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精神卫生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卫生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卫生法论文

第1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优化乙肝治疗方案真实评价治疗效果刘士敬,朱倩

最佳疗效的保证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陈锐华

应用Markov模型进行临床决策分析的思考孙晓花,刘爱忠

2型糖尿病医疗后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论杨土保,孙振球

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的从优选择王林,辛晓燕,郭照江

关于肿瘤专科诊疗最优化与过度医疗李刚,梁红娟,郭照江,闵婕,张,苏勤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研究伦理”培训班现在开始报名

食管癌内镜技术最优化原则的思考李健,易会兴,王立东

“向癌症宣战”计划的经验教训李吉学,李燕杰,王立东

结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王爽,郭晓明,邱淑文,刘凤芝

现代医学人文回归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赵美娟

论护理学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马翠云

医院门诊计算机就医流程中的人文思考谷颖成

现代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临床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李宏宇,梁斌,李荣祝

心、脑科学与医学人道主义价值观兰礼吉

循证医学对医学不确定性的影响曹晓曼,刘秦

循证医学发展对临床医学科研人员的启示谢峻,陈大军,王琳

关于一稿两投问题的声明

正确理解和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段登志,段呈玉,滕毅山,张琼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学适宜技术的推广罗海彦,胡长林

“零缺陷”与医疗纠纷的防范朱少铭,周娟

纳米细菌与冠心病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尹倪,陈胜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思考王新华,刘恒,龚晓会

慢性心力衰竭与β受体阻滞剂任延平,吕卓人

视网膜手术的发展与思考杨咏梅,吴欣怡

近视眼治疗史的回顾与思考王华,刘双珍

胰肾联合移植的伦理透视陈新华,郑树森,施卫星

生殖细胞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争议与对策姜力骏

肤纹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张海国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哲学思考肖毅,张东华,刘文励

现代移植医学与再生医学的差异和互补高昱,高铭仁

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一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王琼书,李灵杰,宋华

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及医疗行业的对策温宇英,丁乾

社会实践在卫生法教学中的应用翁开源

中医要有自己的金标准彭坚,吴兴旺

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辨析——兼谈证候研究的思路程伟

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与现展的思考丁建中,张六通

试析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贾林祥

从对人性的关注看心理疗法的整合趋势杨文辉,姚树桥,贺达仁

新形势下的危机干预:2001年“9.11”事件后的新泽西MaureenM.Underwood,JohnKalafat,辛晶

也谈手术速度刘泉开

模棱两可的“准生命”——一把并不好使的剃刀樊嘉禄,刘燕

数字化医院下的科研管理刘树雷;

提高医药伦理审查质量、促进生物医药科技发展许嘉齐;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伦理委员会SOP解读沈铭贤;胡庆澧;丘祥兴;

临床研究中的受试者权益保障面临的挑战茅益民;

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伦理问题金丕焕;

北京地区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现状的调查分析吴晓瑞;李义庭;赵学志;罗艳侠;

伦理委员会继续培训项目和质量管理伍蓉;刘海涛;邹和建;

农村地区PLWHA心理支持项目研究江启成;方桂霞;李佳;李珅;

农村艾滋病人心理支持典型案例分析方桂霞;江启成;杨善发;

HIV母婴传播防治中的现存问题和对策高艳纳;王红红;

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分析魏俊涛;朱伟;吴昊;赵晓媛;张传排;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认识根源李振良;李肖峰;

论医疗行为中的职业冷漠与人文关怀许小凤;惠礽华;

论新戒毒模式的人文内涵罗涛;郝伟;邓奇坚;

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模式及效果研究赵明;马进;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王小丽;

我国医院公益性淡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孔祥金;李贞玉;

各国医疗鉴定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邱实;邓世雄;

论对患者自主决策权的限制蔡昱;

略论禅与心理治疗相关的几个主题朱浩;朱蕾;

禅宗牧牛图对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的启示程志立;张其成;

基于正念禅修的心理疗法述评余青云;张海钟;

中药药性理论的哲学诠析王磊;彭劲松;杨云松;

关于耳穴的认识过程边慧;周文琪;

浅淡《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象数思维高立珍;孟彪;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析何颖;

创新、奉献精神与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黄正接;罗琪;张亚强;胡咏晖;

现代医学发展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影响王炜;张艳萍;朱虹;

临床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研究王彬;郭启勇;周文颖;

助产士与中国近代的分娩卫生赵婧;

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崛起杨晶鑫;

人是目的——《医学与哲学》杂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学人文的合作与实践兰礼吉;李琰;

《医学与哲学》引领我们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王洪奇;

追寻心理问题的社会根源——评《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胡志海;

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与运作——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刘闵;

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论文摘要选译(Ⅲ)王延光;冯超;

医学整合:增进国民健康的必由之路——在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尹力;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医学整合——在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吴启迪;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北京共识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新闻稿

中国人口健康转型与医学整合饶克勤;

中国医改进程中的慢性病预防控制杨功焕;

医学整合:我国医改目标实现的关键李立明;

医学整合的境界、胸怀和志气陆广莘;

论医疗实践中的人文关怀凌锋;

论医学的人本体及其文化内核耿拔群;范群;

语义结构理论与临床推理邓云龙;袁道瑞;杨帆;潘辰;田勇泉;

抗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胡涛;刘希伟;付强;张海霞;

论医患沟通中医生的语言沟通技能谢保群;

