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活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镇年度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幸福”为目标,把“无毒社区”的创建活动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工作之中,全面落实禁毒、反毒的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全镇社会治安的高度稳定。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镇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清禁毒、反毒、防毒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对“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亲自抓,明确人员具体抓,把禁毒、反毒工作抓实、抓好,保持社会治安高度稳定。
2、加强“无毒社区”创建的宣传教育。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把禁毒、反毒工作深入宣传到基层的方方面面,做到“四个面向”,即:面向全社会、面向青少年、面向新市民、面向涉毒人员。并把在校青年学生列为本年度的教育重点。
3、加强对犯罪的严厉打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坚决打击犯罪,并把贩毒、植毒、吸毒作为打击的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当前泛滥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吸食的蔓延势头。
4、加强“无毒社区”创建的工作机制。一是落实毒情、毒源的排摸机制。积极开展毒情大排查活动,适时对种植情况进行清查;二是落实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帮教、跟踪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帮教小组、家庭、亲友“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的作用;三是落实品、、易制毒化学物品的管理工作机制。有毒、易制毒化学物品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的制度,单位主管领导要对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镇“无毒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单位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四是落实公复场所的专项整治机制。公安派出所要经常组织对公复场所的检查,适时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公复场所无涉毒现象;五是落实创建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镇党委、政府加强对禁毒宣传、跟踪查毒等工作的经费保障,对“无毒社区”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落实奖励;六是落实长效工作机制。要把“无毒社区”创建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新一轮平安建设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治安高度稳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考核制度
为确保全镇“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镇组织对创建“无毒社区”的工作进行考核。凡出现下列几种涉毒犯罪情况的单位,视情节进行扣分,案情重大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落实“一票否决”。
1、对创建“无毒社区”工作不重视,不能有效开展宣传教育,预防犯罪工作不力,对吸毒人员帮教的机制不健全,出现新滋生吸毒人员的;
2、对吸毒人员未建立“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或疏于帮教、造成复吸,未进行排查摸底,出现种植现象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的;
一、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舆论导向重要作用。
通过文艺形式,广泛开展市民公德、法制、新型生育文化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面向不同群众层面居民的社区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与辖区学校的联系,构筑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二、扩大社区文体活动影响面,争取各方面均有所突破。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继续深化参加社区文体活动对象普及面,大力结合读书节、邻里节、学生寒暑假校外实践的机会,积极引导和提倡全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类文体活动。
三、组织开展高品味的文娱活动,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拓宽活动领域,经常组织开展高品味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为重点内容的文娱活动。经常开展强身健体、寓教于乐、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四、开展文体活动培训活动,发展壮大社区文体队伍。
根据社区街道关于两节活动总体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我社区计划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两节活动,为辖区居民大力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有关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展现居民和职工群众新生活、新风尚、新面貌等时代气息,大力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文化氛围。通过组织文明欢庆的游园活动,使广大居民和职工群众人人自主地参与游园活动之中,在游园中陶冶情操;在游园中锻炼身体;在游园中获取知识,从而让新一年充满蓬勃生机,凝聚民心,推进社区文化工作向暨定目标奋进!
