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低碳设计与产品
(一)低碳设计的特点
“低碳”和“设计”相结合,诞生了“低碳设计”这个词。“低碳设计”可以理解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设计、生产、贮运、销售、使用和回收等各个环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设计。
(二)低碳产品的特点
低碳产品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涵盖原材料、生产制造、流通、消费者使用、处置和回收等全过程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产品。低碳产品包罗万象,包括清洁碳、LED照明、幕墙、节能材料、气化炉、石头纸等。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性
首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碳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使用者以及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符合国家对于环保型产品的要求。
2.可循环利用性
低碳产品的可循环性体现在产品使用后,其外壳、支架、包装等可以通过设计再利用于我们生活中,提升其价值;那些不可利用的部件通过技术的处理利于回收处理,不给环境带来多余的负担。
3.功能优化性
低碳产品不仅要有效减少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前提下,还要达到不降低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产品不仅保留它原有的功能外还可能具备其它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无限的市场需求,将资源利用价值的扩大化也是一种低碳设计角度。
二、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的材料影响
低碳理念是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产品的选材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选材模式——单纯只注重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色泽、纹理等的选材方式,现在更多的要考虑原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要确保材料是环保型、无毒、无污染且可回收、可再生的低碳材料。对于低碳设计理念的选材,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环保型材料,它们是可以再生的、使用寿命较长原材料作为产品设计的材料,例如木材、竹材、藤材等,它们都是大自然生长出的植物为原材,都是可以再生的资源并且在使用过后的废弃产品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二是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能耗少的材料,在生产原材料的过程中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除去自然材料外在生产中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原材料,例如人造的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玻璃、硬纸板等,由于这些原材料不可能直接获取,必须经过工业技术加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对环境的无污染影响,在使用过后的回收可以被降解或者是回收再利用,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设计使用方式的影响
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是对传统的产品进行的使用方式改造,设计师通过创新思维打破产品的使用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低碳理念对产品使用方式的改变。
(一)产品使用过程的低碳设计
每件产品设计师都赋予它不同的使用功能,而在加入低碳理念后,更多的需要设计师考虑如何通过设计引导低碳生活的方式。下面分析现在设计师对于低碳使用方式设计出的产品。图1是一款名为“citycharge”手机充电站,它像是一把雨伞的设计,结合雨伞的结构形式作为太阳能的接收板,在光照充足的时候可以满足同时六个设备的充电,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既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也可以方便快捷的满足移动的电器的蓄电问题。这款设计是将旧iPhone变身台灯和扬声器,其实更像是一个支架,通过它,我们可以对那些旧的iPhone进行再利用,让它们变身为台灯或是小型扬声器。充电接口是集成到基座内部的,所以我们在外面看不到多余的线缆。台灯基座的声学设计可以起到放大手机本身喇叭声音的作用。这样的可以将废旧的手机再次利用起来,唤醒他们再一次的生命,改变它原本的基本功能,沿用它的附加功能就可以变废为宝的成为生活的一个小产品。
(二)产品在储运过程的低碳设计
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同样需要通过设计降低占用面积,节省使用空间,达到低碳的储运需要。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结构形式来解决产品储运遇到的难题,例如,常用的办法为折叠结构转换产品的构成状态,有效的减少产品闲置时的体积;另外,还有将其通过堆叠的结构的设计,契合结构设计易拆装的连接方式,利用这些构成形式都可以带动低碳储运的目标。是专为寿司设计的可伸缩的寿司包装,这款为寿司准备的食品包装有着类似日本纸灯的结构与外观,你可根据盛装寿司的多少来决定其长度,方便携带,同时在储存包装空间也可以相对减少。是一款可以卷起来的链条梯子设计,这个可以卷起来的梯子在存储上就很有优势,它就像我们的自行车链条一样可以卷起来存储,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调节梯子所需要的高度,它盘绕起来就像一条蛇,平时我们可以把它存储在阁楼或者车库的杂物间里,家里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随手拿来使用,既可以减少闲置的空间,同时更是在储运过程的低碳设计。
(三)产品回收阶段的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不但要考虑到生产使用的过程,同时要考虑如何可以低碳的回收利用处理废弃的产品。作为低碳设计,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师的设计是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可以重复使用或者是可再生的材料,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减少垃圾的产生,达到低碳回收设计。一款利用废弃结构件拼接的台灯设计,结构非常简单且没有任何装饰掩饰内部构造,并且拼装的台灯既符合使用的照明需要,同时还能满足调节光照角度的功能,造型简单成本低廉,没有材料的浪费,用多余的连接件就可以拼装出一款家家都需要的台灯,既是低碳回收的设计,同时也是时尚家居的设计。两款旧物改造的设计,利用废弃的产品经过设计师的再次设计赋予它们重新存在的形式与运用价值,从而实现废弃物在设计中的循环利用。
四、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设计风格的影响
人们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产品,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在为人们服务着,没有产品人类已经无法继续生活下去。设计是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方式去生活,在现在设计更多的是要调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生存的环境能够更和谐的发展下去,于是向我们提出低碳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在为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努力。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产品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并被赋予多种功能与意义,由于工业发展与环境的不和谐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所以人们迫切的提出低碳理念的设计方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渗入低碳,由此也相应产品契合低碳理念的产品设计风格。在“低碳设计”的风潮下,有着一种设计风格开始被人们逐渐提及,就是“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切入点是人和设计之间的协调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的设计,其实跟低碳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低碳设计理念的影响下人性化设计需要关注人与设计和环境的关系。人性化设计受低碳理念的影响是需要在改变产品使用方的同时增加它的趣味性,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既是好的创新,也是一个新的选择。
只需沿包装虚线撕下,就可以获得一个舀洗衣粉的勺,这样的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到设计的巧妙完全体现到人性化和低碳环保理念的结合,用纸做洗衣粉的包装袋子,可以避免塑料袋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使用方式的便捷,不浪费一个边角,使用过程需要废弃的撕口处都可以利用起来作为使用工具,巧妙的设计将美观与造型和功能都融合在一起,方便人们的使用符合低碳设计理念下的人性化设计。为纸板桌设计也是印证低碳人性化设计一个很好的体现,它由厚的双层牛皮瓦楞纸构成,重6.5KG,无需胶带,仅需2分钟,就可以将其组装成整张桌子,桌面还可拆卸,随时替换。组装好的桌子可以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这款桌子既满足了轻巧易携带的附加功能,同时还是选用硬纸板作为原材料拼接而成,所有的结构都是利用榫卯结构拼接,在连接方式都选用低碳性,不同的组合方式还可以固定桌板不同的高度,满足人们在行进过程中对办公桌需要的高度。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不应是只关注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来作为出发点设计产品,更需要关注的是设计与周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设计理念是为产品设计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要求,于是相继的出现更多倾向于低碳理念的设计风格,也被大众喜欢成为追捧的风格。
