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文化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际能源价格的连年走高,我国煤炭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但负面问题是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成了国家重点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煤矿事故的发生虽然有自然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人的安全意识原因,因为人缺乏安全文化的认识,导致安全意识单薄,安全措施不力,最终酿成事故。为了企业和国家的未来,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化对矿区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强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就成了煤矿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深化对矿区安全文化的认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无非就是出几本宣传手册,组织员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搞搞培训而已。其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只有对安全文化认识清楚了,才会有动力去抓紧抓好。推进矿区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深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深化对安全文化地位的认识。
安全文化是列为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之前的第一要素。不仅政府明确提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煤炭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安全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实践充分证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与构建和谐矿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承、互为条件,是煤矿的首要撑天柱。
(二)深化对安全文化核心的认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安全文化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解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问题,其次要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真正关心下井人,从制度和亲情两个方面入手,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氛围。由于矿工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珍惜,安全文化一定会如春风化雨般受到欢迎,如春雨润物般产生效果。
(三)深化对安全文化作用的认识。
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以文化境,以文化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要大力改善环境,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园,使矿工爱矿如家。要以文化行,就是用文化来改变从业人员的行为,通过班前礼仪,准军事化训练等方式,对矿工进行训练,改变矿工自由散漫的行为,形成训练有素的矿工队伍。
二、强化矿区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安全文化建设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把安全理念变成安全实践的过程。如何把安全理念由无形变有形,渗进制度、融入环境、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内在选择,也是以安全文化促和谐矿区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强化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重塑煤矿安全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矿区必须以安全为基础。理念是魂,制度是形,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使安全保障到位。因此,在和谐矿区的建设中,首先要提炼安全理念,重塑安全理念,强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变抽象为形象,被员工接受,使安全理念群众化,浓缩成大家认同的安全理念,从而变成抓安全的行为指南。其次,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使制度成为每个员工头脑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提高安全制度的人本性、可操作性,使安全制度随环境变化与时俱进,以观念的转变促制度的完善,以理念的创新促制度的变革。
(二)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做到人人皆知,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二要发挥安监员、群监员、青岗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文化标兵”,班组争创“安全示范岗”,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三)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生产现场既是干部职工的劳动作业场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既可以通过创建文明生产,创造整洁文明的劳动环境,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又可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巡查和督察,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来保障安全生产。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优化安全生产的“软环境”。要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感召职工讲安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生产时时事事敲警钟,绷紧生产这根弦,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不断线。要建立互相监督与约束机制,职工与职工之间按照“三不伤害”原则生产,及时制止职工违章作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职工收入的利益关系,优化职工内心的“小环境”,使职工的积极性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实践表明,物质利益的诱惑也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鉴于煤矿职工收入与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安全罚款与安全奖励差距失衡等,都不利于安全生产系数的提高。因此,要把收入与安全生产严格依人、依事挂钩,处罚的力度要达到警醒的目的,奖励的幅度要达到令人心动的目的,确保职工内心“小环境”的平衡。
(四)强化安全法制观念,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企业安全文化是广大职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以及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是企业的利益与人的利益的高度统一,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在无形中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教育着员工,塑造着员工,让员工逐步的改变着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每一位员工形成群体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
二、油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一些地方的安全事故仍然频发,这里面有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而这些更多的是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以及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认识的不到位,可以说是安全事故发生源头。因此,企业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分析,大量的事故都发生在生产的班组中,班组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领导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这些都是破坏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生产的员工更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说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将重心放在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上,企业进行生产的时候确保每一位班组人员对于操作设备的熟悉程度,而这些最好是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认证,夯实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遏制事故的发生。创建油田企业安全文化有利于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的高度,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同时也是企业践行安全生产的有效机制,为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以及精神动力。加强企业的班组文化建设就是提升每一位班组成员的安全文化素质,这对于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都产生了有形或者是无形的影响,而这对于减少各类事故以及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安全文化管理机制,使全体员工在正确、有效的安全理念的引导下,努力创造安全环境,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为一位班组成员的健康以及为油田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油田企业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努力提升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是班组这一基层组织管理的中心人物,所以说班组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班组安全文化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这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班组长的重要性要求了班组长一定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感,能够将班组中的每位成员管理好。