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中国课外辅导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课外辅导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课外辅导书

第1篇: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我气愤,我愤怒,我一个女同志为什么有史以来就只有男同桌。

我无奈,我倒霉,为什么一开学班主任就让我和jsh同桌?

唉!。。。。。。。。

“喂,哥们儿,让一下子啦,我出去一下” 瞧这就是我目前的一个从不把我当女生看待的男同桌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一提到他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貌似高大,却内心“狭小”他是一个目前来说比我优秀的男生;他思维敏捷赛比金丝猴,他勤奋刻苦踏实稳重,塞比我这样的乖牌牌女生;他讲题头头是道,还不烦有些自恋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一点也不谦虚、这对我来说是很承重的打击。因此我不喜欢和他一起探讨问题。平时我习惯在老师讲题时写备注,而他总是不怀好意的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也用写啊,pig也记住喽!”“哦?是吗?你可记的真快啊!"我总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哈哈 。因此我讨厌和他一起共享同一本书,即使是在他忘记带课本偶尔试卷不知去向的孤立无一的时候我也决不发慈悲与他共享。这或许就是这一年多来我和他“结仇”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我们之间有高高的书墙阻隔着,但仍不缺少黎明后的阵阵吵闹。而令我匪夷所思的是他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却那么love crying使我在行的滔滔不绝的尖利语言不能发挥的极点。我们之间往往是短暂的热战之后长长的冷战。

越是这样越让我思念那个初中与我同桌三年的dxj,虽然他是一个成绩单上红灯常亮,上课和老师唱对台戏,下课嬉皮笑脸,油嘴滑舌,盐酱也钻不进的牛皮筋,但他却是我的好同桌。他从不怜惜自己白白的提纲本成为我手下的验算本,他有限的课外辅导书总愿意让我无限制的使用。还有不瞒你说,其实他肚里的墨水很多的,我对名著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相关内容的熟知程度就是他长久以来绘声绘色的给我灌输的。有时上历史地理课时我更愿意听他讲,嘿嘿。

记得每次参加演讲比赛时,他总会对我说:我会算,我给你算算哦,哎真不巧你这回又要拿第一了!”平平淡淡的语言给我的是鼓励与自信。

第2篇: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照教材或者课外辅导书进行讲课,这使得原本具有故事趣味性的历史课变得非常枯燥沉闷,挫伤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实,历史这门学科里面有许多的故事,而学生又非常爱听故事,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所选的视频资料与史实不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所选的视频资料与史实不符。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图片、视频以及声音于一体,所以有形象性以及生动性的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认知。一旦教师所给出的视频资料与历史不符,就会误导学生[1]。例如,在讲述清朝历史的时候,有一些教师会下载《孝庄秘史》这部电视剧。然而在电视剧中,??静所饰演的庄妃在台词上就出现了问题,例如,她总是说“我庄妃如何如何”,然而根据《清史稿》记载,庄妃这个名号是在她死之后,由后面的皇帝所追封的谥号,所以这就不符合历史,会误导学生。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手段,通过互动性的提问,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继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如,在讲述某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些题目是:(1)最早发明麻醉药的是谁?(2)在四大发明中,哪一个发明最早出现?(3)在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然而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请问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之中[2]。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就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对于他们历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多媒体技术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课堂上插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影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秦国的国力,了解其他六国的状况。这样能够使学生大概了解秦国灭其他六国的原因。例如,在“三国鼎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下载一些《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照片展现给学生看,如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图片上的人物究竟是谁,你们对他们的事迹了解多少,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互动交流。然后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而又经典的战役片段,如“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等,通过观看这些战役的片段,让学生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进行讨论。例如,通过观看“官渡之战”,学生就会了解当时最大的两个势力是袁绍和曹操,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曹操最终能够战胜强大的袁绍,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的理解[3]。不过,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时,教师对影视资料的选择要进行把握,对于一些违背历史的视频片段,教师要指出,防止误导学生。