五、结语
关键词:浅析;建筑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它不仅仅要展示“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更要有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把握住建筑的高层次文化内涵,才能提高建筑设计的思想性,加强设计构思的新思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同时,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也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力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而安全的住宅和办公空间。为此,在新时期,我们应当把握可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并且将其充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1 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建筑设计理念也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求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对于建筑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多种发展趋势。
1.1 坚固性。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要求以坚固为基本思想,这一设计思想对建筑物与科学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结构的机械结合对其生长进行严格的限制,保证压力与值车工的平衡性,正是这种坚固性的设计理念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坚固是建筑物的根本。
1.2 方便性。建筑物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或者办公的各种需求,因此建筑物的设计应当具有的一定的方便性,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说,建筑物的方便性是衡量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3 愉悦性。建筑物的施工功能需要满足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并不是简单的美学愿望,而是建筑物本身与具体的实用性能的满足,这是传统的建筑理念对于建筑物的一个基本要求,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的无限遐想。建筑的美学设计在满足人们身体愉悦的基础上,对于人们精神愉悦的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筑结构美的设计也成为了传统建设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有效衔接点。
2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2.1 节能设计理念
节能减排是现代工业经济背景下的一大创新理念,其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而产生的,核心在于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建筑业是具有较强综合性和系统性,其在运营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多个行业,因此,建筑业产生的能耗也是十分巨大的。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环节,其在建筑节能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建筑物的朝向来看,建筑物的布局对于其采光和吸热等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按照通行的原则,将建筑物进行南北朝向的设计,避免受到太阳的东照西晒,使得日照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节能减排这一出发点来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当注重新能源的应用。未来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对太阳能和地热能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为了使太阳能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对于太阳能技术与经济、环境以及人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综合和系统的考虑,将太阳能的利用充分融入到奇偶按住设计中,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结构的有效统一,这也是未来建设设计发展的一个理想趋势。地热能源的利用在当前较为普遍,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引进地热泵技术,这样则能够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并且实现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要求,具有十分理想的节能效果。另外,太阳能发电系统也是我国节能的一项重大创新技术,由于其成本较高,一般考虑在公共建筑和高档的住宅小区中进行试验。
2.2 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在我国建筑领域内的运用时间还不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制度体系以及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而使得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趋势,绿色设计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①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半面形式及总体布局。②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③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④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⑥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2.3 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为此,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建筑设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设计理念系统,并且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中。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促进了建筑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建筑物的舒适性。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建筑物的舒适程度对人们的舒适感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就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进行充分的设计,对于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不断增强建筑物舒适程度。
2.3.2 生态型建筑设计。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快,在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却越来越渴望与自然的亲近,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要求加入自然元素,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式建筑物能够与自然景观实现完美的融合,防止建筑物产生突兀的感觉,也有利于人们巨大的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
2.3.3 智能型建筑设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促进智能型建筑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为显著的便利性,这也是未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3 结束语
纵观我国城市建筑,或方方正正,或造型别致,或高大挺拔,或矮小精巧,正是由于这些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建筑构成了立体的城市,体现了线条的美感与和谐。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外观设计的美感方面,更要求其满足人们居住和办公需要的基础上,更要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引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1,(25).
[2] 柴瑞琳,李华磊.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及节能发展趋势[J].北方环境,2011,(05).
[3] 方艳红.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及发展探讨[J].施工技术,2011,(30).
[4] 邢光武.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理念和趋势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1(30).
