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户外活动 幼儿教育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07-01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幼儿通过户外活动掌握活动及适应社会的技能,增强与社会人的交际能力,从而逐渐理解社会人的行为意义、逐步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户外活动运用于早期幼儿教育不仅能够广泛培养幼儿与周边社会接触的能力,促进幼儿性格的良好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其认识事物的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本文即从户外活动对幼儿的意义入手,结合幼儿户外活动的原则,具体探讨户外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式及实施策略。
一、户外活动对早期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身体活动和周边事物等有着天然的兴趣和爱好,而户外活动则充分的利用了幼儿对这些事物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相对较高的特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幼儿教育过程中户外活动应用的主要原则
鉴于幼儿教育实施过程中户外活动的重要意义,就为其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幼儿教育过程中户外活动的实施,应当具有相应的主要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也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注意到,幼儿对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兴致勃勃,一丝不苟。因此,在带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以保证实践知识积累的不断扩充。
2.主体性原则。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幼儿应当是更为独立的主体。对于幼儿来说,户外活动更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当中获得满足,在不自觉和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获得了发展,完成了幼儿教育的既定目标。
3.适宜性原则。户外活动虽然提倡幼儿的“自由”和“自主”,但要求所选取的户外活动形式要依幼儿教育的目标而定,另一方面,户外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
三、户外活动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方式及具体实施
在户外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原则的指导下,户外活动的应用方式及具体实施过程也应运而生。
㈠户外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方式
1.个体器具、观察活动
个体器具的户外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幼儿园教育为主的教师带队活动,另一种是以家长带领为主的活动。教师带队的活动相对于家长带领的活动而言其指导性更强,其形式都是以孩子自己“玩”为主,这一过程教师与家长不主动参与,有助于孩子自主兴趣的开发,使其对其所运用的器具用途及用法有较为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集体户外活动
集体户外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以及多个孩子共同进行场地集体游戏或外出参观游玩。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是户外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
3.亲子活动
随着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幼儿教育中对亲子活动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如幼儿园、早教班都将户外亲子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具体说来,户外亲子活动是个体器具活动和集体户外活动的折中和融合体,已经成为广受教师、家长与孩子欢迎的幼儿教育方式了。
㈡幼儿教育户外活动的具体实施
幼儿教育中户外活动的实施,主导是教师,辅助主体是家长,因此实施过程也必须围绕此主题进行。
1.地点选择
地点选择是幼儿教育户外活动的重中之重,地点选择的成功与否,地点活动的排序先后,均会影响幼儿受到教育的程度与性质。因此在幼儿教育伊始,教师就应当谨慎选择相应的户外活动地点,严谨制定户外活动路线。
一般而言,“自然――历史――人文”是教育的主线,对幼儿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户外活动的选择上,大自然如空旷的草场、植物园、动物园往往是首选,因为这可以让孩子首先接触到广阔的自然,从而为其后面的认识打下坚固的物质基础;此后是历史古迹,认识了自然,孩子们就很容易转向自然衍生的一系列户外内容,按照历史的足迹走,孩子们就可以去了解古建筑群、古迹等,这为此后认识人文内容又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接触了自然与历史,人文内容如名人故居、文化博物馆等给孩子们的冲击就容易渗透他们自己的知识层面,使幼儿教育进行的游刃有余。
2.人员责任
⑴教师的具体操作
教师在选择、设计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一定要自始至终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掌控好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若户外活动设计不恰当,则极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挫伤孩子的户外活动积极性。
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主题要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主题要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此后教师即要注意活动内容的选择,并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另外教师务必要进行自我演练,以检查该户外活动是否适宜。
⑵家长与孩子的配合
孩子是户外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在许多事情上都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户外活动进行时,家长也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的监护作用。家长应当运用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打“预防针”,使孩子由内心中产生谨慎感,有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⑶社会及其他人员
社会其他人员对于幼儿的户外活动来说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在突发状况出现时,社会人员的地位也就容易凸现出来。因此在户外活动进行时,应当借助社会人员的协助,这对孩子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对于幼儿而言,其所处生活范围很小,幼儿教育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形成的,户外活动的的成功进行能够有效扩展幼儿的知识范围,符合其年龄段,能使其增长见识,教师、家长及社会应当有效配合,为幼儿探寻出更多、更好的户外活动场地,使幼儿教育更灵活,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唐海萍.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活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大自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所以户外活动场所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娱乐场所,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而且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近年来城市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带来了欢乐,但是城市公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市公园的选址、公园空间设计、绿化问题以及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居民和儿童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为了给儿童更美好的童年时光,我们就应该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在城市公园中给孩子预留出一定的户外活动场所,让孩子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让孩子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更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养成更好的品质。
