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人生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12-02
大学生需要得到学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有优质的教育,通过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可能,然而要有优质的教育,就必须有优质的思想教育,通过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为优质教育服务,做出优质教育实现的途径,进行切实的实践推行学生学业的优化管理,产生更多和更好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推进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关联,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然后进行有效的反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渗透学生学业的踏实性,坚持到底,做到专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特别是要及早的进行学业生涯的规划,早作准备有利于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同时院校要在各个角度给予关注,通过思想教育专业,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维护,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认清当前的形式与状况,有效的规划自己的生涯,实现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目标。
巩固树立大学生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不可挑三拣四,避免眼高手低,需要脚踏实地,逐渐积累经验”,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基本原则,结合当期的就业形势,每一个岗位就是我们走向发展的起点,提升自我的平台,就业之前,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不能要求马上有自己的满意工作,更需要自己在实际当中去慢慢调整,最终在就业中胜出。
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学业实际,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认清自我、找准方向”,这就是我们进行学生学业是、渗透管理的几个方向和立足点,也是我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切入点,首先是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其次就是要符合当前的大形势,最后要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确定,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进行自我能力的评估,在实践当中有效的提升自我。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校做起,结合市场的实际和未来规划。
学校是教育科研的基地,学业规划管理,都要从学校做起,进行学科教学的新方法研究,进行学习教育方法的研究等,同时结合理论教育进行反思与感悟。
学校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且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缺乏巩固是由于自我认知缺乏目的性和自觉性,不知道自己最后到底要掌握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导致了巩固的缺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记忆组织教学策略的运用。在学习中要运用教学策略进行记忆组织,从而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提升水平。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先要认清目标,认清自己以后的定位,并且结合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去展开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发展策略,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充实自己,奠定自己的就业实力,从而树立自己的信心,在未来的竞争之中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业规划管理的渗透,就需要进行社会的服务和市场的结合,因此教师要给与学生学习专业的指导,学习动机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不辞劳苦去刻苦钻研,当学生认识到与未来就业挂钩的问题,就会对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需要,激发起渴求心里,最终激活一定的行为,这对职校学生的专业功底夯实大有作用,通过指向专业化发展,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帮助学生向学习的纵深处发展。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总结的基本规律:学生在对自己具体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其动机水平正相关,这个药方也是解决学生兴趣不足的途径。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切实的学业规划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首先考虑的就是学习的自主管理,这样提高兴趣,激发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赢得各任课老师的协助和配合,教学相长。
1、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自主管理监督手册”,每日一记,写下自己的每天的学习过程和时间,找出有点,发现不足,监督自己每天进行改进,每天进步一点点,提高自我管理要求。
2、渗透严格的政治教育课堂纪律,从“课堂气氛、学习方式和回答问题”等方面展开,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制定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督促学生自主管理,建立“自我评价和总结”政策,定期进行每天和每周的自我评价,书面或口头表达,反思不足。
人人都想有一份好工作,都想从工作中获得更高的报酬,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都想通过工作证实自己的价值。而一个有真正才能的人将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到最大快乐。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对职业有一个较清醒地认识,并由此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个人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才能正确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精彩。
有人曾问三名砌砖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名工人说:“砌砖”。第二名工人说:“赚钱”第三名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通过三人简短的回答,让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名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名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名工人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为生计奔波劳劳作,而第三名工人不仅在职业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还成了鼎鼎有名的建筑师。
这个小故事可能我们都听过,那么从中可以悟出什么呢?可以说,对于工作认知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个人今后的发展前途。因为对工作是否出于热爱决定了我们努力的程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新职业不断产生,旧职业不断衰亡,不仅昭示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还为个人的成才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所谓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劳动者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从事的,作为获取主要生活经济来源的,有报酬、有社会价值的,持续性的、相对稳定的活动
职业有两层含义:第一,职业体现了专业分工,但没有高度的分工,它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第二,体现了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通常又称为工作岗位,如:售货员、推销员、秘书、技术员、警察等;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就像一部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从个人的角度看,职业则是劳动者“扮演”的社会角色,他因此而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职业的特征
(1)目的性;以获取报酬兼职或副业除外
(2)专业性;知识、能力、和特定的职业道德素质
(3)多样性;我国职业8大类,66各种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4)规范性;职业活动要按职业规范进行
(5)时代性;新的职业不断产生
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
(1)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2)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加大。
(3)退休人员的返聘或再就业造成新的就业压力
(4)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增加就业压力
从以上情况可看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社会分工又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分工是产业分工。
关键词:新时期;形势;逆境;心理障碍;规划人生
一、规划好大学生涯,认识自己发展路径
