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国内对产出服务化的分析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提高服务水平,顾客在采购产品时获得相应的产品安装调试服务和产品的操作培训,使产品的使用得到保证,对产品品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了产品的正常运行。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服务化水平较高,已经有向服务转型的迹象。作为机床行业的领头企业,沈阳机床已经明确向服务转型的战略意图,从“工业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东软集团正在逐步转型成为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2013年公司解决方案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超过60%。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务未来还将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和框架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本文建立制造服务化模式的目标是改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实施制造服务化模式,提高产业的服务化水平,使企业完成服务转型,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沈阳市经济发展。
2.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框架。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即政府引导,产业支撑。政府引导是制造服务化模式的外部客观条件,所谓的政府引导,即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产业支撑是必要条件,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内部服务支撑,使服务嵌入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两者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缺一不可,同时两者互相促进,即政府鼓励生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使政府产业政策得以落实。
三、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建立
政府引导是沈阳市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业支持、助推科技创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制定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各个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吸引和发展产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鼓励专业物流企业为集聚区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和客户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深化铁西、浑南和东部集聚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与科技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其科技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各产业集聚区以大企业总部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生产业的有效聚集,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企业的服务化水平。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专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双示范区”、汽车产业聚集区、国家级检测平台等项目建设。同时,政府带头,沈阳市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率先突破,为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主动搭建产业互动服务平台,一方面使装备制造业迅速获得信息、技术、资源等,加快产业服务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产业互动平台,集中各产业集聚区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合理传递与配置,使企业将非核心部分外包,集中精力研究核心环节,最终使企业的生产制造更具有协调性。
产业支撑是指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使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实现升级,将生产业嵌入进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游,沈阳市各产业集聚区的科技服务企业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研发支持,使得企业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通过科技企业扩散,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也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产业链中游,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三大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两大配套产业区的企业,实现集聚区之间的协同生产制造。在产业链下游,以沈阳制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服务业,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提供展销服务,提高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银企联合,形成金融生态区,提高整个集聚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下,沈阳市的生产业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特点的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开发与应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生产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推广和传播,通过提高生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需求、技术开发需求、新产品的技术需求以及开阔新的市场需求的满足。
四、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实施路径
论文摘要:分析研究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调整战略,从而在新形势下抓住商机,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成功者。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现状
1.打造为制造企业直接创利的电子商务平台
提起电子商务,人们立即想到的是网上购物和竞拍,其实并不尽然,如果仍然是送货上门和收钱,它与传统的邮购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此外,盲目追求网站的访问点击次数,过分看重广告效应,不考虑服务质量和商业信誉,即不可能带来任何实际效益,也不能使电子商务在广阔的生产制造企业获得健康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的较为完整的定义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是将整个交易过程的数据和资料全部用电子方式实现,双方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易。
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来完成包括广告,生产,供应厂商查询、谈判、签定订货合同、结算、付款和售后服务等商贸活动全过程的信息互动程序,它能够简化交易过程,建立交易和客户资料的电子档案。
电子商务的目的是减少不增值环节,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和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商品、物资和人员流动,加速信息流动,显著提高产品生产和拓宽商务活动范围,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快速和优质的服务,实现为企业直接创利的电子商务平台。
2.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兴起后,经不断完善,其支撑技术和社会环境日趋成熟。并以及其迅猛的态势席卷全球,成为信息产业的热点。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给现有的商业形态、市场结构、高新技术流通和营销策略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内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已超过1100多家,并且仍在快速增加。但大多数是经营网上购物和竞拍的商店。目前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和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出现大量提供商务信息服务的网站,如为中国出口企业在网上添加企业及产品信息和查询国外采购商需求的中国制造网(www.made—in—china.com),以及为网络联盟企业服务的中国制造资源网(www.mrnet.con1.cn)等。
3.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将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电子商务也会越来越多。图像信息网、多媒体通信网、高速宽带互联网(ADSL)将覆盖性普及和应用。个性化和专业化信息需求将会强劲,个性化商品的深度参与成为必然。
今后几年我国网上消费者仍将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面向工厂、企业的直线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前景看好,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很大。但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包括网络的普及与宽带的拓展、金融卡的普及与信用制度的完善、认证体系与安全措施的完备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应该指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最大障碍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信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