城市公园――儿童成长的欢乐之园
“玩”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儿童的玩具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无论多么丰富的玩具都取代不了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永远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游戏场所。户外活动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的作用是任何玩具都替代不了的,而且户外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在城市中成长的儿童来说,城市公园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游戏场所。在城市公园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花草树木,更好地体会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户外活动中的游戏可以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增加经验、锻炼技能,培养社交能力。儿童在户外活动场所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提升了智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园为孩子提供了户外活动场所,使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时光。
当前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儿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城市公园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对儿童需求的了解,没有将人性化充分地显示出来。通过走访调查和考察,我发现当前城市公园在儿童活动场所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空间不足且分布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所以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虽然城市中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但大多数是为成年人设计和服务的,真正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的公园是少之又少,城市公园中孩子的户外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缺乏统一有效的指导,所以城市公园存在着分布不均等问题,有些居民很多的地区却没有相应的公园供居民休闲娱乐。
2.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设计滞后于儿童发展的需求
当前一些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是由成年的设计师来设计和规划,是从成年人的角度考虑的,缺少对儿童心理和思维的了解,所以当前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形式单一、设施简单等问题。当前许多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游戏设施依旧是跷跷板、滑梯、健身器材等,不适应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和思维的需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促进作用有待提高。
3.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高楼大厦、车水龙马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但是高楼大厦、车水龙马这些现象不断侵蚀儿童的户外活动场所,给孩子的户外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城市公园中有许多人工湖或者自然河流,但是这些地方没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设施,没有一定的危险警告,给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游戏设施也存在着陈旧问题,游戏设施缺乏专业人员的维修和护理,这也给孩子的户外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中绿化程度不够
大自然有其独特的教化功能,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在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中要尽可能地增加绿化程度,使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优化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建议及措施
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父母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而美好的童年,所以城市公园的游玩就成了父母与孩子休闲娱乐的重要时光。一个安全的户外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长期的走访调查和大量相关数目的阅读,针对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进行优化,从而使“儿童的欢乐之园”更符合孩子的需求。
1.从儿童的角度来设计儿童户外活动场所
童年作为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对人的成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仅游戏内容对孩子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而且游戏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作为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设计师,我们应走进儿童的内心,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从而进行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儿童户外活动场所适合孩子发展的需要。
2.科学选择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地址
在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选址中要多方面考虑,不仅要远离马路、河流、湖水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而且要考虑居民的聚集性,户外活动场所与居民住宅的距离也是十分重要的。户外活动场所地址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实用性。
3.提升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安全性,减少意外的发生
