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徐志摩与陆小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徐志摩与陆小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关于陆小曼的故事有很多,为后人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大多是她与徐志摩惊天动地、冲破世俗的爱情以及她和前夫王庚、晚年伴侣翁瑞午之间的生活故事,却少有人去留意她极高的才情和艺术天分。虽然说陆小曼因徐志摩而出名,但她本人在文学、戏剧、绘画上的天资其实早已显露。

“校园皇后”青年时期现风采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早年留学日本,是一名外交官,母亲吴曼华是江南的名门闺秀,多才多艺,擅长一手工笔画,又有深厚的古文功底,陆小曼是家中九个孩子唯一能存活的一个孩子,家境优越,备受父母宠爱,也使她成为那个人们口中美丽而又任性的小曼。家学渊源,小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估计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陆小曼嗜画很深。

在学生时期,她就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演戏。有一次法国人到陆小曼当时就读的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很欣赏,当即支付二百法郎,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将油画买去,引起校内和社会瞩目。

十六七岁的她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已经担任了三年外交翻译,在校园里常常是前呼后拥,外国人称她是“东方美人”,同学叫她“校园皇后”。

认识徐志摩,让她感受到最为美好的爱情,也让她的生活开始改变。尤其在徐志摩遇难后,大家不由地把徐志摩的英年早逝责难于她,从早年养尊处优、一掷千金的豪门小姐,众星捧月的大家闺秀,到备受责难、重叛亲离,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她只得把所有的情感宣泄到艺术创作上,她的画作纯朴天然,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

痛定思痛,拜师学艺约法三章

20年代初陆小曼拜刘海粟为师,最初学画还很认真,但学了一阵子后,她便耐不住性子,时作时辍。然小曼是个悟性极高的聪明女子,她还是很快掌握了细笔工整密体的画法,临摹宋代院体画,明仇英的人物画,清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陆小曼都颇得神韵。

在北京圣心学堂又学习西方油画,所以在陆小曼早期的绘画中,可看到颇有中国画具有线的表现特点,又有西洋绘画具有光影的特点。1929年,她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筹备工作,并成为该会早期会员。

1931年底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痛定思痛之余,拜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拜陈半丁为师学习花鸟,一改过去慵懒习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约法三章:一、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每月50大洋,中途不得辍学。

就这样,陆小曼卧薪尝胆,专心画画,10年后,终于在1941年假座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作品达100多件,受到相当好评。1958年陆小曼加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后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

1931年春日陆小曼画了一幅山水长卷,可以说是她早期的代表作品,这幅山水画秀润天成、清逸雅致,对于初涉画坛的人而言,起手也足以令人感叹。贺天健在小曼的山水长卷上对她的评价很高,题道:“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河。”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但不幸的是坐飞机遇上大雾触山身亡,画作因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直到1965年病危前夕,才将它和梁启超一副集字对联、《徐志摩全集》的纸型交给徐志摩的姻表亲、园林学者陈从周教授。

告别玩乐,回归画作

因为深陷鸦片烟瘾,加上与翁瑞午同居,徐家也断了对陆的接济,陆小曼晚年基本上靠翁瑞午供养,生活十分困窘。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画展中,时任上海市长的发现了陆小曼的画,了解到她的状况,自称是徐志摩的学生(在北京求学时曾给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投过稿,两人还在报上辩论过),因此聘陆小曼为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画院画师,每月有八十几元的收入。当时,陆小曼已开始戒烟,但是依靠药物每天要接近三块钱,常入不敷出。

陆小曼的画自此不再出售,专交画院,所以市面流传不多。她的作品在1990年代的艺术市场上并非热门,偶尔有亮相但是价格不高。近几年她的作品开始频频亮相各大拍卖会,并走红市场。

有收藏界人士说,近两年,陆小曼的作品升值非常迅速,她的画价已攀升至同时代女画家之首,偶尔遇见一二张小品、扇,其价不菲。个中缘由,一方面由于诗人遗孀的声名与艳史的关系,另外也主要因为陆的笔力清健,意境不俗,因此受到市场的追捧。

在1964年的春天,正值万物复苏,桃花盛开的季节。眼中“北京城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医院孤独无奈之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是是非非,但留给人们最多的是她另一个精神世界――她的绘画作品,它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载史册,千古流芳,永久的保存下去。

男人该不该娶陆小曼这样的女子

第2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这份“证婚词”,便是梁启超在其爱徒、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婚礼上当众讲说的。

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中举,18岁拜康有为为师并参与“”,23岁发起“公车上书”,后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身为新月诗派代表的徐志摩对梁启超极为崇敬,便在北大拜梁启超为师。

梁启超虽爱才如命,但却性格刚耿,率真诚挚,他喜欢爱徒徐志摩,但却看不惯徐志摩的私人生活。徐志摩留学英伦期间,结识了好友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徐对林一见钟情,便向发妻张幼仪递交了离婚通知书。

