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

第1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资本保全;收益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229-02

1 资本保全理论概述

资本保全从静态看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补偿和利润分配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保证权益不受侵蚀。企业收益的计量,都应以不侵蚀原投入资本为前提,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保全)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收益。即:本期净收益=期末净资产十本期派发给业主的款项一期初净资产一本期业主新投资。式中“期初净资产”即期初业益,它是要求保全的对象。

从动态的角度看,资本保全还包括利润分配中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企业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下一个会计期间必须保全的净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确认下一会计期的收益时,要以维持它的完整性为前提。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企业留存收益也可用于分配,但往往受到法律限制,如必须保持法定公积一定比例等。实际上,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是确定下一期间经营收益的基础。

资本保全又可以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种概念。财务资本保全观点,是将资本视为一种财务现象,认为资本保全意味着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必须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才算取得利润。

实物资本保全观点,是将资本视为一种实物现象。资本保全意味着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或企业达到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取得利润。

两种资本保全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资产和负债价格变动影响的处理。两种资本保全概念都需要借用货币尺度表示,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2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

在一般意义上,收益概念起源于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1890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而后,其他一些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将亚当•斯密的收益概念具体化并引入企业,他们区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把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加以区分.还提出收人必须是已实现的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进一步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提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即:精神收益.实际收益和货币收益。其中,精神收益是指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实际收益是指经济财富的增加;货币收益是指增加资产的货币价值。以上三种形态的收益中,精神收益是无法计量的,因为人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包含有很大程度的主观和精神因素;而货币收益则是非常容易计量的,但它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化,所以,经济学家仅着重于研究实际收益或真实收益对经济收益概念最完整的阐述是l94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R•希克斯在其所著的《价值与资本》中下的定义。希克斯提出了两种收益概念:事前收益,即“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能消费的数额,并且他在期末的状况保持与期初一样好”;事后收益,即一定时期内,消费额与资本增值或贬值之和或之差 希克斯的收益概念虽然定义的是个人收益,但企业收益也可以此定义来加以解释,因此,这个收益概念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并对会计的收益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事前收益和事后收益都是基于不同时点的未来预期收益的估计,这种估计包含着较高的主观性概括而言,经济收益是建立在实物资本保持基础之上的,它强调收益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增加,是在实物资本得到保持的前提下,企业本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

2.1 会计收益的概念

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称为会计收益。根据传统观点,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这些经济业务,既包括外部交易,也包括内部交易。与外界的业务活动使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发生转移,由于它通常是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一般也是确切的。企业内部的资产之使用或转移,由于是非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通常并不确切。按照传统会计观点,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价值变动不包括在内部资产转移之列。当发生交易时,旧资产的价格通常转移到新资产中,这便是计量收益的交易法。交易法自然而然地会推导出在销售或交易时确定收益这一程序以及会计中成本转移惯例。

(2)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的,它指的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早期的会计收益是根据现金收付制来计算的,而现代的会计收益则是按权责发生制划分当期收入和费用,在进行了恰当的配比后计算出来的。不过,以现金制确定的收益更易于被使用者所接受。

(3)计算会计收益的成本是以历史成本计列的。由于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的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以交易法推导的已消耗成本自然就是历史成本的转移,因而作为确定收益一项重要因素之一的成本也是历史成本。

(4)会计收益的确定要遵循收益确认的原则。现行会计实务和法律对收益的意见仍然是:只有在与资产价值增加相关条件得到满足以后,才能产生收益。收益和增值必须能够客观计量,而且是确定或不可改变的,还必须通过一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来加以证实。也就是说,会计收益的确定要依据以下两项原则: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和收益确定的稳健原则。根据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企业收益应划分为营业收益和持产收益。营业收益的确定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等关键性事项发生以后,而持产收益是指持有资产的已实现收益,因物价变动引起的未实现

收益则不予以确认。根据收益确定的稳健原则,当企业某项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方法可资选择时,应选择最不会高估收益的方法,它包括不应高估收入和不应低估费用两个方面。

2.2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比较

(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 ― 财富的增加;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

(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可以完整反映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会计收益更强调经营活动,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3)经济收益更强调资本保全,原资本(期初资本)必须得到保全,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

3 资本保全与收益之间的联系

资本保全理论对收益计量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这是不容怀疑的。从资本保全理论形成之初,资本保全问题便是与收益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保全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学的真实权益理论,资本保全理论就是将这一核心思想体现到会计实务中去,要求企业计量收益之时,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在物价变动不显著时,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基本一致,坚持历史成本下的财务资本保全便足以使企业的收益计量真实可靠,不致侵蚀资本。而在物价显著变动时,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相背离,对资本保全观的选择便成为会计界争论的焦点。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对收益计量产生重大影响,二者在收益计量中的最大分歧在于对持产利得或损失的确认。

选用财务资本保全观,收益是以货币表示的净资产的增加,无论是来源于非资本性经济业务,还是来源于环境变动的影响,只要导致净资产增加,均可确认为收益。因此,各种资产的持产利得也被确认为收益。而选用实物资本保全观,收益被认为是实物生产能力的增量,由于环境变动影响而产生的持产利得不被确认为收益计入收益表,而是将其作为资本调整或准备,即作为维持原有生产能力因素计入资产负债表。

从财务资本保全分析,实物资本保全是从收益中挖走一块补充资本;从实物资本保全分析,财务资本保全是从资本中挖走一块列作收益。笔者认为:会计核算的收益应理解为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由于环境变动造成的利得或损失应直接归属为资本调整,也就是说选择实物资本保全更为合理。然而,实物资本保全现在运用于实务时,尚有许多困难。因此,财务资本保全观仍占主要地位,这对如何更好地计量收益仍是一个主要障碍。但尽管如此,选择不同资本保全观,对收益计量的影响可见一斑。

第2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目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抓降”攻坚战的不断深入和持久进行,“抓降”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困难和障碍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处置政策上应有所突破

