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川菜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川菜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川菜文化论文

第1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画;随类附彩;色彩;水墨

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一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一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二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他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一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假如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他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他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一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一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一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一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假如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一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一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一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一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一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

其一,“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一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一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二,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一内在成因。

其三,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一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通过上述三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哲学内涵。从“固有色”到“墨分五色”的演变中,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既有其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主观色彩的艺术特色,要大胆肯定和发扬这种审美方法的优良传统。重表现重主观情感意志的传统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不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刻意追求物体的环境色,重在客观物象的再现,这一点,就连西方画家也认识到了,后期印象派的变革便是明证,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菲薄自己。

第2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1-0058-04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2003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式全面拉开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序幕;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意见》指出,要“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着力培养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濒危文化传承人。”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培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这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先生指出:“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老艺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1]由此可见,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绝大多数来自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掌握“绝技”的艺人大多数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年岁已高,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随着这些老艺人去世而随之消失。而年轻的一代有的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外出务工,不能学习传承父辈们的“绝技”;有的对身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屑一顾,不愿意潜心学习和传承,致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大多数主要从事民族民间文学、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歌舞等的传承人,因所从事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开发利用自己特长的传承技艺,又无时无力投身其他行业,而无法很好解决个人和家庭的生计问题。他们大部分处于经济来源困难、家庭生计困顿、年老无力的艰难状况,生活甚至不如一般人……极大地影响到了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现实地影响了年轻后生学习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断代。”[2]

(二)传承人才培养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强

当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规约,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方面却非常滞后。尽管有些地方在尝试着探索传承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国家的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出台一个具有全局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些地方政府、高校、协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但从整体来看,这些计划和方案大多数随意性比较强,而且缺乏规范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传承人才培养结构欠合理,质量不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及高校等机构纷纷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全国有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一些相关专业,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这些人才培养机构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着诸如师资力量缺乏、人才培养结构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的论证、人才模式过于偏重理论、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而有些靠师徒传承或民间文化团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由于对其培养的传承人过于强调实践的“技艺性”,而忽视了对其理论性的指导。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传承人才培养结构欠合理、质量不高。

(四)相关部门对传承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是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之计就是要加强对传承人才的培养。当前,有许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结果是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日趋消亡,许多工作甚至面临着前功尽弃的结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极需关注。”[3]可见,传承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制度的形式制定规范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滞后问题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教育部门等机构为了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它对于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走向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具体可以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

一是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要明确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中的指导思想、目的、基本任务、机制、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法律等保障体系,从而为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机构制定具体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性的参照。

二是地方政府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现状、文化特征、传承人概况等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本地各种资源优势,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使该地区的传承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三是各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专业性理论和实践人才。

四是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协会要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本协会文化研究的特点和传承人才情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定出本协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如《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才培养方案》、《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傣族孔雀舞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等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

要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地传承下去,除了要制定出“四位一体”的、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人才培养策略,并采取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从而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向深入。

(一)重视“师徒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

师徒传承型传承人培养模式,就是俗称“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世袭传承和社会师徒传承两种类型。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有些专业性、技艺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其传承模式主要是师徒传承。这种模式是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时代要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与“专利性”,要注意保护和协调好现有传承人的既得利益。一方面,要完善“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和传承人名录体系,使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救助;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工程,建立传承人档案,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保护传承人的力度和投入,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生计保护,为传承人开展传统文化传习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使得老传承人无忧传承、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传承。

(二)鼓励社会文化团体“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这些文化团体或组织也以独特的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续写着各自文化的辉煌。社会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一些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如马戏艺术团、彩调歌舞团等)为了职业演艺发展的需要,将一些文化演艺技艺传承给该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使这些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的文化技艺后继有人,世代相传。社会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职业性的团体传承方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这种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各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扶持高校“理论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聚集有大量的理论型、实践型、管理型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好高校这个有利的平台。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积极指导和扶持高校,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授课、讲学,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从而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良性持续发展。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结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设置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专业,定向招收黑龙江省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本民族考生,对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专业化培养。而“北京城市学院2012年起也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学校将把老北京传统手工艺老艺人请进学校,采取艺术家和学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努力培养出高学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者。入读该专业的学生可同时享受课堂教学和老艺人‘师傅带徒弟’的工坊式教学。”[4]伴随着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加入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行列,高校将成为我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重要阵地。

(四)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渊流传、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日常生活。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爱好的方式来传承的,如广西刘三姐歌谣、侗族的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如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是单一的个人或文化团体中的“圈内人”,而是爱好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积极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传承人培养模式,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者祁庆富指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物’与‘非物’,而在于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载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在当前,制定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培养策略,充分发挥上述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是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薪火相传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3):37.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20.

[3]冯骥才.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新京报,2005-03-23.

第3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经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了成都 21 家博物馆,其中包括 17 家国有博物馆、4 家民办博物馆。本文试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未来博物馆业发展的前景。

成都的博物馆事业起源较早。从 1914 年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 (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 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到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 ( 时称 “王建墓”) 等几家专题性纪念馆的正式挂牌和成都市博物馆的恢复,成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都兴建了一些企业办的博物馆和私人陈列馆、艺术馆,为成都博物馆文化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成都共有历史考古、地质、名人纪念、民风民俗、酒文化、医学、钟表等专题门类博物馆约 86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5 家,民办博物馆 36 家。这 86 家基本涵盖了目前成都所有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艺术馆。这些博物馆的分布除了成都市区,也有在周边的郫县、新津、彭州、大邑等地。基本上形成了门类丰富、国有馆与民办馆共同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成都博物馆业藏品丰富、种类齐全、且富有特色,如四川省博物馆和成都市博物馆是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是西南第一家医药卫生专业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等等。

成都博物馆业的发展是喜忧参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 总体发展较快。博物馆数量明显增加,博物馆藏品范围不断扩大,藏品量迅速提高,私人收藏家日渐崛起。21 年安仁古镇 “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更是为成都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各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博物馆之间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知名度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被人津津乐道,有些则根本不为人所知。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武侯祠博物馆盈利一年比一年高,建川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而馆藏丰富的高校博物馆却门庭冷落,锁在深闺人未识; 李劼人故居的游客也是少之又少; 民办博物馆王安廷徽章纪念馆更是独处一隅。

第4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都“武侯祠——锦里巷”,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经营相结合.并准确把握保护的各个环节.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1前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现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多是一种原真型的保护,以保护真实的历史原物及遗存的历史信息为主要目的。这种保护方式在长年的城市建设中保护了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一而严格的保护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弊端:保护资金的不足;保护价值准则的偏失;保护创新理念的缺乏。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包含众多环节。在分析总结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之后,以下以成都”武侯祠一锦里巷”为例,重点介绍其总体保护策略、中期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等各环节中的创新理念。

2“武侯祠——锦里巷”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新途径

2.1问题提出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中心区老南门外的武侯大街,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是三国文化的圣地。整个祠庙占地37000m,是一组传统历史建筑群。

虽然拥有千年历史的武侯祠早已闻名天下,但作为单一静态景点的它,自身的管养都比较困难。加之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武侯祠博物馆还面临着门票销售下滑的风险。此外,从旅游角度来看,武侯祠仅满足了游客观瞻的需求,却流失了吃、住、行、购等诸多效益和商机。

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答案的给出,将直接影响到武侯祠未来的发展。面对现状存在的问题,为了持续的生存,很显然,采取积极的保护是适宜的。

2.2创新途径

应该说,“武侯祠一锦里巷”这一综合体的成功保护和开发,不仅是在开发模式上有所创新,还对整个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积极的尝试(见图1)。

2.2.1老祠与新街联姻,保护与经营结合

老祠新街联姻,以保护为目的,适当进行商业开发,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产业经营相结合,是“武侯祠~锦里巷”保护开发最核心的思想。

武侯祠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保护发展的新途径。她把目光投向了武侯祠东侧的一条狭长的小巷一槽营坝。相传该巷曾为三国时蜀汉驻兵养马之地,而现状主要是一些破旧的宿舍楼、低层住宅和土坯房,长约100m、宽约6m。能否利用这条小巷,打造一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商业休闲步行街?在经过一系列精心的策划和包装后,斥资千万,历时3年,仿古“新街”锦里终于问世了。“锦里”的刨意来自于蜀汉政权在成都置“锦官”,管理织锦事物,蜀锦因此而发达,由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里”。“锦里”的命名点明了休闲街川蜀文化的主题定位。

武侯祠本身对于人流的吸引并不大,但是把武侯祠和锦里结合起来,互动式发展,带来了更多积极的意义,两者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组合。

保护模式上:依托武侯祠三国文化修建的锦里,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很好地探索了文博事业如何既做文物保护又做产业经营,“两条腿走路”,摆脱传统保护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实现积极意义上的保护。武侯祠与锦里,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经济上:休闲街能为博物馆带来固定的门票收入,博物馆也可为休闲街带来一定的流动人群,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按照目前博物馆每年游客150万人次来计算,平均每人在休闲街消费50元,一年就有7500万元的营业收入。这部分收入为武侯祠自身的翻新、修复提供了可观而持续的经济支持,从而走出了单纯依靠政府拨款和门票收入来维护自己的尴尬境地。

文化上:“锦里”一条街的修建与成功营运,不仅盘活了武侯祠博物馆的固定资本,同时成为三国文化的一次意味深长的延伸和放大。在这条长350m的仿古新街上,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传统小尺度的街巷空间、蜀锦蜀绣蜀笺蜀酒等特色店铺,无不体现出川蜀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说,武侯祠与锦里的联姻,也是三国文化与川蜀文化的结合。

功能上:武侯祠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从文物保护角度看,只能向游客作静态的展示。在体验经济来临的时刻,这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浅层次观光旅游,显然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厌倦。而锦里一条街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充分融合,游客在参观游玩当中还能体验到特色名小吃、川菜、川酒、川茶、民间手工艺术等四川民俗的精华,全方位的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休闲式、娱乐式、互动式的旅游需求。

