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汶川地震英雄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

第1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地震。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小英雄事迹,在大灾面前,这些小英雄们,的身上体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祖国的希望吗?,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在这些小英雄中,我最敬佩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陈浩。

他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年仅12岁,在地震来临时,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向楼下跑,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安全地带。他转头一看,身后的一个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陈浩奋力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就在此刻三四米高的砖墙倒塌了,女同学安然无恙,而他却被埋在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背部多处受伤,但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惭愧的。”

听了他的事迹,我受到强烈的震撼,或许成年人都不一定做不到,可是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却做到了。我也很惭愧,我们生长在优越舒适的环境中,过惯了惟我独尊的生活,临危不惧,助人为乐精神正在逐步消失。他的事迹唤醒了我们他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中国人的骄傲。我很敬佩他,我会向他学习,向所有这次地震灾害中涌现出的小英雄们学习。

第2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例外原因一:

虽然,他是北大毕业滴,学习不错,可他滴品德智商比弱智还低,接近于0,可怜滴孩子,估计从小学到大学品德压根没到过十分,唉~~

例外原因二:

人家在博客上说了“地震时,就是我妈我也不救。”一个连妈也不救滴人,指望他去救学生?有点异想天开,呵呵!

例外原因三:

关键是人家他不救学生是有原因的,你想,如果他救了,别人不就没有救人的机会了吗,他要不救呢,就又出一位英雄啦,他这是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以自己的无耻,衬托别人的高尚!这是什麽精神?这是宁愿自己被人骂“不是东西,枉为人师”也可以舍掉自己的脸的精神!多麽高尚啊~~~~~

如此这样一个“好人”,大家还要骂麽?

第3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我读过不少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其中,一个叫熊弼呈的六年级男生的事迹人我感触很深:熊弼呈市北川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坍塌的教学楼里救出被困的同学。过去,在同学们眼中,熊弼呈市一个胆小的男生。熊弼呈的同学说:“以前的他有时候还有一点娇气。有一次他摔了一跤,他就不停地哭,后来到校医室检查,结果他毫发无损。于是我们就一直笑他。”

这个印象因为那场地震完全改变了。地震来了,熊弼呈敢跟同学们跑出教学楼,马上又转身冲了回去。原来,熊弼呈想到了比他低一年级的弟弟,他要回去救弟弟。几分钟后,被他就出来的并非是他的弟弟,而是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安全了,熊弼呈又回去救弟弟。但这次被揪出来的也不是弟弟。熊弼呈说:“我看到那个同学的脚受伤了,于是我用我的红领巾帮他勒住大腿。”后来熊弼呈才听说弟弟已近安全地逃走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熊弼呈了不起。他本身很胆小、娇气,可是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他居然南科夫心中的恐惧,勇敢地冲进教学楼救其他人。

第4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今天,我读了财经日报的政经新闻版的一条叫“人性光辉大爱无言”的新闻。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那条新闻主要讲了在地震发生是一些人的英雄事迹,其中的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7-28日那天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就在地震发生时正在给两名学生上课的年轻的舞蹈老师汤鸿一把把那两名学生推到了墙角用自己的手去挡住了倒塌的墙后来人们从废墟中看到了这催人泪下的一幕,那个老师仍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孩子,后来那两个孩子都幸运的活了下来。我看到了这里心情很悲伤。我觉得这位老师真是太伟大了,她能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还为别人着想。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为她沉痛的哀悼,希望她能安心。

还有一个人让我很敬佩,他叫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汶川大地震中,这样催人泪下,感人的事迹太多了,数不胜数!

他们不是名人!但他们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第5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牵手你我,与爱同行吧!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们不会忘记在2007年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市的故事。这个人就是孟祥斌,他是个年仅28岁的青年军官,为了抢救一名素不相识的青年女子,在寒风凛凛的冬日,毫不犹豫的跳进了冰冷的婺江。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子脱出水面,挽救了女子的生命。因为孟祥斌的英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所以被称为“金华市见义勇为勇士。”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与爱同行的人,就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和无法统计的损失,汶川需要大家拿出爱心去支援他们,为此,我们学校举行了捐赠四川人民的活动,徐鸣仁同学在与爸妈的讨论后无私的捐出了500元,闻思哲同学捐出2000元。全班43位同学,都把自己平时生活中节约下来的零用钱捐献出来,在吴山广场上有捐献血给受灾人民的爱心人。爱心源源不断的冲向四川。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的道理,只有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

遭遇困惑,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度。心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助心,怀感恩。有仁慈,才更坚强。

第6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日历在悄无声息地翻动着,“5月12日”轻轻地、闪闪地跳到了我的面前。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刻意描绘,这朴素的一页纸,却仍旧闪烁着昔日的点点滴滴。

