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基础比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干预;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19-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的疱疹为主要表现,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1]。我院对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共6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680例手足口病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消除患儿不良情绪和家长恐慌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使各种治疗护理能顺利进行。
1.3.2 消毒隔离: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于空气流通、清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内。每天通风2次,紫外线照射1~2h。病区有明显隔离标识,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固定家属陪护患儿,限制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要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对患儿的各种用具消毒;地面消毒剂拖2次;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隔离时间为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要2周。
1.3.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剪短患儿的指、趾甲,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红臀。
1.3.4 口腔与饮食护理: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漱口,对于口腔糜烂部位,可用VitB2粉剂或鱼肝油涂抹或口服。予患儿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拒食、拒饮,给予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1.3.5 体温的观察:体温在37.5~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嘱多饮开水;38.5℃以上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患儿体温一直在39℃以上,突然降到36℃以下,应及时报告医生,争取在短时间内把体温降至正常。
1.4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治疗1~3d无发热,疱疹明显减少,干燥,结痂无渗液,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进食、玩耍如常;(2)有效:治疗4~6d无发热,疱疹减少,大部分干燥结痂,一般情况好转,进食增加可玩耍;(3)无效:治疗6d后仍发热,疱疹略有减少、或增加、或破溃感染,病情无好转,加重转为重症。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统计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显效比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无效比率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以学龄前儿童多发,尤以3岁左右儿童最常见,由于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护理工作在手足口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加强护理对于病情变化的掌握及疾病的治疗更具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显效比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无效比率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突发急腹症,该病发病急,病程发展快,并发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在综合治疗中,由于患者早期蛋白质代谢增加80%,能量代谢增加20%,为此对患者行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本文将探究SAP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2~56岁,平均(44.3±2.1)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急性生理学宇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APACHE评分)为(12.22±2.64)分。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PACHE评分为(12.31±2.5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APACHE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休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镇静止痛、腹腔灌洗等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行综合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按照能量消耗公式进行补给,即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活动因素×创伤因素×发热因素。
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进行分层营养支持,具体措施:入院3 d内,给予2/3基础代谢率,采用葡萄糖肠外营养供应(PN);入院4~7 d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肠内(EN)或肠外营养供应;入院7~10 d后,在原有基础上添加能量,并按能量消耗计算所需供给能量,其中葡萄糖占50%~70%,脂肪占30%~50%,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供应。
1.3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7、14 d后的APACHE评分和人白介素,6(IL,6),14 d后肝功能不全所占比例、血清蛋白水平、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7、14 d,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注,P
3 讨论
SAP患者因代谢出现紊乱,机体的营养状况持续快速恶化,若不能及时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造成免疫功能损害,加重感染,增加并发症发病率,组织器官系统衰竭,病死率上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变病程,但可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早期科学分层次的EN供应,增强营养耐受性,减轻胰腺炎症发展程度,减少并发症,增强预后存活治愈率[2]。
SAP因炎症应激反应,常伴随蛋白分解,提高总耗能,每天失去超过40 g蛋白对预后效果不利。同时,为不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荷,在护理SAP过程中,应根据病理发展阶段及代谢紊乱程度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为此营养支持不宜过多或过少,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营养措施给予支持。观察组通过对SAP代谢规律适量分层次递进式地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机体基础代谢率,及疾病炎性应激反应,病程的推移,机体耐受能力,组织器官恢复情况,使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3]。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措施按照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最开始采用肠外营养,逐渐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一般患者起病3~4 d内,机体内处于高分解代谢和应激状态,高热量营养液静脉支持没回影响机体内微循环失衡,为此应将营养剂量相应减少,即给予2/3基础代谢率的供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循环给养后,内环境有所改善,为此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两种营养支持各一半开始增加,预防营养过多,增加器官功能负担;当SAP患者安全度过应急反应期,可以进一步增加营养支持,从代谢支持过渡到传统营养支持。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SAP的预后效果与营养支持关系密切,通过顺应患者机体的代谢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胰腺炎的病程,还能有效提高存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迟雁,王蔚虹.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12(5):234.