基于语料库的医生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研究杨石乔;

社会学视角下的“医学迈向社会”周业勤;

和谐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言语礼貌策略分析宋振芹;

一项创新性微创手术的伦理争议黄瑾;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的伦理学思考周晓军;李雪梅;

肺结核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杨健;刘颖;宋文质;

性病诊治中医疗告知的伦理学因素探讨蒋明华;

抑郁症: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刘歌;赵山明;

抑郁自我图式研究范式进展陈聪;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概念及诊断陆晓花;张宁;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舒姝;刘将;

临床医师成才规律的调查与分析袁蕙芸;李享;周莹;程华丰;范关荣;

判例教学法对我国卫生法教学改革的重塑与推进峗怡;贺加;

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以组织胚胎学为例胡军;宫琳琳;王效军;宋阳;杨佩满;

通向斯德哥尔摩的“七彩拼图”——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成功法则田文泽;

RNA酶的发现与启示翁屹;刘锐;

卫生法学论文状况研究报告——《医学与哲学》对卫生法学学科发展的独特贡献姜柏生;任元鹏;

《医学与哲学》载我学海泛舟三十年高也陶;

挚友师长同行事业命运与共——情寄《医学与哲学》30年庆徐维廉;

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论文摘要选译(Ⅰ)冯超;

众多媒体关注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高度评价会议丰硕成果杨阳;

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期盼更多的学术大师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冯长根;

聚焦医学理念关注现实为繁荣医学与人文贡献力量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杜治政;

在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医学创新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彭瑞聪;

为病人提供适度和可及的技术服务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大一;

一定给予《医学与哲学》更多的支持在纪念《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唐建武;

中国医学哲学30年刘虹;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医学整合与伦理重构——祝贺《医学与哲学》创刊三十周年范瑞平;

三十而立,走向成熟——一本杂志倡导着与医学有关的另一种生活程伟;

写在《医学与哲学》办刊30周年之际李中琳;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伦理问题的再调查:结果与建议丘祥兴;胡庆澧;沈铭贤;田一飞;王一飞;

2010年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及中美生命伦理学暑期研讨班通知

中国临床遗传学检测的伦理问题陈瑛;钱吉;李红;

论家系遗传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王利红;陈晓阳;杨同卫;

“柔性支架”——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医患危机曲玉波;

“关系就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屈英和;田毅鹏;周同梅;

医疗团队视角下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于红典;夏保京;谢鹏;

第2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包括思维与心理)并努力使其尽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状态的科学和技术。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疾病治疗与预防,医患之间必然形成人与人的情感关系,医学就是“人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也体现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从古今中外医学发展历史来看,生命伦理道德、敬业精神、善良、慈等都必定是医师职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非仁德者不为医”。西医《希波克拉底誓言》说:“医生应当竭力、忠实为病人筹算,严禁对病人的一切毒害与妄为。无论进人谁家,始终以病人的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不论男女老少、自由民或奴隶,均戒绝随心所欲的行为和诱惑。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天上之荣耀。我若违誓,天地鬼神共诛之。”当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进入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更强调人文素质在医学生综合技能和素质构建中的作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lIME)在制定面向2l世纪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时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在医学生中进行以敬业精神和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圈兰!受经济全球化、市场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极大地影响着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与提高。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医学教育行为的短期化和功利性挤压着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市场经济竞争导致学习评价标准的简单化、短期化和T具性。学校需要通过毕业生就业率来获得信誉和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在短时间内难以准确评价候选者的素质和品行,只能以学科成绩、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作为选人的依据。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增强,使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边缘化的状况。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质课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性质为任选课程,教学时数为16学时,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在学分制下,大部分学生不会选修这类课程。据调查,80%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就能找到好工作;8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占用了90%以上的学习时间,自己不会主动再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据某高校统计,选修该类课程的医学生不到15%。由此可见,通过课程教学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面临挑战。

2.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面临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高校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化,这种教学形式能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立体式的感受,但也使教师囿于操作台,难以走到学生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少,学生想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领略气质、风度、意志、品行、情感、人格魅力的机会越来越少,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面临挑战。再加上当前高校职称评定过于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教师的教学工作权重越来越小,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劳动与付出难以体现,导致教师在价值追求与行为选择上的功利性,不愿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这就使得学生难以从教师,特别是自己所敬重的专业课教师身上获得人文精神的启发。

3.网络的大众化和娱乐性减弱了医学生对人文精神探索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成了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学科专业知识和社会信息,扩大交往范围;另一方面,网络的娱乐化、庸俗化又助长了学生逃避社会现实,不愿意思考人生问题的风气。据统计,医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5小时,上网查专业资料与信息的占10%~15%,玩游戏娱乐的占35%~45%,交友聊天的占30%~40%;85%的学生在面临人生难题时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聊天来解脱。

4.医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难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据调查,73%的学生认为医术比医德重要,道德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钱最重要,掌握了高超的医术才有自己的幸福;8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与“三甲”医院就业,不愿意去农村和基层T作;34%的学生感觉在人际交往上不适应,难以处理好与舍友之间的关系;当被问到“当你走在街上,看到有个老人摔倒在地昏迷不醒,你会怎样?”时,选择“毫不犹豫去抢救”的为12%,“打120急救电话”的为53%,“悄悄走开”的为31%;85%的学生不了解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认为这些知识等T作后再学也不晚。由此可见,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伦理道德意识亟待提高。

