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消费国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国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国外论文

第1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价格竞争待遇品牌工厂生产基地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服装业基本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三来一补”业务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在东部沿海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外向出口型”服装企业,这些企业凭借低成本的优势。产品大量出口,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从1997年开始,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国。2005年,我国服装出口170亿美元,占有全球1/4的市场份额。然而,伴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我国服装企业既有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适应国内外经济生态环境的变化,转变单纯的低成本经营模式,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实现我国服装企业新的飞跃,成为业界急需破解的命题。

一、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的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顺利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服装企业开始遇到了严竣的挑战:企业内部,各要素价格上涨推动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国际市场上,“特保调查“反倾销诃查一层出不穷,不断有新兴发展中国家提出把发展纺织服装业作为拉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一)生产成本上升。价格竞争优势正在消逝。我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低成本基础上的低价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据美国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最新的报告显示,在同等劳动强度下,我国工人的年薪比印度工人多500美元。而在1999年,差距还仅在200元以内。同时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资本价格等要素价格的上涨,共同推动了生产成本的上升,服装企业平均利润率不断下滑。目前,全国服装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在3-5%之间。我国服装业一直以来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正逐步消逝。

(二)竞争对手的实力正在增强。印度、越南印尼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与我国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相同,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些国家都将扩大纺织服装业出口作为拉动本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本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在政府的扶持下,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步蚕食我国的市场份额。如印度政府在全国范围规划了25个纺织工业园,特别推出“纺织业增长基金”,对增加投资的纺织企业根据其投资额提供高达的财政补贴,并在产品出口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2005年,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达170亿美元,远超过了原定135亿美元的计划。今年1q月,印度对欧美地区的出口增速为13%,超过我国9%的增长率。国际社会开始有人预测,很快“中国制造”将被“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取代。

(三)在消费国受到不公正待遇。随着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价廉物美”的产品畅销全球,大量挤占了国际市场。进口国政府或基于保护本国产业、或基于某些政治目的。2003年开始,不仅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就连南非、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也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妥协条款,即《中国人世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中国加入工作纽报告书)第242段“纺织品条款,以及《中国人世议定书)第15条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对我国服装采取“特保”、“反倾销”等限制措施。2005年一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受到的“特保-.-NN~”调查涉案金额就达90亿美元。

迫于压力,全球配额取消不到一年,我国就先后同欧盟、美国达成主动延长限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协议,新配额限制的终止时间分别是200年、2008年年底。

由于贸易的不确定性,许多买家开始将原本下在我国的订单转向印度、印尼、越南等竞争对手。比如,日本国内最大的服装制造零售商uNIQLO就决定到2009年将目前9∞依靠中国生产的比例减少到600/0的水平。同时增加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生产。

(四)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压力。抑制我国服装出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放弃执行了l年之久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美元升值20/0,由8,2761升值到&l1,并扩大每日汇率波动幅度为上下03%,人民币开始走向升值之路。至今年9月28日,突破7.90大关,达到7.8998,累计升值4.54%。据专家预测,人民币这种“小步慢跑”的升值趋势将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意嚷着以美元计价的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购买同样的服装要花更多的钱,必然会抑止购买欲望,从而抑止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

二、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思路。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十年,世界纺织品服装的年增长率将达到6-8%,超过3-35%的世界经济年增长率,贸易额将达到并超过40O0亿美元。

根据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PeterKidut教授提出的纺织制造业经济持续发展5阶段的新理论,目前,我国服装业整体上正处于由第三阶段——大规模多样化生产与整合向第四阶段——高附加值转化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我国服装产业,只要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思路,就能突破面临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长出世界著名的服装企业。

(一)创立自有品牌。品牌意味着市场,意味着利润。我国服装企业低利润的根源就在于缺乏自有品牌,只能在低端的加工市场竞争。因此,刨立自有品牌,是我国服装企业最终的目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服装产业的制造水平已经跃居国际主流市场的重要位置,完全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但是,由于品牌营销完全不同于产品营销,投资大、风险大,因此,仅有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具有一定的利润积累的企业才适合走创立自有品牌的发展路子。

创立品牌有2条路可选择,一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品牌短兵交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分享国际市场的超额利润;二是从我国市场做起,慢慢做大,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影响的增强而逐步成长为国际品牌。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走本国市场的发展之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在成熟的国际市场,现有的品牌基本上已经瓜分了市场,他们有强大的计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拥有大批的忠实消费群体而且,品牌中文化元素比重很大,在一个不熟悉文化环境,与有上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竞争,对大多数没有品牌经营管理经验的我国企业而言,投入太大、不确定性太高,风险太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是世界服装消费第一大国。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I4公斤,几乎翻了一番;衣着类消费金额由33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52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5%,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我国服装消费市场进入2O世纪9o年代后,发展趋势与国际更加接近,已开始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西班牙的MangoInditex公司,日本迅销公司,意大利DieselspA等国际巨头先后进入我国市场。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新兴市场,我国服装企业正可以利用熟悉本国文化环境,知晓消费者需求的大好机会,在自家门口,与国际品牌一争高低,发挥“地头蛇”的优势,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打造“品牌工厂”。打造“品牌工厂”,就是成为加工工厂中的“品牌”。尽管品牌工厂依然是一个贴牌加工工厂,但与普通加工工厂不同的是它不再单纯依靠低价格取胜,而是以稳定、上档次的加工质量,快捷的交货时间为主要的竞争手段瞄准的不再是低端的加工市场。而是中高端的国际品牌加工市场。品牌产品是让消费者需要购买肘想到你,品牌工厂是让品牌商在需要加工肘想到你。基于本国劳动力成本等原因,许多国际品牌必须把生产环节外包,外包环节更加关注稳定的质量和快捷的交货,这正是我国服装企业的长处。

