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底气范文

底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底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底气范文

终于盼来了寒假,让我可以离开那些讨厌的人。我揣好助学金,穿着臃肿的棉衣走向车站。街道两旁的橱窗里时尚华美的服装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不!我有钱,我可以买一套,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就再也不能嘲笑我,歧视我了。从专卖店出来,我高昂起头向车站进发,虽然花光了助学金,但我买来了底气,值!

我骗娘,学校今年给贫困生送衣裳没发钱,娘信了。站在穿衣镜前,我欣赏着镜中穿着荷叶形翻领、胸前水晶单扣的漂亮大衣的女孩,真希望寒假快点过去。

我故意在开学第一天迟到,然后穿着时髦的红呢子大衣,挺直脊背,慢慢从讲台前走过。我感受到大家投来的惊愕目光,我得意地微笑。同桌轻拍着我说:“天哪!春兰,过个年你便判若两人,一点不比班花逊色!”我向班花看去,她惊讶的目光转为欣赏:“你的呢子大衣真漂亮。”我底气十足地回复:“当然。”

漂亮的呢子大衣增添了我的底气,它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课,我不再低着头听讲,而是昂起头注视着老师。当我第一次举手时,老师竟然微笑着点我的名字,我清晰响亮的回答引起全班的关注。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对我说:“春兰,回答得很好,请坐。”老师肯定也因为这件红大衣不再歧视我了!我伸手轻轻抚摸大衣,谢谢它给我的底气。

月考之后。“春兰,你怎么进步这么快,一下子就考了第一?”班花问我。我谦虚地回复:“运气好而已。”可我明白,这个月每堂课我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呢子大衣驱除了我的自卑,底气十足的我成绩提高是意料中的事。

第2篇:底气范文

3比0战胜建业,国安再次看到了明年亚冠资格的希望。不过,这希望仅仅源于目前的积分和排名,而且能否直接晋级,恐怕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安自己底气不足,“我们后边的对手都太难对付了。”不少队员都表示,“确实有希望,但是难度太大了。现在只能是尽人事了!”

最后四轮,国安将遭遇目前排名前两位的恒大和舜天。客场对舜天,国安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实力均无优势;对恒大虽主场,但实力明显低对手一筹。而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富力在和国安的胜负关系上占优,从对阵来看,国安也没有什么便宜可占。难怪提起进军亚冠的目标时,有队员很直接地说:“寄希望恒大拿双冠吧。这样,我们努力让自己维持在第四,去争一个附加赛的资格,还是有点希望的。”

队员们在研究了积分榜后,感到压力大增。“身后也全是追兵。我们跟阿尔滨也就是两场球多1分,还别说贵州、天津、申花、长春,这都是虎视眈眈等着你犯错的队。尤其是贵州,人家投入这么大,肯定希望出成绩。”看到如此复杂的形势分析,一位队员狠狠地合上电脑,“总之,就是目前形势对我们最不利。我们就算后边四场都赢了,也要看别人脸色。”由于大部分队员在年初制定合同时,都有一项“联赛前三、进入亚冠”的条款,所以有队员失落地说:“今年任务完成起来很难啊。”

俱乐部总经理在和队内主力队员沟通时,已经明确表达了俱乐部的态度,“不要再去考虑亚冠资格的问题,主场必须全力争胜,客场要拼尽全力,力争进入前三。”而主帅帕切科十分乐观,“进前三应该很有希望,重点就是看后边比赛,谁抓机会的能力更强!”但队员普遍不这么认为,“机会肯定有,但肯定是我们最难。”某队员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国安这几年不知为什么,特招恨。”言外之意,国安这几年似乎成为了公敌,没有任何对手会对国安网开一面。而更重要的是,“眼前这场就够呛。阿尔滨只要拿下我们,就确定保级了。”

实际上,阿尔滨即便战胜国安,在理论上也不是稳稳保级。但阿尔滨最后四个对手,只有主场对阵近来内忧外患的国安是最好的抢分机会,所以他们势必会死拼国安。对于这个对手,帕切科的观点很明确,“我们肯定要研究近来阿尔滨队的情况,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我也一定会派出目前状态最好的队员。”对于当前面临的困境,帕切科也表示很了解,但这场比赛对国安来讲,也是最后四个对手中相对容易的一个,“我们将肯定在立足不败的基础上,努力战胜对手。上一轮的胜利,让我们的队员恢复了不小的信心,希望他们能够延续下这个好状态。”当然,对于一贯崇尚态度的帕切科而言,他仍然信奉一个观点,“也许会有很多不认可我的声音,但是作为主帅,我只会选择我认为态度最好的球员去进行比赛。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确保比赛是在认真的前提下完成!”

第3篇:底气范文

核 心

不用说,批评的存在,就是在寻求这一个标准,换句话说,它向往一种理想的创造,一种秩序的建立,以此,它要将关于文学、以及文学所携有的一切人、事放置进去,以一对一切,会不会让人觉着批评家如一个个板着面孔,拿着标尺、放大镜,吹毛求疵、精于计量的律师、裁缝或法官,他面对变动不居的大量素材,相互交融又相互碰撞的文化生态,详尽地搜集线索,准确地划剪样式,理性地做出裁决;会不会,这个人将一切生鲜活泼都变得索然寡味?这个误解自然源于对标准的认识。批评所要建立的法则,不是切割,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它渴望通过文字要求于人,它真正想建立的是一种关于人的标准,虽然大多时候,它将这一标准透过艺术、手法、伦理、道德、价值、人格等加以谈论。

批评是关于人的。它的对人生的表达,借助了另一个文本,另一位作家,另一种现象或另一起事件,是的,它有方向,必须清晰地评判,它有立论,必须明白地确认。但是,无论证判还是确认,它都有一个绝不含糊的、内在的标准。

这是关于人的。

这个关于人的理想,是它一切言说的价值核心。

然而,这样说还是空泛。

以人为中心。在言语的操作平面,批评的底气还来源于历代批评家共同建立的体系,批评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每一世代都担当着重建道义的责任。

