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教育实践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实践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实践论文

第1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特区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必须符合特区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以下问题:(1)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即心理的功能定位问题;(2)心理教育的内容;(3)心理教育的机制与机构建设问题;(4)心理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反馈。这些问题构成了心理教育模式构建的骨架。学校心理教育的教育功能一般有两种取向。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取向,是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取向;另一种是针对部分有心理困扰或障碍以及其他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的,是以保持和维护为取向的。这两个取向相互补充构成了现代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功能。但是,就特区中学而言,由于遴选机制的影响,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问题的比率以及心理发展偏离轨道的学生的比率相对较低,因此,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的目标上,为最大多数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构建学生心理教育模式还要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去影响、改变这些因素,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以潜隐或外现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消除这些因素的消极影响或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三者的协作运行系统。具体来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信息反馈,切实办好家长学校,改革和更新家长会教育的内容和观念;

2.树立素质教育观,全面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新的评价机制;

3.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努力开拓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之中;

5.改革课程设置,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学习策略教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6.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机构,融心理教育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7.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

8.树立大心理教育的观念,从各个角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化的整体素质。

要实现上述目标和落实措施,就必须有充足的教师资源和灵活、完善的教育和保障体系。为提高现有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的教育优势,极大地提高心理教育的成效和效益,我们制定了以心理指导中心为中心,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全面参与的心理指导教育体系的工作保障机制。

二、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及其运作

1.学校心理教育模式

依据以上分析和理论构思,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了显性心理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与隐性心理教育体系密切结合、协同运作的综合网络化心理教育模式。

2.心理教育模式各组分的职能与运作

(1)显性心理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显性心理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主要由心理指导中心和班主任以及部分科任教师组成。

心理指导中心是负责心理教育的主要机构,担负着调查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的任务,它从宏观上进行运作,并协助教师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中心理咨询室担负着进行个体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测评的职责。心理网站等宣传媒介负责宣传心理知识、扩大心理教育影响的主要任务,心理网站和心理咨询室结合进行网上咨询服务,为家庭、教师和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班主任则主要负责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教育。心理指导中心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进行学生心理测评掌握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将资料处理结果通报给班主任,为班主任实施教育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班主任和有关科任教师则将教育的结果和学生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质的问题反馈给心理指导中心,或请求中心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心理指导中心对班主任进行知识与实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巧和质量。

(2)隐性心理教育体系显性心理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为有效地实施心理教育提供了机构保证,但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隐性的作用因素,建设和充分发挥这些隐性因素的作用,对于弥补显性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的教育作用,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创造优良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各机构协作运行的整体优势,建立起了广泛的隐性心理教育体系。

在这个模式中,学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通过这些具体工作,既扩大了心理教育的影响,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赢得了各个部门的支持。为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创造了条件。

作为特区一所非寄宿式学校,学生在家学习与生活的时间相对比较多,因而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心理和整体素质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家长会议、班主任家访等途径向家长传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三、心理教育模式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调查研究

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采用的是遴选制(高中尤其明显),所以不同学校学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各校在进行心理教育活动时必须首先做好调查研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只有这样,心理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2.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心理是一个整体,包含个体多方面的素质、素养,心理教育必须树立这种大心理观,通过学校的各个部门采取综合化的举措,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

3.要注意选好工作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心理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坚持教育的原则,另一方面还要从现实出发,

选好工作的突破口,解决好学生的阶段性心理发展问题。如开学初的新生适应问题,学期末的考试心理、考试技巧训练等。

4.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保障体系

第2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泛化的特点,而正是这种特点,也造成了社会环境越复杂,则高校思政教育难度越大的现象。则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也越大。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决定的,随着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信息化,使得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减少,,反而社会矛盾更加的激化。而正是这种社会矛盾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也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身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思政教育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当重视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以及社会信息的泛滥,都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取舍能力,需要进行强化。而现今许多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已经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原本的价值观念出现模糊,并由此迷失自我的现象,这些都是对思政教育的严峻挑战。

二、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的途径

2.1社会实践中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

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汇总病不能离开“人造环境”,而“人造环境”也正是学生将来或许所能面临社会环境的客观再现。并通过了有意识的选择和改造,使得社会实践有目的、有计划、有辅导。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的选择、分析和反思的过程,并且社会环境在向“人造环境”转换的过程中,也脱离了以往环境印象的泛化倾向和模糊性。

2.2社会实践推进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社会实践能够将环境影响导向与教育目标相同的方向,并有效的解决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而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并让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知道的思政教育活动,能够充分利用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社会实践能有效的解决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情况

第3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1.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生在蜜罐里,长在红旗下”,从小生活在家庭、学校营造的良好环境中,对国家的真实国情缺乏了解。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对我国发展的真实现状有最直观的了解,让他们能够真正有所想、有所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

1.2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所谓社会实践,就是将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来检验、发现自身理论学习的不足之处,用实践来指导理论的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逐步加快,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而社会的快速变化对大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教科书的更新会远远滞后于社会的需求,这导致学生刚学到的有些知识在他们离开校门的时候就已经落伍,这就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验证自己的所学,并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在社会中更新自身的知识。[3]