每个人从小都有一个梦,梦想着自己未来的职业与幸福的生活。如今,作为90后,上了大学的我们是否记得惹事的梦想?是否还在为此努力拼搏?成功永远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成为浴火凤凰,创出一片天地,但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学会未雨绸缪,早于别人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计划。如果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一个人在社会上,就好像无人操纵的小船在大海上随波逐流,在飘飘荡荡中无法到达幸福的彼岸。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来说,都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施展抱负的第一步。况且我们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只能“老大徒伤悲”。社会需要的是有用的人,作为90后新时期的我们,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规划好大学生涯,认识并认清自己发展的路径的话,我们便会大学光阴一无所得,那么毕业后有怎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呢?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够培养自己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航向,引领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准备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力。作为学生,90后的我们,学习仍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如果在大学期间不做任何的,积极的,充分的职业生涯准备,就等于放弃了把我生命的权利,把应该承担的责任交付给了他人和环境,其结果就是,我们将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缺乏充分运用自己主动选择的能力,多数时候只能被动的等待和接受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挑选。儿那些对大学生涯有正确认识并进行合理规划的大学毕业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顺利的走向社会,在以后的道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了解我们的周边,会更好的让我们学会规划
根据官方数据,2013年28%的新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而2014年这个是数字则高达32%。现阶段,我国青年失业的特点是:高学历失业现象开始显现,青年自愿失业问题突出,青年失业呈现低龄化。。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如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政策和小额贷款,鼓励各类企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实施“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四、认识大学的节奏,我们克服自己矛盾心理障碍
要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作为昔日高才生的我们,在人才几级的大学校园中,很有可能成为普通的一员,这是,许多新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善于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导致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比较强雷,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出现部分新生情绪波动和失落。因此,大家一定要尽自己的力早点调整过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一切从头∈牵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学习,生后和工作。因为90后的我们已经变换了跑道,再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能否取得新的胜利,在人生成长路上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就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在求学和规划人生的道路中,我们遇到学业上的挫折,或者经济上的困难,或者心理的困难时,一定不要灰心丧气,这些都是从年轻走向成熟的代价,湿热声道路上的必然。认识到这些,结合自己的情况,尝试着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静下心来。明确自己的方向。
五、时间是根本,也是规划人生必学的程序
要学会制动学习,乐于实践。学习成就未来,学习不是自我提升的途径,改变命运的阶梯,获取财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开启人生意义之门的钥匙,只有主动学习,掌握过硬的知识,才会有运用的实践欲望。新时期形势下,我们的国情如此。社会背景是那样,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代。青年朋友们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所需。利用周围的一切可用,能用的资源,使自己再组东时间的过程中,让我们班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素质得到提升,才会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上拥有更大的机遇,走向成功。
最后,新时期的形势下,我们进入大学后,课堂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只有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吸取知识的韵味,才会运用知识的实践欲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着”。既然学习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应该乐观的对待它,只有要善于在未知中寻找乐趣,才能永远乐观学习。《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大学生一定要力戒懈怠之心,切忌虚度光阴,碌碌无为;一定要脚踏实地,诚恳做人,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干起。积跬步而至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海,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镂刻人生这块最绚丽的金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未来几年的时光里,我们要合理运用自己的资源,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无论未来形势多么险峻,只要大学生90后的我们脚踏实地的干,没有什么事是达不到的。规划来自于实践,而实践则成就于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叔龙.《形势与政策》 北京: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
【关键词】女大学生 职业发展规划 不足之处 对策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求职压力也越来越大,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女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文选取宿州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90名女生进行问卷的填写,分别是09级、10级、11级普通本科班及12级、13级专升本班毕业生。每个班随机抽取18名女生进行问卷的填写,另外对于职业发展规划做的比较清楚和没有进行规划的同学,各抽取5名,对其进行电话访谈,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已毕业1-3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现状的概况
(1)对女生职业发展规划现状的调查
对于“您何时开始进行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一问题,8.7%的调查者大一时就开始进行,10.14%的调查者大二进行,33.33%是在大三开始的,对于大四开始进行的占47.83%。对于“自身有无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目标?”这个问题:15%的女生选择“有,很清楚”;有69%的女生选择“有,但规划方向模糊”;有16%的女生明确表示没做过规划。对于“是否对自己进行过分析了解”这个问题,30%的女生表示有;55%的女生表示有,但比例小;15%的女生表示没有。
2.对女生职业发展方向及其薪资现状的调查
(1)在被调查者中,对于少数规划清晰的女生,职业发展方向是人事行业的女生,最后从事本行业的比例为89.75%;职业发展方向为考研的女生,最后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为67.37%;职业发展方向为创业的女同学,最后创业人员的比例为44.25%。对于规划模糊和未进行规划的女生进行访谈发现,其中12.12%的女生从事人事专员岗位。
(2)在被调查者中,对于具有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女生,薪资水平在“2.5K及以下”的同学占比例的24.64%,薪资水平在“2.5-4k”之间的同学占参加比例的44.93%,薪资水平在“4k-6k”的同学占比例的23.19%,薪资水平在“6k以上”的同学占比例的7.25%。对于规划模糊及未进行职业规划的女生,薪资水平为“2.5K及以下”的占比例的50.12%,薪资水平在“2.5-4k”之间的同学占参加比例的28.37%,薪资水平在“4k-6k”的同学占比例的18.39%,薪资水平在“6k以上”的同学占比例的3.12%。
3.对影响女生职业顺利因素的调查
在回答“如何确定职业发展规划方向?”这个问题中,主要根据兴趣爱好确定的占调查比例的27.54%,主要根据自身性格特点确定的为28.99%,主要根据所学专业确定比例为30.43%,主要根据社会职业趋势及热门专业确定的占13.34%。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现的因素,其中认为因职业不符合兴趣爱好的占75.36%,认为因涉及恋爱、婚嫁、生育情况的占63.77%,认为因缺乏实践经验的占42.03%,认为因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学无所用”的占31.88%。
4.对女生职业发展规划设计的满意度调查
