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网上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143-01
国家实行高校制度改革以来,虽然我国高校对教师考核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但从总体来看,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作指导,指标体系不够健全,考核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弊端。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评估学专家陈玉琨所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教师评价的现状是很难令人满意的”。目前我国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 高校学生网上教评的现状分析
(1)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
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为图尺度法,指标分为“封闭式”指标和“开放式”指标。指标评价尺度采用4点尺度,即优秀、良好、合格、差,对每项绩效指标根据评价尺度进行选择。
具体的教师考核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2)学生网上评教的周期。
学生网上评教是随着课程的结束而安排的,每当一门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的教务处系统中就会出现这门课程的任教老师的考核评价表,只有完成本课程任课教师的网上评教后,才能查看自己本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学生因为成绩而导致不合理的评价,但是却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敷衍了事,使得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差。
(3)学生网上评教的流程。
学生进入系统后,选择“课程评教”,系统原始评价默认为优秀,每评完一门课程先保存,再进行下一门的评教,以此类推,只有全部评完后才能提交,否则评价数据无效。且一旦提交成功,则不能再对评教结果进行修改。
(4)网上评教结果的应用。
每学期网上评教结果统计结束后,由教务处相关人员直接将结果反馈给各学院高层领导,由领导组织教师开会总结上学期的教学情况,但是评价结果并不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改进,造成了老师对学生考核的不重视。
2 关于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考核指标体系比较粗糙
(1)指标设计主体的单一性。
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大多数是由教务处相关人员自行开发设计的,作为被考核者的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考评,却连考评的内容、方向都无从得知。当教师看到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指标与自己的价值取向不一致,以及评价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自己的教学水平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抵触学生评教的心理。而且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还缺少了学生的参与。
(2)考核指标单一化。
现有高校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通用于全校教师,但综合类高校有理科、工科、文科等多种学科,每类学科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有很大区别,用相同的考核指标去考评所有学科的教师,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学科的特色,不利于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3)考核标准不明确。
考核指标评价尺度为优秀、良好、合格、差,但却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过于笼统,准确性不够,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评教时主观臆断,只是凭感觉和教师喜爱度给分,随意性较大。
2.2 教师与学生的不重视
由于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到绩效评价整个考核过程都没有让教师参与,让教师觉得这网上评教只是管理者的一项“形式工程”,而不是管理者想通过考核来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自然不会把学生评教放在心上,更别说如何去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了。对于学生而言,在听课的过
程中没有发现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改善,会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并没有体现真实价值,于是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评教。从调研结果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评教用时明显减少,评教的积极性也下降。甚至出现了代评的现象。学生评教时并没有结合教师上课时的具体情况给出评价,而是随意评价,全评“优秀”或全评“合格”等都无所谓。
2.3 考核缺乏反馈
高校教师网上学生评教往往只是每学期末的一项例行任务,其考核结果并没能被很好地应用。任课教师并没有收到任何来自教务处关于学生评教信息的反馈,而高校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指出其有待改进的地方并一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但是教师连考评结果都不知道,谈何改进不足呢?这样的学生评教形同虚设,不仅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完善教师考核指标体系
(1)增加指标设计主体。
教务处相关人员不能很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让作为评价者的学生和被评价者的教师共同参与指标的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结合自身情况改进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提前预知教师的考核指标,便于平日观察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2)建立全面的指标体系。
首先,先将教师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分为理科教师、工科教师、文科教师等,再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等)需要设计开发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最后,给各指标设计相应的权重。这样,能使考核指标体系更加全面、科学,对不同教师考核的结果更加合理,有利于避免单一指标体系考核的不全面性致使教师考核不满情绪与排斥心里的产生。
(3)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
采用图尺度法这种考核方法的缺点之一是其指标评价尺度过于模糊,不利于准确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其评价尺度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好比一把量尺,用其去度量教师的绩效行为,会更加合理,使评价者有据可依,减少主观臆断,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会更高。
3.2 加强评教前的教育培训
针对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网上评教存在的认识误区,由教务处相关人员分别组织对教师与学生评价前宣传教育指导,将网上评教的目的、评价流程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等对其做详尽的解说,让其认识到客观、正确的评教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3.3 注重考核后的反馈和沟通
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是绩效考核的核心所在,因此,应该加强高校对考核后的反馈与沟通的重视。首先,应该在评价结果统计完成后,有教务处相关人员根据教师评价结果的情况汇总学生意见,并及时地将之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改进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广大学生们。其次,组织教师们开会总结上一学期的教学情况,向教师提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性建议,使评价结果与教师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为教师指明提高教学水平的方向,制定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王琼.高校教师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9):6-8
