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校区 校园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作为一个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动态系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吸纳历史积淀、名家大师、优秀学子等诸多元素,共同指向一个独特的价值整体,即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无形资源,是使大学活跃起来的最好催化剂,也是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众多大学在抢夺市场资源的过程中,扩大招生规模、开辟新校区,陆续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这一格局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区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1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区扩张
作为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和特色的凝练,校园文化呈现为一种传统积淀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校园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大学文化是大学为追求自身组织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各领域,通过大学人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形成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校园文化是浓缩在群体交往中的“遗传基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各地兴建起一大批大学城,不少大学为扩大办学规模也在异地另辟校区――“一校多区”格局应运而生。因为建造时间短、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缺乏特有的历史痕迹和传统气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的传承上不自觉产生断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文化孤岛”。
事实上,无论是大学之间的合并重组还是新校区的扩建另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应当同时考虑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多校区办学格局一旦形成,就应当以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梳理校园文化资源,实现新、老校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新增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新校区跨越式发展。
2杭州湾汽车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杭州湾汽车学院概况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风华(主校区)、翠柏和杭州湾三个校区,“一体两翼”的功能布局初现雏形。杭州湾汽车学院是该校所辖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多校区高校可以充分调用各校区的办学资源及利用其所在地的人文、商业环境进行特色文化建设。”落户杭州湾新区,正是由于该地汇集了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一大批整车龙头企业和汽车研发机构。作为浙江省内首家培养汽车专业通用人才的专业院校,学院充分利用杭州湾新区内优越的产业资源优势,极大地方便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学生的实习就业。
2.2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落户杭州湾新区后,汽车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办学空间明显增加,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大大丰富,但仍显示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全新的杭州湾校区经精心规划,在建筑风格上力求凸显汽车学院特色,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是由于没有历史积淀,规划过程中又缺少包含老校区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文化缩影,新校区更像是现代建筑群,缺少大学独有的文化氛围,很难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集中凸显的问题,即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对传统文化必要的传承。
(2)新老校区文化缺乏传承链,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杭州湾新区位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到宁波市区高速车程约1小时,教师上下班主要依靠两趟班车。路程遥远导致很多教师有课才会前往新校区,课程结束后立即乘车返回。“走教式”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师生私下交流的机会,学生难以通过长期相处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优秀品质,结果也就造成师生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学生无法通过教师体认老校区校园传统,进而对学校整体的文化等也都缺乏必要认识,最终导致对校园文化认同感不强,更缺乏归属感。
(3)各校区文化交流断裂,育人功能受限。地理位置偏远不仅使师生在传承文化的互动中受限,也导致新老校区间、不同学院间在联系和交流中受限。新校区学生日常以接触本学院教师为主,少部分为来自其他学院的公共课老师,参加的各类学术活动也以学院为主,有限的文化传播主体、方式、渠道,很难让学生感受不同校区、不同学院的文化环境与学术风格,使他们无法全面体会大学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精髓。此外,独立校区也限制了部分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多元性、可能性,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接触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这种限制也意味着学生在知识补充、思维扩展等方面面临的局限,无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4)校区文化发展“生态失调”,新校区易受“冷落”。“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是在与其周边文化环境及其宏大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令人尴尬的是,像杭州湾汽车学院一样的新校区往往设立在新兴开发区或城市边缘区,远离老校区和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文化。由于缺少文化互动、交流的适合对象,又缺少老校区必要的文化输出、抚育和滋养,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发展“生态”严重失调,只能以“文化白纸”甚至是“文化孤岛”的形式缓步发展。由此受损的,不仅仅是新校区自身,还包括学校整体文化品牌建设,以及所有在校学子。
3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教授认为,“对一所大学来说,必须是自身培养,生长起来的,绝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大学应是完全独创性,融合于各自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所以世界上找不到两所同样的大学。”诚然,一个学校的成功经验也许并不适用于另外一所大学,但探讨大学特别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因此,结合前文的探讨,笔者针对当前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传承老校区文化精髓,发挥新校区主动性。以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为代表的老校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学生很容易在无形中受到熏染,而新校区在这方面则处于天然劣势。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介绍校史,凝练学校品牌文化,弘扬老校区文化精髓。除此之外,学校需要整体统筹,明确各校区、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分工,加强沟通和协调,也要适当放权,激发新校区师生的主动性。
(2)挖掘新校区特色,提高师生参与度。新校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要依靠学校领导的主导,更要依靠新校区中每一位师生参与。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挖掘并凝练新校区文化特质。特罗兹尼就曾指出,学校的影响力受到“学生个体在人际互动和校园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投人与努力的影响”,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队伍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最大的受惠者和建设主力军,应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活动参与度。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带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交流。地域限制往往是造成新老校区间文化断层、传统文化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文化交流的渠道,寻找交流新方式。有效借助当下热门的网络等平台拉近校区间的距离,使新老校区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同时,新校区要积极梳理现有资源,总结吸收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良成果,发挥新增资源优势,对可利用的文化因素进行再认识和重新定位、组合,从而找出最佳模式主动建构新校区特有的校园文化。
(4)加强与周边环境的文化互动,走出“文化孤岛”。大学本身是一个充满活力、倡导兼容并包的社会组织,能够吸收容纳各种文化共存并相互理解。应当充分利用好大学文化本身开放、包容的特性,主动与周边的社会组织对接、互动。在对外交流中,一方面要让对方看到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虚心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求得新校区校园文化迅速落地生根进而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4-17.
[2] 郑鹏.浅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07(05):98-99.