梁启超闻讯后,写信对徐志摩的草率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但徐志摩离意笃定,一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便将恩师的规劝置之脑后。 后来,因林长民父女均对徐志摩的人品“表示疑虑”,林徽因便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徐志摩随即转而追求京城有名的交际花、北京大学教授王庚的妻子陆小曼。

徐志摩经常陪陆小曼出入灯红酒绿的场合或游山玩水,一来二去,两人便产生了感情。陆为了徐而同王庚离了婚。不久,陆小曼便同徐志摩举行了婚礼。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坚决不同意儿子娶陆小曼。一是他不喜欢陆小曼,认为这样的女人品行轻薄;二是觉得儿子离婚已属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

后经、刘海粟等人斡旋,徐父才勉强同意儿子再婚。但他提出:婚礼必须由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1926年10月3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霍然站起,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第3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肖猴),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歌的灵魂人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前,他父亲徐申如给他改名为志摩,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徐志摩是“浙江首富”徐家的长孙独子,天才的浪漫诗人,其短暂之一生,也有很多耐人深思的故事。

根据郁达夫的文字记录,电视剧里演绎了徐志摩与陆小曼剧烈争吵后,愤然从上海福熙路四明邨走出,坐邮政航班去北京,不幸随着失事的飞机,“作别西天的云彩”。他那有名的《再别康桥》:“悄俏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竟成了自己人生结局的预言。

徐志摩曾在访问日本期间写道:“上海的生活想想真糟,陷在里面时,越陷越深,自己也不觉到危险。跳出时就知道生活不应该这样。”他与京城名媛陆小曼的婚姻,带给他的是名誉受损、父子反目,父亲断了接济以后,爱慕虚荣的陆小曼肆意的享乐、无度的挥霍,让他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赶写诗文赚取稿费,介绍他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做教授,仅1931年上半年,他打着飞的八次往来于京沪;他为了治疗陆小曼的病,把翁瑞午请进家门,让翁在家里哄着小曼,还听信翁的建议,卖字画、做房产掮客,斯文扫地地去赚银子……徐志摩自己说:“我又是好面子,要做西式绅士的。”然而,他再也没有时间做绅士了!

他们的那场著名的婚礼,因为证婚人梁启超的那段空前绝后的证婚词,而更加著名:“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碍徐志摩的事业,免得将来把徐志摩累死……”德高望重、阅历深厚的梁启超,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话真的会一语成谶——密宗的语密啊!

陆小曼实在是不懂得惜福,以为自己的丈夫一直会好端端地放在那里,任自己支使。她的心灵是迷惘的,当上帝收回了给她的特权,噩耗将她带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曾经说:“我父亲命苦。”徐志摩的墓,曾遭多次变动:当年徐志摩灵柩回乡后,徐申如为儿子落葬于海宁硖石东山玛瑙谷万石窝,由胡遁题写“诗人徐志摩之墓”碑文,徐志摩三岁夭折的儿子彼得葬在他旁边;1966年,诗人墓地被炸毁,骸骨不存;在那里建起了化肥厂。据报道壬辰年年初,海宁化肥厂拆迁,志摩迷们在东山东南坡,找到了诗人旧址墓葬的两根花岗岩石柱。远在美国的徐志摩长孙徐善曾,表达了他的诚挚谢意。

1988年海宁市政府复建徐志摩墓地,邀请徐志摩的外亲、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设计,改建在硖石西山。这个志摩墓称不上衣冠冢,墓中只放了一本陈从周编的《徐志摩年谱》,迁坟墓志由陈从周题词。

1992年查良镛(金庸)先生回老家海宁,曾经拜谒过表兄徐志摩在西山路上的墓,还去了硖石干河街中段的徐志摩故居,门头“诗人徐志摩故居”这几个字是金大侠题写的。

今年初夏,我和几位兄长回海宁袁花镇,重游故居赫山房;又到海宁市区,再次参观了这个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的居住地,一幢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小洋楼,四周的庭院开满鲜花,这是他的父亲徐申如1926年在他们结婚前修建的新宅。当时居住着徐志摩的父母,还有他的前妻(后来作为他父亲徐申如的继女)张幼仪——曾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这无疑是一座令人侧目的豪宅。海宁市政府很慷慨,把它修得崭新、华丽而时髦,隔开几个门面是海宁市最老的五芳斋,破旧的店面与之形成鲜明的对9系,让人不相信这楼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徐志摩故居二楼的房间里分别展示着徐志摩的诗稿、报道飞机失事新闻的旧报纸等文物,梁启超那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婚训词也在其中。

