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习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示范病区的目的是旨在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从而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与普通病区带教工作也有很大差异,护生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水平等方面比普通病区的要求要高出许多。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理人员配备1:0.4以上,护理老师充足,技术培训次数多,老师规范指导到位。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的对象
通过随机的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实习的6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照组是当年在院实习中专15名、大专15名;实验组是当年在院实习中专20、大专10名,中专护生平均年龄为18岁,大专护生平均年龄2l岁,来院实习前全部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实习时间统一为40周。
1.2方法
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实习护生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一起同护理老师为患者做生活护理,亲身感受到老师们的服务,言传身教、潜移膜化的影响实习护生。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具体做法:①实施人文关怀.组织讨沦让每一名护生以“病人为中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以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写出自己心中的承诺,建立优质服务理念“诚信、安全、温馨、关爱”,深入我们护生的内心,融人我们护生的护理工作,让护生心中有病人。②换位恩考,假如我是病人。让护生深深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意义感,从而从病人的角度去探讨他的内心世界,使病人的需要获得满足。③重视人性化管理。强化情感沟通,关注护生职业前途,重视护生的职业前景,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护生,激发护生工作热情,增强护生主动服务意识。
1.3数据收集和统计学的方法
发放住院患者问卷152份,收回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其有效回收率为94.74%。发放实习生问卷调查60份,回收60份,其全部为有效的问卷,有效的收回率为100%。通常对治疗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百分比检验。
2效果
本次实习结束后,通过护理部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考核,反映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生比普通病区主动服务意识强、沟通能力强、技术规范到位,学生反映带教工作认真,在护理部满意度调查中病人反映良好。
2.1提高了病人对护生的工作满意度;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生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对基础护理及患者饮食、、活动、睡眠、引流管护理明显增强,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67%上升到99.17%。
2.2提高了病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实施活动以来,护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病员认识主管护生、知道药物、引流管、留置针、饮食等的注意事项,患者对健康知识知骁率由实施前的85.56%上升到98.00%.
2.3降低了病员呼叫率:活动实施后,护生主动到病员身边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加强危重病员、手术前后的病员和输液病员的巡视,使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53.66%下降到18.18%.
2.4活动开展后护理并发症和投诉率均为0.
2.5结果.对照验与实验组临床带教方法结果比较见表1。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优质服务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从表1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电动痰吸引,卧床患者更换床单位5项技术操作平均得分比较(P<0.01),表明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护理、无菌技术两项平均分比较(P>0.05),表明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新临床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
3讨论
3.1提升护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积极性
通过给病人生活上的护理、满足病人生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护生的职业自豪感、爱岗敬业得到强化、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树立了牢固的爱岗敬业思想。
3.2加强与患者的临床沟通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区与普通病房区具有一定的差别,不论是患者的身份还是患者的病情现状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护生在实习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的重要。
3.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锻炼实习护士能力
是带教的实习护生技术操作更加规范,沟通能力更强,招聘单位满意,就业率提高,早日使她们实现护生的南丁格尔梦。带教老师利用每天查房,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体格检查,也要求护生每天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动态观察阳性体征的变化。让实习生体检训练,当场示教、及时纠正。组织示教性质的操作,如采血、皮试、静脉注射、胸穿、腰穿等,让护生多看多做。让护生先在模型上操作,再指导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既提高了护生的操作基本功,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坚决杜绝年轻一代的医学生过度依赖现代技术设备,而忽视基本的临床技能操作现象。
3.4加强实习护士处理问题能力
一、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每位指导教师负责分配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学生需要上交材料:生产实习手册全部内容,是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习报告,是评定毕业(顶岗)实习成绩的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是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依据。
三、实习单位:学生可以到各种机电设备(矿山、运输、农机、能源、轻工、化工、工具、食品、玩具等机械设备)生产与制造、模具加工、汽车维修单位;各研究院所;机电设备经营、销售与维修等单位实习。学生可以去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四、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熟悉机电产品造型、结构设计;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初具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具备产品零件工艺设计能力和机电产品的基本装配、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使用能力,能够解决机加工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对机电产品设计、加工等工作结果的归纳能力。