关键词:绿色设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063-02
1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绿色已成为健康和谐,安全幸福的代名词,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是经济发展状态的量度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可以说,绿色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致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当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设计对绿色理念的实践所具有的巨大助推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绿色设计的内涵及发展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产品设计,广义来说就是从产品最初的设计到产品的制造过程,产品的市场流通,以及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都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产品所应有的基本功能及质量等。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点,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在产品的设计之初,要考虑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考虑材料的生命周期和分解性能,以保证产品或包装废弃后容易回收和分解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产品的可回收性与可拆卸性主要是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为前提的,注重产品的结构设计,易拆卸、易重组,以便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绿色设计所追求的理念是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在满足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维持生态环境的整体平衡,以保证地球和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在其不断为人类提供优良产品,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背后,人类所付出的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地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在消费时更加注重产品外部的视觉效果,这更加剧了产品设计中无节制的浪费与重复。正是这样的粗放生产,与盲目消费,让工业产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诟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在其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指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与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注重有限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服务。这本书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理解其观点的人少之又少,一直到后来的“能源危机”爆发,他所倡导的绿色设计理念才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
3 绿色设计的运用
3.1 绿色设计现状
人口增长快,自然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严重,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日渐突出,除了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之外,人类所制造的大量的生活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增加的物资消费,而这将耗费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令人担心的是,绿色设计虽然已被人们普遍认可,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执行效果并不令人乐观。资源浪费随处可见,消费垃圾越来越多。一次性的木筷、白色的泡沫饭盒,到处飘扬的塑料袋,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城市中有超过1/3的固体垃圾都是产品包装,这说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消费观念,极度依赖视觉刺激,产品的包装设计也在这股强大的视觉风之下迅速发展。包装不再作为单纯的产品保护媒介,而成了产品质量的代言,亦或是商家一种变向的商业广告手段。 不少设计师已经对绿色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产品形象。绿色设计不仅成了企业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更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绿色生态文化的形成。
3.2 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应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领域,绿色设计不仅仅只是像以往一样风靡一时的设计风格,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喜乐爱好,应该而且必须要成为一种设计理念的变革和社会观念的认同,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3.2.1 政府层面
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其中,不仅要对现代人负责,也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同时,要在整个社会倡导绿色理念,加大绿色设计理念的宣传教育。同时,政府要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粗放的生产方式,提倡节约与实用,从客观上促进绿色设计的良性发展。
3.2.2 社会层面
社会上的民间环保组织应该把绿色设计的理念内化为组织内涵,利用自身人员广,操作灵活的特点,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此外应做好政府的帮手,为政府的决策献言献策。作为生产垃圾的“制造者兼使用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的消费者群体,更应该转变消费观念,不能一味的追逐潮流,注重外观,而要讲究实用,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绿色产品。这不仅促进绿色事业的发展,也是对自身生存环境以及身体健康负责。为了避免重复购买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压力,生活中还要学会合理安排,循环利用。作为生产厂家,也要对自身的生产理念、生产模式进行转变与重新包装。要把探索绿色材料,运用绿色设计作为自己的责任。
3.2.3 设计层面
设计师不仅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同时也是设计产品的缔造者。由于现代人的消费越来越注重视觉因素,对产品的更换速度也越来越快,而这恰恰是造成资源浪费与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努力探索绿色材料的应用,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与技术创造出简洁、实用、环保的新式绿色设计。
4 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部分国家在绿色设计领域以取得一定成就。如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日本的“绿色行星计划”,加拿大的“环境清洁计划”及中国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一切都说明绿色设计适合民心、顺应民意,合乎社会自然发展逻辑。随着绿色设计一步步应用与推广,相信在未来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提都将会得到妥善处理,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必将给绿色设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工业设计史[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理念;比较
低温压力容器区别于常温压力容器的地方在于其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不可预知、不可控。换句话说,就是低温压力容器比常温压力容器更易引发重大的灾难事故。所以,必须要对低温压力容器进行科学的设计。对此,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关于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的规范条文,但各国之间各有一定的不同。目前,我国现行的规范是GB150《压力容器》,其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的理念。而美国现行的规范是ASMEⅤⅢ-1规范,欧盟则是EN13445规范。笔者对这三者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对比,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我国GB150《压力容器》中的设计理念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GB150《压力容器》中,低温界限为-20℃以下时,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韧性-脆性转变,而其尺度并没有严格规定,允许有一定差异。不过,对于工程设计而言,这一规定仍然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例如,当设计温度低于或者高于-20℃时,工程的设计、选材及制造等环节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低温压力容器设计时,明确设计温度是最为关键的一项环节。而若想确保设计温度的合理性,则必须要站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介质状态的影响、环境的影响、保护措施的影响、压力-低温组合工况的影响等等。根据既往经验,笔者认为设计温度可以依据以下方法来确定:①若受压元件的两侧均具有热量传递,则可根据GB151-99中的相关公式,利用传热计算的方式计算出设计温度;②若受压元件直接接触工作介质,则可以以介质的工作温度或者最低温度为标准,折减5℃-10℃作为设计温度;③若受压元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那么在确定设计温度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问题,如在寒冷环境下,若物料的充装量≥压力容器的25%,介质为液体,则应当在室外计算温度的基础上再加1℃,而若介质为压缩气体,则应当在室外计算温度的基础上减2℃。