徐志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倡导新诗格律,对五四中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朱自清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些为他带来了不少的创作灵感,但也断送了他的一生。诗,必须离开现实;现实,是诗的悖论,是诗的摇篮和尸床。御风而行的才子是情感盖过理智的人,他被现实生活所累,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徐”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徐,安行也。从彳余聋。”秦朝的方士、山东人徐福带了三干童男童女,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传说到了日本,生存繁衍。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即神武天皇。

徐是全球华人的一个大姓,徐姓在中国大陆地区按人口排序是第十位。徐姓是当代第11大姓,与中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今山东南部郯城一带),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施行仁政,备受百姓爱戴,后来他带着百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若木就是徐姓的得姓始祖(今葬于山东郯城县,建有“中华徐氏始祖陵”)。徐姓人口在山东省最多,徐州市在1958年前也划归山东省,现属江苏省。“五省通衢”的徐州被描述为: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名字中有“徐”字的人不少,如叫陈徐萍、龚徐庆、徐君淑、徐勇等。肖猴、肖狗、肖马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不错,为上上格,他们对人友善,勤奋向上,事业有成,温文尔雅,老年幸福;肖鼠、肖羊、肖猪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他们性格内向,循规蹈矩,少年艰苦,部分人有两次婚姻;肖牛、肖鸡、肖虎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一般会远离出生地,去远方发展,他们性格内向,坚韧好礼,易有官非,部分人今年工作事业有变动;肖兔、肖龙、肖蛇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今年是他们的喜年,部分人会有喜事,他们崇尚正义,志气高远,公众无私,乐观进取,感情丰富,部分人要小心肝脏的健康,他们忌住西首房。

徐志摩是用生命来诠释诗歌的,他的《云游》道出了他对生命的解读: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第4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他鄙夷她是“乡下土包子”

徐家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富商,家里开着电灯厂、蚕丝厂、布厂、酱厂、钱庄,产业做得很大。徐志摩作为徐家第十三世唯一的男丁,当然备受宠爱。他成年后与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韩湘眉还有赛珍珠、史沫莱特的传说,似乎也印证了他处处留情,风流而不下流的形象。

至于张幼仪的家庭,也是名门望族。张幼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呢?“谈不到好看,也谈不到难看”,性情和善,为人颇受好评,“举止端庄,秀外慧中,亲故多乐于亲近之”。

那为什么徐志摩独独不乐意亲近之呢?作为一个追求自由和浪漫的青年,徐志摩对爱情充满诸多的幻想和期待,对于包办婚姻,他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像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刺。所以徐志摩会在看到张幼仪照片的时候,鄙夷地说,“乡下土包子。”

遭遇绝情的丈夫

林徽因曾经评价徐志摩优雅、善良,总是苦自己而不肯伤害别人。可是挪到张幼仪身上,怎么看怎么觉得,徐对张的态度与这些评价毫不相干。

在英国沙士顿,举目无亲的妻子,惴惴不安地告诉丈夫,自己怀孕了。那男人眼皮都不抬,“赶紧打掉”。妻子一句“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换来比石头还硬的一句:“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没多久,这个男人居然失踪了,把怀着他骨肉的妻子,丢在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十几天之后,徐志摩托了一个叫黄子美的人来敲门,只是找张幼仪来要一个答案,“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在兄长的帮助下,万箭穿心的张幼仪强忍痛苦,在柏林生下了二儿子彼得。那个绝情的丈夫又追过来,不看望妻子和孩子,只为了一个迫不及待的心愿――“离婚”。 张幼仪知道无可挽回,只有含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其时孩子出生还不到一个月。

离婚让她更坚强

在离婚不久,张幼仪一边抚养儿子彼得,一边进了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继续她17岁时中断的梦想。很多人都误以为张幼仪是一个旧式的小脚女人,实际上,在精神和行为上,她比陆小曼更符合新女性的标准,和林徽因一样有上进心,只是少了一点自我和轻灵。

现在位于上海南京东路480号二楼的上海工商银行黄埔支行,在40多年前,是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也是张幼仪叱咤风云、施展才华的地方。她把自己的办公桌安置在大堂最后的角落,为的是观察、监控所有职员。身为银行的副总裁,她每天上午9点准时上班,从不迟到。“有主见、有主张、且相当主动”的“三主”女强人,以她铁娘子似的勤勉和严格再加上兄长的帮助,很快就在金融界风生水起,大获成功。

她的气度让人敬仰

张幼仪难得的隐忍和坚强,多年以后,提起那场沸沸扬扬的离婚,她淡淡一笑:“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张幼仪非常有气度,有才干。离婚后,她和徐志摩友好相处,以义女的身份操持徐家,照顾徐志摩的双亲,最后甚至掌管了徐家的经济大权,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更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版的《徐志摩文集》也是在她主持下完成的。