[3] 杨萍.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几乎每个五年制高师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成绩和建设方式。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五年制高师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
1.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当前很多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为主体建筑、办公室、教室墙体上的标语和口号,如将学校的校训、核心理念等张贴在学校的主体建筑上,在教室内外张贴一些名人名言等。如前所述,校园文化分为几个层面,然而在今天的五年制高师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的内容还是过于单一,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内容还是大多停留在墙体上、标语中,缺乏能够使之内化的制度保证。
2.重复雷同、缺乏特色。如今学校和学校越来越相似。由中师升级时间不久的五年制高师也是如此:偌大的校园、崭新的楼群、现代的教具、似曾相识的校园景观……甚至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都有很大程度的类似性。纵观江苏省五年制高师学校,“勤奋”、“求实”、“创新”之类的字眼高频率地出现在各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训中,“敬业”、“爱生”也是很多学校教风的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五年制高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缺少异质化的特色,呈现出面目雷同的现象。
3.区分度小、五年制高师特色不明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五年制高师学校自身的特点不是很明显,呈现出和普通高中或大学类似的内容。比如校园的建筑设计和格局和很多普通高中比较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管理方面也十分相似,尤其是对学生的住校、生活、卫生、纪律等方面和高中生管理的区分度非常小。还有诸如“厚德”、“至善”这样被不止一家高校引为校训的词语也出现在很多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训中,让人不禁望而疑惑,对这样学校的认识也随之模糊起来。五年制高师的关键词是“初中后”、“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而在许多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样的特色非常淡薄。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五年制高师学校出现的以上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缺乏足够的理论探讨和长远规划。自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开设以来,有关五年制高等师范的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相关论述,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这方面的讨论和引起的关注度却相对较少。相应地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仓促、凌乱,也因此出现了上述的这些问题。
二、五年制高师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五年制高师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举足轻重。在国家高度重视师范教育的今天,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然而如果仅仅是学历提高了,校园变大了,学制拉长了,学生变多了……那五年制高师也许仅仅是中师的“加长版”。在学校硬件发展的同时,管理思路、教学理念都要跟着转变,关乎到学校核心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不可小觑。校园文化建设对五年制高师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五年制高师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自开办以来已有十几个年头,社会的认知已经很普及,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五年制高师学生尤其是新生对自我身份认同存在疑惑。比如学生常常一方面在学习上对老师非常依赖,还没走出“断奶期”;另一方面在面对学校的纪律、校规检查时却又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需要约束了。这样的自我认同的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五年制高师的自身特色和魅力。巴西著名教育学家保罗·费雷勒在《文化身份与教育》一文中说道,“主体的身份与课程的基本主题相关,无论这些主题是隐蔽的,还是清晰的,自然也与教学问题相关。”也就是,学生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是和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的。对于五年制高师学生来说,自我认同感的获得需要学校在校园建设、学生管理、师生关系等层面获得,而这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建和谐的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核心凝聚力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美国教育家鲍伊尔认为:“在任何一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比什么都重要。”怎样才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只有学校师生上下有凝聚力才可能做到。而凝聚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步骤,不能停留在口号的层面。有规划、有步骤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对同一理念产生接近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一种自然的向心力,在心理上能够做到“我以学校为荣”。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五年制高师学校和相关小学、幼儿园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无缝对接。当今的社会对师范学校学生尤其是高等师范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学识和师范技能方面。学校在对高师学生提出学识和技能要求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学、幼儿园对教师的素养期盼和要求也会在校园文化中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提前感受和培养职业生涯必备的职业精神和人格素养。因而在和小学、幼儿园合作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积极的指导性意义。
4.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五年制高师学生的和谐人格,让学生在走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走出“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一个五年制高师学生将来安身立命之本,然而远非全部。除了学习师范的技能之外,五年制高师学生还要学会思考和享受生活。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应该总是以此为目的,即在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具有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校园文化中不仅包含有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的专业文化,更含有丰富的学生课外活动和启发思考的文化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让学生在走进专业的同时也还能走出来,而绝不仅仅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三、五年制高师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加强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五年制”的特色。在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五年制”是基础和根本,它既有别于中专学校,也有别于高中后的高等师范学校。五年制高师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在心理、思维和能力诸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由于学制相对较长,学生在校期间发展的空间和改变的可能都很大。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方法、综合素养方面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学校教育对这些可塑性很强的学生的影响力。在五年制高师教育中,学生在不同年级的成长痕迹非常明显。虽然同在校园里,但是四五年级的学生和一二年级的学生从穿衣打扮、言谈举止、气质仪态等都有显著的差别。这些特点使得五年制高师学校在同一精神内涵前提下的有层次和有区分度的校园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在学生管理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学生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如一年级的学生以适应环境、学习校风校纪为主;二年级的可以开展一些专业基础教育,强化专业观念;三年级的可以是专业实践的一些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坚定的专业思想;四年级的可以进行一些深度的辩证的职业观念的讨论,为实习做好准备;五年级的可以多关注职业能力的养成与训练等等。分层次的学生管理应该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渐渐就可以形成一种传统和氛围。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知道自己现在可以做什么,将来可以做什么。同样,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也要充分考量“五年制”的特色,对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有不同的评价参数。“五年制”的意识应该贯穿在五年制高师教育的方方面面。从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五年制”是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
2.加强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等教育”特色。高等师范教育一方面是师范教育,因此师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它也是高等教育,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等。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校园环境建设、规划要体现出一所高等学校的内涵,校园的办公、教学、生活环境在细节处要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要有高等师范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素质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实训基地、活动室等和技能训练相关的基地建设,做到真正的高级师范人才的一站式培养。这些实例基地的建设应力求做到环境的仿真和情境的逼真、实验设备的实用和合理。除了学校的实训中心等之外,和小学、幼儿园合作也是提升五年制高师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只有和一线的实践相结合,五年制高师学生的培养才不会偏离方向。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是师范人才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双翼发展的教育人才。在教学环境中,可以张贴和宣扬这样的认知和理念;在制度文化中,学校对学生这两方面的素养应该有一定明确的要求,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在精神文化中,学校可以将这素养和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提炼,概括和浓缩成学校的校训之类,然后将之渗透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