五、实习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实习结束时,要求全部完成生产、毕业(顶岗)实习手册的内容。重点注意:
1.实习开始时,必须填写好实习申请表,指导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前安全培训,同时要求学生签定实习申请表。
2.实习结束前要填好“实习鉴定表”,并有实习单位盖章。
3.毕业(顶岗)实习报告内容必须与实习内容完全一致,否则成绩不合格。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格式统一,字数不少于10000字。
六、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要求:
1.指导老师将任务书、论文格式、设计预选题目等文件在学生离校前布置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采用飞信、qq或电子邮件方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每半个月至少给指导老师汇报一次。
2.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指导老师提前通知学生上交毕业设计(论文)时间、答辩时间。
3.答辩委员会组成可以根据老中青结合的原则按专业组合,不得少于2人,并确定组长一人,报教研室。答辩要求XX年4月底完成,成绩上交时间另行通知。
七、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
1.实习学生应牢记“安全第一”,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制度,进入车间必须戴安全帽,并确保服装、鞋子符合安全要求。实习结束前不得提前离开实习单位,严禁下河游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不遵守安全制度造成的事故,由学生自行负责,对工作不负责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2.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企业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一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要取得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病假要有医生证明,否则从严处理。如果在实习期间,由于违反单位的管理规定或因品德表现等原因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则视为实习成绩不及格。
3.学生必须尊重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和安排,对重大问题事先要向实习指导人员反映,共同协商解决,学生不得擅自处理。认真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实习中努力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
4.在实习期间,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服从领导、听从分配,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尊重工地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搞好团结。
5.生活艰苦朴素,不得有任何特殊,爱护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坚持原则,特别班干部、党、团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准搞任何不正之风。
一、毕业实习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研究方法。为了全面地了解毕业生实习的情况,主要以实习单位的地点、实习的时间与步骤、实习的能力要求、实习的效果等方面为基础,分别从实习单位、实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实习效果评估等方面用SPSS 统计软件、EXCEL 绘图软件等进行处理,采用频数分析来总结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实习管理,为工商管理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这些方法具有实用性、简洁性等优点。
(二) 调查样本的分析。为了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实习的状况,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已经毕业的学生,正在实习的毕业生,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相互控制配额抽样的方法,其比例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样本分布情况类别已毕业学生实习毕业生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样本数80 120 50 50样本比例26. 6 % 40 % 16. 7 % 16. 7 %在确定样本的时候,主要是对正在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同时也选择26. 6 %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取调查人员到学生宿舍、实习单位、学生工作单位等地方,以填写调查问卷这种方法完成调查。本次调查从2007 年6 月15 日持续到9 月5 日,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243 份,回收率为81 %。经过对问卷的严格审核,有效问卷238 份,有效回收率79. 3 %。对调查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大多数是正在实习的毕业生,已经毕业的学生有80 人,实习单位有50 份,实习指导老师有50 份。从实习结果来看,这样的分布比较合理,因为正在实习的学生感受最深,对实习的过程了解比较透彻,所以具有代表性,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推荐阅读: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毕业论文
下面我们主要从正在实习的毕业生入手,对他们实习的过程、实习的效果、实习的感受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调查内容的分析
(一) 实习问题的分析。
1. 实习指导。我们从老师对学生指导情况以及学生向老师汇报两个方面来分析。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月指导一次占了48. 90 % ,几乎没有指导的有40. 40 % ,这两者之和为8913 % ,占了绝大部分。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还是比较少;从图2 学生向老师汇报实习情况的频率来看,1~4 次/ 月有58. 50 % ,没有汇报的有27. 70 % ,而4 次以上只有占到总数的13. 80 %;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是比较少的,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了解不是太多。
(二) 毕业实习生的基本信息。
前期模拟教育实习
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历经“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3]的多次反复才得以成就.实习生在施教过程中真正统合理论与实践时必会困难重重、问题丛生,因此,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前期模拟实习就显得至关重要.所谓模拟实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从教应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技巧进行选择性模拟[4],开展“缩微版”的备课、导入、讲解示范、组织教学及评课等教学实践活动.模拟实习一般要借助声、像等手段,通过对某些技能或特定教学目标进行小规模的教学活动[5],训练学生的组织安排能力与教学技巧.当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时,要对其“微型教学”(亦称微格教学)全程同步录像,之后回放教学片段并由教师逐一展开点评分析;再结合观看优秀体育教师教学录像光盘,即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图式和微观系统的技能模式[6].微型教学牵涉范围小且教学形式灵活,占用时间相对较少,还可以将教学内容或动作技能进行分解训练,每位学生所选内容既可相同,也可异同,不失为一种方便有利且行之有效的优选方法.
