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部控制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1.1、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1.1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层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直接受风险的重视程度影响。但从县级供电企业现状来看,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认识也十分有限,对日常的内部控制工作也仅仅是为了完成省公司的考核而开展的,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存在新环境适应力不强、内容比较陈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甚至有的至今还未建立起一个能够完全涵盖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财务控制措施。目前,多数县级供电企业,风险意识教育未被纳入企业内在文化进行宣传,加上由于缺乏内部风险知识培训和学习,使得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甚至有些职工不适应岗位要求,使得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
1.1.2员工风险意识不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虽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主要原因表现在:(1)主动意识缺乏,大部分员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见通知做事”的被动阶段;(2)认为风险管控工作是监审部、财务部门的事,并非全员参与的“过程”。从2013年1月份起,根据网省公司文件要求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建设工作由监审部门归口转移到财务部门牵头组织设计和实施的财务内部控制,监审部门配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许多员工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是财务部、监审部的事,表现出消极态度,甚至出现“形式重于实质”、“走过场”现象。
1.1.3县级供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对弱化
从县级供电企业的现状来看,只是盲目跟随省公司下达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未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权责不分明,而且未及时地根据企业发展和竞争环境进行补充完善,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有效性和完整性缺乏。目前,多数县级供电企业往往会忽视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只是在风险出现后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一种内部控制等同于“事后控制”的局面。而且许多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多是通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发现的,这也反映出县级供电企业会计控制外部化的特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严重滞后。
第二章 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1、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1.1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赋予电力部门原有的政策优势再逐步消失;有助于降低企业经济成本,有效监控企业经济状况,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增强监督力度,防止经济犯罪,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混乱等是违法犯罪能够得逞的根本原因。从县级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看,目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不强,甚至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脱困基础仍不牢固。但有些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层仍然不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优化风险控制环节,从企业内部入手治理显得十分必要。
2.1.2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要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部会计控制能有效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业务领域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会计控制是便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队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3.1、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3.1.1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领导者,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根本上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体会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发展方向的影响力。这样才能让企业各级员工真正贯彻企业的各项制度。但由于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处于初始阶段,推进工作不够完善,企业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仍停留在,致使内部控制执行中出现“马虎应付”、“走过场”等情况,无法深入体会内部控制为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建议从企业领导层至各部门人员开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培训力度,由上至下的将内部控制工作融入各项业务日常工作中,使内部控制工作深入至企业的各项业务领域。
3.1.2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只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才能保障电力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资产安全、完整,从而防止企业资产流失,监督经营的全过程,并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首先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控制,使不相容的职权分离。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财务信息系统报账流程,各项经济业务首先要按照财务部修订的《经济业务及资金支付审批管理办法》规范相关报销手续,由经办部门发起报销流程—业务归口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局领导审批的程序层层把关,不能越级审批;然后由财务部门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及时入账,保证会计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再次加强对财产安全控制,严禁无关人员与资产的接触,同时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从而及时发现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到账实相符,以保证会计资料反映的真实性。
3.1.3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
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督,通过以外部审计发现问题,内部审计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紧密结合的有效监督模式,减少各业务部门在审计中出现屡审屡犯的情况。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内部风险评价工作,每季度对各业务部门业务的关键环节重点进行风险评价和管控,可以科学有效地将生产、营销等业务风险及时掌控,形成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重点业务关键环节,防范于未然。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情况具有监督管理的作用,是对内部控制的一种强化剂。它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一种体现,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何文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供电局内部财务控制[J].财会研究,2010
[2]余文城.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管理,2009
[3]刘克强.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08
关键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制度建设
现代企业管理架构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其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举措。这就充分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迫切性。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实践活动,在古埃及、古罗马的国库管理和中国西周时代的预算管理中就已存在。内部控制是指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完整。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企业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着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2.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不完整。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为已经有效落实。目前,由于对内部控制概念认识混乱,因而对内部控制应包括哪些内容、应如何构建、各种要素有哪些联系等也认识不一,各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也是千差万别。