“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是否满意?”这个问题时,17%的女生表示满意,她们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践进行合理规划,及早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52%的女生表示一般,大部分女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被问及恋爱情况、婚育情况、实践经历等等,在女生求职的过程中,企业门槛相对较高;另有31%的女生不满意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5.对本校职业发展指导现状的调查
据调查,10.14%的女同学希望获得专家的建议,5.8%的女同学希望从成功人士的讲座中吸取经验,25.94%的女同学渴望通过潜能和能力课程获得知识提升,有58.12%的同学更希望到企业锻炼,获得职场经验。
二、人力资源管理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一)女大学主动性不高,目标指向模糊
1.女生规划意识不强,目标指向模糊
大部分女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上网、购物、看电视,对暂时不会产生效果的事情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如看书,作业,课外实践,据访谈结果显示,接近50%的女生在大四才开始考虑职业发展的问题,规划意识不强。
大部分女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比较盲目,很多女同学目标定位是“高薪名企多休息”,却不评估自身能力是否符合职位要求,工作类型是否符合自己兴趣,目标指向比较模糊。
2.女生自身主动性不高,依赖性强
女生就业依赖性较强,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职业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未做职业生涯规划,寄希望于在毕业时通过老师、父母或亲戚为其找工作、推荐就业单位。自己不去寻求找到理想工作的最佳方法,首先想到的是向别人求助,这种思想只会阻碍女生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地球科学 职业规划 问卷调查
一、问题提出
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价值观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高等教育者的重视,但多数研究是基于面上的、笼统的,对于某个专业或行业的专门性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在对相关专业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时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有可能大打折扣。专业领域的职业规划调查研究,对于相对艰苦、冷门学科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对于研究型大学,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和个人期望值均较高,专业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对于艰苦专业的不认可往往会表现得更为凸显;与此同时,作为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地球科学学科,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的领军人才,这对研究型大学的地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也很艰巨的任务。深入了解地球科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以及职业规划的现状和期待,探索更为有效的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途径,对于地球科学学科的人才储备、学科发展有着积极的实践性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参考当前国内外有关职业规划的调查问卷,自编“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从专业认识、职业期待、职业规划现状、择业价值观四个方面共48个衡量指标开展问卷调查,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二至四年级、研究生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以进行必要的比较分析。
调查方式采用群体研究和抽样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南京大学学生采用群体研究方法,针对本科三个年级和研究生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48份;北京大学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中国地质大学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办法,共抽取本科生、研究生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有效问卷640份,涉及地球科学领域14个专业,被调查学生的本科院校涉及48个地学领域院校。对640份有效问卷调查材料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一般指标进行校际比较分析,重要指标进行个体因素相关性分析。
ξ示硭母霾糠值牧勘矸直鸾行了信度分析,职业规划、自我探索、职业价值观三个重要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84、0.843、0.791。一般而言,克朗巴哈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量表的内在信度越高,只要克朗巴哈系数超过0.6,调查数据就有分析的价值。所以,本调查中的职业规划测量项目内在信度很高,具有分析的价值。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1.专业认可度。对于专业的选择初衷,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服从专业调剂”和“无奈选择”的比例分别高达65.5%和71.1%,而中国地质大学则有 46.7%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而主动选择地球科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对于专业的认识相对更欠缺,且主动选择地学专业的比例较低,因此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后的专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问卷通过“高考时选择高校和专业的考虑因素”进行数据统计,前三项因素为:学校所在地区29.8%、兴趣爱好45.3%、方便就业10.3%,启示高校要在学生进校后需要从兴趣激发和就业指导角度开展相关的专业认识教育。
2.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专业认可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父亲受教育情况、家庭所在地、父亲职业、性别等是显著相关因素(表1)。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更倾向于“感兴趣,主动选择”;父亲的受教育情况越低,学生则倾向于“服从专业调剂”。性别是“入学前对专业认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接近60%的女生在入学前对地球科学专业完全不了解,对专业“有所了解”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49.0%、37.3%的女生。
表1 专业认可度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注: ** 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将就业前景的四个表述方面进行离散化后进行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性分析(图1),可以看出地级市和副省级市生源对地科就业前景比较看好,高于总体情况,农村、乡镇生源对于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更为不乐观,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同学更需要了解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岗位信息。当父亲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时,对于地学专业的就业情景持最积极的态度,当父亲职业为农民时,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最为不看好,这也说明地学专业不为普通大众所了解,由不了解造成相应的不看好。
图1 就业前景的离散化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1.职业规划现状。调查显示 ,81.4%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但49.4%的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不了解;对于个人探索、职业世界探索、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认识,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9.7%的学生认为兴趣测试非常重要,但仅有36.7%的学生接触过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规划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尚有大量普及性工作亟待完成。“自我探索”调查显示,80%的学生对于自身有一定的思考和定位,但是对于自身所适合的“职业和岗位”、“职业技能”探索甚少,65.2%和73.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了解,提示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深入层度比较欠缺。
关于就业实习,93.7%的同学都认为是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参加过就业实习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19.4%。其中中国地质大学(29.2%)参加就业实习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北京大学(17.0%)和南京大学(14.4%)。学生职业规划开始时间的调查显示,大二、大三是开始职业规划较为集中的时间,但仍有39.7%的学生对于未来没有规划,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大四(27.3%)、研三(30.4%)学生尚未开始职业规划。
