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播特征范文

传播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播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播特征

第1篇:传播特征范文

网络新闻综合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录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报道形式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由于结合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优势,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将事件新闻以多维度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网络媒体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受众享受到了充分调动各种感观的媒体空间。

2.超文本性。

超文本性又称多元性,多元化主体以及多元性的传播方式是网络新闻传播中呈现的状态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网络媒体不但可以以点对面、点对点、多对点的方式传播,而且可以实现网上聊天、论坛等多对多的传播方式,这是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的信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多元的主题与传播方式,让网络新闻比传统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3.易存储性。

一般的新闻媒介例如报纸,杂志等,会因时间久远,其纸张性能会因各种因素遭到损坏,而电视是同步播放,不易存储。而在网上阅读新闻时,当读者遇到感兴趣的新闻或话题,还可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而网络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当某家新闻网站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开设相应的专栏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新闻信息,而此时网络刚好可以有效的进行存储。如果没时间阅读,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和浏览以前的新闻。网络新闻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使人们研究以前的新闻变得容易。只要在数据库里写下相关内容的关键词,就会得到与之相关全部的新闻,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4.交互性。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反馈是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实现互动。与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互动相比,传统传媒反馈的及时性就比较差。读者和网站之间,通过E-mail、BBS和微博等方式,反馈更快捷,进行实时沟通和通畅的交流。许多新闻网站设有评论区,可以将读者的观点及时反馈,从而根据读者的需要,跟进新闻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第2篇:传播特征范文

SNS网站的传播特征

SNS网站摆脱了门户网站时代以内容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而以用户为主导,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网站的民主化、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特征。

民主化。在SNS网站的传播中,个体是传播的起点与终点,这种非群体化的个体式传播模式,使得传播具有了高度的民主化特征。个体所拥有的民主化集中表现为传播活动的自组织、去中心、个性化。SNS网站摆脱了论坛群组化特点,每个用户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展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自己的圈子,而不是被动地在论坛中围绕固有话题进行讨论。不同个体之间、个体制造的不同内容之间、由个人汇聚的不同群体之间,都是自组织建构起来的。

在SNS网站的技术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并信息,所有信息都能够进入网络进行传播,中心、主流与权威被消解了,变成了去中心、无中心或者多中心。SNS网站就是由多个点组成,每个点都是信息的渠道与来源,通过值得信任与相似的点取得连接后,人们之间共同收集、分享、传播不同的信息与资源。

在SNS网站中,个性化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尊重和满足。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设置了日志、分享、投票、疯狂约会、测试等一系列组件,但这些组建并非硬性地被放在用户的首页上,而是由用户进行自主式参与,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进行选择。

多元化。SNS网站在传播中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媒介方式的多元化、传播功能的多元化、语言表达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文化观念的多元化。SNS网站融合了多种媒介,如博客、播客、IM、流媒体等,是一种音视频及文本兼具的集大成式媒介,为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简称CMIC)提供了丰富、便捷的交流手段。它以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为主体的人际传播与以文字、视觉图像为主体的大众传播于一体,运用多元化传播符号,使得信息达到了高度逼真的还原,模拟恢复现实情景,有利于增加信任,促成判断。

SNS网站的多元化功能,远远超出了早期网络的社会性软件主要能完成沟通交流的任务,SNS网站涵盖了从个人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通讯到群体网络协作的多元化功能,可以满足多人一起工作和娱乐的需求,甚至让上百人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分享照片、欣赏音乐成为可能。语言表达方式的多元化更有利于传播的深入、沟通的流畅,SNS网站随意自由的交流习惯,使得传统语言语义语法规范的影响约束力随之弱化,出现了大量的语言重组、语义挪用、语词生造的现象,赋予了一些话语新的含义,通过对原有语言的颠覆表达出对事物新的看法,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往多元化文化观是隐性的、遮蔽的,而在SNS网站中,多元化文化观有了更多显性表达的机会与渠道,个人文化意愿的表达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互动化。互动化是SNS网站传播的本质特征,其多渠道反馈的整合能力是互动化特征的主要显现。SNS网站的传播是主体间的交互传播,具有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受传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关于受者,有针对性的定向受者,也有随意的访客,信息经传者发出通过媒介到达受者。但并不止于受者,受者发出的反馈又会演变成新的传播,增添新的受者。不断反复、生生不息、扩散蔓延,受传双方已无角色区分,彼此身份交织融合。由于传者和受者本身具有某种关系,而不是传统媒体的单向订阅关系,彼此间以的信息为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信息的关注度、参与度高,互动化效果强烈。

SNS网站多向互动、即时反馈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CMIC)同步或异步传播的局限,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实中人们的交往方式与交流习惯。例如,回复留言,通过在留言双方的同步显示,既保证了内容的保存性,又方便即时反馈,让相关内容在受传者之间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传播。

SNS网站的传播影响

基于以上的传播特征及优势,SNS网站将对人们的媒介接受习惯、人际交往模式、商业营销方略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媒介接受习惯。SNS网站民主化的信息传播特征,将引发人们媒介接受习惯的改变。SNS网站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网络形式的地位,以高速发展的态势受到网民们的关注与热捧。用户自由表达的愿望可以通过SNS网站迅速地付诸实施,用户在浏览分享信息的同时,就可将自己的见解迅速地扩散出去并被广泛地无限量传播,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和效用被提高了。

SNS网站的传播方式更符合著名传播学者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更愿意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喜好有目的有选择地接触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SNS网站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记录、浏览爱好,分析出用户的兴趣所在,直接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避免繁杂信息的干扰,节省用户时间,用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这种便捷与自由将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人们的媒介行为。