尽管生产加工成本上升使我国的加工费与东南亚、南亚竞争对手相比,已不再有优势。但完整的区域供应链保证的快速交货、大批熟练技术工人保证的加工质量是竞争对手短期内很难跟上的。因此,尚无足够实力打造“自有品牌”的服装企业应逐步放弃低端市场避免与东南亚、南亚等国的同质竞争,发挥特有的优势,关注加工质量和交货时间的控制,成为“品牌工厂。成为品牌工厂。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积累同时,在代客加工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国厮÷牌品设计、营销理念的过程,可以为企业创立自有品牌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产业转移。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劳动力、土地、原料、能源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服装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而安徽、江西、河南、新疆、陕西、重庆、黑龙江等中西部地区具有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土地、能源、原辅材料等要素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服装企业主动向这些地区转移,有利于保持现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这种转移不是把过剩的、落后的设备转移到中西部去,而是一种产业升级的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将东部企业市场化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与丰富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综合利用资源,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企业做强做大。

为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发展目标,今年我国十部委联合了《加快纺织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鼓励东部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服装企业应抓住政策利好的大背景,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升级。

第2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绿色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从短期看,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经营效益。从长期看,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我国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增加对绿色产业投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保教育,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建立自身绿色壁垒,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和国际环保法规的惯例接轨。

一、绿色壁垒的由来和发展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着绿色外衣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是跻身重要角色行列。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国家采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其中环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容易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和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紧密挂钩,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种以“环境保护“为名义,在国际贸易中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

二、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价值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环保时代”,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环保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相并列的世界主题,国际社会正力图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途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绿色壁垒形成的最初原因就是居于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它之所以存在并呈发展的趋势,正说明它有其合理的价值内涵。生态环境不仅为自由贸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经济层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客观上,绿色壁垒确实加快了全球环保进程,增强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环保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短期看,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经营效益。但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产品突破绿色壁垒的实力,也有利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因此便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全球经济绿色化的浪潮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二者并无不可调和的冲突。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更大。但是,如果这种“绿色标准”代表了世界制造业的前进方向,与其进行被动或基本无效的抵抗,不如顺势而为,在制定和采取短期应对措施的同时,更多的从长计议,从根本上改变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三、中国对待绿色壁垒的对策

(一)迎接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要认真学习研究WT0等国际组织关于环境和贸易问题的宗旨、原则、协定和议定书,借鉴外国建立绿色贸易制度的经验,分析和把握全球绿色浪潮的新动向,遵守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制度,促使绿色产品出口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把绿色贸易制度建设纳入整个贸易体制改革的轨道,促使中国的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中国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和国际环保法规的惯例接轨。

(二)迎接绿色壁垒的政策对策

应把环保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发展计划中,加强外贸、环保、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

1.增加对绿色产业投入。绿色产业外部性和公益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投入大,因此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扶持。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正确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制定财政、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使绿色产业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突破传统的融资模式,建立绿色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

2.积极推广绿色标志和IS014000等国际通行标准的认证制度,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充分发挥通过认证产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引导中国出口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绿色化方向发展。

3.推行清洁生产。调查表明,发达国家消费者对环境标志产品的认同度已经很高,在这种绿色消费意识的引领下,即使发达国家不进行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已经相当困难,更何况在实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环境标志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了。因此面对绿色消费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中国企业也必须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开展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获得环境标志认证有极大的推动力。

4.加强环保教育。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新闻界应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引导力度,努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在产品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由被动、消极的角色转变为主动、积极地通过改进管理方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来最终提高消费者环境意识,改变其消费习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大力治理污染,强化环保执法,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

(三)突破绿色壁垒的产业对策

绿色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一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环保水平,是一国经济、科技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一个缩影。绿色产业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保证,又随着世界绿色消费浪潮不断高涨。企业开发的环保概念产品成为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之一,环保产业本身也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我国应该面向国际市场,确立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把绿色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绿色产品出口的牢固基础。

(四)突破绿色壁垒的外贸对策

1.要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认的相互非歧视待遇和国民待遇的规定,向对中国产品的销售采取歧视性做法的国家提出抗辩,以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协议中对于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照顾的有关规定为法律后盾,力争通过磋商、谈判解决此类贸易纠纷,同时也可以向有关国际组织提出申诉。

2.积极参加有关国际环保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与谈判,扩大中国在一些国际环保立法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阻止一切滥用环保法规、滥用贸易协议条款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

3.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性原则对中国出口产品规定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立绿色壁垒,中国可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认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提出抗辩,依据环保公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规定,通过磋商、谈判解决;还可以团结、联合发展中国家,利用相关的国际协议、公约的有关条款,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此外,在资金技术允许下,我们也可以向进口国投资办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充分享受与东道国相同的自由流通便利,越过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

