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两学一做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早上好,关系到每位初中毕业生人生转折的中考马上就要进行,初三的同学已经磨好锋刀,跃跃欲试,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我预祝初三的同学们在2008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高登中学的辉煌再添上浓浓的一笔。
非毕业班的同学们看看毕业班同学们的奋斗,想想自己的学习,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将到来,6月23日初二进行考试,6月25日初一考试开始。学校要求用两周的时间备战期末考试,用备战中考的策略备战期末考试,今天我在这里作一个动员,把备战期课件下载*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思想不消沉,平时学习定发愤,只要思想跟得上,学习成绩定向上!
二、动手要早谁动手早,谁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谁拥有的时间多,谁就会拥有考试的成功;机遇总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不打无准备之仗”,先下手为强,面对考试,要周密安排,及早动手;千万不能贻误最好的复习备考时间。
动手要早,就意味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跟得上。要有“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的精神。学习不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
动手要早,还意味着计划要细。每天干什么,什么时间干,要有详细的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要略高于自己现在的学习能力。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课件下载*为了备战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已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复习备考方案,希望全体非毕业班师生发扬毕业班师生备考中考精神,按计划,有步骤推进每一阶段的复习。
二、落实要准
在复习时,要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统筹安排,整理好各种学习材料,制定好复习计划,复习要有侧重点,不同学科的应该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并适当地做些纲要性的笔记。重要的是要学会复习功课,要达到复习的效果,注重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分析要准。要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找到自己的强项,改正自己的弱项。其次,榜样要准。找一个学习的榜样,复制他成功的经验,你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第三,复习时要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做题不准,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从最简单的入手,每
一道题,都亲自动手做一做,千万别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校花网*事不愿做,大题不会做,小题不愿做。第四,重视错题集,重视总结。充分利用错题集,狠抓易错点,易混点不放松,反复练,练反复,直到练会、练准为止。另外,做题后要善于总结、反思,让技巧、方法烂熟于心。第五,落实要做到“五要”。要抓住难重点,要逐题型过关,要不折不扣熟透书本,要持之以恒狠抓基础,要自我加压知识面开拓。第六,要大胆质疑,将问题消灭在考试前。
一、内隐学习的界定
人类的学习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 外显学习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习,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缄默知识)的过程. 但随后的研究发现,任何知识都包含外显知识和缄默知识两个部分,任何学习也都包括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两个层面,只是各自所占成分不同. 由于缄默知识具有不能通过语言、符号或文字进行逻辑的说明的特性,内隐学习的过程和产物都难以到达意识层面,因此缄默知识的传递和内隐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都比外显知识和外显学习复杂得多、困难得多.
二、探究活动中的弊端分析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将内隐式学习与如今的探究式学习联系起来. 我们细想一下:如今在很多公开课、观摩课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但事实上缺乏实质性的学习效果. 就其课堂形式来看,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 就学生而言,讨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没有学生间的互动.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只注重外显式探究而没有重视内隐式探究,在探究教学中,内隐学习占了极重要的地位. 探究教学是教师传递缄默知识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精神. 而要进行成功的探究教学,不但要考虑有利于外显学习的因素,而且必须要考虑有利于内隐学习的因素,采用适当的探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效果才能更好. 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笔者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师主导下的数学内隐式探究在具体实施探究式教学中颇为有效.
三、教师主导下的数学内隐式探究
1. 教师主导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的选择对于成功地进行探究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探究教学是否成功依赖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缄默知识的掌握也依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水平,学习材料在难度、性质、呈现方式等方面影响着内隐学习. 难度高、复杂的材料比简单的材料更适合内隐学习;抽象性高的材料比抽象性低的材料更适合内隐学习. 学习材料的难度与性质还共同作用于内隐学习,在“复杂”而“形象”条件下内隐学习成绩最突出.
因此,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难易合适,可以引出多种假设的学习内容. 尤其是在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论,找出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时,内隐式探究教学更加有效. 当需要探究的规则比较复杂而难以一眼击穿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为有效. 所以并不是所有数学概念、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比如数列的概念、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等数学知识若是还要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探究,那真是性价比较低的探究活动.
