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转型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精神来引领,鲁迅精神是我国文化精神的一面旗帜,鲁迅的文化自觉、独立自由、民族情怀及文化创新、社会批判等精神,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困惑和纠结等问题都有突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只有秉承以上鲁迅精神,才能促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并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鲁迅精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引言
全球化环境下,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但是物质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实用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享乐主义的泛滥,理想与信仰缺失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民众在大变革、大转折时代环境下精神的无所依托,使得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难以形成明确的文化思路。信仰危机下,民众迫切需要形成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来引导文化的发展。鲁迅精神是我国文化精神的一面旗帜,虽然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但是鲁迅先生直面矛盾、独立思考、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依旧散发出璀璨的光辉。鲁迅式的“信仰主义”对于当下大众的文化迷茫有明确的指导和引领意义,以鲁迅精神来观照文化,可以使文化的发展形成科学的理念和思想。作为地域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前民族社会变迁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显得更加弱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视角及立场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有关文化传承的界定、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等问题还存在各种争议,等等。虽然问题各有起因,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纠结和争议的根源在于缺乏明确一致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引导。鲁迅精神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旗帜作用,使鲁迅精神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提纲契领的引导性作用。
一、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
从鲁迅的言辞和行动可以看出,鲁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当时社会环境极度混乱、西方文化泛滥的情况下,鲁迅并没有对外来文化保持盲从态度,而是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参照和内心的反省,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虽然其对于国民的劣根性一再进行批判,但同时他又反对拿来主义,体现了清醒的文化态度。[1]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批判了当时政府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指出应该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借鉴外来文化,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相对于强势的大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亚文化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没有文化价值或者文化价值不够重要。文化多样性构筑了灿烂的世界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形成于民族环境的民族文化虽然影响力小,但是这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是当地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智慧和经验的积累,维系了少数民族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因此各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强势文化的对比和冲击,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文化的信心也在逐渐弱化,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求,民族成员开始改变自己原有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民族成员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备可行性。在全球化环境下,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锋越来越多,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承受了更多的文化冲击,文化同化的危机随处可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相应地,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文化自觉是鲁迅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鲁迅曾经在日本学医,对西方文化有相当了解,但是鲁迅并没有陷入文化迷茫或者文化错位,而是借助其他文化的外来立场对民族文化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坚定了民族文化的信念,更加强调文化立场。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鲁迅精神的渗透必须强调文化自觉的基础意义。唯有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到“各美其美”,又能“美人之美”。
二、独立自由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底线
独立和自由一直是鲁迅的文化精神核心,这一点从他长期以来对国民奴性的批判就可以看出,在鲁迅的笔下,一旦失去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就难以争到人的资格。鲁迅自己也始终坚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并因此成为时代潮流的旗手。唯有独立和自由才能自由地书写自己的思想,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坚持文化的独立性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独立的文化形式,才能自由表达民族精神思想。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是独立的文化形式,有自己的特质才促成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独一无二。对民族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维系发展的血脉,只有文化上的自由独立才能保障民族的独立。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由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民众的服饰穿着到精神追求,无论是物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沦陷,大多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更多地是在强势文化的裹挟中前行。民族文化被同化的威胁以及民族文化被挤压空间而自行消亡的危机,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社会中的发展岌岌可危,因此,坚持独立以及如何坚持独立,便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命题。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性,才能在文化发展中形成坚定的立场,也才能在文化交流或交锋中处于平等对话的地位。文化独立也是人的独立,文化的同化意味着民族民众文化身份的模糊,鲁迅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和践行表明,文化的独立自由才能形成人的自由独立,而人的自由独立才能促使人类的积极进步。少数民族文化的被动发展直接削弱了其对民族民众的昭示和引领意义,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难以形成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思路,其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和发展也因此埋下了隐患。为了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就必须以独立自由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底线,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保持独立的文化形式。
三、批判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方法
鲁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的笔下创造了多个具有民族劣根性特征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遗老遗少、洋场恶少还是假洋鬼子、阿Q等形象,都深刻地揭示了国民性的怯懦、懒惰和巧滑,正是对于文化糟粕的强烈批判,使得鲁迅当年有了“精神界战士”的身份。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并无恶意,他只是通过批判的方式来使国人知道自己骨子里的精神实质,通过真实国民性格的客观再现,使民众认知到精神的优劣和黑白,促成众人对国民性格的反省。[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批判精神。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于民族历史过程中,凝聚了民族民众的生活经验和思想体验,是民族民众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但是由于文化的抽象性特征,文化的形成并不单独作为文化呈现出来,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来体现,因此民族文化是各种文化形式的集合。在这个文化集合中,有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因文化起因或文化形式而形成的文化糟粕。精髓和糟粕并存意味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自然需要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只有对文化糟粕进行剔除,民族民众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当前,虽然各方面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共识,但是对于民族文化内容的传承发展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观点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是从仪式到内容的全面照搬,而从现实来看,完全做到民族文化的照搬照抄并不现实,既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也无法为民族文化构建完全的社会场景;有的观点则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只需要从众多民族文化中择优传承发展,但是对于文化精髓筛选并无统一的标准,民族文化的盲目检视很容易使传承发展下来的民族文化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因此,强调文化的全盘传袭和对民族文化的盲目扬弃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缺乏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得更多民族文化形式的传承发展总是在争议中前行。物质文化带来的文化困惑需要清醒的文化思想来引领,依据鲁迅的批判精神,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民族文化的批判着手。这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民族文化,而是通过批判使得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更为全面地为更多的民众所认知,通过大众头脑的天然净化能力,从而使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理解得更加深刻到位,使民众更清晰地认知和分辨文化中的糟粕和精髓,从而消除思想上的隔阂和分歧,形成明确的、一致的文化传承思路。对于民族文化的批判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破除思想方面的更多束缚,使民族文化的糟粕能够在传承发展中更好地被剔除。