创 新

怎么创新,在哪些方面改进,是今天要考虑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形式,新时期三十年来,文体与形式的创新波及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诗歌领先,很早就呈现出集团性的趋势,小说紧随,三十年来的革新从未间断,还有散文,上世纪90年代之后,吸纳了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身体学、生物学各门类学科的营养,在宏大叙事中亦找到了个人话语建构的巨大空间。遗憾的是批评比起它言说的对象来,仍然面目单一。

事实是,一方面,批评家不断强调批评亦是一种创造,其生命体验、人生经验的投入不亚于写作一部长篇,它的知识贮备可能还胜于一部长篇,但另一方面,它给人的印象却距创造有些远,没有人物,没有事件,没有情节的起承转合,没有命运的推波逐澜,单靠说理支撑文字的魅力,批评已经被置于“先天不足”的情境里,假如这“理”的说法还毫无可爱而言,又如何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多样选择里硬拽着读者认可你的道理呢?道理之呈现,如果只是一味简陋直白、粗服素面、不事梳洗,并还沉湎乐道于此“本色”“朴素”与“率真”,那么,这正确的道理真有不被人待见和接受的危险。所以,形式不是内容,但扔了形式的内容,可能造成内容的无法呈现。所以,探索丰富、多样、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不致是一句概念。

其次是学识,中国古代文论思想、西方文艺理论思潮从两大方面结构或说限定了我们的文学研究专业话语体系,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继承,又有世界优秀文明可以借鉴,以此背景发言,应该说,我们已有浓厚的底气。但是两种体系也在另一方面圈囿着我们,构成我们言说的局限。如果只是单纯地演绎理念,只是在生动鲜活的研究对象中寻找某一种、某一派理论而使之与它对应起来,则无异于削足适履,久而久之,批评成了一种注释,一种理论与创作间毫无生机的文字传递。所以,我们肯定传统文化与西方文论的滋养,二者可以传承和拿来,但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二者都不能替代自己。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欣赏这个“我”字。犹如传统、外来一切理论与我们有着血缘的、知识的联系,但“他”毕竟不是“我”自己。“我”从哪里来?一部分是传统的血脉,还有一部分是自己的骨肉。“我”在哪里?什么是“我”的学识?哪些学识可以标上独有的“我”字?以“我”作为起点?是“我”的创造?学识中的“识”字,知识之外,更有识见。“识见”从哪里来?没有别的捷径,只有借助个人身体力行、投入其中的实践。

还有意识的创新,归根结底,如果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与必须,而仍然以无意识的文字滑行来处理繁复的文学材料,那么,下一步它牺牲掉的就不只是批评的魅力,可能还包括批评本身。我们每个人产生的观点都接受着时间的淘洗,批评更是接受着时间的掂量与检验。如果只是将判断力停留在下意识的阶段,停留于注释,一加一等于二,停留于好、中、坏,优、缺、劣的单一、苍白、贫乏的思维模式,无疑是将批评置于无人喝彩直至无人理睬的绝境,这种“自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批评可能再也无法作用于人的意识而被冷落抛弃。批评可以清高到认定后者只是季节变化而导致的枝叶枯索,那么,前者,动摇的确是批评存在的根基。什么样的意识才能叫做创新?怎么做才叫意识的创新?首先是不懈怠于这个世界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已知,不满足自己已经拥有而应用熟练的知识、方法与手艺,不懒惰于常规的思考、结论和语言,明白于世上没有一种惟一不变的方法和解释静止地等待在丰富多样、变动不居的生活与文字面前,没有这一种臆想中君临一切、不动声色、高高在上的批评,批评是动起来的,它满腔热情,携带活力。好的批评怎能没有火气,因为它从不妥协,爱憎分明;但好的批评深层又怎能不温润如水,因为它的不安的内里是纯正的惜护和深沉的爱情。

太多的工作需要梳理,意识中。比如大众化的问题,批评的精英传统与经典言说隐藏着对大众性批评的拒斥,这一意识定势,同时造成了批评受众的萎缩与更多阵地的丧失。批评的大众化,表面上看好似只是语言的改进,事实上却是一种深层意识问题的外化反映。

修 身

批评是不是一种修身?对前人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对外来文化的拿来与借鉴,对今天文化的品评与判断,对理想文化的创建与确立,当然包括批评家借助文字对自我心灵的探索与讨论,中国传统文论向来关注人品、文品的“统一”,“性灵说”、“童心说”的产生,虽指向创作,也暗含了产生这思想的思想者本人。生命与作品相通,文学,是人格的投影。歌德曾说,“……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作出什么样的作品”。从喷泉里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是血。人格的高下,决定了文学的品位,这已为无数作家的创作实绩所证明。批评,是针对着文学的品位讲话的,它的形式,气质,风范,它是公正还是褊狭,是厚道还是刻薄,是从容还是卑琐,都直接了当,一目了然。文字,是看不见的人格的结晶体,是意识、道德、思想、伦理偌大海洋上的一角冰山。德与言、人与文的这种对位关系,在批评中,较其它文体都更直接、真实和具体。

批评,是一件坦诚的工作,它要求工作者必须诚实,不自欺,不欺人。

批评,还是一件无私的工作,它要求工作者淡泊名利,它要求以此为业的人具备才情同时更要具备牺牲精神。

批评,也是一种幕后的工作,它要求做此工作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

批评,还是一种“成人”,是以真理与善美为目的的文字达到的精神与思想的“成人”。

批评,更是一项“灵魂工程”,它在介入他人灵魂工程搭建和修补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工程建设也在份内。

第4篇:底气范文

“体验经济”有底气

休闲农业借力市场和政府两个“轮子”,以开发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体验参与融为一体,联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可期。

从自发走向自觉,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凝聚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心血。20世纪末,随着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一批休闲农业规模化基地的兴起,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发展形态日益受到重视。

为增强休闲农业发展后劲,重庆将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相结合,做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融入其中,注重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3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6个,这些园区已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产业壮大有根基

农业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资金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重庆坚持以农业为基、以特色为魂,始终把做大特色效益农业作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