1.国外制造企业的发展动向
电子商务风起云涌,传统的制造企业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革,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美国汽车三巨头已联合起来开展电子商务。通用电气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通用信息服务公司,为制造企业提供有关电子商务的各种服务。康柏、惠普、日立、三星等12家国际知名的信息产业公司联合宣布,联手组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运作开放式的网上交易,旨在降低购销成本,实现及时业务处理,减少库存以及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我国制造企业发展战略构想
从战略上看,中小型传统企业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式切入电子商务。
(1)拓展新市场、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制造厂商不仅销售产品,还可以在网上为客户提品快速开发的技术服务,建立产品创新联盟。接受用户反馈信息与之成为互动关系。又如制造厂商可在互联网上对原物料直接进行多家产品评估、审核、签订电子商务合同,直至生产制造部位。节减了物料采购环节和人力物力资源。
(2)网上客户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例如客户可以访问制造企业的虚拟产品展览室,下载产品的三维模型,参与产品的设计,及时了解产品的制造进度和质量。此外,客户的意见可以直接、同步地反映给各有关部门,而不仅仅是销售人员,从而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并自动建立客户档案,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的自动化。
(3)网上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采取产品设计和装配两头在内,零部件加工制造在外的制造策略。大量零部件外包加工后,运用电子商务可以加强采购和物流方面的协作,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和交换,加快资金周转,保证交货准时并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以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上述3项战略在实质上都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中制造企业难以克服的障碍,例如:订单处理速度低下,销售区域差异导致价格差异,不必要的中间商盘剥,从而提高交易和市场的效率。
3.电子商务与企业应用
对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不是孤立的,电子商务涉及产品生产和商务过程整体产业链的各方。它改变了制造厂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单纯的钱货交易关系,使得供应商可以参与产品的制造和运输,客户能够参与所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伙伴关系,营销仅是整个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
三、电子商务和大量定制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缩短了制造企业与最终客户之间的距离,客户有可能参与所购买产品的设计,使产品更加适合客户的个性和爱好。由于这种制造模式所生产的每一个(或一小批)产品是不一样的,由若干模块组成不同的款式,按照不同的客户需要制造,所以称为大量定制。
如某小家电制造公司的产品是无线电控制电子闹钟和温度计,从该公司的电子商务网页上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款式,用鼠标点击后,产品的三维实体就在主屏幕上显示。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零部件外形和颜色进行不同方案的组合。然后,点击动画演示,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产品,还可播放音乐,显示电台频率、当时的时间或温度。如果客户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和手套,还可以实际触摸和操作,和拿到一个真实的产品没什么两样。完全满意后,决定订货数量,立即可获得在线报价。最后,返回主页,进行订货合同的在线签约和货款支付,整个商务过程可在几小时内完成。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可以将传统的商务过程缩短上百倍时间,并节约大量的旅行和通信费用。
四、电子商务和供应链
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商务电子化,而是企业后台整个运营系统的信息化以及流程重组和优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制造业和零售业全球采购的趋势迫使构成产业链的所有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抗竞争抗风险的能力。因此,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将注意力从单纯的销售策略转向提高企业创新、采购管理水平,并通过电子商务活动从中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以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集成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将成为明天赢家的关键。体现为是否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这将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全球采购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将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制造商必须根据客户全球采购、集中采购和电子采购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战略,抓住商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移动通信产业是集高科技、劳动密集型、高资金投入等特点的产业。然而,我国企业无论在人才、资金还是管理等方面都不占据任何优势。移动通信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也是空前的。因此,国家投资该产业是极具投资眼光的。然而国家投资的最大属性是资金量有限,国家每年对众多产业的扶持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但相对于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所需资金相去甚远,在此条件下除企业自筹资金外,还需不断把握国际趋势,找到发展区趋势中的重点,国家重点项目重点投资,从而使产业链成熟,加大移动通信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逐步达到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近几年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巨头投资在未来移动通信产品开发上的资金十分巨大,同时也出现产业重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众多老牌通信设备制造商要么重新选择定位市场,要么剥离无法盈利的业务,将所有的注意力完全关注在企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上。这些巨头公司一方面关注资金链,使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投入巨额资金于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三代成熟产品以及四代通信标准。而在我国,除中兴、华为等脱颖而出并长期保持良性经营的通信制造企业外,国内大多中小型企业受到黑洞效应的影响,缺乏财力和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完全实现元器件自产、协议自研、标准自定义、产品自开发受到很大阻碍,困难重重。以几近成为快速消费品的终端为例,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只能满足外形设计以及元器件组装,其主板上,几10个核心芯片,上百个元器件依靠国内工艺和技术是无法生产的。国内工业制造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是当前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的瓶颈。所以,我们应该走把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结合起来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进行重点发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国家资金的投入现状处于相对分散,这是通信产业发展所必然的阶段,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必须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筛选后,实现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的高度整合。但是在整合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引导以及有倾向性扶持的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这种方法对于移动通信产业长期发展和国家扶持过程来说是摸石头过河。国家资金投入集中,投入的项目集中,投资的企业集中才是对这一战略实施的最好配合,同时,项目划分过细将会边际重合,最终导致资源浪费,这对产品的产业化有负面的影响。