1.3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一直备受呵护,家庭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室环境,从小到大很少遇到挫折,这导致他们平日里自视甚高,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显示出信心不足、垂头丧气。因此,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成为如今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症状,这些学生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经常会难以适应社会的环境。而社会实践就为他们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社会实践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还让他们在实践的挫折与困难中逐渐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使其毕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

1.4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时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时候不是独立的,需要在一个团队中与其他成员去共同努力协作完成任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到每个人的优点及其对团队的价值所在,了解到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了解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其中逐渐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与同事的关系、与指导老师等的关系。通过团队学习,大学生会树立应有的责任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素。

1.5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匹配这两方面。[4]择业观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匮乏,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处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理性、更长远的择业观。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集中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个性特长等方面。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对更早的知道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他们能够较早地针对企业要求拓展自身素质,在将来的就业中占取先机。

2.当前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和各个高校的努力下,社会实践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越来越贴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老师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实践只不过就是学校交代的一项没有多大意义的工作,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应有的指导。而部分学生则不知道社会实践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去参加社会实践只是浪费时间,经常随便找个单位盖章敷衍了事。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社会实践在好多学校和学生那里失去了其原来的价值,而成为一个应付的差事。

2.2学校与企业的脱节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学校主要进行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而企业则更注重工程应用技术的开发;学校注重学生的培养,而企业则更注重其生产秩序和生产任务。这些差别导致在大学生实践安排的时候学校难以与企业寻找到共同点,实践工作难以推行下去。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实践工作的一些建议

3.1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工作重要性的教育

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老师和学生明白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总根本上转变认识和态度,强化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参加的方式由被动的应付进行转变为主动的争取参与。只有师生在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态度上转变,才能切实有效地将社会实践工作推行下去,社会实践工作才能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3.2要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

要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制度化、有序化地进行。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配合协作进行。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要认识到大学生在企业实践对企业带来的好处。通过“官产学”共同协作,逐步建立起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

3.3学校要明确其定位并合理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第4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园虽然不少,但有固定编制的教师少,大多数是聘请教师,她们常常说走就走,园方对其缺少约束力,导致教师变动频繁,从而影响正常教学。

二是教师待遇比较低。这里主要是指聘请教师,她们无论在经济或地位上都很难与有"编"教师相比,这也将影响她们的敬业精神。

三是教师考核不到位。部分幼儿园由于聘用合同的不完善或教师考核措施的不到位,导致一些教师不服从领导或不重视教学的现象发生。

四是"无证上岗"者居多。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教师应经过相关培训或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从事幼教事业。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属"无证上岗",这也说明这部分教师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上岗资格还需认证。

幼儿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克服以上诸多问题,尚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认真学习宣传《条例》、《规程》,树立依法治教(园)的观念

《条例》和《规程》是举办、管理和评估幼儿教育的基本依据,要通过广泛宣传,使法规在实施中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幼儿园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园长、教师、工作人员等,都要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搞好《条例》和《规程》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任务,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保育、教育的工作目标,有关的规章制度,法律责任等,树立依法治教(园)、依法办事的观念。

二、端正办园指导思想,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当前,不少幼儿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教育、轻保育,重教学、轻游戏等现象,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实施《条例》、《规程》,要从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入手,让有关人员明确幼儿园必须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让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5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

目前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零散,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与探讨,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实践性知识的形式

学者们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即可言传的、能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缄默理论)和无意识的(内隐理论)。笔者倾向于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划分为可言传的、难以言传的两类,其中难以言传的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下意识且难以言传的。作如此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认识论的考虑。人的意识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只要存在着实践性知识,那么不管是在当时、还是过后,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它迟早都会被意识到,并通过语言、行动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真正无意识的知识是无法被感知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无意识和缄默性只会让我们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

可言传的实践性知识,即所谓的显性知识。它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描述和解释,包括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和对一些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技巧的说明。这种实践性知识的表述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律,界定较为明确,并易为现象所证实或证伪。它在实践中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可以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

难以言传的知识,即所谓的缄默知识。可以将难以言传的知识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我们能意识到这类知识的存在,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些经过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挖掘和表达出来。例如每个人都体验过愁的滋味,可是却无法对此进行具体描述,而少数杰出的文学家却做到了这一点。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先写花已尽,泪先流,倦梳头,事事休;继而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但再接下来却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就把一种难以言传的愁绪表现得极为具体和形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难以言传的知识中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上。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