对于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实际中遇到的诸如能否套用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优惠政策、不良资产如何科学地评估定价、处置不良资产的损失补偿等问题需要突破政策,在政策上予以配套和支持。另外各种税费过重,也是造成两呆贷款保全难的主要原因,银行信贷资产保全的性质与其他普通经济行为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国家从维护银行正当权益的角度,应减免银行在信贷保全过程中的各种税费。

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经营、盘活和处置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中要涉及到包括《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民法》、《破产法》、《税法》等在内的多部法律法规。目前商业银行在盘活处置不良资产中遇到的诸如商业银行参与资产重组的法律地位,企业兼并重组的法律规定、银行债务减免的规定,担保物和抵押物的评[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文秘站 外部链接!注:]估、登记、变现及会计核算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没有明确,或者说存在空白和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地健全。

三是处置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上主要以催收、法律诉讼、以物抵债、呆坏帐核销等传统手段为主。诸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包装上市、打包出售等有效手段,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尚不具备条件,有待进一步创新。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只要有利于保全银行资产,有利于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有利于提高贷款本息收回的各种保全盘活方法、手段均可采用。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专项奖励约束政策,以区别于其他业务部门和优良贷款经营行,应建立信贷人员清收“三定一挂”机制,即定户数、定金额、定时限,将员工的收入与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实绩挂起钩来,打破大锅饭。第一、建立科学的盘活不良资产激励机制。不仅要实行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同工资总额挂钩分配的质量效益工资制,理顺权利与责任、利益与风险、动力与压力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制定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对那些在清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敢于在物质上给予重奖,敢于在待遇上打破常规。通过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和全行上下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建立严格的责任人追究制度。依据相关金融政策以及规章办法,明确行长、主管信贷行长以及信贷人员的具体工作和应承担的工作责任,特别是对违规操作、违章放贷、监督不力造成债权丧失等严重事件要从严从重处理;对一线信贷人员及管理人员制定工作计效和工资、奖励相结合目标责任制,通过严格的追究制约束相关人员,实现对现有信贷资产的有效管理。

四是行政干预障碍需要突破。目前在涉及金融借贷案件中,由于政府行政保护,部分企业即使有履行能力也对金融债务往往采取推、托、躲、赖的方式。对此银行应主动协调政府,密切关注企业改制动态,做到以大局为重,有理、有节、据理力争,从而能动地保护银行债权。

五是市场瓶颈障碍需要突破。目前,我国市场社会化、信息共享化程度不高,因而基层银行在依法收贷中获取的房地产、设备等资产被再三搁置。而在这个过程中,或由于更新换代,或由于自身折旧等等,导致资产价值逐渐下跌,结果是信贷资产受损。要突破这种障碍,除了要关注市场动态,市场信息外,各家银行要以科技为手段,以信息经济为导向,结合收贷的成本、效果,建立多层次、覆盖广阔的收贷信息网,突破市场的制约。

六是收贷范围障碍需要突破。目前,多数银行在收贷过程中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偏重于收现金或房地产、设备等实物资产,而忽视目前企业在市场上日益多样化的其他资产,如股息、股权、商标等等。一般说,银行的企业大多是经营不善或暂时陷入困境的七企业,如果偏重货币资金,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也不现实。所以在收贷中,应以保全信贷自从资产为根本宗旨,以市场变现难易程度为标准,以收取货币资金为上策,兼顾实物资产,票据、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实现清资、活资,提高效率。

第3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与扩展,通货膨胀动摇了会计计量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严重歪曲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包括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的信息真实性。主要表现在: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传统会计模式下,各项经济业务均是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无轮物价如何变动,币值如何不稳定,资产和负债都只能按照交易发生时价格入账,然而通货膨胀条件下,资产账面价值不变,但是由于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资产实际价值遭到减损,这样必然会使得资产负债表中记载的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低于现实价值。这里可以将企业资产区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说明,对于货币性资产如银行存款和应收账款等名义价值不变但实际购买力下降了,非货币性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提折旧均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以直线法为例,传统会计模式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各期折旧额的算术相加,但是通货膨胀发生后,将不同时点上货币购买力不等的数额相加得出的累计折旧,既不能反应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也不能反应物价上涨的情况。企业如果照此计算交纳所得税并进行税后利润分配,那么企业所有者权益以及再生产能力势将受到不合理的侵蚀,其他报表使用者也很可能受到误导做出不明智决策。

(二)对利润表的影响 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所提供的损益资料,歪曲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通货膨胀率越高,歪曲越严重。通货膨胀影响利润表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存货成本和利息费用三个方面。企业的经营成果是通过收入与成本或者费用相配比得出的结论。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收入应该与其投入的成本、耗费的费用之间配比。在通货膨胀时期,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是不同时点现时收入的总和,而成本或费用时按历史成本结转的,形成名义上较高的收入和较低的成本,二者相减得出的利润,形成无意义的配比,虚增了利润,从而使企业多缴税,降低付现和偿债能力,侵蚀股东资本,并扰乱了报表使用者的视线,增加了有关投资与融资决策的不确定性。

(三)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影响比较复杂,某些现金流量只受到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例如,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可能会逐年增加;某些现金流量在考虑通货膨胀影响时所得到的净现金流量可能低于不考虑通货膨胀时的净现金流量,特别是在所得税或重置成本影响时。

二、基于通货膨胀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

综前所述,通货膨胀可以使财务报表失真,那么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如果不做调整直接使用原报表数据得出的结论肯定违背事实,从而误导作出错误的决策。在分析报表时可以做以下工作:

