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活动比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活动月;情景体验式;形式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166-04
近年来,随着高职大学生群体极端事件不断报诸于新闻媒体,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或杜绝极端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每一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院借助于“5・25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这一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已成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大特色。
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目标定位是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参与体验、重在发展。这一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学习了解、活动参与、体验领悟等,学会联结心理学知识与日常行为,逐步改变不适应,优化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一般安排在每年五月份举办,每次历时约1个月,自2009年起已举办三届。
一、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形式和内容
在开展每一届学生健康活动月时,均会根据目标定位、心理协会会员的调查、学生心理需求及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设置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以2012年为例,心理健康活动月主题是“我爱我:爱心灵、话成长、幸福你我他”,在5月2日至30日期间,开展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有:启动“心”导航(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仪式暨专家讲座)、培养“心”舵手(2011级心理委员培训)、共话“心”成长(心理手抄报比赛)、展示“心”魅力(笑脸征集)、体验“心”世界(“5・25我爱我”活动日系列活动)、常怀“心”感恩(母亲节感恩活动)、共享“心”收获(5・25心理健康活动月闭幕式)等7个活动版块,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提高学生自帮自助的心理能力和报效社会的感恩情怀。
学院近年来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形式及内容具体表现为:
1.课外培训类。①专家讲座。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邀请省内知名专家讲授“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识别及调节”讲座,与全院师生共同学习抑郁情绪对个体的双重影响,掌握抑郁情绪的调控方法,尽快走出抑郁情绪沼泽地,迎接阳光灿烂的新生活;②学生培训。为充分调动学生心理委员的参与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信息联络作用,面向一年级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封闭式团体心理培训,围绕“如何开展班级心理活动”、“如何提升心理工作技能”、“心理案例讨论分析”等主题展开,采用实操训练、情景模拟、心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心理委员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全面开展工作。培训过程中严格考勤并组织考核,考核通过者将在活动月闭幕式颁发结业证书;③师生讲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助人助己”,由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分别从专业心理分析、学生自我体验等不同角度,与全院学生一一探讨如何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美好未来。
2.现场活动类。①感恩母亲节。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指导和帮助,母亲、父亲、师长、朋友等,对于他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常常珍藏在心,无以言表。在母亲接到来之际,提供一个机会帮助同学表达感恩之心,“手工制作”、“信鸽传递”等环节可以帮助传递心声;②5・25活动日。5月25日,分别在两个校区同时开展心理漫画展、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手抄报部分作品、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许愿树、心理涂鸦等活动版块,宣传心理健康月,营造活动氛围。据统计,当天学生参加人数超过千余人,学生热情地参与了各活动板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紧张有序;③沙盘体验。借助于一盘细沙、一架玩具、一瓶清水,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在轻松、安全、温馨的氛围中尽情创造自己内心世界呈现的画面,在玩中体验、感悟日常生活中忽略的信息,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和分析,成为沟通内心与意识的桥梁,完成内心与现实的对话。直观形象的咨询方式吸引了近百位学生的驻足、参与,并预约下次沙盘体验;④心理电影展播及征文。精选经典心理电影,如《美丽心灵》、《心灵捕手》、《蝴蝶效应》、《春风化雨》、《我是第一名》等影片播放,并邀请相关专业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对电影所反映主题的思考。电影征文稿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相应奖励。
3.知识竞赛类。心理手抄报比赛。在5月2日至20日,围绕活动月主题,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结构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4.创意设计类。①“开心笑脸”照片征集。为引导学生微笑面对生活,保持健康的心理,征集原创单人或多人开心笑脸照片,从作品中评选出开心奖、魅力奖、感染奖、创意奖,并颁发证书及精美奖品;②心理海报创作比赛。5月6日至27日期间,以宣传活动为目的进行设计,展现健康、积极、阳光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生心理精神追求等。原创入围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③心理美文征集大赛。5月6日至18日期间,以活动月主题为基本思想,内容充实健康,符合主题,突出大学校园生活,如学习、人际、实践、情感等各方面的心路历程。征文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二、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的调查分析
自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以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力求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系列中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因此,每年的活动现场都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活动组织提供有力支持。以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现场调查为例进行分析。
1.学生对开展心理活动重要性认识的调查。
图1显示:在2012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现场,随机调查的1499名学生中,1358名学生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体验活动中的轻松,感悟心理点评带来的触动,具有重要意义,占91%;仅有31人(2%)认为是否开展活动不重要,关键在自觉。
2.学生对“我喜欢的心理活动”投票的调查。
图2显示:2012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中,仅就几项心理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学生的欢迎程度。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些轻松、简单、易投入、具有创意性和专业性的活动形式,部分学生对所喜欢的多个活动项目进行投票。心理游戏、许愿树、涂鸦等有现场指导或解答的活动更受学生欢迎。这些活动形式也是我院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保留项目之一。
3.学生对参与心理活动后主观反馈的调查。
图3显示:在调查“学生对参与心理活动后的主观反馈(收获、意见或建议)”的主观反馈条目中,95%的学生表示“有收获”、“在活动中认识到新朋友”、“在活动中对自己有了新发现”、“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处理方式不一样”等;约30%的学生表示“自己希望能接受有关心理活动的培训,便于在班级中操作”;也有14%的学生提出“希望能在平时也组织类似的心理活动内容和项目”。
三、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成效及经验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生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极端事件。学院的心理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之进行系统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将校园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根据近年来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总结,可以看到:
1.“情景体验式”先进教育理念的导入。“情境体验式”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认知”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验,感受互动双方的尊重、理解,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面对活动情景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协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捕捉心灵碰撞的火花,探寻及建立适应,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院2009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实践表明,情景体验式的教育理念大受学生欢迎,在此理念指导下各种活动内容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2009年以后的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方案策划中,有意加重了“情景体验式”活动形式的比重,包括许愿树、心理游戏、心理涂鸦、师生讲堂、心理手抄报、心理海报、沙盘体验等活动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乐在其中、感悟心中”,甚至有不少学生提议平时也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也有学生建议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会掌握后便于班级活动的开展。