3.加强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师范”特色。五年制高师主要培养小学和幼儿园老师,专业特色非常鲜明。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凸显出学校的师范特色。在物质文化层面,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外观设计,给道路楼群等进行带有师范教育特点的命名,设置行业名人墙、行业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师范教育文化的建设。在制度文化层面,学校可以将行业里的一些制度要求引进并且对师生有相应的要求,如幼师专业,学校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师生爱心、仪态等做一些制度性的要求。在精神文化层面,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建设可以与专业精神相结合,比如小教专业学校的校训可以体现为垂范、善导之类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相结合的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明晰学校的师范教育特色,使校园文化更加贴近学校实际,还可以增强学校师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特别是可以让学生提前感知专业理念和专业素养。
4.加强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特色。每一所五年制高师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包括它的历史、现状、教师队伍、生源、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成绩等等。这些都是五年制高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色和材料。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深挖历史,将校史中有价值的精华加以凝练,将杰出校友的材料加工整理,并提取学校历史发展的脉络等等,再将这些以图片、音像等形式在学校加以宣传。校史教育可以将学校精神中有价值的东西以传统的形式传承下去。对年轻学子而言,对杰出校友的宣传学习也是一种直接的励志教育。在开展和建设学生社团类活动时,学校应该参考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学生的喜闻乐见、心理状态、接受能力等等。在网络媒体和交通交流都非常发达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和参考似乎也变得简单起来。去找一所全国知名高校参观学习一下,弄一个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的“移花接木”似乎也并不难,然而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却不是那么容易学习的。古人“南橘北枳”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只有立足于本校校情,五年制高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结出自己的果实来。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立足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探析了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关键词]大学和谐文化文化内涵建设意义
一、大学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1.大学文化的涵义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现象。
2.大学文化的特征
与其他社会文化相比,大学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质。
(1)先进性。通常情况下,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科学理论以及科技发明成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所重要的大学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组织。
(2)创新性。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探求未知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都源于大学,大学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存在就意味着创新。
(3)综合性和多元性。大学文化是一种类的概念和共性的文化总和,表明其产生于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与大学相互依存,大学的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促使新学科、新知识迅速产生和发展。
(4)个性化。大学文化是某一大学内的文化,是一种个性的概念和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学,即使某些学科、专业比较相近,但其办学风格却各不相同,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文化的个性化。
二、大学文化的作用及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1.大学文化的作用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可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
(2)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功能,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愉悦身心功能,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4)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训练发展能力功能,可促进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素质培养功能,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
2.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1)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2)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3)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促进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融合。
三、构建大学和谐文化策略及不和谐之音的对策
1.构建大学和谐文化策略
(1)培育个性有力的大学精神,形成师生员工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明确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目标,催生和谐融洽的师生文化。
(3)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保障师生员工间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4)建设美观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保证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顺利进行。
(6)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把自我建设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7)开展多元的主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交流。2.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建设和谐的大学,首先要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和谐的因素进行全面审视。从和谐理念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方面缺乏和谐性,影响到大学发展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转。
(2)理念性不和谐。目前许多大学没有从和谐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致使大量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缺乏贯穿和体现独具特色和活力的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基础性不和谐。总的来看,我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营造重视得不够,尤其需要加强重视表面工程建设,轻视校园精神的培养和构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项目吝惜;对与大学发展和师生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的建设却总是缺东少西,不受重视,“两手”一手硬一手软,“两腿”一只长一只短;校园文化建设表面轰轰烈烈而实质流于形式。大学的许多问题和事故经常是从不和谐环节突破的。
(4)制度性不和谐。大学建设发展的绩效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取决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整体发展的和谐结合。中国的大学是在前苏联模式基础上移植过来的以行政化管理、社会化内容等为主要特征的行政主导的制度管理体系。目前,这种制度性体系与大学发展的规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有着本质的差异,导致大学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
(5)匹配性不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其主体是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三大群体。校园文化的和谐程度主要依靠三个群体匹配性的协调。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部门和一两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三个群体联合匹配作战,而这种匹配性,不是两种或更多方法的简单相加,是要达到和谐的程度。
(6)适应性不和谐。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不够、实效差,对师生员工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潮由于适应性不和谐而在虚假的繁荣中已透出苍白适应性不和谐已严重成为高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困惑的一个大问题和大学整体发展的不和谐音符。
3.对策
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影响和制约大学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内在关系也是多方面的。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中国大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新格局,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1)形成科学的内在结构。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理工科学校还是综合性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通过开设人文艺术课程,呼唤人文精神。学校应加大力度将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正式列入教书育人的活动中,应逐步推广文理兼容。
(2)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既包括纵横交错的组织管理机构,又包括该机构运作的程序、途径和规则,必须建立在党委领导下,以行政实施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做到条块结合、分层管理,把建设校园文化的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设立专职部门、专任干部、专职教师,建立工作网络并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计划、措施;同时应强调领导一致、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理顺关系、提高效率。
(3)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大气候,对校园文化小气候有很大的影响。要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社会文化部门要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文艺书籍,优秀的电视、电影、录像等精神食粮。依靠社会力量开展校外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文化生活,使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宏岗,李树芳.从和谐发展角度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
[2]刘向红.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2006.