安全是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首要前提。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作为儿童进行游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其安全性必须有保障。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要遵循“儿童适宜性”原则进行设计和布局,使儿童在户外活动中获得安全保障。
在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应尽量加强安全保障,减少危险区域的存在,加强警告,使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着安全意识。
4.丰富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游戏设施
游戏设施是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游戏设施有利于丰富孩子的游戏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开发学生的特长及潜能。当前户外活动场所的游戏设施存在单一性,不符合儿童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要尽可能丰富游戏设施,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游戏设施不单单是为了娱乐孩子,还应锻炼孩子的体能和智力,还应提升儿童各方面的素质。
5.加强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空间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儿童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当前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单一性满足不了孩子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应遵循“空间模式样化和多元化”的原则,满足孩子不同方面的需求和不同孩子对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
6.提高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绿化程度,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里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应提高绿化程度,让孩子更好地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带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
小结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1. 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人口流动的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北京市随迁老人能否适应随迁生活?北京随迁老人在居住区中的参与度怎样?如何从设计角度缓解随迁老人的寂寞感?笔者对以上问题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2. 调研目的及意义
论文从北京市居住区内随迁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角度进行研究,发放调查问卷,以期寻找出随迁老人面临的心理问题为北京市老年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并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角度提出适于随迁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居住区老年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
3. 相关概念
此次调研对象为北京市海淀区居住区内老年人,随迁区域包括北京市内不同区域随迁老人、农村向城市随迁老人、外省向北京随迁老人。
4. 调研范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由于学习及工作的限制,老年人已经日渐成为居住区的长时间使用者,因此,对居住区内的人员较集中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调研以北京市海淀区的芙蓉里小区、上地西里、上地东里以及怡美家园等四个居住区为调研地点,采取随机问卷调查,选取上午7时-10时,老年人外出较多的时间段,人流量较大,确保了调研的普遍性。
调研与分析
1. 文献资料调查
居住区内随迁老人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是急需重视,其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拥有十四区两县的我国首都北京自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人,2009年末北京市的外来及流动人口人口已经超过1.47亿人,其中老年人口已增至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北京市随迁老人占全国随迁老人总人数的46.3%,可见对北京市随迁老人的心理需求调查可以帮助这一边缘群体得到充分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住区规划在兼顾不同年龄层对住宅需要的同时,如何适应老龄社会,从老年人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创造一个多向适应而又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住区环境,是当前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实地考察
课题确定后,笔者对上地西里居住区进行了一次试调查;得出初步结论后,及时调整调研计划,扩大调研区域,并进行细致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居住区老年户外活动空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空间通透感差,缺乏安全性设计:因随迁老人从熟悉的地方搬迁至陌生的环境,与邻里缺乏沟通,常产生陌生感。一旦迷失方向,随迁老人便难以寻找求助机会,因此加强空间组织安排有利于增加随迁老人的安全感。
地域联系不强,可识别性差:因地域的变化,随迁老人比常住老人的记忆力和辨别力下降更显著。标志性设计的缺失会给随迁老人空间方位的辨别能力带来一定障碍。上地西里及芙蓉里小区均存在此类问题。
居住区交流空间少:随迁老人的孤独感需要交流来消除和宣泄。被调查的居住区中上地西里、上地东里的交流空间均设置较少,座椅设置缺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随迁老人的社会交流机会,缺少对随迁老人的关注设计。
在对实地的调研与分析中可看出,目前众多的居住区户外设计都疏于对老年人尤其是随迁老人的心理特殊需求的关注,将来也许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市养老问题,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应尊重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多方位设计结合,为北京市随迁老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3.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别从随迁老人心理需求及对所在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参与度与需求度来探讨适于随迁老人新生活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
本次调查中北京市随迁老人对其所在居住区内的活动场所使用情况多集中于宅间活动场所,占总人数的56.7%、中心广场24.5%、体育活动区10.0%、绿化区域8.8%;在户外空间中,随迁老人多注重交往便利设计、安全无障碍设计,其次是休闲娱乐设计;在所希望的可以增加的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增加的设计元素为:健康散步道(9.5%)、休闲广场(20.5%)、休闲亭廊(19.8%)、停留座椅(6.4%)、标识系统(3.8%)、紧急呼叫系统(5.9%)、花草绿茵(30.5%)、观赏水景(0.5%)、健身运动场(3.1%)。