2.2.2突出文化特色,将物质和非物质形态文化保护相结合

(1)突出文化特色

在“三国文化”中,成都武侯祠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具有千年的历史。“三国文化”成为“武侯祠一锦里”这一新老综合体的文化之源。

锦里虽是一条新建的仿古步行街,却以“三国文化”为依托,以蜀锦为主线,以川西民居为特点,梳理出千年文脉,传承古蜀智慧,为新街注入了“古蜀文化”的精华,成为蜀地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为古老的武侯祠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的补充,是新与旧的碰撞,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可以说文化上的“双重奏”奠定了整个项目的内涵与特色,使其成为一个市场认知度很高的品牌。

(2)保护非物质形态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但在于它有形的历史遗存,而且还在于无形的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无形的文化内容。“锦里”,这个不到400m长的小巷古街,在注重保护有形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开发式地“抢救”一些日渐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展示了巴蜀大地久远长存的川西民俗文化。其饮食文化、府第客栈文化、蜀锦蜀绣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四大展示区异彩纷呈,集中推广四川特色小吃、工艺品、川菜、川酒、川中药、川茶等,再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保护了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非物质形态文化。

2.2.3再造传统街巷格局,合理组织功能业态

武侯祠的积极保护得益于锦里的成功开发,而锦里的成功开发,又归根于商业步行街的成功打造。对于锦里商业步行街这类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落空。

(1)再造传统街巷格局

锦里是一条仿古步行街,采取“新建如旧”的原则,与相邻的武候祠建筑群相呼应。在统一的文化主题下,对建筑的风格、尺度、材质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有效传达民族文化个性,营造出三国风情浓郁、建筑尺度宜人、地方特色强烈的购物游憩空间。其建筑风格以明清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基调。商业空间组织上,采用基本的哑铃式布局,如同:——o——,即“步行街——广场——步行街“,线与面相互穿插,符合人们逛街、购物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同时,在街、广场、庭院等面状元素中点缀牌坊、诸葛井、碑碣等点状景观要素,使得整个商业空间丰富而有变化。锦里的平均宽度为3m~4m,最宽处也不过6m,小尺度空间的创造不仅有利于传统街巷空间感的形成,也有利于聚集商业人气(见图2)。

(2)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合理的业态组织

在市场定位上,锦里以广大中青年旅游人群为主体,因为这部分人群是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在对传统的、文化的东西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崇尚时尚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锦里虽建造了大量的古式建筑,骨子里却充满了时尚的情结,如以时尚文化的酒吧娱乐区来迎合中青年消费,这也是锦里的商业特点之一。在功能分区上,充分考虑了各街区的商业情景与功能属性以及动静分区,具体分为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四部分。在业态组织上,餐饮约占16%,购物约占56%,休闲娱乐约占18%,其他约占10%,与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充分融和,全方位地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在业种的引进上,基本做到了“一招一店”,店店风格不趋同,避免同质竞争,以形成相同业态的良性积聚。

2.2.4公司化管理运作,创新型经营理念

如果说前期的总体策划、中期的规划建设为“武侯祠一锦里巷”的保护开发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那么后期的管理经营则为其在这个平台上走向成功提供了一个持续的保障。

锦里与作为纯文博单位的武侯祠博物馆的其他部门不同,它采用的是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专门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引进民间资本和管理人才,参与锦里的经营管理,让锦里完全地走向市场。锦里管理公司由3部分组成:武侯祠博物馆持股40%,民营企业持股40%,另外20%由武侯祠所有员工持有。这样武侯祠博物馆只负责统筹规划,将管理权放开:员工的收入与锦里的经营好坏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民营公司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也有了发挥的余地,这种方式可谓是一举三得。锦里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为靠门票苦撑门面的博物馆提供了新的经营之路,也开创了国内公益性博物馆成立控股经营性公司的先河。

除了管理上的创新,锦里在经营组织上也有很多新的尝试。锦里的商铺采取只租不售的模式,有利于统一经营管理。同时,锦里还对落户商家的信誉和实力进行严格的把关,目前锦里落户的30多个商家,是从早期的400多家中筛选出来的,这对稳定锦里商业持久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锦里的商业模式和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同,锦里对刚进驻的商家实行保障经营,在收取商铺租金价格上,并没有按照一般惯例按固有面积收取,而是实行按商家所销售的物业类型收取,这使以手工生产类的、四川固有的蜀锦、蜀绣等利润微薄但又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珍品在锦里得到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对酒吧餐饮等利润较高的商家所收取的租金自然就要高一些,这种特殊的商铺收租方法使得锦里的商业持久繁荣但又不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2.3效益评价

武侯祠的保护,锦里巷的开发,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效益:锦里巷是依托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来拓展旅游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一种文化经营产品,对所在城市成都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其他众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武侯祠与锦里的联姻,也唤起市民对于传统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市民寻找记忆、回归地域文化的窗口,这才有了“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的完美诗篇。

文化效益:按武侯祠总体规划的设计,今后的武侯祠将打造成国际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建成国际性的三国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成为成都市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和亮点,大大提升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2004年,锦里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赢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经济效益:锦里的开发,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拉动了相关消费,据统计,锦里开业前7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上百万元。如今,每年到武侯祠参观的游客多达150万,每年门票收入就将近3000万元。据估计,锦里5年可望收回投资。

3结论

第5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淮安;淮扬美食节;旅游

地处苏北平原中心地域的淮安市,是一代伟人的故乡,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淮扬菜之乡,自古便有“淮上江南”,“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与旅游业一片红火的苏南地区相比,地处苏北腹地的淮安市,虽然有着独特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但境内资源配置不合理,且过于分散和体量较小,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为了扭转产业发展低速的现状,淮安市确定发挥差异型竞争优势的作用,以旅游节庆活动为抓手,集中整合各种优质资源要素,相继推出了盱眙中国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淮安淮扬菜美食节和涟水白鹭节等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充分利用了市域内的各类比较优势,形成资源的最佳组合,推出以旅游线路、餐饮展示、经贸招商、文艺活动等板块为主的菜单,不断凸现当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乡风民俗,形成一波接一波旅游经济发展的,逐步摆脱长期以来景点散、名气小、效益低、起步迟和旅游接待人数较少的局面,形成了旅游市场上独具特色的“淮安现象”,实现了在低起点基础上的低成本旅游经济快速腾飞。

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娱乐百姓、凝聚人心”,极大的提升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为淮安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淮扬美食的文化渊源

根植于淮安大地的淮扬菜美食文明,是独具魅力、灿烂灿艳的文明珍宝。从2002年起,淮安以一年一度的淮扬美食节为主要载体,挖掘和深化淮扬美食文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淮安的旅游知名度。

淮扬菜系,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安楚州区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

淮扬菜美食文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六七千年前。淮安市楚州区青莲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用于饮食的陶器占有相当比重,表明当时人们的饮食已经达到较高标准。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贯通,明清时期漕运、盐运的发展,运河都市区位优势的确立,使淮安的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极大地推动了淮扬美食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扬菜佳肴。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

据统计,现存于世的淮安名菜名点有1300余种,其中属于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淮扬菜的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色、香、味、形、器、意自成一体,浑然天成。

2.淮扬美食节与淮安旅游

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的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旨在推动淮扬菜的创新与发展,并借助这一平台,全方位地扩大淮安对外的经贸文化交流。一年一届的美食文化节已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贸桥梁、文化舞台、形象窗口和群众盛会,淮扬美食已经成为淮安的一张名片,对促进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届淮扬美食节均设置了旅游板块,并突出发展旅游,增大后续效应,如在2002年、2003年美食节中,打造了"美食淮安、文化淮安、旅游淮安、创业淮安"的文化品牌。2007年美食节中,旅游观光板块围绕“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五张名片突出旅游资源开发,打造铁山寺“农家乐”、白马湖“渔家乐”、老子山“水上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组织开展“十万市民乡村游”活动,实现城乡互动,共享和谐成果。

淮安市利用举办淮扬美食节之际,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品牌和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与此同时,淮安还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的步伐,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包装,推出了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文化游、洪泽湖风情游、盱眙山水风光游、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游等5条特色旅游线路,紧紧围绕节庆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南拓苏南,东进上海,北上山东,西联皖豫,并且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参加各种规模的旅游交易活动,编印旅游画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使游古城淮安、访名人故里、品淮扬美食成为江苏旅游市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美食节对淮安旅游的现实意义

3.1 弥补淮安旅游的劣势

(1)淮安旅游的劣势分析

首先,城市的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虽然淮安景点众多,有纪念意义和特色的景点也不少,但由于淮安在江浙地区知名度偏低,在全国知之者甚少,缺乏吸引旅游者的外在形象因素。其次,已开发出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多集中在盱眙,北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多集中在楚州,两者相距较远,还没有有效的整合成有机的整体,甚至还有一些地区较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

其次,相比而言,淮安旅游景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开发得不完善,显得很普通。从地理位置上看,淮安地域跨度大,旅游资源零散,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难度大,且在整合过程中,过分强调旅游经济的协作性,对旅游地的竞争性缺乏考虑,出现多个类似的旅游景点,彼此雷同之处较多,造成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观光旅游上。

(2)淮安美食节的宣传、带动作用。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行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淮安地区的知名度,为淮安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彰显了节庆品牌的集聚和叠加效应。如第十届美食文化节,新华社、经济日报、台湾东森电视台、凤凰网等30多家主流媒体以不同形式对整个节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跟踪式宣传报道,极大地提升了淮安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

通过连续几届美食节的推动,目前淮安全市各类餐馆达上万家,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宾客大大增加,以淮扬菜为主体的餐饮业品牌迅速崛起。美食文化节期间,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发放美食优惠卡等方式,淮安市各景区(点)、宾馆酒店接待游客都有明显提升。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