3.内部控制执行不力。我国现有内部控制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严重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矫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等也鲜有实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再好的制度都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企业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这种责权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同时,很多公司要么没有内部审计机构,要么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5.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内控动力。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同西方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相比,自我完善能力较弱,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对能动作用和主导作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是作为管理层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对整个企业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企业均十分重要。
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西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较为完善,其权威性得到世界公认,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但毕竟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考虑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尤其是我国内控制度具有的用来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漏洞、遏制领导干部、规避盈利或非盈利组织经营风险、制止虚假会计信息流入社会(包括企业主管部门)等功能要给予充分考虑。选择和设计适合中国特点的治理模式,以防企业内部控制中忽视了国家利益,给国家造成损失,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
第二,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评审与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要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对主要风险的监督评审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内审部门及其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遵循风险导向原则、一致性原则、公允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成本效益等原则对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分析发现内控存在的缺陷,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提供保障;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第三,加强信息传递和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传递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及时提供信息,通过信息交流,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沟通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安全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对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培训,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提升员工素质,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这样才能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思想保证。加强信息传递者和使用者的知识储备,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制度,确保信息及时沟通,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第四,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一是要发挥政府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作用。在管理者内部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为推动企业有效实施内控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察,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二是通过中介机构,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对照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及时发现企业有失“公允”及其他不当的行为,帮助企业加以纠正。
一个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而且必需的选择。企业必须制定一套较为完善合理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否则将使制度流于形式。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使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以很好的贯彻,以促进我国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探析.中华会计网校会计文苑.2006.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社会背景下,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必须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保证事业单位能够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以内部控制为主体的审计工作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和优势,对于实现审计工作创新发展,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对策”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浅析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现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做出的相关标准时,对于内部控制的指导性不明确。例如,在关于内部控制的审计方法指导法规中,《内部控制审计具体准则》中,仅仅使用了几十个字阐述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允许利用访谈、调查问卷、专业的讨论和实地抽查等方式,以此来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而关于这些方式方法的具体含义、实施后的作用、如何有效的使用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说明。此外,针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部分,没有给出相应报告类型的说明。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意识差
不同类型的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进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今很多事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缺少认识,同时对内部控制中审计环节了解不够彻底,没能深入的认识内部控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而致使事业单位的领导忽视了内部控制中的审计工作。此外,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审计人员分配不均衡,不乏有些非专业的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行列中,使内部控制中的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差
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环境好不会使内部控制工作很好的进行,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控制中的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开展有效的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知内部控制的随需要的法律法规,基于相应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法律法规做到时时关注。此外,由于事业单位领导不注重对内部的审计工作,致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所以,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的有效开展,没能使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中发挥作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一)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
首先,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基层工作者进行培训教育,使得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其次,立法机关机一部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发挥时效性作用的法律法规;最后,在实施监管上要增强力度,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在完善的监管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和优势。
(二)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意识
