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片段教学范文

片段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片段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片段教学

第1篇:片段教学范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几位老朋友,见一见吧。(课件出示情景图,生从中找出长方形、圆、三角形、扇形等。)

师:有一位新朋友就藏在这些图形中,想认识吗?

生提高了热情,师点击实物,抽象出角,导入新课。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本课的知识巧妙地隐藏于学生熟悉的物体中,通过介绍新朋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愿望。再点击实物,抽象出角,变抽象为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片段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三角尺,跟老师一起做。手碰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刺在手上有点痛。

师:那现在沿着这点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2.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同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生随着多媒体的演示画个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3.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教室哪些物体上有角?

生找角,交流汇报。

师:从我们找到的这些角中知道角有( )个顶点,( )条边?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让生闭眼感受角的样子。

【评析: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一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充裕空间和时间。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又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找角,让学生在多方位、多形式、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数学活动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4.师:在刚才大家闭眼的这会儿,小猴给你们请来了几位朋友,请你们去看看谁是他的朋友――角,谁不是?(出示想想做做1)

师:小猴认为你们很棒,邀请大家去他家做客,可他把开门的密码给忘了。不过没关系,咱们帮帮他,密码就藏在这道题里,大家找找吧。(出示想想做做2)

【评析:练习环节为了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从卡通形象小猴引入,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拟人化的课堂也为这堂课增添了童趣。】

片段三:活动体验,突破难点

1.制作角

师让学生用手中的材料制作角,和同桌交流,指出顶点和边。上台展示制作的角。有的学生用小棒拼成一个角,有的学生用两根纸条制作出一个活动角,有的学生用纸折出角。

2.师:大家观察一下这几位同学的角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大,有的小。

师:那小朋友们互相看看其他同学制作的角,比比。

3.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做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师:那你能把你的角变小或变大吗?

学生通过操作领悟把角变大变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同样大的吗?

学生互相交流,想出用重叠法。

4.比较角的大小。(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形成的角)

第2篇:片段教学范文

1.找“勘测线路”这部分阅读材料,快速浏览、思考:用什么方法学习?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归纳学法:与课本对话,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段,细细品读,深深思索,在书旁注上自己的体会。

3.学生用以上学法自行探究,自主对话。

4.学生畅谈感受,相机出示以下句段,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指名读。

(2)其余同学与他展开对话。

生1:小明同学,你的普通话真标准,特别是“一点儿”读得真好听,不过我也想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我觉得“精密”一词应读得重些、慢些,稍加强调,更能体现詹天佑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生2:这句话是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的,应该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

小明:谢谢你们的金玉良言,我相信现在我能读得更好了,再让我试试行吗?

(3)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4)掀起赛读。

(5)谈感受。

评析: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一句“用什么方法学习”激起千层浪,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段。一方面,为后面更加精彩的对话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品读佳句,力求感知文本,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理解詹天佑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时注重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引导他们从读中质疑,读中释疑。努力为学生创设对话氛围,搭设对话舞台。在生生对话中,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这样促进了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能体会到詹天佑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爱国情怀及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同时,教师大智若愚,表面让学生为自己纠错,实则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片段二:学习“开凿隧道”部分

1.学生走进文本,无声地读书,读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2.当一回小小工程师,绘出“开凿隧道”示意图。

3.请一生通过投影展示出自己的示意图,并简单复述图意(附学生画的示意图)。

4.看了这位同学的示意图,你想对他说什么?(教室里小手如林)。

生1:××同学,你能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作品,这很令人佩服,但你的示意图有不妥之处,箭头没有对齐,詹天佑是经过周密计算的呀!

生2:八达岭该是居庸关的3倍长,图上没有反映出来。

生3:居庸关岩层厚,图上没有标示出来。

生4:山顶的泉水往下渗,也该标示出来。

师:你们读书真仔细!

生5:竖井没直,歪了会塌陷的,很危险呀!

生6:应选择山势低的地方开凿竖井,更省时省力。

师:你们能细读课文,还能随文查阅相关的资料,真会学习!

第3篇:片段教学范文

师: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听录音)快快睁开眼睛,我们到了。谁能猜猜这是哪里呢?(出示浅水湾图)

师:此时,这是一幅什么图,能猜得出吗?

生:(齐)浅水湾。

师:好像看到了?(放飞想象,尽情遨游)

生1:海面上波光粼粼,鱼儿们正对我们欢呼呢!

生2:沙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师:你又听到了?

生1: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欢迎我们过去呢!

生2:大海的波涛声……

师:孩子们,在浅水湾想做些什么?

生1:踩沙子。

生2:想在沙滩上玩耍,用沙子做各种好玩的,真想去冲浪啊。

师:那么美的风景,我们真想马上去啊!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找一找本节中哪几个词描写了浅水湾的迷人?并用尺在书上画浪线。

生:“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师:找的真准。我们一起来轻轻地读好这句话。

出示第一句: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浅水湾真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除了这句话,还有哪些地方写了浅水湾的迷人呢?