[3]黄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44-1.5
校园文化是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活动在学校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发展创新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尤为重要。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尚无经验可循,再加上其办学历史短,校园文化底子薄,学院更侧重于对校园硬件、教学设施等资源的投入,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成了一项受重视程度不高,支持指导力量不足,规划设计欠佳的工作,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在:
(一)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少文化内涵
独立学院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只是简单地复制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没有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自身优势,校园文化建设尚未深入,往往对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程度不高,仅停留在举办体育、文艺活动等显性文化上。体现独立学院精神和价值的隐形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完善,代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品牌”文化没有形成。
(二)学院的组织管理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
独立学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虽有独立的校园和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组织管理,但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权有待进一步明确,各类规章制度不成熟、不完善。很多独立学院的学院制度基本上照搬母体学校,只是做些“缝缝补补”工作,造成学院制度“水土不服”。
(三)部分师生存在边缘心理,缺乏对独立学院文化体系的认同感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成绩较低,很多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有时认为自己不如母体学院的学生,或者降低对自身的要求。部分教师对学生也缺乏信心,在教学要求方面刻意降低很多。最终导致部分师生存在边缘心理,缺乏对独立学院文化体系的认同感。
(四)缺乏主流校园文化,缺乏校园文化活动的向心力
独立学院的大学精神尚未形成,虽然经过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优势只益凸显.但代表独市学院灵魂的大学精神却至今仍未形成。当前,没有自己的校歌、校训和校徽等文化标识的独立学院仍普遍存在,没有自己明确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也还存在。
二、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发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它所处的环境、它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它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自身的目标密切相关。因此。独立学院根据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特点,建设符合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迫在眉睫。
(一)加强独立学院硬文化建设
1.搞好校园基本建设,赋予学校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建设
校园的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书育人、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独立学院文化建设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建大楼、添设备,还应该赋予每一个建筑、每一部设备以人文精神,使其具有教育意义。
2.加强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完善制度规范性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加强独立学院软文化建设
1.强化校风、学风和宿舍文化建设,形成独立学院特有的大学精神
(1)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特点,要大力加强校风建设。利用院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和海报栏等舆论工具,加大校风建设的整体宣传攻势,形成一种与独立学院发展目标一致的小气候,使更多的人受到熏陶和感染。
(2)加强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学习风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增强自信心;以人为本,对学生采取“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坚持正面教育,建立并落实“奖惩”机制,特别是对考风考纪方面的教育和奖惩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要让学生形成以勤奋、认真学习为荣,以懒惰、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
(3)推进宿舍文化建设。注重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督促检查,搞好总结讲评;根据宿舍文化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以美化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美化宿舍比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训练当中。
2.提高学生团体活动质量
学生团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学生文化活力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联系学生的纽带。把学生团体活动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加强其中文化性社团组织的建设,以增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和娱乐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的领导与组织,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磨练意志,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强调学生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关于学生职业规划的课堂。在新生入学时,重点强调职业生涯的发展应从大学生入校开始,介绍未来所学专业工作的基本条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引导其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学会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针对四年级学生,敦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是否已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以及是否准备充分;或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等。
(三)增强教师的校园文化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
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言行举止等对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执行者和重要传播者,学生是校园文化最大的受益群体,因此,做好广大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推广好校园文化的首要条件。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了解,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体系。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履行教师职责。
2.实现优秀师资传承,资深教师培养年轻教师
学院可以组织资深教师定期开办一些讲座,向年轻教师传授相关教学经验、科研技巧和专业知识。学院有意识地安排年轻教师经常去听资深教师讲课,让年轻教师在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宗新.论大学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13.
[2]张扬,张新明.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8(9):40-42.
[3]刘存刚,成晓晴.构建和谐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27-28.
[4]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6.
[5]张瑞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6]熊明亮.浅谈高职学生干部的培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目标要求
1、目标:校长要有文化品位,管理的个性和特长要施展;教师要有文化涵养,教学的个性和特长要展现;学生要有文化素质,个性和特长要表现;学校要有文化氛围,特色和优势要体现。2、形成一色,在管理、教学、活动、环境等方面追求文化,张扬个性。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
(一)管理文化
在管理文化上突出“三化”:1.制度化。管理的各层面,均建章立制,“依法治校,按章管理”,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各个岗位均有职责要求,分工明确,运作有序,体现科学管理。2.民主化。听取意见,按情决策。如对教学管理中的分班、排课、教学评价,对结构工资方案、职称评聘方案、福利奖金发放、学校规划、活动筹划等均发放意见征求表,再交教职工代表论证,最后才由校长会决定,真正使群众参与管理,当学校主人。3.人性化。创设能使人自主发展的环境,在一种祥和融洽竞争合作的氛围中被影响、被推动、被感化,从而提高人的工作质量、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不断完美。在管理文化中,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科学意识。寻求规律,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务实严谨高效。
二是服务意识。领导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形成宽松平等和谐尊重的良好环境。