从调查中可知随迁老人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时段性。那么与其他年龄群体共同使用一个面积较大功能多样的广场可以有效的缓解随迁老人的交流压力,增加随迁老人有规律地参加社区活动的机会,还能强健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从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提高随迁老人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率。
结 语
居住区户外老年活动空间设计可以站在老年人角度考虑空间的设计问题,从而积极引导随迁老人参与户外活动,满足随迁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充实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北京随迁老人是北京市的边缘人群,是大城市环境下的与居住区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生活环境是随迁老人生命的重要依托,他们比任何人更需要一个安全、方便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应尊重城市随迁老人的特殊需求,建立利于老年人身心、身体健康及生活、起居的舒适的居住区生活,相信关注随迁老人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第一作者单位: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二作者单位: 福建三松集团 第三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作者简介:
邹仁君 单位名称: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职位:主任工程师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42-01
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还需要根据幼儿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接触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还可以满足幼儿爱玩爱动的天性。适量的体育活动尤其对于幼儿园小班具有良好作用,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打消幼儿的新环境的陌生感,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后续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单一,缺乏趣味性,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户外体育活动的预期目的。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需要将游戏化活动积极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发掘户外活动内容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要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有效吸纳进入各项户外体育活动中,老师要注意挖掘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具有强烈游戏价值和乐趣的活动。在选择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时老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需要选择对应的活动内容。为了将游戏化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可以在具体的游戏环节通过各种道具以加强游戏化活动的真实性和生活性,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活动时,首先要将班上幼儿进行合理分配,找出对应的老鹰以及小鸡的扮演者,从而促使游戏化活动顺利开展。
2.结合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设计丰富的游戏环节
传统幼儿园的体育户外活动包括徒步、参观等,这些活动只是单纯的肢体活动,并没有相应的游戏内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往往属于被动领导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组织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体育活动内容设计各种游戏环节。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体育活动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几个小组,然后组织小组幼儿进行跳绳比赛,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班级内幼儿的感情,促使幼儿的心理、性格、人格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3.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需要加强老师的指导
幼儿年纪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外界的认知存在较大不足,因此他们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区分各种危险,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环节老师必须时刻严密关注班上幼儿的各项活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引导幼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意外,威胁到幼儿的身体健康。此外针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部分幼儿对于游戏规则不能严格遵守,此时老师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和指导,就会造成游戏活动的混乱失控,非但达不到有效的锻炼效果,还可能威胁到幼儿安全。因此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项游戏活动时,需要对游戏活动进行全程控制,维护游戏进行的各项秩序和规则,从而保证游戏环节的顺利开展,不但满足学生的游戏天性,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识,提高幼儿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促进幼儿在心智性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4.重建一个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
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为了将幼儿迅速引入游戏环节,老师要为幼儿教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在这种氛围的作用下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幼儿的参与热情,并帮助幼儿在具体的游戏环节感受到强烈乐趣。同时,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启发幼儿不断创新,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通过游戏的组织活动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的的自制力和自信心,确保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在活动体育活动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游戏内容为幼儿播放儿歌或者节奏明快的歌曲,这些歌曲或者儿歌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情绪以及热情,而且通过让幼儿伴着歌曲做游戏或者做运动,可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化,可以有效加强户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将幼儿迅速纳入各个活动环节,并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美苹.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 学苑教育, 2017(5):66-67.