生:“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出示第二句: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我看见举手的同学眼睛里充满了自信。

(一生读第二句)

师:发现的很仔细。如果你现在就在浅水湾,听着风浪,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1:开心。

生2:心旷神怡。

生3:让我喜出望外。

师:当你踩着细细软软的沙子,又会――?

生1:怡然自乐。

生2:真想马上躺在软软的沙滩上打滚,这样又多了件衣服。

师:晴空万里,当你再晒着温暖的阳光,心里会 ?

生1:暖洋洋的,像是在天上飞。

生2:躺在沙滩上,晒着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呢!

师:我们似乎真的来到这迷人的沙滩上,沐浴在这样的阳光里,真是?

生:(齐)舒服极了。(板书:感觉舒服)

师:自己读读第二句,想想这里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舒服“?

生:“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

师:找得准确,但不全面,还有吗?

生1:“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

师:谁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生1:“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师:你们吹过海风吗?

生:吹过。

师:此时你正在海边,吹在脸上后心情怎样啊?

生1:很高兴,想去海边赶海呢!……

师:轻柔的海风在我们身边吹过,就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在沙滩上吹着柔柔的海风,真是舒服啊。假如你正在沙滩上,会做些什么呢?

生1:(生畅所欲言)会挖一个大坑把沙子填满。

生2:我想在沙滩上玩各种游戏。

师:此时,你怎样才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响呢?

生1:入神地听。

生2:全神贯注地听。

师: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为自己鼓鼓掌吧。找一找,课文中用的是?(语气故意拖长,引发大家思考)

生1:“倾听”。(课件中凸显“倾听”)

师:找得真准。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同桌间先练一练。最后我们看看哪位同学说得好。(同桌间自由练说)

出示练习句:

节假日,我们来到 ,沐浴着 ,倾听着 ,真是舒服极了。

生1:节假日,我们来到海陵公园,沐浴着凉爽的秋风,倾听着树叶的沙沙声,真是舒服极了。(略带几分羞怯)

师:(微笑着)真是一位小作家啊,谁还来试试?

生2:节假日,我们来到七星湖生态公园,倾听着小桥的流水声,真是舒服极了。

师:(拍拍孩子的肩膀)真不错,谁再来试试?

生3:节假日,我们来到安达步行街,观赏着各色各样的美食店,倾听着悦耳的歌声,真是舒服极了……

师:(竖起大拇指)你们说的都很出色,相信其他同学也能像这几位一样精彩。浅水湾真是个迷人的地方,悠闲地走在沙滩上舒服极了,拿起书,带着这种感觉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一读,再次感受它的迷人。(师生齐读,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

一、回顾课文,把握目标

《东方之珠》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的14课。全文共六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描写了其“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前,我播放音乐引领学生观赏香港风景图。课上,我以填空的形式复习第一小节,并问“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分别是指哪里,引导孩子们整体回顾课文,由此引入第二小节的学习。我选取此节的课堂教学实录。本段词汇丰富,语句优美,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细细读来,犹如一幅画卷,值得品味。

二、培养情操,感悟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是风景篇,由于学生身处环境靠海,所以自然能说出吹过海风的感受。感受是什么?查阅词典,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重点在理解文中的风景描写,感悟浅水湾的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

三、创设情境,读文品味

特级教师孙剑锋曾说过:“读课文要细细地品,一字一句地品,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语言背后的味道。”是的,学生的思考越深入,教者才能把学生引领到一种情境,一种境界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学习这一小节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配乐朗读课文,引领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接着,通过指名朗读,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零距碰撞,找出描写浅水湾迷人的词句,并着重体会浅水湾“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迷人风光。学生很快能身临其境在迷人的沙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身心倍感舒畅,从而能从“漫步”“沐浴”“轻柔”这三个词,品出浅水湾独特的美。孩子们通过诵读、描述和对生活实践的挖掘,感悟到“轻柔的海风”吹在脸上什么滋味;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舒服;在热闹的沙滩上,怎样听才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响”等,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得到彰显。

四、写话训练,相互交融

第4篇:片段教学范文

“案例——活动——体验——感悟”是“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常见模式。下面就两个教学片段的赏析,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该模式开展活动,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

片段一:

《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第二版)》《生命 生存 生活》五年级教材设置《珍爱生命》这一活动主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位教师执教该课,分三个环节开展活动:一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生命,知道生命的宝贵;二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理解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三是引导学生从典型案例中加深体验,获得感悟。

以下实录第三环节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材料)

报道: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同学而不幸遇难,而他“营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

师:你怎样看这个中国学生的行为?

生1:这个同学很勇敢。

生2:这个同学心中有他人。

生3:这个同学有团队精神。

生4:这个同学是英雄。

生5:这个同学奋不顾身营救同学,值得我们学习。

……

师:“你想知道美国地方当局是如何评价和处理这个事件的吗?”