3.适当地运用角色扮演法

第3篇: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JZ16022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改项目(XJJG2015001)。

一、建构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目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重视和应用[1],基于近年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是化解学生专业学习困境的必然途径[2]。所谓“立体化模式”,是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的的单一化、平面化而言的,“立体化”具备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2-3],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偏向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系统论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要全方位地调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诸要素如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评价等并进行立体化设计以形成有机统一的综合教育体系,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紧密围绕培养目标,采用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网络)、国内与国外多维一体的学习策略,展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4]。

二、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

1.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奠定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

根据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发展需求,按照学院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我们分阶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把课程模块分为: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等五大立体化模块,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占30% 以上) [5]。

围绕课程体系的确立,逐步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建立立体化教材,实现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书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上电子习题和心理学案例分析、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源。

2.教育理念的立体化。

教育、教学的理念涉及到教育目的观、师生观、教育教学过程观等多方面的基本认识。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原来以课堂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不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的设计思想和体系,向突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改变。特别是,立体化教育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双重主客体的观点: 即认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和学习的对象(客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有着多向立体的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单向灌输。

3.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立体化。

大学传统教育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立体化教育教学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立体化教育、教学方法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灵活性、激励性、反馈性等多种特征。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坚持探索和借鉴的特色教学方法有:“元问题提问”环节、“5 分钟老师”制度、研究性教学法、研讨式、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基于反转课堂的PBL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听课热情更高。

4.教育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课堂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多数课程都能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克服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分析与讨论,真正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课堂。

课外辅导方式的立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相链接提供了方便,克服了传统的课外辅导方式单一化的局限。如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校内外心理学专业课程网站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随时学习各网站上的有关教学内容、学习辅导材料、知识扩展材料、课程录象等。师生通过 e-mail 的方式进行打破时空的立体化指导、学习督促和交流。

5.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体系的立体化。

W生分层化、多样化教学辅导。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分别来自文科、理科高考背景,在学习基础、将来发展取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自由结合,注重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优势,克服弱势,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链接。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外自学包括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自学材料包括参考书、期刊、专业书籍、网上资源等,鼓励和指导学生搜寻有关资料,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网上资源和图书馆等其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这样,既能避免传统教学“一刀切”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链接。在实践教学方面,力图使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力求形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包括: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 的课堂教学开设应用技能课程,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与研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等;并且,建立和完善较为全面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

6.课程考核与教育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课程考核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调控棒。可以采取实行“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 20% ~30% 考分来自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等平时成绩; 70% ~ 80% 来自期中与期末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有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式) 。同时,可以尝试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多样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既体现评价的共性,又体现评价的个性。

三、心理学本科专业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

1.以模块化课程设计为依托,分阶段有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照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我们在理论课程体系中构建四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每一模块中又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来建构知识的意义。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以专业实训和校园特色专业活动为落脚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校内技能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此外,我们也开展了研究型实践教学。此环节以导师制和互助学习圈为平台。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的指导教师指引下,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训练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及心理沙龙,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特色性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层式多样化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保证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

3.自主学习力与积极人格培育并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人格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积极人格的功能使学生对自我认知更完善,这有助于有效的处理自身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较高的情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情绪整合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开设大学生幸福课有效达成了积极人格培养的目标。一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大学生形成对积极人格的认知;二是通过素质训练让大学生感悟与增强积极品质;三是通过主题讨论让大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四是通过心理测评让大学生了解幸福感状况。

4.以“双师型教师”与校外导师建设为智力保障。

在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专业部分教师已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并且,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以各自的方向专长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服务需求相对接,深入一线开拓专业理论方法的应用,又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而详实的案例e累。此外也重视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包括学生信息员评教、问卷、座谈、网络评教、教师自我评教、专家评教等方式,评价内容既包括教学,也包括教师科研、实践能力、育人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吸收了多位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充实师资队伍,他们广泛分布于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通过专业讲座、心理沙龙和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服务于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提升,并开阔了专业视野。