油田企业毕竟是一个高危行业对于每位一线工作者专业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而作为班组长对于工作中的基本的生产、技术、设备要比其他成员更为精通,除此之外,还应具备灵活的管理方式,使每一位成员都能服从班组长的管理。作为油田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组长不仅要带领每位成员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带领各成员学习安全知识法规,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班组长要积极的为自己充电。毕竟,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人,是班组的主心骨。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管理上的困难,这样就会要求班组长具备更为专业的素质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班组管理。在进行现场的巡视中,班组长要认真的巡视每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认真指导每一位成员的操作,对于操作违规的工作人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记录,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定期对于那些违规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切实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于企业的负责,更是对自己家庭的责任。
2.践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方针。
人是企业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同时更是安全生产的实施者,可以说企业能否进行安全的生产,在某一种程度上就在于这些员工。所以在进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安全文化要宣传到每一个成员,促使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而最为基本、有效的手段便是宣传教育。但是大多数时候安全教育大多是盲目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照本宣科,很难真正的接触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然而这样的安全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所以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改变宣传策略,采用亲情的教育方式,把每一个家庭的愿望以及嘱托写在宣传栏上,给予每一个成员的提醒,同时还可以采用家属职工手拉手等活动为员工输送安全生产的意识。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地规定每一位班组成员在生产中的具体责任以及权利,并且写有相关的责任书,是相关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中的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职责明确、工作有检查,形成一个高效、严密的安全责任系统。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说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灵魂。班长要充分发挥本班组党员、群监员在安全管理中的榜样作用,以带动其他职工按章操作,遵章守纪。群监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形成有效、和谐的班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
4.班组应践行动态安全管理模式。
因为,安全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更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履行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因此,石油企业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经研究表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不但肩负着经济责任,更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发展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要构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就必须要了解它的功能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是:
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安全的含义、安全的责任、该具有的道德,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是对企业一切方面的管理,它肩负着对安全知识与法规的宣传,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人员都要协调一致运作。
3)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
4)振兴并保护石油企业。社会越发展,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就越重要,这就靠大家团结,要大家自觉地提高安全文化,集团公司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经营方针,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HSE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安全建设
目前,石油企业“通信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的“通信工程”也出现了许多缺陷与漏洞。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去解决它。石油企业也是这样的,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要勇敢的接受与解决它。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目前,石油企业纷纷建立起HSE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它能推进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建设和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石油企业迫切的需求HSE信息系统的实施,希望通过集成和标准化的系统监督和管理石油质量提高管理效益和企业形象。例如:大庆炼化、土哈油田、吉林石化等进行HSE信息系统上线实施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HSE管理信息系统对石油企业“通信工程”的安全建设具有推动作用,石油企业应该建立起HSE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石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更能促进石油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石油企业“通信工程”安全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的突出话题。建设石油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建设有石油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首先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是石油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上层决策者倡导,为员工认同的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为安全文化建设对石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具体做法有:加强环境因素识别,强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完善安全制度体系,推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
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是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这一思想主要是紧密围绕“问题管理”这一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建立完善管理岗位安全职责,强化安全过程管控,严格管理履职考评,建立起符合新体制机制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1.规范管理,风险防控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规范安全管理基本职责。科学界定、准确定位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能、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全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安全管理职责笼统、责任交叉的问题,按照图示化、明示化、流程化的要求,细化管理岗位工作标准,明确量化指标、质量要求和管理流程,使之内容明确、量化具体、操作性强。通过建立和完善现场作业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和过程。这个机制一端联结“高密重”的运输方式大环境,另一端拉动职工的内在意识,两者相通平衡发展,则说明机制是有效的。显然,目前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说明,机制的建设仍需加强。一是从机制本身入手,遵循规律、辐射职业,切实把握铁路安全风险全系统、全过程和易发多变的特性,以促进安全管理职责落实为重点,对安全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制定安全重点工作流程、紧盯落实情况、切实加强安全过程管理,逐级建立安全管理问题库,督促问题整改。二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理念引导。随着铁路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本意识的增强、技术措施的完善、工作环境的变化等,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其内容也需要从浅层次的要求、说教、管、罚向深层的安全风险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等行为养成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拓展。并且,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放在全方位、多视角的安全体系中去思索。这也就是说,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不仅有岗位上的管理规范,也与岗位下的若干因素相牵连,比如职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工作情绪、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与岗位上的规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对职工进行全面关注和综合引导,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才能确保安全管理规范化万无一失。