人际交往模式。SNS网站在真实基础上的多元化交流方式,会带来人们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在SNS网站的帮助下,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我们就能认识任何陌生人,这种相互朋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结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寻找需要的人来扩展人脉,获得帮助与机会。原本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中同样能够实现,且高效快捷、成本低廉、范围更广、渗透性更强。SNS网站的真实性,滤掉了虚假信息,降低交友风险,节省时间精力,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人际交往的效率。

有学者曾对SNS网站用户行为进行过调查,发现维持人际关系成为超过信息分享、消遣娱乐等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最主要动机。在这种由“熟人”建立起的传播环境中,容易产生类似现实人际交往的心理满足,SNS网站上的交往延伸了人们的交往,甚至演变为现实的人际交往,成为了一种网络与现实的密切融合交织状态,大大弥补了现实交往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和置换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商业营销方略。SNS网站传播特征的互动化及超强的影响力,将会带动商业营销方略的侧重与倾斜。相互之间的朋友关系在SNS网站中不仅表现为优势,更潜藏着无限的利益,因为利益来源于信任。有着相似背景与兴趣爱好的人,往往有着相同的利益导向与消费取向,这就很容易促成价值的形成。SNS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形成的交际圈,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网状结构,很容易形成渗透与波及的商业影响力,而SNS网站传播的互动化,相互之间的感染,信息与人高度结合的强劲传达力,又有利于推动其辐射强度与广度的扩张。

第3篇:传播特征范文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为SNS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六度分隔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人,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①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范围都可以不断扩大,并形成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

人人网(原名“校内网”)吸收了美国Facebook网站的成功经验,从网络整合理念、第三方平台功能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实现了SNS在中国的本土化转型,无论在注册用户人数、日PV流量、日登录用户人数,还是活跃用户人数等指标上,人人网在全国各大SNS网站中都独占鳌头。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提出“传播过程五要素”,“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受众、媒介、内容以及传播效果五个方面”。②这一提法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重要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从传播学角度讲,SNS网站在传播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五个要素在SNS网站中具有如下特征:

1.受众身份的真实性。

传统的网络传播观认为,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和形象并不可信。匿名交友充满不确定性,双方缺乏对彼此的信任,不利于物理世界中的朋友关系与虚拟社会中的朋友关系实现对接与转换。而SNS打破了这一局限,它的价值就在于真实。以“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为经营理念的人人网,要求用户在注册网站时使用真实姓名,填写真实信息,上传本人真实的照片作为头像。这样有助于用户之间彼此信任,增进沟通和交流,也“有助于减少网友诈骗几率,降低交友成本”。③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只有在我们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我们才能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我们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必须面对面地与人交往。”④由此可见,人们只有在真实的交往当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

2.传者的去中心化。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例如在门户网站中,用户可以留言、可以评论等,但这里传者与受众的力量对比仍旧悬殊,仍旧是以网站为主导的一种信息“下达”。SNS打破了这一模式的制约,在SNS的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了,甚至完全消失,“去中心化”的特点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的扁平化特点进一步凸显出来。换言之,在SNS的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微内容,所有生产、的微内容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即“去中心化”。人人网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的者,他们之间的话语权是均等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中心”。

3.媒介渠道的多样性。

Web2.0时代的关键词有:SNS(社交网络)、BBS(公共论坛)、BLOG(博客)、IM(即时通信)等。

BBS以开放式的交流著称,但缺少私人空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围绕着“帖子”进行,而帖子是由人来写的,帖子的创作者——人的重要性在BBS中受到忽略。

BLOG与BBS相反,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个人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但它缺少公共空间,是博主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缺乏就相关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的空间。

IM,以QQ为例,方便快捷,私密性强。但缺点在于聊天记录不便于保留,虽然用户可以自主收藏聊天记录,而由于一些非人为因素,如电脑故障等,聊天记录会消失不见。

以上三种网络信息交流方式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缺陷,而SNS的出现为Web2.0时代的发展照亮了前路。例如,人人网以“个人”为核心,以用户之间在现实中的紧密关系为依托,建立因人而异的公共空间,具体是以“新鲜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新鲜事”里,用户可以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可以通过“分享”他人的好文章、好作品,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人。当然,以“个人”为核心的人人网也重视用户对自己个性的表达需求——每个用户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页面。

由此可见,人人网“既继承了传统网络的优势,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基于用户需求的综合化服务平台。”⑤

4.内容话题的集中性。

SNS网站中的基本单位是人。人在SNS网站的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即使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观点。这样一来,SNS网站中就会有丰富多彩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又是按照一定的类别区分开来的。人人网上分门别类的话题小组为用户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便利,足不出户,就能与很多兴趣相同的朋友针对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与沟通。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⑥与以往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比较,SNS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作为新的尺度,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蓝本,针对不同的用户,建立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信息表达。

5.传播效果的部落化回归。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部落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社交单位。在部落化时代,人们进行的是面对面的口耳交流。而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亲近的信息距离和遥远的心理距离形成鲜明的对比。SNS的出现实现了人类的部落化回归,这种全新的部落化并不以共同的居住地为纽带,而是根据彼此之间相同的职业、爱好等真实的面貌汇集成为一个个“部落”。这时,“人们又回到了那种个人对个人真实交往的状态,同时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于回归真实人际交流的内在需求和渴望”。因此,从传播效果上讲,SNS实现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回归,而且这种回归也昭示着“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⑦

第4篇:传播特征范文

目前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交互性、实践性的特点,此前以授受式教学实践与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的教育传播学无法在当前的教育传播学领域找到缺失的精神家园。本文正欲适应当前这一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为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模式中的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迈出一步。

一、教育传播系统的概念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一部分人主观有意地去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活动。主动地去影响别人的人,和受影响的人之间,也是通过信息的传播互相沟通,互相联系起来的。所以,教育是一项传播活动。总结之,教育传播系统是一个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教育传播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系统,因此,它是一个可调节的控制系统(如下图)。施控部分(教育者)输出信息控制受控部分(学习者),而受控部分被控的状态以反馈信息的形式再反回施控部分,从而调整控制信息使被控部分达到预定的工作状态。对教育传播系统而言就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育信息和反馈信息的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物质环境如校园建设等,心理环境如文化、规范等。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