(五)建立自身绿色壁垒

1.建立自身的绿色贸易壁垒。为了防止国外利用中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薄弱的机会向中国出口不符合环境标准、污染重的产品和废旧物资,中国应对三资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把关,禁止兴建高污染、难治理的项目,避免新的污染行业向中国转移,防止一些外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和逃避所在国严格的污染治理规定,相继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污染防治费用高、处理难度大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以免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使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出口潜在的危险。

第3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关境措施 GATS 东盟 非成员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倾向于生产、销售一体化,通过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寻找商进行海外销售,这些产品的跨国流动既属于货物贸易但又不可避免的涉及服务贸易,因此进口国在货物贸易领域的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对货物贸易而且对相关的服务贸易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进口国的措施进行规制,保护第三国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欧共体香蕉案切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案件背景

欧共体香蕉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案,其涉及主体主要有四方,一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欧共体,二是通过《洛美协定》同欧共体保持特惠经贸关系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简称“ACP国家”);三是拉丁美洲国家。四是美国,因为拉美香蕉的种植、收购、销售均依赖美国几家大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因此欧共体的香蕉进口体制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欧共体香蕉案曾经三次提交到WTO争端解决机制,历时十年多,在第三次提交到WTO争端解决机制后,1997年5月22日专家组做出了如下裁决:欧共体的香蕉进口体制违反了GATT第1条第1款、第3条第4款、第10条第3款以及第13条第1款,违反了《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第1条第3款以及GATS的第2条和第17条。1997年6月11日,欧共体就专家组报告提出上诉。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报告中的大部分结论。

在本案中欧共体提出上诉的主要原因在于香蕉进口本是货物贸易,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及相关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无可厚非,但认定欧共体的关境措施违反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是没有根据的。欧共体的理由是:该案主要是货物贸易,但是否涉及GATS所认定的服务贸易尚没有根据;第二,GATS适用的前提是成员国的措施对GATS认定的服务贸易产生了影响,本案中欧共体的关境措施是否已经达到了影响相关服务和提供者的利益需要GATS的规制,这是有疑问的。在香蕉案中美国以及拉美国家能否使用GATS的规定,保护其在欧洲的香蕉经销商的利益,针对欧共体的抗辩,我们首先要对“服务的提供”、“服务贸易”、“措施”和“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这几个概念加以界定。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服务与服务的提供

服务和货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服务”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并取得商业报酬的行为,但是这种解释并不准确,因为服务也包括不具有营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因此另一种定义认为“服务”就是两个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使人或货物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经济交易;豎GATS第一部分第1条第3款指出,“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在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除外;“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指既不依据商业基础提供,也不与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者竞争的任何服务。“服务”的特征:无形性、不可贮存性、生产和消费时间空间上的同步性,根据GATS最后条款的(b)项规定,“服务的提供”包括服务的生产、分销、营销、销售和交付这几种形式。

(二)服务贸易

GATS中并没有条文对服务贸易作精确的解释,只是将服务贸易定义为以下四种。

1.跨境提供,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如国际运输服务、越洋电话等,它不涉及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跨境移动。

2.境外消费,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境外旅游,留学等,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消费国不能对服务和服务的提供者加以管理。

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按照GATS的规定,“商业存在”系指任何类型的商业或专业机构,包括为了提供服务的目的而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组建、取得或维持的法人,或创办或维持的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商业存在的建立首先要符合其他成员国的国内法律,但同时根据GATS的规定享有不低于其本国国民的优惠待遇。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多为劳务输出的形式。

(三)措施

根据GATS第1条第3款的规定“成员的措施”指:(1)中央、地区或地方政府和主管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及(2)由中央、地区或地方政府或主管机关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同时根据GATS最后条款(a)项规定:“措施”指一成员的任何措施,无论是以法律、法规、规则、程序、决定、行政行为的形式还是以任何其他形式。可见措施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几乎涵盖了GATS成员国所有的国内法规和政策,当然也包括出入境法律法规。

(四)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

GATS最后条款(c)规定“各成员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包括关于下列内容的措施:(1)服务的购买、支付或使用;(2)与服务的提供有关的、各成员要求向公众普遍提供的服务的获得和使用;(3)一成员的个人为在另一成员领土内提供服务的存在,包括商业存在。

第4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涂料施工 施工技术 发展策略 涂料施工发展方向 涂料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质量要求都蒸蒸日上,各种建筑材料、工程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涂料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并能保护和改善使用环境作出一定的贡献,涂料正常功能的发挥,主要是根据涂料的技术性能、施工技术、建筑基层情况和建筑环境条件等紧密联系的。涂料在建筑外表层,历经外部环境的风吹日晒,雨淋雪冻,在各种环境中需要发挥正常功能,经常是天长日久,涂料层开始脱落,既有损建筑物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功能。

