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备用金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备用金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一、规范银行账户管理

1、撤销或归并单位银行账户。按照我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关制度的规定,撤销全县预算单位所有银行账户,各部门、各单位资金统一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目前仍然有部分单位开设了银行账户,各单位必须在4月10日前撤销本单位银行账户(具体账户见附表一),并将资金纳入县财政或乡镇财政部门集中管理。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撤销和未将资金划转到财政部门账户管理的,县财政部门将按非法账户管理,停拨该预算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

2、明确银行账户管理权限。县财政部门是全县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机构。各单位银行账户的开户、变更、撤销,必须经县财政部门审批备案。除此之外,任何机构和单位无权批准或要求单位开设银行账户。财政部门要建立银行账户审批资料档案,定期清理单位开户情况,杜绝未经审批、私自开设等违规开户行为。

3、严格执行开户审批和变更备案制度。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认真审核单位开户资料,对未经县财政部门审批,以及开户资料不全的单位,不予颁发开户许可证。对违规开设账户或改变账户用途的单位,县财政部门将暂停对违规单位下达预算指标或拨付资金,县监察部门责令其立即撤销违规账户,依照有关规定收缴违规资金并予以处罚。对违规为单位开设账户或改变账户用途的各金融机构,县人民银行要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加强现金管理

1、国库收付核算中心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现金支付的管理,对预算单位零星、小额现金支付,要按照我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关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备用金管理制度

2、乡镇政府要落实备用金管理制度。各乡镇要立即开展备用金管理自查,并根据“乡财县管”的要求,建立本乡镇的备用金管理制度。对超备用金限额借款按程序审批并于一个月内报账或归还。

3、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现金管理,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严格控制现金支付范围和金额,对已申请的备用金要按备用金管理制度,及时核销,对已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的大额现金支付,单位必须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三、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

1、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将目前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部分县直单位项目(账套)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具体单位见附表二)。

2、强化“乡财县管”制度执行,县财政部门要根据“乡财县管”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规范乡镇银行账户、乡镇财务核算、乡镇收支等管理,并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2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结算中心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见做法是将各基层单位的账户取消,只设置报账员,报账员负责各基层单位财务资料的收集、传递和报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严格会计监督,发挥会计的扩展职能,变预算管理和各自核算为“中心”集中核算,变分散会计监督为集中会计监督。

建立健全会计结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会计结算中心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会计人员的具体分工。实行会计工作分离,提高会计专业化核算水平,保证会计结算中心业务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内部业务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保证会计结算中心廉洁、高效地为各基层单位正常工作服务。

明确会计结算中心的职责

实行负责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核算和结算,即按照年初核定的单位经费收支预算和设备采购计划,实行单位审批,会计结算中心核查,收支直达,集中核算。保证各基层单位经费合理、合法的使用。具体如下:

2.1、会计结算

会计结算中心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按照会计主体不变的原则,分户建账,集中核算,正确合理地使用会计处理方法,严格按账务处理流程操作。着重强化事前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2、凭证审核

必须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和不合理的凭证或支出项目及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会计结算中心有权拒绝支付,保证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2.3、资金收入程序

会计结算中心依据单位上缴财政专户的情况,定期或专门向财政申请,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中心”,会计结算中心根据单位预算安排使用资金。

2.4、工资支出

对各基层单位人员工资,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和相关政策,有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实行银行,工资直接支付到个人在银行开设的工资账户。

2.5、款项支付程序

各基层单位日常发生的小额部分,按备用金规定管理。购买性支出,会计结算中心依据单位用款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将款项汇入采购中心或其他对方单位,对于特别紧急的支出,单位规定的备用金不足时,可提出申请,报会计结算中心批准,及时支付。

2.6、报告发送

会计结算中心按报表报送日期,定期向本单位和各基层单位发送财务报告,以便单位领导及时了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资金结存情况并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和检查。

2.7、会计结算中心应规范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的归档、借阅、存放、销毁等,按国家有关规定程序办理,以保证会计档案安全完整。

2.8、加强报账员的管理和培训

单位报账员具体负责各基层单位报账资料的收集整理、会计信息的传递、备用金管理等工作,特别是须保证有关财务资料的完整和备用金的安全。报账员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经单位领导授权的财务管理职能,会计结算中心负责对单位报账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

2.9、备用金的规定与管理

为保证各基层单位零星现金支出的需要,会计结算中心建立备用金制度。备用金有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2~3天的现金使用量提出申请,结算中心在单位正常的预算范围内予以核定,备用金由报账员负责管理,只能用于零星现金支出,购买性支出超过1000元限额的原则上转账。

2.10、银行账户的开设和印鉴的管理

会计结算中心在一个总账户下,以各基层单位为序号开设若干份账户,保证各基层单位核算和管理上的需要,分账户开户时的账户名称仍为各基层单位法定名称。单位原有的财务专用章只限于内部财务管理,对外结算必须使用会计结算中心预留在银行的印鉴。

明确各结算单位的职责

按照《会计法》要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责任主体仍是预算单位,而不是会计结算中心。实行集中结算后经济活动主体权利不变,经济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活动都由各基层单位自行决定。各基层单位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会计凭证的实际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3.1、取消各基层单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的账户。

3.2、各基层单位按业务量大小设置专职或兼职报账员。

3.3、单位应准确、及时地编制综合财务预算(会计结算中心协助提供相关资料),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做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先行向财务部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3.4、单位应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各基层单位应按规定及时、足额将取得各类资金缴入财政专户。

3.5、各基层单位的资金结算中会计核算等业务虽然集中在“中心”办理,但单位工作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预算资金支配权、预算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仍然在本单位。

3.6、单位报账员在报账时不得发生“坐支”现象,并且要按有关规定审核各种报销凭证和票据,保证凭证和票据合理、合法。

3.7、单位各项支出必须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控制奖金、福利性补贴和招待费支出,确保资金合法高效地使用。

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各基层单位经济活动合法

各基层单位应强化管理,维护各项财经法规和财经政策,会计结算中心要加强《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其它规定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基层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体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会计集中核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现代企业制度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往往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会计体系之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与现代企业体制的不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核算体系之间不可分割,健全的会计核算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基础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审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企业会计准则》财政经济出版社

5. 国家相关法律文件

第3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一、医院门急诊收费处风险及原因

(一)现金与银行刷卡风险 收费处现金方面风险主要体现在:收费人员挪用风险、现金遗失风险、银行刷卡风险。首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费员翻班容易导致备用金不足,为方便换零工作,次日上班的收费员被允许保留中午至下班的门急诊收入,从而导致下午收入的现金有被挪用的风险。其次在将现金押运到财务部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路程,但几十万元的现金存在遗失与被劫风险。银行刷卡风险随业务增多而显现,如由于密码错误或线路故障而导致刷卡失败、违规刷卡套现、银行POS单第一联未收回、POS明细联汇总与结算联不一致、与银行对帐及收入确认等问题。

(二)业务操作风险 在收费操作中,经常发生电子处方与纸质处方冲突、发票上收费项目重复(有时不必要)、电子处方中的药品下柜、项目写错或停用导致的无法收费、费用项目被输到其他科室、自主挂号问题重重等。究其原因有:一是计算机没有对输入设置限定;二是没有对系统中的挂号收费项目维护更新;三是医院科室之间缺乏约定与沟通;四是实施电子处方后,纸质单据和处方仍在沿用,二者间没有区分规定;五是医保政策宣传不足。另外随着门急诊收费业务量增长,退费量相应增加。其原因既有医院方面,如预检台失误、医生要求、收费员差错或打印机卡纸等;也有患者方面如取消就诊、随意退号和更换科室等原因。由于退费缺少牵制审核,容易产生诈退和舞弊。近年来急诊欠费明显增多,大部分患者事后会将欠费结清,但也有一些患者因昏迷甚至死亡、或涉及工伤及交通事故纠纷、不能确定责任人而无法付费。显而易见,在医院的救死扶伤的同时,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医院的损失风险。