一、营造乐于玩耍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搭建适宜的活动场地,激发活动兴趣
幼儿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对原有场地进行改造:设置谜道和不同标志,使幼儿能够按照走跑跳的要求走出来;利用旧轮胎搭建平衡木,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将闲置的花圃改造成多功能区,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进门的路上画上各种线条作为园区指路向导;门厅走廊悬挂小玩具,让幼儿拍打,发展上下肢动作;院墙壁上画上各种运动造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门厅四壁粘贴幼儿平时参与体育活动的剪影,每天来园时幼儿都竞相寻找自己的身影。
2. 创设区域运动环境,积极参与探索
根据幼儿身体活动的基本技能发展要求并结合园内场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园区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区(平衡区、球类区、钻爬区、投掷区等),同时提供不同的活动器材,让幼儿自主选择,进行自由分散活动。例如,在投掷区,幼儿利用草飞镖、布沙包练习;在钻爬区,利用草垫、纸盒手掌、蛇皮袋山洞练习;在跑跳区,幼儿用PVC棒摆放成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模仿跳练习。
二、丰富乐于学习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材,最大限度地利用乡土资源
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而体育器械则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器材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可以巧妙地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和其他活动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
1. 废物利用,弥补器械的不足
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留心收集废旧自然物品,用来制作体育活动器具,以弥补体育活动器材的不足。木头、竹子、草、蛇皮袋、纸盒等都是天然的运动材料,经过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加工制作,就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器材。这些材料制成的器材在体育活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易拉罐、竹子可以做行走的高跷;草圈可以用来滚动和跳跃;饮料瓶做可以成保龄球;将蛇皮袋套在身上,可以练习袋鼠跳;布条、可乐瓶可以用来做飞镖。
2. 共享乡土资源,家长助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例如,将渔网的四角拉起可以进行“拉鱼”的游戏,既能训练幼儿跑的动作,也可以使幼儿体验到家长劳作的不易。这些材料虽不精美,但却是幼儿所熟悉的,而且幼儿也特别喜欢家长做的玩具,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情感。
3. 本土化的民间体育游戏
在园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也是不错的方法。民间体育游戏对器材的要求相对要简单些,甚至不需要使用体育器械也能够开展活动。例如,在“占山头”游戏中,报纸是唯一的道具,把报纸从整张到一半再到四分之一,再逐渐变小,几个幼儿兴奋地围着单脚站立,体会着游戏的乐趣。“两人三足”游戏用到的活动道具也不多,只需要用绳子将脚绑住即可,待幼儿学会协调后,再逐渐加大难度,让其绕着障碍物或在平衡木上移动。
三、启发乐于成长的户外体育活动玩法,丰富园本课程的实践内容
1. 鼓励幼儿主动尝试,由高控制变为幼儿自主活动
教师在日常活动教学中,应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去尝试,弱化教师的控制力度。在大班“小猴探宝“的活动中,教师在布置好环境并交代规则后,并没有按照以往既定的过程来开展活动,而是让幼儿自行利用手中的布条拼放图像,尝试不同的跳法。通过此种方式,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每个幼儿都很开心,活动任务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
2. 关注活动中的幼儿,由走热闹到形成科学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创设出不同的游戏情境,并进行科学的活动指导。如在“小兔采蘑菇”活动时,教师在明确主题和游戏规则后,在活动中增加了情境,并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进行了分组,能力差的从轮胎上走过去,能力强的从梯子走过去,待幼儿能够大胆探索新的玩法后,再将小组合并。在此过程中,幼儿既掌握了各种技能,同时也感到了快乐与满足。
3. 体验多种玩法,在探索中获得乐趣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对器械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在教会幼儿一般玩法后,可以启发引导幼儿开发新玩法,而且一旦发现新的玩法,便让幼儿介绍给同伴,培养幼儿的互助和共享精神。例如,幼儿会发现草圈不仅可以当飞镖玩,还可以在地上滚着玩,这种一物多玩的形式,能让幼儿自由选择,结伴共玩,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主动权。
四、结束语
挖掘农村资源,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是教师从现实需要出发,立足幼儿园实际而开展的活动。同时,以游戏为主,开展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既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一、大班幼儿户外活动中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对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来说也是一样,需要有相关制度的支持。制度是一种标准,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其最低底线。因而幼儿园的一些教学活动必须有相关制度作为标准及保障,即使以后有事情发生,也会有章可循,有理可说。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祖国的发展尤为重要,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一切的基础,因而相关部门及领导应该重视幼儿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此保驾护航。而事实却是我国好多地方政府并未针对幼儿的户外活动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这使得幼儿的户外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开展幼儿户外活动必须有充分的资源,无论场地大小、设施建设及教师队伍都应该满足要求。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教学的教育教学资源比较贫乏,主要包括:首先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较小,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其次是场地类型不标准、不合格,幼儿园内常见的户外活动场地即为水泥地面和塑胶地面,类型比较单一,不多样,而且对幼儿的保护作用较弱,还有就是场地设计不科学;再者就是幼儿园户外场地的功能性较少,幼儿无法体验多项户外活动;户外活动的设施不够;幼儿园缺少专业的幼儿教师。