针对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意识薄弱的问题可以,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意识,指导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发挥时效性作用: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事业单位各级领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认知程度,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至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识;其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事业单位在实践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度贯彻和落实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配备专业型的人才,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三)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才的在社会发展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细致分析中可以发现制约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时效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就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缺乏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支持,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必须配备在专业能林、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性发展的人才从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能够在专业化的工作流程中实现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对策”一题的额研究与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现存问题,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论认识作为指导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的能够强化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策略,期待能够为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宗文龙,魏紫,于长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改革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
关键词:乡镇财政 内部控制 财政管理
作为乡镇中的核心部门之一,财政部门往往掌控着乡镇的发展走向。许多地方乡镇的财政经常出现管理不规律、集散不合理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财政的内部控制做得不够,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下面就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作用及现状,以及改善现状的对策展开简要讨论。
一、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作用
乡镇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是从财政部门内部着手,提高部门工作效率的一项举措。内部控制在财政工作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财政工作处理效率
一个乡镇的财政工作往往是非常繁琐的,如果内部控制没有做好的话,则很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在繁琐的财政工作中,一旦处理效率低下,就会产生工作积压的现象,财政部门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重。
(二)降低财政管理风险
财政是地区发展的命脉,财政工作的处理不当引发的风险,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整个乡镇的经济受损。加强内部控制就可以更好地规范财政管理结构,使财政工作管理系统更加具有科学性与稳定性,以安全合理的管理结构来规避财政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发挥财政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通过加强财政部门内各部分的相互协调与制约,使财政工作的质量更高,并对财政工作体系具有很好的优化作用。高质量的财政工作具有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地将财政在地区经济中所起到的效果发挥出来。
二、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
现今许多乡镇中财政的内部控制问题存在于其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内部控制做得不完善的乡镇,甚至在财政部门中会发生一连串的管理问题,并由此引发更多其他方面的失误,造成整个乡镇的经济瘫痪。
(一)监督职能不完善
内部审计与监督评价是财政内部控制中必要的职能,乡镇财政中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引发原因就是审计与监督职能在财政管理中发挥的不完善。比如说不完善的监督职能引起的资金挪用及乡镇公用财产盗用,就是非常严重的财政问题,如果得不得及时解决,甚至会造成整个乡镇的经济运转体系崩溃。
(二)部门合作不协调
财政部门在乡镇中,需要和其他与经济相关的所有部门有非常频繁的交流沟通。比如说财政部门与工程建设部门的沟通,与民生改善部门的沟通,以及与其他一些资金调拨项目的沟通等等,在许多乡镇发展中,财政部门做不好与这些部门的协调合作,使得其相关的经济建设项目进展迟滞,影响到整个乡镇的经济发展。
(三)财政工作不高效
在一些较为落后的乡镇中,财政管理工作还依旧是依靠传统的人力负责进行,不仅处理效率非常低,财政处理的质量也比较差。在信息化管理走进基层的今天,传统财政管理方法显然满足不了当今财政工作的需求。另外,在有先进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乡镇财政部门中,还会出现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由会计兼任的情况,一方面拖慢了财政工作的处理速度,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财政管理的科学结构,容易出现财政风险。
(四)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乡镇财政部门中,人员素质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人员素质较低不仅体现在专业财务数据整理与审计上面,更体现在工作人员对待财政日常工作的态度上面。目前许多乡镇中普遍存在财政工作人员态度懒散,在处理相关工作的时候敷衍了事的情况。
三、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处理对策
要解决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考虑从工作职能的角度进行改进,通过对财政部门中各负责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来达到部门整体控制效率加强的目的。按照部门职责范围来讨论,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管理层的内部控制
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是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总纲,具有整体财务系统、决策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说在设计资金流动较大的经济建设项目的时候,就要经过财务管理层的研究与讨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财政资源投入指导方针。同时,加强管理层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包括对财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设备进行更新维护,提高财政工作的处理效率。
(二)加强业务层的内部控制
业务层的内部控制包括财政部门内部的相关具体工作,如收入的管理、支出预算的管理、资金的调配、专项资金的管理、日常消耗与生产设备的采购管理等多个方面。要加强每个工作领域的内部控制,就要从各领域工作的协调性做起,做到各职能之间能够互相制约而又共同进步,使整个财政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加强监督部门的内部管理与建立评价机制
这一类别的改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有效的监督机构对财政部门内部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财政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能够恪守职责,财政工作能够高质量地进行。另一方面是建立起对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判断内部控制的管理情况,对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计划。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工作是要按照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角度进行,通过内部控制,对乡镇财政部门的总体实力起到一个有效的提升作用。总之,内部控制是乡镇财政部门实现高效、安全、稳定财政工作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建林.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外资,2011,21:12-13
摘 要 本文先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客运企业的重要性,然后描述有关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客运企业 内部控制 重要性 现状 对策
内部控制是一个保证公司业务,管理政策和规章一致,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有序的整体系统。那么客运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一样是为了保证运营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所组成。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及客运企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交通运输及客运企业体制的发展却一直也未能赶上公路及车辆设备的发展,其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是在科学性与实践性方面显得落后。