关键词:尿激酶;胸腔内注射;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性治疗;联合治疗;安全性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规进行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治疗,为更好的提高临床效果,近期对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性治疗和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单纯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1.50±2.50)岁;联合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2.00±2.5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等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严重药物过敏等情况。
1.2方法 单纯组患者40例,进行常规性治疗,主要是在静脉滴注用药治疗的同时,抽取胸腔液体后,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
联合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在胸腔积液抽吸后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溶入10万IU注入。
1.3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B超或胸部x线检查提示胸水完全吸收或仅肋膈角变钝。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胸部B超或胸部x线检查提示胸水吸收达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救/总人数[1]。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合并症发生比率显著低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常为渗出液.积液中含大量纤维蛋白,积液黏稠,在胸膜腔内停留时间长。易产生蛋白凝块沉积于胸膜,刺激并加重胸膜炎症,促进成纤维细胞黏附、增殖,产生胶原纤维蛋白、黏多糖。促进胸膜纤维化及胸膜肥厚旧,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活动后即感胸闷、胸痛、气促,影响生活质量。尿激酶属第一代溶栓剂.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裂解纤维分隔,从而降低胸膜腔积液的黏稠性,保证胸膜腔积液引流通畅,纤维素不易沉积。预防胸膜增厚粘连和间隔形成嗍,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几率,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后续治疗[2]。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性治疗和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针对结核性胸膜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用药治疗时间、降低合并症发生比例,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3]。
参考文献:
[1]邵景韫,戚好文,刘安.胸腔积液中TGFBI、VECF、bFGF、PAI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2006,35(1):100-101.
[关键词] Holter;干扰率;品管圈;柏拉图;鱼骨图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40-03
Analysis of using QCC to decrease the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WANG Hong XU Ya'nan ZHAO Hong DUAN Linli SU Lei XU Da LIU Jiafei ZHANG Yanrong WEI Xiuhong
Department of Function, Aviatio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high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and find the method of reducing the rate. Methods 1002 patients checked in the Holter room of Aviation General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prospectively. Plato analysis and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were used to find the main reason of high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ere done to against the main reasons, and the operations were adjusted. The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hich from 8.2% to 3.2%,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QCC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of decreasing the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in the function department, and the key of QCC is to maintain long-term mechanism and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work, decreasing the interference ratio in the Holter test result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level of medical staff service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romot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care quality.
[Key words] Holter; Interference ratio; QCC; Plato diagram; Fishbone diagram