其二,下意识的且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除了能被主体意识到的以外,还有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主体行动的知识。这种知识有的表现为熟练技巧,这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习得的;有的表现为顿悟、直觉与醍醐灌顶,看似无意识,实际上是以个人以前所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在《默会维度》一书中,波兰尼讨论了关于阁下知觉的实验。在实验中,实验对象被示以大量的无意义的音节,在给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节之后,就实施一个电击。不久,实验对象就显示出这样一种征象,即当他看到那些“电击音节”时,就预期电击会到来。显然,他已经知道如何来预期电击的到来,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被问及是凭什么来预期电击时,他却难以明确地指认是什么使他能够做出这样的预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现象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而导致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多,但恰恰是这类知识能更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事实上,尽管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耳熟能详,但他们原有的隐性教育观念却能更深地支配教师的行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

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实现某种特定的分析,但由于信息传导的串行性加工和平行性加工,使不同脑区的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联系。任何加工过程,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感觉过程,也非仅定位于少数脑区,而是多个脑区协调活动的庞大功能系统所产生的集合场效应。实践性知识是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而习得的。一般而言,内隐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动加工过程,这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并会形成一定的积累效应,是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形成的基础。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而外显学习则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控制加工过程,是通过严格的意志控制来进行的,结果就以有意识的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表现为一些可陈述的知识。尽管形成机制各不相同,但内隐的自动化加工与外显的控制性加工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由控制向自动化的转化中,练习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过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但它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外显学习是在不断地对新知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同化的过程是指新知能够被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知识发生量的扩大;顺应的过程则是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不相容,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调整以后的知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相比而言,外显学习习得的更多的是显性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内隐学习更多地是在动态的“建构——解构——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实践性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即SECI模型)可以用来对此进行描述。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师徒制中,经过师傅的示范和传授,徒弟可以学到相关工作中重要的技术与诀窍,这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递并得以延续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传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公开化——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未经编码的经验转化为可编码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内容,并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公开化的过程扩大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播空间。

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以专业知识的形式进行传递,零星的显性实践性知识组成知识体系。这种综合也许并未扩展现有的实践性知识,但却对实践性知识进行了归纳与整理,能大大提高对实践性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正如系统论所揭示的:要素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系统效应”远远大于要素的叠加之和。

内在化——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它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显性实践性知识内化为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拓宽、重构自身的隐性实践性知识。隐性知识又将开始新的、在更高起点上的转化,使实践性知识呈螺旋上升态势。

以上四种模式是相互转化的。以教师的校本学习为例,专家教师通过观摩交流活动将教学心得(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传递给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将收获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在学校内部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在汲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的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经历了从隐性一显性一隐性这种循环转化的过程,教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专业成长与进步。需说明的是,公开化和内在化的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得以增加的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都要求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如果丧失了人的主动性,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与深化显然将会成为空谈。

四、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个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动机水平。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及职业发展动机是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目标明确的教师,自然会投人更多的精力于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乐此不疲。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么他对待工作就会应付了事。当然,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既需要有激励教师深入钻研的内部动机,也要有外界刺激产生的外部因素。但无论是何种动机,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维持教师的职业发展。

(2)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在于所学内容是否能成功地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将很难敏锐地感知到新的实践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前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不兼容的情况下。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个人化的“教学理论”,这既是教学工作的有利资源,也可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沉重包袱。

(3)自我反思意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反思既是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特定情景下对特定问题的应对,虽然合乎目的,但仍存在着对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必要,需要运用反思手段加以理性分析。其次,实践性知识有处于显性状态的,但绝大部分处于隐性状态。能否了解或能够了解多少不易于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取决于个体对这种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而反思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

(4)自觉的理论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践的反思与回顾,还需要自觉运用理论的武器对实践性知识进行深挖。教师面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广泛地涉猎各种理论,成为一个杂家,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5)人际交往。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必定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教师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探讨,将会有力地促进实践性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当然,作为个体的教师也处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也在影响着教师,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反思与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外部因素

第6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医学人文是当代医学的重要主题,医学人文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为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减轻人的疾病痛苦、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这一切不仅需要医学人文教育的强力支撑,更是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认识、激励、文化、享用等功能紧密相关。

1.1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在促进个体人生逐渐完善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效用。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的旨在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性的教育,这是从宏观维度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注解说明。实际上,医学人文教育还是一种倾向于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完善人格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对于医学生而言,要参与到医疗实践的现实生活中去,就必须具备医疗实践活动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执业方式以及高尚的人格和各种先进的医学理念等。医学人文教育恰恰在传授给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因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内化现代医学价值观念体系和医学中的各种规范体系,而且还能够帮助医学生完善自我观念,能正确认识和协调发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在自觉遵循社会结构中为其设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人生完善,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功能的最终体现。

1.2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通过自身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反映当下医学中的人文现象、人文属性和人文活动,还具有对当下医学的设想以及医学未来的认识,体现出极强的预见性。因此,没有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既不可能对诸如医学与社会为什么需要医学人文、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之类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更不可能实现对诸如医学人文观念、医学人文价值、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等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就医学而言,若医生忽视病人的价值、不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的目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医学。”而医学人文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则是涌动在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之中的血脉,是贯通其间并发挥灵魂作用的精神内核。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不仅是要澄明当下的医学本质、医学目的以及医学的价值,还要为医学生、医务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南。