二、活动领导小组
1 组 长:
2、副组长:
3、成 员:社区工会联合会委员、各单位工会主席
三、参加人员:
部分户籍在辖区的居民、单位员工及社区居干等。预计发出3000张游园券(单位工会1000张),居民凭户口6岁以上每人领取2张,先到先领,领完为止。
四、活动时间:xx年x月x日下午2时开始------。
五、活动地点:社区办公楼(钢球小区篮球场)
六、活动内容
1、猜谜语100条:游戏规则:参加者记住自认为能猜中谜语的编号,向工作人员作答,正确的中奖,(一票一答),此条中奖后,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打红色的勾,不再续答。
2、端乒乓球行走:游戏规则:来回10米,记时30秒内完成,不掉地为胜出。
3、篮球投篮:两分线投篮,投进中奖。
4、足球射门:10米距离踢进规定的门内。
5、蒙面敲锣:用毛巾困住双眼,相距10米,原地转3圈,在30秒内敲响挂在墙上的锣。
6、跳大绳:2人摇绳,1人跳绳10下为胜。
7、超级保龄球:3瓶矿泉水摆成三角形,5米外用足球当保龄球将3个矿泉瓶同时打到即胜出。
8、吹乒乓球:杯子4个,装满水排成一竖排,把第一个杯子里的乒乓球吹到2、3、4个杯子里胜出。
9、趣味组词:从抽奖箱内依次抽出3个字,按先后顺序排列,组成有意义的句胜出。
10、圈套实物:一票领3个圈,在一定距离扔向固定的地面实物,如:小吃、酒、烟、肥皂、牙膏等,套中即可领走。
11、套活鸡活鸭:把活鸡活鸭各放一只在栅栏内,凭票领3个圈,在一定距离扔向活物,套中脖子即可领走大奖。
七、活动要求
1、x月x日前召开各单位工会主席、物业小区负责人和居民组长会议,传达社区xx年迎春游园活动安排和部署。
2、x月x日在各小区醒目地点张贴游园“海报”并公布活动项目的名称、游戏规则等,以吸引和激发群众的活动兴趣。
3、x月x日上午布置好活动现场,逢雨照常进行,活动内容将随机应变。活动现场要布置彩旗、横幅、音响等,让现场充满节日喜庆。
八、注意事项
在活动开始前,社区组织简单仪式,讲明组织这次活动地目的和意义,加强活动纪律教育,做到:
1、自觉遵守纪律,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按序排队,做到文明礼让、欢乐祥和。
2、在游园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和现场的治安防范。
为积极预防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做好市一级卫生城镇的创建工作,根据周浦镇卫生办部署,XX社区于全区开展灭蟑螂活动,特制定本次灭蟑活动工作计划:
一、认真组织成立活动专项工作小组
本次活动成立了专项活动小组,由社区干部负责,小区志愿者、楼道组长为组员,各个楼道组长分工合作。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宣传
1、这次灭蟑活动的重点在于居民区德国小蠊的灭杀。根据卫生办部署,须告知居民室内的灭蟑要以厨房、用餐处、厕所和杂物堆放处等为重点,动员居民群众做好清洁卫生,清理杂物,堵洞抹缝,清除孳生场所,对有蟑户要进行杀灭,要对底层的全部楼道组织统一投药。争取有蟑户的投药覆盖率应达到l00%;灭效达到90%以上。
2、针对此次活动,召开XX社区灭蟑专项工作会议
3、出版一期相关的黑板报专项宣传,宣传灭蟑小知识
4、制作一份投药培训书面资料,做好灭蟑投药的技术指导。
二、认真部署,积极灭杀
1、具体活动安排:
7月30日、31日为全区动员日,准备相关资料,发动宣传。
8月1日—4日召开灭蟑工作会议,分发药品,分配各个组员的任务负责区域。
8月5日—8日统一投药阶段。
8月11日—14日社区自查补课阶段,社区组织楼道组长、投药员做好查漏补缺,确保覆盖率。
8月18日—22日考核总结阶段,根据卫生办统一要求、按城市除四害标准,进行考核验收,准备好书面总结材料,随时接受市爱卫会考核组的考核,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爱卫会考核组的检查、认可。
三、总结提高
做好20__灭蟑活动工作小结,对照“城市除四害”工作要求进行查漏补缺、提炼经验、积累书面文字资料。形成完整的除四害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巩固成果方案。认识到灭蟑防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的社会性工作,要把我区灭蟑工作与创建国家一级卫生城镇的具体安排相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灭蟑除害的群众国卫生运动,减少蟑螂的侵扰和危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平安奥运,促进我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社团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双选。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班主任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所有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辅导老师的教学反思,开座谈会,总结工作中的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注重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检查、指导开展,以保证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活动评价方案。
“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教师能力、精力、毅力等多方面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将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激励改进机制,把各自辅导的情况和成果纳入教师的考评和奖励。
四、社团活动分类
2021年学校扎实开展好以下社团活动,以后逐年扩充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趣味数学、绘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棋类、电脑、快乐英语、小小科学家、跳绳等。
五、社团活动实施措施
1、成立学校社团活动领导小组,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并全程监督各社团活动过程和考核评价社团活动效果。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副主任 xx副主任 xxx组长 xxx组长
成 员:xx干事 xx干事 xx干事
2、保证社团活动时间:校级共同活动时间为每周二、四上午(10:00--11:30)以及周二至周四户外课(17:00-17:40)。
六、本学期社团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第1-2周
(1)学校制定活动定方案,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各社团招聘负责老师及各社团组织成员报名。
(2)社团负责老师填报社团名册、制定活动计划(授课内容)、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
第二社团活动阶段:第3-16周
(1)指导教师认真组织开展活动。
(2)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活动设计(教案)、有名册、有反馈、有总结。提前一周社团负责老师备好简单的授课教案。注意积累电子稿和纸质稿的素材,图片资料,学校做好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成果准备展示:第17-18周
1、指导教师最后阶段上交相关材料(计划、活动设计、点名册、记录本、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活动总结等)。
2、社团领导小组考核检查学生活动效果,评选最佳指导教师和最佳学生(由指导老师推荐),并进行“国庆、元旦”时的表彰。
3、展示成果:跟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汇报演出及展览相结合。