经过上述对教育传播系统概念的分析,我们便会对它的特性有一个深入地理解,主要表现在:

1.教育性。它具有教育的功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教育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信息流的三向性实现的,即:老师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学生接收信息并向老师反馈信息和对教育信息作出评价,学生根据知识成果信息修正错误或确认学习结果。

2.整体性。它不是各部分(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为了完成某一教育任务的有机组合。它具有狄斯塔尔(Destate)现象: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其形式化表达式即:2>1+1。它要求各构成要素要组合有序。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这些具有特定功能且越来越复杂的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在质的方面并非各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具有了特殊的、为各个要素所不具备的又是相对稳定的规定性。

3.开放性。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各种外界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相联系,为各种外界因素所制约。我们知道,教育传播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教育系统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证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教育传播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4.动态性。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时间和条件(各种教育资源)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社会学家李强指出:“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社会的主体—人,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为社会系统之组成部分的教育传播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性质。在不同的具体社会条件下,整体质的规定性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同时,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教育在不同时期的特定目标与实现这个目标的程序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最优化”关系问题。

三、现代教学模式中的教育传播系统特性

1.教学模式。教育传播系统各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研究现代教学模式中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之前,不得不提到最近出现频率颇高的名词: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也称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相互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2.现代教学模式中教育传播系统特性。前面我们对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作了四个方面的分析,也明白了什么是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发挥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呢?

2.1从教育性上看。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已经不再是时髦的词汇,教育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也不再满足于以学习者书本知识的获取为评价标准,除了要看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表现外,更要注意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能够适应时展要求的素质的培养。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现实情况下,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教育传播系统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2.2从整体性上看。整体性在教育传播系统特性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系统是否运行顺畅,是与它的各部分组成要素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系统的运作效率。尤其是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习者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权交给学生。为增大教学系统的功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十分重视教学系统各个要素之问的相互联系,教师与学生要有明确一致的教学目标,教学各方必须加强配合、协同合作,通力促使教学系统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

2.3从开放性上看。由于教育传播系统与各种外界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相联系,并为各种外界因素所制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传播系统的开放性越大就越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开放性在现代教育传播系统中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系统中不断加入新的元素,例如:科技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等等。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理论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理论。校园应向所有需要学习的人们开放,提供服务。只有承认了学习成长的个性化,才有可能使人们主动地索取知识和创新,不受限制地实现自主的、开放性的学习和成长。

2.4从动态性上看。从哲学的角度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教育传播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平衡和非平衡彼此矛盾,推动了教育传播系统的发展。什么样的系统更有益于教育教学呢?其实无序和不平衡是相对的,微观的,微观的无序和不平衡才能促使整个系统走向宏观的有序和平衡,没有万能的模型可以适用于教育传播系统。但是我们可以从微观的角度上合理的调整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作用,适当的控制这些子系统的结构和涨落过程,使系统在宏观上达到一种平衡和有序,从而显现现代教学模式下的教育传播系统的动态性。#p#分页标题#e#

第5篇: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文艺传播 美学特征

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艺已成长为中国当代文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网络生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改变着人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网络文艺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真实影像的审美折射,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他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样式。在此形势下,人们有兴趣探究网络文艺传播的美学特征也就成为必然了。

一、网络时代电子传媒语境的表现特征

1.电子传输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无限性、易复制性和多媒体性等特性。电子传媒语境是由多种媒介交互作用共同构成的,这使得信息量无限丰富多样。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认为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传播时可完全消除时间障碍。他说:“比特会毫不费力地相互混合,可以同时或分别地被重复使用。声音、图像和数据的混合被称作多媒体。”使多种媒体的功能在这里得到整合,传播信息的功能得到极大地发挥。电子传媒的这种超高速超容量的传输特征,有人称之为“信息超级高速公路”。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描述了电子传输信息的特性,“文字与图像以光速穿梭,其繁殖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按德勒兹和仅塔里的术语说,它们不是按树型方式(arborially)繁殖,如在中心化的工厂中那样,而是按根型方式(rhizomically)在任何一个非中心化地点繁殖。”根型方式正是对电子信息传输丰富多样性、无限性的形象说明。

2.电子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和传播时空的消融性。在电子传媒语境中,传播速度异常快捷,文字与图像都“以光速穿梭,其繁殖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信息传播也不受意识形态、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洛特非・马赫兹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在穿越这些辽阔的现在可以接触的空间时,不再留意边界,并无视垄断。”好像地理位置和时间在电子传媒中消失了一样。这种传输的迅捷性和时空消融性催生了传媒主体的交互性,也就是说,在电子传媒语境中信息在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以双向互动的方式传播。传播主体在传送信息给接受主体的同时,接受主体也及时地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主体。

3.信息接受的自由性与个体性。在电子传播语境中,接受主体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接受信息、消费信息,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二、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新的美学特征

1.文艺传播两大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双方是面对面的,两个主体是平等的,同时在场的,信息流动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对话性特征;而在文艺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往往具有不同时在场性。这种主体的不同时在场性使得双方的地位也并不对等;在某个传播节点上,文艺信息也呈现出单向性流动 。文艺信息或文艺产品是为那些基本上不在生产与传播现场的人们生产的,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极其有限,从而也就很难影响传播的内容。文艺信息传播并不像日常交流那样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感。比如,“读者对一部小说的评价,可以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至少发生在读者阅读欣赏了作品之后”。不过,文艺传播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在电子传媒语境中有所改变:不仅接受者与文艺作品之间,接受者与创作者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与互动,呈现出“日常交流”的态势。