(三)人员与岗位风险 频繁人员变动已然对收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时间长、强度大等工作性质原因,同时还有考核奖惩不公、同工不同酬、缺乏培训与晋升机会、排班拖沓无规律(正常排班与加班排班冲突)、请假困难等管理原因。而收费处工作内容增加后,没有及时分离职务与设置具体岗位,进而导致挂号收费、退费审核、审核包账等不兼容职务均由收费员一人负责,增加工作差错与职务舞弊风险。

(四)制度建设与执行风险 许多医院收费处仍处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期,习惯于行政指挥。正是这种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导致工作缺乏标准和流程不顺、任人唯亲和奖惩不公、以及管理混乱和权力膨胀等问题。收费处在制度建设和监督考评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缺少相关内控知识和内控意识,造成管理者不重视收费处内控建设,编制制度时不联系实际操作,业务扩展后没有相应更新;另一方面是有些领导权利过于集中, 缺少制约监督和检查促进,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五)其他风险 收费处的其他风险包括资产风险、咨询服务风险、计算机网络风险等。收费处资产主要有票据、收费章和办公设备等。其中票据作为收费凭证最重要,需要妥善保管。但收费员箱柜狭小而票据厚重,因此堆放在收费处角落,容易产生票据遗失风险,也曾发生过收费员票据错拿误用情况。收费咨询主要集中于医保金额、医保政策、收费项目和就诊科室等问题。由于收费大厅吵杂和老年患者增多,又没有扩音话筒,收费员在不断大声重复中容易产生疲倦和烦躁;一些患者情绪激动,把矛盾发泄到收费窗口。医院信息化后,收费和医保结算都依赖网络,所以虽然网络故障几率很小,但仍不能忽视门急诊计算机与网络故障风险。

二、医院门急诊收费处风险防控措施

(一)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 新时期医院门急诊收费处的业务范围有了很大变化,为避免职务舞弊和管理越权,应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合理设置岗位。首先将退款审核、票据保管记录、复核汇总收入和二级银库管理等从收费业务中分开,单独建岗,并且建立岗位责任考评和奖惩机制;其次根据职务分离原则进行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任用,通过加强收费员考核培训等手段,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最后通过定期检查和岗位轮换,保证职务牵制的有效性,加强制约监督。

(二)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收费制度 更新完善门急诊收费处的规章制度,对不同业务制定不同的操作流程,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如制定现金管理规定、挂号收费制度与流程、退费制度与流程、欠费制度与流程、窗口服务规定与流程等。组织收费员培训学习, 严格按照操作权限和操作流程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差错。对收费制度和通知事项,通过签字确认等方式实现有效传达并明确责任。

根据《内控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建立退费管理制度,各项退费必须提供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核对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严格审批权限,完备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和归档工作。因此门急诊收费处的退费管理重点是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

利用医院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门急诊收费处业务的内部控制:如对收费项目和科室设置权限,减少收费重复和差错;通过系统设置各部门相互收费监督的退费审批机制,严格区分不同部门和人员的退费操作。

(三)加强现金监管,建立管理制度 门急诊收费处的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监管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现金上缴制度、银行刷卡管理制度等。

(1)由于现金具有流动性最强、诱惑力最大,最容易被挪用和侵吞,所以应重点加强对现金监管。例如在现金押运中增加医院保安护送、不定期的现金盘点和配备监控摄像头等。现金盘点的范围包括收费员银箱和二级银库,由专人负责,并作好盘点记录和后续工作。

(2)由于备用金配备过高会增加现金成本,所以审核备用金定额应根据门急诊人次和具体岗位性质而定。通常在周末门诊和节假日加班时会出现备用金不足,可以临时增设短期周转备用金。另外在备用金换零的时间安排上,可以调整到上午或者中午,这样收费员能利用部分收入的现金,减少对备用金需求。

(3)为保证现金安全,应压缩收费员的库存现金量,加速确认入账。针对次日上班的收费员允许保留下午收入现金的风险问题,可以下班时预交定额标准以上现金,既免去结账报账的繁琐,又能减少现金挪用等风险。而对预交的现金定额,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随时调整。

(4)现在已经有一些医院的门急诊收费处实现POS机与医院HIS系统的联网,使医院收费系统具有收银一体机的功能,省去POS单核对和银行对账等工作。但大部分收费处还没有实现二者联网,为加强对银行刷卡管理与监督,可以通过收费员在每张POS单上记录对应收据编号,以备查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高银行刷卡效率以及便于核对,应适当增设终端机和电话线路。

(四)规范票据使用,加强授权控制 随着医院门诊人次增多,票据使用量不断增大,票据管理同样是财务管理和内控的重点。编制票据管理制度,加强对票据的领用、保管、核销与登记等管理。此外,在收费员使用收据前,应由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对收费员的收据起讫编号进行授权,防止收据他用和跳号使用等情况发生。

(五)加强班组建设,发挥员工积极性 再好的工作制度与流程,也要依靠员工去贯彻执行。由于门急诊收费处工作繁琐枯燥、压力大,工作量己趋于饱和;因此如何激励收费员发挥潜能成为当务之急。可以通过规律性的排班、减少额外加班、批准合理休假等方式减轻收费员的工作疲劳;并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公正奖惩考核、加强信息传递与培训,使收费员知晓院务,信赖和融入团体、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妥善处理好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方式等问题,以建设和谐班组。可以将定量化的绩效考评与奖金计算挂钩,但在考核过程当中必须公开公正、奖惩分明,并要注重沟通和员工培训。

第4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一、目前该科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利用其他应收款向其他企业提供担保。此类担保存在潜在风险,若对方有涉诉事项或其作为担保人所担保的企业存在涉讼事项、经营状况恶化、面临破产清算等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时,会连带本企业面临巨额债务,甚至破产清算的风险。

2.利用其他应收款向关联方提供借款,提供生产经营资金,使得关联企业现金流量非正常增加,加大报告期净现金流量,使会计报告使用者误认为该企业现金流充足,达到粉饰其现金流量的目的。

3.利用其他应收款核算对外投资,隐藏关联交易实体,对该类企业实施控制;或替其他出资人垫资创建企业,形成无法收回的坏账。

4.利用其他应收款核算工程进度,将生产经营资金大量囤积于此,已完工程或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迟迟不予转资,不按规定标准计提折旧,借此调节利润。

5.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核算应付职工薪酬,规避五险一金的提取,利用周转金形式向职工提供正常工作需要外的借款,恶意侵占公司财产,造成不良影响。

二、发现其他应收款核算不规范、违规操作的途径

1.仔细了解每笔其他应收款的经济内容,从挂账名称进行分析,查看发生时的原始单据,根据其业务实质进行鉴别,对不属于该科目核算范围的经济业务予以调整,但这对于报表使用者并不一定能做到,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利用审计报告对此科目的披露。

2.了解企业对其他应收款的基础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室对这一科目的管理是否细致到位,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紧扣财务准则及财务通则,是否分项目、分性质进行健全管理。

3.在定期会计报告披露时,其他应收款是否有巨额异常波动,了解波动原因,是否存在转移现金,或为了多提坏账准备进行利亏调整。

4.对三年以上的长期挂账重点关注,明确其形成原因,企业将如何处理此类业务,将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多大影响。

三、对其他应收款核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1.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财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核算要求和经济业务内容,及时制定本企业财务制度,规范该科目的核算范围,对该科目的核算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该科目核算范围的经济业务及时更正调整,尤其关注半年报、年报该科目的异常变动,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如实披露,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掌握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对企业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根据业务发生时的协议,保险公司的赔偿合同,事故的处理意见及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等资料进行核算,并由专人负责追缴,按规定处理,争取一个会计期间处理完结,不再跨年挂账;对职工收取的暂收款项,按规定比例及计算基数进行计算,尽量避免多算或少算,并应及时交给收缴部门。

3.对关联交易要及时、真实的进行批露。

4.对特殊经济业务确需归入该科目进行核算的,如对外借款,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需由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室出具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对方资信证明,抵押担保证明等资料,并应由法律顾问签属意见,对手续不全要求财务部门提供借款或担保的,应要求其补充,或予以拒绝,以免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5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收稿日期:2013-12-11