二.我国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建筑物内外墙的装饰材料主要为石灰浆和大白粉。60年代中期,我国实现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工业化生产,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水平低,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不可能在建筑物上广泛应用。70年代,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和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107)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内墙装饰,并在80年代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80年代,随着苯丙乳液的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苯丙乳胶涂料开始应用于内墙面的装饰,但由于性能不理想(如开罐效果、施工性、贮存稳定性等),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所限,乳胶类建筑涂料并没有得到大量应用和快速发展,直到80年代末,国外助剂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弥补了性能缺陷,乳胶涂料才得以广泛推广应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包油型多彩内墙涂料开始应用于内墙涂装并得以蓬勃发展,90年代末本世纪初,弹性外墙涂料开始用于外墙的涂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涂料产量和用量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建筑涂料的产销量为352万吨,比上年增长23.7%,占涂料总产量的36%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建筑涂料消费国。随着我国建筑涂料产量的快速增长,该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应用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先进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建筑乳胶涂料用的大部分助剂依赖进口;生产企业众多但生产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和产品质量监控手段薄弱,缺乏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低档次、性能较差的涂料品种仍占据较大的比例,高装饰性、高性能及功能性的涂料产品相对较少;内外墙找平腻子和底漆等辅助和配套材料的生产随意性大,质量不稳定。从整个行业层面看,我国建筑涂料无论是在产品品种、技术含量,还是在配套性、施工技术方面,均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后对涂料性能的更高要求,仍需要广大涂料企业和研究人员不懈努力。

三.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

1. 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环保、安全、消防型建筑材料,国际上也称“生态建材”、“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环保涂料作为绿色建材的一种,同样是对涂料“健康、环保、安全”属性的评价,包括对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和废弃物处置五大环节的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2.旧外墙面修补重涂技术

我国过去广泛使用的水刷石类、干粘石类、水泥砂浆装饰墙面类、清水砖墙类、旧涂料类和各种贴面材料(例如面砖、马赛克等)等旧外墙面,经多年使用已显陈旧,迫切需要翻新。采用各种建筑涂料(例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无机外墙涂料和有特殊装饰效果的复层涂料、砂壁状涂料等)进行翻新涂装,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一些翻新涂装工程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对上海某框架结构、粘土空心砖作填充墙的九层综合办公大楼原白色面砖装饰的翻新涂装,使该建筑物由原来严重渗水的陈旧饰面变得焕然一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这类结构的外墙面的开裂、渗漏、钢筋锈蚀、混凝土脱落、外涂层损坏等现象也是常见的通病。对这类结构进行修补重涂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原墙面损坏的原因分析、损坏勘察、检查与评估技术,混凝土修补材料、方法、设备的选用,施工规范的制订,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内容。由某专业涂装公司对上海某商城外墙面饰面的翻新涂装,是这类高层建筑物采用修补重涂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实例。

3.施工机械智能化发展。

无气喷涂机械正向作业智能化、机型多样化、使用简单化和质量可靠化的方向发展,一些国外无气喷涂机械即具有这些功能。作业智能化是指有些喷涂机内设置有微处理器,能跟踪重要的工作细节,并显示在易分辨的LED(大电子显示器)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喷涂作业细节,例如喷涂耗料量、喷涂形式(高产出喷涂还是精饰性喷涂)等,并能自动返流清洗,不需要拆卸即能清除滤渣和自动诊断与排除故障等。机型多样化是指对适用于喷涂同一类涂料的喷涂机,针对不同的动力情况配有不同型号的机型,例如以液压为动力的、以汽油为动力的和电动的等。同时,对于不同的工程情况配有不同的机型,例如特大型住宅建筑、特大型商业建筑、特大型工业建筑适用的机型;大型住宅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大型工业建筑适用的机型和中型的工程适用的机型、小型工程适用的机型等。

4.国际化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将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潮流,我国建筑涂料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具体表现在:

(1)国际化有利于加快我国建筑涂料行业改革开放的进程。

(2)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建筑涂料企业引进技术和外资,提高水平,扩大经营。

(3)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建筑涂料企业结构调整。

(4)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国内建筑涂料企业获得价格低、质量好、品种系列配套、售后服务到位的原材料,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极为有利。

四.结束语。

当前,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收获了许多难得的工程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着眼未来发展,要充实底层施工技术,通过落实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踏踏实实走好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提高我国的工程涂料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龙春景 论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研究[期刊论文] 《四川建材》 -2010年1期

[2]余晓纲 Yu Xiaogang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1年3期

[3]朱传棨 ZHU Chuanqi通盘筹划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 [期刊论文] 《涂料工业》 ISTIC PKU -2000年7期

[4]沈志勤国内外建筑涂料的发展 [期刊论文] 《江苏建材》 -2002年3期

[5]徐峰Xu Feng 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应用与发展 [期刊论文] 《涂料工业》 ISTIC PKU -2005年4期

[6]张心亚 汤凤 蓝仁华 陈焕钦ZHANG Xin-ya TANG Feng LAN Ren-hua CHEN Huan-qin氟树脂建筑涂料的发展动向 [期刊论文] 《功能材料》 ISTIC EI PKU -2004年z1期

第5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关键字:PEST;宏观环境;啤酒;行业前景

作者简介:王铁山(1972-),男,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深圳金威集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科学。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境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下,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明显上升,中小企业不断沦为行业内巨型企业掌控的生产体系附庸。作为企业高管,必须未雨绸缪、审时度势,在充分研究本行业宏观形势后,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省市、国家以及大到全球的企业所处行业的宏观环境(PEST分析)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至关重要。宏观环境又称一般外部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因素和具体内容可能会有差异,但一般都采用PEST模型[1]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为避免流于空泛,论文以我国饮料产业中的啤酒分支为例,实例说明PEST模型在啤酒行业前景分析上的应用。