1.3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有效传承人类现有的医学人文知识,还能有效实现对医学人文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医学人文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数医学人在为医学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奉献中所留下的智慧和经验结晶。因此,从医学人文知识的产生来看,医学人文知识对医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客观的间接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文知识既不可能在医学生的自身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出来,更不可能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延续,而只能是在对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中实现其传承和发展。此外,教育在适应现实的同时还孕育着对现实的超越,《学会生存》指出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决定了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包括医学人文教育必然具有超越的本性。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对既有医学人文知识进行的批判、筛选、建构、交流、融合,无疑既是医学人文教育超越本性的现实表现,也是一种医学人文知识再创造与不断更新的过程。

1.4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所谓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能使医学生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并在实现这种需要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形成了个体的一定的医学人文素养,这种凝聚于个体自身的医学人文素养,一方面具有它的工具性价值,它使医学生、医务人员理解并掌握了现实层面必要的医患沟通技能、医学法规、伦理准则等人文要求,从而为和谐医患关系建构提供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这种个体的医学人文素养还具有一种本体性价值,即是说,每一个医学生、医务人员个体所形成的医学人文素养本身就具有满足其某种需要之价值。由于每一个体都内在地把医学人文素养的生成确定为自身的一种合理需求,医学人文教育恰恰能够实现和满足个体的这种合理需求。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就根源于它能为个体医学人文素养生成的这种内在需求的本体性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提供根本保证。

1.5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作为社会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激发个体向善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使社会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进一步符合人性化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无可奈何地面对着价值混乱、权力腐败、市场扭曲、司法不公,人性淹没于金钱、物欲横流的浪潮之中时431,医学人文教育则不仅能从实然状态向个体昭示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以及明确的行为规范,而且还从应然状态对个体给予规范和期待。如果医学人文教育应然状态的规范和期待符合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能引导和激励个体的历史主动性和社会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整体价值和终极目标。

2实践路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

在一个技术理性主义与经济实利主义双重取向十分喧嚣且相互支撑、相互攀援的时代,经济中心与人文边缘几乎同时发生并与时俱进。为此,医学人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对医学发展的价值引领并获得应有尊重,就必须综合采取多种举措,促成其自身功能的极大实现。

2.1建构科学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医学人文学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学科群,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医学人文的学科建设不仅直接关乎到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却还存在着“学科不健全、学科发展基础薄弱、课程体系缺乏系统设计”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科学化建设,要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机制,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学科建设沿着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2.2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贯通融合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都是医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应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医学臻于至善终极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当前的医学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医学轻人文的工具性教育倾向。实际上,如果“医学人文脱离了医学科学,则流为空谈,而医学科学如果失去了医学人文,则成为没有灵魂的医学。”这就要求从事医学人文课程与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各自的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渗透融合,从而促成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2.3尊重并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价值优先性问题上,人较之于物具有价值排序上的优先性,因为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实践性的品格。”由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单元性载体是个人,因此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及其主观努力在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便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必须尊重医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调动医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在充分感受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无限人文气韵的同时,愉悦地在医学人文的精神家园中实现诗意的栖居。

2.4重视并加强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的医学人文观对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医学人文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因此,为确保医学人文教育沿着合乎其自身规律方向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正确的医学人文观教育,这其中尤应重视和加强以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权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抓住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克服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涉及面过广、过宽的不足,就能更集中地强化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和维护生命健康权的人文理念,并以这种理念来破解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第7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关键词:花椒育苗关键措施

**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大发展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全县已建成生态经济兼用型花椒树种面积达6.90万亩,截至2004年底,花椒栽培面积达20.60万亩,年总产量246万千克,产值2460万元,现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之一。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大红袍”、“**1号”以其粒大、色艳、皮厚、味浓香而畅销省内外。**1号花椒种籽2002年被确定为省林木良种,正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但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在发展花椒生产中,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干旱年份,花椒育苗出苗率低于50%,有的甚至更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出苗率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二是降雨正常年份,花椒出苗率高,但会出现留床苗木数量偏多,每亩达5~6万株,苗木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壮苗率的下降,据调查,达不到国家造林苗木标准要求、质量差的弱苗数量接近1/2,苗木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造林成活率的下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为了提高花椒育苗的出苗率和壮苗率,实现全苗壮苗的目的,现将花椒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优质种子

种子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育苗的成效,而且关系到花椒一生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因此,选用花椒种子首先要注意品种选择,还要注意母树的选择、种子的采集、贮藏等相应的技术要求。

花椒育苗采种,要选择当地生长优良的母树作为采种树。优良母树指的是生长地势向阳、树体健壮、品种纯正、品质优良、无病虫害、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结实多的8~10年生盛果期花椒树。适时采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过早过晚采种都不适宜。过早采种,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发芽率低,苗木质量差;过晚采种,种子易脱落,给采种带来困难。所以花椒采种时间首先要掌握好种子成熟期,成熟种子果实外皮呈紫红色,内部皮为蓝色。采种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采回后在土场或竹篮(器)内晾晒,切忌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曝晒,以防灼伤种胚而降低发芽率。当果皮开裂,种子脱出后,除去杂质,晾干后备用。