2.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数据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87%的大学生会开导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而约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抱“讳疾忌医”的态度,不愿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部分学生找不到与他人沟通的契机,无法倾诉自己的烦恼,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而心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融入活动场景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调节压抑的情绪,感受愉悦与轻松;在多人互动中可“以人为镜”,通过他人与自己的互动进一步了解自我;在活动的互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学习他人的言行,逐步认同自己与他人,将自己的问题“常态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3.学院高度重视、组织实施有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启动仪式、闭幕式、各活动现场,分管学生管理的院领导、学生处处长、副处长、系书记等领导都会亲临现场,与学生共同参与各种心理活动,体验心理活动的乐趣,倾听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所需的人力、物力也得到学生处、系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尽可能将资源进行调配、组织、并付诸于实施,才使得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越来越充满活力。
4.心理协会、学生心健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心理协会是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进行专业指导的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协会除平时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外,在每年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中,都付出了辛苦的汗水。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策划方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制定,之后心理协会的成员就参与进来,根据活动方案,安排活动场地、借用活动仪器和设备、准备活动物品、布置活动现场、提供现场服务等。可以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顺利启动、活动系列安排、圆满闭幕等环节都离不开心理协会的参与和支持。
学生心健骨干是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重要环节,也是学院心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学生心健骨干队伍的培养一直是学院心理工作的重点。每年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都会组织学生心健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明确角色定位、了解工作内容、培养工作技能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心理服务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学生心健骨干能及时发现班级、宿舍同学的心理动态变化,并及时联系心理辅导中心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
综上所述,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卓有成效,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工作思路,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推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进一步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军.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6).
[2]王新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30).
一、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的调查分析
自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以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力求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系列中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因此,每年的活动现场都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活动组织提供有力支持。以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现场调查为例进行分析。
1.学生对开展心理活动重要性认识的调查。在2012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现场,随机调查的1499名学生中,1358名学生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体验活动中的轻松,感悟心理点评带来的触动,具有重要意义,占91%;仅有31人(2%)认为是否开展活动不重要,关键在自觉。
2.学生对“我喜欢的心理活动”投票的调查。2012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中,仅就几项心理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学生的欢迎程度。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些轻松、简单、易投人、具有创意性和专业性的活动形式,部分学生对所喜欢的多个活动项目进行投票。心理游戏、许愿树、涂鸦等有现场指导或解答的活动更受学生欢迎。这些活动形式也是我院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保留项目之一。在调查“学生对参与心理活动后的主观反馈(收获、意见或建议)”的主观反馈条目中,95%的学生表示“有收获”、“在活动中认识到新朋友”、“在活动中对自己有了新发现”、“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处理方式不一样”等;约so%的学生表示“自己希望能接受有关心理活动的培训,便于在班级中操作”;也有14%的学生提出“希望能在平时也组织类似的心理活动内容和项目”。
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成效及经验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生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极端事件。学院的心理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之进行系统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将校园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根据近年来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总结,可以看到:
1.“情景体验式”先进教育理念的导入。“情境体验式”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认知”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验,感受互动双方的尊重、理解,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面对活动情景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协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捕捉心灵碰撞的火花,探寻及建立适应,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我院2009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实践表明,情景体验式的教育理念大受学生欢迎,在此理念指导下各种活动内容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2009年以后的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方案策划中,有意加重了“情景体验式”活动形式的比重,包括许愿树、心理游戏、心理涂鸦、师生讲堂、心理手抄报、心理海报、沙盘体验等活动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乐在其中、感悟心中”,甚至有不少学生提议平时也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也有学生建议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会掌握后便于班级活动的开展。
2.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一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数据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87%的大学生会开导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而约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抱“讳疾忌医”的态度,不愿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部分学生找不到与他人沟通的契机,无法倾诉自己的烦恼,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而心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融人活动场景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调节压抑的情绪,感受愉悦与轻松;在多人互动中可“以人为镜”,通过他人与自己的互动进一步了解自我;在活动的互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学习他人的言行,逐步认同自己与他人,将自己的问题“常态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3.学院高度重视、组织实施有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启动仪式、闭幕式、各活动现场,分管学生管理的院领导、学生处处长、副处长、系书记等领导都会亲临现场,与学生共同参与各种心理活动,体验心理活动的乐趣,倾听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所需的人力、物力也得到学生处、系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尽可能将资源进行调配、组织、并付诸于实施,才使得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越来越充满活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功能与途径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questionwhichdevelopedtothesportsteachingaspect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onthepresent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condition,elaboratedtheuniversitysportsteachingtothestudentpsychologyeducation''''sspecialfunction,andproposedraisedthestudenthealthypsychologyinthesportsteachingthemethodandtheway.