三是合作意识。提倡“人际良好互动”,促进“以合作为基础”的竞争和“以竞争为手段”的发展,使师生树立超越自我的整体观念,追求学校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教学文化
1、加强教学过程,由落实“教学五环节”到达到“度量点线面”教学要求,再上升到关注“五个结合点”。认知停靠点——新旧知识中的逻辑联系;情感激发点——良好的情绪背景下激发学习欲望;思维展开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心灵交流点——理解学生,师生互动;能力起动点——鼓励探究质疑创新。2、实行动态组合的分层次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推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动态组合分层教学。3、关注“三本”,融入文化内涵。研究“校本”,追求学校的课程特色,构建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型课程;二是拓展型课程,分科学类、人文类、技术类、体艺类、实践类;三是研究性课程;四是专家讲座课程;五是社会实践课。聚焦“人本”,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实现“教学的教育性”,即培养独立而健全的人格,包括道德、情感、意志、自尊意识等。突破“教本”,“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科技、实验、体艺、图书和因特网上呈现教育的精采和文化的魅力,大量补充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材料。4、践行教师发展学校理念,努力去营造学术氛围,铸就教师人文灵魂,提供个性发展的舞台。我们请专家作报告,进行课题辅导;派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学习,换脑子,长见识;开展教师“七星”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各办公室配置电脑、住宅安装宽带网;举办教学观摩课,展示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5、组织教师每学期指定名家名著的学习与研讨,开展读书反思交流活动,组织读书演讲活动。6、评选名师和名学科活动,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三)活动文化
1.新生入学序列教育活动:军训、了解校史、学习校规、向同学介绍自己、才艺展示、干部竞聘等。2.班级文化活动:班约制定、教室布置、每日格言、干部竞聘、值日督查、文体赛事、班级周报、特色班级评选等。3.活动方案设计征集活动:征集雕塑、规划图案、征集文化节、运动会会标、征集对联、楼名、评选活动设计方案等。4.学校社团队活动:业余党校团校、志愿团、文学社、记者站、合唱团、舞蹈队、健美操队、街舞队、铜管乐队、田径队、篮排球队等。5.举办“二节一会”: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和田径运动会。6.社区实践外出活动:如组织学生“我上北京读大学”体验式教育活动。7.学生文化讨论活动。8.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环境文化
1、规划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校园整体的环境布置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请有关专业的广告公司等,对校园内各楼道之间的连廊进行布置,2、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学校公共绿地和花圃划分区域,合理规划到各年级或班级负责。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一分钟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利用好大门口的红绿灯,共建平安校园。
继续加强学校宿舍文化、食堂文化、休闲运动等生活区的文化布置。
安装电子屏幕。除了一般的欢迎标语外,庆祝教师生日、教师学生获奖通报等均通过电子屏幕显示。
3、统一学校形象标识。由德育室、美术组、音乐组牵头,广泛征集意见,进一步完善、统一学校各种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歌,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
宣传小组负责办好学校校报,编辑好教育教学刊物,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各类办公用品统一设计定制,所有师生员工统一着装,统一佩带胸卡,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的校训、校风等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一中人的教育品质。
在教学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对学校现有的橱窗内容以及各过道的破损宣传标语进行整修或更换。
对于学校各类公示的表册橱窗,做一次整新,要求方便各部门更换数据。
办公室布置、班级布置的创意上,倡导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突出知识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5、努力构建数字校园。我校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过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要运用宽带、局域网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加强宣传工作。健全校园通讯组,落实具体的宣传报道任务,及时把学校发生的事件和师生活动最精彩的故事于校园网,向教育网站投稿,定期在新闻媒体上报道。
发掘校园文物古迹,修复一中百年的文化遗址,整理一中百年文化遗产,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增强爱校感。
立富有劝喻韵味的文化石,铺上青石板,安上石雕栏,新植景观树。
(五)公寓文化
1、举办以“展现你我风采、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学生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典雅居室文化设计大赛、内务整理大赛、竞技比赛、寝室文化摄影展”。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加强职工培训,建设“一站式”服务、办公网站,提供绿色通道。3、楼道内、宿舍区等开设了宣传橱窗和板报。4、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公寓卫生检查评比等活动,增强凝聚力,培养集体意识和责任感。5、坚持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人性化的制度,寓育人于科学管理。6、加强生活环境建设,做好配套服务,提供了绿化、美化、净化的公寓环境。
四、组织与管理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处室的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2、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经费预算。
[关键词]导示系统 校园文化 高校形象
导示系统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功能性,是将引导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集于一身的综合体,同时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示系统是高校师生和来访的校外人士对校园获得直接印象的主要渠道,是高校形象设计中面临受众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部分,因此对于高校品牌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导示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高校的导示系统设计标准化的程度较高,在功能上可以基本满足识别方位和指引方向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在艺术性、系统性、文化性和前瞻性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弱化了校园文化氛围的个性和高校品牌形象的差异化特征。
1.导示系统的识别性不足
导示系统的本质是在相对无序的环境中建构视觉秩序,提高沟通交流的速率。因此,它的设计语言必须清晰、简洁、易懂,才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高校的导示系统的识别性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导示系统的位置设置得不到位,没有综合考虑到所处环境的明亮度和环境色对其的影响。其次,字体的设计与选择不够科学,笔画纤细的字体在较远距离外观看清晰度不足。第三,导示系统的设计不够科学,不符合人的行为要求,不符合视知觉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
2.导示系统的艺术性不足
目前的高校导示系统设计普遍存在设计语言单一,设计形式平淡乏味的问题。平庸的设计形式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利于塑造品牌形象。导示系统的色彩、图形、字体等基本要素的设计与编排都有待提升和完善,材料与加工工艺的选择应更具有创新性。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我国高校的导示系统很少开发个性化的字体,大多采用常见的印刷字体,编排形式与导示牌的整体造型也常常中规中矩,使得导示系统无法成为展现校园文化艺术个性的载体。
3.导示系统的系统性不足
导示系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但实际情况是常常出现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其整体形象的塑造。高校通常院系众多,导示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二级学院的个性特征,还要考虑到高校品牌形象塑造的整体性。以色彩规划为例,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高校导示系统的色彩设计比较混乱,二级学院要么一味强调自身的个性,违背了形象塑造的整体性原则;要么与别的二级学院色彩相像或雷同,无法体现差异性。缺乏系统性的色彩规划自然无法营造强烈的整体感和统一感。
4.导示系统的文化性不足
高校的历史、文脉通常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设计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导示系统形象的重要出发点。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设计师对高校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刻地认识与领悟,导致设计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导示之外的深层功能作用,这同时也有违高校品牌形象塑造中注重营造文化氛围的基本理念。
5.导示系统的前瞻性不足
许多高校的导示系统仅仅采用中文这一种语言,这显然是缺少前瞻性的表现。对一些高校来说,学术交流活动会日益频繁,导示系统设计也要考虑到这一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国际通用性语言,或根据学校自身国际交流对象的状况设置相应的文字标识。
二、高校导示系统设计的意义
1.高效传达空间信息,提高效率。