2.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对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但是,文艺信息是“不可靠”和“非真实”的。它是与认识文艺情况有关的音信、情报和知识的总和,是创作主体饱含着感情接收和获取的、并以自己的审美经验以艺术的方式通过符码进行加工整理的信息。因此,生产出来的文艺信息总是关于一个多少变形了的世界,纵使这个世界也许和真实的世界十分相近。文艺不承诺人们可以寻得历史事实和作品内容之间严格的对应关系。作为“刻意编造”的信息而非信史,文艺以生动感人而不是确有其事为成立的指标。因此,文艺传播的信息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这种非确定性为其信息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反过来增加和丰富了文艺信息的内涵和所指。

在文艺传播活动中,文艺信息具有明显的流向性。一般来说,它总是由强势语境向弱势语境传播。何谓强势语境传播、弱势语境传播呢?根据廷图米的定义,弱势语境传播是指那种“具有线性的逻辑互动、直接的言语交流、公开的意向表达以及传者的价值取向等特征的交流方式”,而强势语境传播是“一种具有螺旋性的逻辑互动、间接言语协商模式、微妙的非言语辅助符号、对意图的反应性推断以及以释码者的敏感为价值取向等特征的交流方式”

3.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劝世教化功能历来被看成文艺最主要的作用。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看到了文艺作品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的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而我国,早在上古时期的尧、舜时代,统治者就自觉利用音乐的特点来施行政治教化。可见,劝世教化是文艺本身就具有的功用。勿庸置疑,传播具有协调社会内部力量适应环境,促使人们选择行为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劝服和诱导的作用。

4.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和娱乐性。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是指它不是单一的、纯粹的某一门类的知识,而多门类知识的合成品。人类传播促成人们交换消息,借鉴经验,传递文明成果,获得各种知识、社会生产与生活技能。在这方面,文艺传播无可厚非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精神生产依附于物质生产,传播内容未及细分,文艺信息和其他非文艺信息是结合无间的,天文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宗教、道德劝诫、哲学观念混合于文艺性的想象创造中。文艺传播出现后,虽然经历了和非文艺传播的明显分化,但文艺信息中仍常包容着大量人类生活的经验与知识。《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就有中国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之说。可见,文艺传播的经验与知识通常不是以严谨的理性规范和学理抽象的形式出现,而是活生生地撒布在生活形态的反映里。文艺传播给我们的最集中的一种知识,乃是人类多种多样的世俗状态、心理过程、情感表现和审美感知方式。文艺传播必然具有极强的混成性。

文艺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又展示出文艺传播的自由娱乐性。文艺以它的美学设计得以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使我们得以在现实规范之余闯入、感受另类人生。换句话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轻易进人别人的私生活,但在小说和戏剧中却可以;我们的一些行为和情绪涉及现实的社会禁忌,但通过电影、美术、雕塑和歌曲等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表达。我们于实际人生中的感情缺失,可以在文艺欣赏中获得由想象替代的补偿。这就是文艺学家姚斯(H.R.Jauss)所谓的“艺术的解脱作用”,即文艺的娱乐性。正是这种文艺性的解脱娱乐性提供了一种让个人与社会、幻想与现实在对峙中调适的心理空间,在这种空间里,文艺传播得以发挥其特殊的现实认识、潜移默化的劝喻和文明教化的功能,从而以娱乐的特殊方式完成着平衡一般传播和丰富人生的功能。正如黄会林指出的:“在娱乐文化中,文化的政治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快乐成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文化标准。”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文学文艺美学研究”(编号:2006C01)]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第6篇:传播特征范文

Ron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o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术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备忘录,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话筒、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1]。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主要是现代社会所公认的大众媒介意义上的传媒话语,即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及本文的核心——第四媒体网络。

一、现代传播语境下的传媒话语特征

(一)话语的广泛性——政治民主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传媒内部话语关系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由“单一政治维度”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娱乐“多向维度”转变的发展,传媒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和再组织。

这种话语的广泛性特征,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地理范畴以及社会范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话题与话语开放促进了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尤其对私人领域生活的渗透。一方面,鸡鸣狗盗的琐碎之事可以成为媒介向公众哗众取宠的工具,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的关注也成为以媒介为主导的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话语的广泛性与开放在网络中表现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更受到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话语的直观性——消费经济下的媒介的“视觉转向”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当前我国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

正是在这种消费经济的影响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媒介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电子媒体的“影像时代”也已到来。这表明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此即媒介的“视觉转向”。

媒介的视觉转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张扬,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形式上的表现主要集中于文本形式的变革。报纸的彩版、大量的图片、耀人眼目的标题,电视技术的更新以及时尚、另类等元素的介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图片专题,都有利于形成视觉冲击力,刺激人们的消费欲。

(三)话语的世俗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提出,我国当代传媒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平民化色彩浓厚、凸现平民意识、表达对平民的关怀的新闻报道和节目,从以《第七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的兴起并形成规模效应,更加凸显了传媒话语的世俗性。这种世俗化的倾向以平民的内容为关注焦点,以娱乐化的手段制造话题,虽然备受争议,却也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

所有的传播行为都有两个指向:一是披露事实,告知情况的指向,一是传受双方相互交流、互动的指向。后一指向认为,传播是相互关系的协调,而非对立。这一指向使传播从权力话语转向身份认同话语,主要是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不是阶级身份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更强调情感、体验和娱乐。就连党报也从过去强调政党的声音,发展到现在强调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大多党报都将本地新闻放在了重要位置,本地新闻的数量在所有新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高达40%以上,报道的角度也有了新的解读。如报道城管部门的技术革新,不仅从官方的角度,更是从百姓的视角,看到了各种问题诸如井盖丢失、公共设施损坏、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经营、违章搭盖、油烟扰民等,都可以在短至数十秒内反映给监督和指挥中心。这就切合了城市化、市民化、个性化的需求。正是在关注世俗平民,报道世俗生活,追求世俗价值,表达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当代媒介在价值追求上更强调人在感性上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实现受众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网络话语世界的话语独特性