keyword:Universitysportsteaching;Psychologicallyhealthy;Functionandway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兰自力,等.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2.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运动 健康 关系
一、体育与健康
(一)健康的重要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否则一切都将是徒劳。有一个比喻可以形象的来说明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将身体看成1,而金钱、地位、子女、房子等都看成0,只有1健康的存在,那么才有后面的若干的0,如果没有了1,再多的0也将代表不了什么。虽然这个比喻很通俗,但它却深刻反映出健康的重要性。
(二)体育与健康的内涵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逐步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在闲暇时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身体健康的基础层面上,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世纪已经提出了三维健康观,即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合理的膳食、运动量等是通过运动来获得健康的主要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考虑到“量”的因素,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我们不能否认某种方法在对促进健康上的作用,但要控制好“量”,否则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关于体育的概念解释有很多种。目前,较统一的解释为“体育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1]”。其中身体运动是基础,促进身心发展是目的,文化活动是形式。根据体育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体育分为三大类。1.竞技体育,其以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为目的,在比赛中不断挑战人类的生理与心理极限。2.大众体育,其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3.表演类体育,其以促进经济发展、公益等为目的。我们常说的学校体育可以归类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中去。体育运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二、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
(一)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据相关调查,大学生的肥胖率和近视率分别为29%和13%,且呈现每年稳步上升趋势。分析其成因,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原因:1.缺乏体育锻炼。2.不良的生活方式。作为个体来说这两个因素我们都可以人为控制,但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自律能力严重下降,对于自己不能严格要求,课余时间基本都花费在打网络游戏上,每天休息时间较晚,不进行体育锻炼,连每周一至两节的体育选修课也不去上。正是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鉴于上述原因,建议学校加强考勤管理制度,对旷课达一定次数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其次,学校将可以组织学生跑早操,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吸烟喝酒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大学生中有28%的学生吸烟,其中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女性仅占极少部分,在大学生吸烟群体中有部分学生的烟瘾较大,每天吸烟量在一至两包,甚至更多。吸烟不仅危害个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危害周围的人,可谓百害而无一例。目前,每年因吸烟引发的肺癌患病率逐年增长。适量的饮酒可以增进心血管血液流动,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但过量饮酒、酗酒对身体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很难掌握住这个“量”,往往过量饮酒。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力度。同时,作为学生也要加强自控能力,尽量戒烟戒酒。
(三)心理因素
相关调查显示精神疾病患者的年龄逐渐趋于幼龄化,高校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大约有20%,多数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仍与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分数论成功”这个定式思维中长大,从小到大只知道学习,课余生活基本被各种补习班所占据,没有时间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都由父母来解决,自己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这样一来当进入大学后,学生需要自己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一些学生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导致心理上出现问题。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孩子逐步接触社会,慢慢适应社会,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考试其他什么都不会做的人。其次,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最后,作为学生个体来说也要明确,我们唯有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取得成功。
三、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只要体育运动是科学合理的,在一定“量”的范围之内,其就可能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积极地作用,但过量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严格控制运动量,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运动原理。
身体健康的测试指标有很多,但形态和机能是最直接、简单的指标。形态即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我们可以改变相关部位的肌纤维,从而塑造健康的形态。机能即人体的系统的工作能力,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任何一种体育运动,不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外在的肢体运动,其内部多种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长期进行耐力练习能改善呼吸系统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能力。体育运动可以使各个系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适应性
适应能力的发展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不断锻炼而得到提高的,体育运动则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的生物状况,同时还能消除由于不适应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些人会将它憋在肚子里,自己生闷气,最后导致身心都遭到了损害,而体育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多数采用运动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在球场上奋力奔跑、大吼大叫,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运动过后心情舒畅,自己心中的不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从而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的任何一个有目的、有社会倾向性的活动都必须通过心理活动来调节[2]。心理活动是三维健康观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任何体育运动中都会产生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好坏取决于体育运动的强度,当体育运动的强度适度时,可以使人兴奋,精力旺盛。体育运动的内在精神是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在一场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双方为了一分拼尽全力,永远不放弃,即使输了比赛也要让对手对自己竖起大拇指。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可以使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得到锻炼,其自信心、心理抗压能力不断提高,这在一些耐力项目、同场竞技项目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一些团队项目也能增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在当今比较火爆拓展训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具有两面性,体育运动在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上也有两面性,因此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取其利而避其弊。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各部分机能,起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超负荷运动或者采用不科学的练习方法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科学的适量的练习方法,当自我感觉运动强度较大时,可以进行一些小强度的锻炼或者停止锻炼,以避免过量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健康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大学生也要摒弃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之适量科学的运动,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贾莉莉.体育运动与健康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4(4):40-41.
[3]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7-39.
[4] 吴秀云.有氧运动与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2-104.