[2]姚利民,邓菊香.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支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2005,(5):19-21
关键词:网上讨论;教师;学生;话题;平台
引言
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利用网上课程论坛辅助教学非常普遍。北京大学于2008年引进了Blackboard平台,搭建了北大教学网,为促进师生共享教学资源、加强交流提供了便利。很多教师使用了平台中的“讨论版”,试图将传统课堂中的讨论转移到网上,拓展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时空,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实际使用中,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如何,讨论效果如何呢?为此,笔者对北京大学通选课《东南亚文化》的网上讨论情况进行了调查。
《东南亚文化》是北京大学本科生的通选课,一直以面对面讨论为主,授课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感兴趣,希望有所突破。本研究试图借该课程第一次在北大教学网上开展讨论,进行一次调查,探究影响学生网上讨论效果的因素,为该课程的网上讨论提供建议,也为广大教师开展网上讨论提供借鉴。
研究背景
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较少,大多只关注到了影响学生网上讨论效果的某一个或几个因素,而根据穆尔的“三类交互作用”理论,课程论坛中主要存在三种交互类型: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生生间的交互。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是指学习者对论坛中的话题进行浏览、思考、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互动主体借助论坛进行知识分享、情感沟通。可见,在讨论中,老师、学生是交互的主体,论坛是交互的载体,内容即话题是讨论的核心。因而,笔者认为在网上课程讨论中,老师、学生、话题、论坛是必不可少的四个因素,学生、教师、话题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如下图)。
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综合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网上讨论,没有将学生参与网上讨论放在网上交互的整体环境中来考察,缺少对整个过程的关注。本研究希望能够综合老师、学生、话题、论坛四个方面来分析。
研究设计
《东南亚文化》每周面授一次,课余利用北大教学网的课程论坛进行交流。一共48名选课学生,来自全校16个院系,文科生略多于理科生,女生(64.6%)多于男生(31.2%)。
研究开始前,笔者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沟通,由授课教师确定了网上讨论题目和规则。为了使学生对网上讨论以及讨论版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进行了两次预讨论。正式讨论从开学第七周开始,持续一个月。
讨论结束后,笔者根据平台统计数据、对讨论情况的观察以及相关研究制订了问卷。问卷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学生参与网上讨论基本行为特征的调查,包括以往参与网上讨论的经验,登录讨论平台的频率、时间,在网上讨论中的主要行为等。二是对影响学生网上讨论效果因素的调查,分为“我对使用教学网讨论版的感受”、“我对本次讨论话题的感受”、“我对网上讨论的看法”、“我对老师引导的感受”四个方面。三是“我对本次讨论的评价”,考察学生对讨论的满意度及效果评价。四是开放题,收集学生对本次讨论的建议。
问卷制定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初测,根据初测情况,结合专家和授课教师的建议,进行了修订。最后,发放了问卷。
研究发现
本次调查采用全样本分析,发放问卷48份,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为95.8%。回收后,综合运用平台统计功能、统计软件SPSS16及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统计显示,选课48人,参与讨论44人,参与度为91.7%。讨论中,91.7%的学生至少进行了一次主题帖发言,27.1%的同学2次参与了主题帖发言。共发表的59个主题帖中,29个有回帖,回帖率为49.2%。从回复次数来看,大多数主题帖只有1~2个回帖,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大多数同学在讨论中最常做的是发表主题帖(68.8%)和随便看看(58.3%),仅有25%是回复他人对自己所发帖子的评价或疑问。可见,在本次讨论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了发帖讨论,整体参与水平较高,但是互动较少。
学生对本次网上讨论的满意度较高,92.7%的学生对讨论持肯定态度,表示不太满意的学生仅占7.3%。任课教师在课后反思中也予以了较高的评价,“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认真思考,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还结合了专业知识和个人经历,不但丰富了讨论的内容,还为其他同学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和资料。……从学生在讨论中表达的观点来看,体现为观点、立场在一致中的多样化。大家各抒己见,不少同学提出了非常好的见解。”
学生对本次网上讨论的效果评价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增加了知识,增进了理解,改变了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但只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增进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认为自己综合、分析、评价他人意见、发展新见解能力得到了改善。
讨论与分析
本次网上讨论呈现出以下特点:学生整体参与度、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是交互水平较低。那么,学生、教师、话题、平台是如何影响学生讨论效果的呢?
1.学生方面
调查发现,在本课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网上学习、讨论经验不足。58.3%的学生是第一次使用“北大教学网”进行辅助学习,68.8%的学生是第一次参加课程的网上讨论。缺乏网上学习经验和讨论经验是本次网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障碍。
同时,学生对网上讨论的接受度不高。超过7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进行一次网上讨论是有必要的,网上讨论也是有用处的。但是,仅有不到一半(44.7%)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网上讨论,只有47.9%的同学认为自己性格外向,喜欢与人讨论交流。可见,在本课程中,大部分同学虽然认可网上讨论,但是主观上并不喜欢网上讨论。
学生网上讨论经验不足,对网上讨论的接受度不高,导致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讨论的交互水平。调查可见,学生登录讨论平台的次数较少,在讨论中多以发表主题帖为主,很少对他人的帖子进行评论。50%的学生平均每周登录“东南亚文化”讨论区不超过一次,60.4%每次仅在讨论区停留1~15分钟。可见,学生们对讨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95.8%表示参加网上讨论是因为老师要求参与讨论,47.9%表示觉得讨论表现会与成绩挂钩,只有31.2%表示是想与老师、同学交流想法,8.3%表示自己有困惑,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解答,可见学生参加讨论的主动性不强。
2.教师方面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引导行为都给予了肯定,认为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会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促进有意义的沟通。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在讨论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者建议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反馈、总结和评价。
但是,也有学生反映教师在引导中的激励措施不够,仅有41.7%认为教师经常表扬在讨论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同时,评价规则不清晰也是阻碍学生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仅有35.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讨论制定了清晰明白的评价规则。
3.讨论话题
调查发现,75%的学生认为话题发挥余地比较大,难度适中,容易引起讨论,但只有58.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话题感兴趣,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见,设置话题时不仅需要考虑话题的发挥空间、难度,更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认知特点,才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讨论交流。
