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公共危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危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危机论文

第1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从专业角度来说,公共危机是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政府与社会的常态化管理,并没有将公共危机囊括在内,针对此,需要政府与社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通常情况下,公共危机被分为两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冲突和灾难。公共危机有以下几项特点:第一,突发性,在短时间内出其不意地发生;第二,危害性,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社会发展;第三,不确定性,公共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常态,且处于动态发展过程;第四,紧迫性,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如果延迟,将会造成严重损失;第五,双从性的结果,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不仅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还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相应的体制,将有利于完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我国,普遍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况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组织公共危机信息,为危机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实行危机信息管理,必须在全过程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机管理效率与决策的准确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经过科学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机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机管理为基本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危机信息管理开始从危机管理与信息管理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成为危机管理核心。

2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还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预警机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设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各级信息机构危机信息监测、信息收集能力与预警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危机信息监测、预警与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监测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政府部门服务人民的意识;其次,开发新技术和信息预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完善信息预警机制,有利于在危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危机信息源头,做好调查与访问工作。

2.2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途径

政府是危机信息管理的主体,要加强危机信息管理,应当扩大信息公开途径。首先,在应用传统形式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相结合,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新闻发言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责任问责制度。如果新闻发言人在发言时公布不准确的信息,或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相关部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化。最后,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因此,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优势。

2.3建立健全国际化信息沟通与合作机制

在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国家化形式也发生改变。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机都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灾难。在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各方依赖性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门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机,与国际组织在危机信息管理方面进行扩展合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积极争取国际性与区域性组织在人员、教育与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沟通,通过协商建立合作机制。

3结语

第2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一)风险的普遍性。

现代社会风险的广泛存在是人类在走向现代化和迈向全球化进程中所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一种普遍性的团体反应。在全球化的趋向下,整个世界正在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地球村”。任何局部性的风险或突发事件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在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现代风险社会事实上已成为贝克所说的世界风险社会。

(二)风险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与传统社会对比,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是极其复杂,难以控制和预测的。风险的来龙去脉已不再是单单的线性关系,经常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情形。风险爆发的具体时间几乎是无法精确预测的,或是一刹那间发生,也有可能是延迟出现或反复出现。正如吉登斯所说,对于人造风险,历史上没有为我们提供前车之鉴,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风险是什么,就更不要说对风险的精确计算了。

(三)风险的人化性。

传统社会危害首要来自物质匮乏和自然灾害等外部性危害,好比饥馑、贫苦、疾病等。而现代风险社会中的首要风险是人化性风险,最主要包含三种范例:“一是人为风险,即这种风险纯粹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如环境污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二是社会化自然风险,即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风险,如沙尘暴、温室效应等;三是制度化风险,即由社会制度本身的漏洞、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

(四)风险的破坏性和高危性。

现代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传播速度极快、扩散性极强、破坏性极大。它所造成的的破坏性有时是局部性的,或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发生,有时甚至可能是全局性的;它的发生可能是周期性的,也可能是连续性或继发性的,但不管怎样,它一旦发生蔓延,轻则造成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重则将导致社会恐慌,国家倾覆,甚至是社会解体。风险的高危性根源于我们对那些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知之甚少,正如吉登斯所说,“严重后果的风险拥有一种特殊属性。它们包含的危险越多,我们对于所冒风险的任何真实经验就越少”。

二、风险社会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具有高风险的社会转型期,具备了风险社会的很多特征,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近年来由各种风险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政府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困境和挑战。

(一)大众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理念落后

危机意识和科学的管理观念是决定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长期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教育,公众对突发事件没有准确的认识,基本的应急经验也不足。同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观念比较滞后,对危机管理认识不足,认为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在于公共危机爆发后的应对和恢复,而忽视对危机的预防和预测,这主要体现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缺位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危机预防预警机制。