导示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具有清晰的导引指示功能,良好的导示系统设计,将有助于建立清晰的校园空间秩序,促进交流沟通,提高效率。
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其环境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导示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引导方位的实用功能,也具备通过环境来育人的教育功能。通过导示系统设计可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味,增添校园艺术气质,师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艺术体验。
3.有利于塑造高校品牌形象
新时期的高校面临着提升社会知名度、树立品牌,增强竞争力的现实状况。导示系统设计有助于高校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它可以给观者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使之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内涵,获得对学校的深层认知。借鉴品牌定位的相关策略进行导示系统的设计,有利于高校的品牌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导示系统的构建策略
高校导示系统的设计,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建设、空间环境、历史文脉及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的基础上的,受其特定环境的影响,具有自身鲜明的特性。在其符号语义表现方面和形式语言的构建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构建方式。高校导示系统的构建包括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显性要素主要指导示系统的外在形式,隐形要素是显性要素的内在支撑,可以使外在形式语言更具文化的厚度,拥有更容易激发人的内在情感的力量。具体而言,高校导示系统的构建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内蕴文化
高校的文化内涵是导示系统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导示系统是文化内涵外在的、形象化的表现。富含文化内涵的高校导示系统设计,可以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在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使师生和来校的陌生人通过导示系统就可以对学校的文化气质建立初步地认识和了解,可以使导示系统成为潜移默化陶冶和发展师生素质的载体。
将文化内涵融入导示系统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导示系统的设计要注意挖掘高校的文化特色。高校经长期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通过恰当的视觉形式传承高校的文脉,有助于凸显校园的文化气质,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所在的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导示系统设计中的隐形因素,体现地域的风情与特色。
2.彰显个性
高校导示系统的设计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来展现自身的特点,体现与其它高校的视觉差异性。获得个性化的设计效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图形、字体、色彩这些基本元素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以色彩为例,在人来人往的校园环境中,色彩可以帮助人们辨明方向,使人们产生联想,可以帮助建立品牌意识和地点认可。因此在设计时要重视导示系统的色彩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达力量和对于高校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设计时要立足于所处具体环境来综合考虑该导示牌使用的地点、照明的类型等环境因素。字体同样是导示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形成导示系统风格与个性的重要因素。设计师不要过于依赖电脑字库,要重视字体的设计,从情感、心理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字体。其次,利用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特色化的设计。材质是导示系统的载体,材质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运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材质可以体现材质美,增强亲和力,还可以突出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营造情境体验。第三,导示系统的造型还可与公共艺术相结合,通过艺术化的造型增加视觉冲击力,强化导示信息在传播中的速率和记忆度。
3.符合科学
导示系统设置的科学性是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先决条件。导示系统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平面设计形式,是在三维空间中对二维图形的应用,其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环境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规律。高校导示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形式语言的科学与设置地点的科学。在具体设计中,主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导示系统的设计要言简意赅,避免使受众在人来人往的校园环境中由于信息的复杂产生信息焦虑。其次,对要传达的信息要采用信息分层的方式,通过建立恰当的信息等级制度使信息主次分明,进而建立富有逻辑性的空间秩序。在设计中要综合地考虑信息传达的顺序、种类和方式等问题,明确信息传达的主要目标是高校师生,次要目标是来访人员,以适应复杂的校园环境。第三,要充分考虑导示系统的环境属性,依据导示牌所处的环境空间进行相应的设计。在校园环境中,导示系统常常依附于办公楼、教学楼或其它建筑物上,在设计时要与具体环境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导示功能和视觉效果。第四,导示系统的设置要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在设置地点上要着重考虑关键的空间节点和路线转折处,注意保持视觉印象的连续性;主次通道间要建立有机地联系,数量不宜过少,以免产生焦虑的心态;要注意色彩、位置、图形、字距、行距等各个方面的识别性。
4.融入整体
导示系统的设计应立足于高校品牌形象塑造的整体战略,以高校的形象定位为依据,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形成既有连续性又有整体感的视觉印象,营造独特的场域氛围。系统性的设计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整体视觉的延续性,设计风格的统一性。要求色彩、字体、材料、造型、规格等方面要具有一致性,导示的信息要连续全面。其二是指系列化的设计,不同系列间要彼此联系,层级关系明确,脉络清晰。
结语
高校导示系统不仅具有引导、指示的功能作用,还体现着高校的文化气质,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塑造高校品牌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导示系统的设计中,文化内涵是其内在灵魂。个性化的设计是营造具有差异化的视觉形象的关键因素,也符合高校主要生活群体——年轻学子的心理需求。依据科学进行设计是保证导示系统良好的功能性的基础条件。系统性的设计规划可以塑造整体统一的高校品牌形象,在信息传播中形成合力,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依据上述几个方面统筹规划导示系统,有助于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实现功能作用的同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慧姝. 城市环境导视中的标识系统.包装工程,2011(12)
[2] 彭江. 大学品牌文化的内涵及其塑造路径.高教探索,2009(06)
一、前言
校园篮球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从校内各种比赛、三人篮球赛到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以及代表中国篮球最高水平的CBA等等,现代篮球运动正在全社会如火如荼的传播、开展,篮球运动以其健身性、趣味性、观赏性、竞技性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形成了丰富的校园篮球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培养篮球人才和提高篮球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校园篮球文化的概念、内涵
(一)校园篮球文化的概念
篮球运动起源于校园,篮球文化根植于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与校园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丰富的校园篮球文化。何为校园篮球文化?许奋奋在《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一文中阐述:“高校篮球文化首先以高校校园为载体,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篮球运动,在长期的篮球运动实践中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种独特的篮球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群体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校园篮球文化的内涵
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物质文化层面
高校篮球物质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中,与篮球运动有关的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基础,例如篮球场地、篮球馆、篮球教材、器材设施、雕塑、比赛奖品等等。这一系列与篮球运动有关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物质文化,这些物质基础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校园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了有利的文化环境。篮球场馆是大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和提高自我篮球技术水平的重要场所,篮球教材是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篮球理论素养的主要学习材料,是大学生进行实战的基础保障。
2.精神文化层面