展示的项目:
书法:社团成员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电脑信息: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电子小报,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美术作品: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文学社:人人展示自己发表、撰写的文学作品。
科技小组:展示学生的活动资料、活动情景、活动积累的作品,各类竞赛的成绩。
英语组:在提高口语水平,能在六一节、元旦中表演一个节目。
舞蹈组:集体展示名族舞蹈,节日汇报演出中表演节目
合唱组:集体展示,节日汇报演出中表演节目七、课程实施过程友情提醒
近日,“中国恒好――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在上海举行颁奖仪式,19个大奖花落有主,其中由华昌珠宝董事长张国王设计的《金壁辉煌》金镶玉摆件荣获三等奖。“中国恒好――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是为宣传世博、推广世博而进行的一项创意征集活动。社会各界参赛作品达4274件,参赛人员达1080人。搞得佳奖的《金壁辉煌》作品,将象征尊贵的“金”和象征美德的“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寓意天地人心、和谐共生。采用金玉镶嵌的传统技艺及双面、垂吊的独特构造方式,悬挂在小叶紫檀木制的中国馆下,链坠镶嵌寓意希望、友谊和爱心的红玛瑙,同时配有龙凤、花纹、书法等中国古典元素,在千足金镶嵌的世博会徽和玉锁上,精雕而成的海宝生动活泼,进一步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源远流长的“金镶玉”文化,表达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互动式电脑教学软件帮您电脑应用轻松学
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学会使用电脑成为当代中老年朋友的当务之急。易点通是清华同方光盘出版社专为中老年设计的电脑教育软件,真人语音讲解、同步字幕提示、百分百仿真界面、实时互动逐步讲解、操作教学速度自由调控,看、听、练同步完成。是无任何外语基础、或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人也可轻松掌握的。内容除基础知识外更有网络应用、文字排版、幻灯制作、系统维护还原等60多项。真正做到家有易点通,电脑应用轻松学。《易点通》398元/套咨询电话:010-83615482
一、理清法律进社区的概念
1、对法律进社区的概念分析。笔者认为,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概念应当是:凡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实施、作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援助、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如社区居民民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社区治安涉及的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社区服务、保障涉及的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困难户和低保对象、失业人群等;社区建设涉及的小区规划、出新、物业管理、消防、排污、绿化、美化等;涉及相邻关系中的阳光权、噪音污染、油烟污染以及违章建筑、装潢等;涉及到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外来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社区建设中涉及法律的问题,都可能产生侵权和纠纷,也都需要通过社区建设、管理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社区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来解决。法律进社区的特点应当为:(1)属于社会公共事务;(2)属于法律事务;(3)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提供并作用于社区的;(4)属于社区(包括居民自治组织、居民群众、居民法人)所涉及事务对法律有需求的。
2、司法行政进社区不等于法律进社区。目前,司法行政行机关行文指出所要开展的法律进社区活动,都是从司法行政所承担的职能来要求的,如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社区延伸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社区法律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等。从性质上讲,这些只能属于法律服务进社区,应是法律进社区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法律进社区概念中的子概念,而不是整体意义上的法律进社区。
3、从组织运作上讲,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都在依照各自的职能,各自的社会定位,在不同程度上实施着法律进社区活动,如公安机关设立的社区警务室、社区辅警,组织的社区联防队、义务巡逻队等。司法行政机关也是其中的一个组织实施者,不同的是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项目较多,群众需要量较大。但司法行政机关只能组织本系统人员,也就是司法行政机关干部、所属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对其他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司法行政机关只能作为社区资源来协调,动员和鼓励他们参与到法律进社区活动中来。对其他部门在社区实施的管理、服务活动,司法行政机关也只能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而不能越俎代庖或指手画脚。因此,法律进社区作为一项整体活动,不可能只通过一个部门的操作而达到整体实现。
二、认识司法行政组织实施法律进社区的性质和目的
司法行政组织实施的法律进社区活动是基于司法行政的职能要求,以司法行政作为法律服务的主要供给方,并组织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团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涉及社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是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在这项活动中,司法行政机关既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同时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有别于政府其他部门,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出于自身职能和利益需要所开展的法律服务活动。
司法行政机关实施法律进社区活动的目的,一是使社区居民、居民法人得到便捷、优质、有效的法律服务,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和社会稳定;二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依法行使民利,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是促进司法行政机关职能在社区落实。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能如人民调解、两劳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律师、公证、法律服务等,都是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服务工作,都属于法律进社区活动的范畴,都是社区服务的资源。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正是落实司法行政职能有力的助推器。