3.2 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淮扬菜文化是淮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文化给美食旅游者和广大旅游者以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一般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以及其它一些有特色的旅游将越来越多,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由于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不少人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继承和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更新和创造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已迫在眉睫。

旅游是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与其他几项旅游文化相比,传承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也具有其他旅游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节的开发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延伸了当地美食生命力和市场份额,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4.发展以饮食文化为目的的淮安旅游

淮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开辟饮食文化特色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它不只是简单的饮食特色旅游,更是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模式由以景观旅游为主向休闲游为主转变,饮食文化旅游将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2003年,国家旅游局把大型旅游活动主题年的名称定为“中国烹饪王国游”,足见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影响力。

淮安作为淮扬菜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资源,应该很好的把握和利用淮扬美食文化节这一优势,打造美食文化的品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安应当发展的美食文化旅游可考虑以下两种:

(1)以淮安风味美食为吸引物的佳肴品尝游

随着中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收人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猎奇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淮安挖掘研制了全鳝席、全羊席,还考虑挖掘接驾宴、西游记宴等,甚至可以采用“拿来主义”,让“开国第一宴”“出口转内销”,回到淮安。这些特色菜肴一定会引起海内外旅游者极大的兴趣,对提高淮安的旅游知名度大有益处。

(2)以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弘扬饮食文化为吸引物的饮食文化旅游

近年来,大众化成为中国旅游餐饮市场的主流。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要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且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弘扬了淮安地方饮食文化,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淮安旅游的综合吸引力。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

淮安旅游在江苏省格局中具有连接南北、带动苏北的重要作用。淮安应当继续做大做强以淮扬菜美食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深入挖掘淮扬菜文化等内涵,加快发展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实现淮安旅游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仲晓东.淮安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0(6):110-111.

[2]翁毅.福建美食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第6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她来自以色列,中国美食将她吸引而来,中国人让她留在这里

下3年将北京当成家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做广播

她是北京外语广播能用中英文双语主持节目的外籍主持人,她叫Gail,来自以色列,中文名叫高玲。认识Gail是在北京电台举办的一次活动上,与她邻座,交谈间了解到她的一些有意思的经历,比如:她不仅能说流利的中文,还在微信、微博上用汉字与人交流,还有不少粉丝;她喜欢玩儿,去过不少国家,在中国各地旅行,北京她几乎跑遍了;当初来中国时一句中文都听不懂,后来在北京学习汉语言古代文学,最终选择主持节目作为自己的职业……是什么吸引Gail来到中国?又是怎样的机缘让她与广播结缘?出于好奇,于是有了这次采访。

被美食节目吸引到中国,在中国旅行了一年Gail生长在以色列,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十几岁就开始背包旅游,去过很多国家。“之前我对中国一点不了解,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介绍中国美食的节目,就跟妈妈说想去中国,妈妈说好好玩吧。一周后我就买了机票,一个人飞到了中国。”

那是2003年,以北京为起点,Gail开始了在中国的旅行。最初,她一句中文都听不懂,“在大城市,我找能讲英语的年轻人帮忙;而在甘肃、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我就用手势、画画与人交流。”Gail坦言,一个人旅游挺好的,可以结识不同的背包客,能有机会与当地人接触、交流,让她通过体验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和那里的生活。“我会了解中国人什么时候吃饭,到人比较多的饭馆吃饭,看别人买什么,我就要什么,有时候(买的东西)好吃,有时候不好吃……”Gail笑道。

在外语广播当了一次嘉宾后爱上了广播

一年的时间,Gail走了17个省市自治区,其间学会了一点中文,“我觉得中文特别好听,非常想学习中文。”于是,Gail回到北京,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后开始专业学习,“我本科专业是汉语言古代文学。”Gail表示,她对语言很感兴趣,这个专业虽然学起来很难,但特别有意思,学好了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代语言。Gail说,因为是优秀毕业生,她获得了硕士奖学金,学的是比较文学。

读硕士不久,有朋友告诉Gail,北京电台外语广播正在找外国人做节目嘉宾。“《咚咚腔儿》是个双语节目,需要有外国嘉宾,Gaff中文说得挺好的。”时任《咚咚腔儿》栏目主持人、现为外语广播副台长的曹军生介绍说:“我跟她聊了以后,觉得她反应机敏,口才不错,知识面、阅历也很丰富。”就这样,Gail得到了参与广播节目的机会。

“后来曹老师问我想继续做吗,我说好,我试试吧。”Gail坦言,连续上5年学太累,所以她决定休学半年,看看广播工作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再回去完成学业。“第一次上直播是2008年11月,到现在也没念完。”Gail说,第二年她就正式开始在电台工作了,她喜欢做节目,不想放弃这份工作,而毕业论文随时都可以写。

她认为主持人一定要有丰富的阅历

Gail在《咚咚腔儿》主持了两年;2011年参加竞标成为外语广播另一档节目《听世界》的主持人之一,从2012年做到2015年;今年开始与北京小伙儿李伊搭档主持纯英语节目《悦生活》,主要介绍京城的老外都在玩儿些什么、吃些什么,京城的涉外机构都为外国人提供了哪些服务和帮助。

Gail有着丰富的阅历,她去过很多国家,来中国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兴趣爱好广泛,上过各种培训班,她善于学习和思考,对一些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再加上有不错的口才、工作认真敬业,还有重要的一点――热爱北京,使她7年多来一直在外语广播主持节目并能适应不同节目的风格。

“如果自己生活经验不丰富,还是别做主持人。”Gail认为,主持人不能只是照搬资料,引用他人的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听众能听出来哪些内容是主持人从报纸、从网上搜集的,哪些是主持人根据自己的体验得来的。如果都是别人的东西,听众为什么还要听你的节目,上网看看就都知道了。”Gail说,她主持节目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嘉宾、与听众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也是节目吸引听众的一个原因。

经常参加活动、喜欢旅游,玩儿也是为了工作

“经历丰富、爱好广泛,做主持后也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Gail上节目夕余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和各式各样的培训,比如南美之旅红酒品尝会,艺术交流、主题旅游活动,攀岩等;她常利用假期出国或到外地旅游,“去旅游可以体验不同的东西。”即使旅游时,Gail也参加学习。有一次她去泰国旅行了4天,其中有两天专门学习做泰餐,“在节目里我可以和听众分享自己的这些经历和体验。”

周末没有直播时,Gail常和几个朋友去北京郊区爬山,“我们不光去运动,还会走进山村,看看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Gail介绍,他们往往在郊区留宿一晚,住在不同的宾馆、度假村、农家乐里,她会与当地人或投资者交谈,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想法,“一些度假村都建立了综合旅游项目,其中有的是年轻的中国人从国外带回来的概念,吸引了不少游客,给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就像Gail所说,她出去玩儿也是为了工作,认识不同的人、亲身体验不同的事物和文化,可以在节目中把这些新鲜的感受带给听众。

希望将来能做一档介绍美食的电视节目

除了节目上交流,Gail还在外语广播的(网上)聊天室以及微博、微信上与听众互动,介绍与节目相关的信息,分享学好外语的方法与经验、自己的见闻,当然还有各种美食,各地的特色美味和她自己的手艺。

“外语广播的一些听众问我如何学好英语,和他们的互动交流也是我练习(中文)口语的机会。”Gail说学中文写是最难的,而她不仅能看懂中文,还会写,“我可以用中文编辑稿件,很多外国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让Gail很是自豪。Gail表示,对她来说增加词汇量最重要,她经常看书读报,如今借助手机、Ipad等可以随时学,不会的词语她就记下来回家后查字典。

自称特别爱吃的Gail遍尝了中国各地的菜肴、美食,“我爱吃中国菜,特别是四川菜、湖南菜、广东的点心,当然还有北京烤鸭。”

Gail说,北京汇集了很多国际大厨,吃西餐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西餐了解得还不够深,比如法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味,而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也不一样。”Gail说,她曾邀请一些大厨做客节目,但广播毕竟不直观,她希望有一天能做一个电视美食节目,把她认识的外国大厨介绍给中国美食爱好者,告诉大家到哪里去品尝美食,教大家在家里如何制作美食。“我懂美食又能用中英双语介绍,这是我的优势。”

第7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这半年,一会儿捧,一会儿揍,有点乱,有点难”,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近日在微博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他没有想到一位顾客在微博上用夸张的方式赞赏海底捞的服务――“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海底捞”会演变到“海底捞体”,会被网民的娱乐精神无限放大演绎,直到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他更没有想到有记者会卧底海底捞青岛分店,炮制出一个“勾兑门”事件,把海底捞从“宇宙无法阻挡”的状态活生生拽回了地球,并被贴上“欺骗消费者”的标签。

看家本领

海底捞餐饮公司是川味火锅店,1994年从四川简阳起步,董事长张勇经过17年的奋斗,目前已经将其打造成拥有60来家店面,从业人员1.2万,遍布京沪广等一二线城市的连锁餐饮企业。

从发展速度上讲,海底捞绝不是最快的,但是口碑却相当不错。在海外虽然没有一家店,却成为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尤其是近年来,海底捞不但是业内“学管理”、“学营销”、“学服务”的标杆,声名鹊起,而且连名号都成为同行效仿的榜样。

每当中午或傍晚的就餐高峰,海底捞门店的等候位区里就人声鼎沸。等待原本是痛苦的过程,海底捞却把它变成了一种愉悦。手持号码等待就餐的顾客可以享用免费的水果、饮料;服务员有时还会主动送上扑克和跳棋供大家打发时间,甚至还可以来个免费的美甲、擦皮鞋。

待客人坐定点餐的时候,围裙、热毛巾已经一一奉送到眼前。服务员还会细心地为长发的女士递上皮筋和发夹,以免头发垂落到食物里;戴眼镜的客人则会得到擦镜布,以免热气模糊镜片;服务员看到你把手机放在台面上,会不声不响地拿来小塑料袋装好,以防油腻……