武隆是闻名全国的旅游大县。依托良好气候和生态条件,武隆县以果蔬为代表的特色效益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走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在双河乡,摄像头装进了高山蔬菜产业的田间地头,城里人看着蔬菜长,同时开发出农事体验、蔬果采摘、生态餐厅等乡村旅游项目,既突出了休闲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潼南县建成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30个“百村百园”专业村、标准园、5万亩特色产业示范片、100个种养结合示范园。依托3万亩油菜基地,连续举办“菜花节”;依托30余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创办“菜博会”和太安―桂林万亩蔬菜基地休闲观光旅游。2015年全县“菜花节”接待游客约252万人次,综合收入9亿元。

休闲农业“根”在农业,产业不发展,休闲农业就失去了“主心骨”。重庆把抓好农业产业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建设,打造产业带,以产业为支撑带动休闲农业梯次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借力资本,休闲农业发展尤其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休闲农业发展资金从哪里来?重庆市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完善人转城、地转活、钱转乡的政策制度,健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机制,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休闲农业。据粗略统计,重庆市休闲农业的投资构成中,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占八成以上。

对于休闲农业中的财政补贴资金怎么用、如何让各方都能受益的问题,渝北区通过农业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有益的路径。针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慢的实际,渝北区2014年开始在全市率先进行“拨改投”试点,改变财政补贴休闲农业的方式,变“补贴全额给业主”为“补助资金股份化、农民与业主(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共同持股”,业主占51%,农民占49%并量化到户,每年按财政投入农民持有部分10%以上给农民分红。“拨改投”增强了休闲农业的内在活力,农民从“打工”变成了“干事业”,增加了财产性收入。由于效果显著,今年渝北区财政又拿出5000万元将试点扩大到22家。

乐民富民有路子

休闲农业实现了农业资源与城市需求的有效对接,把农民从分散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参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分享产业收益,既愉悦了市民,又富裕了农民。

走M垫江县的“五彩桂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现代农业科技气息。垫江县委书记罗德说,该县以“花漾乐天、美丽乡村”为主题打造的乐天花谷,四季都有花开,今年“五一”单日游客突破10万人、门票收入300多万元。乐天花谷作为休闲农业的成功范例,被复制到了很多地方。罗德说,垫江虽没有名山名水,但具有离主城较近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突出精品意识,在以牡丹、玫瑰、李花、油菜花等为代表的“花经济”上做文章,瞄准普通市民休闲消费需求,可以为农民持续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重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休闲旅游为纽带,实现了农村与城市的对接,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据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左右,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带动1000户农民增收。

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特别是浓郁的乡土文化是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引导农民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建设和改造,休闲农业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问题,探索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第5篇:底气范文

这几个因素中有一定的相关性。电商的勃兴一方面要归功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原先路径受阻的经济部门可以更顺利地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归功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打下的制造业基础,其逻辑是靠电商无所不在的触角发现市场需求,然后以低成本制造来加以满足。电商带来的市场扩容,一方面令外需持续不振而处于去产能过剩压力中的制造业部门迎来喘息之机,另一方面给新近创业的各种小微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进而对这两部分的就业有正面影响。

这种就业框架的演绎有其不确定性。传统低端制造业不可能长期满足于低利润增长,当去库存到达一定阶段时,一定程度上靠压低制造业利润空间来维系运营的电商的增长速度会出现下滑,电商及其相关就业的增长速度也会出现下滑。

低端内需的盘活有其极限,当人们对低端消费的需求趋于饱和时,电商所发挥的盘活存量的作用也会打折扣。这反过来会对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产生挤压效应。而伴随电商扩容市场能力的递减,此前大规模出现的小微企业也会出现一轮洗牌和重组,对相关就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按照人们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提升传统制造业的逻辑,消费的升级会倒逼制造业升级。不过,至少目前来看大部分具有“互联网思维”企业的发力,还停留在如何在既有制造业水平上通过提升销售端效率来更好地满足低端需求。高附加值IT产品和服务及高端制造业利润空间的上端大多依然由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公司拥有。

包括产业互联网在内的各种软性基础设施的出现会大大提升制造业的效率和创新空间,但前提是要有一支能够利用这些基础设施的研发大军和激励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环境。而中国此前在相当长时段内的产业升级换代靠外部市场引领,如今如何精准捕捉和测度本土市场需求以作为产业更新标准,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打造创新型经济也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既要无为而治,放手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新兴战略产业”,又要有所作为,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更重要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加大投入。这与现有的绩效体系之间显然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匹配,在从上到下都适应了与GDP挂钩的政绩评估后,如何以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和效率来衡量官员业绩是个难题。

除了上述挑战之外,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的城乡二元体制也从两方面挤压产业升级空间。一方面,由于无论是城市农民工子弟,还是乡村留守儿童都长期面临教育投入不足,新生代农民工可能因此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后的新用工需求,从而导致某种程度的摩擦性失业。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势必会令传统农民工的就业发生逆转。无法扎根城市,农村土地流转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又令逆库兹涅兹曲线型就业难以实现,由此产生的维稳压力令各级政府对关停并转产能过剩企业心存犹疑。这也部分解释了中国经济的低效率,大量低成本资金沉淀在诸多僵尸企业无法盘活,新增资金供给因资产价格泡沫虚高而成本居高难下,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被延宕。

城乡二元体制还导致中国城镇化实质动力不足,只不过此前因土地财政型投资畅旺而被遮蔽。虽然中国城镇化率尚处于中位水平,但眼下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导致的城镇化乏力,令相当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能需要到国际市场上消化,这也是高铁外交频现和“一带一路”战略推出背后的大逻辑。

第6篇:底气范文

放心普通消费者测不出来

在媒体上,关于假宽带的案例不绝于耳。大多内容就是宽带用户感觉自己使用的宽带速度很慢,而最终检测结果显示,他们使用的宽带真的短斤少两。

类似这样的曝光,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做过、《中国经营报》做过,不少大媒体都做过,案例不仅仅覆盖北上广,而且许多二三线城市都有爆料假宽带问题,可大量的舆论宣传之下,假宽带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某宽带运营企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笔者,尽管来自媒体和用户的质疑之声很大,但被反复曝光一年多来,对他们公司的生意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而且他们也有一套不错的办法来进行危机公关。