三、司法行政实施法律进社区应考虑的几个原则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是党和国家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司法行政机关在组织实施这项工程中,应注意一些原则的把握,以保证活动的健康发展。
1、加强协调、理顺关系的原则。法律进社区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服务,是为社区居民和居民法人提供涉及法律事务上的方便和帮助,是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法律进社区不应当也不可能由司法行政机关一家单独实施,只有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其他方面有机结合,法律进社区活动才能取得综合性效果。当前推动和实施社区建设的主体有政府及以民政部门为主的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群众。司法行政机关推动法律进社区必须搞好协调,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对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支持和关注,将法律进社区纳入区委、区政府推动社区建设的整体框架,统一布置、统一组织实施;二是与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搞好协调、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融法律进社区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治安与稳定、社会保障、社区环境、社区文化和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之中;三是与街道工委、办事处搞好协调,争取其对司法所工作的支持。在城区,司法所实际是处于司法行政和街道的双重领导之下,而且日常工作由街道直接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只有主动加强和街道的沟通与协调,听取街道对实施法律进社区的意见,争取他们解决司法所工作上遇到的困难,支持司法所开展法律进社区各项活动。这是保证司法所全面完成司法行政任务,不被其他任务取代,不脱离街道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
2、整体把握,立足于职能发挥的原则。司法行政实施的法律进社区活动是司法行政职能在社区的整体落实,不单单是搞一些简单的法律咨询服务,而是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项整体的项目,服务于社区。因此,司法行政机关应从职能发挥的角度,整体勾画法律进社区的方案和途径,从宏观上把握法律进社区与其他社区服务的配套衔接,保证这项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要特别注重街道司法所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作用发挥,因为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的派出机构,承担了司法行政职能在基层落实的任务,其工作范围和对象也正是社区内的居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可以说,司法所的全部职能作用发挥,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司法行政机关在推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应首先关注对司法所的指导、督促和服务,协调解决司法所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保证司法所职能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法律进社区活动奠定坚实的组织和机构保障。
3、求真务实,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当前改革大潮下,社会关系、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加上新型小区、高层小区的出现,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随着改革而出现的新型社会矛盾,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涉法问题,如劳动、医疗、保险、住房、养老、托幼、家政、消费、物业管理等方面,客观上对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社会化服务有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下岗职工对涉及法律方面的服务和援助也更为迫切。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律对社会事务的调整作用日益明显,也为法律服务拓展了空间。法律进社区活动正是适应了改革的需要,适应了人民群众是需要而开展的,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以此为契机,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看待法律进社区活动,转变作风,重心下沉,真正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到难有所帮、贫有所助,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有保障的法律服务机制,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四、拓展法律进社区的途径
作为社区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其内容与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其实现途径也必然要与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实现法律进社区。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结合:
一是法律进社区活动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并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把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当前广泛开展的社区建设,其核心就是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法律进社区应当结合社区依法治理的推进,在法制宣传内容中加大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宣传力度,引导社区居民依法参政、议政,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权利,并为社区居民民利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