二、种子处理

采集或购回的优质种子不宜久置,以避免种子表面油脂层因发热而霉变,降低发芽率。同时,花椒种壳坚硬,油脂多,不透水,发芽较为困难,因及时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先用水选法剔出秕粒,再将选出的饱满种子置于缸中,加水至淹没种子为宜,并加入洗衣粉或食用碱面(种子与洗衣粉或食用碱面的重量比为100:0.20),用扫帚把捣成糊状,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手进行揉搓,直至种子为灰褐色,出现麻点,清水冲洗6~7遍,直至清澈后,捞出阴干,并不断翻搅,待干后,用细黄绵土或草木灰拌种(种子与黄绵土或草木灰的体积比为2:1),装袋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待播。春播种子需在第2年春季将土或草木灰筛去后,一是用开水烫种:即将种子放在沸水中(种子与沸水的重量比为1:2)急搅2~3min,再换温水浸泡2~4h,湿放一昼夜催芽,带少数种子开裂时,即可播种;二是湿灰处理,即先将草木灰加水潮湿,用手捏能成团不滴水为宜,然后加入种子(种子与草木灰的体积比为1:2)堆放,每天搅拌1次,10~15d后,带灰播种。

三、育苗

3.1苗圃地选择在山地育苗,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平坦地或5度以内的缓坡地;在川地育苗,要选择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1.50m以下,无重茬、无地下害虫或病菌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土的地方。

3.2播前准备选好苗圃地后,结合施基肥,要求做到“三耕三耙”,疏松土壤,平整地面,要求地内无根茬、无杂草、无塑料袋、无石块。第1遍深耕应在40cm以上,有利根系深扎;第2遍应先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亩、磷酸二氢钾20~30kg/亩、磷肥30~40kg/亩,深度20~30cm,犁后耙平,然后作苗床(苗床长宽因地而异);第3遍使用硫酸铜,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和危害,一般每亩1.50~2kg,先用开水溶解后,加水稀释,再用喷雾器喷洒整个苗床,然后深翻,深度10~20cm,把肥料翻入根系生长的土壤中,再用铁耙将小土块耙出作埂,以便出苗。

3.3播种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以秋播为主。春播在土壤解冻后的四月中下旬(农历“谷雨”前后)进行。秋播在晚秋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播的种子经过冬季的冷冻锻炼,第2年出苗早、扎根早、出苗整齐,还可增强抗旱耐寒能力。:

根据实际经验,由于种子采摘、晾晒及播种质量诸因素的影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水选种以15~20kg/亩为宜。播种多采用条播方法,行距20~25cm,播幅宽5~10cm,播种沟深3~5cm,开沟后,沟底要平、撒种要均匀,覆土1cm左右(切忌过厚),覆土后沿播种行踩实,再灌冬水,然后要进行覆沙,覆沙量一般6~7m3/亩为宜,覆沙厚度为1.50cm左右,以提高出苗率。并洒毒诱饵,以防鼠兔害。同时,在春季出苗期切忌灌水,以免土壤板结,降低地温,影响发芽率。无灌溉条件的地方,播后用牛、驴粪覆盖,上面撒一些细土,有利于保墒,保证出苗。

四、播种后的管理

4.1除草间苗

春季出苗后,当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间苗,将弱小苗、病苗、丛生苗除去,当幼苗长到10cm左右进行第2次间苗,去弱留壮、去小留大,每隔3~4cm留1株,有利于壮苗率的提高,当年每亩就能培育出3~3.50万株,苗高50~80cm的优质壮苗。每次结合间苗进行除草。

4.2施肥、灌水

主要是进行土壤追肥,追肥2-3次,一般在7月中旬前结合降雨前后或过干旱时浇水进行,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在前期正是苗木生长旺盛时期,每亩每次施尿素或硝铵10~15kg。施肥时,应沿播种行进行,如叶面上有肥料颗粒,应及时处理,以免灼伤叶面,并结合松土,将肥料翻入土中。苗地过干浇灌时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6时后进行,用跑马水灌溉,以免漫灌而导致土温过低,不利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根外追肥,宜在早、晚进行叶面喷施,利于壮苗,在7月中旬前,用0.30%~0.50%尿素,一般3~4次,7月中旬后用0.30%~0.50%的磷酸二氢钾,一般2~3次。

4.3病虫害防治

花椒苗期主要有蚜虫和花椒凤蝶危害叶片,要及时防治。

第8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通过邀请党校老师做专题报告、收看“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组织科室中层干部到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加强职工的正面思想教育。印发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学习计划、工作日程推进表,建全组织领导机构,开辟学习园地,并以宣传橱窗、LED为平台,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狠抓医疗业务内涵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抓业务学习与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和在院内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三基三严”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医护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二是抓医疗文书书写与质量管理。医院各职管科室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业务查房制度,全面督导医护病历书写质量。通过检查督导,有效提高了病历书写合格率。三是抓特色专科与医疗安全。认真抓好专科专病内涵建设,按照专科专病建设标准,不断增加病材积累,装备医疗设备,完善技术资料,上报验收报告。四是抓科研课题与新技术项目。为了促进业务技术的提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三、抓好医院规范化建设,为二甲医院复审奠定基础