同时,也要注意讨论规范设计的灵活性。穆尔提出决定交互影响距离的两个基本变量是对话和结构,并假设当结构增加时对话减少,交互影响距离增加;当对话增加时结构减少,交互影响距离减少。况姗芸认为如果讨论话题结构性过强,要求过多过严,会导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对话减少,交互影响距离拉大,出现学习者交互行为不减少,但交互质量降低,交互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而不是自身的需要和意愿。本次讨论中,教师对讨论规范做出了严格的设定,如“发言不少于500字,评论不少于50字;拒绝水帖”,79%的学生认为这个规范比较严格,笔者也认为在本次讨论中结构性的讨论要求造成了两点弊端:一是严格的规范给学生的自由发帖或回帖行为制造了障碍,削弱了讨论的氛围;二是“发言不少于500字”的要求,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帖子字数多达500~1000字,发帖者的观点在主题帖中被阐释得较为充分,留给其他评论者发表意见的空间有限,阻碍了深层次交互的进行。
4.讨论平台
调查发现,77%的学生反映北大教学网登录方便。但是,部分学生缺少使用讨论版的经验,仅有66.6%的学生能熟练使用讨论版进行讨论,不到一半(45.8%)的学生认为讨论版使用起来很便利。学生对讨论版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讨论版的功能可以更实用些”,“提供一个讨论版的使用说明”。可见,要更好地支持网上讨论,讨论版的性能还有待加强。
建议
本次网上讨论作为一次教学试验,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成为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社区,分享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平台。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参与网上讨论的积极性、提高网上讨论的效果,本文提供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增加网上讨论经验,转变网上讨论态度。推广课程的网上讨论,不仅能辅助学习,也是培养网络时代技能的一种途径。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网上讨论,转变对网上讨论的态度,发展网上讨论策略和技巧,为以后的网上学习、工作积累经验。
二是加强引导,及时反馈。教师作为网上讨论的引导者和监控者,要加强对讨论动向的关注:对学生的疑问及时予以回复,增强学生讨论的信心;采用一些激励策略,吸引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适时引导讨论的发展方向,提高讨论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学督导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酒店管理学院实施了“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模式。该模式是把课堂搬到了酒店生产性实训基地,酒店的运营过程就是教学过程,运营过程中教师就是经理,学生就是员工,边运营边教学,用教学指导运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完成了运营任务,既锻炼了老师,又培养了学生。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有效的教学督导监控,可以序化、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构建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立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
(一)性质和任务。成立酒店管理学院主任、书记直接领导的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进行教学引导、督促、监控、检查、评价、激励、研讨和保障规范、通报情况、快速反应、建议咨询,与项目部及辅导员等协同工作,旨在保证教学、经营秩序,提升教学与经营质量以及办学水平。
(二)人员组成。酒店管理学院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由酒店管理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员和餐饮、客房、旅游项目部主任以及辅导员组成。
二、明确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承担酒店管理学院日常教学督导检查工作。
(二)依据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与教学管理差错和事故处理办法》《评教工作实施办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制定教学督导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定期召开有关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协助酒店管理学院了解教学工作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加强与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四)协助酒店管理学院监督、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讨论。
(五)进行过程性评价(含实践、实习、实训课)。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任课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了解有关教师课堂(含实践、实习、实训)教学、教材、单元设计、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师授课手册的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用情况、教室卫生、有无调代课手续、缺课学生人数、作业及实验(实践、实训)日监控表填写等情况。听课后要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信息,每月将听课情况汇总,并向项目部通报情况。及时汇总听课情况,形成期中、期末督导工作报告,上交学院督导处。
(六)检查各类实习进行情况,对酒店三个实训经营场所和部分实习点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
(七)协助学院做好考试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考风建设。
(八)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参加有关的教学工作会议,配合系部做好其它有关工作。承担学院交办的有关教学的其它工作。
三、确立督导形式及内容
教学检查采取日常教学检查与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常抓质量不松懈。
(一)日常检查。以听课、抽查教学进度、教学秩序、学生出勤为主,依据需要定期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情况。1.日常听课:指课堂教学督导。督导小组学期内要做到每位教师平均被听课不少于3人次。督导员与被听课老师要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公平公正评价教学效果。
2.课堂检查单元设计、教师手册等实物并当堂抽查学生能力或技能的教学结果实例。
3.检查岗上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任务目标、单元设计、岗上实践指导计划、实践教学实施、日监控表的填写、毕业设计及实训效果等。
4. 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或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个别访谈。
(二)定期检查。每学期分三个阶段进行: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
1.期初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开学前1周至开学后第1周内。①检查教师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顶岗实践教学设计,审核顶岗实践任务、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办法等设计是否合理、实用。②检查教师的前两周单元设计、教师顶岗安排。③检查教室及实践基地的开课准备情况。④检查教师出勤情况。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教学秩序。