当然,徐家一直器重这个儿媳。1931年,徐母病重,徐志摩父亲坚持要张幼仪出面主持家政,张幼仪认为自己的身份不合适,坚持必须徐志摩打电话,她才能去。接了徐志摩的电话,她去了,里里外外,井井有条,一直侍候到徐母去世,操办完丧事。而徐志摩此时的正牌妻子陆小曼却被拒之门外,只能住在一家小旅社里。

1931年11月,徐志摩飞机失事,陆小曼昏死过去,用拒绝认尸来拒绝事实。张幼仪心痛之极,但没有晕倒,也没有不知所措,她分寸不乱,像一个理智的妻子一样,为丈夫尽最后的心,遣儿子去山东收尸,自己主持丧葬。

骨子里的传统

“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正如梁实秋所言,张幼仪并非没人追。刚刚离婚不久,就有一个留学生常来看她。有一天终于开口问她,还打算结婚吗?张幼仪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不”。

据说20世纪30年代,张幼仪又遭遇过罗隆基的追求,此人清华大学毕业,也曾赴英美留学。他很会讨女人喜欢,又是送鲜花,又是请喝咖啡,张幼仪一概婉言谢绝。

据徐志摩的侄子徐炎说,张幼仪一直是希望能够复婚的。张幼仪总是把徐志摩的油画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将关于他的信息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虽然能干的张幼仪内心明白:只要她愿意,在很多方面她都可以做得比男人还好,可是一个骨子里传统的女人,还是会把她的第一个男人当作终生。

第5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我没有发过电报,经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电报的事情。

比如世界最短的电报,只有两个标点符号:大作家雨果问出版商书卖得怎么样,他用了一个问号,出版商回他了一个感叹号。

比如黄侃这两位学者,都拿电报说事儿。极力推崇白话文,而黄侃至爱文言文。

这般,黄侃就在课堂上讲了,这白话文与文言文谁好谁坏,其实不用多费口舌。比如老婆死了,得发电报通知他,文言文说:妻丧速归。4个字解决问题,用白话文得说:你老婆死了赶快回来。罗嗦不说,关键是电报费贵一半。

也拿电报做例子,说是有一回有个学校请他当教授,因为他对那专业不熟,于是要回一封电报,他让学生帮着想怎么用文言文来回,最简单的回法是:才疏学浅,不能胜任。于是,就说了自己的回法:干不了。谢谢。他总结说,有人认为白话文打电报费钱,不是同样省钱吗?

这也算是回应了黄侃,从而留下一段美谈,读来令人莞尔。不过,这二位学者也只是说说而已。据说中国最早的一封白话文电报,是张兆和发给沈从文的: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由此开始他们一生的夫唱妇随。沈先生念念不忘,写过这样的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样难以言说的喜悦,不管过多久,依然让人沉吟让人微笑,总能让人想起点什么,佳话常常有这样的效用。而有些电报带给人的却是苦闷、惆怅,比如鲁迅先生。

鲁迅那时在日本,26岁了。朱安比他还长三岁,已是大龄青年。母亲不时写信让他回国成婚,他不想回,直到收到一封电报,就4个字:母病速回。他只得回来,家里已经张灯结彩了,他也就明白要他回来做新郎,没有后退的余地了。“两人一副古装打扮,在周家新台门拜堂,在亲戚和邻居的簇拥下,进了洞房。”据说,婚后第二天晚上,他在母亲房里磨蹭,后来干脆睡在书房里。婚后没几天,就带着二弟去日本了。那个母亲送给他的“礼物”一直陪伴母亲,就是死也陪着……

这是一场悲剧,于鲁迅是,于朱安更是。

生活是一幕大戏,悲欢离合似乎早已打下伏笔,而电报有时只不过是个道具,有喜,有悲,更有五味杂陈的,分不清是喜是悲。

比如陆小曼和徐志摩,这二人在北平高调相爱,掀起轩然大波。梁启超先生批评过得意门生徐诗人,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那时陆小曼还是人妇,她的丈夫王赓和徐还是好友。可那时徐像一个战士,他说:“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最后演变成了桃色新闻,徐志摩也顶不住了,远走欧洲。

那时王赓在南京,在军队中任职,权倾一时。他没有来硬的,没逼迫妻子,让她自己做主。这样,陆小曼拍三封电报给徐志摩,要他回来,一个人承受不来。

王赓和陆小曼离婚后,据说当着徐志摩说了这样一席话:“你此后对她务必始终如一,如果你三心二意,给我知道,我定会以激烈手段相对的。”这话令人动容。

徐陆结婚后,过了一段神仙日子,矛盾就来了。他在北平,她在上海,她不肯北上,他只有往返,钱是个问题。徐给陆的信中说:“钱的问题,我是焦急得睡不着。现在第一盼望节前发薪……钱是真可恶,来时不易,去时太易。我自阳历三月起,自用不算,跑费等等不算,单就付银行及你的家用,已有二千零五十元……我想想,我们夫妻俩真是醒起才是。”据说,陆花钱花得慷慨。