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突出抓好医院规范化建设工作,印发专门文件,健全组织机构,把二级中医医院规范化建设标准中的有关任务指标全部分解到各个科室,做到任务到科、责任到人,齐抓共管,扎实推进。主管科室对照考核细则,深入一线检查督促,把在检查中存在的9大问题疏理分类,立行立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力争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四、加强门诊医疗管理,增加病人就诊人次

首先,扩大业务用房,增加业务科室,调整科室布局。其次,聘请在社会上知名度高、业务能力强的四名退休老中医坐诊,使门诊坐诊医师中,副高级及以上的专家达7人之多,把高职称的业务专家与骨干充实到门诊一线,让病人真正能够得到名医的诊疗。最后,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服务广大病人。

五、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坚持服务临床一线

第9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科; 理论与实践; 学术评价; 思维方式; 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郑确辉(1958—),男,广东恩平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E-mail:。

一、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常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理论空洞”的抱怨。教育技术实践对教育技术理论仍然有“距离感”。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有力的干预,教育技术理论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发生的种种教育技术实践现象,说得多,做得少,存在着概念化、空泛化、形式化等弱点。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在期刊杂志上秀一秀就销声匿迹了,“很多研究成果昙花一现”。[1]许多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实践工作提出的种种解决方案常被教育技术一线的教师、工作者和决策者或束之高阁,或充耳不闻,或敬而远之。由于很多文章或太晦涩,或太抽象,或太理论,致使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同志觉得这样的理论研究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 “不能完整地理解、解释与指导教育生活”,最终不再关注。[2] 布迪厄称研究者的这种状态为“学究谬误”,马克思则称之为“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3]其重要原因是,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没有正确地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复杂。

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是理论的本质和功能。而实践的作用则是将这个理论付诸具体的社会实践以达到社会实现并检验这个社会实现,然后实践又反过来不断深化和完善理论并促进理论向前发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互动中实现的。因此,不管是理论对于实践还是实践之于理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有着难以分割的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所以,二者之间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是它们的本质。而就这一本质来说,它们之间相互脱节或者脱离是不合逻辑的,也是不可思议的。[4]我们知道,教育技术学科包含了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设计开发等三大层次。基础理论为应用理论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应用理论是基础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产生效果,具有可操作性。技术设计与开发研究是把应用理论发展成为实际使用的形式,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有限的范围。评价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准通常是看其是否提供了原理或理论,评价教育技术应用理论研究的标准通常是看其是否提供了针对教育技术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性、应用性的指导方案。而评价教育技术设计开发研究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提供技术或技巧。它们各自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就逻辑关系而言,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是根据原理提出的。黑格尔曾说过,人类若有导师的话,那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是因为他们叙说的是关于思维、关于世界运行这样一些问题的根本原理。亚里士多德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是发现式、原理性的。亚里士多德最早创立的思维科学,是包括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在内的各门学问的学者都会遵循的理论;牛顿的力学原理,搞工程、机械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去运用;没有一项电子技术不是在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指导下完成的。电脑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而层出不穷的电脑技术都是在图灵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基础理论、原理都是指导应用理论研究的,是关于“是什么”的研究指引着“应该怎样做”的研究。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但这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存在,因为它作为学科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5]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也可以称为“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等问题。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对教育技术的具体工作和具体实践活动进行直接描述,而是对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理论抽象,寻找其中的决定因素和内在规律。其一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目的和历史任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思想发展史、学科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教育技术的属性与特征;教育技术的整体功能与作用以及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教育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技术领域内新现象、新事实、新理论的探讨;对国际教育技术的比较;对教育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及最基本的问题,寻找其本质规律,达到这些目的,就可以对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下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同时也可以对教育技术事业的未来走向作出有一定科学依据而非盲目的预测。尽管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并非直接与教育技术实践发生关系,但却是教育技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基础理论能够对实践产生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取决于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取决于基础理论问题的局部突破带动学理的整体建构。 [6]

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是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其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是由普遍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研究方向是下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技术的应用是不能直接产生科学理论的,理论的科学应用同样也不会直接产生技术构思。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作为依靠,但这种依靠不是“运用”,即使是“创造性运用”也不行。科学理论只是为技术指明前进的方向,理论只有通过哪怕是最原始的手工技术才能干预实践。因此,较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尤其是技术设计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也可以说,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是应实践的呼唤、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由于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立足于实践并与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样,说理论脱离实践尤其是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脱离实践就显得不合逻辑了。