二是法律进社区活动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前文所述法律进社区活动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公民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能力。而这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在内容上应相互包容,在组织运作上应与党委宣传部门、街道、社区自治组织共同实施,在方法形式上应丰富多彩,在宣传阵地上可共同利用,在骨干队伍上相互支持。特别是结合社区居民身边发生的事,可以借用社区学校、夜校、讲座、宣传栏、座谈、讨论、法制文艺、漫画、演讲、征文等阵地和形式将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和法律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宣传教育,将更能够为居民所接受,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与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工作相结合。司法行政机关履行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两劳人员安置帮等职能,本身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就是要更深入地落实这些职能,加强群众性的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援助队伍,安置帮教队伍建设,加大对社区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并结合社区创安工作,与社区内的义务巡逻队、联防队、社区辅警队伍的作用发挥结合起来,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宁与祥和。
四是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社区法律服务是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是要义,没有法律服务的社区服务将是不完整的服务。而社区服务能否真正为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服务,不损害群众的利益,则需要依法规范。社区服务中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物业、保险、家政、养老、助残、助困等各项服务都都是与法律有关的服务内容,也都是法律服务要涉及的内容。司法行政机关应与提供这些社区服务的单位、组织、团体及中介机构结合,针对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协助解决社区服务中有关法律问题,促使社区服务更加规范,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要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司法行政实施法律进社区应掌握的几个环节
一是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法律进社区不单单是司法行政进社区,也不单是由司法行政独自操作能够完成的。司法行政机关在提供职能服务的同时,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以司法行政机关所管理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人员为骨干力量,积极整合社区内的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居民自治组织、社会中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居民群众中的资源,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和宣传、服务阵地,通过这些队伍和阵地的作用发挥来具体实施法律进社区的工作。
二是加强指导。司法行政机关作为这项活动的指导部门,应以对人民群众负责和服务改革的态度,积极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司法所、志愿者队伍的指导、服务、评比和奖励,鼓励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参与法律进社区的单位、团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好试点,并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以保证活动取得阶段性效果。版权所有
作为油田职工子弟小学,95%的学生都是矿区职工子女,他们生在油田、长在油田,油田的社区环境对他们的成长留着很深的烙印。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优良的社区环境,牢牢占领学生的校外阵地,是我们多年来搞好班级体建设的一个成功探索。
一、建章立制,缜密组织抓落实
严格的管理,健全的组织机构保证,社区环境是促进班级体建设的重要前提。
1.组织设置
根据油田居民区相对集中,有充实的校外辅导员力量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班级采取了“两条轨”并行的方针,形成两套机构组织(即班委会与队委会)。第一,班委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在班级成立各有特色的社团兴趣小组。如绘画、文学、音乐、手工等,聘请校内有专长的老师作为校内技能辅导老师,并请校外有专长的品行正、素质高、热心班级社区教育活动的人士做校外技能辅导老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社区开展社团兴趣活动。第二,队委会依托班级少先队组织在社区根据雏鹰假日小队组建原则,按照居民区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使学生就近活动,安全、方便,并可充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更可以得到社区的离退休干部与老石油工人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可聘请班级个别社区的家长委员会任常任辅导员,孩子们可以聘请自己喜欢的家长做校外执行辅导员,这样的组织设置可以使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社团兴趣小组都能进行活动。为了协调、组织、管理两套机构组织在社区的活动,由班主任牵头,聘请各居委会领导为班级校外社区教育活动顾问,将校内外能教师与辅导员组成校外班级社区教育委员会。使得班级校内外活动真正达到“活动时间互补”“活动内容互补”“活动场地互补”,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促进班级体建设。
2.运行方式
第一,为了保证班级社区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实施,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两次校外班级社区教育委员会例会。共同制定班级社区活动计划与班级工作计划。期末时总结一学期的班级社区活动情况。
第二,班主任作为总辅导员定期同社区活动小组的辅导员进行聊络,建立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活动中存在的难题,研究下一步活动的措施。并且设立奖励机制。
第三,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填写好活动记录。
第四,建立校内辅导员定期“下区日”制度。每学期实行两次“社区活动开放日”,要求校内外辅导员与班主任必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实行每月“学校活动开放日”,邀请社区各方面人士、校外辅导员及学生家长来校或来班参加活动。
二、以德为先,塑造孩子们完美的品德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重要前提,社区环境中潜在的德育教育资源更是班级体建设的宝贵财富。