2国内外低温界定的分析对比
根据既往经验来看,压力容器在发生低温脆断破裂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或仅有局部区域内极小塑性变形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整体结构不会发生屈服现象。关于受压元件的低应力脆断问题,目前国内外都在相关压力容器规范中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对其低温界限进行了划分。美国的ASMEⅤⅢ-1规范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为-3℃以下;德国的AD规范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为-10℃以下;英国的BS5500规范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为0℃以下;法国的非直接受压设备设计规范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为-20℃及以下;日本的JISB8243规范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为-10℃以下。而我国的GB150《压力容器》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则为-20℃,这是由于经既往经验来看,当在-20℃以上的温度环境下使用压力容器时,若以常温标准来选材、设计及制造,能够保障安全性。
3国内外设计理念的分析对比
美国ASMEⅤⅢ-1规范中关于压力容器的设计理念和欧盟EN13445规范中关于压力容器的设计理念均遵循了断裂力学相关原理及方法,即通过分析材料组别、材料厚度、应力水平、元件最低操作温度等来对冲击试验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这一点十分符合钢材脆性断裂情况下的原理。并且欧盟EN13445规范中还对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即当常规方法不适用时,可以采用后续方法来进行补充,这更加突出了其方法的实用性。而我国的GB150《压力容器》中虽然也建议遵循断裂力学相关原理及方法对冲击试验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但其总体设计思想却仍旧比较滞后,与美国和欧盟的设计理念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国的GB150《压力容器》中所划分的低温界限标准,并未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和在此厚度下的实际缺陷尺寸等对材料的冲击韧性的影响。以Q345R正火板为例,美国的ASMEⅤⅢ-1规范中认为150mm的Q345R正火板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脆性断裂,而20mm的Q345R正火板即使是在-35.0℃的温度条件下也不用进行低温冲击性试验即能保证不会发生脆性断裂。而我国的GB150《压力容器》中则要求25-200mm的Q345R正火板必须都要做相应温度条件下的冲击性试验。这意味着若以我国的GB150《压力容器》进行设计,如果材料厚度较大,则不但要考虑标准条款,还需要分析材料的实际韧性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理念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我国现行的GB150《压力容器》与国外相关规范相比,仍旧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未来仍需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设计理念。
作者:董超 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英.国内外关于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理念的比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5):187-188.
关键词:山地建制;设计理念;现念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数目一直呈几何倍数增长,虽然我国政府及时的发现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弊端而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收效甚微,我国的人口数目已经在快速的增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有所减小,而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住宅的需求以及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甚至许多的原本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也被占用,为了维持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平衡,我国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促进山地的利用。以往由于山地施工的难度较大,使得人们很少会考虑到在山地上修建建筑。但是,随着我国平原的可利用的土地的逐渐减少,而我国境内拥有大量的山地资源,因此,只有发展山地建筑才能够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土地危机,促进我国的发展。
1 山地建筑的独特性以及表现形式
1.1 山地建筑的独特性
山地建筑是一种特有的建筑设计形式,因为它受到地形地貌、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制约,但同时也是由于它独有的建筑形式还有良好的自然风光,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居住理念,使它在众多的建筑形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最为热门和流行的居住选择。人们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生活的时间过长,而不接触大自然,就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而且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在一些景色优美的山区,人们会感到身心极其的放松,从而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由于山地资源的特殊的地形地势,导致山地建筑的外貌以及施工技术等都有别于平地建筑,也促进了山地建筑的独特性的形成。
1.2 山地建筑的表现形式
我国传统的山地建筑主要有三种建筑形式,分别为架空式、地表式和穴居式,架空式山体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底部凌驾于山体之上,人为建造一个平地,架空式的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南方的雨水季节较多,导致土壤非常的潮湿,因此,修建架空式建筑有利于很好的隔绝体表的潮气,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人们也可以在架空式建筑的下面圈养动物,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地表式建筑最简单的是筑台式建筑,也是最常见的山体建筑形式,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还有就是穴居式山体建筑,这种山体建筑在古代的利用程度较高,基本上都是人们利用自然形成的山洞或者人工在山体上开凿窑洞,从而达到使用的目的,而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穴居式山体建筑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早被人们使用的建筑形态之一。
2 山地建筑设立设计规划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土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但是对于土地的开发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山地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对山地的开发利用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交通拥挤、人口众多、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开始向往空气清新、植被茂密的居住环境,我国众多的山地资源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山地建筑的开发设计有利于缓解城市的人口、交通与环境压力、也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符合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而且很多山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水平较低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在山地修筑建筑可以带动当地运输业、服务业还有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山体建筑设立设计规划对促进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刚刚经历了漫长的战争的洗礼,导致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重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为贫困,甚至不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为了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做出了一切以经济发展为重心,其它行业共同发展的战略,而该战略的实施的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但是确实以资源的大量使用、浪费为代价的,以至于我国没有很好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导致现在我国的土地使用情况越来越紧张,人们也厌倦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希望能够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因此我国加大了对山地资源的开发力度,希望能够通过山地建筑的修建而促进山区的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山地建筑设计的现念