(二)公共危机信息流通不畅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危机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危机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是公共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的信息报告制度却不标准、没有详细的规定,缺乏一个顺通敏捷的应急信息呈报体系。有关部门并不明确大量信息中哪些需要上报,何时上报,向谁陈述。对于信息上报不及时或有误,也缺乏相关处罚管理规定,这样更纵容了信息流通不畅现象的存在。此外,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往往会出于各种目的对一些危机信息采取封闭、掩饰和隐瞒等做法,这就导致信息流通不畅,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大打折扣,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或错过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目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来看,主要在两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我国虽然制定了不少的关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如自然灾害方面的《防震减灾法》,公共卫生方面的的《传染病防治法》和安全事故方面的《安全生产法》等,但这些立法是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且大多是单行法,只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对于许多并发型、复合型危机却束手无策,急需一部综合性的紧急状态法律来解决;另一方面,组织体系不够完备。目前的危机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行政设置,通过建立临时工作小组来应对处理危机事件,缺乏独立和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导致在危机处理中各部门通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工作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协调性和延续性。

(四)公共危机管理主体不完善

现代风险社会中,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综合性、灾难性等特点,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经无法快速、灵活、有效的应对,这就需要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最大可能的吸收社会各种力量,使危机处理具有更大的高效性和灵活性。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使得政府往往对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缺乏足够的信任,忽视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没有给非政府组织和公众提供充分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空间和制度保障。

三、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相应对策

风险社会下每一次公共危机的发生和处理都是对政府的重大考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针对上述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分析,具体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一)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增强对公共危机的预见性

转变危机管理观念,强化危机意识是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政府应明确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在于平时,而不是等到公共危机发生后才忙于紧急应对,还应明确管理的目标是“利用少许钱防备,而不是花大量钱医治”,防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佳方式。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一是政府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同时还要通过创作通俗易懂的防灾减灾科普材料进行宣传和教育,坚持日常的应急演练,强化公众的应急技能。二是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危机识别和监测体系,实时搜集、分辨剖析和处理各类信息,对导致危机的关键因素和危机征兆进行持续的监测。一有险情发生,当即发出危机报警,同时宣告进入突发状态,并采取应急办法,力图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危机信息管理能力

当社会发生重大公共危机时,如果信息流通不畅,公众会出于对危机的恐惧和对危机事件的不明而产生心理紧张和恐慌,甚至会发生群体性的骚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完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一是健全信息上报机制。严厉限制险情上报的准确时限,接到下级呈报的相关部门应立刻组织人手对呈报事项举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对瞒报、缓报、谎报、漏报的部门和个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二是确立危机信息剖析和公布机制。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应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公布真实信息,以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共同应对危机。

(三)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增强危机管理的法制性和权威性

第一,尽快制定一部公共危机法。该部法律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制定,能够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危机事件,并且详细规定危机状态下不同政府部门应对危机事件的相应职责和权力。同时,还应明确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保障政府充分、有效地行使行政紧急权力的同时,也要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遭到侵害。第二,成立危机管理常态化的综合协调机构。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相互合作。在国家层面上,成立具有权威性、决策性、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一安排危机处理相关事宜。在地方层面上,成立隶属于中央公共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的执行机构并邀请各界专家介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常态化危机管理机构体系。

(四)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提高危机管理的有效性

风险社会下,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种危机事件,需要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营造全民积极参与危机管理的氛围。一是,加强党委和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其在权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调配能力,保证短时间内完成社会动员以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二是,把非政府组织引入到公共危机管理之中,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权利和责任,并且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协调作用。三是,大力鼓励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通过支持和发展壮大各类社会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等,为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提供平台。

四、结论

第3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一、传染病病种的确定权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这一规定将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的权力赋予给国务院,将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传染病病种的权力赋予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从这次“非典”的流行情况看,如果省级人民政府依法也可享有传染病病种的确定权,那么对于地方政府依法及时、有效地控制“非典”在广东进而在全国的蔓延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是,直到2003年4月8日卫生部才下发了《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也就是说,直到此时传染病防治法才适用于防治“非典”,显然是滞后了。因此,我们建议至少应将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种确定权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

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组织报告的主体在发现传染病等疫情之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疫情通报和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虽然法律用“应当”、“及时”、“立即”等词表达了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高度重视,但是该法并没有设置具体的程序制度给予充分的保障。因此,我们建议以现代行政公开理念构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公布的程序制度,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得以实现。