如果顾客带了小孩,服务员还会帮助顾客喂小孩吃饭,陪他们做游戏;海底捞还在卫生间中准备牙膏、牙刷,甚至护肤品;过生日的客人往往能得到一些意外的小礼物。如果客人点菜过多,服务员也会发出善意的提醒。

所有这些都成为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的谈资。事实上,很多粉丝以能在海底捞就餐为荣。

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海底捞特色”日益丰富。在海底捞,顾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觉”,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有食客点评,“现在都是平等社会了,让人很不习惯。”大家不得不承认,海底捞靠服务征服了广大消费者,顾客为了一顿火锅,不但心甘情愿地等候一两个小时,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将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和心情到互联网上,将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捞,以至于形成“海底捞现象”。

海底捞大家庭

不久前面市的一册《海底捞你学不会》将海底捞风暴推向。据说董事长张勇对这册书“没有出钱,也没有审稿”,但是从海底捞方面沉默的态度看,内心无疑是极为认可的。在这册书中,作者黄铁鹰总结出了海底捞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员工当人对待”。

事实上,黄铁鹰说得还是有些不透彻,张勇其实是“把员工当家里人对待”,也就是说,海底捞深受四川码头文化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

家族企业早期成功在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被延伸到企业经营之中,海底捞也具备这个特点。张勇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海底捞做店长超过一年以上,不论什么原因走,海底捞都要给8万元的“嫁妆”,因为“海底捞工作太繁重,能在海底捞做到店长以上的,对海底捞都有相当的贡献,”张勇说,“海底捞有今天,每个干部都有一份功劳和苦劳。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走,我们都应该把人家的那份给人家。小区经理走,我们给20万,大区经理以上走,我们会送一家火锅店,差不多800万。”

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区经理离开的。在海底捞,更为常见的是向员工的老人发放养老金和家访。

在没有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成员间的相互信赖也是家族企业的重要特征。在海底捞,各分店并没有业绩指标考核,店长有3万元签字权,更让同行匪夷所思的是,即使是一线普通员工也有给客人先斩后奏的打折和免单权。只要员工认为有充分理由就可以给客人免菜或加菜,甚至免单。这等于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经理。

海底捞凝聚人心的作法不可谓不高明。海底捞的绝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偏僻的农村。和城里人的经济差异无限缩小了员工之间的距离。人是群居动物,在海底捞,出身寒微成为自我认同并且刻意强调的因素。这一点在张勇本人的言论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我们除了侍候人,还会做什么呢?”

海底捞奉行的草根文化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士气,也构成了海底捞员工团结一心,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我们当然没有任何资格批判这种文化。推行这种草根意识的结果是,他们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对顾客保持谦卑的态度,而另一方面,他们对挑剔的顾客和“同行顾客”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

勾兑的风波

8月下旬,海底捞青岛店“勾兑门”曝光。与对俏江南的作法如出一辙,一个记者以应聘员工的身份混进了海底捞青岛店,报出“勾兑门”事件:骨膏勾兑的骨汤,冲调的柠檬水、酸梅汤,没有称重的肉片,员工偷吃半成品的食物,店里的培训师教授新员工对顾客的疑问“打马虎眼”等。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并且很快引发了一场信任危机。“勾兑门”曝光也充分说明了在草根意识主导下,海底捞的从业人员和顾客之间的感情距离。

面对公众质疑,海底捞进退有度,方寸不乱。首先在官网声明,强调汤底饮料等系正规企业提供,欢迎公众参观物流基地和门店后厨。张勇更是在微博上“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给予了充分保证”。――面对质疑,海底捞居然hold住了,媒体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随着海底捞名声越来越响,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半径超出了张勇肉身所能及。家族式管理擅长的是言传身教,边际效应会逐步递减,而缺陷则有可能被放大。尤其是没有定量成形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模型辅助支撑,张勇基于对人性直觉理解打造的理想国,随着海底捞管理疆界越来越广阔,注定难以消除失控的担忧。

海底捞没有银行贷款,不接受上门风投。张勇很坦白,“如果用了投资银行的钱,就要按人家的计划开店。可是我觉得生意跟人一样,该干活就要干活,该吃饭就要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是每年你想开几个店就能开几个店。”

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张勇明显意识到了自己的软肋,这种管理风格的企业可以慢慢开设分号,可是大规模成批量复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只好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扩张的速度。海底捞不缺资金,也不缺店面,缺乏的是深受海底捞企业精神浸染的“自己人”。如果人手不够,张勇宁可不开店,即使开店了如果发现人手短缺影响服务质量,他会关掉。

口碑营销双刃剑

互联网上关于海底捞的段子可谓一景。比如海底捞的员工可以为顾客专门跑到超市去购买冰淇淋,比如免费食物甚至也能打包,比如服务人员偶有失误,后厨会送上一张写有“对不起”字样的玉米饼。

然而口碑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久以后,网上的故事开始越传越离奇。比如海底捞代为买车排号,比如海底捞员工论文,比如海底捞奉送苹果iPhone等,甚至有人建议将中国的航空母舰命名为“海底捞”。

在媒体面前,海底捞极为低调,既不做广告,也不承认网络营销。然而上海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教授陈信康曾表示:“不论海底捞是否参与微博上早期流传的服务口碑性的‘海底捞体’创作,但事情演变到夸张,甚至恶搞与讽刺的失控局面,到了与真实情况不符合的程度,海底捞的营销部门就应该予以澄清,使得网络渠道能有效传播对公司有效的信息,否则当顾客接收到的产品和服务与期望不一致时,就会满意度降低,影响到海底捞的声誉。”

幸运之神未必永远眷恋海底捞,张勇是人不是神,随着企业的扩大,他的心态必然会发生变化。一旦对扩张速度失去把控,或者公司内部福利出现不均衡,海底捞的神话非常可能随之破灭。

小链接

餐饮市场的“伤不起”

除了奶业标准的堕落,蜂蜜、饮用水、绿色食品认证中的诸多虚假都被公众一一挖出,暴露在阳光之下。

地沟油上餐桌

2011年9月中旬,公安部门透露,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每天产量达数十吨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抓获柳某某、袁某等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此案的侦破揭开了食用地沟油的神秘面纱――至此,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长久以来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终于得到全面证实。

俏江南 “剩油回收门”

2011年9月,早前被曝“用死鱼换活鱼”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俏江南又卷入“剩油回收门”,俏江南南京1912街区店将炸过食品后的回锅油沉淀之后烧菜“给员工吃”。根据该店负责人的说法,由于川菜中经常需要先进行油炸加工,炸过的油扔了可惜。俏江南总部随后发表声明,称早在4月份就与该店解除了加盟关系,结果遭到该店店长否认。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表示,3年前之所以要做加盟,是因为仿冒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俏江南本身,所以决定开启加盟模式以整合这些仿冒者。张兰承认,俏江南对特许加盟模式“过早乐观了”。

老陈醋不陈

近日,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接受采访时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醋精本身不含营养成分,勾兑比例掌握不好的话,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王建忠说,只要有苯甲酸钠,都可以断定它不是老陈醋,老陈醋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取消保质期,久放不腐,这是山西老陈醋的根本特点。

第8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每个工作日,约有7万打工者从这个卡口进入昆山出口加工区,从事加工贸易。

因为这么多人从事加工贸易,工作时间的这座江南小城显得颇为冷清,除了汽车,马路上很少有闲人。而一到下班,城市似乎又突然膨胀起来,商业街、酒吧街到处都是人。

这就是昆山。

说到中国外贸,加工贸易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说到加工贸易,昆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关于加工贸易的报道实在太多太多,关于昆山的报道也实在太多太多。然而令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身处大时代中心的每一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他们的个人命运,如何因昆山加工贸易的发展而改变。

我们相信,加工贸易的每一次转型升级,昆山的每一个漂亮转身,都会透过每个有名有姓的外贸企业,最终影响甚至改变每个有名有姓的个体,无论这个个体的身份是显赫或是低微。就如四季变迁日月轮转会泽及每一条江河,而构成江河的每一滴水珠,都将感同身受,冷暖自知。

实际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生道路已经和昆山之路重合交叠;他们生命轨迹中的每一次起承转合,均和加工贸易的每一次嬗变符合若节。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从每个昆山人身上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波澜壮阔的壮丽背景。

昆山加工贸易,如何改变个人命运?

宣炳龙:我为昆山狂

受访者: 宣炳龙

身份: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苏州市政协副主席

籍贯: 浙江绍兴

昆山经历: 从小随家人来到昆山,生活至今。

头发乌黑整齐,脸颊瘦削刚毅,眼睛炯炯有神,白衬衣、蓝黑色西装,身材不高,但很有精神。第一眼见到宣炳龙,他的严肃令人印象深刻。年近60的宣炳龙思维活跃,有问必答。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对我来说是次愉快的经历。

采访在会议室进行,正对着主座的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昆山城市区域图,不同的颜色代表昆山不同时期扩展的区域。采访中,宣炳龙好几次指着10米开外的区域图向我介绍加工贸易给昆山带来的城市规模和区域的变化。手指挥舞间,那种用一生心血锻造出来的意气风发令人感动。

宣炳龙很忙,当了十多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每天都在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忙碌。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他还是那么忙碌,他似乎把开发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放心,总要不时地过去看看。宣炳龙对昆山的加工贸易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如今,他正在研究加工贸易如何转型升级。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关于加工贸易的书籍、资料,椅子后面靠墙的是一排书柜,满满当当的一柜子书。

在昆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宣炳龙。这位公社粮管所仓库保管员出身的前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想法超前、行事果断、意志坚定、待人诚恳,是昆山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感谢昆山

宣炳龙称自己年轻时就是个很讲究的人:衣服可以破,但要破得干净;没有吹风机,但头发总是梳得光光的;没有电熨斗,就用陶瓷杯子装了开水熨衣服;他的穿着还一度引领昆山服装新潮流。