【关键词】心理污名;求助行为;责任推断;羞耻感
1.问题提出
人们往往对有心理问题乃至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在生理、心理、道德、行为上存在缺陷,视其为“精神病”“疯子”、“变态”,从而歧视、拒绝、回避这些人群。早在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offman就将“污名”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Vogel等人将“心理污名”定义为寻求心理帮助的个体感到自我和社会不可接受的受损身份,由于污名使人们对求助者持有负面印象,这就导致了个体不愿意暴露他们的心理困扰,并且逃避心理咨询或治疗。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中心,用来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会给个体的生活、学量消极的影响,并且心理咨询和治疗会有积极的疗效,但是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小,对专业性研究机构,如综合医院心理治疗科、校心理中心的使用率并不高,由宁波某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有的统计数据可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行为的大学生占心理关注对象比例很低,而相关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只占1.46%,持模糊、矛盾态度的占40.6%,另有4.8%的学生明确表示“否”。为什么“潜在的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的求助者”,其主要阻力在于社会长期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混淆、歧视与偏见,使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的“心理污名”。因此探索“心理污名”如何影响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行为,以及如何减少“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中的责任推断,羞耻感的影响将对高校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采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和《心理求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心理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污名对心理求助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其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构模型,引入角色扮演、情境w验、经验分享、演讲等多样化形式,改革固有的团体活动形式,建立团体干预方案,并利用专家访谈,最终确定团体干预方案;再次,使用RCT实验设计(随机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已有的方案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评估干预方案对求助行为改善的水平,进行总结归纳,完成干预实验;最后,查找相关资料,在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为降低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提供应对策略,改进目前状态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实验结果
通过对污名影响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可以得到污名影响求助机制的四条路径:一是污名直接对求助的影响,即污名心理求助;二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间接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责任推断心理求助;三是污名通过羞愧间接地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羞愧心理求助;四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的共同作用对求助产生影响。
对污名、责任推断、羞愧、求助倾向的效应分解上面分析,对求助倾向的直接负面影响效应是最大;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两因子对求助产生的间接负面效应大于污名分别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因子对求助倾向产生的负面间接效应;污名对责任推断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大于污名对羞愧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
在个体在求助源的选择倾向上,当问及被试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其选择求助倾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向朋友和同学求助,接下来依次为向心理老师求助、根本不求助、向班主任求助和尝试以别人的名义求助。
4.干预方案
参考樊富珉等人团体设计活动,引入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演讲等模式,设定多个内容,邀请在心理学专业研究和教学上具有10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专家进行专家访谈,围绕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内容设置团体干预方案:
活动目的1: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
活动方案:活动之前两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准备1000字演讲稿,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1)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2)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3)什么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A热身阶段:连环自我介绍,并进行分组
B讨论阶段:“奇葩议会”,各组对各自观点进行辩论会,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去心理咨询就是有病”这个主题进行辩论。
C演讲阶段:“超级演说家”,每一个组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推选一位必须结合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超级演说家比赛,与全班分享观念,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遗漏,必须让第二个人补充,第二个补充的同学必须在第一个同学的基础上,说出第一个同学表达的所有观点,再补充剩下的。、
D总结阶段:老师对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活动目的2:提高大学生人际开放性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小兔子跳
B自我表露阶段:用公开量尺让学生在永远保密――随时公开选择事件写在尺上,(1)最怕发生的事情(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记的事(4)从未告诉过别人的事
C总结阶段:填写自我隐藏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小组进行讨论。
活动目的3:减少大学生对寻求心理援助的污名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OH卡片进行故事联想
B角色扮演阶段:对4个已经设定的关于心理求助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C讨论阶段:角色扮演结束,通过交流理清学生思路,讨论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的4:提高对心理咨询的信任
A热身阶段:寻找你觉得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有哪些
B讨论阶段: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大家达成共识的10大优秀品质得出,然后选代表进行解释。
C总结阶段:小组做成小论文形式,将咨询师特质、咨询过程相联系。
通过RCT实验设计后,结果表明,此干预实验是有效的。事后比较发现,实验组被试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5.建议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曾在咨询届流行一句话:中国社会不是民众不懂心理咨询,而是他们不懂心理学,所有在基本的心理问题的解读上要专业,同时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开设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内容,让大家啊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发展人,而不是治病。同时,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建立高度的信誉和正面形象,通过培训合格的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师进行专业培养等,推广优秀,善解人意的咨询师形象来为学校心理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隐性效果;精神环境
Recessiv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Environment
JI Hui
【Abstract】A healthy mental environment is helpfu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good state of mind and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so as to better face the competition and press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environment and easily occurred problem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considers that recessive effec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gives relevant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ordinar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cessive effect; mental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计慧(1979-),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运动训练方向研究。
引言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终阶段,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相当完备,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收益也不应只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的显性效果,大学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强化。
1大学生精神环境易产生的问题及其特点
11精神环境的特点
如果说中小学是利用规则规范来培养学生共性的阶段,那么大学教育就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没有了中学时代的各种高压和约束就相应放宽了行为的要求。这种现象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好的方面来看,大学校园里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和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可以充分培养每位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这种自由的学习生活模式既是对大学生意志精神的磨练,同时也是一种考验,若未经得住考验,做好学习与生活节奏中的自我约束,也就难免会懈怠了学业,荒废了青春。但总的来说大学自主的精神环境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更多的是提前体验社会的多元性和人的多样性。
大学生虽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但同时也受知识文化的影响较大,具备着较高智商和情商的他们,对于精神环境的依赖要大于常人,同时他们也具备普通学生的共性和特点,单纯、善良,易受环境影响、同化〔1〕。怎样才能合理定位是每个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易产生的问题
121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坚实心理基础。面对压力和未知,他们的精神环境非常的脆弱,易焦虑、压抑、封闭、孤独、迷茫、扭曲。不仅国外,即便是国内也频发各种校园暴力事件。〔1〕除去社会与家庭方面的因素,不少人认为学校具有不可开脱的责任,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弱化,在对学生的控制能力上就出现了“真空地带”。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指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在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相应的德育、诚信、责任教育不能缺少,并且要充分做好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及时有效地发现、疏导大学生精神环境方面的压力,能够有效避免其在校期间、毕业之后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使他们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