二、政治法律环境(P)对行业前景的影响实例

政府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市场进入、竞争活动或利润这样一些市场经济关键变量进行全面限制。以啤酒市场为例,国家和地方在相关政策中有许多规定和限制,这对啤酒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极大的影响。

1.加入WTO的影响。加入WTO后,中国进口啤酒的关税从以前的35%下降到12.8%,啤酒行业更容易受制于外界经济运行的波动。但作者认为[2],加入WTO并不会对中国的啤酒产业产生太大的冲击,原因如下:

①受啤酒产品新鲜度和运输成本的限制,采用国际贸易进行啤酒商品进口输入的优势不大,关税的下降并非国外潜在进入者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即使关税有所下降,国外主要竞争者的理性选择仍然是采用以本地生产为主的方式。

②从需求的市场结构来看,中国的啤酒市场一直呈现高档产品约占10%,中低档产品约占90%的金字塔结构。进口啤酒一般定位在位于塔尖的高档啤酒市场上,一般是在5500元/吨左右的高档啤酒,而国内啤酒的出厂价一般只有2000元/吨,从整体而言,它们不会对我国啤酒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③大麦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注重质量的啤酒企业大部分使用进口大麦,每年尚需进口200多万吨大麦。大麦进口关税由30%降到9%,降低了国内啤酒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中国啤酒企业相对于国外进入者的竞争能力。

2.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中国酿酒工业的产业政策有“四个转变”,分别是: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作为中国酿造产业的主力军,啤酒产业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度较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中国的总体啤酒产业政策就是积极鼓励、适当发展。

中国轻工业总会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将啤酒工业的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制定了三项具体政策:一是国家经贸委设立啤酒工业结构调整改造专项投资;二是择优扶强,重点支持10个民族品牌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使其在国内市场的集中度达到40%以上;三是以品牌为龙头,支持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实施跨地区、跨产业的联合兼并,或采用其他多种形式的控股、参股、企业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资本化经营,使知名的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地扩张、高起点发展。

3.税收影响。国家对啤酒业采取了高税赋政策,除征收17%的增值税,3%的营业税外,还从量定额地对每吨啤酒征收220元的消费税以及33%的所得税。这种高税赋会给啤酒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但这恰恰造成了中国啤酒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因为高税赋能给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带来的可观收入,使其有了盲目建厂的冲动。

另一方面,国家从2001年5月起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的出厂价的25%和15%消费税税率的从价征收办法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此次税收调整使白酒产量大幅度下滑,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为白酒的替代产品,此举却有利于啤酒、葡萄酒的行业发展。

4.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已经多次运用宏观政策的力量,力图整顿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但是地方保护主义具有一定的“惯性”。一些既得利益者唯恐市场化后他们的利益丧失,因此尽量维护这种“惯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啤酒市场竞争中的地方特色。

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经济增长,争相投资于见效快、回报率高的消费品加工业,结果导致各地出现大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重复建设,使地区间的竞争加剧。所以许多地方政府都实施各种保护措施以维持本地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利润,用行政力量阻挡更有竞争力的外地产品的进入,让消费者喝本地产的啤酒。从总体来看,不让更有效率的企业生产而让效率较低的企业生产,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我国啤酒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缺少强势的全国品牌,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三、经济环境(E)对行业前景的影响实例

1.GDP情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3],如图2所示。

解三明等人利用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十五”及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基本结果:“十五”期间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2006-2015年间,可实现7%或略高的经济增长[4]。

林毅夫认为,美国能长期维持3%的增长速度已经是相当不错,而中国经济则可以再维持30年左右的8%-10%的快速增长[5]。

2.中国居民收入增长情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对啤酒产品的购买能力越来越强,这成为我国啤酒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图42002-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如图3所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如图4所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3]。

四、社会文化环境(S)对行业前景的影响实例

2006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84万人,出生率为12.09‰;死亡人口892万人,死亡率为6.81‰,自然增长率为5.28‰,每年15-65岁新增人口数量在1200万左右。

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啤酒年消费量显然与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有很大关系。在中国,一般而言年青人的啤酒消费量大于老年人,而城市人口的啤酒消费量要大于农村人口。笔者认为,在中国啤酒消费能力的变化上将取决于以下两种相反作用的因素对比:

①中国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且,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3],见表1。这种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逆转,这可能会弱化啤酒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

②中国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已是大势所趋,2006年到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占到跨省流动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外来工人口比重排在前4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比例较高的17个大城市占了全国外来人口总数的45%。随着中国政府“城镇化”政策的纵深推进,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将不可避免,这种居民身份的变化又可能导致啤酒消费能力的上升。

表1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表

年龄结构标准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25年(预计)

2050年(预计)

占总人口的比例(%)

0岁~14岁

33.6

27.6

21.3

~

~

65岁以上

4.9

5.6

7

>12%

>20%

老少比(%)

14.6

20.2

29.5

~

~

年龄中位数

22.9

25.3

32.6

~

~

虽然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啤酒生产大国,但是这个称号只是从总量意义上而言的,从人均消费量上看,并非如此。可喜的是,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正快速上升,中国啤酒市场的潜在市场容量大有可观:

①中国酒类消费者的偏好正在发生改变。90年代初,中国人均的年啤酒消费量只有6升,而到2006年则攀升为23.5升;并且中国啤酒占饮料酒的比重也不断攀升,啤酒正在成为极受欢迎的饮料酒。