2.责任追究,加强监控
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铁路运输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人与制度紧密相关。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有漏洞或者人执行制度的不彻底,就构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度将确定的安全风险管理经验固化,制度不断沉积,企业不断成熟,安全风险管理也就越优化精细,安全例外管理的事务就会越来越少,安全运行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如何将制度落到实处一直是安全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要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履职效能考核。实行干部联系现场制度,突出管理过程和履职质量,加强干部日常履职质量的考评。对发生事故和管理失控导致的重大安全问题,必须严肃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构建监控体系,强化安全管理监管监督。更加注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更加注重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纠偏,深层次剖析管理根源,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自控能力。要风险共担,强化相互监督的责任意识。应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各级组织有明确分工,而且党政工团有任务分解。杜绝出了问题彼此责怪,安全生产事前“分立”、事中“独立”、事后“各立”的散沙状态,确保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前置、上下联动、风险共担、控制从严、安全共保。
二、标准内化干部职工安全需求
引起铁路营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的不良状态。归纳起来,就两大类因素,即人的不标准安全行为与物的不符合安全标准,而人的不标准安全行为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最直接的因素。其事故模型是:认识上、操作中和管理上的差异—形成违章隐患—与环境因素融合—协同放大—突变—事故。现场作业标准化就是要抓住现场作业这个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为载体,完善岗位作业标准,优化作业流程,健全班组自控互控措施,狠抓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的落实,使执行标准成为职工内心自发的安全需求。1.现场作业,主体在“人”铁路运输企业要建立适于“高密重”运输的大环境,并通过自身有效的标准化贯彻实施机制,来促使广大职工的标准化“意识”与贯彻实施“机制”和整个“大环境”三者之间实现有机统一。要把提升职工作业标准化能力,作为现场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关键,进一步完善三级职工教育培训网络,整合和扩展培训资源,统筹抓好资格性和适应性培训。以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为重点,强化职工基本技能培训,强化应急处置培训与演练,广泛开展职业竞赛等活动,大力选树岗位技能标兵。要强化对职工的作业标准化考核。加强运输一线关键岗位的检查管理,促进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化落实。严厉查处违反作业标准的行为,强化正面激励。加强班组岗位作业自控、互控制度落实,保证现场作业处在受控状态。2.立好标准,落实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化,立好标准是前提,实施标准是关键。一是立标准,完善作业标准化体系。本着易于理解和便于执行的原则,以落实现场作业标准、设备质量标准、客运服务标准为目标,分专业、按工种、分层次,健全和完善作业标准。加强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追踪分析,针对运输组织、设备更新等变化,动态优化相关标准。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纳入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做到常态管理,形成健全、规范的现场作业标准化体系,使现场作业的标准清晰、流程规范、有标可依。二是达标准,加强标准化基础建设。通过进一步优化车间设置,切实加强班组建设,按照“必须、实用”原则精简台账,保证车间干部和班组长集中精力抓好现场安全控制。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在标准化作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完善班组长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和正面激励,发挥其在现场作业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职工大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增强职工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三、常态巩固安全管理自觉效果
违章违纪疾风暴雨式的集中整治,摧枯拉朽般的重拳打击,必须伴随着“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的推出和施行。否则,安全生产违章违纪现象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现铁路安全持续稳定,推进检查整治常态化既是重要手段,也是必要过程,更是实现铁路安全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
1.隐患排查,保持常态
检查整治常态化要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和强化现场控制为重点,用好安全检查、专项整治等载体,及时消除危及铁路安全的突出隐患。要实现检查监督常态化。把检点放在现场,健全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制度,强化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以高铁客车、施工、联锁等安全关键环节为重点,把握安全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强化关键环节的安全控制。在运输高峰、新图实施、线路施工、恶劣天气等时期,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和预警。要推进常态化专项整治。针对当前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技术规章体系尚不完善、设备质量隐患依然突出、部分职工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常态化开展相关专项整治,以及重大安全隐患和突出风险问题挂牌督办整治。要实施常态化问题管理和考核。强化安全问题分析的深度,坚持日常安全信息深查问题、安全重点问题扩大分析,并实施安全动态预警,做到安全问题管理常态化。并对安全检查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和连挂考核,实现失则追究、考核激励常态化。
2.思想引导,保持常态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倡导和坚持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理念,一种价值观。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一种安全理念;是人们在向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理解概括;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强化安全意识,实施安全措施,坚持安全行为的高度总结;更是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政策取向。
长庆矿区事业部泾渭苑物业服务处安全文化的形成,是对长庆石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庆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反映,坚持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调整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预防伤害,抵御灾害、伤害,推动安全健康的生产与生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安全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它要求人们不断地提高安全素养,增强安全意识,事事处处讲安全,养成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习惯,使人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
正确把握企业安全文化内涵,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各级党政组织积极有效的倡导和精心培育下,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形成的一种共识。其基本内涵包括安全管理、安全体制、安全制度、职工技术业务素质、领导者的安全价值观和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它反映了职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作业环境的能力,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管理水平,体现了职工的安全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代表着企业形象。为此,要切实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地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要正确地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必须重点搞好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搞好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在搞好安全观念文化建设中,要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从人本安全的高度出发,让大家真正树立安全是生命关天的大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人的生命和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安全文化进万家”巡回演出,楼宇安全文化、发放安全文化扑克及安全培训等形式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每个人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二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引导实践,切实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员搞好安全的自觉性。三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真正把安全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切实做到落实责任抓安全、依靠科学抓安全、以人为本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真正维护和保障好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权和生命权等基本的权利。