2.期中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第9至12教学周。①教师是否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教学的实际进度是否与既定的教学进度相吻合。②对期中已经结课的上课学时、教学效果及考试等各环节进行检查。③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调查学生对课程安排、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关爱学生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④对期中新开课的教师到位、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⑤重点检查校内顶岗实践、岗上辅导及校外实践学习的落实情况。⑥重点检查毕业班级的教学进行情况,检查毕业设计(实习)的计划、安排工作,检查毕业实习(设计)指导教师的落实情况。⑦检查教师和学生遵守教学纪律情况,重点针对教师擅自调课,提前下课,学生无故逃课情况进行检查。⑧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运行情况。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上评教。使学生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效果以及关爱学生六个方面对任课教师实施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评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3.期末检查: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对期末考核的相关安排进行抽查、监督和监控。①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同期中)。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评,完成《学生网上评教表》、《学生岗上评教表》(同期中)。③领导评价。由主管领导对教师主动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遵守工作纪律、完成系(教研室)交办的工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评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营销;网店推广;改革;考核机制
一、基于情境体验式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基于情境体验式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是指网络营销课程中将教学实训和岗位能力直接挂钩,让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下进行“情境体验式”的学习工作,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工作任务。我们将“情境体验式”引入实训课程的构建中,把实训项目对应真实的电子商务网购平台,让学生在亚洲最大的 CtoC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上经历从会员注册、商品购买、实名认证、商品到筹备以及开设和管理网络店铺的全过程,掌握网络信息收集和检索、网络交易操作、数码拍摄和图形处理、包装和发货、网络客户服务和礼仪、后台数据流量分析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网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基于情境体验式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1.我们的教与学均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淘宝创业实验室完成,目前改革对象为12级的学生,电子商务12级分为两个班级,学生数共有60人左右。在本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计划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活动小组,每个班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确定一个经营方向,通过学生竞选及选举分别产生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1名,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并且承担财务工作;总经理下设市场部、物流部、技术部和客户部四个部门。市场部安排队员2名,具体负责业务联系、寻找货源和商品采购工作;物流部安排队员2人,具体负责物流的联系及配送业务;技术部安排队员2名,具体负责图片处理、数据后台管理及网站维护等工作;客服部安排队员4名,具体负责商务谈判、客户在线服务,邮件处理等工作。每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网络营销公司,进入到真实的营销工作情境,既是学习课堂,又是实践场地。这是一种真实的工作场景的进入,这种情境体验式突出本课程实战教学的一大特色。
2、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帮助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好创业实践的工作日志以便总结经验。
三、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内容、学时安排
根据电子商务目前最大的ctoc平台淘宝网的进行网店创建的具体业务情况和流程,网络营销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学内容共分为九个教学任务共计64课时教学量。如下表所示:
教学任务实训内容学时
1、网上开店前调研了解网络营销基础知识,掌握网店的基本概念,熟悉网店经营模式,通过搜索引擎和网上零售平台进行网上调研8
2、网上开店商品定位了解网络营销消费习惯,分析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店产品的进货渠道6
3、网上开店的基本流程利用C2C淘宝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开店,网店的装修技巧6
4、如何让卖品艳傲群芳寻找货物的渠道,学会给货物一个好的广告语,掌握商品图片拍摄和美化技巧10
5、如何让网店名扬天下如何对网店进行广告推广14
6、轻松解决物流难题学会在网店物流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及方式4
7、网上购物电子支付学会电子支付流程和数字证书安装4
8、网店的客户服务学习如何更好的为自己赢得客户信任4
9、实训总结报告撰写 8
合计 64
四、网络营销课程改革评价机制
以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合作的职业素质。该本实践课程成绩评定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考核标准:
为积极鼓励学生在网店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更多更贴近社会需求、自己兴趣爱好的网店,我们将网店具体分为以下几类,不同类别的网店考核标准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尽量做到突出该类网点的特色为依据。
(二)网店分类:
根据学生网店的基本特点,我们将网店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如下图)
类型类型说明范例考核侧重点
A类学生自主创业,网店产品为容易在网上销售的虚拟类产品及自己可以提供的各种特色技能服务。Q币销售、话费在线冲值网店装饰业务、图片拍摄、特效处理 网店星级
B类学生自主创业,网店产品为各类实体产品,根据学生自身经济能力,整体要求产品价格不要偏高。价格学生容易承受、货物流通较快、货物体积小营业额及利润
C类与企业开展商务合作,帮助企业销售各类产品,各类企业产品销售企业的销售额及企业评价
(三)考核要点
网店经营与管理是集合了学生个人素质,能力习惯,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营销能力等多项要求,我们在设计考核要点的时候具体分为以下大模块。
在未来,网络营销服务的竞争不是网络营销方式手段的竞争,也不是网络营销平台的竞争,而是网络营销效果的竞争。学生在课程中利用电商平台建立自己的实名制淘宝网店,并且对店铺进行相关的推广和网络营销,如何衡量本课程教学改革是否具有效果,那么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效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对其情境体验式的网上开店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本课程的评价机制设计,保证了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对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效果评价,对今后的课程建设和完善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五、结束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深入理解网络营销这种利用电子网络为平台,以新方式、新理念实施的营销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感受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的基本方式、方法, 以及在营销当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所涉及的技巧。通过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培养学生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对网络营销的认识逐步从感性变为理性并上升为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编号:12JY17课题批准号:湘传媒发[2012]68号 12JY17 )
参考文献:
[1]熊开盛.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教高职研究,2008(14) :168-169.