四、创新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是物质基础的意识产物,物质基础变迁,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自然也会有所变化,具有时代气息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源于民族文化精髓与时代的结合而形成的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时代社会的推进作用,因此,民族文化必须要结合时代创新,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中的糟粕需要剔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民族文化同样需要结合时代环境发展创新。创新是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也是民族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新生的根基。[3]虽然鲁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对国家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强烈的批判,但是批判并不是最终目的,鲁迅的批判意在警醒世人,最终目的则是通过众人对各种劣根性的认知,从而共同努力形成和时展相适应的民族精神,创建新的风气、新的文化是鲁迅精神天空的关键要素。[4]简单而言,鲁迅的言下之意,即要促进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需要以创新为支撑,近年来大部分民族地区发展迅速,民族社会形成了崭新的社会气象。另外社会转型发展中,民族社会原有的和制度规范转变使得民族民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出现了各种精神迷茫和困惑,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在民族社会的新气象和新意识观念中创新前进,而不能拘泥于原有文化的守成。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契合时代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真正的可持续的传承发展。
五、民族情怀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条件
浓重的民族情怀是鲁迅精神的鲜明特色,在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随时可见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民族危难的时刻,鲁迅选择了挺身而出,无论是抗日还是民族解放,鲁迅都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摇旗呐喊,表现出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情结。因为深重的民族意识和其在民族气节方面的努力实践,国人给予了鲁迅“民族魂”、“民族脊梁”等至高的评价。在鲁迅“孺子牛”等精神激励下,一代代人义无反顾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奉献的征途。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两方面的推进,一方面是物质条件的保障;另一方面是民族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民族民众能够深刻理解到文化对于自身和民族存续的意义,并因此生发出深厚的情感,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形成强劲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情感意识源于民众自我情感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产生的共振,民族民众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并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可以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充满活力,在相应的物质条件保障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便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鲁迅强烈的民族情怀对于其自身在民族事业中的投入和奉献已经充分显示了民族事业的情怀对于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极大影响。作为民族一分子,推进民族进步强大是所有民族成员共同的期望,但是单单有这样的期望是不够的,民族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还需要民族成员在深厚民族情怀下对民族的付出。当前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危机一方面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变革使得民族民众的文化态度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成员往往忽略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盲从其他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鲁迅精神观照下,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进,必须要加强民族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关注,使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自发地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进行响应,为保留和延续民族文化而在服饰、饮食、民族活动方面积极参与,积极推进。[5]
结束语
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永不过时的精神,其深重的民族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真实的态度、严厉的批判精神构筑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神丰碑,鲁迅也因此成为民族文化当之无愧的精神旗帜。文化多样性自然存在文化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必然会对较为弱势的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彷徨困惑中的民族文化尤其需要以鲁迅精神为指引来进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对鲁迅精神的实践应用不仅有助于明确文化传承发展理念,同时也可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方向,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最终促成民族精神高地的构建。
作者:李莉萌 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参考文献:
[1]商金林.扶桑艺道润年华———鲁迅精神原乡问题探究[J].理论学刊,2013,(3).
[2]杜九霞.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鲁迅及其作品[D].西北大学,2010,(6).
[3]李光华.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芒市傣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阿坝师专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核心聚居区,境内藏羌文化底蕴深厚,遗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形成了“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创新的有力支撑平台,培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沃土,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抗震救灾、异地复课及灾后重建的艰苦卓绝的办学条件下,阿坝师专始终紧密结合地处民族地区的实际,利用师生来源多样、民族广泛的优势,扎根藏羌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紧紧围绕以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为基本点,以传承创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独具阿师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铸就了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肯定。2010年度学校获得省教育厅、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三等奖。
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支撑平台
震后灾后重建,学校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均考虑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学校灾后重建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现已拥有了省内领先的教学实训场所———水墨桃源大剧院,建有音乐厅2个及配套的公用舞厅、练功房数个,建有锅庄广场,配备一流的音响灯光设备。学校与汶川等县开展县校合作,积极参与“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乡村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充分利用水磨镇及周边城镇的旅游资源及配套娱乐设施,为民族文化艺术深入研究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硬件平台。为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研究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学校搭建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大平台。一是学校依托藏羌民族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及自身雄厚的民族文化研究实力,产学研有机结合,坚持传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组建九寨神韵艺术团、熊猫合唱团、健美操队、啦啦操队、旅游工艺品设计团队等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传承创新活动,为师生施展才能条件,提供平台;三是邀请校内、校外专家传经送宝,切磋交流,为师生的教与学搭建了足够的展示、提升平台;四是学校民研所和四个科研团队主动与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共建学术研究机构,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平台,加强与各学术研究团体的战略合作,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地域性、民族性、唯一性的特色科研成果和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为学校授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发展中心。
着力推出特色精品成果