从1970年代初开始,宣炳龙就开始搞地下经济,接着又“掺和”乡镇企业,然后是搞横向联合。到1990年代又力争搞出口加工区,再到现在规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他总是在人们疑惑的眼光、有声无声的争议中证明着自己的判断。

宣炳龙说,他要感谢昆山,将搞经济奉为一生追求的他在昆山的加工贸易领域找到了命运的落脚点。宣炳龙说:“如果不是做加工贸易,我可能还在政府部门搞行政工作。”但是那样,“我肯定不会像今天这么开心,这么充实。”

昆山的加工贸易起步艰难,“那时候老城区没有桥,刚开始建第一栋楼的时候,我们是用小船把砖块等建筑材料运进来的。”多年之后,昆山从了无生气的垂暮老人变成了年轻、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而宣炳龙却从毛头小伙渐渐变老。宣炳龙说,“昆山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我的感情、心血全在这里了。”

反差的刺激

1965年,因而中止学业的宣炳龙来到昆山县陆桥公社当粮管所保管员。因为没事干,宣炳龙很快开始谈恋爱,女朋友的父亲解放前在英国洋行做事,见过大世面。老人家经常拿出以前的照片在宣炳龙面前炫耀,照片里,准岳父穿着西装、戴着帽子,很潇洒地乘飞机、坐轮船。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很差,不少人因此饿死。巨大的反差刺激了宣炳龙,“我就想有一天我也要乘飞机,穿西服跟外国人做生意。”

1985年,昆山也是江苏省县级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产,宣炳龙担任董事长,开始品尝加工贸易给他乃至这个城市带来的新鲜养分。

苏旺你公司生产的是工艺手套,日方占51%的股份,提供技术标准,中方占49%的股份,从事加工。戴上去软软的手套价格高得令人吃惊,“一个工艺手套出口最高达到48美元,而当时一个黑白电视机出口才卖到20多美元。”为什么定价这么高?看了看,宣炳龙明白了,原来,日本人把这种手套当成了工艺品,从艺术的角度来加工,而不再仅仅把它视为用来保暖的日用品。这种理念深深触动了宣炳龙。既然是工艺品,就要求工人有一定的审美素质,如何提高工人的审美观很现实地摆在了宣炳龙的面前。“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工人看画报,中国没有,就叫日本人带进来,内容多是教人如何穿衣打扮之类的,工人休息时可以随便去看。”慢慢的,这种熏陶起了效果,工人的穿着打扮开始与以往不太一样了,为了保护手套,工人们还会在操作前很自觉地把手洗干净。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这个人做事,不考虑过程,因为好多创新的东西是没有过程可以参考的,我只考虑结果,像做美梦一样,如果这件事的结果是很完美的,我就会不遗余力。” 200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昆山封关运作。为了这个结果,从1997年开始,宣炳龙往北京跑了84趟。

设立出口加工区的想法源于台商吴礼淦的一句话。这位最早到昆山投资的台商无意中说起,昆山什么都好,就是报关速度太慢,要是有一个像台湾新竹那样的工业园就好了……听者有心,宣炳龙立即开始做调研,查资料,了解台湾的新竹工业园、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等是如何运作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很需要这样一个出口加工区。但是此时,祖国大陆还没有“出口加工区”这个概念。创新才有意思,宣炳龙的倔劲上来了。

困难超出想象。首先要让中央认可,苏州市、江苏省才会给你往上递报告。巧的是,原国务院特区办的副主任陈顺恒下来调研,听了宣炳龙的设想,答应帮忙写封信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很快,李岚清批示,请海关总署和特区办拿出方案。于是,昆山开始一级一级往上打报告,终于等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文件:请8个部门会商。高兴了没几天又傻眼了:特区办撤掉了。这下,谁给你去组织会商啊?宣炳龙他们只好一个部委一个部委地跑,“大概花了1年多时间,终于都签字了。”可是,问题又接着来了,让谁把这个会签完的文件送到国务院去?特区办已经撤了啊!幸好,李岚清的指示里还提到了海关总署,于是最终,海关总署重新牵头8个部门会商,把文件送到了国务院。

回忆当时的艰辛过程,宣炳龙感慨:“做一件事不容易啊!”但是艰苦换来的是巨大的成功,远远超过预期,昆山的加工贸易腾飞了。“当时设想的是3年以后出口30亿美元,实际上,去年进出口就做到了185亿美元,今年要超过250亿美元。去年开始缴税达到1亿多,今年我估计要达到3亿多。到2008年,可以达到二三十亿所得税。”

快人一步

如何实现昆山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宣炳龙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他现在正忙着整合一个平台,计划把几个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和国内的其他厂商联合,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国内现在有的是能力,生产能力是现成的,设计能力昆山也完全具备。”宣炳龙解释以前不组织这样的联盟是因为国内的消费市场还没起来,内需不够。但现在,他对这个发展方向很有信心:“这个联盟组织好以后不需要多消耗多少能源,环境保护没有影响,但是销售可能提高一倍。” 他希望5到10年之后,把昆山目前40%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变成自有品牌。

宣炳龙对数字非常敏感,从哪年做什么事赚多少钱,到昆山城区不同时期的面积,再到加工贸易每年给昆山带来多少进出口额等等,他都脱口而出,而且全是精确数字。

有人总结宣炳龙成功的经验就是永不停止思考,永远比别人快一步。宣炳龙说自己之所以能快人一步,就是因为到现在还保持着每天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下午3点以后,宣炳龙一般是不接待客人的,2个小时的时间,他要看很多报纸,包括大陆和台湾的,了解每天的信息。晚上,要看2个小时的新闻,“我很少在外面吃饭,6点多先看中央4台环球经济新闻,然后是新闻联播,再看中央2台的经济半小时,这是我每天的程序,都要走完。”通过对大量信息的了解和筛选,宣炳龙往往能从国家政策的引导上,宏观经济的走向上发现商机。

朋友满世界

宣炳龙很开心,不仅仅是因为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加工贸易,还因为从事加工贸易令他结交了全世界范围的很多好友。

性格爽快的宣炳龙年轻时就好交朋友,当粮库保管员时,就因为常常请一起打篮球的知青到家里吃饭而入不敷出。干上了加工贸易,与外商打交道的机会多了,宣炳龙的真诚好客有增无减。对他来说,亲商理念是水到渠成的。宣炳龙说,从事加工贸易这么多年,因为亲商,真诚地与各种人打交道,不仅经济上收获颇丰,而且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走到哪里都有朋友,这种感觉很爽。

在宣炳龙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红色的匾额十分抢眼,上书“嘉惠台商”四个大字,这是台湾主席连战送给他的。

“外商都知道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解决他们的问题。”在宣炳龙看来,昆山的起步、发展靠的正是这种真诚服务的理念。而昆山能聚集全国十分之一的台资企业更是享受到优质服务的台商口口相传的结果。

宣炳龙的亲商理念可以说已经发挥到了极致。1990年的一天晚上,凌晨1点半,一家企业在昆山的台湾老板的太太让助手打电话给宣炳龙,因为她打了一晚上电话也没联系到老公。宣炳龙马上让自己的司机出去找,直到凌晨5点半,终于在上海通往昆山的路上找到了那个老板。原来从上海玩回来的他因为喝了点酒有些悃意,就停在路边睡着了。事情解决了,但是宣炳龙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接到电话晚上就睡不好了,要想第二天怎么处理。”但是,宣炳龙显然对这种辛苦不以为然。

高艳:忙并快乐着

受访者: 高艳

身份: 昆山海关备案科关员

籍贯: 江苏连云港

昆山经历: 1993年来昆山至今。

上午9点25分,昆山海关报关大厅。每个海关关员两旁都无一例外地垒着高高的报关单证。高艳身材不高,远远看过去,就像是“淹没”在单证中,只露出一个脑袋。高艳正在看企业提交的报关单和随附的说明资料,过了很久,她习惯性地抬头看看电脑屏幕,这才发觉我已经进来,便向我匆匆点点头,示意我先坐下,头又重新埋了下去。

不到9点半,昆山海关的报关大厅已经人来人往。很多报关员都是小跑着进来,把一撂报关单和随附说明资料往窗口一放,就匆匆跑了出去,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下一处办事。

高艳的正前方是服务柜台,右前方摆着一台电脑,有待处理的报关单证堆放在桌子左侧,已经处理完毕的则放在右侧。每过1个小时左右,都会有一名关员提着一个很深的塑料筐,到关员们桌上收拾已经处理完毕的单证。只有到了下午,左侧单证的高度才开始缓慢地下降。

今年是高艳的第三个本命年。1994年,昆山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海关人手短缺,昆山海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关员。高艳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面试时,考官问她为什么来昆山,高艳“狡猾”地回答:“来昆山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选择

高艳和爱人是江苏淮阴供销学校的同班同学。当时,高艳的老家在连云港市区,爱人的老家则在昆山乡下。相识之前,高艳对昆山的唯一印象是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谈恋爱后,高艳开始留意昆山。江苏《新华日报》上很多关于昆山的报道都被高艳剪了下来,保留至今。

1990年,两人面临毕业,分配去向成为他们两个家庭反复讨论的问题。连云港是地级市,国内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而昆山是一个县级市。哪个地方更好,似乎不言而喻。因此,高艳的家人和亲戚都劝他们两人毕业后能到连云港工作。但是高艳决定到昆山看看再说。

1990年夏天,高艳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把昆山市区浏览了一遍。虽然当时昆山市区给高艳的印象只是一条街、几座桥,但当她来到开发区时,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树着“某某公司”标牌的工地,这种热火朝天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她。对昆山发展预期的信心让高艳心里有了决定。但家里掌握话语权的老爸还是不放心,又带着好几个亲戚一行浩浩荡荡地前来昆山考察。回去后,老爸松口了:“去吧,我们支持你”。

上班

忙,忙,忙……似乎没有什么更恰当的词能够描述高艳的工作状态。俯身而坐,这是高艳一天工作的主要姿势。偶尔的起身,多为回答窗口咨询,或是整理已经堆高的单证。

9点52分,正当高艳对一家企业手册备案进行复审时,吉时报关公司经理钱通满脸焦急地跑进来:“高姐,昆山出口加工区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电子账册请审核一下,货物已经从机场起运,两三个小时后就要到达昆山。为了不影响企业的生产,能不能快点?”