二、搞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
企业的生产处在各种技术环境当中,具有复杂性和危害性。如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燃气闪爆、用电、火灾、灼伤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危险,但有危险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就需要有效规范职工和社区居民的安全行为,使职工和居民在作业、操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安全。为此,必须搞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其重点就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操作程序,不断加强职工的个人操作行为和安全专业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教育,向居民普及社区安全知识、家庭用气、用电、防火知识及应急自救、互救常识,使职工能够上标准岗,干放心活,有效提升职工的安全技能和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搞好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点
制度是保证安全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环节。在安全管理中,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职工的行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有据。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石油企业、矿区系统已经建立了若干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作为矿区物业服务系统也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落实到各个岗位、工序、作业场所、施工点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二是要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覆盖各单位、各班组和各岗位的安全管理网络,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监督岗位职工安全行为,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人要重奖,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重罚,通过硬性手段提高职工的安全责任感。四是要建立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采取果断、缜密的措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五是要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整合,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
四、搞好安全物态文化建设,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
我们从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故中可以看出,有的单位为了节省资金而降低安全成本,一旦事故发生,反而损失惨重。因此,推进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物质安全环境,实现本质安全,是整个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搞好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就必须下大力气狠抓技术进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创建良好的安全环境,为减少和避免事故提供坚实的保证。
安全文化建设须具备的条件、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是在企业长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得树立五种思想、突出五项要求、做到五个到位。
一、五种思想(安全情系家庭、安全根系企业、珍惜职工生命、注重工作细节、控制作业过程)
安全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了尊重生命价值、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实现职工价值的文化。“五种思想”体现了企业、社区、家庭、个人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追求和共同的利益。从企业来讲,石油企业执行的HSE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人的生命和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
二、五项要求(管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设施安全、技术安全)
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逐步转变不良的安全态度、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推动基层基础工作上水平。使安全生产意识渗透到每个职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职工更为积极主动地避免不安全行为,自觉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营造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要从设施安全、技术安全方面着手,严格落实设备承包责任制,实现现场定置管理,坚持每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实施规范的视角安全标识,不断提高人机环境的协调性,执行严格的特种设备监察制度、计量检定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推行精细的设备检维修制度,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三、五个到位(风险识别到位、生产受控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现场监护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将生产全面受控管理与HSE管理体系运行有机融合,有效地发挥整体功能。通过在生产作业和物业服务全过程实施HSE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在各岗位实施HSE“两书一表”管理,在各工作场所采用LEC法开展风险源辨识,通过制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和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及作业许可票等多项制度,使生产作业过程中风险识别、生产受控、防范措施、现场监护、责任落实等环节处于受控状态,采取逐级签字确认。明确主体责任,共同把关,强化事前控制和过程监督,实现过程控制,确保施工作业的本质安全。通过“五种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使职工由过去的被动防范、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现在的主动预防、主动规避风险,从而变成自觉行为。
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牢固的安全管理支撑,而在整个管理当中,认识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人的安全,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符合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的发展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章,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升安全文化建设质量和效果
一、要牢固树立一个核心安全理念
就是要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理念。我国的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安全欠账多,职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只是阶段性地一抓了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站在宏观的高度,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组织、长远的规划和逐步实施。我们要认识到,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职工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和必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企业要保持稳定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要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就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要坚持一个中心,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文化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使人追求安全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仅仅靠被动的硬性管理师不科学的,要有人性化管理,注入人文关怀,珍惜生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安全生产责任感。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律性在于文化水平、思维方法、行为习惯。在管理中,往往单纯采取经济手段,造成上下不和谐,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安全文化创建的重要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关爱生命的自我防护意识,调动人们自律安全的积极性。只有启发、引导,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和技能,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才能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状态。