学校始终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将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推出了大型藏族音乐剧“格萨尔王”和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等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其中,“云朵•萨朗姐”是学校倾力打造的一道民族文化艺术大餐,已于2012年6月在水墨桃园大剧院公演,目前已对外演出数十场。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行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该节目以羌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瓦尔俄足”,即羌族民间“妇女节”为创作背景,以羌族的母亲文化即萨朗文化为主线,赋以诗画乐舞的演绎形式,再现古羌文化之神韵。“云朵•萨朗姐”等文化艺术精品的推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及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提高了学生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引者。
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学校开展了民族歌舞大赛、民族原生态歌舞展示、民族服装秀、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健美操大赛、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拼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最高级别展示。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集中体现。学校为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融合、交流和谐发展,把民族艺术文化如:国画、民族歌舞、藏族祥巴(版画)、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作为学生创作和展示的题材,形成了“人人创作、人人展示,天天展示、周周更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各民族师生间的交流、融合,使得广大学生了解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消除认识的偏差,促进了多元民族文化在校内的共生共存、繁荣发展,构筑了和谐、团结的校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寓教于乐,产生了自豪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牛津、剑桥的学生说:“他们在学校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陶出来的。”这个“熏”字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深入其中的学生们深刻受到大学精神的熏陶和洗礼,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对其理想人格的塑造。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学校花费许多时间学到知识不可能全部运用或者渐渐被遗忘,而真正有效和持续的运用于一个人的,正是在学校体验到的那些“艺术和习惯”,这些“艺术和习惯”正是校园文化。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上下工夫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把文化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深度结合,鼓励和倡导各民族师生在人文、风俗、礼仪、思想中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和传承,使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传承创新了优秀民族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涌现出艺术精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荣誉。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已在国际比赛中获得1项金奖和1项第2名,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01项(其中14项一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获奖296项(其中59项一等奖)。学校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成功申报了6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其中《羌族释比经典》荣获国家政府奖提名奖图书奖。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从历史沿袭风气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p#分页标题#e#
拓宽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锻炼的舞台,老师创作的平台,学校展示的窗口”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展示技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拓展提供了舞台。如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的创作过程中,舞美、灯光、音乐均是由音乐舞蹈系师生设计,台词、编剧由民研所和中文系师生编写,演员由各系的学生组成。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民族文化和才艺方面更有一技之长,为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将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服务社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校园文化精品走出校门,到旅游景区、到革命老区、到羌山藏寨、到田间地头;到沿海城市,甚至多次到北京巡回演出。既扎根民族地区、立足校园,又不断向社会送去精神文化食粮。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走出校门,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服务社会,惠及人民群众。如,实习的学生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藏羌民族文化带到实习学校,丰富了课余文娱活动,深受师生欢迎。毕业后的阿师学子将在学校习得的藏羌锅庄、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等带到工作单位,带到家乡,带到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使者,丰富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发展繁荣,成为了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文化示范和引导作用。
积极开展走出去工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十一五以来,学校已经与美国北密歇根大学、鲍尔州立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等数所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已经在国外开展了近10次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已经在校内开展了10余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学校传承创新的文化艺术精品,如藏族祥巴(版画)、羌族纳啵艺术品、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带出国门,展示给世界。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和散文,就像两条源远流长的文学江河,闪闪发光地流贯在中国文学史的篇章中,流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册上。所有作品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关注现实民生、追求理想信仰、反抗压迫欺凌、争取民主自由、创造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蕴含着历代文人坚持真理、志行高洁、关心民瘼、刚正不阿、胸怀博大、克己修身、宽容仁爱的人格力量。这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值得子孙万代永远继承和发扬光大。
江西五套在这次诗文朗诵大赛中,通过电视媒体对历代优秀作家的经典之作进行朗诵、诠释、解读、传播,从文化学角度来看,江西五套的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在全国原创了一档活动和一档全新的节目,而是承担起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项历史重任。
传承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设坛讲学、举办展览、出版书籍、开展民间文化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途径,而吟诵经典诗文,特别是通过电视媒体来举办这种活动,其作用和成效则是多方面的。除了对这些经典诗文中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的学习、领会、理解、继承和发扬之外,作品的朗诵者及其听众、观众还可以从中学到历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乃至中国语言文学的许多知识;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学会分析和欣赏诗文作品的方法,懂得知人论世;可以从形象入手,抓住意象,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而挖掘作品的思想美、意境美、语言美、文化美,并通过这些阅读和朗诵实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广大群众通过亲身参与,互相学习,也能不断提高朗诵技巧,并进一步激发起对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从而使自己在思想修养、文化素质、艺术气质和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
江西五套倾力打造“爱的颂歌――中国首届诗文原创及朗诵大赛”,也是提升电视传媒自身文化品位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当今的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已经进入“自助餐时代”,观众操纵着代表满意度取向的遥控器按钮。有研究者发现,在经过短暂需求的比较之后,频道的品牌特征与品牌印象,几乎成了观众选择的关键。有的电视工作者为了提高频道的收视率,绞尽脑汁试图不断创新出彩,以“俘获”更多的电视观众;有的一味地搜奇猎异,去迎合时下一些观众低俗的欣赏趣味。这样做也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决非长久之计。例如国内某些电视台举办的选秀节目,因其适应了当代许多青少年浮躁心态下的明星梦想,利用了他们对生活认知的肤浅性和社会攀比心理,的确取得了较大的轰动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广大电视观众欣赏心理的日趋成熟,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电视“选秀”活动已难以再度掀起当年那种收视狂潮,反而是社会大众舆论的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因为它导致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严重错位,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给青少年群体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某些电视台娱乐节目策划和运作的成功,许多电视台争相效仿,不仅形式雷同,千人一面,而且格调日益低俗化,观众从中很少能够获得高尚的审美享受,有的只是低级的噱头和恶俗的表演,其收视率的每况愈下可想而知。今年上半年,国家广电总局明令禁止这类节目的播出,充分说明此类低俗电视文化的泛滥不仅遭到社会的厌弃,而且也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面对电视娱乐节目日益低俗化这一令人堪忧的现象,电视工作者应当何去何从?唯一的办法是还原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电视传媒在注重节目娱乐功能的同时,还把节目做得更健康、更高雅、更新颖、更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情趣,这样才会日益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这才是真正提高收视率的路径。