2.相关因素分析。对自我探索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呈现正相关;性别与自身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存在相关性,女生中34.1%表示不了解,男生不了解自身技能的人数占24.5%,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自我探索的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手段获得有效提升。“大学前学习相对轻松,参与社会实践较多”、“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其职业规划明显早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非学生干部的高年级学生中有40.6%的学生尚未开始职业规划,表明社团和学生活动组织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制订学业和职业规划。
对“专业选择缘由”与“职业规划情况”两个量表选项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得出的p值为0.029,说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进展情况与其专业选择的原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对专业感兴趣而选择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的开始时间更早,而“无奈选择”或者“服从调剂”的学生到高年级阶段仍然有36.1%和34.5%的学生尚未进行自己的规划。
3.对职业规划教育的期待。大学生在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父母等处可以获得较多的职业规划指导,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师尚未发挥明显作用,但是仍有不少学生期待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对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大学生最大的期望是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实习的机会,此外,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兴趣和技能方面的测评,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三)职业期待
1.就业领域。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领域,三所大学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愿意在本专业对口领域工作(43.1%),南京大学选择在对口领域的人数比例为21.7%,北京大学仅为15.5%;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生比例在三所学校都很高,综合性大学更明显,显示出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生既希望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同时期待不局限本专业领域的、更为广泛的就业领域。关于“就业决策自主性”,90.7%的学生表示择业决策由自己决定,体现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2.就业去向。对于未来的就业去向,33.3%的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其中南京大学的比例明显低于另两所高校;希望到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生比例相当,显示出南京大学的学生以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为未来求职的三个主要去向;除了国有企业,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希望去外资企业,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则更希望到事业单位。可以看出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更为看重职业的挑战性,地学特色院校的学生更为看重职业的稳定性。
3.岗位类别及城市。对于未来所希望从事的岗位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学校”和“性别”是相关性因素。以学校分类进行稻莘治觯三所学校的学生期望从事的岗位比例最高的为专业技术类(33.4%)、科研学术类(30%)和管理类(12.1%),11.2%的学生对于未来想从事的岗位没有考虑。比较分析表明,期望从事科研学术类岗位的学生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比例最高(37.1%);专业技术类岗位最受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青睐(43.1%)。南京大学的学生的岗位期待主要集中在科研学术、专业技术、管理和规划设计类,相对而言较为分散,与专业设置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南京大学工科专业的设置对于拓展学生的岗位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2 期望从事的岗位性质
A. 科研学术类 B. 专业技术类 C.管理类 D. 营销类 E. 规划设计类 F. 艺术创新类 G. 自由职业类 H. 服务业类 I. 自主创业 J. 尚未确定
关于未来职业所在城市的期望,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是与“学校”的相关性显著。北京大学近一半的学生倾向于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南京大学的学生有29.7%的学生希望在南京就业,20%左右的学生希望在江苏附近、江浙沪等地就业;19.8%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希望能在武汉就业,不少学生希望到环境较好的城市就业,杭州、成都等地的选择比例较其他城市略高。
4.月薪期待。关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待,北京大学选择人数比例较高的月薪值分别为5000(28.0%)、8000(17.1%)、10000(20.7%),南京大学学生期望的月薪值较为集中在4000(10.6%)、5000(33.6%)、6000(10.3%),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期望的月薪值相对集中在3000(17.6%)、4000(23%)、5000(21.9%),一定程度体现了不同地区的薪酬水平和不同学校学生的薪酬期待。
5.就业难点。对于就业时可能遇到的困难,53.3%的学生认为会是“专业局限性”,“社会关系”成为就业担忧的第二大因素,其次是实践能力欠缺及性别歧视,均与专业的特殊性相关。从学生性别角度的比较分析显示,除了专业局限性这一共同的难点外,男生更担心社会关系和实践能力,女生更担心性别歧视。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1.就业形势预判。三所大学的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表现出乐观与谨慎的态度,一方面认识到就业的形势很严峻,不容乐观(61.7%),另一方面也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工作(88.9%)。相比较而言,北京大学的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表现得最为乐观(92.6%);南京大学的学生则表现出自信(88.2%)并随遇而安(49.9%)的态度,“不担心就业”的学生比例在三所学校中最高(43.9%);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在对于就业形势的态度上与前两所学校相比,自信心稍低,但是“不想考虑就业形势问题”比例最低(14.1%),表现出较为客观现实的一面。
性别比较角度的分析表明,男生对于就业形势的态度更为乐观,而女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态度更为积极。从专业与就业形势预判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地质学类、地质工程、地球化学类的学生对于就业的形势表现得更为积极的一面,且对于职业规划表现得更为主动。
2.就业时机。关于最佳的就业时机,支持研究生再就业的学生比例略高于本科生,三所学校的差异明显。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学生都更倾向于研究生再就业,但北京大学的学生认为自身尚不够成熟的动因更大,更多的是从内在考虑,南京大学的学生从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和自身修炼三个方面都有所考虑,更多的是从客观的就业形势角度考虑就业时机;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57.7%的学生希望本科就业,趁着年轻多到社会上历练。从性别对比角度看,男生更愿意在本科毕业后就业,女生对于本科就业更没有自信。
3.野外地质工作认可度分析。野外地质工作认可度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可“野外工作对于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的必要性” ,仅有17.8%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其中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最认同,北京大学的学生最不认同。认为野外地质工作很辛苦,“能不出去就不出去”的学生中,南京大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27.5%),中国地质大学中74.5%的学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是三所学校中比例最高的。对于“室内一样可以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这一说法,73.5%的学生表示同意这一说法,表现出学生更愿意在室内从事科研工作,对野外地质工作之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根本性认识。其中,南京大学对室内从事科研表现得更为赞同,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从事室内的科研工作。
从专业角度看,地质调查专业的学生对于野外工作的看法最为积极,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的学生更不看重野外地质工作。地质工程和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的学生同意“能不出野外就不出野外”的比例最高,地理学、地球物理、地质调查专业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同意的比例最高。
随着交通和住宿条件的大大改善,野外工作环境和条件已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提升,关于“目前交通住宿条件便利,野外工作艰苦程度不高”的说法,约70%的学生表示认同,南京大学的学生表现得最为认同,而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却最不认同,可以看出两所学校的学生所参与的野外地质工作程度有所不同。
综观分析,多数学生认可野外工作对于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认可当前野外工作各方面条件的良性改善,但是在野外地质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多数学生认为在室内一样可以从事科研工作,且越是综合性强的高校的学生,越是理所当然,专业性的高校学生更能接受野外工作在科研工作中的分量。
