以适应新的外语教学的要求。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相关文化知识和典故。把文化知识与语言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交际做好准备。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讲的是一位老太太在八十岁生日那天非常渴望自己唯一的女儿能来看自己或至少为自己挑选一份礼物,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女儿邮来的一张支票。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有必要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老年人在西方和东方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他们度过晚年的方式也和中国的老人有很大不同。再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单元“Going Home”中的“yellow handker-chief"(黄手帕)在整个文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让学生了解黄手帕或黄丝带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对亲人的思念。

除了文化背景的介绍以外,还有必要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典故知识。因为人们在说话和写作时都会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典故的引用会使文学作品或语言更生动、更丰富。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Man and Animals”中提到"Noah’s Ark"(诺亚方舟),如能详细给学生讲述这一圣经典故或者让知道的同学来讲这个故事都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总会有和圣诞节相关的文章,在讲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有关圣诞节、耶酥和《圣经》中相关的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并且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个西方人眼中最重要的节日。 2、比较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是语言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对比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更加明确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在讲到((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li-days and Special Days”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分别举出中国和西方的重要节日以及这些节日都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之后就相关内容再加以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了解以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再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Food”中讲到各国由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有关食物的“Taboos"(禁忌)。教师可以扩展这个话题,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中西方文化中其它方面都有哪些禁忌,然后再补充更多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禁忌。比如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英国人忌讳买东西砍价、不排队,忌讳问政治倾向等等,这对跨文化交际非常有用。学生如果能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禁忌和差异,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很多冲突和尴尬。

3、介绍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英语语言中有很多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文化因素制约着它们的得体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词汇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单词、词组的形式、意思和用法,同时也应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比如,我们都知道龙(dragon )这个词在中西文化中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人们认为它是神圣、吉祥的,例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都是“好”的意思。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dragon”通常表示罪恶、邪恶,让人感到恐怖。《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新单词中出现了“straw"(稻草)这个词,而且课文中也有一句"This is 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在讲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学生中西方对“最后一根稻草”的理解是不同的,汉语中认为是最后的希望,而英语中“the last straw”意思是最不能忍受的、让人崩溃的事物。

4、重现情景。这个方法是指鼓励学生把语言材料中的内容生动地表演出来,重现生活中或课文故事情节中的场景,并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交际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纠正。针对适当的教学内容,笔者曾多次让学生做过这样的活动,每次都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一单元"The Dinner Party”为例,介绍文化背景的时候除了讲文章中涉及的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传统偏见外,还可以讲一下在西方做客时应注意的礼节。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一组编演在英国人家里赴宴时的情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有很好的表现,但从学生的表演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来组织对话,这时就应提醒学生,西方人是比较直率的,这跟中国人的含蓄、客气和一再谦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在英国人家里一再谦让就很有可能要饿肚子了,因为他们认为“No”就是“No”。《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三单元“My First Job”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基本了解了在西方申请一份工作的程序,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来表演面试的过程,并先给出一些面试时一般会问的间题让学生参考。这个活动可以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英语教学更加灵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可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来使用语言,让他们养成利用一切机会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第9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1数字的处理

就中西方数字而言,英语中的数字往往是实数,这与他们逻辑分析型的思维模式有关,而汉语中数字的虚实则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跟汉英语的构成方式有关。“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徐行言:158)而且,从语法上讲,英语的词语有人称、数、格、时态的区别和变化,而汉语则很少。比如“我”,汉语就说“我”,而英语相应的则有I,me,myself。因此也就造就了汉语的模糊性,相比之下,英语的精准度要高一些。汉语的数字往往虚实两用,因此具有比较英语多的修辞和文化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数字的处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意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明湖居听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数词,Harold和杨做了不同的翻译。原文第二段在谈到观众对王小玉唱曲的反应中有这么一句话:“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诉诸于听觉的王小玉的唱曲声用肤觉、味觉、意觉等贯穿起来,来表现王小玉曲声的优美。这里的五,六和三万六千都不是实数,而是指全身上下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Harold将其分别译为“thestomachandbowels”和“thethirty-sixthousandporesoftheskin”,而杨则将其译为“alltheorgansofthebody”和“thewholebody”。可见,杨是在理解了意思以后进行的意译,而Harold则是直译。类似的例子在文章中出现的还有很多。例如:三四叠,Harold译为“threeorfourhighestflourishes”,杨译为“thehighestpitch”;千回百折,Harold译为“withathou-sandtwistsandturns”,杨译为“windingskillfullywithallitsart”;削壁千仞的“千仞”,Harold译为“thethousand-fathomcleftwall”,杨译为“theprecipice”;三十六峰,Harold译为“thirty-sixpeaks”,而杨没有译。由此可见,在翻译的时候,Harold往往将其直译,而杨时在理解源语意思后进行的意译。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即:西方注重逻辑分析,而中国讲究整体意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西方学者在翻译上的差别恰恰体现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正如上个世纪前半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共创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他们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徐行言:147)可见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是与各自的语言分不开的。由于数字广泛地应用于成语、俗语、谚语和文学作品中,作为夸张或者比喻的修辞手段,所以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中国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三千”不是个实数,而是描写瀑布奔流而下的壮观。“九天”也不等于英语的ninedays,而是一个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词。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重天为最高一层。(顾正阳:165)对于“九天”,许渊冲的译法是“azuresky”,王守仁和美国诗人约翰•诺弗尔将其译为“theheavens”,而文殊的译法则是“theninthheightofHeaven”。(顾正阳:165)笔者认为这里文殊的译法比较好,因为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了“九天”一词的中国文化内涵。在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中有很多后来广为流传的俗语,例如:古话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是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其相对应的译文是Asproverbsoaptlysays,“Adragonbegetsnineoffspring,eachonedifferent.”Andin-evitablyamongsomanyboystherewerelowtypestoo,snakesmixedupwithdrag-ons.(包惠南:199)这里的九当然也不是实数,而是形容贾府的人多。但在翻译的时候,采取这种直译的方法,中外读者都能理解,同时也能了解中国的俗语和传统中国文化。还有一句“女大十八变”,译文是“Agirlchangeseighteentimesbeforereachingwomanhood.”(金惠康:95)他采用的是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直译,较好的保持了源语的特色,但笔者认为这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困惑或者错误的理解,因为他们往往把汉语中的虚数等同于英语中的实数。那么,原本的十八变就成变了十八次,意义完全不同了。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歇后语里,也经常包含着数字,而这时候对数字的翻译就应该做到通俗易懂,不见得要与本来的数字对等。如“接二连三”,中西方都能认可和接受的译法是oneafteranother;乱七八糟:atsixesandsevens;九死一生:anarrowescapefromdeath;五光十色:multi-colored;颠三倒四:incoherent;万无一失:noriskatall;三思而后行:Lookbeforeyouleap;吃一堑长一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七上八下:inaturmoil;不管三七二十一:regardlessoftheconse-quences;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Mancannotbealwaysfortunatejustasflowersdonotlastforever;此地无银三百两:Aguiltypersongiveshimselfawaybyconspicuouslyprotestinghisinno-cenc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Oncebit-ten,twiceshy;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Thegiftitselfmaybeaslightasafea-ture,butsentfromafar,itconveysdeepfeelings;半斤八两: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等等。可见,在包含数字的习语、成语、短语等的翻译中,并不是一是一,二是二,而是以习惯为准则,将他们译成了中西方读者都可以接受的形式,这其中对数字式有取有舍的。

2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