一年前的5月12日,在祖国大地的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让人痛心疾首的大地震。经历过许许多多星罗棋布的大小事件后,尽管一年后的今天,灾区的人们也已经开始逐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些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人们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冒着生命危险步行几十公里进入北川执行救援任务的部队官兵那坚定的步伐;人们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埋在废墟里等待救援的小男孩那渴望生命的坚毅眼神;人们始终不能忘怀的是日理万机仍赶赴灾区坐镇指挥的温总理那临危不惧的慈祥面孔……。

当“5。12大地震”发生以后,我十三亿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震惊了!“地震无情人有情”,人们为在自然灾害中死难同胞悲痛悼念的同时,立刻行动起来,为灾区的救援行动献计献策!过去的中国,国力不够强大,经济不够富裕,要想第一时间就开展救灾行动,真是谈何容易啊!现在,经过改革开发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力也变得十分强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温总理爷爷亲自“挂帅”,在第一时间就乘坐直升机赶赴灾区坐镇指挥。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把大量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所有中国人都特别珍惜这次帮助同胞重建家园的机会,都为“汶川大地震”忙碌起来了,他们各自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中国人民把自己的智慧都凝结在了一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帮助着灾区人民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

从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这股无形的力量默默地支撑着我们,帮助我们战胜死神。“汶川大地震”后,全世界都在援助它。现在,灾区已经鸟语花香,全不像以前的死气沉沉。此情,如一根长丝,系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它,永远也不会断,永远连着所有炎黄子孙的深情厚意。

第7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你们好!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名字叫许江南,现在青岛集美学校四年级四班读书。

这封信是我在2008年写给你们,2008年,既是中国饱受灾难的一年,也是中国收获梦想的一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史留下了辉煌一页的体育盛会。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在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中,描绘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壮丽画卷。我们祖国作为东道主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的新历史。同时,我们学校还举行火炬传递的活动,我作为一名火炬手,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惊艳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成功升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奥运,使世界认识一个人文的体育的中国。神七,使世界认识一个经济的科技的中国。

还有一件特别的事也要告诉你们,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造成近7万人遇难,8000多亿元的财产损失。面对灾难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涌现出了许多业英雄事迹,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其中,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我虽然年龄小不能到抗灾第一线,但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活动,我向灾区捐了200元,虽然钱非常少,但是能为灾区小朋友作一点贡献,我感到特别的高兴,我要在明年过春节的时候再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一些钱,让他们能过个快快乐乐的春节。

祝你们学习天天向上。生活愉快!

第8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6月4日,一封饱含深情的表彰函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柳池镇人民政府,“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平凉市武警8670部队政治部,这封“迟到”的表彰函,讲出了武警8670部队无线连士官樊凯在休假期间带领群众英勇救火的感人故事。

4月16日,正在休假的士官樊凯在岳父开的茶楼里帮忙。下午,柳池镇丁亚村八组村民燃烧秸秆不慎引发山林大火。

“不好,着火了!”樊凯看到不远处的山上冒起浓烟。他找来斧头和铁锹奔跑着赶到1公里外的现场。大火借着山风从山脚向山上狂窜,600多亩人工种植的松林坡和2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一棵棵雪松、油松瞬间被烧成“火树”,人站在10多米外都烤得脸痛。

“千万不要慌,都听我来指挥,不要到上风口去灭火,更不要到山间鞍部去灭火,这样容易造成缺氧窒息和人员伤亡!”樊凯劝阻了10多名准备上山灭火的群众。他一边让人打“119”报警,一边将50多名群众划分为隔离组和灭火组,忙乱的现场顿时变得井然有序。

“请相信我,我有灭火经验!”樊凯对3名闻讯赶来的镇政府干部说。镇党委副书记蔡爱琼和副镇长杜章硬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主动请战,便同意让他组织指挥。为缓解工具不足的问题,樊凯用斧头砍掉松枝,制作了30多把简易的灭火工具,确保人手一把简易的“灭火器”。

“让3位村民到对面山上负责观察,交流电话号码用手机进行联络,遇有山风和回旋风,用手机报告指挥组疏散群众!”樊凯给副镇长杜章硬建议。说完,指挥10多位村民迂回到安全地带砍树、深挖隔离沟,自己带领20多个村民冲向火场,用树枝、铁锹、拖把等工具拍打火苗。

100多米宽的“火龙”已燃烧到山腰。由于救火匆忙,樊凯没来得及更换衣服,头发、眉毛被烧焦,脸部、腿部6处被大火烧伤,胳膊和脚上有12处被荆棘扎得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忍受着烈火炙烤和身上的疼痛,咬着牙、挥舞手中的铁锹,如同一名冲锋的战士勇猛、顽强。