高艳打开H2000程序电子账册系统操作账册变更程序,调出企业申请账号,眼光在电脑屏幕上逐行掠过,不时核对手中的单证,按下审核通过键,接收电子回执,按下回执确认键。

在审核电子账册的过程中,她还接听了2个咨询电话。

10点43分,高艳电话通知钱通经理:神讯公司账册已审核通过,企业可以报关了。

由于这个临时来的工作,高艳身边的单证又增加了一个人头的高度。有几个报关员进来后看到高艳忙碌的情形,没好意思再打扰她,就在单证最上面附了张便笺纸,对申报作些补充说明。

12点03分,高艳敲下出口加工区外发加工审批的回执确认键。此时已过上午下班时间,关员们开始陆陆续续起身前往食堂。

14点,下午的工作开始了,高艳开始对昆山地区企业深加工结转备案进行审核。

15点46分,报关员吴雪梅跑到高艳面前,希望办理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清退手续。高艳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为小吴办理开票手续。高艳解释说,“对于银行保证金来说,只要是下午来的,都要马上处理。因为如果办晚了,企业就无法当天从银行中取回保证金,将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作。”

17点25分,高艳身边的报关单证终于处理完毕,她开始招呼同事收拾好IC卡、防伪印油等保密物品,逐一登记,并与今晚加班的同事办理好防伪印油的交接手续。

这一天,高艳共办理新手册备案、手册变更、深加工审批、分手册审批、外发加工审批83份、回答企业咨询13次。

交叉工作法

外人看高艳的工作,会觉得非常乱,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一会又反过来继续做这个,接着再做那边没做完的,来回倒腾。但高艳做起来却如行云流水,忙而不乱,她说这是为了应付大工作量而独创的交叉工作法。

昆山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给海关关员带来了极大压力。不到南京关区1/40的人员,承担着南京关区1/4的报关单量、1/7的减免税业务和1/13的加工贸易量。今年5月份,昆山海关对监管资源实施了系统整合,重新设置了科室,并对岗位操作流程进行了再造。经过整合,从事现场审单作业的人员减少了,减下的人被补充到后续管理部门中,以便增强海关的实际监管。这对留在现场审单作业的人员来说,意味着工作量进一步增加了。

高艳所在的备案科是此次整合中唯一没有变化名称的科室,但工作内容有了很大扩展。从以前仅仅负责审核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备案业务,扩展为负责审核昆山地区所有加工贸易的备案业务、企业报关员注册登记业务以及减免税备案业务。

掰着手指,高艳开始计算平时负责的工作项目:加工区维修检测物品出区初审,加工区料件外发加工、模具外发加工、模具外发延期初审,加工区企业电子账册复审,昆山地区企业手册备案复审,昆山地区企业深加工结转备案,昆山地区企业外发加工业务复审,昆山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保证金征收,科室内勤。正好用完10根手指,此外,她还是关里的廉政监督员。

如果按照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的顺序方式,时间是肯定不够的。于是,高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交叉工作法,就是在做一件事的中间穿插做其它事,这样一来,变串联式为并联式,同样的时间可以做尽可能多的工作。比如,从发送审核信息到收到电子回执,一般要隔个几分钟,这段时间就能用来做其它工作;还可以利用在电话里回答咨询的时间,对报关资料进行形式初核,防止资料不全。有时,企业一个电话过来,高艳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把企业要求比较急的事先做完。一天下来,倒也有条不紊,丝丝入扣。

“一开始也感觉这样做有点别扭,很多事情总是要零打碎敲地做,但慢慢也就习惯了。”高艳说,“一心多用,也算是一种心智训练吧。”

加班

2000年10月,昆山出口加工区设立,这对昆山海关关员的生活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从这一年起,加班,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词语。一开始是每天下班后,零星为企业提供通关服务。后来企业提出,周末、节假日也要通关,于是,2001年开始,昆山海关建立了节假日预约通关制,根据企业预约在业务现场提供周末节假日加班服务。随着昆山出口加工区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实现规模扩张,2002年,昆山海关开始实行两班工作制,每天留一组关员加班到晚上10点,但加班关员第二天仍要按正常时间上班。2003年,昆山海关开始实行24小时验放制,24小时保证加工区企业货物通关。

从2001年到2003年,高艳没有休过一天假。“不是不能休,而是不好意思提出来。”高艳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人,马上就会造成科室工作积压”。高艳的顾虑是昆山海关关员想法的一个缩影。考虑到关员长期无法休假,2004年,昆山海关下发了强制休假的红头文件,开始强行组织关员一批一批地轮流休短假,但绝大数人的长假还是休不了。

以前,朋友平时还经常打电话邀高艳聚会,在打了几次得到的都是“忙”的回答之后,这样的电话也少了。高艳笑称自己平时过的是“两点一线、饭来张口”的生活。每个工作日的路径都是从单位到家里。由于忙,做饭之类的家务活也被爱人承包了。

“虽然忙点,但很快乐。”高艳说,“在昆山,我收获了爱情、事业和生活。对这里,我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到昆山13年,高艳认为自己已经被这里彻底同化了,口味由偏咸、偏辣转为偏淡、偏甜,往日的急性子也被磨练成温和而有耐心。

郭子仁:从台湾到昆山

受访者: 郭子仁

身份: 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

籍贯: 台湾

昆山经历: 2000年起自台湾到昆山,目前全家迁居昆山常住。

郭子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些另类,长长的柔软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根马尾,很是惹眼。他的穿着很休闲,黄绿色工作服,浅蓝色牛仔裤,脚上一双旅游鞋,跟我以前见过的西装革履的部门经理反差很大。他说这样穿方便。

郭子仁的普通话很标准,他说是跟成长环境有关,因为父母都是老师,而且家族中从小学到大学的老师都全了。与他聊天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因为他会不停地用手势配合语言,还常常爽朗地笑出声来。

2000年下半年,已是秋风萧瑟,14个从台湾来的年轻人在上海下了飞机,沿高速公路驱车来到昆山。迎接他们的昆山一团漆黑。“那时才晚上8点多,昆山已经都是黑糊糊的,路上很少有人,街上开门的店也不多,”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昆山,郭子仁的印象是如此深刻。

2000年,正是昆山的加工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起点。该年的4月2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批准昆山设立出口加工区,此前,昆山人已经为争取这个出口加工区跑了3年。仿佛一夜间,昆山的加工贸易如火如荼,出现了令人瞠目的飞速发展。郭子仁正是在这个时间来到昆山,亲眼见证了加工贸易给昆山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亲自体验了这一发展给自己的命运轨迹带来的改变。

偶然

郭子仁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早上7点40分刚过,就来到公司,准备召开部门早会,然后是部门例行作业,午餐前要对上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中午只有40分钟的吃饭、休息时间,下午1点半,工作继续进行,通常晚上7点完成夜间出货确认后才结束了一天的大部分工作,接下来,还要对下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晚上,还不时需要处理进出口异常情况。加工贸易发展得越来越红火,郭子仁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

今年40岁的郭子仁在仁宝集团工作了近10年,“我来这个公司总共快10年,在昆山近6年,台湾只有4年。”他很准确地计算着自己的工作时间,强调自己在昆山公司的时间大于在台湾公司的时间。

早在1996年,台湾仁宝集团就已经开始在昆山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而随着出口加工区的设立,郭子仁等14个基层又被补充到昆山。郭子仁并不在最初的外派名单中,而且他在台湾做的是生产管理。忽然有一天,老板问他要不要过来,他爽快答应了,于是来到昆山,并且做起了以前从未接触的物流。此前,郭子仁从未想过会在昆山生活那么长时间,所以他有时候会把这个偶然归为命运的安排。

2000年的昆山不算发达,尤其是夜晚,漆黑一片,没有人气。“那个时候,昆山的红绿灯晚上5点就关闭,因为过了5点路上就没有车了。”郭子仁回忆说。出口加工区刚刚围起来的时候,和郭子仁一起来的14个年轻人中还有人曾经因为晚上加班打不着出租车,走了1个多小时才回到宿舍。尽管如此,郭子仁仍然对昆山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来之前大致了解过昆山的历史。如果你知道昆山最早的时候只有一条马路,你就会知道它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所以我并没有后悔,反而相信昆山还会有很大的发展。”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

EMBA

在昆山从事加工贸易,对郭子仁来说,并不仅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还实现了一个曾经计划过但没有付诸实际的愿望:读EMBA。

2003年,“非典”在祖国大虐,郭子仁回不了台湾,“那个时候不知道非典什么时候会结束”,于是原本在台湾就想念EMBA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如愿的他又萌生了这个念头。碰巧的是,上海复旦大学因为“非典”推迟了港澳台申请人的考试,他得以赶得及报名参加。更巧的是,考试的内容是一个个案分析,刚好是郭子仁大学时比较喜欢的方向。而到了面试的时候,工作上的经验又帮助他顺利通过。

重新回到课堂是一件幸福的事,何况内容又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读大学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是干吗的,只是狂背猛记,当你开始工作,需要那些东西时却发现你已经忘记了,这就很麻烦。”对郭子仁来说,EMBA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案例讲解重新学习了已经遗忘的对自己工作有用的理论和实际知识。