三、传染病疫区的宣布及其紧急措施的实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并在疫区内采取法律规定的紧急措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宣布传染病疫区以及采取各种紧急措施对于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合法权利之间的张力如何缓解?该法律没有作任何规定。因此,我们建议应当在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有效行使的前提下,引入行政法上比例原则的法治精神,设置公民参与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过程,将行政紧急权力对公民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位。

四、预防、治疗传染病中的财产和人力的征用

第4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国内工业设计水平可以说普遍比较低,抄袭、模仿比较多。我国工业设计的长远发展,需要寻找合适的突围之路。

设计赋予产品竞争力

陈东亮介绍说,在现代社会,有竞争力的产品必然是有优良设计的产品。综观当今世界各国,无不以设立国家设计奖项作为促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德国有享誉国际的“红点”、“IF”设计奖,美国有“IDEA”设计大奖,日本和韩国则分别有“G-Mark”和“GD”好设计认证。设计奖不仅告诉国民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优秀的品质,还能引导消费趋势、提升本国产品竞争力。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10月18日,《中国计算机报》也组织召开了“2006中国数字产品工业设计年会”,中国计算机报社副社长卢山指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整个过程。而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变为实用、美观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是技术价值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是高新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桥梁,也是企业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

据了解,我国工业设计已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指导下,国内设计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鼓励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被写进“十一五”规划,国家多个文件提到“设计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重点发展。

工业设计不是简单模仿

据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人才。国内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但是,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陈东亮指出,我国大量的OEM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教师刘长宜也指出,目前国内工业设计水平,可以说普遍比较低,抄袭、模仿比较多。不仅是工业设计,其他行业的设计也是如此。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工业设计并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

陈东亮说,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据了解,目前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国内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元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但是我国仍然面临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的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蔡军指出,我国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蔡军说,设计师进入企业花了很多时间培训,但缺乏对设计知识本质的深入了解。现在企业对设计经验、创造能力、品牌策划非常强调,这就要求设计师既要有策划能力,还要有产品开发管理能力,但这两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第5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原则与方法、维修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倡“预防检修制”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多年来,在机械设备管理上习惯于把维修工作看作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少研究机械维修的经济管理,使机械维修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这种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公路高速发展对机械化施工企业的管理需要。为此作者就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指导原则、制度等有机的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1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

3机械维修制度

第6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及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

第一,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磨损老化速度加快。在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时,部分人员没有做到对施工技术的熟练掌握,对眼前所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又知道的很少,这样的现状使其在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时不能科学操作,影响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另外,在操作人员中总有一些短期聘用人员,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相对较低,一则他们不熟悉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有时候,即使知道,往往也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而只是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超负荷地使用、操作工程机械设备。有时,工程机械设备已经“生病”,也没有被停工检修,而仍然带”病”作业,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除了在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按规范操作,很多时候在工程项目结束以后,本来该进行及时维修的设备并没有得到认真的保养和维护。“带病”的工程机械设备在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就成为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了。为了使工程机械设备重新开始工作,不得不花费较大精力和高额费用再去进行整修,这样一来,正常施工工期又遭到了严重贻误。

第二,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通常点多面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作为一个“稍显次要”的工作自然没有其它项目更受重视。思想上的忽视加上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调动频繁的客观因素,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得不说,即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部门有时候会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包括管理人员,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联系不上,致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更显薄弱。此外,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根本就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制度,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混乱,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台账一点也不健全,上述种种管理现状给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三,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人员首先数量偏少,其次流动性大。维修人员这样的弱势致使一些工程机械设备在维修中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机械化程度低,修理质量难以保证。目前,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时,主要凭经验、靠感官来判断工程机械故障的部位,这样的判断方法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程度也很难得到确定。工程机械设备的疑难问题自然更难以得到解决。

二、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的对策

针对工程机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对症下药,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