2. 教师主导搭建探究脚手架
以上提及教师要慎重选择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在选择好合适内容后,教师要考虑的是为学生所作的铺垫与脚手架,注重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维活动. 比如讲授“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第一课时,若是直接让学生探究运用向量方法推导此公式,学生肯定是一头雾水.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创设出一个情境,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生长的空间,让学生感觉到有方向,但又不确定能否推理出来. 问题的设计真正放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跳一跳能够得着,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知识铺垫:(1)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是a・b=?(2)若a=(x1,y1),b=(x2,y2),则a・b=?(3)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a=(cos45°,sin45°),■=b=(cos30°,sin30°),则a・b=?在学生推导出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之后,教师继续让学生探究cos(α+β)=?生1:可以把cos(α+β)看成cos[α-(-β)],由上面的公式把所有的β都换成-β,再利用诱导公式就得到结果了. 生2:我不是这样推导的. 将单位圆中向量■关于x轴对称得到向量■,其坐标就为(cosβ,-sinβ),这样图中就出现角α+β,则α+β的余弦就可以用■和■的数量积来表示了,再根据cos(α-β)公式得到类似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以上教学设计给学生的“内隐式探究”一个认知铺垫,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 这样的课堂上虽然表面小组间的活动较少,但生生间的交流、争论,师生间交流,以及思维碰撞生成的新问题,比表面上活跃的课堂,有意义得多,在教学活动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以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为目的.
3. 教师主导学生内隐表达多于外显表达
一般而言,外显的言语报告会促进学生的外显学习,但却对内隐学习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削弱内隐学习. 在以往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言语报告“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这么做”等等. 然而事实表明,这样的语言表达会阻碍学生内隐学习的进行. 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外显表达要求使缄默知识受外显化阻碍而逐渐淡化. 在探究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未知世界(尽管对于教师而言可能是已知世界)的探索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情境或知识,一些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也还未到达意识层面,或者虽通达意识层面,却还不能外显表达. 因此,教师在使用探究教学法的过程中,不必强求学生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
笔者觉得教师针对让学生探究的内容不必让学生口头表达探究结果,事实上,若要求学生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或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探究过程及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一边让其他学生审视探究过程与结果,并与自己的探究结果比较,一边教师详细地点评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只有教师的讲解,但学生们的思维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们在进行内隐学习,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慢慢地将新知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4. 教师主导采用适合内隐学习的“内隐指导语”
在探究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言语指导和启发、引导. 但是,如上所述外显指导语中对规则寻找的指引能够有效地促进外显学习,但往往削弱了内隐学习;而深入且精当的外显指导反而促进了个体的内隐学习,并且它发生得越早越有利于内隐学习. 因此,如何用言语启发、指导学生探究是进行探究教学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仅仅有清晰、精确的指导语对于激发内隐学习是不够的,还应当使指导语指向模糊的内隐认知方面. 比如“你对此有什么感受”、“试着动手做一做,你一定会有感觉的”等等.
在学习了函数奇偶性定义后,教师:“请同学们读一下定义,你觉得定义中哪一句话对刻画函数的性质更重要?”下面就让学生思考探究,然后进入师生、生生对话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内隐指导语”,引导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思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教师教学中应有的教学智慧.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适当的“内隐指导语”引导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进行剖析. 一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定义,探求定义中的重要条件,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定义的本质;二是通过设置容易引起学生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对奇偶函数定义域对称的认识,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定义,又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进行反面理解,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判断奇偶性的方法.