【关键词】中学生网瘾 危害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6-0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通过调查发现网瘾群体中中学生网民的比例是最高的。“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并且网瘾青少年在年龄分布上呈现上升趋势。如何预防网瘾是一个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甚至整个民族素质、国家未来的大事。
一、什么是“网瘾”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我国对“网瘾”的定义如下:
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
在此前提下,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判定他有“网瘾”。
二、中学生网瘾是如何产生的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中学生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是决定因素,他们身心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具体表现为: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差,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家校管制,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4)青春期学生身体走向成熟,生理需求产生且愈加强烈。
当今中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是导致他们沉迷网络的重要因素:
(1)家庭环境。事实证明,几乎所有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现在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他们因疏于管理容易涌进网吧,从而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2)教育环境。由于缺乏有效引导部分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
(3)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中学生网瘾的巨大危害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一旦上网成瘾,容易产生极大的危害。
首先,对学生本身造成巨大伤害
1.网络成瘾对学生生理健康产生危害
上网时间长会导致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会使肌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病、焦虑症、抑郁症等;也会导致视力下降。
2.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患者由于过分迷恋网络,导致与社会隔离,与同学、亲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淡薄,导致抑郁、孤独水平升高,而这正是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产生的前奏。
3.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负影响
4.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等为主要内容,学生长期玩飞车、爆破和枪战等游戏,不仅会模糊他们的道德认知,还会诱发其攻击,甚至行为。
第二,对家庭和谐带来巨大冲击
对于学生沉迷网络导致成绩下降,父母往往会表现出急躁情绪,甚至打骂,导致父子关系紧张;夫妻教育方式产生分歧,会影响到夫妻感情;现实中甚至出现了孩子为上网杀害父母的恶性刑事案件。
第三,对社会安定形成危害
学生上网费用来自于父母,当花销被限制时,很多学生为了继续上网便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网瘾”的预防
“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一旦发生,便很难戒除。对“网瘾”问题“防重于治”。预防“网瘾”应从产生原因找对策: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第一,中学生应该努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中学生要多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中学生应该努力培养各方面兴趣,如音体美方向,转移对网络的关注;中学生要正确认识网络、计算机的作用。
中学生是“网瘾”的主体,也是能否预防的关键。
第二,家长应与孩子多交流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父母们应该与孩子多沟通,不要让网络成为青少年的“精神避风港”。
第三,学校监督与引导双管齐下。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上网规则》来约束、规范学生上网。开办相关讲座,培养安全防范意识与网络文明行为。教师多与学生交流,帮他们辩证地分析网上的一些现象,把网络中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带进课堂,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四,社会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政府要对网吧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公安部门要研发实用的身份鉴别系统,正确对待未成年人。
五、总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还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中就包括中学生。我们应该做的是发挥全社力量,将网络培养成有利于学生的平台,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提高。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让孩子远离“网瘾”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美〕金伯利・S.扬(Kimberly S.Young).《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毛英明,毛巧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关键词:网络创业;网络营销;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48-01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营销》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当前的《网络营销》教学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阶段就能掌握一定的网络营销技能,笔者尝试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在《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创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现阶段网络营销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1以理论教学为主导
《网络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网络营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理论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然而,当前大专院校《网络营销》普遍采用的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课程组织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重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无法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网络营销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这对他们的顺利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2实践教学不深入
通过浏览众多《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网站和部分院校《网络营销》开课状况,发现国内一些院校已经开始注重《网络营销》的实践教学,加大了实训和实验的力度。比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程,使用网络营销实训平台,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店等,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低,实用型网络营销教学渠道少,实战操作大多处于起步尝试阶段。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一般以小组形式开设网店,但因为时间短,网店刚开设完成,实训就结束了。网店的后期如何运作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与监督,导致学生为了建网店而建网店,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2.网络创业贯穿到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可行性
2.1 网络创业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日益在全球得到了普及与应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使用率提升至35.6%;团购用户发展迅猛,用户已达到4220万人。据淘宝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订单数超过了2000万单,日销售额达到33.6亿元,是去年同日交易额的近4倍;而淘宝商城、淘宝网“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52亿。由此可见,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利用网络进行创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给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2.2高校丰富的创业资源
目前,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采取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措施,在校园内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提供帮助,这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课程或者技能超市课程,指导学生运用“校内网”或其他网络平台,如淘宝网、eBay、拍拍等在网上开店,给学生提供创业训练的机会。
2.3大学生浓厚的创业激情
在校大学生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人脉,但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又有浓厚的创业激情,渴望尽快的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网络创业以其成本低,风险小,简单灵活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的首选。根据淘宝网正式对外的淘宝网就业指数来看,至2010年4月30日止,淘宝网创造了106万个就业机会,这106万人中有一半以上年龄在20至32岁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投入到网络创业的行列之中。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网上创业贯穿到《网络营销》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对学生的实战操作给予长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工作实践能力。
3.网络营销教学中引入“网络创业”的实践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笔者在《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引入“网络创业”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通过淘宝网真实的网络平台,让学生以团队形式选择熟悉且感兴趣的商品,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网络营销环境,开展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及运营,帮助学生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货源渠道、交易信息安全、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网络促销等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网络营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网店经营的各项技能。
3.1网络营销基础知识讲授
在讲授网络营销基础知识时,注重运用网店开设案例,分析网店与传统的实体店的区别,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与联系、网络营销环境分析方法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开展网络营销调研,对淘宝网站热销产品进行一手和二手调研,了解顾客需求,为网店开设做准备,通过实际的网络调研来掌握和巩固网络调研方法。
3.2网店建设与网站建设相结合
在前期网络营销基础知识教授和实践的基础上,把网店建设与网站建设相结合,把网站建设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网店建设过程中。
3.2.1整理网店的相关资料
结合前期的调研报告,在对淘宝网所售产品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并熟悉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决定店铺商品类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现实中的市场或者网络上的市场寻找货源,确定网络销售产品。鉴于大学生缺乏资金和经验的特点,可建议学生选择最方便、实惠的淘宝分销平台进货。然后,对产品拍照、进行描述,整理好网店的相关资料。
3.2.2网店整体开发建设
引导学生浏览部分网上商城和皇冠店铺,增强对网店的布局、商品组织和色彩搭配的感性认识。选取几种同类产品网店,对其网店风格、网店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网店建设方案。确定方案后,完成网店整体开发建设,将网店相关资料至网上,组建完整的网上商店。网店建好后,各小组将自己的网店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老师和同学对其提出修改意见,各小组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美化各自的网上商店。
3.2.3域名的设计
淘宝拥有特殊域名设定的功能,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域名的规则和特点,结合所售产品给自己的店铺取一个简单易记的特殊域名。
3.3网络营销策略应用
网店建好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网店进行推广。在推广前,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可以以某一产品为例,分析淘宝网和网上商城这类产品的定价方法,指导学生采用一种或几种网络定价方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价。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各种促销手段和网络营销推广方法来促进产品销售。并要求学生尝试进行第一次销售活动,对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等问题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销售活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根据每个团队的交易状况、收入和利润状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4.结束语
笔者在实施《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把网络创业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课程体系也将逐步深化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网络营销知识和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和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网络营销应用型人才。希望此教学实践研究能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2] 李思伟.大学生创业的网络营销应用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 中国商贸.