聘请名师传授经验
学生参加教育实习本来是一种“走出去”的实践活动,但为了让学生真正实习时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思想上提早作好各方面准备,学校可以将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请进校园传授经验,引领学生增加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强化教育氛围.常年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体育教材与教学特色的了解和掌控能力出色,而这正是高校教师技能方面的“短板”.由中小学教育专家传授其实践教学经验,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在这方面能力不足的缺憾,中小学教师的切身体会可以使学生的感悟更直接、更准确、更真实.通过名师对过往成功经验的预先传授和教学中可能遭遇问题的预防性解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先期心理认知,在未来实习及教学工作中增强自信心,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许多问题的出现.
适时开展技能培训
对于普通学科专业的实习生而言,拟施教课程的内容基本不会超越其已有认知范畴,但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却可能会接触到完全陌生的授课内容[1].为了应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繁杂性,避免学生在实习初期因生疏而心生挫败感,使学生能能顺利进入实习状态,特别制订了肇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在第1~6学期每学期占用10~16学时安排1项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分别为口令与队列队形、讲解与示范、体育绘图、运动损伤与急救、体育课解说(说课)和教学文件制订.知识与技能是形成能力的二元基础,缺一不可;理论知识主要源于课堂传授及课余的广泛涉猎,专业技能则唯有在实践中养成.针对体育学科的专业特性,我们还有意识地在平时教学中增加裁判与训练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适时参与裁判实践,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为其未来职业生涯作好必要的技能准备,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实习前期试教工作
从一般情况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在正式开始教育实习之前,于第6学期预先安排了教学实习———也称一次课试教.指导教师专门抽出1~2周时间,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合理对接.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快速重温体育教学的规律、原则、内容与方法;之后,在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计划,主要涉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组织方法、教学手段运用、教案撰写模式等内容.教师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完成对教学行为的明确阐述,并从中概括出清晰的教学技能模式,使学生能够构建合理的教学技能认知结构.教师指导的具体内容如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备课,及时检查其撰写的教案;在预演中对学生的教态、讲解与示范能力、组织与调动能力、时间与节奏把握能力、负荷与进程调控能力等进行点评.这种指导初期集中开展,在完成教案的一对一指导后,学生开始分组、分批次进行讲解、示范等内容的片段演练.当学生遍历此过程后,一次课试教工作正式进入“实战演习”阶段.全体学生轮流到试教学校承担一堂课的完整教学工作,进一步熟悉、了解教学全过程,使之对教育教学由完全的理性认识升级至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期的实质性实习带来一个良好开端.
学生先期自我诊断
系统学习过“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实习指导”等相关理论知识,又聆听了名师的经验之谈,再经过模拟实习、技能培训及一次课试教的历练,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方面有了真切的心得体会.他们开始尝试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其教学实践,期待自己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并将之内化为教学能力.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训之后,已经能对自身执教能力作出初步判断,对其在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体育术科方面的教学能力有所感知,对自己撰写教案、组织教学、教法运用、示范与讲解等方面的技能也能够判定;能在总结前期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客观评判自身的优势与薄弱之处,从而在未来真正的教育实习中作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能知己所长并促其发扬,识己所短并及时弥补修正.当评价的主客体合二为一时,这种评价就成为自我评价,重视自我评价已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种发展趋势[7].学生对自我的先期评价,既帮助他们检验和肯定了其前期培训、受教效果,也促使其抓紧实习前的时间在提升能力方面再下功夫.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规范和理性的教学观念,将理想化的专业认知向更为切合实际情境的方向转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上能够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学校在培养合格体育师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8].在扩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建好实习基地已成为保证实习质量的最优选择[9].虽然与其他学科相比,基层中小学对体育学科教育实习的接纳程度较高,但是选建实习基地还是应该慎之又慎,要充分考察各备选学校的规模建制.以下原则可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参考和借鉴:其一,学校领导重视并鼎力配合支持实习工作,校方有将其学校列为实习基地的意愿;其二,交通条件便利,便于实习生和巡查教师往返;其三,具备安排实习生食宿等生活条件的能力,可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无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其四,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完备,能满足实习需要;其五,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较强,能胜任实习生指导培养工作;其六,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规范、严格,教学秩序稳定,能够为实习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七,双方前期协作基础稳定,实习反馈意见良好,持续性合作意愿强烈.根据上述原则选择相对固定的学校作为长期实习合作单位,可以有效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随机性,不失为一种保障实习质量的长效机制.