(一)观察企业盈利能力高低应以资本保全为前提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盈利能力被虚饰,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应以资本保全为前提。资本保全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损益计算中所确定的某种资本补偿量,也即企业唯有在保持了某种资本的完整补偿之后,才能确认所获得的利润。资本保全概念最基本的有货币资本保全、一般购买力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等三种保全形式。为了克服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采用一般购买力资本保全概念,即现时购买力会计模式(计算损益时企业所予以补偿是早先投入货币资金的现行购买力,即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后而确认的资本价值)是完全可行的。该会计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的计量基础,仍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标准,只是计量单位采用相同购买力调整。采用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不仅可以克服因通货膨胀是各项业务发生时间因币值不同而不易配比的缺点,还可以是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

(1)通货膨胀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调整。由于利润表项目均是非货币性项目。因此每一项都需要调整。调整方法为按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系数的分子是现行物价指数,分母视以下情况而定:销售收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等项目,假定在一年中均匀发生,因此调整时分母采用当期平均物价指数;销售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应视存货计价法而定,其他项目应按当期平均物价指数,但是折旧费用应采用期初物价指数。以某上市公司某年利润表为例,假定该公司2009年营业成本构成为:原材料耗用成本为643900元,折旧费用为367000元,其他费用为276000元,其中期初原材料存货483200元,本期购进为860000元,期末材料存货为699300元,期初物价指数为100,期末为200,平均为160,调整前后的资料如表1所示:

显然,调整后利润总额(1399850元)要比调整前利润总额(1630000元)减少了230150元,假设该企业2009年资产6408500元(期初、期末变化不大), 则: 调整前资产利润率 = 1630000/6408500

×100%=25.44%, 调整后资产利润率=1399850/6408500×100%=21.84%;调整前销售利润率=1630000/3968000×100%=41.08%,调整后销售利润率=1399850/4960000×100%=28.22%。可见,如果不进行调整,财务报表是不能真正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所以财务报表使用者一定要对当前的经济环境认真分析,通货膨胀下务必对报表进行调整。

(2)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的影响与调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具体来说,流动资产尤其是速动资产越多,流动负债越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假如流动资产的货币性项目如现金比较多,则企业所遭受的一般购买力损失也较大;相反,货币性负债越多,企业所得到的一般购买力利益就多,显然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表现在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仍以上述案例为例,按现时的购买力调整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原则为:凡货币性项目的本年年末余额都不用调整;非货币性项目的年末余额按下列公式调整:调整后余额=调整前余额×年末物价指数/该项目交易日物价指数;则该公司2009年资产负债表调整前与调整后资料如表2所示:

依据上述调整可以得到调整前后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指标的变化,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调整后短期偿债能力比率等于或者高于调整后的比率,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调整前的资产负债率,这说明通货膨胀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是有利的;从营运能力来看,流动资产营运能力比率调整后的高于调整前,说明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而有所提高,固定资产及总资产周转率调整后比调整前的有所降低,说明通货膨胀对固定资产及总资产的营运能力的影响是不利的。故采用一般物价水平进行全面调整是一种有效消除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分析影响的方法。

(二)重点调整相关项目 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因各种损耗而转移的产品成本中去的价值。在通货膨胀下,对固定资产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不仅不能反应实际变化的现行价值,影响报表真实性,而且使得固定资产更新减缓进而影响了再生产能力,所以在通货膨胀时期,必须对折旧费用要素的核算采取相应的会计政策。对固定资产进价及折旧按重置成本计算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在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上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比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平均贴现法来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处理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以在此做这样的调整:实际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账后折旧率×行业物价指数,用此来调整当年的折旧额。

(2)存货。存货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对存货数量和价值正确估算关系着很多人的利益,包括企业、员工、投资人等等的利益。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期初存货+本期购进-期末存货=销售成本,其中期初、期末存货的成本=期初、期末存货的数量×单位购入价格。而发生通货膨胀时,不同时期购入材料的价格不相同,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其他平均法,则会违反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造成利润虚增。故分两种情况:存货少、种类清晰且资料易获得。可以尝试在上一个会计期末报表基础上使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销售成本,这样简单易行;种类多、较难分类。报表使用者可以在上一个会计期末的基础上采用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

三、结论

财务报表分析是每一个报表使用者决策时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当前客观存在的通货膨胀给财务报表分析带来无数干扰,而只有真实能反应经济活动实质的报表才能够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才能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所以消除通货膨胀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工作仅仅是笔者关于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分析影响研究的一项阶段性研究,还有很多相关问题有待解决,笔者将会在后续研究中对这些问题重点进行研究。

第4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出资人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确保资本保全是出资人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出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原始资本只有在能够保证其安全和完整的条件下出资人才愿意建立企业,以解决出资人资本闲置和社会就业等问题。出资人资本保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出资人投出资本必须是在安全法律保障和可以控制的相关人员管理的条件下,才会建立企业并选择经营者经营。因此,确保资本安全,即确保出资人原始投入资本的安全不受侵害(包括侵占、损失)是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基础目标。

第二,出资人资本的保全不仅表现在出资人投人原始资本本身价值的保全,同时也包括了出资人投入原始资本最基本的增值,这种增值通常以国库券的利率来计量。也就是说出资人资本保全是既包括原始资本的价值也包括无风险投资中所应得的收益(无风险收益)。

第三,出资人投入资本保全的实现具有时间性。出资人从投入资本到收回投资并取得增值是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出资人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期间内应当能够通过折旧或红利等方式取得投人原始资本价值和无风险收益。资本折旧价值加上无风险收益以及企业清算时剩余价值应当是出资人在企业存续期内所应得的资本保全价值。如果出资人无法在企业存续期内实现资本保全价值,则这项投资或企业经营应当说是一种失败。

(二)实现资本增值是出资人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出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资本保全,其终极目标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资本增值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有形增值,即出资人投资建立企业带来的超过原始资本和无风险收益之外能够确认和计量的价值。它包括了风险报酬和超过经营预期所实现的收益两个部分。资本有形增值通常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加以确认和计量,计算出它的具体价值额。

第二,资本的无形增值,即出资人投资建立企业所创造无形资产所带来的价值(如商誉、品牌价值等)。这些价值是指在会计报表以外由社会所公认存在的。资本无形增值通常可以由社会公认权威机构进行评估确认,而其实际价值一般须通过交易才能实现。