对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目前,要改善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的条件,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是主观的,国家政策扶持方面是客观的。国家虽然不可能事无巨细,过分指导企业行为,同时,国家对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资金投入也是有限的,但国家政策的确是移动通信制造企业的晴雨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民用通信技术研发主要依赖于企业,因此国家研究企业化在国家指导下正在受到重视。企业受到市场的冲击,具备更敏锐的市场眼光的属性。那些短期内无法市场化的、投入巨大的项目亟待国家政策的扶持,其最好的手段就是以国家入股企业的形式进行资金方面的投入,在企业收益期回收资金,以保持资金的良性滚动。2011年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加快发展,通信产业在移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入推进。根据权威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在3G覆盖范围方面,除个别省份的个别地区以外,全部完成覆盖,基本达到全国92%的人口覆盖率。三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发展量达到1.19亿户,并以每年7000万户的数量递增。另外,稳步推进三网融合项目,使得广电、电信业务进一步融合取得较大进展,新业态逐步形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产业协作模式创新的力度急剧加大。截至2011年年底,三网基础设施的融合建设推进加快,配套产品研发、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新业务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首先,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全国IPTV用户数量已超过1100万户,而手机视频用户量超过其四倍。毋庸置疑,不久的将来,传统家电行业将会由于移动终端研发的不断深入,而调整产品功能以及研发方向。同时将会导致细分领域的出现以及新业态的出现。这就对原有业态的行业管理以及运作模式提出更大的考验。其次,国家更加注重网络与信息安全,将重点工程建设和技术手段向下推进;最后,国家有效的对无线电进行管理,保障了通信、气象等部门的资源需求,提高安全程度,使空中电波井然有序。国家已经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协会以及各种官方协会和组织,专门探讨集成电路产业化发展的可实施性方案。集成电路产业化最重要的瓶颈来自于资金的受限,而国家对此进行有力度的投资是急剧战略意义的。国家已经付诸了若干行动,在财税政策方面,国家启动了一系列的财税改革,在一定期限内免收其税费,同时相关科技部门设立了大量的科技奖项,为企业形成技术专利开通道路,更重要的是国家在通信资源规划、拉动内需、扩大出口贸易量上对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以支持。当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客观环境,即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不再有后顾之忧。
论文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综合上述情况可见,上海电气集团已经拥有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队伍。近三年来。职工队伍建设态势良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1.87%、2.17%、2.28%,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7.68%、8.8,%、10.03%,呈现上升趋势。
二、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级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西门子年度报表,2006年西门子共有员工474900名。其中173000人(36.42%)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2006年,西门子在世界范围内新雇佣了75200位员工,其中36%具有本科学历,在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员工中,有60%是科学家职务或者是工程师。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能人才从质量到数量都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偏少;二是学历结构上偏低;三是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四是劳务工技能等级低。缺乏相应的培训。
2、高端、紧缺、关键人才不足。对集团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映主要有:一是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比例较缺乏。西门子公司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50%,而上海电气仅16%;二是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大的差距。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1/3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24.4%。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统计表不完全统计,党政管理人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3223人,占党政管理人员总数的25.16%;同时党政管理人员的总量较大。共有12809人,占调查企业人员总数的22.93%。
3、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存在不足。调查显示,54.6%的职工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7.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技术人员群体中52.5%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6.7%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中33.6%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及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5.2%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三、进一步加强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上海电气作为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技术工人的水平和质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到“十一五”末,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要超过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要达到8%,45岁以下中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比重达80%左右,并涌现一批中青年领军高技能人才,带动中、初级技能工人队伍相间梯次发展。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水平。
要加强劳务工的建设。参加教育培训、提升工作等级已经成为劳务工的迫切需求。上海电气集团职工队伍结构老化的矛盾较为突出,劳务工的加入使得职工队伍老化的状况大大改善。目前集团一线劳务工10175人,占一线职工的35.7%,占劳务工总数的75.48%。如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电焊和冷作两个主要工种中。劳务工已占在职工人数的30%,10年内30%的在职焊工和冷作工退休。在职技术工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劳务工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比较粗浅。76.9%的劳务工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参加教育培训,目前有39.4%劳务工参加过技术培训,55.9%的劳务工没有参加培训。要立足上海、延伸国内外,在外省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加强对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与计划工作,通过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择优选拔,建立分层、分类实施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造就一支高、中、低合理配置的技术工人队伍。
企业通过建立能级体系,制订相对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培训体系,推进企业各类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工作。
2、实施科技专家、项目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的选拔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科技创新领军旗帜型人才。要实施上海电气科技专家、上海电气项目科技带头人、上海电气首上海电气席技师的选拔制度。以推进集团科技进步、技术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加强上海电气人才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大力提高人才资源对上海电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筑上海电气人才资源建设,使之成为上海电气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培训——上岗——使用——考核——奖惩的配套制度。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制定规范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制度,《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及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师傅带徒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四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用工管理暂行办法》、《“首席岗位制”管理办法》、《员工培训考试考核奖惩规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管理暂行办法》、《优秀人才管理办法》。《高级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创新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工人学习培训制度》、《劳务工学习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培训激励制度。要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为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设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晋升、工资、福利、带薪学习、休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制造业指的是通过可以制造的资源,比如技术、信息、资金、劳动力、能源以及物料,通过市场的需求,透过科学的制造方式,将可制造的能源转变为可以供人们所应用的大型设备、工业品以及生活用品的行业。制造业的能力是评价国家的发展能力的主要标杆,制造业能力较高的国家通常会被归为发达国家。对于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来讲,以往的成本会计具有很多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现。
