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研培训范文

考研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研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考研培训

第1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 培训市场 问题 现状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各用人单位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青睐,党和国家对研究生培养力度的加大,导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出现“考研热”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为考研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曙光。但是,一般考研培训机构的规模较小,又比较分散。对于以往的公司化管理来说需要改进,想在一个考研培训机构中实施公司化管理,就必须有好的管理层,有出色的营销策略作为理论基础,只有科学有力的营销方案才能让一个考研培训机构在发展的道路中少走弯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考研培训学校营销现状

目前,大多数考研培训机构的营销手段分为网络营销和实体营销两个方面。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和我们去各地培训机构集中上课的内容是一样的,只是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快捷,学员不但可以与辅导老师同步学习,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再加上网上课程的收费较低,一般600-800元就可以购买整套考研辅导课程,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购买网络课程。所以,网络营销可为培训机构抢占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但是,也有许多学生因学习氛围选择实地学习,那么实体营销就发挥了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招收视频班和面授班,但主要还是以视频班为主,收费在1800-10000元不等;在促销手段上主要采取到各大高校发传单和权威老师到各大高校宣讲的方式,宣传力度不是很大;在售后服务方面,人员配备不是很齐全,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也不是很足,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考研培训学校营销问题

2.1定价体系混乱

当前,考研培训学校定价体系比较混乱,缺乏定价依据。在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培训班制定了不同的价格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且借机巧立名目,对服务实行差别化和等级化的区分,譬如VIP和普通会员的区别等。这种通过实行有歧视性的差别定价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方法,其定价的具体依据学生无从知晓,难以确定怎样的花费才是最经济实惠的,有时花费了高价格,却未必能得到高的回报。

2.2产品缺乏精确定位

考研培训学校没有根据消费者的内在消费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对所有消费者都提供相同的产品,不同收费层次的消费者只在于课程服务的不同。种类繁多的课程品牌超出了学生的招架范围,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多而不精的影响。

2.3分销渠道单一

目前,考研培训学校采取加盟商的方式,总部录制好视频后直接发放到各分销商手中,然后分销商再安排学生上课。只是单纯地采取独家分销的销售渠道,不仅销售渠道非常的单一,而且销售渠道的宽度和长度也远远不够,即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某一加盟学校报名缴费后,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到培训机构上课,参加考研培训的学员,有时因为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不能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这就造成了培训机构的教育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2.4促销力度不够

首先,考研培训行业最关键是因素是人,培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学员的感知决定,教学服务就对工作人员的人际技能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培训工作中人员要素非常重要,好的促销手段是征服人心的首要环节。但是,当前大多数考研培训学校只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促销:其一,采取在高校或大街小巷发传单的形式为其打广告,传单成本虽然较低,但是很少被消费者接受;其二,单纯地请权威教师到各大高校宣讲,忽视后续的沟通与反馈工作。

2.5售后服务不到位

考研培训行业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教学服务。许多培训学校一味地追求结果,忽略了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的过程;课程安排经常不到位,并且时常出现冲突;机构和学员之间缺乏沟通,对受训学生的真实需求缺乏了解。学生成为服务营销过程的被动接受者,无形中耽误了受训学生的时间,打乱了学生原先的复习安排。

3考研培训学校营销建议

3.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在生产、销售产品时所应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考研培训市场的产品需要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生量。因此,引入产品创新机制非常重要,可以将原先对公共课程的重视,分摊一部分到专业课程上,满足现在大部分考生对专业课复习辅导的需求;还可以对课程结构作一定程度的调整,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做一个改变,对基础知识功底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跳过基础班上强化班,对于基础知识弱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多打基础;对于有些特殊的课程可以有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2定价策略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中,几乎每个培训机构的成本差异主要就在聘请老师的费用、前期市场拓展和宣传费用上,而定价是基于市场竞争情况,以其战略目标为导向的。从价格上看来,大致的规律是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越近,课程种类越少,总体价格越低,这与行业服务需求的周期性波动有一定关系。在此行业中定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产品服务档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定价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别化。公共课、专业课和复试辅导课都应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每门课都按照知识结构分为不同模块,学生上一个模块的课,就收一个模块的钱,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按需消费,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就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也间接地为考研学生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3.3渠道策略

在全国二三线城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采取网络授课的形式进行服务。在招生渠道上,可以采取在高校周围开设报名点或者自身形象店,招聘校内学生的方法,最大限度方便学生的报名。当然,有的学生因为培训机构要集中上课而感觉不便,所以便放弃了报名,应对这种情况,培训学校可以和各大高校做好事先的沟通,争取在高校内申请教室,让学生可以在本校上课,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方便、省时、人性化。对于分销渠道来说,可以采取多种分校渠道。如:可以采取通路直销渠道,通过授权严格鉴定销售区域和范围,也可以通过销售队伍,加强对市场终端的服务与控制,避免各种各样的营销问题;也可以开辟新的网络营销渠道;还可以选择一家或几家实力相当的考研培训机构达成联盟,共同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3.4促销策略

考研产业存在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品牌积累相对困难,促销也就显得特别重要。针对考研培训行业的用户,在保证优质的课程质量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前期的广告以及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试听或购买至关重要。可以用试听课程、报名优惠等方法刺激购买。课程的宣传要突出重点,把握不同消费者的心理。考研培训学校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在前期市场拓展和宣传上,同时,还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在电视台等网络媒体上打促销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由于行业的受众特殊,仅仅是为考研的人服务,因此,在促销上做到针对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所在。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3.5售后服务

考研培训行业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教学服务,应关注在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的过程,并通过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使学生成为服务营销过程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从而及时改进自己的服务。由于工作人员与学员直接接触,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都将是学员对学校服务感受的一部分,因此工作人员服务的质量就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此外,提供教学的名师也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点,教师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培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学员的感知决定,教学服务就对工作人员的人际技能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不同的工作,需要安排合适的人来完成,也要求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团体合作意识,保证售后工作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郑祥录,赵Z,曹立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体验营销价值链的构建[J].经济研究周刊,2010(01).

[2] 汤丽.以创新驱动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J].研究探索,2011(8).

[3] 于代松.优化民营经济生长环境,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1).