122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这里说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的是合理的自我定位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毕业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意味着失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因素,大学毕业生增多导致相应的学历贬值,另一方面由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自视较高,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又缺乏自我展示的能力,最后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你的工作。良好的评估定位自身能力是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的首要因素,只有根据个人能力、兴趣、价值观三要素的综合考量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价值取向、气质、性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内容;全面认识自己,是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及职业规划的基础,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前提。
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大学生则是站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最靠近与社会衔接的边缘地带。他们有着有形的自由学习生活方式,但同时他们的面前也充满着无形的社会压力与未知的挑战,他们所面临的是作为众多高校中的一个个个体,需要清醒思考在大学的生活节奏中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去锻炼,怎样去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不断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大学生们需要在变化中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由此造成了心理重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休学、退学、自杀、凶杀事件不断增多,大学生精神环境健康应成为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我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疏导和预防效果。
2高校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
追求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体育活动参与者共同的目的,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最容易看到的直接效果。但体育既是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交活动的过程,体育不仅能给人带来健硕的体魄,而且对人的心理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都会有很好的改善。
如果说身体健康、无病的状态是外在的、显性的,那么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则是潜移默化的、隐性的。隐性的心理健康与显性的身体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则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的过程作为桥梁的作用来维持隐性健康和显性健康的提高,不仅在生理上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也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改善生理、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从而达到和谐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1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影响
211大学体育教育的育德效果
规则意识,公平竞争。现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界限鲜明,竞争也一触即发,越是到了毕业之际越是容易出现各种恶意竞争的问题,如果想要合理地解决这种问题,光靠相关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教育会收效甚微,利用体育运动的规则性原则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体育是身体活动的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规律、规则,如果想要达到活动的目的,就必须遵守规则。一场比赛过后,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身体,对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理解包容、规则意识方面更是一次洗礼和强化。
212大学体育教育的育美效果
提高品质,懂得欣赏。每一个血淋淋的故事的主角几乎都会抱怨社会的黑暗和肮脏,他们一步一步被社会的负能量充斥了内心。但其实美是想通的,我们要懂得欣赏。就像我们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样,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也会对每一个漂亮的动作、优美的姿态、勇猛的意识而感到震撼、为之叫好甚至是呐喊。美好的事物能使一个人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净化心灵,于是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美的不再是形态上的表现,更是情绪、情感上的美。
213大学体育教育的育心效果
宣泄情绪、舒缓压力。有人说压力就是动力,这其中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压力一旦超过了人的承受范围,其对人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面对压力,如果不能学会释放,极易造成人格的扭曲、变形。聪明的大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参与一些社团活动,一方面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舒缓学业带给自己的压力,但比起其他活动,体育具有更好的释放效果,也更加健康。其实参与体育活动很简单,人多可以进行篮、排、足大球活动,人少可以进行乒、网、羽小球对抗,即便是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选择游泳、跑步、跳绳等健身方式。只要心情舒畅了,精神环境也就健康了〔2〕。
22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社交环境的影响
开始了大学生活也就意味着精神环境的独立,对家庭环境的依赖逐渐演变为对社交环境的依赖,能否顺利地结交朋友也是融入校园生活的标志〔3〕。但不少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内敛、低调,在中学时代看起来非常乖的学生反而不能在大学校园得到更多的机遇,人们更多的是愿意看到那些心理素质过硬、敢于展示自我的学生。
在我看来,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不仅是在语言表达,心理素质上强于他人上就是在执行、组织、管理能力也具有优势。除去一些跑步、游泳等单人健身活动,大部分的体育活动都是多人参与、团结协作才能进行的,那么在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和其他人进行交流〔4〕。小型的活动可以是即时的,而大型的赛事就必须进行组织沟通,例如参赛队伍的报名,时间、场地的安排,观众赞助商的引入,比赛过程的组织等各种人力、物力的统筹〔5〕。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未来“职场”的预热与排演,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能力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明白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目标。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环境具有客观存在性,并且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改变人的心理,作为大学生必须学会适应才能逐步地改善环境。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调节方式,对于精神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强化。
32建议
321重视大学体育教育的隐
体育教师教师应当增加课内、外活动内容,多开展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运动会、竞赛等。特别是野外拓展活动,更能强化学生们的动手、自理、自立能力,在德育、美育、智育提高的同时开阔视野、释放压力、激发正能量。
322强化大学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
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组织、管理工作,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放宽权限,降低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依赖心理,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能力的释放以及更多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完善良好的社交环境,更好地帮助他们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4〕李清莹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6
〔3〕祝大鹏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社交能力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4
〔5〕仇丽琴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个性发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70
【关键词】高校体育 排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排球是集技、战术为一体、对抗性极强,技术要求较高,集体共同参与的项目。研究表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是决定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区别不大的前提下,心理因素成为了决定因素。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个运动队即使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水平都较高,而发挥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却输给低水平但心理素质因素较好队的情况。因此,在排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要有目的地培养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并能逐渐学会调节心理状态。
1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排球的各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是在规定的场地上和竞赛规则的限制下,与对手的心理直接接触以及与同伴的积极配合协作的活动。具有短时间内完成一次高强度运动与短时间内的一次间歇相交替组成的,以记分定胜负,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随着排球运动向着技术全面精尖快速、能攻善守全能化、战术综合突变化、技术风格大打法类型多样、竞争对抗白炽化的趋势发展,比赛过程中完成任何一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都必须与运动员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品质相联系,都必须与运动员生理与心理上的紧张程度相联系。
1.1技术动作感知节奏过程的心理特征
排球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击球,具有不同的种类与特点。而所击出的球的种类与特点,是由击球的速度、击球的高度和击球的力量所决定的。为了运用某种击球技术动作或实现某种战术意图,任何一种形式的击球过程,都应该准确地感知和判断队友与对手的空间站位、击球的姿势、击球的高度、角度与力量,以及来球的速度和不断变化着的各种时间、空间关系。
1.2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心理特征