4.职业价值观分析。问卷设计了14个指标测量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学生最关注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73.2%)、薪酬待遇(63.4%)和兴趣爱好(73.3%),对于专业对口的需求不是很强烈(39.5%),认为“国家需要”是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学生比例是最少的(32.2%),在择业时考虑“国家与社会需求”比例最高的为中国地质大学(23.1%),
三所学校学生的择业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体现”、“个人兴趣” 、“工作的体面性”,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看重“工资待遇”、“行业发展前景”与“与所学专业对口”。除此之外,南京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工作环境舒适”、“工作轻松自由”和“较好的人际氛围”,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多样化的工作体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更关注自身发展、体验与挑战,地学特色院校更注重工作内容和稳定性。
其次,男生更关注工作的体面性、挑战性,女生更关注工作的舒适环境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多数学生对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非常关注(72%),近半数学生认可职业发展前景与国家需要之间的相关性(47.7%)。后现代的价值观念表现得较为明显,71.2%的学生希望在工作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成长成熟”,45.4%的学生视工作为“生存的手段,更为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
家庭所在地与择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择业时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来自于农村的同学,表现出在择业时,农村和乡镇的同学更能够相应国家的号召和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同学对于工作人际氛围的关注度高于来自其他地^的学生,体现出农村和乡镇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焦虑。随着生源所在城市的级别提升,学生本人对于自身的价值体现和需求、工作挑战性和多样化体验都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个人的择业价值观更趋于务实和后现代化。
四、结论与思考
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认识与职业规划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选择比较被动,专业兴趣不足,对于专业的社会地位、就业领域不够了解,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需要及早进行专业内涵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教育;(2)多数学生能够认识职业规划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相关的理论、方法缺乏了解,职业规划开展的进度和深入程度均存在不足;(3)地学领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务实,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薪酬待遇和兴趣爱好的满足,价值观引导与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4)“高校”、“性别”、“父亲职业”、“父亲学历”、“性别”、“生源地”等大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与专业认识、职业规划的诸多要素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这对于高校地学专业进行自主性质招生及更为精准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基于此,高校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人才培养与大学生个体需求的相结合,从专业兴趣引领、专业美誉度提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探索切实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储备和培养人才。
(一)努力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
地球科学专业领域的专业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建国初期的推崇,市场经济发展后的逐步消退,到新世纪以来认知度和认可度均较低,专业发展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愈加显著,亟待有效的专业形象提升措施。大学生对于地学专业的认可度与其自身的职业规划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充分说明提高专业认可度是大学生提升规划意识、建立自我认知、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重要开端。
高校可以通过地学校园文化环境的氛围营造,通过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科研、公益、社团、休闲等活动中,展示地学魅力,对话现实问题,解决公众困惑,提供志愿服务,普及地学知识等,让学生在图文展示、文体表演、户外拓展、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校园宣讲、志愿服务等多样化的活动中,梳理架构并灵活运用地学知识,在自我组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敏锐度,提高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地学科普创作是更为广泛的提升专业美誉度的有效手段。现代地球科学专业的美誉度提升有赖于多层次、多角度和专业化的科普活动,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专家学者与创作团队共同参与提供组织保障,建立起由行业科技专业人员、科普人员、新闻媒体组成的科普创作人才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和支持高校突破学科和专业限制,开展地学与新闻学的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培养地学科普创作、编导和出版人才,为地学科普创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逐步建立起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地学科普创作人才队伍。
(二)因势利导提高大学生专业兴趣
兴趣对于大学生明确目标、合理规划、集中精力、发掘潜能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系统、全面、有效的专业认识和了解。
新生导学活动是大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建立兴趣的重要途径。新生导学课程的内容应涵盖地球科学领域各个专业方向,包括专业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前沿、难点和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及职业去向等,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方面分析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对于人类生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古生物、岩石、矿床等地学基础学科角度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等方面,揭示数理化等基础理科学科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于地球科学的专业兴趣。导学课程的内容需要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内涵和社会地位,同时能够结合自身找到契合点,建立与地球科学专业之间的个人内在关联。
名师参与导学活动是兴趣提升活动的有效保障。学术精湛的大师、名师更能够将深奥的地球科学专业知识阐释得通俗易懂,学者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能够接近这门科学的核心和精髓,对于学科体系的了解也越是透彻和系统;他们不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生产实践也有相关的接触和了解,可以融科研与教学为一体,创造性地开展基础课教学;他们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学术经历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因此其授课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够深入浅出地带领新生进入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初涉地球科学的学子至关重要。
(三)全方位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
精准、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更快地明确目标、提升动力、规划学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建立由学校、院系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两级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全校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部门负责专业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教务部门负责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学院学工人员负责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及职业规划咨询指导具体工作,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校友、用人单位的多方面资源,共同开展针对不同学生团体、不同求职意向学生的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