[4] 龙希成.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中国改革,2008(4).

[5] 胡义贵.高校培训业务市场拓展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第2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煤矿;系统;培训;考核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24-02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System in Coal Mine

LIU Kun1, WANG Shu-dong2

(1.Loujun Mining Coal Industry Group Company, Xiaoyi 032300, China;2. Huayang Coal Min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Xu? 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Miners daily learning and examination usually use book or papers which carry inconvenient between unit and home. In the mod? ern convenience of the computer age, based on computer of learning and examination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this paper design a set of learning and examination for miners to enhance the miners’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coal mine; system; training; examination

煤矿职工数量大,工种繁多,职工学历情况复杂,且煤矿危险作业多,这就需要加强对煤矿职工业务素质的培养、提升,督促职工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巩固已有知识,强化不完全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为便于职工加强日常业务学习及考核,本文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套煤矿职工培训考核系统,用于职工平时学习训练考核用。

1系统结构

本软件是Visual Basic和Microsoft Access结合设计完成,其中Visual Basic用于做程序的前台界面,其上包含有程序主界面,所有的操作都在Visual Basic的前成;Access做程序的后台数据库,在本设计中设计库主要用于存放试题,其中有用户注册信息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四个数据库信息表;对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是通过Visual Basic程序控制来实现,用Visual Basic来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取、修改、存放等具体的功能操作。

图1程序流程图

2系统设计

2.1整体概述

本软件是用Visual Basic和Access实现具体功能,前台界面由Visual Basic实现,后台数据库用Access实现,其中名为”tk”数据库中存放有试题和答案以及考生所做的答案。

本软件共有13个窗体,由登录界面登录正确后方可进入主程序界面,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过,你可以即时注册工号和姓名,其中工号为五位有效数字,注册成功后返回登录界面重新登录进入主程序,主程序界面由开始考试、重新抽题和退出考试组成。

在每个试题部分,打开试题界面后,系统已经抽取试题完毕,并在数据库中相应表中加载每个题的答案到题后面,当用户答题完毕后,可查看评分结果,其中包括试题的标准答案和考生答案,选择题部分还可以自动评分,并会显示正确或错误的试题个数,以及总的得分。因填空题和问答题的答案计算机评分难免有不当之处,所以本设计只给出了填空题和问答题的标准答案该部分主要用于手工评分。查看得分后, 点击生成报表则系统将加载所抽取的试题以报表形式展现出来。用户也可以打印试题。

2.2程序流程图

本程序设计中,程序流程图如图1。

3主程序界面

主程序界面图包括开始考试、重新抽题、退出考试三部分,其中开始考试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三部分,重新抽题也分为重新抽取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三部分,退出考试为考试结束后退出该程序。该部分三种题型均为随机抽题,且每次抽取的试题没有重复。本文以选择题部分为例讲解具体实现过程,该程序所连接的数据库是由Access完成,在名为“tk”数据库中,名为“xz”的表名对应主程序的选择题。

3.1选择题随机抽题的实现

单击开始菜单下的选择题,程序进入抽题状态几秒钟之后,程序进入选择题界面如图2,当点击“第一题”时,Frame控件将显示“您正在做第一题,您还没有选择答案”,同时“第一题”背景为红色,当选择A、B、C、D中的任意个答案后,例如您选择“A“答案,“第一题”背景将变蓝色,Frame控件同时提示“您正在做第一题,您已经选择A答案”,依次其余九个题,当做完后还可以更改答案,如果对前面答案有所修改,Frame控件会提示用户最终所选择的答案。用户在做完十个选择题后点击交卷,则弹出交卷对话框询问“确认交卷吗?如果交卷则考生不能再次进入!”,如果选择“否”,则系统返回选择题界面供用户重新审视题目,如果选择“是”,系统会再次提示“是否进行评分?”,如果选择“否”,则返回主程序界面,如果选择“是”,则进入评分界面如图3,查看成绩后点击“生成报表”,则进入选择题报表界面,该界面内显示的是所随机抽取的10个选择题。

3.2选择题试题表

在xz表中如图4存放有55个选择题,表中各字段依次为试题、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标准答案六个字段。每次选择题随机抽题都是从该试题库中抽取。

在da表中,用于存放随机抽取的10个选择题,并且未抽取试题时该表为空,等抽题完毕则自动加载所抽取的试题,用户所做的考生答案也存放其中,并通过vb编程可实现对考生所做答案的判断即是否正确、得分情况等。该表中有题号、分值、考生得分、试题类型、标准答案、考生答案、评分结果、题目、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等十二个字段。该表结合vb编程实现评分功能。

图2随机抽题

图3评分界面

图4选择题试题

4结束语

本文开发的煤矿职工考核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随机抽题的设计可以适度减少职工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保持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热度。本系统适合煤矿各个工种的职工日常学习以及考核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钧良.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涉外培训 思考与借鉴 探索与对策

近年来浙江省科技馆积极开展涉外研讨培训工作,例如邀请意大利专家、澳大利亚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来杭主持一系列各种不同主题的研讨培训,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与探索的方向。

1 国外专家教授的专业培训

浙江省科技馆自新馆建成开放以来,重视对员工进行国际化的专业培训,其内容包括:

2011年的意大利专家培训。主题为“如何争做一位优秀的科学诠释者”,邀请意大利科技馆专家来杭作现场培训,涉及如何提高员工热情、创造性及科学讲解能力;如何开发针对科技馆志愿者的科学诠释项目;如何与学校合作开发科学教学课程等内容。

2011年的西澳大利亚专家培训。主题为“中澳现代科技馆运行管理的关键因素”, 主讲为澳大利亚大学老师及西澳大利亚科技馆馆长等专家。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馆的历史和理念、科学交流与课外学习策略、现代科技馆的任务和重要性、优秀科技馆的关键因素;鼓励观众参与、创造优秀的互动型体验;展品、观众及科技馆的评估;营运情况及与学校和教师的直接合作。

2012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培训。两位博物馆学教授来到馆进行主题为“现代科技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的研讨培训。内容涉及世界上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评价与任务概述、数字媒体在科技博物馆中的应用,讲解与演示了科技博物馆中的各种互动。