检查图干扰是指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检查图基线不稳、粗糙等状态,可影响软件及操作者的判断、诊断过程。减少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可提高Holter报告的准确率,增强其对临床辅助诊断的意义,提高科室医疗质量,同时亦可减少Holter检查出具报告的时间,规范各项医疗规程,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减少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对医院的忠诚度,为医院赢得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6日~2012年9月21日航空总医院功能科(以下简称“我科”)行Holter检查患者548例,及2012年12月1日~2013年2月1日我科行Holter检查患者4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治疗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品管圈的研究思路,通过头脑风暴及文献检索,对影响Holter检查的干扰率的因素进行研究,计算各类原因的构成比,进而筛选出需要重点改进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按照改进措施进行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次通过定量测量,比较Holter检查的干扰率的减少程度,判断措施的有效性。
1.3 研究指标
Holter干扰时间占总检测时间比率大于5%者即为干扰比率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影响Holter检查结果干扰率的因素进行探索,主要通过现场调查方法进行展开。
2012年8月6日~2012年9月21日,共接诊Holter检查患者548例,总计干扰比率大者45例,占总检查人次的8.2%,其中20例为导联扣松脱造成,13例为电极片松脱,6例为电极片粘贴位置不准确,4例为电极片接触不良,2例为导联线接触不良。由图1可知,导联扣松脱和电极片松脱的累计构成比为73.3%,应是本研究所重点关注并加以针对性整改的。
2.2 利用鱼骨图对主要原因进行解析
针对导联扣松脱和电极片松脱,本研究利用鱼骨图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根因分析,见图2、3。分析得出工作量大幅增长、导联线缠绕、未使用胶带固定、工作人员培训不规范为导致导联线松脱的主要原因,而导致电极片松脱的主要原因为工作量大幅增长、患者出汗过多和未使胶带固定。
2.3 拟定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解析出的真因,制定了如下改进措施:①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手册;②系统培训在岗人员,严格考核;③制定规范的注意事项交代顺序及标准用语;④集思广益,制定统一的佩戴仪器流程;⑤张贴温馨提示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⑥严格培训新上岗人员并考核;⑦制定规范的注意事项交代顺序及标准用语;⑧制定注意事项纸质版本交予患者。
2.4 干预后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情况对比
2012年12月1日~2013年2月1日,共接诊Holter检查患者454例,总计干扰比率大者15例,占总检查人次的3.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6例为导联扣松脱造成,4例为电极片松脱,2例为电极片粘贴位置不准确,2例为电极片接触不良,1例为导联线接触不良。干预后,导联扣松脱比率从44.4%下降到40.0%,电极片松脱比率从28.9%下降到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Holter检查结果干扰率影响因素的构成情况来看,导联扣松脱和电极片松脱原因所造成的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大占到65%以上。由此可见,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导联扣松脱和电极片松脱比率都明显下降,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大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见图4。
图4 改善后Holter检查结果的干扰率的影响因素柏拉图
3 讨论
3.1 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改善Holter检查结果干扰率的关键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关键在于工作流程的统一及规范,在岗人员虽经过一定程度的培训,但与实际工作结合后会因为各方面的因素而形成自己的固有佩戴及工作流程,从而影响检查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笔者打破了这一僵局,集思广益,寻找真因,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制定更为实用的工作方案,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并加强对在岗人员及新进人员的培训,从而从根本上降低Holter检查结果干扰率。
3.2 品管圈活动对于功能科科室发展的意义
品管圈活动在功能科能够达到减少Holter检查干扰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使我科医务人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品管手法、和谐度、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创造我科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提高圈员素质和工作作风[1-5],做到变被动安排为主动工作,明确我科定位,以技术服务患者,配合其他科室,努力为晋升三甲及未来发展做好本职工作。
品管圈活动效益关键在于长效机制和成果的保持[6-9],在目前工作基础上,针对相关活动主题,降低检查干扰率,不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10-12],这也是我科品管圈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2] 章一华.品质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6(2):1673.
[3] 张相宜,赵青威,杭汉强,等.品管圈在医疗机构制剂室成本降低与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0,7(10):46-48.
[4]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1.
[5] 沈玲丽,冯素文,朱秀芳,等.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10):907-908.
[6] 顾继红,郁文刘,江璐,等.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0,21(41):3890.
[7] 王临润,,张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2012,31(6),823-825.
[8] 邵海燕.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2):912-913.
[9] 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9):3.
[10] 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等.品管圈用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6):116-119.
[11] 于水,顾岩,赵晓甦,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89-4591.