江苏油田从1975年开发时的“人拉肩扛”到如今的现代化机械操作,经历了4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个人。油田领导特别重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还特地在创业之初的原址上建起了“第一口油井”“第一间芦席棚”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针对如此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我们班级的德育教育突出一个“油”字,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爱祖国”“爱油田”“爱父母”的主题教育。
我们邀请油田的老模范、老石油工人讲述油田艰苦的创业故事,请现在工作在油田第一线的学生家长描述现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面貌,让孩子们深深体会自己父辈的艰辛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以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从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带领学生参观油田四十年图片成果展,让同学们从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了解油田的过去与现在。感受祖父辈们和父辈们团结图强的斗志、求实创新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格,将这些品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体会身为油田后代的自豪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我们的思考
1.社区教育促进班级体建设尚处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对它的深远意义与作用,缺乏校内外普遍的关注与重视。现代社会是个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首要在学校里学会生存与发展,更需要在社会这个天地里学会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32-02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先使用了“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逐渐向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社会过渡。目前中国政府认可的城市社区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以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从传统社区向现代社会转变,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社区共同体的消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结日益松散。如何重构社区内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让社区居民有参与社区建设,就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居民社区参与的概念及意义
参与包含多方面意义。其一体现的是公民权利。公民,既是国家的主人翁,也是社区的主人翁,凡涉及每个公民利益的公共事务或公益事业,公民都有权参与。其二体现的是一份责任,如自己的祖国处于危难之中时挺身而出,当遇到歹徒行凶时见义勇为。社区不是某个人的社区,是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个社区成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其三体现的是一份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将使这些微不足道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巨大的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多势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群防群控、群策群力为取得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四体现的是智慧。如人多智广,人多主意多。其五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没有个体的组成,就不可能形成整体,没有局部就无所谓全局。其六反映的是社区成员积极性发挥的程度,社区成员的精神风采。社区成员参与的越广泛、越深入,则说明社区成员的积极性越高,精神风貌越好。
二、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的现状
1.从参与主体上看, 目前在许多社区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是“一老一少一低”。“老” ,即离退休的老同志;“少”,即放了寒暑假的中小学生; “低” ,即定期到社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从分布上看,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是大多数时间都在社区的居民,而在职人员很少参加社区活动。
2.从参与内容上看,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项目主要是娱乐健身学习等文化活动类,而涉及社区公共事务决定、公共服务项目选择等内容的政治性参与较少。
3.从参与形式上看,一方面表现为被动参与和反复参与。被动参与表现为,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执行)社区管理机构业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开会听取居委会或街道有关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反复参与的情形,指同一批社区居民被重复动员、反复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年底统计时看似参与人次很多,参与人群却有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居民社区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4.从参与动力上来看,人情面子是目前居民选择参与社区活动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被动性参与的社区活动中,人情面子是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利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执行性参与任务。当然,兴趣、爱好以及相关利益等都是影响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