历次培训现场始终气氛活跃,有精彩的PPT,有生动的讲解,有题目测试,有实验演示,有双方互动,有交流点评等模式,并结合科技馆展厅现场实地演练;专家教授们时而讲解启发,时而讨论延伸,充满着探索精神和互动形式。

2 专业培训后引发的思考

一系列专家教授的科技博物馆专业培训,引发了大量的思考。

2.1 有关博物馆定义的思考

博物馆是科技馆的近亲,它们的相似度是最高的;同时因为博物馆发展的历史悠久,定位与管理日趋成熟,因此很有必要对博物馆进行研究与学习。

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斯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Museum则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

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伊始就对博物馆进行定义,后又几经修改,于2001年在巴塞多纳定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该定义还列举了被视为博物馆的组织。

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对博物馆定义修改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

我们注意到2007年定义有三处比较重要的调整,其一是调整了博物馆业务目的的表述顺序,将“教育”调整到第一位;其二是将博物馆工作对象的外延延伸到非物质遗产;其三是去除了沿用多年的对可视为博物馆的列举,只保留了对博物馆组织目的、性质、功能和工作对象的原则表述。

2.2 对科技博物馆评估的思考

(1)展览评估的方式。评估科技博物馆学习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称之为“行为主义模型”,目标是为了测量展览设计与观众沟通的程度。我们预先设定问题的框架,定义基本元素,制定一系列需要回答的问题,把观众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在参观展览前后加以比较,如展览起到沟通作用,那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种方式称之为“建构模型”,在这个学习模型中,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独立层面上建构知识。如果观众没有动机去学习,那么再好的展览设计也不会有学习的目的的产生,任何的认知增益测量只能显示失败。作为可以替代的方法来理解教育,在博物馆专家中还存在着争议。

(2)对活动项目进行评估。科技馆在启动一个项目时,应该对该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事前评估先收集目标客户或目标市场的资料,找出需求,制定方案,以加强项目开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事中评估目的在于动态地把握项目的进展,以便随时做出调整;事后评估将了解取得的最终效果,以便下次改进。不论哪种评估,评估指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评估的效果,故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显得非常重要。

(3)对观众进行评估。我们一直在强调“互动性”,一直都在讲“因人施教”,但是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却不够,对观众做出准确的需求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找准需求点;只有根据需求制定计划,我们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普教育作用。

(4)对现有展品进行评估。展品评估非常重要,也是科技馆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每个人包括观众,都可以做评估:它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我学到了什么,展品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3 对切实提升员工素质的思考

我们要切实提升员工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展教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开展业务评比,在竞争中提升能力;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各种主题的专业培训、考察各地优秀的科技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促进业务水平提升;三是要激发员工积极性,多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和建议,实行人性化管理。

2.4 对着力打造生动空间的思考

如何让展示空间更生动?主要依托三块内容:展品、休闲设施、人员和活动。展品和休闲设施变动的几率很小,所以人员和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具备多重的角色---诠释者,鼓动着,沟通者,老师,演员……,我们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创新的演示活动来活跃气氛,利用简单的演示工具来加强效果,使观众沉浸于其中而得到更深入的参与。

3 对科技馆营运的探索

3.1 曼彻斯特博物馆的营运

曼彻斯特博物馆作为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部分,于1888年首度对公众开放。2004年,该馆崔斯・彼斯特曼主任曾在上海中英科技馆论坛上,探讨了营运问题。[2]

制定战略计划。曼彻斯特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就有一个战略计划,这非常重要,因为它为科技博物馆规划了一个发展方向,全体员工就可以上下一心向这个方向努力发展。

在制定长期目标的同时,还要对下一年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那就是让目标具体化、量化、保证可行性及进度。这种方法在英国被称为智能管理。

利用资源搞好服务。对于任何一个博物馆或科技馆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包括员工和观众;当然,资源还包括展品、藏品、基础设施及资金。

3.2 对科技馆营运的探索

在科技博物馆营运中,我们要执行的基本政策:

专业培训和培养政策。科技博物馆要对它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发展得非常之快,在科技博物馆专业与管理方面要不断地培训,才能跟上这个潮流。

以观众为中心的政策。科技博物馆要非常重视观众的需要,要像 “雷达”,那样不断地探索整个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存活下去并获得成功。

创新。一方面,要响应观众的要求,另一方面,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惊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能够冒风险,创新和敢于冒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3 对科技馆营运的借鉴与对策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馆建有健全的年报制度。年报反映了科技馆一年规范运营和科学管理的程度,展示了一年的工作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成绩;政府与社会则通过审查年报对科技馆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对科技馆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3]

例如,日本的《平成21年度多摩六都科学馆事业评价报告书 》[4]就是该馆一份2009年的年报。其年报制度有两大特点,一是由第三方即事业评价委员会进行外部评估,二是评估报告会公开在科学馆的网站主页上。年报中关于事业计划目标及重点问题措施两大内容,都是先由馆内自己评估,再由各委员作出详细的定性评估,即评价委员会具有决定权。

科技馆资深专家指出:这样的年报与我们各馆的年终总结绝不相同,不会是自行其是的主观统计,也不是单纯为了向上级主管有所交代,而是根据政府或行业组织机构制定的统一评价体系来填报的。

因此年报制度值得我们借鉴,一个全面真实的具备可检性的年报是对一个科技馆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也应是科技馆能否接受政府财政资助的依据。在博物馆已经实行免费开放多年,科技馆即将开始试行免费开放之机,充分显示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博物馆的定义.http:///group/topic/11068129/.

[2]崔斯・比斯特曼.科技博物馆的收藏管理.中英科技馆论坛论文报告集,2004年8月.