二、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

基础理论研究也好,应用理论研究也好,技术设计开发研究也好,应该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但为什么又会产生理论脱离实践这样的说法呢?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比较主要的。

一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仍然处于初级状态,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层次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1983年,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建立,而在1993年才确立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只有约20年的历史,仍处于弱冠之年。因此,它的学科建设因时间短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完善。这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还没有建立一个由基础理论体系、应用理论体系和技术设计开发体系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另外,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研究队伍和从事教育技术事业的一线实践教师、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学科性质在观念上、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即认为教育技术学科既然是应用型学科就可以忽略基础理论,甚至应用理论也可以忽略。教育教学一线及有关实践部门的一些研究成果多半仍停留在经验层次、技术层次的描述,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又多半偏重于思辩和抽象,缺乏实证性研究。这三部分研究处于相互游离状态,主要因为三者之间缺乏中间层次的过渡性研究。这样一来,使得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层次不分,混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以来习惯局限于经验、技术层次描述和总结的人并不能理解基础理论研究的抽象性,只是简单套用应用理论研究,甚至是用技术设计开发研究的标准去评价基础理论研究,这就使他们觉得“理论脱离实践”了。[7]

二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着学术浮躁现象。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过程中,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引进移植国外的学术思想和其他领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开展多学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工作,必须对相关理论及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必须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术作风和宁静致远的心境从事学术研究,才有可能做好这个工作,才有可能做出成效。近年来学术浮躁风气也影响了教育技术研究界,出现了热衷于照搬其他学科的新名词、新概念的现象。这些功利化倾向明显的心态及用炒作新闻的手法开展的所谓“研究”极少甚至没有科学价值,更不要说能够形成具有指导实践的学科理论体系了。若要求此类“研究”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则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可见,“理论脱离实践”的说法并非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部分在一线的同志没有分清真伪,将假学术混同于真学术,模糊了这两者的基本界限所导致的。[8]

三是学术评价存在着一些误区。一般来说,一门学科只有形成了成熟的、系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之后,才有可能具有指导实践的整体学术功能。而在此之前,即在理论研究的初期阶段,不管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技术设计开发研究,都需要必要的准备与洗礼,也就是说需要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碰撞、融合和同构。诚如波普尔所言,知识的增长完全依赖于见解不一;需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让学者在辽阔的学术大地上自由驰骋,在浩瀚的学术天空上自由翱翔,只有完成了这一过程,成熟的、系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才能形成。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有的观点退出了学术舞台,有的则融合进其他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对促进学术发展和学科的成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学术启迪作用,但这些观点则鲜有指导社会实践的实际作用。由此可见,那些一开始就要求学术研究具有指导实践作用的意见和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既不利于学科建设,也会误导实践。

四是应用理论没有与具体实践领域相适切。应用理论严格意义上应分为两大部分:一般性应用理论和专门性应用理论。对于性质相同的不同实践领域来说,一般性应用理论对它们具有普遍理论指导作用。而对于某一具体实践领域的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形成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技术设计开发方法则是专门性应用理论的任务。由此可见,专门性应用理论并不具备普遍性的指导作用,若把它错用到不合适的领域和问题上,必然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而这种情况才真的是“理论脱离实践”。 [9]

五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出现“繁荣”与“落后”并存的局面。这里所说的“繁荣”并非是指包括研究队伍和文献在内的质量上的“繁荣”,而是指包括这两者在内的数量上的“繁荣”;“落后”也并非是指数量上的“落后”,而是指质量上的差强人意。虽然现时人人都可以杜撰一本专著,建立一个体系,发表几篇论文,完成几个课题,但教育技术理论仍然没有多大发展。可以说,论著、体系非常壮观。造成这种外强中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所谓“流派”的研究现象。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由于存在着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于是形成了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的各种“流派”。毫无疑问,在理论研究领域若真的能够形成百家争鸣的各种健康“流派”,倒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定能为理论研究作出贡献。非常难得的是,这样的“流派”也确实存在于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领域里。但也有一些糟糕的情况,出现你扯“一面大旗”,我占“两个山头”,你弄一、二个系列,我来三、四套丛书,你印出“概论”,我刊行“通论”,他出版“试论”、“又论”、“再论”,还有的执着于抽象概念的辨析,喜欢炒作新概念、新名词,热衷展望新的发展方向,当然这可能对学术争鸣与理论的发展有利,但也有相当部分是 “胡论”、“乱论”、“文字游戏”及“低水平重复”,这些令严肃的学术人深恶痛绝的行为混迹其中,当然更难以指导实践。[10]

六是对教育技术实践的理解存在模糊现象。过去人们把教育技术的连串教育行为、习惯性反应等活动都当作是教育技术实践,这是不够科学的。教育技术实践不是纯感性、无目的的活动,而是在一定教育观念或理论引导下的、系统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教育行动,教育技术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人在实践中是会产生观念,吸收理念的。因此,在教育技术实践的背后都藏着一定的教育技术观念,并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实践的走向,教育技术理论总是关联着教育技术实践。“向实践性”是教育技术理论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走向教育技术实践,回归教育技术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理论不可能脱离教育技术实践,而过去人们所理解的教育技术行为、活动等并不等于是教育技术实践,尽管它们含有其成分。[11]