3.1 山地建筑要与自然和谐统一
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决定了山地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在山地建筑的修建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先是山地建筑的选址问题,地质勘探人员要对山地的地形地质和水文进行考察。同时,国家加大对山体建筑的重视程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向往在空气清新、植被茂密的大自然的生活,如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山体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就不能够达到人们最初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山体建筑设计时要与自然和谐统一。
3.2 山地建筑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
虽然我国的山地资源十分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山地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一味的追求开发速度和效果,有可能会造成山体开发之后的资源闲置和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异味的追求效益,而没有很好的对资源进行利用,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人们也为对自然的大肆破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在山体建筑的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护山地资源,避免在山体开发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还要合理的利用山地资源,提高山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体建筑设计对促进我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进行山体建筑设计时要时刻的遵守其设计理念,合理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促进山地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山体建筑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课;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以风暴的形式席卷大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全球名校资源、名师课堂在线共享,全面地颠覆传统课堂,教育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为教育形态变革提出了新的使命,使得教育界高度重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的出现顺应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习模式的改变符合教育创新的本质,为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开启了新的篇章,正以开放、多元化的姿态呈现,为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为老师用于课堂教学,设计高效的教与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众多比赛的驱动下,大量的微课只注重形式的华丽而忽视了微课本身课堂教学存在的价值,致使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上支离破碎,没有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角度考虑,偏离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理念,也就失去了微课的实践价值。为此,本文详细分析微课的实践内涵,以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探讨微课的设计理念,符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推动微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微课的概念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60秒有机化学课程”,这是微课的雏形,主要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erence Kee教授提出“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OML)”。主要观点是: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及交叉学科的融合。1998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开展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项目,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教授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2006年,可汗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网站-可汗学院网站,他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硬件设施在10分钟之内讲解不同科目内容,然后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问题。现有超过4000个微课视频于YouTube平台,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教授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他后来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2011年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在其官方网站上专门针对教育者开辟了TED-Ed微课频道…。其微课视频于YouTube平台,并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Lessons Worth Sharing)。
国内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该定义首次对微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新型课堂教学门窗,也有利于微课的规范化建设。2012年胡铁生老师再次给出了微课的定义: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此次定义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强调多元化、情景化及其应用的具体环境,进一步升华了微课的内涵,为微课的实践应用设计了理论框架。2013年胡铁生老师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对微课的内涵建设逐步升华,重点阐述了知识点的含义和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终端学习,突出了教与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2014年胡小勇和胡铁生2位老师共同梳理了微课的概念,提出新的定义: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此次的定义根据微课发展的需要及大多数研究者存在理解的偏差,以知识点的设计显然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对微课再次升华,科学而合理,对微课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焦建利教授定义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定义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且认为微课与微课程等同。张一春教授微课的定义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效果。文章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是一个知识点,10分钟以内的讲解,以电视画面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终端传播,学习者移动式的、选择性的、自助式、自主式、泛在的、重复的学习。强调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统一,并且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自由、互动、灵活的实践内涵。
2微课的实践内涵
微课的实践内涵,一方面就是成功的应用于实践教学并改变实践教学。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具有粒度小、内容聚焦、终端多样化等特征,能减轻学习的认知负荷,有利于投入性学习、移动学习、自助学习、个性学习、重复学习和泛在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传统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转变,微课进入传统课堂,绝不仅仅是有益补充和辅助手段,而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不同于以往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全新课堂模式和教学新景观。在现实教学中成功的微课,其实践内涵体现在以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微课优势的精心创作。以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的微课,可重用性强,由于短小精悍,也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自选起点,自定学习步调和进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另―方面就是成功的设计有助于实践教学并改变实践教学。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设计环节尤为重要,具体有3点注意事项:(1)知识点的设讹教学内容选择尤为重要,应选择有价值的知识点;(2)制作手段,应以电视画面的形式呈现;(3)情景化设计,应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3微课的设计理念