第4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内河船员;船员培训;考察制度;海事部门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2-003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航运大国。内河航运作为航运业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其中,船员作为航运产业链条上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船舶安全和盈利的决定性因素,船员综合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航运业发展的兴衰。特别是航运业寒冬期以来,如何加强内河船员的管理,完善内河船员培训考察制度,保持我国内河船员劳务市场健康发展是海事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

1 新形势下内河船员队伍的发展现状

我国航运业始终高度关注内河船员劳务市场,为能够及时了解船员发展政策,获取船员发展的最权威信息。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加大了船员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了全国同一的船员数据库和船员管理系统,从宏观层面掌握了我国船员发展的基数数据。《2015中国船员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注册船员53 843人,其中新增注册内河船舶船员23 320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注册船员1 370 224人,其中注册内河船舶船员731 234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25.6%和2.72%,注册船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船员教育培训机构310家,基本满足了水运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相比于海洋运输,内河运输的发展较为缓慢。

为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船员注册管理办法》、《船员培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船员管理条例规范。但是新规定的出台,并没有为我国船员管理方面带来本质的提升。特别是航运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相应的船员培训考察和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内河船员综合素质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内河航运发展。航运业低迷期间,部分船公司大量停运船舶以减低成本,导致对船员需求的萎靡,但目前对于大多数航运企业仍然面临着高质量船员的短缺。据统计,当前船员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航运企业培养的船员;二是航运相关事业单位,其部分员工保留有船员资格;三是个体船员,他们大多是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或船民世家。其中个体船员是目前内河船员的主体,但由于来源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目前的内河船员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价格相对低廉,给船员管理、船员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内河船员培训管理的现状

2.1 船员管理规则的立法层次较低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等相关规定的颁布,内河船员的管理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如何保证内河船员在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和培训考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内河船员管理方面的执行力欠缺,无法有效地维护船员的相关利益。正是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部分船员积极性不高,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内河航运对高素质船员的吸引力日渐低下,造成船员综合水平无法匹配航业的发展,优秀的内河船员后继乏人。

2.2 内河船员培训体系“应试化”

船员培训是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但在航运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下,船员教育培训机构只能勉强维持,无法及时的更新相关培训设施,教育投入积极性不高。船员教育培训存在“应试化”,片面的强调评估考试的通过率,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此外,船员教育培训机构的分布和发展不均匀也拉低了内河船员培训的整体水平。培训质量的降低间接导致了内河船员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降低,随着内河航运的发展,航行环境日渐复杂,船员的综合素质逐渐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航行安全[患增加。

2.3 内河船员考试模式滞后

理论考试在船员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检测船员培训质量的最直接体现。由于各级海事部门对考试权限和职责的划分不清,各地海事部门对考试规定的执行尺度参差不一,使目前的考试难度一降再降,几乎已经降低到船员综合素质的最低门槛,内河船员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由于题库的长期存在和缺少变化,使得某些培训机构的船员培训围绕着题库,只注重考试的通过率。此外,在内河船员的实操考试过程中,考官过于注重考试的通过率,造成实操考试流于形式的现象。培训考试后,许多船员拥有很多证书,看似“全能船员”,实则相关专业知识学而不精、知而不会,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健康发展。

2.4 船员动态监管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对内河船员的管理还处于考试、评估、发证的静态模式下。没有完善的日常监管机制,造成船员评估单一,通常的船员评估由海事部门相关机构单独进行,缺少船舶和船务公司方面对船员的考核评价,使得船员特别是高级船员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估。在船员资历审核过程中,存在着把关不严格的现象,使部分没有达到资历要求的船员得到了考试和晋升的机会,产生了持证船员低素质和不适任的现象。

3 关于内河船员培训考察的建议

3.1 健全内河船员培训考察规范标准

建立船员适任标准体系,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制定船上培训管理办法。按照船员不同职务资格的适任能力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梳理船员培训的知识要点,细化培训内容、方式和评价要求,形成系统的船员培训知识体系。制定船员培训大纲,修改完善内河客船、危险品船舶船员特殊培训大纲,提高客船、危险品船舶船员培训和适任考试标准。编制船员培训模拟器性能标准,明确可以使用模拟器替代实船训练的科目、内容和具体要求。制定船员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编制船员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和培训课件的制作规范。

3.2 创新和改革船员培训考察方式

以应用为导向,改革船员教育培训模式,强化船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调整实际操作和理论培训的权重,强化实际操作能力,鼓励航运企业根据需要与船员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实行订单式和模块化分段式培训,建立船上培训师资队伍,探索“师带徒”培训新模式,研究案例教学等有效的船员培训方式。建设船员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推行船员远程教育培训,形成远程与现场相结合的船员教育培训体系,促进船员教育优质化资源均等化。推进船员实操考试电子化,开发应用船员实操考试管理系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科目研究开发符合本地需要的船员实操考试智能化系统,逐步推进船员实操考试智能化。开展船员素质教育和培训,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训进课堂,组织编写内河船员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安全责任等知识培训教材,并纳入船员培训考试大纲,提升船员综合素质。

3.3 优化和调整船员培训考察内容

改变应试型船员培训考试模式,根据船员适任标准体系修订船员考试大纲和题库,努力实现培训、考试与实践的协调一致,考试结果能够更加客观的验证船员的培训效果,反映船员的适任能力。理论考试注重考核船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操考试注重对船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强化对船员日常操作、应急应变等方面的技能评价。建立船员考试社会命题和题库维护机制,逐步加大情景模拟试题的应用,制定完善的船员理论考试、模拟器考试和实操考试的规范标准。

3.4 加强对船员培训考察的管理

建设适应船员考试工作需要的船员实操考试基地,建立完善的考官、适任评估员、体系审核员培养和管理机制,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一流、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专业人才队伍。规范船员考试的行为,调整完善船员考试的收费标准,加强考场监督,严厉打击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促进船员考试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构建海事部门与航运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动态船员监管机制,通过航运企业提供的一线资料,结合考察结果,对船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评价。

4 结束语

内河船员是服务长江经济带、促进水上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力量。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首先要实现船员大国到船员强国的转变。文章结合当前航运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内河船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内河船员培训考察方面提出了“健全标准、创新方式、优化内容、加强管理的”的建议。在航运业整体低迷的关键时期,为改善当前我国内河航运局面,海事部门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对未来内河船员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助推内河航运经济的发展,开创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家富.船员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海事管理,2010

[2]芦庆丰.关于船员管理问题的思考.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3]孟祥武.新形势下的船员管理与试岗培训.世界海运,2012

[4]黄程远.长江船舶船员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5篇:考研培训范文

1、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CA.课题规划B.课题申报C.课题立项D.课题方案设

2、单选题()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A

A.理论性B.实验性C.描述性D.设计性

3、单选题()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B

A.理论性科研论文B.实验性科研论文C.应用性科研论文D.综合性科研论文

4、单选题()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

AA.效度B.实度C.信度D.测度

5、单选题()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A.课题规划B.课题申报

C.课题立项D.科研过程

6、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BA.学术著作B.学术论著C.专题论著D.论文著作

7、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BA.网络论文B.期刊论文C.学术著作D.会议论文

8、单选题()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A

A.判断B.推理C.想象D.直觉

9、单选题()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B

A.论文撰写B.论文索引C.文献检索D.