一、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目前大部分公路客运企业在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管理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又是道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客运企业是经营客运车辆,提供旅客出行场所的企业,其特点资金流动性强,人员流动性强,且目前大部分车辆是由承包者经营,通过制定严格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及其他业务的核算做出合理的规定,对业务流程有个周密完整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防范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真实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3.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实现真实有效的成本控制,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
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目标,在客运企业中无论是公车公营还是挂靠经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损失浪费现象,健全成本控制,强化内部成本管理,会有效的杜绝浪费现象,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
二、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客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公路客运企业基本上处于以国有运输企业经营为主的局面,同时又属于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的稳定性,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就相对缓慢。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在很多运输以及客运企业中虽然尝试着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依然没有生产企业,金融企业那样科学严谨合理,大多还是不太系统,缺少可操作性。有的流于形式,执行不力;有的由于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阶段,企业中的低效率以及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有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有的具体业务,具体事项没有相关的控制内容。特别是经济业务简单的基层单位,由于运转环节少更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财务预算和收支计划,随意挪用票款;固定资产核算简单,没有清查制度,财产的账面价值和真实价值不符等等。
2.管理当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目前,因为交通客运尚未形成集团化,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发展相对缓慢,多数客运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完整的认识自然也就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管理当局提及内部控制就认为所谓内控制度就是控制成本;有的企业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强调灵活性,重视眼前利益,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控制失去应有的严肃性和制约性。
3.偏重于事后控制。
内部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之分。目前在客运企业中基本上处于以事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者给予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效力。
4.企业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
一些客运企业由于制度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造成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失去原本的会计监督职能,只有被动的事后核算,更谈不上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下面一些问题:报销费用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现金坐支现象以及大额支取现金现象普遍;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无视财经纪律,导致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失真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控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5.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有些客运企业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已建立内审制度,但由于内部审计隶属于同一领导,相应的缺少独立性,使内部审计机构也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尤其对交通客运企业来讲,由于在收付票款的过程中现金的流动性比较强,对于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容易在这方面发生舞弊现象,二是在发放票款方面如果占用积压票款会影响客运车辆的运营,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甚至于会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必须要有监督,没有监督就等于没有控制,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
三、加强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对策
1.根据现行的财经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统一性,协调性,配套性。首先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根据客运企业的特点设计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让管理当局和公司员工都有制度可依,以此为标准执行工作。其次以会计法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财务制约机制,加强财务会计工作,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建立良好的财务秩序,建立一系列操作性强易于会计人员实际运用的制度方法,从而达到寓财务控制于会计核算中的目的。
2.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提高客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头脑当中应该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识和观念,这样才能对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加以重视,在执行过程中也不至于只当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制度性的建设。另外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要有一个完整性的认识,不能把内部控制只当是财务部门是事情,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要领导遵守,各职能部门都要协调统一的执行,对全公司的职工共同制约的一项制度。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做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部门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应该采用定期培训以及多渠道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自学方式充实专业知识。另外让财会人员掌握国家法规和方针政策,将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知识以及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不要盲目认为只听领导的话就是把工作做好了,要真正做到坚持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3.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能与责任范围,加强执行力度,侧重于事前和事中控制。首先,在客运企业建立内部会计制度过程中,要坚持权责明确的原则,根据各岗位和各部门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并细化各部门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办事有标准,权有所属,责有所归,避免发生越权行为和事后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要加强执行力度,除了建立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外,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检查考核机构,使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以免流于形式,从而提高和加强员工执行内部会计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中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职能。在客运企业针对资金流动性强的特点,应该把现金的管理作为重点,侧重于货币资金的控制。对货币资金的一系列收付要有及时准确的记录,杜绝坐支现金以及大额支取现金的现象。加强发票的使用和保管。在费用的报销方面要实行联签制度,明确规定签字及经办人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再有在财务工作中要发挥管理职能,不要只是被动的事后核算。具体来说就是事先对每年度的财务收支要做出预算,业务发生后要准确的复核,财务核算以后要有财务总结以给管理当局提出财务以及经营方面的意见。保证在财务方面同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保持一致协调,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5.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交通客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客运企业管理层更好的认识企业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是否进行正常,从而更有效的保证客运企业的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应该按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落实相关的内部审计职责。最好由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既交通系统管理部门组成内部审计小组,成员为系统内各家交通企业的财务专业人员,联合到各家单位进行审计,这样一方面保证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对财务工作不足的地方也能及时反映并加以改正,同时财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也能学到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与其适应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对于客运企业而言既要能满足社会公用事业的需要,又要能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需要客运企业经营者改变观念,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根据客运企业自己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协调各部门共同遵照执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健康发展且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覃灵艳.对公路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财经界.2010(4).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完善措施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确保资产完整、财务信息资料完整、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采取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控制的方法。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