生1:我想,应该评这个同学为小英雄,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生2:应该表彰这个同学。

生3:应该慰问他的父母。

生4:应该给他的家庭捐款。

(看得出,学生被这位学生的精神深深感动,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认为应该把这位学生树立成学习的榜样,把他的做法作为一种标杆——“我们要这样做”。)

师:事实并不如同学生们所想的。美国地方当局没表扬这位同学,也没追认他为英雄。校方反而受到地方当局的严厉处罚——因为没有教好学生如何逃生。

师:你对美国地方当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再次深入讨论。有的不理解,有的同学选择沉默。不同的两种看法和意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碰撞,引起反思,一些学生似有所悟。)

师:这位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不能这样做,同学们也是未成年人,也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自护、自救和逃生,也要学习一些救助他人的正确方法。(以下教给学生一些保护生命的具体方法。此略。)

(评析:此环节是在前两个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出示案例——引发讨论——观点碰撞——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教育过程,达到明理,实现导行。)

片段二:

教学内容同样是五年级的《珍爱生命》,教学过程大体也分三个环节。其一是:让学生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其二是:让学生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为了让学生体验生命的脆弱、易逝,懂得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第三个环节仍以讨论、师生互动为主。

实录教学片段如下:

课件出示:1.6万 一个班 15个

师: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字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或表达一个希望。

(学生异常活跃地进行讨论和发言。)

生1:我长大了当公司总裁,我的1.6万员工遍布世界各地。

生2:我祝愿我们一个班的同学人人健康快乐!

生3:我们一个班的每个组至少有15个同学。

……

(学生沉浸在兴高采烈的数字造句中,数字带给学生的是现实的美好、想象中的美好。)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常见也常用的几个数字,老师也用1.6万、一个班、15个给大家说一段话,这是一个真实的统计:

(课件出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学生死于车祸、溺水、中毒、自杀等意外伤害,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其中小学生每年自杀的人数在15个以上。

师:在这里,这几个数据代表的是逝去的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这几个数字,你又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样的感慨?

(同样的数字,表达了不同的意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学生有的唏嘘,有的沉默,有的叹息,与之前的热烈讨论、美好憧憬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人群成为这当中的主体。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们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同时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我们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不懂得珍爱生命,生命将从我们身边消失,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是无法抚平的伤痛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评析:一组数字引发一系列的讨论,学生所说的内容与教师提供的案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促使他们进一步思索:生命如此易逝,需要珍爱生命。该片段成功地通过用案例来引发讨论,教师结合讨论适时讲解,让学生内心获得强烈的体验和震撼,达到唤起学生关注生命、懂得珍惜生命的目的。)

第5篇:片段教学范文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小猴子,因为它做事亲自去尝试,很勇敢,没有胡乱说葡萄是酸还是甜。

生:我喜欢小白兔和小松鼠,因为它俩很善良,很老实,生怕小猴子被葡萄酸着了。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还有谁想说吗?

(一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

师:王小明,你说说看,没关系的。

生:(小声地)我喜欢狐狸。(全班哄堂大笑)

师:(一愣,随即平和地)同学们静下来,让我们听听王小明的意见,好吗?

生:其实,狐狸很聪明,它想吃葡萄,又怕被别的小动物摘去了,就骗别人说葡萄酸,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想办法,摘到那又香又甜的葡萄。

师:你真善于动脑筋想问题。是啊,狐狸确实挺聪明,我们可以学习狐狸的聪明,但千万不能学习它的狡猾,因为它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做坏事上了,那可不好。如果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做好事上,一定会很棒的!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鼓掌)

【反思】

第6篇:片段教学范文

单位:育才学校               执教:覃永刚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覃永刚,来自育才学校,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分腿腾越跳山羊。

师:刚才同学们练习的都很认真,下面我们学习:分腿腾越――跳山羊。

那么 “分腿腾越跳山羊”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动作呢?大家分组讨论。

师:板书“分腿腾越跳山羊”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积极,有结果了吗?谁来说说?你说:把腿分开从山羊上跳过去。仅仅是把腿分开从山羊上跨过去吗?你说:跑到山羊跟前从山羊上腾越过去。嗯,用上了“腾越”两个字,很好。还有吗?你说:通过助跑、踏跳、从山羊上腾越过去的练习。说得好。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们来看看。

师读:分腿腾越跳山羊是经过助跑、踏跳、双手在山羊上瞬间有力的推撑,使身体腾越过山羊的练习。

师:我们来看看体操运动员的示范动作。再来看一遍。

师:“分腿腾越――跳山羊”是由那几个动作构成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再看看。你看到了什么,谁说说?你看到了跑步,你看到了踏跳,真不错,腾空,推手,你真棒,对还有落地。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看。

师:“分腿腾越――跳山羊”是由助跑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五个部分构成。

师:我们来看看(演示每一部分。)