②人均年啤酒消费量仍有上升空间。目前,世界人均啤酒年消费量为28升,而捷克已达到了163升,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美国是82.51升,作为和中国居民生活习性相近的邻国日本,也达到了56.8升。

③农村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国家推行“三农”政策,200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庞大数量的农民存在消费需求却长期得不到满足,随着他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势必会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五、技术环境(T)对行业前景的影响实例

行业的每一次大的发展,都是与科学技术大的飞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啤酒生产告别了手工作坊进入工业化阶段。20世纪,以微电子及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啤酒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啤酒也从原来的贵族产品变为平民产品。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将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作为传统产业的啤酒工业也将发生革命性和彻底性的变化。

①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上个世纪,日本朝日啤酒凭借对啤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发明了“纯生啤酒”,给世界啤酒工业带来一场革命。而我国广州珠江啤酒公司,也正是由于这项技术的引进走向了辉煌。日前,随着PET瓶涂层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塑料化包装的轻便、安全、环保等优点日渐突出,这种科技进步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拉动广大农村市场需求。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上述技术创新可以达到使整个产业跳跃发展的效果。G-K模型中提出了关于创新的思想,也就是说在产业中出现新产品替代以前的旧产品的情况可以避免产业走向衰退期,而直接走向新的增长期。

②信息技术的影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捕捉有效的信息才能果断决策,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更短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协调和控制工作。将营销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建立包括销售、采购、库存、财务管理和控制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啤酒企业的重要的特征。在传统的信息环境中信息的传递过程强调了正向流:由制造商——>消费者;而忽视了反向流:消费者——>制造商,消费者只是产品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今,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信息双向传递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点对点的信息沟通成为现实,并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调研工具。制造商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消费者的偏好等等,更好,地实现营销的最终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

六、PEST行业前景探究结论

通过以啤酒行业为例进行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我们就不难对我国啤酒行业前景作出如下推断:未来十年中国啤酒行业整体看好,产量继续稳步上升,外资收购和资产重组持续加剧,市场结构趋于垄断竞争型,会形成几个大的啤酒集团控制国内啤酒市场70-80%左右份额的局面,其余为一些二级啤酒集团所占有。我国啤酒企业数量会继续下降,一些品牌号召力比较强的老牌企业或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大企业通过不断地兼并、外地建厂的手段不断扩张,完善全国布局,积极扩大产能,成长为中国本土啤酒企业第一梯队,以青岛、华润、燕京为代表。以珠江、金威、金星为代表的的第二梯队也明显感觉到了近几年啤酒行业大军压境的局势,一方面积极与国际啤酒巨头结盟,如珠江与英博,金威与喜力,另一方面都在纷纷走出自己的根据地,向外拓展,以巩固自己在第二梯队的位置,避免被兼并的危险,并同时积极向第一梯队靠拢。而一些地区性的中小企业最终或者难逃被兼并的命运,或者倒闭退出市场。

总之,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想成功的制定本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就应该熟练运用PEST模型,全面采集,认真分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美)Petersen,H.C./Lewis,w.c.《管理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版社,2002,p69-79

[2]王铁山,KW啤酒集团市场拓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商学院,2007,P18

[3]国家统计局网站,2007

第6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

随着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产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国外,而重大的制造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进口,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成本过高,不仅使得新能源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国内风电、核电等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在国内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在内需萎靡,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控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想壮大成国民支柱产业前景渺茫。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重望,在国外市场需求的突然增加与国内环保压力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如何克服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1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①风电产业——失衡的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1221万kW,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排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但是,在竞相上马的风电项目背后,却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风电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遇。截至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只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13%,而发电量更是只占区区0.37%。同时,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kW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65%左右。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机组质量和电网模式制约等方面。

而从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上来讲,严重失衡。今年上的风电项目都集中在风机制造一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风电场建设的高歌猛进,催生了风电设备的巨大需求,使得风机制造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所以我们说风电过热过剩其实指的是风电产业的这种结构性过剩。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超7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厂商总和。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

②光伏产业——国外环保事业的打工仔。国际上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大降低,美国工业体系大约在0.21美元左右,这一数值已经相当接近于火电价格的成本。而且成本还将进一步的下降,可以预期不远的将来光伏产业将会迎来一个爆发的增长期。我国光伏产的发展也是随着国外的需求而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其扩展主要在海外市场。按照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至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安装量将不会超过300MW,因此目前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仍将在海外。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产业扩张迅猛,价格回落预期强烈,多晶硅行业的暴利时代将逐渐走结束。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了下游光伏需求,许多曾出台庞大扩产计划的多晶硅制造商必将推迟或取消其部分后期项目,近几年将发生无情的洗牌。下游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将摆脱多晶硅原料产能瓶颈,行业毛利率将会有所回升。

但是,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最主要的原料晶体硅,我国矿产储存很少,因此不得不从欧洲和日本高价进口。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后,再返销回当地,这种发展模式无疑等同于担任着国外环保事业“打工仔”的角色。