第一,提高操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不会用、不会修、不会管的问题日益突出。工程施工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尽量减少工程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加速的人为因素,要加强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其能最大限度地懂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为此,不妨积极探索施工培训的新路子,如工程企业与院校联手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大力抓好在职职工的培训。此外,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在竞赛中提高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第二,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首先,在工程机械设备配件的采购以及供应方面要做好工作,充分了解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使用情况以及配件的消耗量,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该配件的采购供应时间、周期等。其次,要协同有关部门,充分掌握近期的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和训练任务,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配件采购计划,争取做到以最小的库存量,满足对配件的最大需求。再次,要收集和整理好维修档案资料。为了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资料的总结,要管理好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资料,以便为日后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以及对其日后的故障分析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三,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技术的研究。首先,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品种多、型号杂的特点,要注重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要积极推广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新技术、新工艺,还要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开发、消化以及革新。其次,在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中,要采用先进的检测及维修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控检测仪器,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预防。为了针对工程机械设备零部件的不同磨损速度开展适时修理,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控检测仪器,以便有效避免因盲目性造成的损失,也尽可能地缩短维修时间。

三总结

第7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在实际工程中,标识起着提供指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和运行人员注意安全的作用。因此工程设计中就必须保证标识的有效性。在标识有效性的评价中,一方面对标识信息的位置和可见性进行评价,如在电气操作部门就规定,“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类似这样的标识牌应悬挂于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道闸的操作把手上。这种依据标准规定进行静态效用评价的方法认为标识已达到悬挂位置的合理性和可见性要求。另一方面对信息可读性、可接受性进行评价,也是基于信息本身的功能,规定在满足可见性情况下,上述标识符合人的思维习惯。而实际中,这些经传统评价方法证实合理性的标识并不一定能引起人员注意,尤其是当操作员在实施具体任务或受外界干扰时,很可能无意地忽略了标识内容。因此这些评价方法没有正确反映标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任务是由一系列子过程组成,传统评价方法是将任务子过程独立出来,对其中目标对象的属性和功能等进行逐一静态评价。而基于任务的工程设计评价方法,是指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对象实施者所在的环境及其任务,需要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评价目标对象。

文中设计了“开门指示标识”的有效性实验,通过数据说明了基于行人具体任务及其所处环境的评价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标识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说明基于任务的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人们在标识信息变化和实施不同任务情况下进出门的推拉行为,揭示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验证以任务为导向的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2实验布置

实验中假定出入门的行人操作受正常意识指导。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易于实际推广,在任务、环境变化和被测对象的特征等方面有较理想的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实验地点是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实验中所用标识为两张分别印有264号黑色宋体的“推”、“拉”的方形纸片(10X10cm2)。实验正门内外均可推拉,且受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控制,其中刷卡器和门禁开关分别为进门和出门的控制器。摄像监视器可清晰拍摄到正门出入情况,录像存储在控制中心。如图1所示,左图为进门正视图,进门需刷卡;右图为出门正视图,出门需按右墙上门禁开关。

3实验对象

特定时间段内任意进出航空航天学院正门的人,共214人,年龄在20~60岁不等,是完全的随机样本。

4实验步骤

1)将印有“推”字和“拉”字的方形纸片分别贴在正门两面的把手边。

2)利用摄像监视器记录中午11:00-12:00,下午5:00—6:00人们进出门高峰期时的推拉门行为。

3)回放录像并记录数据,数据包括进门推,进门拉,出门推,出门拉四种情况的人数,以及行人未按标识提示操作的原因。

4)将门上“推”字与“拉”字对换。

5)重复步骤2)和步骤3)。

实验结果

通过整理实验数据得到人们在标识变化的情况下推拉门的行为表现,如表1所示。行为指出门或进门,具体动作指推或拉,正确操作的人数比反映了标识有效率)从数据表中可以发现,对每一时间段内两列数据的水平方向进行比较,如11:00—12:00(am)期间出门情况下的四个数据,从贴“推”字改为贴“拉”字,推的人数比重从0.94降为0.76,而拉的人数比重从0.06升为0.24。这说明部分人们已经感知到了“推”“拉”这一标识的变化,并做出了行为的调整。此结论符合常理,验证了本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依据传统的评价方法,从推拉标识信息所张贴位置及其可读性、一致性和可接受性等方面来评价,该标识符合可视性标准,预期的实验结果应是人们100%按照标识提示来操作。但从表1实验结果来看,人们在各种情况下的操作正确率都低于100%。这表明传统的评价方法并不能正确反映标识有效性。事实上,人们对标识的认知能力受环境及其进行任务的影响。