江西五套作为全国唯一以爱心定位的品牌频道,其节目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在经过广泛调查、缜密分析、深入论证之后,推出了一台全国原创类的万众瞩目、雅俗共赏的诗文大型活动。从记者的随机采访和观众在网上的发帖留言可以看到,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成功的关键,除取决于节目高雅的文化品位之外,尚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总结:
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大众娱乐活动的成功嫁接。诗文朗诵活动虽然在社会上并不多见,但在高校却开展得比较普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大批的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喜爱朗诵艺术,但限于条件,这类活动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影响。电视诗文朗诵大赛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将这类校园活动引向了社会,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们实践艺术、表现自我和服务于社会的强烈愿望。同时,这种来自于学院的文化活动也令各社会阶层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各行各业的许多朗诵爱好者也满腔热情地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多数观众对高雅电视文化和健康娱乐节目的需求。
比赛过程的策划和节目形式的运用多有创新。诗文朗诵大赛举行初赛和复赛的场地,大都安排在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场所,像南昌画院所在的杏花楼前,滨湖临水,环境优雅;江南名楼滕王阁下,楼台高耸,气宇轩昂。这些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江西地域特色的环境背景,为选手们通过朗诵手段诠释经典作品提供了极好的文化氛围,也使电视画面赏心悦目,令观众产生遐想。总决赛的举行虽然安排在人们通常都可以从荧屏中看到的演播厅内,但节目编排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既有外景小片的穿插,又有现场歌舞的表演,更有著名朗诵艺术家的精彩压轴,从而使整台晚会异彩纷呈,极具观赏价值,完全克服了一般朗诵会形式上的单调和呆板。
在总决赛中安排诗歌文学知识的问答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也是对电视“选秀”类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一大突破。它极大地吸引和调动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求知欲望。评委和选手的交流互动,往往使现场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由于所设计的问题都与选手所朗诵作品的内容密切相关,又能使观众在欣赏品味选手的表演之后,与选手一同对作品的深刻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与选手的回答进行参照比较,然后通过评委的点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有时甚至使观众恍然大悟,产生出一种茅塞顿开的,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电视观众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江西五套中国首届诗文朗诵大赛活动已胜利完成,但它在社会上激起的余波还在震荡。众多曾经参赛的选手正在回顾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更多的朗诵爱好者在准备来年的比拼。朗诵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使节目的收视率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电视传媒本身的文化品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且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电视工作者应有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千年短裙》;原生态民俗文化;典型范本;民族情结
《千年短裙》是黔东南著名作家李文明先生的代表作,并于2012年被中国文联选中,且呈送中央相关领导阅读。这部书不仅向世界再现了黔东南短裙苗的民情风俗,同时也为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声誉,作者因此进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本书还受到现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先生的高度赞誉,段宝林先生亲自为这本书作序,在书序中,段老先生不禁赞誉道:“这部散文集不仅是苗族历史、民俗的真实记录,而且也是一部艺术的散文,其作者是深得艺术真谛而又能挥洒自如的大手笔。”[1]2在《千年短裙》中,作者全方位地给我们展示了深居在黔东南大山中的“短裙苗”的历史民俗。由于作者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短裙苗”,所以这部作品饱含了作者的民族深情,他不仅对本民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追溯,还给我们展现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及情感,使得我们不仅是对这个民族坚韧的惊叹,更多的是对这个民族其文化的崇敬,还携带着因为现代化文明进程的加速,对这个民族文化面临遗失的焦虑和惋惜。作者本着对本民族历史、民俗的真实记录和特有的民族深情,为我们书写了这部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大书,让外面世界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到“短裙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体会到人性中的真善美。
一、对短裙苗民族历史渊源的追溯
苗族,作为一支古老的民族,因为历史原因,长年生活在大山之中,几乎与外界隔绝,所以,在我们学习的历史书中,很少提到过他们,而他们也对历代的历史变迁几乎浑然不知,只是按照祖先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过着他们的生活。作者为了拯救本民族这部厚重的历史,也为了慰籍自己以前不敢直视本民族落后的表现,作者怀着愧对本民族的心理,决定尽己所能,向世界真实地展现本民族的历史。作者的故乡在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这个乡由两汪、加簸、空申、空烈、柳吉、加卑、乌洒七个自然寨组成,共四千多人口。由于这个族群的妇女身着连滚边在内约有7寸长的百褶短裙,故称“短裙苗”。作者从小就生活在自己的族群本土中,在不懂事的时候,还因为本族群的落后而感到自卑,但是随着自己文化修养的增长,他越发感受到本族群看似落后的背后所蕴含的鲜为人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短裙苗”后代,他开始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于是就开始了对自己所属族群“根”性的探寻,挖掘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从文中我们看到作者查阅了很多诠释苗族的资料,如在“有这么一群人(代前言)”中,作者查阅的资料有《百苗图》《百苗图校释》《百苗图校注》等,这些资料里,都对苗族,特别是短裙苗的服饰、分布、各地异同都做了解释。本书的记忆是从对“儿时的伙伴”的追忆开始的。文中的这段也给全文定了一个基调:“农民活着,农民梦着,农民辛苦着。”[1]10除此之外,作者更多的是通过艰辛的田野调查来追溯。文本虽然许多地方无法考证,所以没有肯定的诠释,但通过作者不辞艰辛的田野调查,我们确实也对这个民族的渊源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在“短裙苗从哪里来”一节中,作为短裙苗的后裔,作者带着好奇,当然,更多的还是对本民族的一种责任感,引经据典,爬山涉水,采访当地老人,追溯着“短裙苗”的由来。虽然大家众口不一,但从中我们还了解到,苗族人民的这部生存史,是背负了很大的历史重荷的。比如,作者在采访老人中得知,空神人的祖先是从东方迁来的,可是他们当时的大坝后来被汉人霸占,无奈之下,只能向西迁移,后来是靠用巫术来诅咒汉人的欺骗。再后来他们一边向西一边打猎,后来因为看到一只猎狗打猎回来,身上沾有白浮藻,凭着生活经验,老人们就知道这里有水,便认定了那里就是他们定居的地方。除此之外,作者还查阅了《榕江县志》,努力寻找苗族的历史踪迹。在《千年短裙》中,尽管很多资料都出自代代口传,但作者却不辞艰辛的追访着本民族的历史,正如他在文中所述:“为了更贴近一些,更深入一些,每个村子,每个苗寨,我都走过三次以上,有的寨子所到的次数已多到记不清了。我记录的笔记,录下的歌谣磁带和冲洗出来的照片足有几十斤重。”[1]5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除了对自己祖先的敬重,更是想理清本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推介
现代文明步伐的加速,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很多原始民族村落和文化也因此遭到无情的吞噬。作者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落后的家乡走到了文明的都市,但却时时刻刻不忘记本民族的文化,并想方设法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宣传做出自己的努力。这种情结在《千年短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歌”文化
歌曲常常是人们抒发和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很便捷的方式,由于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落后,很少有人会通过文字表达来表述自己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最佳形式就是———唱歌。不管是谈情说爱,还是倾诉自己的不幸生活,很多少数民族地方,都是以歌会友,用歌传情,作者的家乡当然也不例外。比如,作者在“一段老路”一节中,再一次走访回家路途中,因为没有车了,就决定走路回家,走的就是这“一段老路”,在作者深情的描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那时的年轻人约会,不像现在有电影院、咖啡厅等地方,当几个村子合意的青年男女想要聚会,就相约来到这段老路,砍下一些大树,搭起了歌堂。这个歌堂留下了作者很多美妙的回忆,让他感受到了城市中没有的自在悠乐,我们也随着作者的回忆,仿佛身临其境,畅游在那些寓意含蓄的悠扬歌声中……正如作者所描述的“歌堂四周是高山密林,风卷林涛,遍地蝉声。”“我们的歌声在森林里穿越,与自然之声合成美妙的乐章。这种场景的歌唱,真是无拘无束无遮拦,自由自在。”[1]45当然,家乡人民的歌声也传递着他们不幸的生活信息。比如,作者在“老丢的美丽与凄凉”一节中,我们看到是孤儿的老丢当年能娶上媳妇,就是因为他的特长———能唱歌,但是后来因为自己的残疾和贫穷,妻子离他而去。老丢的悲苦,无处可诉,只能在孤独寂寞时,把这种悲苦寄语于歌里。村里的人们只要听到老丢的歌,都会不由自主为他的悲苦生活而流泪。他的歌虽然比不上大家的谱曲和作词,他的歌声虽然没有歌星们的美妙,但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歌唱。这就是“短裙苗”最淳朴的抒情方式,开心时,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悲伤时,倾诉自己的悲苦境遇。
(二)踩芦笙
芦笙,是苗族的一个很重要的图腾标志,说到苗族,不由得会想起芦笙,说到芦笙,不由得会想到苗族。苗族的芦笙,让很多外乡人更加觉得这个民族的神秘和魅力。苗族人们也把芦笙视为“神物”。作者在书中是这样表述他们对芦笙的敬仰的:“自古以来,苗族人把芦笙视为族群的灵魂,把它当作母亲的化身,当做图腾加以崇拜。”从事庙东文学研究的专家们也这样赞誉和评价芦笙:“苗族芦笙是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文化形态,芦笙词是一部口传心授的诗歌体百科全书”[1]51。逢年过节,踩芦笙,这是苗族人民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最直接的身心共悦的表达方式,村里的人们,包括常年出门打工的青年们,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对它痴迷。苗族的祖先们甚至为了节制年轻人对芦笙的痴迷,还硬性规定了跳芦笙的时间,用带有宗教色彩的乡规来约束人们的兴致。但苗族人民对芦笙的热衷一直伴随着这个民族的存在。
(三)对大自然的自觉庇护