作者简介:潘丽媛(1975-),女,中铁八局集团第一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分析了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三级子公司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项目部承包制紧密结合的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设计了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项目部承包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148-05

一、研究背景

施工企业因其产品特性、生产过程和经营环境的特殊性[1],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提出了内在要求。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投资额度大、资金占用多,加之施工垫资和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严重,导致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2]。因此,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成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问题。

现有关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是从企业集团层面进行[3-9],很少从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关系的角度展开,而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基本经营单元,对其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决定了施工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

国有施工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通常为“集团总公司—二级工程局—三级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的金字塔式层级形式。目前,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是在集团总公司和二级工程局两个层级施行,而在直接管理、控制项目部的三级子公司层面,资金集中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三级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整个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缩影,探寻其科学、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重要价值。

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对项目部施行承包制,因此,本文旨在探析项目承包制下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下文中,若非特别指明,三级子公司简称为公司。

二、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三级子公司是施工企业直接控制项目部的管理层级,其面临的资金管理问题在施工企业中最具代表性。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急速扩大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也迅速扩张,其三级子公司的产值往往达到数亿至数十亿,下辖的项目部和下属单位有的多达数十个。因此,施工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都集中、尖锐地反映在三级子公司这一层级。

通常,三级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其管辖的项目部虽无法人资格,却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可以直接对外进行收支结算和债权债务清偿,这就使公司与项目部之间在项目建设和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项目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加大公司的经营风险。

公司下辖项目部量多面广,巨额资金分散在各项目部在各当地银行的账户上,大量资金滞留在施工当地,导致公司资金数量庞大却难以维持大量的经常性存款,更缺少统一协调的使用能力,资金使用效率低。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尽管产值越做越大,但资金短缺问题却愈发凸显。因此,公司只能通过银行进行融资活动,从而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成本支出。令人忧虑的是,虽然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但管理的项目部却时常有将闲置资金进行挪用及违规投资的情况发生。由于项目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所发生的经济与法律风险只能由公司法人承担,形成资金在项目部分散,风险却向公司集中的现象。

总体上看,中国的施工企业对项目部的管理还处于一种粗放状态,在三级子公司则尤为明显。尽管对资金集中管理需求迫切,但公司层面行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或制度设计依然难觅踪迹。资金集中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体系不健全,措施执行不到位,成为常态。

虽然施工企业集团公司层面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建设已探索多年,有的甚至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颇多,但由于三级子公司的特殊性(如管理权限的设定、国家政策的限制等),许多集团公司运用自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却无法移植于三级子公司。对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寻依然任重道远。

三、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寻

(一)资金集中管理原理

虽然集团公司层面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不能简单复制在三级子公司,但其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成功做法,对探寻科学的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资金集中管理就是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运用资金池的原理,统一调剂使用沉淀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一般来说,资金集中管理立足于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开展,基本模式是通过企业财务部门实施,企业余缺的资金全部集中在总部资金管理部门,由其统一调配。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现金调控和内部控制能力,提高资金管理和运动安全性,也有利于形成内部现金融通市场,通过企业内部各成员单位金融业务的归集和整合,辅之以专业化的运作、专门化的管理,实现公司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改善资金的流动性,从而提高资金的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国内外现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析

国外跨国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的常见手段主要有三种:(1)内部结算。适用于有大量内部现金流的企业,内部结算或交易净额用来定期(按月进行)抵冲成员公司间的应收和应付账款,使成员公司对外支付净额最小化。(2)现金余额集中。成员公司银行账户按日自动清零,存入集团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总账户中,成员公司的收入和支出账户余额为零。(3)账户余额集中。账户余额集中是为计算净头寸利息,仅涉及存款余额和负债名义上的冲销,不进行现金余额实物转移[10]。

在国内,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最初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通过统收统支或者拨付备用金的模式进行。随着资金集中管理水平提高,资金集中管理通过总公司内部结算中心实施。内部结算中心进一步发展为内部银行。全国性或国际化的大公司一般会发展到利用统一商业银行开展集中结算。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成立财务公司(称为财务公司模式)实施,兼有内部结算中心的低成本及商业银行便捷的特点[4]。

1.统收统支模式

企业的资金收付活动都集中于企业财务部门,子公司不单独开立账号,资金支出均须通过财务部门,资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公司总部。该模式有助于企业实现收支平衡,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减少资金沉淀,控制资金流出,但不利于调动子公司开源节流的积极性,降低其经营灵活性,以致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效率。

2.拨付备用金模式

企业按期拨给子公司一定数额资金备其使用,子公司发生资金支出后,持相关凭证到企业财务部门报销并补足备用金,通常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与统收统支模式比较,其特点是一方面子公司有一定资金运营权,可以提高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子公司在企业规定的现金支出范围和支出控制标准之内,可以对拨付的备用金的使用行使决策权,有利于资金的内部控制。

3.内部银行

企业建立具有银行管理体制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成员公司必须在内部银行设立账户,遵照统一的结算制度进行日常资金结算与往来核算;内部银行实行银行化管理,对成员公司统一发放贷款,对外统一筹措资金,并对企业资金统一监控。内部银行是企业的结算中心、贷款中心、监管中心。成员公司具有较独立的决策权和经营权,可根据需要向内部银行贷款,但不能直接向外部借款,内部资金实行存贷分户,有偿使用。内部银行适用于单一法人企业集团,而对具有二级法人结构的施工企业集团在法律上没有可操作性。

4.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通过总部财务部门进行操作,利用电子银行系统来承担结算中心的职能。结算中心模式并不是将分公司的全部资金集中到资金总库,而是资金融通、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分公司仍然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5.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参股,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在业务上接受银监会的领导、管理、监督和稽核,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集团,其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在集团内部。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信息服务。财务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在设立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的施工企业很难达到标准。

从管理权限和经营规模看,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不具备设立内部银行、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的资格。从经营特点看,统收统支模式不利于调动公司下辖项目部的积极性,也无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拨付备用金模式和结算中心模式最契合公司+项目部的管理情形,但要求公司有很强的预算管理能力,否则容易导致项目部因极力争取从公司获得更多资金而对把项目部富余资金上缴公司管理并不热衷的状况,最终使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流于形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现行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无法直接用于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必须探索一个适应于三级子公司管理权限和经营特点的新模式。

(三)项目承包制下的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成功的影响因素

三级子公司最核心的管理任务和最艰巨的管理难题,是有效管控下辖的多个项目部,既能充分调动项目部的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控制其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一个成功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必须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应该认识到,好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不能独立生效,其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公司的管理理念、战略和制度,取决于公司经营的内外环境。相关研究表明,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成功的因素(从大到小)包括制度推行力度、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素质、资金集中程度、软件平台管理和银行关系管理[11]。

从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最重要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因素看,一方面,公司下辖的项目部通常量大面广,很难实行集中统一的高度集权管理;另一方面,公司与项目部之间没有其他管理层次,组织结构扁平化,为分权管理提供了条件。项目部承包制能够在集权与分权间实现较好的平衡,既能保证公司对项目部进行有效的控制,又能充分调动项目部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公司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优化对项目部管理的一种制度选择。部分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正在探索在项目部推行承包制,即在项目部实行全员风险承包考核,建立项目目标绩效考核责任制,考核指标为责任成本或目标利润,将项目领导班子任期考核与经济利益、职务晋升紧密联系,将年度预期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项目班子和全体项目部员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风险金,并与公司签订责任成本合同,工程完工后,按照缴纳的风险金进行总清算。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兑现力度,引导项目部干部员工自觉搞好项目管理,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绩效。一方面,承包制的实施强化了项目部经营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使其责、权、利进一步统一,有利于提高项目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业绩;但另一方面,承包制使项目部经营人员的利益聚焦进一步凸显和固化于项目部层面,对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关注有所减弱,体现在资金管理方面,就是项目部更希望从公司获取资金,而不愿意向公司上缴资金,导致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在项目承包制的具体设计中融入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建立和强化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组织设计和人员素质因素看,三级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原本就肩负资金管理职责,只需授予其更明确的资金管理权限,而无需设立专门机构。在人员素质方面,通过强化财金管理职业资格和技能,当可胜任资金集中管理工作。