5. 教师主导探究时间递进积累
一、把住细节,延伸思维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都应是学生表现和言语的敏锐的观察者,且是主导者,对学生有意无意的反映,都必须快速作出判断并执行,即使是细微的表现,或是无意的一句话,教师都应就其现象做出判断,领悟其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关系到哪个知识点的理解?并巧妙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有时还要“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发现真正的数学本质。
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基础。而“小数除以小数”知识的增长点是:把除数化成整数。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出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说: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有的的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的说:把除数是小数的化成整数;还有的小声说: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也可以。最后这个学生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很有价值,是个好问题。教师揪住这句声音不大的话不放,把问题推给学生,反问:“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行吗?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忙于举例,一片积极景象。不一会儿,他们争先恐后回答:“我举的是‘被除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多’,我认为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计算是可以的。”“我举的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我认为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计算是可以的。”“我举的是‘被除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还是小数,还得在转化,数字越变越大,会使计算更复杂,还是要把除数化成整数计算更快。”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却激起一阵热烈的争辩,换回热烈的掌声。笔者不得不感叹:细小的声音,威力强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至于把知识越辩越深,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把准问题,有效思维
课堂上激发学生积极、真正思考,不是为了一些表面的愉悦,而是源于对数学问题本身产生的思考热情,是一种“欲求不得”,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状态,又“欲罢不能”的感觉。此时,教师若能把准问题的设置,并利用能引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把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数学认知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有效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内容,把准问题的关键,设计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有效思维尤为重要。善问如撞钟,叩之小则小鸣,叩之大则大鸣。怎样的问题,才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才能有针对性地触及到数学知识本质?才能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才能使不同学生获得思维空间?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的教学。当学生汇报完:分3组需7分钟,分5组也是7分钟。教师提问:分组确实比逐个打省时间,这是为什么?学生陷入思考。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动手操作引向理性思考,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最后发现:分组后有同学帮着打电话。教师又追问:是不是组分得越多时间越少?学生:不是。教师: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小组再次合作探索。教师请用时最少的小组到台上展示成果,然后问:“这个方案和前面的方案相比,少了3分钟,是从哪里省的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省时”“优化”,为学生的思维点火、铺路、导航。此时,学生瞪大眼睛,想从黑板上的图示寻求打电话的方案。他们通过讨论、汇报、补充、矫正、完善,得出结论:得到通知后的人,不空闲,一起打。通过问题引导,数形结合,诱发学生深入地探究:现象背后的数学本质――优化思想,对学生的思考具有指向性。后面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建模,就水到渠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的核心内容,转化成能引发学生认知矛盾、适合学生探索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问题引导下,课堂讨论交流才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学生的学习才会明确具体,数学思维才能深入。
三、把住支点,深化思维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要阵地。当学生遇到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时,其思维有时是简单肤浅的,有时是天马行空的。在学生思维无方向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和提示,如雪中送炭,又如干涸思维中的“及时雨”。或适时提供探索素材,或提示一些思路,为学生的思维架起一个支点,帮学生架设一个思维的梯子,使学生的思维有“架”可依,思考得更全面、更深刻。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例5: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动手画,再小组讨论,充分交流、补充、矫正,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画的图,(学生所画的图,有6个点是在同一条线上,也有6个点是分散的)并有序地表达出:从第一个点向其他点可以连6-1=5条,从第二个点起可以连6-2=4条,依次类推,六个点一共可以连5+4+3+2+1=15条。教师借图延伸问:如果12个点、20个点可以连多少条?学生对答如流。教师:N个点呢?学生:(N-1)+(N-2)+(N-3)+……+1。教师提出:有没有更简单的公式?此时,学生积极搜索,苦思冕想。教师:从6个点的5+4+3+2+1=15条,找找看。有个学生念到:5×3=15。教师:你能说说想法吗?学生:我是根据得数猜的。另位学生:我知道,5是6-1,3是6的一半,就是(6-1)×(6÷2),N个点可以连的总条数就是:(N-1)×(N÷2)。教室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另一学生补充:也可以写成[12]N(N-1)。教师:同学们太厉害了,能自己发现计算公式,你们简直就是数学家。如果在上方点一个点,能连几个三角形?生:也是5+4+3+2+1=15。另一学生:理由?生:可以连15条线段,和上面那个点就可以连15个三角形,即。“太棒了!”老师赞叹。“如果我再加一横呢?学生:15×2=30个。教师有随手在黑板上就学生画的图添画成问:有几个长方形?此时,学生瞪着大眼睛,盯着图想啊、数啊,完全沉浸在解决问题的状态中。不一会儿,学生:(3+2+1)×(2+1)=18个。
思维从指尖开始。教师借用具体的线段和图形为学习材料,作为思维的支点,思维之“梯”越架越高,学生思维也随之层层深入,不断提升,体验到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学习的基石,直接影响学习思维能力的深度、高度。教师若能善于提炼、精选、设计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智慧运用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直观和思维之间架起“梯”来,学生的思维才能伸得更高、更远。
四、把准教材,拓宽思维
现行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充满时代气息,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思维空间。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比较高的层面上,审视处理教材,才能合理、科学地借助教材向学生传递完整的数学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使学生思维向着更广、更宽、更深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的,而所采用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思维度,也是各有不同的。如《比例的意义》在同课异构中,三位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法:
A教师:课堂上用2分钟时间,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指名回答,什么叫比例?接着完成做一做题目及一些练习。
B教师:嫌教材罗嗦,自己改编教(下转第8页)(上接第4页)材。直接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速度,从填写过程中观察发现速度相等,引出比例的意义,接着做练习。