1)经观察总结,实验中人们操作受环境因素影响:

a.人们刷完卡或按下门禁开关后,身体离门的水平距离很近,如果拉门出入,则需要先后退才能拉门,所以长时间以来很多人养成了进出门推的习惯。

b.进门刷卡器与出门开关均在离门把手约一米远的墙上,人们刷完卡或按下开关后可能未能完全注意到门上的标识,故多根据自己习惯和动作的方便程度来选择推拉动作(可参见图1)。因此,标识需要考虑标识本身所处的静态环境,以及环境使人养成的操作习惯。

2)人们推拉门的行为还与人们当前任务有关系。表2为人们在不同任务复杂度情况下进出门的行为情况,其中正确操作与错误操作比一栏中为实际人数比。此处任务复杂度高表示人们进出门过程有多余动作,如打电话,搬物品,多人一起聊天等,即除去单人直接推拉进出门的任务低复杂度情况。每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推拉门动作都是一个具体的任务,表2说明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执行受任务复杂度的影响。表中显示无论在“推”还是“拉”情况下,人们在任务复杂度低时的正确操作率都明显高于任务复杂度高时的正确操作率。因此,任务是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在具体任务中来评价标识有效性更具合理性。

讨论

首先,本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得到了证实。从结果看,大部分人们感知到标识发生变化,并作出了行为调整,这符合常理。第二,指示标识的有效性须通过行人操作的正确率来反映,在上述推拉门操作任务的实验中,标识有效率低于100%,分析原因是人们受到了环境因素和任务的影响。而依据传统的评价体系,通过静态评价标识的字体、大小、颜色、张贴位置等满足标准与否,得出的结果可以达到100%,这说明基于任务的评价方法更合理地反映了标识实际有效率。

第三,实验中结果表明,任务复杂度高低会影响标识有效率高低,再一次反映出任务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证明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来评价更为合理。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任务,因此适合功能属性以及人机工效等的评价。任务是这种评价方法的核心,故在后续研究和应用中,具体任务场景的设计是关键。设计原则有:任务要涵盖待评测的子任务,或系统某一属性要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中,需要利用以往的单一属性评价方法,来为每一个待测评的系统或属性制定出在任务中的权值体现;任务的实施结果,要反映出待评系统或属性的评价结果。

传统的“以功能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只是从系统本身功能和特征考虑,无法细致描述和评价其使用对象或服务对象与系统的交互细节过程,缺乏在交互过程中对人的任务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当代工业设计标准要求系统设计所要解决的不是单个子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形式,而是与其相关的完整“系统”。这就要求在系统的事后评价中,无论在选择评价方法或设计评价方法时,都要考虑到整体效应,不能单一静态地进行功能评价。

基于任务的评价方法在很多工业领域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民用飞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2008年,EASA颁布了<CertificationSpec-ificationsforLargeAeroplanes:CS-25>(简称25部),其中的1302条款就引入了“以任务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探讨了机组使用的系统和设备的人为因素问题。因此,在飞机适航评审中,通过设定飞行任务,根据飞行员完成任务情况来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发现设计中隐藏的问题。