[3] 吴威.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上商店 [J]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 李发林、张存芬、王 璟.关于《网络营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10(29)
关键词:信息 网络应用 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各方面应用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一、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策略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以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与社会发展完全不相适应,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流,要求学生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网络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处理信息。
1.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能力
由于我校是一所城郊初级中学,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受家中经济条件限制无力购买电脑以及家长观念的不同,导致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电脑操作基础相对较差,为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一些时间给学生上网冲浪,在上网过程中把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讲授给他们,让学生开阔眼界的同时不断提高适应网络社会的能力。
2.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学校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书本、图片和视频光盘等这些传统媒体获得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大部分已经筛选和审核过,学生缺乏可选择性,只能全盘皆收。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信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学生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不同信息的影响,如果学生不加选择地接受信息,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学生只接受信息,而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体系,学生也不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我们在平常的网络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和列举一些实例要求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上网行为,其次教给学生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让学生有选择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
网络的交互功能非常强大,通过网络可以有效地对某一个论题进行深入讨论,弥补课堂讨论由于时间有限而造成的讨论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难以深入等缺陷。一般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提供讨论交流模块,呈现的课程和内容,讨论的主题可以由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以发表文章和留言为基本讨论交流形式,交流不受时间限制,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对讨论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不同观点、立场的碰撞与交流,学生可以对一个复杂事物达到相对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4.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可以利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在学习中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利用网络进行协作学习就是把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学习项目,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项目是针对一个实际问题确定的,不同于主题讨论的学习,小组成员在网络平台分配的各小组的学习活动空间里协同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有各自的任务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成员遇到的问题可以上传到讨论组寻求帮助和讨论,而各自收集的资料可以放到小组共享的文件夹里共享。这种学习方式方便成员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和文件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应用信息工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网络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借助信息工具学生才能自由地在因特网上驰骋,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在平常的网络教学中我们将各种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例如,学生在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时,在版面设计、图文选择、颜色搭配、整体布局方面必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将掌握的各种计算机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困惑
(一)做好网上教学的导学工作
开放教育网上学习平台比较多,有省级电大的在线学习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的在线学习平台,还有县级电大自己的在线学习平台。面对这么多平台,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择操作。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导学工作。首先,在第一次面授辅导时,教师要把课程的各个网上学习平台向学生作介绍。可以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详细完整的网络学习资源使用说明书,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地登录各学习平台查询资料,参与课程的网上讨论、网上教学,从而有效借助这些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在第一次面授辅导时,对所授课程的性质、要求、网上教学资源、本学期网上辅导的次数、具体时间、学习方法等进行说明,并应把课程的网上教学实施方案下发给学生,或者上传到班级QQ群,使学生对这课程的网上教学的安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甚至可以把第一次面授课安排在机房进行,留一部分时间直接在面授课堂上进行网上教学,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二)认真设计网上教学内容
网上教学设计既要符合课程教学的重点,又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吸引其积极参加网上教学活动。由于笔者所授的《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更加注重用所学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管理问题,因此前几次网上教学主要安排了案例讨论。案例讨论中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知识结构与生活体验的。笔者在案例讨论中,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提供案例,学生讨论。这种方式的案例讨论中,选择的《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问题》这个案例反映的是非正式沟通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案例中出现的情形学生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时有遇到,比较贴合他们的实际;另一方面由于案例难度不大,学生较容易分析,这样就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从而保持案例学习的积极性。另一种方式是小组案例讨论,即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己搜集身边的案例,每个小组再推荐一个较为精彩的案例,全班一起讨论解决。教师只限定每个小组搜集案例的大致方向。由于学生搜集的案例是他们关注的、感兴趣的,因此讨论气氛较为热烈。
(三)对学生的网上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要对学生的发帖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尤其是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更要及时认真地回复。网上教学中师生在时空上分离,发贴是进行师生沟通、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而便捷的途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回复学生的发贴,或回复不认真,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感觉:这种教学形式是可有可无的,是无助于学习的,也无需认真对待。渐渐地学生就会放弃它,参与率也就会降低。因此,教师必须定期回复学生的疑问,同时对学生的发帖情况进行分析,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更好、更积极地参与到下一阶段的网上学习中。
二、网上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网上学习的意识不强
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的面授辅导,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学员,由于不会电脑操作,更是不能适应网上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了。个别学生到学习平台课程BBS论坛后非常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只是报个到、问个好、发个笑脸。而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一般遇到问题不会想到去BBS论坛和老师交流,而是喜欢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老师交流讨论。部分学生甚至借口工作忙,一次网上教学也没有参加。此外,网上实时教学的参与率不是很高。由于成人学员有工作,有家庭,有时可能确实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实时教学、实时讨论。