C教师:①利用多媒体逐一呈现课本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②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四面国旗,思考为什么长和宽的尺寸不一,形状却相同?里面是否隐藏什么秘密?学生回答不够准确后,教师再次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两面国旗的长和宽,进行小组合作。③各小组汇报:2.4:1.6=[32],60:40=[32],2.4:1.6=60:40。“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谁能说说什么是比例?”经过交流、补充、纠正,学生自己完善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④回答教材中“小精灵”的问题。即“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可以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此处,教师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再次思考、讨论。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2.4:1.6=60:40,比的前后项位置调换,即1.6:2.4=40:60;四个项有序变换,还可以得出:2.4:60=1.6:40,60:2.4=40:1.6。还有的说: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通过位置变换,能写4个不同的比例;如果等号左右两个比,再进行左右交换,又可以写出4个比,也就是说组成比例的4个数一共可以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说:课本里四面国旗的长和宽,每两面就可以写8个比,一共就有8×3=24个比例。
[关键词]培养;写作兴趣;三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1901
由于受师资条件、环境及教育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与独角戏无异;作文指导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甚至放手让学生乱写,导致作文质量低下;学生的作文或情感空缺、个性不足,或写不具体、缺乏精彩,或无病、套话连篇,或错字连篇、标点乱点……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呢?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金钥匙。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会写呢?
一、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习作要求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理解、尊重、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习作1》(苏教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自己做过的或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我通过角色扮演,把范文《好阿姨》进行了演绎。我找一个学生扮演阿姨买东西,各小组再推选一个学生作为顾客去买学习用具,要求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目睹、亲身体会,不但使他们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把这样的一件事写下来的,还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去完成自己的习作。
二、通过动手操作,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平日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作文与动手操作好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可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他们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
在三年级上册《习作5》(苏教版)的教学中,我把“动手操作――为动物设计名片”作为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而将学习介绍一种动物的写作方法设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课时中,我利用PPT展示了几张精美的动物名片,先让学生评议这些名片设计得好不好,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出名片由几部分组成。待他们归纳得出结果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纸,要求他们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并制作卡片,并强调在卡片中除了有动物的图片外,还要留出一定的位置来介绍动物的特点……W生们听到这样的活动,都欢呼雀跃起来,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三、通过设计室外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活动的场所常在教室之外,它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借助语言文字在教室里的学习。离开教室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愉悦地参加体验活动,同时也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三年级下册《习作3》(苏教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体验活动。我要求学生在美丽的校园内进行观察,把自己在草丛中、绿树下、花圃里……甚至泥土里的发现记录下来。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些蹲在花池边,有些趴在地板上,有些围在大树下,有些卧在草坪上……20分钟的体验活动结束了,学生们回到教室后,我给了他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然后选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代表们的发言赢得了大家一阵阵的掌声。
四、通过游戏活动,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在习作教学中,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快乐而自主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得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功的欣喜和自豪的情感体验。这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三年级下册《习作2》(苏教版)的教学中,我利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课题。我让班上几个外貌特别的学生来做游戏,把一个学生的眼睛用布蒙住,另外几个学生随意围成一个圈,让蒙眼的学生通过摸一摸来判断其中一个是谁。蒙眼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和理由(外貌),而下面的学生则相互讨论:说得对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这样的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点燃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关键词: 学生差异 教材整合 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空间、自身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可根据教材内涵特点及学生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评价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材例题的空间,对练习可做适当改编,使其成为几个问题,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做,既尊重了学生,又使不同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情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一、分层设计同一材料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实现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为此,应把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因能分类编组”(一般按优、中、差分为A、B、C三个组),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分层施教”,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1]。要保证A层在听课时不等待,C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如“二次函数的性质”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理解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
C层:了解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的推导过程,记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样有层次地处理好教学目标[2],再结合学习材料的分层,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精选设计不同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范例为蓝本进行合理设计,把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或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这样既能活用例题,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如“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同时,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描述概念、总结学习内容等。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教材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实际不太适合的情况[3]。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要咬定教材不放松,以全局观“视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各知识点的脉络线索。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精选设计不同材料,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改变或替换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可以因地制宜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素材和教学用具。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胸有成竹地“适度”开发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或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一些相关的课程资源去开发和利用。教学不是教学内容的照搬,它需要教师的加工、创造,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因此,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整合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力,把教材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身边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例题再现,把例题隐藏的内容延伸,拓展运用。