由于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对微课的研究相比国外较晚,大多停留在微课的概念及形式上,再加上各种比赛,使得大家忽略了微课学习的实质,对微课的理解和设计的理念越来越陷入误区,造成“重视觉画,面轻内容”的局面。为此,本文详细探讨微课的设计理念及表现形式。
3.1微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选择不当。微课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按照不同课程的情况制作微课,内容要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完整详细的表达,设计成学生易于学习且生动的视频画面,方便移动终端随时学习。(2)做微课的教师。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做微课,有的老师对课程的研究和理解很深,习惯于教室的讲台讲解,面向镜头录制微课的时候,内容出现断片,语言组织能力差,状态不佳,显然做出来的微课效果不好,不利于在线学习。(3)画面感与内容的结合不当。微课的重点是突出要传递的知识点,只是通过电视的画面表达出呈现的知识内容,当要讲解的内容和画面特效严重不符的话,那就不利于深刻理解所要表达的知识点。(4)过多的特效画面。微课是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新事物,每个人对微课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比赛的驱动下,设计过多的特效画面固然好看,但失去了微课的本质特征,要做到多元素呈现和内容突出相统一。(5)缺乏情感化设计。微课的视频画面要符合学习者的情感特征,设计有效的情感特征会使学习者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情感的历程,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容易激发学习热情,便于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6)缺乏知识点应用层面的设计。微课中应有知识点的应用部分,通过简短的微课学习,能体会到知识点的深层次应用,对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微课设计的价值取向
(1)技术与内容相统一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教育领域,教与学的形态结构面临着重组,给“互联网+”教育时代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课的出现实现了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选择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效,但设计有效的微课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课题,各种形式的微课比赛,对微课的认识有点扭曲,忽略了微课的本质内涵,出现“重技术轻内容”的局面。正确认识微课技术和内容的有效统一,是体现微课价值的具体所在,微课应用于课堂并改变课堂是设计微课的意义所在。(2)以学习内容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微课改变了教与学的传统形式,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将知识点设计成微视频方便学生在课前课后重复的学习,便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微课应避免“重视频画面轻内容学习”带来的偏差。(3)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通过互联网的平台,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时调整微课学习策略,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建议。(4)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已不符合当下时展的需求,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是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形态的重新组合,这些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变,形成有效的教与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历史使命。
3.3微课教学设计特征
教育信息化浪潮下的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符合“互联网+”新型教学形态变革,其本质是形成有效的教与学课堂活动。设计有效的微课课堂应具有以下特征。(1)开放融合的教学形态,教与学开放化、自由化、多元化已是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趋势。(2)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微课己跨越时空,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信息化资源。(3)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要转变思想认识,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4)形成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混合学习的结构,合理安排课堂和课下相结合的架构机制。(5)融合新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更趋向智能化。(6)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形成学习分析的递进教与学活动。
关键词:当代乡土 普通城市 特色危机 传统建筑 生态美学
随着我国的国富民强,几十年来的大兴土木,造就了大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这种“特色危机”迫使建筑师反思过去,而“当代乡土”观念的形成正是对这一思潮的总结“当代乡土”(Contemporayr vernacular)实际上是世界多元化的建筑倾向之一,它被定义为:“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回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现实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并被人们所接受。”问题的关键是,在此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判定哪些过去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是适合而有效的。
1普通城市与“当代乡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大发展。在过度的“亢奋”的建筑表现欲的驱使下,一时间上海看纽约、深圳追香港、北京比华盛顿、乡镇向城市看齐·……于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那些实实在在的对城市、乡镇、环境问题的解决与改造往往让位于获取立竿见影效果的“发展”、“形象”或“成就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往往变成了徒有虚名的口号,这使库哈斯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大量涌现。这时才让建筑师们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如何对旧城进行保护与更新,一直都是建筑界古老而常新的研究课题,“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就是针对这一研究课题提出的完全对立的建筑观。库哈斯的“普通城市观”认为;“个性来源于历史、文脉和实际存在中,与当代我们的创造毫无关系。而且个性形成中心区,坚持个性势必影响周边地区的建设,束缚城市的发展”。库哈斯的权威地位使我们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来源于历史的、文脉的个性是否一定要形成城市唯一的中心区,新城是否一定要围绕旧城发展,两者可否成为共生的、相互渗透的相邻发展,”以北京为例,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举世公认的城市规划的杰作。
如何对待这一伟大的历史杰作,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是:“计划一个城市的建筑必须顾及到他所计划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的传统,保留合理的、有历史价值的、由过去经验所称呼的特征的一切。同时这城市或乡村必须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新计划的城市的建筑样式必须避免呆板硬件性的格式化,因为它将掩盖城市的个性。”梁思成先生基于对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方式的深人研究,提出“在西郊近城地点建设政府中心是全面解决问题之策”,即以多中心城市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问题。这本是一个明智之举,却不幸被否定,从而导致了北京今日的尴尬局面—历史变得沉重,建筑师左右为难,古都风貌难以为继。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风貌、社会文化传统、地区历史和经济特色均有很大差异,这使得乡土建筑类型极其丰富。按照发展区域特性、民族特性、地方特性的“当代乡土观”来丰富各地的建筑特色,我国各地的建筑风格必然会呈现既符合居民居住、又繁荣旅游市场建设的五彩缤纷的景象。
2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理念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国际的东西”,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传统建筑产生于过去,带有历史的烙印,具有历史特征;它创始于本民族祖先,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带有各自地方韵味的地方特征;它的选址、建造集中了人类的建筑技术、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作为不同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沉积下来,蕴涵着以文化为背景的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这些传统建筑中所体现出的建筑特征蕴涵着许多现代设计理念,说明当代乡土高于传统,升华了民族精神。