三、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与提高,更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精神状态,影响到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正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树立危机意识,科学修订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

1.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增加人文课程比重,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据统计,国外大学人文类课程比重达20%以上,而我国只占10%,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比重只占8%。因此,应改革医学院校课程结构,增加医学人文课程,将“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大学语文”改为“医学与文化”,“艺术欣赏”改为“医学艺术修养”,由任选课改为必选课;增开“医学社会学”和“医学行为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施课程教学质量工程,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重视校园育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特别是高等医学院校要对校园育人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在学生聚集区设置文化长廊,在教室、宿舍、运动场、图书馆、活动室、楼道、林荫道等地,悬挂名言、格言、警句标牌,让学生时刻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情怀,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社团管理和文化艺术活动中彰显人文精神,例如,可选择在华陀、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名师纪念日举行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图书馆要增加人文类书籍、报刊杂志的数量,不断满足学生获取人文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在校园网建设上要彰显人文精神,建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网页和论坛,让学生主动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要开设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延伸和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和方法,积极营造一个和谐、丰富又有吸引力的校园第3期(总第715期)人文教育环境。

第3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地增强,患者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当医疗服务不能达到患者的心理指标时,会产生护患矛盾,并可上升到投诉、护患纠纷,若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并影响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护理工作如何得到患者理解,不让矛盾激化是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现将本人在处理护患关系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引起纠纷的原因

1.1护士方面

1.1.1护士缺少法律知识大多数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时未学习卫生法学或其他的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在护理时未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未能详尽告知义务,不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缺乏证据意识,如护士按医嘱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就不作巡视记录,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就不能证明自己是按医嘱巡视的。

1.1.2护士说话不注意,行为不规范如对病重的患者下定论说该患者治不了了,这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护士对患者有不积极救治的联想。上班时与熟人聊家常,这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护士上班不敬业的想法。说话随便,当着病员和家属的面谈论工作中的不足,易引起护患纠纷。

1.1.3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解释不够如做肠镜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意义,如何配合,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状况,否则易引起误解。

1.1.4护士专业知识不足对患者或家属提问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或采取回避,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不能给患者合理的交代,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没有责任,当然不能取得患者的谅解。

1.1.5护士责任心不强出现护士交班不清,查对不严,发错药,输错液等差错[1]。服务态度也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点,护士不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冷漠,不能感受病员的痛苦,表现极度不耐烦,易引起患者反感,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有些护士与患者缺乏沟通,工作不专心,凭经验行事,对患者病情不了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失去处理时机。

1.1.6护士缺编护士缺编使工作量大增,护士疲于应付,工作难以做到有条不紊。

1.2患者方面

1.2.1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患者认为花钱后,病情就能好转或痊愈,如果治不好,患者或家属会产生为什么别人能治好的病我就不能治好的想法。患者或家属不知道遗传、个体差异、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等对患者的影响。

1.2.2社会方面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前所未有的低谷,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少数患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千方百计找医院的“碴”。

2对策

2.1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卫生法学,学习《医疗事故及处理条例》等[2]。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改变“懂医不懂法”的被动现状。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牢记举证倒置,依法履行自己职责和法律程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

2.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医院组织护士参加业务学习,掌握三基知识、卫生部制定的五十项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和护理常规,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3]。比如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忙而不乱的步伐、有条不紊的抢救程序、精确的操作技能、规范的护理病历书写,无不给人一种干练之感,充分显示了护士稳重而有内涵的业务素质,这些都让患者及家属感到放心与安全。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题讲座及新仪器、新设备的培训,组织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比赛,并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同时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将实践提升到理论。护士要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护士长应经常检查落实情况,抓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2.3改善服务意识使患者在恢复健康的同时感受到护士带给自己的温暖。礼貌用语、举止文雅、 细心观察与耐心倾听[4],体现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修养。当患者入院后,看到的是面带微笑,热情礼貌的护士来到面前,关切地询问病情,真诚地提供医疗健康咨询与指导。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和要求,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要做到尊重事实和科学,对患者负责,树立关心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要多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与疾病相关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知识,这样可加深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化解护患纠纷于萌芽状态中。结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2.4护士在工作中应说话谨慎,保护患者隐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好自己的工作尺度,哪些该做不该做,哪些该说不该说,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5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切实关心她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实行同工同酬。合理调配工作,合理排班。培养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2.6当出现护患纠纷时,应立即详细调查事情经过,及时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若采取不理睬、拖延、敷衍、推卸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3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护士担负起患者的保护者、知心者、依赖者、倾听者、教师的角色,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医治权、保密权、选择权。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去关心体贴患者,把爱心和奉献贯穿于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为更科学、全面地做好护理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玉芬. 护理缺陷与防范.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2): 344.

2郭玲娟. 因主观原因造成护患纠纷的对策.全科护理,2009,7(1):257.

3高改燕.钟文波医院开展优质服务体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9(2):364.