第三,其他方面的利益,如企业的社会荣誉、出资人本人的社会声誉以及知名度等。这种利益也应当计人出资人资本增值之内,只是它的计量和确认难度更大,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出资人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是资本的有形保全和增值,也包括了资本的无形增值。因此,出资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既有有形资产的管理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有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管理。

二、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内容

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既不能干预生产经营权,又必须维护出资人的资本权益,实现资本保全和增值。凡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有可能使资本权益受到损害或减少,都应得到必要胸约束;凡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是为资本权益的保全和增值的,都应得到必要的激励。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因出资人的要求,经营者的素质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等现实情况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资本保全和增值的责任目标和考核办法。出资人选聘合格的经营者实际上就是以是否能使资本得到保全和增值为前提的。一旦经营者选聘完成,出资人就应当以资本保全和增值为核心,明确相应的资本保全和增值目标,建立相应的指标考核系,使经营者围绕这些指标(目标)展开经营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考评办法,明确奖惩标准与经营业绩挂钩,使经营者业绩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评价,以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同时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二)确定投资方向和决策程序。企业对外投资意味着出资人资本的位移,这种位移不仅改变了出资人原来的预期,而且还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出资人必须对经营者提出的投资方案和投资计划确定方向,明确企业对外投资的决策程序及变更投资方向的审批程序,只有在得到有效分析和批准的情况下,经营者才能实施投资方案和投资计划。

(三)建立必须的内部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为确保出资人资本保全和增值,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出资人和经营者共同的需要。内部控制能帮助出资人了解企业组织结构、运行程序、管理制度、业务处理方法(流程)等经营过程中的基本运行状况,再借助企业财务报告等资料便能较为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成本费用的增加会直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出资人的资本收益。成本费用的直接控制在于经营者,出资人成本费用控制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相关制度、标准和支出范围的制定和监督。出资人能够通过相关制度、标准和范围执行情况的了解、分析,约束经营者背离出资人的意图。

(四)约束资产的使用,决定收益分配政策。经营权是由财产权派生出来的,经营者使用资产必须符合出资人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若变更资产的用途,有可能会引起资产的流失或引起新的资产使用风险,从而影响出资人的利益。因此,出资人对于重大资产的使用必须进行约束,以保证资本目标的实现。出资人法定享有收益分配权,出资人决定收益分配政策应当兼顾企业的近期和长远利益,还要兼顾企业员工、经营者的利益,以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能力。

(五)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会计政策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而会计要素能否正确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利润的多少,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对出资人的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出资人应当合理地选择会计政策并加以必要的检查,对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做到心中明晰。为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出资人可以通过监事会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实施包括年度审计、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等多种形式的内外部财务监督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出资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出资人财务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是对投资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财务活动的约束,具有间断性。出资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一)设定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组织要素。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序上决定了出资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一个合适的经营者能够便一个企业兴旺发达,而一个不合适的经营者同样能使这个企业面临破产。经营者的职业水准主要包括:(1)对出资人财务目标的理解以及忠实程度;(2)经营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3)组织管理与人际沟通能力;(4)职业道德观念。企业财务负责人是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应由出资人选定。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出资人应引导经营者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人员素质要素,形成高效、务实、灵活的经营群

体。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当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建立起组织内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职责明确,使每个成员都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技术,做到人尽其才。

(二)确定基本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基本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准则,出资人必须对这些制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确定这些制度交经营者执行并监督其执行结果。基本管理制度包括:(1)组织机构制度;(2)基本会计政策;(3)财物管理制度;(4)内部牵制稽核制度;(5)决策程序制度等。在建立基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出资人应引导经营者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确定主要的内部控制系统(或程序),确保企业高效、有序地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不使出资人资本或权益流失。

(三)实施必要的审计监督。出资人的审计监督分为证常监督和非常监督两种。正常监督是指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实施的一般审计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监督;(2)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一是在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下实施的内审机构监督,包括对经营者的监督和内部分支机构的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再监督的性质;二是在经营者领导下实施的对内部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监督。(3)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中报、年报的审计监督。

非常监督是指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特殊(如盈亏异常等)情况下实施的审计监督,一是董事会实施的审计;二是监事会实施的审计。董事会实施的审计主要是检查经营者,监事会实施的审计既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董事会或董事。非常监督通常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实施为好。

四、实施出资人财务管理的难点

(一)国有企业出资人尚不明确。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国家,而国家是以政府为代表的,政府又有许多部门,这些部门都代表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这样就形成了政府职能与企业出资人的重叠。政府官员代表国有出资人控制着企业,但又与企业的利益不相关。负责任者为国为民谋利益,不负责任者。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出资人的缺位,国有资产成了无主资产,谁来实施管理呢?为使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管理,出资人必须明确。现实中的以国有投资或控股公司代表国有出资人较为理想,可以实现政府职能与出资人分离,政府监督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出资人实施财务管理,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全和增值。

(二)不同出资人财务管理具体目标的差异。不同的出资人由于其资本来源的不同、投资目的的不同、个性的差异以及近期和远期的需求不同,直接影响出资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重视近期目标者可能会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而追求长远利益者则可能以牺牲近期利益为代价。由于出资人差异的存在,使出资人较难制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可通过股东会或董事会来进行沟通和协调,求大同存小异,尽可能实现目标的统一。

第5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会计收益的概念

    从操作的角度讲,会计收益被定义为本期交易申已经实现的收入和与此相对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会计收益的五个特点:一是会计收益是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主要是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减去实现这些收入的必要的成本)。从传统意义上讲,会计界是用交易观来计量收益的。二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是指某一期间的财务成果。三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收入原则之上的,需要对收入进行定义、计量和确认。四是会计收益需要依据历史成本计量费用,要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一项资产按照获得时的成本核算直到被销售,才能确认所有的价值变化。因此,费用是耗费的资产或耗费的获得成本。五是会计收益要求当期实现的收入与适当的或相应的相关成本联系。因此,会计收益是建立在配比原则之上。从本质上讲,某些成本或期间成本被分配或与收入相配比,而其他的成本则结转为资产。 