师:(分部演示,分部解说重点):助跑由慢到快,单起双落。用力蹬板,提臀分腿,双手积极前伸,推手迅猛有力,向上腾起,空中挺身,屈膝落地,缓冲站立。

师:为了使我们学的更好,我们先做几个辅助练习。

第一:两个同学一组跳背练习。先看看大屏幕:自由组合,现在开始。你的腿要绷直,双手用力撑着,像老师这样。好,停。

第二个练习:四列纵队面对山羊做助跑,踏跳练习。立――正,向右――转,面对山羊取好距离向前看――齐。前面一个同学做完第二个同学接着来,依次进行,现在开始。助跑踏跳要单起双落。不错,你很好。。。。停。

下面做第三个练习:在助跑,踏跳练习的基础上加上推手练习。现在开始练习。(用力蹬板,提臀分腿,双手积极前伸,推手迅猛有力)

师:停,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向左――转。同学们刚才做的都很认真,下面我们就开始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分腿腾越――跳山羊”。

师:怎样进行保护与帮助呢?请看大屏幕。

第7篇:片段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片段教学;教学质量;教师发展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对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学习、成长的途径有许多。借助教学片段的学习、模仿、实践与分享,是实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极为便捷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学片段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是局部,是部分。它是截取某节课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加以实施的过程,呈现的是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个断面。在这个断面中,通过对指定的教学任务的片段描述,较为详尽地勾勒出教学环节所呈现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执教者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

因此,教学片段,作为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一种常态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学研究部门的关注,成为教学教研、培训教师、评估教师基本素质以及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教学片段的特点介绍

教学片段虽然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它具有课堂教学的某些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如下:

1.教学片段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虽然教学片段源自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它是基于某一学习内容的有效达成而关注的其中某一阶段的教学环节的全程思考,不论是导入环节、新授环节还是巩固环节的教学片段,均相对独立。

2.教学片段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虽然教学片段截取于某一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它能反映出某一学习内容在某一学习阶段的全过程,是基于完整的课时教学目标的分阶段体现。因此,从教学片段的组成项目来看,有教学内容的出处、有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有具体的教学环节表述,体现了目标与过程的完整、实现了目标与过程的协调。

3.教学片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教学片段在内容的选取上极为广泛,源于日常教学范畴的方方面面。在其呈现形式上,不仅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出处与目标定位,而且在环节的表述上,有详细的分步活动介绍以及目的说明。这样的呈现形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学习与体会,更有利于教师的模仿与实践。

二、教学片段的版块构成

教学片段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它是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截取的某一部分的教学过程记录。之所以谓之“片段”,是因为它所呈现的只是某一学习内容的某些教学环节,篇幅不长,环节也有限。

那么,如何在这不长的篇幅、有限的环节中折射执教者的教材处理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适切性呢?又如何依托短小的篇幅内容实践科学的教学原理与有效的教学行为的有机整合呢?

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将教学片段归置了四个主要板块,分别是内容来源、目标定位、操作要点和设计说明。

1.内容来源

在此版块中,我们主要描述了教学片段的内容出处,涉及教材、模块、单元以及主要教学的内容等,要求简洁陈述,但一目了然,便于教师的检索与选择。

【案例1】

内容来源:

本教学片段选自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模块二第一单元Grandparents,主要涉及一些动词词组(如write an e-mail, go shopping,play chess等)以及有关频率的问答(如How often do you ...? I... twice a day.等)。

本教学片段描述的是其中on the Internet的教学过程。

【案例2】

内容来源:

本教学片段选自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模块一第三单元Look at the shadow!主要涉及一些自然景物或公园人文景物的学习;同时,借助太阳的变化感受描述影子的变化。

本教学片段描述的是其中shadow的教学过程。

2.目标定位

在此板块中,我们主要描述的是学习内容的掌握要求,从学科教学要求出发,兼顾各项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切忌“拔高”或“降低”要求。

【案例1】

目标定位:

(1)学习词组on the Internet,掌握发音,理解含义;

(2)了解三种基本的网络交流方式,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表达,实现语用。

【案例2】

目标定位:

(1)掌握单词shadow,记忆其音、形、义;

(2)结合生活经历,感受shadow的不同变化,能进行合理表述。

3.操作要点

在此版块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若干环节的具体实施来清晰呈现整个教学过程。其中,涉及教学所需要的材料、所选用的方法、师生在过程中的角色等各个方面。此外,还可以就某些学习环节的作用略作批注,便于教师的理解。

【案例1】

操作要点:

Step 1: Look and listen

T:Linda plays chess with her grandfather every Friday. And she plays pingpong with her grandmother every Monday and Thursday. What does she do at weekends?

Linda: At weekends, I sometimes write an e-mail to my good friend, Danny. We talk about weather, animals and so on. We also like chatting on MSN or QQ. (It’s a good way to talk to each other on the Internet.)