教材的“二度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运用;二是挖掘选择相关的其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拓展;三是结合本土的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创新。总之,教材“二度开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的增减、教学方法上的调整和改进,更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情景的一次“课程重构”,实际上也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中,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热点、兴趣点,从儿童学习的需要出发,充分预设。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能否准确把握。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粗线条”的简案为基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注重教学策略,在预设与生成的理念下,应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师教学预设的目的性和过程性,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特别是多种教学思路的设计,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把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灵活设计体验材料
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应从教材、学生、教学三方面进行周到的备课,但课堂是灵动的、思维碰撞的场所,要考虑到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灵活设计体验材料。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从欣赏轴对称图形引入,让学生感受美、研究美,进而让学生指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得出,一个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本该是正面的归纳,这时有个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一般)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对沉浸在预设中的老师无疑是当头一棒,本来就是对折后重合而那学生怎会想到旋转后重合呢?对于注重预设中生成素材的老师,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在争辩实践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经历理解、感受和建构知识,从而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感受、领悟和意义,深化对概念本质属性的再认识,这样的生成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于课堂教学中生成素材,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闪光点”,为我们教学所用。有生成内容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智慧的交流,才能使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或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一些相关的课程资源去开发和利用。教学不是教学内容的照搬,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创造,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把教材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身边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例题再现,把例题隐藏的内容延伸,拓展运用。让学生体验的目的是使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从已有的感受出发去参与,对新的知识有更深层的感受与领悟。这样灵活地设计体验材料,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感受与领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材的选用,素材的选取,应用数学空间的开辟,教师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范例为蓝本进行合理设计,把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或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这样既能活用例题,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渐进设计操作材料
在教学中,操作内容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明确操作目的,确定操作步骤和方法。如教学《垂径定理》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四自”:
①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通过画―折―摆,找出“垂径定理”图中相等的线段、弧。
②自主活动: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讨论:如何证明找出“垂径定理”图中相等的线段、弧?让学生自由发挥,畅谈己见。
③自己演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上讲台演示、操作、讲解转化过程。
④自我归纳: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垂径定理。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个体的能量被激发。这样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概括和批判地吸取他人意见的能力。正如这种多向的互动,改变了课堂作为预设教案的执行演练过程,使课堂呈现开放和弹性,学生的智慧在相互碰撞,情感在相互引发,心灵在相互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教师绝不暗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绝不插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既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其“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发展为“创造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这样设计操作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从面向全体出发,也才有可能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操作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交流的冲动,而目前的大班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交流欲望的迸发,从开放走向了封闭,从自主走向了被动。基于这个状况,我们要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信息媒体对教材与学生的交互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它所带来的丰富的信息源,能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新课程实施中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从教材入手,立足课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精心设计让差异学生各自得到发展的材料,那么学生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努力去探索,就一定能发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实践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真正地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灵活组织实施差异教学,遵循教材探究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四大要素,思索如何改进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下工夫深入研究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吴凯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教学参考,2010.2,(40):70-71.
