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韵母和声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完整音节是声母和韵母组成的。
2、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3、韵母是一个音节中的除去声母余下的部分。韵母必须包含有响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2个以上元音构成的称为复元音韵母。
(来源:文章屋网 )
理解对学习固然重要,但理解并不代表会用。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就是: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是会运用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理解和运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会运用这种语言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理解不停留在表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强化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本位的本质认识,探索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语文高效课堂新模式,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口语表达难,写作文难,教师教语文难”的语文教学现状,是落实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进行高效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对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会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然而很多专家学者对探索小学语文中语言文字运用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切实感受,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事实上,词语的教学只有放在句内,甚至整篇文章中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理解起来有时显得苍白无力了。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一文第26自然段时,问学生“龟裂”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学回答“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老师的点评是:很好,对不理解的词能通过查工具书弄懂它,很棒。随后就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了。很显然,这样的教学如风吹过,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说,更谈不上有效运用。再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一位教师虽然关注了松杉葱郁、生机勃勃、一命呜呼、自由自在、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词,且让学生在查工具书的基础上,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个别词语,如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等还采取了让学生想象说话,但遗憾的是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内在关系没有提示出来,从而削弱了词语的整体表达效果,有些可惜了。
实际教学中,怎样进行词语教学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眼光及教学时方法的选用。如果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够多深入一点,如《草船借箭》一文关注“神机妙算”一词由意到文,再适时拓展到《三国演义》整本书中诸葛亮的表现;《晏子使楚》一文双方笑的情形对比研读,自己先咀嚼一番;《惊弓之鸟》一文中“直往上飞”和“直掉下来”中两个“直”的意思是否相同?对表现更羸这个人物有何作用?等内容先在文中走上几个来回。如此一来,课堂是不是更有根基?
【关键词】《艺术人生》;《幸运52》;电视栏目;策划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40-1.5
首先,在选题上他们推崇有知识分子性的明星,在《艺术人生》中人们最感兴趣的嘉宾也是引起最大反响的嘉宾经常有着知识分子的背景,罗大佑,陈凯歌,英达,郑钧这样既现世有悲悯之心的明星特别收到观众的好评。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传统和现代对接的烙印。
其次,在节目内容的取舍上以内容对于社会的向善影响而作为标准,《艺术人生》弘扬的是明星们“真善美”一面,祛除艺人习气和阴暗面。我们希望看到《艺术人生》能起到重建演艺界的表率作用,毕竟,中国的社会巨大的变迁,带给人们普遍的信仰游离,社会需要活动于幕前的公众人物带来清新的思想和有力量的作品。《艺术人生》的中心话题基本上围绕着个人如何面对命运的挑战,个人和家庭,和时代的关系。他们《温暖2002》和《温暖2003》是两年元旦的特别节目,盘点一年演艺界重要的人,没有从名气上排名,而是彰显人性的光辉。例如2003年的个人主题《英雄》,家庭主题《和你在一起》,时代主题《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个段落,谈理想主义的陈凯歌,谈不惧伤痛的张柏芝,谈丧亲之痛的赵季平成为华彩;2003年节目中邀请张越嘉宾主持,在老年人《今生无悔》,中年人《顺流逆流》,年轻人《长大成人》三集中,黄宗英和观众谢幕告别,曾志伟谈到好友梅艳芳,谢霆锋的真诚对话让人们感受到2003年中这个特别一年中世界的温暖。
第三,创作人员始终保持着“诚意”。陈凯歌说过《黄土地》是他的诚意电影,人一生只有一到两个诚意作品,那么,《艺术人生》应该是他们的诚意作品。从事电视文艺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形式或者娱乐性,但是他们想独辟蹊径,像台湾林怀民领导的舞蹈团体“云门舞集”一样,在节目中对传达社会的良知,传播了智慧的思想,不谄媚政治,不谄媚大众,这就是《艺术人生》的基本纲领。《艺术人生》要求策划和编导的门槛高,策划精通文史哲,编导有着对于寻常平民的悲悯之心,在演艺明星和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文化的光辉。所以,我经常比喻《艺术人生》是将药丸装在可乐的易拉罐中,时常换换包装,但是里面的药丸是强身健体的。《艺术人生》不是制作新鲜的形式,而是内容为王,所以,《艺术人生》不是短命的娱乐节目,而是社会的“公器”,会始终如一陪伴社会发展。