(二)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网上案例讨论中,学生实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能认真阅读案例,从案例中找出线索,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点认真地分析讨论。但也存在着“搭便车”现象,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去阅读分析案例,而是把其他同学的分析复制粘贴,或者利用网络的便利抄袭他人的观点,而教师对网上案例讨论的原创性比较难以监控把握。
(三)课程讨论的深度不够
网上教学的案例讨论中,虽然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但是学生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案例的表层,并没有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没有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跟帖评议,使讨论深化。
(四)BBS论坛功能不完善
在网上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论坛的功能不完善,没有置顶、学生发帖数量统计等功能,这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学后期论坛的帖子一多以后,教师的一些教学内容、练习,学生不容易找到,较费时间。而由于无法自动统计学生的发帖数,教师也就不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参与网上教学的程度。
三、提高网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网上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差别,为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培养网上授课与学习的习惯,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强网络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网上教学的平台功能。如此,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网上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
教师在课程面授辅导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更需要对其加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意识培养。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网上教学中除了把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上传到平台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整理一份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点列表。这样既方便学生一边根据教学课件、重点问题自主学习,把握住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检测,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而遇到无法理解的,就能通过课程BBS论坛、班级QQ群、课程微信群等方式向教师寻求帮助。而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进行答疑。
(二)多途径吸引学员参加网上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选的网上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也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要组织好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首先,网上教学的资源要坚持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都是成人在职的,对他们来说,更注重的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因此所选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课程知识点,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其次,学习的最终检验还是要通过期末考试,所以,网上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复习阶段必须同期末考试密切相联,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点击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网上学习,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关注网上的教学内容。再次,多开展非实时教学。针对实时教学的参与度不高的现状,结合成人学员承担着社会和家庭职责的实际,应更多地开展非实时教学、非实时讨论,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实时教学,适当的实时讨论也是必须的,因为实时教学更利于师生的互动,建议一个学期1———2次,不宜过多。
(三)教师要加强引导、监督
首先,专题讨论安排实时互动时,教师应层层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必要时可以结合班级的QQ群,进行实时互动,效果比BBS论坛更好。对于一些论题或案例,可以预先进行分解,给出一些提纲或者层层深入的分论点,引导学生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也可以采取开放性的论题进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消除“搭便车现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跟帖评议,以加深讨论的深度。其次,借鉴传统辩论赛的角色分派机制,开展小组辩论。由于“专题讨论”的网上教学方式存在一定不足,如存在“搭便车现象”,讨论的深度不够,高水平的跟帖、评议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觉得可以借鉴传统辩论赛的角色分派机制。即一个论题提出后,每两个学习小组开一个贴开展辩论。在课程BBS辩论时,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双方各设一辩、二辩和三辩,依次发帖,陈述己方主要观点,然后留出一定时间自由辩论。由于小组学习在前,双方均有充分准备,可确保辩论达到一定深度;而在自由辩论过程中,更能看出学生个人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反应是否迅捷,以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一定要注意和班级导修主任加强沟通,确保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习成绩较好、网上发言积极的学生,并选定组长,这样辩论才能开展得起来。最后,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参与情况、发帖的质量,对于积极参与、发帖质量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还可以适当提高形成性考核的成绩,以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参与到网上学习中。
(四)不断完善课程BBS论坛的功能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道德教育;互联网
一、青少年网络运用现状
本学期,笔者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对兴东初级中学一年级6个班的新生做了一项“因特网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80%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过网络,其中有一大半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打网络游戏或者去聊天室聊天:1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个小时:更有3%的学生经常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网站。如黄色或者暴力网站:还有部分学生对“网络黑客”非常崇拜调查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这说明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正处在情感的高峰阶段。他们需要有自我情感的流露和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情感并不能自由地表露,总是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匡正,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就可以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高谈阔论,挥洒自如。
有学生认为:“在网上,我是绝对自由的,想干啥就干啥。”他们在网上聊天时谎话连篇,在BBS论坛上发表议论时毫无顾忌,观点偏激,甚至会发表一些越轨的言论。这主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接受、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避害就利的心理又促使青少年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长此以往,青少年会逐渐丧失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有意识地逃避社会现实,情感更趋向于冷漠。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容易放纵自己,而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也就是所谓的“网络孤独症”。另外,由于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刚好迎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而对青少年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产生“网络强迫症”,欲罢不能。
第二,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互联网带来大量的不良信息,使喜欢猎奇、缺乏免疫力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腐蚀,渐渐地抛弃原有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受到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追求,导致种种畸形行为方式的形成。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全新社会空间中几乎无法发挥作用,而适应网络空间的新规则尚未有效建立,导致青少年在思想上对网络形成了“无规则、无道德空间”的错觉。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学生.在网上生龙活虎,但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却很少。这是因为有的学生喜欢崇尚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喜欢通过网络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形式的交往丢掉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现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有的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等症状。