③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新能产业领域,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产品推广很快,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总量达到13284万m3,占全球安装总量的70%以上,产业形态也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生物燃料产业化风潮的促进下,我国生物燃料产业近年发展很快,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190万t,受粮食产量制约,我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为了扩大生物燃料来源,我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梁乙醇),并开展了甜高梁的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另外,我国也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如果农林废弃物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或合成柴油的技术实现突破,生物燃料年产量可达到上亿吨,从理论上讲,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产业化的进程还很缓慢。总体来讲部分新能源细分产业在国内市场仍未完全启动,虽然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还不错,但是如果不加快新能源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加强行业的规范与引导,新能源产业泡沫无疑将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将来发展的又一隐患。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大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主要靠引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专利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重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转化的效率和能力。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战略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大幅缩减了产业的利润空间。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而且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光伏产业,目前太阳能的利用的效率主要依赖于电池的性能,而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上游产品最重要的专用原材料单晶硅基本都靠进口,由于前期生产过快的扩大,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这些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后期的发展不容乐观。

②设备与制造技术落后使得新能源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这个问题在风电、核电等产业都很突出。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是风电发展的核心,而目前我国风电整机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仍是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风电建设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其主要原

因是,没有加大力度依靠国内雄厚的机电制造业基础,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风电成套设备进行自主开发。随着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更大的单机容量已经是全球风能技术发展的趋势。据了解,国外风电机组目前已达到兆瓦级,如美国主流1.5MV,丹麦主流2.0~3.0MV,在2004年的汉诺威工业博会上4.5MV的风电机组也已面世。而迄今为止,我国在这一技术上处于落后位置,尚不具备自行开发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且在机组总体设计技术,特别是桨叶和控制系统及总装等关键性技术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机组质量普遍不高,易出现故障,这就使国产设备的竞争力面临严峻的考验。

③新能源并网应用技术滞后形成了新能源的消费瓶颈。我国风电、光伏电站一般处于偏远地带后,电网负荷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接人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幅提升必然对电网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典型的例子便是,西北、东北和华北本是我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产业的末梢,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对当地的风电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就全国来看,如业内人士所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kW,但其中仅有800万kW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将来新能源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电网的系统接入、并网技术标准、并网管理等方面开展突破性工作。

3 对策思路

①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超前布局。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应该做好超前布局和规划,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提前进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从战略上提前布局,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克服当前发展的核心技术不足的软肋,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

②建立起行业标准,引导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品的标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选择有特色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促进新能源产业的积聚式发展。

③加强示范与应用,推进关键技术与产品产业化。氢能,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辅助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推动氢能燃料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重点包括太阳能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能够促进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的系统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围绕成形燃料开展能源作物的育种、繁育等高科技产业化;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通过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示范与应用,从而推动这些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7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二、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三、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第8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国际化战略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从国内外综合性能源跨国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看,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加强核心业务优势、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速度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保持竞争优势,以求占据领先地位。面对国内外能源发展的方向及国际化竞争环境,本文以我国神华集团为例,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战略进行探讨。

国际化战略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的主导趋势之一。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寻求到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资源供给,缓解国内企业过度竞争的矛盾。中国神华上市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及神华产业远景发展的要求是,即到2020年,神华集团将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为基础,以煤、电、油为主要产品,以金融为支撑,以铁路、港口为纽带,向国内外提供优质能源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本文就其国际化战略进行探讨。

能源综合性跨国集团国际化战略的特点

国际化战略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和到国外投资建厂等活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得到发展。从国内外能源综合性跨国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看,在经营方面,特别是全球化经营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加强核心业务优势、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速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保持竞争优势,占据领先地位。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优势核心业务更加突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全球经济和国际能源市场不断发生变化,世界跨国跨地区的能源公司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增强其对市场的影响力,纷纷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战略重组,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公司的整体实力得到改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心的产品生产领域的世界排名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跨国经营的布局得到合理的调整和组合,合并效益初步显现。从资产及资本支出的构成看,勘探开发力度加大,能源产品销售保持适度投入,以能源为原料的下游产业链有了大的发展。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经营。国外主要能源大型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国内市场消费趋于饱和。一方面各大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持在原有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将重点转向国外,拓展国外市场,尤其是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增加投资,加强国际化经营,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较高的科技投入使大跨国公司产品的差别化、精细化、系列化和功能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专有优势技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占有领先地位,有的技术甚至占据垄断地位。并且有的跨国公司经过兼并联合,这种技术优势更得到了明显加强。

能源国际化竞争环境及我国的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上能源供应主要以石油、煤炭、天然气化石能源为主。但是由于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并且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系统还造成了严重环境问题,因而这种能源系统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浪潮,技术革命促成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蓬勃发展,将形成新的生产体系,要求采用可再生的、分散的和多样化的能源。世界能源结构将转向以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

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家,2004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四国的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33.12%。近些年,虽然这四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和石油消费量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和世界石油总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都在逐渐降低,但对世界能源形势和未来的影响仍是举足轻重的。多年来这四个国家在控制石油在能源消费增长方面取得明显收效,同时在能源多元化、加强能源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节能等方面也取得成效。尽管这四个国家在能源发展方面采取了不尽相同的途径,但殊途同归,低碳高效是发展方向,目标是既要满足能源需求,也要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还微乎其微。根据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可归结为,从战略高度发展新型能源,处理好发展常规能源与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关系,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体为,搞好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确保煤炭能源基础地位;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核电开发力度,从中长期看,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关键在于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核电开发利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从战略高度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