从课程内容角度,专业课程需要增加专业所对应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岗位性质和内容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信息,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探索,并进行相应的知R储备,为职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效的积累。从教学方式角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分组讨论、项目开展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与交流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其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针对多数同学对于职业规划体系尚不够了解情况,高校需要将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课程体系,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课程教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职业规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生涯人物访谈、校友交流、单位参观、就业实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课程内容的消化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积极的成才观和职业观。
对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职业世界的探索对于学生的职业定位非常关键。职业世界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就业实习、生涯人物访谈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索,这决定了职业规划教育需要用人单位及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及杰出、知名校友的普遍参与。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邀请行业内的从业人员进校园,帮助学生认识职场世界和职业要求;邀请各个领域的校友返校,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有关行业的实践性较强的职业课程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从业人员或校友进校园担任授课教师,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地球科学学科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其科研和就业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但目前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可度尚显不足,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储备极为不利。地球科学学科招生政策、专业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机制的形成,有待于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薛薇.SPSS统计方法及应用(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367.
[2]白强,高定伦.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GE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romo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 is consistent,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will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逐步深入,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合理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平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并逐步得到实践和发展。2005年后,全国各高校开始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2008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正式走进大学课堂。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以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结合自身的特点专长和兴趣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判,科学树立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生从业蓝图,并付诸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2.1 引导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所从事职业的计划。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受到内外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毕业将面临工作的抉择,如果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知,对职业没有清楚的概念,就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自我,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等因素,准确地评估自己理论与实践结合、自我个性与社会结合的能力,大学生就可以有效树立正确的职业期望,做有效的职业选择。同时促使他们积极培养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个人能力,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动态调整,努力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
2.2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没有贵贱高低,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社会现实中,很多大学生认为高薪就是衡量一个职业的唯一因素,他们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放弃了高尚的奉献精神等。这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认知观念的转变,也是拓宽大学生就业出路的重要因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使学生合理定位,消除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和自卑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增强对社会现实的理性认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
2.3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发展趋势设置学科专业及其招生人数。高校专业的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反映,这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就是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和解决市场经济给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带来的新问题,思考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审视自我,激发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主动、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素养与就业技能,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由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资不足,专业水平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匮乏,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契合点。同时,也可以解决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高校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指导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贯穿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就业,也指引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指引和把握其方向和目标。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等问题,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层次化和具体化,同时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 对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统一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它具有一元性和统一性。中国的学生长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上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不足,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以为然,甚至是怀有抵触情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强调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多样性。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性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样性合理结合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顺应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姗姗.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3.