    (二)经济收益的概念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将经济学上的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Marshall)遵从斯密的收益概念并将其引入企业。当代经济学家J·R·希克斯(Hicks)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将经济收益定义为:“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情况下所可能消费的最高数额”。该定义虽然指的是个人收益,但企业收益也可以用这个最基本的收益定义来加以解释,即在期末与期初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可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汤云为,1997)。由此可见,经济收益是与资本保全或资本维护密切联系的,它实际上要求在确认企业收益时必须严格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保全。 

    二、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

    (一)会计收益的计量会计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确认和计量各种收入和费用,根据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遵循收入实现、应计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对于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波动,如无客观事实认定,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二)经济收益的计量根据经济收益观,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比较该会计期间期末和期初的净资产,_在扣除投资人追加投资、加回已对投资人所分配利润后,即为该期间的损益。若期末和期初净资产相等,资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净资产小于期初,资本就没有得到保全,差额为资本亏绌;若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资本不仅得到保全,而且产生盈余,差额即为利润。人们按资本计量属性的不同,又将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前者强调名义货币资本的保全,后者强调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的保全。在资本保全观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为取得收益而发生的费用必须以现行成本(资产的现行购买市价)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在企业已经耗费的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不得确认企业收益。在这类资本维护概念下所确定的企业收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收益。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所确认和计量的收益在量上存在如下的关系:会计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一前期发生的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化=经济收益(公式1)。上式中的无形资产不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传统的无形资产,而是另一个概念即主观商誉。以资本化方法举例加以说明: 

    [例1]某经营实体总资产剩余有用寿命4年,每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如表1:(假设贴现率为5%,每年折旧7000,单位为$) 第一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R1)=7000,第一年初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7000 x(1+5%)-1=6667,8500×(1+5%)-2=7710。100(0)×(1+5%)-3=8638,12000×(1+5%)-4=9872,合计为32887。第一年末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8500×(1+5%)-1=8095,10000×(1+5%)-2=9070,12000×(1+5%)-3=10336,合计为27531。第一年的主观商誉=(折旧)7000-(32887-27531)=1644,每一年的会计收益=每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一每一年的折旧,第一年的会计收益=第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一第一年的折旧,0=7000-7000。同理可得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主观商誉和会计收益,将各年的数据带入公式1可得到各年的经济收益(本题中有形资产未发生变化,故其数值为0),汇总见表2:

    三、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差异对审计的启示

    (一)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审计

    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持有利得、现有资产实际价值及实物资本保全。一是已实现收益与全部收益的差别。会计收益只包括已实现收益,而将未实现损益排除在外,经济收益则将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持有利得同样对待,而不考虑收益是否已经实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不一致,其差额主要是持有利得。二是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的差别。会计收益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责任。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内在的缺陷,特别是收入按现--时价值计量而费用按历史成本列支,使得会计收益的计算缺乏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而且使配比原则难以贯彻执行,以至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成本也不能得到足额补偿。而经济收益按现时价值计量,其反映的是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利于成本的足额补偿。三是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的差别。会计收益维护财务资本保全,即只要求业主投入的货币价值不受到损害,企业收入超过投入价值部分即作为会计收益,注重报告经营财务成果。经济收益则坚持实物资本保全,只有当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保全时,才能确认收益,只有保持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企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二)内部治理方面的经济收益审计

第6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资产纳入会计计量系统的可行性

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而劳动者一旦接受企业的聘约,就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遵守企业章程,为企业服务。这时,人力资源的控制权与使用权便属于企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源是比物质资产更重要的资产,其投资收益率将远远超过物质资产的投资收益率”。舒尔茨的判断是正确的,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被经济发展普遍证实认可的事实。然而,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纳入会计系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问题。著名会计学家弗兰姆霍尔茨认为,资产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具有未来的服务能力;二是可用货币计量;三是企业主体可以控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近期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资产的界定是:“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中表明:(1)资产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预计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2)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通常情况下,应当考虑对资产的所有权;但某项资产即使不由企业拥有,如果能被企业控制,也符合资产的定义;(3)资产应当包含有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同时,对于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应当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由此可见,作为资产首要的标准是“未来经济利益”,即单独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现金流入做出贡献的能力。

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中的人力资源计量方法

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就要求会计理论研究者与学习者抛开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观念的束缚,在会计信息中体现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谈判地位,也只有在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等各要素所有者成为平等的产权主体时,人力资源的价值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人力资源会计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那时,人力资源会计将发展成为以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为基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整体。所以,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中的人力资产计量方法的探讨才显得更有意义。本文中介绍的计量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应以人力资产供求关系和公允价值为依据,通过投资各方协商确定。以投资各方协商价格作为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的入账依据,从而形成新的产权安排。与此相类似的方法已在现实会计实务中出现,如无形资产在作为投资时的计量,虽然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不完全相同,但是在计量方法上,二者有共同之处。在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劳动者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创造价值的能力用为资本投入企业,其价值自然应按各要素所有者平等协商确定,这关系到各要素所有者的权益份额,体现出人力资产价格是供求双方均衡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企业在形成和使用人力资产中产生的各项支出应区别对待。不同的支出对于企业的作用不同,如果不加区别的全部资本化,不但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还不便于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我认为在企业取得人力资产之前发生的费用,一般金额相对较小且发生时间分散,如招募成本、选择成本等,可以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企业在人力资产取得以后发生的一些培训费等,若金额较大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培训内容受益期间内摊销。而对于在平等产权主体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按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权益比例确定的,应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不是费用化或资本化。