边聆听Linda的介绍,边呈现相关的图片以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并凸显其中的核心动词词组内容。

Step 2: Have a matching game

教师呈现文中提及的几种网络交流方式,如e-mail,MSN和QQ等,要求学生能进行准确搭配,并能快速说出各种形式的名称。

Step 3:Answer and learn

T: What does Linda do with Danny at weekends?

(1)write an e-mail (2)chat on MSN (3)chat on QQ

通过问题的回答,逐一带出新学内容,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外显的特征以及操作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关注其中呈现的内容,Danny和Linda之间的交流内容也是基于Grandparents这一话题而生,注重呈现形式与提供内容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Step 4:Draw a conclusion

在细化处理三种常见的网络交流形式的基础上,教师将三者总结,提炼得出:It’s a good way to talk to each other on the Internet.

【案例2】

操作要点:

Step 1:Look and listen

Materials: Look at the sun. In the morning, it rises behind the hill. The tree’s shadow is long. It’s on the lawn. At noon, the sun is high in the sky. The tree’s shadow grows short. It’s on the bench. The sun goes down in the evening. The tree’s shadow grows long again. It’s on the path.

借助有关太阳朝起暮降的图片演示或视频观赏,聆听如上语段,感受一天之中三个主要不同时段太阳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发的一些特点变化,感受shadow(影子)。

Step 2:Answer and learn

T: The sun rises behind the hill in the morning. What can you see in front of the tree?

S: We can see the shadow.

Learn: shadow(能与window进行发音与词形的比较)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直奔主题,带出单词shadow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关注朗读、拼读,兼顾新词的音、形、义。

Step 3:Look and guess

Guess:What shadow is it?或Whose shadow is it?

提供给学生各种黑影图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测,由shadow的外形猜测所代表的物体,形成鲜艳的物体与黑色影子之间的合理连接。这个游戏,话语陈述较为简单,因此,学生较为喜欢,参与度较高。

Step 4: More practice

(1)Look and say: In the..., the tree’s shadow is...

结合以上环节提供的文本材料内容,结合图片所示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以树为参照物,描述影子的长短。

(2)Have an imagination

提供一幅影子的图片,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对图片的想象,通过互动对图片进行描述。

如:Look at the shadow. It’s not a car. It’s a ...

(3)Try to say: In the..., the tree’s shadow is...It’s ...(具体投射的位置)

on the lawn on the bench on the path

将时间段、太阳的位置以及阳光折射的影子的位置结合,按时间顺序鼓励学生形成小语段,在表述中,感受影子的概念以及影子的变化。

4.设计说明

在此版块中,教师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将教学片段中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教学设计意图进行陈述,感受设计者的教学关注点,感受设计者的教学智慧,“窥一斑而见全豹”,实现“画龙点睛”。

【案例1】

设计说明:

如今,网络成了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为了将Internet具体化,教师抓住write,chat,talk等动词特点,融常见的网络交流方式于课堂学习,丰富了Internet的学习范围,也使学生兴趣盎然。最主要的是,教师不忘将语言训练融于网络形式,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案例2】

设计说明:

将影子的学习与太阳的照射、不同的时间结合,同时,以树为参照物将不同时间段的影子的位置进行合理表述,都无疑加深了学生对shadow的认识。与此同时,不同的活动形式,如看影子猜物体、看影子进行合理想象等,兼顾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互动中学会了分享,掌握了新学,获取了一定的生活道理。

总之,在教学片段的结构安排上,采用“内容来源”“目标定位”“操作要点”和“设计说明”等四大版块,既清晰明了,又完整可循。

三、教学片段的内容来源

教学片段运用微格方式来解析某一教学内容。可以说,这一内容的教学呈现一定是一线教师所急需的,可能是他们难以有效解决的症结、也有可能是他们教学过程中的盲点或误区所在。

由于教学片段有别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同时,它又来源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因此,这一原生态的教学片段,应关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

从我区的实践过程来看,教学片段的内容涵盖面较为广泛,有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的设计,有某一个教学内容的新授阶段的设计,也有从巩固环节入手,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梳理与描述等等。

【案例1】关于导入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段

导入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内容选自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模块二第一单元Grandparents,主要涉及一些动词词组(如write an e-mail, go shopping, play chess等)以及有关频率的问答(如How often do you ...?I...twice a day.等)。

本教学片段描述的是导入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教学过程。

目标定位:

(1)复习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名称及特性,导入故事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教学;

(2)通过听、猜、说等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操作要点:

Step 1:Look and sa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Great, Great, Great!

We enjoy the moon’s arrival. Bright! Bright! Bright!

We eat moon-cakes in the bowl. Yummy! Yummy! Yumm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Great, Great, Great!

We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Fun ! Fun ! Fun !

We eat rice dumplings in the bowl. Yummy! Yummy! Yummy!

The Spring Festival, Great, Great, Great!

We watch colourful fireworks. Colourful ! Colourful ! Colourful !

We eat dumplings in the bowl. Yummy! Yummy! Yummy!