关键词:SCRC;MS
SCRC以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通常重视不够;以致就诊时早期病例较少。虽然近年来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改进完善,西妥昔单抗(爱必妥)等靶向治疗药物的深入推广,但SCRC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提高。MS与SCRC的研究尤为研究者们重视,并且涉及到MS与SCRC临床病理、以及其它致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等众多领域。
1 MS状态与SCRC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
1.1 MS状态与SCRC临床特征的联系 Ⅱ期结肠癌患者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仍未达到一致共识,相关危险因素一般为术前是否梗阻、穿孔,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脉管瘤栓,术后病理检查的淋巴结数目,切除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病人的意愿等;在上述危险因素中关于MS状态检测反映化疗的必要性及疗效的研究较多,而且普遍认为MSI者较MS者辅助化疗获益小但患者预后较好。
Thomas ML等研究不同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学特征、不同MS状态对于Ⅲ期患者因化疗而获得的生存获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时发现,进行以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疗效在上述实验因素中分析得出无统计学差异的结论,故此研究推论不应以MS状态而排除患者进行联合化疗获益的可能。
生物治疗因其独特治疗优点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第四大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而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Xiao Y等发现MSI患者PD-1、PD-L1、CTLA-4、LAG-3、IDO表达明显高于MSS患者,而这些蛋白的高表达有利形成一个避免免疫破坏(由浸润性免疫细胞引起的)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此研究由此推论MS状态的检测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2 MS状态与SCRC病理特征的联系 病理组织学级别对于肿瘤生物学行为、治疗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Barresi V等[1]发现在MSS患者中高级别腺癌患者的生存显著短于低级腺癌患者,此研究进而推论在SCRC腺癌的病例组织学分级时有必要将MS状态纳入其中。
肿瘤出芽为光镜下可观察到的散在分布于肿瘤浸润前沿间质内的呈未分化状态的单个肿瘤细胞或小灶状肿瘤细胞群,Zlobec L等发现在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出芽与KRAS、BRAF、MGMT、CIMP无明显相关性,但与MSI状态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MS状态与SCRC其他致病因素的联系
2.1 MS状态与BRAF基因的联系 BRAF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众多过程,在Ooki A等在Ⅲ期患者联合检测MS状态与BRAF基因突变状态对疗效和预后影响的研究中发现:MSI/BRAF野生型的患者不能从5-Fu单药化疗获益,但预后较好;MSS/BRAF野生型的ⅢA期患者5-Fu单药化疗获益且预后较好;而在MSS/BRAF野生型的ⅢB、C期和MSS/BRAF突变型的Ⅲ期患者不能从5-Fu单药化疗获益。在Tran B等在Ⅳ期患者联合检测MS状态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野生型组在生存时间方面,MSI患者显著短于MSS患者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BRAF基因突变型组中无明显差异。此两项研究表明联合检测MS状态与BRAF基因突变状态可能为不同分期患者提供更精确的疗效及预后分层的依据。但在Lochhead P等进行的联合检测MS状态与BRAF基因突变状态对预后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四组病人多因素分析中的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没有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MS状态的不同BRAF突变状态对预后的差异性。
2.2 MS状态与Wnt信号通路的联系 Wnt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化、器官发生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亦有重要作用,在Rawson JB等进行的包含1232例患者的多中心研究中发现:Wnt5a甲基化表型与MS状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MS状态亦可能参与Wnt通路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
2.3 MS状态与DUSP4的联系 MAPK级联激活是多种信号通路的中心,在许多细胞增殖相关的通路中有关键作用,故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MAPK磷酸酶DUSP4作为MAPK通路细胞增殖的重要调控因子在SCRC患者中的表达存在差异,Groschl B等研究发现在MSI患者中DUSP4过表达并引起增强的细胞增殖。
2.4 MS状态与CD133的联系 肿瘤干细胞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CD133为干细胞独特的标志蛋白;在Park JJ等[2]的研究发现MSS患者高水平的CD133表达较MSI患者更常见;进而推断CD133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MS状态存在关联。
3不同地域患者MS状态的差异性
虽然目前大多数关于MS状态的研究表明MSI型SCRC患者约占总数的12%,但在某些特定地区却存在明显不一样的比率。
伊朗东北部地区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区,Moghbeli M等[3]在67例患者有关MS状态的研究中发现:MSI-H者为18例,MSI-L者为11例,剩余者为MSS,故呈现MSI状态的患者比率高达43.7%,远高于上述比率;Vlaykova T等在保加利亚进行的包含126例患者的MS态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呈现为MSI患者为36例(28.6%),虽然没有伊朗东北部地区那么高的比率但仍高于12%;而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Wang XF等进行相类似的研究中,入组病人为134例,呈现为MSI患者为26例(19.4%),比率亦较高。
4结论
现有关于MS状态与SCRC的研究揭示了该疾病的一些重要生物学特征,如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类型、预后等,为认识该疾病提供了新的参考,为进一步完善肿瘤的多学科、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更深入细致地探讨其具体机制的研究还需进行下去。如MSI患者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者较多,其是否存在某种特殊的蛋白或其他因子而使右半结肠发生肿瘤的易感性增高;关于MS状态与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中,不同MS状态导致药物疗效差异性的产生和肿瘤原发性耐药及继发性耐药有何异同点;MS状态与SCRC其他发生、发展致病因素的相关性是通过何种具体基因、蛋白。不同地区的MS状态的差异性表明不同人群癌变过程可能存在一些特有机制,提示有进行进一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Barresi V,Bonetti R.Should the grading of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include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status?[J].Hum pathol.2015 Jul;46(7):1063.