在《千年短裙》文本中,作者把自己家乡的古树林称之为“心灵的绿荫”。当城市到处修筑高楼大厦时,作者的故乡却还保存着郁郁苍苍的古树林。其中好多树木还是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的植物。之所以称之为“古树林”,就是因为这些树木起码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也正是这些古树林,见证了这个族群的悠久历史。在大范围砍伐的今天,这些古树林能保存下来,也是得益于家乡世世代代人们的自觉庇护,甚至是用生命的庇护。当政府因为需要,准备对这些古树林进行砍伐时,面对国家的强大政策,家乡的老人们不懂得太多的道理,但是传承世代家族的相约乡规,当古树要被砍伐时,家乡的老人们表现了无比的愤怒,并对砍伐者宣称:与树同生死。就是这样,家乡的一代又一代的老人们,面对砍伐,都在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用生命呵护古树林,并还定下了严格的“榔规榔约”,让后世子孙们继续呵护这片古树林。这让我们在此见到的不光是这片葱葱郁郁的古树林,更让我们见到了这个古老族群代代相传的优良品质———对大自然的自觉庇护。
三、对故乡人性美的展示
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黔东南也越来越被外界的人们所了解。“山美、水美、人更美”,这是很多到过黔东南的外地人的评价。人的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情、人性之美。
(一)热情好客
苗族人对远方客人和远在外地回家的人,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开心和热情。现在都市人,几乎人人都有电脑、手机等,所以,让人感觉虽然隔得很近,但是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远。可是到了乡村,因为远离了这些电子产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远,但是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近。村子里,不管是谁家来了客人,只要知道,哪怕隔得很远,只要听到类似的消息,他们都会很开心,甚至把远到的客人当成自己家的客人来款待,毫不吝啬地从家里拿出最好的菜聚到一起,和客人举杯换盏,仿佛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要是自己家乡人回家,他们更是无拘无束,排队轮流邀请到自己家里吃饭喝酒叙旧。
(二)对亲情的无私奉献
在《千年短裙》文本中,最让人难忘又感动的莫过于作者的堂奶奶———务西。务西虽然有着悲苦的身世,但是她却用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呵护着身边的亲人,哪怕是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人。由于小时候,她和姐姐误食了母亲用来避孕的药水,从此,两姐妹就不再有生育力。在农村,不会生育的女人会被族人无比的歧视,在自己村里呆不下去了,务西的母亲只能带着她和姐姐出去乞讨,在乞讨途中,路过作者的寨子,务西就嫁给了刚刚死去妻子的作者的堂公为妻,开始了她又当后妈,又当后祖母的悲苦人生路。随着堂公的去世、堂公两个儿子的去世,尽管生活是那么的艰辛,命运是那么的残酷,作为一个女人,务西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几乎破碎的家。虽然不能生育,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务西从来都把堂公的孩子和孙子都视为己出,全身心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如:由于生活贫苦,她担心孩子们吃不饱,在几乎找不到吃的情况下,她把挖好的蕨根粉参杂野菜杂粮,煎成粑粑的形状,让孩子们能有兴趣吃。孩子的眼睛掉进了沙子,她用自己的舌头卷出来,也许我们看来是很不卫生、很不科学的,可是,这一举动恰恰是务西对孩子们无私的爱的表现,甚至用舌头卷沙子,成了务西闻名村庄的绝活。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务西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不被饿死。所以,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公认:务西是天底下最好的后妈。务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更是没有上过学,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所作所为,给我们诠释了如同沈从文先生笔下一般的“人性美”。在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今,其实很多保护做得是不够的,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众多瑰宝,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真正走进非文化遗产中,了解它们,认识它们,理解它们,从而自觉保护它们。李文明先生在他的这本《千年短裙》中,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书中不仅满带民族激情追忆了“短裙苗”悠久厚重的历史,而且也向世人展现了黔东南“短裙苗”的特有的风俗人情,让我们对这个深居大山中的这个族群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敬意。《千年短裙》不愧为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典型范本,这本情牵“短裙苗”的作品,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情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幼儿教育;现状问题;建议
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悠久文化中的一大重要部分,要想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大途径,学校教育起着主渠道作用。
我国建设国家的一大口号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美好家园,这也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心愿和奋斗的目标。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急速的加剧,这都要求文化要有多样性,所以,多民族国家应该传承并发展各民族的文化。然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的部分文化开始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如何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便显得非常重要。
一、幼儿教育中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现状问题
1.课程单一化
在民族文化课程中,幼儿接触的形式仅仅就是通过书本的教授和老师的介绍。偶尔会通过一些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艺活动、节目表演来开展宣传蒙古族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仅仅只靠这些单一的课程形式不能够充分地让幼儿领会到蒙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些课程中缺乏实物的接触,幼儿难以感知,只是机械地死记,无法真正理解,从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教育形式化
教育者自身对传统的蒙古族文化理解不够深刻,对于课程的开展只是为了应付校方对老师的硬性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教育者缺乏自身的民族文化修养,课程的教授不够深刻,活动的形式单一和僵化。长期下来,形成教育者教授的形式化,严重阻碍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传承。
3.力度薄弱化
在很多蒙古族的学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设置有民俗课程,但是民俗课基本上被主课所占用。因为很多老师认为民俗课程对幼儿来说作用不大,大量时间用在上面“不值得”,因此这些民俗课程常常被主要的课程所占用。
二、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如何更有效地渗透幼儿教学
1.彰显民族特色
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至今也是蒙古族引以为豪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积累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策略,并形成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蒙古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同化而开始改变和不被重视。面对严峻的情况,教育者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幼儿教育开始,开设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各种表演、游戏、实地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各处都能体现民族特色,例如他们的衣食住行,随处可见的装饰艺术、雕刻艺术、刺绣、建筑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彰显传承蒙古族独特文化为主旨,彰显本土文化。
2.文化多元共生
当今的蒙古族地区在长期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情况之下,已经形成了多样性文化的局面。但是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本民族文化的消逝和同化。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幼儿教学中必须以蒙古族本民族文化为主要传承的内容,与此同时兼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既不能要求民族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也不能只要求民族文化而忽略主流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做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蒙古族幼儿的教育当然要符合蒙古族幼儿自身的发展,这与蒙古族幼儿自身环境和主观条件息息相关
幼儿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喜欢用形象的思维看待身边的事物。然而在幼儿文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以成人的文化方式和角度去约束幼儿的各种行为和思考,这严重影响幼儿对传统的蒙古文化的正确认识,容易对民族文化失去应有的兴趣。
4.塑造幼儿民族性格
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对一个民族在形成、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理解和自觉意识。草原是蒙古人生命的摇篮, 蒙古人对草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较为动荡的社会现实,使蒙古人养成了真诚忠义、顽强的性格。为了使这样坚强的心志继续在蒙古人们中延续,教育者在幼儿教育时,应当培养其勇敢无畏的顽强性格以及真诚、忠义的个性。同时还要增强幼儿的民族凝聚力。通过对蒙古民族文化的传达,让幼儿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领会到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总之,蒙古族幼儿在教育中,对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大重要课题,需要教育者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同时需要教育者在生活中也向幼儿进行定量的蒙古文化的教育,达到真正从幼儿时期开始渗透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方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化进行传承,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学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哪些?我们该如何评价?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本文试以凯里学院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解答。
一、加强科研投入,切实保护传承基础