四、总结

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前景广阔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实践人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与当地发展实际和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零散、庞杂、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间整合混乱、课程内容陈旧,讲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提出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设想及其内涵的六个方面,并就相应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广泛分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法与犯罪行为矫正等领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较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共计5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毕业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家庭婚姻治疗师以及育儿师等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具备相应方向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十余年不断积极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术方向,打造优势特色,已初步将心理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层次较高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高立群,彭聃龄. 21 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5).

[2]莫 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3]李国强,王旭红. 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

[4]辛 勇.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4).

第4篇: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一、基础日语课程现状

高等学校基础日语课程的现状主要集中表现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

(一)基础日语课程之教师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两个方面。

1. 教授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语法项目、读写和书本知识却忽略发音基础、单词释义、听说译能力及课外常识。

(1)重视基础知识,忽略发音的准确性

教师把教授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是常见的基础日语课程模式。但大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的基础日语课程中才开始接触日语,所以必须重视发音的准确性。就像中国人从小学习拼音一样,日语学习也得从发音和假名开始。

(2)强调语法,忽略单词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语法,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其实,单词是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何让学生不只是死记硬背,更能活用单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内容。

(3)重视读写,忽略听说译能力

大部分高校设置基础日语课程为每周8学时或10学时,听力和会话课程分别为每周2学时或4学时,课时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一点也为以后学生听不懂日语和不会说日语埋下了隐患。外语学习包含听说读写译5 项能力,但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都强调读写能力,最终导致学生听说能力的弱化。

(4)重视书本知识,忽略课外常识

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应该先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只讲书上的内容,而且只讲解内容本身。比如讲到「文化(文化)这个单词,常常一带而过。事实上,关于文化一词的课外知识非常多,比如日本人的饮食文化、自然观和集团主义等,如果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不但可以调节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2. 教授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自我讲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及完全使用日语授课,不考虑学生接受情况成为教授方法上较为明显的弊端。

(1)重视自我讲授,忽略学生实践和思考

目前,多数高等学校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很多高校教师沿用了初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一味自我讲授,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近几年,更是出现学生埋头于手机,毫不理会课堂教学的情形。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进度,但也会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学能力。

(2)用日语授课,导致学生接受困难

很多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都从事日语教育多年,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也致使很多教师倾向于使用日语授课。但对于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无疑提高了其听课的难度。虽然有些教师在每句日语后会增加翻译,但学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

(二)基础日语课程之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学习动机模糊、学习态度消极

据对历届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自愿、被调剂;非自愿、就业前景良好;自愿、对日语或日本文化等相关内容感兴趣。相比而言,真正因为有兴趣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约有2/3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相对模糊且并不积极。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懈怠散漫就变得合情合理。多数学生是在大学时期首次接触日语,以兴趣和好奇为着眼点进行学习。久而久之,新鲜感尽失,自然会产生倦怠情绪。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终日面对同一门语言,即使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以及语言在影视节目中的独特视角有巨大吸引力,也会因为语言本身的枯燥和长期沉浸在语言中的乏味而热情殆尽。加之,进入高年级后学习的功利性变强,外界环境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变大,多数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明显消退,态度消极,较为被动。

2. 学习方法陈旧、学习效果不佳

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人才的明确要求,日语国际能力测试在各大高等院校引起了强烈重视,80%的高校将通过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作为获得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会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模式:

(1)死记硬背

由于高校教师相对机械的教授方式,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合情合理。尽管这种学习方法已经被多次质疑,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会通过念几十遍或写几十遍的方法来记忆单词和句型,不懂得建立体系,发现规律,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还无法进行活用,学习效果不佳。