[关键词] 中小学生;肥胖;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R1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49-02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世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流行趋势已经超越了种族、性别、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达到了警戒水平,其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其中以美国尤为突出,据调查美国6~11岁儿童存在肥胖的流行趋势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6.7%上升到21世纪初的15.0%以上,在短短的20年内其肥胖儿童增长率达3倍,而且发展趋势在最近10年表现更为突出。最近国内有研究对上海市区的小学生进行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肥胖率达15.0%,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本研究主要调查本县中小学生2000~2010年10年间肥胖的流行特征,并进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镇(街道办事处);在所抽取的每个镇(街道办事处)各随机抽取1所村小学和中学(无村小学及镇中学时,抽取镇中心小学或乡中学)。其中小学生为儿童组1102例,男544例,女558例,年龄6~14岁,平均(8.9±1.1)岁;中学生为青少年组815例,男407例,女408例,年龄14~18岁,平均(16.5±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组颁布的“中国儿童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筛查分类标准”,计算体重指数(BMI),BMI正常参考范围为18.5~23.9 kg/m2,BMI 24.0~27.9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比较儿童与青少年男生和女生中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的比率,并统计肥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检出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组与青少年组超重及肥胖率的比较
男生中儿童体重超重及肥胖的比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
2.2 肥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检出情况的比较
儿童肥胖率高于青少年(P0.05)(表2)。
3 讨论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流行正在日益加剧,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以及患者依从性不佳等,导致干预效果的不理想,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2004年3月在以色列召开了肥胖专题的国际会议并达成共识,对童年期的肥胖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其加快了成人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速度,一旦未能及时进行干预,则儿童或青少年阶段发生成人性疾病的可能将显著增加,有明显的年龄提前趋势,其中较为确切的影响就是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出现的肥胖与较早地发生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流行病学相关性[2]。中重度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其发生糖代谢紊乱以及脂肪肝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和青少年,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提示,肥胖者其高血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青少年,尤其是因为肥胖而就诊的患者,其高血压发病率>10.0%甚至达到40.0%以上[3]。通过本研究我们建议,首先应在患儿处于肥胖的起始期开始,对各种肥胖的个体进行仔细随访观察,了解其多吃少动的原因,了解患儿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其养成多吃少动的因素,并研究与这些因素与经济、文化、教育及患儿心理等的关系[4]。
肥胖流行整体趋势表现为多元化,而就个体而言每个患儿有各自的个体化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人们已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的今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流行,加上环境、饮食等的综合影响,为肥胖的流行提供了群体的多元性与个体化的特异性相结合的条件,所以有效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逆转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流行的基础。行为学研究提示,不良的生活习惯最早在婴幼儿期就已形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强化进而影响患者的一生,建议对于出现的不良生活习惯从婴儿阶段就要进行干预,对于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需要积极地进行干预,为演变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只有有效地改变不良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方式,才能遏制肥胖,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流行[5-6]。只有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胎儿和婴儿时期抓起,减少巨大儿的出生率,对于婴儿父母进行早期健康教育,为婴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并积极探索家庭健康饮食、运动和娱乐方式[7]。
肥胖在我国学生群体中已广泛流行,如果再考虑其迅猛的发展态势,更应引起高度警惕,我国已告别以往儿童肥胖局限于城市的格局,开始进入全人群流行阶段,全面加强儿童肥胖防治已刻不容缓[8-9]。
儿童和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其根源是能量摄入过多,以脂肪形式在体内积聚,是遗传与环境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0-11]。本次研究认为,儿童相对于青少年更易出现超重和肥胖,同时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一方,林钟芳,居美芳,等.上海市区小学1999-2004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对策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4):263-267.