排球技术动作门类繁多,战术多变,比赛过程速度快、变化多以及比赛不受时间限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决定胜负。它对运动员注意力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赛中,来自场内外的干扰甚多,若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场上,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严重失常,则很快就会输球丢分。因此,注意活动的强度大而且稳定性高是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特征之一。
1.3战术思维灵活模式的心理特征
排球比赛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对运动情景的分析、判断和自己即将采用的技、战术行动的抉择,是在瞬间进行的,这就要求运动员的思维活动必须具有敏捷和灵活性。思维敏捷的运动员,能在情势危机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及时和迅速地依据场上情况的变化而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战术,巧妙解危,并创造有利的攻势,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战机,出奇制胜。
1.4情感意志的心理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情绪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排球运动本身固有的特点所制约的。运动员参加排球比赛的任务是要战胜对手。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活动甚为剧烈,机体要忍受极度紧张。比赛时顺利与困难常常并存并迅速转换,记分与战局常常起伏不定,场外的观众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态度与评价。所有的残酷现实与运动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以及同当时的生理状态交织结合,便产生着各种复杂多变的情绪体验,并作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发挥。一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双方队员都处在极为疲劳的状态中,要取得比赛的胜利,技、战术水平已不是最为重要的,而队员的抗疲劳、抗干扰能力和所具备的坚强意志品质则成为取胜的关键。
2 影响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比赛中个人情绪不稳定。比赛中当自己或队友扣球成功直接得分时,往往会表现出亢奋不已、士气大增、斗志昂扬,若当自己或队友接发球或扣球连续失误时,担心教练不满意,队友责怪,往往打得小心谨慎,士气低沉,害怕再次失误。结果是越怕越发挥不好,失误越多,情绪影响越大。
2.1.2害怕对手(强手、平手或从未交锋过的对手)。总认为对手很厉害,实力很强。比赛还没开始心理上就先输给了对手,缺少了自信心。
2.1.3想赢怕输。对对手的实力估算不足,结果轻敌,放松了斗志,造成被动挨打、主动丢分的局势。
2.1.4赛前失眠、焦躁不安,情绪过度紧张,缺乏比赛信心,不想参加比赛,比赛前思维混乱,不知做什么。
2.1.5易受观众(或家人、朋友、恋人等以及不友好观众)的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
2.1.6关键时刻急于求成。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以为稳操胜券,总想一下子置对手与死地,该运用的技战术不能正确运用,结果自己失误增多,甚至白送给对手有利可图的反击机会。
2.2客观因素
2.2.1比赛规模的大小。规模越大,运动员的情绪就易于激动,跃跃欲试,易产生高度的情感和强烈的荣誉感,同时运动员自身也感到压力较大。特别是大学高年级的运动员,将是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出战,情绪就会显得激动高涨,训练也比以前更加刻苦认真。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每次重大比赛,运动员们都是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2.2.2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运动员就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此时尽管对方身高、身体素质、技术方面都占优势,但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最终会取得胜利。反之产生减力情绪。一些新运动员在初次参加比赛时,总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免不了出现紧张、分神等现象,经常出现扣球、发球不过网(或出界)、垫球不到位等等,特别在对方连续得分,又有;拉拉队的助威声中,显得更是手足无措。
2.2.3比赛双方实力接近。在比赛势均力敌,比分呈交替上升状态,运动员能发挥最佳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多次的比赛证明,双方实力相当,比赛紧张、激烈、精彩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的技、战术水平就能正常发挥,取得最终胜利。
2.2.4外界环境的干扰。由于异地作战或对比赛场馆、灯光、地板、场外观众的呐喊助威等一时难以适应,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将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场地适应情况良好,就易产生奋发的情绪,提升自信心,活跃比赛气氛,技、战术水平就能充分的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反之,比赛气氛冷淡,场地无适应感觉,运动员就不易调动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出高水平。
2.2.5技术动作的变形、失调,队员之间战术配合的失误,往往会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的障碍,产生临场过敏、心理疲劳、运动感觉迟钝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到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3 心理训练及其作用
3.1心理训练
有人把心理训练定义为:对大脑或心理进行的专门化训练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狭义上的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形成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3.2心理训练的作用
心理训练引入排球训练和比赛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和控制心理活动强度
对于运动员来说,心理因素是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的重要因素。若运动员实际心理活动水平低,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必须用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以达到能进行自我控制的水平。 转贴于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要掌握技术动作,自身应有一定的活动强度。若强度不足无法实现对身体和技术动作的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太强,否则会对身体素质及技术动作的调节造成失误,因为技术动作的完成要求身心力量平衡。
3.2.2有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运动员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是在比赛时的过度紧张,以及有恐惧、害怕、消极的心境等。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地解决这些情绪问题。
3.2.3有助于运动员增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薄弱是一些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能使他们在积极参加训练中改善他们体质状况的同时,培养出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3.2.4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是通过运动员反复多次的身体练习来实现的。如果把表象训练与身体练习结合起来,更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改进相应的动作技能。由于心理练习基本上不受时间、地点和器材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身体几乎不会产生疲劳,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
3.2.5有助于运动员消除身心疲劳和消除心理障碍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由于技术动作失误,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如临场过敏、心理疲劳、动机不足、运动感觉迟钝等,对此需要采取专门性的心理恢复和治疗措施。研究表明,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等)不仅有利于恢复心理上的疲劳,而且也有助于恢复身体上的疲劳;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做5分钟的放松训练,其身心恢复情况几乎和1小时的自然睡眠或传统的恢复手段相同。
4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训练和个性特征的训练,以及记忆和注意的训练等。
4.1平时常用心理训练方法
4.1.1感、知觉的训练。通过对墙进行传、垫、扣等熟悉球性的练习,传、垫不同重量、弧度、距离球等本体感觉练习,目标性传、垫、扣、发的方位感练习,促进“人与球”和“人与网”在空中合理位置的“空中感觉”练习等进行限制性或诱导性练习等。
4.1.2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上。教练员平时注重加强场外的干扰,让运动员反复地对某个动作进行练习,还可以采用同一训练课中变换训练的内容来调节运动员的注意能力;运动员可结合日常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在脑中回忆动作形象,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动作形象上,稳定在单个或连续动作上。
4.1.3心理演练。使运动员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在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准确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
4.1.4培养意志品质的训练。教练员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不断地变换增加训练的难度,并通过说服教育、榜样作用、自我命令等,要求运动员按要求完成。在运动员疲劳的状态下,可采用改变负荷大小、练习难度、要求的高低和环境的改变等方式来鼓励运动员坚持到底,完成任务。这样既保持了运动员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又培养了运动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1.5设置情境目标的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运动员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4.2临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
4.2.1确立比赛动机。可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教育方法来改变训练环境和条件,客观分析可能取胜的原因,利用训练任务的有效刺激、利用传媒的宣传和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来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
4.2.2赛区心理适应训练。这是促进运动员与比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适应场地设备的训练、适应食、宿生活的训练、适应观众的训练、适应裁判的训练、适应比赛气氛的训练等。
4.2.3模拟训练。这是通过了解比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例如,预先了解对方情况及各种与竞赛有关的资料,做好心理上准备;并模拟训练,用语言、音像资料等因素来描绘比赛情景,亦可采用模拟对手特点的实景模拟对抗训练。
4.3赛中心理调控的方法
4.3.1自我暗示。运动员在赛时出现情绪不稳定时,教练员通过语言来提示运动员用自己的思想和词语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达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注意力的目的,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不断地建立良好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比赛之中。运动员也可充分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知识,以意念为主的反向活动来调整、控制机体的神经、生理变化到适宜的程度。用它来激励自己,放松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坚定自信、奋力拼搏。
4.3.2集中注意力。当运动员在赛时遇到诸如观众、对手、裁判或同伴等劣性刺激时,立即找出适合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对象,排除所有外界刺激,运用深呼吸和使肌肉紧张起来的方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将要完成的比赛中。