这名员工口中的方法就是在小区中推销宽带时,会十分诚恳地告诉消费者,他们的宽带经得起任何检验,那些假宽带问题在其公司并不存在,并会主动在消费者面前,运用各种网上下载的主流检测软件如奇虎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上的测速软件现场检验,并保证消费者随时可以在安装后在家自行测试,如果低于标准,可以赔钱。

当然,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该员工甚至偶尔还会给消费者一些额外优惠,如告诉他们,表面上3兆的带宽,有时速度能够超过很远,而测试结果往往还真就是如此。

但该员工告诉笔者,其实到消费者家中的真实带宽远远低于公司签约的带宽,但测速结果却会显示正常,原因很简单,这些测速软件大多有BUG,宽带运营商可以人为干扰。

其实早前媒体曾报道过BUG所在,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曾对媒体表示,宽带测速软件存在着一个设计上的缺陷。这种P2SP测速方法,它会去选择一些同样安装了这款软件的其他的连接节点来进行测速,只要其中有一个节点,它是在这个用户同一个小区宽带的子网里面,它的这个链路质量就非常好,网速就非常快,所以它测得的网速就可能超过了运营商所提供的那样一个带宽的水平。如360安全卫士自带的测速工具、一些在线测速器等免费网速测试软件几乎都不可靠,测试结果可以轻易地被多种方法干扰。原本不到10兆的宽带,一经测试甚至会变成高达几百兆的宽带。

干扰它的办法显然已经被宽带运营商所掌握,并成为促销的利器。而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根本弄不清这些技术问题,因此对于短斤少两的宽带反而因为测试结果不再担忧。

安心,就算知道也没有选择

根据工信部不久前披露的信息,全国宽带用户上网的实际速率和接入速率相比大体在50%-80%之间波动。但实际上,不少用户自测的结果显示,实际速率往往只有接入速率的二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这已经很难用“测速数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来解释了。

另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去年年初公布的一项“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所使用的宽带的实际下载速率低于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用户所用宽带的实际平均上网速度,超过一半以上都达不到标定网速。数据显示,多数用户办理的固网宽带带宽为2M或4M。4M宽带,理论上应有512KB/s的网速;2M宽带,理论网速是256KB/s,而实际上,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仅为142.2KB/s,4M带宽下平均网速仅仅为232.7KB/s,与名义速度相差很大。

但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被宽带运营商的谎言所蒙蔽,即使有部分消费者觉察到此事,也无济于事,消费者王女士就是较早觉悟的宽带用户之一。

家住上海的王女士在使用宽带一段时间后便觉察出速度问题,而在使用网上下载的测试软件发现一切“正常”后,颇具钻研精神的她通过查询资料和咨询专家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然而手握证据去和宽带运营商对质的结果却是赔钱了事,可宽带却依然无法增速,并且没得选择。

理由很简单,宽带运营商表示,他们是二级运营商,从电信那里购买来的带宽就只有这么大,非上网高峰期能够保证使用足量的带宽,可在高峰期,委实无法保证。

而换运营商却成为了困难。王女士告诉笔者,由于小区和宽带运营商签订了合同,结果形成了对小区宽带运营的事实垄断,想换运营商,难度太高,因为在建设小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将对方的线路预埋进户。小区物业称,即使业主委员会集体要求换运营商,大笔的铺设架线工程和费用,也足以让他们却步。何况,换了运营商也可能继续短斤少两。

某宽带运营商的那位员工也指出,作为企业,其生财之道就是靠“绑定”,先期介入小区建设,确保该小区成为其势力范围,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其他运营商的染指,即使服务质量再不好,作为上帝的小区居民也无法更换运营商。不仅仅是小区,就连城乡的散居用户,也往往被预设线路之类的问题所彻底绑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消费者知道宽带水分太足,也毫无办法。

死心,宽带就是没法子更宽

该员工称,其实作为宽带运营商本身,也是无法实现带宽真正足量供应的。因为他们只是二级运营商,从电信购买的宽带有限,而为了和其他对手竞争,往往需要压低价格到低于成本,这时候,只能靠将一个足量带宽分别卖给多个人来实现保本和盈利。这就好比一个小区有100M的带宽,每户10M,本来只能分配给10户,但运营商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可能分给了15户甚至更多用户使用,再加上上网高峰时期,用户使用路由器实现“一拖N”,带宽就明显不足了。

假宽带就是在这样看似无奈的情景下诞生的。

去年的《每周质量报告》上就披露过这一事实,即以北京的1万用户数为例,如果按照平均包月购买的都是6兆宽带来计算,许多二级运营商年业务收入为1000万元。如果履行承诺让用户使用上独享6兆宽带的话,该公司将入不敷出。因为要保证1万户独享带宽的用户享受到6兆带宽的接入,那它们仅上交给一级运营商的成本就达到了2700多万元。

生存的压力迫使大量二级运营商选择短斤少两来过日子,同时,一些城市的一级运营商自身提供假宽带的现实,也让二级运营商有了东施效颦的合理依据,加上和同行乃至一级运营商的价格战,让他们必须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之中。

第7篇:底气范文

“俞敏洪说过:‘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我深深感到,2007年9月,从吴正华做我们学校的校长开始,她就一直在升腾老师们内心的渴望,点燃我们的梦想,让我们不断校正自己人生的坐标,从教书育人的成功之处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陆叶红老师感慨地说。

一、课堂上静悄悄的革命

做过多年业务校长又有多年教研员经历的吴正华深深知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从入主钱圩中学的那天起,她便将学校管理的目标指向了课堂。

吴正华校长首先和学校领导班子深入课堂,然后和大家一起学习布卢姆、杜威的教育理论。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老师们从杜威的“在做中学”和“教学与思维”的思想中受到很大启发。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2007年下半年,钱圩中学老师们的大脑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半年之中,东庐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全国几所课堂教学改革名校里踩下了他们参观学习的脚印。回到学校,“我们的课堂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老师们每天交流的话题,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问题,学校里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吴正华和学校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倾听大家的交谈,并且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几番争辩与论证,大家渐渐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外地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们必须以本校实际情况为根本前提,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