高校篮球文化主要体现在高校篮球精神文化,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篮球文化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和。最能体现校园篮球精神文化的是CUBA联赛的成功举办,CUBA是体育与文化的融合,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参加CUBA联赛的是全国著名的大学,普及度高,规模宏大,是高校篮球人才施展各自天赋才华的地方。随着CUBA在高校以及社会上影响力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这一赛事,因为CUBA不仅能够提高参赛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能够促进高校之?g的文化交流,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制度文化层面
高校篮球制度文化是指组织高校篮球运动的各种机构,这些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是高校篮球运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例如,学校篮球协会组织了师生篮球赛,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了校园篮球赛、体育部组合了院系之间的比赛等等,还有规范篮球运动的规则条文等,所以高校篮球文化才能有序不乱的进行。
三、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包含了三个方面:校园篮球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大建设所营造的篮球氛围,所创造的篮球环境和条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一,校园篮球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增加篮球器材设施、篮球场馆以及与篮球有关的有形的物质基础。篮球场馆增多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更加便利了,那么参与的频率就会增加,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篮球技术水平,同时在对抗中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果敢的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校园篮球精神文化建设就是通过不同渠道大肆地宣传篮球运动,使大学生对篮球运动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点燃他们的篮球激情,更多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形成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增强对校园篮球文化的了解,通过大力宣传校园篮球文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会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社团建设 问题 对策
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中职学校及其师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各地方教育局对中等职业学校社团建设非常重视,在社团建设方面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对中职学校来说,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对中职学生来说,社团不仅仅是丰富课余生活的平台,更是培养课外兴趣、延伸爱好的载体,能够促进自身成长。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参差不齐,社团建设管理过程中问题多多,矛盾重重,极大影响了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一、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
(一)学校对社团建设重视程度不高,较少参与社团管理
学校在社团整体管理上缺乏参与性。大部分中职学校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社团,尽管他们都明白社团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但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社团建设在学校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确立应有的地位。这些学校对于社团发展缺少总体性的研究、商讨,社团工作处于边缘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定必然联系,学校较少参与社团建设必然导致社团建设管理工作的“松散化”。领导层面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整个学校老师的不重视,社团具体的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中职学校的社团工作容易变成“鸡肋”。
(二)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各个社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一个社团从成员招新、社长选拔以及开展活动等方面缺少系统、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往往会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大多是临时性的,缺少计划和总结,缺少经验的交流和传承。较大活动的经费分配和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材料的收集储存等都容易混乱。成立社团和废除社团缺少调查,不够严谨。新老成员交接混乱等等问题。从社团外部来看,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评价体系来规范社团的日常活动。同时,缺少激励体系和考核工作来激发学生和指导老师的热情。长此以往,社团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管理体系,就很容易偃旗息鼓。这就是很多中职学校社团一开始轰轰烈烈,最后默默消失的原因。
(三)缺乏专业指导老师
中职学校的社团不像高校社团,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中职学校的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在社团建设方面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社团缺少指导老师,即使有的社团有指导老师,但是由于指导老师承担有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社团管理,或者大部分老师属于义务指导社团,只有少部分老师积极参与社团建设,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指导。个别社团对于指导老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实践类社团,需要有较高水平和素质的指导老师,如果缺少此类指导老师,这样的社团就无法开展活动,更别说将社团建设成为有质量的明星社团。指导老师角色的缺乏不利于社团发展,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缺乏紧密性、全面性。所以,在中职学校社团建设中,应当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对社团的建设管理工作。
(四)硬件条件欠缺成为社团建设的硬伤
经费和活动场地受限几乎是每个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的“硬伤”。大部分学校社团都是纯消耗社团,如果没有专门的经费,很难开展活动,或者活动质量上不去。除此之外,固定的社团活动场所也是很重要的,社团没有固定的场所,就等于一盘散沙。社团需要放置一些器械设备,需要定时定期开会,场地是社团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场地,社团学生没有归属感,学生的期望值就会降低。可以说,缺乏经费和场地,社团就没有活动,没有活动也就没有人气。如此恶性循环,社团日益萎缩。
(五)社团文化建设缺失
很多中职学校存在“僵尸”社团,开展活动是为“办活动”而活动。这样的社团平时内部活动基本没有或者较少,一旦有文件要求学校参与某项活动,社团临时组建,从各班召集人,仓促开展活动,完成了此次“任务”后,社团消失,成员被解散,这就是所谓的“僵尸”社团。因为在建设上没有总体的发展规划和育人目标,对学生社团建设听之任之,盲目建设,致使社团在规模、活动形式、社会效应等方面难以得到突破性发展,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而一个社团需要社团文化和社团精神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二、加强中职学校社团建设对策
(一)提高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的参与度,提升社团工作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多方位参与社团的建设,坚持在大方向上进行把关、具体做法上放宽的原则。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尊重社团独立性的前提下引导社团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载体,社团繁荣与否是学校文化的表现。社团必须有全方位的引导和规范化的管理,学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思想理论、工作方法等对社团加以指导,引导其正确发展。
一、开放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定位和内容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职业道德、学业、情感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与服务,学生管理工作的定位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开放大学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单独职责,而是渗透到招生宣传与服务、教务管理与服务、教学过程支持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毕业生跟踪与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开放大学的各级办学单位。
1.招生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起点。招生是开放大学办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严把政策关,在招生宣传中要实事求是,既要宣传开放大学办学的优势和特点,指导和吸引学生入学,又不能夸大其词、过分许诺,更不能越过政策红线违规招生,为入学后的学生工作埋下隐患。工作实践证明,办学过程中发生的学生上访、闹事等恶性学生,多数与违规招生有关。