4.3.3教练员的榜样作用。教练员应在比赛中做到镇定自若,处世不惊,真正成为运动员的“主心骨”。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极度紧张的时候。此时运动员总会向教练员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教练员会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表情向运动员传递教练员的思想。或者一个鼓励性的语言、表情,亦会使运动员信心倍增。而一个无可奈何的摇头,哪怕只是一晃而过,亦会使运动员感到大势已去。因此,教练员应有效地利用暂停、局间休息和换人等途径,根据临场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充分发挥语言指导的调控作用。
4.3.4抗干扰训练法。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制能力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场外的叫喊声,嘈杂声,对方的加油声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动作发挥,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用语言来不断反复地提醒运动员排除干扰投入比赛。
4.3.5骄傲心理预防法。随着训练成绩的迅速提高,自信心的增强,过高估计自己的可能性会不断的扩展。盲目自信、目中无人等毛病可能会出现,适当地加以开导还是非常必要的。让运动员明白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断地开阔眼界、排除狭隘的自私欲望。但教练员切不可随意伤害运动员的上进心、自尊与自信。
5 结语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水平与其个人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性格密切相关:如诚实守信、虚心好学、沉着冷静、机智灵活、果断自信、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等优秀品质,在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动性,促成比赛的胜利。而这些优秀品质,不是想要就能立等可取的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得到的,必须在专项训练时花大力气来培养,并最终使之渗透到运动员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梁红秀,许衍菊.浅析高校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医学与社会,2005,(11).
[2]王金云.大学生心理训练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08.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大学生;高校德育;创新方法
“非智力因素”由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在其《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美国人韦克斯勒于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对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这是心理学界认定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的标志。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包括人格因素和个性因素的心理意向活动。而在心理范畴内,以思维为核心认识过程的心理现象之外的一切心理现象均属于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却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抑制或者促进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方面起促进作用
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任何行为的产生,都必须由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和启动,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与一定目标结合时,就会产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行动的动机,激励大学生采取积极的行为。
(二)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人生选择有定向和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选择活动目标和活动途径时,确立了志向,奋斗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事学习和生活活动时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才能排除干扰,朝着活动目标积极迈进。
(三)非智力因素能维持和调节大学生心理活动
非智力因素使人能够坚持达到目标为之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当活动偏离已定方位时,能合理调整心理或者行动,以期能够实现目标。广泛的兴趣指引可使大学生接触和注意多方面事物,为联想、想象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一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情感是人素质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情能打破思维的惯性,使人爆发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智力因素,提高认识效率;性格中的责任心、事业心对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着自觉态度,而勇敢使大学生可以不怕失败,独立性可使大学生勇敢质疑权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自信心使大学生坚持信念,直到成功。
(四)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起的消极作用
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因为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家长的过度保护等,引发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焦虑心理、胆怯心理、自卑心理等消极心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积极的心理作用,抵御消极的心理作用。
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高校德育工作之间的联系
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但是要培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还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完善。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就是要加强和重视德育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
而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最终形成具有倾向性,必须从情感、信念、意志等方面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不断进行锻炼和培养才能成为一种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反过来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巩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借助非智力因素得以不断吸收和内化,所以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也是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基础。
可见,科学的做好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在其实践活动中,应当突出其地位和作用,提升其价值,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三、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一)有助于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性观念
主体性教育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角度看,大学生具备这一特性,因此在其受教育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教育选择,是在其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在吸收内容的同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有助于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生活化观念
在学业困难、就业压力、生活问题逐年增多的情况下,高校德育工作不应只满足于灌输理性的教育,而应该给大学生以深入生活、深入心理、深入思想实际的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学习指导、人际关系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人生指导等,努力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热爱生活,使高校德育工作回归生活,务实生活。
四、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以不同年级情况特点为实际,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对大一新生要抓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转变其学习态度,加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活上悉心关心指导,使大学生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对大二学生要抓好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教育,清楚自己在学习什么和自己专业的未来前景等。对大三、大四学生做好职业教育和实践指导,对毕业积极做好准备。
(二)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抓好各项品德教育
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创造意识,培养责任精神;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培养不怕困难、百折不饶的心理品质;还要培养励志勤学的自学精神,鼓励大学生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培养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教育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自觉抵御贪图享受,不沽名钓誉、迷恋权力;培养大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精神、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务实精神,勇于创业。
(三)以科学教育为主导,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所有学生实际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学生关爱自己,掌握自我调试方法,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开展自我成长、两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等专项指导讲座,放映经典心理影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四)以大学生活动为阵地,完善社团系统并定期举办活动
高校社团是培养大学生各种积极兴趣和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平台,对于引导大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塑造健全人格有巨大作用,定期举办活动和开展比赛,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激发学生的成就欲望。
(五)以协调自我与社会关系为导向,注重培养宽容品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自我合理利益与要求应得到满足,尊重大学生权益,调动其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应教育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应培养大学生关心帮助他人,宽容的接纳社会和他人。
(六)以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为要求,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生活准则对学生的影响深刻,因此要求教师须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寓道于教,用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
综上,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引入非智力因素,可以更新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明确高校德育任务,丰富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发挥。
参考文献:
[1]董玉刚.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影响研究[J].长江师范学学报,2011(7).