通过集思广益,吴校长率先在数学组提出了“导学单”实践的构想,创新性提出了双效五环六步教学法:一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三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导学单”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新课程课堂教学容量大,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现代数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小试验、小游戏、体育、工农业、环保、旅游、统计等。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导学单的实施,大大地节省了上课的时间,使各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等活动,也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新课程实施和推进,强烈冲击着现有师资教学体系,要求尽快探究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导学单的实施,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了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双效五环六步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2008年9月,在全校全面推开导学单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明暗双线交替呈现,双主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学生通过学习目标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阅读、预习能力,慢慢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走近教师,变从教师出发的题海训练为学生自主的先思考后练习。测试时教师从“导学单”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导学单这一优质资料经常地进行复习。把知识回顾、操作实验等提前到课前预习,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各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显为显性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可以不补课,不订资料,课后基本没有其他作业。

李晶晶老师说,“导学单的实施,改进了我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是至关重要的,导学单的实施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一节复习课上,如果没有导学单的情况下,或许可能会简单地让学生叙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但是在编写导学单的情况下,通过导学单的课前预习部分,通过一些简单但典型的例题,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了平行线的这些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性质定理,为课堂学习做了更好的铺垫。导学单的实施,同样也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了如何自主地学习,而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预习,这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有些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让他们单单去看着书本预习新课知识,他们似乎无从下手。但通过导学单的实施,他们慢慢地也会在导学单上完成课前预习的比较简单的知识,对于课堂学习部分,因为对于定义和习题有了一定的分解和铺设,降低了难度,从反馈中可以看出他们思考的痕迹。”

课堂教学改革让钱圩中学焕发了勃勃生机。近年来,钱圩中学已有35人次在市、区公开课中亮相。陶姗姗获金山区首届“新苗杯”一等奖,徐伟获二等奖,张宏健获三等奖,盛虹老师获得“全国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二等奖”。《初级中学实施多元化教育,促进个性化发展行动研究》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两项课题分别获得金山区第三届科研成果二、三等奖。《通过农村初中数学导学单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薄弱班级柔性化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等被列为区级课题。学校的研究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被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二、让老师拥有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

“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核心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成人、成事,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学校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但不能加重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又要让学生轻松快乐幸福成长。

那么,何谓“减负”?又怎样“减负”?

吴正华校长认为,“减负”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遵循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就具体内容来说,“减负”就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背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治理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成果的不当做法。

在钱圩中学,“减负增效”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学校通过外出考察、读书沙龙、学校讲坛等多种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老师在读书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在收获中提高。吴正华校长说,我们的期望就是,每一位老师都拥有独具个性的为学生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2012年10月,在金山区教育局副局长盛明秀带领下,金山区30余位中学教导主任赴山东学习考察,张华根是此次参观考察团成员之一。一路参观,一路追问,一路倾听,一路思考,考察之途成为发现之旅,每天的参观笔记中透露着收获的喜悦:

在泰安市省庄二中学习考察时,大家先后浏览了“精彩主持”“公民教育”两大系列宣传板面,省庄二中李明尚校长就近几年学校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情况做了简略的汇报。然后,大家分头走进教室,对“精彩主持”课堂进行了现场观摩。我有幸观摩了初一陈洪星老师的一节数学课“3.6实数”,两位学生“主持人”作为主角为学生们上课,教师只是配角,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听着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讲解,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主讲,智慧生成”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魅力。感受到了这所农村乡镇初中改革的胆量和魄力。“学生主讲,智慧生成”课堂是真正自主学习的课堂,是由学生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究、合作达成学习目标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必将是精彩的课堂;自信的人生方能成为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人生!省庄二中紧紧抓住“学生主讲,智慧生成”课题的研究和相应的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班教导会指导中心的建设,使教师人人参与,全员投入,锻炼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的教科研水平,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考察回来,张华根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我们的教法,让课堂更具个性,彰显特色。让我们立足岗位,关注学生、潜心研究、张扬个性,为学生的成长不遗余力地去学习、思考、工作,让我们的劳动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永久动力。

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沙龙让老师们开阔了眼界,迸发出教育教学的智慧。

且让我们看一看沈丹萍老师的一则教育随笔:

最好的家庭和学校是幸福的地方。生活在这些幸福地方的成人会认识到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幸福,他们也会认识到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在理解什么是“在幸福中成长”时,幸福的孩子们将会快乐地抓住他们的教育机会,将会增进他人的幸福。

在幸福的教室里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要把学生在教室里的快乐视为真正教育的目标,孩子们要过得快乐。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了解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那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教室里的气氛应该反映大家对幸福的普遍要求。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教室。

幸福的教室是让我们努力营造教室环境建设,营造健康、生动、向上的教室环境,使教室的每一处都是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当学生走进自己的教室时,他会感受到温馨氛围,一个快乐的集体呈现在他的面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里,同学间融洽相处,友好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如此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孩子们自然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营造幸福教室,成为钱圩中学老师们的一种追求:在幸福的教室里,我们要形成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老师要多和孩子们在一起,要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为他们排忧解难。如,在每一次的考试后,要为成绩优秀以及取得进步的同学送上奖品;在每一次活动中,要为孩子们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每一次生日会上,要为他们送上一个真诚的祝福,以表达一老师对他们深深的爱。和学生在一起,老师会感到快乐。同时班中的每一位同学也时时刻刻都关心着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无论谁有困难,大家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帮助他;无论伤心落泪,都会有人立即递上纸巾;无论谁不小心摔倒,都会有人细心地把他搀扶起来……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素质,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在幸福的教室中形成亲人般或友人般的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

沈丹萍老师说:“教师的幸福也是十分重要的,幸福的教师很可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幸福教师的一个特征是在名师与学生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于持续对话的平衡。学生常常乐意为那些表示出对他们关怀的教师干一些事情,关怀设计对想明示的需要的回应。显然,如果孩子们在学校、教室里获得幸福,老师也应该是幸福的。”

干春妹老师说:“幸福教育之路漫长,但首先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过程的幸福,也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按他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构建一个能让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自由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系统。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大量的发展时空,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学生有较大的思维时空,用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以及深化引申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变苦学为乐学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爱的教育。”