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活动的投入主要有这几方面作用:通过科研活动可对少数民族语言、风俗、艺术表现、建筑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该民族的的历史、文化等特征,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了解该民族的精神内核。这样,一方面可最大限度的通过相关民族研究活动的结果,留存其民族原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将对少数民族的研究结果与主流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后,我们可寻找双方不同的特点,从大的研究层面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而加强科研投入,可利用经济力量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通过学校的科研支持,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更为侧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上去。而这些课题都是研究人员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地区民族文化而提出的,是有针对性、有目标的科研任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护、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个有效的系统的组织机构可为事物发展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持。而建立相关研究部门或基地,一方面可保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能够进行下去;另一方面能将科研人员进行有效地组织,避免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以争取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更多的成果。争取建立起完善的科研体制,从而有效率地进行同时同步的传承工作和教学活动。凯里学院正是看到了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科研平台建设。该校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申报并获准成立了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吸引了一大批校内外科研人员,有效地推动了基地建设和原生态民族文化理论研究;二是设立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原生态民族歌舞中心管理机构,使得该校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体系趋于多样和完整[2]。仅在2011年度,这两个中心的专职及兼职研究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科研成果就有100余篇[3]。总之,通过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可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力量保证。而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实物进行留存可为日渐消失的文化提供实物依据,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唤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在传承和发展当地民族文化上具有低层次性和迫切性,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促进民族文化在民众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注重对乡风民俗的培养,让民众在生活中产生运用本民族优良文化的习惯。其次,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并能够促进本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7年,凯里学院在原来“苗侗文艺馆”的基础上完成扩建“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其目的是把该校多年来收集整理的民族民间文化加以保护、研究,使之成为有别于其他同级院校的一张精美的名片和对外宣传的舞台。在这一基础上,校方多次划拨专项资金供博物馆去民间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实物展品,包括清水江文书及其他苗侗生产生活实物。建立“博物馆”是较好的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活态保护的方式,因为最能继承保护文化原有价值的大多是最传统的传播方式,随着“博物馆”的建立,能让“人际传播”这种最接近其原始状态的继承保护方式,通过“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得以实现。博物馆能使用多样的方式方法保存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民俗状态等,这不仅对其保存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而且也可以满足科研者们的需要[4]。该校的这一举措,一方面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通过参观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实物,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供查看的物质实物。
二、合理设置课程,转变学习模式
“课程”与“文化”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是文化的精华表现,是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文化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理解和认识的总结。一方面没有“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课程”;另一方面,如果缺少“课程”作为手段,那么“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就无从体现。而课程的设置方式可影响教育接受体———学生的感受和后续学习效果。在民族地区高校设置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时的思考方向是要让民族文化知识进入课堂,在各学科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5];要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出发;要从如何让外民族的学生对所学习的少数民族文化由没兴趣向好奇、由好奇向最后认同这个民族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课程设置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正是从这点出发,凯里学院从2004年9月起就启动实施了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近几年来,特别是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该校进一步明确了“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以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体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有效地推动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该校的民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如下图:图1凯里学院民族文化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图同时在教学课程改革方面,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号召下,凯里学院民族文化教学课程开始尝试进行改革,不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且采用互动交流教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初步的成绩。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也正在开展,凯里学院曾多次组织教师召开民族文化教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并积极听取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意见。通过构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该校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在课程中引进少数民族文化,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主动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进而达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目的。
三、通过校园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与相对单调的课堂学习相比,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校园活动可采用的多种手段,也可以对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多方位的展现。这样一些直观的展现形式能够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进而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6]。在凯里学院,标志性的几项少数民族校园活动分别为:每年一度开展的以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为元素、与现代健美操动作相结合改编成的反排木鼓健身操比赛,已经举办到多届的凯里学院少数民族原创歌曲大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苗侗风情艺术作品展等。这些着眼点不同、展现形式不同的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并倡导学生参加。而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则使学生在参加活动或者是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对地区的民族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而不自觉地了解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当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人文环境和学生生活时,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将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的碰撞交流,并不断地在交流互动中进行开拓与创新,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得到发扬光大的同时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四、“引进来,走出去”,构筑传承网络
文化的传承并不只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高校进行文化传承教育时,如何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同时对社会进行反馈,也是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与政府社会进行合作,获取政策及经济方面的支持外,凯里学院还聘用当地一些土生土长的民间歌师、绣娘、手工艺人等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开设培训班、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地区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除了“引进来”,还需“走出去”。学校的文化传承教育不应局限于在校学生,我们应该看到学校之外还有很多教育接受者,只有将社会文化传承的范围扩大到学校以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凯里学院从“服务地方”的立足点出发,每个学期都会与当地教育局合作开办针对乡镇一级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培训班。这个“校长班”所设置的培训课程中就包含有关于州情、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对乡镇中小学管理者进行民族文化培训,可以让这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者明白当今社会并不是主流文化才是“唯一”的文化。引导他们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如在课程设置中,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体育等课程[7]。通过以上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由外在到内核、由基础到提高、由形式到精神的传承教育形式所构建的全方位的传承教育网络,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扶蓉.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3]凯里学院.2011年科研成果汇编(内部资料)[G].凯里:凯里学院,2012.