三、要筑牢四个支点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具体工作中,要筑牢四个支点,即筑牢强化管理、理顺情绪、规范安全行为和改善环境。强化管理是基础,理顺情绪是前提,规范安全行为是手段,改善环境是保障,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离开这些,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就会成为空谈。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安全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01-02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致力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也是高校自身文化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安全文化与校园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原苏联城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此后,与安全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开始关注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作用,其已经成为减少潜在大规模灾难和预防日常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即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
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所建立的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持有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是具有学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源于安全文化,又融于校园文化,并左右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没有校园安全文化,则“和谐校园”无从谈起。
二、构建高效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办学层次呈现复杂化态势,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种矛盾不断凸显,意外伤亡事故明显增加;同时,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给校园安全工作带来新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不仅能使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升华,也是适应新时期高等院校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1.实现高校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安全文化建设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关系密切,它对于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特别是对实现教学中心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校园的环境和秩序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保障。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就是要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形成重视安全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紧紧围绕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活动服务。因此,高校在健全安全硬件的同时,在软件上最大程度地发掘潜力,从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角度审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2.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动力。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业的管理者、设计者、经营者和研究者。大学生在高校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当代大学生虽然整体上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确实在意志、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有所缺憾,比如经不起挫折、侵害他人财物、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等。对此,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教育、引导、塑造和渗透作用,使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理念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主流思想;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和品行等,引起其对安全监控的珍惜和重视,形成人人关注的良好安全氛围。建设高校安全文化体系,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更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三、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1.倡导良好校园安全文化,提升师生员工安全观念。过去,人们常把安全文化等同于安全知识的宣教活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是推进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观念得到切实提高,校园安全文化才会产生有效的作用;所谓安全观念,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又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它需要教育和人们的主动学习,也需要制度和法律的约束。高校安全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要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培养和提高队伍素质,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从精神、物质等方面不断营造安全氛围,规范程序、丰富内涵,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全面提高安全素质;结合日常教学和主体活动,将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让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升安全观念。
2.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校园秩序稳定和谐。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已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社会”,处处受到来自大社会各方面的辐射和影响。因此,高校安全管理必须建立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工作机制,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借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通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薄弱环节的确认,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考核表彰机制,保证大学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完备。针对校园安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高发部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评估,给出科学建议;对危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保存要重点规范;重视学生宿舍内用水用电安全及治安管理,关注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和公共设施的安全,对涉及学生的群体活动规范审批和申请流程,加强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和疏导。同时,高校还要建立一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的新机制:包括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处理好保卫部门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对在校内以承包经营方式开设的餐厅、商店、网吧等容易成为治安问题多发区的复杂场所,有关方面应加强协调、明确职责。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文化是与学校的安全教学、与学校的师生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学校的师生员工为载体,依靠师生员工来实现。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辩论、征文、案例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校纪校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要充分调动校内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内刊物、互联网、横幅等舆论工具,增强安全宣传的辐射面,将安全宣传的声势造出来,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使人们耳濡目染,自觉践行安全管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总结
和谐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实现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则是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的关键。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但一旦形成,就具有改变人、陶冶人的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积淀,将使“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使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弘,任性遂.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郑正平.浙江省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9,(8).