循本溯源,建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存在对策学”,对人类存在的环境状态的根本关怀无疑是其最高原则与终极关切’人是建筑的主体,传统建筑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对人的关怀和以人为本是传统建筑的主题。现代设计理念寻求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崇尚自然又因地制宜、从而达到一种共生共用状态的建筑思想及设计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思想表现在建筑空间上,是一种强烈的流动性与渗透性,即室内空间之间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融合贯通。传统建筑的主体建筑本身相差不多,但空间相连之后,形成层层叠叠、开合起伏的空间序列,便使建筑产生了诸多的意趣。室内空间可以由不承重的墙或屏风灵活分隔,体现了框架结构的体系特征,这些空间的追求都是现代建筑所提倡的。在建筑装饰上以斗拱支撑在柱与屋檐的交接处,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是不可或缺的结构构件。这种注重建筑材料的基本属性,充分发挥材料的自身特长以及装饰符合结构特征的理念都是非常现代的。现代设计理念提倡其表现手法为“陌生化”,因为艺术的使命不在于把未被认识的东西告诉大家,而是从新的角度来表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陌生化”替代传统的“共鸣”,从而使人们产生“异化”之感。就像布莱希特对梅兰芳和中国戏剧艺术评价的那样,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也特别强调这种“似与不似”的表现手法,例如你到了西藏或到了新疆,你一眼就会认出哪是西藏民居,哪是新疆民居,而仔细看各自又都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中。只有坚持这“似与不似”,才有我们传统建筑“紫千红”的局面。可见,如果我们能开拓“继承传统”的思路少寻求隐含在传统建筑深层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可以古为中用的设计理念,并发扬光大,一定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乡土建筑。
3生态美学与传统建筑艺术
关键:建筑设计;经济理念; 建筑造价
Abstract: The economic idea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cheme is applicable, reasonable co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Key: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nomic philosophy; construction cost
中图分类号:TU2
建筑作品是靠建筑设计的过程来实现的,如果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回答:满足社会需求,功能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美观,符合业主要求——这无疑是必要的条件之一,然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保证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建筑设计产品属于固定投资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一般来说有一次性投资金额大,建设和回收过程长的特点。这就更要求我们在设计和投资的时候更加慎重。良好的建筑设计产品,必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不良的建筑设计产品,投入巨额资金长年得不到回收,或者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浪费,更谈不上产生经济效益。
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控制工程投资,这就必须要首先了解构成建筑物的哪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些因素的内容和数据才能在建筑设计中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和对比现实的工程案例分析建筑设计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物平面形状对于建筑造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筑平面越简单,他的单位造价就越低。以相同的建筑面积为条件,依单位造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建筑平面形状的顺序是正方型、矩形、L形、工字形、复杂不规则形。仅以矩形平面形状建筑物与相同建筑面积大小的L型平面形状建筑物比较:L型建筑比矩形建筑的维护外墙增加了6.06%的工程数量,相应造成施工放线的费用增加了40%;土方开挖的费用增加了18%,散水费用增加了4%;屋面费用增加了2%;就整栋建筑物而言单位造价增加了约5%左右。以开发的绿色家园住宅小区为例,单位造价按800元/平米计算,则相应增加单位造价800*5%=40元/平米。小区里每栋住宅楼的面积约在4000平米左右,由于平面形状造成的费用增加为4000*800*5%=16万元,小区里一期工程就开发了15栋住宅楼,相应投资无形中就增加了几百万元。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充分注意建筑平面形状的简洁设计,会在降低工程造价上起到相当巨大的作用。
2、建筑物层高对建筑造价的影响。
建筑物的层高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题下应尽可能降低,因为在相同建筑面积的条件下,受到层高变化影响的主要项目是外墙、内墙、墙体饰面等,由于层高的增加还要由此引起相关项目的变化:如整体建筑高度加大其基础设计的成本随载荷的加大而增加,外墙、内墙等垂直承重及分隔构件的增加,垂直构件的抹灰装饰量的增加,采暖、卫生、空调、电气,垂直管道及管径的增加;因空间体积加大而造成的水、暖、电、空调设备容量的增加,墙体脚手架及水、暖、电、空调安装脚手架的增加;垂直构件的模板数量的增加等等,从而造成了工程总造价的增加。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综合测算建筑层高每增加10cm,相应造成建筑造价增加2~3%左右。如浙江七星油库综合楼设计层高为3.6m,建筑面积2500平米,设计概算约为375万元,如果把层高调整为3.5m,将节约近十万元投资,如果项目资金批准有缺口的情况下,降低层高不失为一种协调的可能。当然,不同规模,不同装修档次,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其层高的降低与造价的降低比例是不相同的,但是合理降低层高必然会减低建筑造价的答案的唯一的。
3、建筑物面积大小对建筑造价的影响。
随着建筑物建筑面积的加大,建筑物单位造价是减低的,这是因为由于建筑面积的加大导致加大面积后的建筑外墙围护结构的长度占单位面积的比率降低了。如标准层分别为15m*40m和20m*80m的两栋建筑,其外墙围护结构的长度占单位面积的比率分别为(15+40)*2/(15*40)=18.33%,和(20+80)*2/(20*80)=12.5%。加大面积后的外墙比率降低了(18.33%-12.5)/18.33%=31.81%,外墙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幕墙、外墙饰面)的造价一般占总造价的25%左右,由于外墙围护结构的比率下降了31.81%,从而导致建筑造价降低了25%*31.81%=7.96%。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同样会发生如上的结论:按两居、三居、四居室的设计顺序排列其建筑物的造价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在住宅设计设计中居室的单位造价往往低于厨房、卫生间的单位造价。随着居室数量的增加而厨房卫生间的面积不会同比例增加,这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有关数据表明,三居室住宅的设计比两居室住宅的设计降低了1.5%左右的工程造价,可见在住宅设计工程中应尽量多设计三居室、四居室住宅,其实是有利于造价降低的,但是现在房价普遍偏高,所以政府方面控制大户型的设计,这和现在的国情有关系,就另当别论。当然,随着建筑面积的加大,造价的降低也是有一定范围和条件限制的,当超出一定的限度后,造价变化的因素就比较复杂了,而且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比重也可能跟着大幅度增加,但是只要在设计中合理的掌握面积的变化,就能够达到合理降低投资的目的。
4、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对建筑造价的影响
建筑师本身对建筑材料的性能、价格,建筑设备价格和使用部位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在充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质、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要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建筑材料、设备的价格,以及他们在建筑物中的使用部位占总投资的比例,并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以灵活、合理,经济适用为原则,选用材料设备。把设计先进与经济合理的思想体现在材料设备的选型中去。设计师还必须充分了解业主的设计意图,运用建筑设计的经济理论,合理分配使用有限的资金,使的我们完成的设计作品既满足设计条件,又不超出规定资金限额。
5、工程经济人员对建筑造价影响的作用不可忽略
长期以来,工程经济人员处于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常常是设计师们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完成以后,交给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去核算,他们的任务是按设计内容,设计要求,计算工程量,套用规定定额,计取费用,核算工程造价,在前期决策阶段,他们很少参与设计意见,不了解建设单位的投资意图,建设规模,资金来源,更谈不上向建设单位及设计师提出他们的经济合理建议。很多地方的工程经济人员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是不了解设计师们的设计构思的,也不清楚场地状况,经常是概算完成以后到工程竣工也从来没到过建设现场,方案设计改变,修改后的设计直接送报甲方,而经济人员的工作变的似乎更类似于财务核算的财务人员。这样的状态下,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很难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大多数建筑师至少应该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设计工作中尽量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造价损失。