第8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社会组织以一种看起来很正常的方式不断的运作着,当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关系由于环境的变化随之发生改变的时候,公共部门管理者与公众都认为现存解释模式、程序、规则等足以避免风险,于是对危机的到来严重估计不足。这些往往体现在管理者对风险警觉的微弱退化、对危机减缓与反应能力逐渐地衰退等方面。当有关迫临危机的大量信号被忽略时,触发事件就此发生。触发事件常常是因为对威胁信号的不重视,管理者没有提前介入研判分析而导致。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危机其实就是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危机信号没能被有效接收,反馈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变更所导致的组织系统整体应对失调的一种状态。可见,危机信号的预警监控与评估反馈对于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危机信号的不被接收有多种可能性存在:一些细微的威胁信号可能本身就不易被察觉或是侦查发现,可能他们常常包含一些新的、非常规的信息隐藏在大量常规的信息群中难以被发现;侦查也可能受到新环境的变化而遭中断;组织也会因为某种原因对危机信号的传递设置障碍,比如下属往往向上司“报喜不报忧”。由于这种失真可能性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危机信号准确向上传递的能力。触发事件的到来加快促进了危机发展成严峻的局面。触发事件首先暗含了危机初始时期的很多信息,包括起因,规模,类型等。其次是触发事件一旦爆发,即会引起组织内外的强烈关注,包括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公开化的注意。其效果也具有两面性:要么对于触发事件束手无策,事态借着媒体的宣传愈加严重化;要么获得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立即采取了相关应对方案和减缓措施来降低其破坏性。可见,危机事前的沟通改善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危机信号的预警和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信号传递中人为干扰的规避。(3)媒体干预。(4)“三大意识”(风险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5)民意的早期收集。首先,危机信号的预警需要一个双向沟通的模式来进行。基层组织及时将一线的有倾向性的危机信号进行甄别与筛选,梳理出达到一定危机等级的情报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行决策判断与支撑。上级部门在收到下级的情报后应及时的分析研判并及时反馈于下级部门,以便于作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预警工作部署。在此沟通期间积累的信号群应形成数据库,以供将来具体的分析、汇总和研判。其次,上级部门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正面沟通,向基层灌输危机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来扼杀一些可能会出现在危机爆发初期时的因盲目自信而忽视微小危机信号的苗头性思想。要通过间接的侧面沟通,从群众的走访和舆论的报道中获悉危机信号的源头,来掌握那些可能已经被掩盖或是隐瞒了的触发事件,从而有机会作出及时的补救措施,来有效规避危机信号传递中的人为干扰。

二、危机事中阶段的沟通现状与改善建议

触发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危机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也正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管理者与公众可能会感到困惑、惊讶、震惊、紧张甚至迷茫。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公众心理也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激动、害怕、愤怒、悲伤、失落等情绪充斥其间,起伏不定。管理者面对着公众失控的情绪,即将瓦解的信任关系,必须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作出紧急决策,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回应公众。然而,毕竟是在信息极度缺乏的混乱情景下作出的判断,管理者面对着不为熟知的新环境常常会感到无可适从,呈现出反应迟缓,应对不及时的现状,进而失去了采取行动的黄金时间。有的管理者没有开拓思路,妄想用以往的常规思路来解决新出现的危机,实际上却很少能够奏效。因为危机本身就是对新的异化信号没有及时反馈而导致的现有应对系统失调的一种情境,常规方法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协调能力与作用。公众情感波动的产生与利益关系失衡、信息不对称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后者,当公众对信息的急切需求随着触发事件的爆发而中断,原有的解释模式不再奏效,公众与政府等社会组织的信任关系就此一步步的瓦解。因此,优化信息传播渠道成为了重中之重。信息可以让参与的公众观察他人在危机中如何表现,听取他人作出合理的解释,来对危机的威胁程度的进行精确化判断。同时信息也可以通过增强管理者的信心来使其直面危机,相信局势还是在参与者的控制之下的,从而提高应对能力。由于不确定性,危机管理者通常不得不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作出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这些反应的实施形式可能会加剧损害也可能会有利于后续的积极行动。但是不管何种效果,管理者只有在做了以后才能理解一项决策的效果到底怎样?而这些实施的形式通常体现为:管理者的公开承诺,具体的解决能力,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这三个方面。触发事件以后,管理者最初的反应与解释可能成为公开承诺,通过媒体的传播不断得到固化。而这些公开承诺常常体现为一些不可更改的断言,一些有关技术、操作及能力公开的看法发表。承诺一旦做出往往就难以撤销、难以否认甚至难以修改。倘若因为履行承诺的能力不够或者公众的期望过高导致信任关系的变化,那么公共部门只能被迫地不遗余力地支持原先的承诺,并为这些承诺提供辩护和解释,但是却不能撤销、否认或是修改。经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在危机事中阶段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危机沟通:(1)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2)公共信息的披露与舆论的正向引导。(3)公众诉求渠道的拓新与利益的协调。(4)公众情绪的疏导与理性化处置。(5)职责的准确界定与执行力的有效提高。首先可以增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将引起危机的利益矛盾梳理清晰,形成一种多部门整体配合,协同处理的机制,集中“诊断”,联合治理,从而达到疏导民怨,化解矛盾的效果。对于民众传递合理诉求的渠道也要保证畅通和多样化,以免民怨因一时无法疏导而致日后的聚集爆发。其次,加强政府部门面向公众的沟通机制建设。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有及时主动披露的习惯,要有一套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正当的引导舆论的走向,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对于公众正当的情绪波澜要通过沟通及时的把控,并作出理性的处置。甚至要建立一支具有心理疏导专业资格的专家团队来服务群众,以及时消解不良情绪的蔓延。第三,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置过程也要加强上下沟通,和平行沟通。对指挥中心的指令要领会和恰当的执行,对处置中的突况要及时的分辨和上报。对于闹事群众的处置行为也要合情合理,疏导为主,暴力控制为辅,严格限定在法律的框架下执行。