10、单选题()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AA.论文撰写B.论文索引C.文献检索D.

11、单选题()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A

A.提出问题B.构建方案C.选题报告D.申报取向

12、单选题()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A.创造学术价值B.推动技术进步C.传承科研技术D.促进社会发展

13、单选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C

A.判断思维B.推理思维C.想象思维D.直觉思维

14、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BA.指标评价法B.期刊评价法C.专家评价法D.综合评价法

15、单选题()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D

A.科学论著B.客观论著C.学术论著D.学位论文

16、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B

A.综述性文章B.专栏性文章C.报道性文章D.专题性文章

17、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AA.发散思维B.联想思维C.反向思维D.直觉思维

18、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BA.科学方法B.科研方法C.哲学方法D.一般方法

19、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议题较为重要。CA.团体固定会B.代表会议C.专题会议D.研讨会

20、单选题()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A

A.代表会议B.专题会议C.研讨会D.团体定期会

21、单选题()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定的规律为目标。C

A.常规认识B.基础认识C.科学认识D.哲理认识

22、单选题()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CA.科学方法B.科研方法C.哲学方法D.特殊方法

23、单选题()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C

A.科学论著B.客观论著C.学术论著D.学位论著

24、单选题()一般指对研究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跃入脑际的,能阐明问题的思想。DA.判断思维B.推理思维C.想象思维D.直觉思维

25、单选题()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间在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

AA.物理模拟B.数学模拟C.职能模拟D.数字模拟

26、单选题()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参与,并需要职能部门干预。AA.学术腐败B.学术不端C.学术失范D.学术不正

27、单选题()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思路。B

A.推理思维B.联想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28、单选题()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存储信息的各种物质手段。BA.科学方法B.科学器材C.科学探索D.科学计量

29、单选题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D

A.跳跃性B.创新性C.批判性D.灵活性

30、单选题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B

A.科研方法B.科研策略C.科学选题D.科学创新

31、单选题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DA.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B.化学实验 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C.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D.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32、单选题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A

A.科学方法B.科学器材C.科学探索D.科学创新

33、单选题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系。C

A.提出假设设计B.获取科技事实C.建立创新体系D.理论技术检验

34、单选题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A

A.确立科研课题B.获取科技事实C.提出假说设计D.理论技术检验

35、单选题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B

A.大前提B.中前提C.小前提D.结论

36、单选题科研规划中,()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BA.科研方向B.科研战略C.课题计划D.课题总结

37、单选题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DA.针对性B.代表性C.可靠性D.连续性

38、单选题科研论文是以()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AA.文字B.报告C.图表D.记录

39、单选题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A.功能抽象B.科学预测C.科学决策D.结构探析

40、单选题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AA.工具法B.引文法C.借鉴法D.探讨法

1、多选题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对科研规范破坏力极大的一种学术腐败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BCDA.夺取式B.拿来式C.拼凑式D.抢占式

2、多选题成果查新时,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些什么()ABCDA.检索词是否覆盖查新点B.检索词的不同表达方式是否找全C.注重专业词的选择D.不可忽略缩写词

3、多选题创新思维的特征有()BCDA.突发性B.创新性C.批判性D.灵活性

4、多选题从科研领域考虑,科研论文一般分为()等基本类型。ABCA.理论性B.实验性

C.应用性D.科学性

5、多选题从期刊论文性质及作用的角度出发,期刊论文的特点有()ABCDA.原始报道B.探索创新C.推翻旧论D.丰富发展

6、多选题代表性的弹性思维有()ABCDA.发散思维B.收敛思维C.跳跃思维D.纵向思维

7、多选题对光纤光栅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ABCD

A.机械传感方法B.电磁传感方法C.热传感方法D.震动传感方法

8、多选题对某一科研部门或课题组而言,科研规划主要包括()ABC

9、A.科研方向B.科研战略C.课题计划D.课题总结

9、多选题发散思维中,基于光栅性质的研究方法有()BCA.震动传感方法B.波长漂移方法C.带宽传感方法D.电磁传感方法

10、多选题根据会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等差异。ABCD

A.长期会议B.短期会议C.定期会议D.不定期会议

11、多选题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有()ABCD

A.指令性课题B.指导性课题C.委托课题D.自选课题

12、多选题就认识层面而言,认识活动可分为()ACD

A.常规认识B.基础认识C.科学认识D.哲理认识

13、多选题科学观察的原则有()ACD

A.客观性原则B.特殊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典型性原则

14、多选题科学实验缺陷的产生主要有()等原因。ABCD

A.实验假象B.实验误差C.实验极限D.实验限制

15、多选题科研的特点包括:()AB

A.科研继承性B.科研创新性C.科研探索性D.科研常规性

16、多选题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

A.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错误的科研方法会导致荒谬的结论甚至伪科学C.科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的成败D.科研方法是科研成败的基础

17、多选题科研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应该做到()ABCD

A.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B.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C.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D.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18、多选题科研课题方案设计的原则有()ABCD

A.科学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规范性原则D.统计性原则

19、多选题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处理好()相关事宜。ABCD

A.确认立项,填报计划B.审批计划,下拨经费C.调整分配,落实任务D.分项把关,发展研究

20、多选题科研论文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ABC

A.研究的科学性B.内容的专业性C.读者的专业性D.研究的准确性

21、多选题科研论文的质量把关有()等方式。ABCD

A.健全的监控规程B.成立审查小组C.课题组例会D.随机性检查

22、多选题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ABCD

A.公正性原则B.准定量原则C.创新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

23、多选题科研论文文献检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ABCD

A.资源开发B.协决策C.继承和借鉴D.便捷及高效

24、多选题科研思维具有哪些特点()ABCD

A.客观性B.能动性C.多样性D.交叉性

25、多选题科研选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提出问题B.构建方案C.选题报告D.申报取向