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镜面对称》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其中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学生通过观察这两幅图,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图形的关系。“做一做”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亲自照一下镜子,通过镜子内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在解读教材和了解学生的起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体验式活动。
活动一:照大镜子,体验人物在镜子中的特点
课前,教师把8面像家里试衣镜一样的大镜子搬进了课堂,还对每一面镜子作了编号,就是各组的组号。课始,以谜底为“镜子”的谜语引入后,安排分组照镜子活动:
(1)出示活动要求:分组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自己组号的镜子前照镜子,小组成员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观察镜子中的那个“小朋友”(像),有什么发现,回到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
(2)学生各自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附:儿歌1“向上举举手,向下蹲一蹲,左拍拍,右拍拍,向后退两步,向前走一走,走一走。”)
(3)反馈交流。解决:“一模一样”什么意思;理解“指向一致”和“完全重合”。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安排了学着儿歌照镜子的体验活动,既有趣味性,又能指引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动作,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有目的地分组照大镜子,把生活经验带到了数学课堂上来了,亲身体验了自己与镜子中的像的联系与区别,知道自己做动作时与镜子中的像是“指向一致”的,也就是“上下一样,前后一样,左右相反”的特点。
活动二:初涉刻章,体验镜面对称的逆向思维
生活中还见过其它的镜面对称现象吗?印章把字印在纸上,印章上的字和纸上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组织学生也来做一回小小刻章师。(课件演示盖章过程)思考制作印章的方法。指导学生用水笔在橡皮上面写字,想一想“要印出一个数字4,你该在橡皮上怎样写?”然后交流成功的经验。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用水笔在橡皮上面写字,写的时候多涂几笔,等墨水没干之前在纸上印下来,而且写在橡皮上的字要反着写,不然印出来的就是反着了!
二年级的学生,尽管有过玩玩具印章的经验,但是让他们自己制作印章,应该是第一次。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思考以后,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新概念的含义,并运用这些理论解决问题。体验刻章,是一个有趣好玩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选材恰当,促进学生有效体验。
体验活动中选择的学习材料,必须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必须是学生在其他情境中已经获得的相关经验,以这种已有经验为支撑的数学感觉才能触及其心智,引起其共鸣。
2、形式多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方法。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生活中任何有刺激性的体验如游乐园里的大型刺激项目所带来的惊心动魄的体验都是终生难忘的。同理,体验式学习也为学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在教学六年级的《鸡兔同笼》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假设法”,教师安排了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大胆进行猜测,然后通过画图自己来解决问题。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又一次展示了各种假设的画图过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集体验证,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发现了数学规律,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体验活动是意义的,能让学生有深刻记忆的,让学生的体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安排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中,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数学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3、及时交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下面就以一个教学实例,来展示学生利用几何学具在自己动手中学到知识的过程。
教学案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问题导入
请从线段条中任意选择三条线段,看看是否都能够组成三角形?
(1)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
(2)不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
二、动手操作
创设实验的活动情境,合作探究、揭示规律,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运用线段条组成三角形,各自组合后,共同讨论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不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
用大学具(几何学具放大5倍后的模具)进行展示。
学生用大学具面对全部学生,展示能够组成三角形的线段模具,并根据线段条讲解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1:大家请看我手中的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我们把第一条边与第二条边相接发现第三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再把第一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二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最后把第二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一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所以我们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用大学具面对全部学生,展示不能够组成三角形的线段模具,并根据线段条讲解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2:大家请看我手中的三条线段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我们把第一条边与第二条边相接,发现第三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再把第一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二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最后把第二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一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大。所以我们得出:只要有一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就不能组成三角形。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发现:
学生3: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另外一种情况。大家请看我手中的三条线段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我们把第一条边与第二条边相接,发现第三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再把第一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二条边比这两条边的和小,我们最后把第二条边与第三条边相接,发现第一条边等于这两条边的和。所以我们得出:只要有一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就不能组成三角形。
三、全部同学经过动手实践后,很容易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死记住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此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组合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觉到了三角形三边长度的特征,同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种教学方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很快使学生学会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更加深学生对这些性质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共同总结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手过程中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不但理解了知识,而且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就是操作的巨大作用。 可见,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动脑探究、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独特的感受,在学习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我想这就是新课改标准下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方式的不同吧。
通过以上教学实例,我想告诉同行们,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利用现有几何学具还是自制的学具,都能很好的帮助教学。我们应该懂得:在游戏或活动操作中形成和积累的经验,不少是隐性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应让学生经历整个动的过程,让他们体验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和喜悦。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学习 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还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也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究式学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发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更是锻炼个人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学生在体验这个过程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随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一谈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