一些艺术家说他的作品不想取悦大众,艺术只反映创作者的内心和他眼中的世界,而《艺术人生》的角色却是传媒人士,因此他们的任务是将信息和思想传递给彼岸,其中包括良知和智慧。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周五晚九点一刻正在收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观众抢过来《艺术人生》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什么人在看这个时段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是观众的分布为47%的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89%以下的高中学历(含文盲),这是他们三年以来每一期节目最紧要的任务。
首先,《艺术人生》选取的嘉宾是大众的明星,而不是小众的明星。节目到现在已经邀,涵盖影视界,流行音乐界,曲艺界等流行艺术,而不是小众的艺术。知名度越大越利于人们在瞬间内可以停留在这个频道,听明星的讲述的欲望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因此,《艺术人生》所选择的嘉宾基本上都属于演艺界。
用情感温暖人心,《艺术人生》正在完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职责,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个人,其实是重新反思的时候。有人说《艺术人生》哭得太多了,我想人们可能只是强调了结果,而没有在意节目中让人感动的原因。西方人在遇到生命问题时,可能会去寻找教堂。二十年前的大一统社会中,中国人的情感宣泄会为社会禁忌,我们的父辈能够交给下一代的经验太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就被培养为职业革命家,爱情方面琼瑶们是老师,后来台湾的小男人散文常年流行,现在书店门口的励志书看了封面让文化人耳热。
再看央视经济频道的《幸运52》
栏目类型——是一档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界限,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的益智节目;知识性、游戏性与竞赛性并重,是中央电视台首次以场内外互动方式开设的益智性互动性节目。
栏目形式——《幸运52》是演播室录制节目,主要形式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猜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同时获胜选手还将获得丰厚的实物奖品。在场内选手激烈角逐的同时,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并获得相应的奖励。栏目特点——《幸运52》的主要特点:现场气氛紧张激烈、趣味横生;节奏明快,迭起;舞美绚丽多姿、富有现代气息;主持反应机敏,幽默诙谐;奖品实用美观。
栏目定位——《幸运52》一直以来都始终坚持益智节目的基本定位,通过知识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经济知识,唤起群众对自己身边的经济现象的关注,从不用毫无意义的游戏方式迎合低级趣味,也不用“弱智”的问题来标榜大众化,在目前电视游戏节目中独树一帜。
开播四年来节目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充分肯定,在中央二套众多节目中《幸运52》的收视率一直以来都是名列前茅。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幸运52》更是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2001年“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上,《幸运52》则成为“最具生命力节目”。
与此同时《幸运52》还积极探索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节目的基本形式和突出优势,以公益捐助,奉献爱心为主题,通过节目为吉林省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募集了32万元人民币以及价值12万元的实物,用于解决该校学生日后就读大学的费用问题;为堆龙德庆中学募集到30万元用于修建网络教育基地。节目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以中央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电视人对整个社会的公益参与模式多元化的一次积极的探索,同时也是对娱乐节目未来发展走向的一次探路之旅。
智慧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收获的快乐。在《幸运52》的世界里,幸运、知识、快乐和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智慧和幸运带来的快乐是有内容的快乐,并且充满激情。而快乐本身的意义不在于感官的愉悦,而在于心灵的共鸣。为此,他们的节目经历了从益智到公益的巨大跨越,这是节目理念不断充实和升级的结果。
开始,他们告诉大家,谁都有机会。意思是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节目并且角逐幸运的机会;然后,我们说,智慧夺大奖、知识献爱心。希望能够脱离单纯的娱乐,把智慧的成分加入到节目中,通过益智来提高“娱乐”的档次和品位并突出强调了节目的社会责任;后来,他们喊出了“快乐关心到永远”的口号。这是他们百期特别公益节目的口号,他们把它定位节目长期的目标和基本理念的内核,以表明他们走娱乐节目公益化的道路的信心与信念。
电视益智类节目是一个传统的节目类型,其历史可以上溯到电视机刚刚诞生的年代,我国的益智节目也是从电视机进入家庭普及时期就开始的,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益智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替:从带有益智色彩的综艺晚会,到竞技味性并重的知识竞赛,再到夹杂着多种游戏和娱乐成份的互动性益智节目,电视益智节目在不断地更新内容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丰富化的表现形式,其功能拓展的速度、深度和力度都是其他类型节目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从“谁都有机会”到“智慧夺大奖、知识献爱心”、“快乐关心到永远”,《幸运52》在节目理念上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节目的思想内涵也有了质的飞跃。
公益概念的引入是《幸运52》首先提倡并付诸实践的。虽然这还只是刚刚起步的尝试,与此有关的很多问题和细节还要做进一步探讨和安排,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从益智到公益,是益智节目的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新意:第一,社会公益在我国还是一个较为沉重的概念,现在,我们用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的方式来组织公益活动,来唤起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热情,弘扬社会道德;第二,既然《幸运52》在习惯认识上被定位在娱乐节目的范畴,而娱乐节目在主流观念上认同度又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使节目的社会功能得到新的开掘和价值再发现。这也是事关节目未来发展方向的很有意义的探索。
