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范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第1篇: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文化差异;异化;归化;文化融合

1978年10月由佐藤纯弥担任导演、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被引进中国,引起全国性的观影热潮,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个符号。而进入90年代后,描写热血青春、青年男女的浪漫爱情以及玄幻世界的日本动漫和偶像剧出现了,以《东京爱情故事》为契机,各电视台开始争先恐后地引进日剧,从1995年至2002年共播出了《第101次求婚》《同一屋檐下》《理想的结婚》和《美丽人生》等50多部日剧,之后描写中年男女婚外恋的电影《失乐园》的播出再次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这些影视剧的播放与随后兴起的网上收视一起共同成就了日本影视作品在中国的热潮。当然,由此而生的日本影视剧的中文翻译工作也随之大大增加了。

笔者的研究方向并非主攻翻译学,也并未有过太多翻译文学著作和专业论文的经历,但是曾应电视台之邀请多次参与翻译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在数次翻译工作之余,对将日文影视剧中的对白翻译成中文对白一事,深感并非易事。

翻译电视剧在满足“信、达、雅”这一翻译学的要求之外,还有诸多限制和必须满足的条件。比如,译为中文的对白时长,要求与相应日文对白的时长相同;中文对白结尾时的口型也要与剧中人物的最后口型大致相同。其次,翻译时使用的中文词汇除了在正确译出原文中对应词汇的意思之外还要考虑是否与剧中说话人的年龄、身份、文化层次等条件相吻合。但是最让电视剧的翻译作者感到苦恼的应该就是遇上了穿上“文化外衣”的词汇、俗语和其他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特殊说法。这种“文化外衣”涵盖了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项内容,从而使翻译变得充满挑战性。

例如,「てんぷら「さしみ这两个在日本人生活中频频使用的词汇,同样在反映日本人生活的电视剧中也同样高频率地出现。「てんぷら是日本特有的油炸食品,在汉语中原来没有“天妇罗”一词,所以不少以前的翻译文章将其译为“日本软炸食品”。这样翻译,尽管能让中国读者了解「てんぷら是什么,可是在电视剧中却不合适,因为字数太多,会造成配音的困难。而「さしみ这个词长期以来被译为“生鱼片”,在港台地区译为“鱼生”。但是有过日本生活背景的人都应该知道,日文的「さしみ不仅可指生的鱼片,还可以用来指生虾、生肉等切成薄片蘸着酱油生吃的东西。对于以上「てんぷら与「さしみ的译法,笔者认为随着日本料理店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品尝过日本料理的中国人也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同时了解日本饮食文化的人更是无法计算,所以笔者在电视剧剧本中出现这两个词时,均采取了“异化”①的方法,直接以“天妇罗”和“刺身”作为中文的译文译出,既能满足配音时的时长需要,相信也能为广大的中国观众所理解。

又如,日本多雨,表现雨的词就异常丰富,如:五月雨(梅雨的雅称)、春雨(春雨)、ひさめ(秋天的凉雨)、しぐれ(秋冬之交下的雨)、ゆうだち(夏日傍晚下的雨)、とおり雨(过云雨)、きり雨(饔辏、天萦辏ㄌ阳雨)、@雨(樱花时节下的雨)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文里缺少此类按照时节或状态进行分类的词语,所以这部分词汇的空缺就不是光靠译者的努力就能弥补上的。对于此类词汇,笔者现在采用的办法只是尽量在忠实于日语词汇原意的基础上用与原词汇音节数相当的汉语词汇来代替,但是如ひさめ(秋天的凉雨)、しぐれ(秋冬之交下的雨)等依然没有找到适合影视剧对白的译法。这种现象就是两国文化的缺失导致的语言中词汇的缺失。

接下来笔者想归纳一下在翻译中遇到的日本谚语等惯用语的翻译问题。谚语具有结构简洁、音节优美、韵律协调等特点;有的形象鲜明,使用了比喻或夸张等修辞手法;有的风趣、委婉,意在言外。翻译时不但要正确地译出其意义,而且必须如实地反映出其所具有的修辞特点。

日语谚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汉语,另一部分是日本人自造的。来自于汉语的谚语均可采用“还原法”翻译,即把它们还原为原来的汉语谚语,例如「R耳|L(对牛弹琴)、「壁に耳(隔墙有耳)、「好事Tを出でず(好事不出门)等。不过日语中的汉语谚语的翻译都是不难的,比较难翻译的是日语里固有的谚语,原因是一些谚语的比喻形象与汉语不同。能否译好日语中固有的谚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做到因汉语之宜。如果译出的谚语不符合汉语的一般表达习惯,那么影视剧的观众就会感到难以理解、接受,原剧本中谚语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例如笔者在翻译日本长篇电视剧『渡る世gは鬼ばかり(第六部)(中文译名为《冷暖人间》)②时,曾遇到如下台词「タデ食う虫も好き好き言いますよってな③,辞典上的解释是「辛い蓼を食う虫もあるように、人の好みはさまざまである。若按此字面意思直译为汉语即为“就像有爱吃辛辣的蓼草的虫子一样,人的喜好也是各式各样的”,这样直译固然不妥,但是若译为“人各有好”“百人吃百味”,尽管意思正确,但是作为对白未免显得太过书面化,同时在音节数上也与原文不相符,会造成配音时的困难,所以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为:“不是说什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这样就既生活化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最后原文中终助词「な④与汉语译文结尾的“嘛”在口型上也能做到一致,从而达到较好的配音效果。