干洪利2011年喜获“金山区理想教师”称号,多年来,他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他的体会是:就学生而言,如果他在学习活动中没有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只能靠个人的意志力来维持,不言而喻,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为此,我们应该适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来自于教师积极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创新性评价、交互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策略,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根据本人的特长创造性的获得,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只有在内在精神的满足下,一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而这种“内在精神的满足”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三、学校讲坛让老师魅力四射

从200年起,学校每学期都开设“钱中讲坛”。

“钱中讲坛”开设的目的是以身边的榜样熏陶人,以先进的理念引领人,以典型的事例教育人,造就一支“怀大气,拥底气,扬正气”的师资队伍。通过“钱中讲坛”,带领教职工崇尚学习、注重师德,通过发扬典范与先进,给全体教职工以极大的激励,形成了一个追求高尚师德的教师群体。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正己。因此,学校首开“师德讲坛”,由学校荣获“市、区、镇、校园丁奖”称号的优秀教师主讲。金山卫镇“园丁奖”获得者、语文教研组长陈仕龙老师结合自己工作以来的实践,向全体教职工作了题为“研究学生,发展学生”的第一讲座引起了全体教职工的强烈反响,接下来,郭光辉老师“从务实的合作是共同前进的保障和给学生多点包涵”、干洪利老师“运用柔性策略,以师爱温暖学生”等主题讲座都使大家深受启发。

师德讲坛展现出了优秀教师的个人风采,充分反映了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师德讲坛,教职工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师德的聆听,更是对教育工作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师德讲坛激励了全体教职工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学习他们儒雅的修养和风范;学习他们讲究大局、为他人利益考虑;学习他们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一起分享着他们工作的快乐。

之后的“文化讲坛”“风尚讲坛”“育人讲坛”“精神讲坛”“爱生讲坛”“礼仪讲坛”等,一个个亮丽的身影纷纷登场,老师们在讲坛上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感悟,分享着育人的智慧。“钱中讲坛”的开设赢得了全体教职工的热烈欢迎,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不仅提升了广大教职工自身的内涵修养,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金山区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吴正华校长表示,“钱中讲坛”将继续重视教师师德的塑造与培养,继续发挥每位教师的潜力,“钱中讲坛”活动的接力棒将在每一位教师的手中传递!

第8篇:底气范文

只去想不去做,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我们总是习惯于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到底哪里又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想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又开始变得玻璃心,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想的有点不一样。实际上这一切的真实面目早就有了征兆,只是平时的你粗心大意的一点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与其在网络上做一个键盘侠道,还不如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好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往往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会拥有自信和成就感,自信和成就感是可以累积的,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有底气的人。

以前我不相信的东西有很多,可是现在我渐渐的学会去信任别人,因为这个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它,这个世界上除了客观的东西就是主观的东西,那些主观的想法其实往往比客观的事情更加致命。如果你的态度和想法完全的是歪斜和极端的话。

我们不去期盼别人能在某方面做得更好,我们只希望自己可以无愧于心。也许忙碌的生活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慰藉,但是却可以让我们保持自己完美的生活状态。没有各种突发因素的出现,生活就是比较平稳的。

第9篇:底气范文

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中,在家上班的女性SOHO(简称“粉领”),上海的比例最高。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都市,其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市场为SOHO提供了一方乐土,不啻是SOHO的最佳着陆点。但同样,在上海由SOHO重归朝九晚五的队伍也日渐壮大。在上海,究竟有多少底气可以SOHO?

上海SOHO族常识

谁选择SOHO?

他们是艺术家、自由撰稿人、网站开发和设计人员、广告设计制作人员、商务策划人、律师、家庭教员、在线dj、软件工程师、建筑师、财会人员等等。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soho一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成为了soho一族(但通常SOHO得不长久)。

怎样揽活?

soho者靠卖点子、卖技能为生。大多数的soho族是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工作经验、人际关系,或者以前已经做过这方面兼职,对soho生活很感兴趣并有了底气后才开始转向在家办公。靠着这些基础,他们可以比较轻松地揽到活。

还有一些soho族拥有个人网站,他们可以利用它来表现自己,待伯乐来“相马”。自由撰稿人大多选择了这种渠道来与媒体建立联系,靠卖文字来赚钱。

也有一批人脉资源不多的soho族凭借一些soho工作服务网站来找寻机会,这种网站一方面soho者的信息如简历、作品等情况供企业选择,另一方面也将企业发包的项目公布在网上,soho者可以参与网上竞标,通过参加相应的考核程序,确定信誉度和技术水平,来争取项目,获取相应的报酬,而待项目结束后雇佣关系自然终结。

SOHO收入

如果顺利揽到活,soho者的收入还是令人羡慕的,譬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一些较专业的soho族,一个月里完成一个单子的收入就等于普通工薪族几个月的收入。

SOHO配置

目前大多数SOHO装备的pc机有较高的配置,满足soho族通信、写作、排版、文档扫描、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等多种需求,而价格大多在万元以内。甚至服务器也出现了家庭化的趋势,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报价只有5000元的品牌服务器,能够让一个拥有15台终端的局域网顺畅地运行。

以前,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各种独立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不仅占用了大量办公空间,而且价格昂贵,还可能因连接等问题引起诸多不便,现在soho族可选择集打印、传真、复印、扫描、pc-fax、电话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一体机”,它既可与计算机相连替代打印机与扫描仪,也可以脱机工作,实现普通传真机及留言电话的功能,简化了操作并降低了成本。

结论

在上海,做一个比较成功的SOHO,需要强大的工作经验、人脉资源等方面支持,有一定的本钱,或者有幕后的财力支援,可以防不测风云。“空手套白狼”的活儿不是无条件的、人人都能做的。

底气十足者――

商机无穷的上海,是SOHO的天堂

文/凌惠芬

大概六年前吧,一个专门为报刊写广告语的朋友,时常把一些征语信息塞给我,我不想写,他那里就急。后来写了,果真获了三个奖。奖品都是家电,卖给我姑妈了,比如松下洗衣机2800元,姑妈硬是给我3000元。