(2)功利性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中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即:快速学习和精准学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先分辨学到的知识是否属于考试范围,练习题目是否是考试题型,所学的内容是否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再决定是否学习和如何学习。也就是考什么就学什么,用什么就学什么,只要和考试无关的,只要不是将来在职场中能够用到的,都可以忽略。如此,学生认为做到了所谓的快速及精准。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学到的一点看似无关的知识,将来对自己也许会有很大帮助。

(3)哑巴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是大多数中国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常见的方法。追求高分让无数学生忽略了语言实用这一环节。不读、不背、不说甚至不听,是常见的现象。因此,不能和他人交流,见到外国人就紧张到失态,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上述学习方法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由基础阶段埋下的隐患在高级阶段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无法顺利通过大型考试、不具备能力撰写毕业论文及不能顺利面试就业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基础日语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教学服务供给侧也需要进行适度改革。只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己任,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教育成果。因此,准确定位学科目标,改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的自身学力,才能保证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清晰定位课程目标,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模式的弊端清晰可见。改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听说读写译同步发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突出学生地位、培养自学能力。

务必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上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消化和主动涉猎课外知识的习惯。对于重点的单词句型,提前让学生查阅字典和课外辅导书籍;引导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多媒体文件进行演绎;分组讨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得出最终结论。

2. 听说读写译同步出击

语言学习不是将单词、语法和句型简单拼接的过程。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日语教育中的根基,必须将读作为说的基础,用听刺激说的欲望,将说和写融为一体,方能使译水到渠成。听说读写译5 个方面必须环环紧扣,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3. 多元化教学迫在眉睫[1]

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现代外语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对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学能够有高跨度认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基础日语教学应重视对日本文化、文学、历史、社会和礼仪等内容的传授,尤其应重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差异的表达方式。

4. 跨文化交际需要提上日程

外语教学的深度目标是理解目的语文化。因此,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能表达较为地道的外语,并非取决于丰富的词汇量和健全的语法体系,而是取决于他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深入理解及外语思维的正确养成。所以,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是作为非母语学习者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模式和手段教学

尽可能地使用肢体语言,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培养更出色的日语学习人才。

1. 使用肢体语言[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手投足事关重大。作为日语教师,应秉承日本人时刻不忘微笑的理念,将微笑贯穿课堂始终。并培养学生即使在课外,也要对老师和同学谦和有礼的习惯。除此之外,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也十分重要。将学生划分为前后左右区域,并不时给予眼神交流,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倍受重视。配合课程内容,适当地使用动作来进行说明、比较或举例,也是不错的策略。

2. 使用多媒体设备

现代教学手段不应只停留在课本和板书,应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视听体验的机会。重复20 次「富士山(富士山)这个单词,也不如让学生看着白雪覆盖的富士山的美景印象深刻。进行「和服(和服)这个词汇讲解时,若是能对和服进行分类,展示出日本人根据季节和年龄在选择和服上的差异,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 丰富教学形式

(1)任务教学法

进入课程之前,可以花5-10 分钟让学生把前一天课下查阅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或者进行日语演讲,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提高听力能力。更可以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文化文学常识,团体协作进行研究。

(2)研究学习法[3]

讲授单词时建议采用关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近义词和反义词,如表示非常的词汇:「大変、「とても、「ずいぶん、「非常に等;对词汇进行分类,如关于水果的单词「桃(桃)、「西瓜(西瓜)、「オレンジ(桔子)、「バナナ(香蕉)、「りんご(苹果)、「葡萄(葡萄);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手(手)、「顔(脸)、「歯(牙齿)、「耳(耳朵)、「目(眼睛)、「頭(头)、「眉(眉毛);进行单词接龙游戏,也就是用前1 个单词的最后1 个假名开始1 个新单词,如:「赤い(红色)「いえ(家)「えがお(笑脸)「おおい(多),之后以此类推。