3、人力资产价值在确认以后不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摊销。这方面的理由需要从摊销作用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摊销价值是实现收入与费用配比,计算收益的需要,但是本文的方法在人力资产成本核算时,除工资外其他支出已相应费用化了,而工资作为利润的分配,更无需费用化来实现收入费用的配比。其次,摊销价值是实现资本保全或实物保全,保持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然而人力资源的保全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劳动者通过劳动收入来补偿获得能力的成本,如基本生活,在校教育,自觉学习等方面的支出,而企业对工人的培训费等分摊到每个劳动者后,是十分微不足道的。最后,摊销还有抵税的作用。但是我们应注意到这一点,企业在计算所缴纳的所得税额时,计税基础是应税所得而不是会计利润,所以对人力资产价值是否进行摊销将不影响企业与国家的税务关系。

第7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价变动 会计信息有用性 局部调整法 会计模式

一、引言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给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会计作为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包括会计实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含币值不变)等。物价变动是商品经济经常的、必然的伴随现象,也是世界性的经济特征。物价变动的一般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货币价值、商品供求、竞争和垄断等因素的变化。物价变动的具体原因则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异。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任何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都给传统的会计计量结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动摇了会计计量中的币值稳定的基本假设,使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结果严重脱离实际,以致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企业低估资格、虚计收益、名盈实亏、将本作利,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失实,从而歪曲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资金运转的真实图景。如不反映或不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就无法发挥会计的作用,影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由可靠性和相关性予以保证的。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一般情况下,在货币计量这―假设下进行会计循环。该假设的基本涵义是:货币是相对于其他计量单位更好的计量单位,货币本身的价值是不变的。是在币值不变的基础上提供会计信息的。但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中,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货币这一价值尺度并不能保持其计量的公正性,其动摇了币值不变会计基本假设,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原则严重背离现实,导致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大大降低,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这时,如何保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如何采用更合适的会计模式,就成为―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实际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二、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分析

(一)物价变动影响资产的计量,低估其价值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项目贬值,出现一定程度的购买力降低的损失,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仅是其名义价值。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是购置该项资产时的价格,而不反映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该项资产的现时价格,普遍存在该类资产价值被低估的情况。同时也使得企业每期提取的资产折旧额或摊销额远远低于实际应该提取的数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资产总额不能反映以现时价格表示的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规模和权利,负债总额不能反映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也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偏低,不能恰当反映企业最初投入资本的购买力或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通货紧缩条件下,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权益则产生相反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使成本补偿不足,虚增当期利润 收入是当期的现时收入,而与其相匹配的费用成本中所耗用的资产有相当部分是在前期购买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因而,配比后所确定的收益是在所耗资产按现时价格获得补偿的高估数额,虚增了当期利润,所反映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歪曲。利润的虚增导致企业多分配利润,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下降。由于企业生产耗费只能获得货币量的补偿,被耗费的各项生产要素都无法完全得到弥补,造成企业资本剥蚀和资产损失。

(三)物价变动使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贬值” 在物价变动条件下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对决策者的有用性也随之“贬值”。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正确评价,据以做出的经营决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更大失误。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也难以满足企业债权^和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做出信贷及投资决策的需要,影响企业的资金筹措和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同样,失实的会计信息也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企业进行微观监督的需要。

三、物价变动条件下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方法研究

(一)物价变动会计局部调整法 为了解决和克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西方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设想和模式。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局部调整法,即在不改变会计计量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一些会计方法来部分地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包括按后进先出法计量存货、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实行物价变动准备金制度等。这种方法仍然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原则和名义货币单位,只对某些资产进行了调整,部分地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局部调整法的主要好处是不必改变原有的会计模式和体系,调整的成本较低。但在物价变动的全面影响下,只采用此方法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物价变动会计全面改革法 不同规模的企业受物价变动的影响不同。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物价变动时期虽然都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但调整的规模和范围是不同的。对于小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偏小,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类别少,可采用局部调整法,对主要的项目进行调整或说明。但对于大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大,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类别也多,欲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就需要对报表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进行全面调整。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会计计量结构,实施物价变动会计。会计计量结构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构成。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由于物价变动,货币本身的购买力或价值也发生变动。通常将不考虑购买力变动的货币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而将具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称为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和现行价值。这两种计量单位和两种计量属性相结合,就组成四种不同的会计模式如(表1)所示。模式Ⅰ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模式Ⅱ、Ⅲ、Ⅳ是三种不同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分别为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和现行价值/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

(1)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从以上物价变动对会计造成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导致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外在条件和直接原因。然而,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就是资本保全理论。所谓资本保全,是指依据资本循环规律,运用一定方法,通过资本循环时投入的资本量与资本循环结束时收回的资本量进行比较,以保证投入资本价值量的完整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资本保全