后来一个朋友因要离开上海,家教工作突然不能做了,于是就请我接管。这个朋友与我不是特别好的朋友,她对我不太了解,我对我自己也不太了解,我能教好么?后来的情况是我在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语文和历史课方面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肯定。我的业余时间满了,口袋里的钞票满了,我的嗓子也哑了。有一个学生家长就是那种万能胶似的人,他对我说他以前有个公司不做了,有一些办公家具就放在一个朋友的阁楼里,朋友的房子要卖了,他决定把那些办公家具送给我。

我说我不要,他非让我要。我去看了那些家具,太大,比如老板台,我吓坏了。我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他的手机关机。我只好在人家卖房子之前拉走了那些“累赘”。

我每天进进出出,看到家中的一间房里全是家具就头疼,后来我试着在网上发了个贴子,还真有人来看了,嘿嘿,真有意思。那些“累赘”换了2000元。

我想把钱给那个家长一部分,却被告知他到国外去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他。

好了,我尝到了甜头。于是我在网上收购小公司的办公家具,再卖出去,这样我就多了一份收入。

又有一个学生家长来感谢我,我帮助他的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他是从事物业方面工作的。他说他们那里有便宜房子出租,我可以尝试转租。只要按时交房租给物业,房子里不要出现什么违反规定的事情就行了。我说我不做,怪麻烦的。但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做了,到今天两年了,又多了一份收入。

因为我业余写作,有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编辑,她鼓励我尝试写一个专版,这样稿费会多一些。我将信将疑,因为不知她是否真是编辑,还有我有能力写一个专版么?可是我这个人还是能抓住机会的,以往的事也给我上了教育课,反正赔不大,兴许能赚上一笔呢!于是写好发到她的邮箱。没几天就收到样报和稿酬,果真那上面有我的一个专版。

我一直觉得,上海是SOHO族的天堂,SOHO是稳定的,不受限,随时可以发现商机,自己就是老板。真是,中国有哪个城市能让一个人的能力那么自由地发挥呢?我在被动中赚到了钱,书写着我的精彩生活。

上海美眉的网店,微笑着离开既定的生活轨道

文/承杰

又工作到午夜。又收到留言,说真是羡慕我之类的话。

我问,为什么?

对方答:因为你可以午夜上网,边工作边游戏,明天可以12点起床吃可口“早餐”,然后开了电视,一边看韩剧一边工作……

我再问:还有呢?

对方答:你每天自由自在,可以随时出去逛街,享受有阳光的午后,也可以不出门,在网上看到钱一笔笔进来,你在家数……

我接着问,还有吗?

对方答:羡慕你,因为看起来你很快乐,而我,工作着的我,不快乐……

在这里,我真的很想对大家讲讲我每天面对的生活,以及我在做一些什么事情。不用很文艺的词汇,尽量叙述完整。因为我了解在上海SOHO生活的实质,有幸福的被照顾的笑,也有压力下被逼迫的眼泪……

我于1999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文科大本,2003年毕业了,我就没有上班。后来在家人、同学竞争和社会口碑的压力下,我不得不踏上求职路程。那时候我的小店已经开张了,只是不是专业店铺,卖一些闲置。

我进入过很好的500强公司,进过市场部和公关部。男同事们暗地里帮助我,女人们拼命抵制我这个新人,我觉得很难过。我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找工作:为了钱?我能够用店里赚的钱养活自己;为了职业发展?女人,太难了。

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99.9%的人一辈子为了一些精英人士打拼他们树立的品牌和世界,并且为他们的高质量生活努力,而0.1%的精英是努力让99.9%的人为他们创造价值,并且享受生活的!”我很触动。

2003年8月,我正式离开了最后一家还在实习中的公司,离开了那些优秀的、美丽的、背后曾经给过我无数刀的女同事,微笑着离开了父母给我计划好的生活轨道。

SOHO生活开始了……

其实我选择SOHO,不是因为看准了电子商务这个市场,不是很懂得商业手段而选择这种赚钱方式,我分明是做了一次彻底失败的逃兵,仅此而已。

网络店主都是很辛苦的。首先是遇到进货的问题,批发市场的东西一方面质量不是特别好,一方面价格不占优势。为了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我曾经把自己打扮得非常难看,跑到奉贤、南汇这种郊区,提心吊胆拿了钱去看货。因为没有一个人做过这类事情,所以心里非常害怕。我怕一个女孩子在郊区地方遭遇不测,被人抢劫,害怕遭到冷遇,找不到货源,也害怕迷路,因为我看不懂地图。

记得有一次,我去奉贤的达芙妮鞋厂,回家的时候下起了大雨,狂风暴雨,我躲在高速公路旁的一个民宅屋檐下,看着那么多拿回家的样货被打湿,着急得没有办法。民宅里有人,我听到里面有年轻男人说话的声音,心里更加恐惧,只能冒着雨走出屋檐下,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脸上,硬生生地疼。不要说出租车,连公车都是半个小时一班次,我就看着那些鞋子,眼泪哗哗往下流……

没有人帮助我,也不想联系家里人怕他们担心。

后来我冒险拦了一辆黑车,抱着我湿漉漉的鞋子回家。还好没生病。但是把眼睛哭肿了。丑得要命!

现在进货不必那么辛苦,通常看了公司的样货,就能照样送过来。但是那段开始的日子真的无法忘记,也是不能被忘记的。

其实做网络店主没有自己的时间。一般,我每天都必须做以下几件事情,才能够基本保证店铺的基本运作,它们是:

1、看样进货,需要凭自己的经验和眼光,只有越来越有经验和挑剔的挑货能力才能找到自己喜欢客户满意的东西。

2、运输,自己有车子还比较好,如果没有车,靠打车,或者运输公司把它们运回家。

3、入库统计,商品多了以后,必须把自己的东西进行一定的科学编排和分类,有点类似于定做自己的条形码,这是很重要的入库工作,保证今后在发货时不会出错,包括对商品名字、颜色、型号、尺寸等记录,然后分类放好。

4、拍照,从一开始20分钟拍一张,到现在20秒一张的速度,不是一般的超人。

5、作图,PS这东西,读文学的女生怎么会弄?我是逼自己自学的。从网上下载专业课程,一点点学,白天交易,晚上自学。当然出钱让人做是一个办法,但店铺是我的心血,除了交易,我更加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6、登录商品及和客户沟通,登录商品我已经练习到高深境界,速度是超级惊人。客户总是抱怨东西上得慢,其实我一个手打字,一个手接电话,一边在作图,一边在拍照,或者一边回答客户的问题,一边在吃饭。我突然感觉这怎么和开TAXI的司机叔叔有点像?真的,我忙的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得忍着!