(三)家长重视不够
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并不都是幼儿园及老师的责任,家长应该具有积极性,积极配合幼儿园和教师一起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做出努力,努力提高孩子的户外活动质量,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但随着各地升学压力的不断升高,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此外,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参加各种兴趣班,相反,对于孩子的体育教育并不那么重视。在孩子的幼儿时期也如此,只有极少数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户外活动的开展,积极了解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让孩子在运动与学习中找到平衡点,有些做得比较好的家长,会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举行的户外活动,在节假日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其他的户外活动。幼儿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园及老师开展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家长对此寄予肯定,并配合学校的一些举措,才会使得学校和老师摆脱一切困难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教学。
家长对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不重视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受“重智轻体”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家长认为要从小紧抓他们的学习;其次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基本都会娇生惯养,尤其是在幼儿时期更是有求必应,他们会担心户外活动量一旦大了会累坏孩子,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家长对此都并不热衷,导致幼儿园及老师缩手缩脚,无法正常地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活动。
二、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解决策略
(一)开发丰富的活动资源
要很好地开展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首先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设施器材要适量,户外活动的场地的区域划分要科学合理,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器材适量即指数量要适当,种类也要适量,若数量、种类过少将无法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的需求,也会挫伤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而数量和种类不能过多,一是会造成浪费,占用太多空间,二是会使得幼儿难以选择,毕竟幼儿还小对所有事物都会充满好奇,都会想接触,从而无法达到户外活动的目的。
(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由于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有限,尤其是大班孩子,更不可能把时间都放在户外活动上,因此应该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和学校的教学教案是一样的,它是幼儿园一学期内要完成的任务,同样也使得幼儿园户外体育教学具体化,是老师安排户外活动的指南,学期结束,幼儿园及老师都应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思考下一阶段的新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科学、合理,以幼儿身心发展为依据。此外,还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幼儿的特点是不同的,对此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实施户外活动,大班幼儿对跳跃性的动作更偏爱,因而幼儿园可以组织竞赛性的跑跳活动。
(三)出台相关的制度标准
虽然国家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幼儿园的户外互动的开展,使得幼儿园有些标准可循,但这些规章制度并不具体,太笼统,缺少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评判的标准,幼儿的相关权益并未得到很好的维护。因此国家可以出台一些制度,制度的存在意味着执行力的存在,而一旦缺少制度,将难以管理、监督。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园领导、教师、幼儿家长的职责不明确,严重阻碍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为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户外活动;活动材料;活动方式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很多学者认为: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发展完善其个性,既锻炼了幼儿的机体能力,也使幼儿在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交流,培养了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活动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及本幼儿园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的户外活动。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户外活动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深入了解幼儿体格发育、生理机能和动作发展的规律,确保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每日幼儿户外活动。
2.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活动材料和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因此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如:摇摇马、跷跷板、足球、垒球、皮球、羽毛球等……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小班的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简单、可爱的玩具材料,如:投掷活动“喂小猪”,制作五颜六色的投掷纸球。或许一根彩条孩子也会玩得很开心。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新奇、刺激的。用各种废弃的布料制作投掷的沙包、利用报纸来制作接力棒、利用硬纸盒来制作投掷的飞碟、利用易拉罐制作高跷等等……
幼儿园也可以因地制宜,一些设施也可以依自然环境而设。在园里开辟种植地或沙池等;另外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开展木工、陶艺、沙雕创作、引水渠等活动,让孩子充分享受多样地户外活动。
3.合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活动场地,划分户外活动区域及区分活动内容