由于财务控制的内容和种类存在差别,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也不同,常见的几种控制方法有:财务人员系统的控制,就是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我国和外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和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会计报告、会计凭证等,对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会计控制系统;企业财产保全控制,包括对企业财产的记录控制、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组织规划控制,对企业内部的职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使他们更适应企业的发展;对内部报告的控制,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一个报告体系,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为业务活动提供关键信息;风险控制,就是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和防范,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授权控制,企业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授权形式包括以便受权和特殊授权。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1.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主管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仍然对企业的很多事务进行干涉,企业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自主理财权。有些企业受地方政府的保护,不用担心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使得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目前很多企业的领导层没有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仅仅把财务内部控制当成了财务相关制度的集合,忽略了对财务人员的有效控制,有些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解更为片面,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对成本的控制。这些片面 的认识使领导层采取消极的措施进行内部财务控制。
2.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都建有董事会、监事会等,但董事会和监事会疏于对管理层的管理,对管理层的管理缺乏常设机构和监督机制,使管理层的道德取向和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多企业的内部环境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没有具体的治理结构,也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对财务人员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确,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赏罚甚至出现不公正的现象,是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3.监督环节薄弱
无论是企业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的社会、政府监督,都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在监督过程中也是走走过场,没有联合起来给企业带来威慑力。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落实,无法有效的执行或者执行存在偏差,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空头支票,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企业没有做好监督,使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的复杂繁琐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制度的执行结果没有按照预想中的发展,并且放松了财务监管的意识。由于监管者监管意识的缺乏使得监督职能并没有很好的落实,从而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力创造了机会。
4.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规范
企业预算是企业财务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规定着企业财务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额度,预算的编制是否合理和预算的执行是否到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有的企业在预算的编制范围和时间上与预算部门存在差异,预算执行时,也没有对预算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预算内容的真实性,这都是由于预算管理不规范造成的。
三、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观念
企业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全面理解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许多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得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管理层缺乏相关的专业管理理念,认为内部控制作用不大。这种错误的发展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及时的转变自身发展的观念,积极的调整心态,将财务内部控制放在合理的位置。充分的认识内部控制,学习内部控制,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也不单单是内部管理层的事情,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情。要给每一个员工都竖立配合内部控制的理念。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能积极的配合企业的内部控制,这样才能通过意识的转变,来积极的配合内部控制顺利的实施。
2.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光有正确控制理念还不够,企业要积极的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将整个企业所有的事物都纳入到这个内部控制体系当中来。从材料采购到生产再到产品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并且要着眼全局,针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机构设置。建立一个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且通过内控体系的建立,来完成系统的、高效的、完整的、科学的控制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来完成对企业财务内部有效控制。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优化内控环境
在企业的财务人员中,有许多财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并不是特别好,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积极的对财务人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工作,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其业务水平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通过内部环节来优化内控环境。要积极的优化控制系统,加强对中高级控制层的建设,减少纵向的控制层级,避免过多的层次管理,降低了控制的效率。同时也要明确横向同级间的责任,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避免责任不清的问题。并且企业的内控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时期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来积极的改进控制机制,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4.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
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内部控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要强化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水平。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在逐渐增加,潜在的风险给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企业要正确认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通过对相关风险的预警、分析、处理、评估、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要在实际的活动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未雨绸缪,尽可能早的发现风险,并将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5.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监督