7、收款打包发货等物流工作,也都是我一个人,算账页是我一个人,虽然一笔糊涂账!发货,普邮包裹由我的爸爸每天上班带出门去帮我发掉,快递叔叔每天5点来家里拿货,于是每天4点就是我忙着打包和打字一起来的场面。有时候打包时间,两只手在叠衣服,一双眼睛看着屏幕,因为客户正在叫“JJ,人呢?不见啦?”

8、售后服务,当然也是我一个人,了解客户的喜好、偏爱的色系、大概的尺寸、大概做什么职业,我都靠脑子记,当然也有客户资料表的,但我怕一个个查客户等得不耐烦,基本上买过3次左右的客户我都能背。还要时刻记住她们的用户名、QQ和MSN名字,还有的客户要求我喊她们的小名,或者“这件衣服我能穿吗?”我于是拼命回忆或者马上查找她的三围资料等信息。

每天我要回很多很多的信。除了交易信息,我还会和她们说一些生活中的点滴,屏幕不是冰冷的,她们告诉我很多其他地方不同而又有意思的事情,我告诉她们我最近所听所见的趣闻。包括我的快乐和委屈。

辛苦归辛苦,自己的生活还是被好好地安排着。

最喜欢看书,喜欢跑到书店,拿很多书翻。在当当网,我也是VIP白金会员,买很多的书。8月,就可以搬新房子了。有一个私人书房,很大的书房,好漂亮。我要在上面放很多的书,让自己无比地高兴。至于这个店铺,我想会一直开着吧,毕竟是3年多的心血。我也不能放手了。

谁说上海女孩只有娇气?上海女孩最喜欢的,其实是自由。

底气不足者――

SOHO的尴尬

文/黄竹盈

自由撰稿人陈先生住江苏路街道,每逢登记或填表,在“职业”这一栏他真不好填,因为他的职业总在不停地变化,他每次都写上“自由职业者”。因此,也遭来一些异样的眼光和不一样的接待方式。

陈先生搞写作,就经常会作一些采访,此时最麻烦,不但要把自己的身份解释清楚,有时还得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和身份证一并附上让对方进一步验证。他的稿件经常被剽窃抄袭,可除了依靠律师去追查,没什么办法。有时,收到的稿费单子因汇款单位疏忽写错个把字,可就麻烦了。如果有工作单位盖个公章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他却无单位公章可盖,只好上街道办事处央求人家开证明书。按理说身份证可以说清他的身份,但是,那个时候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却远远不如单位公章起作用。

陈先生感谢这个时代给予个人选择与放弃的自由,但也觉得体制为自由职业者提供的保障和方便却是滞后的。他希望能有一个专门负责保存自由职业者档案的机构,管理所有的SOHO,让他们免除一些尴尬和麻烦。

中立者――

上海给SOHO原生态养料

文/关景棠

笔者有位朋友,毕业于一般的大学,学的是理科。而从小对油画一直很有兴趣,也一直坚持练习,毕业了,没去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上海,相对北京的空阔感而言,上海的繁华和密致更符合他的喜好。他觉得,上海处处充满机会,事业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带着父母的有限资助,开始了在上海的谋生。刚开始的半年还是不找工作,每天大半的时间都躺在地板上构思(租来的房间没有床,买了张旧席梦思直接搁地上),饿了会吃点麦乳精、方便面,渴了就喝自来水,有个性吧。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所谓的灵感,痛苦不已,甚至有些灰心丧气。虽然条件艰苦,但他觉得搞艺术的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安逸了,反倒没有动力,更谈不上灵感。颜料、画布买了一堆,可就是画不出东西。

直到结识了一位搞装潢的朋友,无奈之下答应去帮忙,搞搞装潢设计什么的以维持生计。凭借着天生的色彩感和空间感,他的这份临时差事还算过得去。这其中,有位客户是做平面杂志的,聊着聊着,对他的油画产生了兴趣,于是建议他到杂志社帮忙做做版面设计、视觉编辑。也许正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做的东西水准谈不上很高(毕竟经验有限)但还是有些个性的。就这样,两头帮忙,我这朋友的生活开始充实起来,以往的那种愤青态度也没了。

这时的他,已经不常把“我是搞艺术的”挂在嘴边。油画创作对他来说,成为了一种自我释放,越是外界的刺激多,他越容易回到家沉浸于创作中。上海的海派气质,上海的海派生活,上海的海派建筑,都在慢慢熏陶着他,给予他充分的原生态养料,也让他的心胸变得包容、思维变得成熟。与人的交流,打开了他的眼界,也给了他动力。创作不再像以往那么难,灵感也源源不断。

一天,他偶然整理房间,看到刚来上海时画的外滩、豫园,觉得还是很像的,但就是没一点个性的东西,更像是普通游客数码相机的留影。他领悟了,并非他的技巧不到位,而是他没有画出上海的个性。抛弃了熟悉的周边全景,他开始往细节方面努力。经常用大的色块来布置画布,同时又将石库门的某一细节放大处理,画面的张力产生了。

上海,最惬意的SOHO是:半SOHO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人、高级管理人员、白领和IT人士加入SOHO一族,SOHO内涵也有了新变化。与人们通常理解的SOHO群体不同,新SOHO一族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和收入背景,这与传统SOHO有着很大区别。

新SOHO一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变“在家办公”为“自由办公”,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办公地点,办公室、飞机上、咖啡馆里,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新SOHO一族的工作地点。新SOHO族即以“自由办公”为核心需求,教育、收入和职业水平达到一定基础的群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