神华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企业自身创造的价值,即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是为客户创造的价值,称之为客户利润。企业利润就是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而客户利润就是客户可感知收益与销售价格之差。客户之所以购买产品就是因为购买价格低于其所可能获得的收益,从而客户能够获得一定的额外收益,这个额外收益就是客户利润。客户可感知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对产品特性的理性评价,还受到对生产企业以及产品特性以外的因素如品牌等的感性评价。根据神华集团产品经营的特点,本文认为,神华集团国际化战略定位分析如下:

(一)低成本战略定位

煤炭如同金属产品和农副产品等一样,都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只有较少的产品特性影响到潜在的购买者。因此,煤炭的价格弹性较大,即购买者对价格很敏感。由于煤炭价格受产品市场的约束,煤炭企业在现实中更多的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订者。另外煤炭产品质量也受到当地地理条件的限制,企业的主动空间较小。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企业在行业内具有比其竞争对手较低的成本,那么它就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低成本一直是煤炭企业所追求的战略定位。在低成本战略中,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低成本战略的有力支撑。煤炭工业产品使用价值的不可转移性、形成的自然性和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行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应是以矿井技术改造,选煤技术改造,煤炭综合利用改造及矿区机电系统改造和工艺创新为主。

(二)差异化战略定位

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的煤炭企业里,低成本战略定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诸如不具有综采规模优势的企业,取得低成本目标逐渐成为较为困难的事情,差异化战略定位就成为其必然选择。

煤炭企业追求差异化以取得竞争优势可采用的策略为:

煤炭产品特性的改善是差异化战略的主线。加快煤炭产品的升级,使煤炭成为可待续利用的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加快产品深加工进程、实现煤炭产品的升级换代。

实施品牌经营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以品牌经营实现差异化,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加客户利润。煤炭企业组织转型势在必行。根据煤炭工业实施大集团和综合经营战略的要求,煤炭企业组织结构应改造成为适应多元化经营的母子(分)公司式的集团组织结构,并在企业内部搭建人力资源流、资金流、产品和物资流、信息流四大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和制度,形成以煤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组织结构模式。神华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机制选择

根据神化集团的规模﹑现存的集团管理模式,以及国内外大型能源跨国集团的经营模式,笔者认为,神华集团在其实施国际化的战略中应当采取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由神华(集团)公司和其投资控股的作业公司构成的两级法人现代H型组织。这种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能够保证神华集团良好的经营绩效:神华集团处于各种产权相互独立、产权所有者拥有资源配置自主决策、产权交易自由的市场制度中;神华(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在经营权责上的合理划分,集团公司是战略投资和煤炭等能源核心业务的经营者,作业公司是项目投资和运营经营者;集团内部法人公司间交易的市场化,神华(集团)公司作为集团整体的经营者和作业公司的经营方,其经营产权收益也采取向作业公司收费的方式实现。

神华集团作为现代H型(控股结构)企业组织,是由若干个U型(二元结构)或M型(多元结构)公司制企业在产权交易基础上形成的介于市场与单个生产者(或U型、M型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在神华(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之间虽然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但它不是U型或M型企业那样内部活动完全由行政机制协调的层级制组织。在集团公司与其他投资者共同组建作业公司时,便形成了由作业公司章程所确定的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间的产权关联关系。很明显,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有着不同的产权结构,若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间产品或服务的交流受集团公司的行政指令支配,则作业公司内其他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会受到集团公司的侵害,这是作业公司内其他产权所有者不可能答应的。因此,集团公司与作业公司间的交易具有市场交易性质,是受到作业公司其他产权所有者(或其代表)监督制约的交易,交易的价格基本上是参照市场价格而定。

神华(集团)公司是神华集团的核心公司,是作业公司的母公司。显然,它是主要在煤炭工业领域进行投资经营的投资控股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拥有资产和投资经营权能。此外,神华(集团)公司在其投资的核心业务领域即煤炭产业拥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生产作业技术支持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专用性资产,神华(集团)公司正是凭借其核心业务经营性专用资产的产权,成为其所投资控股的作业公司的经营方法,进而成为集团核心业务的经营者。所以,神华(集团)公司与一般的投资控股公司不同,是集资本投资和核心业务经营为一体的混合型投资控股公司。

神华集团投资控股的作业公司,尤其是在煤炭勘探生产业务方面的作业公司,大多是与其他投资者、资源所有者(或资源国政府)和其他产权所有者以各种方式组建的股份公司或合资公司,是围绕具体的(煤田开发)投资项目而组建的在法律意义上独立的项目经营法人。因此,尽管神华(集团)公司是作业公司的经营方,但产权主体和(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作业公司本身也拥有项目投资运营决策机构,或为董事会,或为管理委员会。神华(集团)公司在作业公司的代表是作业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授权的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其在集团总部的支持下对作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作业公司拥有项目投资、运营决策和管理的全部权能。但对整个集团而言,神华(集团)公司是作业公司的经营方,作业公司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决策也必然在相当程度上要体现神华集团的整体投资经营战略。所以,作为项目经营法人的作业公司,实际又是神华集团这个组织的操作层。

参考文献:

1.王乐.日本的能源政策与能源安全[J].国际石油经济,2005.02

2.彭成等.2004-2025年美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4.03

3.何国家等.美国对煤炭洁净利用的研究[J].中国煤炭,2004.06

第9篇:消费国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应对策略建议

3.1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燕.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5).

[2]张璐,刘增涛.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