很多人喜欢《艺术人生》这个栏目,我也很喜欢朱军的主持,真实自然,让你不会觉得他在主持某个节目,而是和朋友在交谈。《艺术人生》带给我很多启示:当我看到那些真正的艺术家对他们的艺术、人生侃侃而谈的时候,知道他们背后也有如此多的挫折和困难,他们学会如何面对生活,怎样看待人生,如何学会坚强。《艺术人生》,教我们人生艺术。做人其实很简单,但要做个成功人士,而且要保持这种成功的果实,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人说“钱大精神爽,官升脾气长”不无道理,经济的变化、地位的变迁,会使人产生一些改变,尤其是对待朋友、家人的态度。每次看《艺术人生》,我都会从中受到教育,特别是赵本山那期,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和赵本山相比,我不是成功的,但赵本山的良好的心态,是我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追根溯源 双声 叠韵 字音
高考题中的第一题考查的是常用汉字的形音义。虽然这道题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对于广东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学生不理解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不理解这个字的读音的来历,就很难把字音记得准确记得牢固。如果学生能追根溯源,借助双声、叠韵的知识去正确理解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就不难记住汉字的正确字音。
据统计,现代汉字中有90%都属于形声字。《现代汉语文字学》①指出:“根据被记录语词的语音线索,利用现成文字记录这个语音,并添加一个表示意义范围的形符,这种造字方法叫形声,用这种方法所造的字叫形声字。”简单来说,形声字,就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汉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如“形”字的声旁为“开”,以“开”为声旁的字大部分读xíng。而“旁”字则可成为声旁,组成“傍、膀、滂”等多个形声字,,其中,“傍”和“膀”虽然声调不同,但声母和韵母完全一致,只有“滂”字的读音较为特别,读pāng,但其实这个读音和“傍”和“膀”的读音也相似,韵母都是ang。所以,可以把“滂”和“膀”当成是叠韵字。比如,“简”字就是由形旁“竹”和声旁“间”组成的形声字,“形”就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形声字。
形声字按读音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形近同音字(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如形、邢、刑、型
二、形近异音字(声母、韵母、声调完全不同),如如弱、溺
三、形近近音字(声调相同或不同,声母或韵母相同)
(一)声调相同或不同,声母、韵母相同,。如旬、徇、殉;珍、疹、胗。
(二)声调相同或不同,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即为双声。工、豇、肛、缸、江。
(三)声调相同或不同,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即为叠韵。如束、速;寺、峙、恃、持、诗;代、贷;单、蝉、郸、掸、惮、弹;亭、婷、停;雪、虐、谑、瘧。
《古汉语通论》②指出: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例如在现代汉语里,“真正”是双声,因为“真”zhēn和“正”zhèng的声母都是zh;“酩酊mingding”是叠韵,因为“酩”ming和“酊”ding的韵都是ing(韵头不同也算叠韵)。这种说法是就双音词来说的。而我认为,双声、叠韵这种说法可以用在不组成词的独立的两个形近汉字之间。
以2012年广东卷第一题为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 聒噪/恬静 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 旖旎/绮丽 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 橄榄/鸟瞰 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 殉情/徇私 参谋/参差
这道题一共考查了24个汉字,其中可以作为声旁组成形声字的字有2个,多音字8个,近形字及近音字、同音字则多达17个。也就是说,如果在备考时学生能结合双声、叠韵这些语言现象来理解形近形声字的字音的来源,就不难把正确字音记住。
以A选项中的桅、闱为例。桅的声旁为危,而常用字中以“危”为声旁的字并不多,只有“桅”一个。而以“韦”作为声旁的字,除了“闱”,还有“伟、讳、围、苇、玮”等,而除了“讳”的声母和其他形近字的声母不同之外,这些形声字的声母、韵母是完全一样, “围、闱”读第二声,其他的都读第三声,记住了特殊的“讳”的字音,就可以记住“围、闱”以及“伟、苇、玮”的读音,然后再用同音归纳法,记住了“围”和“闱”的读音,也就可以用排除法记住“伟、苇、玮”的读音了。
A项中的“聒”则是以舌为声旁的字。以“舌”为声旁的常用字主要有“活、佸、适、括、蛞、栝、筈、刮、聒、恬、甜、湉”等,这些字的读音分别为huó、kuò、guā、guō、tián、tián,这些读音按韵母来分大致可以归为三类:uo、ua、ian,其中,以uo 、ian为韵母的汉字占了大多数,以ua为韵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huó)。不过,“活”字和“刮、括、恬、甜”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字,只有“聒”的读音是比较特殊而学生很难记得准确记得牢固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字的读音和“括”和“刮”的读音联系在一起,运用双声、叠韵这两个语言现象来解释,就可以知道guō这个读音的来历了。 “聒”的韵母和“活”的韵母一样,都是uo,和“刮”的声母一样,都是g。把“刮”的声母和“括、活”的韵母组合在一起,用公式“聒guo=刮g+活uo”来表示,就可以弄清“聒”的读音的来源,也就不难把“聒”的读音记住了。
再以B项的“旖、绮”为例。这两个汉字的声旁均为“奇”。“奇”本身就是一个多音字,两个读音分别为ji和qi。以“奇”为声旁的汉字读音基本只有三种:
一、Ji,如畸
二、Yi,如倚、椅、旖
三、qi,如绮
那么把读Yi的“旖”和“倚、椅”归为一类后,再去记比较特殊的 “畸”、“绮”的字音,以一般记特殊,就容易把“旖”和“绮”的读音区分开来了。
判断选项中的其他形声字清、菁、歧、跻、橄、瞰、赝、鹰、殉、徇的读音,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先把双声、叠韵等语言现象,理解读音的来历,用以多记多、以特殊记一般的排除归类法来辨音、记音。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把握这个字的声旁与形旁的关系,结合双声、叠韵等知识去了解字音的来源,那么要学生准确地记住汉字,尤其是形声字的字音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在第一题中拿满分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参考文献
1.孕产妇死亡:控制和降低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3.消毒接生率≥98%;
4.产前检查覆盖率≥90%;
5.区、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80%。
二、项目实施时间和范围
项目覆盖全区7个乡、镇,51个行政村,于**年元月1日启动,12月31日前完成。
三、项目建设内容
**年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基本设备配备;项目启动和宣传。
(一)人员培训