从软件平台看,一方面,大型施工企业多已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系统;另一方面,银行的网银系统已得到普及,二者的结合为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的软件系统支撑。三级子公司并不需要很复杂、高级的资金管理软件系统,结合银行的网银系统,在资金集中管理流程中设置必要的审核环节,就可以很方便地对项目部的资金账户进行有效监控。

2.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构想

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紧密结合项目承包制的推行和完善,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合理划分公司与项目部之间的资金管理权限,依托软件平台,优化资金集中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运行的基本流程是:公司会同项目部编制资金预算;项目部开立纳入公司资金管理软件平台监控的银行账户,公司向账户拨付备用金并计算资金占用费;项目部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向公司申报,由公司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支付;项目部权限内的现场管理费和材料采购费的支付经软件平台由公司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支付,并在公司对账、结算系统中实时反映;再向项目部补充、调整备用金;项目部应收款项进入公司账户。

3.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运行需要的制度建设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建设,设计科学的管理流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第一,设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项目部主动参与资金集中管理。在项目部承包制中加入资金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成功的基础。一是建立资金上缴激励制度,根据完成情况给予相应奖惩,奖惩形式可有多种选择,如在项目部全员的风险奖金兑现中体现,或将项目部人员奖金按一定比例与公司整体绩效挂钩,或将项目部资金上缴情况与项目部从公司获取资金支持相联系,也可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升迁、任用中将资金上缴执行情况纳入考察内容;二是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制度。对公司为项目部垫支和借用的资金收取资金占用费,并计入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考核,以促进项目部及时归还、上缴资金,使项目部与公司共担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

第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流程。首先,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准确地编制针对项目部的预算。尽管预算编制是施工企业的管理难点,但也是其实现管理科学化的起点,应尽可能依据建造合同做好收入预算,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建造成本预算,以准确反映项目部经营活动涉及的资金运行状态。其次,在科学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的基础上,对项目部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备用金存入公司财务部门为项目部开立的银行账户由项目部根据施工计划使用,该账户由财务部门通过银行的网银系统进行监控。项目部的现场管理费和材料采购费从备用金账户支出,但支付凭证和手续须经公司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支付。再次,实行大宗物资设备招标采购、集中支付制度。公司依据各项目部的施工计划,对需要的大宗物资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采购过程要有财务部门全程参与,并依据采购合同进行集中支付。最后,公司依据项目部的施工进度对其备用金额度进行动态调整。项目部的实收款项进入备用金账户,超出额度的部分通过银行的资金归集系统自动转入公司的集中资金账户,不足部分由公司补充,补充部分记收资金占用费。以此可促使项目部维持合理的备用金额度并积极催收应收款项。

第三,科学设计资金集中管理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对资金归集、物资采购、采购资金支付申请、采购资金支付以及采购资金管理与监督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加强资金审批程序,完善资金支付手续。公司赋予财务部门必要的权限、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资金集中管理,并规定相应的业务范围、岗位责任、工作标准和奖惩规则。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之在业务操作和管理决策等环节上提供监控、稽核和分析的手段。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还必须从公司到项目部全面贯彻资金集中管理思想, 严明资金管理制度,在各项目部统一认识,统一业务处理方式,严守资金结算纪律、信誉,保障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顺利执行。

四、结语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状态,尤其是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提升,扩大了经营风险。施工企业三级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尤为突出,亟需探索一个适应其经营特点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基本设想。当然,这些设想需要在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董玮.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研究,2012(20):59,63.

[2]岑小莉.论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6-47.

[3]高中元.我刚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11(3):95-97.

[4]谢建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探讨[J].会计研究,2009(11):44-47.

[5]余立伟.中国企业资金管理研究现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46,54.

[6]徐美飞,郑丹.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及其方法选择[J].会计之友,2008(5):18-19.

[7]段玉峰,孟菲.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86-87.

[8]钱欣.浅析资金集中管理在施工企业应用中的影响[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53-55.

[9]吕雪蕾.关于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2(6):16-17.

[10]陆正飞.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1]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69-75.

Capital-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rd level subsidiary

PAN Liyuan

(Office of Finance, No.1 Engineering Company of China Railway

No.8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Chongqing 400050, P. R. China)

第6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一、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力企业的资金规模与俱日增,资金安全管理现状总体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电力企业按照安全为重的原则,对资金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加强监控。二是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要求,电力企业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了相对齐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资金计划、资金调度、资金运营等全过程业务做了明确规定。三是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电力企业基本遵守现金的开支范围,采取必要措施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监管与风险控制。四是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电力企业按照银行账户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开立、变更、撤销及备案。五是在资金支出管理方面,电力企业各单位总体按照本单位资金管理办法审批权限开展业务办理与支付,执行计划管控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电力企业注重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但依然存在资金基础管理不扎实、现金管理不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不严格、资金收支管理不规范、资金安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金基础管理不扎实

部分电力企业存在记账凭证印章不齐全,欠缺相关制证人、审核人或财务主管签章,凭证附件不完整或会计凭证未及时装订;银行预留印鉴管理不规范、未编制预留印鉴保管登记表、印鉴移交未进行登记;银行预留印鉴未做到分别由不同人员保管;结算票据的购买、登记、领用、保管等管理不够规范;发票专用章未进行编号管理或使用不当。

(二)现金管理方面不规范

部分电力企业未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要求编制现金日记账,准确记录现金收支情况;现金盘点工作未做到按时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现金盘点表与现金日记账数据不一致;备用金管理未执行前清后借原则,且备用金借款金额较大,无明确用途;存在直接坐支现金的现象,收到的零星货款、预交货款等款项未及时存入银行,容易造成错账、漏账和现金账实不符。

(三)银行账户管理不严格

部分电力企业存在银行对账单欠缺银行盖章;存在个别长期闲置账户及空白支票加盖出纳印鉴的情况;存在未及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经财务主管或会计审核、个别账户银行对账单余额和企业银行日记账余额不符,未达账项时间较长且没有及时处理;存在未严格执行每月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管理规定的情况。

(四)资金收支管理不规范

电力企业部分收入确认或入账不及时;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及资金审批制度,办理对外支付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或审批手续不齐全,缺少相关合同、附表等支撑材料;存在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条款支付进度款,未严格执行资金审批流程。

(五)资金安全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电力企业各单位对已制定资金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造成执行上的差异,形成管理缺陷及漏洞,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多数电力企业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采取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措施,但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财务管理制度开展的,依据相对分散、不够系统和统一,欠缺科学规范的资金安全评价机制。

三、资金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电力企业部分单位领导、财务人员资金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意识相对淡薄,对资金管理工作未能引起足够充分的重视;二是财务人员业务知识不扎实,对资金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不熟悉,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财务人员没有严格按资金管理规定进行审核把关,而是按照日常习惯、历史经验或者主观意志办理业务,致使制度流于形式;四是资金管理未能有效地贯通到各个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协同配合方面存在不足;五是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四、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关键举措针对电力企业存在的主要资金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电力企业应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廉洁从业教育、树立责任意识、强化资金关键环节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及搭建科学系统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保障电力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

(一)建立健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1、完善财务资金制度建设:电力企业各集团单位应积极修订、完善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货币资金、收款业务、付款业务、银行票据、应收应付票据、印鉴印章、网银操作等各环节作出明确规定,涉及的相关流程与权限细化明晰、表单规范统一,形成集团范围内的一体化资金管理制度,并开展资金业务的全面梳理,编制资金管理业务指导书。同时,电力企业各集团单位组织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财务人员开展资金管理制度及业务指导书培训,确保财务人员熟悉并掌握制度规范,做到按制度按规矩办事。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部分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问题,甚至是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在财务人员身上,足见强化财务人员资金安全责任意识是确保资金安全管理的关键前提,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廉洁从业与职业操守教育,对照财务规章制度,逐一检查财务人员是否存在不良嗜好,资金安全责任意识是否到位,日常工作行为是否符合管理规定。