(一)网络话语的碎片化

在传统新闻中,一个报纸版面或广电新闻栏目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往往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连续报道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文本样式提供给受众,客观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都割裂了新闻本身的内在联系,使动态的事件扭曲成静态的画面。这使传统媒体更重视新闻作品本身内部的组织,强调要素的完整。然而在网络新闻中,时间和空间统一在一起,各种新闻与评论的不断加入使新闻基本沿着事件的发展而成为变化着的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伴随着新闻的过程化,网络话语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新闻在追踪当前发生的事件时,往往以很短小的篇幅出现,它们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断,必须与其他报道联系起来才称得上有头有尾。如网络中的滚动消息通常是一句话新闻。彭兰认为,网络新闻“为追求时效性而进行频繁的动态更新,容易形成新闻的‘瞬时化'或‘碎片化':一些新闻在网站中转瞬即逝,事后很难查证;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2]。

应该说,碎片化拆散了传统新闻的完整性,代之以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既是内容的不完整,也是深层意义架构的不完整。与传统新闻相比,新闻文本碎片化造成了更多的文本间隔、差异和矛盾,使传统新闻追求的意义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这就削弱了新闻作者对文本的控制,使受众在建立对事件的理解结构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另外,如果从互文的新闻报道网络的角度看,反而会观察到其丰富的一面。其实,碎片化的现象在电视新闻频道中也存在着。但相对于电视的瞬间即逝和线性刚力,网络新闻因为其异步性和海量信息,使这些碎片可以长时间共存。正如网络专题以超文本方式对信息的聚合。对照梵?迪克的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3],网络新闻可以说是将完整的新闻结构拆开,以各种方式重组,使文本间呈现出分裂又融合的景观。

(二)网络话语的可写性

“在网络新闻时代里......一个重要的新角色进入到了信息传播领域:那些阅读、观看、利用新闻信息的人。由于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已经完全消除,被采访对象如今有可能在报道中加入新的信息,新闻报道表面上是个已经完成了的作品,实际上却永远没有完成。[4]”网络改变了原本完整自足的文本观,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可写文本。在这一可写文本中,“作者已死,文本是动态开放的网络,能指在各种互文中游移;读者获得了作者的地位,阅读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无限多元。”

微博的流行,使普通网民更方便地成为了新闻的发出者。人们争先恐后的发表最新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成为了新闻的生产力,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社会生存现实。具有网民特性的专职网络记者又根据网民提供的信息发掘新闻,将微博的信息融入到专业的新闻文本中去,成为开放的新闻的组成部分。

另外,网络新闻专题多姿多彩的“超文本结构”彻底改变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结构,在文本构成上,不仅有文字文本,还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并且各个文本间及每个文本之中的词语、句子都能与其它文本交错互连。运用超文本结构,网络新闻专题实现了多种文本的平面组合和互通,构成一个有声音、图画、动画、影视、文字等各种传播介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信息网络形态,文本的互文特征在此得到很好体现。

(三)网络话语表述的自由化

比较传统媒体与网络话语的表述特征,网络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话语权力,话语的表述因而也更加自由与多样。正如前文所述,网络话语生产突破了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而无论从话题的选择上,还是话语的具体表述上,都表现得更加自由、大胆。

一方面,各大网络媒体纷纷开设专题,对热点事件进行追踪,不仅是“海量的信息”,更有“海量的文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文字顺序把相同的信息说出来,体现出表述的自由。在网易的“滚动专题”中,我们往往能看到标题不同,但内容一样的重复报道,并安排在同一个专栏之中,这种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中是不允许存在的。它出现在网络中,显得理所当然,并能强化这一新闻的力度。另一方面,在话题和语言的选择上,网络可以说包罗万象,体现出更为宽松的自由度。无论是高雅、严谨的书面语言,还是低俗、下三烂的口语表达,都在网络中得到集中而完全的呈现,这更是传统媒体中所不可能出现的。在对这种“自由”的把握中,人们各抒己见,平等对话,形成了一个“众语喧哗的乌托邦世界”[5]。

总之,网络话语的种种特征形成了网络的独特文化,也就是说网络文化实际上是通过传媒话语生产、实践与控制而形成的。这种生产、实践与控制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话语如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密切关系,但仍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来源:《今传媒》杂志 作者简介:刘晗,女,武汉东湖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编选:)

参考文献

[1]蔡敏.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OL].academic.mediachina. net,2003-07-07.

[2]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荷兰)梵迪克.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第7篇: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广告传播;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在媒体广告市场中,媒体的传播服务是产品,卖方为媒体,买方为广告主。根据市场机制的定义:“市场机制(marketmechanism)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及关系。“因此,价值规律在广告市场中的形成作用的机制就是广告传播的市场机制。它具体体现为:某一时点的全国所有广告投放量是广告市场中广告主和媒体最终博弈结果,它必然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某种媒体的价格以该种媒体的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而引发这种价格上下波动的是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时,即广告媒体的资源供给相对增加并大于企业的需要时,媒体价格下降,反之亦然;这种供求的价格波动会形成暂时的均衡价格,它是广告主与广告主之间、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与广告主之间多种关系相互竞争,在价格上形成妥协的结果,从而实现了媒体资源在广告主之间的分配。广告传播的市场机制有如下的特征:

一、动态性

1.媒体资源的供给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转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企业经营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原有的信息供给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导致信息的传递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商机与高科技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媒体的数量呈几何数增加,据新闻出版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综合报纸809种,专业报纸1119种,期刊9849种,截至2007年年6月底,我国网站数达到131万个,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296座,广播很多无法统计。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媒体资源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数字技术的革命导致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它们以点对点的互动性使传播的信息深入人心,引发受众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受众对信息的利用与记忆,极大地震撼了以四大主流大众媒体为主的传播行业。与此同时,LED广告媒体、楼宇电视、社区户外媒体、终端各种新广告媒体等层出不穷。因此,以网络为主力,以户外广告、移动电视、楼宇广告、城市广播、电梯广告等为侧翼的新媒体方阵迅猛崛起,瓜分、蚕食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广告市场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2.广告主的需求程度与结构发生了变化

“广告费至少有一半抛进了水里”这是企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虽然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对广告投放的总体需求量有所上升,但每个企业由于在广告运作的经验、媒体数量及结构的变化、营销其他手段的配合程度、竞争对手及消费心理的瞬息万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广告的边际效应递减,导致每个企业广告投放增幅甚至投放量降低。“昌荣传播于日前了《2012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整体广告市场同比增长仅为4.2%,为近年来最低增幅……中国广告进入慢车道。五大媒体中,电视媒体继续占据着广告量的头把交椅,但增长速度为4.7%,呈现出放缓的趋势;电台增幅13.5%,继续领跑传统媒体,但较去年同期呈现大幅度回落;报纸继续萎缩,为近年来的最低;杂志同比增长11.1%,增速放缓;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势头也明显减慢,但仍达25.7%的增长。”同时,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效果愈发明显,广告主对媒体的需求结构转向了互联网这一新媒体,“2011年中国广告业实际经营额突破3000亿元,广告市场规模跻身世界前列。具体而言,在各媒介形式中,电视媒体仍然是企业主最主要选择的媒体形式,增幅与去年基本持平为13.9%;电台继续维持着较高的增长,但增幅低于去年同期,为30.2%;报纸和杂志增幅放缓,同比增长12.0%和15.3%;户外是所有媒体增幅中最低的,仅为3.7%;互联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局面,增幅为35.6%,是所有媒体中增幅最高的媒体,但增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由于受瞬息万变的营销及传播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广告市场中供求的量与结构变化是动态。

二、渠道性

不可否认,有些企业的广告部直接与媒体合作进行广告投放,但这类情况仅局限于大企业,一般的企业由于缺乏广告运作的专业性,都将广告策略、创意和媒体投放等广告业务交给广告公司,广告公司是沟通媒体和广告主重要的桥梁。

由于广告公司为大量的广告主制定品牌策略、广告策略、并依据这种策略来安排媒体组合,显然,在策略指导下的媒介组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明显的广告效果,品牌资产得到快速的攀升,因此广告主的媒介安排基本上是广告公司通过与企业的协商而达成的,广告公司对企业媒体使用决策影响很大,广告公司成为媒体的渠道商。

三、不平衡性

广告传播的市场机制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一)从广告市场供给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别的媒体在全国与地方的影响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

1.电视广告:强在中央,弱在地方

原来唯有中央电视台才能覆盖全国,因此多年来中央电视台的品牌资产快速的提升使该媒体品牌在受众中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虽然地方电视台后来也有各省的卫视覆盖全国,但由于各省卫视媒体品牌资产积累时间较短,而且新闻节目的区域针对性有所区别等原因,使卫视媒体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如中央电视台品牌影响力。

2.报纸广告:强在地方,弱在中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如下:

(1)企业的营销往往是先从某个区域开始做起,而逐渐扩大区域最后到全国但每个区域仍然是市场的基本单位。当一种商品开发某一区域的销售市场时,就需要在能有效覆盖该区域及有效影响该区域消费者的媒体上作广告宣传。(2)就某一区域而言,行政隶属于该区域或从经济流向上覆盖该区域的地方性报纸,通常是当地有效覆盖密度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中央级报纸虽然发行量很大,但分散到全国每一个区域时,其覆盖密度和影响力相对于当地报纸则逊色很多,而电视由于不受印刷发行量的影响,只需要受众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加上央视的品牌效益,所以电视台在区域的影响力仍然强于地方台。

(二)从广告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广告主由于所处行业、营销环境、产品特点及所处生命周期、品牌定位不同等原因广告投放的量与结构有所不同,同一广告主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也是上述原因同样造成广告投放的量与结构有所不同。

四、组合性

一方面,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媒体数量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单个媒体由于在媒体数量中的份额越来越小,导致其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同细分市场下的受众接触媒体的习惯及受媒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以目标受众接触媒体习惯为导向的媒介组合才能确保将广告主的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五、相宜性

广告传播的市场机制中的相宜性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主产品的特点要与媒体的特性相宜;广告主在选择媒体时要根据产品的特性来选择媒体,比如时尚的产品要选择时尚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媒体。化妆品选用杂志会比报纸更适宜,原因是杂志的纸张比报纸要好,适合化妆品广告中色彩的表达。

(二)选择媒体时要考虑其目标受众是否是企业的目标消费群,如果是,企业就可以提高广告信息的到达率。比如老人用品如果选择《老人报》就会将老人用品的信息直接覆盖老人。高档西服可以选择飞机上的阅读杂志,使该高档西服品牌的广告信息直接覆盖高档西服的目标消费群即成功的男士。

六、累积性

广告信息的持续不断地传播使广告主产品的品牌资产在目标受众的心中得到累积攀升;与此同时,媒体品牌在广告主心目中的品牌资产也同样得到累积攀升。

七、人本导向性

上个世纪90年代人本观广告的崛起,是传播理念和营销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交集的结果。广告信息中的诉求决策与创意表现要以目标受众(目标消费群)的需求与欲望为导向,要研究目标受众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与观念的精神领域。媒介服务同样要研究媒介的目标顾客即广告主的需求与欲望,研究其使用媒体时会考虑的因素,并以此为导向调整媒介本身的服务类别、方法、质量等。