关键字:班组 安全文化 建设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1.树立零事故的理念。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任何一个企业职工都不愿意在生产中受到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把职工这种愿望作为一种企业财富,形成全员向“零事故挑战”的意愿,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再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做到有效预防和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2.加强危险点控制。要实现零事故原则,必须把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点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对班组生产现场的重点、难点、危险点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入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习惯性违章行为,要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要在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的能力,保证每次现场工作都能安全无事故。
3.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是群体行为,全员站在安全生产的立场与工作岗位角度,以零事故为目标,主动查找所在作业场所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因素。把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全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健全安全生产防护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自保、互保、群保”安全监督,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过程无危险,实现班组生产达到安全、稳定、长效、无忧。
4.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职工的生命安全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从“要我安全”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主动式教育,做好“我会安全”技能培训,正确处理好违章和反习惯违章工作与安全教育的关系,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点
1.深入开展生产现场危险点预防分析。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的重要保障。危险点预防分析分为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研究重点、提出措施、制定对策、监督落实。通过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明确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现场状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隐患、填写“安全票”、“操作票”等,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及责任。
2.班组长要理清危险点预防分析思路。开展活动前,班组长要对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涉及课题主要内容进行准备,进行引导性发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应让所有班组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提高活动质量。
3.危险点预防分析形式要直观、多样化。班组长可结合企业生产现场状况,画一些作业示意图,或在作业现场直观分析,也可随作业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危险点进行动态分析。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认为已形成典型的、标准化的安全票”、“操作票”进行系统审查、修改和完善,使其成为规范、标准,作为现场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的依据。利用安全文化标语、安全警示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周”、安全文化竞赛、岗位讲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各班组的安全行为在参与中逐渐由认同到自觉遵守,最终使安全理念根植于全员内心深处。建立安全文化走廊、安全亲情文化等,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4.开展安全教育“三结合”。即:座谈讨论安全交流与召开会议安排相结合、定期开展安全活动与不定期调研相结合、阶段性安全考核与达标验收相结合,每月检查评比班组,评比结果与班组长、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
5.坚持工作前五分钟的安全活动。现场工作负责人向班组成员宣读工作票,交待安全措施和工作范围及内容,根据危险点预防分析提出的内容对人、机、料、法、环进行确认,对工作危险点分析出的安全措施逐项责任落实到人。班组全员应对所承担的工作项目、任务、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都要在作业前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防患于未然。
6.坚持现场安全管理“五必做”。一是坚持现场安全确认。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设备依次认真检查,认真排查现场隐患及遗留问题,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二是坚持现场巡查。对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坚持现场标准作业,每名员工必须按照规程标准作业,对不达标的按制度严格处罚。四是坚持班中点评。利用班中休息时间,对现场各工序全面点评,及时对员工进行“作业规程”、“必知必做”、“危险源辨识”等培训。五是坚持班后收工会。每天下班前召开班后会,总结安全、质量、任务情况并向下一班交代。
7.开好班前、班后会。在每次班前、班后会,班长不仅可布置工作任务,还可作为与班员交流沟通的平台,班长有什么想法告诉班员,班员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工作难处也可提出来。班长要注重平时与班员面对面单独沟通,营造“公平、公正”工作环境,提高班组战斗力。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层班组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管理机制,努力创造安全环境,在正确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
1 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在理念培育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是广大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因此,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在于理念的培育。
安全文化理念的培育,它的形成和提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煤矿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如不安全,不生产,搞好安全再生产;要想多挣钱,必须讲安全;安全自主管,别人来管不放心;安安全全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等。
二是发生安全事故吸取的血的教训。如安全是煤矿的命根子;所有事故和隐患,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安全靠质量和素质来控制;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等。
以上这些理念,是从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练、从安全事故中教训的吸取,是对安全的认识理解和定位,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塑造的安全价值观。这些带血的教训或是安全价值观,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基础,是指导安全生产的最直接、最通俗、最直观、最有价值的理念,同时又是安全教育的最好的教材。