1.没有正确的计算产品成本
制造行业要通过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升级。制造业信息化体现着电脑和机器设备会在制造行业的生产系统里取代人为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人力劳动在制造行业中的使用率逐渐降低,这就体现了人工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里直接降低。并且信息化的使用还会使得其他工业费用更加多元化,对于繁琐的工业费用只是依赖以往的人力方式会较难核算出正确的产品成本值。
2.标准成本同实际发生成本的对比系统在一个新的环境里的反作用
在以往的成本会计里会存在一个实际发生成本以及标准成本对比的体系,在这样的评论体系中,制造企业为了盈利,就会在采购方面降低原材料的质量,或者在大量采购时,通过价格差进行盈利。可是这样的方式只会令产品的质量降低,并且影响企业的信誉度。对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来讲,这两点都会严重危害到制造企业,而战略成本会计则具备了符合市场以及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形成了制造业中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二、战略成本会计的应用条件
1.应用决策的基础体现在组织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方面。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要创建相符合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体制,方可确保战略成本会计能够顺利进行。
2.战略成本会计通过战略管理实践实现了有效的应用空间。以市场作为导向,通过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不断扩大战略成本会计的空间。
3.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以信息技术来做为技术支持。战略成本会计需要通过较特殊的信息加工方式给予支持,先进的信息、科学的加工方式直接影响到战略成本会计需要的信息质量,也决定了实际应用的宽度及深度。
三、战略成本会计的系统设计
当前的战略成本会计同以往的成本会计相比,更加重视收集信息,强化了战略成本会计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沟通,战略成本会计能够供应比传统成本会计更为专业的信息,真正体现出成本会计人员收集以及管理信息的特点,战略成本会计的信息化管理包含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输出以及信息的处理等方面内容。
1.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氛围的转变、经营活动方式的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如果将收集信息具体化,就包含了企业开发产品的信息、竞争方、供应商、消费者、政府机关的相关数据以及市场的供求程度等方面。对于执行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时,要令相应的人员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才能真正了解到到底是供大于求,还是求大于供。如此对于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里就能够判断产品的生产规模以及产品的成本。
2.处理信息
不论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还是企业外部的信息,都应当透过指标系统的处理才可以变成管理人员用来决策的依据。一个标准的战略成本会计体系包含了战略性指标以及诊断性指标。战略性指标指的是可以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令企业可以取得战略优势的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创造活动结合起来的指标。而诊断性指标是指可以证明企业的运行是否在掌控之中,而且可以显示需要马上处理的非正常事件的标准。战略性指标令成本会计系统能够更加完善、详细的判断企业的经营形式。
3.输出信息
战略成本会计的输出信息指的是处理完成后将所有知识传输给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有利于管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判断。输出信息主要通过报告的分析将信息展现给管理人员。编排分析报告,应当理清以下几方面内容:信息的使用人、信息的用处、信息的内容、信息的收集形式、信息的时间、信息的空间、信息提供给使用者的时间等。所有的战略成本会计分析报告都要依照管理人员的需求进行制定,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的相关性。
四、制造业中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具体方法
通过制造业中的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结合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成本会计推行的实际状况,提出以下方法。
1.加强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里应用的重要性
战略成本会计是目前成本会计进行的一个方向,对于制造行业的管理人员来讲,更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要对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给予支持。
2.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
战略成本会计对于制造业的应用脱离不了信息化,所以我国的制造业应当不断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硬件,通过配备电脑、局域网来创建企业的信息网站,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要努力寻求企业信息化以及战略成本会计综合的方法。
3.创建具体的战略成本会计管理部
创建管理部门,认清管理体系,才有利于加快战略成本会计的进行。因此,为了在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会计,就要在企业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
4.创建符合战略成本会计实施的组织体系
进行战略成本会计工作要和企业内部的所有职工一同进行,脱离职工的企业战略成本会计就不是完整的,极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为了符合战略成本会计的要求,制造业要通过满足战略成本的需求来实施组织体系。
5.通过制造业管理顺序创建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体系
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PDCA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PDCA循环由P(策划)、D(运营)、C(测量)、A(改进)4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1)P阶段Plan(策划)是在实施前进行的计划、策划,制定活动规划和目标。
(2)D阶段Do(运营)是按照计划要求,制定具体的方法和方案,并组织人员、材料、机械实施具体运行任务。
(3)C阶段Check(测量)是对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查找是否存在异常。
(4)A阶段Action(改进)是测量分析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部分加以标准固化,失败的部分及时做出处理,将不足引入到下一轮循环。
2.PDCA与成本管理的关系
(1)全员成本管理需要员工掌握PDCA管理工具。随着成本管理范围的延伸和深度的挖掘,成本管理的主体由专职人员管理向全员成本管理发展,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管理者,自上而下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职工充分认识到自身成本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员工都是一个成本发生中心和成本责任控制者,每个员工都能够利用PDCA的工具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与成本节约成为每一员工的自愿行动。
(2)PDCA是前馈性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可以分为反馈性控制和前馈性控制两种。反馈性控制就是指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针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测量和监督,如果发生偏差,应及时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固化有效成果,以保证完成目标。反馈性控制的缺点在于,当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时,只能查找出成本超预期执行的原因,对以后的成本进行预警监控,而不能对已发生成本采取挽救措施。前馈性控制能够弥补反馈性控制的缺点,其主要是利用PDCA工具,通过对成本与功能的分析研究,制定目标成本,构建以PDCA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构建以PDCA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1.P体系——成本预测、成本目标
成本预测是指在公司生产销售盘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成本预测必须以生产经营预测为基础,将生产、经营信息转化为含有财务信息。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形成公司中远期成本规划,根据公司年度生产和销售计划,形成公司年度成本目标,年度成本目标是制定年度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的基础。