徐志摩飞机失事的11月,陆小曼发了10余封电报催他回上海,回来之后,据说夫妻又争吵不止,再返北平时遇难,一位天才诗人陨落了。

总是不断有人替诗人惋惜,如果他没有遇到陆小曼,如果陆小曼不拍那么多电报……

人生里没有如果,总是环环相扣,不过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罢了。

张爱玲曾经劝姑姑写文章,她姑姑说:“我做文人是不行的。在公事房里只管打电报,养成了一种电报作风,只会一味地省字。”

省字,可能是电报的风格,可再省字,发者收者大抵都是明白的。一张薄薄的电报纸,寥寥数字,常常凝聚了人生的大悲大喜。

前些日子我看见一则幽默说,有个男人出远门几年,没回家,有一年冬天那女人给男人寄了床被子。男人收到后给女人发了一封电报,三个字:由甲申。妻子想不会吧,莫非几年不见,他个子长啦?竞说被子短了,盖了脚,盖不了头,盖了头,盖不脚;盖了中间,头脚都露在外面……

第6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至于徐志摩,脱离了夫妻关系以后,用朋友的眼光来看张幼仪,也另有体会了,“张幼仪可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可是,尊重依旧代替不了爱,1925年,他们3岁的儿子彼得早逝,张幼仪让徐陪她喝咖啡,看歌剧《茶花女》,看萧伯纳的《JoanDare》,在最心痛的时刻,她仍然希望志摩陪在她身边。可是,徐志摩却在给陆小曼的信里大发牢骚,“再隔一个星期到柏林,又得对付张幼仪,我口虽硬,心头可是不免发腻。小曼,你懂是不是?这一来,柏林又变成了无趣的难关。”

柏拉图曾经说过:“个体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找的,不是他自己的另一半,而是与他的灵魂结合在一起的真理。”张幼仪显然不是徐志摩的真理,林徽因以及后来的陆小曼才是他追求的真理,张幼仪几乎不幸地站在了真理的对立面。这是她无法摆脱的悲哀和不幸。

张幼仪1949年去了香港,认识了租她房屋的苏记之,一个专门治花柳病的医生。这位医生性情温和,谈吐风雅,不料老婆弃他而去,他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相似的命运让房东与房客惺惺相惜,加上宛如一家人地住在一起,难免日久生情。1953年,苏记之向张幼仪求婚了。

张幼仪先后给自己的二哥张君劢、四哥张公权、儿子阿欢写了信。二哥当年规定妹妹离婚后5年内不许再嫁,现在三十多年是多少个5年,于是回了个电报,只有一个字“好”。可是回到家里又反悔了,跑回去又拍了个电报,变成两个字“不好”。四哥当年为妹妹做媒失败,自己对原配也不满意,处理自己的问题很干脆,离婚娶了个知识女性,对妹妹却另有要求不许她再嫁。现在面对孤苦了大半辈子的妹妹的来信,他未置可否,说“让我考虑考虑”。只有儿子阿欢的信让张幼仪泪流满面,放下一颗心。信写得通情达理,情真意切,“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1953年8月,张幼仪和苏记之在日本东京一家大酒店举行了婚礼,53岁的张幼仪漂泊到此,终于找到了一个停靠的港湾。两位历经沧桑的“好”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和美平静地生活了20年,苏记之因为肠癌先走一步。

张幼仪来到美国,希望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不料遭到儿媳拒绝:“你姓苏,我们姓徐,不能住在一个屋檐下。”面对亲情的疏离,70多岁的老人依然沿袭着她一贯的坚强和隐忍,在儿子附近住下来,开始她有规律的生活:每天7点半起床,做完操吃早餐,一碗麦片粥,一个白煮蛋。平时上上老年课程,德文班、有氧操、编织班之类的。每周还搓一次麻将,允许自己有200美金的输赢。还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在徐志摩的各版本传记里,张幼仪也只有薄薄的几页,在徐志摩活色生香的感情生活里,她是惨淡、单调的一笔,没有人过多地关注。她自己也沉默着,从不向别人披露那些陈年往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她九弟的孙女张邦梅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无意发现,她的姑奶奶竟然是大诗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这才有了1983年到1988年5年间,两代人陆陆续续的谈心,也才有了《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才让我们对张幼仪有了多一些的了解。

第7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诗人为什么到康桥(今日之剑桥)来“寻梦”?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说那“梦”是被“揉碎”的“彩虹似的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揭开这些谜底,是揭示该诗核心意象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揭开该诗思想感情内蕴的钥匙。