两个多小时鏖战,过火达30余亩的森林大火被成功扑灭。有着两次灭火经验的樊凯顾不上休息,又带领村民展开“拉网式”排查,直到发现没可燃的暗火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岳父家。

大家谈论着灭火时的惊心动魄,却发现指挥灭火的那个小伙子失去了踪影。

他是谁?是哪里人?为什么救火后却悄悄消失?“他好像是镇上茶楼老板刘勇的女婿!”群众刘宝玉说。经过四处打听,大家终于在镇人民医院病床上找到了昏迷的士官樊凯。

第二天,这场大火和樊凯带领群众英勇救火的事迹,经过镇广播站报道后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面对前来探望的地方领导、青年学生和新闻记者,樊凯这个有着8年兵龄、5年党龄的老兵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是军人就要敢于担当,抢险不是为出名挂号,请你们还是采访其他群众吧!”面对镇广播站记者的“追问”,平时不善于言谈,略显羞涩的“大男孩”委婉拒绝了记者采访。

据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这次山林大火发现及时,灭火行动迅速有力,使近600亩的松柏林免受火灾,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樊凯功不可没。

此时,假满归队两个多月的樊凯,奉命去南京参加武警部队汽修集训。对于此事,樊凯归队后从未向身边战友提起过,直到部队接到请功的表彰函后,他英勇救火的英雄事迹,才在警营中爆炸性地传开。

第9篇:汶川地震英雄事迹范文

一、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认识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灾后师生对应对灾难文化的需要,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着力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让全校师生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提升应对灾难能力。对此,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涉及校内各部门和各学科。只有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实现全校师生与校园文化共同发展。为此。我校主要从健全机构、建设队伍和完善制度这三个方面,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积极性,确保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1、健全机构,从组织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学校在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中进一步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由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督促和指导,德育处负责,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协助,团总支、大队部、学生会、年级组、教研组互相配合,统筹和实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从组织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2、建设队伍,从人才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为了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两支队伍的建设,即以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学生队伍的建设,通过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意义、内容、方式、手段、意义的引导,鼓励他们承担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重任。

3、完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为了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得到规范发展,确保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将其纳入校内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在《江阳西路学校章程》里明确规定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并配套制定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实施细则、评价办法、奖惩条例等,使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上保障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二)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根据灾后新形势、新要求对校园文化的丰富和提高,其重点是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所以这项工作必须源于校情,切合实际,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原有的校园文化元素的关系。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促进灾后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将其与原有的校园文化元素对立起来,而是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原有校园文化中安全教育元素就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2、处理好应对灾难的文化设施与已有的校园文化设施的关系。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整合已有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广播、橱窗、板报、专栏等硬件设施的作用,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整合已有的校园文化软件设施方面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学科中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促进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如将时事教育与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应对灾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将防震教育与地理课教学结合起来,科学地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方法;将防灾教育与综合实践课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将促进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在校内得到纵深发展。

(三)灾后校园文化重建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建优质学校务必做好、做强的全局性重要工作。”因此,灾后校园文化重建不是简单地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而要通过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认知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建设方面坚持求真、追求至善、努力尽美,还要在校园文化活动模块上创新,即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主线,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与其它校园文化元素贯穿起来,以此推进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永葆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对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实践

我校根据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着力从了解灾难和防灾演练两个方面做好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工作,让全校师生切实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

(一)了解灾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我校地处泸州中心城区,环境舒适优美,因而有的师生总以为自己能远离灾难,而当汶川地震发生后顿感不适,谈“震”色变。对此,学校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深入挖掘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了解灾难,科学防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1、直面地震,增强防震自救意识。汶川地震后,学校邀请地震专家给全校师生作地震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朝会、班会、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地震知识,包括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造成的危害、防震自救的方法等。这些宣传帮助全校师生科学认识地震,迅速稳定情绪,理性对待余震,增强了防震自救意识。

2、直面灾难,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我校通过应对灾难的科技报告、防灾减灾科技作品展、防灾减灾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校园,融入生活,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而这些宣传让灾后校园文化重建更多地注入了应对灾难的校园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二)演练防灾。提升应对灾难能力。

学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演练防灾的主题活动,通过定人、定责、定经费、定地点的方式加以落实。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演练防灾的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了应对灾难的能力。

1、疏散演练。我校的疏散演练主要是防地震和防火灾,在借鉴桑枣中学疏散演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在疏散演练中增强防灾自救能力。

2、防火演练。在紧急疏散演练的基础上,我校还重点演练防火灾,实践练习灭火器的使用,重点学习使用干粉灭火器。通过防火灾演练,全校师生提高了处理火情的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