三、危机事后阶段的沟通现状与改善建议

第9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

1.会计工具的披露。ISBA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改革及重塑加强了会计工具的披露。它要求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里要用精准的描述说明公允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包含量:要用三个层次以上的取值方法说明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用标准的方法说明各类金融项目运行的情况;要求能用标准的数据模型说明资金运营的情况,且给出该模型计算时采集的数据;要求在公允价值下披露将受到影响的各类金融信息。ISBA强化了会计工具的披露,可以使投资者了解资金的流向、资金在运营时可能会担负的风险、得到与财务相关的原始凭证等。它既是融资者重要的融资依据,也是在必要时进行法律问责的重要凭据。

2.会计计量的准则。不同的国家,其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准则不一,如英国是以交易的金融作为会计的准则;美国是以资产的金额作为会计的准则,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有数种标准。目前会计可用的准则无法统一为一个标准,然而它的使用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即要尊从会计职能本身的原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属性,ISBA要求该计量方法能准确的反应出资金构成的原貌、目前资金流动的情况、资金目前构成的情况、资金可变的净值和现值等。只要能够体现出这种计量的效果,则可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操作,不需将计量的标准强行统一。

3.会计操作的标准。关于非资产类的资金流动与债务重组的情况从原则上来说,不需依公允价值进行估算,这是由于他们很难被界定和估算。然而为了让会计操作能够准确的反应出企业资产的情况,ISBA公允价值的会计改革和重塑要确定出一套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会计操作不受主观性的影响。目前的会计操作标准依照经济交易的实质,即以上两个情况,若只要参与了经济交易,就要并入会计计量中,用会计的计量对它进行评估。为了避免会计操纵会计计量的情况,目前会计操作的标准已经作出详细的规定,即同样的经济事项必须采取同样的会计分类方式处理方法,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计算。为了简化会计的操作,公充价值的会计操作对套期操作和对套期项目撤消的时间也有明确的界定。

二、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方向

1.逐渐完善基础设施。要让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逐渐完善,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合会计的操作。它包括需要完善互联网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各类数据模型的建设等,使会计改革与重塑的透明性与公正性能够得到体现。

2.逐渐完善模型构建。目前公允价值会计使用的会计模型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预期损失模型与风险模型反应出的问题比较大。比如目前人们使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发的违约模型只能预测出一年的数据;现行的预期信用模型只能计算出违约的概率却无法计算出违约的详细事件,这都影响资金的融入和流动。

3.逐渐完善独立审计。目前公允价值会计使用的预期损失模型的计算目前存在着问题,比如它模糊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各类前提条件,这使预期损失模型的计算变得具有模糊性,如果应用该模型进行审计,则极易引起计量的纠纷,它使独立审计难以实现,完善该模型的计量方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4.逐渐完善会计内控。在公允价值下对会计准则标准化、对会计计量明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会计体系的内控,它要求会计给出的报表、给出的附录能真实的反应出每一笔资金流动的情况。然而要完善会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未来公允价值的改革和重塑将更重视资金计量的精准性和披露的透明性,以便加强会计体系的内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