也就是使资本不受损失,保障业益的―种资本管理制度。资本保全概念,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先提出的,他在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收益是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在这里,他将收益(国民纯收入)与资本保持密切联系,为资本保持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约翰・希克斯在他的《价值与资本》中,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资本保持理论,认为收益就是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一样富裕的情况下,预计在本期内可供消费的最大数额。把约翰篇克断的理论用到企业中,则可以推论,要真实地确定企业收益,必须首先保持企业期末资本与期初资本一致。资本保全理论的核心正是要求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以保持资本的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定收益。这对保证企业投资者的利益,维持企业再生产的能力很有意义,如何理解和计量资本完整无损地获得补偿,又成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所依据的是财务资本保持观念。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资本是业主投入企业的货币或购买力,只有企业当期期末净资产的金额扣除当期所有者的投资和对所有者的分配额超过当期期初净资产的金额时,其超出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因此,这种概念下的资本就是企业的净资产或是产权,资本保持就是保持企业原有的净资产或企业产权。对一个会计期间来说,企业必保持原有货币量或购买力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将已实现的资产价值增加额列为收益,使资产价值的变动计入收益,物价变动的影响就计入了企业的利润表中。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根据一般物价指数的变动,对历史成本进行调整,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不利影响。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方法简单。在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下,无须改变历史成本会计程序和方法,仅仅通过一般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其调整过程比较简单。所花的信息成本比较少,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二是增强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该模式将会计报表中不同会计期间代表不同购买力的会计数据,按现行货币购买力进行调整,可以清晰地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三是使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由于历史成本资料翔实,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一般物价指数是由政府有关机构提供的,比较可靠。所以,经一般物价指数调整的历史成本会计信息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四是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后的会计报表项目,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可以帮助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实际、合理的决策。虽然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价变动时期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物价指数的选择和可信性问题。运用该会计模式首先就涉及到一般物价指数的选择问题。目前使用范围广泛的两种物价指数――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为基础的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结果其现实意义都是模糊的。在我国,采用的是零售物价指数而不是生产物价指数,造成难以给同一产品一个统一的指数和衡量标准。并且,由于各个行业之间物价指数变动的差距较大,数据会不够准确。其次,该模式假定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所有企业及各类资产都具有相同的影响,而实际上物价变动对这些项目的影响并不―致。按一般物价指数而不是个别物价指数调整会计报表,不能确切地反映不同类型企业各类资产价值的真实变化,误导人们对调整后会计报表的理解与分析。特别是当―个严重负债的企业,在该模式下它的报表上却显示出较大的购买力利得,容易给^造成错觉,目不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因此,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并不能彻底消除和反映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所依据的资本保持理论是以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为基础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则认为,只有当期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在扣除了当期所有者的投资和对所有者的分配额之后,超过当期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时,其超出金额才能确认为当期收益。它认为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获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企业所保持的资本就是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资本应该用表现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的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示。在这种观念下,对企业来说,收益是当期实体资本的增量。物价变动对企业生产能力或负债的影响作为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在计量上的变动,不能计列为当期收益,只能列为资本保持调整、物价变动准备等类似的准备而列入资产负债表。因此,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以保持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为核心,改变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将企业资产调整为期末的现行价值。物价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作为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在计量上的变动计入资产负债表。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是以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现行价值为计量属性,以名义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重编以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下的财务报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但对现行价值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包括了可归属到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PV),投入价值或重置成本(EV)以及脱手价值或可变现净值(NRV)。其中投入价值是指企业可以正常获得的资产、负债或费用等的市场重置成本。脱手价值是指在有序清算体系中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可变现净值和清算价值。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则建立在未来现金流量倍计的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重置成本的概念。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重置成本会计。其优点是:一是现行成本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二是能够较为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为在该模式下,企业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是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形成并重新计量的,能更好地配比,结构更接近实际。三是企业各项资产的计价都按个别物价水平变动而调整,从而是资产的计价较为真实,同时,也增加了具有相同资产但因其取得时间不同而导致的计价基础不同的企业之间的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但这种会计模式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首先,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没有考虑到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只能消除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而不能反映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其次,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得到每―种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信息,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困难的。而目重置成本的计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数据的确定可能会有失客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可比性。

(3)现行价值,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不利影响,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消除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而现实中这两种物价变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因此,从理论上看,将上述两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相结合,采用现行价值/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能够全面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会计问题,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是,该模式要在以现行价值编制会计报表后,再以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进行调整,因而工作量大,信息的提供成本很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由于资料过于复杂,不易理解,很可能造成误解,反而损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对上述三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优缺点归纳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现有的这三种主要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基于资本保持

理论的两个不同观点,因而它们按不同的资本保全观进行会计量,对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不同角度的全面调整,各有利弊和其适用性。在现存的三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中,历史成本/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是易于理解、简便易行的模式,最适合应用和推广。然而采用这一模式,却又无法克服其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固有缺陷。虽然现行价值/名义货币会计克服了这一缺陷,但由于现行成本的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目操作成本较高,不易采用和推广。理论上讲,现行价值/一般购买力会计是一种完全、彻底的物价变动会计,克服了以上两种的缺陷,但是由于其处理程序繁琐,提供的信息纷繁复杂,更不便于操作和推广。所以说,现在还没有一种理论上和实务上都比较完美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这都使得我们在面临物从变加时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第8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收益理论的历史演进

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相应地,这时的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逐渐认可了“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这种观点。套用这一定义,企业的收益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模式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收益观悄然兴起――全面收益观,也即损益满计观。何为全面收益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首先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可以得知,全面收益包括报告期内由下列交易、事项和情况导致的全部权益(净资产)的变动:1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交易和其他转让;2企业的生产作业;3物价变动、偶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灾害),以及企业与其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

二、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比较分析

既然全面收益观更符合现代知识经济的核算要求,那么,全面收益观与传统收益观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1、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尽管从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来看,它们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全面收益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在这种保全观念下,资本代表着所有者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企业才能确认收益;而在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企业不能确认收益。与之不同的是,传统收益这一概念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在这种保全观念下,资本代表着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价值。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货币价值不变,企业才能确认收益;而在收入未超过原始成本的转移额之前,企业不能确认收益。

2、两者所遵循的收入确认模式不同。全面收益的确认遵循经济活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收益被看做是某种经济活动的结果。只要产生收益的经济活动已经存在或发生,收益便可以得到确认,而不管是否发生了实际交易。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这种收入确认模式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与之不同的是,传统收益的确认则遵循经济交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收益被看做是某种经济交易的结果。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在这种收入确认模式下,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已经不适应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客观、真实评价的要求了。再进一步讲,尽管传统收益相对于全面收益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但它却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好像一个人不是在他的资产价值增加时变得更为富有,而是在他的资产出售时变得更为富有,这与我们所认可的逻辑是不相符的。

3、两者所依据的成本计量属性不同。与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相联系,计量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时的成本属性也是大不相同的。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样做又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通货膨胀日益普遍的今天,历史成本原则的贯彻使得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从而会造成虚盈实亏的现象,并进而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行又与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计量全面收益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它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虽然这样做能避免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但现时成本的采用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不到客观的反映。