[2] 陈啸,李小晨.大学生职业生涯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27):68-70.
[3] 郭彦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2.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Higher Educa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Major'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Jiao Zhan,Gu Zhaoxu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ocation&Technology,Dalian116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tudents to carry out vocational Multimedia Special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the purpose,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ying on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pioneer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enter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some.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 major;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Center;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目的
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以创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就业教育,以就业教育作为基础,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及方法
(一)针对性的调查调研
在针对本校计算机系全体学生的创业调查中发现95%的学生考虑过创业,70%会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创业,80%希望参加与专业创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95%急需创业训练。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今的高职学生已经非常重视自身创业素质的提高,需要在实体实践环节加强指导与带领,经过团队多次综合考察制定了适合于高职的创业教育,既以计算机系大学生创业中心为支点,一面开展专业技能学习,一面开展创业项目实训。
(二)基于计算机系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创业实践一条龙”服务
1.构建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融项目化的专业技术创业指导。目前计算机系大学生创业中心下设5个虚拟子公司,每个虚拟子公司分别针对性制定了三年教学计划,分别由专业教师对每阶段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估。
2.多种多样的职业规划教育手段、方法。创业中心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协调各虚拟子公司负责人,每年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聘请行业专家讲座、辅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带领商业项目、自找商业项目、自我管理制度建立(模拟公司)等活动,形成一系列的专业实践体系。
3.组织毕业生创业联盟,新老大学生共同探讨。专业教师团队定期帮助毕业生正确地处理创业初期遇到的各种困难,度过创业初期的生存难关;在校大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到师哥师姐的创业企业实地学习;新老学生时常网络交流,交换创意点子,交流创业经验,相互项目合作等。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成效及业绩
(一)有效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为一体,提高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创业素质
1.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目标性,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在创业中心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的锻炼期间,深刻理解本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2.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职业目标的转换率。在大学生创业中心的项目实践时期,学生通过制作多媒体项目、网站项目、自创项目等,有效的提高了专业技术与团队合作能力,为良好的职业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实践的动力。依托专业技术参加各种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荣誉感,激发学生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不断进取。
(二)近两年的主要工作
1.专业竞赛。近两年,在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由创业中心团队制作并获奖的课件26部,参与锻炼的学生人数56人。其中参与省级精品课程3门的设计与制作。
2010年,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由创业中心团队参与比赛获奖22项,参与锻炼的学生人数40人。其中辽宁赛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决赛三等奖四名。
2.项目合作。近两年,学生完成创业项目14项,参与锻炼学生人数28人。其中由孙璐伟、邵玉祥、孟祥帅、王亚军同学创建的塞班道网络电子杂志社出品多部电子杂志,在zcom网络下载量突破10万次,且孙璐伟同学已成功在北京塞班智能手机网就业,并积极准备自己创业。
近两年,创业中心完成校企合作项目6项,参与指导教师6人,参与锻炼学生人数34人。其中《山西省森林防火网》是创业中心虚拟公司大连飞翔传媒有限公司为山西省森林防火局量身定做的政府性综合网站项目。
3.课外活动。近两年,组织聘请行业专家讲座4次,参与学习学生人数250多人。其中全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及人生指导专家杨辉老师的《职业人生规划》影响甚广,学生触动非常大。
近两年,组织假期参与企业创业实践项目活动多次,参与实践学生16人。
近两年,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实践学生46人。
4.师资队伍。近两年,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4人次,参加专业会议8人次,到企业走访调查多次,并在2010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总结
通过围绕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系列活动的形式,巧妙的把创业教育纳入学生的正常学习工作,构建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就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龚丽.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
[2]练晓月.试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3]应金萍.基于"四个象限"的高职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毕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70-03
一、引言
生涯规划教育已在全国各大高校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在高度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上,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更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提高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共同认知,探索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什么是生涯规划
1.生涯规划的起源和定义。生涯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它通常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之上,需要结合职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生涯规划是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项目,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开始推广的针对个人的主要在职业方面的行为计划。
2.生涯规划与毕生发展。生涯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第一,生涯是连续性的,因此生涯规划也应随着生涯发展变化;第二,生涯规划是愿望与达成之间的计划,是有创造性意义的;第三,生涯是一种生活模式,包含各种角色,因此,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对一件事或一个小目标的计划;第四,生涯规划关注的是个人的工作相关的计划,目的是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生涯规划是面向个体人生发展的与职业相关的计划,从这个计划中,个体可以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准备。因此,生涯规划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生涯规划使个体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行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和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找到合适自己扮演的角色,从而找到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第二,生涯规划使个体客观地认识世界。人职匹配是职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研究者们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关注的个体职业发展内容,个体要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也要客观地认识世界;第三,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体的社会角色扮演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由生涯规划的连续性决定的。因此,生涯规划与毕生发展紧密结合,在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它与我们个体生命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息息相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步骤。
三、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1.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一般指高中毕业后个体接受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学教育。20世纪初,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民办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几乎80%的高中生都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读大学已经不再是“出人头地”的方式。那么,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学生本身来讲,读大学是进入复杂的社会的缓冲期,高校不像中学一样有条理,但也不像成人社会一样复杂;从教育角度来讲,让学生读大学,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长远上来讲,是为了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
2.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生涯规划是现今几乎各大高校都会设置的课程,是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无论高校制定什么样的教育方案,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将他们送入社会,找到合适的职位,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各大高校设置就业指导课,并在这门课上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同的学校对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均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都包括了以下一些内容:生涯规划的概念、基本理论、生涯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与职业相关的知识等,另外设有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就业方面达到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的提高。