[2]张幼冬.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研究[M].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3]张荣彬.论非智力因素培养与责任教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莫雪玲,闫雪梅.非智力因素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M].传承,2010(11).
素材展示:
想象力比智慧更重要
汤凯婷
美国有一则新闻报道:在高速公路上,有两台车辆因为些微的擦撞,两位驾驶员一言不合,就在道路边打起来。
这两位驾驶员,一位是普通人,一位是空手道冠军。交手不到数分钟,结果出来了,而且登上了美国头版新闻。
空手道冠军输了!
报社的记者在标题上注明了空手道冠军输了的原因:空手道冠军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打。可是普通人没有学过,因此没有受制度与规范的束缚,直直的一拳就击在空手道冠军的鼻梁上,让冠军就此倒地不起!
这则有趣的故事,让人想起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想看,当我们第一天上班时,没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有旺盛的想象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年资越来越增加,我们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想象力却如青春流逝般很难再恢复。
也许,我们已让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
素材点拨
重要的还不只是想象力
众所周知,空手道是技击的一种,而且实战性很强,说白了就是:练过空手道的人,打架肯定厉害。一个空手道冠军与普通人对打居然输了,这结果不仅有新闻性,而且有戏剧性,还真是该上头条。而作者由冠军的失利谈到了固有模式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而申明想象力的重要性,可谓有理有据。这样的文章当然就是一条不错的素材,也许你已经急着要往自己的素材库里放了。但是且慢,让我们一起再来审读一下这条新闻,看看是否能有些别的发现。
我们先来探究这则新闻的一个小细节:高速公路上如果发生事故,几乎很难是“些微的擦撞”,往往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当事人恐怕顾不上言语争执乃至打架。当然,这个问题不必揪住不放,我们还是重点关注这场打架吧。
打架的一方是空手道冠军,但究竟是一个什么级别的重量和什么级别的赛事,文中却并未说明。假如这个冠军在一个不入流的比赛中获得,并未掌握空手道的精髓,那输了就不足为奇,因为他没有“真功夫”。又或者这个冠军是50公斤级别,而对手是个体重100公斤的壮汉,那输了似也不足为奇,因为现实不是电影,实力相差过于悬殊的话,单靠格斗技巧是无法弥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细节对全局影响极大。我们在阅读时要对那些被有意无意模糊掉或者忽略掉的细节信息格外注意,因为那些很有可能就是问题最关键的所在,是影响你判断和结论的重要砝码。譬如说,一则新闻标题是:“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某校女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高达30%!”读者一看当然吃惊:“这还了得?大学生心理问题实在太严重了。”其实这所学校是工程机械学院,女学生本就寥寥无几,恰巧近期又有一些人因心理问题向老师求助,于是一则爆炸性新闻就诞生了。你说新闻不真实吗?不能。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真那么严重吗?未必。而类似这样的手段,恰恰又是现在许多媒体所惯用的。认真审视细节,用常识和逻辑去体会个中奥妙,可以使我们的知识积累更加高效。
品读了这些细节之后,我们再来假设:这个冠军是货真价实的冠军,打斗双方身高、体重也并不悬殊。冠军之所以输掉,就是被规则束缚,击打对方都是无关痛痒的部位,而对方一拳就击中自己脆弱的鼻梁骨,于是倒地不起。这时我们就该问一句:冠军被规则束缚,究竟应该被视为可笑的迂腐还是该被看作可敬的自律?
看过武侠小说的同学肯定知道,凡是名门大派,门规一定森严无比,不许这不许那,有时候简直是迂腐可笑,一旦违背,相应的惩罚还很是严厉甚至残酷,令人难以理解。而现实中无论是武术散打,还是跆拳道、空手道,教练―再强调的也是纪律和守则,要忍让,甚至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比不学的时候还窝囊,这也让许多学员觉得难以接受。
小说和现实这种惊人的一致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就必须被超常严格的纪律束缚。格斗技巧可以使人具备超越普通人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打人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两个普通人打起来还经常头破血流,假如―方受过专业训练,那么一怒之下很可能会给对方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致命,所以也必须严加约束。笔者所在的城市就曾发生过这样―起案件:―个骑摩托的小伙子和一个蹬三轮的撞到了一起,两人争吵起来,小伙子赤手空拳,三两下就把蹬三轮的打翻在地,后来送到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公安局讯问时才知道,这小伙子是散打运动员,市级省级比赛都拿过名次。可拳脚再厉害也不能逃过法律的制裁,等待他的只能是漫漫无期的铁窗生涯。几句争执而已,结果一人身亡,一人身陷囹圄,这样令人叹息的结局,足以让我见识技击的威力和自律的必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