2 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掌握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正不正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
一个人的安全素质,是一个人的安全知识、安全行为、安全思想的综合体现。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与教育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只有通过宣传和教育才能传播、继承、积累和发展,才能发扬光大。而教育又依赖文化来启发、激励,开发人的头脑,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气氛,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生产、生活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使职工在总结出来带血的价值观指导下,自觉地去履行对安全生产的职责与义务。而这一切的建立与形成,都要通过安全教育的媒介和手段来达到。实际上,通过安全教育手段,才能使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职工获取安全文化科技知识,一靠安全教育培训,二靠生产实践积累。而生产实践是一个漫长的并且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生命)的过程,安全教育则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使职工获得系统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技能、安全习俗等整体安全文化素质达到与生产相适应的水平。由此可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培育和建设安全文化,树立和认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科学的安全行为准则,是实现安全生产活动的基础。加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又是形成、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
3 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在制度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靠的是制度作保证。
一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就是通过强制手段开展“一日一题”班前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和“一周一案”的事故案例的教育,促使职工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掌握,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二是采取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评选先进、树立安全标兵、党员安全卫士、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的活动,对“三违”者曝光、以至待岗学习、解除劳动合同等等,但奖和惩两种激励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不同的使用效果。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重奖重罚,奖罚分明。对安全生产做出重大贡献者,长期保持安全生产良好状态的班组或个人,就应该得到重奖,在给予精神奖励的同时,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就会鼓舞士气,奖励一个,带动一片。而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甚至酿成事故的责任者,则应依据责任大小、认识态度,给予严肃处罚。
4 安全文化建设,扎根在基层班组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分之二的事故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所造成的,更是人的不良习惯、不规范行为、不正确的作业方式导致的。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和作业单元,各项安全生产任务靠班组具体完成,但同时各种机械事故、人身事故的发生均与班组人员有关。因此,开展和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搞好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是班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班组的安全管理、完成生产任务的核心人物,这就决定了班组长在管好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好安全,否则在生产中发生不安全现象乃至事故,班长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基层扎根,关健点在于兵头将尾的班组长,生产任务靠他落实,安全知识和技能靠他先掌握,班前教育靠他来进行,班组长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现场安全的管理者。因此,班组长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实现班组的安全自主管理。
一是能参与编写和讲授突出安全知识的“一日一题”课和“一周一案”事故案例,并能对职工进行本工种本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培训。这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要求班组长能够具有教育身边职工的能力。
二是能自主开展反“三违”活动,建立健全本班组的岗位责任制,能制止“三违”现象的发生,并能对本班组出现的事故和“三违”进行剖析,及时吸取教训。
三是能自主建立和制定本班队的质量标准化制度和措施,熟知和掌握施工技术参数,具备质量标准化的自检能力,并能要求本班组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保证质量标准化的现场落实。
四是能参与规程措施的编制、复审,并能对规程措施进行贯彻,使本班组职工能够熟练掌握,保证规程措施的现场落实。
通过班组长的自主管理,形成班组成员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人人安全意识强,人人各有其责,人人各负其责,班组的安全基础就能夯实,班组的安全工作就会从根本上得到保(下转第322页)(上接第283页)障,安全文化建设也才能在基层班组扎根。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建设是引导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新举措,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必须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认识、来抓好,以此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的显现,如何培育和建设好安全文化就成了企业的重中之重。我们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梯级激励机制等多种手段,目的就是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平稳运生产。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广大群众的需求、社会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时代的呼唤。本文意欲联系实际阐述安全文化的重要地位、培育安全文化的主要方法以及安全文化对于建设和谐企业的保障作用等一些问题。