26、多选题科研中,现代方法包括()BCD

A.客观方法B.系统方法C.控制方法D.信息方法

27、多选题课题设计书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实现形式,一般可分为()AB

A.研究性课题设计书B.实验性课题设计书C.规划性课题设计书D.创新性课题设计书

28、多选题论文编辑加工设计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BCD

A.文摘加工B.内容加工C.文字加工D.技术加工

29、多选题论文检索的方法有()AB

A.工具法B.引文法C.借鉴法D.探讨法

30、多选题论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专业论文为重点B.期刊选择要适合C.权威期刊敢投稿D.学术争论须有据

1、判断题捕捉信息,是思维探索和理论抽象的事实基础,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手段。()√

2、判断题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

3、判断题查新机构保证对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术内容在查新工作期内保密。()√

4、判断题查新完成后,查新机构对有关电子、纸介材料应予以存档,永久不得销毁。()×

5、判断题成果创新查新是科研论文投稿前应当首先进行的工作,此项工作不可轻视。()√

6、判断题是实现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

7、判断题根据科研论文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设计出高级科研论文、中级科研论文、和低级科研论文三种评价等级。()×

8、判断题科技文献稿件可以一稿两投或者将本来属于篇文章的内容拆成两部分,作为两篇文章投稿。()×

9、判断题科学方法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

10、判断题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承认,期刊论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11、判断题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12、判断题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

和把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13、判断题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14、判断题科学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

15、判断题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16、判断题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

17、判断题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的结论。()×

18、判断题科研的目的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真理,而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则是确认这种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判断题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20、判断题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21、判断题科研课题的可行性原则包括研究基础、试验设备和智慧技能。()√

22、判断题科研课题方案中,实验型方案设计一般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造作的手段,对科研课题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设想和计划安排。()×

23、判断题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24、判断题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类型。()√

25、判断题科研思维的过程是:科研问题科学思维方式认识成果。()√

26、判断题科研思维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27、判断题科研思维属于抽象思维,而逻辑性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特性。()√

28、判断题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29、判断题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

30、判断题科研中期是问题的研究与阶段成果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选题方略设计。( )×

31、判断题克隆干细胞造假事件属于学术腐败急功近利经典案例。()√

32、判断题课题调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阶段的必要过程。()√

33、判断题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

第6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自考助学与专业培训; 衔接教学;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邢晓(1971-),女,浙江省衢州市人,衢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36-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理性回归,以往只重学历的用人机制逐步向重技能方向转移,传统的自考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新时期自考工作发展的方针和目标也有所调整,开始着力构筑自考与多种教育衔接沟通的立交桥,探讨职业教育与自考衔接沟通、稳步推进自考与其他教育形式学分互认等试点工作。自考助学的内涵也由学历课程助学向技能实践提高的方向转移。

一、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研究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以“没有围墙的大学”著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近几年中职升高职比例的控制,自考生队伍逐年宠大而且趋向年轻化,25岁以下的自考生占到59.44%。自考助学工作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助学形式从传统适合在职考生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工学矛盾小的业余辅导派生出全日制助学辅导和最近几年流行的网络助学辅导。而全日制自考助学更是让人感受到与普通高校无异的校园氛围,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适合中职、普高等低年龄的毕业生,成为许多自学考生的一种理想选择。各高等院校利用宽裕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助学工作,使全日制自考助学规模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2009年仅浙江省具有全日制助学招生资格的学校就有81所,核定招生自考生7.4万。这批年青的自考生要通过自考助学解决学历问题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自考助学工作将要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自考助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提升低学历的年轻社会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劳动技能培养指明方向,避免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复进行,缓解国家劳动力培训的压力,更好地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自考助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

我国传统自考助学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自考助学的形式、强化自考助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考通过率及相关自考政策的研究。最近两年自学考试虽然开始从职业能力培养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改革:诸如进行高职类大专自考改革试点,增加实践课考核的内容与比重;也有学者开始对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并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总体方向还是属于粗放型的,正处于摸索阶段,对职业技能培养力度还相当欠缺,有的专业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改革步调一致,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必须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的方向去改革。要通过对当前自考助学现状的分析,探讨适合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让自考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既能学到相应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学到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减少劳动力培训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才能保证自学考试持续可稳定发展。

三、自考生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自考生的数量、年龄、职业、报考前的学历等特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浙江省2009年为例,自考学历教育共开考136个专业,考生50.2万人次,新增考生每年基本维持在12万左右;考生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变化,30岁以下的考生约占当次报考人数为92.5%;学历结构偏低,高中(中职、中技)的报考人数约为63%;考生的职业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自考队伍的主力军,占当次报考人数的75%。

(二)年轻的自考生队伍对自学考试的认识态度。从1981年开始,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越来越得到广大考生和社会的认同与追逐,考生逐年递增且趋向年轻化。通过对6个专业、13个班级共594名自考助学的学生入学时的问卷调查,得知91.75%的学生对自考学习充满信心,主观愿望较好。反映出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自考教育有较高的认可度,也是参加自考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自考助学生源的学习习惯。自考学生的学历结构偏低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学习习惯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怕吃苦、投入学习时间少,而且学习计划性、自觉性较差。从问卷调查反映出真正每天投入在自考学习方面上的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30.47%,在1~2小时的占52.36%,对课程学习没有任何计划的考生占27.27%,有计划但基本上坚持不下的占58.08%;考前没有做好复习的占70.2%。自考生这种仅有良好愿望却没有实际投入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非常不利于自考教育“以考促学”培养人才模式的初衷。也是许多自考生抱着试试而已的态度,最终选择了放弃自考的原因所在。