几年来亲眼看见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亲自从事加工贸易生产,郭子仁对出口加工贸易可谓有话可说,有感想发,于是,他的毕业论文取题为《出口加工区在华东地区未来的发展》,“基本上前半部分都是资料收集分析,后半部分大多就是我工作这几年的心得。”文章中,他整合了目前几个特殊监管区域的概念,提出根据城市自身的特色发展有特点的特殊监管区域的想法,并且建议把生产区域和居住区域彻底分开。他在论文里甚至还假想了一个新的海关组织图,设计出一个专门的司来统一管理这些特殊监管区域。

担心

繁荣的加工贸易使昆山发展得实实在在,也使外来人口的增加实实在在。在郭子仁看来,发展是可喜的,但是外来文化进入的融合消化速度却有些令人担心。

在昆山生活,为昆山担心,郭子仁一心一意把昆山当成了自己的家。“打算想在这边长住,所以我会比较担心昆山的文化。”昆山本身比较多的是一些传统的文化,比如昆曲,比如昆石,但是却缺少现代文化因子。郭子仁说,虽然昆山的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是现在看来,虽然有了现代化的图书馆等硬件设备,但昆山还没有足够的文化展览,没有足够的书店,也没有足够的国际性的演出,闲暇时间,昆山人除了到较远的周边地区,很少可以在本地找到可以充电的去处。

此外,昆山需要有空间和时间去消化急涌而来的外来文化,如何传承来自四方的人文的东西,发展出属于昆山自己的人文特质可能会成为今后昆山发展的瓶颈。郭子仁担心昆山会变成第二个深圳:过于繁华,只适合消费和工作,不适合生活。那样的昆山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生活

从初到昆山至今,郭子仁还没有回台湾过过年,虽然公司规定2个月可以回去一次,“但是我去年的假到现在还没有休完。”工作忙碌是一个原因,熟悉了昆山的环境,能踏踏实实在这里过日子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2004年,感觉在昆山生活“完全没有问题”的郭子仁把太太和两个小孩都接到了昆山,打算长期生活在这里。

由于昆山外地人数量庞大,不同地区的饮食已经在昆山遍地开花,吃对于郭子仁来说不是什么问题,相反他觉得很有口福,不用跑那么多地方,却可以吃到那么多地方的美食,“没有机会去那边玩,但是在昆山能吃到那边的东西,也是不错的。”

但是要在异乡长期生活也并不是没有担心,对有家有口的人来说尤其如此。郭子仁坦言,他会比较担心子女的教育和家人的医疗问题。

郭子仁有两个小孩,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一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儿子。孩子的教育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主要问题。为孩子挑哪家学校,怎么报名,怎么念书,这些都让他头疼。不过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郭子仁在短暂的严肃过后又露出豁达的表情,“最近我大女儿快上小学了,我也没时间去调查,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问同事和昆山的朋友,他们的小孩在哪里上。”

医疗是郭子仁担心的另一个问题。事实上,不少台商和外商比较担心昆山的医疗品质和水平,“在昆山不太敢看病,一旦生病在昆山看不好,最终都要跑到上海去看。”郭子仁自己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因为读书时候踢过球,有一次,运动留下来的旧伤复发,在昆山怎么都医不好,最后还是跑回台湾才解决。

尽管如此,郭子仁还是相信昆山的未来会发展得更好。如今,6年前一起从台湾过来的14人,有10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开了昆山,而郭子仁却过得踏实而满足。

这里要再提到那头令他显得有些另类的长发。原来,留长发也有一段故事:“有一天,我们同一批来的一个同事说要和我比赛谁的头发长,我马上答应,并说谁自动认输就去剪掉,但他却说谁剪掉头发就表示要离开昆山。一天,他来找我,头发已经剪掉,没几天,他离开了昆山。”可见,对郭子仁来说,留着这头长发就意味着还将在昆山继续工作、生活下去。

吴慧颖:一见钟情爱上昆山

受访者: 吴慧颖

身份: 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昆山)有限公司关务

籍贯: 河南商丘

昆山经历: 2005年7月大学毕业来到昆山工作。

第一眼看上去,吴慧颖很文静,不太爱说话。采访一开始,她比较紧张,我问一句她答一句,有时甚至有些词不达意。随着采访的深入,她慢慢进入了角色,情绪渐渐放松,开始流畅地回应我的好奇。

吴慧颖其实是个性格爽朗,非常有个性,有主见,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典型的80年代人。她肯定自己的选择,喜欢昆山的环境,感叹昆山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未来充满憧憬。采访结束后,我给她看拍的照片,她开始噘嘴,说照片拍得不够漂亮。小姑娘的憨态十分可爱。

“昆山挺适合我的”,这是吴慧颖对昆山的第一感觉。2005年2月,当她第一次来到昆山的时候,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同是县级市却比家乡河南商丘看上去美丽得多的城市。

上海的边上

“我听说昆山是个县级市,估计跟我老家的县城差不多。刚从火车站出来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随便坐了一辆公交车,绕着城市走了一下。哇!真是没想到,很不一样啊,一看见就很喜欢。”吴慧颖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表达着她对昆山的第一感觉,“不像大城市般恢宏有气势,也不像小县城般小里小气,昆山是一个比较中性的城市,道路很宽,楼房很漂亮,最重要的是,它的加工贸易如此发达。”吴慧颖认为昆山正是她想象的理想生活场所,她用“一见钟情”形容与昆山的缘分。

因为喜欢听人讲普通话,所以希望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听起来有些怪异的理由对吴慧颖来说却是转换生活场景的动力。2001年,吴慧颖考上了江西一所大学,学着喜欢的专业――国际贸易。“读书的时候就想到外企工作,”虽已如愿以偿,回忆起那时的心愿来,吴慧颖的眼睛还是特别有光彩。

2005年,即将毕业的吴慧颖来到上海,希望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这时,朋友建议她不妨去昆山看看,就在上海边上,而且有很多台资企业,发展得很快。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年的2月,她一个人背着背包第一次看到了昆山的模样。巧合的是,昆山富士康不久后到江西学校招人,吴慧颖于是参加了应聘并顺利签约。

双向选择

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外资企业,吴慧颖忙碌并快乐着。对她来说,外资企业最大的好处在于不计较有没有经验,反而会给新人提供各种培训,并通过双向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做的业务。

吴慧颖现在做的是关务,操纵一系列单证和解决报关问题。这完全是她的兴趣所在,“我大学的时候就想当报关员,”专业知识用得很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自己喜欢做的。

8点上班,吴慧颖通常会提前点到,和同事做完晨练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整理一下昨天遗留下来的单证,查看邮箱里的信件并迅速做出判断:哪些需要加急做的,哪些需要马上处理的,哪些是要带出去审批的,哪些是可以缓一缓的。一天忙而有序的工作开始了。

查找清单……key in 系统……做发票、合同、装箱单……做进出口收发货单……做深加工结转申请表……加盖公章和结转专用章……OK,可以拿到海关审批了。审批结束就可以进行实际交货报关了:报进口……报出口……输机……产生报关单……

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吴慧颖得心应手地处理着她的业务。她说,只要没有意外情况,自己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正说着,意外情况来了,海关突然打电话来,说对她公司所交易的一个料件有些怀疑,认为重量偏低单价太高,需要吴慧颖提供样品和进一步的资料。下午,吴慧颖拿着准备好的到海关审批的结转资料,连同需要解释的样品,坐着公司的班车出发去了海关。很快,海关查看了样品,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事情顺利地处理完了。此时,下班时间也快到了,吴慧颖再次查看了一下还有无今天必须做出的急件,然后列出一天的工作进度,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了预估。又是充实的一天。

在昆山,加工贸易的发达、进出口业务的繁忙使得外资企业对关务的要求颇高,这给刚入行年轻人的快速提高提供了平台。尽管专业对口,但是吴慧颖也明显感觉到了工作的挑战。还算新人的她非常羡慕老资格报关员对业务的熟悉,“报关员的最高境界是关于进出口的方方面面都会做,而且对程序了如指掌。我现在想的就是要尽量多学一点,把老报关员的经验都学过来。”也许这也是昆山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永远能看到比自己强的能人,永远有提高自己的动力。而正是这些年轻人的加盟,昆山才时刻显示出蓬勃的活力。

除了自己不可救药地爱上昆山,热心肠的她又给昆山“招揽”来了3个同学。“我来过昆山后,就跟同学说昆山有好多加工贸易企业,如果去那边工作的话应该挺好的。”大学同宿舍的两个女生在她的鼓动下很快在昆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另一个原本在深圳工作的男生也因为抵抗不住诱惑调到了昆山。“我们班上好多同学的工作都换来换去,但是我劝说过来的那3个在昆山的同学工作挺稳定的。”吴慧颖显然对游说成果颇感自豪。

温和的城市

从1985年到2006年,昆山的发展让人措手不及,有些突飞猛进的感觉。短短20年间,原先在苏州各乡镇排名最末的“小六子”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然而,除了工作日出口加工区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外,很多时候,昆山给人的感觉依然是那么温和,传统江南文化的温婉细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顽强地保持着生命力。

“我很喜欢在昆山的感觉,城市的节奏很快,发展得很快,我们的工作也很忙碌。但是出了工作场所,昆山这个城市还是那么温和,昆山人还是那么温柔,我从来没有被当作外地人的感觉。”在昆山,吴慧颖第一次听到了一个令她心里暖暖的称呼:“小姑娘”。“我去超市买东西,售货员不管男女,说话都是软软的,他们会很友好地提醒你‘小姑娘,拿好啊’,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叫我,觉得非常亲切。”

事实上,由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昆山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打工者。据统计,目前昆山本地人口60多万,而实际常住人口至少有150万,外来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地人口。昆山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移民城市。