七是教育技术理论存在着对教育技术实践过度关联的现象。教育技术理论形成的很多创新想法可以提高实践者的认识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新理论、新观念的引导下开展新实践、新探索,从而推进教育技术改革的新局面、新形势。但在过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对教育技术实践进行全面的、无微不至的指导,对实践者的教育活动细节也进行了精细设计,以至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指导异化成为理论训导、征服的过程。实际上,理论所能做的是对实践者的“灵性”和“悟性”的点拨,要遵循“方法论上的提醒”原则,即在具体的研究中,保持对所使用方法的适用范围,在研究中避免各种彼此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倾向,[12] 即“点到即止”、“抛砖引玉”。把理论当作一种警语、一种提醒,这有助于实践者“厘清”问题,[13]有助于实践者对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感悟和体认。若还要进一步对实践者“手把手”地指导,具体到实践者应该怎么做的方案设计层次就会吃力不讨好,理论就会从实践的帮助者变成实践的扼杀者,造成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后果。[14]

三、提高理论水平需要形成合力

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有其自身特点的时代,其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从理性和客观上迫切需要理论发展,但同时在感性和主观上骚动不安,社会普遍存在着精神层面的浮躁心理。这表现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就是在功利意识的驱动下重应用理论研究,尤其是技术设计开发研究,而轻基础理论研究,往往还会否定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统一严密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是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设计开发等三大方面共同建构起来的,它们既相对独立而又不可分割。他们的建设、发展与完善是相互以对方为依据、基础和条件的。应用理论研究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求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发展,而技术设计开发研究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求应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发展。要解决人们在应用理论层面的困惑和问题,解决之匙不是在应用理论层面寻找,而应在基础理论层面全面准确把握相关本质和规律;要解决人们在技术开发层面的困惑和问题,解决之匙不是在技术设计开发层面寻找,而应在应用理论层面准确把握相关本质和规律。可以说,抛开基础理论研究的应用理论研究是一种盲目的空忙,抛开应用理论研究的技术设计开发研究也是一种盲目的空忙,即使一时有效,也终非长久之计,很难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因此,对于研究者来说,要想取得开展应用理论研究的学术功力,则必须具有对基础理论的相当把握,而要想取得开展技术设计开发研究的功力,则必须具有对应用理论的相当把握。而对于一门应用学科来说,要想开展相应的应用理论建设工作,首先需要具有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建设工作;要想开展相应的技术设计开发理论建设工作,则首先需要具有深入系统的应用理论建设工作,否则就会在教育技术实践所提出的现实问题面前束手无策。[15]

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相联系是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走极端。教育技术理论当然要密切联系教育技术实践,要科学地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但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教育技术实践,不应搞成可直接交给实践者去实施的处方型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理论若是变成这样,就是对教育技术实践的侵权,因为这不属于教育技术理论的职责范围。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指导不应“天衣无缝”,而应留有余地,教育技术理论的不严密性有助于为教育技术实践留下充足的发挥空间。教育技术实践需要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但教育技术实践不能把教育技术理论当教条,亦步亦趋,而应对教育技术理论有所偏离、发挥,这样更加有助于实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双赢。离开实践沃土的教育技术理论会枯竭,教育技术实践离开教育技术理论同样也会枯竭。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度,应有合适的张力。不是用教育技术理论去框定教育技术实践,任意摆弄教育技术实践。任何超越这种适度的行为都会造成教育技术理论的越权越位,因为教育技术理论无论如何都难以直接改善教育技术实践本身,只能影响实践者本人;也不是撇开教育技术理论的行为及活动,因为这不属于教育技术实践,任何超越这种限度的行为都会造成教育技术理论的越权越位及教育技术实践的理论超载,从而给理论和实践都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保持一种适度的信仰,以平等、互适、对话的心态展开相互作用、相互诱生与主动交合,才能使它们进入良好的联系状态。[16]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需要科学的学术评价,但开展严肃科学的学术评价工作应当设有必要的前提,这就是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学术评价的标准。然而,近年来,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不甚科学的评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评价既没有深入研究,更谈不上科学把握学术评价的标准。这类评价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学术研究的科学认识价值;二是把实践应用价值作为衡量一切学术研究工作的唯一标准,既不问学术研究的层次性,也不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而且往往把实践应用价值等同于非理性的急功近利短期利益,这是造成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研究发展缓慢和教育技术事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困难的主要原因。只有建立起严肃科学的学术评价工作体系,才能使教育技术事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才能建设比较健全、比较成熟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因为学术评价是学科建设和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深入研究学术评价标准,对学术评价工作做到科学、严肃、认真;要建设适合学术评价规律要求的学术评价制度,就要做到学术评价的科学性、民主性及制度化,要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国外学术评价制度中借鉴好的做法。[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