所以,对于电视剧中出现的固有谚语的翻译笔者认为有两条基本的做法:一是,尽量转译成意义相似的汉语谚语、歇后语、成语;二是,实在不能转译成汉语谚语、歇后语、成语的,译文也要做到通俗、易懂,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第二种情况下,译者应首先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其次才是能否改造译文,使之带有惯用语味道的问题。惯用语是人创造出来的,只要得当,这也是可以创造,不一定非局限于现有说法。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对译者的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如果创造的不好,与原文若即若离,那还不如不去创造。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词汇和惯用语的翻译之外,最让笔者在电视剧的翻译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应该说是在特殊场合用到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的翻译了。

以下的对白是在中央电视台2010年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浅草福丸旅馆》第四部⑤第四集中出现的。这部电视剧由于江户趣味十分浓郁,在翻译中对于许多特殊的台词的处理就很有难度了。例如:

(1)ああ、「ってゃいけねえ、おやじの^、らなきゃ肖à亭āL粑荨工妊预Δ浃膜扦工汀

啊啊,“老头子的脑袋上不能贴,灯笼铺要是不贴就没法过” 这类的吧?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下划线的两句话是在日本摆摊儿吆喝时比较常使用的语言,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是很有代表性并且认知度很高的。但是对于翻译成中文之后,中国观众观看的时候就不容易理解了。虽然与中国人熟知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这样的吆喝语在认知度上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差别很大,无法直接加以替换。译者最后只有直接翻译原文的字面含义,只能尽量保证语言的形式对仗工整。遗憾的是没有能保持住原文中句尾押韵顺口的特点。

(2)さア、お次は、このバナナだ。バナナの数え方にも色々あるよ。一、二、三、四は当たり前、イ`、アル、サン、スウは、麻雀やってりゃlでも言える。一は万物の始まり、二は憎まれっ子世にはびこる、三十三は女の大厄、サンで死んだだが三uの仙、さあ、そこのおばちゃん父ちゃんのおやつにどう。青々してて新rそのもの、一本食べたら、元莅俦丁H舴丹盲菩禄r代がってくるよ。

来!下面请看这些密密麻麻的香蕉!香蕉的数法很多。一个两个是正常,一条二条那是打麻将。说一想到万物之始,说二想到小儿偏得势,三十三想到女人的灾年,三岛的仙女还死于难产呢~!喂!那位小姐!给你爸爸带串儿香蕉怎么样?!这香蕉金黄金黄多新鲜,吃下一个精神百倍!当时返老还童回到新婚时代!

以上的这段话也是剧中的主人公在叫卖香蕉时的语言,原文的画线部分蕴含的数个典故都是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以及惯用说法紧密相关的。同时主人公的语言生动,诙谐幽默。作为译者既要使字面的语意得到正确的表达,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此处作为叫卖语言这一特殊情况,如果能够从中文中找到与之对应惯用表达方式固然是最好,但是对于这种极其日本式的表达方式一般很难直接从中文中找到合适的译法。笔者认为面对这种问题,应该充分地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表达原文语意的前提下加入一定的文学创意和语言创意,使译文尽可能反映出原文的神韵和妙趣。

由于两国文化和语言本身的差异,日汉翻译中还是会有不少将日文表达方式“移植”到中文中的“异化”现象。尽管这样有时会被认为“翻译腔太重”,甚至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晦涩,但是盲目地使用“归化”(即恪守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使用本民族语言中地道的表达方式)译法,也会抹杀掉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尤其是电视剧这种文化载体,生活气息强烈,文化内涵丰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对于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不能一概采用“异化”或“归化”的译法,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翻译技法与文学创作结合的方式,多方借鉴,灵活运用,这样既能使译文中含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使得汉语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受笔者水平所限,本文只是围绕日本影视剧的中文翻译中遇到的中日两国的文化间差异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找到一些规律,如有错漏之处,还望不吝垂训。

注释:

① 即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② 于2010年10月在CCTV-8《海外剧场》栏目播出。

③ 选自《冷暖人间》第六部第一集。

④ 该日文字母发音为na(音同“那”)。

⑤ 拟在CCTV-8《海外剧场》中播出。

[参考文献]

[1] 于长敏.菊与刀:解密日本人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 林涛.《追捕》与70年代末中国的接受视阈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