[4]谢琛.贵州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
[5]黄家锦.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6]张雪梅.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以凯里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其经常被高校美术教学做体现和融合。归根结底,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及有效融合,使高校美术教学传达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以此达到高校美术教学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石。(一)民族文化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深厚的资源和素材。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诸多素材,使高校美术教学所必需的资源更加丰盛,不至于处于素材资源过于贫乏的状态。一旦素材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才能放开视野,打开思维,从民族文化中寻找能够为己所用的内容,并将其合理融入教学过程当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对民族文化乃至我国的文化历史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如此,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彰显和发挥。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美术作品体现一些特色的内容,而民族文化无疑为美术教学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提供了基础,使之成为了可能。(二)高校美术教学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年轻人的思想意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致使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严重削弱了民族文化应有的社会地位。同时,高校美术教育的责任比较缺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还需提升。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但是,我们反观高校美术教育,如果做以合理可行的调整,其仍然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民族文化是人类的思想结晶,而美术教育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来表达展示内在的东西。(三)民族文化和高校美术教学的关系。在高校美术教育进程中,民族文化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为美术教学积累了大量可运用、可传承的资源;高校美术教学也为融入及传承民族文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得民族文化被更多的学生所认知和认可,并能够有效地融入在美术作品当中。不难看出,二者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互相依存,互相发挥作用,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发展性的保障。
二、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已经明确,民族文化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些素材的应用和传承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将民族文化所提供的素材加以运用,才能使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得以全面体现和发挥。(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不可回避地需要在学习或者作品中传达出传统文化,可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高校美术教育为其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平台。很多关于和气、孝道、诚信等内容的美术作品都对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不难得出结论,民族文化传统能够在很多美术作品中体现,美术作品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宣传途径。最终,高校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健康和谐的思想意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本质上说,高校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宣传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媒介。(二)弘扬本土特色文化。美术作品往往在每个地域都会有其存在的土壤。因此,民间美术作品更多的是反映当地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内容一般都专属于特定的文化区域,是当地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了富有浓厚风土人情的民间美术作品,其成功之处往往体现了当地生活的特色,使人们对其印象更加深刻。最终,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为弘扬本土特色文化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老师往往会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美术文化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选择美术素材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三)开拓民族的创造性思维。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民族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融入更多的内涵,以此来反映更多人的内心想法和主观愿望。而这种变化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被充分深度地激发出来,才能被高校的师生所接受和传承。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必然会在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前提下,结合崭新内容所反映出的理念,而实现再创作再创新,进而为更加便捷地宣传满足特色文化、展示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构建坚实的梯台。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从而为学生开创创造性思维做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美术活动上的改变或者调整。
三、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加以传承的原则
高校美术教学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营,其不能毫无准备地进行,而是应当在弄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一定的原则,使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得以全方位地彰显。(一)自我认知原则。自我认识原则要求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对本专业的教学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和审视,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明确美术教育的深刻内涵,如此,才能对民族文化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否则,缺乏对本专业的深刻认知,就无法意识到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会荒废很多有益的民族文化素材,致使美术教学的内容更加单薄,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二)与时俱进原则。如前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使其原有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阵营的重要版块,其必然也要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就要承担起再次认知的功能,随时将民族文化的变迁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模式等元素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以便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拿捏好更多的民族文化内容,掌握更多的美术学习技巧。(三)批判传承原则。民族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能够运用到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传承民族文化,也要有所选择,能够与美术教学实现有机融合的内容,可以加以传承,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可以传承。如果囫囵吞枣式地加以传承,而没有任何的筛选,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反而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过滤掉一些过于粗陋的内容。可见,对民族文化批判式地加以传承,才能对高校美术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有效策略
明确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则,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相应的策略,保证这些策略在传承原则的指引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美术教学,使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更为有力地推动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一)老师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及时引入民族文化。老师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老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其调整做出及时的转变。老师应当对当前民族文化及其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做以深刻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民族文化。同时,一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过于片面,不能将其与美术学习实现很好地融合,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拉近民族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更好地应用于美术学习,为美术专业今后的深入学习或者美术作品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着力优化美术课程,为传承创造便利条件。若想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找那个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就必须针对高校美术课程进行优化,使其具备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和能力。首先,以丰富美术课程为契机,合理融入民间美术赏析内容。