委托协作管理模式
体育教育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整合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教学环境,学生可从中验证和再现已获得的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个过程耗时久且复杂艰辛,因此实习管理工作堪称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实习是学生由准教师完成最终职业蜕变的关键阶段,实习学校及其指导教师对引导实习生调整角色,端正教育态度和规范教学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由于实习生逐年增加,昔日传统的集中实习模式难以为继,下派到各实习基地和分散实习点的学生,无法再由高校教师统一带队、集中指导,委托实习学校肩负起管理与指导实习生的主要责任势在必行.近年来,高校已不再派教师跟队驻点,而仅指派本校教师到各点巡回指导,解决疑难问题.高校对实习全程实施面上监控,而实习点的具体管理工作则委托实习学校全权负责,日常实质性监管交由校方与实习生队长协同完成.为提高管理成效,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应建立平等互利、精诚合作的伙伴关系[10].这种委托协作管理模式的益处如下:其一,解决了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选派人员长期驻点指导困难重重的问题;其二,有助于实习接收学校提高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其管理制度和措施更加严格到位;其三,能有效磨炼实习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其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在高校力所难及的情况下,委托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负主要责任,不失为一上佳解困良策.
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学校的问题,另一类是实习生的问题。对这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实习学校
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少,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太多。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实习学校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在实施半年制教育实习之前,我们曾经在北京的各个实习基地做过调查。67%的教师认为,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影响中学教学质量,学生和家长会反对。另有28%认为会影响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不同意。在与中学校长的访谈中发现,重点中学的校长多不愿意接受半年教育实习,如果一定要安排,就要对每个月上课的数量有限制。而在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的调查中,校长却希望一学期的课都能让实习生上。据了解,凡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会希望实习生顶岗实习,发挥支教的作用。半年制教育实习开始实施以后,实际情况与事先调查的结果相似。有一部分实习生在中学的两个月中,只讲了一节课。而另有一部分实习生一进校就开始上课,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没有机会听实习学校老师的课。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有个别是因为指导老师的课少,无法给实习生安排。大部分是因为实习生教学效果不好,指导老师不敢让他们多上课。特别是一些名校,学生、家长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学校不可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给实习生提供充分的上课机会。而有些学校让实习生顶岗实习,确实是因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实习生分担教学任务。
(二)实习生
实习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如对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不熟悉,对一些历史知识把握不准确,语言表述能力欠佳等等,这些与学生的备课情况、综合素质有关,也与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有一定关系。历史教学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如何备课等等,大学教学论类课程里面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做过一些实践练习。通过在中学的教育实习,学生可以把大学所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从教育实习效果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语言表述等等,尽管中学指导老师也反复指导,但是实习生上讲台讲课后,还是有很多问题。这说明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段的训练,不是通过在中学上几次课就能够培养出来。而要延长训练时间,除了增加在中学上课的次数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的实践教学类课程。前面提到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完全保证实习的数量或者质量。对于师范大学来讲,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完善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适当训练获得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到中学实习的时候,能够把一节课的内容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指导老师就有可能让实习生多上课,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一节成功的课,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讲课的时候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述正确清楚,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语言再生动一些、形式再活泼一些,就是一节好课。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语言、教态等等,完全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进行训练。总之,教育实习中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在中学实习的时候可作进一步提高。
解决问题的探索
(一)加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目前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师范生的《历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技能训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和《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材分析》课有48学时,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约16学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做历史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须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教材分析示范,约时,请中学老师给学生做教材分析,让学生对教材分析的方法有直观深入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约23学时,老师确定课题,让学生自己做一节课的教材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材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一节课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打下基础。《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有16学时。在学习过《历史教材分析》之后,与《历史教学概论》同时开设。