1.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妇儿工委、区妇幼保健等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按要求安排4人参加省级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目标中各相应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责任、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转诊急救系统的建立、项目监督及工作协调等。
2.区级师资培训:按省计划安排区级师资培训5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开展项目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病的处理及转诊;有关卫生技术服务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3.产科及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按项目要求,对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内承担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进行轮训,使市三院、区防保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掌握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提高产科急救能力,重点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孕期正常处理、高危筛查早识别与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加强对各村村医的培训,全面提高村卫生室人员对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早孕孕妇摸底和高危初期筛查并动员孕产妇到区妇幼保健所、各乡镇卫生院建卡检查及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等工作。
4.培训方式:区项目领导小组举办专题培训班,由到省参加“降消”项目培训的人员,对区内相关单位、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及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培训。
(二)健康教育
全面加强对乡村干部、妇女干部和乡村医生的孕期保健知识培训,逐步建立完善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网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适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宣传展板和永久性固定标语,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读本,印发“致全区孕产妇的一封公开信”,张贴“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知识”宣传画,做到每个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场所都有宣传画,都有固定展板(须有孕产妇急救电话号码),每个行政村都有1条以上的永久性固定标语,每一位怀孕妇女都收到一封公开信,拥有一本健康教育手册。同时,要针对农村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及受旧的风俗习惯影响等问题,积极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家庭学校”,对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讲解和宣传,切实提高全区群众对“降消”项目的知晓率,提高育龄妇女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的覆盖率,提高群众对孕产妇急救电话的知晓率。
(三)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医疗救助。具体救助实施办法另行制定下发。
(四)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抢救中心
加强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建设,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实行高危孕产妇跟踪责任制,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各行政村级要建立孕产妇急救护送队、及时转送高危孕产妇;有能力开展产科业务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科建设,做好平产的接生工作,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杜绝滞留高危孕产妇;市三院孕产妇急救中心负责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形成全区上下贯通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技术精湛、设备完善的抢救中心,确保高危孕产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五)基本设备配备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区妇幼保健所配备保健工作急需的基本诊疗设备。设备参照省项目实施方案中提供的品目,上报市卫生局统一配备。
(六)项目启动和宣传
召开区“降消”项目领导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参与的项目启动大会,明确项目工作要求和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利用“送卫生下乡”、街头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快速推进、全面落实。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按照省妇儿工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降消”项目工作的通知》(卫妇秘〔**〕506号)要求,成立区“降消项目”领导组(见附件1)和专家技术指导组(见附件2),
(二)部门职责
“降消项目”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实施;区妇联负责健康教育,并会同乡镇建立完善村级急救护送队;区计生委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和动员孕妇到妇幼保健部门建卡检查工作;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并落实项目配套工作经费;市三院负责建立健全全区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和急救技术领导小组;区项目办负责项目日常工作及人员培训,并协助区卫生局做好各乡镇、村和医疗保健机构的指导工作;乡镇卫生院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并成立相应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抢救技术领导小组;各乡镇负责本辖区“降消”项目宣传、农村孕产妇名单确定、村级急救护送队组建等工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坚决执行限价分娩,乡镇卫生院平产不超过600元;区级医院平产不超过1000元,剖宫产不超过2000元(以上费用均不包括难产和并发症)。同时,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剖宫产率原则上不得超过30%,乡镇卫生院不得实施剖宫产。