民间美术赏析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其丰富了高校美术课程,同样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好奇心,让民族文化内容充实他们的知识系统。其次,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特色文化,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构建更加丰富,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比如,如果学生在河南高校就读,可以在美术课程中引入河南年画图案、开封汴绣图案等优秀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优势,从而对高校美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个全心的认知。再次,针对教学目标编写专门的教材,满足文化传承的需求。高校老师教育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学者、民间美术家进行沟通,共同努力,编写一套专门的教材,提升学生合理利用传统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高校美术教学目标的关系的认知。如此,学生就会对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等事宜加以深入了解,从而利于今后的美术创作,利于美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打造老师过硬综合素质,为文化传承积累人力资源。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撼动,其必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因此,高校应当注重老师综合素质的大力培养。首先,高校应当重视对老师的再培训再学习,让老师学习和巩固相关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利于其与美术创作的有效融合;其次,高校还应当聘请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到学校给老师授课,让老师查找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通过民族文化传播者的点拨,获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传授给学生,让学习受益。(四)重视实践活动,确保文化传承效果。很多时候,实践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其与现代美术教学的完美融合。首先,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在校内建立美术基地,结合美术课程优化的目标,建立专门的工作室,使民族文化能够真正走进高校美术教学;其次,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活动,可以与当地的文化部门进行联系,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好提前量,使学生的美术能力能够得以运用和施展,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实习,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素质。
五、结语
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民族文化能够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资源。因此,我们必须认同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坚持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使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得以传承,从而提升高校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怀儒.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
[2]包双梅,民族民间美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3]皇甫娟.中原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宏观思考[J].艺术教育,2015,(02).
关键词:传承场;变迁;惯习约束
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在一定的场中进行的。一切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传承场,这是每种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呢?首先还得从场说起。按字面的意思,场是指平坦的空地,或者是许多人因事聚集的地方。当场进入文化领域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文化领域的场主要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场而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或者说给它下一个定义:传承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介实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延续的空间、平台和通道。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产生在偏僻、边远、与外界交流较少、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综观当下民族文化在乡村的发展,经过市场的展示,到舞台的表演,贵州民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场域变化中,而场域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种文化事项的差异,比如方言差异、民俗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这是一种共通的社会现象。
1、农村
农村,针对城市来说,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贵州农村,就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较为封闭,生活基础条件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生活的同质性,一方面制约了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中又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延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由于居住封闭,无法与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保证了各民族文化不致发生变迁;由于其生产方式是结构单一的农业经济,稳定而单一的农业结构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无形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
2、市场
贵州集市属于乡村定期市场,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办的市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自然地理阻隔,但仍然不能割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群众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地区开始定期摆摊设点,将自己拥有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并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在集市上,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
3、舞台
舞台起初是指村庄里的表演场地,规模较小,具有无偿性和不固定性。后来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添加各种效果并带有报酬性的较大规模的演出场域。舞台不仅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既包括民间传统礼俗中的民俗活动场地,也包括为各种欢庆活动而举行的现代演出舞台。随着时展,过去那些义务展演的文化表演活动几乎看不到了,即使是婚丧嫁娶,人们也会按照不同地区的规则收取一定的费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无污染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正在被大力挖掘和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利润,其演出场域也因这种利润而增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结果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扭曲: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内涵逐渐通俗化、流行化,表演队伍逐渐壮大,表演形式也发生变化,民族传统文化在各种场所中都有出现。各种新时代的元素都融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使用的开放状态,于是,民族文化开始走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单一舞台,走向能为承办方带来更多利润的多彩表演空间。
从农村到市场,到舞台,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发生着历史改变,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场域的变更,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差异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场域的转移,既打造了贵州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也见证了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是一种本体契合的关系:特定的场域产生特定的惯习;特定的惯习创造特定的场域。惯习约束在最初阶段,可能是一种被动的制度管辖,经过长期制度下的规范行为进而生发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导致一种传统力量约束着行为。约束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有三种:礼俗制度、市场制度、政治制度。
1、礼俗制度
礼俗制度是指民间的各种风俗仪式习惯,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或成文的规章制度,但却以“传统”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贵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所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赋予了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经验方法等。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风俗习惯、礼俗制度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规范制度,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人们按照各民族特有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保护壁垒。
2、市场制度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益或利益加以控制的场。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供求关系,即你有需求,我有供应。
这里引用市场制度,用来说明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明显的掺杂有“商品”气息,成为你有需求,我有供应的市场行为。
旅游市场和庆典舞台在市场制度的影响下,一方面冲破了民族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另一方面也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使民族传统娱乐文化活动由村村寨寨举行,逐渐向集中地点举行,由人人熟悉并随心所欲参与转向由部分人或爱好者掌握并有组织表演。同时,在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驱使下,许多节日文化的内涵、服饰与建筑等的功能与意义遭到削减或是发生变异。
3、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