第8篇:传播特征范文

非主流的传播定位。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手机影视内容基本来源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可以收到7个电视节目,5个是央视内容,还有两套本地的节目。只要用户购买了终端,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就可以收看CMMB的电视节目。韩国手机电视的发展已经表明,这种策略是失败的。韩国是手机电视发展最早的国家,他们的手机电视内容设计,大部分内容照搬传统的电视媒体,视其为传统电视的继承者。韩国手机电视的产业化发展起步很早,当欧洲、美国等还在选择标准的时候,韩国人已经看上连续剧和新闻节目了。在韩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手机电视服务的国家的两年后,约有700万消费者经常性地在手机上观看电视,但是令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感到苦恼的是他们并没有赚到钱。

手机电视内容平移传统电视内容的策略失利,引起了很多传媒人的思考,笔者建议手机电视的传播者是否考虑另外的策略――非主流的传播定位。传统电视媒体的公开性,画面清晰决定了它的传播定位是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以理性、建设性风格来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其媒体传播特点是标准的主流传播。互联网媒体则是所有媒体的集大成者,把报纸电视广播上的所有内容加以改造,以其海量的信息储藏特点囊括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一些新闻媒体的门户网站依然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主流传播特点,以其海量、即时的信息来吸引网民关注。手机媒体比互联网媒体更加便携、更私密、屏幕更加小巧,它应该发扬光大互联网媒体非主流传播的特点。内容完全照搬传统电视内容,等于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当然无法获胜。手机电视应该是完全娱乐化的非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形成媒体互补,全方位地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生活需求。

私密性。手机电视最突出的特点是私密性。首先,电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公众性”媒体,传统电视是典型的“家用媒体”,手机属于纯粹的个人私用物品,机主对手机电视的使用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看与不看、看什么、什么时候看全凭机主的个人意愿与爱好,手机电视是一种极端个人化的媒体或者说是私用媒体。其次,尽管互联网为个人设置了很多个性化的、私人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在监控之下,一些个人隐私和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信息仍然不方便通过互联网传输。而手机则不同,尽管现在也有了个体对群体的技术应用,但其主要方式还是一对一的,使用者通过手机发出个人的信息,个人消费从手机上收到的信息,这一点是其他媒体所没有的。

互动性。传统电视传媒的重要特点是传播的单向性,属于环状网络;互联网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互联网的互动性受其固定性制约,不能实现时时互动。手机电视的传播特点是多向性,属于星状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一个手机都是传播体系中的一环,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受信息,进行个体问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互动性是手机电视最大的优势之一。人们不但可以用手机点播下载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手机通信、短信和无线上网等种种方式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2005年国内第一部为手机电视量身定做的情景喜剧《白骨精外传》开始投拍。其制作过程完全是互动式的。手机电视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和短信方式直接参与剧情的进展,跟踪剧本策划、编写、拍摄全过程。并可以发表实时评论。制作方将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剧情作出适当调整。显然,这样的内容制作和收看方式,已经与传统电视有了相当的区别。

屏幕制约性。手机电视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决定了它的屏幕不可能很大,手机电视的屏幕尺寸通常是3英寸以下,而普通电视机的屏幕在5英寸以上,分辨率也由标清以上降至QVGA以下,画面细节的表现能力被大打折扣,长时间地近距离收看又容易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尽管现在屏显技术日新月异,像素在不断提高,但在清晰度上它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传统电视,更不用说电影了。如何在有限的屏幕上演绎完整的故事情节,对手机电视的节目创作提出了新的创作特点。

结合上述手机电视的传播特征,笔者提出以下手机电视节目创作对策。

手机电视作品创作形式“迷你”单元化。首先,手机电视的移动性决定了它的传播过程往往处在一种不稳定、易受干扰的收视环境中,用户与手机电视的接触是一种“离散”时间内的传受关系,这就决定了用户根本不可能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看一部情节复杂的片子。对他们来说,一个短小的视频片断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才能满足他们闲暇之余的娱乐需要,太长或太复杂的内容难免会适得其反。手机电视的作品单元宜在3~5分钟之间,而不像电视剧那样作品单元50分钟或者电影的90分钟,这就要求创作者安排情节和矛盾冲突的时候节奏加快,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结果。2007年7月5日,东方龙开通了全球第一个专为手机电视打造的直播频道――“第五媒体”。该频道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电视平台,专门向用户提供以5分钟为一个单元、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资讯,内容涉及时事、财经、体育、娱乐等各类。上海文广投资拍摄的《新年星事》、《白骨精外传》等手机系列短剧也是以5分钟为单元的。其次,手机电视的小屏幕观看、低分辨率决定了其节目制作应以中景、近景、特写等小景别拍摄;拍摄过程中少用移动镜头,多用固定镜头;色彩简洁对比要强,配音加大不用字幕。

选题定位非主流化。手机电视私密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是非主流的娱乐化媒体,传统媒体上的非主流内容都可以成为手机电视传播的内容,如:互联网上的恶搞类节目、电视上幽默搞笑的娱乐片有可能是手机电视的主打产品。像《一个馒

头引发的血案》、《春运帝国》等网民制作的内容都适合这一新媒体。音乐、影视等娱乐节目是手机电视的重要资源,轻松愉快的动画短片是适合手机电视的重要节目类型,一些动作性很强的幽默,影视院校的学生创作DV短剧、Flas也是手机电视可利用的资源。随着带宽扩展手机具备视频即时上传的条件,手机电视的节目资源将呈现无限拓展的可能。