第4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1.1由专业培养目标所决定随着我国卫生管理模式由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向计划和市场机制结合的管理模式过渡,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医政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药品流通管理、医疗保险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加规范和细化的要求,亟需一大批经过医学和卫生管理教育,兼具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职业化管理人才。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卫生政策、卫生法规、保健制度等也在不断的调整。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已经远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亟需通过多种手段补充实践经验,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该专业培养所要求的语言表达、写作、人际沟通、热点认知等综合能力也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提出挑战。

1.2由学科特点所决定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大类。管理类学科特别强调理论和应用相结合。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来源于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所以不论是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更多的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才能拓展知识面,提高理论素养。

1.3为学生因地制宜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各行政区域内的卫生政策和管理机制受当地政治管理体制、财政能力、文化风俗等环境的影响,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比如,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上,按项目付费作为一种后付制度,理论和实际工作都认为弊端明显。但笔者在四川某统筹地区调研的结果显示,该地区仍然主要采用项目付费,其原因是管理层认为推行总控等预付方式阻力较大。这类诸如理论和实际差别较大的管理情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予以关注,以便为他们掌握弹性管理的尺度,因地制宜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4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在于教了多少,而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感觉到,该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对书本知识社区卫生管理往往一知半解,加上医学院校课业繁重,学生普遍对政策法规、热点问题关注较少。有的学生对卫生管理理论理解不深,觉得所学的理论只是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的情况,西部地区根本没有施行,进而导致专业思想的不稳定。由于我校该专业招理科生,学生们偏好动手机会多、实践性强的操作技能,认为卫生政策、法规的学习非常枯燥,没有学到真本领。因此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把学到的管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以致用。同时对巩固专业思想也有一定的帮助。

2我校实践教学情况

2.1课堂实践情况我校实践教学开展,首先依托课堂,强调课堂上的双向互动以及课外知识的涉猎。一是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上,留出一定比例用于课堂实践。针对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内向,课上不爱开口发言的情况,开展了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来讲课的活动。同时开展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如各种卫生机构产权改革模式的案例讨论、泸州民营医院营销策略的分析等。二是分专题进行资料收集,要求学生提炼观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总结发言。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管理问题研究,“医药分开”可行性分析的小组发言[1],卫生经济政策的“嘉宾对话”[2],英美模式熟优孰劣的辩论会等[3]。三是拓展教学内容。如制作关于医疗改革争论的新闻剪辑、公共财政公共经济的基础理论的讲义,以弥补学生现有专业知识的不足。四是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依托网络及专业期刊的信息资源,及时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多种形式输出给学生,避免单一幻灯片教学的刻板和信息量的局限。播放宁夏医改、宿迁医改、药品招标采购等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晨

第5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 社会化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万艳玲(1977- ),女,陕西大荔人,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基于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B088 )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77-02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医患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文精神在医药卫生行业中的严重缺失。新形势、新时期推进医学生社会化进程,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医学生人文关怀问题的研究。

一、医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阶段性差异较大,思想与行为功利主义明显。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深入,高年级医学生比低年级医学生社会化完成得更好,同时功利化倾向更为明显。低年级医学生关注学业的较多,而高年级医学生则较关注就业;在课余闲暇时间的安排中,高年级医学生较低年级医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在对待明天要交的课程论文,没有完成的同学中,高年级医学生更倾向于上网去搜,懒于动脑筋,应付了事。更为普遍的一个不良现象是随着就读年级的升高,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减弱,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很多学生希望只学习实用的医学科学知识,认为社会科学课程没有用,“重医轻文”、重“做事”轻“做人”,导致临床上医护人员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2.信息接触渠道多,道德自律能力不强。医学生的道德素质整体较好,但是在面对道德选择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有待提高。网络和手机的迅速普及,特别是手机3G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外界的各种信息。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为医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网络也充斥着大量反主流价值和文化的信息。医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没有足够的理性批判能力,面对各种非主流的道德现象,显示出道德自律能力不强。他们会破坏规则,挥霍青春,远远超出了大学阶段社会化的要求,表现为过度社会化,缺乏责任意识和道德羞耻感,不遵守法律规范,不恪守道德底线,生活唯我独尊,并无半点医护角色意识。

3.学业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特殊性。医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繁重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资料显示,与非医学生相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集中在学业问题上,而且,女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于男学生。在不同年级中,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各不相同。一、二、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最多,也最为严重,一、二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敌对,五年级学生则主要为恐怖、焦虑和躯体不适,男学生以偏执和敌对为主,女学生以抑郁、焦虑和恐怖为主。而且,医学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经济压力高于非医学生,高额的学费对不少家庭是个严峻的考验,贫困学生在医学院校不是少数,因受经济拮据困扰,他们常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理状态。

4.耐挫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人的生命健康,医生面对的是一个有丰富情感和更多诉求的人,而不是“物件”,如何有效地与病人打交道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医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大学生情感归属迫切,社交需求强烈。但是由于中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交往对象较为单一,很多学生来到大学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期望过高。然而,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不知如何处理交往中的难题,往往退让回避,加之大学之前单一考大学的人生追求,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很少遇到挫折,挫折承受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影响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人际交往的空间从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延伸,网络媒介的交互性,使得医学生的心灵更加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更为欠缺。

二、医学生社会化的目标

1.道德社会化,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与习惯。道德社会化是通过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医德是从事医疗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调节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评价医务人员职业行为善恶的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呈现出经济化和利益化,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备受争议。孙思邈认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提倡医者应当具备良好的医德。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大学期间的道德社会化主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感,其完成的情况直接关系对患者服务质量的好坏。