三、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成因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关联度低是导致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经济因素。现代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社区居民是否参与社区活动取决于“参与”行动所带来的效用。也就是社区居民是否参与以及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取决于其参与行为对其自身及其家庭是否有价值, 以及有价性程度的大小。而一方面,社区公共事务、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又具有“共享性” 的特点, 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2.传统的单位意识是制约居民社区参与的文化因素。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依靠单位实现自己的一切利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严重依赖单位,根本没有“社区”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居民的利益关系开始转入社区。但是这一转变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人们在减少对单位依赖的同时,单位情结并不会瞬间即逝,单位仍然是大多数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虽然社区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在提升,但目前还处于弱势,居民社区意识还比较淡薄,仍然把社区当做住地而已。
3.体制是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度不高的制度因素。中国的社区建设时间还不长,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社区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政府是社区建设强大的推动力。这种体制导致社区建设行政化色彩浓厚,居委会实际上成为政府的“腿”或“脚”,没有多少主动权。居民缺少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化条件,参与渠道不畅。居民也长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安排,缺乏自治参与的意识。因此,在社区建设中,目前更多的是在运用行政资源,大多数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居民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居住模式的变化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空间因素。与以前单位院、家属区相比, 现在居民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居民的动迁和流动加剧,人们逐步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始居住在新的陌生的社区中。从而,社区居民的异质化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差异。相关调查表明:社区居民的交往程度与居民社区参与意愿呈正相关,即居民的交往程度越密切,居民的参与意愿越强。因此,目前的居住模式在客观上影响了居民之间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四、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不理想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升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路径选择。首先, 政府部门和相关社区组织要坚持重视理念、注重过程和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来发展居民的社区参与。一是要始终重视参与的理念。作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区组织,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累积社会资本,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二是要注重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居民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得到主体意识的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参与的兴趣和能力。三是要区别对待,尊重差异和个性。应针对不同的社区结构,不同的参与类型,来开展工作。面对老人社区、青年社区、老公房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等不同层次居民的参与要求,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社区组织可以围绕参与动力、参与平台和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升居民社区参与。
2.增强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从利益关联和情感认同两方面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制度安排,社区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服务,让居民利益社区化,使居民的利益通过社区得以实现。利益的驱动力是巨大的,当居民意识到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紧密结合,参与社区建设有利于其利益实现时,就会增强参与社区事务的欲望和动力。在居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增强后,会产生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社区。正如“社区是我家” 这一口号所表达的,居民生活在这个社区里心情愉悦,对社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愿意搬离所在的社区。
3.搭建居民社区参与的平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区组织通过搭建更多的参与平台,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其社区意识。可以建立以下几种参与平台:
社区议事平台。运用简报、广播、视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让居民了解社区的基本状况,年轻人多的社区,还可以建立网上社区论坛,就实事项目、共同关心的议题,如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充分与社区居民协商、沟通、征求意见,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将议事结果及时反馈,用参与成效来强化参与意识,发挥居民的积极主动性。
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在摸清资源和需求(如社区内居民拥有的技术能力、服务意向、服务需要等)的基础上,提供各项优质的、符合社区实际和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解决居民的“急、难、愁”问题,逐步形成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的氛围和传统。
4.健全居民社区参与的机制。虽然社区参与是基层的活动,但也需要建立和完善居民社区参与的机制和渠道,使社区参与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很多社区参与活动无章可循,社区组织之间也缺乏合作,导致社区参与活动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临时性组织参与的成本较高,对居民的吸引力也较弱。因此,要完善社区参与的制度化环境,继续健全现有的“三会制度”,即听证会、评议会和协调会,提高社区参与的规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