徐志摩一九二年去英国康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八年两次到欧洲游历,都故地重游,但一九二八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再别康桥》写于诗人该年归国途中的十一月六日,发表于十二月十日《新月》第一卷十期。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的孕育之所,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三十五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其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诗人的“梦”首先是指对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一九一八年的徐志摩出国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梦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了这一夙愿,他忘却了父亲的叮嘱,醉心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此,于一九二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归国后,他办杂志、教书,发表文章,努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但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

“诗言志”,又“诗缘情”。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又是《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爱的圣地。他对林徽音的爱,与康桥是密切相关的。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音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也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令人痛苦无奈的无爱婚姻。但他与林徽音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在追求林徽音失败,一度变得极度痛苦消沉的情景下,徐志摩结识了“忠厚柔艳的小曼”,两个人久已压抑的情感掀起了滔天巨澜。但对陆小曼倾情相爱的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接连不断的家庭纠纷,陆小曼奢侈成性造成的经济负担,人们的非议与幸灾乐祸,社会的批评,使徐志摩感到“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内心是何等痛苦。当他重登英伦,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在《追悼志摩》一文中指出,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像“彩虹似”的美丽,但都被无情的现实“揉碎”了,只能永远地“沉淀”在康河的浮藻里。但“他不曾低头……他的诗作风也更成熟了……意境变深厚了,笔致变淡远了。”也正因如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风度翩翩、飘逸潇洒形象背后的心灵创痛和无奈凄楚,很难为世人所感知。这是《再别康桥》中所呈现的情感表象与深层意蕴的矛盾和落差的真实状态,这真实的状态也正是由核心意象“梦”的内蕴复杂性、丰富性所引领主导的。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韩石山选编,《难忘徐志摩》,昆仑山出版社,2001。

第8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 徐志摩 情感导向

林徽因和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

优雅才情林徽因。多部影视作品试图演绎林徽因的形象都未能引起轰动,因为其塑造的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林徽因相差甚远难有共鸣。现代演员虽有其漂亮,但难有其才情、深度、厚重、灵性与气场。单薄塑造厚重,终难驾驭。

林徽因的魅力让身份特殊的林洙――梁思成的续弦,抛除忌妒之后来赞叹:“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她是这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①

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者。她才华横溢,优雅灵动,性格率真,建树卓著,堪称女性中的极品。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了徐志摩。一个是知心爱人,一个是蓝颜知己,一个是初恋情人。

爱的炽热徐志摩。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在剑桥留学时,青春朝气的他缘识妙龄林徽因。徐志摩坠入爱河,浑身的每个细胞都燃烧成火炬,一发不可收,焚了家庭焚了责任焚了社会舆论,也几乎焚了他自己。

林徽因美丽、活泼,洒脱的谈吐,空灵的感觉,常常激发出徐志摩思维的火花。最让他难忘的是暮春结伴剑桥漫步。“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的激情澎湃了。然而,八年之后再回康桥,形单影只物是人非,诗人伤感无比,于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又有精妙绝伦的《再别康桥》问世。

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人在她情感的白纸上支起了彩笔,她被感动了。而她的身世和经历又使她不愿伤害别人。翌年回国相识梁思成并相爱。但徐志摩怎么也拉不回自己感情的烈马。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伴随始终。那是徐生命中最幸福的几天。告别时,徽因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百感交集,直到一声低唤:“志摩,你怎么哭了?”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他把满怀的愁绪洒在纸上:“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就是泰戈尔为他们纠结的情感慨出的无奈。

爱的深沉金岳霖。金岳霖,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始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为林徽因终身未娶,只求咫尺能见,永做邻居。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彼此又都钦佩敬爱,心灵沟通非同一般。一段时间徽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哭丧着脸把苦恼对思成诉说“自己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毫无忌讳的坦诚是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似的率真透出泉水般的可爱。梁思成痛苦并思索了一夜,第二天尊重地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金的回答更是真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金岳霖发乎情止乎礼,终身未娶,他爱着林徽因,也爱着林徽因的全家,只做邻居。

林徽因后来在病魔的蹂躏下,卧病在床,不复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每天雷打不动,下午三点半准时出现。天妒奇才,林徽因英年早逝,追悼会上他悲恸欲绝,送上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②的对联。之后对林徽因的真情深埋,再不表述。“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岳霖郑重邀请一些至朋好友赴宴,众人不解。席前他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爱的大气梁思成。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建筑学家,北京古城的保护神。徽因和思成年龄、出身、教养门当户对,文化构成相似相近,性情趣味投缘默契,这构成了他们婚姻的坚实基础。徽因的秀美、灵动、气质、见识,无一不让思成倾心,思成的笃诚宽厚也让徽因感到踏实。他们共同的事业是他们人生结构的第三个支撑点,彼此深情的目光除了相互凝视,更多时候是向同一个方向注视。即便是激情转化为亲情,夫妻在精神上依然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正因为此,梁思成明白他们夫妻的任何一方注定不会被别人替代。所以林徽因向他诉说自己情感的困惑时,他坚定地把选择权给了林徽因,一方面他自信,另一方面他是真爱林徽因。真正的爱就是让爱人按自己的理念选择,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种自信和真爱的搅拌就浇铸成了梁思成胸怀的坦荡和大气。