2.D体系——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是对成本发生的全过程控制,是在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上,在成本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随时对成本进行监督和检查,纠正偏差,把各项生产经营费用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成本中心,分类归集、汇总、核算,核算出每个时期内的全部生产成本费用总额,并计算出每个成本中心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从而能够为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提供数据支持,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成本控制和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将成本计划付诸实施、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3.C体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成本分析是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解,解析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通过向下延伸至生产过程,查找生产过程背后的诱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固化为标准制度及流程,成本分析可以分为日常成本分析和专项成本分析两个维度进行。日常成本分析注重广度,全面覆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费用执行情况及异常分析,专项分析注重深度,深入解析专项费用执行的有效性。成本考核是依托成本全过程针对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制定的一系列考核方法。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能够提升全体员工控制成本、完成成本目标的积极性,促使员工积极使用PDCA工具开展成本改进活动,从而支撑全公司成本目标的完成。完善的分析和成本考核还可以及时发现由于成本预测、决策出现失误,或者在成本控制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失误所导致的成本偏差。
4.A体系——标准固化、体系调整
原材料价格风险管理
一般来说,装备制造业企业材料成本占制造成本的50%以上。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是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的重点。要加快资源性生产资料期货市场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推出的装备制造业产品相关的商品期货品种有: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钢材、白银、焦炭。与国际期货市场相比,还缺少:原油、取暖用油、无铅普通汽油等相关商品期货。为了完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和价格发现功能,需要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品种,择机适时、慎重渐进地推出石油、煤炭等各类资源性产品期货市场,提供原材料价格风险对冲工具。各级证券监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经常举办期货产品业务培训班,培养更多合格的期货人才,推动套期保值等业务的开展。
汇率升值风险管理
这需要装备制造业企业、银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为此,宏观上迫切需要政府为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微观上亟待通过银企双方合作实现综合避险和收益合理化。装备制造业企业要将人民币汇率变化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纳入到财务分析中,增强应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重视风险管理。出口业务中应尽量采用即期收汇方式,或近期结汇,提高预收款比例,或通过选择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方式尽快结汇,缩短结汇期限;承接合同时,尽量争取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者以美元计价而合同以人民币来签订等方式。采用欧元等非美元币种进行签约结算,分散风险;进口业务中,尽量采取远期售汇或分期付款方式拖延付款买汇的时间,少支付购买同等外汇额度的本币。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有关合同中加列保护性条款,加入汇率变化的调价公式,降低结汇损失。商业银行要指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高效外汇服务。适度为企业提供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衍生产品,以满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①进一步扩大远期结售汇和掉期交易规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汇率期货、期权等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②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出口预收货款可收汇额度和可结汇比例。在保证贸易真实性和出口收汇一致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运用自由裁量权,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充足的预收货款可收汇额度,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给予100%的预收款结汇政策。政府应继续协调推动有关的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适度有序放松外汇管理政策,扩大金融衍生产品种类与规模。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争取更多地在国际贸易中实行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这样就不会存在汇率风险。
1.1对象
对某飞机制造厂试飞、铆工2个工种在岗接触噪声作业工人792名进行调查,其中试飞269名,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89±10.10)岁,接噪工龄1~40年,平均工龄(18.58±11.32)年;铆工523(男性466名,女性57名),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6.86±9.46)岁,接噪工龄1~41年,平均工龄(15.37±10.09)年。排除标准:除噪声以外同时接触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有耳病史、药物致聋史、鼓膜穿孔等既往病史及入该公司前有噪声接触者。并且要求受检者检查前脱离噪声环境至少12h。
1.2方法
1.2.1一般情况调查
以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以下项目:姓名、性别、年龄、接噪工龄、婚姻状况、既往史、家族史、现病史及工人的自觉症状。
1.2.2听力测定
根据GBZ/T188-2007《噪声作业体检规范》,采用丹麦产IteraⅡ听力计,在本底值噪声小于30dB(A)的隔音室,经专业技术人员测定,分别作左、右耳500~6000Hz六频段听阈测试。
1.2.3作业环境监测
依据GBZ/T189.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使用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HS6020型声校准器经专业技术人员对作业环境的噪声进行测定。
1.2.4评定标准
根据我国GBZ49-2007《职业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要求,对纯音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年龄、性别修正后,按照公式分别计算左右耳平均听阈:以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大于25dB为语频听力损伤(500Hz、1000Hz、2000Hz为语频段);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大于40dB为高频听力受损(3000Hz、4000Hz、6000Hz为高频段)。听力受损指语频听力或(和)高频听力受损。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率比较用χ2检验,多组率比较用趋势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作业环境监测
依据GBZ1-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作业场所中工人工作地点噪声的卫生限值为85dB(A),结果显示:监测车间的噪声强度均已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频谱分析结果显示:监测车间噪声属高频噪声。
2.2听力测定结果
2.2.1不同工种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
试飞、铆工2个车间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为24.5%、34.2%,经卡方检验不同工种间听力损伤有统计学意义(χ2=7.8,P<0.05),试飞车间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0.4%,高频为21.6%,而铆工车间检出率分别为18.2%、40.0%,检出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P<0.05,χ2=7.9,P<0.05);试飞车间和铆工车间高频损伤检出率均高于语频损伤检出率,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试飞=12.5,P<0.05;χ2铆工=23.2,P<0.05)。
2.2.2性别与听力损伤关系
试飞车间无女性,因此仅对铆工的性别与听力损伤的关系进行分析,语频听力、高频听力及听力受损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但经卡方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3不同工种同一工龄段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
工龄1~10年组试飞、铆工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为13.6%、14.3%,铆工组高于试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P>0.05),工龄11~20年组和工龄>20年组铆工组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高于试飞组,且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P<0.05;χ2=13.3,P<0.05)。
2.2.4同一工种不同工龄的听力损伤检出
率比较试飞、铆工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飞组:χ2趋势=8.1,P<0.05;铆工组:χ2趋势=66.0,P<0.05)。1~10年组与11~20年组间听力损伤检出率变化幅度较11~20年组与>20年组间大,铆工组更为明显。
2.2.5同一工种不同年龄段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
试飞、铆工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飞组:χ2趋势=9.4,P<0.05;铆工组:χ2趋势=93.0,P<0.05)。除(20~)岁年龄组外,各年龄段听力损伤检出率铆工组均高于试飞组,且在(50~)岁组听力损伤检出率相差较大。