(三)资金安排和管理
按照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资金配套,严格资金监管,统筹安排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基本设备配备、项目启动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五、项目监督
区项目领导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的组织、落实、质控,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全区项目进展情况组织专项督导,重点对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人员培训进修和社会动员效果;设备使用情况;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情况;产科建设及妇幼保健服务状况;现场指导和专题讲座以及群众对项目的评价等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督导验收。
附件:1.**区“降消”项目领导组成员名单
关键词:等,声母,韵母,介音
“等”是等韵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等韵学的核心,凡谈等韵学,不可避免要涉及这一问题,但对于什么是等、等的划分依据、等的作用,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分析等的概念的书是唐末守温的《韵学》残卷,里面有“四等轻重例”,但他的解释很模糊;清代等韵学家江永在他的《音学辨微・辨等列》中提出了“四等洪细说”,即“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但他又说“辨等之法须从字母辨之”。等到底是关于声母的还是关于韵母的,江永的说法让人难以捉摸。
什么是等韵图或者说等韵图的性质是什么呢?唐作藩认为等韵图的性质就是一种声、韵、调配合表。最初,等韵图是用来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的。反切上字表示声母,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等韵图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把每个反切的声、韵、调分析出来,制成音节表,每个反切所表示的字音都反映在图表里。等韵图每一图横行列出五音清浊表示声母,纵行按照平上去入列出韵目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平上去入四韵又各分为四层,称为“四等”。那么“等”与“等韵图”哪个出现的更早呢?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看法:
1.认为等产生于韵图之前。主要有戴震、钱大昕、王力、唐作藩等人,他们认为等在韵图之前就已产生。等韵图的音系实际是等韵时代(约中晚唐时期)当时的实际音系,而非《切韵》音系。韵图设计者直接利用这个音系框架填入《切韵》音系,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是从韵图与实际音系存在差异角度出发作出的猜测。
2.认为等产生于韵图之后。主要有史存直、潘文国等人,他们认为“等”是为了研究分析等韵图的方便而提出的,先有等韵图后有等。等的形式是在排韵图过程中客观形成的。
对于等与声母韵母的关系问题,目前学术界也有分歧。孙玄常认为“等”实际上包括至少四个内容:(1)说明一个摄之中各韵韵母的不同;(2)说明二个韵的韵母有洪细的不同;(3)说明声纽的不同;(4)说明“重纽”的不同。这似乎可以解释等与声母韵母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说明一个摄之中各韵韵母的不同,即一个韵摄中各韵的元音的大小和有无[i]介音。清代江永的“四等洪细说”,后世语言学家都认为是很正确的。以现代语音学观点来看,江永认为等与韵母的开口度有关。清代另一位音韵学家陈澧也指出“等之云者,当主乎韵,不当主乎声”、“然古人但以韵分之,但以切语下字分之,而不以上字分之”(《切韵考・外篇》),就是说等的概念主要是分析韵的,不是分析声母的。
(2)说明一个韵的韵母有洪细的不同。从《切韵》到《广韵》,有的韵都有开合,开合韵用不同的“转”来表示,分成两图,洪细则用“等”来表示。用现代语音学来解释,所谓“洪大”是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低,所谓“细”就是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前比较高。等的概念主要是分析韵腹(主要元音)的,同时也和介音[i]的有无相关,即罗常培所说:“其所谓等者,即指介音[i]之有无及元音之侈而已”。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一、二等无介音[i],三等必有介音[i],但四等有无[i]介音却存在不同看法。
(3)说明声纽的不同。江永的“四等洪细说”似乎是关于“韵”的问题,但他自己又说“辨等之法,须从字母辨之”,即认为等的区别在于字母,又似乎是“声”的问题;黄侃从反切角度作出解释,认为“向来言反切者,上一字论清浊不论洪细,下一字论洪细不论清浊,由今论之,上一字不但论清浊,且论洪细也。”“上一字论洪细”即论介音,论等列,也即是说声有等可分。
之所以认为声母有等可分,是因为若以韵分等,《广韵》的韵类和等韵参差很大,谬于音理。明代邵光祖在为《切韵指掌图》做的《检例・辨分韵等第歌》被认为是等属声母说的确证。黎锦熙(1983. 3 )也提出了“等”应分在声母上的观点,指出三十六字母的出现就是等韵学的开始,那时是在声母上分等的。赵克刚(1984)也认为等属声母,即“等是三十六字母的清浊、重轻系统在等韵图直行上同固定位置的名称。”
(4)说明重纽的不同
从《切韵》到《广韵》,韵书里常出现“重纽”。什么是 “重纽”?就是在同一个韵里出现了反切上字(声组)相同而反切下字(韵母)略有不同的两类字。等韵图上把它们分别置于三等与四等。这些重纽字实际上都是三等,却由于反切下字的不同,不能不分为两类。也就是说这些反切下字的“略不同”可能是主要元音或[i]介音的不同,由此而造成等的不同。
简言之,对于等是关于声母还是韵母,传统等韵学认为等是关于韵母的,即“四等洪细说”,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但他们内部也有分歧,部分人主张等只与韵母有关,部分人则主张是由韵及声的,如张世禄、唐作藩等。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等是关于声母的,即认为等是由声及韵的,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邵光祖、黎锦熙、赵克刚等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等既与声母有关,又与韵母有关。如李新魁主张把声母的发音部位以及韵母中元音的发音状况的不同作为分等的依据。这是一种折中的观点,个人认为不可取。