爱的智慧林徽因。林徽因浪漫但骨子里冷静。她能理智地面对婚姻,如同理性地面对爱情。

初识徐志摩,她朦朦胧胧的情感启动中,多多少少掺和着世俗及理性的不合适。这与她童年的际遇分不开。作为二房的母亲在有了三房之后的被冷落,以及二房所生之女对母亲的遭遇深感无奈之经历,使她的成熟超出了她的年龄。虽然志摩身上的那种诗性品质,也是自己诗性灵魂的一种回响,但不愿伤害别人的理性和善良,使她选择离开现场。关于金岳霖,林徽因的诗人气质,使她渴望极端的感情,但本性善良又理智清醒,使她不可能伤害梁思成,也不可能玩弄感情。

历史教训与经典范式

在离婚频仍、闪婚不断、责任缺失、婚姻动荡、情感没有安全感的当今,来温习和厘清林徽因和爱她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

(一)历史教训

徐志摩放弃责任,教训沉痛。

始爱林徽因的徐志摩,已是一个孩子的爸爸,第二个孩子正怀妻腹。为了方便离婚,他逼着妻子打胎。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他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拆散陆小曼原有的家庭而实现结合。陆小曼美丽多病,爱排场喜交际,为了治胃病,又抽上了鸦片。陆小曼在上海的挥霍,迫使徐志摩在北京拼命挣钱:在三所大学兼课,课余写诗作文,还做房屋中介,仍入不敷出。他奔波于京沪之间,经济和情感一起拮据。最后因来往京沪缺路费,坐邮机失事而命丧。

那么徐志摩极力要抛弃的糟糠又怎样呢?张幼仪离婚后,生下小儿并抚养教育两个儿子,担起了徐志摩丢弃的家庭责任。徐志摩死后,她出资编写了徐志摩诗歌全集,为世人献出了徐志摩的杰作。后来张幼仪在侄孙女张邦梅的帮助下,在美国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小脚与西服》。遗弃使张幼仪成长。而现在看来,也许徐志摩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林徽因,而是错失了真正爱他的张幼仪。一元复始,九九归一。

家庭是什么?对当事人而言,家庭是修身立命之根本,以后的一切建树都仰赖于家庭的安宁、稳定与和睦;对子女而言,他们的孕育、出生及成长,依赖于土质肥沃、水分滋润、阳光充沛的家庭之花盆。可能由于父母任何一方的不谨慎花盆就会落地而轰然摔碎,从此幼苗似的孩子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或夭折或病身,何以健康成为栋梁?

婚姻其实到最后就演绎成了“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④的回忆。那么,割断历史,中止回忆,撒手路半的伴侣,使其情感如荒漠之旅,也是不负责任。性情男女,人与人相恋也都入情入理。但每一个冠以“人”的感情动物,在成熟为“人”以后,要有“人”的理性、“人”的情商、“人”的规范。要在能担当起婚姻责任的时候结婚,在能为人父母时生子,在婚姻努力冲刺的时候切勿把路戛然而止,要有责任意识。对大多数男人而言,如果没有徐志摩的才情,但只要心里有一份责任,同样是一流好男人。

(二)经典范式

金岳霖用哲人的理性,书写了爱的圣典。有时候的放弃,是一种对爱的责任,不论在不在婚姻。金岳霖精神上的终生守候,在生活上看似孤单,但他孤单并不孤独,精神和物质本不在一个层面。没得到的终究是物质,而可以自由翱翔的却是灵魂,他堪称是精神的富翁和圣人。金岳霖始终以极高的理性驾驭自己的感情,透射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行。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绝句评价:“极赞欲何词!”岂只是林徽因,应该给予“极赞欲何词”的还有金岳霖,他的精神悲壮以至崇高,是人们永远仰视的丰碑。

梁思成是真正的绅士,注释了老子的“大爱无形”。34岁的徐志摩失事,梁思成代表林徽因去济南收殓遗骸,之后专门带回一块飞机残骸让她珍藏在家,以表达对逝者永久的怀念;不忌爱着自己妻子的老金常年做自己的邻居,嘱咐儿子叫老金为金爸,让儿子梁从诫照顾老金的晚年直到金离世。他用真诚和博爱来化解尴尬,不忍让妻子受一点委屈;对朋友的笃诚和信任,又使他赢得了永远的尊重。这种大海似的胸怀,青天可鉴。

林徽因成就了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的智者。感情丰富而富有的林徽因,知性、感性又不乏理性。智慧让她厘清了纷繁的感情纠葛,然后全力以赴致力于事业,这正是她生活和事业双丰收的关键所在。爱情的规则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获得爱情的哲学是攒够魅力做到被动。用理性规范感性,这也是她极具魅力又魅力长存的关键所在。