(二)树立资金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

电力企业各单位负责人是资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资金安全管理常抓不懈,不断强调资金管理规定和纪律,坚决支持按章办事,选任德才兼备、人品可靠、敢于坚持原则的财务干部;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资金全过程管理负有最直接的安全责任,必须牢记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管好自己、管严自己,像安全生产那样,每个环节做到一丝不苟,严格规范财务资金管理,绝不允许一人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全过程;各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是该部门资金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对所经办的业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严格审核监督本部门业务事项的办理情况。

(三)强化资金关键环节管理

资金管理涉及的管理环节与要素较多,电力企业应着重关注关键环节,严格履行资金业务流程,强化资金关键环节、高风险节点的管控。

1、内部控制管理环节:严格对不相容岗位实行有效分离,一是财务岗位设置须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如制证与审核岗位应分离;二是财务、营销、资产、工程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三是禁止由一人办理任何一项资金活动的全过程业务。

2、货币资金管理环节:严格按照现金开支范围使用现金,禁止无审批开支现金,针对大额经济往来、劳务费结算,尽量采取转账支票、汇款等方式办理;每月定期开展银企对账工作,按制度规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跟踪处理未达账项;备用金严格执行先清后借的原则,尤其是施工类企业应强化备用金的规范化管理,做到定期清理备用金往来账项、清理工作责任到人到岗,防止出现备用金被挪用贪污的违规情况。

3、资金支付审批环节:严格执行资金收支审批制度,按照制度规定权限与流程进行审批,避免出现无审批支付、审批不到位支付、超权限审批支付等问题;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付款条款,避免发生超合同金额、未扣留质保金办理对外支付等问题;严禁工程项目发生超项目实际进度支付,提前办理结算支付等问题。

4、资金收入管控环节:严格执行资金收支管理规定,规范电力企业的电费收入管理,实行电费收入资金专户管理,避免电费收入资金串户;电费收入财务部门及时入账,并定期开展电费数据与银行流水的核对工作,及时跟踪处理对账差异。

5、票据与印鉴管理环节:借助财务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按资金制度要求规范银行票据的购买、领用、核销、盘点等工作;严禁将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银行预留印鉴集中一人保管,财务专用章与个人名章分开保管。

6、网银支付操作环节:对于存在使用网银办理支付业务的电力企业,严格网银支付的审批与复核,禁止由一人办理网银支付操作,设置两个及以上的网银ukey并分开保管,网银密钥设置强口令密码且定期更换。

(四)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当前管理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电力企业着力加强对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亦是迫在眉睫。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与手段,采取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上线运行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将标准的资金业务体系在资金管理系统中固化,对资金收支余情况、账户管理、资金计划管理等业务进行监控与分析,自动预警异常账户、异常票据、异常大额交易等情况,促使资金管理实现四个转变:由资金静态结果向动态过程转变、由单纯的资金管理向资金与业务相结合管理转变、由事后控制向实时防范风险转变、由分散式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不断增强资金风险防控能力。

(五)搭建科学系统的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机制

电力企业通过建立资金安全管理风险库、制定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标准,衡量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反馈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务管理层关注重点问题,指导执行层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改进与提升资金管理,构建科学系统的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机制。

1、构建评价机制的主要目标:建立一体化的资金管理体系:电力企业通过每年定期开展资金安全管理评价,可以纠正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偏差,堵住资金管控漏洞与缺陷,夯实资金管理基础,持续规范资金管理行为,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现资金业务一体化运营。建立精益化的资金管理体系:电力企业针对资金安全检查与评价发现的问题,开展对资金安全管理评价结果的分析,归纳与整合共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以整改促提升,进一步细化制度、制定标准、新增岗位或流程,促进资金管理与业务有效协同,推动资金和业务紧密协作,不断优化资金运营管理,实现资金业务精益化管控。建立资金安全评价的长效机制:电力企业通过构建和实施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开展资金安全管理评级,并结合财务管理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对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真正贯彻落实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企业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评价长效机制。

2、构建评价机制的重点步骤:建立资金安全管理风险库:对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查找资金管理风险节点,并对风险节点进行详细描述,确立每个风险节点的等级(分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风险库。制定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标准:为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管理评价机制,电力企业可分别从资金综合管理、货币资金管理、资金收入管理、资金支出管理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开展资金安全管理评价,切实防范资金运作风险。评价规范总计100分,包括四个级别,分别是资金安全Ⅰ级(优秀级,95-100分)、资金安全Ⅱ级(良好级,90-95分)、资金安全Ⅲ级(合格级,85-90分)、资金安全Ⅳ级(预警级,85分以下)说明:

1、资金综合管理:包括国家财经法规、资金内控制度健全情况等方面;

2、货币资金管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账户及其他货币资金等方面;

3、资金收入管理:包括电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方面;

4、资金支出管理:包括印章印鉴保管、支付结算票据、支付审批权限等方面。

第7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一、核算中心工作职责

1、协助报帐单位编制预算,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报账单位的各项资金,确保报账单位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2、统一办理和审核报帐单位的财务收支。办理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办理经费的拨入、支出、往来款项的收付等业务。监督管理报账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严格支出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财经秩序,防止资金的浪费、挪用和挤占。

3、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为报账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对原始凭证合法性的审核、账务处理等财会事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保证核算操作规范合法达标。

4、统一编制会计报表,为报账单位和各部门提供财务报告,并提供各种会计服务,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合法、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接受报账单位对会计事项的查询和资金核对等。

5、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的各项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知悉情况。

6、负责报帐单位收费票据的领取、保管、分发和核销。为报账单位保管会计档案。

二、核算中心工作守则

1、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理财,认真履行职责。

2、对在执行会计服务业务中知悉的报帐单位经济(或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3、对报帐单位示意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予以拒绝。

4、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直至完善,方可受理。

5、对报帐单位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三、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职责

(一)、核算中心主任主要职责:

1、负责监督、指导、管理核算中心的各项工作;

2、组织核算中心人员学习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以及思想教育;

3、负责向主管领导及上级领导报告工作信息;

4、管理报帐单位资金的收取、储存和使用,调度资金;

5、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6、负责有关财务审批事项,控制资金的合法使用;

7、熟悉掌握核算中心的运作情况,研究报帐单位的收支政策,并提出优化收支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8、完成本局及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协调部门关系。

(二)、核算中心副主任(兼会计主管)主要职责:

1、协助主任管理核算中心工作,组织学习法规制度、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2、具体办理核算中心的有关行政事务,管理核算中心日常业务工作;

3、负责审核报帐单位收支凭证,以及各项申请、报告和有关财经事项等;

4、负责建立制订核算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对报帐单位的财务预算和决算的编制进行审核把关;

5、纠正和制止违反财经法规制度行为和不执行预算计划以及违反财经纪律的不良行为;

6、督促检查指导核算中心开展业务工作,确定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分工,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7、掌握核算中心的各种信息资料,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核算中心审核员(兼总会计、会计档案、票据、核算系统管理)主要职责

1、协助主任、副主任管理核算中心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法规制度、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2、负责审核报帐单位各项收支凭证、委托单和有关财经事项等;

3、负责监督执行核算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报帐单位的财务预算和决算的编制进行审核;

4、纠正和制止违反财经法规制度行为和不执行预算计划以及违反财经纪律的不良行为,以及规范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使用和管理;

5、做好票据的购买、保管、发放、回收、核销等工作,负责管理存档的会计档案资料,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6、负责计算机录入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帐务结账工作,以及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维护工作,确保安全运作;

7、检查指导会计组、出纳组开展业务工作,想方设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8、掌握核算中心的各种信息资料,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核算中心会计员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会计法》,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制度,依法行使职权,规范办理会计业务;