另外,对于介音问题。历来也有不同看法:传统观点认为介音是属于韵母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一、二等无介音[i],三等必有介音[i],但四等有无[i]介音却存在不同看法。但有的学者认为介音应该属于声母,这与以声分等观点是相一致的。但在等韵图中,[i]介音与元音结合紧密还是与声母的结合更为紧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不能妄下决断。
注释: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61.
孙玄常.等韵简述[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1):7.
李亚洲.中古音等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7,(5):4.
参考文献:
[1]刘晓南.汉语音韵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关键词】声母韵母拼音规则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寓言,发展思维。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首先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其次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在西部边远山区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由于西部边远山区在家长的观念、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问题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关注对西部边远山区汉语拼音教学势在必行。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以纠正本族语言对学习普通话产生的影响。在学习中首先要了解本族语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从而掌握汉语的发音。《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等四个部分。汉语拼音成为民族地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
一、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由辅音充当,此外还包括一个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为7类:1.双唇音有3个(b、p、m);2.齿唇音有1个(f);3.舌尖前音有3个(z、c、s);4.舌尖中音有4个(d、t、n、l);5.舌尖后音有4个(zh、ch、sh、r);6.舌面前音有3个(j、q、x);7.舌面后音有3个(g、k、h)。声母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类:1.塞音有6个(b、p、d、t、g、k);2.鼻音有3个(m、n、ng,其中只有m、n作声母);3.擦音有6个(f、h、x、sh、s、r);4.边音有1个(l);5.塞擦音有6个(j、q、zh、ch、z、c)。声母按照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又可分为清音、浊音两类,除了m、n、l、r为浊音外,其余都是清音。声母按照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成对的,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通常被大家称为“零声母”的音节,也就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例如“安”(ān),这个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a开头的,这样的音节就是“零声母”音节。
二、掌握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由单纯元音构成的韵母有10个,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3个,它们是:-i(前)、-i(后)、er。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按元音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响复韵母有4个:ai、ei、ao、ou。后响复韵母有5个:ia、ie、ua、uo、üe。中响复韵母有4个:iao、iou、uai、uei。鼻韵母以鼻辅音n或ng作为韵尾。鼻韵母共有16个,分两种。一种是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有8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另一种是带舌根鼻音ng的叫后鼻韵母,有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韵母的结构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如韵母iao,其中的i叫韵头,也叫介音;a叫韵腹;o叫韵尾。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ia、uo、üe,其中的i、u、ü是韵头,a、o、ê是 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ai、ei、ao、en,其中的a、e、a、e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在普通话韵母中的韵头只有i、u、ü3个,韵尾只有4个,其中元音韵尾i、u(包括ao、iao中的o)两个和辅音韵母n、ng两个。但韵母中的韵腹是不可缺少的。
三、四呼与拼音规则
汉语传统语音学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也叫四呼。韵母为a、o、e、ê、er、i(前) 、i(后)或以a、o、e开头的韵母称开口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称齐齿呼,如iou、iao、ie、ia;韵母为u或以u开头的韵母称合口呼,如ua、uo、uai、uei;韵母称为撮口呼,如üe、ün、üan。韵母ong归入合口呼,韵母iong归入撮口呼。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ü与其相拼时,在其后面失去头两点。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关键词:定兴方言 文白兼读 声韵调特征 系统性
定兴县位于保定市,离北京城区及其郊区都很近,语音系统方面与北京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属于北京官话区。依据知庄章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及其与精组洪音字声母的关系这条标准将其定为冀津片定霸小片的一个方言点。(张世方,北京官话语音研究,2010年5月)定兴方言的调型与北京话基本一致,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依次构拟为33、35、214、51。由此可见,与北京话相比,阴平调值偏低,另外,影疑母开口一等字多读[n]声母,例子如下:
疑母 影母
果开一:歌 蛾[n?] 鹅[n?] 饿[n?]