3讨论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信息技术制造业作为关联度和带动度极强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美国和日本,韩国和台湾,信息技术产业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了国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现代信息产业已跃居美国头号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已占出口总值的40%。中国信息产业近10年来年均增速达到32%,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对传统产业的设备进行改造,促进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变化,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总体来看,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已渡过了早期的制造业代工的阶段,进入了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驱动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在创新理论中,技术创新主要是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单位产出的投入。相比较而言,产品创新更为重要。在产业层次,R&D的大部分是用于新的、质量更高和性能更好的产品创新而不是工艺创新。例如瑞典工业R&D总量中,75%-90%用于产品创新,美国为68%,日本为36%。无论是何种创新,其最终影响必须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上,才能对创新予以真实和准确地评价。在本文研究中,技术创新的内容遵循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思想,技术创新表现为企业或产业对现有技术有效组合运用、创造和吸纳各种新技术知识,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本文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的贡献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二部分定义了技术创新的指标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增长的实证框架。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近十年来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增长的速度。第四部分检验了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与信息技术制造业产出绩效的相关性,重点分析了R&D投入对产品和产出增长的影响。第五部分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衡量的R&D投入强度是影响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第六部分对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增长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2指标体系与分析框架
中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参考了OECD的产业分类标准,确定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制造业界定为信息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使用投入和产出二类指标进行量化。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二种,经费投入分为R&D总经费投入,R&D内部经费投入,新产品研发投入,技术改造投入和技术引进投入五个指标。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也使用了五个指标。一是以新产品产值作为技术创新的实际产出。在我国的统计体系中,新产品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收入,代表了所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或相关要素的最终产出。二是以出货值作为技术创新的相对产出指标,它是衡量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三是以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潜在产出指标。专利是创新的一种成果,代表了发明创造实现商业化的潜在机会。四是产业的总产值,衡量产业的生产能力。五是产品销售利润,表示产业获得收益的大小。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及其含义下表1。
实证分析应用了Pearson关系矩阵检验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辨别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建立技术创新与产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回归方程,确定技术创新对新产品产值、产业的产出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3技术创新投入与增长绩效
3.1中国的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信息制造业1995年R&D总投入为30.2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8.9%,企业投入占80%。2004年总投入增加到428.47亿元,政府投入比例下降到2%,企业投入比例上升到87%。10年R&D总投入增长了14.1倍,增长速度远高于其它行业。其中,1995年政府投入信息技术产业的R&D经费为2.78亿元,2004年增加到8.37亿元,增加3.1倍。企业投入从24.85亿元增加到317.17亿元,增长了12.76倍。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产业的R&D投入一直以企业为主导,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企业从销售收入中的投入。
数据来源:200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在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构成中(见表3),从事创新活动的机构数量从1995年的964个下降到2003年的537个,但2004年恢复到847个,处于不稳定的变动状态。但参与技术创新的总人数则不断增加,年均增加8千多人。从事技术创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增加了5万多人。各种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比例变化非常明显,从1995年到1997年技术改造经费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到了2004年比重最小,而新产品研发经费和内部经费从1995年的比重最小发展到了2004年所占比重最大。2004年,这两项投入占到了全部经费的85%左右。技术创新投入在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以技术改造和引进为主,而从2000年以来则明显转移到R&D和新产品开发。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引进和改造向自主创新变化。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2信息技术制造业的产出增长和经济绩效
1999年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总产值为2536亿元,产业附加值为636亿元,实现利税186亿元。到2004年,总产值达到22699亿元,产业附加值为4592亿元,实现利税1031亿元。十年间,总产值增长了8.9倍,年均增加2000亿元,附加值增长了7.2倍,年均增加395.6亿元。利税增长了5.5倍,年均增加84.5亿元(见表4)。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占中国经济产出约10%,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
而反映技术创新成果的新产品产出,在1999年的产值为537亿元,占整个产业产出的20%,到2004年占整个产业的产出比重虽然只上升了5%。但销售收入则从387亿元增加到5368亿元,增长了13.8倍,年均增加498.1亿元。实现利润从44亿元增加到382亿元,增长了8.7倍。由此比较,新产品的经济绩效明显优于整个产业。
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出口份额也在逐渐提高,1995年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出货值为931亿元,到2004年增长到14106亿元,10年间增长了15倍。出口份额也从1995年的38.2%增长到2004年的69.4%,我国高技术产业在进出口一直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但从2004年开始改变,第一次出口超过了进口,反映了我国信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也是我国近几年了整个高技术产业科研投入不断加强,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结果。
以产业增加值/产业就业人数计算劳动生产率,自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速高于制造业1.7个百分点,达到20.5%。自1995年以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5倍,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8倍。2004年二个产业的生产率分别达到11.1万元/人和14.8万元/人,远高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也高于其他三个高技术产业(见表5)。
,各种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的相关程度都非常高,可以确定各种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对新产品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各种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的相关度也非常高,如果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则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使方程解释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分别对每一个指标采用一元回归方程。第二,以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虽然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度很高,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如果直接建立回归模型很可能产生伪回归问题。另外技术创新的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并不能马上产生效益,而是有一定的时滞。由于存在这些问题,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样本选取时间长度为1995-2004年,则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结果如表7和表8。