[2] 阙敏,陶芳标,何春燕,等.合肥市某中学超重、肥胖与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28(5):460-463.
[3] 赵丽虹.桐乡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16-18.
[4] 鄂雪山,孙桂平,石宇.某高校2005级学生超重、肥胖现况调查超重[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08-810.
[5] 黄文,场雯娣,林大鹏,等.大连市7-18岁学生1995-2005年肥胖流行情况分析:以皮褶厚度计算体脂含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1(36):7271-7274.
[6] 周伟.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发病与其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35-36.
[7] 宋逸,马军,张冰,等.北京市学生超重和肥胖10年流行趋势[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49-153.
[8] 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06-108.
[9] 陈荣凯,钟苑芳,江海棠.广东省宝安区沙井街道2012年38474名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87-89.
[10] 童方,李辉,夏秀兰,等.北京市低年级学生单纯肥胖症的流行学研究[J].中国医刊,2005,40(5):39-41.
关键词:种子;中药;药性;成分;四气;五味;归经
中药一般都取材于动植物,其中植物在中药中所占的比例为87.5%,所以,在中药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植物的特性入手,中药研究人员需要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植物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特性,这主要是因为植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中药研究中,需要对种子类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分析,这对新药研究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对种子类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实验与研究,挖掘出了种子类中药更大的药用价值,这对中药的发展有着较大帮助,可以研制出更多的中药对各类疾病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资料
在对种子类中药进行研究与分析时,研究人员根据《中国药典》的相关记载,选取了性、味、归经记载比较全的种子类中药,共417味。
1.2 方法
在对种子类中药的药性进行分析时,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Foxpro数据库,可以方便对资料的查询,只需要借助字符函数,就可以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有着较大的简便性。通过统计发现,这417味植物类中药中以种子入药的有46味,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从四气、五味以及归经方面对种子类中药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出种子类中药的药性比率,与植物类重要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计数资料精密卡方检验的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了研究中的比率比较。
2 结果
2.1 种子类中药的“四气”特点分析。种子类中药(共46味,下同)性平者比率高于对照组(417味,下同),差异显著(P<0.01),性寒者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种子类中药的四气特点分析结果
2.2 种子类中药的“五味”特点分析。种子类中药中五味呈甘性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种子类中药的五味特点分析结果
2.3 种子类中药的“归经”特点分析。种子类中药中归经与对照组相比归大肠经者为多,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详见表3。
3 讨论
中药四气、五味作为其作用靶点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每种药物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相对而言。当人体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态时,就有可能选择自然界中与其病性相反的药物来调节,这也是中药起源的基础。味越多,则功效也就越多。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中药药性之升降浮沉、归经是其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势,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与四气、五味一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一般而言药物的作用趋势与所治疾病的病位相同,而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反,即“同病位,逆病势”,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或使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的病变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而且中药的升浮沉降之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古有“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等”的总结。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中药应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为治疗临床疾病的复杂与多变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归经理论的认识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才可全面准确认识理解与掌握种子类中药的药性以及功效。在本文的样本实验研究中,对种子类中药的四气、五味以及归经进行了分析,这有利于了解种子类药物的药性,从而更好的将种子入药,研制出新的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是我国医学事业重要的研究项目,中药治疗各类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而且产生的毒副作用比较小,在中药中植物类中药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本文对种子类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分析,为了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人员需要从植物的性、味、归经等方面入手,要了解种子类中药的四气、五味以及功能等特性,这样更好的用药,可以帮助种子类药物发挥出最大的药用价值。种子类中药有着较强的植物特性,研究人员要找出植物的规律,还要掌握中药药性的相关知识,还要利用专业的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种子类中药有着植物化学成分,本文对46味以种子入药的中药进行了样本分析,与植物类重要的药性比率进行对比,通过研究发现,种子类中药有着植物特性,也有着中药学的特性,大多数种子类中药都属于平性,性寒类种子类中药非常少,种子类中药一般为甘味,而且多归大肠经。种子类中药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掌握其药用特点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这类中药。通过本次的实验与研究可以发现,对有关植物种子的药用特点的感性认识或主观印象基本一致,这提示对中药有关药性理论应当充分尊重,也说明种子类中药的某些共同的植化成分可能是产生有关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利用上述规律性通过植物化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在植物中找到有效的药理成分,避免筛选的盲目性,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厚伟,窦彦玲,田景振,李峰,王振国.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6味中药药性的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6).