Do you like festivals? Do you like festivals?

Let’s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good time!

通过一首学生熟知的节日(中秋节、龙舟节和春节)儿歌的吟诵,步入学习氛围。这首儿歌所涉及的内容中,不仅包括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名称、节日的特性,如饮食、行为等,而且还包括节日给予人们的各种心情与感受等,简短、上口、内容丰富又富有童趣。

Step 2:Listen and guess

T: Here are some riddles. Let’s listen. What things do the children like?

Kitty:It is a small packet. It’s red. There is some money in it. Children can get it at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is it?(It’s an envelope.)

Ben:It’s a long boat. It looks like a dragon.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it. They sail the boat together. What is it?(It’s a dragon boat.)

Alice:It’s a kind of special Chinese food. It’s round. Taste it. It’s very sweet. People eat it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hat is it? (It’s a moon cake.)

逐步浓缩节日较为宽泛的信息源,聚焦于三大传统节日中的某些特定的传统物品,通过听与猜的方式加以导出。这样做,不仅兼顾训练了学生的各项技能,而且也确保了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Step 3:Think and say

T: My favourite food is mooncakes. And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S: My favourite food is ... And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

通过教师的示范介绍,融入自己的实际情况,建构特定的食物与节日名称的链接。在此过程中,融合更多的节日与特定的事物,以此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展开言语训练。

Step 4:Listen and guess

聆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节日聚焦在其中的重阳节;同时,辅以一组敬老图片,在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自然导出了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这一节日的学习。

设计说明:

节日,是学生喜欢的,比如圣诞节、春节、中秋节等;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饮食传统,学生不一定完全了解或熟悉。为此,教师从三大中国传统节日入手,通过不同的切入点和活动方式展开言语训练,学生倍感有趣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有鲜明节日特性的古诗融入,辅以大量的相关图片,中国元素浓厚,中国传统节日的导出水到渠成。

【案例2】关于新授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段

新授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内容选自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模块二第一单元Grandparents,主要涉及一些动词词组(如write an e-mail, go shopping, play chess等)以及有关频率的问答(如How often do you ...?I ... twice a day.等)。

本教学片段描述的是新授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教学过程。

目标定位:

(1)了解重阳节的时间、节日活动以及品尝的传统食物,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或核心内容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

操练要点:

Step 1: Listen and guess

T: Now let’s listen to this poem together. It’s written by Wang Wei, a poet in Tang Dynasty.

Materials: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聆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节日聚焦在其中的重阳节;同时,辅以一组敬老图片,在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自然导出了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这一节日。

Step 2:Look and learn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这一表达,尤其关注其朗读的准确性。

Step 3:Match, listen and check

教师呈现Pre-task阶段呈示的三大传统中国节日,外加重阳节,以及四个农历时间表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节日与时间进行配对,检测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之后,通过Listen的形式公布正确答案,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置四大节日的共同特点: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最后,让学生欣赏视频录像,感受四大节日文化,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Step 4:Listen and learn passage by passage

在欣赏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这一节日时,图文合一,配以如下文字材料: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It usually comes in October.

People eat Double Ninth cakes at this festival. The cakes are sweet and nice.

On this day, people usually go on an outing or climb mountains. Sometimes they go to see flower shows. And it’s also a special festival for old people. On this day, people go to see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Many students visit old people in Old People’s Homes. They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good time.

接着,分段逐步学习、感受、体验重阳节的不同信息,包括:重阳节的时间、重阳节的特殊食物、重阳节的特别活动等。

采用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第一段,鼓励学生借助日历暗示进行整体描述;第二段通过食物的选择进行描述,并通过配对练习,了解:At different festivals, we eat different special Chinese food. 第三段,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展开节日活动的认识与记忆。在此段的学习过程中,主抓核心动词词组,体现本节日的特别之处。

Step 5:Consolidation

(1)Listen again and read together

再一次整体感知故事,形成对重阳节较为完整的信息获取与认识。

(2)Read and finish the table

通过完成表格的方式,关注核心信息的记忆,如重阳节的时间、食物、具体的活动内容等。

(3)Try to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tables

根据提炼的主要信息进行语言重组,鼓励学生能对核心内容进行复述和合理表达。

(4)Read the mini-passage about the festival and then talk about one traditional festival you like

Key structure: The ______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It usually comes in _______. People eat ________ at this festival. On this day, people usually _________. Sometimes they _______. They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good time.