2、负责指导报帐单位编制年度财务预算计划方案,并将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汇报,编制各种会计报表、预算报表和决算报表,并对报表的真实性负责;

3、拒绝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对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一律予以退回更正、补充。对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一切经济收支,一律不予受理;

4、负责依照法规在计算机上录入记账凭证,进行帐簿登记工作,正确按会计制度办理核算工作,做到日清月结、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款相符、帐证相符、帐表相符。按电算化的管理规定进行工作;

5、会计年度内保管会计档案资料,负责财务稽核工作;

6、维护财经纪律,监督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对报帐单位的帐务和资产进行核算和监督。认真做好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报帐单位开展业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7、为报帐单位提供预算决策,对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编制分析报告;

8、负责向报帐单位通报财务状况。接受审计、税务机关和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档案资料;

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出纳员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规定,根据审核人员审核签章的收付款凭证,进行复核,办理好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任何一切支付,必须以处理完善的凭证为依据。否则,均予以拒绝。

2、登记好银行日记账。对未达账项,月末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将银行存款账号出租、出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

3、登记好现金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收入支出票据逐日逐笔登记帐务,并按计算机管理规定操作。按时记帐、结帐交付单据。

4、做好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保管保密工作,确保流动资金的安全,尽可能减少现金的提取。如因工作不慎而使单位蒙受损失时,要负赔偿责任,遵纪守法,不得挪用、侵占公款,否则依法追究责任。

5、保管好所管印章、空白支票和空白收据等,按银行票据管理办法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办事。

6、出纳人员将所有的支出凭证复核,必须是经会计主管严格审核其内容与金额是否与实际相符,单位负责人签字和单位公章是否与印鉴卡相符,查清确认真实准确后方能支付。

7、凡经审核后报销的发票原则上以转帐支票或网上银行形式支付,未经审核人员审核的支出款项,出纳人员不得擅自办理任何形式的支付业务。

8、支付款项必须由领款人在凭证上签字,支付后加盖“付讫”章和出纳员印章。及时与会计组核对帐款是否相符。

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财产核算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单位财产管理,避免国家财产的流失,管好、用好公有财产,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本办法所指的财产,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含500元),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含800元)列为固定资产核算。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2、对单位原有的财产进行清理,登记造册,落实专人负责。发现盘点损失或盘点盈余财产,应报告单位领导,研究处理。

3、对单位新购买财产,必须由实物验收人验收,验收无误后进行登记,单位财产要全部登记造册,由专人保管,建立财产的保管、领用、交还等制度或办法,对领用财产进行分类登记,实行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谁归还。

4、在每年的年底,应由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单位有关人员对财产进行盘点清理,做到实物与帐册相符。

5、对有人员变动的,要将保管、使用的财产移交,不能出现无人使用、无人管理的财产。

6、使用人员要珍惜爱护国家财产,尽量保证其使用价值的完好,为做好工作提供条件。对造成资产损坏、损失和浪费的,区别情况作出处理,属于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应由责任人予以全部或部分赔偿。

7、大额财产的修缮、更新,须经过单位负责人审批,报核算中心审核。

8、财产的调拨、变卖、报废必须登记造册,由单位负责人审批,报核算中心审核,处理所得收入应作为单位其他收入记帐。

9、财产不允许出借、出租、转让。

五、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为加强计算机使用管理,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及会计资料安全,提高使用效率,按《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操作,正确使用计算机,特制订本制度。

1、认真执行上机操作规程,遵守注意事项,按岗位分工和系统授权处理会计业务,不得越权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置。

2、计算机要专机专用,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不允许无关人员操作。

3、会计用计算机出现硬件、软件故障,不得自行拆卸检修,立即报系统管理员派专人或联系软件供应商处理。

4、操作人员要做好电算会计的安全。未经主管人员同意,不得将硬盘内的数据删除;本单位软盘或光盘不得带出,使用时注意保护数据安全性;使用外单位软盘或光盘,要先进行病毒监测,发现病毒立即封机并及时上报系统管理员。重要数据资料要及时进行备份,以保持与业务实际一致。一般要求软盘或光盘双备份,异地存放。

5、要加强会计电算数据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机房内的软件、资料等转借或提供给外单位和他人,作废的数据资料要到指定地点集中销毁。

6、不允许在计算机上进行与财会工作无关的操作。不得在计算机上使用游戏软件或非正常使用光盘,防止病毒侵入。

7、计算机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切断电源,注意防火;出入要注意关门,做好防盗工作。

8、对于操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及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核算中心操作规程

1、单位报帐员将有关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统计、整理粘贴好,分别填写《收入凭证汇总单》或《现金支出报批单》。《现金支出报批单》要经单位负责人批示签字后,由报帐员填报《支出凭证汇总单》,送核算中心审核员审核。

2、审核员根据单位资金情况(预算指标),审核其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符合规定的,由审核员签章确认。属于收入事项的,由审核员将收入凭证汇总单送出纳组;属于支出事项的,经审核员签署审核意见后,报核算中心主任审批,由审核员交给出纳组办理相关的支出手续。如不符合规定,退回单位报帐员处理。

3、报帐单位需委托核算中心通过银行转款给其他单位时,填写《付款委托单》报审核员批准后予以办理。

4、出纳组收到经会计核算组审核并完备有关手续的收支原始凭证后,再进行复核。如属于报帐单位直接缴入的收入,由出纳在资金帐套录入凭证并由审核员审核后,记入到各报帐单位帐套,并在《收入凭证汇总单》上加盖“收讫”章退回各核算组。如属于报帐单位报销的支出,则与原领备用金一起清算。

5、核算中心收到从财政局拨来各单位款项时,由会计根据财政局拨款明细单,由总会计通过收入分割单将收入划分到各单位,会计据此作为单位的入帐依据进行登记入帐。

6、会计核算组对出纳组传递过来的加盖“收、付讫”章后的原始凭证进行登记入帐、打印报表等帐务处理。

7、核算中心主任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核算组、出纳组的工作及帐务进行监督检查。

七、报帐员工作规则

1、单位报帐员必须由专人担任,人员由报帐单位指定,确定后报核算中心备案。如因工作调整更换报帐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核算中心。

2、单位报帐员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会计法规和财经纪律,按照《会计法》实施细则办理业务工作。

3、报帐员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个备用金的数额,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报核算中心审批;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报帐,并保持备用金有一定的数额;按计划使用,不得透支;收入资金要及时缴存,严禁一切座支行为。

4、认真审核支出的原始凭证,保证原始凭证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原始凭证必须是合法的发票或收据。

5、支出凭证必须手续齐备,单位负责人的签字与预留印鉴相符,经手人、证明人或实物验收人签字齐全。

6、报帐员要配合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收支票据和结算款项要当场核对;1000元以上的大额支出或专项支出须银行转帐结算,属列入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要实行政府采购办理。

7、每个月的前5天(节假日顺延)编制会计报表,不办理报帐。报帐单位每月按时领取报表,及时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核算中心核对清楚。

8、妥善保管单位资金手册,严禁涂改、割补。违反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八、银行帐户管理规则

1、将委托单位的帐务核实,银行日记帐与开户银行余额核对相符后,取消银行帐户,把余额转入核算中心帐户。报帐单位原则上只能保留工资统发帐户,不得再保留其他任何银行帐户。

2、核算中心在商业银行开设一个“基本帐户”,用于核算各集中核算单位的经费及有关的往来资金;帐户的印鉴应分别由会计主管、出纳保管,实行内部互相牵制。

3、出纳人员负责支票的填写及办理有关转帐业务,并做好支票及印鉴的保管工作,确保资金划拨的安全性,负责银行日记帐的登记,月底与会计和银行核对帐款。

4、每月底出纳人员核对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日记帐余额,对未达帐项进行调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银行帐户禁止出租、出借,对每一笔转帐支出,必须有正当、明确的用途,不允许开具无用途的支票。

九、报帐管理制度

1、报帐单位财务收支实行报帐制度。各单位设置报帐员,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报帐事务。报帐员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规,遵守财经纪律。