3.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角色。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双重目的:第一,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进入职场,实现个人价值;第二,利用教育的特征,培养公民拥有健全、健康的人格和心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而生涯规划的目的则是指个体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实现的计划。在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个体必然因为自身的努力和对现实和自我的不断剖析得到人格上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目的实现的最显性的途径。
四、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职业行为占了个体行为的绝大部分。可以说,和职业行为相关的活动贯穿人的一生。生涯规划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是为了个体一生的道路做一个明晰的总体安排,使个体在一生的任何阶段都感觉顺利和舒适。由此可见,生涯规划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规划。生涯规划教育以就业指导为目的,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作用很大,通过对以往历届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果,总结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帮助。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起到很大帮助,主要是因为,生涯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和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使用视角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职业的意义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体会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社会的规则、职业行为的规范和责任等。这些学习会迁移到他们的在校生活中,使学生更容易处理同学关系,并对自己的学业责任心更强。
2.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这是由生涯规划的目的决定的。生涯规划的目的之一是使个体认识自我并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必须是客观的、现实的,才能达到个体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发挥才能的目的。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从儿童时期的经历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对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有明确的认识,这样,学生能够客观地观察到自己的缺点,并且通过实现生涯规划,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3.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的指引。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育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就业。中国职业规划专家、人生规划专家徐小平先生说: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这不是危言耸听的言论,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之多,早已超过了社会的吸纳能力,因此,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在准备程度上就远远高于没有生涯规划的学生,他们的竞争力也因为积极的准备而更强,能够在职场上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也能够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中坚定不移地前进。因此说,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关注的课程。
4.生涯规划教育对人生幸福感获得的作用。最后,生涯规划教育将对大学生的毕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对生涯规划足够重视的大学生,会从自己的自身素质出发,对自己未选择的职业进行规划和准备,因为生涯规划是个连续性过程,与职业准备是同步一致的,因此,进行良好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也会进行充分的职业准备。职业准备做得足够充分,职业成熟度也会在较高的水平,未来的岗位胜任力也会很高,工作满意度也会很高,个人生活幸福感也就随之提升。从长远角度看,生涯规划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之目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有效的生涯教育不仅对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人格成长、职业目标实现和获得长久的人生幸福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巨大。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教师们应该重视的问题;生涯规划教育也为大学生职业心理研究提供资料,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值得探讨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桦愫.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之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艺术教育,2010,(9).
In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ANG Han, LIU Qiaozhi, WU Xiaohui
(Xinjiang Shihez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Will be in the position of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表示,2015年毕业生达到749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号召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实地调研走访,认为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来引领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显示高校75.9%的学生毕业后只想着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就业,只盯着“精英岗位”,而不愿意俯下身来走向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有些毕业生“宁可在城市中失业,也不愿意在基层中就业”,这其中当然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毕业生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造成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够弥补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思想的熏陶则略显单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及良好品德的培养,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优势融合,既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又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找到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引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惑,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和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职业生涯规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着指导作用。一个人有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入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入脑又能够使学生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3.1 在管理上实现管理部门及教研室的有效融合
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一般都是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也都是设在该部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工处来负责,思想政治教研室也就由学工处进行指导开展工作,那么,这两个部门之间就应该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两个教研室也应该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研讨商量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共同备课,进行相互融合教学重点内容,以利于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3.2 教学设计及内容上实现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分阶段、分学期进行。在大一阶段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让大一新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二阶段可以讲职业的评估和生涯规划的制定及职业目标的设立,同时,讲形势与政策,大三学生进入了顶岗实习(下转第98页)(上接第87页)阶段,应该在学生毕业前进行短期的综合教育,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要重点讲述就业指导、职业准备、职业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上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与政策的再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3.3 师资管理与培养的有效融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教学内容有一个经常的变化和更新,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应该成为一个常态,在教师的专业进修结束后,可以组织两个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听进修学习老师的汇报课,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融合的效果。
3.4 学生校园活动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社团组织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成长和发展空间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而现实的作用。在社团文化的开展与组织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载体,能够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
3.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寒暑假及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任务来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专题辅导,进行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的教育,让大学生在基层和社会实践中接地气,充分感受个人发展同基层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要紧密结合起来,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要相一致,只有扎根基层,立足基层,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大有作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人生,规划职业理想,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