“概论”主要由老师讲历史教学的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如何备课、如何做教学设计等等,“技能训练”则主要让学生进行试讲,实际操作《历史教学概论》中介绍的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比师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有48学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练习两大部分,每部分大约各占24学时。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课程的沿革、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例结构,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历史教材分析的方法等,实践练习让学生选择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节课做教材分析,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于中学历史课程和教材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掌握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的方法。《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分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三大部分。知识讲授约8学时,向学生介绍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等。案例分析约20学时,精选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先观摩,然后分析研讨,学习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经验。实践练习约20学时,由学生自己选择一节中学历史课做教学设计,到讲台上试讲,然后师生共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并能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创新历史教育见习模式
历史教育见习分为中学现场观摩、校内远程视频观摩和录像观摩三种形式。现场观摩一般是先听课,然后再和授课教师以及该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研讨。校内远程视频观摩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即时传送到大学的教室,学生在大学教室同步观摩中学历史老师的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进行讨论。录像观摩主要是选择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观摩,研讨。目前我们采用较多的是后两种形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优秀中学历史课观摩研讨”的基本模式:同学课前预习,写出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观看优秀课录像———授课教师说课———中学特级教师或历史教研员评课———大学历史专业课教师评课———回答同学提问。同学们的预习和听课记录是教育见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这种观摩课师范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都可以参加。经过几轮尝试,同学们反响热烈,认为这种形式的观摩研讨非常有效,收获很大。当然,这种观摩研讨要动用大量人力,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可能每次见习都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是和其他见习形式穿行。
(三)实习的集中指导
由于各个实习学校情况不同,对实习生的指导力度也有差别。为了保证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强学院层面对教育实习的集中指导。根据我们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经验,实习期间,可以每一周或两周召集实习的同学开一次交流会,介绍自己在实习学校学习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组可以选一节课进行试讲,各组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中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教育实结时,也可以安排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播放实习期间的教学录像互相观摩,请中学老师和大学教学法老师点评。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其二,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设计好练习,指导实践运用,启发创新意识。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发动—萌动);联动阶段(调动—主动);能动阶段(助动—自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引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转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作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再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紧张的人际关系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典型的原因:
1.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性格的偏差。家庭对孩子过分疼爱,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封闭式的住房、日趋生疏的人际关系又使他们内心世界封闭,不易接受别人。这样的学生性格既固执又脆弱,稍微有一点冲突便容易激化。另一方面,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跟不上,常遭挫折,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于是以抵触乃至抵抗行为来引人注意等等。
1.2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否认,教师自身讲课精彩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持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面对不懂事的甚至是不懂道理的学生,教师常常产生激怒的情绪,严厉惩处,简单或者缺乏艺术性的处理方式是学生厌恶老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坦白地讲,还是爱的程度不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造成的。
1.3外部环境的影响问题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看起来矛盾的双方涉及的只是教师和学生,但是真的仅此而已吗?在一个没有浓郁的尊师爱教的氛围里,单靠制度去强硬地实施管理行为,其效果是难以保证的。更何况教学不是制造业,教学除了标准化要求外,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带着激情的创造性的劳动和爱的无私付出。能想象一个经常性受批评、指责的人,会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又怎能要求他们将微笑与爱心发自肺腑自然地流出呢?
2疏缓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议
教师与学生之间,实际上不存在实质性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不可调和,通过适当的方法还是可以疏缓乃至达到和谐。
2.1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和教师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校园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幸福乐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样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氛围里,师生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自然而然地达到感染人、熏陶和塑造人的良性循环的教学目的。