一、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安全文化的诠译。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和为大家所公认的界定。综合起来应该对企业文化表述为: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基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经验教训的总结,我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有关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企业只有在追求安全的过程中和获得安全时,才有可能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培育安全文化以弥补企业文化的缺憾。企业文化是发源于美国的企业界和理论界,但最初的称谓也不过是企业管理理论、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等,后来才被称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建设和发展,必须针对各种情况的不断变化而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或曰扬弃,任何一个企业,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没有哪一件事情比安全更重要,培育安全文化刻不容缓。
二、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和建设好安全文化
(一)培育安全文化,可谓势在必行。首先,员工需要安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安全是基本的需要;其次,企业需要安全。企业内部只有营造人、物、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与安全,才能形成更大的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以服务于人类。
(二)总结经验培训,提炼安全理念。自2001年大庆石化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我们加强了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针对我厂生产上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创立和形成了“从企业文化高度审视安全,从人本原则出发引领安全,从思想工作入手管理安全,从细小环节做起保证安全”的新思路。在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提炼和践行了“以苦为乐,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操作规程血写成,不能用血来验证”、“最大的愉悦是付出艰辛,把一个个隐患及时地查出排除、把一起起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同时,把生产界定为“亡羊不补牢”、“亡羊补牢”、“未亡羊先补牢”三种境界,我们追求的是“未亡羊先补牢”的安全生产最高境界。
(三)开展有益活动,提升执行能力。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多项活动,旨在提升安全文化执行力: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建立健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管理思想的转变即实现管理上的以人为本,逐步从注重管物转向注重管人、从注重管人的行为转向注重管人的思想。为此,我们建立了“安全生产三级检查制”“班组安全值日员制”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不仅保证了规章制度的自觉执行,而且也使员工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
二是开展全员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基础操作培训、系统操作培训、应对技能培训等三个阶段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应对突发能力,切实达到了生产操作安全平稳、排除故障手到病除、突发应对自如。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共完成较大的科技攻关改造项目84个,使我厂的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21.2万吨/年提高到现在的36.45万吨/年,产品单耗、能耗大幅下降。有效地提高了我厂的科技含量。
四是实行设备细节化管理。我们创建了设备细节化管理方法。坚持用细节的意识思考问题,用细节的工作发现问题,用细节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确生产车间和三修单位的不同侧重点,着力在用、管、修3个方面体现细节化。设备检修台次逐年减少,设备维修费用逐年降低,设备运转周期逐年延长,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技术保障。
五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为了改变环保落后的局面。我们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污染可治、污染必治的意识和信心;二是健全组织,建立网络,加强领导,保护环境;三是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增设、更新环保设施设备15项;四是设立了环保监测班,增加采样点、监测样,提高分析频率;五是开展技术攻关,努力根治污染。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安全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保障
(一)和谐企业之我见。我认为,和谐企业应该是:资源配置合理、各种关系协调、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严谨、分配公正公平、激励机制有效、生产安全平稳、实现效益最佳。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要营造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各种关系的和谐融洽,保证夺取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安全文化能够保障和谐企业建设。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要追求包括人、财、物、环境等的和谐与安全。企业没有安全,一切都将成为子虚乌有。因此,安全是企业第一和最基本的需要。而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有关安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文化定然能够保证和谐企业建设。
(三)安全文化哺育了化工二厂的丰硕成果。几年来,是全体员工培育和践行了安全文化,又是安全文化哺育和铸造了丰硕成果。
一是安全理念形成系列。我们采取上下结合、集思广益的办法,发动全体员工,认真总结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紧密围绕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忠实服务安全生产的良好初衷,提炼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了包括引领思想、规范行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确立目标、追求境界、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文化理念。
二是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在安全文化的沐浴和熏陶下,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注重管员工的行为向注重管员工的思想转变;二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员工们以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为核心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增强。
三是安全技能大幅提升。我们通过三个阶段的全员性培训即:坚持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开展的基础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的系统培训;坚持把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为重点的原则,开展的应对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实现了“生产操作得心应手、排除故障手到病除、突发事件应对自如”的目标。
四是生产经营科学规范。我们用安全文化和先进理念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和执行了“安全生产程序化、设备管理细节化、领导干部形象化、员工工作标准化、机关三修服务化”的管理方法,制定了具体标准和条件。尤其是生产组织和管理上,坚持程序,认真操作;走上步,看下步,步步相连;做一环,备一环,环环相扣。不仅实现了生产组织管理的科学规范、保持了良好秩序,而且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