2、报帐单位实行备用金制度。各单位维持日常公务支出所需经费实行备用金制度,由核算中心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金融部门规定的限额确定。在各单位预算和结余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按先急后缓、保证重点、保障必须的程序安排资金。备用金的支付使用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3、报帐单位按核算中心规定的时间领取备用金,报帐员要填制《备用金申请表》,按规定办理好单位备用金领用手续,1000元以上大额支出或专项支出须填写《付款委托书》委托核算中心办理银行转账结算,不得现金支付。因特殊需要而预借款项的先填写《借款单》,单位领导批示,报核算中心审核后支付,事毕借款人要及时报帐结清往来款项。

4、报帐单位收取款项要及时缴到核算中心,不得以任何理由座支。各单位根据财力作出计划或预算使用经费,不得透支。

5、报帐单位发生的支出原始凭证必须是合法的发票或收据,自制的原始凭证要符合规定,不得白条报帐。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清楚。填报《现金支出报批单》必须手续齐备,单位盖章,单位法人签字与预留印鉴卡相符。每张原始凭证须注明用途,经手人、证明人或实物验收人、报帐员和单位法人必须签字齐全。

6、前一笔备用金报帐结算后方可领取第二笔备用金。

十、核算中心报帐程序

凡在核算中心报帐的单位,需预留一张盖有单位公章及单位负责人签字的印鉴片。核算中心发给报帐单位《资金核算手册》,手册填写单位名称、编号。报帐单位在手册上加盖单位印章、法人代表签字,要与印鉴片一致。

(一)、一般报帐程序

报帐单位报帐时,其报帐单据由核算中心审核无误后,记入单位流水帐和资金核算手册。每月1至5日制作报表(节假日顺延),不办理报帐工作,每月6日报帐员领回本单位报表一式三份,核对相符后盖章退回一份存档。若有疑问到中心查询核实。

(二)、收入报帐程序

1、预算外资金收入(这里指除财政预算经费之外的所有收入)。报帐单位在收取预算外收入时,由单位填制解款单直接缴入核算中心银行帐户。并及时将缴款单和有关收据统计好报送核算中心进行登记入帐。

2、预算内经费拨款。正常开支的公用经费、业务经费(或人大批复单位的预算指标)和专项经费财政划拨后,由核算中心在收到预算拨款单后,按收入性质进行分帐分户核算,报帐单位要做到专款专用。

(三)、支出报帐程序

1、工资支出

报帐员统计好本单位工资发放额,报财政工资统发中心,由银行统一。如有发生人员变动,由报帐员办理有关变更手续,核算中心每月定期同工资银行联系,将报帐单位的工资凭据取回进行核对入帐。

2、其他费用支出

报帐员办理报帐业务时,核算中心首先审核其报销发票印章(签名)是否与预留印鉴相符、报销凭证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金额与附件是否相符。审核无误后,办理转(付)款业务并登记入帐,同时记入报帐单位资金核算手册,核减资金结余数,严格控制报帐单位支出,杜绝透支。

十一、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根据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会计档案管理组织形式。会计档案由总会计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主管监督实行,会计员具体操作,档案管理员专职保管。

2、会计档案的管理要达到存放有序、查阅方便、保管安全、完整的要求。

3、会计员核算完当月帐务后,要及时将会计凭证整理装订好,会计报表按单位装订,会计年度终了分别将各单位帐薄打印装订。

4、会计员经手的会计资料在会计年度终了都要整理立卷,填制好封面,编制档案保管清册,移交档案管理员保管。

5、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期限保存。

6、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后按国家规定办法销毁,但未结清债权债务及其他未了结重要事项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结事项终为止。

7、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以防档案资料发生虫咬、潮湿霉烂、丢失等情况。

8、档案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的,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十二、会计工作移交办法

为了保障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会计工作的延续性,会计档案的完整性,特制定本办法。

1、报帐单位的会计工作移交给核算中心受理,2003年6月30日会计帐务结转2003年7月1日余额数据、出纳资产款项、会计档案等需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工作由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参与,监交人由核算中心主任和报帐单位负责人担任。

2、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帐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长期保存的证照、文件、会议记录、备查簿等。2003年6月30日以前的会计档案存放在原单位保管,由专人负责管理。2003年7月1日以后发生的由核算中心集中保管。

3、报帐单位移交前必须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报帐单位对移交的有关档案资料列出清单,一式四份,核准后由移交人、接收人双方及监交人签字确认。

5、核算中心派人核实准确报帐单位的财务数据和资产数量,并办理接收手续。接收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流动资金,在核算中心建帐过录会计帐务结转2003年度数据。

6、报帐单位将银行存款(报帐单位现金有余额的应先存入银行帐户)、有价证券移交给核算中心,由移交、接收双方盘点移交,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

7、对往来帐的处理,提供往来款项明细清单和债权债务列出祥细清单,应尽可能的减少暂存款、暂付款的余额。对于未了事项要作移交说明。

8、银行支票退回银行,并撤消所开设的银行帐户。原领用的财政票据由报帐单位退回财政局注销。

十三、票据管理规定

1、接收、保管好各核算单位票据领购证,由核算中心统一购买、保管、发放、回收票据,对单位领用各种票据进行审批,并做好各种票据登记工作。

2、对核算单位的票据使用、结存、保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月终了前核查报帐单位当月领用的票据,并督促报帐单位及时将各种收入款项存入核算中心银行帐户。

3、做好各单位使用票据计划,保障票据的及时供应。

4、负责做好核算中心有关文件签收、传阅、整理归档工作。

5、做好核算中心各单位会计档案移交、保管、登记工作。

附件:(1)《收入凭证汇总单》

(2)《支出凭证汇总单》

(3)《现金支出报批单》

(4)《付款委托单》

(5)《核算中心内部款项结算单》

(6)《报帐单位印鉴卡》

第8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疗费报销系统;PowerBuilder;SQL Server;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0-30204-0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Expense System

DING Ru-gen1,LU Shi-guo2

(puter and information school,University of Hefei Poly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2. Hospital, University of Hefei Poly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The medical expense system based on C/S mode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which PowerBuilder is considered as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SQL Server 2000 is considered as a background database. This paper is helpful for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medical expense.

Key words:Medical Expense System; PowerBuilder; SQL Server; Development

1 引言

在目前医疗保险制度下,主要解决了职工在住院时医疗费用负担的问题,但是职工在门诊的医疗费、住院医保后剩下的部分医疗费以及大病后超额部分的医疗费,主要是由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的实际财力状况予以部分报销补助,以解决职工医疗费用的实际困难。由于在人工进行医疗费报销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报销情况非常复杂,计算量较大,报销速度很慢,同时存在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操作难以规范。给财务报销工作人员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规范医疗费报销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解决财务报销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复杂性,设计了一个职工医疗费报销管理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多家企事业单位运行,通过该系统的运行,不仅规范了医疗费的报销管理制度,而且为企事业单位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费报销金额。对医疗费报销制度的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 系统分析

针对医疗费报销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医疗费的报销包括职工门诊医疗费报销、住院医疗费报销、医疗费超额补助等三大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中,都有对应的医疗费报销政策。系统设计的难点在于医疗费报销算法相当复杂,具有多个影响实际报销金额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实际报销金额。如果采用人工计算进行医疗费报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并且还存在许多人为因素进行干扰,使得医疗费报销难以规范。

例如:影响门诊医疗费实际报销金额的因素有:(1)每个职工的医疗备用金不同;(2)职工是否住过院,对已住院的职工,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应的住院门槛费不同;(3)职工是否特种病人,特种病医疗费报销的比例不同,特种病的医疗费报销还设置了最高限额;(4)不同级别的医院,其报销比例不同;(5)不同类型的人员,享受的报销比例不同;(6)不同类型的人员,其允许报销的最高限额不同;(7)不同种类(甲类、乙类、其他) 的药品,其报销比例不同;(8)家属以及独生子女的报销比例也不尽相同。