2.生活技能社会化,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生活技能主要包含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谋生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最基本的社会化。社会交往能力作为生活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掌握医疗技术,患者对医疗知识了解肤浅,在医患对话中处于劣势,医生的“技术至上”思想使他们非常傲慢,医患双方的交流是不平等的,患者“人”的尊严得不到尊重。2500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一句名言:“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语言,第二药物,第三手术刀。”可见,面对患者,医生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胜过药物。原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副院长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说:“现在所有的医科大学都没有设立人文学科,使很多医生在与患者沟通上存在困难,其实由于医疗事故引起的医患纠纷只占20%,80%是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医患之间相互理解,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唯有真正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平等的心态开展医疗工作,愿意耐心倾听,把病人当“人”看,才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很多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如何与他人尤其是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非常缺乏,因此,生活技能社会化重点是提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法律社会化,践行依法行医的理念。法律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并用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够强。在医疗活动中病历记录不全,不顾及患者的知情权,不按医疗规范操作造成误诊、误治而引发医疗纠纷。与此同时,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市场形势认识不足,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及医疗费用等。法律社会化对医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自觉规范和调整医患双方的行为,做到依法行医。

三、医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人文课程在内的医学课程改革,研究资料显示,在其课程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美国、德国最多,达20%~25%,英国、日本为10%~15%。发达国家医学人文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向医学生传授建立医患关系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方式是将医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互渗透,课程实施上运用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经过改革,学生毕业后的人际交流、解决病人社会问题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我国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主要通过医学、护理伦理学、人文选修课程等来实现,尚未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渠道,人文课程资源亟待整合。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各个高校均在开设,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通常在2~3年,经过改革之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为贴近大学生,在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因此,目前情况下,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人文课程体系最具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设“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等课程,构成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模块。

2.分清阶段,开展针对性教育。研究资料表明,医学生大学期间的社会化显示出阶段性特点,据此,医学生社会化的“人文关怀”追求应当针对不同阶段医学生的社会化倾向开展针对性教育。在新生入学时,重点解决医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包括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管理的适应。在一二年级阶段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低年级开设的优势,借助该课程体系对医学生开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培养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学习学”“医学社会学”“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重视教育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在高年级阶段,医学生开始接触到临床实践,心理问题和道德要求与低年级不同,很多在低年级阶段认同的道德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往往会被学生,因此,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学生临床实习时期,重点利用与医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使医学生对医护人员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与习惯,能够有效地与病人、病人家属等进行沟通,在临床实践中践行依法行医的理念。以限定选修,甚至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医患沟通学”“护患沟通技巧”“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卫生法学”“医疗事故防范”等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医学即“人学”的行医观念。

3.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安排比较集中,大多由一、二年级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来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不够系统连贯。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因为“人”,因而,不尊重人,无视人的情感需求,医学只会背离其服务宗旨,医患关系的缓和也就遥遥无期。一切医学活动、一切医务工作者都要遵从一个原则:以人为中心。希波克拉底曾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专业课程教师尤其是临床实践带教老师更应转变观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善待病人,而不是把病人当做一个可以任意摆弄、处置的物件,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把人当人看。医学人文教育也不仅仅是医学院校的学校教育,在医学知识学习和教育的各个阶段均应有所体现,从而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的人文关怀能力,体现出人文教育纵向分布的连贯性。

医学是科学,也是人学,要想造福人类,更有待于人文的引领。医学生社会化的要求不仅是提高专业技术,更要求具备人文素养,因此,必须在人文关怀视阈下开展医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的能力,真正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

[参考文献]

[1]漆隽玮,苗元江.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

[2]杨桂华.医学的人文内涵[N].人民日报,2008-04-17(13).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44-02

我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动荡的战争时代,而西方国家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19世纪,在发展的进程上,我国预防医学落后于西方国家[1]。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预防医学在预防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与防治上起到了跨时代的意义。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变,预防医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预防医学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目前,我国开设预防专业的院校有92所[2],由于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受到传统思维,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普遍注重整体的学生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预防的重要性。因此,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往往被很多的学生所忽略,对理论内容的掌握非常熟练,然而一旦面临具体公共卫生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对于本科阶段预防专业的学生,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制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与适应工作岗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缺乏科研创新精神。预防医学重在应对各种疾病或者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上,而疾病的发生机理、流行特征(三间分布)、影响因素、防治手段等都需要预防专业学生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而目前我国预防医学本科阶段往往把目标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缺少创新精神[3]。而医学院校在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的水平也较低,学生对科研的设计、选题、科研的方法等都缺少认识和了解,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3.临床技能不足、英语水平落后。由于很多医学院校往往认为预防医学专业不用像临床专业那样掌握临床技能,导致预防医学的学生参加的临床技能实践时间非常有限,而临床技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对公共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对临床知识系统的掌握。在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预防医学落后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因此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是国内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所应必备的。因此,就要求预防医学的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来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了解国外预防医学的技术方法。然而,目前我国的预防医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局限于普通大学四级,而专业的医学英语水平较低,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获取大量国外信息的能力,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4]。

4.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预防医学是与人群密切相关的专业,它研究的就是人群,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群进行交流。然而,由于我国预防医学的学生缺乏现场实践的机会,因此这方面能力欠缺。预防医学专业是要与环境、人群密切打交道的,例如在克山病高危因素的研究中,该种疾病是一种地方病,患病群体居住地域较为偏僻,因此需要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艰苦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这种社会实践在我国很多预防医学院系都是缺乏的。