企业财务制度的监督又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
(1)内部监督。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督强调的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来完成对企业财务制度的控制。
(2)外部监督。由于企业内部监督属于企业内部部门,所以监督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这就需要加强外部监督的力量。通过外部专业的审计部门的监督,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
四、小结
由于企业的财务工作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财务的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企业领导者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才应对内部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的财务计划提供可靠的保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 蕾 李树超: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2]郭芬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制度[J].中国科技财富.2008(10).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32-02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主要控制环节无相关的制度。有的企业未设财会部门的稽核岗位,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执行财会电算化的项目,未制定严格的制单、审核、记账岗位及权限控制制度,上机操作密码也未实行保密制度;对工程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虽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无相关的过程控制规定;对外分包工程款的结算无详细的结算控制程序,结算随意性大,有些工程款的结算原始资料无现场工程师的签字;租赁设备、采购材料无合同,或合同中材料单价不明确,无质量要求,设备进场后发现所供设备与要求不符、补签合同等,这些都反映出制度不健全,程序管理设计滞后,内部控制无力,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尚需加强。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工作质量,以及领导对审计的重视程度等原因,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各单位的发挥程度也不同:有的单位对审计意见能认真对待,对提出问题积极整改;有的单位审计意见书迟迟不能下发,有的意见书下发后合理的建议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单位对审计意见重视不够,所提问题连年得不到解决,这些都影响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有效作用。
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方面的欠缺。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内部控制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而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有的项目出现由于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而造成人为失误;有的项目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如财务付款方面手续不健全,未按照合同规定付款,合同规定无工程预付款,实际却因各种原因支付一定的预付款,甚至形成超进度预付款;设备租赁业务未按照制度贯彻内部牵制原则;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付款手续的办理全部由一人完成。制度执行不力,还表现在制度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装订成册和制度上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1.明确分包工程结算、机械租赁租金结算等业务的程序。分包工程结算应制定详细的程序,并体现部门之间牵制、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保证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如分包工程的结算应由现场工程师、工程合同部、财务部、总工、项目经理等层层审核,保证部门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并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执行;机械设备租金的结算,应体现进场有合同、设备运行有记录、结算时附使用记录、发票注明结算期。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应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还应制定工程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规定,以此保证工程质量。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比如采购业务,首先建立相关的采购流程,规定采购的主要环节:从市场采集价格、通过会议货比三家定价几家投标单位、邀请投标单位投标、签订相关的购买合同,由采购人员根据计划负责采购、验收人员过磅验收材料,再由材料会计开据材料验收入库单,材料主管审核材料质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财务会计负责审核发票,出纳报销付款。整个采购流程中,应体现采购有计划、验收严把关、付款程序完善、不相容的职责分离内部控制体系。
3.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要明确规定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根据个人权限设置密码,健全凭证输入、审核及记账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按照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运行。(下转103页)
(上接32页)
4.加强内部稽核制度,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针对关键控制点设计和执行各种制度、程序。如对工程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制定的控制规定,应体现质量有目标、资源配置有要求、人员职责明确、检验实验有记录,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设立材料稽核员,不定期对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抽查,并对合同的签订、执行进行稽核;成立质检部,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尽最大努力做到将事情一次做好,不返工,不浪费,走低成本高效益之路。
5.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检查。分包工程结算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因为分包结算成本占项目成本的比例较大,从分包合同的签订、现场工程师计算工程量、工程合同部门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并根据合同单价开出结算单、财务部根据合同单价进行复核并扣回材料调拨款、项目经理最后审核签字,整个结算过程都应体现后一个人能自动检查前一个人的工作,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层层把关,将结算整个过程控制做好,控制成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培养社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减轻了我国高等教育所需承担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其内部资金是保证其能够良好运转的根本因素,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防范舞弊、预防风险、确保资产安全的基础。所以,如何提高内部控制是目前民办高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建设是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校所涉及的业务活动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学校内部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管理范围逐渐增大,负担日益增重,由此,学校内部必须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对学校内部资金财产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学校资金、财务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转,以此保障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预防民办高校出现财务风险,保障内部资产安全的需要
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单位内部的各方面进行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善,民主决策的透明性不高,所以,就需要财务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重大决策进行监督和约束,以此避免过多的错误决策。
二、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均存在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资金合理的运转。其中很大一部分领导者或管理者错误的认为,对于高校内部财务运转的管理与监控只需要会计部门即可,无需再投入大量的成本设立内部控制部门进行内部监督与约束,从而导致民办高校内部出现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形象。
(二)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
对于一些已经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的民办高校而言,阻碍其内部控制活动有效进行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使内部控制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出现职责不清、奖罚不分明等现象,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无法顺利实施。