[2]王普霞,周春祥.基于“证-药效-药性”观念及“药性本质多元”假说探讨中药药性本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6).
摘 要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8例,采用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采用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病情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针灸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后遗症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98 cases of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Xiao Zaijun
The acupunctur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Gong’an County,Hubei Province,434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reatment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uyanghuanwu decoction for the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To admit 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e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January 2011to June 2013,us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uyanghuanwu decoction,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Results:Patients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uyanghuanwu decoction,good disease control,improved quality of lif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uyanghuanwu decoction have exact clinical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the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it can be used widely in clinical.
Key words Acupuncture;Buyanghuanwu decoction;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是临床上极其凶险的心脑血管意外,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其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行动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1]。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脑梗死后,会产生认知和语言障碍,行动困难,吞咽呛咳等后遗症,其并发症症状改善难度高,临床治疗方法杂[2]。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后遗症是广大医学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我科运用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对9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8例,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3.8)岁,平均病程8个月;行动和语言障碍患者30例,认知和吞咽呛咳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6.7)岁,平均病程10个月;行动和语言障碍患者28例,认知和吞咽呛咳患者20例。两组资料在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两组观察疗效观察期60天。观察组患者针灸方式为针刺,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用经络和穴位,以足厥阴肝经、手足阳明经穴位其头面部局部穴位为主,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水沟,百会,另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及其患者行动、语言、认知、吞咽障碍,选用针刺四肢、腹部及头面部相应经络穴位,针刺时间每日每次30分钟;观察组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为治疗大法,方药剂量为科室经验协定剂量,基础方为重用生黄芪60g,当归尾15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0g,地龙6g,另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及患者具体症状不同,对药量及药味加减,酌情选用僵蚕、地龙、桂枝、延胡索等中药,服用方法水煎服,400ml,2次/日,饭后温服。对照组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及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方法为静脉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剂量10mg,静滴,1次/日,每周期7天;对于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采用相关器械进行针对性训练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临床标准分为4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①治愈:脑梗死后遗症期诸项症状均消失,临床指标也恢复正常;②显效:后遗症期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指标也明显好转;②有效:经治疗后,有一定临床效果,尚未达到满意程度;④无效:诸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
结 果
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的50例患者中,治愈7例,治愈比率14.0%,显效12例,显效比率24.0%,有效21例,比率42.0%,总有效率80.0%;无效10例,比率20%;采用西医静脉滴注尼莫地平疗法的48例患者中,治愈4例,治愈比率8.3%,显效7例,显效比率14.6%,有效16例,比率33.3%,总体有效率56.3%,无效21例,无效率43.7%。两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脑梗死中医称之为“中风”,中风病因在中医经典著作《灵枢・邪篇》基本立论为“正虚邪干”,其表述为“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遗要略》亦提出了“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的病因[3]。且《灵枢》也于篇之中提出了相应的针刺之疏经活络、祛除风邪之治法,其确切的疗效性一直为后世所采纳。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中风提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故经络穴位选用足厥阴肝经,可选用太冲、中风、三阴交等穴位[4]。风为阳邪,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风邪侵犯阳明经后,易产生半身不遂,语言行动障碍等后遗症,故阳明经气血旺盛,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诸项症状。故而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在穴位选用上,可选用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穴位,合谷、曲池、阳陵泉可达到通调经脉气血之功效,另可选用气海补气行血,足三里培元固本,头面部可选用地仓、水沟疏理局部气血,开脑鞘,利言语等[5]。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王清任首创,此方针对前人针对中风所提出的“正虚邪干”之病因,提出了相应的补气行血之疗法,原方中重用生黄芪四两,以其补气之力,配合活血化瘀之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及通行经络之地龙,其显著疗效百年来一直为临床所运用[6]。
在现代研究中,针灸治疗可以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在针灸刺激下,可以影响脑血管舒缩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改善患者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局部血氧饱和度,使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另可以使部分濒临坏死的脑神经逐渐恢复功能,从而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对四肢及其腹部相应穴位的刺激,也可以增加肢体肌肉收缩运动,配合相应的康复功能锻炼,明显可以改善中风后遗症症状[7]。补阳还五汤现代医学认为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血管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脑神经及脑部微循环状态,对于改善全身症状。配合现代研究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之生山楂、桂枝等疗效确切之药物,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症状[8]。
在本研究中,对98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针药合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80.0%,而西药对照组有效率达到56.3%,统计意义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明显优越于西药组,临床疗效明显,可供临床工作者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勇,刘泽胜.针灸加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0):29-30.