在住院医疗费报销以及医疗费超额补助中,也存在许多影响实际报销金额的因素,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3 系统设计

3.1 模块设计

基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总体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设置包括:系统初始化、用户管理、背景设置、密码修改、用户注销、系统退出等功能模块。

基础数据包括:设置报销人员类型、设置医疗费报销比例、人员数据/医保数据导入导出、设置职工报销条件等功能模块。具有“系统级”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该菜单中所包含的所有模块。

报销管理包括:门诊报销录入、门诊报销审核、住院报销录入、住院报销审核、超额补助录入、超额补助审核、报销单据处理等功能模块。具有“录入”权限与“审核”权限的人员才能运行相应的功能模块。

统计查询包括:查询报销单据信息、查询单据审核信息、按照各种要求查询医疗费报销汇总、输出指定期间医疗费报销信息、自定义条件查询等功能模块。

系统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备份与数据库的恢复等功能模块。具有“系统级”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该模块。

3.2 数据库设计

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表主要有:人员类型信息表、报销比例信息表、职工人员信息表、人员变动信息表、医保信息表、报销单据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等。

人员类型信息表:包括人员类型编码、人员类型名称。

报销比例信息表:包括人员类型编码、内部医院报销比例、外部医院报销比例、特种病限额内报销比例、特种病限额外报销比例、报销类型编码等。

职工人员信息表:包括职工编码、姓名、姓名助记码、性别、医保号码、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职称、职务、银行账号(工资折号)、备用金、门槛费、特种病限额、补助最大限额、人员类型编码等。

人员变动信息表:包括职工编码、姓名、性别、变动事项、变动日期、变动标识等。

医保信息表:包括医保号码、姓名、备用金、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等。

报销单据信息表:包括单据编号、姓名、姓名助记码、性别、身份证号码、报销日期、人员类型编码、门槛费、备用金、特种病发票金额、特种病限额内报销比例、特种病限额内报销金额、特种病限额外报销比例、特种病限额外报销金额、内部医院发票金额、内部医院报销比例、内部医院报销金额、外部医院发票金额、外部医院报销比例、外部医院报销金额、附件张数、银行账号(工资折号)、报销地点、支付方式、支付标识、报销种类、录入人、审核人、单据标识等。

用户信息表:包括用户标识、用户姓名、权限、密码等。

4 系统的主要特点

第9篇:备用金管理制度范文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3)

摘 要: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潜亏。潜亏是财务报表失真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企业经营者出于各种目的,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通过虚增收入,少计成本费用,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从而塑造企业的良好财务形象。因此,关注潜亏形成的原因,提出防范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潜亏;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91-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田伟(1979-),女,湖北襄阳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潜亏即企业的潜在或亏损,是企业财务账面没有反应出来,但实际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和资产损失,这种少计费用的行为就是潜亏。

一、潜亏的常见表现形式

1、虚增收入、成本结转不实

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如不按照制度的规定,在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自行确认收入,或故意少结转成本,那么由此会形成潜亏。

2、应收款项长期无法收回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济交易事项往来频繁,为扩大收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赊销事项时有发生。老账未清,又增新账,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如未按会计法规充分计提坏账准备,将是潜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应收款核算中,挂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的名目繁多,企业如不及时清理,本应计入费用的事项却作为资产长期挂账,如职工借出备用金不及时报销,在财务账面反应为资产,而实际上应为费用。

3、存货价值存在跌价可能

企业原材料的采购量没有较好的依照生产计划进行,造成原材料的积压浪费,或因材料保管不善造成无法使用或盘亏,产成品滞销积压,造成跌价或无销路,企业为追求短期的利润指标,未及时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都会形成潜亏。

4、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规范

每个企业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存在大量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合理划分折旧年限,并按一贯性原则选择合理的折旧计提方法。有些企业根据想要达到的利润指标随意设定大额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这对利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另外,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账实不符,已盘亏资产不及时进行核销,损失未计入当期损益,也会影响利润。

5、长期股权投资已无价值

有些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对象因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亏损,扭亏无望,甚至成为无人员、无资产、无经营的“三无企业”,投资作为资产的价值已经丧失,但在账面上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形成潜亏。有些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有实质控制权的企业,因被投资企业账面亏损,影响总体利润,擅自不进行报表合并,这样也形成了潜亏。

6、资金损失风险

资金拆借、担保是企业间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的经济行为,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一旦欠款企业资不抵债或信誉不良,借出资金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生存。担保行为也同样会产生潜亏,一旦被担保方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担保方将会承担连带责任。

7、价差等政策性风险

对于具有国家计划需求性质的产品生产企业,如军需装备,在未取得批复价格的情况下,以计划价或协议价计算销售收入,最终批复价如低于入账价值,就会形成潜亏。部分专项费用超支挂账,后期无法取得国家经费来源,也会形成大额潜亏。

二、潜亏形成原因

造成潜亏的原因有很多,会计基础核算、经营管理各方面都有可能造成企业潜亏。潜亏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巨额潜亏一旦发生将耗费企业数年的时间进行消化,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包袱。潜亏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级机关或集团经营考核指标下达不合理,现阶段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利润指标上,对企业偿债能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没有进行全面的考核,企业经营者为完成考核任务或争取眼前利益,指使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图通过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故意隐藏潜亏,调节成本费用,粉饰会计报表。

2、外部监督处罚不力。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企业潜亏没有相应的监督处罚机制,助长了企业经营者蓄意隐瞒潜亏的行为。

3、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够,专业技术基础不扎实。比如有些会计从业人员不熟悉会计准则,在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的情况下确认营业收入。部分企业销售人员未完成个人销售任务,将产品销售给有不良信誉评价的客户,有些甚至是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客户,款项实际很难收到,会计人员认为产品已发出并开具了销货发票即可确认收入。有些会计人员在会计事物处理上随意性较大,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限不清,如长期负债的利息,要根据款项的具体用途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

4、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在存货方面,采购人员对原材料的采购量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过量采购使原材料大量积压,后期不再符合生产需要,导致原材料跌价;仓库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各类存货疏于管理,特别是易腐蚀的存货未配备专用的保管设施,致使存货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未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年底不进行彻底的资产清查,部分资产账实不符,也未及时按程序进行核销。

5、重大决策失误。对外投资属于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经营者盲目决策,事前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研并形成可行性评估报告,被投资企业或项目没有发展前景,打不开销路,或建设周期过长,投入资金量过大,超出企业融资能力,使资金链断裂;有的对被投资企业疏于管控,使企业由盛转衰,回天无力。基于上述原因,有些企业在账面反映为大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被投资企业即将破产或清算,形成潜亏。

企业的潜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会计核算将它计不计入当期损益,它实际上已经占用了企业的资金,成为了企业的包袱,越不处理,包袱就越来越大。

三、潜亏的处理

对于清理出来的潜亏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国家政策性支持,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冲减所有者权益;一种是由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加以消化,潜亏计入当期损益,虽然企业一时难以承受,但在所得税缴纳方面取得了实惠,同时企业自身责任感得到了增强,通过不断的创造利润实现发展,国有资产也实现了保值增值。

四、如何有效的避免潜亏

1、加强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操守的提升,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不做假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比如备用金管理制度,可对备用金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加以限定,对于长期挂账不报销的借款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限其整改;又如成本管理制度,应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如实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二是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控,对具有实质性控制权的下属企业委派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总监,并定期对财务总监进行考核。三是重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中所发现的审计问题,加以整改并积极采纳内部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涵盖采购、销售、资金管理、工程项目、投资、并购等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投资管理,需从投资管理制度建设及职责分工、投资论证与决策、投资合同管理、投资日常管理、投资处置、投资分析与报告等关键点加以控制,以达到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反映投资业务、防范投资风险、投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执行也是避免潜亏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结束语

潜亏在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外部经济运行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潜亏的存在使企业虚增资产、利润,不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银行可能会放出大量的不良贷款,虚假利润分配可能会使国有资产转移至私人。杜绝潜亏是每个企业的必修之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