一、探究式学习应该具备的数学能力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从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始的。许多学习在学生数学的过程中,总觉得教师讲解的都会,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就是因为没有发现问题,在教师讲解或者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地去探究知识、发掘问题。在探究式学习更是需要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发展问题的方法,形成发展问题的习惯。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设疑、质疑、释疑、解疑的过程。只有这样,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最大的改变就是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再等待教师安排任务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式学习开展的初期,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这种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不再依赖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开展学习,还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指导。教师应该为学生做好辅助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但是不能主动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要注意教师应始终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在提供材料的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学生怎样寻找辅助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自己查找辅助学习材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三)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归纳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的数学知识和规律,从而对知识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多变的数学试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通过对习题、例题地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对这一类题型的掌握,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拓宽自己学生的宽度和广度,这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提高。
(四)应用能力
在数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贮备和各种信息,发现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研究能力。近年来,高考对现实问题的考查,使得数学探究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数学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数学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给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出问题,缩小纯粹形式化的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数学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
二、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作为数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1.教师要对数学,特别是中学数学的来龙去脉有彻底的理解。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学识成为“源头活水”,不断地给学生以启迪、激励、震撼,这样才能使教学洋溢激情,彰显生命力。2.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深刻体会,并在探究中渗透。诸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划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偶然与必然的思想等等,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用理性思维去只指导实践,获得成功。3.要用数学去解决实践问题。新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形成经验。4.经常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特别关心与邻近学科(如物理、化学等)的融合和综合运用。第五,了解一些数学史知识。
(二)作为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合作者,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探究式学习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是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波动。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地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及辅助资料,从而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生尝试做题后汇报)
师:说一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1: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2:方法之间也有联系。
生3:我们遇到新问题可以想办法转化成旧知识。
五、巩固练习(略)
3.理解课题
师:你能为今天的分配方式起一个名字吗?
生1:按比分配。
生2:按比例分配。
师:生2和生1的课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例”字的?
生1:样子。
生2:“例”就是每份数。
师举例生活中对“例”的应用(如饭店里菜谱上有例份,大份、小份等等)并进一步向学生说明这里的“比例”不是我们严格意义上的“比例”。
4.沟通联系
(1)平均分和今天的按比例分配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分配形式?
板书:
平均分公平
按比例分
(2)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分配方式介绍。
选择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命运》当中的一个故事(略)。
(3)组织评价:你觉得按比例分配好吗?它的价值在哪里?
师(话锋一转):孩子们,今天,你们认为“按比例分配”是理所应当的,大家在心里上完全接受这种分配方式。这说明我们在不断的进步。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当初它的诞生可是非同寻常呀,它极大地冲击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所以是有人叫好有人极力反对,就是小说中这个出主意的小伙子也是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哪。但是,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进步的力量。按比例分配是我们在物质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今天选择的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如果哪一天,我们物质、资源极大的丰富时,人们就可以实现按“需要”来分配了!
三、做一做,应用公平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分配方法,你能用你掌握的本领帮老师来想一想,下面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1)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31人,小班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到多少块?
(2)有甲、乙两个车队,甲队拥有载重4吨的卡车25辆,乙车队有载重5吨的卡车30辆,现在有200吨货物要运,每个车队应运多少吨货物比较合适?
生讨论:第一个问题,可以按人数分比较公平,第二个问题,按每个队的运输能力来运比较公平。
统一意见后学生尝试解答。
【课后反思】
1.把数学课堂当作培养数学学习价值的圣殿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数学课堂就是训练学生演算技巧、进行演绎游戏的象牙塔,理科的学习过程相对文科来说更封闭,更独立于现实社会生活之外。作为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来说,光有自觉或理性是不够的、理性使人明智,但不足以使自己和他人幸福,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时,他才能很好地体会这世上的一切关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感受生活趣味,才能推动自己去从事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活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构建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因此,教师要适当地介绍当代、近代、现代人类的科研和科技成果,或及时将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展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关注自我生存,关注自然和社会,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当教者把你想“怎样分”这个问题抛出来后,学生围绕“公平”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地想到平均分是公平的,按比例分配是更深层次上的平均分,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