2.2以爱为本,对学生多一点尊重、信任和欣赏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老师教育的前提,只有拥有这个前提,教师才享有威信,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容。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被人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欣赏别人更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教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2.3以人为本,对教师实行柔性管理提高教师的工作的能动性,减少由于某些管理制度实施不当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对教师实行柔性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非强制性。它是依靠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氛围进行的一种人格化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实行“柔性管理”并不意味摒弃“刚性的制度管理”。对于可以量化的行为实行“刚性管理”,可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诸如课时量计算等,然而学校毕竟不同于流水线的工厂,可以量化的是教师的职业行为,而我们难以量化的则是教师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对策
师生关系它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很多文章是立足于中小学,探讨师生关系问题。本文在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基础上,试图从高等学校的视角分析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但是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着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
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师生除课堂教学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走匆匆,哪怕碰面也不见得师生互打招呼,感情沟通渠道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据走访了解,除了上课外,绝大部分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原因很复杂:大学扩招了,学生越来越多老师顾不过来了;科研和生计的压力让不少老师很难花更多精力在学生身上;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容易产生代沟。师生关系冷漠必然影响到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2、师生关系的疏离,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落感。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也有人感到一种失落,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学生多住集体公寓,上课地点也不固定,学生很难管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加之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大多数学生不轻易找教师;且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也难以顾及与学生的过多交流。
3、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实际上多数高校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有的老师说:我曾经也尝试过采取课堂讨论式教学,但大多数学生不爱提问,讨论效果不佳。比如就有的大三学生而言,除了英语口语课,20人的小班制,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其他很少有课能让大部分同学畅所欲言。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大学不是孤岛,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传递到大学之内,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变化。高等学校与周围的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外面的一切变化也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大部分学生社会意识强,选择自己创业,在学习之余,兼职工作等等,这样不但有时会与学习脱节,更与老师彻底封闭。
2、师生自身因素
①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老师面对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又有繁重的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跟学生交流机会不是很多。很多高校大部分公共理论课采取多班合上的“大课”制,特别是大一、大二都是基础课,教师因上大课到学期末也叫不上学生的名字,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思想、智力与个性等。对个别专业来说,一共有6个班,每班都40多名同学,即使上专业课,教师也并非能认识其中的大部分。
②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误导,还有些高校教师总在尽心训导,学生经常体验的是被动和无奈。主要原因是双方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书本知识的教与学上,相互缺乏人际交往的动机和愿望,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是难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③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高校师生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普通的人际关系,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也都会在其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教师比较偏爱才能出众的学生;而不认真、成绩差、爱惹事的学生,教师则看不顺眼。如果缺乏理性的指导,教师在评价、对待学生时就会感情用事,就会有失“公正”,作出对一些好的学生和不好学生都不尽合理的评价。
三、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
1、学校要全面树立学生主体观,做好育人工作。全面的学生观要以学生为本,把立足点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上,做好改善师生关系的各项工作。其次要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学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教育和服务,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参加学生活动,教师下学生寝室了解生活、思想现状,增加交往频率,使师生关系在和谐、团结、共勉的氛围得到升华。最后要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在教学方式上,压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扩大课堂讨论。
2、要增强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了教师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它是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师通过自身对事业的忠诚和执着的追求,通过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这些优良品质会使学生的性格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响,易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其次要善于创建平等的、使学生敢于质疑的教学氛围。教师应积极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象创造更多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状态。最后教师更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在学生成绩的评定、各类评优评先及学生入党问题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客观、全面地予以评价,这利于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构,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席草;平衡施肥;配套技术;安徽寿县