宕开一:铎 恶[nau] ~心人
蟹开一: 哀[nai] 爱[nai]
效开一:豪 熬[nau] [nau] ~白菜
山开一:寒 安[nan]
翰 按案[nan]
定兴县位于河北省的北部,清入字入派四声,即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人们一向把这条规律看作北京话的主要特点,实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北京是隶属于直隶即河北省管辖的,处于河北的中北地区。高晓虹先生指出,这实际上是河北中北部方言的一个共同特点,北京正处于这些方言之间。(高晓虹,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2009年6月)
定兴县属于河北无入声方言区,但存在入声字,而且大部分入声字都存在文白异读现象。本文就文白兼读的入声字进行考察,简要分析概括其在韵母、声母和声调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对家乡方言有一定系统的认知。
1.韵母的异读
宕摄: 江摄:
文读:o/uo/?薄摸落恶弱 文读:y?觉角学
y?雀嚼削约钥 白读:iau觉角学
白读:au薄摸落恶弱
iau雀嚼削约钥
曾开一: 曾开三庄组、梗开二:
文读:?得忒勒塞克 文读:?色择册o伯?客
白读:ei得忒勒塞克 白读:ai色择册ai伯ie客
通合三: 深臻开三庄组:
文读:u宿叔熟 文读:?涩虱
白读:ou/iou宿叔熟 白读:?涩虱
以上是定兴方言入声字文白兼读现象的大概情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白兼读入声字的韵母主要存在于宕江曾梗通五摄,并且各摄文白兼读入声字的文读和白读的韵母基本上成系统的对应关系。宕江两摄文读y?与白读iau相对,文读o/uo/?和白读au相对;曾开一文读?和白读ei相对,曾开三庄组、梗开二文读?或o和白读ai相对,例外是客人的?和来客了的ie相对;通合三的文读u与白读ou/iou相对;深臻开三庄组的文读?与白读?相对。
2.声母的异读
定兴方言文白兼读的入声字中,宕江两摄、曾开一、通合三的文读与白读的声母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有个别例外。前文说过,定兴是作为北京官话区冀津片定霸小片的一个方言点的。定霸小片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影疑母开口一等字多读[n],另外通合三的宿,文读su声母为s,白读?iou声母为?,声母也不一致。但实际上,宿在中古属精组心母,文白读声母符合古今声母发展演变的规律,也就是说精组心母在今洪音前声母为s,在今细音前则为?。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来审视,宕江两摄、曾开一、通合三的文白读声母也是成系统的,整齐而有条理。
至于深臻曾开三庄组,梗开二知系入声字声母的文白异读,大致规律是文读音声母为[ts]组,白读声母为[t?]组。下面列举如下:
文读:[ts]组:色s?择ts?册ts?涩s?虱s?
白读:[t?]组:色?ai择t?ai册t?ai涩??虱??