很多幼儿园场地狭小,导致教师不愿开展户外活动,因此幼儿园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现有的条件和设施进行改造,本着一切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目的,大胆创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以我园为例:1677平米的户外活动场地容纳全园孩子同时户外活动,我园便采用了设置户外活动区域的方式及区分活动内容来保证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将有限的场地分为:大型玩具区、攀岩区、跑跳区、钻爬区、秋千区、游泳活动区、沙池等供幼儿练习。
固定的活动区域避免了班级同时活动时不同项目之间的交叉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各个班级之间活动项目的重复开展;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率。以下是本幼儿园一园区的几个班级户外活动安排表:
幼儿户外活动安排对比表
幼儿园要做到每日开展户外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我园为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并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走、跑、跳、钻、投掷等基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积极开展幼儿的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中,我们教师要避免出现自由活动导致放任的现象。
4.重视教师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
教师在户外活动中除了要担任幼儿玩伴的角色,还要给幼儿以必要的指导。由于幼儿的能力水平和身体发展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这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教师的忽视、忽略,很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缺乏及时的关注而降低了对活动的兴趣。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动作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幼儿的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体验。
5.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户外活动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要有效结合
户外活动与主题课程既要做到相互融合,同时户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还应保证其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
幼儿的健康教育离不开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的户外活动同样也离不开各领域教育内容。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主题活动、教育活动与户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与锻炼融为一体,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例如:围绕“我长大了”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开展各种队列队形练习。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圈;中班:练习四路纵队方正;大班:变换队形走。户外活动既能够与主题相融合,同时又能进行身体动作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提高幼儿户外运动的兴趣,充分体现户外活动的价值。
6、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加减衣服。教师要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例如:有些孩子学习“跆拳道”就用脚踢,这太危险了,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同时也应注意把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引向正轨,如引导孩子用脚练习跨跳步等,孩子很乐意接受,这样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和培养孩子的个性。
幼儿户外活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应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户外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参考文献:
[1]何静.对加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7年06期
[2]董旭花.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规划[J];山东教育;2009年15期
[3]徐欣.赣州市幼儿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户外活动,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充分发挥户外活动设施教育作用
许多幼儿园在都有户外活动的基本场所及设施。在贴近自然、自主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或铺设碧绿松软的大草坪、或小巧玲珑的小木桥、回环曲折的假山洞、垂直矗立的攀岩等。让孩子们在接近社会、模拟自然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勇敢探索。但过去更多的是让幼儿在这些场所中没有目的地自由玩耍,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户外活动设施的教育作用,却没有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过。近年来,我们在组织开展户外主题活动中,结合课题研究,利用现有的户外活动设施,设计了各种体育主题游戏活动,不仅有效地发挥了活动的教育作用,并使户外活动充满了挑战性,更富于趣味性和游戏性。例如,我们在大班的主题活动“我的未来工作”中,设计了户外体育游戏“灾区救援”。让幼儿穿上消防服,走过“危桥” (浪桥),翻过“断墙” (攀岩),接着两人抬着“担架”,从“废墟” (桌椅布置的)中将“伤员” (大型布娃娃)救出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许多孩子走过了平日不敢走的浪桥,学到了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抬“伤员” 过“废墟” 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动作协调,不能碰痛“伤员” ,也不能让“伤员” 掉下来。这样,即增强了幼儿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完成救援任务的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灵活机智的体能技巧。