二、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五位一体”的内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国内外参考,提出了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指专业教育、学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五者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大学教育阶段要掌握以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为基石,以流行病学为上层建筑的预防医学整体知识体系。学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学生受教育阶段,不仅要全面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要巩固发展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整体学业水平。实践教育,旨在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方法技能,提升调查随访、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探索的能力。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就业的水平与质量。综合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预防医学专业综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专业素质,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统计分析等技能以及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能力。

2.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策略。①“五位一体”思想指导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预防医学仍然承袭前苏联的教育体系,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仍未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然而,人们的医疗需求、外界环境以及各种疾病的发展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方法处理现在预防医学问题,显然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我国的预防医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理论内容。理论指导实践,而过时的理论将无法正确地指导实践。由于预防医学的防治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到常见病、慢性病及多发病上,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增加常见病、慢性病及多发病的防治手段与方法。本科阶段的预防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较差,同时文献查阅和统计分析等课程较少,因此对于整体本科阶段预防专业学生水平都产生了制约,所以可以增加此类课程。还可以增加一些选修课,方向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卫生法规、政策以及社会交往等[5]。②“五位一体”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教学方法,另一个是实践方法。前者主要是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对于培养学生的系统逻辑思维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后者的改进包括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参与多种疾病的防治过程,进行公共突发事件的现场调查与分析,同时也增加学生科研的能力,掌握预防医学实际应用的技能,培养成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方法的改进还包括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增加对临床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双语教学。

三、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1.“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加全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开设设计性实验、双语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不仅是专业方面的,还包括临床专业、卫生检验、卫生政策、社交技巧、科研调查等多个内容。(2)更加凸显“应用”和“创新”。目前,预防医学本科阶段就业并不乐观,针对社会的需求以及终身发展的需要,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更加突出预防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才能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质量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6]。

2.“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五位一体”成功将专业教育、学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五者融为一体,是开拓我国新时代新目标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首先,它顺应社会医疗发展的要求,符合预防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其次,它符合人才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实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最后,它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时展、医学发展以及人才终身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与方案。本文分析了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即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缺乏科研创新精神,临床技能不足、英语水平落后,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提出了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构建的具体策略。最后从“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两方面对该方案与理念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唐明德,欧阳江,唐美秀,刘娟.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06):72-73.

[2]袁利,王家骥,肖德生,雷毅雄。我国预防医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44-45.

[3]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新西部(理论版),2013,(14):59,53.

[4]欧阳江,唐明德.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4,(03):50-52.

第7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71-03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Establish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in Medical University//Zhuang Lihui, Yu Zhenjie, Huang Dongmei, Yin Wenqiang, Wu Bingyi, Guo Hongwei

Abstract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sets up for the training of health management talen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of related disciplines.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not be assimilated to los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s development?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and the course setting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Key words medical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course setti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我国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新增设的一个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整合原来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5个传统专业,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机关、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虽然该专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其中,也有许多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现代卫生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和保证。医学院校公共事业专业涉及范围广,如何做好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同时又不至于被同化而丢失自己的特色,这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3+1”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1]。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培养在卫生事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 “3+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其目的是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2]。

“3+1”专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本科4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年的6个学期,为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最后一年的2个学期,为实践就业阶段。

第一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及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的5个学期时间里,首先,专业所有学生将不分专业方向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而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以理论基础为主线,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所以要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疗保险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其次,在第五、六两个学期的时间里,让学生根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划分专业方向,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社会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经济等多个专业方向。在第五个学期结束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职业分析,确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根据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在第六个学期里划分专业方向,分方向制定培养方案,设定各个方向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目标所需的各种实战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最后一年的第七个学期开始,以学校名义联系实习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一部分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大部分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结合就业选岗,去医院、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第八个学期开始,针对学生就业情况举办专题讲座,讲座的老师主要从政府卫生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事业单位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员担任;邀请国际、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这样既可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可明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性和应用性。在理论基础学习中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更加具有选择性。而专业方向的划分可以让学生有更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性技能,有明确专业方向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选择。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倡学生尽早开始毕业实习,其一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尽早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二可以让学生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学术讲座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就业率,尤其是面试的成功率。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建设

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培养方案,重视通识教育,注意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力求建立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复合型卫生事业创新人才。

3.1 加强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建设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是密切联系的。课程设置的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明确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卫生管理人才的工作范畴以医药卫生事业为基础,以管理卫生资源有效利用为重点,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是卫生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3]。因此,课程设置要体现卫生方面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以其跨学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来构造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本专业培养规格。其次,根据划分的专业方向,强调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联系,按照培养方向,有区别性、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开设相关特色课程,提高以广泛适应性为基础的针对性。再次,适当加大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重,使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最后,课程设置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设实验课,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2 加强实践性教学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卫生事业发展、医院管理、社会医学、健康教育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把握大局,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在前3年的6个学期里,潍坊医学院建立了管理实验室,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分成卫生信息管理、社会医学、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卫生财务管理等几大模块进行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其次,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到医院、福利院等事业单位进行见习,使学生的抽象理论转换为感官认识。在最后一年的2个学期里,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同时,综合素质的获得还依赖于一定的定量分析能力。就卫生事业方面的行政学、管理学发展趋势来看,也越来越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环节中,也紧紧把握和顺应这一趋势,着力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如运筹学和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开设,使教学实践具有更多的直观性、明确性、应用性。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科研训练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当今不光是国外大学重视本科生科研经历,国内大学也开始重视。从本科生开始,就要求“真刀真枪”搞科研,这也是培养卫生事业创新人才的显著特点,潍坊医学院一直设立大学生本科科研计划,并有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从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科研课题,申请成功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着手做科研工作,期限一年。在“3+1”模式中就是前三年的最后一年,在学习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申请课题和开始着手做,但完成正好是最后一年的一学期即实习期完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有时间完成科研工作,更使学生把理论转换成实践,最后又转换成了理论。所以这种科研方式使卫生事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没有申请到科研计划的学生同样要做科研工作,因为最后一年的学生毕业是通过毕业论文实现的。在最后一年中先是半年的实习,学生在此期间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并着手开始调查,下半年要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实习工作和科研工作,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所以严格的科研训练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5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