(3)交际学习法

基础日语课程进行到一年级的下半年,学生已基本上具备了简单的会话能力,可以尝试让其进行课文的角色扮演。二年级时,可以将角色扮演课外化、灵活化和即兴化,更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动画和电影片段进行配音训练。这些手段既可以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地道,也可以训练听力水平。课文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上,可以让学生探索每个句子的替代性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还可以以此为蓝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扩充相关知识进行会话训练。

(4)情境学习法

讲解单词时也可以采用教授绕口令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有规律的发音掌握单词的记忆技巧,促进其词汇量的扩大[4]。如:「桃もスモモも桃のうち(桃和李子都属于桃科)一句,既掌握了桃、李子这两个单词,对「うち一词的新用法有了认识,又了解了作为副助词的「も的使用策略。听写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将倒背如流或自我感觉掌握较好的内容写对,是对他们的深度考验。由教师先将课文翻译成中文,再听写学生要求其翻译成日语,之后和课文本身进行差异比对,无疑是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三)提高教师自身学力,满足学生需求

第5篇: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

如何让高效的教学贯穿教师的教学生涯?这是每一位热爱英语教育的教师们终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困惑中反思,我们怎样让自己的教学事半功倍?本文根据笔者近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与总结,提出自己的对策及反思,从习惯培养方面探索如何高效轻松地教与学。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与学 培养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习习惯?

俗说话:“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使他们终生受益。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反复抓,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观,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怎样培养学习习惯?

1. 转换师生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方式。实施自主学习,所要走的第一步是要改变观念,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学生改变学习观念。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情景交融地进入角色,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英语中有“Every dog has its day.”的谚语,意即:“凡人皆有得意日。”这条谚语以超然的远见揭示了信心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同时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社会环境和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情景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器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英语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如辩论、课前三分钟演讲、小组讨论及代表发言、故事接龙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

3. 加强学法指导和训练

掌握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养成自我探究的好习惯,不但会大大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而且会使学生终身收益。

(1)对学生进行词汇技能训练。为了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并运用单词,我们对词汇进行系统学习,即把单词按读音、词性、拼写、词义等重新编排,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寻找规律、总结方法。

(2)对学生进行语法技能训练。我们采用了语法集中教学,即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把最常用的、最有规律的语法集中起来粗略讲一遍,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日常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随着以后教学的深入,按传统的教学要求进行第二次语法教学,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达到了易学。

(3)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所有的学习材料既不可能也没必要,阅读课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读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读”。

(4)对学生进行听力技能训练。众所周知,音乐能吸引人,学生喜欢听英语歌曲,我们可以收集一些文字优美的英美流行歌曲,制作成课件成为听力课的教材,让学生听歌填词。

4. 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英语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方面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计划。其中既应包括在听、说、读、写以及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计划安排,还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时间表、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先写出学习计划,然后把计划带入课堂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教师可从中挑选一些典型的计划供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计划。

5.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课前预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使学生在上课时变被动为主动。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提出预习的明确要求,如内容、目标;要精心设计出预习作业,老师设计的预习题要以旧带新,由浅入深,难易适度,教师对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应先向学生作一些简单的提示,以免学生知难而退;同时要教一些预习方法,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如教学生如何查词典,怎样使用工具书等。教师将全班同学的问题集中起来,让他们共同质疑解难,这样既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又能把思维和自觉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6. 指导学生提高听课效果

教师应努力使英语课形成“自主”课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老师答疑点拨学生巩固拓展。即: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概貌、内容,理清脉络;学生尝试解答习题,质疑问难;教师进行答疑、启发、点拨,形成中心,确定学习目标,真正做到学生能自己理解的,教师坚决不多讲,引导学生独立感悟;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学课文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讨论、概括、分析,解决问题以实际运用;最后,引导学生学习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新颖的、拓展性知识,使主干知识与拓展性知识相互作用,并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提出问题由学生课后探索,把课内引向课外,把学校引向社会,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