二、创新利用体育活动器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体育游戏器材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器材除了一些常规的用途之外,还可以变通利用,创造性地运用于各种户外活动。例如,除了把一个呼啦圈套在腰上转圈这一基本玩法外,还可以把一个个呼啦圈立在地上,让小朋友们练习钻“山洞”。主题活动的研究创设中,可以将许多的呼啦圈串联起来,圈成一个有许许多多圆洞的大“球”,让小班幼儿在“快乐的米老鼠”主题下的户外活动“米老鼠找妈妈”游戏中,戴着“米老鼠”头饰,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一种颜色的洞里钻进去,再从另一种颜色的洞钻出来,为爬的动作技能训练,可以变幻出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样。这样,不仅练习了孩子们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还使大家体会到,不参加体育锻炼,就会使身体变得笨重无比,导致活动起来不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做一个健康宝宝的希望。
再如,在大班“有趣的纸”主题户外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废弃的纸盒,进行了系列体育游戏活动。有的让幼儿穿上用旧鞋盒制成“大鞋子”扮成“大脚怪”,穿越障碍物;有的在大纸箱上剪出窗洞,套在幼儿身上,再将一个个纸箱串联起来,形成一列“火车”;还有的将多个大纸箱组合起来,内设障碍,形成一个有多个出口的“地道迷宫”等。各种游戏都充满童趣,大家玩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三,适当增加体育活动难度
为使全体幼儿更好地投身各种富有挑战性游戏,教师在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时,还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各个不同层次幼儿的能力水平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难易程度活动的选择,在充分保护每个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前提下,要鼓励有能力的幼儿面对困难,勇于进取,进一步挑战自我。例如,在大班主题系列户外活动“勇敢者之路”的“勇攀高峰”游戏中,可以为大家提供各种不同高度的小梯子。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仔细地观察幼儿们攀爬梯子时的反应与攀登梯子后的情况。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于一些在同一高度梯子上攀登多次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 “这个梯子你已爬多次了,并且爬得又快又好,你可以去爬爬更高一点的梯子啊!”对攀爬梯子时显得胆怯情形的幼儿则可以引导:“别害怕,眼睛朝上看。还有三级就到顶了。手抓牢,脚踩稳,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对能力较强,表现勇敢的幼儿则鼓励:“你已经能爬上最高的梯子了,你真棒!你还可以爬得更快些,时间更短些!”教师的激励与引导,可以不断地为孩子提出新的高度,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总结经验,提高运动水平,培养勇于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课程 游戏 幼儿 户外活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45-01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宗旨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我们需要通过六个支架的解读来解放孩子,读懂孩子,让孩子拥有自给自足的状态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场地和材料。让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开展各类大型户外区域活动就变得很重要了。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把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给孩子一个安全开放的场地和设施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太小了,不然会不够幼儿的活动的需要,在很小的空间里很容易造成拥堵的情况。而且有研究表明,越是小的空间越容易造成孩子的攻击。所以空间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好的。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游乐场,场地的设置都需要精心布置,更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的活动区域又可以是独立的,又可以是互动的整体的。各种固定原地的设施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放入一些山坡、树林、种植区域、玩水玩沙区域、大型攀爬运动区域、吊床休闲区域、自由涂鸦墙等。这些大型攀登架不仅给幼儿提供了锻炼体能的机会,而且给予了幼儿无限的挑战;山坡、沟壑、树林,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游戏想象,又具有原始生态性;充满童趣的玩水玩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可爱的木屋和拱桥,充满古味的磨盘、悠闲的吊床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2 给孩子一些丰富原生态的材料和工具
现在户外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原生态性,因为一味追求材料的精美和功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活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和孩子们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大量简易牢固、美观实用的体育玩具。如:大纸箱做成练习滚翻动作的坦克车,碎布头、海绵做成练习投掷用的多彩沙包、飞盘、花尾巴,易拉罐制做练习平衡能力的“小马蹄”,食用油桶做成适合大班练习投掷用的移动靶心,挂历纸、报纸制作的球杆、曲棍球等。
3 创设支持游戏的情境,加强对幼儿的指导
在户外区域活动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肯定并且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
教师应该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情境游戏。小班和中班应该给与一定的情境氛围,比如说:森林运动会、秋天收果子、城市搬运工等;大班可以不用情景支持活动了,利用竞赛的模式增加幼儿的荣誉感,比如说:攀爬比赛、堆城堡比赛、障碍赛等。
另外对于玩具的玩法给以幼儿一定的技术支持,鼓励幼儿玩出不一样的方法,比如说: 在玩轮胎时,改变以往幼儿只是单一推着玩的形式,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轮胎或堆成小山、或排成山洞和斜坡,使幼儿在活动中经常感知不同“轮胎山”的高度、坡度的变化,练习钻、爬、平衡时,都有新挑战、新体验,提高了幼儿灵活调节身体运动的能力。
4 给孩子一段自由充裕的时间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的交往不能只限于同班教师、幼儿之间,这种做法抑制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此,在组织户外活动时,要打破了班级界限,由几个班合作开展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范海霞,卢清.对幼儿区域活动中游戏精神的审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0):23.
[2]刘纯.幼儿园户外活动浅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