结果显示,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只有新产品研发经费(X3)对新产品产值(Y3)的Granger原因比较明显。而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只有R&D内部经费(X2)对新产品产值的Granger原因比较明显。这说明新产品研发经费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效益,R&D内部经费需要两年才能产生效益。而由于只有10年的数据样本,Eviews无法计算滞后三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强弱程度,因此无法衡量X4、X5和X6产生效益的滞后期和效益大小。所以本文只对R&D内部经费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投入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
4.2R&D内部经费(X2)投入对新产品产出增长的作用
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方程采取自变量滞后两期的形式:
lnY3=a2lnX2(-2)+b2(2)
调整后的样本为:1997-2004,调整后样本数为8,回归结果为:
lnY3=0.550lnX2(-2)+5.665(3)
此方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很强,不存在序列自相关问题。回归系数a2=0.550,即新产品研发经费的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值,说明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R&D内部经费投入的绩效比较低,而且还低于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的产出绩效
4.3R&D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为了分析R&D总投入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的影响,选取R&D经费总额(X1)和R&D人员总数(X6)两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以新产品产值(Y3)和工业总产值(Y4)两个指标反映产业的增长。由此建立测算这4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性方程为:
aY3+bY4=c1X1+c2X6(4)
其Pearson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9所示:
通过上述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这4个指标之间呈高度正线性相关性,而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可信度也非常高。可以初步判定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对产业增长的相关程度很大(X1和X6与Y3和Y4的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而且双尾检验结果也很显著)。但是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上述4个变量的任何两个变量之间都有显著的简单相关关系,而这种相关关系中夹杂了其他变量的影响,简单相关系数实际上不能完全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纯相关关系,例如新产品产值Y3受到R&D经费总额X1和R&D人员总数X6的影响,但是X1和X6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总人数X6肯定受到R&D经费总额X1的影响,同时X6也可能对X1起到制约的作用,所以为了确切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偏相关系数检验法,即分别测算当把X6作为控制变量时X1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以及把X1作为控制变量时X6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分别观察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产
业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当固定X6的影响之后,X1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较高而且统计结果的可信度也非常高(都小于0.05),而当固定X1的影响,X6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明显偏低。表明信息技术制造业的产出增长对R&D资金投入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对R&D人力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
为了建立回归方程的方便,利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将两个投入和产出指标各生成一个主成分,作为衡量R&D投入和产业增长的综合指标,分别记为XI和YI。表10是XI和YI的生成结果:
可以看到,XI包含了X1和X6两个指标的98.387%的信息,生成的一个主成分YI包含了Y3和Y4两个指标的99.052%的信息,将这两个主成分作为衡量信息技术制造业R&D投入和产业增长的综合指标是十分理想的。由此,建立R&D综合投入对产业增长影响的回归方程为:
YI=a+bXI(5)
对1995-2004年的10样本数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为:
YI=0.995*XI(6)
由于常数项的检验无法通过,所以将其舍去。方程(5)的结果显示,在信息制造业中,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约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可以认为,信息制造业的R&D投入的绩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此可以得出四点结论:1、在所有投入因素中,R&D内部经费的投入和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较短,见效最快;而技术引进经费、技术改造经费和科技人员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较长,至少在3年以上。2、在投入产出绩效方面,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优于R&D内部经费投入。3、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经费中能够产生短期收益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自主创新产生收益的见效时间最短。而投资于见效慢、周期比较长的技术创新经费所占比例较小。该产业最有效的技术创新方式是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虽然对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比较长,但在长期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4、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约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该产业R&D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不高,是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缺陷。
5R&D对产业的竞争力的影响
选用行业产品销售利润PR作为衡量行业竞争力的指标,用R&D经费总额X1,科技活动人员数量X6以及专利申请数Y1,新产品产值Y3作为衡量行业R&D综合能力为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lnPR=a1lnX1+a2lnX6+a3lnY1+a4lnY3+b1(7)
样本:1995-2004,样本个数为10,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通过了D-W检验和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且模型的相关系数和调整后的相关系数都很高,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而且从整体上看,国际竞争力与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也很高。从变量情况看,主成分因子Z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明模型中各变量与国际竞争力相关,但各变量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程度与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结果显示:R&D经费总额X1,科技活动人员数量X6以及专利申请个数Y1,新产品产值Y3都对信息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从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表可以看出R&D经费总额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高达97.61%,说明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R&D经费的投入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
6技术创新的国际比较
6.1R&D投入强度的国际比较