4、两者所适用的收益计算方法不同。传统收益的计算适用“收入-费用”法。按照这种方法,收益被看做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与之不同的是,全面收益的计算适用“资产-负债”法。在这种方法下,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情况的报表,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5、全面收益服务于决策有用观,传统收益服务于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呈报目标是向资本所有人提供有效反映资源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的报告。它认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是有限的资源委托者。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报表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编制,因而导致了报表面向过去,信息含量低。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呈报目标是向广大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合理决策的信息。它认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是现在的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因此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6、报告全面收益更符合财务报表钩稽理论。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应为:本期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业主投资+本期派给业主款。这就要求收益表反映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净资产的变动。由于传统收益表的缺陷,使得某些经济业务产生的价值变动未经过收益表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导致上述钩稽关系的脱节。报告全面收益,将过去绕过收益表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项目包括在全面收益中,通过全面收益额来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使得资产负债表、全面收益表和收益表之间保持直接钩稽。

尽管全面收益观有诸多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量的不确定性,计量的成本高等,所以采用全面收益观需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发达的资本市场、计量技术的完善等,这就需根据经济环境做出符合实际的要求。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我国对收益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总体来讲我国在收益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是比较保守的。按照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允许确认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并不多,只有法定资产重估增值和外币报表折算调整两项。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并可以相应的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1资产拍卖、转让;2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3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4企业清算:5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由于外币报表折算调整在性质上是尚未实现的,我国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中指出,外币报表折算调整不计入合并收益,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单列一项“外币报表折算调整”来反映。除了这两项以外,还有不允许在表内确认但要求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如要求在附注中说明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

而对于有些项目,我国会计制度对其规定并不符合全面收益的概念。比如:

1、对外币期末计价的汇兑损益处理不合理。汇兑损益分为已实现汇兑损益和未实现汇兑损益两种。已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外币债权收回或外币债务清偿时,以及进行外币兑换时,由于汇率不同而实际产生的汇兑损益。未实现汇兑损益是指在会计期末外币银行存款、外币现金,以及尚未用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按照当月月末外汇市场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来的外币金额折合的人民币金额的差额,这是一种可能产生的汇兑损益。现行制度规定对平时发生的外币业务不进行汇兑损益的核算,这样期末核算的汇兑损益既包括已实现的汇兑损益,也包括未实现的汇兑损益,然后按照用途统一资本化或计入财务费用。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应该将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分开计量,期末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列入全面收益表中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下。

2、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不合理。我国对于八项资产准备的计提,有的进入管理费用,有的进入投资收益,有的进入营业外支出,而对于这些资产的持产利得,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不得计入损益表。这种作法主要考虑的是谨慎性原则,但不符合全面收益概念,应计入全面收益表中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下,而不应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

3、对债务重组损益的规定不合理。会计制度第18条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的,未来应收金额等于或大于重组前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则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时不作账务处理,仅做备查登记:未来应收金额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第70条规定,企业无论是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还是以债务转资本,抑或修改债务条件进行重组,对于支付的现金金额、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转作资本的金额等小于应付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债务人应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作为营业外收入进行确认。即无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无论采取何种债务重组方式,在会计处理中,只能将重组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而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发生的重组收益,只能确认为资本公积,不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作法同样考虑的是谨慎性原则,但不符合全面收益概念,应将重组损益计入全面收益表下的未实现持产利得或损失。即不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计入全面收益表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下。

4、对接受捐赠的资产处理不合理。目前的制度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其中现金资产在“资本公积”下单设“接受现金捐赠”明细,非现金资产按其价值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捐赠可以认为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资产的持产利得,因而应将捐赠按其实现与否分别计入净利润和其他全面收益。也就是说,应将现金捐赠计入净利润,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或其他非现金资产捐赠按其评估确认价值计入全面收益表中的其他全面收益。

第9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不良贷款现状

所谓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无法收回的的贷款。我国银监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即次级贷款类、可疑贷款类、损失贷款类,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6.17%,其中次级贷款余额2183.3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1.06%,可疑贷款余额4623.8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25%,损失贷款5877.1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2.86%.银监会成立以来,一直把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下降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商业银行积极清收贷款和利用拨备核销贷款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础上全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万亿2,684.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较之上年末1万亿2,549.2亿元人民币的数据略有攀升。分机构看,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最低,为0.46%;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15%;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1.来自由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内部经营不善、产品市场萎缩,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机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缺乏还款意识。(2)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3)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银行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

2.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1)决策失误。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借款人的现状及市场形势的判断偏差或失误引起重大信贷决策上的失败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2)信贷人员素质。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3)贷款结构不合理。贷款组合结构性失衡,如贷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贷款过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贷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蓄意营私舞弊、违规违纪、违法犯罪,引起不良贷款的形成。

三、不良贷款的清收办法

银行不良贷款,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近年来我国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良贷款仍然威胁着金融的安全稳定。。如何采取合理的清收办法化解不良资产一直是银行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

银行总行应有管理全行风险贷款的审批决策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如资产保全部具体管理与办理;各分行与支行设有风险贷款化解小组,逐级对风险贷款进行管理。

2.要加强对不良企业的管理

信誉不良的企业一般是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企业,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所以,应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原因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经营上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经营管理不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等,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无力还款;主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非正常经营,故意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以实现其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对于这种故意逃废债务行为必须从严,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采用法律手段保全资产

以诉讼方式更具有强制力,利用国家机器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方式化解风险贷款是否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财产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诉讼案件便可以通过和解方式提前结束,全额收回贷款.金融机构在通过诉讼途径化解风险贷款时,在注重其实体权利的维护是不要忽视了司法程序的规定,导致由于程序上的延迟而丧失了实体权利,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有些特殊情况下为1年。

4.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方式

运用拍卖方法是最公证、公平,资产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一种方式。以拍卖的方式拍出,盘活了不良资产,回收了资金,资金风险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