四、自考助学与技能相结合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经过数据分析与调研论证,认为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是符合当前自学考试教学改革的方向,能为进一步完善自考教育对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但这种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跳出传统自学考试的框框,要结合学生现状因材施教,迎合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选择自考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学习程度,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与标准、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进行合理定位。自学考试做为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到目前为止自考学历的通过率还是很低的,浙江省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有1000.09万人次参加了自考学历考试,累计培养了36.79万(专科21.48万、本科7.52万、中专7.79万)毕业生,毕业人数不到3.7%,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所以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定位必须要理性,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自学考试与技能考核中都取得好成绩,而是对不同的学生在整个教学结合模式下有所选择,统筹兼顾自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努力通过自学考试过程中,使专业技能也有所提高与收获;对于文化基础较差、实践操作较好的学生,在争取拿到相应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对专业理论知识也有所了解,达到知识面拓展的效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找准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自考教学培养方案改革的关键在于专业技能方向是否合理、能否让学生毕业后掌握相应的专业基本技能。自学考试改革方案应当围绕“专业技能”这个中心开设相应的课程,要保证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基础理论比例的合理性。比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从事会计行业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要熟悉做帐查帐实务,所以该专业的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高,而是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强化实际帐务能力的训练,围绕会计证、电算化考核等技能培训要求来组织教学与助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围绕高职大专的培养方向,尝试自考计划的调整与课程教学改革。利用自学考试教学试点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高职类大专自考与职业技能衔接教学的实践,通过分析传统自考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论证自考计划中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把降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难度、减少统考课程的科目、大幅度提高实践课教学与考核的比重等问题做为当前自考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并对这些问题加大力度进行调整与改革。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属于自考新增试点专业,在2009年浙江省自考开考计划中还没有此专业计划,刚开始时参考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其中包含高等数学(四)等6门统考课程,经过教学实践运行,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理论偏深、偏难的专业教学,没法继续坚持自考学习。经过第二轮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实践,基本上达到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降低专业理论的难度与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助学过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使得整个教学计划更加合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两轮教学计划中统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比较如下:

(四)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方向,更好地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应紧密围绕专业特点开展教学,以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为主线,尽可能向专业技能方向看齐,才能真正做到学历与技能培训有机组合与衔接。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共13门课程,除了毛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及毕业实习三门课程外,将其他十余门课程的内容按理论与实践方向进行分解,再把实践内容与技能考核项目一一组合,做到降低自考课程理论知识难度的同时,使得实践课程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考核也有一个相对可行的标准。具体方案如下:

(五)日常管理模式的跟进。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大专自考学生不仅仅是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一直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考前复习等环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不能以开放式的大专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而是选择一种界于大专与中专之间新的模式去管理,即要迎合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丰富学生的第2课堂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又要强化对他们的日常纪律的管理;要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思路,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增加晚自习辅导管理、考前模拟练习、专业老师串讲答疑、技能强化训练以及班主任跟班管理等环节,大大改变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增加了学生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改革的运行结果

通过对两届学生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从教务部门汇总的自考课程考试成绩与学生技能考核的结果分析,基本上达到了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预期效果。

在运行教学改革方案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对待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的问题,认识到自考助学不是单一为了自考课程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考助学这一教学管理过程,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都有所提高,提高毕业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率,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自考统考课程的减少,又大大降低了理论课程的学习难度,也保证理论教学内容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大部分学生充满信心地沿着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改革的思路,能够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总之,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的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这种教学改革不能认为是简单的降低专业培养要求,更不能是为了凑学分拿文凭为目的,而是真正把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到自学考试的计划中去,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取向不同,最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更快地适应社会、走向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必读[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循证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6-0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的David 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定义,即“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每个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1]将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到检验医学中,即为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 ratory medicine,EBLM),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通过临床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更紧密的沟通,从而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它是涉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许多检验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都来源于基础医学的理论,循证检验医学是临床检验医学发展的结果。[3,4]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传统检验医学课程体系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忽略了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检验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适应循证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实用性、可塑性和富有创新性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少循证检验医学环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始了循证检验医学教学的探索,还没有正式开设循证检验医学这门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明显缺乏循证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群,缺少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内容的融入。

2.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院校往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实习检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言语粗俗,行为失范,缺乏一名检验医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缺乏思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年实习检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我们了解到实习生在学校时虽然机械地掌握了一些医学检验基本知识,但思辨能力低下,缺乏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实验现象,他们缺乏分析思考,判断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只会按照带教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教育改革措施

1.深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根据循证检验医学发展需要,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校至今已有五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基本分布在省内各大医院检验科,他们是根据前几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而成的。在修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时,除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之外,还可以广泛征求历届毕业生的意见。他们对教学计划最有发言权,可以提供一些实用性意见。在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尝试。

(1)注重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将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医学检验课程体系共包含了五个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群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构成了科学规范、井然有序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以五年制医学检验为例,可以分三个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阶段,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和优质选修课课程学习阶段,历时五个学期。此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发挥我校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阶段:临床检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即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学习阶段,历时三个学期。此阶段充分发挥我校临床教学资源优势,加强学生临床检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为主,把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的内容融入此阶段,以适应循证检验医学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8篇:考研培训范文

训学校VB教育培训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培训方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探讨翻转课

堂教学模式对VB教育培训的优势和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162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云(1986-),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李婷婷(1989-),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0 引言

2013年3月份以来,甘肃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始实行无纸化考试,这意味着培训学校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如今的VB教育培训大多面向大学本科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本科生VB

的教育培训进行研究和探讨。

1 研究背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如下:

(1)学员人数多、知识基础差别大。以兰州方通计算机学校为例,自1993年建校以来,兰州方通计

算机学校开始招收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学员

,每期VB学员有500人左右。学员知识基础差别大,其突出表现为: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总是难以满

足全体同学需求。有的同学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太简单,希望能加深难度;而另外一部分同学

则认为,教学进度太快,讲授的软件太难,难以跟上进度[1]。

(2)学员学习时间不足。由于各种原因,该校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前一个月才开课,也就是说

学员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开学之后,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学员上课通常安排在课余时间,而且

大多数时间在听教师讲,自己上机练习的时间较少。程序设计本身要求多花时间上机实践,上机时间

不足会影响通过率。

(3)互联网应用开发成效显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及商务技术、远程教

育技术、网上娱乐技术等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使用知识水平的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网