(三)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有的民办高校虽然设立有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且拥有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高校内部相应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执行力度不够,出现了有章不循的现象;而有的民办高校则只是将内部控制制度当做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原有的纪律性和严肃性。
(四)内部控制相关岗位职权不分,员工的专业素养普遍偏低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出现了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严重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导致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此外,由于民办高校内部人员构成复杂,很多民办高校存在不少的家族员工,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从而导致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议
根据内部控制理论,企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使内部一切活动都处于管理人员的掌握范围之内,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为了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民办高校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提高民办高校领导者或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充分发挥“领导者意识”,以上级带动下级的形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实现内部控制的“全民化”。其次,民办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在高校内部建立内部控制部门,并且科学、合理的分配员工,根据员工的能力合理安排职位,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等现象。最后,应明确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使其与其他有关部门区分开来,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力,各司其职,以最大限度的促进该高校的发展。
(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部门员工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民办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该制度能够有效地实行;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该高校应积极总结已有经验,并结合自身特色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形成一个符合该民办高校的最优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内部监督和考评
民办高校在贯彻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并组建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并结合相关信息资料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不断完善该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此外,上级单位还应对内部控制各组织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评价,积极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做到奖罚分明,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整体素质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目前现状
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也很好的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很好的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但是就我国目前企业总体状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基础薄弱,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有些企业决策者总是感觉到: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充分发挥的自由,不能够大刀阔斧的进行企业创新等,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没有从长远考虑,很多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去执行,不去落实,有些企业形同虚设。可是也有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经过较为全面的系统管理学习或培训,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国的许多企业,虽然经过许多风风雨雨,也从国外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时,没有照章办事,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制度监管不严,导致工作失误
执行与监管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其中任何方面执行不严格,都对企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虽然有些企业建立起来了会计控制制度,可是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使企业的资金发生流失,有些领导阶层还有“小金库”现象。此外,还要严格企业管理机构,完善制度,防止因制度不全而发生工作漏洞。
(三)缺少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会计人才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必须有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指导实施,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不但要较好的财务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企业综合管理知识。但是,当前我国这样的会计人员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使用一些无证人员,也有一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低下,制造假数据、假账单,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二、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各种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企业财务控制模式的系统化设计有集合性、关联性、整体性的特点。集合性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内控模式内部的许多因素在执行内部控制时,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了解。关联性是指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是紧密相连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割裂出来都是不正确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的整体性包括各个分系统必须以整体性为前提,从而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二)有控制分权原则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注重集权和分权的平衡。首先要把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充分显示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股份关系、经营环境等密切相关的。当然,也要注意企业发展的成熟状况和产业发展关系。
(三)企业财务控制制度的适应性原则
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不断增大生产规模,企业的组织机构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进行调整,以尽快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假如僵化的财务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就必须实行相应的改革。
三、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大胆创新,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不断更新理念,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要发展,必须对企业上层机构深入改革,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理念。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水到渠成的实施。同时,企业建立董事会,并实行产权、经营权分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使会计控制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使企业股权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聘任的方式,给企业导入一些高等管理人才,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使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得到支持和执行。
(二)完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督。第一,要在企业的内部管理的一致性,如统一财务报表、单据、物资发放、出入账的相关责任人签字等,都要明确规定,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使财务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理有据。
(三)引入ERP系统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不但能够提高财务内部系统的控制效率,还能够很容易的建立起企业集成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的系统,也能够对企业的每个流程进行有序管理。ERP系统还能够对企业实行有效的控制,也能够充分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ERP系统花费很大,但与其较高的工作效率来看,是物有所值的。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