2 高聪,蒲蜀湘,仪.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27-29.
3 沈士军.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35-37.
4 巩万林.针灸联合患侧功能活动治疗脑中风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6):27-28.
5 何桂秀.腹针与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0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5):67-68.
6 蔡粉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4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1):19-20.
目的:研究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临床各科室处方以及住院的病例、各个科室临床医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进行药学干预,对例行药物干预前后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率、喹诺酮药物使用原则、知晓率以及耐药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处方用药比率、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以及耐药率方面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药学干预;喹诺酮;使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64-01
喹诺酮是近年来最新研发的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广谱抗感染药物,其随着药物医学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出现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谱也在逐渐的扩大,在各级医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1]。其对于抗感染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也具有相应的不良反应,近年来耐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从而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当务之急[2]。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临床各科室处方以及住院的病例、各个科室临床医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药学干预,现将研究资料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临床各科室厨房以及住院的病例、各个科室临床医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将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的临床各科室处方以及住院的病例、各个科室临床医生作为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情况等方面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用准则:根据卫生部最新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相关内容以及规定制定相关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准则,将其作为临床用药的科学指导,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途径以及药理情况使得制定的用药准则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有效[2]。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准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包含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用药方法、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其二是需要包含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情况等,对于药物的用药范围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制成用药小册子,分发到每个科室医护人员的手中。
1.2.2 用药调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我院总处方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出比例情况。还需要将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情况计算出,从而针对计算统计结果进行相关评价和分析[4]。
1.3.3 处方点评:从含有喹诺酮类处方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处方分析点评,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用药的使用标准。点评的方面主要有用药次数、用药量、联合用药的方法等等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
1.3.4 进行教育培训:对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开展用药讲座,向医护人员讲述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知识情况,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情况等。要加强与用药不合理的医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合理有效的提高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5]。
1.3.5 建立咨询平台:医院可以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喹诺酮类药物的咨询热线,具体的相关药物工作可以通过药剂科进行落实,通过专业人员对患者、医生以及护士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解答[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处方用药比率、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以及耐药率方面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感染药物,其相比于传统的抗菌类药物来说,其抗菌的效果、抗菌谱等情况都明显占有优势,并且喹诺酮类药物口服更利于吸收,价格也相比于其他药物较低,所以被各级医院广泛运用。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肠道感染以及生殖系统感染等,虽然使用此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医院的一些不合理的运用情况也导致了很多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主要有恶心、呕吐、心理失常等等。所以医院需要加强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本次研究中,采取药学干预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医院的处方用药比率、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率以及耐药率,其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对于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采取药学干预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红兵.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1:66-67.
[2] 董慎,曹志超.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 2014,04: 33-33.
[3] 金丽.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02: 171-171.
[4] 王兆斌.专项处方点评对我院门急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J].淮海医药.2013,31(02):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