关键词:展示设计;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开展优化绿色设计理念工作,参照绿色设计理念探索新型绿色设计方法,强化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实效性。绿色设计不仅对展示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绿色经济建设与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有效应用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成为展示设计领域的重要问题。
一、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生态建设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设计师将绿色设计元素应用于展示设计,为展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遵循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生态的展示设计。1.空间绿色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展示设计在不断提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展示设计空间绿色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对展示设计的设计空间进行调整,有效地调整展示设计的整体空间格局,根据设计的具体需要与科学比例优化展示空间设计;其次是根据展示设计的结构和基础对墙面或地面等进行优化设计处理;最后是对空间设计中的物品摆放结构等方面进行设计,利用展示设计中的物理设计对整体的空间安排以及空气流通、设备通风等进行更好的绿色设计,通过空间绿色设计的方式确保各种物品在展示设计中的摆放合理,作用发挥得当。2.绿色设计概述绿色设计从字面上理解主要是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展示设计中实施绿色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升人们对于绿色设计的重视程度,促进展示设计的发展。从发展渊源进行分析,绿色设计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崭露头角,并逐渐演变成时展的潮流。绿色设计理念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解析,重视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保护生态平衡。在绿色设计理念中,每个设计环节都体现了生态保护特色,很多展示设计作品更是将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目的彰显出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绿色设计理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现代设计中,部分设计手段与设计目标不关注生态、环保等绿色设计理念,需要设计者根据设计的具体内容逐渐强化绿色设计理念,为展示设计的未来发展发挥导向作用。3.展示设计中的绿色空间在进行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绿色设计理念对设计空间与结构等进行设计。绿色设计理念非常重视展示设计中的空间结构安排,根据空间结构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综合性设计因素,并由此展开设计思考,通过设计思考促进展示设计朝着健康与环保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发挥展示设计的应用价值。4.展示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必然要求在进行展示设计时,设计者应根据展示设计的基本设计理念与设计内容逐渐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为了顺应时展的方向与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绿色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展示设计中的必需元素。与此同时,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推动展示设计更好发展的重要渠道,也能够推动展示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绿色设计理念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能够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特殊的时代,一些展示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进行展示设计时,设计者遵循绿色设计理念的要求,能够很好地保证展示设计作品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绿色生活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展示设计中,利用绿色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帮助企业在不断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的基础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标。一些企业在产品设计中经常出现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健康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对企业长久发展负责的行为,还能很好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二、展示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在展示设计中,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在不断优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针对绿色设计理念逐渐探索绿色设计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展示设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提高对展示设计周期的重视在展示设计中,根据绿色设计理念,设计者需要对设计进行周期性的更新。展示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设计者应对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调整。在展示设计过程中,生命周期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生命周期设计是保证展示设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设计者要提高对展示设计生命周期的重视度,在设计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时,需要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需要,以设计概念的把握与设计材料的选择为基点,根据施工建设、装修选材等需要从根本上考虑环境保护等问题,尽量保证所有方面都能够发挥自身职能和体现最大价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实现展示设计的目标,设计者应根据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研究展示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尽量消除展示设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调整好展示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出现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现象。2.展示设计材料的选择很多展示设计是为产品销售环节服务的,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展示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销售的需要对设计材料等进行科学的选择。过去在一些展示设计中,因为材料选择不当与材料使用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使资源利用率下降与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发生。在展示设计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施工材料的绿色、健康。绿色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健康的、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这类材料能够使展示设计中能源的消耗量处于较低层次,并能够很好地实现展示设计与展品的循环使用。在展品设计中,这类绿色材料的循环使用价值非常高,是展品设计中理想的使用材料。3.展示设计中的可拆卸性与可回收性在现在的很多展示设计中,设计材料都具有可回收性与可拆卸性,这两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设计材料循环利用的目标,还能保证展示设计健康发展。在使用可回收材料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材料性质的差异性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划分,尽量实现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绿色设计。
结语
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展示设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一方面,绿色设计理念可增强展示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绿色设计理念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其可以被视为新时期促进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参考文献:
[1]伍小亭.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思考与案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为例.建设科技,2014(22).
[2]杨柳.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实践应用分析.现代装饰(理论),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