要求学生能提炼中国传统节日的核心语言结构表达,再辅以四大节日的比较、选择,最终完成对所喜欢的节日(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和龙舟节)的分享。

设计说明:

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过程中,教师做到了三个方面的结合:(1)将重阳节的学习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节日内涵;(2)将感受重阳节、了解重阳节和表述重阳节进行了有机结合;(3)将重阳节的相关信息(如时间、食物、活动等)有机结合,按序推进。由于实践了三大结合,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积极,学习兴趣浓厚,言语表达欲望强,起到了“举一反三”的功效。

【案例3】关于巩固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段

巩固Peter’s “orange”party的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内容选自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模块一第一单元My birthday,主要涉及有关序数词和日期表达的学习。

本教学片段描述的是巩固Peter’s“orange”party的教学过程。

目标定位:

(1)通过故事学习、角色表演等活动,复习、巩固日期的表达;

(2)通过阅读、交流比较中西方生日派对的不同形式,感受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操作要点:

Step 1:Enjoy the story

在整体聆听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片段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学习的重点,也强化操练了学习的难点。由此,要求学生再次完整观赏故事,建构起一种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以及明晰角色话语。

Step 2:Answer some questions

T: Here are 3 questions for you. Q1: When is Peter’s birthday? Q2: What orange things do they have? Q3: Why can we call it “an orange party”?

教师根据对话文本,提炼出较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解决Peter过生日的时间、生日准备的物件,尤其从根本上解决“orange”的含义,从而体验中西方不同的生日形式,感受异域文化。

Step 3:Act out the dialogue in rolls

本项目的要求是Say and act,为此,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形式,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仿真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尽量不参照教材或课件提供的文字加以朗读,着力体现“演”以及真实性。

Step 4: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Show:It’s Sunday, the nineteenth of __________. The children are at Peter’s birthday party. Jill __________ an orange hat. Kitty’s __________ are orange too. Look at Alice’s __________. She can draw __________ on it. Danny likes his orange __________. All the children are very happy.

在表演、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将教材提供的对话文本提炼成一段描述文本,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要求学生将对话文本的核心内容进行适当填空;同时,关注时态的变化和语法方面的要求。

Step 5:Mo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 Peter’s party is orange because you can see orange things there. Here are two different parties. Please choose one, and read, then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由橙色party引发,通过选择、阅读与分享的方式了解更多的生日派对的形式与做法。阅读文本有二,其一,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其二是纯正的西方派对。

设计说明:

生日派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基于教材学习板块要求的学习过程,确保了学生表演的准确与合理;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活动设计,又确保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尤其是中西方生日派对的“大比拼”,更是贯彻语言文化性原则的极好佐证。

四、教学片段的实施成效

随着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课程已经不只是一种“文本课程”,更是一种“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新版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根据学情,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教材进行二度处理,借助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变革以达到英语的学习实效。

基于我区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欠缺的现状,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能力,在确保新教材顺利实施的同时,实现学习实效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步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了教学片段的学习、模仿、实践与分享,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具体表现如下:

1.强化了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解读

通过教学片段,不少青年教师能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学会合理选取某一教学内容,从细微处入手来客观看待。通过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分析与梳理,逐步养成了对于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提高了他们捕捉教学内容核心的敏锐性。

从日常的听课、调研以及与教师们的交流来看,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大家不再觉得困难,成了一件驾轻就熟的小事。

2.形成了教材内容与方法的有效链接

通过教学片段,不少青年教师逐渐明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经验的不同以及学生情况的不同,也应该采用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方法。

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协调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方法的成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学与用的完美结合。

3.丰富了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

好的教学片段不是凭空捏造,也不能随意想象而来。通过教学片段,不少青年教师逐渐理清了教学内容的环节处理,能较为理性地审视自身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盲点或误区,逐步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自己难以有效解决的教学症结所在。

由于教学片段的内容涵盖导入、新授与巩固各个方面;不少片段在描述某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教师们在比对、分析中逐渐顿悟,真切感受到了共性的智慧与个性的火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能合理借鉴、大胆运用,教学经验日渐丰富。

4.初步形成了教师培训的相关资源

教学片段折射出的是执教者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对教材的合理解读、对新理念的内化以及对于学情、师情与世情的综合思考。因此,虽然短小,但是精悍,犹如“麻雀”,五脏俱全。

教学片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因此,教学片段成了我区青年教师个体间分享的源材料,成了青年教师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相关的培训资源,极受参与培训的新教师的欢迎。

不过,在教学片段的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创造性地运用,还有待加强与改善。

综上所述,教学片段较好地诠释了教材与教学的本质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通过对某一学习内容的教学片段的呈现,提供给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多的教学思路,让大家在比较、揣摩、模仿、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教学闪光点。最主要的是,在学习、借鉴与领悟的过程中,教师们能举一反三,找寻到适合本身与学生实际最佳链接的“灵丹妙药”。实践证明,教学片段的确给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多灵感,教师们从更为细微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的意识明显增强,教师们的教学实战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可以说,在追求教学过程精致化的同时,切实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浦.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2009-1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4]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片段教学范文

【教学片段】

1.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

师:从统计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生1: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9人。

生2:有的同学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

生3:参加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一共不是17人。

2.小组讨论。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共有多少人?