由表12可知,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2004年全部高技术的R&D强度达到4.6%,比较显著的是航空航天制造业高达16.9%,同年,我国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约为1.9%,与制造业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普遍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普遍不如发达国家,核心技术掌握不够。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各个产业的R&D强度均低于其它较发达的国家,许多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都超过20%,差距之大显而易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更加突出。跨国公司在本土投巨资对关键技术和部件进行研究和开发,而将高技术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了高技术产业高于制造业但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只能采用委托加工方式配套生产外部设备或进行整机组装等技术密集度低的劳动,没有能力进行高强度的研究开发。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主要几个发达国家在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上基本均高于20%,而我国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仅为5.6%,与投入强度最高的法国57.2%相差10倍;在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R&D的投入强度则以日本为最高高达90.4%,这也是日本近年来在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世界上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原因所在,美国在该行业的R&D投入强度为32.8%,而我国仅为3.2%。虽然我国在电子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掌握的技术也比较落后,但是,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产业来说并不能按照传统产业的发展方法按部就班的来发展,如果这样将永远赶不上世界发展的水平,加大R&D的投入力度,结合世界分工合作的机遇使我们国家从后进型国家变成“赶超型”国家。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OECDStructuralAnalysisDatabase,2005和OECDTheAnalyticalBusinessEnterpriseResearchandDevelopmentdatabase,2006.
6.2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尽管从1995年以来,中国的信息制造业以及整个的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还与我们国家没有完全改变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现状有关系。在OECD国家的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一般都在50千美元/人以上,而我们国家仅为13千美元/人,即使是发展较快的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也只有17.9千美元/人。所以,无论是在整体的发展现状上,还是在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拥有技术的先进程度上我们国家都与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也是我们未来发展中要全面重视的问题。
表13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千美元/人)
7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新产品研发经费的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研发经费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效益,而R&D内部经费需要两年能产生效益。二是R&D经费的投入比例直接影响产业的增长。在信息制造业中,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可以认为,信息制造业的R&D投入绩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R&D经费投入总额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高达97.60%,说明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R&D经费的投入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四是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一般都高于20%,而中国平均仅为4.4%,相应地,劳动生产率也只有韩国的一半,与美国相差约9倍。另一方面,我国的R&D经费中能够产生短期收益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大,而投资见效慢,投资周期比较长的投资经费所占比例较小,说明中国信息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对长期研发投资的力度较小,这同样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技术的超越性升级不利。
中国经济发展正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大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产业。国家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制造业也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如果只是停留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上,那么中国的信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将永远不能超过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通过加大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储备,放松产业管制和开放市场增加竞争,改进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国内信息化进程,才能完成中国从世界IT制造工厂变成世界IT创新基地之一。
本文的研究只是检验了技术创新投入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程度,那么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究竟应该为多少才合适,在企业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有效率地分配技术创新资源,乃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基于Pearson关系矩阵、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研究了1995-2004年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6个关键指标对产出增长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R&D总投入增加1%,总产出将增长0.995%。新产品R&D经费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出,新产品研发投入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收益,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则至少需要3年才能产生收益。技术创新对信息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为97.60%,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与发达国家比较,R&D强度和效率较低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改善创新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提高创新效率,是实现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从“世界IT加工厂”向“世界IT创新领导者”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R&D生产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谢勒F.M.技术创新:经济增展的原动力.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3.毕克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官建成,马宁,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行为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103-106.
6.李西尧,德国促进技术创新的举措,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8),25-26.
7.陆国庆,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产业经济研究,2003(4)31-32.
8.王建华,赖明勇,中国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相对评价及实证研究,系统工程,1999,17(2),25-28.
9.许晶华,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2006,35-37.
11.Brecht,H.E.(1992),“Australia’sindustrialR&Dandforeigntrade”.AppliedEconomics,24(4),545-556.
12.Dollar.D(1986),“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italMobility,andtheProductCycleinNorth-South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76(1),177-190.
13.DeBondt,R.(1996),“Spilloverandinnovative,activit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15(1),1-22.
14.Faber,JandHesen,A.B.(2004),“InnovationcapabilitiesofEuropeannations:Cross-nationalanalysesofpatentsandsalesofproductinnovations,”ResearchPolicy,33(2),193-207.
15.Guan,JandMa,N.(2003),“InnovativecapabilityandexportperformanceofChinesefirms,”Technovation,23(4),737-747.
16.GouZhongwen.(2006),“ITInnovationand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Industry,”ChinaCommunication,6,5-6.
17.Morkey,G.K.(1989),“R&DexpendituresandProfitGrowth.”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32(3),20-23.