大力发展服务资讯互动类手机电视节目。有学者认为,最好的传媒应该是能够调动受众参与、与受众互动的传媒。手机电视的即时传播和互动功能,非常适合播放互动性很强的资讯服务类节目,如体育新闻、天气预报和交通路况等。由于手机一般情况下都随身携带,手机信息的接收是即时性的,与手机的互动性相配合,这样的特性非常适合交互性强的节目,如手机游戏、竟猜、购物、拍卖等节目。上海文广在全国版“舞林大会”、“创智赢家”等真人秀节目中,开启了手机电视业务平台,用户可以一边收看节目,一边通过该平台为自己喜爱的人物投票。电视购物是一个新兴的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被誉为继零售、超市之后的第三次销售革命。利用渠道优势,将手机电视演化成个人化的“手机电视商场”,也可以为该产业创造新的赢利点。股市在线网站中的视频演播室有很多互动性很强的专家咨询热线,这类服务节目更适合在手机电视里播放,手机电视的互动性、便携性、移动性会使这类节目有更大的服务价值。

挖掘隐私的情感咨询类节目。综观各电视频道,各类谈话节目中,风头最劲的当属情感类谈话节目。当人们批评电视台的编导为了竞争而侵犯别人的隐私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将这类节目在手机电视上播放。手机本身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媒体,它从技术上保证了参与节目人对自己的隐私的可选择性。比如,在手机电视屏幕上,节目的参与人可以选择不出图像,跟主持人或心理咨询师的交谈可以选择不公开。这类手机电视的情感节目则演变为情感咨询热线,盈利方式趋于内容收费。

第9篇: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电视选秀节目;传播特征;价值创新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首期收视率破1.5%,第二期2.8%,节目冠名费6000万。而且话题不断,影响力延伸到互联网,不到一个月,《中国好声音》网络覆盖量超2亿条,新浪微博已有76万粉丝,视频观看次数超3700万。还被列为广电总局表彰的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之一。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此类节目何以再次唱响最强音?它能否开启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一、 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演变

中国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30个年头,其雏形可追溯到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它开创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先河;20年后,湖南卫视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成为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新时代的领军者;现如今,《中国好声音》逐渐显现出强势的竞争力。一路走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在“选”与“秀”的矛盾中徘徊,在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博弈中成长。

1.音乐类选秀1.0时代,为选而秀

在中国电视史上,最早在电视荧屏上进行新秀选拔的节目当数中央电视台1984年创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其举办的宗旨是“繁荣音乐创作、推出新人新作、丰富电视荧屏”,由此不难看出,其属性首先是专业比赛,其次才是电视节目,电视播出服务于比赛。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中国音乐事业繁荣作出贡献,选拔、发现和推介了一大批有实力的青年歌手,但它在我国电视节目发展和节目形态创新上贡献并不大。它给观众带来的更多是“选”的结果,突出的是选拔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电视媒体对其只是完整真实地呈现,并不额外添加过多“秀”的演绎成分。这类“为选而生”的电视节目秉承着“秀”服务于“选”的节目理念,我们且称之为“为选而秀”。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带动下,基于“为选而秀”理念下的电视选秀节目还有各类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电视竞赛活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电视选秀1.0时代的主体。

2.音乐类选秀2.0时代,为秀而选

疲惫的电视选秀在2004年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一年湖南卫视面向全国推出的《超级女声》走红的速度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由此开启了中国电视选秀的新纪元。《超级女声》借鉴国外的节目模式,把电视音乐带入真人秀这一全新的节目形态。它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的理念,以节目的娱乐性和选手的草根化吸引观众的目光。“想唱就唱”的节目口号带来了一场全民狂欢,“短信投票”和“大众评审”机制的引入,取代了过去专家“一锤定音”的权威,而全程参与所带来的迅速转化为收视狂潮。

《超级女声》不仅引起收视,更激发了电视选秀节目市场争夺白热化。一时间各地电视台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东方卫视《莱卡我型我秀》、江苏卫视《绝对唱响》、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它们成为了音乐类选秀2.0时代的主力军。这一时期,节目卖点不再单纯的局限在选手现场表现上,选手的身世背景、主持人的煽情和专业评委的现场点评为节目注入了更多吸引注意力的视听元素。

2.0时代的电视选秀,已经由电视节目演变为全民商演,“选”已不是终极目的,收视率才是王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博取观众眼球,节目不惜从评委和选手身上挖掘轶闻、制造话题。台上台下选手和评委肩负着娱乐的重任,“秀”水平、“秀”眼泪、“秀”毒舌,将电视节目的消遣娱乐功能展现无遗。此时的“选”只是为“秀”得更淋漓尽致而提供的一个平台。“为秀而选”也使一些电视选秀节目陷入低俗化的泥淖。选秀节目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信息传递功能和教育功能愈发弱化,甚至引起价值观错位。

3.音乐类选秀3.0时代,“选”“秀”相实

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节目的播出,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着实也为中国电视选秀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暖流。它的出现,虽然在节目内容上没有做出太多根本性的改革,但却通过节目模式的设计从理念上匡正了以往节目的偏颇和缺陷。这一质的飞跃让电视选秀迈入3.0时代。

节目整体回归音乐本质,选拔讲求专业性,节目输出的核心绝不只是“好声音”,而是“什么是好声音”以及蕴藏背后的价值观,并将在选择与辨识好声音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与故事自然地展示出来,从而向社会公众传递梦想、励志的正能量。“选”与“秀”高度统一、相得益彰。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让我们先来进行节目模式的分析。

二、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

《中国好声音》2012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开播,由星空卫视旗下的星灿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在原版引进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基础上,经过本土化改造而成型的一档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在节目形态上保留了原版的优秀血统,又融入了中国元素,将娱乐和文化深刻结合,把核心价值观传输、渗透在节目表现之中。

我们试图解构《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播出节目,以窥见电视音乐选秀3.0版本的特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将《中国好声音》作一全面解构。

1.规则创新体现专业权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