为了让这些数量庞大的外地人融入昆山,昆山费了不少心思。2004年4月,昆山出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册子《新昆山人的幸福指南》。册子的内容是服务指南,解释了外地人比较关心的包括劳动、工商、税务、公安、计划生育等10个方面的问题。内容也许并不十分特别,但有意思的是“新昆山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媒体引用昆山市市委政府的红头文件对“新昆山人”做了定义:所有参与昆山现代化建设的,有相对固定合法职业和居所的非昆山市户籍的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外来人和昆山本地人一样都是昆山人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称呼,但是对吴慧颖这样的外来者来说,这就意味着被认同,舒坦的心情可想而知。

惬意生活

除了风风火火的加工贸易态势令人满意,昆山的生活也让吴慧颖感到很惬意。

加工贸易的发展不仅给昆山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实力的增强,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兴盛。饮食文化是最突出的,随着南来北往人的增多,各种派系的饮食遍地开花,川菜、贵州菜、江浙菜、东北菜,样样俱全。吴慧颖非常享受这里南北兼有的饮食,“中午吃公司的,晚上大部分时间在外面吃。小馆子不是很贵,我最喜欢吃川菜。”说起吃的,吴慧颖开始眉飞色舞。

周末,到公园看书是吴慧颖特别喜欢的享受。“昆山有个不用买门票的森林公园,很漂亮,是个生态公园,环境很好,有湖有树。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带上几本书、mp3,到那里坐一天,既可以学点东西,又尽情地享受了自然美景。”

昆山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好,周边有苏州、上海、杭州等美丽的城市,还有周庄、同里,锦溪,直等古老的水乡,有空的时候去这些地方走走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选择。

无意中来到了昆山,从此对它一往情深,这是吴慧颖之前没有想到的。而如今,“就算不会一直呆在昆山,我也会在这里呆很久。”

任荣忠:享受昆山

受访者: 任荣忠

身份: 昆山出口加工区安检中队队长

籍贯: 浙江宁波

昆山经历: 在昆山出生,一直生活至今。

对任荣忠的采访在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卡口办公室进行,进进出出的车辆发出巨大的噪音,我有些不习惯,但任荣忠却似乎没什么反应,毕竟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6年。

任荣忠的脸黑黄黑黄的,一看就是经常在太阳底下曝晒。他个子不高,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说话却非常诚恳。采访中,不时有卡口值班的小伙子进来,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表情可以看出大概是报告情况,请示意见,他总能很快给出回答。

上午8点半,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大部分企业开始上班,主卡口外的入区车辆达到了早晨的最高峰。任荣忠走出卡口路边的中队办公室,协助安检人员疏导车流,确保入区干道的通畅。半小时后任荣忠驾车开始巡查全区,检查五个卡口。海关监管设施、围网、道路、交通标识、环境卫生等等,不管问题大小,任荣忠都要仔细巡查。今天,他没有发现让他不满意的地方。

上午11点,刚刚巡查完回到办公室没多久,一家新进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前来中队办公室办理通行手续。任荣忠在为他办理手续的同时详细介绍了出口加工区施工单位的操作程序,并不厌其烦地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

下午1点,任荣忠来到管理局局长办公室,汇报今天的工作情况。1小时后,他和安全生产办公室的人到出口加工区内一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企业搞好内部治安,注意交通安全。

下午4点,一天的工作临近尾声,任荣忠在电脑前坐下来,点上一根烟,开始登录昆山加工区网站,浏览新闻、公告,然后记录今天的工作台账、布置夜班工作内容。

自从昆山的出口加工区开始围网运作,这样的工作,任荣忠已经做了6年。

被唬住了

任荣忠是地地道道的昆山本地人,生于斯,长于斯。视当兵为人生理想的他在18岁高中毕业那年如愿以偿,当兵去到甘肃等地。服役归来,任荣忠放弃了县里几个单位办公室的工作,进了一家工厂当钳工,“当时就想当技术工”。然而拿着每个月30块5毛的工资,干着单调的技术活,虽然年年被评为先进,也捆不住他那颗向往挑战的心,“我总感觉在工厂发挥不出自己的特长,而且填不饱肚子,觉得对不起家人。”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1989年,他来到一家外企,做总务、做进出口、做报关员,做工会主席。那个时候,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刚刚发展起来,昆山还没有海关,报关都要坐7个小时的车到南京海关报关,“业务量很少,一个月都没几票。”但是,当时外企的工资已经是之前国营工厂收入的10多倍,达到了每月350元,这令任荣忠喜出望外。

10年后的2000年3月,任荣忠来到了刚刚开始围网的出口加工区,在卡口担任安检队长至今。

初到任上,任荣忠就被出口加工区的大手笔规划唬住了。“我刚来的时候感觉是,这个出口加工区怎么会这么大啊?”6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任荣忠对当时的那种惊讶记忆犹新:“道路那么宽,比昆山市里的街道都要宽,但车又没那么多,我当时想,这不是浪费吗?”

当时,出口加工区刚刚围网,厂房还没有起来,除了建好的几条宽阔的大马路,放眼望去,都是大片的农田,这等情景一度被任荣忠认为太浪费了。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大片大片的厂房很快建造起来,“刚开始一天只有几辆车的大马路很快挤满了进进出出的汽车,现在一天进出卡口的车达到20000多辆。”先前冷冷清清的区域现在一到上班时间,呼啦啦能一下进入6万多打工者,非常壮观。“没想到,真的是想象不到,发展太快了。”任荣忠的感慨既有对自己当时想法的嘲笑,又分明有对昆山发展的自豪。

天天守在卡口,任荣忠对昆山加工贸易发展速度的感觉是直观而感性的。“我在10年前根本无法想象几亿这个数量是多大,”而如今,任荣忠已经习惯了上百亿进出口额这个概念。在他眼里,昆山加工贸易的兴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进出卡口的货柜,一天比一天增加;另一个是安检中队队员收入的提高,“从开始1000多到现在3000左右”。

商业街

加工贸易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昆山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指标的上扬,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

从20世纪80年展起步到现在,昆山的城区面积急剧扩大,从4.2平方公里扩展到150平方公里。一些土生土长的昆山人有时不免怀念那种小县城的温馨感觉,任荣忠也不例外。他记忆中以前的昆山很小,“那时候,我从火车站打招呼可以一直打到亭林公园,这条街上几乎所有人我都认识,但是现在如果要是在街上碰到一个昆山熟人,彼此都会觉得很稀奇,怎么这么巧,居然会碰到你?”

那个时候,昆山的路很窄,并排只能走8个人左右,而且路基不好。房子几乎都是平房,“看到楼房都是很稀奇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和自行车,有自行车还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任荣忠说:“像我这样在国营单位上班的才买得起。”再看现在,8车道的大马路随处可见,高楼大厦林立,小轿车更是以每年1万多辆的速度增加。

加工贸易的发展还给昆山带来了不少商机,如今,人民路、亭林路是昆山著名的商业街道,两条路近在咫尺,是昆山最主要的购物场所。两条街各有4车道,两旁商场、专卖店林立,流行服装、高档服装、艺术品琳琅满目,很繁华的样子。商品价格不菲,而且几乎都不打折,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竞相打折促销的热闹情景截然不同。不过如果是工作日,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逛街的人都不是很多,因为外来人口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到这里逛逛。“这个地区在周末才能看得出热闹,”作为本地人的任荣忠说。

巨大的变化使任荣忠不由得对这个城市感到自豪。喜欢旅游的他每年都要去别的地方看看,但是在他眼里,怎么看都不如昆山,“不出去不知道,因为没有比较,到外面看了越发觉得昆山无论从城市整体形象、道路、绿化,还是人的素质来说,都不比别的地方差,昆山真的很好,倒不是因为我生在昆山才这么说。”

上馆子

仿佛一夜间,昆山的咖啡厅遍地开花。“以前,喝咖啡可是不敢想的,一杯咖啡就要二三十块钱,太奢侈了,不如自己在家里倒白开水喝。”但是现在,周末老婆、女儿逛街时,54岁的任荣忠也会去咖啡厅喝喝咖啡,图的是一种享受,一种品味。

任荣忠说,昆山的发展带给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舍得花钱了。现在,到了周末,一家三口很少在家里做饭,而是跑到馆子里撮一顿,饱饱口福。而在以前,这也是不敢想象的奢侈行为。说起上馆子,任荣忠有次令他印象深刻的经历:“那天,我们一家去馆子吃饭,我点了三菜一汤,女儿嫌不够要再点两个,服务员就推荐说点个东星斑(一种鱼)吧,我连菜单都没看就说好。结果买单的时候服务员告知我们花了890。哇,算错了吧?我拿过单子一看,东星斑:600多。”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人说起这件事就乐不可支。但是看得出,任荣忠对这顿饭钱并不心痛。

有钱了,生活条件好了,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想得开,”这是任荣忠的想法。“我现在的生活很稳定,女儿工作不错,我的收入也不错,家庭也很和睦。”于是,钱该花的花,生活该享受的享受。任荣忠每年都会订一个旅游计划,“每年过年过节我都要和老婆出去旅游的,已经5年了。”大学毕业在昆山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工作的独生女在观念上和老爸高度一致,“她放假几乎不在家,到处旅游。看的多,见识广,有益无害。”

三套房子

昆山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房地产的飞涨,由原先的每平米500多升到了现在的三四千。说起房子,任荣忠很是开心,他坦率地说他有三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两套租出去。

1993年,房价还是每平米500元的时候,他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两居室。2001年,随着城市改建的深入,一套黄金地段的老房子动迁,那时的房价已经涨到了3000多,政府补贴了所拆房子的面积,任荣忠自己又拿出了10万,买下了一套新房,现在这套房子的市场价已经超过了50万。

这里提到的动迁工程也颇具昆山特色。城市的扩张必然拆迁一些老旧房子,昆山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拆一补一的做法:拆掉的房子有多大,政府就补贴拆迁户同等面积的新房。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民的权利,昆山市民和农民因此几乎全部拥有2套以上的房子。2005年12月,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在首届“全国小康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时说,近3年来,昆山已经建成了3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而规划建设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将达到73个。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