生1:两个小组共有17人。因为语文兴趣小组的有8人,数学兴趣小组有9人。8+9=17(人)

生2:两个小组没有17人,有的同学一人参加了两个小组,不能重复算。

生3:两个小组共有14人。因为杨明、李芳、刘红三位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这3人不能重复算,是8+9-3=14(人)。

学生在讨论中争论着,师:现在我们把两个组的同学姓名按要求写到两个集合圈里。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集合圈,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然后汇报、多媒体呈现一位学生的练习。

师:这两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左边是语文兴趣小组有8人,右边是数学兴趣小组有9人。

师:从这两个圈里还发现了什么?

生1:杨明、李芳、刘红三个既在左边圈里有名字又在右边圈里有名字。

生2:可以在左边圈里或右边圈里擦去这3人的名字。

生3:如果左边圈里擦去这3人名字,不就是语文兴趣小组少3人吗,或者右边圈里擦去这3人名字,不就是数学兴趣小组少3人吗?

生4:把这两个圈交叉,把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同学名字写在交叉圈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逐渐将两个圈合并,让这3位同学的名字放在交叉圈里。

师:你们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生:左边5人是只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中间交叉部分是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3人,右边6人是只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师:参加语数兴趣小组一共多少人,怎样算呢?

生1:8+9-3=14,因为有3人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不能重复算,所以减去3人。

生2:5+3+6=14,因为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3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6人只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所以把这3部分加起来就是共有的人数。

生3:8+6=14,因为左边圈里8人是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的,也包括了参加语数兴趣小组的3人,所以右边只能算6人……

【反思】集合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在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把两个兴趣小组的姓名分别写在两个集合圈里,学生写完后,如何处理这3个重复姓名,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

第9篇:片段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 片段教学

一、体育课片段教学内容应做到完整

体育课片断教学与一节完整的体育课的准备和教学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是一节完整体育课的浓缩。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加强动作练习,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能发展身体等等。比如教学目标要有动作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思品的教育;教学的过程要有开始部分(包含常规教育和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包含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分组练习,教师的导优辅差)和结束部分(包含放松讲评)等等

二、体育课片段教学步骤安排要合理

体育课片段教学步骤安排要符合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徒手到持器械等等。如快速跑,可这样安排:原地摆臂――专门辅助练习――快跑――接力游戏;投掷垒球,可先徒手练习――扔纸炮或羽毛球――垒球投准――垒球投投远等。

三、体育课片段教学应创设教学情境

从教学情境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师提供真正的课堂,教师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四、体育课片段教学要充分展示基本功

1.要有自信,充满热情。这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老师没有自信,那怎么教学生?而在片段教学时,更要自信,要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走进考室时,要面带微笑,步伐有力,先向评委深鞠躬,问一声“评委老师早上好!”声音要洪亮气力要充沛,这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你要调动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力,用亲和的微笑和自信的手势,充分展示你的风采,充满激情地进行你的教学。

2.扬长避短,展示才华。如果你有武术或健美操的特长,又抽到相关的题目,不防在教师示范或导入过程中借机大露一下,表演给评委老师看。让评委觉得你的功底很好,从而为你的片段教学加分。

3.积极表现,教学机智。执教者可以有意地假设一位学生完成动作时,有一个较突出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或者给学生提一个偏难的问题,如,在课的引导部分问:“如何才能跑得快(或跳得远),同学们要带着问题进行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在练习中找出答案”等等。还有,当你课的内容设计得太多,讲不完时,你要镇定自若地进行小结,及时而体面地结束教学;当你内容太少,一下子就讲完而时间还有很多时,你应巧妙地增加一些跟主教材相关的辅助练习等,让你的教学智慧在执教过程中得到淋漓发挥。

五、体育课片段教学要注意几个细节

1.紧扣课题,不要偏题。体育课片段教学要始终围绕着选题内容进行,所有偏离选题的片段教学都是失败的,这种围绕包括所有的教学部分。曾经有一个老师在片段教学时抽选到的题目是抛掷实心球。这时可以从抛掷实心球的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双手后抛前抛等。但这个老师却上成了扔垒球课,偏离了选题。

2.挖掘资源,为我所用。在导入时,执教者除了要在模拟的课堂中,创设一些新颖而有趣的虚拟情境外,还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充分挖掘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片段教学所用。事先要多关注近几天内,国内或国际上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一些大事,如果正好与你要上课的片段有关联的话,可以在导入时用上它。

3.教学器材,模拟摆放。教学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忽视的良好的教学资源。合理地摆放器材,上起课来教师能很好地进行队伍的调动和示范动作的讲解。

4.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片断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合理,体育课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安排在20分钟内,所以在备课时应该要多设计一些内容。平常进行练习时,时间应控制在18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可以把体育课片段教学分成三部分:开始准备部分2分钟;基本部分16分钟;结束部分2分钟。如果出现了意外,要争取上满20分钟。每一个步骤都要扎扎实实地上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即使时间不够,评委也能看出你的能力;相反,如果课的内容太少,几分钟就上完了,那么就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评委还会认为你很随意,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