当然,也有个别除外,如伯字的文读和白读声母相同都为[p]。客中古属见晓组的溪母,同样也符合古今声母发展演变的规律,溪母与今洪音相配时为k,而与今细音相配时则为t?。高晓虹先生经过调查发现,河北无入声方言区绝大部分地区深臻曾开三庄组、梗开二知系入声字的声母有异读,文读为[ts]组,白读为[t?]组。与此同时,他指出:“有无声母异读,主要看这四摄的知系字白读声母是否为[t?]组,如果是,一般就有声母异读,如玉田、大城、顺平、高阳等;如果不是[t?]组,而是[ts]组,就没有声母的异读,如井陉方言。
3.声调的异读
定兴方言有四个声调:阴平33,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下面我们先列一下入声文白异读字在《广韵》中的声母,然后归纳一下声调方面的特征。
宕摄:
薄:并母;摸:明母;落:来母;恶:影母;弱:日母;雀:精母;嚼:从母;削:心母;约:影母;钥:喻(以)
江摄:
觉:见母;角:见母;学:匣母
曾开一:
得:端母;忒:透母;勒:来母;塞:心母;克:溪母
曾开三庄组,梗开二:
色:审(生);择:澄母;册:穿(初);伯:帮母;客:溪母
【关键词】呼和浩特汉语方言;词汇系统;语音系统;语法系统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41-02
自先秦以来,一个个少数民族与汉族轮流占据呼和浩特地区,使得此地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共存,直到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才真正使晋方言势力向北扩展。而清时的“走西口”、“下云中”更是促进了晋方言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呼和浩特汉语方言。本文分析呼方言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描写其有别于普通话的特点。
一、词汇系统
(一)基本词汇。其与普通话的大体一致,如,“爸爸”、“桌子”等。
(二)常用词汇。它与其他地区的晋方言极为相同,但与北方多数方言差异较大,如,把普通话的“屁股”叫为“豚子”,“顶棚”叫为“仰尘”等等。
(三)古语词丰富。每个汉语方言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古语词。一些人认为同北方方言一样,呼方言所保留古语词的现象比较少,其实不然,它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虽然古语词的语音逐渐有变,甚至语义也不再一致,但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得以保留,这也体现在呼方言中。“瞎汉”是古语词,最早现于元代石君宝的杂剧《曲江池》中:“姐姐,我瞎汉跳渠,则是看前面便了”,有笨拙的含义。呼方言也把笨拙的、没本事的男性称为“瞎汉”,且读音和普通话的差别不大。
(四)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呼和浩特地区的词汇是此地蒙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例如:“一马平川”、“平川野地”都与土默川的广阔田地有关。“粗蹄笨胯”是指牲畜肥壮,与土默川平原原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有关。
二、语音系统
呼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也有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呼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基本一致。而所谓基本一致,是指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绝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方言声母系统。方言有19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这些声母如表一所示:
普通话声母和呼方言声母的主要区别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普通话舌尖前音声母“z、c、s”舌尖前音声母“zh、ch、sh”有区别。例如“诗(shi)人”和“私(si)人”有明显的区别,而呼方言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是无分别。
2.呼方言比普通话多了一个特殊的声母,即[v],凡是带这个声母的音节,都是普通话的零声母音节。[v]是普通话韵头是“u”的合口呼零声母音节,例如,娃、玩、位、王、物等都读[v]声母。[v]声母是口形较闭的唇齿音,即上齿抵住下唇而成音。
3.普通话的[?]声母是卷舌音,而方言读则不卷舌,读舌尖前浊擦音[z],例如:然[zan] 、仍 [z?n]。当“子”放在一个名词之后时,读作[?],如“女子”、“桌子”、“盆子”等。
(二)方言的韵母系统
表二 呼和浩特方言韵母表
呼方言有个韵母33,如表二。而其韵母和普通话韵母的主要区别,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没有后鼻音韵母,它们分别并入前鼻音韵母;没有撮口音 [yn],它同[u?]发作un;往与屋读作[??];由于没有卷舌音“zh、ch、sh”,所以没有?音;把[uai]与[uei]合为一个音,即[ui],如,“坏”与“会”。
(三)方言的声调系统。呼方言有平声(44)、上声(51)、去声(24)和入声(?22)四个调类。与普通话相比,呼方言的声调具有以下特点:平声不分阴平和阳平,古平声的清声母和浊声母无分别,都读作平声;古上声的全浊声母仍读上声,不归入去声;古去声与方言的去声一致;普通话把古入声分派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而呼方言则保留入声。
三、语法特点
(一)呼方言的词法和句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二)具有大量的词缀,从而丰富了派生构词。如词缀“忽”、“圪”等构成了“忽摇”、“忽抖”、“圪都”、“圪落”……(三)构词形式丰富,有着丰富的分音词、逆序词和叠音词。(四)呼方言与普通话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呼方言的陈述句、疑问句常常用“了”、“呀”、“哇”、“啦”等来表达语气,而普通话则多用“了”、“吧”、“吗”。例如:呼和浩特方言说“干啥个呀?”或“不要玩啦,下午看会儿书哇。”而普通话却说“干吗?”或“不要玩了,下午看会儿书吧。”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的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人文对方言形成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造就了其所涵内容范围广、包括类型多的特点。本文仅是简要地介绍了呼方言的词汇、语音和语法系统。希望在帮助人们了解呼方言的一些内容和在方言正音上起到一点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忠,梁述中.大同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