2.教务管理与服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工作要全程参与教务管理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教务管理环节众多,涉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开放大学办学系统,要求按章办事,遵守时间,履行程序,上下联动,及时准确。教务服务要人性化、细致化,保障学生权利,满足学生需求。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各级学生组织,推举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学生通讯录,颁发学生证,建立学习小组,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引导学生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建立班主任工作日志,以“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为切入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媒体学习和上网获取教学资源的技能;指导学生在“三级学习平台”注册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工学矛盾,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认真核对新生注册信息,确保学生基本信息准确无误;提供课程注册、免修免考、报考等服务,做到及时准确;进行期末考试考前教育,签订学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教育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建立良好的考风考纪。
3.落实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在远程教育环境下,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落实教学过程,开放大学学生工作与普通高校学生工作最大的区别在于,要配合教学部门和教师落实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工作要按照专业、年级接收并核定课程表、教学实施细则、教学大纲等教学管理文件,落实各门课程的教材和辅导材料,明确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将这些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并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查阅。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落实课程面授环节,保障学生面授课出勤率。要开展学生网上学习跟踪调查工作,监督检查学生网上学习记录,及时了解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为教与学双方提供沟通、支持与服务。按照形成性考核制度,督促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及时汇总形成性考核成绩,使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真正落到实处。
4.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点。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寻求结合点,做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具体地说:(1)学生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寻求有“形”。一方面,开放大学要提供设备、资源、场地和经费,为学生工作提供物质支撑;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要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下,建立师生有效、及时、互动的沟通方式,重点是建设网上虚拟校园,丰富网络校园文化内容。(2)学生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寻求有“声”。一是邀请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制作特色网络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利用网络远程学习,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校报等多种媒体,对各级办学单位学生工作开展情况、特色亮点、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学生工作氛围。(3)学生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寻求有“趣”。针对在职业余学习学生的特点,配合专业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利用系统办学优势,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要充分挖掘各级办学单位的资源和潜力,做好各自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网络和实体校园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4)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寻求有“质”。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课程学习和活动参与,确定某种文化根基和审美根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性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过去我们时常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开放大学,必须寻求人文素质教育质的突破,在专业教学中,在学生工作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这样会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5.毕业生跟踪与服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延续。开放大学学生工作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生,毕业生也是重要的服务对象。一是要帮助学生完成毕业准备工作,认真核对学生成绩、毕业生信息,做好毕业生图像采集和档案管理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认证、出国等证明材料。二是要指导学生就业,多方联系和挖掘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开展就业培训,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二、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
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开放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工作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的开放性,学生工作者没有节假日,在任何地点都要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随地全天候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管理手段的交互性,由面对面地沟通教育发展到电话、网络、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主导的方式;学生工作内容涵盖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环节,具有复杂多变性;学生工作模式突破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把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形成管理模式的多样性。
1.弃“管”为“导”,学会倾听与沟通。作为开放大学的学生,多数是职业人,他们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那种简单地说服教育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对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放低姿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烦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才能有效地达成学生管理目标。
2.树立法律意识,维护学生根本权益。远程教育学习模式决定了开放大学既是新型实体大学,又是社会服务公共平台。开放大学学生工作局面复杂,突发事件多,成人学生运用法律进行维权的意识强,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明确学生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校规、校纪。在处理学生违纪案件时,要注意工作程序的合法性,任何学生管理工作都不能逾越法律红线。
3.建立开放大学网上校园和网上社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人迷恋网络,进行网上社交活动频繁,因此建立受年轻人欢迎,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开放大学网上社区、班级论坛、班主任工作博客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情感交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可以利用电话、微博、QQ等手段实现时时互动,用虚拟的网上社交空间代替传统的校园空间,从而满足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体验,使他们能在开放大学网上社区找到知音和朋友,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放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保障
1.建立、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开放大学由国家、省、市、县四级办学系统组成,国家开放大学、省级开放大学对学生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例如,完善学籍管理、学生干部组织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规范、学生评优和奖学金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明确学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培训和激励机制,用制度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用制度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市、县级开放学院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
2.设立专职学生管理机构,打造学生管理专业队伍。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应设立专职学生管理机构,市、县级开放学院要设专职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使学生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学生工作人员应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能深入学生群体,研究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应专兼职结合,加强培训和指导,建立激励机制,抓好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