男女思维的差异性,就决定了异性之间思维的互补。女性会因优秀的异性朋友而更加优秀。友谊的外延大于爱情,因此天地更宽。当今时代,男女交往多层面全方位,善待自己又必须关爱对方。交往是一定的,怎样交往是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不需要更多探讨,有现成的范式可鉴。

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需要媒体的导向

在感情处理上,我们欣赏林徽因式的审慎、理性和智慧;我们崇尚金岳霖式的深沉、超凡和脱俗,更需要梁思成式的大爱、风度和气量。

在夫妻模式上,我们呼唤超越生活层面,上升到事业层面、精神层面、灵魂层面的梁思成、林徽因式的情感事业结合型的夫妻;在友谊空间上,我们期待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等高度信任的真诚友谊,由此给力生活、给力事业、给力人生。而这些,都应该是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分内事。

爱情是流动的,而家庭需要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依赖家庭的稳定。生活不能没有情感,但情感之水一定要搁在理性的渠道之内让其规范地自由流淌。让包括媒体在内的我们,用理性框囿情感,用责任引领行动,使情感和责任共同定位社会主义的婚恋道德,为和谐社会铺就基石。

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在内的所有大众传媒,因其覆盖广、传播快,是书刊类载体无法比拟的。媒体渗透角角落落,影响力无与伦比。端正婚恋观念,夯实家庭根基,这就需要媒体――实际是媒体人,有正确的情感观念以及情感导向意识,在关注情感奇闻轶事的同时,给予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打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和谐自由、激情理性的环境声势,形成良好的氛围,影响人的生活以及足迹。

注 释:

①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②林徽因的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

参考文献:

1.张清平:《林徽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宇:《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传记文学》,1999(2)。

第9篇:徐志摩与陆小曼范文

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怪人辜鸿铭先生关于男人有一个“妙喻”:“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茶壶配上几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上几个茶壶的道理?”辜先生分别用茶壶、茶杯来比喻男人、女人,他反对女人与多个男子交往。却公开主张一个男人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女人,他自己就有一个日本籍的姨太太。20年代风华绝代的陆小曼同徐志摩结婚以后,她怕生性风流的徐志摩再同别人谈恋爱,对徐志摩说:“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壶的譬喻来作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是可以公开用的,牙刷是不公开用的”。

这是著名学者罗家伦在《回忆辜鸿铭先生》一文中写的一件趣事。茶壶、牙刷的比喻是否恰当,女人可不可以同时拥有几个男人这样的问题,我们姑且不管它。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对待男人是否可以同时占有几个女人这一点上,作为男人的辜鸿铭和作为女人的陆小曼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辜鸿铭的话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男人的心态。男人潜意识里总是想让自己变成茶壶,茶壶不仅希望自己有茶杯。而且还希望这茶杯又漂亮又聪明。男人自我肯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事业,一种是爱情。事业的成功可以给男人带来丰厚的财富、眩目的职位、高贵的身份,让他们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奋斗者的伟岸;爱情的成功能够让男人体会别人的关注,感受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而男人的爱又多半善变,毕加索一生光是有名有姓的情人就有十七个,就是男人这种劣根性的最好的注脚。当然不是什么样的男人都可以做茶壶,一般来说。有权、有钱、有名的男人因为经常抛头露面,他们比身份平平的男人更具备这种机会。

而女人则多半希望男人变成牙刷。这一方面是因为女人在爱情上常常比男人专注,另一方面也因为与男人相比。女人在生活中总是更多地处于弱势地位,女人离开配偶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男人。生活中,很多女人不愿意自己的男人出人头地。她们并非不知道一个人出人头地可以给家里带来许多好处,而是害怕男人春风得意之后变成一个“不回家的人”。我曾听一位女人说:与其为别人培训丈夫,我宁可让男人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家是女人的堡垒,女人要想巩固这种堡垒,就必须用自己的温柔或者强硬与男“斗争”。然而,男人成为茶壶也罢,成为牙刷也好,很多时候不是由女人的意志决定的。女人料想某个男人会当茶壶的,最后却做了牙刷;女人认为一个男人会做牙刷的,到头来却偏偏当了茶壶。女人要想拥有自己的牙刷只有三个办法:一是让使用牙刷的嘴巴更有吸引力,让牙刷生出迷恋之心;二是在挑选男人之前先考察一番此人是茶壶坯子还是牙刷料子,如果是后者,哪怕其他方面质量稍微差一点也可以考虑,如果是前者,倒赔你一百万也不要。三是万一不幸碰上了茶壶,先看自己能否把茶壶变成牙刷,能,则尽力去做,不能,就立即放弃,天空不会有永远的阴雨,人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