第三,埘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有少数学生会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如黄色网站和暴力网站。这主要是凶为部分学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抵御网络糟粕的能力较弱,不能主动地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网络自护的教育,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提高思想认识。还要利用在学校课堂教育的主阵地,控制引导学生上网。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网络的主要引导人,在立足本课堂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目前,我们可以从“育”、“疏”、“控”、“建”等方面人手.以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
1.育
所谓育.就是教育,说服。在学生上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时,就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使用规范教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让学生知道我们操作的对象虽然没有生命力,但是仍然需要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遵守使用计算机的安全制度,未经许可不擅自使用他人的计算机,拒绝不健康和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盗版软件,不制作和有意传播计算机病毒。要同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在学生开始上网之前,首先要学习《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还要对学生进行慎独教育,教会学生不逾越道德的底线,抵御来自网络的有害信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品格。否则,我们如果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小节无害,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的行为.甘为欲望所驱使.很可能就会像吸食一样,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最终落得害人害己。
对于网络中缺乏他律性的监督网络主体享有自由的同时,如果忘记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缺乏内省的自我监督.也就无法成为一个现代文明人.不管在何时何地,要时刻反省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
2.疏
这里我所提到的疏.其实就是指使用好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教学中来。在具体学科内容教学中,网德教育可以和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譬如文件的下载,教师可以预先制作一个专题网站.让学生掌握常见文件类型的下载技能.同时教育学生,在下载之前要了解该文件会不会对自己的计算机造成破坏,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计算机。譬如信息的搜索,可以和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布置给学生具体研究课题,比如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功过.家乡有哪些特产等等,有了具体的任务,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再譬如在讲信息的交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学校局域网内安装腾讯企业版,指派给每位学生一个号码,同时公布一个聊天主题。让学生通过QQ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评选出最佳观点,这样学生既体验了网络聊天.又引导了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论。
3.控
所谓控,即用技术的手段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上网的范围可以在每台学生机上安装防毒、防黄软件,譬如“网络爸爸”,可以过滤不良网站.推荐健康网站.记录上网历史等等。还有在信息技术教学和机房的日常管理中,并不是希望学生时时都能上网。那么如何对学生机实时上网进行控制?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使每个机房都自成一个局域网,再加上一个合适的服务器,让学生机通过教师机才能连接到校园服务器,然后连接]nternet.在教师机上实现控制学生上网的功能。需要额外准备的设备硬件是一块网卡,软件是服务器Winroute。
第一步,更改机房的设置,在教师机上安装两块网卡.一块用于连接到校园网(如将IP地址设为219.6O.124.76),通过校园网连接到Internet,另一块用于本机房内部网络(如将IP地址设为192.168.1.250)。将学生机的组名设为一个组(如都是iifang1),IP地址设成唯一的,并且互不冲突(如:192.168.1.1、192.168.1-2……)。
为了使学生机能上网,还要进行IE设置。先打开IE的“Internet选项”对话框(即在IE丁具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命令),进入该对话框中的“连接”标签.单击“连接”标签中的“局域网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地址”为教师机的内部IP地址(在这里是192.168.1.250,端口为3128)。完成计算机设置之后,机房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教师机可以正常上网.二是学生机可以正常通过TCP/IP协议与教师机相连(即通过网上邻居可以找到教师机)。
第二步,安装合适的服务器,我们选择的是WinRoute软件。WinRoute是一个免费的软件(在华军软件园可以下载),它提供防火墙功能,可使多台机器使用同一个IP地址访问Internet:而且只需要在教师机上安装WinRoute软件即可,学生机上无需安装。
WinRoute的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双击安装程序后只需按照提示点击按钮,当出现对话框时,先选择“Networkadapterf局域网)”,再点击下面的小三角,选择具有外部IP地址的网卡(如:219.60.124.761.再点击“OK”按钮就可以了。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会发现在任务栏上多了一个小圆球图标,这说明Winroute安装成功了。
第三步,对WinRoute做一些简单的设置。双击任务栏上的WinRoute图标(小圆球图标),将会看到一个要求输入WinRoute管理员密码的对话框,因为我们还是第一次进入WinRoute,还没有为WinRoute设置管理密码,所以直接单击“OK”按钮就可以进入WinRoute的管理界面了。单击WinRoute的“Settings”菜单下的“ProxyServer”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General”标签中勾选上“ProxyServerEnabl”复选框。由于教师机是先与校园网连接,再连接到Internet上。所以要设置二级。这里在“Advanced”标签中输入“Patentproxy”为219.60.124.76.端口是3128即可。此时,教师机就可以对学生上网实行控制了。
方法是右击任务栏上的Winroute小圆球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StopWinRouteEngine”命令,则学生机就不能上Internet了,而教师机还可以正常上网。如果想让学生机上网,右击任务栏上的Winroute小圆球图标.然后单击“StartWinRouteEngine”命令就可以了。通过这样简单的设置就实现了在课堂上教师机控制学生机上网的功能。
4.建
所谓建,就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联合各个学科教师,努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形成正确的网络教学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成为学生的网上乐园。校园网是否有生命力,关键要看网络信息是否丰富.对学生教师是否有吸引力,信息资源匮乏的网络是一个空网、死网,没有存在的价值。怎样搞好信息资源的建设,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富有价值,这需要看信息资源服务的对象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信息。所以在校园网数字资源建设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网络服务的对象性原则,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为学生服务,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第一步,我们把收集到的大量适合于学生浏览的优秀国内外网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以绿色通道的形式放在校园网上.这样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方便多了,绿色通道链接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科资源”、“网上学校”、“外语教学”、“软件天地”、“搜索网站”等一系列的网站,并注有相关的说明和链接。有了这样的网络导航,学生上网就安全了,目的也明确了。从而让学生逐渐把校园网当作自己的信息中心、渴望访问的网站。
第二步。校园网信息完善阶段,以师生共建为主。以信息技术竞赛为突破口。让有能力的学生先行一步,掌握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建立个人网站、班级网站、专题网站,个人网站具有强烈的个性化,为个人资料收集整理、网上宣传交流、主体探究服务:班级网站具有体现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设立班级相册、荣誉榜、学生作品、团队生活和具有班级特色等方面内容的栏目:专题网站以学科内容为主题,深入探讨学习社会中的某一个问题.形成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这样全体师生行动起来了,建立起了对教学有用的网站、信息,从而让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得以实现。
第三步,互动网站的创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已有了较强的用网、建网能力。如何让静止的信息互动起来呢?如何让学生在用网、建网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网风呢?如何让校外家长、同行的信息集中到校园网中来呢?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互动网站的建设开展,设立信箱、聊天室、论坛,校园网上每条信息均设立评论,收集网上的各种建议、反馈信息,最终让网上所有信息都有了生命并能推陈出新。我们的重点是建设校园论坛,即一个能让学生自由发表言论、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舞台,也是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在选题方面,让学生自发地以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或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心理上的心理问题为主题创建论坛:在管理方面,我们先动员各科科代表、有论坛使用经验兴趣的学生做版主,并让他们组织学生建成一个管理团队(或叫兴趣小组),提出自己的发展思路与管理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整理与总结,我们只是告诉学生:“要自己多提供资料,对网友发上来的帖子要及时回复,要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奖励、置顶等方式激发网友参与讨论;学期结束时对论坛成果要以电子报刊或网页形式总结.让学生版主提高编辑能力,对成果反思,进而提高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