三、培养习惯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1. 要养成出声朗读的习惯,不要养成哑巴英语

因为只有出声朗读才能模仿、交际。要注意运用恰当。倾向于语言活动的流畅,而不仅是语言的准确性。要学会通过语言来完成交际任务,而不仅是语言本身的任务。要学会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来代替中国式英语。一节成功的英语课,就像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教师是晚会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其下的演员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大胆说英语,高声回答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学生口语中的个别错误应适当指正,但千万注意不能因此而挫伤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同时要让学生养成静听别人读说,尊重他人的习惯。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培养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用宽松的心态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促使他们在课下为这种展示而积极准备。

2. 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规范和整洁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对于养成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作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准备五个本子,即课堂记录本、作业本、默写本、改错本、作文本。课堂记录本用来随时记录每节课的要点;作业本用来巩固记忆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默写本用来听写单词,默写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改错本用来对作业试卷中的错误订正整理;作文本用于书面表达,课文改写、缩写和英语日记。每个本子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分工细致明确,各得其所,便于学生以后查阅和归纳总结。

3. 要养成按读音规则记单词的习惯

语音在单词记忆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单词的拼读融为一体,二是充分发挥读音在记忆中的作用。英语作为拼音文字,词的音和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语发音虽然不是完全有规律,但毕竟不是音形脱节的象形文字,它的发音基本上还是有规律的。通过正确的读音去记忆单词,把英语单词的拼读融为一体,不但是记忆英语单词的最基本方法,而且是一条捷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要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在查阅、选择、确定单词词义的过程中,还需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例句,并与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对比,这是一个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的阅读过程。养成了良好的使用英语词典的语言学习习惯,将激发学习词汇的兴趣,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有利于终生英语学习。英语词典是可以伴随我们终生的教师。学会使用英语词典是词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并不是在阅读时一遇上生词就停下来查阅词典,这样会将整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妨碍我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使用英语词典的过程中还应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避免走上使用词典的另一个极端。

5. 要养成为自己的错误建立“病例卡”的习惯

学习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所以我们不要求第一次全对,但求第二次不错。建立“错题集”是高效学习的一个“捷径”,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培养自建“错题集”的习惯。建立“错题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得失,查漏补缺,节约复习时间,避免做题一错再错。每次考试或测验之后,教师在讲评时,学生就应当留心,将做错的题做一个记号,课余时间再把这些带记号的题目记录在事先准备的本子上。同时写出错的原因。这样“错题集”就建好了。每隔一段时间(如每个星期、每两个星期、每一个月或者学完一个单元)就把“错题集”翻出来看看。重新做一遍这段时间做错的题。分析错误,找出原因,并且进行“筛选”,再做记号,以后可以进行二轮、三轮甚至更多的“筛选”,直到这些题目完全掌握。

6. 要养成不怕错,敢于说的习惯

必须具有自觉实践的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并持之以恒,水平才能提高。机会在哪里?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课内是基础,课外天地更宽广。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听说活动,不但要仔细听英语录音带和老师说的英语,而且还要仔细听其他同学说的英语。听懂之后必有反应,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不要怕说错而闭口不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设法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决不要未开口而先担忧。

7. 要养成理解性地朗读,背诵课文的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学有所成的文学家都时常回忆儿时背诵古文的情况,终生不忘这些“童子功”的益处。这样做的益处很多。首先,熟读乃至背诵一些课文,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集中分散的精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逐渐喜欢起英语来,也有利于克服学外语的畏难情绪。其次,有利于增强英语的语感,摆脱汉语的影响,在无形中学到英语的词汇、句型、写作技巧、修辞手段、背景知识。最后,背诵过的文章,不但可以供日后随时引用,而且可以把其中的各种语言材料作为英语实践的范例,在模仿的基础上变为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直接运用到口头交际和笔头表达中去。