络服务等技术的提出,构成了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

生活各个领域。

(4)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通常被翻译成“翻转课堂”、“反

转课堂”或“颠倒课堂”。传统教学由知识传授和内化两部分组成,知识传授发生在课堂

上,知识内化发生在课堂之外。翻转课堂却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把知识内化安排在课堂之中,知

识传授安排在课堂外。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

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2],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充当教学的指导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调整上课时间。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不必像在课堂上

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3]。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

中,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2.1.1 研究目标

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中,尝试对学习基础差别大的学员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

学,检验在VB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探讨其对教育培训的意义、作用和局限性。

2.1.2 研究思路

将500多名学员分成两组,A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B组(100人)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

学。B组中的学员按照每人的时间自由组成3~5人的小组。预设的思路为:A组的教学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晚上和周末的早上及晚上,其余时间由学员自己分配时间来机房练习,上机过程中安排一个辅导教师;B组的学员只需通过自

第9篇:考研培训范文

[关键词]林业干部培训;互联网+;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52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互联网+”可以说是当今的时代命题,是上至国家下至百姓人人关注、人人谈论的话题。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既是落实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提升干部能力需求。“互联网+”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作为林业干部培训工作者,基于此类课程开课实践和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归纳这类课程的特点,这对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林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1 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类课程的必要性

1.1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要措施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举行的新闻会上,总理表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同年7月1日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这些表明政府将从国家层面建立“互联网+”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深入学习国家政策、落实国家战略、了解国家未来发展动态的必要措施。

1.2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顺应林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张建龙局长在第四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十三五’”时期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林业现代化,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依托“互联网+”,服务林业8个领域,实现林业深度发展。

2016年3月22日,国家林业局印发《“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发展要全面融入林业工作全局,“互联网+”林业建设将紧贴林业改革发展需求,通过8个领域、48项重点工程建设,有力提升林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支撑引领“十三五”林业各项建设。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深入贯彻林业规划、顺应林业发展趋势的必要途径。

1.3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提升干部能力的必要手段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林业干部应开拓视野领域,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时展。互联网思维的变革推动了一批新型企业的成功崛起,对服务业、制造业甚至传统农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逐渐渗透至社会管理、政府管理等多领域。学习掌握互联网思维,使固有思维走出局限、实现突破,使生活方式颠覆传统、创新发展,使传统企业升级转型,适应时代。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打破传统固化思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林业干部能力素质的必要手段。

2 “互联网+”类课程与传统培训课程对比研究

2.1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可实时动态掌握培训需求

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授课之前培训学员和培训教师无法直接沟通,所以基本不能选择培训内容。有时,培训组织单位可以跟随培训通知发放学前调查问卷,等到上报培训回执时一并回收,再经过统计、汇总和分析,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培训教师。但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层级传递,有可能失真;二是由于信息传播途径,反馈周期长。这样很难把握培训学员的内心想法,了解培训学员真正的培训需求,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借助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手机、网络平台、通信软件等工具,建立起培训教师与培训学员的实时沟通。报到时学员通过扫码进入培训教师预先设置的网络平台,填写调查问卷,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培训教师直接获得培训需求分析报告。课堂上学员通过微信、网络平台等方式,直接与培训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更加真实、快速的了解培训学员的需求,便于培训教师调整授课内容。

2.2 “互联网+”类培训可实现实时交流与线上线下互动配合

“O2O”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商务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体现,是“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和学员几乎全程在线下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培训教师的授课过程以面授为主,培训学员跟教师的交流以面谈为主。而“互联网+”相关课程,将课前的需求调查、授课中的实时交流和课后的培训总结放到线上,大部分集中面授过程放到线下,线上与线下的互动配合,使得培训课程更加丰富有趣,既能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员直接感受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魅力,深受学员欢迎和喜爱。

2.3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可实现“智慧众筹”

众筹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一般是由培训学员提出问题,培训教师给予解答,或是提供咨询。“互联网+”相关课程,可以由培训教师或学员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参与,集思广益,解答问题。培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学员利用网络平台和通信软件,提出自己的思路或看法,最后由教师将大家的回答归纳总结,以供参考。或者可以由培训学员提出问题,发动培训教师和其他学员“智慧众筹”,最后依靠大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种培训方法既可以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又可以更好、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3 关于“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思考

“互联网+”相关课程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林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这类课程有如下思考。

3.1 培训教师聘请困难

首先,“互联网+”是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类培训课程是新课程,以往的师资库里基本没有讲授这类课程的教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其次,由于工作关系,接触林业方面培训教师较多,很难接触“互联网+”方面的授课教师,只能通过网上查阅、互相推荐等间接方式接触认识一些培训教师,对其师资水平了解不多。最后,一些互联网公司或咨询机构“互联网+”方面的培训教师,虽然授课水平较高,广受学员好评,但是受限于干部培训的相关规定,经费不足,聘请困难。

3.2 学员水平差异较大

培训学员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所在城市发展水平不同,这些因素造成学员水平差异较大。相对来说,年轻、学历高、来自大中城市的学员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快速接受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快速融入培训课堂并能很好参与互动。而一些年纪偏大、学历偏低、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员水平相对薄弱,对于授课内容虽然认可,但是接受速度较慢,理解难度增大,跟老师和其他学员课堂互动相对较少,甚至个别学员没有智能手机,也很少体验过互联网的应用和便利,思维相对僵化。

3.3 培训覆盖范围较小

目前,“互联网+”类课程只在部分培训班中开设,学员覆盖较少。第一,“互联网+”类课程大多面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涉及较少。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信息技术人员或林业产业人员,在整个培训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较小,没有面对林业管理人员、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第二,“互联网+”类课程大多在一线城市开设,二、三线城市覆盖较少。由于师资、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大多数“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在北京、浙江等地开设,而其他城市的林业干部除外出参加培训,几乎很难听到知名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培训覆盖范围有限。

通过近几年开展信息化和林业产业培训工作的总结,开展与信息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产业干部和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相关座谈和反馈,了解到“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等内容广受学员欢迎及好评。林业干部培训工作者应该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林业行业发展,通过师资库建设、分层次培训、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寻求适合的方法使“互联网+”相关课程更好地融入林业干部教育。

注:石 焱,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