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重视采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开设本科生研讨课程和实施科研计划。这种研讨课程的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提高了科研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了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晓理论又通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深造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并着力打造“双师型”和“双语型”师资队伍。教师要把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现代教育理念走出大学校门,走向卫生事业管理的岗位。

其次,本专业建立教师教学效果督导制度,设立教师听课督导组,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分成督导组、同行、学生意见三部分;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尤其是本专业教师一个月一次。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网上精品课程、实验课、课后论文作业、到现场见习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最后,在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针对学生的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的教师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等4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来自本校,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政府卫生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事业单位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员担任,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或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卫生事业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

参考文献

[1]蔡永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的构想[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78-81.

第8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全院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二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展开,严抓制度落实,规范服务行为,强化环节质控,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硬件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建设、行风建设,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特色优势,达到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强力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医院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全面完成市卫生局下达的各项年度责任目标任务,力求门诊60000人次,住院4000人次。

2、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

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项,申报科研成果2项。

4、深入推进人才建设,引进专家、学术带头人2—3名,选派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技术骨干10名。

5、大力强化学科建设,初步形成1—2个在区域内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专科。

6、全面深化人员聘用工作和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推行绩效考核方案,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提高职工待遇。

7、加强硬件建设,规范参加设备招标采购,引进螺旋ct、电子胃镜、呼吸机等万元以上设备8台件,完成病区“三个中心(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床头呼叫系统)”建设。

8、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凝聚团队合力,提升品牌形象。

9、继续开展中医深入病房工作,优化整合中医资源,发掘中医潜力,培育中医特色,提升中医优势,适时开设中西医结合病房。

10、继续加强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

11、严格执行药品、卫材、试剂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及新药推介工作,推进合理用药,优化医药结构。

12、贯彻卫生法规,完善防范措施,保证四项安全(医疗、财经、治安消防、信息),创建平安和谐医院。

13、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确保全院计生合格率100%。

14、偿还债务150万元。

三、重点工作

㈠加强质量建设,提升综合实力

质量决定成败,特色打造品牌。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找准特色,发展优势,打出品牌,对医院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我院将继续致力于质量建设,大力实施“出名医、建名科、办名院”的“三名”战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动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1、学科建设。组织专业人员认真考察区域内医疗卫生市场动态,立足院情,放眼未来,仔细论证,确定专科,明确发展重点,拟定发展规划。对特色专科,实行“四优先”(即硬件改善优先、人员配备优先、进修学习优先、对外宣传优先),集中主要精力使特色专科先在区域内打出品牌、形成影响,成为医院综合效益增长的突破点,同时兼顾公平,保持协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医院整体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并 加大对论文、科研成果的奖励、扶持力度,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医院整体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2、人才建设。⑴做好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成熟技术人员的内引外联工作;加大专科人才培养力度,选派青年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定期组织考核,进修归院后签订年度责任目标书,鞭励干事创业;同时开发利用好现有培训资源,通过临床示教、专科讲座、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急救演练、远程教育等方式,发挥好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⑵健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实行个人专业知识考核和技能水平追踪制度;建立专科人员带教责任制,与高资历技术人员签订带教责任书,明确带教任务,由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带教双方绩效考核指标。

3、医疗质量。不断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环节质控,狠抓医护核心制度落实,大力开展“三基三严”培训、医疗安全教育、医护文书书写竞赛、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病区各科进一步强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住院医师中大力开展“三个七”活动(掌握本科室七种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掌握本科室七种常见病的治疗指南,掌握七种诊断方法),规范服务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4、服务质量。各职能科室进一步前移职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门诊服务流程进一步简化、优化;门诊一站式继续充实服务内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注重沟通艺术;病区各科继续深入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每月组织评比,成绩与本人当月绩效工资挂钩;总务后勤积极开展“服务标兵”评选活动,从月巡查次数、服务态度、服务时效、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考评,营造人人讲服务、人人比质量的良好院风。

㈡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

按照权力下放、层级负责原则,赋予各科室更大的自主管理权,主动顺应医院战略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不断强化人员竞聘定岗工作制度和各科室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综合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业务数量等多种因素统筹考量,打破平均主义,充分酝酿、积极推行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增强全员危机意识、履责意识,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推动各项工作稳健快速发展。

㈢对照二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组织分解目标任务

第9篇:精神卫生法论文范文

相关热搜: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德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充。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博士对未来医生提出了“五星级”概念,其中心是提倡医学教育应成为一门超越专业科目的多维教育,医学生知识结构应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医学教育机构应当培养“以人为中心的医生”,而不是培养技术专家;医学生的养成教育应遵循现代医学模式在实践中转化的要求,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的技术至上观念转变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关怀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其职业道德固然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并最终确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医学院校就此可推卸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责任。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有初步医学专业理论素养又有良好职业道德倾向与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应紧随医学模式的改变而加强为此,笔者采用无记名的问卷方式,对临床医学生的医德认识与行为选择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式