8. 要养成广泛阅读,积累词汇的习惯

阅读的好处是能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理解力,巩固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有力地推进听、说、写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与做试卷时看几个段落和短篇是两回事。前者是一种泛读,一种休闲式的欣赏,一种大多数情况下效果更好的无意学习。在此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去书店选购适合自己水平的简易读物。一般说来,自己粗看几页能知大意的书,便称得上适合自己水平的简易读物了。阅读之后作些摘记,留下一些新词汇、新句型和信息,作为自己实践的足迹,供日后再学习。自己动了手,记忆更牢固。记忆词汇有许多方法,但阅读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在阅读中巩固词汇的识记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书面表达的基础是口头表达,其实质是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其中词汇和句型是必要条件,语法知识是重要条件,这些条件的积累靠的是长期听、说和阅读实践的运作。

9. 要养成先复习,弄懂意思后再动笔做作业的习惯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要求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提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归纳总结。家庭作业一定要独立自觉完成,杜绝抄袭。教师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做到少而精。除了作业以外,鼓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如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使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遗忘规律,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事半功倍。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做完作业后,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复习时,翻阅一下记录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10. 要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要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记笔记要注意的问题是记笔记与听课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不记或补记。总之,记笔记以不能影响听课、思考要以理解的效果为前提。有些学生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思考理解、消化吸收。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不动脑筋,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几大页,问题一大堆。想把问题一个个思考弄懂,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势必影响学习成绩和智力的发展。

11. 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师备课时要在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和深入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预习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要使学生在每节课之前都知道教师上课要检查什么,自己应该预习什么。预习的目的和要求必须明确清晰。新课、对话课、阅读课、训练课、复习课,教师应先告知学生预习的内容。重视课前3分钟学习效率。如果学生课前总是能认真地读写,一上课就能进入角色,那么教师的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预习时,应注意两点:①快速掌握生词,通读全文。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课文中的关键句,切忌因纠缠个别细节而影响对全文的理解。②先高声朗读,再进行精读, 深入理解课文。结合预习提纲,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关新知识的难点标出来。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在预习时应通过已知知识或借助词典、课外辅导书籍及其他工具书来解决。然后再尝试做课文后面的练习,逐渐培养能力。最后,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2. 让学生养成积极的课堂竞争与合作的习惯

在课堂操练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固定合理的分组。例如:work in pair,work in groups of three,按行分组,按排分组,男女分组。根据不同的操练方法(如分角色对话、“连锁”操练、快速抢答、背诵接龙等)而采用合理的分组方式。教师尽量使用简洁生动的指令语言,甚至体态语言,使学生能迅速领会训练方式并快速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组要固定合理,这样既可节省每次组织的时间,又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13. 让学生养成自律、自查的学习习惯

知识的掌握重在落实。留给学生的作业一定要检查。但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教师事必躬亲,必定会疲于应付。所以,教师应当善于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检查作业的,有监督课文背诵的,有组织指导小组预习的,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竞争。教师做一下整体协调,对一些共性的问题适时点拨指导,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形成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使每个学生会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为他们学习的持久动力。

14. 良好的积累和实践的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多方面地积累和汲取英语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英语报刊读物,收听收看相关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学到一点程度相当的课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礼仪、历史等,以拓宽其视野,培养其跨文化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英语,如CCTV表示中国中央电视台,WTO表示世界贸易组织,PC表示个人电脑,Bank of China表示中国银行,Made in China表示中国制造等,E―mail表示电子邮件,Taxi表示出租汽车,Hotel表示宾馆;还有五花八门的英语品牌,如:乐百氏译自Robust,舒肤佳译自Safeguard,Farewell, My Cucumber是电影《霸王别姬》等,使学生意识到从生活中学习英语很快乐也很有用。

结束语

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与学也自然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既有毅力又有魅力。

参考文献

1. Chomsky, N 1968 Language and mind .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2. 张大君. 教育心理学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董翠翠. 高中英语教材(修订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 . 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