寿县地处江淮之间沿淮淠一带,全年平均无霜期213d,年平均气温14.8~14.9℃,降水量906.7mm,日照时数2296.4h,太阳总辐射量124.7kW/cm2。该县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较充足,土壤类型较多,以水稻土为主,土壤肥力水平中等,质地偏黏,气候和自然条件适宜席草的生长发育。寿县席草种植主要分布在该县中西部地区,其中以板桥镇、迎河镇、安丰塘镇等为主,年种植面积4000hm2左右,席草作为该县经济作物中的优势作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寿县席草品种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优质高产的蔺草品种推广速度慢,仅占种植面积的5%左右;仍采用老桩育苗分株移栽法,应大力推广旱、水两段育苗移栽技术,提高育苗水平和移栽质量;部分低产田块种植整地质量较差,除草不尽,开沟排水不畅,造成草害、渍害严重。杂草与席草争水、争肥、争光现象严重,达不到28万丛/hm2或超过33万丛/hm2的田块占有一定的比例,不符合中高产田栽培指标。现就寿县席草施肥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1寿县席草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机肥投入总量不足。在席草大田生产中,很少施用有机肥,数量和质量不能完全保证,席草前茬秸秆还田率低,有机肥施用发展不起来。二是生产中很少施用有机肥,数量和质量不能完全保证,席草前茬秸杆还田率低,有机肥施用发展不起来。三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在实际生产中,氮、磷、钾投入不平衡,氮肥用量基本能满足中等以上产量水平的要求,磷、钾肥用量不足,甚至根本不施钾肥。四是化肥施用技术不科学。基肥不足,苗肥不够,促蘖、伸长肥时间上把握不住,后期施肥技术需进一步提高完善。
2席草高产配方施肥及配套技术
2.1席草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寿县席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目标要求是前期早发匀发,安全越冬;中期健壮,多分蘖;后期嫩绿,不早衰。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平衡施肥技术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寿县土壤肥力中等偏上,7500kg/hm2的产量结构为收割时6750万丛/hm2,300~320茎/丛。在全面推广适时早栽、适度搁田、适时早割、科学灌水的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强调平衡配套施肥技术。一是氮、磷、钾平衡施用。推荐施肥量:纯氮600~675kg/hm2,五氧化二磷300~345kg/hm2,氧化钾450kg/hm2左右,氮∶磷∶钾为1.00∶0.45∶0.70。肥料运筹方法为:适施基肥,增施蜡肥,巧施春肥,重施促蘖伸长肥,不忘后期保色肥,肥料基追比为3∶7,基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以促进活棵分蘖,增加发根量。每次追肥的用量还应根据席草的长势长相和生长需肥规律合理调控。二是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平衡。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微肥,如磷酸二氢钾、天然芸苔素等,以提供植物充足平衡的营养液,促进根系及地上茎生长,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三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平衡。在施足化肥的基础上,重视有机肥的使用,一般施有机肥不低于15t/hm2。
2.2席草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一是选用优良品种。推广种植优质高产蔺草品种,如冈山3号、广岛6号等品种[1],加快席草品种的更新换代,逐年推广蔺草的种植面积,缩小本草种植面积。二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2]。试验示范表明在现行的耕作栽培制度下,就目前的品种而言,优质高产席草的合理结构:产量7500kg/hm2(有效草茎1.1m以上),应掌握插种28.5~32.0万丛/hm2,落田苗280~320万母茎/hm2,大于3cm新芽150万芽/hm2左右。三是加强水浆管理。水浆管理的指导思想:浅水插秧,薄水活棵,晒田越冬,灌水软土,湿润促蘖,间歇灌溉,足水伸长,活水到老,切忌深水长灌。长期灌水,会导致席草田土壤还原性增强,有机质分解产生硫化氢、甲烷、甲酸、丙酸等还原性有毒物质,抑制席草根的呼吸作用,从而妨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根系变黑、早衰,严重影响草茎的产量和质量。四是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席草本田生育期长,施肥量大,群体茂密,加之中后期高温高湿,十分适宜病、虫、草害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威胁席草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注意席草纹枯病和席草螟、稻蝗的防治工作,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施药2~3次;草害防除推广化学除草,防除药剂和时间由杂草种类和生长期决定。
3席草大面积生产施肥建议
鉴于寿县席草生产中低产田块占有一定比例,管理比较粗放,席草生产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建议在落实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根据席草各个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实施科学施肥的技术措施,积极推广使用席草专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1大力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席草单产水平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3]。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席草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其稳长快长。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的田块一般较不施有机肥的田块增产10%~15%[4]。因此,席草田的有机肥用量必须确保在15t/hm2以上,有条件的要积极推广机械收割,促进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2根据需肥规律,科学施肥
席草全生育期长,生物产量高,各个生育期又有各自的不同要求。因此,必须按照席草各个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实施科学施肥。在生产实践中,应该重点落实好如下3个环节的施肥技术,杜绝“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一是前期适施苗肥早分蘖。第1次追肥在冬至前后,施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375kg/hm2;苗势弱的可在翌年1月底至2月上旬进行第2次追肥,施碳酸氢铵、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使每丛达到一定分蘖苗架,发而不旺[5,6]。二是中期重施增蘖肥。4月是席草有效分蘖旺盛期,是席草吸收肥水的高峰期,对肥水的要求最为敏感,要采取重追措施。时间在4月下旬前,数量应占总用肥量的30%左右,折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95、75、150kg/hm2左右。用尿素或复合肥、氯化钾,应在草茎基部无露水时撒施,先灌浅水再施肥,以防肥害。每次施复合肥300~375kg/hm2或采用以水送肥方式,每次施碳酸氢铵300~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三是后期适施促蘖伸长肥。4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有效分蘖在适温高湿足肥的条件下加速伸长,提高成草率。因此,必须施足肥料以满足席草生长对大量氮、磷、钾肥的需要。在中期施肥的基础上,一般相隔10d左右,施复合肥450kg/hm2左右,氯化钾75kg/hm2,直到收割前10d停止。
3.3推广应用席草专用肥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成果,简化施肥程序,方便农民,建议农业土肥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和席草需肥规律,研制生产席草专用肥[7],使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物化于专用肥生产之中,充分发挥专用肥在席草生产中的作用。
4参考文献
[1]俞舜民.蔺草栽培技术[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2]秦道珠,徐明岗,黄平娜,等.席草宽行窄行株栽培法与产量结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11):128-131.
[3]陈继华,王巨飞,陆正松,等.两种蔺草专用肥的肥效试验研究[J].土壤,2007(2):325-327.
[4]秦道珠,徐明岗,李菊梅,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席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5):25-28.
[5]朱岳明,陈智慧.席草高产栽培技术[J].丽水农业科技,1998(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