调查对象为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已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同学。其中曾在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61人,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38人,厦门第一医院实习的26人,莆田市第一医院实习的11人,南平第一医院实习的12人为调查的真实性,采用了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占发放数的98.65%。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

1.对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倡导医德教育在同学中占据主流地位,115个(78.77%)同学认为有必要进行医德教育,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并未认识到在校期间的医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甚至还有19个(13.01%)同学认为无需医德教育,学校医德教育对于自己未来行医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2.对医德教育几种途径绩效评价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主要途径有:《医学伦理学》课程、社会实践、各种医德教育专题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从调查结果来看,首先《医学伦理学》课程作为医学伦理与道德理念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效果仅得到了12个(8.21%)同学的肯定,其现实影响力与实际主导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社会实践作为医德理论的实践课堂,其教育实效性得到98个(67.1观)同学认可,社会实践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德教育的绩效,成为医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第三,第一临床医学院几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学生实习前授白大褂与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效果得到了参与调查的第一临床医学院108个同学中16人(14.81%)同学的肯定,成为医德教育的新亮点。

    3.对医德内涵的认识

以卫生部1988年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对医德规范的界定作为依据,了解医学生对医德内涵涵盖面的认i识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生对于医德内涵虽有一定认识,但对其外延还存在模糊认识,具体结果如下:

4.好医生的评价标准

透过对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好医生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医学生已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看到了医疗过程人文关怀的需求倾向,介于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间的艺术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医德评价观念已悄然为现代医学生所接受调查显示:精湛医术高尚医德、艺术服务三者兼备标准取代了以往占主流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者兼备的好医生标准,成为新的主流。

5.医学生对自己未来行医行为倾向设计在对自己未来行医过程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处

理的回答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66.17%同学具有为挽救病人生命自愿担当风险的医疗行为倾向,但33.83%同学认同应尽可能规避医疗风险、采取明哲保身的医疗行为倾向,56.85%的同学认为自己只有在家属要求全力抢救下才会伸手援救危重病人在对待安乐死与植物人治疗的认识上,82.19%的同学赞成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安乐死,53.42^的同学认为对植物人不应该实施治疗看来如何处理医疗风险与法律至上的关系,医德观念的内涵如何在坚持生命神圣的崇高医德基础上,融入追求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新观念,是伴随着卫生法律的不断健全而给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提出的新问题。

6.临床医学生的职业倾向

在职业倾向选择上,63.0%的同学选择了医生职业,23.29%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职业,还有13.7%的同学在医生与其他职业选择上摇摆不定。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有45人(30.82%)的同学以医疗风险大精神负担重作为自己可能放弃医学职业,转而选择其他职业的理由对专业的热爱,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如果这一基础受到瓦解,职业道德教育必将受到影响。

三、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1.角色模仿教育方式需建立在有效的系统理论学习基础上

多年来,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品行的养成,有许多是通过学生在临床实习或社会实践时角色模仿来实现从调查结果中也可看到这一点:67.12%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最有效的医德教育活动是社会实践,4658%的同学认为临床教师言传身教对自己的教育最深刻。

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这种角色模仿的经验学习方式虽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被沿袭下来,但它毕竟存在不完整与零碎的缺陷,教育效果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与指导性。从调查可以看出,作为医学最主要的精神“人道主义”已被广大同学所接受,但医德所涵盖的其它方面就容易被不恰当地忽视了。如作为《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对医德规范的第四条规定及《执业医师法》对医师执业活动中应尽到的义务的第一规定:“遵守法律法规”,在这次调查中却得到了同项最低的认同率,仅47.95%由此可见,角色模仿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存在不明确与随意性,它并不能完全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随着医患纠纷案例的频频公布,医患关系紧张作为其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医学生医德教育也就更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要丨性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期,组织模式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更加明显,而医学实践也随着社会发展愈加复杂化这一切都在向医德教育提出要求: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明确的有效的教育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向学生灌输有关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知识、价值、态度及行为等,赋予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与强化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角色模仿建立起系统的、理性的基础

2.医学伦理学课程理论教育与学习,亟需临床实践作为升华的载体

调查结果表明:《医学伦理学》课程教育亟待提高其授业解惑的能力。作为医德教育的主导课程,《医学伦理学》课程教育责任目标之一是向学生灌输系统的医德基本理论,责任目标之二是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医德理论素养作为医学生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素养之一,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验与思考、不断领悟与升华。

据了解,我校医学伦理学课程教育是于大二下学期进行而此时同学尚未进入临床,对于临床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此时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也就很容易地被作为一门普通学科学习,从而降低了其教育实效性。鉴于伦理学对医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特殊意义,应考虑医学伦理学课程学习与临床课程学习同期进行,使医学伦理学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相伴同行,针对性地回答学生进入临床后的疑惑,激励同学在临床学习中主动感悟。

伦理理论的现实意义,进而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医德信念,让医学伦理学课程教育不再成为医学生为考试而学的课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改进医德教育方式,使之与时代变化和社会规定相符合;提高《医学伦理学》这一主导课程的教学实效,使之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是一项迫在眉捷、意义重大的工作。

3.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医德评价标准体系,以目标管理促进医德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